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576|回复: 4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3年度教育观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2-18 10:51: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不靠谱——我的2013年度教育观察
浙江省绍兴县职业教育中心  茅卫东


不靠谱的教育QQ群
http://www.jszywz.com/forum.php? ... 3D1&_dsign=d3e76ec5



某天,闲着无聊数了一下,自己居然加了五十多个教育QQ群。加入这些教育QQ群的程序基本一致:先是认识或不认识的网友以教育的名义热情相邀——我一直认为,身为教育中人,愿聊教育之事,当以朋友视之,得到这样的邀请,自然不敢拒绝——然后,在群里冒个泡,受到群主和几位认识的好友的欢迎,彼此寒喧几句;然后……然后大多就设置“不接收群消息”了。

不是我清高,也不是真的怕麻烦,实在是不知道在群里该说些什么,也不知道大家在群里忙乎什么。整天“某老师真厉害”“某老师真幸福”“某老师真不容易”……或者“我来了”、“我也来了”、“我走了”、“明天见”、“上班了”、“放学了”……很有意思吗?

有老师说,在群里,我们和名师“零距离”,大家交流教育看法,探讨班级管理和课堂教学。真的如此?有的教育QQ群定期邀请一些名师进行讲座,听说影响非常好。我观摩过几次,无非是名师把一篇文章分段复制粘贴在对话框里,然后得到一阵阵的惊叹、掌声和欢呼声。难得看到商榷,更谈不上交锋了。参加这样的文字讲座,不如直接去人家的博客,追求什么“现场感”呢。

有老师说,这样的氛围我们觉得很温暖、很感动。现实中,校长总是板着个面让人不寒而栗,名师总是高高在上遥不可及。在这里,不管是领导还是名师,我们普通教师都可以很随便地打个招呼,他们也总是很随和地和我们交流,这不很好吗?

我还真不认为这样很好。于是在微博上写了一段话:老师们,让我们减少一点“感动”吧。有的感动,是因为我们一直在仰视,领导或名师的一丝垂青,让我们感激涕零;有的感动,是因为我们被拥戴,普通教师的虔诚和感恩,让我们飘飘然觉得自己任重道远。感动中,可能已经消解了“平等”。其实,咱就是一个老师,别看不起自己,也别太得瑟!

我曾多次说过一句话:“教育,是让人站起来,而不是让人跪下去!”一个站不直甚至跪着教书的老师,何如培养出有个性有尊严的学生?这样的老师建个群抱成团,难道就是为了在网上找到家的感觉,然后自娱自乐一番?



不靠谱的名师们
http://www.jszywz.com/forum.php?mod=forumdisplay&fid=105

名师们都很勤奋,有过人之处。哪怕是“一课成名”、“一文出名”的,要维持住这份名声,也是需要付出努力的。

但我还是要说,中国的名师太不靠谱。

名师们都在干什么?他们总是很忙,不是在讲座中,就是在赶往讲座的路上。

名师们都在讲什么?他们讲班级管理之道、自我成长之路,他们在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他们告诉老师不用再当蜡烛春蚕铺路石要勇于为自己争名利,哦,不对,名师们不会这般粗俗,他们肯定用的是“实现自我价值”这样的漂亮词汇。他们用实际行动告诉老师,这条路是行得通的。每次讲座完了,他们获得了一批批普通教师的崇拜,也收获了大把大把的银子。

这难道有什么不对吗?是的,如果我们还能把目光转移到另一个方向,或许就能清楚名师们的这些行为是何等不堪。

中国教育已经堕落到何等程度,还有点良知的教育中人不难发现。还有多少学校能够坦然地说,我们从不对学生说谎?还有多少校长能够有底气有胆量对各种干扰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行为说“不”?还有多少教育局长能够为了教育为了学生去和县长市长争论?每年各校的升学率压力,就是教育局长听命于县长市长之后转嫁给学校和老师的。

这一切都是像口号中说的“一切为了学生”?打死我也不信!

在这样的教育现实面前,名师们的那些讲座意义何在?明知大厦将倾,还在鼓励别人粉刷房间,这种行为难道不应该被谴责吗?这样的名师,简直就是教育领域中的传销者。貌似深刻的话语,煽情的演讲,贴心的鼓励,让很多年轻教师迷失了心性,以为不管社会如何变迁,自己可以独立带好学生;以为只要学生认可,毕业后还能拎着烟酒来看自己,就是自己教育的成功。

呜呼哀哉!



