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教师之友网

2013年度“影响教师的100本书”评选活动揭晓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7 16:57:59 | 显示全部楼层
厉以宁:改革斗士与诗人情怀《 中华读书报 》( 2013年12月25日   18 版)

    (本报特约记者 邱恒明)
    一个改革理论的先行探索者、推广者,需要壮志豪情和铮铮铁骨;一个诗词作者,需要诗情画意和侠骨柔情。厉以宁先生把二者很好地交融在一起,堪称个人生涯的“混合所有制”。
    “梦里过荒丘,寒意飕飕,醒来小院却温柔。不是阶前花未谢,心正无忧。人世似江流,好景悠悠,此行何必再寻舟。遥望波涛东逝去,方到中游。”
    以上诗作是厉以宁在77岁生日时写就,反映出一个人的一段心路历程,也能映照出当下中国的改革历程。图书视角看厉以宁,《中国经济双重转型之路》、《非均衡的中国经济》全面、系统地揭示出作为经济学者的厉以宁的学术思想及理论体系,而《厉以宁诗词选集》则让我们看到了厉以宁鲜为人知的另一面。
    “厉股份”与“双重转型”
    厉以宁是理论家、斗士。2013年12月12日,中央电视台公布2013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厉以宁获终身成就奖。央视的评语是:从“厉股份”、到“厉土地”到中国经济发展的“非均衡理论”,厉以宁对中国经济的改革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各种称谓中,“厉股份”的名声最响,也最深入人心,但却是理论家在特殊历史时期历经殊“死”搏斗后,得来的公众声誉。
    20世纪80年代初,围绕着股份制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学术界出现了激烈的争论,厉以宁提出在中国要积极引进企业股份制度,承受着很大的压力,极端者认为该理论意在搞私有化。从1984年到1986年,厉以宁奔走于全国各地,作了很多演讲,写了很多文章,宣传股份制,强调股份制实际上是一种新的公有制形式。厉以宁的股份制理论成为中国推进资本市场建设和国企改革的重要理论支撑。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上海、深圳两家证券交易所的建立,一个较为完整的股票市场在中国出现了。厉以宁和他的“厉股份”的称谓,也载入了中国股市发展的史册。
    股份制改革虽然在改革开放的30多年里不断深化和完善,但依旧问题重重,根源在于产权改革没有系统推进。只有产权改革进行得彻底,其他方面的改革才能迎刃而解。
    其实,股份制改革只是中国经济双重转型之路中的一环。
    1990年8月出版的《非均衡的中国经济》被厉以宁视为“自己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方面的代表作”。《中国经济双重转型之路》是厉以宁全新专著,2013年11月隆重登场,是另一部重磅作品。《中国经济双重转型之路》与《非均衡的中国经济》一脉相承,二者皆以产权改革为核心,讨论土地确权、国有企业的改革、民营企业的产权维护等方面的内容。
    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双重转型,中国目前处于改革发展的哪一阶段。在厉以宁看来,从1979年开始,中国进入了双重转型阶段,30多年之后的今天,中国依旧处于双重转型阶段。
    双重转型是指体制转型和发展转型的结合。体制转型,就是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发展转型,就是从传统的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在《非均衡的中国经济》一书中,厉以宁厘清了两类经济非均衡状态。第一类非均衡是指:市场不完善、价格不灵活,超额需求或超额供给都存在,需求约束或供给约束都存在,但是参加市场活动的微观经济单位是标准意义的市场主体,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第二类经济非均衡是指:市场不完善、价格不灵活,超额需求或超额供给都存在,需求约束或供给约束都存在,但参加市场活动的微观经济单位并非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商品生产者。
    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所存在的经济非均衡属于第一类,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的中国经济存在的非均衡则是第二类。
    由于产权界定和产权明晰工作还有一定差距,市场主体的地位还没有完全确立,比如说,好几亿农民还没有确定产权,不能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因此厉以宁认为,“中国目前仍属于第二类非均衡状态,产权改革仍应继续推进”。中国经济改革之路需要分两步走,“首先是通过产权改革使中国由第二类经济非均衡转为第一类经济非均衡;第二步主要是通过市场完善化措施,使中国由第一类经济非均衡逐步向经济均衡状态靠拢”。
    “厉股份”、“厉土地”、“非均衡理论”等名词或理论的由来及思想精髓,在厉以宁的两部代表作中皆有体现。《中国经济双重转型之路》是对《非均衡的中国经济》相关理论的深化和发展,其中城镇化、自主创新、产业升级、社会资本的创造等问题,是《中国经济双重转型之路》应对新形势下中国发展问题的新思考及新阐述。
    混合所有制
    在双重转型中,厉以宁认为必须把产权问题放在改革的首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产权模糊、投资主体不确定、投资方的权利和责任不清晰是改革的主要障碍,也是发展的巨大阻力。因此在体制转型中,产权改革是突破口,是主线;在发展转型中,产权确定和产权清晰是动力源泉。
    在新的发展阶段推进改革,厉以宁直言,不应把理论指导、路线图、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割裂开来、对立起来,这两个方面在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中是缺一不可的。
    在以产权改革为核心的指导思想下,《中国经济双重转型之路》书中有关“土地确权”、“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城镇化”等都有详细地建议。在这里,我们以“混合所有制”方面的内容做一定的延伸阐述。
    2013年11月,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发布的公告引起了社会广泛地解读,其中强调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备受瞩目。厉以宁也认为,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在经济方面最重要的突破,其中之一就是市场从以前所说的起基础性调节作用改为现在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是一个理论上的突破”,厉以宁说。
    中国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如何让市场起决定性作用,重中之重就是如何让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协调发展,如何发展中国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厉以宁对混合所有制经济有过深入的思考,他认为“国有企业要能够向混合所有制方向发展,其中包括所处领域的门槛降低,民营经济准入,同时欢迎民营企业参股”。
    厉以宁认为,无论是国企、民企都要走混合所有制的道路,国有企业、民营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应该三分天下。混合所有制建立的好处有四:“第一个好处就是把国企的资本雄厚优势和民企的机制灵活优势集中到一起;第二,它走出去对我们有好处,不会被其他国家所限制,也不会因力量小成不了气候;第三,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法人治理结构办得最有效的;第四是,混合所有制经济能够在企业中是国有资本和民间资本合作的场所,双赢但不仅仅在混合所有制经济,也在国有企业改革之后就有条件成为双赢的获得者了。民营企业在跟国有企业合作的过程中也能达到公平竞争、合作的好处。”
    厉以宁认为,企业员工持股也是将来的混合所有制形式之一。企业和员工应该共同分享利润,采取股权激励制度。
    翻阅《中国经济双重转型之路》,系统了解厉以宁的理论体系之后,再看近两个月来厉以宁教授的相关言论,比如“社会和谐红利是最大的制度红利”、“小政府、大市场”、“国资委别管国企闲事”、“九方面看当前经济形势”,便能轻松获知其要义。
    另一面
    一方面,这位中国经济研究领域的顶尖学者在耄耋之年还奋战在理论第一线,不辞劳苦亲赴企业、城镇做一线调查,力求让自己的理论研究精益求精,为自己的理论据理力争;另一方面,厉以宁感性、浪漫,在诗词创作方面笔耕不辍。为纪念自己与爱人何玉春50年金婚,他于2008年5月出版了两卷本《厉以宁诗词选集》,收录自己从1947年到2008年61年间所撰写的666首诗词。
    “诗是沉思词是情”,厉以宁这样表述自己对诗歌的热爱,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对亲人、对国家浓厚的情怀。经济学需要的是理性思考、严谨逻辑乃至冷峻。而作为文学的诗歌需要的更多是情感和激情。厉以宁的诗词不但以情感人、以情动人,透过他的诗词,我们还能看到另一个厉以宁。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冉永平读到厉以宁的诗集很是感慨,在近期出版的《人民日报》上刊发了一篇专文,以示其赞叹与崇敬之心——“作为纪念金婚的诗集,其中更多的是作者写给其夫人的情诗。情诗贵在情真,否则就显得矫情。‘春,满院梨花正恼人。寻谁去,听雨到清晨。’这首《16字令》是作者寄给夫人何玉春的信,全词无一情字,但爱侣间相思之情跃然纸上。作于1959年的《七绝·河北农村所见》中‘高炉余火映红霞,农舍停炊社即家。岂止城中遭苦雨,溪头荠菜不开花。’体现了作者对‘大跃进’时代的关注和忧思。‘日升日落孰为先,月缺并非月不圆。山景总须横侧看,晚晴也是艳阳天。’这首诗是作者48岁生日所作,充满着作者对国家、民族以及个人未来前途和命运的乐观和信心。‘厉以宁的情诗,像一壶醇厚的老酒,看似清淡平常,喝起来却让人回味无穷’。”
    作为经济学家,厉以宁享誉盛名。不过,他的诗才被这盛名时有遮掩,普通大众了解的并不多。厉以宁从小就喜爱阅读和创作古典诗词,六十余年坚持不懈。诗词写作占据了厉以宁不少宝贵时光,我们坚信,正是诗歌陶冶了他坚韧的性格,让他得以保持敏捷的思维并陪伴他度过曾经极其艰难的环境,乐观开朗地接纳生活中的每一缕阳光。
    《中国经济双重转型之路》,厉以宁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11月,48.00元
    《厉以宁诗词选集》,厉以宁著,商务印书馆2008年5月,56.00元
    《非均衡的中国经济》(再版),厉以宁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年9月,17.5元
    《非均衡的中国经济》(英文版),厉以宁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年11月,66.00元
    《非均衡的中国经济》(汉英对照版),厉以宁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年11月,69.00元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8 11:47:06 | 显示全部楼层
2O13中华读书报年度图书之1O佳(按书名音序排列)《 中华读书报 》( 2013年12月25日   05 版)
1.《20世纪中国艺术与艺术家》(上下)
〔英J迈克尔·苏立文著,陈卫和、钱岗南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5月第一版,99.00元
二十世纪初的中国站在保守派维护传统与改革派放眼世界的十字路口,接下来的一个世纪,中国历经改朝换代、社会变迁与政治运动频仍,中国现当代艺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生长、变化,从中西交融、百花齐放到固步自封再到与世界艺术界接轨,走过的百年耐人寻味。
