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场主义:一场散文观念的革命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4-4-23 17:08:28 | 只看该作者
那么,什么是在场主义散文,怎样理解去蔽?
  
  周闻道:简单说,在场主义散文,就是追求本真的散文。大家知道,世界真实性的问题,一直是哲学和文学关注的根本问题。现实情况是,世界的真实性往往存在遮蔽。这种遮蔽包括三个向度:主体、客体和语言。主体是指人的认识限度,客体是对象世界,语言是显现载体。每个向度的遮蔽,都具有多重性。这决定了去蔽,敞亮,本真的多维性,及散文创作的丰富性和多种可能性。因此,在场主义主张,要揭示世界的真实,就必须去除遮蔽,呈现敞亮,展示本真。换句话说,在场主义散文就是无遮蔽的散文,就是敞亮的散文,就是本真的散文。
  
  去蔽就是去除遮蔽,是还原世界真实性的一种途径。以语言的去蔽为例,在散文创作中,无论是主体去蔽还是客体去蔽,其结果都要通过语言和具体的作品呈现。这时,在主体、客体和作品之间,出现了一种介质——语言。本真的主体世界和客体世界,只有通过本真的语言,才能够实现本真的呈现。但是,现实中我们看到的往往是,体制化词语、公共用语、习惯性用语、网络语言和外来语,以及看似生动形象的成语、典故等,对本真世界的遮蔽。此外,作者的语言能力、叙述习惯等,也是形成语言遮蔽的重要原因。语言去蔽,追求的就是婴儿的第一声啼哭,是原始森林里的空谷山泉,是汉语本我表达的极致之美。
  
  
  
  记者:那么,在场主义是否解决了真实性的问题呢,为什么;其它文体是否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如存在,在场主义的区别在哪里?
  
  周闻道:我们自信解决了。在场主义以“在场性”的在场作为流派的哲学本体论建构;以“散文性”的在场作为流派的散文本体论建构;以介入——然后在场作为流派的写作方法论建构。散文性的揭示,散文精神的发现,散文本体论和方法论的确立,都表明散文追求本真上,形成了科学完整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体系。当然,在场主义只是开辟了一条认识真理的途径,而没有穷尽真理。我们以宽广的胸怀拥抱世界。
  
  应该说,任何文体,或者说任何学科,都存在去蔽,敞亮,本真的问题。在场主义的区别在于,它的去蔽,敞亮,本真,是与散文性联系在一起的,是在散文性下的存在意义的显现。我们认为,散文性有四个主要特征:一是非主题性(非立意),指向写作的随意性;二是非完整性,指向片断经验和散漫性;三是非结构性,指向非构思和发散性;四是非体制性,指向自由表达。在场主义所提出的“随意性”、“散漫性”、“发散性”、“自由表达”,只是逐渐接近了散文的本质特征。当然,这只反映了我们目前的认知状况。事实上,对散文本质特性的认知,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我们会不断接近真理,但永远无法抵达绝对真理。
  
  
  
  记者:在这本由广东花城出版社出版的书上,有这样的标榜: “颠覆中国三千年文学史的散文观念变革”、“中国当代第一个自觉的散文写作流派”。有人说,这是目空一切,你们怎么看?
  
  周闻道:不是目空一切,只是呈现一个事实。散文与诗歌一样,是最早的文体,但中外散文一直以来由于身份不明,更不可能有自觉的流派。人们对散文规律性的探索从未停止过:上个世纪2030年代,周作人从国外引进“小品文”和“美文”的概念,郁达夫以是否押韵为标准,引进“广义散文”的概念;60年代,陕西作家肖云儒提出的“形散神不散”观念,影响深远;8090年代的新散文运动,更是众说纷纭。这些,无疑都是有价值,有意义,有贡献的。但是,认真分析,以上这些主张,一个根本性的缺陷,就是忽略了散文的根本特性,即散文性,在谈论散文。这就难免舍本逐末,更没有形成完整的、科学的理论体系,最多只是一些片段式的散文观念,或口号,而不是散文流派。只有在场主义,从散文性入手,才第一次真正解决了这个问题。
12#
 楼主| 发表于 2014-4-23 17:09:10 | 只看该作者

如何理解“在场主义散文”?
  
  周闻道:散文家,“在场主义散文”发起者之一。
  曾绍义:著名散文理论家,四川大学中文系教授。
  
  在场主义与过去散文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它一开始就从散文的本质特性——散文性入手去观照散文。在场主义的艺术特征主要表现为:它观照世界的方法是内外珠联的,追求的世界真实是根性真实的,在场的使命是介入当下的,艺术的追求是表现本真的。
  
  曾绍义:请结合你自己的散文创作,谈谈“在场”对于当今散文发展的特殊意义。
  周闻道:在场主义的在场,是显现的存在或存在意义的显现。这体现在散文创作上,要求作家对存在意义的呈现,应是去除遮蔽,呈现敞亮,展示本真的,应当具有鲜明的散文性。
  我们每天都要亲历许多生活,这些生活,都是一种客观存在。不同的人,以不同的形式反应或呈现自己的生活,散文家以散文的形式呈现生活。但是,由于世界的存在具有多维性、复杂性、遮蔽性,加上作家本身受观念、知识、方法、经验等的局限,去除遮蔽的能力有限,且个体间的差异也很大,并不是每个人对生活的呈现,都能充分反映生活本真,都是客观、真实、深刻、有意义的,都真正做到了在场。更重要的是,在“在场主义”之前,由于散文性——这一具有散文身份确认性质特征的隐匿,许多人并没认识到这一点,更谈不上有自觉、正确的努力方向。人们对散文的认知,是在一种背离散文本质的混沌状态下进行的。
  在场主义的意义在于,它从散文性——散文的唯一本质特性入手,去认识、观照散文,使我们关于散文的一切认知都从此走出混沌,在一种明确的向度下进行。无论从哲学本体论、文本本体论,还是创作方法论层面,都开辟了认识散文特性的正确途径。也许,我们对散文性的完全把握还有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但是,我们可以自信而从容地说:从此,我们探索和努力的方向是正确的。
  但是,就像一个医生知道了病理,并不意味着可包治百病。同理,把握了散文性,也不是说从此我们就能写出好的散文,且篇篇都是佳作。在场主义只揭示了认识真理的途径,而没有穷尽真理。因为,主体和对象世界的去蔽,都是没有止境的。
  
  “求真相,寻真理,说真话”
  
  曾绍义:我认为,在场不只是作者身体在,关键是作者的立场、观念、责任在;在用一双寻求真相的眼睛观察和思考一切,然后不顾一切说出真话。你认为这种理解符合在场主义的本意吗?
  周闻道:符合。或者说基本精神一致,只是表述不同。
  你的提问包含了三层意思:一是在场的姿态。存在意义包括了三个维度的融合:身体、精神和结构。身体是形式,精神是内涵,结构是联接形式和内涵的介质,它使存在的整体价值得以实现。二是在场的途径。我们的说法是“去蔽、敞亮”;你们的说法是“用一双寻求真相的眼睛观察和思考一切”。三是在场的目标。我们说的是呈现“本真”,你们说的是“不顾一切地说出真话”。这些都可从在场主义中找到完整而明确的答案。
  当然,要“不顾一切地说出真话”,除了要有追求真理的意识,发现真理的本领外,还要有坚持真理的胆识。在具体的散文创作中,则还有一个语言能力问题。只有本真的语言,才能更好地呈现本真的世界;而语言同样存在一个去蔽的问题。
  曾绍义:“求真相,寻真理,说真话”,是需要勇气和胆识的。巴金已为我们做出了榜样。你认为有哪些方面值得重视? 
  周闻道:按我的理解,“求真相,寻真理,说真话”的核心,是如何发现和坚持真理。这与在场主义在本质上是相通的。
  发现真理,即所谓“求真相,寻真理”是前提。如果没有这个前提,就会在谬误的路上越走越远,你的坚守也许就成了一种与社会前进反向的力。在场主义的“去蔽、敞亮、本真”,其实质就是发现真理;在场主义也坚持把“在场”与“发现”作为散文性的重要内容。发现真理,在本质上是一个方法论问题。
  坚持真理,包括说真话、办真事、交真心等。这就不仅是一个方法论问题,更是世界观问题,与人的道德操守、胆识、勇气和良心相关。我们正是在此看到了巴金的人格力量。现实生活中的情况往往是,有的人不敢坚持真理,不是因为他不知道谁是谁非,而是出于某种私心考虑,或者没有胆量和勇气。特别是当坚持真理会遭遇危险甚至是生命危险时,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像谭嗣同、刘胡兰、张志新那样的大义凛然。
  我认为,在场主义的使命和力量,或者说“去蔽、敞亮、本真”的使命和力量,就是要在散文写作和研究中,在坚持高举散文性的旗帜下,不仅善于发现真理,更要敢于坚持、弘扬真理。否则,就违背了在场精神本身,在场主义就会沦为空洞无物、软弱无力、毫无用处的说教。
  
  真实、艺术、哲学、语言之美的交融
  
  曾绍义:请你结合在场主义,谈谈如何处理在场与作品美学追求的关系?
  周闻道:按照黑格尔对美学的定义,美学即美的艺术哲学。散文的在场精神与美学追求是一致的。在场主义在处理在场与作品美学追求的关系中,主要注重以下几点。
  第一,坚守散文的真实之美。无论是希腊神话中的米涅瓦神,黑格尔的伊斯特惕克,还是后来许多关于美学的主张,真实都是美的基础。作为美的艺术哲学,美学的最高境界也是真实。这体现在在场主义中,就是追求本真下的在场精神。因此,在散文创作中,坚持了在场精神,就坚持了正确的美学主张。
  第二,赋予散文艺术之美或美的艺术。仅仅有真实或仅仅有“去蔽、敞亮、本真”是不够的,还不是美,或者说不是大美。生活的真实,只有通过作家在创作中的艺术赋予,上升为艺术的真实,才真正拥有了大美的品质和审美价值。
  第三,赋予散文的哲学之美,或美的哲学。美有层级之分,这与在场主义说的遮蔽和去蔽的多维性、多重性、复杂性是相对应的。在散文创作中,只有实现对自己发现真实的哲学美的赋予,才能实现真实之美的境界提升,拓宽散文的审美空间,让作品上升为具有“美的艺术哲学”品质的上乘之作。在场主义认为,散文性的重要内涵之一是精神性,指的就是散文应具有的哲学美。
  第四,赋予散文以语言美。其实,在前面“坚守散文的真实之美”中,已包含了这个内容,我之所以把它另列出来,是因为语言在散文的美学追求中具有特殊意义。文学本身就是语言艺术,在场主义的“去蔽、敞亮、本真”,语言是重要的方面。因此,我们还提出了“汉语回归”的主张。在散文创作中,无论是本真的发现,艺术美、哲学美的赋予,最终都必须通过语言这个载体呈现出来。只有本真的语言才能呈现本真的世界。事实上,一个优秀的散文作品,必然是真实之美、艺术之美、哲学之美、语言之美的水乳交融。 
  
