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0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汇报:浮躁书市,理财阅读在忽悠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3-21 01:09: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文汇报:浮躁书市,理财阅读在忽悠谁?
  最近,这样一则消息让全世界读者哗然:理财书畅销榜多年的《富爸爸,穷爸爸》作者罗伯特·清崎,其旗下一家公司日前宣告破产。有人揭露清崎其实是一个三流讲师,依靠传销骗人的致富秘笈敛财,更有媒体指责,他在书中介绍的许多理财方法,诸如唆使人们进行内幕交易、提倡以极低或零首付购买多个不动产等,皆为有害甚至是违法的。曾经被捧上天的这位"理财明星"就这样崩塌。
  事实上,清崎和他的《富爸爸,穷爸爸》只是当下理财读物急功近利的代表之一。放眼常年占据畅销书榜单的那些理财图书,其中能给读者真正提供帮助的可以说是九牛一毛。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当下民众对于财富的渴望,他们期待能有一个或数个"高人"指点一二,随后自己的资产就能扶摇直上。正因为有这种臆想,许多书商就投其所好地制作了大量质量低劣的财富指南。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内容粗糙的纸张披上了理财读物的外衣,堂而皇之地登上了各种图书榜单。最后,制作"垃圾"的书商是成功地"理财致富"了,而被忽悠掏了钱的读者却依旧在发财之路上迷惘着。
  忽悠一:"标题党"
  当心:口号式、蹭名人式、数字式、伪文化式均是理财读物标题上惯用的招数。许多理财读物,在言过其实的标题下,包装的却全是粗制滥造的内容
  理财读物正是图书市场"标题党"风气的源头之一。
  我简单给理财读物的"标题党"归了一下类,大致可以分成以下四种:一是"口号式",如"理财就能买房"、"女人变有钱真简单"等,这类标题常常采用判断句式,语气强烈,明显是在肯定地告诉读者,只要读完了这本书你就一定会有钱,买房、买车这类令人头痛的目标和愿望,当然更是轻易就能实现,只是如果你相信了这些标题,读完之后大多都会十分失望;二是 "傍名人式",如"大前研一告诉你的财富真相"、"巴菲特选股魔法"、"巴菲特也会错",这类标题显然是想利用一下名人效应(巴菲特显然是被蹭的最多的名人,接下来经常被傍上的还有彼得·林奇、巴菲特的老师格雷厄姆等),它们的大意则多是暗示只要看完了书中的内容,你马上就能成为巴菲特那样的财富大师,不过当你真的把这些书看完,却会发现书中涉及到的内容,基本上同这些名人一点关系都没有;还有种标题,我称其为"数字式",这类标题大多以"××必上的几堂课"这类格式出现,如"35岁前要上的33堂理财课",我推测这大致是参考了那本著名的成功学畅销书--《高效人士的7个习惯》,这类题目大抵是想用数字来量化读者距离成功的长度,其实也是在暗示读者,你离致富就差书里的这几堂课;最后这类题目,有时颇能吸引读者,看上去也似乎比较严肃,它们总是借着取材经典的名号,于是我称之为"伪文化式",例如前两年颇流行的"塔木德财富智慧"、"羊皮圣经"之流,这类题目无非是想告诉读者,书中的理财理念源于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是自古流传的真正智慧,事实上这类书中大多只是为了取悦大众,而对传统经典进行世俗化歪曲而已。
  书封上的宣传语,大致也都能列入以上几种类型,只是由于限制更少,书商们更是将其做足了文章,例如一本自称是"亚马逊投资理财图书排行第一名"的书,在封面上如此介绍自己:"股神巴菲特、20世纪四大投资巨人之一约翰·博格推崇的投资金律,学校没教你的9大投资致富黄金法则"。短短四十多个汉字的宣传语中,同时用到了前文提到的"傍名人式"和"数字式"两类形式,可见编辑为了宣传真是无所不用其极。不过,在你读完这本"年度最好读、最有效的投资理财书"后,会发现它其实只是一部介绍高中教师理财经验的作品而已,如此小题大做真是让人哭笑不得。而作为一本海外引进书,该书原名为"Millionaire Teacher:The Nine Rules of Wealth You Should Learned in School"(百万富翁教师:你应该在学校学到的九大财富守则),而在引进之后却被译为"拿工薪,三十几岁你也能赚到600万",不仅意思被大大扭曲,而且本来的"百万"硬是被莫名其妙地提升了6倍,这种"翻译增值法"真是令人大开眼界。
