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475|回复: 2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 ★ 新网《教师生活365》2014年元月18日上线!http://www.jssh365.cn请您加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2-12 10:00: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www.jssh365.cn
《教师生活365》
——网站2014元月18日震撼开通!
教师美好生活 靠教师自己创造
衣-食-住-行-医-法-性-亲-友-书-网-艺-趣-助
14大版块,教师生活真情关注!


诚征栏目主持人!
=现网站已构建完成,拟近日完成备案程序,元月18日正式上线!
=====================================================



教师之友网》2008年3月10日创站时,使用的是二级域名。开通一个月后,即排到[百度]搜索首页第一的位置。


2013年8月18日,本站更换新域名:顶级域名/独立服务器及数据库。


至2013年12月12日,本站在[百度]汉字网站名搜索中,已回升至第七位!



目前排名在前的,有本[工作室]另一个网络交流平台----《教师之友-中国教研员论坛》。
http://xnjyw.haotui.com/



本工作室第3个网络交流平台---《中国教育评论网》尚未开动全面建设,但也已在[百度]汉字域名搜索页首页。http://zgjypl.haotui.com/bbs.php




22#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3 00:29:00 | 只看该作者
21#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2 18:48:02 | 只看该作者
20#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7 03:09:54 | 只看该作者





19#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3 00:16:40 | 只看该作者
18#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3 00:16:08 | 只看该作者
网站教师生活3652014年元旦上线!





http://www.jssh365.cn请您加盟!!


17#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3 00:10:14 | 只看该作者
山区小学的教师生活
2012-04-19
来源:温州日报瓯网 编辑:伍广明






狭小阴暗的教师宿舍以前是村委会的办公楼,时不时有蛇虫鼠蚁来“串门”。





因为整幢教师宿舍只有一个厕所,痰盂是老师们必备的生活用品。妞妞帮妈妈把痰盂拎到屋外。 苏巧将 摄



泗溪镇二小简介
泗溪镇二小坐落于泰顺县泗溪镇南溪村,新58省道边。学校现有8个班级282名学生、21名老师。学生大部分是留守儿童,贫困生比例也较高。每学期70多元的作业本费,对很多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负担。
目前,学校计划建设塑胶操场和宿舍楼,但是资金非常困难。学校的图书室1000多册图书已多年未更新,且不少书目并不适合小学生阅读。文体器材也较缺乏。
蹲点日记:
4月13日 星期五 阴
地点:泰顺县泗溪镇二小
温州日报记者 刘曜
早上6时多,教导主任杜丽娟就起床了。弄一锅香喷喷的粥,等同住的十几位老师一起吃早餐。
这是一幢村里用了几十年的办公楼,两层,木板斑驳,十几个小房间,最大的10平方米,小的就只放得下一张床。楼板也有些腐朽了,踩上去嘎吱嘎吱响,仿佛用力点就有断裂的危险。
快7时,老师们陆陆续续都起床了。14位老师,除了两位男老师,清一色的女教师。山脚下的老房子里,渐渐热闹起来。卫生间只有一个,老师们都站到屋后的空地上,刷牙,洗脸,洗痰盂。
他们都是泰顺县泗溪镇二小的教师,学校里没有宿舍,学校所在的南溪村就无偿将老办公楼借给老师住。但是房子确实是“老”了点。
一年级语文老师雷冬芬和女儿妞妞一起住。母女俩最怕的就是夏天,满地的毛毛虫,顺着窗户、门板的缝隙爬进来……母女俩到处找报纸堵这些缝。
早餐很简单,一碗粥,几块豆腐乳,一盘咸菜。不过气氛很好,都是年轻教师,坚守在山区小学,同样的环境,同样的热情。桌子小,大家也坐不下,就都站着,叽叽喳喳聊着教学的事,学生的事。仿佛全然没有因为住宿条件艰苦而影响大家的状态。
如果不是新校长王小军,大家的住宿条件还要更差。杜丽娟说,原来老房子里没有卫生间,上厕所要到旁边农家的茅厕,臭不说,还有虫蚁,夜里一个人还不敢去。洗澡只能在房间里打上水擦擦身。紧挨着老房子的,原先是个鸭棚,那臭味就更别提了。夏天蚊子成群结队。去年下半年,王小军来到学校后,与村里协商,给老房子建了个卫生间,鸭棚也拆了。
吃罢早饭,老师们陆陆续续去学校了。步行两分钟,就是泗溪镇二小。
学校很小,却蛮精致,紧挨着新58省道。周长150米的煤渣跑道,一个小小的主席台。主席台东面,是唯一的一幢四层教学楼。教室里已经传出孩子们朗朗的晨诵声。
校长王小军,巡视了一番教室后,坐在办公室里,又开始合计他的“扩校计划”。
“别看我们学校小,老师很优秀。他们的条件很艰苦。”王小军说。因为师资力量不足,学校里的许多老师都是身兼数职。英语老师徐碎飞,一个人教三年级到六年级5个班的英语。
谈到办学条件,王小军感叹一声:“困难重重啊!”资金困难,硬件上不去。没有文体等功能教室,学生没有宿舍没有食堂,老师也没有宿舍。
“要办好一所学校,老师是关键。没有好的条件,就留不住老师。看看他们的住宿条件,让人敬佩又心酸。”王小军说。现在他第一个梦想是建一幢小楼,有食堂,有几个宿舍,解决老师和部分学生的食宿问题。
王小军指着楼后围墙边的一块空地说:“村里很支持,二话没说就把用地帮我们解决了。现在就差落实资金了。”
望着窗外绿意盎然的田野,王小军眉头紧锁,久久难以舒展。