  “精神性、介入性、当下性、
  自由性、发现性”
  
   曾绍义:你们认为在场主义散文与其他散文在文本上有何区别,在场主义是否已形成自己的文本识别标志?
   周闻道:按我的理解,你所说的是在场主义散文的艺术特征。的确,任何独立的有生命力的文学流派,都必须拥有自己独立的生命体征,让自己成为自己,在场主义也不例外。我们认为,在场主义与过去散文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它一开始就从散文的本质特性——散文性入手去观照散文。当然,对散文性的揭示,是一个没有止境的过程。在“四个非”的基础上,我们又进一步提出“精神性、介入性、当下性、自由性、发现性”。 在场主义的艺术特征主要表现为:它观照世界的方法是内外珠联的,追求的世界真实是根性真实的,在场的使命是介入当下的,艺术的追求是表现本真的。
   需要说明的是,理论与实践并不完全等同,也不一定完全同步。在场主义理论来自实践,又高于实践,具有一定的超前性。从目前已选编入在场主义开端卷《从天空打开缺口》,在场主义2008年选《从灵魂的方向看》的近30位作家作品,百花文艺出版社即将出版的 “在场主义散文丛书” 6位作家作品,以及本丛书收入的40余位作家的作品来看,其在场主义散文性和艺术特征都趋于明显。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理论和实践的推进,在场主义一定能诞生一批具有鲜明流派特征的优秀作家和作品。
   曾绍义:最后想问问,对在场主义散文下一步的发展有何打算,会不会像其他一些文学现象一样,自我狂欢一阵后便销声匿迹?
   周闻道:我已多次谈到,在场主义的作用,只是通过对散文性的发现,在认识散文上开辟一条认识真理的正确道路,而不是穷尽真理。从此意义上说,在场主义无论是理论建设还是创作实践都没有止境。我们的初步打算是:在散文性和在场精神的旗帜下,用八年左右时间,基本完成在场主义散文流派的基础体系建设。第一阶段为探索思考、梳理构建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是从对三千多年来散文流变的研究总结中,发现散文的根本属性,为散文找到正确的审美方向。以《散文:在场主义宣言》发表为标志,表明在场主义基本理论框架的形成。第二阶段为充实完善,理论与创作互动共进阶段。《从天空打开缺口》侧重于理论的阐述和讨论,《从灵魂的方向看》注重作品与理论的互动,主要是使在场主义一些核心观念的争论明晰化,并着重从作品与理论的相互观照上把理论融合于创作实践。《九十九极》则是创作引领下的理论的细化、深化和条理化,其标志为从在场性出发,围绕散文性的相关问题展开的广泛对话。第三阶段为体系的健全定型。在总结前两阶段发展基础上,对在场主义散文基本的理论和创作进行进一步的梳理,以望形成较完整和完善的独立体系。在此,我们至少还要推出一本以作品为主的在场主义散文年选,一本在场主义理论评论集。如条件许可,不排除编第二套“在场主义散文丛书”,再重点推出一批代表作家。
   再下一步,就是深化、发展和提高,那是永无止境的一个过程。
  