不靠谱的减负
http://www.jszywz.com/forum.php?mod=forumdisplay&fid=77


减负令不知出了多少道,师生还是叫苦不迭。

十月份,多地酝酿高考英语改革的消息再次刺激了人们的神经。据说有的省份可能英语不计入高考总分了,有的省份高考英语总分下调了,还有的说取消高考的英语听力考试。又有人说,这样可以减轻点学生负担了。

我一直对国家如此重视英语教学持怀疑态度。当年小学开始开设英语课程时,我就说过,这将会害了一代农村的孩子。道理很简单,农村小学英语师资力量严重缺乏,勉强开设英语课,最终将让农村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甚至有可能一辈子都赶不上城里的孩子。因为语言不同于其他学科,开始没学好,以后再改是难上加难。

所以,对高考英语改革我举双方赞同,这也算是给了农村孩子一线生机。如果各地都能够把英语学科从高考科目中去掉,那更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不过,这一改革能够减轻学生负担吗?我觉得不靠谱。大家是否还记得当年大学扩张的事。大学刚扩招时,很多人兴奋不已,觉得以后不会再有升学压力了,师生会有好日子过了。事实很快证明这个想法太天真。不争升学率了,开始比重点率了。有的地方甚至不比重点率,就看北大清华有几人。

所以,以为高考英语改革了,学生负担将会减轻,这种想法很不靠谱。在现有的教育格局下,哪怕高考只考一门语文,师生的学习负担也会是沉重的。说到底,如果管、办、评三者不能真正分离,减负将是永远的乌托邦。



不靠谱的家长
http://www.jszywz.com/forum.php?mod=forumdisplay&fid=96


大家都在一条船上,看到有人在偷船板我既不阻止也不举报,而是跟着一起偷,还沾沾自喜自鸣得意,被抓到了又觉得委屈得狠,甚至大喊不公迁怒于人。我这是不是我脑残?

很遗憾,这种脑残之人比比皆是。今年湖北钟祥某高考考点,上千人因为孩子作弊不成,围攻监考老师。他们中很多人显得理直气壮:“我们要的是公平,不让作弊就没法公平。”

监考,就是为了防止有考生作弊,是维护公平的一个手段。多年前,我曾在一则小文中这样写道:“当我们坐在考场中,看到监考教师严肃的神态时,应该为我们参加的是一场公平公正的较量而高兴;当我们成为监考老师时,我们不是怀疑着考场中的哪个考生,我们看护的是公正、监督的是人性中的弱点。”

从什么时候起,在有些家长眼里作弊才能保证公平?上网搜了一下,发现新华网2009年也报道过一次类似事件。2009年6月8日,吉林农安县一家长因为孩子高考作弊不成,怒打监考老师。那则报道有一个小标题:“让考生家长打人成为个案。”从这几年揭露出来的相关事件看,这个呼吁显然是落空了。

如果不能克服占小便宜的冲动,如果以为公平就是大家一起占小便宜,如果以为按规则办事是傻瓜,如果以为欺负老实人就是强者……这样的家长是很难培养出心理健全的孩子的。

我知道,这些家长之所以不靠谱,是因为还有更不靠谱的东西存在。逼良为娼,你懂的。可我还是想说,哪怕我们不敢抗争,至少也别主动投怀送抱,至少不要因为偷不着船板而恼怒。因为,这样下去,我们会一起葬身鱼腹的。



不靠谱的站着得高分

又要得罪人了。

好像自从“素质教育”这个词开始流行之后,就有一个观点说:“素质教育搞得好,学生的应试分数也不会差。”然后举出很多的例子。

吴非老师的《不跪着教书》出版后,很多老师很兴奋。今年,有媒体报道一位优秀语文教师,标题中就有“看电影、听昆曲,站着也能得高分”这样的表述。然后这位优秀教师在讲座中也使用了“站着拿高分”这样的话。

很不靠谱。

或许有人会说,这是事实啊,难道你连事实都不承认?

我承认事实,但不承认这样的表述,或者说,不认同对事实的这种解释。

素质教育搞得好的学校,学生应试的分数不低,甚至还可能高于兄弟学校。很多人只看到了这个学校素质教育搞得好,却没能从另一个角度去考虑一下:如果其他学校也重视素质教育,也搞得很好,这个分数,会是谁高呢?