狭小阴暗的教师宿舍以前是村委会的办公楼,时不时有蛇虫鼠蚁来“串门”。





因为整幢教师宿舍只有一个厕所,痰盂是老师们必备的生活用品。妞妞帮妈妈把痰盂拎到屋外。 苏巧将 摄



泗溪镇二小简介
泗溪镇二小坐落于泰顺县泗溪镇南溪村,新58省道边。学校现有8个班级282名学生、21名老师。学生大部分是留守儿童,贫困生比例也较高。每学期70多元的作业本费,对很多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负担。
目前,学校计划建设塑胶操场和宿舍楼,但是资金非常困难。学校的图书室1000多册图书已多年未更新,且不少书目并不适合小学生阅读。文体器材也较缺乏。
蹲点日记:
4月13日 星期五 阴
地点:泰顺县泗溪镇二小
温州日报记者 刘曜
早上6时多,教导主任杜丽娟就起床了。弄一锅香喷喷的粥,等同住的十几位老师一起吃早餐。
这是一幢村里用了几十年的办公楼,两层,木板斑驳,十几个小房间,最大的10平方米,小的就只放得下一张床。楼板也有些腐朽了,踩上去嘎吱嘎吱响,仿佛用力点就有断裂的危险。
快7时,老师们陆陆续续都起床了。14位老师,除了两位男老师,清一色的女教师。山脚下的老房子里,渐渐热闹起来。卫生间只有一个,老师们都站到屋后的空地上,刷牙,洗脸,洗痰盂。
他们都是泰顺县泗溪镇二小的教师,学校里没有宿舍,学校所在的南溪村就无偿将老办公楼借给老师住。但是房子确实是“老”了点。
一年级语文老师雷冬芬和女儿妞妞一起住。母女俩最怕的就是夏天,满地的毛毛虫,顺着窗户、门板的缝隙爬进来……母女俩到处找报纸堵这些缝。
早餐很简单,一碗粥,几块豆腐乳,一盘咸菜。不过气氛很好,都是年轻教师,坚守在山区小学,同样的环境,同样的热情。桌子小,大家也坐不下,就都站着,叽叽喳喳聊着教学的事,学生的事。仿佛全然没有因为住宿条件艰苦而影响大家的状态。
如果不是新校长王小军,大家的住宿条件还要更差。杜丽娟说,原来老房子里没有卫生间,上厕所要到旁边农家的茅厕,臭不说,还有虫蚁,夜里一个人还不敢去。洗澡只能在房间里打上水擦擦身。紧挨着老房子的,原先是个鸭棚,那臭味就更别提了。夏天蚊子成群结队。去年下半年,王小军来到学校后,与村里协商,给老房子建了个卫生间,鸭棚也拆了。
吃罢早饭,老师们陆陆续续去学校了。步行两分钟,就是泗溪镇二小。
学校很小,却蛮精致,紧挨着新58省道。周长150米的煤渣跑道,一个小小的主席台。主席台东面,是唯一的一幢四层教学楼。教室里已经传出孩子们朗朗的晨诵声。
校长王小军,巡视了一番教室后,坐在办公室里,又开始合计他的“扩校计划”。
“别看我们学校小,老师很优秀。他们的条件很艰苦。”王小军说。因为师资力量不足,学校里的许多老师都是身兼数职。英语老师徐碎飞,一个人教三年级到六年级5个班的英语。
谈到办学条件,王小军感叹一声:“困难重重啊!”资金困难,硬件上不去。没有文体等功能教室,学生没有宿舍没有食堂,老师也没有宿舍。
“要办好一所学校,老师是关键。没有好的条件,就留不住老师。看看他们的住宿条件,让人敬佩又心酸。”王小军说。现在他第一个梦想是建一幢小楼,有食堂,有几个宿舍,解决老师和部分学生的食宿问题。
王小军指着楼后围墙边的一块空地说:“村里很支持,二话没说就把用地帮我们解决了。现在就差落实资金了。”
望着窗外绿意盎然的田野,王小军眉头紧锁,久久难以舒展。