英国艺术史学者、汉学家苏立文先生皇皇六十余万字的这部巨作以时间顺序和艺术流派、艺术运动、事件为线索,全景式呈现了二十世纪(1900年N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中国艺术(美术)界的面貌。除了深厚的艺术史学养、大量的资料积累外,苏立文早在上世纪40年代已到中国,与吴作人、丁聪、关山月等中国艺术家相交甚笃,成为西方世界最早关注中国现当代艺术的学者之一。此后他大半生致力中国艺术史研究。这部巨作从写作到最终中译本出版,时间跨度相当大,也历经波折。苏立文所耳闻目睹的故事、亲历的时代与多年积淀的有形资料和无形资源,运用到文本中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西方艺术界对中国现当代艺术的偏见,也给中国艺术界回顾上世纪的历程,进而反思自身的种种局限,提供了极好的参考。
2.《艾丽丝·门罗作品集》
〔加J艾丽丝·门罗著,张小意等译,译林出版社2013年11月第一版,228.00元
“每读门罗,便知生命中未曾想到之事。”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艾丽丝·门罗以平实语言和精巧结构描述小地方和普通人,撕开寻常生活的表皮,发掘故事的真相,洞见人性的幽微。她的短篇小说技巧在几十年中反复淬炼、几近完美,其获奖让短篇小说在文学舞台上重新获得关注与尊重。
“艾丽丝·门罗作品集”共包含七部短篇集,囊括了门罗创作早中晚各个时期的代表性作品,这位被读书界和文学读者期待多年的作家独特的风貌与魅力终于完整地呈现出来。读者可以从这些不同时期、不同主题的小说中,洞见作家生活的时代,品味门罗作为“当代短篇小说大师”静水流深的文学世界。无论是门罗的处女作和代表作《快乐影子之舞》,还是门罗生命最黑暗时欲以为绝唱的作品《幸福过了头》,或者是具有强烈自传意义,有着长篇一气呵成的连贯性的《女孩和女人们的生活》,以及其他各具特点的短篇佳构,都清晰地体现出,门罗的小说如其人生,平淡静默却暗流潜藏。那精准的视角、精致的观察和精妙的设计,不仅写实地透现了生活的本质,而且洋溢着现代小说的乐趣。在当下世界文坛炫技求奇之风盛行时,门罗朴素真挚的写作方式和关照生命根本的质朴态度给我们带来了愉悦的阅读体验和深入的思考。
3.《邓小平时代》
〔美J傅高义著,冯克利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年1月第一版,88.00元
这是一本伟人传记,但更是一部中国改革开放史,如此重大的题目,注定会受到中国读者特别的关注。中文简体版问世以来的一年内,它领受了许多热情的赞扬,但也有不少堪称严厉的批评。在国内写作这段历史的条件还不成熟的条件下,我们对于傅高义期望殷殷是可以理解的,但这种期望不应该过高。带着平常心来读这本书的话,应该承认,傅高义干得不错。其对中国当代史研究的推进首先表现在,他研究了诸多对大陆学者来说显得敏感的事件,如西单民主墙、1979年理论务虚会、反对精神污染、1989年的政治风波,以及华国锋、胡耀邦、赵紫阳的去职等等。其次他研究了许多为国内学者所忽视的问题,例如以往我们比较关注邓小平对美外交和对日外交,但邓小平的东南亚之行却很少有人述及,而傅高义教授的研究表明这是邓小平外交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涉及邓小平与外部世界的交往与互动,傅高义的记述之详尽程度一般都要高于国内学者的写作,比如关于访问美国和对越战争。又如在分析邓小平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态度时,傅高义联系国际背景进行了分析,联系到波兰团结工会等等,反映了国内和国际的互动,这样内外兼顾的视角对我们是富于启发性的。除了披露新材料之外,新观点的提出也许更加惹人注意,比如书中提出邓小平“是总经理而不是总设计师”,我们的读者不一定完全同意,但至少可以受到一些启发。
4.《繁花》
金宇澄著,上海文艺出版社2013年4月第一版,48.00元
说上海作家金宇澄和他的长篇小说《繁花》在2013年异军突起并不夸张,年过花甲且早年写过小说的他从未被这么多读者知晓、认同,关于这部作品的奖项和好评从年初陆续绵延到年尾。
在这部讲述文革时期、八十年代至今上海市民生活的小说中,开篇从上海一个菜市场上两个男人的对话写起,已可看出此作专注于描摹这座大都市昔日的、市井的、细碎日常的一面。作者并未用曲折情节与人物命运的颠沛来展现时代洪流中的个体遭际,也没有在小说结构上大费周章,而是从细节入手,聚焦细水长流的平常生活,还原普通人的喜怒哀乐。一段段暗藏机锋、意味深长的对话,一场场浸透世态炎凉、情欲物欲的酒席,金宇澄用厚积薄发带来的从容写活了人物内心的微妙起伏。而随着情节推进、人物呼之欲出,四十年来上海的城市风貌、市井人情如一幅画卷在书中徐徐展开,商业、文化、饮食等诸多方面变迁的细节扎实而信息量大。作者几乎以一部长篇写就上海几十年的生活史。作品的语言非常有特色,作者赋予书中人物一种介乎书面语和市井俚语、普通话和上海话之间,带有上海话味道却不至于令非沪语读者有阅读障碍的语言,这种语言也贯穿在景物描写和心理刻画中。
5.《故国人民有所思:1949年后知识分子思想改造侧影》
陈徒手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年5月第一版,32.00元
关于1949年后数次政治运动中知识分子思想改造与命运变化的书今年出了好几种。《故国人民有所思》篇幅不长,作者也非历史专业科班出身,但这本历史人物研究著作还是以其扎实的资料基础、严谨的写作态度和独到的反思视角赢得了读者的广泛认可。
与其12年前获极佳口碑的《人有病天知否》将笔触指向沈从文、老舍等中国现当代文坛大家不同,陈徒手在这部新作中将研究方向放在俞平伯、王瑶、马寅初、冯友兰等上世纪50年代初至60年代中期在国内相当知名的11位学者身上。不变的是他十几年来对待历史的敬畏心态,经过多方采访当事人或相关人士,并查阅大量档案、会议纪要、口述记录,再进行所获资料的分辨、取舍,最终成就了这本篇幅不大分量却很重的作品。书里面没有任何文学性的合理想象,有的是第一手材料和大量细节的精确呈现。书中人物在政治运动极为频繁而震荡剧烈的年代所面临的冲击来自生活、事业、学术研究等各个方面,而最难承受的是运动触及灵魂的那一面。无论他们面对冲击时的表现和应对是多么不同,个人在大时代里的无力和无奈都同样地触目惊心。“11位教授的命运,反映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更缩影了中国教育、中国文化的悲剧。”曾亲历那段历史的诗人邵燕祥这样评价该书。
6.《黄雀记》
苏童著,作家出版社2013年8月第一版,37.00元
《黄雀记》仍然是香椿树街的故事,丰沛的河流,在街上晃晃悠悠的少年……苏童的故事画面,是我们熟悉的场景,他依然动用记忆的资源,但是他的故事在资源里涌动翻腾出若干向度的多棱镜。只是这次的整个故事更为复杂庞大,更富有新意。
苏童在这部小说中,以温婉、沉实、内敛的耐心,从容叙述了一个时代生活的惶惑、脆弱和逼仄。他对转型时期的社会乱象、个体窘境以及国民精神紊乱的特征及荒诞,进行了精准的解析和流畅的描摹。《黄雀记》书名的隐喻与文本中诸多的隐喻、象征相呼应,面目复杂。“像一道光,像一把刀,切入最深的地方,不能再往前走一寸为止。”苏童的这一像医生的手术刀般精准的想法,在小说中得以相对完美的实现。书里的人物形象塑造应该说是他写作以来最为鲜明的,以至于历历在目,能够“看见”他们,甚至于每一个章节的阅读,我们都能感觉到主人公的呼吸。
7.《靖海澄疆:中国近代海军史事新诠》(上下)
马幼垣著,中华书局2013年3月第一版,98.00元
在马幼垣的水浒研究中,我们早已领教过他治学的扎实风格,他今年在大陆出版的《靖海澄疆》再次向我们呈现了这种风格的魅力。这部论文集所收的17篇文章涉及晚清中国海军的创建与海战表现、民国海军的发展以及抗战时期海军在香港的表现等。其中以前有人做过的题目,作者往往有颠覆性的新见,至于对汪伪政权海军的研究等,更堪称填补空白之作。作者认为“舰只是否交代得清楚详细直接决定海军史文章素质的高下”,因此,不遗余力地加强对舰只的研究,其表现出的专业和深透的程度,令人叹服。像舰只和武器数据的详尽呈现,历史图片和舰只型线图的大量使用,以及史料来源之丰富等等,都在在显示着作者用力之深,态度之严谨。马先生文章的一大特色是直言不讳,言辞锋利,且不说其对李鸿章、丁汝昌、刘步蟾等历史人物的批评(如《刘步蟾和东乡平八郎:中日海军主将比较研究四题》一文对刘步蟾和东乡同学之“神话”的揭穿,以及对刘留学成绩之陋、实际能力之差和吸食鸦片等真相的披露),其对同行的抨击亦毫不留情(如《大陆上的中国海军史研究,1949B2000》一文除对姜鸣、陈悦等个别人的研究表示认可外,余者皆难逃“差劲”之讥),像张荫麟、王家俭、唐德刚这些名家也尽被他数落。他的话或有情绪过激之处,却足以警醒国内学界。
8.《曼德施塔姆夫人回忆录》
〔俄J娜杰日达·曼德施塔姆著,刘文飞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9月第一版,58.00元
曼德施塔姆是俄罗斯白银时代蜚声文坛的天才诗人,才华带给他声名,也为他坎坷而短暂的悲剧人生埋下伏笔。他因诗获罪,大半生与封杀、逮捕、流放为伍。他的夫人娜杰日达在这本回忆录中用沉静、凝重、苍凉的文笔回顾了他们走过的曼德施塔姆两次被捕之间(1934年N1938年)风雨如磐的岁月,写到曼德施塔姆的经历和诗歌写作,也不乏对那个特殊年代的反思。这本书的节奏沿袭了苏俄文学舒缓、悠长的质感,加之作者写作此书时已是多年之后,心绪渐渐平复,像是阅尽人生的老人在娓娓诉说,诉说苏俄大时代颠沛下,曼德施塔姆夫妇与他们的亲友、文学同道的故事,人如波涛中的小舟,随时有倾覆之忧。
该书也是上世纪七十年代陆续出版的娜杰日达回忆录三部曲中最重头的一本,她则因此书的出版跻身一流回忆录写作者之列,纵然放在茨维塔耶娃、阿赫玛托娃的同类回忆录中也不逊色。需要提及的是,这本书的中译本出自俄罗斯文学专家刘文飞译笔,译者序和布罗茨基为曼德施塔姆本人及娜杰日达所写的两篇文章则为读者阅读并理解这部回忆录提供了重要参考。
9.《小艾,爸爸特别特别地想你(1969~1972)》
丁午著,人民美术出版社2013年1月第一版,49.00元
1969年,漫画家丁午被下放到河南黄湖干校,那时他的女儿小艾才八岁。为排遣对女儿的思念,让女儿对爸爸在异地的生活有些了解,丁午开始给小艾写信,小艾当时识字不多,这些信就以漫画为主。四十多年后,这些亦画亦文、历时三年多的61封信件由丁午亲友交给出版人汪家明编辑出版,遂成就这本2013年度不应被忽略的感人之书。
基本上,这是一本不易分类、难以尽述、无法克隆的书,是漫画,也是书信集、回忆录或者亲子读物。曾创作过多种儿童漫画、动画经典的丁午在这些信件中流露出他作为父亲慈爱、幽默、童心未泯的一面。那些苦中作乐、妙趣横生的画面将干校生活中相对轻松的部分呈现出来,不失为对作者苦闷心绪的纾解,从中亦可看出这位父亲是如何“报喜不报忧”地选取表现内容,就算偶尔道出辛苦,也多以调侃来淡化,生怕女儿为之担心。这些信件诞生时,作者并无出版之念,纯粹用来和孩子交流,唯此才使得这本书更加真实、珍贵。翻开书页,通过丁午这些写给(画给)小艾的干校生活片段去回望、走近进而解读那个荒诞年代,去触摸父爱的温度,就如同走进时光隧道,内心打翻了五味瓶。
10.《中国经济双重转型之路》
厉以宁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11月第一版,48.00元
厉以宁自认为本书是他继1990年的《非均衡的中国经济》之后,又一本关于中国现实经济问题的个人代表作。为他如此看重的这本书确实包含了许多有分量的论述,比如:他将中国道路总结为体制转型(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和发展转型(从传统的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的双重转型之路;他认为当前农村新一轮改革应从土地确权切入,土地确权将使农民拥有财产性收入,有利于土地的流转,使农民收入增加,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他认为以前国有资本体制的改革基本上集中于国有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但今后更重要的是国有资本配置体制的改革;他认为城镇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城乡一体化,主张中国采取“老城区十新城区十农村新社区”的“就地城镇化”模式,实现城乡一体化之后,农民将成为一种职业,而不是一种身份,等等。此外关于民营企业的产权维护、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社会资本等问题,书中也有重要论述。厉以宁以前的研究曾经对中国经济的改革与发展产生过深远影响,他的著作在某种程度上来讲对中国经济发展政策和趋势具有一定风向标意义,这本在十八届三中全会闭幕之际推出的著作,或许也是我们理解中国新一轮改革、思考中国未来走向的极好参考。

