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教师之友网

【管季超工作室】建设及所属网媒管理-春节-研讨会发言题纲=2014.1.18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5 05:16:47 | 显示全部楼层
当今我们请谁来做自己的精神导师
贾书建
十几年前,由省教育学院做主,来自省内十几名中学化学教师正式拜在我的门下:发了红头文件,开了拜师会,递了拜师帖,行了拜师礼。论年龄,他们大都比我长;论资历,他们是清一色的中学高级教师;论声望,他们无一不是一方名师。开门纳徒,于我来说是没有法子的事情。
有一位老师,跟我同是首批省教学能手,大家既是多年的老同事(我们曾在一所学校里共事数载,她从学校调出时是我的副手),也是彼此信赖的好朋友,可以说真正地在一起摸爬滚打过。感谢缘分,现在我们又聚到了一个单位。所不同的是现在人家已被认定为“教育家”重点培养对象,可我还是原来的那副老样子,非但没有长进,用一句东北话讲就是反而回陷了。有一天,她突然提出要拜我为“导师”,我说:“这岂能造次,万万使不得!”可她却说:“您答应也罢,不答应也罢,反正在心里我早已认定了您这个导师了。”弄得我好无语。
“生命化教育”的倡导者张文质先生,和他统领的全国生命化教育总课题组,坚定民间立场,秉承草根情怀,依托“1+1”教育网,于悄无生息中制定、实施了一个雄心勃勃的“优培计划”,从全国中小学教师里遴选有发展潜质的可造之材作为培养对象,此举可谓苦心积虑,功德无量。有人把我们现在所从事的教育事业比之于农业,我则愿意把张文质先生的“优培计划”视为“育种工程”:为生命化教育选育良种。我真诚地希望这些“良种”颗颗晶莹、粒粒饱满,都能植根中国大地、适应中国水土,但不希望他们是“小白鼠”,尤其不希望他们是“转基因”。某日,“1+1”教育网的某位网友发短信请我做他的“优培导师”,我连说几个“不行,不行”予以推辞。
在某些人眼里,这些可都是名利双收、求之不得的大好事啊,老贾这个人怎么就这么不尽人情、不识抬举呢?这些事之所以令我诚惶诚恐,是因为我内心里十分清楚:做人家的导师,我不够格。那么,谁够格呢?
人们通常以为师道乃为师之道,其实师道亦包括求师之道。求师是大有讲究的,投错师门,贻误终身,这跟有病不能乱投医是一个道理。另一方面,好为人师,误己误人,这个话题以后再聊。
据《论语·子张》载: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卫国的公孙朝问子贡:“仲尼的学问是从哪儿学来的?”子贡说:“周文王、周武王之道,并未失传,还有人能记得。贤能的人了解记住大的方面,不贤的人了解记住小的方面,何处不有文武之道。我的老师何处不学呢?又何尝有固定的老师呢?”这则故事给我们有益的启示:圣人无常师!我们又何必拘泥于某个或某些固定的导师呢?
我们可以拜古圣先贤做导师。俗话说:“弄斧到班门,下棋找高手。”依我看,“弄斧到班门”,于年轻人而言是斧走偏门、不合常道,一定要谨慎为之,虽说勇气可嘉,但弄不好这斧头掉了反会伤着自己的脚面子的。而“下棋找高手”,却是提高自身技艺的一条捷径;除非是闲得五脊六兽的,不然有谁愿意跟一个臭棋篓子对弈呀,一来二去,棋艺只能是越下越臭。唐太宗《帝范卷四》:“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意即“采取上等的作为标准,只能得到中等的;采取中等的作为标准,就只能得到下等的了。”向古圣先贤学习,正契合了“取法于上”的道理,读他们留下的传世之作,就好比穿越了时空,面对面地向他们虚心求教,聆听他们的谆谆教诲。
我们可以请同事学生做导师。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人类已昂首步入信息化时代,“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恐怕不行了,我们应该以“出世”的态度“入世”,积极参与到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中来。聪明人从不闭门造车,我们不要一天到晚总端着架子、目中无人,要放下身段、不耻下问,不仅向身边的同事学习,还要向自己的学生学习,教学相长的道理,我想大家都晓得。善于借用别人的脑袋学习,这是一种最省时省力省钱的在职研修方法,可惜如今老师们是宁舍近而求远,一方面反映的是好高骛远、文人相轻的不良心态,另一方面是“远来的和尚好念经”、“墙里开花墙外红”的世间怪相。在基层学校工作期间,我经常对小伙伴们说:年轻教师一定要做个有心人。“有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这是一副对联的上联,说的是越王勾践矢志不渝,奋发图强,终成霸业的史实,成师一道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与导师和学科的相遇可以唤起自我意识,获得一些‘我们是谁’的暗示,但是教学的呼唤还不单是来自外部的融合——没有我灵魂的首肯,任何外部的导师和学科都不会对我产生影响。任何真正可信的教学要求最终是来自教师内心的呼唤。”这是帕克·帕尔默在《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一书中说的。是的,我们这些做教师的,往往太在乎他人怎么说、太把来自外界的评价当成一回事了,而疏离自我、疏离自己的内心太久了,最不了解我们自己的人莫过于我们自己了。“自己的梦要靠自己来圆”,这话自有它的积极意义,至关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的事情,至关教师心灵的事情,终归要靠自己来解决。因此,我们要学会与自己对话——经常性地反思,“那些学会与自己对话的人们很快就会惊喜地发现,教师的内心是他们所遇到的最通达清醒的对话伙伴。”
吴非先生在《为了先照亮自己——致读者》一文这样写到:“我总觉得,中国教育需要一次文化启蒙,否则人们将长久地陷在看不到希望的重复劳动中。谁来启蒙?应当是教师自己。只有自我启蒙,才能斫出生路,人才会一往无前而坚忍不拔。总是有人认为,教师专业素养不高,需要不断的各种各样的‘培训’,需要没完没了的测评和检查。事实上,极少有教师是‘培’出来的‘训’出来的;真正优秀的教师,无一不是靠自觉的学习意识,在教学实践中‘长’起来的。那些有阅读习惯的教师,他们知道该去寻找什么样的书,知道如何在苦痛中思考,他们不需要别人居高临下指手画脚。只要看他们是怎样做的,只要看看他们的课堂上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就会知道,真正有用的教育学,在课堂上。”是也!



 楼主| 发表于 2014-1-25 05:20:0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时代的教育信仰
策划/《教师博览》编辑部  主持/江湖一刀
很遗憾,我们今天被一种“普遍的怀疑”围浸:几乎没什么是确凿无疑的,几乎没什么能让人全然放心的,也几乎没什么能给人“相信感”。这场具有“普世特征”的“信任危机”,似乎肇始于北岛的那句宣言。只不过,他说的“我不相信”,更多是对曾经坚信、坚定者的质疑和挑战,而今天,我们更多是不敢,或没法相信——在Y货横行无忌、欺瞒无所不在、谎言畅通无阻、公信荡然无存之际,真相往往成为“真像”,公理也往往变成“公疑”。
覆巢无完卵。流风所及,曾经的教育净土,似乎也弥漫着“无可信”、“无所信”的雾霾。
教育是立足今天的,其结果却指向未来。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言,教育是“为不存在的社会创造新人”。未来的不确定性,需要我们有一种美好的坚信和坚定。一切教育行为的最终指向,应当是人的心灵发育和精神成长。教育的最终目标,应当是使受教育者对世界和未来,有所坚持、有所坚毅。或许正因如此,德国思想家雅斯贝尔斯曾说:“教育需要信仰,没有信仰就不成其教育,而只是一种教学技术而已。”
为着这样的目标和使命,教育者自然应当首先有所坚信、坚定、坚持和坚毅,无论是对自己的人生,还是对教育的。正如朱自清先生所言:“教育者须对教育有信仰心,应努力成为以教育为信仰的人”。但是在今天的教育格局下,有这样明晰思考的人,似乎不多。而时局,似乎也不断印证着“在中国信仰”的艰难。
作为教育者,你是否有自己特别坚信的价值取向?你是否曾经因为自己的坚定而不被理解、甚至遭到误解?在自己的坚持过程中,你有着怎样的艰苦抗争和心路历程?本期我们共同关注“这个时代的教育信仰”。
为教育信仰而坚守
杨昌洪
夜色宁静中,我的手机铃声突然响起。一看,原来是2004级学生发来的短信。从那一秒开始,我就不断收到来自各地学生的祝福,原来一年一度的教师节要到了。我起身推窗,眺望散落在山间的万家灯火,心窝的一阵暖流遍及全身,在夜深人静的暗黑里,我强烈地感受到了那一抹“热”。
不知不觉我做教师有九年了,从二十一岁到三十而立,分分秒秒都与学生打着交道,有感慨,有幸福,也有豪迈!沉浸在学生给我幸福的时候,我也想起了我的老师,从孩提时代,到如今岁月,生命中那些亲切而熟悉的名字,一直温暖着我,激励着我,这份厚重的恩情让我终生感念!
昔日,简陋的教室和透风的窗,三尺讲台上忙碌的身影和台下一群追逐的顽童,这一道时代的风景已成为我定格的记忆。那时候的老师中年矫健、和蔼可亲,那时候的同学可爱顽皮,天真活泼。而今,老师们都已两鬓斑白凸显沧桑,同学们也是中年意气,些许还有一些憔悴匆忙。回不去的时代,是永远说不清的感伤,唯有回味和珍惜,让我们活得才不迷茫!
如今,轮到我在昏黄的灯光下守住夜的孤独和寂寞,轮到我用红色的笔敲开无数孩子的心房,轮到我握住白色粉笔写出五彩人生的时候了!每在劳累之余,就忍不住站在窗前,看那些在夕阳余辉下追打嬉戏的身影,他们的笑容那么清晰,清晰得让我似乎看见了他们幸福的未来;忍不住走进学生的寝室,和他们笑谈人生,他们的热情,对未来憧憬的那么美好,美好得让人有些陶醉!
站在历史的肩头,我时常问自己,今生为何而来?今世又能做些什么而去?一份严肃的生命思考,常伴我沉思星空。当顺着青春流动的音符,去寻找迷失在大千世界的那份厚重的担当的时候,在心灵的顶峰,我伸开双手,向自己索取一份生命的意义。面对朋友们的劝说,面对一些长辈的关怀,让我不要把人生最美好的年华,放在一个连自己都看不见的角落。我非常理解他们视角里的生活,也非常明白现实给予我的困惑。
从卖掉家里猪牛到现在房屋抵押,我一直闻着教育梦想的味道前进;从两次昏倒到走下手术台,我一直嗅着幸福的芬芳在觅寻。幸福在哪里?原来幸福在心底!突然间我才明白,幸福是教育追求的终极价值,只有幸福的教师,才能有幸福的教育;只有幸福的教育,才能有幸福的学生;也只有幸福的学生,才有我们千万家庭的幸福!
为此,我非常希望自己在苦难中活得坚强、活得清醒、活得更加明白、主动。无论是曾经挫折里的泪水,还是今日艰难中的跋涉,我都会紧紧握住那些只有用心才能体验到的幸福,只有用心才能闻得到的味道、嗅得出的芬芳,继续微笑,快乐地仰望生命里的每一个春夏秋冬、花开花落……
九年,我创办的学校搬迁了五次。一路跋涉,一路狂奔,总是希望能用自己的满腔热情融化一些角落里的冷漠冰霜,总是渴望用自己的一份真诚去建立一个如家庭温暖的地方,而今,我感受到了,也看到了,从每一批同学毕业的眼泪中,从每一届学子风雨同舟的善良里,从每夜天空回荡“我是人才”的口号声里,从老师对学生那份自觉的爱,从同学对老师的尊敬中,我感受到了一种力量!
九年的办学坚守,如同怀着梦想的冲动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一样,在板房教室里,在艰苦的环境中,我努力找寻一片可以尽情畅谈理想和做梦的净土。哪怕我们在寒冬腊月里任由冰霜冷冻,哪怕在别人讥笑中任由轻视和冷漠,我们都是那么的快乐和幸福,这在别人眼里,或许是一种永远无法被理解的情愫。
我们只为一个美丽的梦,只为一付肩上的担子,放弃与亲人相聚的幸福,放弃与朋友重逢的欢乐,把那春夏秋冬的守候和身上的关爱都奉献给了学生;夜深人静时,那张相思的纸上写出了距离中的惦记,写满了对远方亲人的牵挂,也写出了自己对教育人生的思量。是呀!在大山乡村里收集寸寸幸福时光,需要何等的勇气,需要何等的毅力,需要何等的爱呀!或许,只有耐得住生命的寂寞,让生命在沉寂中积蓄力量,才会有日后美丽了一个季节的风流,就像,只有把幸福移植和复制给更多的人,才会有更多幸福的人生!
九年里,看见孩子们从进校时的满脸怨恨到后来随时绽放的幸福笑容,从他们上课坐在讲台上与老师赌气到后来清脆朗朗的读书声,我强烈地感受到他们的生命在成长,他们在自信地学习、快乐地生活、勇敢地前进,我何来怨?何来悔?又哪里有勇气远离呢?反而,我很庆幸,也很幸福,生命中有那一串温暖我一生的名字,身后有一群坚定而温暖的目光支持着我、鼓励着我——他们不仅是我至爱的亲人,他们还有我可亲可爱的学生,还有患难相依的朋友。我的青春在学生的青春里更加绚丽,我的生命在学生的生命中不断成长。
一直以来,我的初心不是恳请别人为我鼓掌,而只是想让更多的人活得敞亮,在人生路上可以挺起胸膛。面对一张张稚嫩的脸庞,面对一声声“校长好”的铿锵问候,责任在心,无处躲让!生存与消亡,但愿在痛苦中觉醒,在浴火中燃烧!虽然眼泪中有很多无助,但我不怨天地,不怨众人,留在心中的是无限的感激,感激一路上相伴的老师和学生——他们没有嫌弃破烂的校舍,没有嫌弃穷酸的生活,而是用善良去拥抱所到之处的一花一草,哪怕是一段路程,这本身就是善良的力量,本身就是坚定无比的信仰。尽管在教育路上有许多崎岖和坎坷,但是经历过后,我们见到的是难以想象的美丽和愉悦,难以想象的惊喜和幸福。
我是一名教师,行走在别人眼里所谓的荒芜世界里,寻找一个只能用生命来回答的答案,寻找一个可以盛放圣洁心灵的地方。贵州大山,云朵底下原生态的夜郎,一个需要教育的地方,需要我们自觉的担当。虽然眼前的一些是非纷扰让我焦头烂额,一些世俗卑微让我无奈难当,但是为了学生、为了学校、为了教育,我依旧努力前行,即使已遍体鳞伤,我也会带着泪花,幸福地微笑!
面对未来,触摸都市里的闪烁霓虹,我愿接受岁月赠予的一切磨难与沧桑,用生命守候这份纯洁的教育理想,呵护三尺讲台上的尊严。因为,我只有这一世,无论前方是黄尘飞扬,或是静水无波,都会坚守自己心中的信念,伴随大山的孩子们快乐地走下去!为了大山里那些期待的眼神,为了心中教育的信仰,我还会带着父母的爱,继续用生命建设孩子的未来,继续站在三尺讲台上,守住内心里的那份柔软,还原生命一份真实。心甘情愿,无怨无悔。
读着那些短信,我感受到了来自远方各地的温暖,感受到了生命的真实感、力量感、幸福感!
今夜,拥有他们的爱,我恬然入梦!
不为繁华易素心
董文华
21年的教学生涯,看也看不到,摸也摸不着,但它流过的印记,却无比清晰。岁月,让我在婉转中蜕变,不间断地告别过往,不间断地丰富自己。
路在脚下,更在心上
1992年8月,一纸调令把我带到一所“抬头只见巴掌大天”的乡村小学,我成了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走进一间不足50平米、屋顶可以“透视蓝天”的教室,踏上高低不平的讲台,看到的是斑驳的黑板、岁月熏染的四壁。
刚参加工作,徒有热情缺少经验。外出听课,不知道课“好”在哪里,也不知道“孬”在哪里。连续四年参加区、市优质课大赛,想得最多的是“我怎么在课堂上展示教学技能与风采”,我对“学生是怎么想的?他们有什么认知困难?”缺乏了解,总是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那时赛课最好的成绩是市三等奖。
这自然不是自己想要的课堂。
为了让教学实践寻找到理论的支撑,我开始订阅杂志、购买书籍。当时没有复印机,看到好的案例、就及时摘抄,手抄的案例就有十几本。仅《认识角》一课,就有十几个案例,而且每个案例后面都附有自己的解读和分析。周末还要从学校借好多名师课堂的录像带拿回家,顺着倒着反复看,对每个细节进行揣摩,在名师和自己的课堂这两个场景中不断地切换、质疑:为什么这样设计?这是最好的路径吗?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走进同行的课堂中也不忘追问:让我来教,我将怎么办?哪些地方可以改进?还有哪些更好的措施和方法……靠着这样的“笨法”积累了好多案例,慢慢从懵懂中走了出来,对课堂有了感觉。
随着教育视野的不断扩大,又引发了我对小学数学课堂的进一步追问:小学数学是什么?什么是有价值的数学?数学教师首先应该关注的是数学还是学生的心灵?如何建构生命课堂?在不断的思考中,课堂教学的视角发生了明显的转变,由关注“教师如何教”到关注“学生如何学”。即使站在省教学技能大赛的讲台上,我的心里装的只有学生,正是这种真实平和的心态让我能够更好地与学生交流,也正是这种目中有人、充满关爱的课堂显得更耐人寻味。这节课,顺理成章地拿到了大赛的特等奖。
从“数学教学”到“数学教育”不仅仅是一个字的区别,更是观念的更新。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努力进入学生的灵魂,涉足孩子的精神世界。于是,除了备课、批改作业、个别辅导,还要挤出时间看更多的不在常规检查范围的“学生作品”,听任何一个愿意说心事的学生“唠叨”,这太耗神。外人可以不理解,自得其乐就好。
在河南省“首届最具影响力教师评选”的颁奖现场,我展示的一张张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照片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人,课堂学习时的专心,课后作业的用心,课余玩耍时的开心……学生的作业更是有趣,不是常见的算式和应用题,而是一则则短文,一个个故事,一幅幅图画,这些深深浅浅的脚印都是学生生命成长的一部分。多年后学的知识会忘记,但是这些细节也许会永远珍存在心底。
心在哪里,智慧就在哪里
一路走来,工作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常常会遇到需要努力才能超越的“瓶颈”。如果原地打转,是很无趣的事,只要你愿意用点心力,就可以打开另一扇窗,进到另一个层次,所谓心在哪里,智慧就在哪里。比如,上课时学生不听话,我感到很沮丧,要改变这种现状,就要去琢磨;教学效果不好,学生成绩差,良心上过不去,就要去反思;看到一个成功的经验很想试一试,更要去研究……把自己的教育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当研究对象,把如何让教育教学更美好更舒适作为研究要解决的根本问题。
当你负责地、深刻地对这些问题进行发现、追踪、分析、思考、解决的时候,你会感到很有意思。这是一个比较“累人”的过程,但是时刻都能体验到“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今后再怎样做”“除了这样做教师还可以怎样做并做得更好”所带来的乐趣,也会深深地感受到“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教育教学境界。有时候我在想,让教育教学变得快乐其实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遇到了问题,通过研究和思考解决了一个困惑,收获了经验,内心会感到由衷的喜悦与满足。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整理的公开课《前后》教学设计发表在《中小学数学》杂志上,文字变成了铅字,这给了我莫大的鼓舞。之后文字的触角伸向了教育更广阔的空间:那些课堂的场景、经典的案例、失败的教训、生命的晤对,都以爱和铭记的方式珍藏起来了。写,然后知不足。通过文字进行反思和回顾,把教育过程拉近或放大,从而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教育行为,有了更明确的教育自觉,眼睛更明朗了,内心更安静了,步子更坚定了,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教育,就其广义的理解来说,这是一个受教育者和教育者都在精神上不断丰富和更新的过程。其实不是我的课讲得有多好,不是我的悟性有多高,只是我对教育投入了情感,这和绩效工资、评优争先没有任何关系。不让自己停留在现状,始终保持那份心灵的敏锐与开放,把日常的工作多想一点、多做一步,不断地思考,不断地追问,不断地探索,然后经由学习、实践,努力去“穿越”,从而探寻最好的自我。
笨笨地做,乐乐地做
“人生只是一个向往。”要过怎样的生活,得靠自己努力去赚取。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可以用两句话来概括——笨笨地做、乐乐地做。成长没有捷径,需要一步一个脚印,需要一门心思放在学生身上,放在课堂中,需要吃别人不愿吃的苦,花别人不肯花的时间,下别人不愿下的功夫。任何的改变、再远大的目标也是从一点点做起:课堂教学从“一点点”开始改善;课题研究从“一点点”开始琢磨;读书和写作从“一点点”开始累积。
“人之幸福,全在心之幸福。”学生喜欢我,爱上我的数学课,那张三等奖的获奖证书再也阻挡不住我前进的脚步。研究课、观摩课上到了省里乃至全国,教学案例与教育叙事也发表在各级各类报刊杂志上,教学专著《让小学生恋上数学》已经出版。教育是相互成全的,用自己的努力成全学生,同时也被学生成全。在三尺讲台上,在琐碎的教育生活中,在学生成长里,我享受到教师那份特殊的充实与幸福,拥有了一位普通教师的职业归属感和自豪感。
不为繁华易素心,做人、做教育,宁静才能致远。我喜欢那种“天街小雨润如酥”的感觉,慢的东西才能“养人心,修人身。”21年的教育生涯,回忆那些曾经被甩在身后的困顿和曲折,恰恰就是最美的风景,因为它磨砺了一颗日渐坚强的心。
于尔克•舒比格《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中这样写道:“洋葱、萝卜和西红柿,不相信世界上有南瓜这种东西。它们认为那是一种空想。南瓜不说话,默默地成长着。”这南瓜式的心灵,是一心一意;这世界上最温柔的力量,是坚守到底。

