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香港阅读教学改革的启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4-19 10:53: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香港阅读教学改革的启示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e3156a00100d279.html
                              刻不容缓的阅读教学改革
从鲁迅时代就被定位为“文化沙漠”的香港,前几年还派阅读推动教师到台湾取经并购买优秀的童书,而根据“促进国际阅读素养研究”(Progress in International Reading Literacy Study,简称PIRLS ,是由国际教育成绩评价委员会,即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valuation of Educational Achievement; IEA主持的一项针对全球小学四年级学生进行的阅读能力测试的研究计划)2007年公布的2006年该项测试结果显示,在参加测试的46个国家和地区中,中国台湾排名全球第22位,中国香港排名全球第2位(2001年排名第14位),短短几年,香港就成功提升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并远远超越了台湾。负责进行台湾“PIRLS”计划的中央大学学习与教学研究所教授柯华葳说:“香港的成功,在于他们在学校里做对了事情。”那么,香港到底做对了什么呢?
通过为期一周的香港学习研究,笔者逐渐明晰了香港做对的是什么。香港之所以能在儿童阅读方面成为全球进步最快的地区之一,其成功的关键很大程度是他们加大了阅读教学的改革。
一、明确目标,保证阅读的重要地位。
阅读情感、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是学生成长的核心素质;阅读能培养健全人格,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阅读是学生最基本的学习手段,是教育的核心,学校中几乎每一科的知识都是通过阅读来学习的。阅读甚至可以说是现代人的基本素养,是今日生活中最重要的社会要素。
基于以上认识,2000年香港便启动了课程改革,立下了前五年的中短期目标,并从中选择了比较容易理解、也容易实做的四个关键项目:从阅读中学习、德育与公民教育、资讯科技与IT的能力、专题研习的能力。而“从阅读中学习”是四大关键项目之首。“从阅读中学习”是指学生能掌握一定的阅读能力,然后再通过阅读去“装备”自己,丰富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达到终生学习和全人发展的最终目的。“从阅读中学习”是达到终生学习的基石。
课程改革短期目标(2001-2006
为达成上述七个学习宗旨,学校应:利用四个关键项目推动学会学习:从阅读中学习,德育及公民教育,运用咨询科技进行互动学习,专题研究。
“阅读和语文能力,是学会学习的重要工具,教育不单是要培养‘看得懂的能力’,还要培养‘思考能力’”,负责课程发展规划的香港教育局首席助理秘书长陈嘉琪强调,从阅读中学习,可以带动“专题研习”,也可以带动“资讯科技中的互动学习”。而这三项都能涵盖“德育与公民教育”的精神。从中文课程中,选择阅读为首要推动项目,是呼应教改中心最关键的做法。

从上图可以看出,香港课程发展议会就教育目标和学校课程宗旨订下的七个学习宗旨中,养成阅读的习惯,是发展语文能力、发展学习能力、学好八个领域的知识和建立健康生活方式的基础。
由此可见,香港的课程改革不仅充分强调了阅读教学改革的重要性,而且他们非常专注于阅读教学改革。
二、改革教材,拓宽阅读课程的内容。
传统的香港中文教育,是“指定篇章”的教学。老师只针对教科书里有限的篇章和字词进行教学,学生死记硬背教科书里的断简残篇,用来应付考试。即便是课外阅读,也大多是阅读教辅读物。这种语文课程,严重挫伤了学生对阅读的乐趣和期待,使学生逐渐疏离阅读。结果是阅读兴趣淡然,阅读习惯丧失,阅读能力低下,从阅读中学习无从谈起。
为配合课程改革,当时的教育署(后并入教育统筹局,现更名为教育局)于1998年9月开始汇集可作学习材料的文章。香港政府花大力气整理出来的教材参考目录,只具参考性,并无约束力。从2002年开始实行语文教科书自由化的尝试,教育局为新阅读课程立下九个范畴和架构:阅读、写作、听说、文学、中国文化、品德情意、启发思维的能力、语文自学。教师和民间教科书厂商,可自由选用符合这九个范畴的文章或书籍,作为教材。同时,鼓励直接采用优质的文学作品作为教学的文本。