  当然,夸张扭曲的标语、虚张声势的宣传,说到底是为了换取更好的码洋和销量,这一点至少还能让人理解。但许多理财读物,在言过其实的标题下,包装的却全是粗制滥造的内容,俨然是一个忽悠骗钱的工具。
  忽悠二:胡拼乱凑
  许多理财读物的内容大多是摘抄拼凑而来。因此,这种图书在理财理念上往往缺乏系统性、整体性,从而造成书中前后矛盾的内容俯拾皆是
  理财读物的粗制滥造,首先表现在原创内容的匮乏上,这些图书的内容大多从四处摘抄拼凑而来。对于这种图书,读者只要稍稍读上几段,就会感到有些部分十分"面熟",似乎在某些网站的理财频道或论坛中曾经看过。
  《理财就能买房》(同心出版社,2012年版)就是这样一个典型例子。看过该书的读者或许会发现,这本所谓"有房幸福论第一人"撰写的作品,每当提及重要观点时,它大多不使用作者自己的观点,却在大段大段地引用譬如"专家建议"、"专家认为"等所谓的专家观点,读到最后直叫读者犯迷糊。全书只看到专家的观点,那么作者自己的观点又是什么呢?想想吧,作者连自己的观点都如此模糊不清,又怎能让读者相信"理财就能买房"这句口号会成为现实呢!如果说,这种"专家认为"的技法还带有点引用性质的话,那么书中对于一些案例的采用则是完全赤裸裸的抄袭了。该书第110页举出的那个案例,完全是照抄某报纸2007年某期的内容,作者连数字和姓名都一字未改,可见其在抄袭拼凑方面已到了明目张胆的程度。
  因为存在着大量的抄袭、拼凑,这类理财读物在理念的介绍上就完全谈不上什么系统性、整体性了,这也造成书中前后矛盾的内容俯拾皆是。《理财就能买房》的作者在第二章还在劝诫读者谨慎使用甚至是禁用信用卡,却又在第四章里大谈特谈信用卡在理财方面的优势。另外,这本书的书名很直白地显示,那些为了买房而去理财的读者就是这本书的受众,而这类读者的收入自然通常有限,但作者却在第四章介绍理财工具时,赫然将房地产也列为其中之一。读到此处,我不禁想问作者,能够通过房产投资来实现理财目标的读者,还需要读你的书么?
  《1分钟理财秘笈》(龙门书局,2012年版)则是另一个拼凑的典型。在该书里,编写者分13个部分,先后介绍了储蓄、债券、银行产品、股票、基金、保险、外汇等十几种理财工具或者策略。表面上看,编者在书中对理财工具的介绍面面俱到,但仔细推敲,这种什么都涉及却大多点到为止的"理财秘笈",实际上等于什么都没介绍。说到底,这种方法只是编者为了自己编写方便,于是将搜罗了大量的信息,但只对这些信息做了简单分类而已,看似内容庞大,其实信息量很少。这样的"快餐式作品",对于投资者到底有多少参考意义实在难说得很,"一分钟理财秘笈"这个口号也就显得格外夸张了。
  忽悠三:受众不明晰
  对于阅读对象的忽视,令这些理财读物中介绍的理财经验或案例,大多不符合受众的实际情况,也就谈不上什么针对性、操作性,自然失去了参考价值
  其次,理财读物的粗制滥造,还体现为编辑或作者对阅读对象的忽视。这种忽视,令书中介绍的理财经验或案例,大多不符合受众的实际情况,针对性、操作性都很差,于是也就失去了参考价值。
  譬如那本"亚马逊排名第一的理财类图书",书中介绍的是一位在新加坡教书的加拿大教师的理财经验,其中涉及的核心理财方法,是按比例配置不同类型的指数基金。但对于国内读者来说,这种方法很难在实际操作中用到。因为,目前的国内投资市场,特别是债券市场,还没有海外市场那样发达,所以根本没有合适的债券指数基金可以作为投资标的。而且作者提到的另一个重要工具--海外指数基金,尽管已有部分品种被引进到了国内,但目前市场上的种类仍然太少,覆盖的海外指数还不够全面,其中大多都是风险较高的海外中小盘股票指数基金。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国内读者想要实现甚至是部分实现作者提到的那种资产配置,在操作上着实有不小的难度。出版方或许只是看到这本书有着"亚马逊第一"的名号,却缺乏对国内理财市场现状的了解,更没有去做足够的功课,便贸然将其引进,最终就制造出了这样一个错位的产品。