    这里是由本报编辑部评选的年度十佳图书。选书的范围:2012年12月至2013年11月,在内地首次公开出版发行的图书。评选标准一如往年,着重考量如下因素:人文性,思想性,独创性,品质,趣味。学界和读者口碑亦曾参考。点评文字均由本报编辑部撰写。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8 12:26:32 | 显示全部楼层
2013年度好书候选书目2013-12-14  新京报   自2004年开始,“新京报年度好书”的评选迄今已坚持九年,又一年好书评选季已至。《新京报·书评周刊》已经走过十年的历程,十年来,书评周刊年度好书评选的理念从未改变,始终是“公共立场、专业品格、独立思想、现实情怀”。阅读需要分享,阅读也需要主张,我们观察着中国的写作与出版,致力于人与书的相遇,关注并推动普通人的阅读需求,探寻契合我们时代特质的精神家园。为了观照阅读的立体与丰富性,我们把年度好书的评选类别分为八大类,包括文学、社科、历史传记、经济、生活、艺术、教育、儿童,希望通过年度好书的评选,谒见阅读的价值与尊严,既呈现也回应人与社会的进步及希望。与此同时,我们也不希望仅仅是为读者开书单、为现实开药方,我们更希望读书这件事,能够回归阅读本身,回到阅读之美、阅读之趣,回到每一本书本身的专业品质和文化品格。
  专题撰文/涂志刚 吴亚顺 吴永熹 张弘 朱桂英
  【书评周刊制作团队】
  朱桂英 吴永熹 张弘 吴亚顺 曲飞 白明辉柏琳 萧三郎 涂志刚 邓玲玲
  【文学】
  书名 作者 版本
  《繁花》 金宇澄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年3月
  《涂自强的个人悲伤》 方方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3年5月
  《我们家》 颜歌 浙江文艺出版社2013年5月
  《出租车司机》 薛忆沩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6月
  《阿尔伯特·卡埃罗》 佩索阿 商务印书馆2013年7月
  《花街往事》 路内 上海文艺出版社2013年7月
  《王道士的孤独之心俱乐部》 王敖 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8月
  《曼德尔斯塔姆夫人回忆录》 娜杰日达·曼德施塔姆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9月
  《身边的江湖》 野夫 湖南文艺出版社2013年9月
  《爱丽丝·门罗作品集》 爱丽丝·门罗 译林出版社2013年11月
  《无声无光集》 张晖 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年2月
  《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 村上春树 南海出版公司2013年10月
  《苦水音乐》 查尔斯·布考斯基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8月
  【社科】
  书名 作者 版本
  《无奈的选择》 沈志华 社科文献出版社2013年1月
  《大国空巢》 易富贤 中国发展出版社2013年3月
  《共同的底线》 秦晖 江苏文艺出版社2013年3月
  《和平与战争:国际关系理论》 雷蒙·阿隆 中央编译出版社2013年9月
  《梦醒子》 沈艾娣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8月
  《新纲常》 何怀宏 四川人民出版社2013年7月
  《法治是什么》 李贵连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8月
  《危机浪潮》 约瑟夫·斯蒂格利茨 中央编译出版社2013年8月
  《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 孔飞力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年10月
  《情感堵塞:民主德国的心理转型》 马茨 中央编译出版社2013年11月
  《民主的精神》 拉里·戴蒙德 群言出版社2013年10月
  【儿童】
  书名 作者 版本
  《新童年启蒙丛书》 郭初阳 蔡朝阳 常立 蒋瑞龙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1月
  《爱哭鬼小隼》 合河隼雄 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年1月
  《哲学小讲座系列》 让-吕克·南希 新星出版社2013年8月
  《重返10岁》 雅努什·科扎克 金城出版社2013年8月
  《我的家在紫禁城》 赵广超、吴靖雯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1月
  《时差绘本联合国·二十四节气》 熊亮 新星出版社2013年9月
  《城里狗,乡下蛙》 莫·威廉斯 琼·穆特 新星出版社2013年7月
  《汉声数学图画书》 乔治·帕比 贵州人民出版社2013年1月
  《苦苓的森林秘语》 苦苓 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年10月
  《眼》 奇米勒斯卡 接力出版社2013年9月
  【艺术】
  书名 作者 版本
  《岛屿书》 朱迪丝·莎兰斯基 湖南文艺出版社2013年1月
  《古书之美》 安妮宝贝、韦力 新星出版社2013年1月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传》 詹姆斯·韦斯科特 金城出版社2013年4月
  《我是开豆腐店的,我只做豆腐》 小津安二郎 南海出版公司2013年5月
  《20世纪中国艺术与艺术家》 迈克尔·苏立文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5月
  《蜀中琴人口述史》 杨晓主编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年6月
  《有生之年非听不可的1001张唱片》 迪默里等编 中央编译出版社2013年8月
  《南画十六观》 朱良志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9月
  《无限的清单》 翁贝托·艾柯著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3年10月
  《影响:中国当代摄影精神交往录》 李楠 浙江摄影出版社 2013年3月
  《胤禛美人图揭秘》 杨新 故宫出版社2013年7月
  【经济】
  书名 作者 版本
  《大数据时代》 迈尔-舍恩伯格,库克耶 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年1月
  《平台战略》 陈威如 余卓轩 中信出版社2013年1月
  《凯恩斯大战哈耶克》 尼古拉斯·韦普肖特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年1月
  《变革中国:市场经济的中国之路》 科斯、王宁 中信出版社2013年1月
  《不平等的代价》 约瑟夫 E.斯蒂格利茨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年6月
  《贫穷的本质》 阿比吉特·班纳吉等 中信出版社2013年4月
  《野心优雅》 任志强 江苏文艺出版社2013年9月
  《投资哲学》 刘军宁 中信出版社2013年9月
  《中国经济站在了十字路口?》 叶檀等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9月
  《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吴晓波 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年8月
  《第一大亨》 斯泰尔斯 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年8月
  《社交红利》 徐志斌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3年9月
  【历史传记】
  书名 作者 版本
  《洪业传》 陈毓贤 著 商务印书馆2013年2月
  《寻找苏慧廉》 沈迦 新星出版社2013年1月
  《邓小平时代》 傅高义 北京三联书店2013年1月
  《古拉格》 安妮·阿普尔鲍姆 新星出版社2013年4月
  《故国人民有所思》 陈徒手 北京三联书店2013年5月
  《思想的力量》 雅诺什·科尔奈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5月
  《国步艰难》 萧冬连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5月
  《太平天国与启示录》 周伟驰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6月
  《陈独秀全传》 唐宝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8月
  《我是落花生的女儿》 许燕吉 湖南人民出版社2013年8月
  《蹉跎坡旧事:一代中国农人的耕读梦》 沈博爱 语文出版社2013年10月
  《王鼎钧回忆录四部曲》 王鼎钧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年1月
  【教育】
  书名 作者 版本
  《你是世上最好的妈妈》 粲然 江苏人民出版社2013年1月
  《回望民国教育系列》 傅国涌主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年3月
  《为何家会影响我的一生》 亨利·马西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3年9月
