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972|回复: 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湖北教育》2014年1期教育圆桌:让网络教研之花自由绽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2-6 17:18: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4年1期教育圆桌:让网络教研之花自由绽放

http://www.jszywz.com/forum.php? ... amp;_dsign=40a31300

    网络研修是一种以网络为媒介开展教研工作的新形式。由于它借助网络进行,不受时空和人员限制,相对传统教研模式优势明显:充分发挥教师在教研活动中的主体作用,使城乡学校和教师能够平等获取信息资源和对话交流;教研活动组织形式灵活,如网上备课、网络主题教研等;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了内容丰富、理念新颖、技术先进、实用便捷的优秀课程资源,创设教师与教师、教师与专业人员及时交流、平等探讨的活动平台和环境,促进课程改革实验的决策者、设计者、研究者与实施者的多元对话。
  开展基于网络的教学研究,是创新教研形式、拓宽教学研究途径、缩小城乡教育资源差异、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目前,实践中的网络教研还只是教师、教研员或专家的个别行动,即使有教育机构的整体推进,但由于缺乏系统思路和可供效仿的成功模式,没有能充分发挥网络教研的优势。如何利用网络有效推进教研工作,将网络教研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本期,就请关注“让网络教研之花自由绽放”。投稿邮箱:444871477@qq.com。截稿日期:2013年12月8日。
2#
 楼主| 发表于 2013-12-6 17:19:48 | 只看该作者
3#
 楼主| 发表于 2013-12-6 17:21:21 | 只看该作者
4#
 楼主| 发表于 2013-12-6 17:23:06 | 只看该作者
5#
 楼主| 发表于 2013-12-6 17:26:16 | 只看该作者
6#
 楼主| 发表于 2013-12-6 17:28:28 | 只看该作者
7#
 楼主| 发表于 2013-12-6 17:32:59 | 只看该作者


8#
 楼主| 发表于 2013-12-7 19:42:32 | 只看该作者
9#
 楼主| 发表于 2013-12-7 21:05:21 | 只看该作者
促进教师分享的智慧
文/陈大伟

[摘要] 教师教育工作者对教育实践要怀有敬意。促进教师参与和分享,教师教育工作者要有需要管理的智慧、“示弱”和“用弱”的智慧、为教育理论设计实践路径的智慧、对实践案例提炼操作策略的智慧。需要管理一是要引起需要,二是要指引需要的方向和对象。要引导教师为幸福生活而参与学习,为幸福生活而专业成长。促进分享,教师教育工作者要从思想的提供者转变为思想促进者。观课议课的参与者要从课程评价者变为课程建设者。
[关键词] 分享智慧   需要管理  教师幸福  观课议课

    实践中的教师教育工作者对教师专业成长承担着组织、管理、支持和引导等多重任务。作为引导者,教师教育工作者需要表达认可的教育知识和主张,需要宣扬对教育现实的认识和理解,需要交流教育实践的经验和智慧。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就其广义的理解来说,这是一个受教育者和教育者都在精神上不断的丰富和更新的多方面的过程。同时,这个过程的特点是,各种现象具有深刻的个体性:某一条教育真理,在第一种情况下是正确的,在第二种情况下是无用的,而在第三种情况下就是荒谬的了。”因为在实践面前我们表达的东西有可能“正确”、也可能“无用”、甚至可能“荒谬”,对实践怀有敬意,保持对实践者的尊重,和教师交流时我们就不能狂妄地宣称“培训”,而只能谦逊地说彼此分享和共同讨论,“都在精神上不断丰富和更新”。另一方面,因为学到的东西可能“无用”和“荒谬”,这使得一部分教师没有参与继续教育的热情和积极性。这样,促进教师参与分享和交流,这本身就需要智慧。
    我以为,提高教师教育工作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促进教师分享,需要关注和修炼这几个方面的智慧。