  《我们老了花什么?》(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2年版)中,则出现了案例针对性不强的情况。例如,在第一章第5节中,作者提到利用房产投资来实现增值,以及朋友为了节约装修费用而去装修公司作"卧底"的例子,这些例子要么已经不符合当下的市场情况,要么是过于极端而不适合普罗大众,因此也就失去了参考意义。而《理财就能买房》中引用的案例因为大多是抄袭而来,因此针对性就更不明确,甚至出现了不同案例前后矛盾的现象。例如,书的前半部分作者还能意识到对象是期待购房的人群,因此例举了一些收入不高的年轻人案例,但到了后半部分,恐怕是为了尽快拼凑完交差,作者竟然加塞进了年收入百万的案例,这种例子与书的读者受众实在是风马牛不相及。
  再比如,一本名为《新妈妈的第一本理财书》(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的理财书,在第二章"为宝宝规划一个光明的教育未来"中,举了一个"在证券行业工作的堂叔"的案例。这位堂叔"每个月拿出1万元到银行进行零存整取,而且每个月拿出5000元进行基金定投,还拿出10万元用来在股票上潜伏。"很明显,这是一种高风险的资产配置。而这本理财书显然是为指导新妈妈们,如何通过理财来充实宝宝的教育储备金。稍有常识的读者都会知道,这种理财目标要求采取的策略和手段应当尽量稳健。作者在此提及如此高风险的案例,恐怕不仅不能唤醒新妈妈们的理财意识,恐怕还会让她们在自己不熟悉的理财方式前望而却步。
  忽悠四:止于名词解释
  许多理财读物在介绍理财工具和手段时也极为肤浅。它们的介绍往往停留在名词解释层面,即使有一些特性讲解也极为简单,看完以后只会让读者在选择时感到更加无所适从
  最后,这些原创匮乏、内容粗糙的理财读物,在介绍理财工具和手段时也极为肤浅。它们的介绍往往停留在名词解释层面,即使有一些特性讲解也极为简单,看完以后只会让读者在选择时感到更加无所适从。
  还是以《理财就能买房》为例,该书在第四章的开头列举了诸多理财产品,姑且不论作者的列举是否涵盖到了所有合适的理财工具,也不去追究作者在撰写的过程中有没有考虑书的读者群体(如前面提到的房产),只是看到作者对这些产品的介绍和分析,那真正是"惜墨如金"、"点到为止"。看完介绍,我想没有哪个读者能够轻易地分辨出有哪些产品适合自己,又有哪些产品可以帮助自己实现理财目标。与此相对的是《我们老了花什么?》一书,尽管如前面提到,书中的个别案例可能过于极端,但作者在书中对于具体理财工具的介绍和使用,却给予了详尽的阐述。第三章中的信用卡、第四章中的保险产品、第五章中的股票,想必作者对于这些理财品种都有过实操经历,因此作者在介绍它们的风险、好处乃至于使用技巧时,均能将理论和案例相互结合,深入浅出。这样细致入微的讲解,即使读者最后没有采用实施,但也一定会有所收获和启发。
  更重要的是,由于理财工具常常涉及到一些专业知识,如果书商在编辑、注释的时候,知识储备不充分却又没有进行必要的补课,很容易会犯常识性的错误,这种错误带来的不专业性将极大地削弱理财书籍的效用。例如《拿工薪,三十几岁你也能赚到600万》(广东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的编辑在书末附了一个附录,列出了部分国内发行的指数基金产品,以供读者参考。殊不知,编辑疏于校对,只是随便将搜刮来的资料往书后一贴,自以为大功告成,却未去验证一下资料信息的准确性,于是我们便看到其中错误百出。像是表格中提及的"大陆被动式指数基金"这一名词,不知编辑是从何处抄来的。金融常识告诉我们,指数基金之所以被称为指数基金,就因为这类基金是以指数为投资标的,是一种被动投资的基金产品,难道这个世界上还有"主动式指数基金"?另外,附录的注释中提及的"证券会"又不知是何机构?国内证券行业的管理机构主要为"证监会"和"证券业协会",管理基金发行和信息公开的则为证监会,在此却被编辑改成了"证券会"这个不知所谓的名字,让人不知所谓。如此不专业的编辑引进制作的理财读物,即使是号称"亚马逊排行第一",却如何让人相信它能帮人实现"赚到600万"的目标呢?
  2013年02月 17日 09:44 |来源: 文汇报 |扬州论坛 责任编辑:陈书戈
  转自http://www.yznews.com.cn/yznews08/2013-02/17/content_4254131.ht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4-30 09:57 , Processed in 0.119158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