  《父子大学》 范福潮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3年9月
  《吾国教育病理》 郑也夫 中信出版社2013年10月
  《南下北上求学记》 陈桂棣、春桃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13年10月
  《共读绘本的一年》 薇薇安·嘉辛·佩利 新星出版社2013年5月
  《打开绘本之眼》 松居直 南海出版公司2013年6月
  【生活】
  书名 作者 版本
  《从小李到老李》 李昆武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年1月
  《小艾,爸爸特别特别地想你》 丁午 人民美术出版社2013年1月
  《平如美棠:我俩的故事》 饶平如 广西师大出版社2013年5月
  《深夜食堂05》 安倍夜郎 湖南文艺出版社2013年6月
  《生命最后的读书会》 威尔·施瓦尔贝著 中国友谊出版社2013年7月
  《死亡如此多情》 中国医学论坛报社 中信出版社2013年7月
  《慢骑中国》 传叔银 重庆出版社2013年8月
  《止不住的梦想:一个农民工的生存日记》 姬铁见 九州出版社2013年8月
  《只有医生知道!2》 张羽 江苏文艺出版社2013年11月
  《欠条》 刘美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8月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8 12:27:26 | 显示全部楼层
2013年年度《光明书榜》入选书目
2013年12月26日
来源: 光明日报
  《我是落花生的女儿》 许燕吉著 湖南人民出版社
  《出梁庄记》 梁鸿著 花城出版社
  《20世纪中国艺术与艺术家》 【英】迈克尔·苏立文著 陈卫和、钱岗南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王鼎钧回忆录四部曲》 王鼎钧著 三联书店
  《大数据时代》 【英】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库克耶著 盛杨燕等译 浙江人民出版社
  《尽头》  唐诺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黄雀记》 苏童著 作家出版社
  《身体的历史》 【法】阿兰·科尔班、让-雅克·库尔第纳、乔治·维加埃罗主编  张竝等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现代文学编年史——以文学广告为中心》  钱理群、陈子善、吴福辉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旧制度与大革命》 【法】托克维尔著,冯棠译  商务印书馆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8 12:30:10 | 显示全部楼层
年终盘点:这些人和书留在了2013年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13-12-27
    ●荆 墨
   读书可以改变人生,读书可以改变命运。即将过去的2013年,哪些人和书值得珍藏?哪些人和书影响中国?本文列出的8位人物与他们的书,从不同侧面反映了2013年读书文化的热点所在。
    傅高义:独具匠心写中国
    1月,美国作家傅高义出版了《邓小平时代》,不久就荣登各类排行榜榜首,并且在年末深圳读书月2013年度十大好书中拔得头筹,由此折射出大众更多选择关注个人与时代命运的图书。傅高义十年磨一剑,功力深厚,炉火纯青。本书以精湛的笔墨叙述了一个无比丰富、坚定而伟大的邓小平的形象,并且展示了他主导的变革时代的历史画卷,谱写了一曲个人和时代的二重奏。傅高义对中国问题的观察和写作持续了整整四十年,不管是在墙内还是在墙外,永远都会有不同的声音和教条告诉你事情的“原委”,但傅高义明智的选择就是在针对某一时期或者事件时,提供多方的资料和见解,让读者能更加全面地了解之后作出自己的判断。
    周有光:我去“听写大会”也会考零分
    2013年1月13日,是“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先生108岁生日。周先生经历了晚清、北洋、民国、新中国,是名副其实的“四朝元老”,今天依然硬硬朗朗。5月,十五卷的《周有光文集》出版,全面展示周先生在文字学和文化史、思想史研究方面的丰硕成果。我们已经可以清晰地看到周先生坚实而富有创造性的学术生涯道路,其中也预示着人类都将经历的、通向未来的语言发展道路。11月,周先生批央视“听写大会”:我去一定考零分!认为考题偏离了当初普及汉字书写的初衷。在当今世界,百岁老人并不鲜见。但百岁以后还在密切关注全球新变化,思考不倦、笔耕不止的思想家,恐怕难得一见。周先生就是这样活着的奇迹。
    莫言:继续讲故事的人生
    莫言是中国文学的一个标志、一个象征。2013年写他的书遍地开花,不下数十种,延续上一年的“莫言热”。5月莫言推出了他亲自编著的《盛典——诺奖之行》,讲述莫言自己瑞典领奖的故事,不仅现场感十足,而且幽默睿智,真实披露获奖前后的心路历程,全方位展示诺贝尔奖得主的思想、才华和智慧。莫言的小说独步当代,一是他的文学反思能力,对中国文化和历史的深刻洞察与批判;二是他的文学审美能力,每一部长篇都有新奇的结构与瑰奇的想象。只是莫言2013年到处在开会、演讲,用莫言的话说,“做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坐回书桌很难”!但社会应该让莫言回到书桌边,而不是让名利消耗了他的才华,读者等待着他的新长篇问世。
    毕淑敏:展示对生命的善意与真诚
    2013年是毕淑敏的出版年,全年出版各类书籍近20本,散文集《愿你与这世界温暖相抱》至今还稳稳地居非虚构类排行榜前列。1月出版《星光下的灵魂》,2月出版《柔和的力量》、《红处方》,3月出版《预约财富》、《藏红花》,5月出版《心灵百合》、《你很重要》,6月出版《心灵珍珠》,7月出版《今世的五百次回眸》、《我很重要》、《精神的三间小屋》,8月出版《愿你与这世界温暖相抱》、《毕淑敏心灵独白》。无论是作为一个心理治疗师还是作家,毕淑敏极力完成的只有一项工作,那就是拯救心灵。她展示的是对生命的善意与真诚,如涓涓暖流穿透人心,让我们的内心柔软、安宁,最终更加强大。她激发着我们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让我们不断认识自己。
    村上春树: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一直被冠以“离诺贝尔文学奖最近的人”,2013年更被称为“最悲壮入围者”。村上在中国是最具知名度的外国作家,并引领一代人的成长,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村上2013年在中国出书很多,4月出版《眠》、《无比芜杂的心绪》,9月出版《碎片,令人怀念的1980年代》,10月失落诺贝尔奖,可随后接连出版《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等5本。村上的文字,正适合如今人们阅读文学作品的品味,不再需要道德情操、宏大意义,只要有感觉就行,就算是偶尔触及一下久已麻木的灵魂,也只需轻轻一下,不需要击打,只喜欢抚摸。也是因此,如今中国读者捧读村上,和当年热议昆德拉、卡夫卡颇为相似。
    易中天:回答民族的命运与选择
    5月,易中天宣布要写36卷的《易中天中华史》,主题是“3700年以来我们的命运和选择”,分六个篇章出完。消息一出惹来众多质疑,有人说他“精神出了问题”,有人说他“太疯狂”。但他并未多理会,而是埋头苦干。当月《祖先》、《国家》出版,7月《奠基者》,8月《青春志》,10月《从春秋到战国》,12月《百家争鸣》,至此第一篇章出完。中间他还在央视担任主持人,讲述民生话题。易中天说自己并不是在写历史教科书,在他看来,《二十四史》基本上是“帝王家谱”,《资治通鉴》则是可供统治者借鉴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正因为如此,“一般中国通史要写到的我可能不一定写”,比如很多史学家不提的一些名不经传的小人物,他反而会大写特写。
    艾丽丝·门罗:短篇小说写出的大家
    10月,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加拿大女作家艾丽丝·门罗,诺贝尔委员会称她为“当代短篇小说大师”。门罗的低调是公认的,她在接受一次采访中说,她只是一个普通的家庭主妇,她趁孩子们午睡时写作。但她却有很强的洞察力、怜悯以及广泛抓住人物特点的能力,而对笔下的人物又不会带有个人评价。门罗被视作是“现代契诃夫”,在40余年的文学生涯中,门罗始终执着地写作短篇小说,锤炼技艺,并以此屡获大奖。第一本被翻译到国内的作品是《逃离》,11月又相继推出了《快乐影子之舞》、《爱的进程》、《公开的秘密》等7本书。门罗获诺贝尔奖,给那些迷信写长篇的作家们提了个醒,那就是:一辈子只写短篇小说也是可以成为大家的。
    江南:幻想文学已成通俗的主流
    12月5日,中国作家富豪榜发布,36岁的幻想文学作家江南,以2550万元的收入成为中国作家新首富。这让很多人惊讶,可历数上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幻想小说一直都是其中不可分割的板块,从最早的《山海经》开始,到后来的《搜神记》、《聊斋志异》以及《西游记》等。江南的主要作品是《龙族》系列,他以一个少年的冒险之旅为故事核心,展现了龙的世界中的神秘与宏大。这个世界究竟有没有龙?龙的世界又有哪些未解之谜?理想、热血、奋斗,全新的人生,全新的冒险经历……所有的故事,在一个大雨之夜拉开序幕。江南成为新作家富豪榜首富,其实也是对文坛发出一个重要信号,幻想文学现在已经成为通俗文学的主流。《中国国门时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9 14:50:51 | 显示全部楼层
“瞻前顾后”:读书2013
《 中华读书报 》( 2013年12月25日   10 版)