为未来社会培养公民
杨林柯
信仰是什么?就是和无限的宇宙精神建立起来的某种关系,这种关系使我们坚信,有某种至高至伟的人格在召唤着我们,有某种超然的意志在激发着我们,有某种至大至高的爱在呵护着我们。凭借这种关系,我们就无所畏惧,因为生命有了根基,就会超越现实的人际规范,有了内心的标准,努力寻找自己存在的意义。
教育为什么需要信仰?因为教育不仅要学习知识,更要培养人的道德和智慧,而知识、道德、智慧,都是建立在信仰的基础之上的。《圣经》上说:“敬畏耶和华是知识的开端,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认识至圣者便是聪明。”就是说,人必须认识到自己的渺小,有对无限世界的敬畏之心,这才能低下头去求知、求道。
再说,世界有个开端,生命有个开端,一切都有个开端,这一切的根源在哪里?不管这个根源叫“道”“上帝”“存在”还是“耶和华”,作为一个人不能不面对这些问题,因为人是会思考的动物,总会有形而上的关怀,不会仅仅满足于活着。人会追索一些根本问题,比如: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些问题是人生的根本问题,如果不带着学生去思考,一个教师的教育追求和生命格局会多么狭隘!
对学生来说,知识教育与信仰教育都是不能少的。科学研究外在世界,而信仰关乎心灵世界,是对人的终极关怀。这一点,东西方哲人都有近乎一致的思考。梁漱溟先生就说,人要处理好三种关系:一是人与物的关系,二是人与人的关系,三是人与自我的关系。这三种关系不能颠倒,由低到高。丹麦哲人克尔凯郭尔也认为,人生有三个阶段:一是感性阶段,二是伦理阶段,三是宗教阶段。把梁漱溟说的“人与自我的关系”放大思考,其实就是人与上帝的关系,因为上帝就是那个无限放大的自我,这种对“超我”的寻找,能够让一个人不断走向高处。克尔凯郭尔说的宗教阶段也是一样,因为生命需要终极关怀,宗教只是信仰的形式。因此,教育不能仅仅传授一些知识,它应该有对生命的终极关怀,由“安身”走向“安心”。人是灵与肉的统一,肉体活着需要食物,需要物质的支撑,需要社会关系的凭借,但没有灵魂的安顿,人不会从容,更不会幸福。那些高智商犯罪的,自杀或杀人的,报复社会的,难道仅仅是物质缺乏吗?根本上是精神出了问题,心灵没有家园和归宿。
至于成功,我们的社会太过关注,其实只有幸福才是真正的成功,其他都是假的,或者虚幻的。人类不管个体还是群体,除了幸福还有什么追求?求乐的人生观才是自然的人生观,而快乐幸福是不能置后的,它本身就在过程之中。同样,教育本来就是过程,不能着急,人的成长太慢了,成功是可遇不可求的,它本身就是优秀的副产品。一个优秀的人,他的成功是迟早的,而且成功本就是个过程,不是简单的结果。
当然,这些思考,我在工作之初并没有意识到,当时只是满足于把书教好,学生成绩不要落后,让学生喜欢语文,喜欢我的课。后来我渐渐觉得,应试教育的急功近利越来越压迫着教育价值,甚至和教育反着来。教育的关注核心是人,而应试教育的关注核心是成绩,是升学率,虽然它也说“以人为本”,但这个“人”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只有工具价值,并没有变成目的本身。因为应试教育对人的评价仅仅是成绩量化,而人恰恰是最难量化的东西,人是万物的尺度,拿什么给人做标准呢?如果还是人的标准,那这个标准一定是靠不住的。比如一个人的身高体重可以量化,但一个人的健康、人格、灵魂的质量怎么量化呢?它必须有更高的尺度,这就必须确立自己的教育信仰——教育想干什么?你所教的这门课想干什么?它和一个人有什么关系?和这个社会系统有什么关系?
多年教高三,我发现许多学生在高三好像长空了的树一样,虽然外在还正常,其实生命里面很脆弱,经不起风吹雨打。尤其是不断听到刚入学的大学生自杀的消息,使我认识到在自己可能的微小空间内不能不有所行动——让我教过的孩子尽可能从精神上得救,人格健全,心灵强大,不被社会现象所迷惑,最起码不要有自杀的,救一个算一个。一个普通教师,做不了什么大事,改变不了教育大气候,但可以在课堂上改变局部的教育小气候,让孩子健康成长,有大关怀,关注国家,关注历史,关注世界,在一个系统中寻找自己存在的意义,虽然成绩也重要,但成绩应该为生命让路,没有生命了,成绩有什么用?
于是我想拓宽我的课堂,不想仅仅满足于工具化的语文,大凡政治、经济、哲学、历史、审美、宗教等母语能够承载的内容都可以进入语文课堂,只要能够联系到教学内容,我觉得有价值的,都给学生讲,大胆蔑视教材,尤其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和社会的大事情,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公民意识。因为我觉得,独立思考能力关乎人的幸福;一个人越善于独立思考,越不会被压力击倒,也越会找到自信和快乐。而一个人越具有公民意识,越能够对自己和自己所属的共同体负起责任,越不会轻易走上绝路。虽然恢复高考已经30多年,但我们的教育制度依然是科举的附庸,做“人上人”的所谓成功,依然是教育的主流意识,用钱理群的话说,就是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和公民教育依然有很远的距离,和现代化的要求也是脱节的,因为现代化首先是人的现代化,观念的现代化,就是要有现代意识的公民。于是在教学中我不断给学生推荐课外书,比如《1984》《动物庄园》《潜规则》《野火集》《万历十五年》《人的奴役和自由》《重新发现社会》《乌合之众》《灵魂只能独行》之类。
内容改变了,课堂充实了,学生很喜欢,我却很累,也不时遭遇困惑,因为要多面出击:课堂要好,成绩要高,成长要快乐,要让学生满意,要让家长满意,要让学校满意,当然更要让自己满意。经常是四面夹击,四面受困。我深切感到,教育真难。能够多年支撑下来,主要依靠自己内心的力量,依靠不断的读书、写作进行自我教育,自我修炼,这就是教育信仰的支撑。我觉得教育就应该是这样的,为了人性的提升,让人成为人,不能仅仅为了那一点可怜的成绩而对学生的心灵胡乱涂抹,应该始终坚守教育的精神价值,尤其是语文学科。
所以,当几位家长到学校投诉我之后,虽然当时的情况很严峻,可以说是我20多年教育生涯中最艰难的时候,但我坦然直面这种困境,其实内心很清醒,知道一个逆淘汰的环境正在颠覆教育价值,我自信还有言说的能力,于是就利用两天时间,写了那封引起全国关注的万言长信。除此之外,在那个寒假,我还读了五本教育学论著,写了几万字的读书笔记。
这是心灵的力量,也是信仰的力量。
“爱”,作为教师的信仰
李伟言
教师要有爱的信仰,这个观点并不新鲜。而这里的爱,通常都指向于教育对象即学生。“什么是我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呢?可以毫不犹豫地回答,就是热爱儿童。”“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这两句话不知被多少老师引用过。假如举行一个以教师信仰为主题的演讲,又不知有多少老师会提到自己对学生的爱:为贫困生捐款捐物、日常无微不至的照顾、对后进生的不放弃、不畏辛苦坚持家访、甚至收留孤儿,爱生如此……关于“爱学生”的文字,可谓浩如烟海,如果在网上做一下关键词搜索,十有八九是上述的内容,总之是通通围绕如何体贴、如何耐心、如何博大、如何无私。这样的理解由来已久,课改以来,随着人本主义理念兴起且被广为宣扬,爱学生更是被强调到无以复加。
如果“爱’是在狭义上使用的,爱学生在我看来还是一个很高调的倡导。狭义的爱是一种很热烈的感情,是否爱一个人,是不受理性规约的事情,具有情感的自在性。而那些说教师对待学生要像对待自己孩子的说法,实际上是在罔顾最基本的事实。试想,一个母亲爱她的孩子,那需要要多大的能量、多大的付出?而且从数量讲也顶多是几个。要求教师像母亲一样爱学生,而且是所有的学生,这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可能个别老师有此大爱,但不能拿特例当一般。这太圣化教师,也是对教师的精神绑架,这样高超的爱是对教师的强人所难,所以它们只能停留在口号、宣传或者教师的自我标榜里。
如果这里的爱是在宽泛意义上使用的,那么将其作为教师信仰的内容是正当的。这时“爱”这个词,可以置换为“温情”和“仁慈”,教育是直面人的工作,很难相信,一个不喜欢和人接触,甚至憎恨同类的人,一个心里狠毒的人,会做好教育。教师必须有温情的投入,才能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成为一个耐心的倾听者、恰当的协助者、积极的回应者,用心的讨论者。这说明教师对工作有情感的悦纳,也是教师专业认同的内涵之一。
但我最想论的是,给学生温情的爱对于做好教育来说,是远远不够的。与之相比,教师更应该爱真理、爱世界。这正是我们当下谈到教育爱时最稀缺的内容。而没有这些,爱学生就只是空中楼阁,没有依托。
教育的使命在于帮助学生获得人之为人的规定性,教育要唤醒学生内在的自我意识,引导学生认识自我和外部世界,为生存在世寻找坚实的价值根基,教育是个体心智成长和精神站立的过程。毫无疑问,要担负起这样的教育,教师本人必须有独立的精神追求,教师因此必须成为真理的探求者。这意味着教师要有充分的理性生活。它由三种相互关联的要点组成,知识的获取、批判性的思考以及主体间的对话。求知是求真的基础,对真理的探寻不能建立在反知识之上,广博的视野和合理的知识结构能帮助教师打开心智,使思维朝向开放;批判性的思考指向于一切看似自明性的思想观念和学说、同时也包含了自我批评,它是一个包括分析、推理、阐释、判断、怀疑、验证等环节在内的思维的过程。对话是两个活生生的生命体之间思想的分享和理智的辩难,在对话中,双方共同面向事理的本身,相互激发、相互纠正,相互补充。在这样的理性生活中,教师以对真理饱满的热情,在不断地推进自身精神进程的同时,召唤学生投入到对真理的探究中,在师生共同探寻的中,去伪存真,真理得以显现。
教师本人若不是求知若渴,若不是有对真理的虔敬和热诚,若不能以这样的精神面相邀请和带动学生一起加入知识获取和真理求索的活动中去,即便日常教育生活中有对学生无微不至的爱,也是枉然。我们需要的不是姆妈式的教育,而是能够关照心灵、启迪智慧、激活思维,帮助个体从心智到灵魂走向独立的教育。缺少这一定位,教育即使做得再用心,最终在学生身上累积的,无非是以下两样:一是愚蠢。无论是对自我人生事务还是社会事务,理解力都十分低下,停留于童稚状态。这个后果是严重的,王小波就说:“愚蠢是一种极大的痛苦;降低人类的智能,乃是一种极大的罪孽,所以,以愚蠢教人,那是善良人所不能犯下的最严重的罪孽。”二是平庸。随波逐流,缺乏对自我的省察,没有独立的想法,凡事不敢越雷池一步,头脑死寂,灵界封闭,趣味空乏,感觉迟钝,精神世界窄狭。
如果在教育信仰中抽掉真理追求的向度,仅仅强调教师日常对学生关爱,那么在教育价值选择上,我们就是以平庸的标准替代卓越的标准。不管出现多少打动人心的故事,都不足以说明,这就是好教育。
在当下,强调教师求知求真的精神,有着格外重要的意义。
教师群体也是这套教育体系培养出来的,这套教育体系的特点,是对独立思考的忽视甚至压制,这种具有规训色彩的教育剥夺了我们多少啊,可能不经意地一句话,就展露着它的印痕。我们的思维囿于太多的“政治正确”,我们常常道德关怀压倒慎思明辨,我们缺失想象的能力,把熟知当做真知。如果不去增进新知,去获得新的,靠什么来突破既往教育的钳制和规塑? 教师只有在真理信念导引下,自觉地通过知识的获取和大胆地动用自己的理智,才能去除自身的蒙昧。而只有教师先摆脱蒙昧,才不至于让学生陷入昏愚。我这些年教书的过程中,总是发现学生被各种偏见、空洞的大词和干瘪的概念束缚着,脑袋被塞得满满的。少得可怜的真知,在头脑又是七零八零,碎片化存在。匮乏常识感,缺少哲学素养,抽象思辨能力极差,更谈不上方法论,几乎丧失自我教育、自我学习的能力。这种状态,当年教他们的教师是脱不开干系的,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对知识和真理的执着,要求教师必须成为入世者。这个芸芸众生在其中奔波劳碌的世界,很不完美,有邪恶、有残暴、有荒唐。一个入世者置身于不完美中始终会保持对美好仰望的姿态,他热爱世界,积极生活,且行且思。他绝不当世界的局外人,而是投入地奔赴其中,在对人类命运的关心和建设性的行动中,表现无畏的勇气,享受生命的苦乐悲欣,创造自身生活丰盈的意义。避世者和恨世者都不会成为好教师。前者在丑恶面前,来一个轻盈的转身,洁身自好的选择虽也值得尊敬,但是若放在一个教师身上,就不再是一个好的选择,绝不值得推崇,因为这和教育的真意相违背。教育不能失去理想的维度,这个理想的维度,体现着人类对真善美的追求,教育天然地负有对世界改造的使命,它是和灾难之间的赛跑,教育必须有未来意识。而后者仇恨、哀伤、怨毒、责天尤人、愤愤不平,严重者丧心病狂,他们对责任的理解,永远是将自己摘出,将目光盯在自身之外,他们惯于情绪的宣泄,好像全世界的人都亏欠他,却从不想自己为世界的改变做点什么,他们是破坏者。没有比一名老师精神上的怯懦无能和行动上的不负其责,更能败坏学生心灵的了,恨世者如果自己不能改变,他应远离教育。
教育不能没有爱的信仰,但只有在其中贯注热爱真理、热爱世界这一丰实的内涵时,它才是成立的。
所谓“信仰”,按《辞源》的解释,是“对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某人或某物极其相信和尊敬,拿来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或榜样”。所以我们不妨理解为,首先是心有所信,愿意跟从,同时,这种“信”值得我们仰视、向往,甚至努力接近。这其实意味着一种坚定和执望,意味着一种热血和激情,意味着一种使命和担当。
与信仰有关的词语,应该是“信念”。按字典义,“信念”是指自己认为可以确信的看法,或主张。显然,信仰包含着信念,信仰是信念的高级表达和呈现,具有更丰富的内涵,更高层次的精神指向——不同的信仰,会有不同的追求,最终形成不同的命运。
某种意义上,信仰可以说是教育之魂:没有信仰的教育,只能被功利化绑架,没有信仰的教师,只能成为工具化的牺牲品。学校若没有教育信仰的支撑,就会陷入盲目、浮躁、平庸;教师若没有教育信仰的指引,就会迷失方向,职业倦怠,精神匮乏。
真正的教育,应当与人的灵魂密切相关。用雅斯贝尔斯的话说,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有灵魂的教育,首先意味着心灵的仰望,意味着对无限广阔的精神生活的追求,对人类永恒的终极价值的追求:智慧、真、善、美、公正、自由、希望和爱,以及在此之上的信仰――真正的教育,理应成为负载人类终极关怀的信仰教育,它最重要的使命,就是塑造学生的终极价值,让他们成为有灵魂、有信仰的人。蒋梦麒曾说:“教育如果不能启发一个人的理想、希望和意志,单单强调学生的兴趣,那是舍本逐末的办法。”
因此,在乱象纷纭的今天,我们对教育信仰的关注,既是对信仰坚定的教育者的安慰,也包含着对信仰缺失教育的“招魂”——有“魂”就有根,有根就能立得住,站得稳,无论怎样的潮落潮起,都能气定神闲,游刃有余。如郑板桥诗中的竹:“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教育,需要这样的魂,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坚信、坚定、坚持和坚毅。

