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4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箪食瓢饮的诗坛突然掷出“万金” 旧体诗词重新走红?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1-29 22:16: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箪食瓢饮的诗坛突然掷出“万金” 旧体诗词重新走红?
  国内著名诗歌刊物《诗刊》的增刊《子曰》日前宣布,启动年度“子曰”诗人奖评选活动,评选的对象是旧体诗词,奖金人民币30万元,全部来自民间资助。在箪食瓢饮的诗坛,竟有人愿意掷出万金征集旧体诗词,令不少人惊呼:旧体诗词重新走红了!
  创作活跃让投资方舍得“砸”钱
  记者注意到,《诗刊》官方博客和微信公众平台同时发布公告,宣布启动2013年度“子曰”诗人奖评选,评选范围为2013年《诗刊》、《诗刊》增刊《子曰》刊发的诗词作品。设年度大奖一名,奖金人民币30万元;年度青年诗人奖(年龄在45周岁以下)两名,奖金各5万元,3月1日揭晓评奖结果。
  30万的奖金,已令国内不少著名文学奖难望其项背,更惊人的是,主办方透露,“子曰”诗人奖评选的奖金标的,将于2014年直接飙升至100万元人民币。
  《诗刊》副主编、著名诗人商震表示,投资方舍得“砸”钱与近些年旧体诗词创作的日趋活跃有关。随着手机、微博的普及,大批年轻人在不断地加入到旧体诗写作的阵营里来。有些20来岁青年的诗作在音韵、平仄、对仗等方面竟也颇讲究。
  商震告诉记者,“目前全国约有100万人在从事旧体诗词创作,与新诗创作群体在人数上不相上下。年轻人的加入,为旧体诗词创作注入了旺盛的生命力。”商震说。有统计显示,目前散落民间的旧体诗词社团组织数量达2500多个,相关期刊上千种。
  “事实上,80页的《诗刊》杂志只有区区8页纸被用来刊发旧体诗已远远不能满足需求。”《诗刊》编辑江岚说:“近几年来,旧体诗词的创作人群后来居上,编辑部里旧体诗词的来稿堆积如山。”面对旧体诗词复苏的现状,《诗刊》才有了专门刊发旧体诗词的增刊《子曰》。
  奖金多不能和佳作多划等号
  从安意如《人生若只如初见》的火爆一时,到微信上处处可见的调侃之作,重新火起来的旧体诗词,也同样面临着爱者众、作品多、鲜见精品佳作的困境。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褚水敖认为,由民间注资来支持旧体诗词创作,是一件振奋人心的快事。但能否有与如此丰厚的奖金相匹配的佳作诞生,有些令人堪忧。“现在真正的精品微乎其微。”
  他向记者透露,上届鲁迅文学奖的诗歌奖,专门给旧体诗词留出了一个奖项,最终却因初审送来的作品无一具备这样的水准,只能将奖项让给了新诗。
  有意思的是,旧体诗词现在越来越多地被人当做娱乐消遣的生活调味品。京城某食府的菜谱里面这样描述一道蟹宴,“万红暄昼,占尽人间秀。”这种描述将饮食与经典古诗词结合,创造出一种别样的意境之美。然而,网络上另一种描写螃蟹的古诗词也引来关注。“相见时难别亦难,清蒸螃蟹未放盐。”深情款款的诗词与日常饭馆的吆喝混搭,搞笑而已。
  “君问归期未有期,红烧茄子油焖鸡”;“春未透,花枝瘦,脆贝干煸四季豆”……初读这些诗词,“笑果”十足,但细看却是些“古诗词混搭”的产物,有些发腻。
  台湾作家张大春既肯定了《诗刊》重金扶植创作旧体诗词的做法,又提出“奖金的多少,并不能和产生佳作划上等号。”他认为,繁荣旧体诗词创作,必须从诗歌的传统和源头上多下功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7 22:09 , Processed in 0.078784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