    雷颐(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研究员)

    2013年读书,大抵可分两类:一为“瞻前”,思考、探讨中国今后发展方向之作;一为“顾后”,回眸从前的历史著作。

    改革开放三十余年后,成果巨大,但一些深层次的问题、矛盾也越积越多,改革每进一步,都会深涉各方利益,因此从上到下都承认、接受、使用“改革进入深水区”这一形象的比喻。在“深水区”中,风险巨大,举步维艰。因此要不要改革、如何改革,自然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2013年开年,便有几部重要的著作,关心、思考、探讨中国改革的前途。

    《改革放言录》(人民出版社2013年2月)是胡德平继《中国为什么要改革:思忆父亲胡耀邦》后,推出的新作。“为什么要改革”主要是“思忆父亲”,而此“放言录”则是胡德平本人近三十年的文章、讲话和担任政协常委时的提案集中成书,更直接地表达了作者本人对改革的历史的回顾、现状的分析,面临问题与解决方案的思考。

    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信奉者,作者又承认以往的“自由”确有历史局限性,而“社会主义社会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抛弃了社会自发发展的消极因素,逐渐成为自由、自觉、自主的积极发展的社会”。然而,作者不能不面对、回答一个尖锐的问题:建国三十年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是光辉的,但其花费的沉重代价又与其成就难成适当的比例,我们没有得到应当得到的更加辉煌的成功。”更严重的是,还发生了“文革”这种长期的、大规模的侵犯基本人权事件。如此重大的问题,当然有种种复杂的历史、社会、政治等原因,但作者强调,最根本的一点则是对自由的否定。

    他强调,改革开放不久,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根本原因是“放权”,而“放权”的实质是给生产者、经营者自由。生产者、经营者有自主经济自由的体制就是市场经济,就经济体制而言,改革开放就是由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的变革。市场经济必然产生多种经济成份、多种利益主体,最重要、也是争议最大的变化就是私人经济的产生。如何认识非公经济,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实践有直接影响的重大理论问题,也是此书的重点。

    市场经济的核心是各利益主体在经济活动中是平等的,如果政府参与经济活动,这时政府只是经济市场的参与者而非管理者、裁判者,与其他利益主体也是平等的,不应享有特权。政府只有在不参与经济活动时,才能是管理者、裁判者。“富民”或者“民富”而不是“国富”,是市场经济的基础。但长期以来,“国富”被视为理所当然,“民富”则被批为走资本主义。在本书中,胡德平明确提出,改革开放应把民富放在第一位,应该成为改革开放的明确目标。名不正则言不顺,在中国语境中,“民富”要放在第一位、要成为改革开放的明确目标,首先要为其“正名”。因此,胡德平提出了“人民经济”概念,强调非公经济即“人民经济”。民富的核心理论问题是如何面对私营经济,面对规模越来越大的私人经济,必须解决《资本论》提出的“剩余价值”学说。本书的几篇文章都专门探讨了这个问题,他特别赞同、并多次引用中共老一辈理论家张闻天在1961年提出的观点:“我们经济学家对马克思《资本论》经济范畴的使用,有一种恐惧,怕在使用中犯修正主义的错误,同时使用时却又照搬原来的意义,而不去指明旧形式下的新内容。我想,只要说明《资本论》的范畴在社会主义起了根本的质的变化之后,这些范畴的充分运用,不但无害,而且有利。”据此,胡德平认为,在我国市场经济中,不能也不必回避资本、利润、劳动力和劳动价值论。并且进一步提出,随着社会、经济生活的发展,《资本论》提出的许多经济范畴会发生变化,增添新的内容,“而这些范畴的最终消亡则是有规律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而绝不是什么运动、斗争、行政命令、决议、会议所能消灭得了的。”

    吴敬琏、马国川的《重启改革议程——中国经济改革二十讲》(三联书店2013年1月)采用对话体的形式,以二十个专题回顾了中国改革历程,并从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等方面深入分析,剖析了当前中国存在问题的深刻原因,对“中国向何处去”这一命题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此书原名《中国经济改革二十讲》,于2012年12月出版,书名“四平八稳”。中共十八大后,改革声浓,作者与出版社将书名改为《重启改革议程》,“中国经济改革二十讲”,则成为副题。从书名改动这个“细节”即可看出十八大后的某些变化,名曰“重启”就说明已然“停滞”。吴敬琏在“重启改革议程座谈会”上说,“十八大作出了非常重要的决定,符合大众对‘重启改革议程’的期望。关键的第一步已经迈出,目前朝野上下当务之急,就是进行重点改革项目的方案设计和改革的总体规划”,“这本书,可以看作是我们参加全民大讨论的发言”。他强调这本书一定要直面当前的社会经济问题,不发空议论,从历史的高度来客观地梳理中国改革历程,有理有据地分析产生一些问题的根源,理性地探究解决中国现实问题的方法。因此,此书具有鲜明的针对性,针对坚持强化政府,强化国有经济对整个国民经济的控制的观点。而贯穿全书的观点则是坚持市场化、民主化、法治化改革,走向法治的市场经济。

    张维迎的《博弈与社会》(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1月)首先用通俗的语言介绍了博弈论的方法和核心结论,然后以这些方法和结论分析中国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和制度安排。这本书特别关注的是人们为什么会有不合作行为,分析什么样的制度和文化有助于克服“囚徒困境”,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本书以博弈论论证了只有市场经济的制度安排,才是使人走出“囚徒困境”,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合作的根本制度。这,也是中国今后改革的目标。

    人们能“瞻前”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时时“顾后”,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顾后”的历史书,更是我的阅读重点。

    《忍不住的“关怀”》(广西师大出版社2013年5月)是杨奎松绝无仅有研究“知识分子”的著作。该书以大量档案为基础,将焦点对准几位著名知识分子在社会、时代剧变中的心理、思想变化。虽然只研究了少数几人,却重建了当时思想、文化的氛围。沈博爱在《蹉跎坡旧事》(语文出版社2013年10月)中,详述了自己一生。在“历史”中,草根很难发出自己的声音,他们的经历、历史不必重视,如果有,也是被“他者”叙述、建构。这本书,却是一位农人慢慢地叙述着自己从小到大的历史,是“草根”自己的声音,格外值得重视。许燕吉的人生经历堪称“传奇”,《我是落花生的女儿》(湖南人民出版社2013年8月),即她的自传。落花生者,当年著名作家许地山也。许燕吉1933年出生,1941年才8岁时,父亲就溘然长逝。度过了“粉红色”的童年,她在1950年考入北京农业大学。但几年后,被打成“右派”,隔离审查,入狱6年,丈夫与她离婚。1969年,她被发配到一个艰苦的农村,嫁给陕西一个目不识丁的老农,然后,一直恩爱到现在。“精英”与“草根”的命运与历史,就这样融为一体。

    《民主德国的秘密读者——禁书的审查与传播》([德]齐格弗里德·洛卡蒂斯、[德]英格里德·宗塔格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10月)是一本直接与书的历史有关、更准确些说与“读书”的历史有关的书。这本书的重点不是说“异端”思想是怎样产生的,而是说这些“异端”思想是怎样传播的。从史学方法论来说,思想史往往是精英的思想史,而本书却将以往的精英思想史变为了更为广阔的社会思想史。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9 14:51:27 | 显示全部楼层
读书生活又一年《 中华读书报 》( 2013年12月25日   10 版)