 楼主| 发表于 2014-1-25 05:32:31 | 显示全部楼层
管建刚:再致青年教师的九条真诚建议

做一名有奋斗感的教师


一、做自尊自信的教师

一个人,不是有多少钱就有多少成就,身边有人中奖500万元,你会羡慕,但内心里不会产生敬重,敬重和羡慕是两回事,我们敬重功成名就的企业家,不仅是因为他拥有雄厚资产,更在于他在打拼企业过程中表现出的卓越才能,以及他的企业为社会做出的实实在在的贡献,人生的成就,重在“有为”而非“有钱”,尽管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作为一名教师,完全可以成为一名受人敬重的“有为者”。我们每教一个班级,就为一批孩子一批父母一批家庭,做出实实在在的“为”,我们教书育人一辈子,就做了一辈子实实在在的“有为”事。不管经济大潮如何席卷而下,面对人生,请自尊自信:我,能成为大写的“有为”的人。

做一名有为的人,要奋斗,要拼搏。做一名有为的教师,也要奋斗,要拼搏。接触过不少的青年教师,他们总认为自己底子不好,成不了器。这个想法很普遍,是个普遍的错误。哈佛大学一项研究表明,工作中能否做出成绩,态度占85%,知识和智力只占15%。“细节管理专家”汪中求有一个著名的2.18分理论:人的智商分为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他认为从对人的一生的作用来看,智力因素占40%的权重;在智力因素的知识和技能对比中,知识占40%的权重;知识又分为书本知识和社会知识,书本知识占40%的权重;书本知识能在生活中应用的又占40%的权重。由此便能得出这样一个分值:如果你在学校的总分为85,在学校所打下的底子,不过是1*40%*40%*40%*40%*85=2.18分。那些自认为以往的学习没打好底子的教师,最终什么也没有做成,表面看来,似乎印证了自己的预言,其实正是这种先入为主的消极态度,把他们潜在的“人”的能量给封杀了。

我认为,一个教师要想做到杰出无比的程度,或许需要点天分,需要后天环境等各种因素,但是要成为一名骨干教师,成为一定范围、一定领域里有成绩和名望的人,则人人都可以通过自身努力与奋斗达到。你知道博格斯这个身高只有1。60米的小个子吗?你相信他曾是美国NBA最杰出、失误最少的后卫之一吗?小时候的博格斯立志要做NBA篮球队员,那时,有多少取笑他的人。嘲笑面前,博格斯没有后退,他以更加刻苦的方式练球,并在练习中发现矮个的优势:行动迅速、灵活,像子弹一样;运动重心低,不会失误;个子小不引人注意,抄球时就容易得手。现在,当年嘲笑他的人都这么炫耀:小时候我经常和博格斯一起打球呢。你看,即使像博格斯这样有“先天不足”缺点的职业球员,都能以后天的努力来扬长避短,何况对于我们教师来讲,往往并没有如此致命的先天缺陷呢。

达尔文上学时,所有的老师和长辈都认为他资质平庸,与聪明沾不上边。罗丹在父亲眼里是“白痴”,在老师眼里前途无“亮”,艺术学院考了三次也没考进。爱因斯坦四岁才说话,七岁才识字,老师的评语是“反应迟钝,不合理,满脑子不切实际的幻想”。但他们在嘲笑面前依然保持着自我,保持着不懈的努力和奋斗,依然拍着翅膀飞啊飞,依然在心底里对自己说“我行,我可以”,这是他们从众人眼里的庸者成为世人眼里的伟人的重要原因。

大量深入的研究表明,聪明并不必然导致成功。最聪明的往往并不是最有成就的人;最有成就的人,也往往并不是最聪明的人,成功最需要的是一种坚强的精神品质,需要坚忍不拔的毅力,“贫无可求唯求俭,拙亦何妨只要勤”。哪怕是笨鸟,也能“笨鸟先飞”。我甚至在相当多的场合里偏执的讲,现在可以把“笨鸟先飞”改为“笨鸟肯飞”了。我接触了不少青年教师,他们的致命弱点恰恰是不想飞,不肯飞,他们躲在公办体制这把大伞里,怕外面的风雨,怕太阳的炽热,怕路途的坎坷,怕寒风的凛冽,怕身心的疲惫,怕黑夜的漫长,怕失败,怕出丑,怕这怕那,怕到最后,人生都淹没在“怕”的海洋里了。

达尔文在晚年这样感慨:“我这样一个才智平庸的人,居然能够在那么大程度上影响人们的信仰,实在出人意料,我的小学老师和我的父亲甚至认为我是一个平庸的孩子……”面对这份人生感慨,年轻的你,有什么理由不鼓足自信的风帆呢?


二、做富有勇气的教师

在交通和信息日益发达的今天,学校派人外出听讲座,看观摩课,或是外请专家学者来校教学的机会越来越多,但我经常能看到这样的情形:会场里前几排总空着,老师大都选择中间偏后的位置,我还看到,当一些教育专家想以对话的方式,使讲座更接近一线老师,更能解决一线老师身上的实际问题时,台下往往是一片沉默,正是这种不想出头的平庸心理,使一个个很好的求教机会,和专家交朋友的机会失之交臂,其实,所有的专家也都期盼着能和一线老师交流,和一线老师做朋友,他们绝不想高高在上做空研究的,我做“我的作文革命”时,看到北大知名学者钱理群教授写过有关文章,多方联系,得到钱老的电话,素昧平生的钱老,给我寄来新书,提供研究参考书目给我,一年后,又写信来询问研究状况,从中我打开视界,受到鼓舞,汲取力量。

有一位专家做讲座,讲座前他试图与听众沟通情感,于是提了些简单的问题,但是底下无人响应,他苦笑一声,讲了个小故事:“我在美国读书的时候,大学里经常有讲座,每次都是请华尔街或跨国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来讲课,每次开讲前,我都发现同一个有趣的现象,我周围的同学总是拿一张硬纸,中间对折一下,让它可以立着,然后用颜色很鲜艳的笔尽可能大的写上自己的名字,放在桌前,于是,讲演者需要听者回答问题时,就可以直接看名字叫人,我不解,问旁边的同学,他笑着告诉我,讲课的一般都是一流人物,当你的回答令他满意或吃惊时,很可能预示着他会给你提供很多机会,这是一个简单的道理嘛。”专家接着讲:“事实也确实如此,我的确看到我周围的几个同学,因为出色的回答,最终得以到一流的公司供职。”

听众或许不久便忘记了讲座的内容,但是这个开场白一定会给很多人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年轻人时常埋怨机会不肯光临,而机会从来不是贴着“机会”的标签出现的,它总是变换着各种面孔,突兀地来到你的面前,当你还在犹豫的时候,它已飘然离去,你少的,就是一点勇气,伸出手来抓一下的勇气,拿出硬纸板亮出自己的勇气。

一线教学经验和行政管理经验告诉我,不少青年教师工作多年,最怕公开课和写作,遇上教研课,公开课,推三阻四,课堂之于老师,犹如舞台之于演员,一个教师,对课堂应该有着一种展示的冲动和欲望,有此情结,教学才会给人以美感和幸福感。一个畏惧课堂的教师,即便他逃避了一次又一次的研讨课,公开课,只上每日都有的家常课,他也必定体验不到那种教学激昂的乐趣和幸福。用什么征服课堂?有人说多读书,有人说多琢磨,有人说多观察,有人说多反思,有人说用智慧征服课堂,有人说用专业预设征服课堂……我说,要用你的勇气。有位青年教师对此不解,我问他主动向学校提出承担公开课的任务了吗?主动邀请教师听你的课吗?他说这怎么可能?上糟了,不是自己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吗?我说,你缺少的就是展示自我缺陷的勇气。一个人只有袒露自己丑陋的一面,袒露自己不成熟的一面,别人才能真切地看到你需要雕琢、修正的地方,唯有如此,你才能真正进步,要知道,掩饰缺点,恰恰是在不经意中大量地繁殖缺点。

勇者无敌。成功说来就这么简单,面对一项实验,能勇敢面对,请你上公开课,你勇敢接受,请你大会交流,你勇敢的接受,有征文比赛,你勇敢的参与,交给你一个乱班,你勇敢的接受,每一次接受,或许都是一次阵痛,但同时也是一次无可抵挡的成长。告诉你,成长的代价就是接受挑战,此刻,你不妨扪心自问:我用勇气接受了几次工作的挑战、生命价值的挑战呢?是否有勇气接受挑战,实际上就是“主动”与“被动”的两种人生态度。一个人有着主动的人生态度,机会怎不会光顾?全国著名青年教师袁卫星谈及往事,当年老校长对他说,你们想爬多高的山,我们就给你搭多高的梯,袁老师当即回答,你能搭多高的梯,我就能爬多高的山。之后,袁老师主动请缨上公开课,汇报课,正是这种主动出击,使袁老师迅速成长,众多教育杂志相继报道他的事迹。袁老师固然有才学,但我深信这个世界上有才华的人多的是,中国教师队伍里有才华的人多的是,他之所以脱颖而出,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有亮出自己的勇气。

人,天生具有惰性,没有人听课,对课堂的准备,对教学细节的处理总是相对马虎,有勇气请他人来听课,有勇气承担公开课,实际上就是对自己惰性的宣战,我曾对青年教师说五年内成长的“三个一百”,即上一百堂教研课,写一百篇教学文章,辅导一百个特长学生,用一百次勇气征服课堂,够了!