素质教育搞得好的学校,你们要感谢不开窍的兄弟学校,你们的高分是得益于他们的愚蠢。你们把兄弟学校叫醒了,以后还怎么拿这句话炫耀?

同理,站着也能拿高分,没错,那是因为很多同行还在跪着教书。一旦大家都知道站起来也不会有子弹迎面飞来,你站着一定能拿高分吗?

如果不能改变现行的教育评价体制,如果不能打消成为“人上人”的冲动,如果还是一面“仰视权威”一面“欺凌弱者”,那么,跪着教书就是明智的选择。建议所有已经站起来的老师们,不要再用“站着拿高分”的话骗自己骗同行了,不如直接说:“我愿意选择站着生,哪怕我已被瞄准。”


2#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8 10:56:03 | 只看该作者
3#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8 10:56:54 | 只看该作者
4#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2 16:01:33 | 只看该作者
年终特稿:盘点2013年教育年度辣评

2013-12-07
来源:新华网





  编者按:回顾2013年教育领域“高考改革”、“大学生就业”、“教育公平”、“教育均衡”,一个个熟悉的关键词在吸引我们的眼球之后又触动了我们的心灵。高考改革如何破冰?公务员考试缘何热度不减?小学生临别赠言为了人民币,针对这一个个事件,一组组现象,我们难免有自己的态度,小编特别为您将本年度的教育辣评进行简要盘点,拿出您的态度,听听大家的声音。
  ===聚焦高考===
  图片来源:新华网河北频道沈亚楠
  高考加分“瘦身”:下猛药更要看疗效
  高考报名在即,近日全国各省份相继公布了调整后的2014年高考加分政策,“减”字当头的加分“新政”对加分项目、分值大幅缩减。此次“瘦身”行动,是政府为肃清饱受社会诟病的高考加分乱象下的一剂猛药。要达到还高考公平的疗效,还需将问责进行到底。规范高考加分,减少不科学的加分项目无疑将有助于遏制“加分腐败”,但“瘦身”疗方要真正达到根治加分乱象的疗效,关键还在于落实。
  高考改革,别只在技术层面“打转转”
  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评价和招生体制才是高考改革的核心问题。迄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的“招生与考试相对分离”仍未破题。无论是科目分值调整,还是加分项目“瘦身”,甚至是放开异地高考,如果只在技术层面打转转,而不去大胆触动根本性的核心问题,预期的目标很难实现,公众也很难真正满意。
  ===功利教育惹担忧===
  “神童”被推到台前莫让“神童”成“仲永”
  单纯从知识学习的角度来看,这些“神童”已被高考证明有能力接受高等教育。有些人认为天才就需要特殊的培养途径,就应给予更大空间任其发展。但也有人认为,为“神童”创造特殊环境应因人而异,提前接受高等教育不是唯一的,也不一定是最好的途径。
  争升学率无异于“教育GDP崇拜”
  不争升学率第一,意味着对教育本质的真正敬畏。当执政者把教育发展的着力点指向升学率的时候,“教育就是教人做人”,“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人” ;意味着对教育本质的真正敬畏;意味着对教育科学的真正尊重;意味着对教育法治精神的真正弘扬;意味着对人民群众教育权益的真正维护。
  加油!努力!为了人民币小学生临别赠言是一张社会理想“试纸”
  “加油!努力!为了人民币!”、“梦想将来有很多钱”……前日,湖北省武昌实验小学校长张基广翻阅学生毕业留言册后,直言“目瞪口呆”,留言中那些庸俗、功利的价值判断让他担忧。孩子是单纯的,会毫不掩饰地说出心里话,他们的理想取向,就是当今社会的“试纸”。如何帮助小学生确立远大而积极的理想,指导学生把理想和行动结合起来,值得教育界深思。
  神题频现引评论:素质教育与无厘头的区别
  近几年,各级神题纷至沓来,引发不少吐槽。正值暑假期间,不少小学生家长在晒出孩子暑假作业的同时,更直呼三观尽毁。“2/3青蛙=?”“脚-鞋袜+草地=?”家长想了半天愣是没想出答案,最终求助网友找到了“有头无尾”“脚踏实地”这样有点出人意料的回答。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素质教育要生存确实不太容易,但既然要实行,便要“脚-鞋袜+草地”——脚踏实地。否则,应试教育的硕大身躯硬是挤在素质教育的紧身外套下,人们看起来更是别扭。