    何怀宏(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冬天是读书的好季节。在家读书还可防雾霾。回顾一年来的读书生活,不谈直接为学术写作而读的书,而想谈谈比较闲暇时候所读的书,而且主要是今年出版的新书。
    记得年初在重读史铁生作品时,他太太陈希米新出的《让“死”活下去》(湖南文艺出版社2013年1月)让我特别留意。这本书不被很多人注意,或许本来就是准备要寂寞的,但我还是希望将这本情意和思想都深沉的书推荐给一个“心灵的少数”。这本书和一般的作家夫人的回忆录有所不同,它不涉及多少过往的具体事件——虽然我们在这方面也有后续的期盼——而是一个生者与逝者的精神对话,或正因此,这逝者也就还“活”着,而我们还因此又发现了一个作家。
    与此类似的是《曼德施塔姆夫人回忆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9月),在诗人曼德施塔姆死于劳改集中营之后,他的夫人娜杰日达才开始写作,成为一个杰出的散文作家。她的写作也为安妮·阿普尔鲍姆的《古拉格:一部历史》(新星出版社2013年4月)提供了一个鲜明的悲剧个案。而我认为,《古拉格:一部历史》中最让人震撼而深思的是结尾的一句话:“写作本书是因为,几乎可以肯定,这种事情还会再次发生。极权主义哲学曾经对成百上千万人产生过——而且还将继续产生——巨大的吸引力。”20世纪的历史展现了这种吸引力的两条主要途径:一是通过对国家主义和种族优越的追求;一是通过对平等天堂和全盘打破的追求。而殊途同归的是,它们都会走向对元首或领袖的崇拜和全面控制社会的极权,在这后面则是奥斯维辛和古拉格。
    文学一类我还读了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一套莫言作品集,自然,这是和作者刚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及引起的一些争议有关。读过之后,我认为他获奖是够格的,虽然中国可能还有几个作家也够格。他最好的作品还是长篇小说,而像《丰乳肥臀》、《生死疲劳》可以说是他的巅峰之作。对一种底线挣扎的生命的关怀和怜悯,可以说一直贯穿于他的许多小说之中。
    我还一直喜欢财新图书策划出版的一套“思享家系列”丛书。今年在中信出版社出的第三辑中有王昭阳的《与故土一拍两散》、陈冠中的《我这一代香港人》、刘擎的《中国有多特殊》,以及叶兆言的《陈年旧事》。这些书各有所见,比如像陈冠中的出生于上海,在香港长大,曾住台北六年,又现居北京的经历,加上他在世界的游历,可以给我们一种特别宽广的中国文化的视野。他还有一本小说《裸命》,写一个藏族青年在拉萨和北京的经历,开始读的时候有些诧异其性描写的大胆,读完之后则四顾茫然,悲从中来。
    “思享家系列”今年在广东人民出版社推出的第五辑中有郑世平(野夫)的《身边的江湖》;狗子、陈嘉映和简宁的谈话录《空谈》;大踏(阿坚)的《没有英雄的时代,我只想做一个人》。野夫作品的价值不用多说,有他以前的《乡关何处》佐证。《空谈》谈了有关人生的七件事:两性、文艺、政治、死亡、生养、信仰和智性,狗子的抛问、嘉映的睿智、简宁的机锋都让人难忘。他们好像没谈什么实事,问题是在我们的生活交往中,有关实事的废话总是太多,而这样有意味的“空谈”却是太少了。而我也是大踏的老读者了,老早就觉得他的作品会在我们这个时代大流行,但却不知为什么一直没有太流行。他不是“叶公好龙”似的,或者“潇洒走一回”地喜爱许多年轻人会觉得很“酷”的东西:失业、流浪、写诗、嗜酒、爱姑娘和西藏、异类行走……他就是一直那样惯常地“酷”活着。他的各类文字或精雕细刻不够,却还是有一种浑然天成的好,且数量众多,所以,我相信他的作品哪一天还是会大流行。
    今年也读了几本畅销的热书:像《看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1月)、《邓小平时代》(三联书店2013年1月)。还读了以前由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今年改由中信出版社推出的文化大家巴尔赞的《从黎明到衰落》(2013年11月)。我也读了王鼎钧的回忆录四部曲(三联书店2013年1月),感觉他对儿时的乡土真是有很好的记忆力,而他又逢一个大变动的时代,颠沛流离。他从家乡兰亭起步,走过了阜阳—汉阴—西安—南京—上海—沈阳—塘沽—上海—台湾—美国。尤其是1945B1949年,他正好处在一些中国历史的关键点上,从一个人的遭遇映照出了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命运。写到台湾之后的第四卷《文学江湖》稍稍简略,不那么连贯,但他出头的确主要靠文学写作。他仅仅初中毕业,但有些文化家族和私塾的古文底子。经历和写作就是他的大学,他的学位。他的回忆录和前两年出的齐邦媛《巨流河》可有一比,齐也写得很真挚,但王的文笔和思想更为雄健。
    今年还有法国雷蒙·阿隆的几本著作的中译本出版,一本是厚重的《和平与战争:国际关系理论》(中央编译出版社2013年6月)。记得几年前我曾经啃读这本国际关系名著的英译本,这可能是这位思想明快的学者写得最为晦涩的一本书,但他的思想还是相当清明的,可以说代表着与萨特的激情相抗衡的一种理性,而最后证明还是他对时代的分析和预言更为准确。另一本阿隆的书是相对好读的访谈录《介入的旁观者》(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3年8月),可以与前些年出的《雷蒙·阿隆回忆录:五十年的政治反思》合观之。另外,今年还出了英国伯林的《个人印象》(译林出版社2013年9月)。伯林的书也是相当睿智,不炫耀新知,也不故作深奥,而其思想史的深度、细致乃至生动有力的表述风格却是特别值得我们借鉴的。伯林著作的汉译看来是差不多要出齐了,也许可以出套全集了。而处在近代政治思想之始的马基雅维利的全集今年倒是真的出版了,除了他的《君主论》等名作,其戏剧、诗歌、散文和书信也搜罗甚全,多是首次用中文译出,甚至包括他有的内容难以示人的信件。
    每次到新地方旅行,我还喜欢携带并阅读“孤独星球”(lonely Planet)旅行指南系列的相关书,有时不旅行也喜欢看它来“卧游”。它已确立了一种品位和标准,其书都是由一些作者实地考察写成,信息丰富,实用而又有文化品位,且内容经常不断更新。近几年它还增加了一些中国国内旅游地的介绍,比如《陕西》。而比较热门的《意大利》和《美国》两本,前几年在三联书店出的时候,稍一错过就再也买不到了,听说是已更换了版权,将由地图出版社出版,同样喜欢这套书的“驴友”可以留意了。
    还有读书的方式和工具也在悄悄改变。一个“贪婪”的读者,如果要出外而又想带一个“图书馆”,大概非电子阅读器所莫能为。几年前我就用上了Kindle,今年初更是因为想组织一个家庭读书会,而买齐了好几种不同型号的Kindle。而Kindle今年也终于进入了中国。用它读书不仅可以海量储存,且不像平板、手机阅读易伤眼,还因为它后面有一个亚马逊的庞大的内容支撑,阅读英文书刊极其方便,将网络下载的资料和文章下到Ki″d1“上也很便捷。当然,我也觉得它还是代替不了纸质书,那怕就因为手执一书的感觉,以及可以在上面随意涂画。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9 14: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越来越深细化的历史人物类图书《 中华读书报 》( 2013年12月25日   10 版)