16#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3 00:08:38 | 只看该作者
15#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3 00:08:18 | 只看该作者
[管季超工作室]第4个网站:《教师生活365》已经制作完成!2014年元月1日[新年元旦]正式上线!!欢迎您加盟!!


网址请您先记下,2014年元旦网上见!
http://www.jssh365.cn

14#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3 00:07:45 | 只看该作者
中国教师二十年生存变化调查
[img=1,1][/img]
[img=1,1][/img]

 发表日期: 2006-1-15  

[img=1,1][/img]
1985年9月10日,中国教师节的开端。回头看看,整整20年过去了,一代人已经悄无声息地从出生到成人。而教师的生存状况,却随着整个教育大背景的变化,发生了摸得着看得见的变化。我们采访了亲身经历这20年的20位代表以及相关见证人,说平常事,道教师情,以此献给将要到来的、不寻常的9月10日。

  师范越来越香

  机遇和压力 同时到来

  李秀云,38岁,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中心主任

  第一个教师节的时候,我刚刚毕业留校,记得那年教师节发了60元,我买了一套心仪很久的《鲁迅全集》。我们一家有7个老师,分别工作在大学、中学和小学。大家都由衷地热爱这个职业。过去教师只是一个社会分工,是脑力劳动者,跟其他职业没有区别,但做老师的对学生都有一种很强的责任感和很深的感情,老师和学生共同生活在象牙塔里,不需要考虑自己的待遇和生活,一样的苦一样的乐。市场经济初期,社会上开始有了“研究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说法,利益失衡导致心理的失衡,象牙塔内的教师在追问自身价值的同时,开始冲出象牙塔。曾几何时如何稳定教师队伍成为学校很重要的工作,以情留人成为许多学校的流行语。随着国家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国家对教育的投资逐步加大,特别是近5年来教师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获益最大的应该是中青年教师,都有了岗位津贴,津贴甚至高于工资,部分大学教师提前进入了小康生活。在社会地位上,参政议政的教师人数也在增加,人们对教师越来越尊重,大学教授成为人们向往和尊重的职业。很多过去离开教师队伍的人都想办法回来。而且随着高校对优质教师资源的争夺,教师也有了更多选择的机会,学校也设专项资金来引进人才,被称为人才的教师有了经营自己的市场。

  随着待遇的提高,教师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比如现在对教师的学历要求越来越高,具有博士学位,成为许多高校吸收新教师的最基本的条件。门槛高的高校中大约有70%以上的教师都有博士学位,甚至更高。随着双语教学的普及,有海外背景的教师也越来越受欢迎,此外对教师还有科研成果的量化考核。在职的教师也需要不断努力,职称已经代表不了什么,每年都会有考评,教师也需要不断进步,可以说,现在的教师努力和收获是成正比的。

  教师世家的荣誉

  张宁,27岁,高中教师

  就业时选择当老师,对我家来说,几乎算得上是顺理成章。不光爸妈都是中学老师,加上我,奶奶和姥姥家一共出了13位老师,遍布幼、小、初、高、大各个阶段。我一个同学开玩笑说:“不被你家亲戚教,就被你家亲戚的学生教,简直全城的人都是你们家熟人!”多年以前评选“五好家庭”,我家总能入选。一到过年过节,我家准得爆满。爸爸的已经成年的学生,妈妈的学生的儿女,现在还有我班上的高一的孩子,都喜气洋洋地登门看望自己的老师。教师节都20年了,学生们对老师的热情就一直没消退过,不管现在当了教授还是大老板,在老师面前都还是原来天真的模样。都说商品社会人情薄,我们家却始终不是人走茶凉,都是教师这个“特殊职业”带来的荣誉啊!