5#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2 16:02:01 | 只看该作者
===职场之困===
  资料图片来源:红网
  死磕“铁饭碗”是场偏执的旅行
  “国考”大军浩浩荡荡,狂热“公考热”的背后,是每个人对个体命运的思索和人生道路的选择。而审视每个人的动机,不难发现里面充满着幻想和梦想的对撞,充满着忧思和迷思的纠葛。执着与偏执的界线,在于道路的选择。似乎,从未有人说过,考公务员不是正确的选择。关键在于,考公务员的动机和目的是什么。如果是有从政理想、热心于公共服务,那么无疑是社会之福;但如果是想象“一考无忧”,追求特权庇护与灰色福利,那无疑将消解社会活力的奔流。
  高考状元清华才子当保安“名校生落魄”何值大惊小怪
  以县高考理科状元的身份考入清华,大学毕业后曾在广州外企当白领,后因工作不如意,加之老父亲重病,辞职回乡到小区里干起了普通保安,月薪2000元……参差多态乃是幸福本源。多些人放下虚浮面子和有色眼镜,尊重别人的选择,也不那么狭隘地定义成功、追捧成功,那时,“张晓勇们”就不会再引起莫名惊诧,整个社会也更理性更宽容。
  新“大学无用论”抬头,全社会须反思
  一则成都女孩玲玲上大学遭父亲反对的新闻引发公众热议。虽然她已拿到成都某高校的本科录取通知书,但父亲却认为“读书无用”,宁愿出钱资助她做点小生意,也不愿“扔几万元学费打水漂”——“读4年书花费8万元,高中毕业打工挣8万元,来回16万元,拿去买房或开店都能赚钱”。
  这位父亲看似滴水不漏的“经济账”,可谓对中国大学的讽刺。更大的尴尬紧随其后,在某网站为此发起的网络投票中,有七成网友支持玲玲父亲。一时间,新“大学无用论”甚嚣尘上。
6#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2 16:02:29 | 只看该作者
===校园生活===
  漫画:申请国家助学金要演讲比穷。(漫画)图片来源:扬子晚报
  “演讲比穷”是一种“道义伤害”
  日前,媒体报道某大学某学院要求贫困生演讲“比穷”,得票最高者可获助学金,引发社会争议。有学生表示:“说是为了公平,可让我们当众‘揭伤疤’,这对我们公平吗?”贫穷并不可耻,可以砥砺人的性格,让人变得坚强,奋发有为。然而,在功利盛行的当下,家庭贫穷并不是件可以拿来宣之于口的事。将学生的“贫穷家底”悉数抖出,显然会伤害学生的自尊,是不人道的做法。
  “滚去学习”励志背后的教育悲情
  “吾日三省吾身:高否?富否?帅否?否,滚去学习!”这是悬挂在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高三(14)班黑板上方的另类冲刺标语。“滚去学习”的潜台词,是通过高考“飞上枝头变凤凰”,与社会底层拉开距离。换言之,“滚去学习”的动力是追求更加富足的物质生活,而不是追求更为丰盈的精神世界。过于关注物质生活和知识学习,却忽视了精神世界的发育与建设,是对励志的片面化解读。
  大学生“一舍难处,何以处天下”
  “过半大学生不满宿舍关系”,这样的调查结果多少让人诧异。同窗、同宿舍,素来被人们看成是“至交好友”的代名词,然而,如今的一些同窗、同宿舍却形同陌路,水火不容,除了勾心斗角、赌气之外,有的甚至还大动干戈酿成命案。
  身体健康,心理也要健康;智商高,情商也要高。这样的人,才是真正健全的人、素质全面的人。因为不懂得谦让、宽容和谅解,不懂得人际交往技巧,今天,你和朝夕相处的同学处不好,将来,你与你的伴侣未必能处好;与有明显利害关系的同事、领导也难以相处;也可能不懂得与社会上的陌生人群友善相处。如果一个人觉得自己生活工作的环境里,处处有“敌人”,事事心不顺,到处有陷阱,到这种地步,人生也就注定会失败了。
7#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2 16:03:07 | 只看该作者
===拿什么爱你,我的语文===
  网友晒出的听写情况图片来源:扬子晚报
  看央视听写大会,面对写不出“癞蛤蟆”的时代
  日前,在央视推出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上,“癞蛤蟆”一词只有30%的人写对。有人感慨:我们的文字书写能力跌得比股票还快。从毛笔书写到钢笔书写,再到电子书写,这一路走来既反映了时代变迁,也折射了文化嬗变。面对这个人们已经开始提笔忘字的时代,不必陷入小文人的那种感伤情境。但应关注的是,如何才能在适应时代变化的前提下,尽可能地保存与传承文化传统。手写文字的工具性虽已大为减弱,其对文化传承的重要价值却应引起重视。之所以会出现“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这样的活动,本身也已说明问题。当手写汉字正在成为和毛笔书法一样的传统技能,就是到了该考虑如何延续其文化遗产的时候。
  激发“到此一游”的文明耻感
  埃及卢克索神庙有着3000多年历史的浮雕上,刻划着汉字“丁××到此一游”。有人在微博上贴出这样一幅刺目的照片,发布者“无地自容”的心情,也成为很多网友的一致感受。今日中国,吃饭穿衣已经不是问题,甚至海外奢侈品商店促销都会挂上汉语海报。然而,很多人也感觉,“两手满当当,心中空荡荡”。的确,现代化的过程中,怎能少了人的行为举止、思想意识的现代化?国务院会议倡导“健康文明旅游方式”,政府机构出台“文明行为指南”,这些都让人看到,在社会管理者那里,文明素养、人的素质,已越来越成为“发展的必修课”。
  原标题:年终特稿:盘点2013年教育年度辣评
  原文链接: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13-12/07/c_125819449.htm
  稿源:新华网
8#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2 16:03:55 | 只看该作者
9#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2 16:17:55 | 只看该作者
http://www.jszywz.com/forum.php? ... amp;_dsign=f4f51ff0