    李红岩(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研究员)
    做学问大概也是一件并不公平的事。仅以资料搜集而论,许多年前泡图书馆苦索不得的那些稀罕玩意儿,现在只要在互联网上轻点鼠标,便哗哗地呈现出来了。每念及此,常有朋友发出“早知今日,何必当初”的感慨!
    一些后生占据着科技时代的制高点,则情不自禁地冒出优越感。他们时不时地在论文的开场白中笑话前辈学者没有看到这、没有发现那。对这种鼠标点出来的优越感,我会有不愉快的感受,却从不敢有不高兴的表示。
    在由鼠标按压、驱动的微阅读、碎阅读、读网不读书、写微信不写著作的风气中,能够完整地读一本书、写一本,简直成了一种美德。如果有人读了许多本书,然后在阅读许多本书之后又写出一本新的书,那就不仅是一种美德,甚至可称是大德了!
    在即将过去的一年,我阅读了若干这样与德相伴的好书。我不想一一列出它们的书名,既避免主题散乱,也免得冒充篇幅。我只想点出四本与历史人物有关的书。从这四本书,可以映现出多年来历史人物类图书的基本特点。
    历史人物一直是中外历史研究的大宗,也是写作、阅读的重镇。近二十年来,以笔者观察,这类图书的基本特点,是日益走向深细化。
    这就是说,单一化、主题化、主干化、线条式的写作模式几乎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代之而起的,是对历史人物多重面向的细致描写、分析与揭示。比如西北大学陈峰教授的《生逢宋代:北宋士林将坛说》(三联书店2013年5月),就立足于细微地逐一揭示北宋政坛群体人物的纠结与矛盾,避免给出固化的结论。在他笔下,主政长达二十年的权臣吕夷简,热衷权术、冷酷无情、老谋深算、纵横捭阖,但也有豁达大度、谨小慎微的一面,属于有大才智之人。而许多人熟知的寇准,勇担天下大任,具有治国的大智慧,但也性情偏激,小事上糊涂,而且恋权。在他笔下,人物的双重或多重性格纠集于一体,相关而有区别,独立而又统一,成为与主调笔法相对应的复调结构,从而造成人物线索前呼后应、此起彼落的效果。
    特别是对心理史学方法有意无意的调动,使得作者的生命情感遥接、投射到对象的行迹之中,因之史料成为素材,对象有了动感与形象感,“生逢宋代”也就不仅是对“逢宋代而生”的那些人的简单描画,而且是将读者的体验“与宋代相逢”起来了。
    这个特点绝不仅仅属于陈锋教授。我们读卜键先生的《明世宗传》(人民出版社2013年1月),同样可以得出这一结论。正如作者在引言中所说,在史籍中,明世宗嘉靖皇帝既仁孝善良,又暴虐残酷;既果断刚毅,又对弊政漠视迁延;既对所爱的女人缠绵,又乖张狠戾,予夺予取;他有一颗孤寂凄苦的心,丧失了治世的热情,又履行着一位帝王的责任。对这样一位多重面相的历史人物,当然需要复调式的再现,需要作者“生逢”明世宗的那个年代。
    政治领域无疑是历史人物演出其活剧最重要的舞台。以往的历史人物研究重在揭示这些人物所发挥的历史作用,从而对其进行价值定位。而现在,是重在对历史人物多重面向的走近与揭示。这一特点,是历史人物类图书深细化最突出的表现。而由古代人物转到近现代人物,由政治人物移到非政治人物,由单一图书扩展到所有历史人物类图书,我们都可以看到这一特点。
    说到近现代人物,我有一个感觉,就是目前要策划出版一本(套)近现代人物的图书已经非常困难,因为但凡近现代的一线名人乃至二三线名人,几乎都出版了与之相关的书。这些直接(如日记、文集)或间接(如传记、年谱)的图书,有一大好处,就是让读者丰富了对历史人物多重面相的认识。最近,中华书局重新出版了《谭献日记》(2013年8月),是“中国近代人物日记丛书”中的一种。书中有钱基博先生为日记续录写的一篇跋记,即让我们对章太炎的认识更加丰富了。钱氏说,章太炎曾经给谭献(字仲修)写信,首署“夫子”,自称“受业”,而给另外的人写信提到谭,却不但直书“谭仲修”,而且称之为“乡先生”。钱氏感叹:“师弟徙以死生,势能施于问学。”
    我们知道,钱基博先生的主要著作,近十几年来都已经翻印出版,他的儿子钱锺书先生的著作,也几乎出齐了(包括手稿)。而关于钱锺书先生的相关研究,现在却不那么“热”了。那些当年许多人遍寻不得、甚至压根儿不知道其存在的史料,现在几乎都被翻了出来,被印成了铅字。仅以《堠山钱氏丹桂堂家谱》而言,过去我只能想象它的样子,现在却影印在凤凰集团出版的《无锡文库》之中,很容易看到。可是,现在又有几个人肯去读这些“老古董”呢?匮乏时,我们会与史料发疯恋爱;丰富时,我们会对史料不抬眼皮。学术的轮回就像“围城”一样,充满矛盾,当然也是对碎片化阅读的报复。
    但有一本书例外,那就是钱之俊先生的《钱锺书生平十二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3年11月)。这本仅19万字的小书是从许多老古董中爬梳出来的,让我非常钦佩。我以为,这是近年来研究钱锺书先生用力最深、取得成绩最大的一本书。作者作为八零后的年轻人、一位中学语文教师,像蜜蜂一样在各类史料中采集精要,发现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史实,填补了许多以往研究的真空。像“钱锺书与《桃坞学期报》”、“钱锺书与合众图书馆”等题目,放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想都不敢想。
    这也印证了历史人物类图书深细化的另两个表现,即:日益重视从社会化视角揭示精英人物的历史作用,日益重视从实证化角度呈现学术人物的细微动作与局部作为。
    深细化是历史人物研究的进步,但切忌把历史人物的主脉络淹没掉。因为,无论怎样深化或细化,历史人物评价的基本准则都是不可改变的,那就是看这个人物是顺应历史发展,还是逆历史潮流而动。我们不应该以复杂性的面向去掩盖一个人的基本面向,也不应该以笼统的历史人物概念去消解价值判断。复调可以补充主调,但不可代替主调。正义原则与历史主义原则有机结合,应该是我们研究任何历史人物的基本遵循。在创新发展中不忘本源,才是学术进步的正途。当然,我讲的是一般性的道理,并非影射上述四本好书。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9 14:52:51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宇澄:我要让城市在我的笔下生动一次《 中华读书报 》( 2013年12月25日   17 版)
摄影钱东升

    中国文学自30年代以来,一直是一个城市化的过程,作者基本是住在城里,等作者全部储存城市的经验,才可以成为大宗。
    《繁花》盛开自2012年秋季的《收获》,迅即蔓延成一片花海,覆盖了略显沉闷的文坛。至2013年4月上海文艺出版社推出单行本,有关《繁花》的话题依然有增无减。
    金宇澄,这个近20年来只出现在上海文学杂志编辑栏里的名字,突然之间被屡屡提及并交口称赞——2012年中国小说学会“长篇排行榜”榜首;2012“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小说奖”;2013“施耐庵文学奖”;2013“文化中国年度人物大奖-小说奖”;2013“鲁迅文化奖-小说大奖”;2013上海书展“十大好书”……淡淡的花香飘至2013年的岁尾,中华读书报年度作家的桂冠,也毫无争议地落在他的名下。
    《繁花》得到众多肯定的同时,也不乏抱怨之声。诗人巫昂在网上写道:“读了几十页《繁花》,顿觉胸闷气短,这个不让人歇口气的金师傅啊……”
    “金师傅”对此很歉疚,但他坚持认为,这样的写法是对的。“城市在我的笔下,能否生动一次,是我唯一的写作愿望。”《繁花》描述的上海,是曾经存在然而已经基本消失的场景,它那么亲切,唤起了很多人温馨的回忆,却又那么无奈,落尽后是无望的悲凉。
    《繁花》到底描述了什么?金宇澄又如何表达城市炫目的生命和故事?12月20日,金宇澄接受读书报专访。
    30年前冬日的一天,上海的初雪给金宇澄带来了创作灵感。他写下一篇下雪的散文寄给了《新民晚报》,很快发表了。这让他觉得,发表作品不再只是望洋兴叹的奢望,还可以变成实实在在铅字,从此轻松迈上文坛。1980年代中期,他是上海文学界灸手可热的人物,参加青年作家学习班,短篇《风中鸟》与他的同学——先锋作家孙甘露的《访问梦境》同期在《上海文学》推出,先后获得“上海青年小说奖”、两届《萌芽》奖,1988年获得《上海文学》奖,就此调入上海文学杂志社当小说编辑。1990年在《收获》发了几个中短篇、散文之后,他觉得不能再写了。因为“当编辑就有了挑剔文字的心理,写作却要一直鼓励自己,因此很难继续真正意义的写作。”
    1990年代,金宇澄大部分的时间是读稿,改稿,给作者提意见,当时盛行“报告文学”,为企业写文章,杂志社工作也有这样的活动,他和大家一起去山西潞安写煤矿,在朋友的鼓动下,也偶尔“触电”,写过《相亲相爱》等电视剧,为香港导演潘文杰写过剧本……在金宇澄看来,这些并不特别的零碎事,所有无意义的经验,到写《繁花》的时候,都起了作用。
    陈丹青曾讲过,一个小孩子翻斤斗,大家围观鼓掌,小孩不知疲倦,翻个不停……精神的力量是很强大的,大概正是这种力量成就了《繁花》。在网络那片自由自在的天空,金宇澄脱离了所谓文学圈,摇身一变,拥有了另一个陌生的名字,同很多陌生人来往。尘封多年的触角突然间打开了,思维变得特别灵敏,正如张屏瑾所描述的《繁花》:“一万个好故事争先恐后地起跑、冲刺向终点——那不可估量的人生的尽头。”2011年5月,他在网上闲聊的帖子,慢慢成为《繁花》的初稿。
    他曾经不能理解旧文人何以能够一天写三张报纸的小说连载,不能理解今天的网络写手怎么能做到日以继夜地写作。如今全体验到了。精神与环境的双面刺激使他的写作状态达到前所未有的活跃,这是书斋作家感受不到的一种经验,就像持续激发某种机能,他特别清醒,也特别陶醉。《繁花》在网上发表时曾暂名《上海阿宝》、《花间一壶酒》,金宇澄是以游戏而喜悦的心态写的,是非书斋、非功利的一种状态。当然,他有文学经验,有底线,有积累,有初稿之后的仔细谋划,但是每天写了就贴,这种紧迫的感觉也很重要。“我记忆犹新,一天写6千字一块,可以立刻贴出来,很超长的发挥……”长期的编辑生涯,积累了他对写作样式、方法的疑虑和感受,所以这些在某个特别的时刻一涌而出——也许潜意识里,他希望小说脱离趋同的状态,遇到特别的文本机会,这些感受都表达出来了,因此写作的方式与内容,他都是故意的,故意什么都反着来。
    诗人巫昂的“胸闷气短”或可代表一部分读者的感受。《繁花》从开头直到结尾,面貌都那么陌生,叫人不习惯,包括小说最重要的“塑造”,在《繁花》中都消失了,所以,金宇澄非常理解“读不下去”的说法。他截取最贴地的生活面,同时,在年过半百的年纪写作,难免带有人生总结的况味。金宇澄说,“花无百日红”,中国人讲究“一生一世”,很多人生都很平常,很无奈,写过一半后,自己常常被情节打动,觉得难过。
    从20世纪80年代走过来的作家,无一不怀念当时的文学氛围,除了空前高涨的文学热情,编辑们给予的指导和帮助也都令人感怀。而作为编辑的金宇澄,穿上马甲隐身网络的时候,他的“编辑”却是一群热心的网民。
    “相当于现今盛行‘作品朗读会’的前身,”金宇澄说,网友的作用是朋友,等于欧洲的传统,作家写一段可以读给朋友听,朋友可以逐段、逐日提意见,即时、即兴、及时,这过程和网友反馈相似。旧时代连载小说也那样,天天刊出,天天读者议论,韩国电视剧也是边写边拍边播,甚至随着观众意见变化,这种形式有积极的一面。但这样的写作方式,不适合所有作者。“我是无意中进入并且觉得合适的人,也因为这个网的读者,都很友好,不会骂人,如果有人骂、拍砖,我是写不下去的。每天写一块字,两三千字,最长一天六千字,一整块,有网友看得眼累,为我仔细分行,我一般不理会。”
    但是,看到网友的意见:“不要死那么多人,阿婆死得太早了。”引起了金宇澄的注意,《繁花》的绍兴阿婆后来穿好了寿衣,忽然活了过来,开口说话,想吃一根热油条,唱一段民歌,病就好了,蓓蒂爸爸只能退了棺材和坟地……这便是因读者所起的变化。西方小说狄更斯的《远大前程》,也是架不住读者的要求,改变了人物的结局。所有这些体验,对金宇澄来说,是全新的。
    “金宇澄的写作缓慢、谦恭,如同一次漫长的等待。……《繁花》新旧交错,雅俗同体,以后撤和迂回的方式前进,以沪语的软与韧,抵抗话语潮流中的陈词滥调。经由他的讲述,一衣一饭的琐屑,皆有了情致;市井与俗世的庸常,亦隐含着意义……”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将2012年度小说家的荣誉颁给了金宇澄,评价他把传统资源、方言叙事、现代精神汇聚于一炉,为小说如何讲述中国生活创造了新的典范。
    其实,不止于中国生活,对于中国的城市题材,《繁花》也是一种新的拓展。“1985年我写的乡野小说,等于我是在城里,写乡下事情,乡野经验挥发期。”金宇澄说,中国文学自30年代以来,一直是一个城市化的过程,作者基本是住在城里,书写乡下,如果我们的社会安稳,没有战争,这种惯性也要过渡两到三代人,等作者全部储存城市的经验,才可以成为大宗,也许到那阶段,也会有人像马原那样,住到乡下去,写城市生活,这个进程一旦到了终点,比如普鲁斯特、孙甘露、小白这样的写作个案,才会多一些。“往远里说,城市写作被边缘化很多年,否定城市的意义,但人们却都又进入城市,它一直被评论为腐朽的温床,尤其上海,一直被批判,或给出种种简单化的定论,比如上海的历史很短,原先只是小渔村,但我们知道,上海这几代人,都不可能是这小村子,这小渔民的子孙,不说外来影响,上海文化的构成相当复杂,等于一块压缩饼干,聚结的传统根脉,联系周边苏、杭、江南的千年历史,就等于评论美国是年轻的国家,其实看历史就知道,它包含了英法等等欧洲内容的最复杂的精神元素,包含最不安分的各类人群的基因,而且文学真也不是历史学,不需要千年的积淀,比如用文学写两代人,已经写不胜写了。”
    《繁花》的语言特征、散点样式,轻浮与沉重的世相,都得到了读者的认同。有读者甚至说,金老师可以凭此终老了,金宇澄听了有点伤心,但他又觉得,目前确实不可能再写出第二部同类小说了,这也是他为什么反复修改的原因,“因为舍不得,我不会再有这样的机会了,这可能是我对小说的个人认识,繁花是自然到来的,自然的机会,很少会再有,感谢上帝给我的机会,得让它更厚实,更充分,才对得起喜欢这本书的读者。”(本报记者 舒晋瑜)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9 14:53:40 | 显示全部楼层
浓烈而略带忧愁的书香《 中华读书报 》( 2013年12月25日   15 版)