    一、“让马感到饥渴”
    有一次和中小学教师交流,说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我引用了一句西谚“你可以牵马到河边,但不能摁下马的头让马喝水”,一位老师说:“为什么要牵马到河边,牵马到河边也是不容易的。最好是让马感到饥渴,它自己就会找水喝。”分享这位老师的智慧,我意识到促进教师主动地参与分享和交流,我们应该“让马感到饥渴”。
    “让马感到饥渴”,我把这看成需要管理。
    作学校管理者的时候,我知道最难管理的是没有需要的人。因此,需要管理首先是要引起需要,引起需要一是可以引起对现有生活状态的不满,二是可以引起对更美好的教育生活的向往。
    有一位教研员朋友观察一节课后,很想和上课的老师讨论课堂上出现的一些问题:“您对这一节课的感觉如何?”
    教师:“不错啊!我觉得很好。”
    教研员:“如果有可能再上,您是否会做出一些调整?”
    教师:“我觉得没有必要。大家都是这样上的。”
    这时,教研员决定另辟蹊径:“您觉得班上的学生学得怎么样?”
    教师:“看着他们那不来气的样子我就生气,现在的学生是一届不如一届,成绩是越来越差……”
    教研员:“我观察到,课堂上学生兴趣不高主要有这么一些原因,我想,有这样一些办法或许可以改变这种现状……”这位老师对进一步交流有了兴趣。
分享这位教研员的智慧,我们可以发现:只要以学论教,我们就会有很多的不满意,这是引起不满的一条途径,老师们会对提高自己教学成绩的交流感兴趣。
    需要管理一是要引起需要,二是要指引需要的方向和对象。比如,人人都需要幸福,教师的幸福生活是什么?教师的幸福生活在哪里?这就需要认识和澄清。
幸福是人审视自身生存状态所获得的愉悦感受,此我们可以说幸福的实质是主观的,幸福的对象是客观的。我经 常和老师们分享这样的幸福生活状态:(1)课前有期望,老师盼望进教室;(2)课中有创造,教学过程中能胸有成竹、得心应手回应教育事件和情境,能创造性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3)课后能审美,对课堂教学回望和审视,能获得符合期望的愉悦和温暖体验。达成这样的生存状态需要能力,人的幸福能力需要通过学习来获得,需要通过接受教育来发展。对参与教师而言,为了幸福生活而参与学习,为了幸福生活而专业成长,爱自己栽培自己,梳理和澄清了这样的需求以后,老师们的参与状况就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源地址链接: http://www.edu11.net/space.php?u ... =blog&id=599249
10#
 楼主| 发表于 2013-12-8 00:05:52 | 只看该作者
在教师共同体中激情成长
策划/本刊编辑部  主持人/江湖一刀


很多时候,教育都是孤独者的事业。尽管教师总是生活在群体中,生活在具体的学校和群组(如年级组、教研组)里,但是教育工作的开展,教育生涯的演进,时常需要教师独自面对。尤其当他们进入教室,站在讲台,在接下来的40或45分钟的单元时间里所发生的一切,无论是教学组织、教学流程,还是教学纪律、教学秩序,都得他独自承担,连上帝也无法帮助他们――那个时候,他们是真正的“一个人在战斗”。

而从精神的意义上讲,教师尽管生活在学校里,与同事和学生都有所交流,但是学校环境相对狭小、封闭,与学生的交流,更多是浅层次的单向传递,与同事的交流,也往往仅止于日常生活和工作。尤其是今天,在绝大多数学校,由于竞争而造成的紧张和压力,使得人际关系充满利益纠葛,同事间往往讳莫如深,形若路人。教师的心灵之门,始终向着他人关闭,既缺乏思想层面的互动,也缺乏精神层面的慰藉。

打破教师精神灵魂的隔膜,形成交流与对话的机制,是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正如谢云教师所说:“作为致力于精神培孕、灵魂呼吸的事业,教育,无论什么时候,都应当有一种积极的,向上、向真、向善的召唤声,不断激发和引领自己,向着更新的一天、更新的目标,不断前进。”在教师的专业成长之路上,既需要专家引领,同伴互助,更需要“共同体”的温暖与鼓励。

令人欣慰的是,在不同地方,我们看到了各种各样的“教师民间团队”的身影,或者说,我们看到了各种各样的教师专业成长、精神发展共同体。关注这些民间共同体的组织形式、运作状况、发展方向,无论对他们,还是对中国教育,都应该是很有意义的事。



成长之路崎岖而陡峭,你能坚持吗?

——关于“1+1读书俱乐部”



福建 李 华



教师最重要的专业成长,既不是学问、经验、技能的堆砌和改善,也不是名利、权势的攀升,而是教师心灵的成长。教师心灵的成长形成了教师的终级成长,它每天都在获得新的力量,当其他成长的光环黯淡或消亡的时候,它可以复活那些成长或代替那些成长,它可以涵养教师的气质,丰富教师的精神世界。

促使教师心灵成长、精神丰饶的有效途径,惟有读书、思考、写作。

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说过:“一部分人一旦发现他们具备了其他人所不具备的共同的观念、利益、情感和职业,那么在这种相似性的影响下,他们不可避免地会相互吸引、相互寻觅、相互交往、相互结合。”“1+1读书俱乐部”纯粹是个教师自发自愿加入的、旨在促进自身专业成长的教师精神共同体,“读”+“写”是读书俱乐部成员的生存方式,参加者的出发点就是热爱教育、热爱读书,期待在教育专家的引领和指点下成长。