  文章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4-4-23 17:09:34 | 只看该作者
在场主义点燃散文论战烽火
  编者按:200863日,《文艺报》曾以两个整版介绍了中国第一个自觉的散文流派——在场主义散文理论及其代表作品,对该流派的散文思考及作品实践给予集中呈现。一石激起千层浪,此后短短一年的时间里,《美文》、《青年文学》、《红岩》、《羊城晚报》等多家主流纸媒纷纷开辟专栏,或发表文章,推介在场主义散文理论和作家作品。北京师范大学、四川大学等10余所高校,把在场主义作为当代文学的一个重要课题加以研究,花城社、百花社也隆重推出在场主义选集及作家丛书。同时,也有不少作家、评论家对该流派表示出极大的质疑和挑战。今年521日,《文艺报》又以一个整版介绍了在场主义散文。81日至2日,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举办的首届中国散文节上,眉山周闻道先生介绍的在场主义散文,成为会上的一个亮点,再次引起国内同行关注。本报此次对在场主义作一跟踪介绍,表明我们对文学的一贯态度——鼓励创新、支持探索、欢迎争鸣。
  诞生:在场主义激起中国文坛千层浪
  过去的2008年,出现在三苏故里眉山的在场主义散文流派,成为中国文坛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其公开打出的在场主义旗号,引发了大规模的论战,使汉语散文继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新散文”之后再次走出沉寂。
  眉山,散文传统源远流长。这里不仅是晋代散文家李密的故乡,而且唐宋散文八大家,这里占其三(苏洵、苏轼、苏辙)。眉山当代散文创作也势头强劲,作者队伍数以百计,其领军人物周闻道等人的散文创作,在全国已有相当影响,并且这批作者有着自觉写作和群体意识。2003年以来,眉山散文作家以散文沙龙的形式,在“天涯社区•散文天下”、“新散文网”等网络平台开展创作、研究和文艺争鸣,受到广泛关注。2004年4月,由《四川文学》、《当代文坛》、眉山市散文沙龙,联合举办了“远景之春•走进散文故乡”大型散文研讨会。这是眉山散文作家群体的第一次集体公开亮相,国内媒体因此提出了“眉山散文”的概念。200511月,由《十月》、《美文》、《当代文坛》、《散文海外版》、“天涯社区”、眉山市散文沙龙等联合举办的“中国新散文批判”眉山笔会,围绕如何克服当代散文尤其是“新散文”存在的诸种弊端,进行了广泛深情的探讨和争鸣,进一步奠定了眉山散文形成文学流派的基础。
  200838日,以眉山散文作家周闻道,诗人、文艺理论家周伦佑为首的全国18位散文家和文艺理论家,在全球最大的华语网站天涯社区——散文天下,以亮剑的姿态,公开发表了《散文:在场主义宣言》(媒体称“眉山宣言”),高举中国第一个自觉的散文流派——在场主义的旗帜,锋芒直指三千年汉语散文写作。在场主义以“在场性”的在场作为流派的哲学本体论建构;以散文性的在场作为流派的散文本体论建构;以“介入—然后在场”作为流派的写作方法论建构,提出了系统完备的散文主张,确认“在场”就是去蔽、敞亮、本真;在场主义散文就是无遮蔽的、敞亮的、本真的散文。
  一石击起千层浪。《宣言》发表后,“新浪”、“中国作家网”等全国数十家大网站及散文作者们争相转载、传抄,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短短一年,谷歌上便能搜到上百万词条,《花城》、《美文》、《青年文学》、《散文月刊》、《小品文选刊》、《红岩》、《羊城晚报》等多家主流纸媒也纷纷发表文章,推介在场主义散文理论和作家作品。200863日,中国作家协会机关报《文艺报》首先让在场主义在主流媒体亮相,《美文》执行副主编穆涛称在场主义是三苏祠旁点燃的“散文火焰”。北京师范大学、四川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延安大学等10余所高校中文系的近200名教授和硕士、博士研究生,自发组织学术争鸣。几个有着敏锐眼光的出版社,以其站立潮头的开放睿智,纷纷推出在场主义散文理论和作品。继中国青年出版社推出在场主义散文第一本散文年选本《镜像的妖娆—2007天涯散文》后,花城出版社计划从2008年起,每年公开出版1部在场主义散文流派文集,连续3年共出5部,系统推出在场主义散文流派。目前,第一册《从天空打开缺口——在场主义散文开端卷》、第二册《从灵魂的方向看——在场主义散文2008年选》已出版发行。百花文艺出版社也将在2009年推出6名在场主义代表作家的丛书。在场主义散文俨然成为当下汉语散文界最先锋、最活跃的流派。
  在场主义散文从诞生到发展,大致可以看出这样的走势:在《镜像的妖娆》一书序言中,领军人物周闻道提出了散文的“在场,思想,诗意,发现”观点,就像一声新嫩的胎音,预示着一个新生命的即将发育成型。《散文:在场主义宣言》是一个标志,诞生的标志,成型的标志。宣言的最大贡献,在于对“散文性”的发现和初步探讨,并提出“四个非”的散文文体特征。《从天空打开缺口》和《从灵魂的方向看》两个选集,从理论到创作上,对在场主义作家作品进行了集中呈现。周闻道在序言中,进一步探讨了散文“内外珠联,根性真实,介入当下,表现本真”等的艺术特征问题。在百花文艺出版社即将推出的“在场主义散文丛书”中,周闻道为首的在场主义同仁们,对在场写作及“散文性”又作了进一步阐述,提出了散文“精神性、介入性、当下性、发现性、自由性”主张,使在场主义散文从理论到实践都得到了丰富和升华。我们有理由相信,有周闻道为首的这么一批执著的散文热爱者,在场主义一定会一天天走向成熟。
  同时,学术界、文学界以及在网络上对在场主义质疑的声音也很不少。有一些学者专家甚至言辞尖利地认为,所谓在场主义散文流派,纯属一场炒作,认为在场主义从理论到实践,都没有达到他们期望的那种高度,认为在场主义尚在路上,还需要进一步丰富和完善。
  影响:在场主义交锋
  正方声音——
  李怡(著名学者、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与四川大学文新学院博士生导师、教授):如果我们从四川整个文脉来梳理,你会发现四川作家有一种敢为天下先的勇气。经过了多少年的沉寂之后,今天我们再次在散文的领域里,又听到了在场主义的声音。不管他自身还有多少需要完善的,但在这个过程中,它爆发出来的创造性的东西、勇气和力量,我觉得是非常让人感佩的。而且也是非常值得我们关注的。在这么一个小小的地方,你想都想不到,从苏东坡到郭沫若,这都是一些震撼世界,天狗般的吞吐宇宙,气吞山河、凤凰涅槃的气概。今天,在场主义是否能导致中国散文的涅槃呢?这里面有值得我们满怀期待的东西。
  唐小林(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党委书记、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教授):一个散文流派、理论的命名、出现,可能当初是有些问题的,但不能说它有问题就把它的意义掩盖了。我认为,它的意义是很重大的,因为它有一种想廓清散文概念的意图。散文作为一种文体,作为一种现代文体,它的发展历程已经有一百多年了,但对散文问题的研究到今天还是远远不够的,而且的确存在一些问题。在场主义就是从问题出发来提出一种新的理论,这是很有意义的。
  曾绍义(四川大学中文系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散文评论》主编):在场主义散文作家作品在当下汉语散文大躁动背景下,提出纯洁散文文本、回归汉语本真写作的主张,给中国散文带来了一缕新风。
  穆涛(《美文》执行副主编,作家):在场主义,是以周闻道为首的写作群体给散文的命名。他们告诫自己要有文学理想,要把散文写作当成一件大事去做。我们常听小说家谈自己的文学理想。听过许多人说自己的文学理想,我做散文编辑多年了,没听散文家说过自己的文学理想。在我看来,在场主义散文写作观念的朗声提出,不是大功告成,才只是开始,他们吹响的是集结号,因为已经找到了出发的地方。
  黄力泓(美国竞争力研究院院长、学者):在场主义散文群高标“本真”和“精神”。认为散文是一种最个人化的书写方式,是作者真性情、真文字的自然流露,体现了他们对精神世界的期望及对艺术真理的追求。
  龚盖雄(乐山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副教授):在场主义理论是破天荒的,在现代和当代文学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它为散文清理出一条清晰的脉络。在当代散文价值尺度迷茫、遮蔽的情况下,为我们开辟了一个地平线,它注定要进入文学史。
  反方声音——
  梁向阳(延安大学文学研究所所长、教授):认真阅读《散文:在场主义宣言》、《散文观念:推倒或者重建》、《在场主义小词典》等所谓在场主义散文的理论建构文章,我的感觉就是发言者在进行着一场典型的“哗众取宠”式炒作,他们期望用异常极端的话语方式来表达观点,以期引起学术界的关注。想要引起全国性的关注,就必须有所动作,就必须发出相对“独特”的声音。我以为“在场主义散文”偏激性“宣言”的出现,就是长期焦虑性思索后一种歇斯底里的声音。
  徐治平(广西民族大学教授):对于在场散文的一些提法,比如对“立意”、“构思”的一概否定,我就不敢苟同。还有关于散文的分类。“广义散文”的概念确实有其蹩脚之处,我赞成将其推倒。然而“广义散文”一般是指四大文体之一(诗歌、小说、戏剧之外的文体),推倒了“广义散文”,文学作品又该如何分类呢?
  陈剑晖(中国现当代散文研究中心主任、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周伦佑的文章并没有推倒想要推倒的,也没有重建想要重建的。而周闻道和周伦佑等人所提倡的在场主义散文流派,对于散文的研究也是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和价值的。
  郭妍:在场主义理论最失误的地方是,把对中国学界的腐败和中国学人缺乏思想、缺乏学术建构力现状的批判,与散文观念的推导或重建揉合在一起,大量激愤的语言和情绪,影响了作者在散文观念的推导或重建中所进行的有益探索和思考。
  对话:走近在场主义散文创始人周闻道
  记者:你所认为的散文为何物?为什么要为散文正名?
  周闻道:简单来说,散文是一种自由言说的文体。进一步说,即:散文是一种具有散文性,即精神性、介入性、当下性、发现性和自由性,与小说、诗歌、戏剧相并列的文学体裁。
  对散文观念的变革,是对文学执著追求的使命感驱使。在场主义去除历史对散文的遮蔽,让散文性得到确认,散文的身份明白,并从暧昧当中走出来,使散文成为散文,成为与诗歌、小说、戏剧并驾齐驱的、有独立人格和文格的文体。
  记者:什么是在场,你们提出在场主义的目的是什么,或者说这样提有什么意义?
  周闻道:在场这个概念,来源于西方哲学,主要是海德格尔和德里达,但并不是照搬,而是借鉴和发展。海德格尔的在,是存在意义的形而上的在;而在场主义的在场,是指显现的存在或存在意义的显现,实际上是散文写作在存在的结构、状态、关系中,抵达对世界的本真表达、获取存在场量的状态。
  提出在场主义的目的,决不是为一部分人的写作寻求总结,也不仅仅满足于创建一个散文流派,而是为了廓清散文的天空,为白话散文立论和立法(价值,法则,尺度)。大家知道,散文是一个古老的文体。但是,很久以来,由于散文本体论的缺失,本质特性——“散文性”的隐匿,致使散文的身份不明,历史不清,定义模糊,批评失范,命名混乱。白话散文作为一种独立文体的价值,在普遍的暧昧中不确定地动摇着。解决这个问题,既是我们提出在场主义的目的,也是意义所在。正如露西•艾瑞格瑞所言:“这种精神走出黑洞洞的洞穴,像一个光源,把它周围的胸膛照亮。”
  记者:说到照亮,想起你们在《散文:在场主义宣言》中的一句话,“命名即是创世,说出就是照亮”,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周闻道:表达一种存在方式,或者说存在现实。按照亚里士多德创立的逻辑,概念是提示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方式。有价值的命名,就是一个真实概念的诞生。从这个意义上说,任何命名,就是一次创世;对这种命名的说出,就是对它指向领域的照亮。在场主义也不例外。
  记者:在场主义想推倒什么、重建什么?先秦散文、广义散文,以及当下的“大散文”,与你们倡导的“在场主义”有什么不同?
  周闻道:长时期以来,中国散文的种种乱象,都是因为子虚乌有的“先秦散文”概念对中国散文发生史的遮蔽,以及漫无边际的“广义散文”概念对散文本体的遮蔽造成的。
  我们认为,“先秦散文”说是一个虚假命名,是对中国散文历史的最大遮蔽。按照学者们的定义,所谓“先秦散文”概指“中国秦代以前包括夏、商、周(春秋战国)历史阶段”的所有文化典籍。以郁达夫的说法,就是“六经之中,除诗经外,全系散文”(《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按照这个分类,古代文典中,身份清楚的卜辞体、箴言体、历史记言体、历史记事体、对话论辩体等等,都被学者们强指为“散文”,使中国散文的历史从此迷雾重重。
  再说“广义散文”。“广义散文”的概念,也是从郁达夫开始的。他明确提出以“韵”作为划分散文的标准,认为散文即是“与韵文对立的、没有韵的文章”(同上)。这既是他的贡献,也是他的大错。按照目前国内的划分法,在白话文中,包括报告文学、杂文、特写、随笔、游记、文论、书评小品文、回忆录等等;在古文中,一直往前覆盖到中国古代的二十四史,以及二十四史以外的应用文和文史哲。这些,即是所谓的“广义散文”,显然是庞杂混乱的,叫人难以把握津梁。这造成了对散文本体的最大遮蔽。
  记者:那么,什么是在场主义散文呢?
  周闻道:简单说,在场主义散文,就是以散文性为基本取向,追求本真的散文。现实情况是,世界的真实性往往存在遮蔽。这种遮蔽包括三个向度:主体、客体和语言。主体是指人的认识限度,客体是对象世界,语言是显现载体。每个向度的遮蔽,都具有多重性。这决定了去蔽,敞亮,本真的多维性,及散文创作的丰富性和多种可能性。因此,在场主义主张,要揭示世界的真实,就必须去除遮蔽,呈现敞亮,展示本真。换句话说,在场主义散文就是无遮蔽的散文,就是敞亮的散文,就是本真的散文。
  记者:那么,在散文中怎样理解去蔽呢?
  周闻道:去蔽就是去除遮蔽;去蔽是还原世界真实性的一种途径。以语言的去蔽为例,在散文创作中,无论是主体去蔽还是客体去蔽,其结果都要通过语言和具体的作品呈现。这时,在主体、客体和作品之间,出现了一种介质——语言。本真的主体世界和客体世界,只有通过本真的语言,才能够实现本真的呈现。但是,现实中我们看到的往往是,体制化词语、公共用语、习惯性用语、网络语言和外来语,以及看似生动形象的成语、典故等,对本真世界的遮蔽。此外,作者的语言能力、叙述习惯等,也是形成语言遮蔽的重要原因。语言去蔽,追求的就是婴儿的第一声啼哭,是原始森林里的空谷山泉,是汉语表达的极致之美。
  记者:在场主义是否解决了真实性的问题,为什么?
  周闻道:我们自信解决了。在场主义以“在场性”的在场作为流派的哲学本体论建构;以“散文性”的在场作为流派的散文本体论建构;以“介入——然后在场”作为流派的写作方法论建构。散文性的揭示,散文精神的发现,散文本体论和方法论的确立,都表明散文在追求本真上,形成了属于自己的科学完整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体系。当然,在场主义只是开辟了一条认识真理的途径,而没有穷尽真理。我们以宽广的胸怀拥抱世界。
  记者:在场主义认为,散文或散文性被历史、哲学、神话、政治、传记、小说、诗歌、文学特写、报告文学等等给遮蔽了,即文体的遮蔽,主张文体还原。那么,如果真的文体还原了,散文还剩下什么?
  周闻道:剩下散文,纯粹的散文。在场主义所说的文体遮蔽,是就本质特征来说的。为此,我们提出了“散文性”这个具有身份确认性质的命题。无论是小说的故事性、情节性,戏剧的表演性、对话性和场景感,还是诗歌的格律化、象征性和抒情性,都是本质属性的界定,而不是文化元素的划分。从这个意义上说,任何身份确认的文体都具有排他性,散文也不例外。这里的排他,不是散文的一无所有,而是散文性的回归,使散文回到散文。
  记者:在场主义提出后,为什么没有像其它许多散文观点一样昙花一现,而是在全国引起了较大持续反响,这是为什么?
  周闻道:我想,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在场主义理论本身的颠覆性。它是一块石头,投向散文沉闷已久的湖心。二是它的科学完整性。在场主义从散文性这个本质特征入手,进行了科学完整的理论构建,建立了包括哲学本体论,文体本体论和写作方法论在内的完整体系。这是过去从来没有过的。任何具有学术意识的人,都不可能不把目光聚集于最前沿的发现。三是它的创作实践。在场主义作家,大都是具有较长时间散文写作实践的,很多人已小有名气,具有较丰富的创作体验,对散文规律有较深的探索与认知。此外,在传统媒体与现代网络媒体,作家与评论家,学院与社会之间,找到了良好的契合点,也是重要原因。
  记者:那么,你认为,在场主义作品有何特征呢?
  周闻道:首先要说明的一点是,理论与实践并不完全等同,一般说来,也不一定完全同步。在场主义理论来自实践,又高于实践,具有一定超前性。从目前已选编入在场主义开端卷《从天空打开缺口》,在场主义2008年选《从灵魂的方向看》的近30位作家作品,以及百花文艺出版社即将出版的“在场主义散文丛书”收入的6位作家作品看,其散文性趋于明显,艺术特征主要表现为:它观照世界的方法,是内外珠联的;它追求的世界真实,是根性真实的;它的在场使命,是介入当下的;它的艺术追求,是表现本真的。
  记者:据说在场主义创建还进入了政府立项,能介绍一下情况吗?
  周闻道:是的。我们眉山市委、市政府非常开明。市委书记蒋仁富和市长李静,都专门听取了在场主义汇报,并作出了重要批示;市委成仕常委亲自抓;市委还专门发了在场主义工作通报;市委决定每年安排专门经费,扶持文化体育事业。市发改委根据市委、市政府领导批准,并经过专家组评审通过,于2008918日,以眉市发改〔2008308号文件发布。以文化软项目名义,对在场主义散文流派立项。对一个文学流派立项扶持,这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的。
  记者:接下来,在场主义如何继续实践呢?
  周闻道:对于散文而言,在场主义只是开辟了一个认识真理的途径,提供了一种具有更大科学性的创作方法。但它绝对没有穷尽真理。因此,无论是理论建设,还是创作实践,未来的路还很长,面临的问题还很多。继续变革,不断接近散文性,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具体而言,一是不断丰富和完善在场主义的理论体系;二是致力于创作实践,用作品说话,最终形成丰富的与在场主义理论相一致的散文作品。
  资料:散文流变史
  ◆从说话开始。散文作为一种自由言说的文体,其起源可追溯到语言的产生。如果说诗歌产生于劳动号子,那么散文应当产生于说话。法国作家莫里哀在他的小说《中产阶级的绅士们》中讲述的一个故事,也许是对此的最好说明:中产阶级绅士嘉坦先生,为了培养家人的绅士内涵,请来文艺理论家讲诗歌与散文的区别。听完后嘉坦先生异常激动,原来他发现自己过去说的话全都是散文。
  ◆最早的散文概念。据考,“散文”二字,最早出现于南宋学者罗大经《鹤林玉露》中。该书引周益公话说:“四六特拘对耳,其立意措词,贵于浑融有味,与散文同”。但当时的散文,主要指散体文;散文的“散”,是相对于骈文的“骈”而言的,“四六”即指柳宗元的“骈四俪六”。
  ◆现代白话散文的产生。现代白话散文,产生于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产物。周作人和郁达夫对现代白话散文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也给散文带来了较大遮蔽。周作人在引进英法等国随笔小品和中国明代公安派性灵小品中,传达了狭义的散文,即美文观;郁达夫“六经之中,除诗经外,全系散文”之说,以“韵”为划分散文的标准,使“广义散文”之说谬种流传。
  ◆“形散神不散”的影响。从19611月开始,《人民日报》开辟了“笔谈散文”专栏,之后《文艺报》、《文汇报》、《光明日报》、《羊城晚报》等报刊也先后发表研究散文的专题文章,就散文的观念、散文的特点、散文的作用、散文的题材等问题开展了大讨论。这期间,陕西作家萧云儒写了一篇题为《形散神不散》的短文,其观点几乎成了“金科玉律”,影响了中国文坛几十年。
  ◆新散文运动的兴起。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散文呈现出空前繁荣和躁动不安之势。特别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的“新散文”运动更是一扫散文的阴霾。云南的《大家》杂志开辟“新散文”栏目,张锐锋、于坚、庞培、周晓枫、祝勇、钟鸣、王小妮等一批标榜新锐散文写作的青年作家,先后推出了一系列从内容到形式上都有别于传统散文的作品,以祝勇为代表的作家还推出《散文:无法回避的革命》等理论文章,为“新散文”正名。今天,重新审视这场具有先锋实验性质的散文革命,人们发现,新散文直接针对传统散文的弊端,在文本实践上的探索意义,远远大于其作品本身的成就。
  ◆在场主义散文流派的诞生。2008年的春天,以周闻道为首的散文作家发表了《散文:在场主义宣言》,旗帜鲜明地宣言在场主义,锋芒直指三千年文学史。他们有完整的理论建构、清晰的探索路线、明确的写作方向以及一大批较为成熟的散文文本,标志着“中国当代第一个自觉的汉语散文写作流派”诞生。在场主义散文,可看作是汉语散文在经历世纪之交一系列前赴后继的先锋实验之后,又一次否定之否定的革命性事件。此举对汉语散文,尤其是二十一世纪汉语散文的走向,无疑具有深远的流变意义。