    陈徒手(作家)
    今年翻阅的书籍较为杂乱,总体印象中今年出版业还是一个正常丰收年,不少优秀的人文书提供给读者相当不错的思想滋养,散发出浓烈而略带忧愁的书香,书品整体的质地显示透澈和高尚,与当今社会涌动的探索思潮相吻合相呼应。
    凭着印象议论今年新书,就有一种别样的阅读享受。首先我先提到的是今年一月社科文献出版社内部印行的《雾霭:百年俄罗斯忧思录》([俄]雅科夫列夫著,述弢译),这本厚书完全靠学术圈口口相传而流行的,碰到好几个会议大家都在情不自禁地推荐或谈论这本书,现在这部书已在万圣书店、三联书店显著位置摆放。读这部书,感受到的就是“厚重”“苦难”“折腾”这几个历史性的关键字眼,苏共的变迁史最让中国学人感慨万端,反过来想中国至今未有人能写出这样高度反思的著作,应该是中国学者世纪性的遗憾和缺失。还有一本读过的书叫《勃列日涅夫时代》,是一位俄罗斯不太知名的作者所写,剖析之深广,文字之沉稳,都让人称好不绝。整个俄罗斯学术界对当代史的探索和批判都非常有力量,具备穿透历史厚雾的强大冲击力,形成了较多的政治共识,他们对历史疑点的辨析和判断都达到很高的程度。这是我们中国至今还未攀到的写作境界,我们对当代史许多政治命题的某些研判还是过于单调和教条化。
    《“忍不住”的关怀》(杨奎松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5月版)和《无奈的选择》(沈志华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1月版)是今年我最推崇的史学作品,杨著对中国高级知识分子的坎坷命数有了全新、微妙的描述,史料铺陈之细,剖析之深,直接动摇读者原有的主流形态观念,从此对中国高层知识人的认知将会有重新的变更。沈著更是呈现长时间段的恢宏的政治走势图,用了大量第一手材料加以细腻的辨析,对中苏两党的悲欢离合做出更为合理、到位的学术判断。
    唐宝林老先生的《陈独秀全传》(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7月版)是历经十几年磨砺的厚书,初读时总有畏难的情绪,但读了几章后就有探究传主命运的揪心之感,尤其晚年陈独秀的复杂状态最令人耽迷。唐老先生的写法略嫌传统,有些论述过于繁复,但阅读之间总有秋季收割的丰收感受,一处处看过去都显得丰盈和充实。这就是饱学老者带来的学术愉悦感,也领略了治学所需的胆略和眼力。
    沈迦的《寻找·苏慧廉》可读性极强,寻访本身所具备的独特的问题意识让人惊喜。陈敏贤所写的《洪业传》视野开阔,文字充满湿润的历史现场气息,用力均衡,阅读时多少有一种舒服的感觉,这是海外作者用笔的老练之处,值得大陆作者借鉴之处甚多。
    因自己的专业缘故,我一直暗喜肖冬连的《国步艰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5月版),本来还期待它能获得广泛的反应,但好象沉寂多时,关注不多。这本书只有薄薄的十万字规模,却有能力包揽六十年当代国史的解释权,大胆逸出我们熟知的传统史观,充分表达个人看待国史的观点。作者的许多观念都值得回味,时常让人拍手顿悟。这样有品质的作品不在乎厚薄,而在于给人多少启迪。当代史复杂微妙,陈存多少疑点和真空之处,期待今后能有更多这样“个人史”的小书问世,给我们开启许多个观察当代中国史的窗口,使我们破解谜团的能力大大增强。一个民族只有充分认知过去的谬误和错失,才能健康地迈进未来的路径。《国步艰难》这样解惑的书出现愈多的时候,愈是这个国家理性生长的自然依据。
    今年初,饶平如老人的《平如美棠:我俩的故事》一经问世,就在普通读者群中激起波澜,也引来平民写作的热潮,下半年《乱时候,穷时候》(姜淑梅著)和《蹉跎坡旧事》(沈博爱著)就是此类佳作的代表。“老人讲故事”成了今年出版界的焦点新闻之一,他们的平实笔调为年轻读者所痴迷,所呈述的历史原生态让人流连。我觉得,老人们这样忘我的描述,无形中也促进史学叙述的一种变革,他们展现的故事形态更接近历史本真,他们的写作过程又显得那么轻易、自然,有纠结,又有畅达,非常难得、惊喜地抵达百年中国现场。这是我们历经苦难的父辈们对国家的额外贡献,是负责任的担当之举,有必要鼓励更多的父辈拿起笔来,以“小我”的坎坷展现“大国”的艰难印记。
    近几年来,我一直感觉到台湾出版的史学作品对大陆的内在影响,这种影响是润物无声,浸入文字应用之中,对大陆作品成色的改变有着无形的帮助。今年三联书店的《王鼎钧回忆录四部曲》,是世纪老人一生中最为倾情的模范之作,讲述的故事无不凝聚着两岸中国人诉说不尽的哀痛心绪。亮轩的《青田街七巷六号》也是佳作之一,以文字的绵密和描述的细腻见长,对于人情世故的打磨都纤细入毫。由于教育经历和社会氛围的影响,台湾作家对历史场景的把控有着发自内心的自然,忠实于心灵的呼唤,纯朴而又真切,呈露了高于大陆的整体性认知水准。
    在小说作品中,我个人喜欢阎连科的《炸裂志》、方方的《涂自强的个人悲伤》、叶兆言的《一号命令》,对余华的《第七日》则有着割裂的感觉。文学写作到了至今,已有相当疲乏之意,要突破人物的类型化、故事的陈式感,都要有一番不懈的挣扎。八零后作家中颜歌的《我们家》值得关注,其中男性化的表露倾向、贴近底层的努力都是具有看点的。
    在艺术类作品中,读过的韦力的《古书之美》印象美好,是今年读书中最为怡人、舒适的记忆之一,当然安妮宝贝的文字起了作用,但是韦力的不平凡学识和严谨态度让人感动万分,这是当下浮躁社会所缺失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3-29 09:15 , Processed in 0.17268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