从成立至今,四年共同读书、共同研讨的经历和回忆是美妙的,许许多多感人的、愉悦的读书故事就像发生在昨天:因为腰椎牵引而趴着写读书笔记的红孩儿红姐;在狂风肆虐、暴雨如注中从浙江、从边远老区永定赶来福州参加读书月谈会的怡然一笑和旺旺;新婚之日冷落了亲朋好友而赶来读书月谈会的裙角飞扬;在瓢泼大雨中将“茶香、花香、书香”的“美丽”延续到午夜的西湖聚会;手持刀剪上下翻飞,金灿灿、沉甸甸的采橘闽侯行;在线研讨中为了得到张文质老师奖励的书籍而努力抢点的孩子气的举动让人忍俊不禁;因为读书邂逅“水心桥”,成就了边水临和水心的浪漫情缘……四年来,成员们还聆听了钱理群、黄克剑等大师睿智的报告;成员们也在福州拥抱了山东的明霞、四川的清亮、浙江的怡然、河南的慕之……在张文质老师等许多学者、专家的关怀和支持下,在全体成员的自觉自愿的行动中,“1+1读书俱乐部”书写着一篇篇动人和诱人的华章。

四年来的共同读书、共同研讨,让成员们受益匪浅。《静悄悄的革命》《教学的勇气》《童年的秘密》《幻想之眼》《我的教育自传》……在每一页都散发着教育智慧的馨香以及人格魅力的流光异彩的书籍里,成员们与佐藤学、帕克·帕尔默、蒙台梭利、钱理群、张文质、刘良华、罗杰斯等等中外教育家和心理学家们促膝交谈,然后在各自岗位上,不约而同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和理论,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从不同角度、不同深度去思考、去改进、去创新、去收获,在心灵的舞台上引亢高歌、舞步飞扬,真正地“认识了我们自己”。

回首成员们的阅读之路,虽然艰辛,却收获丰富和殷实。

一路走来,从2007年2月创建时所经过的欢欣喜悦的“蜜月期”,到2007年12月《中国青年报》专题报道达到繁荣兴旺的“鼎盛期”,2008年、2009年、2010年一次次“高调坚持”的宛若教育“童话”般美妙的月谈会和网络研讨会丰富着成员们的内涵,润泽着成员们的心灵,也催生着成员们的智慧……幸福如此清晰、如此深刻。没有想到的是,当年“一闪念”的“无心插柳”,如今却已经是“绿树成荫”。

作为俱乐部一员,作为班长,我真切地感受到自己内心的日益充实和强大。

这些年来,和俱乐部的朋友一起,互相鼓励着读书,每每提醒别人撰写读书笔记时,其实也是在提醒自己,“身为班长好意思不读吗?不写吗?自己不写怎么能提醒别人?”每一次,只有在自己努力地写了或长或短的文章以后,才敢逐个督促朋友们,把“压力”变成动力,驱使自己读书不止、笔耕不辍。我心里明白,无论“读不读书”还是“写不写作”,最终结果都要经过自己的专业期待成长、心灵渴望润泽的强烈“内需”与自身职业倦怠、教育激情消减的可悲惰性展开惨烈的斗争。对我而言,斗争的双方各有胜负。然而,就这样互有胜负的结果就已经令我受益匪浅,我的眼界、胸怀都不可遏制地发生了变化:在读书俱乐部的氛围里,我终于啃下了许多部教育名著,内在精神的分子结构一点一滴地发生着改变,愈加丰饶秀美;我逐步从教育的自发状态进入了自觉状态,教育的方向和目标日益清晰明了,前进的步伐更加坚定沉着。

我终于明白了什么叫“潜移默化”“润物无声”,没有任何强制的灌输,没有任何权威的胁迫,一切深邃的、有教育意义的记忆都是自然而然地发生着,就像生活本身平和却稳健,每一个阶段都真实和美。  

世界在变平,但绝不意味着就是一片坦途。“1+1读书俱乐部”在发展过程中不是一帆风顺的。最初是对教育、对读书、对成长的爱,使原来素不相识的教师朋友们走到了一起,这样的“爱”在付出过程中应该没有功利心,不需要被约束,可能无人为你喝彩,却需要坚持,需要忍受孤独和寂寞,需要艰难跋涉。

