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8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民国女校兴衰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4-14 19:28: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民国女校兴衰记
               《教育家》杂志  作者:向静



   清末民初,中国经历着“三千年未有之大变革”(李鸿章语)。历史证明,与变革同生的,往往是文化兴盛,如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民国前后,政局动荡,新思想新做法层出不穷。延续千年的中国女教,也在此时有了新变化。

   萌芽:“无心插柳”的教会女学

   
   迈出建女校第一步的,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的传教士们。传教士们发现,因中国传统文化对女性“主内”的角色定位,几乎将二万万女性隔绝在基督教文明之外。
为扩大传教范围,“作为诱导学生前来的一种手段(容闳《西学东渐记》)”,传教士们开始办学。1844年,中法《黄埔条约》签订。条约规定:“佛兰西人亦一体可以建造拜堂、医人院、用急院、学房……”为传教士获得合法办学的权利,也开启了向中国女性传教的一扇大门。同年,女传教士爱尔德赛夫人,在浙江宁波创办了宁波女学。
当然,在这个长达千年都只赞成对女性进行“家庭教育”和“闺塾教育”的国度,办公共女校,阻力不小。爱尔德赛夫人在筹备时,就在宁波引发大恐慌,市民纷纷奔走相告:爱尔德赛夫人是恶魔的化身,她杀死了自己的亲生骨肉,现在又来算计别人的孩子;她并不是想办学,只是想把孩子骗去,挖眼珠炼药水。谣言四起,女学报名之时,竟无人问津。爱尔德赛夫人不甘心,挨家挨户登门劝说,甚至答应给家长补贴,一年之后,才有了15名学生。
由于教会的积极支持,从1844年到1859年的15年间,香港、广州、上海、宁波等沿海城市共建女校15所。但与宁波女学类似,几乎都举步维艰。最大的困难是没有生源,只能靠收养弃婴来维持办学。“最初之时所能招到的学生,不过是使婢弃女及最穷苦的女孩,因校中有衣食之供给,所以敢冒与洋人接近的危险。”(闫广芬,《中国女子与女子教育》)福州毓英女塾虽有28人,但有19人是弃婴。
   艰难的“开头”度过后,随着1856年《天津条约》和1860年《北京条约》的签订,通商口岸增多,教会女学逐渐深入内地,办学顺利起来。许多教会女校,开始拒收贫困女孩,只招收富人家庭的孩子,并收取高昂的学费。中西书院的创办人林乐知(Young John Allen)说:“为什么我们教会在中国要不断地为乞丐开义务学校呢?倘若让富有的和聪明的中国人先得到上帝之道,再由他们去广泛地宣传福音,我们岂不是可以少花人力物力,而在中国人当中无止境地发挥力量和影响吗?”到1877年,教会女学生增至2064人,而至1902年,学生人数在这个基础上翻了一番,达4373人。
   教会女学的课程设置亦逐渐全面,从最初围绕《圣经》展开,到将基督教教义与中国经典相结合,并以英语为主要授课语言。优秀的师资与先进的课程培养了许多知名女性,如张爱玲、俞庆堂、李德全、谢冰心等。而教会女学,也实现了从贫民专属到贵族学校的转变。

   开端:经正女塾撒下女学的种子

   
   提到“传教”二字,总有争议。极左之人恨其只为侵袭中国固有文化,极右之人赞其开启民智。不管如何,教会女学确实让维新人士开始思考“二万万女性的教育问题”。
1892年,郑观应在《女教》中说:“泰西女学与男子并重,人生八岁,无分男女,皆须入塾。”梁启超认为女性教育极为重要:“女学最盛者,其国最强,不战而屈人之兵,美是也。”掌握报刊舆论走向的维新派,在《时务报》、《大公报》、《万国公报》等知名报刊上发表文章,为创办女学造势。
   1897年,南洋大臣刘坤一,接到上海电报总局总办经元善的呈文,要求在两江地区兴办女子学堂。刘坤一批准了这个请求,但并不同意拨款。幸有开明士绅相助,谭嗣同、麦孟华、文廷式、张謇等人出资,梁启超亲自制定《女子学堂试办章程》。但依然不得人心,有人反对:“让女子走出家庭,她们以后不再遵守‘相夫教子’等传统人伦怎么办?”为了消除疑虑,经元善决定学堂的所有教员和职员均由女性担任,包括梁启超的妻子李慧仙,林乐知的女儿林梅蕊等。且学堂门禁森严,两层大门隔绝了女学生与外界的交流,门上贴着:“男子永不得入内。”1898年6月1日,经正女学终于开学,然而,尽管学堂不收学费和饭费,加上经元善的女儿,学生一共也不过15人。
   经正女学这“中国第一间自办女学堂”并没有维持很久。戊戌变法失败后,经元善逃往澳门,几个月后,经正女学被迫关闭。它的寿命,仅仅两年。但它撒下的种子,却在中国各地开花发芽。此时的清政府,并不支持女学,甚至在1905年颁布的《蒙养家教合一章》中规定:蒙养家教合一之宗旨,在于以蒙养院辅助家庭教育,以家庭教育包括女学”,反对多设女学。但兴女学已在民间形成潮流,才女吕碧城专门赋诗《书怀》一首,一时传为佳话:
   眼看沧海竟成尘,
   寂锁荒陬百感频。
   流俗待看除旧弊,
   深闺忧愿做新民。
   江湖以外留余兴,
   脂粉丛中惜此身。
   谁起平权倡独立?
   普天尺蠖待同伸。
   顺应热潮,全国涌现出大批女子学堂,据1909年学部不完全统计,全国有女学堂306所,女学生14054人。
   大势所趋,1907年,清政府颁布《学部奏定女子学堂章程》26条和《学部奏定女子师范学堂章程》39条,规定了女子小学堂和女子师范的办学宗旨、入学年龄、课程设置、修业年限、培养目标等。折中写明:“修明家政,首在女子普受教育,知受礼法……而欲家庭教育良善,端赖贤母,欲求贤母,须有完全之女学。”
据《章程》要求,以修身为主的家事、裁缝、手艺等课程应占总课程的50%,与女性特性相符。所有女校中,严氏女学被视为楷模。严修所作校歌《教女歌》广为流传:“女儿家,要温顺;跟着娘,听教训;姐妹们,气和美,莫怄气,莫拌嘴……”