目前,香港主要由学校自主决定教材,不一定用教育局推荐的文章或书目,也不一定要选择某个出版商的教材。大多数学校目前采取的做法是,选择一本出版的教材,然后根据课程设计需要而增删,并辅之以本校编选的各色各样的学习材料,包括儿童文学、古今经典、实用文字、科普读物、报章杂志以至音像材料。
教育局首席助理秘书长陈嘉琪博士指出:要“推动跨课程阅读,提高人文素质。”“至于整体提高学生的学术水平方面,‘从阅读中学习’这个关键项目,已证明绩效斐然。在国际水平上,我们的学生证明了他们在高阶思维和阅读能力上,已经更上一层楼。阅读质素既要深、亦要广。”
简言之,香港阅读教学绩效斐然的重要因素就是“阅读课内化”、“阅读课程化”,而不仅仅是“阅读活动化”。阅读推广对香港教育界而言,不仅是一堆“活动”,而且是系统的课程设计与革新;阅读教学已不局限在语文教材中,而是跨越了一本教材进行;阅读的种类也不局限在文学性作品中,而是跨学科、跨课程的,融入人文、社会、自然等各科教学,教材很灵活,好的文本就是老师的教科书。台湾李雪莉在天下杂志撰文说:“把阅读镶嵌课程的好处是学生能广泛阅读各类型文本,阅读没有‘外加’、‘多余’的困扰”。这样的改革使香港学生的阅读优势明显:阅读融入生活——广泛阅读传单、报纸、杂志、小说;阅读自主性强——喜欢安静阅读、自己选书。这些结果使香港学生思维更具灵活性、独立性与深刻性。
三、整合资源,有效推进儿童阅读。
在香港课程改革的背后,教育局、大学、教学现场教师和整个社会通力合作,形成了一个严谨的研究、实验、推广、控制、改善的完整流程架构。
港大中文教育研究中心总监,同时也是IEA国际阅读能力评估的地区代表谢锡金教授表示:“香港课程改革的理念是很完整的,我们做了很多研究才会做决定。”谢锡金说,研究当有理念,要透过国外研究的基础,加上香港实地研究的经验,形成教材。他大力肯定了香港现行的教育政策,以及香港产官学界的合作推动阅读教育。
“我们不光是要做研究,还要动员报纸、研讨会,从上而下,大面积的来做,变成一个运动。”谢锡金教授说。
通常教育局的理念形成后,就会从一个班级开始实验,然后逐渐扩大到全校,再依次推到六个受测学校实验。实验中成功的方法,再推广到各个学校使用。学校进行教改期间,教育局会联合大学的学者对一线教师进行指导,并举行大规模的家长研讨会,向家长推广教改理念。
香港教育局为阅读教学改革提供了足够的“支持体系”,政府投入了很大财力,高校成立了专门机构研究并支持普通学校,帮助教师转型。有专门给全香港教师使用的“教师中心”及“中央资源中心”。资源中心汇整了各种影音、图书、论文期刊等专业教学资源和统整成册的各校的教学策略与研究结果。从2001年开始,教育局系统培训了2200个国小中文教师,还委托专家针对各种教学策略进行研究计划,并统整教学资源,将研究结果与一线教师分享。
负责编纂《童心童趣:儿童文学教学参考资料》的香港教育学院中文系霍玉英博士所负责的研究团队,不仅为选编的350本儿童文学作品做文本分析、学习单等,还通过“工作坊”,培训了1200人次的教师,指导受训教师试教与分享心得。并请研究员观察教师现场教学的成效,观察教学的效能,最后将“适用”的成果编撰成册。由教育局发放到各国小,方便学校采用选择。霍玉英说“香港政府强调要教会老师,先让老师懂得选择什么是好的文本,如何从作品中找出教导的核心,让教师牵着学生的手,带他去看好的作品,学生眼界开了,就不会回头去看漫画,打电游了”。
香港大学的谢锡金教授根据影响儿童阅读的因素编撰了“愉快阅读”系列的教师用书和学生用书,研究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学习运用阅读策略,培训教师并经常通过举行家长研讨会来培训家长,并注重“种子教师”的特别培训。以有效推动中文阅读教育为特色的宣基小学,以融合阅读策略、语文知识及共通能力为中文教育目标,采用谢锡金教授主持的中文教育研究中心研发规划的“引领思维语文教学”的教学策略,在“阅读马拉松”活动中,阅读各种媒体有关四川地震的报道的,再由校长带领全校学生以四川赈灾活动为主题,现场引导学生即兴口头创作报导文章,文质皆美,令人感动和感叹。
香港理工大学中文及双语学系祝新华教授在阅读课程、教学方面开展了相应的研究,就“运用阅读策略提高重整内容的阅读能力”作了深入地研究和对一线老师的指导,设计与“重整”阅读能力相对应的阅读策略系统,并讨论学生应该如何运用这些策略以提高阅读能力,在阅读评估中发挥自己应有的阅读水平。让第一线老师学会运用阅读策略——教会老师赏析文学和儿童文学等的能力;教会老师组织学生开读书会、引导阅读、引导讨论、摘要重点等的能力。他还指导不少香港中小学运用复述、解释、重整、伸展、评鉴、创意的“阅读认知能力层次──测试题型系统”,帮助了教师解了如何评核阅读能力,促进了学生更重视提高自己的实际能力。