《因为陡峭,所以高贵》是我非常喜欢的一篇文章,作者认为:“高贵的人绝对拥有高贵的爱情(他可以使对方也变得高贵起来),而高贵的爱情必然陡峭,因为它卓尔不群的高度注定了它的艰难曲折,但是另一个角度来看,险象环生地一路攀越最终到达人生情感的制高点,也毫无疑问地证明:陡峭造就了高贵。”

“陡峭造就了高贵”,原本寻常的教师读书写作,因为当今浮躁的、急功近利的现实社会,而变得罕见而高贵起来。就像“高贵的人绝对拥有高贵的爱情”一样,高贵的教师也绝对拥有高贵的精神(同样他可以使他的学生也高贵起来)。作为一名教师,要比常人更注重修炼自己的内心,加强自主、自控、自省、自责的力量,努力把握自己。如果教师无法坚持阅读,无法坚持写作、无法深入思考和研讨、无法对自己的选择付出持之以恒的行动,又怎么能够教育学生,影响自己的孩子阅读、思考、写作?

站在2011年的起始点上,我问自己:成长之路崎岖而陡峭,你还能坚持吗?

我内心的声音在坚定地回答:我能!



备注:1+1读书俱乐部,教师成长共同体。2007年2月10日由著名教育学者张文质和福建师大附中教师李华在福州创建,最初由福州十几位中小学教师自发组成。他们本着“书目自订、经费自理、自主参与”的原则和“读书是为己之学”的信念,以专家导读、自行精读、撰写笔记、在线研讨、聚会交流等方式,享受着阅读的快乐、相聚的美好。四年来“高调坚持”读书,润泽着成员们的心灵,同时也不断开拓着成员们的眼界和洞见力。中国教育报》等多家媒体对“1+1”读书俱乐部做了专题报道,其影响已扩大到全国许多地区。



在知行合一的路上激情行走

――关于知行社



四川 谢 云



从2007年3月到现在,我们的知行社,这个教师民间团队,已经运作四年多了。四年,在岁月长河里,不过一朵小小的浪花,但在每个成员心中,应该有冲刷、荡涤的功效――这样的时刻,作为这一团体的动议者和肇始者,真的感慨良多。

一直觉得,教育就是激情的唤醒,教育就是热血的点燃。我始终觉得,作为致力于精神培孕、灵魂呼吸的事业,教育,无论什么时候,都应当有一种积极的,向上、向真、向善的召唤声,不断激发和引领自己,向着更新的一天、更新的目标,不断前进。作为教师教育工作者,我比较熟悉教师的生存状态,也比较了解教师的精神生活。教育在很多时候,都是孤独者的事业。传统的教师教育,可以解决参培者的认知,拓展参培者的视野,但是难以激发参培者的热情,唤醒参培者的智慧――能不能找到一个能够涵盖教师教育方方面面工作的主题,整合教师日常的工作、生活,长久地激发教师的参与热情?

最先想到的,是邀约些兴趣相投的人,搞个读书协会或沙龙之类的。但这想法,似乎连自己也没感觉,所以一直懒于细想。直到“知行”这个词语突然跳出来,让我如电击般,一下子就有了激情。知与行,既是哲学文化命题,也是社会人生命题,更是教师教育命题。作为教师,知与行,是我们一直难以忽视,也永远无法回避的。无论就教师的职业内涵而言,还是就教育教学工作而论,知行本是一体,知行本该一体。正如我一直坚持的观点,教师既应是行动者,也当是思想者。但我们是否真的做到了?如果没有,差距在哪里?我们还该怎么做?怎样才能让我们做得更好?这些问题,必将困扰着那些负责任、愿上进的教师,必将纠缠着那些有梦想、有激情的教师。这些问题的存在,将催使那些能时时听从内心召唤的教师,不断地读书,不断地思考,不断地进步--这样的教师,才是教育的希望所在,这样的教师,也才是我愿意与之为伍的。我所构想的知行社,应当是由这样的教师组成。

这样的思考和定位后,我很快理清了自己的想法:集结一帮有职业使命感的志同道合者,通过论坛、博客等平台,通过教育沙龙、对话访谈、经验分享等方式,进行不同层次的联系和交流,在互动研讨和自主生成中,影响和造就一批有思想、有个性的优秀教师。在“知行社成员征召令”中,我如此写道:“我们走在一起,想要探究的,包括了知与行两个方面,或者说,如何更好地求知,如何让知更好地引领我们的行,如何让行更好地验证我们的知,最后,就是如何以知行一体,促进我们的专业成长。专业成长关涉着我们教师职业生命的根本,知与行,也影响甚至决定着我们的职业生涯。”