  过渡:初步平权中的“男女有别”

   
   民国政府建立后,中国自办女子学堂发展极为迅速,女学生人数呈数十倍增长,至1915年,全国有女子学校3766所,女学生180949人。
   究其原因,孙中山和蔡元培对女学的态度起主导作用。1912年5月,孙中山在广东女子师范第二校成立庆典上发表演讲:“中国女子虽有二万万,惟于教育一道,想来多不注意,固有学问者甚少。处于今日,自应以提倡女子教育为最要之事。”蔡元培对女校的支持来得更早,1902年,他在上海发表演讲:“欲造此完全之中国,非独当责之凡为男人之人,尤当责之女子。”
   在此背景下,1913年,时任教育总长的蔡元培制定了一系列教育法令规程,总称为《壬子葵丑学制》。
   该学制的年限为四三四六,即四年初等小学、三年高等小学、四年中学和六年或七年大学预科,大学院不设年限。对男女各自的受教育权,葵丑学制也作了具体规定:初等小学男女可同校,初等以上,男女需分校,女校的年限与男校一致。从年限上看,葵丑学制打破了清末的双轨制,废除了男女的差别,从权利上实现了平等。但一些细节上,男女间仍保留了差异,
如女性有专门的“女子适用”教材。
   在保证女子受教育权之余,葵丑学制并不放弃对贤母、良妻的培养,这和“五四”运动后追求的“男女平等”形成鲜明对比。如在《教育部订定小学校教则及课程表》中规定:“女生尤须注意于贞淑之德,并使知自立之道。教授修身,宜以嘉言懿行及谚辞等指导儿童,使知戒勉,兼演习礼仪;又宜授以民国法制大意,俾具有国家观念。”女生需修家事、园艺和缝纫课,免修三角法、课兵式体操等。
   但越来越多的人不满这样的区别,尤其在1919年“女权主义”传入中国后。女权主义者们,不仅在政治上争取和男子平等的参政议政权,在教育上,也要求完全平等。她们认为葵丑学制中的男女差异是对女性的“歧视”。革命理论家李达呼吁:“教育应该是把女子当成一个‘人’看的人生观宇宙观”,要求女子做的事情不应该止于为人妻母。”具体到行动上,女权主义者们开启了轰轰烈烈的“开女禁”。

  高潮:开女禁与男女平等



   五四新文化运动倡导者们认为,中国积贫积弱,关键原因在于女子教育不兴,若要改变现状,中国妇女定要“规复天赋值权利,以扫除历来男子之劣根性,各自努力与学问以成就国之女豪杰,夫而后国或有可望也。”(竹庄,《女子世界》)
知识分子展开了对“贤妻良母”教育理念的批判,叶绍钧在《女子人格》中说:良母贤妻这四个字做施教的主旨,这岂不是说,女子只应做某某的妻、某某的母?……这种人生不是同‘阿黑’、‘阿黄’一样没有价值么?”
第一个发出“开女禁”声音的人,是兰州小学老师邓春兰。她曾就读于兰州省立师范学校,但却为不能进入大学深造而遗憾。因为据葵丑学制,女子可进入女子师范学校和实业学校学习,但没有专门的女子大学供她们就读(华南女子大学和金陵女子大学等教会大学除外)。女权主义的男女平等观点的兴盛让邓春兰看到希望。1919年5月19日,一封《春兰上蔡校长书》寄到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的办公室。邓春兰在信中慷慨陈词:“春兰早岁读书,即慕男女平等主义,盖职业、政权,一切平等,不唯提高吾女界人格,合乎人道主义,且国家社会多一半得力分子,岂非自强之道?”
邓春兰的振臂一呼,得到全国范围的广泛回应。很快,上海、广州、成都等地的女学生,纷纷上书大学校长,要求“开女禁”。蔡元培对此表示支持,他复信:“即如北京大学明年招生时,倘有程度相合之女生,尽可报考,如程度几个,亦可录取也。”1920年2月,邓春兰、王兰、韩恂华等九名女生被北京大学录取,她们是中国历史上男女合校后的第一批女大学生。
尽管有许多人反对“开女禁”,认为“男女有别”、“礼教大防”的诘难声不绝。甚至有人污蔑“既可同板凳而座,安可不同床而觉,什么是男女同校,明明是送子娘娘”。
但长达千年的“女禁”,还是无可挽回地崩溃了。
1936年,杭州一所女学堂的学生,在练习丹麦健身操

   至1922年,全国各地高校(除教会大学)共招收女学生665人。虽然只占大学总人数的2.1%,但“开女禁”运动冲击了平民女子的思想。在此之前,女子教育一直被认为是贵族特权,“开女禁”后,大批平民女子希望通过学习,改变自己的命运。
   平民女子教育扩大了女教范围,至1922年,女学生数量为417820人,比民国初年增加了2倍多。20世纪三四十年代,是女校发展的黄金时期。1949年,仅北京就有女子中学15所。然而,“文革”期间,由于实行“就近入学”的政策,女子学校全部改为男女合校。至此,中国大地上,从萌芽起,发展100余年的中国女校销声匿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14 20:59 , Processed in 0.08542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