三、做踏地而行的教师

在我看来,一个有奋斗感的教师,一定是个踏地而行的教师,一个踏地而行的教师,一定是个愿意把教育的小事做好的教师,教育本无所谓惊天动地,在和平昌盛的今天,更是如此,作为一名教师,你每天做的大抵是这样一些小事:1、早上到学校,进班级,看看学生是否到齐,谁没来,是什么原因;2、收上家庭作业,谁没及时交,为什么;3、批改作业,谁错了,为什么错了;4、晨读开始,尽管有学生组织,但还是去看一下,学生很认真,笑着表扬;5、晨会课,可能讲个故事,可能回顾上周班级常规管理考核情况;6、和学生们一起做操;7、要上课了,准备一些教具;8、下课了,利用课间和几个学生交谈几句,课堂作业有问题的学生,此时需要点拨一下;9、到办公室,可能有一些表格需要填写;10、有了点时间,想想明天的课怎么样上,或者备下一堂课,情况好的时候,办公室的几个人扯一下教育趣事或气事;11、中午可能会有学生吵架,需要你去调解;12、批改课堂作业,一边批改一边记录错误的和优秀的案例;13、想上网看教育在线,K12网;14、想收集一点试题,布置家庭作业用;15、提醒某几个学生,回家别忘记了写作业,有不会的,可以打电话给老师,叮嘱学生明天有冷空气,添件衣服。

你看,教育无非就是做这样的小事,也正因如此,每一个教师只要投入工作,都能把这样的小事做好,做到位。每一个把这样的小事做好的教师,就是中国教育的脊梁,大家一起来把这样的教育的小事做好,做到位,就能把中国教育的大事做得让政府放心,让老百姓满意。当你尽力把教育的小事做好时,你就做起了真正的教育——我不是说纯粹指向于分数的教育,真正的教育,能影响到人的教育,往往就蕴藏于那些很小的小事之中。老师们,你不妨回忆一下,印象中老师对你留下的永不磨灭的东西,就是那些不经意间的小事:一次简短平和的谈话,一个举动,一个眼神,一个期望,一个微笑,其间饱含着教师浓浓的真情,传递出师生间短距离心灵交流的火花,经由这些小事,教育进入人的心灵,持续影响着人的一生。

教育就是这样的一些小事,把小事琢磨透,处理好,就是教育艺术,经常有学生上课不专心听讲,怎样把这小事处理好?是不是习惯性的提醒一下:“开小差的同学,请注意了。”你细想没有,这个学生不专心听讲,和那个学生不专心听讲的原因是一样的吗?是因为他以前的知识脱节了,无法听懂而不听?是因为他遇到了伤心事,烦恼事而无法静下心来听?是因为他早就预习到了,早就懂了而真的没有必要听?是因为他不喜欢这个老师而不喜欢这门功课?是因为教师的教学设计有问题?有因为教学进度太慢,引不起他思维的快乐?是因为教师某个不经意的动作或话语刺伤了他的自尊,以此来反抗?是因为他身体不好而无法静下心来听?……

能这样思考和实践的老师,就是能把教育的小事做到位的老师,能把这样的一件件的教育小事做好的老师,是在做真正的教育,是在做真正的教育科学研究。当前教育科研为什么那么浮夸,课题研究为什么受到那么多的指责和批评?因为课题研究往往省略了过程中的小事,那些挂在文件上的教育科研似乎只做大事,做“计划”“总结”之类的大事,过程中那些一小步一个小脚印的脚踏实地的事儿,没人去做,到最后,教育科研只能是一朵没有生命的塑料花。

年轻的老师们,世上原本就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等着我们去做,世上等我们去做的都是些小事情。一个真正做大事的人,当他做大事的时候,一定会觉得像是做一件小事,举重若轻,这才是真正做大事的人应有的风范。而这样一种意志和能力,正是集腋成裘,聚沙成塔般积累而成。教育原本也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教育只是一些小事,教育只有一些微不足道平平淡淡不成体系的片段或细节,每天你微笑着对待孩子,每天都摸一摸孩子的脑袋,每天你都和孩子亲密地接触一下,每天你都准备好了去上课,每天你都想一想教得怎么样,每天你都记下点教育的轨迹,每天你都做着这些小事,几年后,你将肩负起学校的一些管理与改革上的重任,那是顺理成章的了。


四、做没有借口的教师

二十年前柏杨说中国人的丑陋之一,是喜欢满世界找借口,推卸责任。二十年后的今天,借口文化依然在不少年轻教师身上盛行。教育中,他们不愿多花一点力气,不想尽可能地做善,做美,马马虎虎地做,只求“做了”,出现问题,只顾找借口开脱,他们看不到工资以外的人生价值的存在,对工作,一没信心,二没热情,能躲则躲,能敷衍则敷衍,对得起工资卡上的工资是他们最大的工作动力。他们从来不想,是否对得起学生,是否对得起自己的青春,是否对得起来之不易的人的一生,是否对得起家人和朋友的期待和关怀。

老师们,对于一下有见地的管理者来说,需要的,不是你的各种解释,而是你的行动,具有实效性地更正性行动,一件事,如果你想去干好,就会发现有很多方法,你所要思考的,是比较哪一种方法更经济更有效,同样的,一件事如果你不想做好,也可以有很多理由,这就是俗话说的“歪理十八条”,歪理,听起来还像蛮有点理似的。

都说教师工作是碗良心饭,一个教师如果养成做事找借口的习惯,实际上就是教育良知削减、消亡的行为表现。当前教师经常使用的借口有:1、“学生基础太差了……”,在今天,教学成绩无疑是学校生存的生命线,教学质量简化、异化为分数的事,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存在,一些年轻老师的教学质量不高,就抱怨学生的基础差,抱怨家长不管这不管那,基础差的学生永远存在,老师的一个重要劳动,就是尽可能地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在你手上得到发展。2、“我忙不过来呀……”对于一个有责任心的教师来说,教师工作的确很忙,但现实恰恰是,越是有责任心,教育责任感越强的教师,越不会以一个“忙”字来推诿工作,倒是那些责任心不强,把一天的教育教学工作简缩成三两小时的人,大叫其“忙”。3、“找班主任去……”育人的任务仅仅落在班主任身上,这是教育的悲哀。教师的首要工作是人的教育,其次才是学科的教学。中国教育要分数,这没什么好多说的。但不要忘了,在排名考试中,每一个学生都成为高手是不现实的,每一个教师都是潜在的“班主任”,都应在学生的“人”的成长上负起必要的责任。4、“这个事我做不了……”还没有做,怎么知道不行呢?知道自己不行,那就更要珍惜这样的锻炼机会,以使自己“行”起来啊。一个人最重要的是勇气,失去勇气也就失去了一切,一个人不能只做自己经验范围以内的事情,要习惯去做带有几分挑战性的事情,不然会永远活在害怕里,也永远活在没出息里。

人为什么要借口,要么是懒惰、贪图安逸,要么是给自己找台阶,这样,人的潜能就不能在一种无路可退的情况下得到开发。断绝退路,拒绝借口,因为借口对人的成长,就像恶狼对羊群的威胁,任何借口都无法解决哪怕是一点点的实质性问题,借口只会使人习惯拖延,习惯推卸责任,习惯转嫁过失,习惯损害他人利益,你说,这样的人能得到领导和同事的认可,成为学校乃至教育的中坚力量吗?一个人如果常常对领导找借口,自圆其说,久而久之,做事情的时候,潜在意识的第一反应是“不做”或“做不好”的借口,时时处处宽容自己,宽容到最后,只剩下懒惰、自私和一事无成,这种危险看不见,摸不着,却能致你的人生于灰暗境地。

年轻的教师,你是否已经被“借口文化”感染,如果是,那么请赶快医治,送你一个药方:设立“无借口月”。从这个月的这一天起,无论什么事情,你都及时地想尽办法把它完成,实在完成不了,把责任放在自己身上,诚恳地对领导说“我没做好,我将努力”,而不是搜肠刮肚地找借口,如果所要完成的事需要合作,那么出现问题时,也请你将责任放在自己身上,这样做,你并不会损失什么,相反,你将获得很多,你将获得责任感,你将获得信任感,你将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又因为你主动承担责任,所以你会主动去补救,从而你又将获得成长的动力,年轻的老师们,对借口说“不”吧,面对学校的各种事务,请你果断地收起借口,你说:1、好的,我马上去做……领导找你做事是对你的信任,你没有理由拒绝,况且,领导叫你做这个事情,是相信你有这个能力,不要给自己任何思考借口的机会,答应下来,再想具体的方法和办法,而不是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想借口上。2、好,我会尽力而为……,当你向大家说出“尽力而为”的时候,一方面能获得领导的好感,另一方面也会给自己一种压力;如果我“尽力而为”了还不能把事情做好,那么将给大家留下怎么样的印象?年轻的生命正是最扛得起分量的季节,做事要学会“尽力而为”3、“这个事情我来做”“只做领导分配的事”和“做不好领导分配的任务”的人很多,主动出来做事的人很少。这个世界上永远缺少主动的人,主动的人永远值得欣赏和尊敬,他们是成功一族的后备军。“这个事情我来做的人”走到哪里都是受欢迎的,哪怕是把办公室的地板拖干净,哪怕是去搬纯净水,哪怕是将纸篓里的垃圾倒掉,4、“行,事在人为”,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教育上的事情更是如此,一些你看来头疼的事情,在有经验的老师眼里可能是一件并不难办的事,一个在你看来很费神的研究工作,在有科研经验的老师的帮助下,可能一点就通了,一个令你伤神的课堂设计,在教学技术高超的教师那儿,一下子就化繁为简了,只要善于学习和请教,教育的事准能办好。

收起借口,你同事说你变了,收起借口,你领导说你变了;收起借口,你学生说你变了;收起借口,你发现自己真的变了……


  五、做远离安逸的教师

有这样一部关于熊猫和北极熊的电视片。熊猫和北极熊有共同的祖先,由于气候变化,同一祖先的熊,一批移到中国四川的温带地区,另一批移到北极的寒带地区。按一般逻辑,进入寒带地区的熊会冻死、饿死,温带地区的熊会很容易活下来。结果却相反,由于环境好,熊猫由以前比较凶猛的物种变成好吃懒做、濒临灭绝的动物。因为熊猫退出了竞争机制。温带地区食物多,食肉动物也多,老虎、狮子和狼常和熊猫抢食物,熊猫抢不过它们就不吃肉了,改吃草。食草动物也多,熊猫决定连草都不吃了,吃其他动物都不吃的竹子。这一下它犯了致命错误——它选择了唯一的食物来源。当竹子越来越少时,就有大批的熊猫被饿死,最后全世界只剩下屈指可数的少量熊猫。北极熊却在北极生活得很好,比当地的任何动物都更凶猛,体重也比熊猫大两倍。它本来是陆生动物,但最后能在海中游泳长达几小时,且能捕食水中生物,实在没东西吃时,还能在零下四十度的北极冬眠,北极生存环境的恶劣导致了北极熊强健的体魄和强大的生存能力。

这个电视片有一种经久难忘的震撼力。在绝境和安逸面前我们会选择什么?是的,我们大都会选择安逸,却不知道安逸了,也就退化了,驻足不前了。想想真是这样,学校要参加某公开课活动,要派人上公开课,你不想去,他不想去,最后某人去了,大家觉得这人真是倒霉,我可以解脱了。要参加某教育教学研讨活动,学校要有教师代表发言,你推她,她推他,推来推去,敲定了一个人,这人困苦了好一阵子。这么苦累了三五载,当年那个黄毛丫头或小子,居然从人群中冒出来了,成了名副其实的佼佼者。我们这儿有句俗语,叫“小时苦不是苦,老了苦真是苦”,年轻的时候吃点苦不算苦,而是一种锤炼,一种成长,错失这个生命最结实最富耐力的季节,人就长不大了,成不了业了;老了,再切已体验到“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句话的涵义。生命到蜡烛的尽头,想奋斗也不成了,没有耐力,没有火热、激情四射的躯体做物质保证了,这种晚年悔恨与凄苦辗转心头,其苦莫名。新东方的俞敏洪先生说:“艰难困苦是幸福的源泉,安逸享受是苦难的开始。”教育工作弹性很大,一天的工作量,用三五个小时能做,用八个小时能做,用十二个小时也可以做,你选择安逸的三五小时,时间会给你带来最严厉的惩罚;你选择十小时甚至十二小时,时间会给你带来最温馨的奖励。现在有的老师说我当不了一线教师,退做二线教师;做不了二线教师,我转个职工岗吧,看图书馆,也很舒服。这种人生总让人想起熊猫不吃肉吃草,不吃草吃竹子……

生物学家做过实验,同种生物放在两种不同的环境中,一种是非常舒适的环境,一种是要通过努力才能取得食物的环境,最后的结果永远是生活安逸的生物不是早死就是病死,而在恶劣环境下的生物却过得非常快乐而且长寿。人也一样,凡是那些在艰苦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人,都是比较坚强,有活力并能取得成功的人;而在舒适安逸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人,通常都没什么出息。在今天,特别是独生子女一代的青年教师,结婚前,父母几乎解决了一切问题,过着比较安逸的中产阶级的生活。我一直有点杞人忧天,担忧着这种幸福生活是否会过分地使人滋生安逸的病毒?因此,我总想呼唤:年轻的你,请从眼前的安逸、享受和懒惰中走出来吧,你享受了眼前,便不能享受将来;你怕吃苦,到头来吃一辈子的苦。不怕吃苦的人,其实最多吃半辈子的苦。不,晚年的时候,回过头来看自己那段奋斗的岁月,你会发现,那段吃苦的日子,才是人生最有滋味的日子。


六、做耐得住寂寞的教师

青年教师的成长,大都离不开各级各类的教育评比。应该说,在竞赛中锤炼青年教师,让优秀青年教师脱颖而出,是好事。辩证法告诉我们,好事也会带来坏现象。论文请人捉刀、赛课请人设计、通过关系笼络评委的事情,真实地存在于现实,并且,这种不公正,不公平将在今后一段时间内继续下去。我只想对年轻的你说,请你不要羡慕这种捷径式的“成功”,“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走了这条虚浮之路的人付出的代价是浮夸和虚肿,患上这种病的人,注定行而不远,注定不会成为脚踏实地的人的对手。

很多走了捷径的老师,实际上是踩在了“荣誉”的高跷上,看似高了、大了,其实再也跑不起来了。像游泳,只有靠自己游出水面的人,才是真正会游泳的人,那些依靠游泳圈在水面上“自由”嬉戏的人,身边实际上潜藏着巨大的危险。靠自己的力量成长起来的人,才真正能走向成功的辉煌。钱可以给,资金可以借,教育是学问,是研究,学问和研究无法借,也无法给。借助外在力量成长的人,没有属于自己的真实高度的人,就像缠绕着树爬高的藤,一旦树倒,藤只能摔倒地面,趴在地上。

  我知道,青年人总急着想开花、结果,想叫人欣赏其光彩动人,那么请与我一起来感悟“农夫种树”的故事吧。农夫在地里种下两粒种子,长出两棵树苗。第一棵树决心长成一棵参天大树,它拼命从地下吸收养料,储备起来,滋润每一枝树干,盘算着怎样向上生长。另一棵树,也拼命地从地下吸取养料,打算早点开花结果,它做到了,农夫很欣赏它,经常浇灌它。时光飞逝,那棵久不开花的大树,身强体壮,养分充足,结出了又大又甜的果实,而那棵过早开花的树,由于还未成熟便承担起开花结果的任务,三两年后,结出的果,又小又涩,老农用斧头将它砍倒,当柴烧了。

年轻的老师们,成功是要讲究储备的。真正的成功路遥远而艰辛,只有储备充足,走的路才远,胜算的把握才大。如果没有储备足够的馒头与衣物,或许走到半路,你就会饿死、冻死。人的成功是一种自我价值的实现。这种自我价值的实现是艰辛的,是一个人勤奋努力的工作,用自己的能力干出一番周围人认可的成绩,并获得大家尊重的过程。谁都无法跳跃“艰辛”。如果你想跳过这个“艰辛”,你得到的,最多是表面的尊重,背后却是不屑和鄙夷。用自己的力量成长,既要抗得住教育探索的艰辛,又要耐得住教育研究的寂寞。一个真正的教师,他会沉浸在别人以为的寂寞无聊中,乐此不疲,像周国平所说的“丰富的安静”。在我看来,不管是太空年代,还是新新人类时代,教育都要拒绝浮躁,都要静下心来,任何虚浮的行为,只能导致教育的失误乃至失败。一个人的成长必须要耐得住寂寞,学会享受寂寞,这样才能把基础打好,就像那座能鸟瞰全台北的新光摩天大楼,在它落成之前,人们都觉得奇怪,怎么一直在打地基呀。这个地基整整打了3年,才有了摩天大楼。

成长需要忍耐,全世界的人都看得到运动健儿在奥运会上的荣耀,但是,又有多少人看到了他们背后所付出的、常人难以忍受的艰辛与寂寞呢??