http://www.jszywz.com/forum.php? ... amp;_dsign=f4f51ff0

http://www.jszywz.com/forum.php? ... amp;_dsign=f4f51ff0
张中山:救救中小学教师,就是救孩子,更是救中国……作者:张中山  

  
我们经常能从报纸上看到各种报道教师负面的新闻:教师打人了,教师补课了,教师乱收费了……而其它职业的却要少很多很多,这是为什么呢?是不是真的因为中小学教师做得太离谱了?其实是这样的,一般情况下,媒体不会惹有权的部门,所以那些部门就不是记者报道负面的好对象。除了这些有权的部门,还剩下学校、医院和一些商业公司,商业公司有红包,一般用红包摆平了记者,而医院是媒体的好伙伴,因为现在的媒体除了地产广告,一个大头就是医疗广告。最后,遭殃的就是没钱没权的中小学校了。我曾经听一个报社的负责人这么和他的记者说,只要是学校的负面,随便上。这已不是什么“幕后”,熟悉媒体行业的人都心知肚明。
现实社会普遍认为:只有拥有数量众多的优秀教师的学校才是好学校,而优秀的教师绝大部分当然只能是来源于优秀的大学毕业生或研究生,可是中国教师工资收入如此低下,高考时就几乎没有水平一流的高中毕业生会主动报考师范专业的,而水平一流的大学毕业生或研究生更几乎没有人会主动选择教师这个行当的(只是近年来随着就业环境越来越差,才有人愿意选择这个“鸡肋职业”),在这种情况下,当教师的又如何真正优秀得起来,学校又如何真正好得起来呢?更何况,越穷越见鬼,个别领导由于受自己的观念和能力以及当地教育小气候和国家教育大气候的制约,在这主客观原因之下,自己既无法改善本校教师的生存环境,又无法与时俱进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管理水平,那就只能是千方百计来用什么签到制、坐班制等等来对教师实行强权统治、高压管理。但这样的管理制度和工资待遇,能“以人为本”地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吗?能叫教师能乐于“传道授业解惑”吗?能叫更多的师范毕业生到这种学校任教吗?
从来没有一个行业有这么多的规定给从业者,更没有一个有如此多规定的行业从业者收入低廉得让人愤怒。一个个规定,就是教师们头上的一道道紧箍咒,真得为他们担心,这样的压力他们是否能够承受。且看现在中小学教师的生存现状吧!      
一、经济待遇。
不可否认,目前有不少贫困地区,财政收入收不敷出,甚至要靠贷款发工资。为了减轻财政负担,菜篮子补贴就只好让单位自筹,学校向哪儿筹去,因此老师只能望菜篮子兴叹。乡村学校更惨,城镇学校有的待遇他们没有,因此一窝蜂的都跳,乡下的往城里跳,县里的往市里跳,市里的往省里跳,朝其他行业跳。最热衷于公务员考试的,是教师。好多教师,辛苦了一辈子,连一套好点的房子都买不起,当了教师,似乎他们注定就将清贫一生。诚然,从工资卡上看,我们教师的工资确实不比公务员的工资少多少,但从实际上呢?
二、社会地位。
时下流行着一句话来评论老师:起得比鸡还早,睡得比狗还晚,干得比驴还多,吃得比猪还差。在我国,教师对青年一代几乎毫无吸引力。据调查报告显示,在中西部的小城镇和乡村学校中,接近九成的中小学教师心中都有强烈的自卑感。他们一方面懊悔当年未能考上理想的大学,而不得不念师范当老师;另一方面认为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都是“双低”,从事这一职业不仅生计困窘,而且“面子”上也没有什么“光彩”。
三、难教的学生。