14#
 楼主| 发表于 2014-4-23 17:10:58 | 只看该作者
[size=+2]在场主义的诞生及影响
作者:周闻道

  背景
  源远流长。眉山,是晋代散文家李密的故乡,唐宋散文八大家,眉山占了三家(苏洵、苏轼、苏辙),散文传统源远流长。当代眉山散文创作势头强劲,作者队伍数以百计,其领军人物周闻道等人的散文创作在全国有相当的影响,并且这批作者有着自觉的写作和群体意识。
   网络活动。2003年以来,眉山散文作家以散文沙龙的形式和“天涯社区·散文天下”、“新散文网”等网络平台为主要阵地,开展创作、研究和文艺争鸣,受到广泛关注。
  沙龙活动。2004年4月,由《四川文学》、眉山市散文沙龙联合举办了“远景之春·走进散文故乡”大型散文研讨会,是眉山散文作家群体的第一次集体公开亮相,国内媒体第一次提出了“眉山散文”概念。2005年11月,由《十月》、《美文》、《当代文坛》、《散文海外版》、“天涯社区”、眉山市散文沙龙等联合举办的“中国新散文批判”眉山笔会,围绕如何克服当代散文尤其是“新散文”存在的诸种弊端,第一次鲜明地提出“建立系统散文理论和流派”的设想,在全国散文界引起轰动,进一步奠定了眉山散文形成文学流派的基础。
  诞生
2008年3月8日,由眉山散文作家周闻道,诗人、文艺理论家周伦佑为首的全国18位散文家和文艺理论家,在全球最大的华语网站“天涯社区”上公开署名发表了《散文:在场主义宣言》(媒体称“眉山宣言”),高举中国第一个自觉的散文流派——“在场主义散文”旗帜,提出了系统完备的散文理论。以“在场性”的在场作为流派的哲学本体论建构;以散文性的在场作为流派的散文本体论建构;以“介入—然后在场”作为流派的写作方法论建构。确认“在场”就是去蔽、敞亮、本真;“在场主义散文”就是无遮蔽、敞亮、本真的散文。
  影响
  媒体关注。一石击起千层浪,《宣言》发表后,“新浪”、“中国作家网”等全国数十家大网站及散文作者们争相转载、传抄,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短短一年,谷歌上便能搜到上百万词条,《花城》、《美文》、《青年文学》、《散文月刊》、《小品文选刊》、《红岩》、《羊城晚报》等多家主流纸媒也纷纷开辟专栏,推介在场主义散文理论和作家作品。
  《文艺报》关注。2008年6月3日,中国作家协会机关报《文艺报》以一个整版刊登了作家、文艺理论家穆涛的署名文章,称“在场主义”是从四川眉山的散文作家群体在苏东坡老家三苏祠旁点燃的一把散文火焰。2009年5月21日,《文艺报》又在第三版“理论争鸣”专栏,以《在场主义引发散文理论争鸣》为题,再次以整版篇幅,站在整个散文流变史的角度观照散文和在场主义,较全面系数地介绍了在场主义散文诞生一年多来的社会影响和主要观点交锋。
  学院关注。北京师范大学、四川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西民族大学等10余所高校的中文系教授和硕士、博士研究生纷纷自发组织学术研讨会,就“在场主义散文”流派理论和作品展开争鸣。2009年11月21-23日,全国16个所大学文学院的教授、散文研究者及作家80余人聚会眉山,就“中国散文发展趋向与在场主义”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讨与交锋。
  出版社关注。国内权威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公开出版了“在场主义散文”第一本散文年选本《镜像的妖娆—2007天涯散文》。国内知名文艺出版社花城出版社从2008年起,连续3年出版“在场主义散文”年选,向全国系统推出“在场主义散文”流派,第1册《从天空打开缺口—在场主义散文开端卷》、第2册《从灵魂的方向看—在场主义散文2008年选》公开出版,第3册在场主义散文2009年选即将于2010年3月出版。
同时,国内以出品牌散文知名的百花文艺出版社,将在2010年3月隆重推出 “在场主义丛书”,对在场主义代表作家周闻道、第广龙、傅菲、张生全、沈荣均、黄海等的作品予以重头推出。可以说,“在场主义散文”俨然成为了当下汉语散文界最先锋、最活跃的流派和影响重大的事件,具有“颠覆中国三千年文学史”(广东花城出版社评价)的重大意义。
15#
 楼主| 发表于 2014-4-23 17:11:51 | 只看该作者
[size=+2]在场主义的使命
作者:周闻道