  师范成了香饽饽

  洪轩,25岁,中学教师

  今年,我教高三,很多学生都来问报考师范学校的问题。我上高中的时候可不是这个样子。10年前,我上高中考的是高师班,它的规定就是大学一定要报考师范院校,因为大多数高中生都不愿意当老师。高师班不仅录取分数相对比较低,每月还有补助。随着老师这个职业越来越热,分低又有钱拿的高师班消失了。如今,师范专业似乎已经成了一个热门专业,师范大学的分数线也不断提高。

  热门的“铁饭碗”

  张征,53岁,大学教师

  以前,我们的学生毕业了都会去一线工作,无论从自身利益考虑还是社会的认知度方面,都没人愿意选择教师这个职业。在文革中知识分子所受到的打压也使人们对这个行当心存忧虑。近年来随着老百姓受教育意识的提高以及与世界接轨的大学地位的提升,教师地位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待遇也在逐渐上升,像清华北大这样的学校,教师的福利改善得极为迅速。在学术方面,科研民主空气的增强,使我们的工作气氛非常愉快。现在的毕业生都愿意留校工作,在日趋激烈的职业竞争压力下,青年人更多地把天平倾向这个“铁饭碗”。教师成了热门的职业,在人们心中也受到了极大的尊重。

  桃李到处有

  王光军,45岁,中学教师

  “王老师!是您呀!”一天,我到电器城买东西,一个三十几岁的人叫住了我。我并不认识他,但我知道这一定是我的学生。我已经从教整整20年了。聊了一会儿,终于想起他是我当老师第一年教的学生。那时,他是我们班最瘦的孩子,没想到现在也有了将军肚。“老师,这个我给您打折,您写下住址,一会儿就给您送家去。”孩子热情得不得了。

  像这样的事情,时有发生。20年前,我从老家来到学校上班,一个熟人也没有。现在,我的学生已经一批批地毕业,让我这个外乡人也遍地是熟人了。

  待遇越来越好

  乡村教师是两头点的蜡

  解海龙,54岁

  中国摄影家协会副秘书长

  我们经常把教师比喻成“春蚕”、“蜡烛”,如果按这个说法,那些贫困山区的教师就是一根两头点的蜡烛。我从1987年开始关注中国农村的基础教育,当时很多农村的学校就是一间破房子,里面三四个学生,老师一般都是背着自己的孩子在教其他的学生,一个班里包含各个年级,一个老师教完语文再教数学,老师的水平也很有限,我看到过很多老师只是上过几年的小学就开始教学。
乡村老师分为两类:一类是公办教师,一类是代课老师。所有代课老师毕生的愿望就是能转成公办老师。即使这样老师们的工资长期被拖欠,积劳成疾无法看病,更无暇照顾家人。寿命一般只在50多岁。

  到了90年代初期,很多村头开始出现了“再穷不能穷教育”等标语,很多地方开始重视教育,但这时候老师面临的责任更大,一方面教课,另一方面还要努力挽留流失的学生,授课之余还要到学生家里去做工作,但他们的待遇没有什么变化。1991年,我到陕北一个农村,看到许多学生没有上课,原来这一天是教师节,老师到县里去接受表彰,然而为了这个表彰,他们要步行三四个小时,到40里地以外的县里,走的时候还会扛一根木头,开完会要到集市上去把木头卖掉,用卖木头的钱去买粉笔和练习本。那时候中国教育的经费平均到每个农村学生身上一年只有5元。

  这两年随着国家的重视和希望工程的开展,农村基础教育的条件有了很大的变化,一个村里最好的房子就是学校,够条件转公办的老师都转了,即使这样,一个乡村教师每年的平均收入也只有800~1000元,这在城市中是不敢想象的。这些可敬的乡村教师身上背负着一种责任,一种精神!在教师节到来的时候,我只想说:我们是进步了很多,但对于他们来说还差得很远!