七、做永不放弃的教师

1948年,邱吉尔应邀在牛津大学举办的主题为“成功秘诀”的讲座上发言。演讲那天,会场上人山人海,全世界各大新闻机构的记者都到了。邱吉尔用手势止住大家雷鸣般的掌声,说“我的成功秘诀有三个:第一是,决不放弃;第二是,决不、决不放弃;第三是,决不、决不、决不能放弃!我的演讲结束了。”说完他走下了讲台,会场上沉默一分钟后,爆发出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

邱吉尔的演讲简短但发人深省,人的追求,起初激情洋溢,仿佛有使不完的劲儿,结果成功,锦上添花的支持者会有很多。最难的,是中间那段奋斗,那段需要“决不、决不、决不放弃”的坚忍岁月。这段日子,确实会有很多迷惘,很多困难,很多意外,但很多时候,不是走向成功的路异常泥泞、艰辛,而是我们自以为走不过去了,以为前面那个困难大得难以想象——不错,前进路上的很多困难,正是从我们心里生出来的,这把心里的锁,把我们锁得透不过气来,把我们锁得心力交瘁——从而一次又一次的放弃了。其实,那个困难只是个气球,看起来很大,只要你走过去,它就会被你呼啸而来的风给吹跑了。你要坚信,所有困难加起来,都不如我们“人”能够想出来的克服困难的办法多。

年轻的老师们,请不要放弃,不要在5年内放弃。朝着奋斗的目标,坚持做上五年,你一定会做出属于自己的一片教育的天空。你要知道,美国总统的一届任期只有四年,我们国家总理的一个任期,也只有五年。说得直白点,一个老想管全世界的美国,总统想做出点让公民认可的事业来,也只给四年的时间;一个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泱泱大国,总理想要做得有起色,也只看五年。我们教一门功课,带一个班级,认真地坚持做上五年,研究上五年,一定能够出成绩。这五年里,你也可以选择某个内容,作为教育教学上的一个点进行突破性研究。如果你是一位班主任,可以研究班队活动,或是班集体建设,或是晨会课,或是和后进学生的谈话,等等;如果你是一位语文老师,你可以研究阅读教学,或是研究作文教学,或是研究课外阅读,或是研究写字教学,或是研究识字教学,或是研究提前读写,等等,先把这个点做好,做出自己的特色来,再迁移或拓展。我想再次请你记住的是,这五年里,不管发生怎样的困难,你都要“决不、决不、决不放弃”。五年,并不是很长。我坚信,五年能给你带来一个全新的教育人生。

记得我做“我的作文革命”时,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起初,我们办的是手抄作文周报,但效果很不理想,一是因为小组轮流手写出版,速度慢,也难以正常出版;二是容量太小,只能刊用四五篇习作,不能使更多的学生获得成功感受,也不能形成一个“我写、我能”的氛围;三是耗时太多,从版式到写字插图,一张手抄报耗费学生大量的课外时间;四是手抄报只能出一张,无法让每个学生都拥有,也就是说,这张报纸,其实“假”得很。现在想来,斯蒂芬逊的故事对我启迪很大。1814年斯蒂芬逊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辆蒸汽机车,它丑陋笨重,速度赶不上马车,周围人嘲笑他制造出了一个笨重的丑八怪。斯蒂芬逊没有后退,他坚信机车有着马车无法媲美的优势。他不断实验,不断改进,近两百年过去了,我们知道,高速火车的速度已经超过了每小时三百千米,而马车,还是那么点劲儿。我也坚信,写作就是人的另一张说话的嘴巴,是一种别样的自我展示,搭建一个展示的平台,让学生在平台上对话,在对话中作文,是具有生命的价值的。不久,学校配备了电脑房和“一体机”。我立刻想到,依托先进科技,办班级作文周报,完全可以克服手抄报的缺点。实验马上得以顺利开展,正是这点坚持,才有了今天的“我的作文革命”。

“决不、决不、决不能放弃”,遇到挫折,请和我一样在心底狠狠默念。


八、做超越失败的教师

任何人的成长都不可能一帆风顺。一个在事业上一帆风顺的人,一个没有经受失败煎熬的挫折折磨的人,不可能具备很强的心理承受能力;一个没有优良心理素质的人,不可能经得起漫长人生路上的各种压力和考验。而心理承受力是在失败的不断搓揉中诞生、增强的,就像面粉要揉成具有韧性和柔性的面团,放上水后捏,捏一遍两遍不行,再捏,再揉,捏上百遍,揉上千遍,它就不散并且有韧劲了。你看到教育界的名师、大师们在大型课堂教学观摩会上,没有丝毫紧张与慌乱,谈笑风生间,妙语连珠里,课堂在众人钦佩的眼神中余音绕梁。但是如果你有机会走近他们,如果你能深入了解他们,我相信,每一位名师都历经过失败的痛苦的搓揉的。小语界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屡次提起年轻时上的一堂公开课,那节课是学校隆重推出的,邀请了三省一市的专家和领导,但他上砸了,砸到自己都不知道怎样走出教室。但是这失败带给他很多教益,暴露出的问题,让他真实地、彻底地了解了自己,失败让他拿出了从零开始的勇气,失败让他静下心来沉浸到再研究中去。每次谈及经历,薛老师都会说起那次失败。毫不夸张地说,每一个成功者的脚下,都有失败的基石垫着,他们之所以伟岸,是因为他们站在了那些我们不愿意站的失败的基石上。我们看到他们成功的风光,而他们脚下,曾经和你我一样,泥泞不堪。

是的,成功者之所成功,就因为他们在失败的熔炉里冶炼了,因为他们能忍受常人不能忍受的困境,因为他们懂得困境后的“五分钟“就是光明和温暖。年轻的老师们,一个没有历经失败的熔炉考验和锤炼的人,即使获得成功,那也难逃“偶然”之说,难逃最终的低落和失败。此刻或许你正为一次赛课的失败而痛苦,或为自己的一项教改实验没有取得相应的成效而懊悔,或许你的教学论文评比又名落孙山,或许你带的班没有取得理想的成绩,那么你要知道,这是上苍对一个成功者必然的垂青,这是让你在考验中获得优秀的心理承受能力啊,跨过这一道坎,你将处变不惊,你将从容优雅。所谓“烦恼即菩提”,没有烦恼的锤炼,怎么能证得菩提呢?

英国劳德保险公司曾从拍卖公司买下了一艘船,这艘船1894年下水,在大西洋上138次遭遇冰山,116次触礁,13次起火,27次被风暴扭断桅杆,然而它一直没有沉没,据英国的《泰晤日报》说,截至1987年,已有1230万人参观过这艘船,仅参观者的留言本就多达170本。人们为什么对这艘船有这么多的感慨?仅仅是它的传奇经历吗?当然不是。人们从船的身上读懂了人生,那就是:“在大海上航行,没有不带伤的船”失败与伤害是如此正常,因此,年轻的老师们,失败面前,全世界都可以指责你,唯独你不要指责自己,全世界都可以放弃你,唯独你不可以放弃你自己。用失败惩罚自己,到最后会把所有自信摧毁,会对以后的教育人生的追求抱着无所谓以至麻木的态度,这是最可怕的惩罚。这种惩罚将使一个积极向上的人,从优秀人生的大部队中淘汰出来,陷入人生真正的可怕困境。

年轻的老师们,不管你经受何种失败,你不会贬值,只会升值,因为你已收获失败。成功带给人的是荣誉——人是很容易在荣誉面前失去方向和继续前进的勇气的动物,唯有失败,真正给人带来进步的思索。不管此刻的你或未来的你将遭遇怎样的失败,请你记住,你没有贬值,在这些磨练中你已得到升值,只是这些价值,目前还没有适当的方式和机会展露出来,它需要在下一轮的实践中给你惊喜。可以说,99%的成功者都经历过一次次的失败,只是他们懂得,失败之后自己没有贬值,他们知道,失败100次,第101次成功了,这个生命就有了真正的价值了。而就此沉沦下去,那不仅是一种人生的遗憾。我对你的期望是,从你开始奋斗的教育人生算起,五年内不管遇到怎样的风浪,请不要放弃,你应该知道,种在泥土里的花,一些在春天绽放,还有一些在秋天绽放,这个时候你或许担心了,马上就冬天了,我的花怎么还没有开呢?你知道吗?你种的是梅花,只有到了冬天,才绽放其傲雪的风姿。


九、做挑战自我的教师

有位年轻的老教师找我。他30出头,却已有十多年教龄,他感慨地说,像他这种年龄做教师没戏唱了,35岁即在眼前,一过这线,转入中年教师队伍,什么教育教学评比都将与之无缘,教育人生从此平淡而过。我理解其感慨,很多地方把培养目标锁定在刚出道三五年的青年教师里,之后大都由教师自生自灭。那位年轻的老教师的感慨也是出于这种管理上的缺陷发出的。但我认为,重要的是主观。有位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35岁后才转行教语文,但他取得的成绩是99%以上的、一入行就教语文的老师无法比的,内因决定外因。35岁左右的年轻的老教师,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和社会经验,家庭生活也比较稳定,不用谈恋爱也不必给孩子换尿布,进入一个相对清闲的状态。而“清闲”,正是消磨人奋斗志向和勇气的杀手。就像找我的那位年轻的老教师,他说“没戏唱”,只是为自己进一步心安理得地“清闲”下去找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

三十五岁对众多的人(当然包括教师)来说是一个年龄的隘口.这个时候能振奋起来的人,将使教育人生成为一种自我实现。我常为老鹰的自我挑战所钦服。你可能不知道,老鹰是世界上寿命最长的鸟类,它能活七十岁左右。要活那么长的寿命,它在三十五至四十岁的阶段必须作出困难却重要的决定。这个阶段,老鹰的爪子开始老公,无法有效抓住猎物,它的喙变得又长又弯,几乎碰到胸膛;它的羽毛长得很厚,使它飞翔的翅膀变得十分笨重。它只有两种选择:等死或者经过一个十分痛苦的更新过程。在这个十分痛苦的过程中,它必须努力地飞到山顶,在悬崖上筑巢,停留在那里一百五十天。它先用大喙击打岩石,直到喙完全脱落,然后静静等待新的喙长出,再用新生的喙把指甲一根一根地拔出来,新指甲长出后,再用它把羽毛一片一片拔掉,五个月后,新羽毛长出来了,老鹰又将在蓝天上威武地翱翔三四十年。年轻的老教师们,如果你对自己的教育人生现状不满意,那么就应拿出鹰的勇气来改变自己,把身上的懒惰摔打个粉碎,再把身上的清闲一片一片拔掉,最后把身上的借口一个一个无情的揭穿,像鹰一样勇敢地向自己开刀。自然,老鹰如果不这么做会有生存的危机,我们不这么做,不会有生存的危机,但是我以为这正是我们最大的敌人。试想,如果鹰被人圈养起来,有吃有穿有住,三十五岁后的鹰还能有搏击蓝天的快乐和自豪吗?

我对那位年轻的老教师说,如果你不满足于生命现状,那么请不要用“年龄大了”来做无谓的托词;如果不尝试着去改变就永远无法改变,而一个人下定决心改变,则什么时候起步都不嫌晚;一个人下定决心要做成一些事,则什么人都将为你闪道开行。被动等待,总会落空,只有主动追求才会成功,我们无法改变整个教育的大环境,但是,正像一位知名人士说的,“上个世纪最伟大的一项发现是,人可以经改变自己的态度来改变自己的命运”。我们无法改变环境,那么就让我们改变自己的态度吧。

我愿意坦陈我的教育经历:教了十年书,我才在本地区获了一个赛课奖,而这个奖很多青年老师出道三四年就获得了,我就想,就当减去十年吧,那我不就是一出道就获奖了。一个一出道就能获此奖的教师,将来一定不会太平庸。26岁的那年,我发表了第一篇豆腐干,这同样不值得炫耀,出色的年轻老师那个年纪已发表好多了,我就想,减去十年吧,就当16岁,16岁能发表教育文章,天赋不错呀。32岁那年,我出版了第一本书,这个年龄出书也很普通,我就想,减去十年吧,就当22岁,22岁能出版专著,该是个有前途的青年吧。又想,一个22岁能出书的青年老师,努力到44岁,一定能做出点成绩吧,而到那时,再加回那十年,也不过54岁,54岁能做出点事来,人生没白活呀!要知道多少人从朝气蓬勃到白发苍苍,一无所获。

因此我要说,如果你今天是30岁,不妨看作是20岁,如果是38岁,不妨看作是28岁,人定胜天,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倦怠期只是一个定义,书上的定义,它只是一种善意的警告,警告我们要唤醒心灵深处的教育激情,把教育人生活得更积极,更充实些。年轻的老师们,不管你有没有过倦怠期,是否处于倦怠期,我们的心灵深处都应该有一种挑战自我的精神和力量,它使我们的教育生命同青春一样热血沸腾、轻舞飞扬,一个善待教育的教师,才是一个善待自己生命的教师——要知道,我们的生命,已经注定和教育血脉相连,要知道,一个人活着总要对人生对社会有一个交代,一群教师如果迷迷惘惘,这个学校就非常可怕,一个民族的教师如果迷迷惘惘,那么可怕的将是整个国家。


