   廓清散文的天空
中国散文已经被遮蔽得太久了。在场主义将自觉地肩负起了廓清中国散文的天空,为中国散文立论和立法(法则-尺度)的历史使命。 在场主义认为,中国散文当前的种种乱象,皆是因为对散文本体的遮蔽造成的。这些遮蔽主要包括:
  “先秦散文”概念对中国散文发生史和散文流变史的遮蔽
  “广义散文”概念对散文本体的遮蔽。“广义散文”是在中国新文学早期,由郁达夫等人从国外引进的文体分类概念。他将文章划分为韵文verse)和与韵文对立的、没有韵的文章广义散文说由此而生,至今仍被多数作家和评论家沿用。在场主义却对此持否定态度,认为这种无边际、无标准的所谓广义散文说,不仅是一个伪命题,而且谬种流传,形成一种对散文本体的遮蔽,造成了散文本体的隐匿和丧失,身份暧昧,散文的本体理论和散文文体学长期不能建立……
  以上两种谬说对散文性”——即散文的惟一性或散文纯粹性的遮蔽,致使散文不能独立自己、纯粹自己,明确自己,妨碍了散文上升为与诗歌、小说、戏剧平行的,平等的,文脉系谱清楚的,本质特性鲜明的写作文体。
  由于散文性的隐匿和散文本体理论的缺失,导致了客观、公正、权威的散文价值尺度不能建立。致使批评失范,赝品泛滥,最终影响了散文这一写作文体的学科水平提升。
  对散文的遮蔽还包括:在先秦散文广义散文的双重遮蔽之下,历史著述对散文的遮蔽、哲学著述对散文的遮蔽、神话原典对散文的遮蔽、政治哲学对散文的遮蔽、传记文学对散文的遮蔽、伦理学对散文的遮蔽、宗教经典对散文的遮蔽、民俗学对散文的遮蔽、考古学对散文的遮蔽,文学特写对散文的遮蔽、文学批评对散文的遮蔽、学术理论对散文的遮蔽、小说叙事对散文的遮蔽、诗歌技巧对散文的遮蔽、报告文学对散文的遮蔽,等等。

16#
 楼主| 发表于 2014-4-23 17:12:32 | 只看该作者
中国新散文批判
    走进中国诗书城,走进散文故乡眉山散文笔会观点综述

    经四川眉山市作协、眉山市发改委文学沙龙邀请,2005年11月4日至11月6日,《文学界》执行主编王开林、《十月》副主编周晓枫、《美文》副主编陈长吟、《四川文学》副主编高虹、《当代文坛》副主编夏述贵、天地出版社副社长侯安国、《散文海外版》编辑王燕、《天涯社区》文学主管朴素、《成都晚报》编辑蒋蓝、《四川日报》编辑曾鸣、《南方人物周刊》主笔何三畏、《四川政协报》记者李扬舟、作家高维生、宁可威以及眉山市文学爱好者近40人,齐聚苏东坡故里眉山,召开散文笔会。笔会由东道主、散文作家眉山周闻道先生主持,眉山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文联主席胡舒到会祝贺。
与会人员就目前在散文界影响较大的新散文创作进行了充分而热烈的探讨,对新散文的概念、新散文创作的现状、成绩尤其是存在的困惑和误区做了充分的交流,形成了一些非常有建设意义的意见。
    会上,大家首先讨论了关于新散文的概念问题。与会作家对“新散文”的概念提出了质疑。周晓枫认为,我们目前对新散文概念的归纳是很潦草的,新散文写作实际上是作家对过去散文写作的一种背叛。边看亦边走认为,新散文实际上只是一种姿态,是冲破传统散文的一种冲动。夏述贵认为,新散文概念的提出说明了散文意识的觉醒。蒋蓝认为,所谓新散文,其实只是散文界对以张锐锋、周晓枫、祝勇等散文作家为代表的散文创作的一种称呼,它没有独立的美学宣言。周闻道认为,新散文概念的提出,表明在散文创作传统困惑中的一种觉醒与反思,想跳出,但又没有找到一种恰当的概念来表达,或没有形成一种科学的散文思想。什么是“新散文”,划分标准是什么,时间、形式还是内容?显然难以回答。
    散文没有新旧,只有好坏,好的散文是语言、内容及主题都结合得非常到位的艺术品。王开林说,散文就像一个苹果,语言是光泽,果肉是内容,果核是思想,只有三者很好地结合起来,才是一个完美的苹果。对于一个作家来说,能够做到其中的两点已经很不容易了。王燕认为,散文的好坏不是题材问题,而是要有真实的生活,要有坚实的思想,还要有好的语言。高维生认为,好散文是一种精神力量,是触动人的细部。我是奔哥认为,读者喜欢读的就是好散文,不喜欢读的再好也没有意义,一个散文的成功与否体现在文字的好坏和境界的高低,文字的好坏是指对汉语纯正的表达能力,境界的高低是指思想的高度。
    目前的散文创作不是新旧的问题,而尤其应该注意散文的特质问题。陈长吟认为,散文要特别重视现实感和现场感,《美文》上发的一些影响巨大的散文,比如《一个财政局长的手记》、《向农民道歉》在这方面都做得很好。同时,还要注意散文的语言问题。高虹认为,从一个编辑的角度看,目前散文创作存在几个矛盾:一是散文门槛低和上台阶难的问题;二是标榜个人化与写作类型化的问题;三是作者写起来容易和读者读起来难的问题。
    有作家认为,虽然概念的提法不准确,但是新散文的创作却是不可回避的问题。周晓枫认为,新旧散文确实是有区别的,比如长度问题,许多新散文一般都比较长,比如张锐锋的散文,一写就是十多万字。但长度从来不能成为好坏单纯的判断。比如虚构问题,过去散文从来不允许虚构,所写的散文是用文字美化的个人履历表。新散文提倡合理想象,有时候虚构反而更加反映生活的真实。另外新散文强调美的概念。过去的散文是一种花朵式的美,新散文发现美本身也是很荒凉的,要克服对美的简单迷信。蒋蓝认为,新散文很重视细节思想的处理,在题材上作了很大的开拓。朴素认为,新散文更多的是关注作者内心的自由,它拒绝一种模式。边看亦边走认为,新散文是一种文体变革的探索,是更个人化的散文。
    当然,作家们对新散文的创作中存在的问题也做了尖锐的批判。周晓枫认为,新散文作家存在自恋和过度为文造情的倾向,美化故乡美化个人的倾向,多次重复的现象。陈长吟认为,新散文更偏重情绪的表达,不能成为主流。夏述贵认为,新散文的信息量不大。宋奔认为,新散文大量使用华丽的辞藻,离开了散文的本真;新散文刻意地创新,造成千篇一律的效果。周闻道认为,从现在散文创作倾向看,标榜为所谓新散文的散文,大致是追求创作的自由、语言的修饰、雕琢与诗意化,个人情绪的宣泄与表达等。但结果往往是传统散文的美德丢了,新的东西又软弱无力。其表现为:自由过余,严谨不够;唯美过余,发现不够;表现过余,体验不够。华丽的语言与诗意,掩饰了思想内容的空泛苍白。
这次会议对目前散文的建设、创新、发展,都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件。     2005年11月8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4-4-23 17:14:40 | 只看该作者
周闻道答四川大学曾绍义教授在场主义散文专访10
问:作为在场主义创始人,你是怎么看待在场主义诞生的呢?
答:在场主义的产生,有其历史的必然。这种必然性包含在主观和客观之中。
淘宝网女装 ,淘宝网冬装 ,生态美化妆品 ,淘宝网女装,冬装新款外套
主观上讲,是我和我的同仁们对散文热爱的结果。由于热爱,我们对散文就更加关注。时间长了,就产生了一些迷惑:比如什么是散文,什么是比较好的散文和比较差的散文?我们发现,在传统的散文观念中,没有一个令人心悦诚服的说法,更多地是许多人写散文、评散文、读散文,却没有自觉地关注散文为何物。这种现象,在所有文学种类中,是绝无仅有的。因此,我们强烈地感到,为散文正名,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使命。
客观上讲,则是中国散文的乱象催生。这种乱象持续了两千多年,特别是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更是非常明显。其标志是所谓的“新散文”的出现,以及后来林林总总的散文说法,比如“原生态散文”、“原散文”、“散散文”等等。无可否认,新散文运动对散文文体变革的贡献是巨大的,影响是深远的,但它的主要问题是,并没有发现、抓住和解决散文的根本性问题,即什么是散文和散文的身份确认问题。
和许多新思想的诞生一样,在场主管产生于怀疑:对散文身份的怀疑,对既有散文观念的怀疑,对传统和权威的怀疑。基于这种怀疑,我们开始更自觉地关注散文,思考散文。2005年,我们在眉山举行了一个“中国新散文批判”的研讨会。不过,我们当时的思考,还处于否定的阶段,其意义也局限在批判和解构层面;在解构以后,该怎么构建,当时还是比较朦胧的,理论上的梳理也显难处。2007年,我们邀请著名文艺理科家周伦佑先生加盟后,对这个问题,才有了更完整、系统、深入的突破。
问:你是在场主义散文的创始人和为首发起者,请结合你自己的散文创作,谈谈“在场”对于当今散文发展的特殊意义。
  答:在场主义的在场,是显现的存在或存在意义的显现。这体现在散文创作上,要求作家对存在意义的呈现,应当是去除遮蔽的,呈现敞亮的,展示本真的,应当具有鲜明的散文性。
  我们每个生活在现实中的人,每天都要亲历许多生活;这些生活,都是一种客观存在。不同的人,以不同的形式,反应或呈现自己经历的生活;散文作家以散文的形式呈现生活。但是,由于世界的存在意义具有多维性、复杂性、遮蔽性,加之作家主体受观念、知识、方法、经验等的局限,去除遮蔽的能力有限,且个体之间差异也很大,并不是每个人对生活的呈现,都能充分反映生活的本真,都是客观的,真实的,深刻的,有意义的,都真正做到了在场。更为重要的是,在在场主义之前,由于散文性----这一具有散文身份确认性质特征的隐匿,许多人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更谈不上有自觉的、正确的努力方向。人们对散文的认知,在一种背离散文本质的混沌状态下进行。
在场主义的意义在于,它从散文性----散文的纯粹性或唯一本质特性入手,去认识散文,观照散文,使我们关于散文的一切认知,都从此走出混沌,在一种明了正确的向度下进行。无论从哲学本体论层面,文本本体论层面,还是创作方法论层面,都开辟了认识散文特性的正确途径。也许,我们对散文性的完全把握,还有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但是,我们可以自信而从容地说:从此,我们的探索和努力,方向是正确的;我们前进的步子,哪怕是小小的一步,都是向正确目标的靠近,而不是背离。
  从我自身实践看,这方面的感触是很明显的。我从事散文创作已有30多年,但长期以来,写作姿态基本上都是在朦胧状态下进行的,根本没有去思考究竟什么是散文,什么是比较好和比较差的散文。零星的感性认识,大都来自于教科书上众说纷纭的散乱说法,或对感觉中的一些所谓好散文的摹仿借鉴,没有独立鲜明的散文意识。这种凭某种朦胧感觉下的自发偶然式写作,有时也许也会写出好作品,但显然,我们不能把追求寄托于偶然当中。在场主义揭示散文性后,我和我的同仁们最大的感觉是,方向明了了,方法清楚了,使命知道了,我们的努力是踏实的。
但是,就像一个医生,知道了病理,并不是就意味着可包治百病一样,并不是说,把握了散文性,从此我们写出的散文,就篇篇都是佳构。在场主义只揭示了认识真理的途径,而没有穷尽真理。因为,主体和对象世界的去蔽,都是没有止境的。
  