在香港,每所学校不仅设有图书馆,还设有专职的图书馆主任,负责组织不同的阅读活动,指导学生善用图书馆的资源,评选读书奖项,想办法“促销阅读”,提高图书借阅率;与各科老师讨论、选定采购新书的书目;为学生上“图书课”,读好听的故事给学生听等等。教育局陈嘉琪博士指出:“我们认为一个全职的图书馆主任,对学校十分重要。图书馆主任要肩负资讯及媒体专才、教学伙伴、课程改革促进者及教与学资源的统筹人等新的角色及使命”。
学校采取多种方式鼓励学生阅读,如:培侨小学的“‘我是读书人”阅读计划、天油小学的阅读城和伴读小天使,以及很多小学的阅读角、亲子阅读中心、图书馆等。
陈嘉琪博士说:“国际研究数据显示,家庭的支持亦影响
学生的学习成效,我们希望家长可以为孩子多创设有利阅读的条件,如多购买合适的阅读书刊,提供宁静的阅读环境,增加接触读物的机会等。因此,我们在下一阶段推动跨课程阅读,让同学多涉猎不同的知识领域,使他们不断增进和建构知识,扩宽胸襟、视野和多方面兴趣,提高人文素质,提升创意;为香港在世界上的地位增添光荣,亦为国家社会配备更优越的人力资源。”为此,“香港教育城”(www.hkedcity.net),将“阅读”作为重点项目,发动了“阅读大使”计划,旨在校园和小区撒下推动阅读的种子,提升学生的阅读风气。阅读大使必须承诺,一年内要成立校内或跨区读书会,促进阅读,教育城提供相关资源和行政协助。目前已经有2250位阅读大使,在全港协助组织校园读书会。提供给大使的培训讲座有:带领学生阅读的技巧、运用书本演绎出生动故事的方法、掌握书本主题设计读书会活动、带领读书会小组讨论的方法、透过读书会进行主题式研习等内容。
香港教育城提供网路新书试读平台,每家出版社每月可推荐一本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书,提供十分之一的内容或电子书让学生、家长、教师在网路上试读,进而购买。教育城还提供各种作家专访、专辑、新书资讯等内容,帮助学校图书馆主任和教师深度选书,还协助学校联系安排各种与阅读相关的作家、名人演讲活动。
教育城还提供“阅读壁报服务”。因为考虑教师工作繁忙,无暇顾及校园阅读环境,教育城便制作了一年五期的壁报内容,供学校下载使用。
香港教育局课程发展处还开设了“书唔凶”从阅读中学习的网站,为广大师生服务。并针对学校在阅读环境、阅读材料和“从阅读中学习”的需要,香港自2006学年起,每年推行名为“悦读学校”的综合服务,全面支持学校在校园内的阅读推广。
四、改革评价,接轨国际儿童阅读。
国际教育成绩评价委员会(IEA)主持的针对全球小学四年级学生进行的阅读能力测试的研究(PIRLS)自2001年开始,以后每五年进行一次[1]。它不仅仅就“阅读素养”进行测评,而且还通过一系列的研究分析给予阅读教学以指导和改进。香港抓住机遇,有效地借助这一有力杠杆,从2001年排名第14位到2006年一跃而为排名全球第2位。
PIRLS对阅读素养的阐释是——
1、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书写语言的能力;
2、能够从各种文章中建构出意义;
3、能从阅读中学习;
4、参与学校及生活中阅读群体的活动;
5、在阅读中获得乐趣。
可见,阅读素养不再局限于语文学科范围内,不再局限于字、词、句的层级分析,关注的面更加广泛,将阅读和生活相联系起来,并强调阅读的乐趣。
PIRLS评估学生不同阅读能力的表现,包括:第一层、寻找明确的资料(例如:找出与阅读目标有关的资料、找寻特定的意念、找寻字或句的定义、找出故事的背景、找寻主句或主旨等);第二层、直接推断(例如:推断事情的因果、总结论据的要点、寻找代名词与主语的关系、归纳文章主旨、形容人物的关系等);第三层、解释篇章及发表意见(例如:明白文章的主旨或教训、比较及对比文章的资料、推断故事的语调、把文章资料应用在现实生活并加以解释等);及第四层:仔细阅读、评估内容、语言和文章的要点(例如:评估文中的事情会否在现实生活中发生、形容作者怎样设计一个出乎意料的结局、评论文章资料是否完整或清晰、解释形容词的选择怎样影响意义等)。在每一个层面上,还有一些分项的能力。在PIRLS的测试中,每个题目都指向一种阅读能力,多个题目结合在一起,就可以显示出学生从文本中获得意义的能力。
PIRLS主要集中在阅读能力的三部份:阅读理解的过程、阅读目的、阅读行为和态度。PIRLS的评量包括阅读测试和问卷调查两部分。阅读目的包括个人兴趣、休闲娱乐、获得资讯或从阅读中获得知识,等等。归纳起来,阅读的目的可以分为两大类:寻找并运用资料;文学经验的获得。因此,PIRLS的测评试题也主要分为文学作品和资讯性文章两种。问卷包括学校问卷、教师问卷、家长问卷、学生问卷
2006年香港课程改革调查报告显示,实施课程改革后,九成以上的小学生同意自己“喜爱阅读,并从中学习新知识”,和“喜爱阅读不同类型的书籍或报刊”(87.0%),并于2006年PIRLS测试中排名全球第2位,这不正是香港阅读教学改革的成果吗?