现在的学生不像以前,大多是独生子女,任性,自私,心胸狭窄,唯我独尊,受不了一点点批评或挫折,是温室里培育出来的带刺的嫩瓜。一个班五六十人,只要有两三个顽皮点,给你任性点,上课的质量就大打折扣。教师是人不是神,在课堂里要一个一个去对付令人头疼的学生几乎不可能。个别学生的在课堂上不遵守纪律,绝对影响到教师的情绪,影响到其他学生的情绪,影响到教师的威信。哪个老师不想把书教好?哪个老师不想把班级管好?但是,老师就是没有办法管好,没有办法教好。学生故意迟到了,你让他站在门口反思,领导、家长说这是违法的;如果当着学生的面批评,就会被认为不尊重学生人格的变相体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找他谈心,他还以为老师巴结他怕他呢!到他一下吧,那你就赔礼道歉,赔偿医疗费,下岗!更有一些所谓“专家”的胡说八道,助长了学生的任性,教师如履薄冰。我曾亲眼看到女老师面对混乱的局面,面对学生“不尽眼泪滚滚来”!偷,抢,泡网吧,斗殴,以大欺小,逃学,课堂上打瞌睡,早恋,抽烟,酗酒,看黄碟,奢侈,攀比……这些难以穷尽的恶习,都需要老师细心帮助改正,老师能忙的过来吗?一个班只要有一个就够你受的了。有时,老师真的怕这些学生。管又不是,不管又不是。管,生怕自己的方法不严密,不妥当,效果不好,一来自己的威信受损,二来万一被家长抓了把柄整死你;不管吧,一个老师的职业天良还在,良心折磨。痛苦啊!如果学生能乖些,勤奋好学,力求上进,知错能改,老师的心里也会得到一丝的安慰,也不至于以整天板着脸,毫无生气。老师的工作是非常细致艰苦的人心工作,没有良好的心态,能做好吗?学生给老师造成的心里障碍实在是太大了。
四、社会的压力。
社会对老师的误解,社会对老师的期望太高,社会对老师的不公正的待遇,是造成老师这个社会角色尴尬的原因。家长通常给老师说的一句话是“把孩子当成自己的,该打就打,该骂就骂”,听着这句话让人鼻子里冒冷气。现在社会舆论里一直反对体罚学生,你稍微不注意,学生就会告你,每句话说出口时都要掂量掂量,你还敢动他一手指头?最近曾经看新加坡的影片《孩子,快跑!》,有一个镜头印象很深刻:一个富家子弟,因为让别的孩子代做作业,被老师发现,父母被请来,这位女教师当着孩子父母的面,用教鞭抽打孩子的背,一直不停的在打,孩子父母在一旁诚惶诚恐的说好话道歉。如果这事发生在我们中国,那还了得!
五、学校的管理。
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多如牛毛,规定学期教案写多少篇,工整地详写;作业一周要批改多少次;听课多少节;开公开课多少节;学科教学计划,各学科的培优计划,转差计划,进修计划,基本功学习计划……典型的文牍主义,形式主义。最荒唐的是教案。管理者把写教案认为是备课,教案写的详细工整,就说明该老师备课充分,说明该老师敬业。而对课文的研读、背景资料的查阅、有关教材的研究文章的分析等这些必须花大量时间精力的基本活儿,领导是不看的。所以,老师们只好去抄现成的教案应付。就是优秀老师,也是靠抄教案省下时间来学习思考。老师的生命耗在了抄教案写计划这些毫无用处的无效劳动上。有人统计,老师的无效劳动占老师全部劳动量的80%以上。难怪学校扼杀了许多有才华的老师!评职称,你争我夺,大大小小的领导评上了才有老师的份!哪个正直的老师不愤怒?评优评先,更是凭领导的印象,要给谁就给谁;所谓的民主推荐,由于同行为了各自的利益,很难公正地把真正的优秀教师推荐上来。真正的优秀教师是在教育界是评不上先进的。在学术研究团体中,倒有他们的影响力。学校,非久留之地,不跳槽才怪。
六、过重的负担。
一名普通教师,每天工作时间超过10个小时的绝不在少数,除了在学校完成备课、上课、批改作业之外,收集教学资料、整理授课笔记等等一系列琐杂的事务几乎总是要在家里完成。除了正常上班之外,也几乎没有属于自己的完整的时间。每天早晨6点多钟或者更早,教师们即从家里出发;晚上跟自习辅导,要到十一点才能回家。初三和高中没有周六休息等等,使老师失去了放松自己的时间。大班额及学生层次的不同,也为老师增添了许多工作量。