  问:我认为,在场不只是作者身体在,关键是作者的立场、观念、责任在;在用一双寻求真相的眼睛观察一切,思考一切,然后不顾一切地说出真话。你认为这种理解符合在场主义的本意吗?
  答:符合;或者说基本精神一致,只是表述不同。
  你的提问包含了三层意思:一是在场的姿态。存在意义包括了三个维度的融合:身体,精神和结构。身体是形式,精神是内涵,结构是联接形式和内涵的介质,它使存在的整体价值得以实现。二是在场的途径。我们的说法是“去蔽、敞亮”;你的说法是“用一双寻求真相的眼睛观察一切,思考一切”。三是在场的目标。我们说的是呈现“本真”,你们说的是“不顾一切地说出真话”。这些,都可从在场主义中找到完整而明确的答案。
  当然,要“不顾一切地说出真话”,除了要有追求真理的自明意识,发现真理的本领外,还要有坚持真理的胆识。在具体的散文创作中,则还有一个语言能力问题。只有本真的语言,才能更好呈现本真的世界;而语言同样存在一个去蔽的问题。
  
  问:“求真相,寻真理,说真话”,是需要勇气和胆识的。巴金已为我们做出了榜样。作为“在场主义”的创立者、传播者和组织者,你认为有哪些方面有值得重视的地方?
  
  答:我理解,“求真相,寻真理,说真话”的核心,是如何发现真理与坚持真理问题。这与在场主义在本质上是相通的。
  发现真理,即所谓“求真理,寻真理”是前提。如果没有这个前提,就会在谬误的路上越走越远,你的坚守也许就成了一种与社会前进反向的力。在场主义的“去蔽,敞亮,本真”,其实质就是发现真理;在场主义也坚持把“在场”与“发现”,作为散文性的重要内容。发现真理,在本质上是一个方法论的问题。
  坚持真理,包括了说真话、办真事、交真心等等。这就不仅仅是一个方法论的问题,更是世界观的问题,与人的道德操守、胆识、勇气和良心相关。正是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巴金的人格力量。现实生活中的情况往往是,有的人不敢坚持真理,不是因为他不知道谁是谁非,而是要么出于某种私心考虑,要么没有胆量和勇气。特别是当坚持真理会遭遇危险,甚至生命的危险时,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像谭嗣同、刘胡兰、张志新那样大义凛然。
  我深刻明白,在场主义的使命和力量,或者说“去蔽,敞亮,本真”的使命和力量,就是要在散文写作和研究中,在坚持高举散文性的旗帜下,不仅善于发现真理,更要敢于坚持真理,弘扬真理。否则,就违背了在场精神本身,在场主义就会沦落为空洞无物、软弱无力、毫无用处的说教。
  
问:谈谈你自己吧。据我所知,作为官员,你的口碑很好:作为作家,你的思维活跃。你是如何处理好两者关系的?
  答:首先,我要说明的是,我这点小小职务,算不了什么官,我是把这份差事当本职工作和职责来对待的。我认为,领了人民的俸禄,就该尽心尽责为民做事,这天经地义。否则,就是有违官德。
  其次,无论做人、做事还是为官,应该说我个人的口碑尚可。我所领导的部门,每年目标考核都是优秀,且在多年来市纪检监察部门组织的经济社会发展软环境测评中,都名列前茅;我本人除几乎每年评为优秀外,2008年还被市委市政府评为二等功公务员,全市一万多名公务员只评了12名。
  再次,我理解,口碑好首先是组织和群众对我的信任,我只是做了一些该做的事。比如,我牢记我的一位老领导的教诲,坚持“做官降一格,思考问题升一格”,不要把官当官来当;我注意发现每个部下的长处,然后尽力创造条件让他发挥,让每个在我手下工作的人,都有价值感,并公开对员工承诺:凡是在我手下工作的人,都不要担心怀才不遇,只担心自己的知识、经验、能力、精力不够;我注意以公义和正气凝聚人心,要求职工对同事的优点多给组织说,缺点多给本人说。等等这些,都营造了一个宽松、和谐、团结的良好氛围。我既是这种氛围的倡导者、培育者、守护者,又是受益者。
  创作只是我的业余爱好,取得的成就不大。前后出了13本书,360余万字。其中财经类3本,百余万字;其余多为散文,也有杂文和评论。由于始终把自己的创作定位为业余,就少了许多人为的压力和刻意,创作成了我繁忙烦琐工作的一种调节和休闲;而深度介入当下的在场工作和火热生活,又为我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源泉。因此,当官(工作)和创作,对我来说是相辅相承,相得益彰的事。
  
  问:你曾写过几本经济方面的书,你认为熟悉经济工作对从事文学创作有矛盾还是有裨益呢,可否举例说明?
  答:我认为,熟悉经济工作,对我的文学创作是大有裨益的。事实上,任何文学都是以生活为源泉的,生活的视野、广度和深度,决定了作品的视野、广度和深度。我们倡导的在场主义散文,以追求本真为目标,介入当下为己任,尤其看重生活的重要性。在整个社会生活结构中,经济生活占着极其重要的位置,甚至可以说是社会进步最重要、最活跃的推动力量。因此,可以说,对经济工作的熟悉,奠定了我创作的良好生活基础。
   这方面的例子很多。从宏观层面看,我的许多作品,都自然地融入了经济的元素,从而使作品更贴近当下最主体深刻的叙事流,散发着浓郁的时代气息,也增加了作品的知性、容量和厚度。从微观层面看,我的不少作品本身,就是写经济生活的。比如发表在《美文》2008年第6期头条的散文《企业病.阵痛史》,写的就是我亲自经历、设计、实施的国企改革,呈现了那场刚刚过去的中国国企转制中,面对诸多深层次的矛盾,观念、体制、机制和利益的调整和冲击。也许在若干年后,人们读到这样的文章中的一些生活叙事,比如那些关于“中心”“核心”的争论,比如判案时不讲法律讲大道理和人权,以及赔了一亿多还要请客陪笑脸的国际融资租赁公司等,会像今天的许多年轻人,读到反映极“左”时期和“文革”生活的作品那样,感到天方夜谭般不可理解,但却真真切切是我们这代人的经历;不仅是国企,而且是一代人的心灵史,阵痛史。
  
    问:作为作家,请你结合在场主义,谈谈如何处理在场与作品美学追求的关系?
  答:按照黑格尔对美学的的定议,美学即美的艺术哲学。散文的在场精神与美学追求是一致的。在场主义在处理在场与作品美学追求的关系中,主要注重了以下几点。
  首先,坚守散文的真实之美。无论是希腊神话中的米涅瓦神,黑格尔的伊斯特惕克,还是后来许多关于美学的主张,真实都是美的基础。作为美的艺术哲学,美学的最高境界也是真实。这体现在在场主义中,就是追求本真下的在场精神。因此,在散文创作中,坚持了在场精神,就坚持了正确的美学主张。
  其次,赋予散文的艺术之美,或美的艺术。仅仅有真实,或仅仅有“去蔽,敞亮,本真”是不够的,还不是美,或者说不是大美。生活的真实,只有通过作家在创作中的艺术赋予,上升为艺术的真实,才真正拥有了大美的品质和审美价值。
  再次,赋予散文的哲学之美,或美的哲学。美有层级之分;这与在场主义说的遮蔽和去蔽的多维性、多重性、复杂性是相对应的。在散文创作中,只有实现对自己发现真实的哲学美的赋予,才能实现真实之美的境界提升,拓宽散文的审美空间,让作品上升为具有“美的艺术哲学”品质的上乘之作。在场主义认为,散文性的重要内涵之一,是散文的“精神性”,指的就是散文应具有的哲学美。
  第四,赋予散文的语言之美。其实,在前面“坚守散文的真实之美”中,已包含了这个内容,我之所以把它另列出来,是因为我认为,语言在散文的美学追求中具有特殊的意义。文学本身就是语言艺术,在场主义的“去蔽,敞亮,本真”,语言是重要的方面。因此,我们还提出了“汉语回归”的主张。在散文创作中,无论是本真的发现,艺术美、哲学美的赋予,最终都必须通过语言这个载体呈现出来;只有本真的语言,才能呈现本真的世界。事实上,一个优秀的散文作品,必然是真实之美、艺术之美、哲学之美、语言之美的水乳交融。
  
  问:你还在扶持培养眉山散文作家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且不计任何回报得失,能否谈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答:在这方面,我只是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微不足道,不足挂齿。究其原因,也许是热爱散文,爱屋及乌吧。
  在我看来,文学创作是一个特殊的精神活动,有其自身的规律性。长期以来,文学道路上非常拥挤,但出头者寥寥。一般说来,文学的成功,需要天赋、勤奋和环境等。具备天赋和勤奋条件者,就是难得的人才。作为一位从乡村走进城,天生热爱散文的人,同样经历了不少艰难困苦的业余作者,对这样的人才,我有一种天然的爱;给他们创造更好的写作环境,是我义不容辞的职责。
  正是基于这样的情况,我主动把眉山几位这方面的人才调进了城里;尽量给他们发表、出版作品创造条件;把零散的力量整合起来,以团队的力量冲锋;经常组织一些文学创作交流活动,互相促进提高;在机关倡扬一种尊重文学,尊重文学人才的文化氛围;甚至以老大哥姿态,帮他们协调解决工作、生活和家庭中的一些矛盾纠纷等等。我也说不清这是为什么,也许是爱,对散文的爱,就是唯一理由。因此,我对散文作家的扶持帮助,实质上是对散文和散文人才的尊重。既然是我要做,而不是要我做,就不存在什么回报得失的问题。
  事实上,不止眉山。这几年来我们选编出版天涯社区-散文天下作家文集《镜像的妖娆》,在场主义开端卷《从天空打开缺口》,2008年选《从灵魂的方向看》,以及在场主义散文丛书6人6卷,涉及作家作品数以百计,都是同一理由。
  