 楼主| 发表于 2014-1-25 05:48:23 | 显示全部楼层
2014,我希望徐艳阳


(图片来源于网络,共识网配)
有纸媒稿约让我谈2014年的希望,希望、未来、理想、愿景、宏图、志向、憧憬、展望这一类词语,有一种不用考虑成本轻松、愉悦和激动。正因对成本、代价、可能性的考虑意味着一个人的成熟,人的成长就是不断降低自己理想标准的过程,孩子的理想可能是“要当元帅”,而大人的理想可能只是“多收三五斗”。从负面上讲,这是一个理想逐渐萎顿的过程;从正面上讲,这是一个追求逐渐踏实的过程。
2014年,我希望我们的国家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宽松、人民幸福。在我们的治理文化里,之于具体,我们偏好宏远;之于方法,我们偏好愿景;之于规范,我们偏好期许。我们曾那么喜欢这些童话一样的理想,以为只要时间一到我们就可以“跑步进入共产主义”、“超英赶美”、“四个现代化”等等。事实上,没有什么会从天上掉下来,理想不仅要有召唤意义,也要有设计意义,我们需要时间表、路线图所表达的切实努力。改革开放三十年,经济上“发展是硬道理”与政治上“摸着石头过河”相辅而行,于今经济发展对政治体制的透支已经饱和,日益呈现的矛盾正在“倒逼改革”。
2014年,我希望能在社会转型的拐点中划出圆满的曲线。始自清末修律的社会转型步履艰难,因涉于数千年文化积蕴、体制惯性、政治审美、利益格局而无比惊险。“大革命”的对象是“旧制度”,而“大革命”的推手也是“旧制度”,人能否抓着自己的头发把自己提起来?这在物理学上是不可能的,手在给身体一个向上的力的同时,身体也给手一个等大的向下的力。在政治学上却是有可能的,甚至是只能如此。“惊险一跳”的政治魄力、“步步为营”的社会容忍需要着力点和覆盖面,纵览各条战线,唯有法治可担此重任。
2014年,我希望所有人在法律的约束下有预期地生活。人人平等状态下的法治摆脱了人对人的无条件依附而获得了人的解放,摆脱了人对人的无止境争斗而获得了人的安全,因而成为现代社会的标志。我们是有着漫长人治传统的国家,向法治的转型自有难度,但是我们也有着“儒表法里”的传统,我们也已经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相应的法律职业共同体,法治成为政治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和抓手已有相当基础。建立法治说起来复杂,其实超不出商鞅的“移木立信”,也就是习总书记说,“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在权力与法律的角逐中,高蹈的表态所倡引的教化固然重要,但不若付诸实践的教训来得深刻。
2014年,我希望政府率先尊重人民法院的生效判决。司法的工作就是明辨是非,按照萧伯纳《巴巴拉上校》中的说法,明辨是非是“考倒一切哲学家、难坏一切律师、搞昏一切商人、毁灭大多艺术家的一个问题”,能够明辨是非的人“真是个天才,圣人中的圣人,人间的天神”。在社会转型时期,是非的标准都不稳定,明辨是非更是难上加难。实质正义终难把握,只能尊重实质正义。法院终审判决雷州市政府、雷州水务局偿还他人工程欠款300万元,却未得到有效执行,在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雷州市一位副市长称:“不能盲目相信法院。”司法不是没有问题,有的问题还挺大,但是解决司法问题的方法不是“不相信”,而是“必须相信”,如果我们不相信司法,会更盲目,也会更无序。
过于宏大的理想确不可一蹴而就,具体的法治进程更不可藉此一言蔽之。法治道路“道阻且长”,中国诸多问题复杂难办,那我们就放下宏大叙事,谈点具体希望吧。2014年,我希望政府政府在每年度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或在两会中设专项环节就政府自己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的情形做出说明。