我们面临的情况是:目前的教育还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阴霾。在校内,如学生的总分、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老师的“考评分”等等一类的“分”和“率”压得教师喘不过气来。有时为了应付上面的检查,要求既抓教学,又准备各种虚假材料,一时间搞得教师人心惶惶,忙个不迭。更严重的是心里负担。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前不久对辽宁省内168所城乡中小学的2292名教师进行检测,发现教师心理障碍发病率高达50%。69%的教师自卑心理严重,强迫症、人际关系敏感、忧郁以及偏执倾向都比一般人群高,31.51%的教师有轻度心理障碍,21%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68%的教师感到压力大。其中,男教师的压力大于女教师,毕业班的教师和班主任的压力大于非毕业班和非班主任教师。女教师的焦虑高于男教师,中年教师的强迫症及紧迫感大于青年教师。近60%的教师觉得在工作中烦恼多于快乐,70%的教师忍不住生气发火。还有个别教师已经承受不住心理压力,走向极端。
……
最后,只能无奈地微弱呼叫—— 为了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救救教师!  
10#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3 00:24:50 | 只看该作者
2013,给教育一个更好的明天
2013-12-20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考试“多样化”:人人都能呈现最好的自己
  缘起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一直是民众最关切的问题。学生如何从“一考定终身”的应试教育中突围出来?钱学森之问如何解答?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选拔人才的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改革,在实践中改革,是近年来中高考运行中的关键词。而“多样化”是这个关键词的注脚。
  改革
  《决定》明确提出要“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并对改革的主要内容作出了部署。高考将“不分文理科”“外语不再在统一高考时举行”“探索高校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而高考加分政策大范围缩水,北京、上海等地都提到要控制特长生招生比例,优质高中招生计划向普通中学倾斜,促进生源均衡。
  实践
  近日,北京市率先公布了新的高考方案,其要点是调整考试内容、试卷结构、考试科目的分值。
  2016年起,语文由150分增至180分、数学仍为150分,英语由150分减为100分,并实行社会化考试,一年两次考试,学生可多次参加,按最好成绩计入高考总分,成绩3年内有效。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宋承祥透露,从2014年起,山东省将取消高考英语听力测试。
  解析
  我认为,多样化是招生考试改革的一个突出亮点。从考试形式上来说,减少科目、文理不分科、降低难度、增加题目和现实的关联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全面的学习能力。比如高考语文作文改成两道题,小作文考查学生应用能力,如写公务文章等,大作文考查学生的文学素养,这是非常好的尝试。从考试机制上来说,自主招生、一年多次考试等做法,不但更加公平,给创新人才一个出口,也避免了“一考定终身”的随机性。
  ——清华附中校长助理徐海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4-28 21:59 , Processed in 0.140502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