  形式在变,内涵没变

  马怀德,40岁,中国政法大学

  法学院院长 博士生导师

  20年前,我还是个学生,那时的教师节没什么特别的。在这20年里,明显感觉到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关注度都在提高,尤其是最近几年,每到教师节前后就能听到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消息,社会上有各种活动,各界的人们都在关心教师,我们学校每个教师节都会对优秀教师进行表彰,这一切都是教育事业发展的结果。中国人一向尊师重教,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教师的社会地位在不断提高。

  近几年,教师群体的业务素质和水平也一直在提高,硕士、博士学位,有海外背景的优秀人才都加入进来,学校也设专项资金聘请优秀人才加盟,教师队伍的年龄在下降,越来越年轻,教师的经济待遇也不断改善。

  十几年前,我做学生的时候,对老师更多的是敬畏,看望老师也都选择在春节,而现在每到教师节我都会收到鲜花、短信和贺卡,感觉到学生把我当成朋友,大家的关系平等而融洽。虽然问候的形式越来越现代,但内涵却始终没变。

  教师待遇今非昔比

  艾众 ,77岁 ,大学离休教授

  每到教师节我都能收到很多节日卡,有些学生的名字我都记不清了,但是他们能想起我就是对我最大的安慰!我的学生有很多都已经当上教授了!我记得我任教的那段时间,每周要上20多节课,学校给的课时补助是很少的。现在的教师待遇今非昔比了!国家对教育的投资逐年增加,不仅工资、福利都有提高,而且还有专门的科研基金。我是1988年离休的,那时我的收入只有188元,但是现在学校都说我们这些老古董对于学校的贡献最大,所以很关心我们。我现在每个月的收入已经有2600元了,而且每年都会涨300多元。学校还经常为我们办老年学校、组织旅游社团、组织健康体检,在住房改善方面也能优先考虑到我们。

  竞争压力越来越大

  赵克险,30岁,

  北京四中英语教师

  我今年刚满30岁,现在教高三英语。学校比较开明,最看重个人能力而不是年龄,即使你是博士毕业,在这里如果课讲得不好也要“下岗”。

  当老师8年以来,最直接的感受就是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并不是说自己和别人之间的竞争,而是学校和学校之间的竞争,重点中学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从生源来讲,以前四中集合了全北京最好的学生,现在初中升高中按“片儿”走,最好的、顶尖的学生越来越少了。10年前完全不用考虑升学率,现在就不行了。四中还是那个四中,学生却不如从前的学生了,所以这就对老师的要求和压力无形中增大了很多。

  再说到教学本身,考试题型变化不大,但是难度在逐年增大。比如每年第一次“新课标”考试,考生英文词汇量要达到5000个,而现在的要求是3000。

 不再只当“孩子王”

  姚燕,26岁,幼儿园教师

  幼教老师,在别人眼里就是个会唱会跳会做游戏的“孩子王”。可我的生活,却实在只能用一个字来形容,那就是——忙。1997年我从幼儿师范学校毕业,以优异成绩仿佛理所应当地进了这所名气很大的幼儿园工作。
当时的社会上开始流行儿童特长教育,班里的小不点儿几乎个个都被家长带着上芭蕾课、报英语班。要给孩子们一杯水,首先自己得有一大碗,虽然在学校时,弹琴、唱歌、舞蹈、绘画都是必修课,可刚工作那一年里,我几乎所有的课余时间都用在了练这些基本功上。很快,对幼教老师素质的要求落实到了学历上,于是我又开始了4年的大学进修课程。一到周末,我就背上画夹奔波于学校与家之间,一有空闲还要跑到外面去写生,忙得连结婚的家具都挤不出时间去买。现在都是竞争上岗,连幼教老师也倍感压力,都忙着提高自己,对儿童、对老师,都是好事。

  好外教必须会中文

  Shaun Rice,37岁,英文外教

  我到中国来已经10年了,在外教里绝对算老字辈。来北京之前,到过河南、湖南、云南和海南,所以我会用流利的中文跟人开玩笑说,自己去过中国所有名称里带“南”字的省市。

  1995年,我来中国旅游,瞬间爱上这个国家,迅速决定了要留下来生活。刚开始当外教的时候在云南。风光优美的地方人也聪明,教语言是一件乐趣十足的事情。那个时候走在路上,总有从没见过黄头发蓝眼睛的小孩子吓得呆在那里,然后“哇”就哭了。也有大胆的孩子们总是跟在我身后,当我回头打招呼的时候,那群孩子就轰地作鸟兽散。就是在那样的环境下,我开始了我的教学生涯。