 楼主| 发表于 2014-1-26 01:49:2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3-5 16:47:05 | 显示全部楼层
《2012我在读什么》网络教研记录
张祖庆   2013年1月30日
一、群主公告
张祖庆:各位亲, 大家好!我是“下城区小学中年级语文群”负责人张祖庆,今晚由我为大家主持本次聊天活动。
今晚的下城教研群,高朋满座、蓬荜生辉。来自全国各地热爱阅读的朋友们,聚集在这个虚拟的网络空间,聊聊我们自己的阅读生活,聊聊孩子们的阅读生活,这是一件很好玩也很有意思的事。为了让聊书活动更有顺序,请允许我将有关事项在这里说明一下。
(一)今晚活动流程
1.宣布群聊规则;
2.朱煜、闫学老师聊教师成长与专业阅读;
3.特邀嘉宾丁慈矿、王小庆、朱文君、李祖文、陈金铭、张学青、周益民、郭初阳、蔡朝阳、蒋军晶聊“2012印象最深的书”和“2013最想读什么”;
4.群内教师与嘉宾互动,自由聊书;
(二)今晚聊书规则
1.先请各位把自己的头像亮起来,象征着阅读之灯点亮在生命中。
2.为了醒目,主持人发言用16号红色字体,嘉宾发言用16号蓝色字体,其余的群友,请均用黑字字体。
3.为了有序发言,朱煜老师、闫学老师聊“教师成长与专业阅读”的第一板块,以及“特邀嘉宾”聊聊阅读的第二板块,请各位不要随意插话。若有疑问,请递交给群主QQ七彩雪狐蔡老师,将由群主转交给朱煜老师、闫学老师或各位嘉宾老师。
若不遵守规则,管理员提醒三次,仍不遵守规则的,管理员会请其退出该群。
4.“自由聊书”板块,老师们可以和嘉宾互动聊书,也可以将自己阅读过的好书和大家分享。
二、嘉宾聊书
嘉宾一
朱煜:上海福山外国语学校小学部主任,中国教育学会名师巡讲团特邀讲师,华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兼职导师。出版专著《讲台上下的启蒙》等五部。另在多家专业刊物上发表文章几十篇,常年在《百家作文指导》杂志上开设作文故事专栏,在《上海教学研究》杂志上开设随笔专栏。
朱煜老师的书房照片
各位同行,我先按照要求把几本书介绍一下:
《新论语》全书分为内外二编。内篇收录了《论语》中孔子说的话。包含了核心篇(探讨“仁”的内涵)、路径篇(指明求“仁”的三种途径是学习、修身和践行)、实践篇(从治国、处世两个方面讨论“仁”的实际应用)、例证篇(以实例教学的方式,通过评论弟子、议论时政、评说历史等展现“仁”的深层含义)、哲思篇(讨论生死、鬼神、时间等哲学命题)。外编收录孔子学生们的话,包含了评价篇(同时代人对孔子的评价)、记忆篇(弟子们回忆孔子)、阐释篇(弟子们阐述孔子的思想)。还是《论语》,一字不加,一字不减,但面目一新。
另外两本,分别是:
《读书十年》这部《读书十年》信息量极大。除了上面提及的可以整理书单,了解一个读书人的阅读史,还可以借此研究《读书》这本改革开放后文化界重量级刊物的发展历程,或者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版界的情况。如果有兴趣,将日记中文化名人们的事迹选摘出来,就能编成一本有趣味的笔记。我甚至胡想,具有经济学背景的读者如果针对那些菜名、物价作一番梳理,或许能写出一份反映那十年社会经济状况的案例分析报告。那该多有意思。读书十年,是扬之水在<</SPAN>读书>杂志工作时的日记,全书一共三册。
《嫏嬛文集》此书上一次出版是在八十年代中期,我一直想买,遍寻不得。说到张岱,大家都会想到湖心亭看雪,其实,这部书更出色。买到这本书,算是了却一桩夙愿。这是最后一本2012年给我印象最深的书
接下来我回答第二问题,2013年想读什么书。想读的书,很多,但是要看是否出版是否买得到。重读的书,每年几乎都一样。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这是一本老书了,现在估计很难买到了,但是我以为语文教师应该好好读一读,如果买不到,可以买叶圣陶教育文集,现在课标中提出关注表达的观点,要真正理解,叶圣陶的书一定要看的。
第二个每年要重新看的书是董桥在牛津出版社出的所有文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留意过香港出的董桥的散文集,不管文章还是装帧几乎达到极品的程度.当然也有人不喜欢,呵呵。
2013年第三种,我要读的书是《周作人散文全编》。周作人是我最喜欢的中国作家,在思想上,文章观念上,我深受其影响,因此也是每年都要翻看的。最后一本打算重看的书是《旧文重读》是赵志伟先生编写的,都是各路大家对语文教学、语文学习的心得,赵先生的题解写得很精彩。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的。
最后要推荐给大家的书是朱自强《儿童文学概论》、流沙河《书鱼知小》、《汪曾祺小说集》,这三本书都很适合在寒假中阅读,虽然文体不同,但是都很好读,读起来很轻松,能让大家有所得。
说说教师阅读与专业成长的关系,我有如下体会供大家批评指正。
首先,教师应该具备本体性知识,因此,语文教师首先应该知道一点文章学,文艺学,语言学的知识,还有文字学的知识。现在很多学校都在开展儿童阅读活动,如果没有一点文章学、文艺学的知识,那么很容易在开展儿童阅读指导时走弯路。
第二,教师还必须读一点教育心理学,阅读心理学的书。刚才张学青老师的书单里面就有一本这方面的书。我们日常上课,选择教学方法策略,很多时候都是靠经验,但是经验背后有没有规律,我们必须要明白,所以要读这类书。
第三,语文教师要多读杂书,和自己专业无关的书,与专业有关的书。说实话,好的,并不多,读完了,吸收了营养,也就可以了,接下来要发展,那就要靠你广泛的阅读,从而打开视野。大家一定很熟悉管建刚老师的作文教学革命,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他在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时所用的一些方法很像是一种促销手段。我自己推想,他能想出这样的点子和他经过商一定有关系。我自己推想,他能想出这样的点子和他经过商一定有关系。
除了读书,我还建议大家:一定要多听别的学科的教学,这一点非常重要。杭州每年有千课万人,我建议大家一定要去听数学课,有的时候语文课的票可以不买,但是数学课英语课一定要去听。我自己每学期都要听大量的非语文课,一有机会还会去听初中高中的课,收益极多。上周,我听一个高中老师讲如何上历史课,精彩极了,讲的是新文化运动,内容极多,但是这个老师用胡适作为一个主线,串联起所有要点。我想,这对我们语文教学是很有借鉴价值的。
我总结一下自己的发言。教师读书要平衡,既要有专业方面的阅读,也要有兴趣阅读,而且要力求把书读通读透,这样到了一定的年纪,你就能说,书读完了。我有一万多本书,有人问我读的完吗,我说如果一个字一个字地看,估计到死也看不完。但是,如果把书读通透了,那么最后要反复读的,就是十几本书而已。所以在这个意义上,书还是读的完的,就看你如何读。第二,教师阅读之后要懂得将心比心,什么意思呢,就是千万不要以为自己读懂了,有体会了就希望孩子也能懂, 读的越是多的老师常常会忍不住,但是从专业的角度,必须忍住,呵呵。最后,就是把听课评课当作一种阅读,这是教师特有的阅读,读什么,读课。本学期我组织学校教学竞赛中,先设计了一套与平时不一样的评课标准,然后将其做成电子问卷,每个老师听完课,必须完成针对执教者的问卷。每次完成问卷就是一次评课,就是一次学习,就是一次反思,最后我在统计数据时,发现教师们的评价结果非常可观,于是奖项就从此决定,完全是投票产生,我觉得这也是一次民主训练,为此很得意,哈哈。
我要说的就是这些了,不要意思,打字太慢耽误大家了。
张祖庆:金克木在《书读完了》一书中,表达的就是刚才朱煜老师的核心观点。最好的书就那么几本,把最好的书读透。读得多,不一定好啊!我们,要忍住。谢谢朱煜老师,带领我们徜徉于书的海洋,让我们免费享受了阅读大餐。下面,让我们请出今晚第二位聊书嘉宾,特级教师闫学老师。
嘉宾二
闫学:特级教师,杭州市拱墅区教育局教研室语文教研员,小幼教研中心主任。出版教育教学专著《教育阅读的爱与怕》、《跟苏霍姆林斯基当班主任》跟《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教师》、《小学语文文本解读》(上,下)等。闫学老师在全国各地为老师讲教师成长与专业阅读,受到一线教师的广泛欢迎。
2012年读了几本书完全凭兴趣最喜欢的说三本:
1. 马尔克斯《霍乱时期的爱情》
2. 卡尔维诺《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
3. 高尔泰《寻找家园》
尤其是霍乱时期的爱情喜欢,伟大而丰富的爱情史诗,有着深深的苍凉的况味,令人唏嘘不已。卡尔维诺是与诺奖错过的伟大作家。小说光是形式本身就吸引了我。
高尔泰《寻找家园》是渗透了血泪的文字,迫使我们在喘息中作一刻停留,回望民族的历史,寻找精神的家园。呵呵,这些书都让我睡不着觉,不知各位朋友看了这几本书没有?
还有李娟的文字也不错,描绘了另一个世界,另一种生命状态。野夫的文字也喜欢,(张祖庆《乡关何处》)其中《江上的母亲》,憾人心魄。原来看过没有删节过的电子版,这次公开发行,虽有删节,但对大陆读者来说已经是福气了。高尔泰、野夫与徐晓的作品,都渗透了血泪,又惊人的坦率。(张祖庆:徐晓的《半生为人》)还有北岛的散文,这些年凡是他出版的散文集都买过,也读过。可惜有些篇什重复了,也许由于他是诗人的原因,语言太漂亮了。(张祖庆:《青灯》《蓝房子》)想想2012年还是文学作品读得多。失败之书,也很好。北岛有一本《时间的玫瑰》非常不错。
去年还在带领工作室的老师们阅读,推荐了一些书籍。主要是三个板块:专业知识、教育理论、人文视野。去年工作室的学员们花了不少时间读王荣生的《语文科课程论基础》。
嘉宾三
丁慈矿:全国优秀青年名师,对课、民国教材研究专家。全国首届经典诗文教学大赛特等奖获得者。他的博学和独创性的“对课”研究蜚声教坛,《小学对课》一书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后,多次再版,广受欢迎。先后应邀到山东、广州和上海等地上示范课和作专题报告,深受一线教师的欢迎。
书房
2012年买了许多书,网上、实体店都买了,前前后后近200本。但看过的不多,仅仅十几本而已。
这是卓越网买的一部分书,2011年曾下定决心不再买书,家中没地方放,老婆也强烈反对,我也戒了多次,都戒不掉。2012年,小孩出生,我给他起名“丁子阅”,于是又有了买书的理由,自己看不完,留待子阅。我现在看书主要在地铁上。上班来回要两个小时,去一个小时,回一个小时。在匆匆的路上,读了一点书,去年印象最深的是三本:
第一本,《中国书法的理论体系》熊秉明。天津那本没买到,我买的是商务印书馆的“中国文库”版。(如果是天津教育版的,版式很疏朗,读起来一点不累)熊先生是杨振宁的小学同学,大数学家熊庆来的儿子。大家不要被“理论”二字吓住,其实这本书很好懂,很有意思,大家说“理”,平易近人。不多说了,喜欢书法和写字的老师可找来看看
第二本,《学龠》,钱穆先生的著作。是讲治学门径的,九州出版社出的,怎样读书,怎样治学,钱先生以自己读书治学的经历指出了明路。
第三本《唐诗综论》,商务印书馆,林庚著。林庚先生首先是诗人,其次才是文学史家、古典文学专家。“盛唐气象”、“少年精神”即林庚先生对唐诗最精妙概括。这里面的文章妙极了,有些段落是可以拿来背诵的。
不好意思,事先没时间准备,先谈到这里吧,欢迎大家到上海来一起逛书店。
张祖庆:请谢慈矿与我们分享他的书单以及阅读心得。慈矿是刚刚到亲戚家,即上网与大家交流。尤为感人。另一位爱阅读的朋友郭初阳,此刻正在高铁上,但愿他此时信号不错。呼叫郭初阳!初阳请回应!
嘉宾四
郭初阳:独立教师,杭州越读馆语文教学负责人,认为语文课堂的目标是培养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敢于表达的公民,著有《言说抵抗沉默》、《颠狂与谨守》、《救救孩子:小学语文教材批判》(合著)等。
2012年印象最深的三本书:
一.《精读本圣经》新世界书房有限公司,2010年6月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0745487。连《圣经》都没有细读过一遍的语文教师,很难说是合格的,因为《圣经》是西方文化的源泉,欧美诸国语言的规范化,几乎都是从翻译《圣经》开始的;《圣经》现代汉语的规范化,也是如此。大量文艺作品都与《圣经》有关,但丁《神曲》、弥尔顿《失乐园》、班扬《天路历程》等,都直接取材于《圣经》,莎士比亚平均在每个剧本里要引用旧约《圣经》十四次。《圣经》乍读有些费解,到目前为止,最好的汉语阐释本就是《精读本圣经》——正文排版分成两栏,左栏是圣经原文,右栏是逐节的解释经文。
二.《可操作的民主:罗伯特议事规则下乡全纪录》,寇延丁 袁天鹏 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年4月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0563202/。袁天鹏在2012年来访越读馆时,说到民主下乡,目光炯然,神采飞扬。谁说村民素质低而不可教育?议事规则下乡,南塘村民学开会,还不是一学就会了,不信,书里还附有记录会议过程的碟片为证。民主是可学习、可培训、可操作的。教师们需要思考的是,如何让议事规则走进小学的课堂?
三.《认识神》,[加]巴刻 著,中国基督教协会出版,2011年11月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754852/。神在掌管历史——从词根上就可以看出来,历史(History)所记录的就是祂的故事(His Story)。在本书开篇《研究神》里,巴刻写道:“我要求我们去做的,正是暂且塞住双耳,不去听别人告诉我们‘人根本无从认识神’,先跟我走一段路看看。毕竟,要证明蛋糕的味道,必须先去品尝。”你是否愿意跟随这位牛津大学的哲学博士,同行一小段人生旅程呢?
2013年最想读或重读的的一本书。《非学校化社会》,伊万·伊利奇 著,吴康宁 译,桂冠图书,2004年3月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997483/。这是一本最需要引入大陆的书,1992年就有了台版,二十年后,大陆的教师们依然无缘得见。或许是因为无知,或许是因为官方害怕本书中的洞见与预言:“真正的教育过程将从社会的非学校化中获益,尽管这一要求在许多学校工作者听来无异于对教育的叛逆,然而,如今在学校中正遭致扼杀的,恰恰是教育本身。我们为何必须废除学校?在这本书里有清晰的论证。”
推荐寒假阅读书目给孩子:
小学低段:《鲸鱼》(日)五味太郎,余治莹译 文图河北教育出版社;
《小房子》(美)维吉尼亚·李·伯顿 编绘,阿甲  译南海出版社。
小学中段:《阁楼上的光》(美)谢尔·希尔弗斯坦著,叶硕译 南海出版社;
《拉封丹寓言诗选》(法)拉封丹 著,远方 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小学高段:《马提与祖父》(意)普密尼 著,张莉莉译,新蕾出版社;
《长袜子皮皮》(瑞典)林格伦 著,李之义译,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完毕,谢谢大家!
张祖庆:谢谢在高铁上一路奔驰的初阳。愿你的事业,也一路奔驰。《当代教育家》杂志在创刊号上的第一期人物,外国的,介绍了雷夫。国内的就是介绍郭初阳。关于郭初阳,最好的了解方式,大家可以去看看他的几本书。谢谢初阳。祝旅途愉快!
嘉宾五
陈金铭:网名曾阿牛,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小学语文教师》责任编辑,新型教研形式“辩课进校园”主持人,全国新经典日日诵课程实施领衔人。当过10年小学语文教师,编著的《跟着名师教语文》《新经典日日诵》等书受到一线教师欢迎。
2012年读过的印象最深的三本书:
1.一本小说:《晚来寂静》,《人物》主编李海鹏作品,同为北方人,同为70后,生活经历、情感体验有相同的一面, 但显然,这不是最打动我的理由,而是作者的文字。作为原先南方周末黄金时代的卓越记者,李海鹏在媒体记者中享有崇高职业赞誉,转身写散文、小说,同样带来了私人化写作快感的强烈体验。跟老一辈作家完全不同的文风、思维、结构。文艺青年、中年们可以验证一下。
2.一本新闻传媒的书:《<</SPAN>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解开了《华尔街日报》为什么产生了那么多令人惊叹的报道的谜团。这是美国最有影响的一张报纸之一。你知道,国内的新闻媒体几乎是在重走国外发达国家的路,包括精神、模式、手法,甚至报道形式。好的写作是相通的。新闻报道和写作也是如此。因为它们的本质都是故事。虽然你不是记者,但会时常用到写作——这本书会让你明白,到底是哪些元素让你写的东西从本质上变得有趣和吸引人!所有被称为伟大的故事,都来自伟大的创意,几乎在所有伟大的故事创意中,都有一种人性的展示。我没见到国内解释故事是怎么产生的,有如此清晰、准确的书。
内容一窥:
第1步 怎么找到好故事
第2步 好故事该如何构思
第3步 让故事吸引人的元素
第4步 计划与执行
第5步 组织材料和结构
第6步 处理导语、数据和引语的诀窍
第7步 让字和句抓住眼球
第8步 万字以上的长篇故事
第9步 如何有效地修改
3.一本语文教师用书:《名师谈阅读教写作》。作者是台北教育大学语文与创作系教授,是台湾较有影响的散文家。在大学教授创作、现代文学及古典小说等课程。虽然是大学教授,但廖玉蕙是接地气的那种,她常年和中小学语文教师厮混在一起,知道一线教师需要怎样的指导,因此,这本书就显得那么贴近一线,那么实用、可操作。值得提醒的是,她在大陆还有另一本谈阅读的书,跟这本是一样的,只是换了家出版社而已。
内容一窥:
自序 怎么欣赏?怎么写?
第一部分 阅读是情商开发的过程
多元解读的能力从何而来
阅读一本书的几个策略        以阅读蒋勋《孤独六讲》为例
少年王冕如何布局他的人生    解读《王冕的少年时代》
从极短篇看人生悲喜          以《天使与软糖》和《永远的蝴蝶》为例
九弯十八拐式的寒暄应酬       林语堂《冬至之晨杀人记》
浅近语言,深远寄托          王鼎钧《生生不息》、《注意差异》
未知的恐惧                  雷骧《小书》
泼墨点染,意境尽出          《风中的白杨树》
时光过于抽象,流速过于安静   黄信恩《时差》
维护主动抉择的尊严           米尔 《出走》
第二部分写作就是自我与周遭的对话
从粗豪中找到细致            扩写的方法
衔接无间的节奏掌握          续写的策略
视觉与感觉的结合            看图说故事
脚踏四方,文写八面          报道的撰写
纸短情长                    极短篇
以殊相写共相                亲情散文
轻松看电影,用心写文章
添枝加叶或翻案补恨          古典与历史改写
第三部分 观察思考打造不一样的创造力
长话短说                    短信写作
颠覆传统的创意              演讲或致词
有关考试作文的十二点叮咛
说说2013年准备读的三个人吧,不说三本书了,呵呵:
1.周振甫。老先生的讲座整理系列据说深入浅出,颇有实用,如怎样学古文二十五讲、古代散文十五讲、古代诗词三十讲、怎样学修辞。等等。这些老先生所有的见识、视野、底蕴,今天的学人没有了,以后也很难出。因为周这代人是新文化的直接参与者,对其利其弊都有清醒认识。
2.潘新和。近几年语文理论界如果有真正值得学习的理论,不出两个人,一个是上师大的王荣生,一个是福建师大的潘新和。尽管潘的理论有诸多不能自圆其说之处,但毕竟气势恢宏,有自己的判断和野心。《表现与存在》《语文:审视与前瞻》《语文:回望与沉思》都值得一看。
3.唐家三少。这是个网络小说作家,在青少年心目中地位类似我们当年的金庸古龙梁羽生。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流行文学,以自己的喜好去判断孩子的喜好,只能让我们尴尬的站在孩子的对立面。开放自己,试着去接触一下今天年轻人的最爱,我相信,你会被这些网络作家充沛的想象力吓一跳。
事实上,我前面一段时间已经读过他的不少书。称不上精品,读了也留不下印象,但让人畅快,跟当年读金庸一样的感觉。甚至可以挑灯夜读。
阅读推荐就不推了。跟吃菜一样,各人各口味,自己找到适合的就好。
完毕。