问:你们认为在场主义散文与其它散文在文本上有什么区别,在场主义是否已形成自己的文本识别标志?
答:我理解,你所说的是在场主义散文的艺术特征。的确,任何独立的有生命力的文学流派,都必须拥有自己独立的生命体征,让自己成为自己,在场主义也不例外。我们认为,在场主义与过去散文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在场主义一开始就从散文的本质特性---散文性入手,去观照散文。当然,对散文性的揭示,是一个没有止境的过程。在“四个非”的基础上,我们又进一步提出了“精神性,介入性,当下性,自由性,发现性”。 在场主义的艺术特征,主要表现为:它观照世界的方法,是内外珠联的;它追求的世界真实,是根性真实的;它的在场使命,是介入当下的;它的艺术追求,是表现本真的。
要说明的一点是,理论与实践并不完全等同,一般说来,也不一定完全同步。在场主义理论来自实践,又高于实践,具有一定超前性。从目前已选编入在场主义开端卷《从天空打开缺口》、在场主义2008年选《从灵魂的方向看》的近30位作家作品,百花文艺出版社即将出版的 “在场主义散文丛书” 收6位作家作品,以及本书收入的40余位作家的作品看看,其在场主散文性和艺术特征都趋于明显。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理论和实践的推进,在场主义一定能够诞生一批具有鲜明流派特征的优秀作家和作品。
问:最后想问问,对在场主义散文下一步的发展有何打算,会不会像其它一些文学现象一样,自我狂欢一陈后便消声匿迹了?
答:我已多次谈到,在场主义的作用,只是通过对散文性的发现,在认识散文上开辟了一条认识真理的正确道路,而不是穷尽真理。从这个意义上说,在场主义无论是理论建设,还是创作实践,都是没有止境的。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在具体工作上没有计划。我们的初步打算是:在散布性和在场精神的旗帜下,用8年左右时间,分三个阶段,基本完成在场主义散文流派的基础体系建设。
第一阶段为探索思考,梳理构建。大至经历了2005-2007年3年。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是从对三千多年来散文流变实践的研究总结中,发现散文的根本属性,为散文找到正确的审美方向。以《散文:在场主义宣言》发表为标志,表明在场主义基本理论框架的形成。
第二阶段为充实完善,理论与创作互动共进。我们计划用2008-2009年2年时间,基本完成这一阶段的任务。从目前情况看,一切都在顺利推进。首先,我们完成了在场主义散文文化软项目的政府立项,成立了散文学会,初步形成了流派建设的体制机制条件。从目前已经出版的3部年选看,前进的足迹是非常清晰的:《从天空打开缺口》,侧重于理论的推出和讨论,具有开天辟地意义。《从灵魂的方向看》重点转向作品与理论的互动,主要是在场主义一些核心观念的争论和明晰化,并着重从作品与理论的相互观照上把理论融合于创作实践。其标志为对在场主义散文艺术特征的初步揭示梳理。在场主义散文丛书,不仅是对在场主义骨干作家的一次初步检阅,而且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散文性的思想,其标志为“五性”说的提出。《九十九极》则是创作引领下的理论的细化、深化和条理化,其标志为一批从在场性出发,围绕散文性的相关问题展开的广泛对话。
第三阶段为体系的健全定型。计划用2010-2012年3年时间,在总结前两阶段发展基础上,对在场主义散文基本的理论和创作进一步梳理定型,形成较完整完善的独立体系。在这个阶段,我们至少还要推出一本作品为主的在场主义散文年选,一本在场主义理论评论集。如果条件许可,不排除编第二套在场主义散文丛书,再重点推出一批代表作家。
再下一步,就是深化发展提高的问题了,那是永无止境的。
  谢谢曾教授!秋安!
18#
 楼主| 发表于 2014-4-25 10:07:15 | 只看该作者


散文,
从文体危机到自由思想
———“在场主义”散文研讨会上的“现场交锋”

  林贤治《旷代的忧伤》(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9月):为我们描绘了众多思想者的画像,勾勒了一幅人类自由精神的价值谱系。作品始终贯穿对人性尊严的召唤,对自由精神的追寻。
  龙应台《目送》(三联书店,2009年9月):以最美的文字,挑战思考中“生死大同”,温柔婉转,如微风拂面。
  周晓枫《雕花马鞍》(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5月),斑斓尖峭而又苛责的语言,强大的叙述气场,充分体现了散文的艺术表现力,是近来中国散文的重要收获。
  《晀望》 蔡联
  □刘茉琳
  凭借散文集《旷代的忧伤》,著名作家、学者林贤治获得首届在场主义散文大奖首奖,获30万元奖金,这一高额奖金同时创下迄今为止中国文学界单项奖的最高纪录。在获奖感言中,林贤治表示自己是个唯物主义者,无需回避这笔可观的奖金带给自己的快乐,同时表示这次民间评奖没有评奖唯亲,也不是局限于某个官方机构,或者学术小圈子,所以要特别感谢在场主义散文的创始人以及该奖项无私的资助者。
  2010年11月8日,首届在场主义散文奖颁奖典礼暨当代散文创作研讨会在广州华南师范大学举行,由华南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散文研究中心承办。著名文艺理论家,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孙绍振教授,著名散文理论家、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陈剑晖教授以及著名文艺理论家、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丁帆教授主持了颁奖仪式以及研讨会。
  一、公正评奖与文学生态
  在场主义散文奖由散文家周闻道和新生代企业家李玉祥联手发起,旨在振兴散文创作,重构散文价值,捍卫文学尊严。针对当下奖项泛滥、主义横流的社会现象,该奖设置了科学而严密的《评奖章程》,坚持独立性、文学性、权威性和民间性立场。陈剑晖教授认为在场主义散文奖立足于“在场”,立足于思想锋芒和批判的痛感,立足于散文的审美价值,获奖作品均显示出贴近散文本体,实现思想与文体双重突破的价值。
  广东作家协会副主席、广东技术师范学院郭小东教授提出在场主义散文评奖最重要的意义是权威的转移,这次颁奖意味着民间对思想价值与文学价值的独立判断,同时意味着整个社会的进步与开放是可以预见的。丁帆教授认为现在整个文学生态已经被破坏,而在场主义散文大奖严肃认真的态度恰恰是对这种生态环境的拯救。
  《羊城晚报》文艺部主任何龙认为,任何评奖都如同聚光灯,照到哪里,部分读者往往会看向哪里。这是个黄钟毁弃、瓦釜雷鸣的社会,民间奖项可以校正聚光灯的射向。
  在场主义散文大奖作为一个民间奖项,应该自觉地与官方奖项形成尺度上、标准上的距离与区别,广东商学院人文传播学院副院长江冰教授认为既要坚持这种区别,又要有与社会多样化的风格搏斗的精神,这就是对民间评奖的挑战。
  任何一个奖项都要讲究独立性与操作性,华南理工大学传播学院徐肖楠教授认为在场主义散文大奖的可贵正在于它坚持了独立性,同时又在操作过程中坚持了这个独立性,不受他人的干扰与控制。徐肖楠教授同时指出林贤治一直是被各类奖项遗忘的角落,这次他的获奖有非同一般的意义。
  著名散文家,新疆自治区作协副主席刘亮程也认为林贤治可以说是中国文学界、思想界的一块硬骨头,他是坚守在角落里的作家,这次被民间奖项发现了。针对巨额奖金,郭小东教授同时指出重金之下可能有勇夫,却未必就能诞生好作家、好作品,广东素称有钱,却未必诞生了很多好作品好作家。
  对散文持“坚贞”态度的提名奖获奖作家周晓枫认为,任何一个优秀作家理想的成长状态都应该如昆虫的嬗变,在每一个无法认出自己的阶段里实现自我的飞跃。她指出在场主义散文大奖的颁奖与研讨展现了与许多其他评奖以及研讨会不一样的勇气与力量,使她感到了一种对评奖的重新尊重。
  二、自由写作与文学表达
  林贤治在发言中一再强调对他个人而言,只有“自由”两个字最重要。他认为中国的文学传统与当下体制同时限制了中国文学创作以及文学研究界的自由精神的发展,当下最缺乏的就是自由的肉体与自由的灵魂。
  郭小东指出,林贤治的散文最可贵之处就是他表达自由思想的难度相当高,可以说为了表达这些思想,他创造了一种独特的文体。结合深邃的思想与锐利的表达方式,这种锐利的表达方式还要同时考虑到进攻的效果与退守的安全性,可以说同时达到锐利与委婉的双重要求。在当代特殊的社会环境与现代汉语特殊的创作语境里,林贤治、筱敏他们这样的作家为了能畅通地将自由思想锐利表达出来,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体。
  林贤治的价值就在于思想自由的“突围”。何龙这样表述对林贤治的赞赏。他认为当人们普遍处于有想法却不能表达的境地时,林贤治的“突围”就显示出意义来。但“突围”只是一定历史时期的意义,不是散文的全部要求。当社会趋于正常时,散文作为美文的价值就凸显出来了。
  著名文艺理论家、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康震教授也认为,散文这种文体应该是无往而不在,无所而不有的。古有欧阳修、苏东坡,近现代有朱自清,他们既有激烈的思想也有朗朗上口的美文,可见思想的深邃与文字的表达不应该变成冲突。徐肖楠也指出,中国散文有讲究体格的传统,既是斗士、又是美文作家应该成为作家们的普遍追求。
  徐肖楠同时指出,文学是另一种真实,是另一种生活,是一种坚持独立性的真实与生活。同样持这种观点的还有著名散文家新疆自治区作协副主席刘亮程先生,他觉得作家不是批评家,而是创造家,他应该用创造去批判现实,创造另一种现实放在现实的对面,创作另一种真实立在俗世的对面,这就是一种真正的批判。
  陈剑晖指出,散文是文学的“正宗”,是“文类之母”,也是人的心灵自由表达和人类精神的一种实现方式,我们应该以拥有世界上最纯正博大且源远流长的伟大散文传统而自豪。中国散文的背后有山水、英雄、豪杰,还有文化与历史,孙绍振教授也认为,中国的好散文完全可以达到情景交融,人文与情思的完美结合,即使写上几万字读起来也不使人疲惫。
  著名文艺理论家、西南大学双聘教授周伦佑认为,文学是多元的,思想也是多元的。有的作家侧重于阅读的快感;有的作家侧重于思想的厚重,在不同的方向上都可能产生伟大的作家。知识分子的话语表达常常体现民心所向,能写出人所未知未觉或未能表达的思想是伟大作家的标志,林贤治的获奖就与我们这个特殊时代的潜语境息息相关。
  三、文体危机与主体状态
  在颁奖会上,孙绍振教授梳理了中国当代散文的文体建构历程,并指出现代白话散文确立之后,中国的散文文体经历了几次文体危机。第一次是过分强调叙事的重要性,如解放区的散文创作几乎都是通讯报告,1950年代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实际上就是一篇战争通讯。到了杨朔,他把每一篇散文当成诗歌来写,又造成了散文文体的第二次文体危机,使得散文从叙事的囚牢跳进诗歌的囚牢,走向滥情,一直到1990年代,余秋雨的知性散文才把散文从滥情的困境里解放出来,陈剑晖称之为诗性的智慧。
  孙绍振直言本次散文大奖获得者林贤治先生应该警惕新的散文文体危机,即走向滥智,他说每一位散文创作者都应该有文体的自觉性,要以生命为文,实现审美与审智的完美结合。
  针对孙绍振指出的文体危机,林贤治回应道,他认为自由表达就是一种文体,他面对的不仅是散文,还是整个文学、社会甚至生命。他认为一个作家如果刻意追求文体概念,就可能会丧失统一的人格与文格,优秀的作家比如鲁迅,他的深刻思想可以在诗歌、散文、杂文、小说等种种不同的文体里展现给我们。具体到散文文体,林贤治认为,优秀的散文应该具备三种气质,分别是游牧的性质,怀旧的性质与古典的气质。就像牛羊遍野,群星在空,行之所以当行、止之所以当止就是好散文。
  作家的状态决定了写作的文体。郭小东如是表述:一个作家的主体状态的水平高低、自由与否、思想境界决定了他笔下的文体状态,如果先设想一个文体的框再将意图植入是本末倒置,所以要讨论写作文体首先应该关注作家的思想状态,同样的,如果写作文体出现危机,那么一定是作家们的主体状态出现危机了。
  广东省素称散文大省,多年来不仅有从秦牧到林贤治这样的散文大家,也有陈剑晖教授这样全国知名的散文研究专家。因此,首届在场主义散文奖颁奖在广州举行,且大奖花落广东作家也是实至名归,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证明了广东本身的开放与进步。正如孙绍振教授所总结的,艺术是疯狂的事业,有的人终身不得入门,而思想的锐利与艺术的突破应该追求完美的融合,因为思想的锋芒往往需要艺术力量的保护,我们应该兼容并包地接受不同地风格的作家。
  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作家出席了盛会。除林贤治获得在场主义散文大奖,著名作家龙应台散文集《目送》与周晓枫散文集《雕花马鞍》同时获在场主义散文奖提名奖。此外,冯秋子、蒋方舟、王族、李娟、江少宾、禾源、沈荣均、项丽敏、第广龙、傅菲等十名散文家荣获在场主义散文家新锐奖。