  10年间,我辗转了中国十几个省市,中国的变化快得不可思议。10年前,只要你是讲英文的人,就能当老师,现在,想当外教也要持证上岗了。这说明这个行业在逐步规范化。其实外教水平也是高低不同的,一定不要盲目相信。而且,要想当一个合格的外教,他一定要学些这个国家的语言,这样才能体会到学生要的是什么,找到他们的思维规律,才能对症下药。

  越来越像保姆

  史玉英,53岁,小学教师

  今年,我又开始带一年级。新学年的第二个班会的主题是“劳动最光荣”。为了不让家长们通通跑到学校来帮学生打扫卫生,我事先并没有通知学生。结果,事情可比我想象的麻烦了许多。“老师,我不会擦玻璃!”“老师,我扫不到簸箕里!”孩子们的叫声此起彼伏。我只能围着全班的“小太阳”们跑来跑去,服务了这个又服务那个。

  想象20年前,只要老师一声令下,地面立刻就会一尘不染,教室马上就会窗明几净。当老师怎么可能像现在这么辛苦?

  郑来,37岁,贵族学校教师

  在来到这家学校前,我有着10年的带毕业班经验,原本觉得,到了“贵族学校”收入至少可以“贵族”了,其实情况还真不是这样。一个月三五千的工资,比起我原来供职的学校来,强些有限,但压力却大多了,这种压力不是来自升学率,能到这儿上学的孩子,几乎都没有升学或是就业的压力。压力主要来自管理,以前我所接受和习惯的,都是那种传统的“家长式”模式,可是在这里行不通。“请家长”不行,人家忙得一年都见不上几次孩子的面,就是来了,那种“大牌”的感觉,一看就能体会到,孩子的现状还算好的。话说轻了不是,说重了不是,轻了没用,重了……如果说“贵族学校”里有“贵族”的话,相信我,一定不是老师。

  观念越来越新

  做最人性化的“老师”

  陈非,29岁,

  大学研究生院行政人员

  当年就为那份对学校割舍不了的依恋之情,我留校当了一名“不教课的老师”,所以,每年过教师节我也有份。以前学生们经常说,学校的行政部门脸最难看、事最难办。其实做行政工作的老师们,性格大都比较平和,愿意与人沟通合作,是很有团体精神的。尤其近几年来,管理工作也随教育体制改革经历了一个渐变过程,从重“管理”到重“服务”,行政人员的工作理念有了重大进步。就拿《研究生手册》来说吧,以前的条文几乎都是文件性质的,告诉学生应该这样,不能那样。今年我们编制的最新版本开始人性化起来,图文并茂,开始将自己定位为一切以为学生服务为目标的部门。行政部门的老师,同样可以做学校里最人性化的。

  “严教”变“娱教”

  王建,30岁,

  大学团委副书记

  我们学校的艺术团早就着手为庆祝教师节准备节目了,每年都是这样。一、二十年前,学校的团学工作都局限于做思想教育工作、政治说教,我们这些老师的角色无异于黑脸包公,显得那么高高在上、刀枪不入。
但是近些年来,为了落实高教部现在提倡的“提高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政策,学生报社、网络工作室、视频工作室、艺术团、俱乐部、各类社团纷纷创办、成立,我们工作的成效都能够在素质教育的成果中充分体现。师生之间接触的机会多了,我们的工作方法也从过去那种“严教”变成了“娱教”,形式多种多样。在交往中,我跟很多学生都成了铁哥们,大家玩得好着呢!