张祖庆:金铭站在一个编辑的角度,谈自己的阅读,给大家以不同的启迪。
嘉宾六
王小庆:浙江省杭州市北苑实验中学教师,一直关注小学语文尤其对文本解读、神话教学等有研究兴趣。对于儿童阅读与阅读教学坚持文化培育的观点。曾就相关主题发表文章若干。
张祖庆:小庆君教英语,但语文界很多人以得到他的评课为荣。
先按照祖庆的要求,说三本书。
第一本书:《新批评》(The New Criticism),当时老师吹嘘这本书的时候,他自己只有中文版,后来我意外的得到了英文版。先引用豆瓣《重读<</SPAN>新批评>》中的一段话:Frank Lentricchia在《新批评之后》的前言中针锋相对地指出:“新批评”的幽灵并没有远去,只不过它已经如此广泛而深刻地影响了我们,以至于当每种当代理论都或多或少带着“新批评”痕迹时,我们都习以为常地接受了。 可见,“新批评”在我们对文本的批评过程中,已经作为一种根深蒂固的思想方法植入我们的思维了,套用闫学的话,“像呼吸一样自然”。 现在我们对文本的解读方法,譬如“细读”、“隐喻”、“张力”等,都可以从新批评中找到滥觞。事实上,如果对“新批评”研究过一番之后,我们再去理解形式主义、结构主义直至德国的“接受美学”(在美国,则是“读者反应论”),一切问题便可迎刃而解了。因而,如果不去读一读这本经典著作,我们便似乎有些叶公好龙的嫌疑。这本书是美国文艺批评家兰色姆1941年写作出版的。有趣的是,它不是一部“开山之作”,而是一种对“新批评”的阶段性的总结凡是。正如马克思在死之前所断言的:“我所理解的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兰色姆先生也在书中大谈“什么不是‘新批评’”。尽管如此,阅读这本书,我们还是能全面而客观地理解了继俄罗斯形式主义之后的最重要的文艺批判流派——“新批评”。
第二本书:《希腊罗马神话与传说中的恋爱故事》,郑振铎著。这是郑振铎先生在留学欧洲时研习西方神话后类似“读后感”的文集,总共不到200页;而它的姊妹篇《希腊罗马神话与传说中的战争故事》却相当的厚实。我为何仍要推介这本书呢?原因是简简单单的两个:第一,我喜欢爱情。不管一个人有没有经历过真正的爱情,或者说他的爱情是美好的还是令人痛楚的,只要他面对爱情故事,他都会不由自主地进入到他自己的灵魂之中,享受着其中的美与好。这是十分奇妙的,或许也是一个人之所以能够成为人的关键。本书中的爱情,有许多类型:譬如神与人之间的爱情(《勒达与鹅》等),有人与物之间的爱情(匹克美梁,即皮格马利翁对于所雕刻的新妇的爱),有父女、姐弟之间我们认为“乱伦”的爱,甚至也有对自己的爱(那耳喀索斯对自己影子的爱)。阅读这些不同类型的“爱情”,绝非是为了猎奇,而是能够藉此理解人性的诸方面。第二,我喜欢郑振铎的文字。同样的神话,用上了不同的文字,其效果便大相径庭,这个道理诸位都懂。我之第一次接触郑振铎先生的神话,应该是在阅读他的《文学大纲》,如今再次接触他那优雅而富有情趣的文字,便常常会忍不住仿造他的笔调,做些想象和创作。所谓的“研究”类文字,尤其是研究文学的文字,本身也该是美的,这也是刘绪源《今文渊源》中的意思。由此可见,爱情一旦与好的文字结合,便产生了了不起的力量。关于爱情,韩素音的《瑰宝》(Love is a many splendored thing)也有着令人如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净化”般的效果。而鲁道夫•赫富特纳的《最美的音乐史:从巴赫到“摇滚之王”普雷斯利的故事(Ohne Misik ist alles nichts. Geschichten von Bach bis Elvis Presley)也属于这种“神性美文”。
前面讲的两本书似乎与“教育”没有直接相关,所以第三本书应该沾点教育:郭初阳兄的《癫狂与谨守》。这本书大家很熟悉,几乎不用我讲了,不过还是忍不住要说两下,现在教师出书很盛行,但大多归诸于三类:其一,是编写类,这个不论;其二,是随感类,这个我觉得比较二,按照这样的出法,一些勤快的博客作者一年出个一两本问题不大;其三,课例类,这个是教师最引以为豪的“成果”。这些年中,我也陆续读到不少“课例”类著作,但唯有初阳兄的这本《癫狂与谨守》,阅读之后久不能使心平静,就如当年看《泰坦尼克号》,观看过程不过尔尔,但之后至少一周内,其中的场面挥之不去。我想,一部能让人挥之不去的作品,一定是个好作品。《颠狂与谨守》集合了多方意志的书,而其内容之编排,仍透露出初阳君对于语文教育该如何影响人、如何影响社会的观念和态度。这便是该书的高明之处。第一,对于公开课的态度和做法。简单地说,是初阳在课题内容上的选择,表明了他试图在公开课之商业动机与学科理想间求得一种平衡。商业是怎么回事,诸位都晓得,但初阳还是在这样的活动中,努力通过文学作品对“人”进行探索,当然,也有着对“文”的探索。第二,多元性课评。这一本书的精华之一,是每个课例后集中了各种角度的课评。这些课评,既有赞同甚至是欣赏,也有质疑甚至是批判;而课评之角度,亦是层出不穷。有些是从教学艺术的角度进行论述,有些则从伦理或文化的建设来为这些课例寻出社会意义。任何评论,都强烈地带有评论者自身的学养和思想,故这样的课评,事实上掀起了一股“教育评论”之风气。我这样说是不是在替初阳做广告?而且似乎力量还不够。
现在应该谈什么了?噢,是想要读的书吧!按照朱煜兄和闫学刚才的说法,做老师的需要阅读的面。我和诸位不一样,没有面,只有点,更要命的,是没有教育的阅读,所以今后要读的书,主要是教育两种书:第一是闫学的《小学语文文本解读》,我得好好学习小语界的东西了,免得浪得虚名。第二是初阳兄他们编写的《新童年启蒙书》,另外法国人编写的那套《给我的孩子讲……》也很有意思,想读,主要是了解孩子读物的文字风格和叙事方法,毕竟祖庆说了,今晚是谈“儿童阅读”,俺真的不懂。其实还有第三种,想好好研究下民间文化,这样以后评益民的课更加有理有据,先从民间故事开始。一般说来,没有文化的人,特别想读关于文化的书。
张祖庆:个人很佩服小庆看问题的视角,他的推荐自然也具有他的独特之处。诸位可以找这几本书读读,看他说得是否有理。若没道理,你们到北苑实验中学找他请客,让他埋单——如果叫上我,更好。感谢小庆兄。祝北京之行愉快!
嘉宾七
李祖文:深圳电视台少儿频道《读书坊》特邀读书老师,全国儿童阅读千岛湖研习营主讲专家。一直潜心儿童阅读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研究。曾受邀在全国多个省市现场授课及讲座,受台湾小语会邀请赴台湾参加“两岸小学语文名师观摩活动”。
看了前面各位的所读书目,我想这坏事了,他们读的书中,除了金铭兄说的“唐家三少”的网络小说我关注过,其他的真没有看过。这些书在不同的书店都去翻过,但自己真的没有信心能够读下来,可能是自己比较浅薄一些,所以谈到我的读书,各位请莫见笑。因为我总是每天总是穿梭于深港两地,所以,我也如香港人一般,总是背一背包,所以别人有枕边书、床头书,而我却有“背包书”,在我的背包里总是放着这样一些书:《绘本有什么了不起》、《重要书在这里》、《有效的读写教学:平衡取向教学》、《有效的读写教学:平衡取向教学》、《话图》以及一些绘本。但在2012年,我花了比较多的时间读的是这样几本书,可能因为大都是台版书,不具有普众性。
(蒋军晶:台版书,我最喜欢《飞向阅读的王国》和《中学生阅读策略》完全不说空话、套话,高端又实用。)
第一本书:《有效的读写教学:平衡取向教学》,作者:Micharl Pressley 著,(台)曾世杰译,台湾心理出版社出版。本书作者Pressley是杜威和皮亚杰的综合体,除了涵泳在科学文献中,也看重现场的实践。他不只强调理论,也不只强调实务,他更强调实证研究对理论与实务的启示。他最有名的几个研究,都是进入教学现场观察专家老师怎么教,再整理出有效的读写教学策略来。他发现人人说赞的优秀国小专家老师都是采「平衡取向」的折衷派,既强调系统、结构的译码技巧教学,也让孩子尽量有机会浸润在全语言学者强调的有意义的语文氛围中。
第二本书:《提升阅读力的教与学》,作者是赵镜中、吴敏而,出版社万书楼。这是一本赵镜中先生语文教学论集。吴敏而教授说:用浪漫文学做理性教育工作的论文集。林文宝老师说:儿童阅读能力的习得与提升,关键在于有协助能力的大人,这本书将帮助所有老师成为有能力的大人。
2012年,我看的第三类书就是大量的绘本。众多的绘本里,我这里推荐各位一定要看这样两本,也是2012年新出版的。
1.《旅之绘本》,一直在读,一直都不能完全读懂的一本绘本。我称之为绘本中的“清明上河图”。
【书籍信息】
书名:《旅之绘本》
作者:安野光雅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定价:158.00元
上市时间:2012.4
这套绘本是无字绘本,里面隐含各个国家的历史文化以及人文地理。如果没有一定阅历的读者,是无法阅读明白的。
出版社的推荐语:“旅之绘本”系列是安野光雅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自1977年出版以来,长盛不衰,是世界图画书史上的经典作品。地理、历史、人文、艺术,安野光野足迹所至的地方——美国、意大利、英国、丹麦……在他的笔下,都不再遥远。细腻的笔触、独特的视角、深入的思考,安野光野在书中展现着人类的艺术积淀,而“旅之绘本”本身也足以称为一场艺术的视觉盛宴,在一张张图画中,风景的秀丽和历史的魅力一一展现在读者面前。在旅行中开阔眼界,在艺术中受到滋养,在安野光雅的书中旅行,世界也不再遥远!
因为比较难读,这套绘本,目前在网络上有不少的爱好者在贴图式的破译。出版社也在出后续的导读本。《旅之绘本》全套书籍购买的时候,附带着部分导读本,但是,出版社出版的不是很全,网络上反倒是很多,很多绘本的爱好者都加入到破译的队伍中。
2.我推荐的第二本绘本——《大乌鸦》(法)方特著,(法)格劳普诺绘,蔡莲莉译,出版社:湖北少儿出版社。关于《大乌鸦》,非常值得看的一本励志类的绘本。
嘉宾八
蒋军晶:杭州市天长小学副校长,全国第六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评比一等奖第一名,应邀赴台湾、北京等各地执教公开课200余节次。出版专著《打磨课堂——蒋军晶小学语文典型课例》《从课堂走向课程》,发表论文、案例100余篇。
祖庆让我贴书单,那我就把学校寒假推荐贴一下吧!
一年级:从图片到文字的过度阅读——“桥梁书”阅读
用压岁钱为自己挑选一套经典桥梁书,认真读读,准备班级的晒书活动!
优质桥梁书推荐(想具体了解可“百度”,选择自己喜欢的):
(1)“苏斯博士”系列
(2)《超级冒险王》
(3)《小妖怪童话》
(4)方素珍“开心桥梁书”系列
(5)张秋生“小巴掌童话”系列
(6)《劳拉的星星》系列
(7)“世界经典桥梁书”(新蕾社)
(8)“花袜子彩乌鸦成长故事”系列
二年级:相信童话,慢慢长大——童话阅读
争做“小小书迷”。每天阅读课外书半小时,争取读完其中两本书。
经典童话推荐:
1.《格林童话》
2.《木偶奇遇记》
3.《长袜子皮皮》
4.安徒生《夜莺的故事》
5.王尔德《巨人的花园》
6.路易斯·卡罗尔《爱丽丝漫游奇境》
7.格雷厄姆《柳林风声》
8.怀特《夏洛的网》
9.张天翼《宝葫芦的秘密》
三年级:科学阅读,阅读科学
1.在单篇短章中学习科学地阅读
三下《草叶上的歌》(同步阅读),每天读一篇,标段、划生字词(多读几遍)、抄一句自己喜欢的句子在方格本上(书写规范、抄写正确),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前20篇)
2.在整本书中阅读科学(从中选择自己喜欢的阅读)
《可怕的科学》系列
《让孩子着迷的77×2个经典科学游戏》(日本)后藤道夫/著,施雯黛、王蕴洁/译
《奇妙的数王国》李毓佩/著
《科学家故事100个》叶永烈/著
《昆虫记》(法国)法布尔/著,陈筱卿/译
四年级:左手中国,右手世界——中西贯通的文学阅读
1.最好的中国名家读本:《小学生名家读本》
2.最好的国际大奖小说系列:(选择其中喜欢的读)
《一百条裙子》
《亲爱的汉修先生》
《时代广场的蟋蟀》
《罗伯特的三次报复行动》
《天使雕像》
《帅狗杜明尼克》
五年级:光影童年——影视阅读
1.书影结合的阅读推荐(选择自己喜欢的):
《神奇飞书》奥斯卡获奖短片——同步阅读法布拉《无字图书馆》
《迁徙的鸟》(法国)—— 同步阅读比安基《戴脚环的大雁》及其它作品
《查理和他的巧克力工厂》(美国)——同步阅读罗尔德·达尔《查理和巧克力工厂》
《地心游记》(美国)——同步阅读(法国)凡尔纳/著,杨宪益、闻时清/译
《荒岛余生》(美国)——同步阅读《鲁宾孙漂流记》
2.其它电影推荐:《蝴蝶》(法国)、《狐狸和孩子》(法国)、《小孩不笨》(新加坡)、《放牛班的春天》(法国)《导盲犬小Q》(日本)
六年级:做一个会思考有视野的公民
1.“写给中国孩子的社会启蒙书”——(选择其中喜欢的读)
2.《青春读书课》系列——(选择其中喜欢的读)
嘉宾九
周益民: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儿童阅读推广人,任教于江苏省琅邪路小学,被中国教育报评为“2010推动读书十大人物”。著有《回到话语之乡》《周益民讲语文》《儿童的阅读与为了儿童的阅读》《步入诗意的丛林》等。
我29日去台湾,到时可能不便上网,烦请祖庆转述,谢谢!
2012我喜欢的书:
《中国哲学如何登场》李泽厚刘绪源/著上海译文出版社
《田野的回声——音乐人类学笔记》萧梅/著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做适合人的教育》(英)蔡尔兹/著王荣亭/译新世界出版社
《从容的香槟》程玮/著福建教育出版社
《世界儿童文学阅读与经典》彭懿/著接力出版社
2013想认真读的书:
     “新童年启蒙书”(4册)
寒假阅读的书:好书太多,各年段推荐1本吧(国外的让初阳他们推荐,我说国内的)
低年段:《蛇年的礼物》
中年段:《童话庄子》
高年段:《小学生汪曾祺读本》、《回到话语之乡——周益民的“另类语文课”》,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责任编辑朱文君
张祖庆:最后一个请出,另一个才女,张学青。
嘉宾十
张学青:特级教师,江苏吴江实验小学副校长,江南才女,与薛法根、管建刚并称吴江三英。著有《张学青讲语文》,在《人民教育》等杂志发表文章近百篇。在童话教学、课外阅读、语文课程建设等方面都有深厚的造诣。
1.柴静《看见》:这本书给予人的,不仅仅是新闻事件和事件背后的意义。这本《看见》,自然也可以看作柴静的个人成长史。她的那种自信,那种明确和那种因不断学习而会发生的怀疑和变化,我个人是欣赏的。最重要的是这本书背后的思想——新闻事件要看见“人”。这于教育工作者来说,更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柴静的反思自己工作的历程,亦会唤起我们的反思:我们离“人”(学生)有多远?我们在追求成功或成功的路上,是否忘记了“回到学生”?——不要因为走得太远,就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
   2.刘绪源《今文渊源》:书并不厚,十二三万字,刘先生说这是他花力气最大的书稿,准备时间差不多有十二三年。这实际是一本《中国现代散文史论》,它的独特之处在于以散文的形式表述学术的思考,轻灵可读,文学性又强,而且每章每节都有作者自己独到的观点。作者从鲁迅、胡适、周作人的散文谈起,对各类散文的妙处作了精要提领。同时也对三四十年代与八九十年代的散文历史和规律作出了探寻。我非常认同作者对散文创作规律的总结:作家只能服从自己的创作个性,无法接受外在风格样式的框范;作家不宜直接面对市场,真正一流的散文无可催生,好散文只可能是“即兴”偶成,不可“赋得”,更不可成批制作;散文宜杂不宜专,这是丰富与新鲜的保证;散文要有真性情,还得有一定的“先锋性”——“人人心中所有,人人笔下所无”。
   3.闫国利 《阅读发展心理学》:闫国利是天津师范大学的教授。这本书是儿童心理与行为研究书系丛书中的一本。作者从阅读能力的发展测评谈起,谈到字词的认知、句子的认知、语篇的阅读。难得的是都从儿童心理与行为研究的角度出发,尤其是作者借助眼动仪(十几万美元的精密仪器)获得的眼动研究资料,为他的阅读心理学提供了科学的数据。高校的心理学专著阅读起来比较慢。我以为一位成熟型的教师,若要跳出经验主义的旧窠向学者型的教师进发,一定要从心理学那里汲取养料。学科教学,尤其要阅读认知心理学的书。
另外,关于2013年的读书计划,我还真说不出来,我只知道,我的下一本书,藏在这一本在读的书中。只要你在读中,你就永远不愁下一本读什么。
三、           网友交流
话题一.怎么控制或检测学生读书?
蒋军晶:关于阅读少一点么,学校不要搞阅读测试,不要搞阅读考级,让孩子有选择不读的权利。所有阅读推荐尽量不要硬性规定。
张祖庆:阅读考级,太功利了。
江苏荆棘鸟:那是让孩子为了读而读。
杭州旷雪:阅读考级(刺激或激励性阅读)在台湾是有前车之鉴的。
话题二.教师读杂书。
青蓝徐雪明:如朱煜老师所言,要读杂书。教师读杂书,可以拓宽视野,并以此来均衡营养。我推荐一本杂书。特别推荐《绿皮火车》,作者周云蓬,柴静作序。柴静说他:到处乱跑的记录,翻跟头的手风琴者,一玻璃杯黄金一样的阳光。可是,他是盲人。周云蓬,眼前黑,心亮堂。他背着手风琴弹唱、行游、写诗、上微博、泡姑娘……生活对于他来说,是一杯在玻璃杯中盛满的阳光。他把生活读的有滋有味,用心享受生活的每一站点,尽管他失去眼睛难以辨别生活的色彩,但心感受到的却是比眼睛更多更丰富的精彩,本心地生活,本心地追逐每一个生活的站点。心是什么?周云蓬的《绿皮火车》,也许能帮助我们,抢救我们“即死”的精神,从周云蓬闯荡式的生活历练中,感受到他不同的阅历细节、以及他的大度宽容,生活成为他有滋有味的大餐。
如果,我们用眼睛已经无法品味生活,或被霓虹闪花了眼,那么把眼睛遮起来,跟着周云蓬去游历另一种生活,让心亮堂,透亮自己的心。或许,我们教师的生活就不会单调没有歌声。周云蓬,新世纪候鸟歌手,冬天去南方演,夏天在北方唱,春秋去海边。9岁失明,学会弹琴,写诗,云游四方,出版诗集《春天责备》,2011年获得人民文学奖“诗歌奖”。
语文老师,要有沾点文化血统。文化血统,要追根。台湾文学,有着深厚的祖国文化血统。南方朔《有光的所在》就是一本具有血统的文字。南方朔,《亚洲周刊》主笔,台湾最为重要的时评家、政论家、书评家。此书是他最为别样、诗情的励志作品,很生活,很精神,以散文笔触抒写开放生命、歌颂琐碎、灵魂的重量、时间之末等六个主题,读罢掩卷,不由自主对话生命、生活,构筑活着的文化根基。这本书别于他的学术运笔,娓娓道来,似与智者侃侃而谈。
当然,具有血统的文学,在五四之前的一些大家们的作品中,是极易感受到的。因此,打开书架,寻找五四前大师作品,会给我们带来血统的印记。如《舍我其谁:胡适》共五部,第一步已经上市《璞玉成璧》。许是上了年纪的读者,开始关注人物传记了。
杭州陈勇:昨天刚收到朋友的送来的一本《读书毁了我》。
上海朱煜:《读书毁了我》的作者很厉害的,他的书可以看的,尤其是对他谈的书有兴趣的话,更要看。
杭州刘发建:读圣经有空闲的时候,也可以看看《北大龙虎象》《清华龙虎象》。
果果:看书与吃东西一样,就算大家公认的好书,如不进,不想读,不要勉强自己。不是你水平不够,是本我暂时还不需要这本书
杭州旷雪:读自己喜欢的和不喜欢的书,过自己喜欢的和不喜欢的生活。
司马旷:多读点闲书,人生短短,闲书不闲。
嘉善沈晔冰:跳出语文去读各种杂书。
台州王美青:引用朱永新老师的话——改变,从阅读开始!
杭州吴素娟:如果有被书砸死的人,那是不是也算是幸福的人?我的床头摞着很高的书,每天担心是否夜里被砸到。
江山徐强:小语界需要小庆,也羡慕小庆,可以自行阅读英文版读物,这在小语界里可以算得上是得天独厚的个人优势啦——哈哈,换句话说,当小庆拿着英文读物,给我们小语老师讲解的时候,谁知道他讲的是书中的观点呢?还是小庆内心自己的观点的呢?
杭州何素君:感谢分享,阅读使人生精彩。
四、           活动小结
张祖庆:感谢各位与大家分享自己的阅读经验与好书。我相信,一定有不少朋友,已经在网上下单,订购让自己怦然心动的好书,过一个读书的寒假。
    谢谢各位嘉宾对我区语文老师专业成长和专业阅读的引领!读书就是生活,读书就像呼吸,让氤氲的书香陪伴我们走过寒冬,走进春天,让阅读丰盈我们的生活。
感谢转播的来自全国各群的朋友们。
各位晚安。愿你们与书共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3-29 17:02 , Processed in 0.19823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