19#
 楼主| 发表于 2014-5-5 13:24:57 | 只看该作者

□  在场主义
●   在场
▲  “在场”(Anwesen)。即显现的存在,或存在意义的显现;或歌德所说的“原现象”。在我们看来,“在场” 就是直接呈现在面前的事物,就是“面向事物本身”;就是经验的直接性、无遮蔽性和敞开性。
▲  “在场性”(Anwesenheit)。 是德语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近年来,已逐渐为整个西方当代哲学所接受。在康德那里,“在场性”被理解为“物自体”;在黑格尔那里,指“绝对理念”;在尼采思想中,指“强力意志”;在海德格尔哲学中,指“在”、“存在”。到了法语世界,则被笛卡尔翻译为“对象的客观性”。
▲  在场主义。中国当代第一个自觉的散文写作流派,正式创立于2008年3月8日,由周闻道为首发起,周伦佑负责散文理论建构。在《散文:在场主义宣言》上签名的首批主要成员有:周闻道、马叙、风吹阑叶、朴素、李云、米奇诺娃、杨沐、宋奔、张生全、张利文、沈荣均、周强、郑小琼、赵瑜、唐朝晖、黄海、傅菲、周伦佑等。在场主义以“在场性”的在场作为流派的哲学本体论建构;以“散文性”的在场作为流派的散文本体论建构;以介入——然后在场作为流派的写作方法论建构。在场主义确认:“在场”就是去蔽,就是敞亮,就是本真;在场主义散文就是无遮蔽的散文,就是敞亮的散文,就是本真的散文。在场主义在致力于流派建设的同时,还自觉地肩负起了廓清中国散文的天空,为中国散文立论和立法(法则-尺度)的历史使命。
  
●  散文性
散文性,即散文的纯粹性,是散文区别于其它文体的根本属性,是散文价值的最终揭示与确认。在场主义认为,散文性具有以下文体特征:
▲  非主题性。作为最个人化的一种书写方式,散文的非主题所呈现的散文写作的随意性特征,是散文区别于小说、戏剧、诗歌的第一种文体标志。
▲非完整性。散文的非完整性,首先表现为对宏大叙事和元叙事的拒绝,对全景式和全知全能描写的摒弃,所呈现的片断经验和散漫性特征,是散文区别于小说、戏剧、诗歌的第二种文体标志。
▲  非结构性。每一篇散文都是一个偶然,每一次写作都是一次未知的历险。这种非结构性所呈现的发散性特征,是散文区别于小说、戏剧、诗歌的第三种文体标志。
▲非体制性。散文表达的随意性、个人性,自觉地具备了非道统、非理法的思想特质。这种“非体制性”体现的自由表达意向,是散文区别于小说、戏剧、诗歌的第四种文体标志。
●在场主义散文特征
▲精神性。散文的精神性是对生存意义的追问,对真实人性的剥露,对生命终极价值的贴切关怀和精神诉求,对生存与存在根本问题的哲学思考,是作家个人生命的阅读史。精神性是一种内在的、本体的、不断超越自身和功利的价值。
▲当下性。散文的当下性要求作家关注今天亟待解决的,身边最感疼痛的,人类的地球的问题。当要求作家要沉潜下来,意志坚定;安静下来,有独立判断;迎击上去,有斗志和韧劲。
▲介入性。散文的介入性强调作家的使命和责任,强调散文的身份和地位,提倡散文要扎入最深处的痛,要体贴底层,揭示真相,承担苦难。
▲发现性。散文的发现性要求散文必须是对生命本质的独特发现,是对现有的否定和对新极限的挑战,是对散文写作无限可能性的探索、实验和沉淀。
▲自由性。自由是人性的最高尺度,也是写作的最高尺度。散文的自由性是在对写作策略全面洞悉基础上的无策略,是遵守写作纪律基础上的大自由,是对写作无限可能性孜孜不倦追求中的澄澈和顿悟。
□ 在场主义的方法论
●  介入观
▲  介入。现代文学中的“介入”(concern)观,是由法国存在主义作家萨特于1945年提出的,而且就是直接针对散文说的。
▲  纯粹介入。肯定语言的形而上力量, 认为介入就是“意识到话语的力量”。“纯粹的介入”是写作的介入,文学的介入。
▲  去蔽介入。去蔽在本质上就是一种介入。去蔽包括写作的主体、客体和语言三个方面。
▲  介入主体。介入的主体是个人与民族、与人类命运相关这样一种大语境下的作家个人。通过对作家心灵的去蔽,使作家完成精神与写作立场的转变:从书本转向现实,从逃避转向介入,从天空转向大地,从模仿转向创造,从水转向血,从阅读大师的作品转向阅读自己的生命。
▲  介入客体。介入的客体是作家本人置身的当下现实,以
及作家个人的生存处境。
●  介入当下
▲  面向本身。从现代主义的危机意识,异化意识和表现自我,到后现代主义的重新自我审视,把自己和部分被遗忘的过去联系在一起,以及主张的多样性、自我意识、人权、上帝和信仰等,都强烈地介入了现实中最尖锐的问题。在场主义的介入,不是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复制,而是发展和升华。在场主义主张,在场写作的有效路径,就是介入;介入应“面向事物本身”;强调经验的“直接性、无遮蔽性和敞开性”

▲  介入当下。介入当下现实,就是消除散文写作与现实的隔膜,去除那些自称为真理的谎言对当下现实“真实”与“真相”的遮蔽,使散文之笔直接进入事物内部,与世界的原初经验接触,并通过本真语言呈现出来。对民族和人民当下宏大叙事的关怀,超过任何无病呻吟的个人情绪宣泄,是介入当下的重点,体现出散文的时代美。
▲  介入——然后在场
●唯一路径。介入是散文写作“在场”的唯一路径。介入就是“去蔽”、“揭示”和“展现”。只有通过作家主体的介入,价值才会排列,意义才会彰显,才能实现在场的目的。
●  真实观
▲  “真实”、“真相”和“真理”
通过“去蔽”,通过在与黑暗的主动接触和冲突中无遮蔽的本真言说,揭示出“真实”、“真相”和“真理”,进而影响世界,改变世界的有意义的精神劳作。
▲  去蔽、敞亮和本真
去蔽去除遮蔽;去蔽是还原世界真实性的一种途径。现实往往存在多重遮蔽,包括主体、客体和语言。敞亮即敞开,是世界澄明的状态,是在语言对语言的遮蔽性、晦暗性的斗争,而与语言的敞开与澄明相关的努力。本真就是事物本原的真实。本真语言即根性语言,构成语言的纯真之域。
●  根性真实
▲  根性真实。在场主义追求的世界真实,是根性真实的。根性真实,是与对象的元初本真相联系的基本真实;根性真实是多维的、变化的、富有生命力的,是实现本真的途径、过程和目的。
▲  寻找真实。世界真实性问题,是哲学,特别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一直争论不休的问题。在场主义发现,无论是唯心主义,经验主义,存在主义,解构主义,还是不确定原则,都没有给出令人信服的答案。究其原因,在于误入了单向度思维的误区。事实上,世界的本真是多维的;本真的根埋得很深,要真正抵达并非易事。通常情况下,我们许多人都处于抵达本真的途中,艰难地跋涉着。
▲  永在途中。只有抵达根性的真实,才能把握世界的本真。但是,就整个世界而言,根性的真实是一种绝对真理,只可意会,不可清晰言传;只可接近,不可完全到达。我们永远在途中,“没有得到也得不到全部答案”。因此,我们在追求本真的过程中,才显得有一种魅力的吸引,生气勃勃,而又永不担心源泉枯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4-28 22:41 , Processed in 0.11444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