面对香港阅读教学改革,反思我们自己该做到什么,能做到什么?
阅读教学改革刻不容缓!
一、大力推进学前儿童阅读。
PIRLS提出的阅读能力发展的观点,6——9岁是儿童发展阅读能力的过渡期。在这一时期,学生应该学会阅读需要的基本方法(learn to read),9岁以后就应该能够通过阅读来学习(read to learn)。[1]13-14显然,培养儿童阅读兴趣的任务就应该在学龄前完成,何况我们也必须在孩子沉迷于电视和电游之前,让孩子爱上阅读。为此,我们应该加强儿童早期阅读的指导和推进。加强幼儿园的阅读教学,推进家庭阅读文化和环境的建设,大力推动亲子阅读。
孩子天然对读书是有向往的,但孩子的阅读一定要引领。一旦放任,这些天然的向往就会被慢慢淡化。培养方式要根据孩子的个性而定。在孩子还没依恋电视的时候,给他们一些积极的早期阅读的引领和环境的熏陶,将有力地激发他们对阅读的持久的兴趣。
二、进行系统改革和区域性的资源整合。
应该从举行“火花型”的阅读活动推进到“种花型”的地方阅读课程,就课程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等方面,由高校或研究机构的专家研究、指导,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学校领导和教师具体落实。如此,阅读才不会只是一次次的活动,也不会被简化为填写读书单和阅读评比,从而保证阅读教学改革的有效性,达到三年级之前完成“学习阅读”,三年级之后能够“通过阅读来学习”。
PIRLS认为,影响阅读能力发展的因素包括国家及社会状况、家庭、学校和学生阅读成绩。因此,在学校进行阅读教学系统改革的同时,应整合各种资源,如区域性图书馆为学校图书馆提供大批借书服务、社区为学生家长举行举行亲子阅读讲座并推进校外阅读等。
三、加大有效而科学的教师培训。
任何教学改革实现的关键是一线教师,因此,要加强针对阅读教学的专门培训。其一,建立有效的教师阅读社群,让第一线教师学会阅读,提升文学的鉴赏能力和童书的鉴别能力,了解国际儿童阅读的状况;其二,让教师了解国际上行之有效的阅读教学方法,教会教师推广阅读的策略,提升其组织读书会、摘要重点、引导讨论等推广阅读的能力,学会如何把阅读策略和阅读能力“教”到学生手里。
现有的语言学习研究表明,阅读策略是阅读能力高低的重要指标,学生掌握阅读策略是提高阅读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而阅读策略又是可以传授、可以学习的。
四、根据PIRLS,改革儿童阅读评估。
能力导向是当今课程的重要特点之一,相应的考试与评估也十分重视评核学生的实际能力。而评估的“指挥棒”将直接影响教学行为。所以,采用PIRLS的理论架构作为设计阅读测验的框架,以PIRLS为理论基础和教学研究的参考标准,将有利于阅读教学的正确导向和阅读策略的指导研究,从而尽量减少影响学生阅读素养的消极因素,通过改革儿童阅读评估来改革我们的阅读教学,接轨国际儿童阅读,全面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
参考文献:
[1] 谢锡金、林伟业、林裕康、罗嘉怡,儿童阅读能力进展——香港与国际比较,香港大学出版社, 2005﹒1
梁文道和儿童一起阅读世界

  


在香港大学听 谢锡金教授讲儿童阅读评价(右二为谢锡金教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18 05:00 , Processed in 0.107959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