  根据学生特点 组合教学方式

  闻锡平,57岁,中学教师

  教书教了二十多年,最深刻的感受就是对老师的要求比以前高了,比如老师必须要会多媒体教学,教学理念上都要改变。以前老师对学生命令、要求的多,现在是让学生自发主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但是教学模式上没有最根本的改变,因为高考模式决定了它不可能变得更多。从教学设备等硬件上看,从原来的单纯的桌椅板凳到现在的多媒体教室,看得出社会对教育的重视。现在的学生精力比从前分散得多,电脑、手机、游戏,他们的眼界比以前的学生广阔,各种东西都吸引他们去注意,所以在常规教学上比以前难度大,也更具有挑战性。不能说老师这个职业越来越吃香,但是它确实是非常稳定,这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从事这个职业。我曾在不同省市3个不同的学校教过书,发现不同城市的学生思维方式也不一样,这让我也必须针对他们的特点组合我的教学方式和风格,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另类”老师生活秀

  第3个教师节

  刘娜,26岁,

  山西灵丘中学支教老师

  大学里,我有一位美国朋友,他在美国工作了几年后,就开始游历世界各地。当他来到中国丽江的时候,就决定住下,还在那里当起英文老师来。一直以来,我都很羡慕他的生活。于是,毕业后,我选择去了山西省国家级贫困县的灵丘中学支教。

  来到这里,我惊讶了。确实如我所想,这里山清水秀,但物质生活的贫乏让我有些难以忍受,连最基本的卫生用品也根本买不到。原来,过这样的生活是需要很大勇气的。在那里,我度过了生命中第一个教师节。校长说,因为没有钱,老师人数也少,以前他们从来没有庆祝过教师节,自从有了支教老师,学校才开始过教师节,这是他们过的第3个节。

  “我们真正受到了尊重”

  毛小燕,36岁,

  打工子弟学校教师

  过去来京务工人员把孩子送到我们这儿都是因为没钱,去别的学校寄读要缴纳数目可观的一笔费用,所以我们学校就成了这部分家长的无奈选择,家长对我们教师的工作到底是否得力并不是很在乎。同样是老师,在家长的心目中我好像没觉得自己有过什么分量。现在不同啦!越来越多的家长把孩子送到我们这儿,包括有能力交择校费的,他们看到了我们的学校更加适合他们孩子的发展。在我们的学校里孩子们感到更舒服,没有被排挤感。由于我们采用全国统一的教材,在他们回家之后一样可以跟上当地学校的课程。现在我们老师的素质才成了他们看重的,家长对我们也越来越热情,每次到学校来都拉住我问东问西的,去年教师节我收到了很多卡片和鲜花呢!我们真真正正受到了尊重,工作也真正开心起来。

  从纯模仿到自成体系

  刘雪松,30岁,英语培训师

  从1997年大学毕业后,我就一直在从事英文培训。当初学英语的时候就总想着,我要是当老师该怎么给学生讲,养成一惯性,好像就得当老师才行。当培训师这么多年来,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成熟”。原来我们的培训只是借鉴西方的培训教学理念,纯模仿;现在一些从国外学成回来的人,把国外的和国内的情况结合起来,有了适合我们自己的方式方法。从1997年以后,这种变化越来越大。就比如从我本身来讲,也经历了一个变化:从原来认为语法最重要,到后来接受“听、说”应该领先,现在知道为什么“听、说”应该领先。外国人不等于外教。因为教学是个科学严谨的过程,也不是只有幽默,把大家逗得哈哈一笑就行。绝不能极度夸大教学效果,这违背了学语言的规律。比如说三天口语对答如流,这可能吗?现在在正规书店里出现了一些英语口语速成教材,居然是用拼音标出英语发音,这种十三不靠的发音如果学生掌握了,要改就太难了,真是误人子弟。

  从商人到“灵魂工程师”

  薛志伟,38岁,大学教师

  说起我的经历,可以算是教师队伍中的“复杂分子”了。当年硕士毕业之后,我被分配到医院做外科大夫。年轻时总想搏一把,辞掉铁饭碗,一头扎进了商海里。浮浮沉沉好几年,直到有一天突然对经商感到了厌倦。我离开学校已久的心像蒙上了厚厚的灰尘,带着对那种世外桃源的向往,我终于重新又拾起课本,考回了学校。三年后拿到博士学位,我毫不犹豫地选择留在高校里做个普通的教书匠,安安份份上课,老老实实挣工资,过得却也充实和踏实。尤其是教师节,在一年那么多日子当中,有一天是真正属于你自己的节日,这种感觉真是妙不可言!前几天,偶遇一个多年前的生意伙伴,大老远地朝我喊“薛总”。我把讲义包往身后一拨,伸过手去:“呵呵,再没有薛总了,是薛老师。”
来源:[搜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3 21:51 , Processed in 0.12471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