四年前那个春天,写下这些话时,我很激动,但将它们挂在A61网站后,又一直觉得忐忑。在物质浮泛的时代,有多少人会对“知行”二字和它背后的东西感兴趣?在被急功近利气氛笼罩的教育界,有多少人会愿意参加这样一个无利可图的纯粹民间团队——没有功名,没有利禄,甚至没有一般的研修活动应该有的实惠。“我们所能给予这个团队的,只有激情和梦想的动力,只有交流和展现的机会,只有学习和思考的空间,只有提高和发展的平台。”在“征召令”里,我特别说道。

但,报名的情况出乎我的意外。大家的兴趣和热情让我暗自吃惊。我原本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没想到踊跃报名者,居然有50多人。就像那句诗所说的:“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大家的激情感染了我,也让我被迫改变了初衷。原本只想邀约12个人的,但名额一再突破,规模扩大到21人,仍有多一半的人,不得不被我关在门外。那取舍是痛苦的,无论对我,还是对那些申请的人。我只好一再解释我的想法,一再许诺在运行良好、摸索得稍微成熟后,将再次征召。

2007年3月30日,知行社正式成立。我略感欣慰,心里却更加忐忑,肩上也更多了责任和压力。大家的加入,是基于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知行二字的追索,同时也是基于对我和这个团队的期待和信任。我没有理由让大家失望。平台、空间、机会、动力,这些承诺,要真正体现出来,不是字面上这么简单。好在大家踊跃,齐心:QQ群,博客圈,论坛专栏,沙龙聚会……事情在一件件落实;阅读、反思、写作、交流、分享……我们在一点点进步。

思考改变状态,行动改变命运。成立之初,我们为团队确立的宗旨是“展示我们的生命成长和经验,提升我们的教育素养和能力”,四年多来,所有的工作都紧紧围绕着这个宗旨:共读教育书籍,共看教育电影,共写教育随笔,共话教育甘苦,这是我们最重要的举措;通过论坛、博客圈、QQ群等网络平台,通过阅读、反思、交流、写作等方式,我们在教学现场、互动研讨和自主生成中,更新专业理念,提升专业技能。当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向知行社靠拢,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知行社而崭露头角,我感到,在知行二字的引领下,真的有人在不断地发展着自己,成就着自己。

从2007年到现在,我们坚持每年编印一本“知行社年度作品选”,从《正在上道》,到《在路上》,再到《风景无边》,30多万字的篇幅里,无不流露着知行二字与教师职业的内在联系;我们坚持每年评选一位“年度人物”,从“风来云往”廖学军老师,到“霏霏小雨”孙健秀老师,从“高原石头”蒋开键老师,到“冷月星辰”罗红老师,他们的行走,无不充满激情,他们的成长,无不相伴着“知行”。我们坚持每年举行盛大的庆典,既总结评价过去一年的工作,也为未来的行走加油鼓劲。

我们行走的脚印越来越沉稳,我们行走的步伐越来越有力,我们前进的足音越来越响亮,我们到达的地方越来越辽远:我们把自己的旗帜带到了南昌,我们把自己的声音传到了福州,我们把自己的影响,扩展到了更大更广的疆域——我们把自己的课堂和智慧带到了邻近的县市区,我们以自己的行走方式影响到了更多的人。短短四年时间,我们有10多个会员、20多万字的作品,被公开刊出:《教师博览》《教师月刊》《新教育》《明日教育论坛》《师道》《北京教育》《福建教育》《福建论坛》《中国教师》《青年教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华东师大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我们有三位教师的个人博客,被《北京教育》隆重推荐。

四年多来,这个团队也在不断成长,发展,壮大——我们的许多同仁,在各自的学校里,承担起了更多更大的责任;我们的不少队友,在各自的讲台上,体现出越来越纯熟、精湛的技艺和智慧;我们的团队,在越来越大的范围内,发出了自己响亮而独特的声音。我们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我们赢得了越来越多的赞许——“知行社”这面激情飞扬的旗帜,在区域内外,正在发生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

也许这些都不算重要,重要的是,这个纯粹的民间团队仍在有序地运行,我们也仍在一次次出发,一年年坚持行走,迈着自己的步幅,向着无尽的岁月,向着知行合一的专业成长之路。就像我们充满激情的宣言――

我们不能先行,但能做到先醒;

我们不是思想家,但可以有自己的思考;

我们不能扭转季节,但可以营造局部的春天;

我们不能改变环境,但可以调整自己的心态;

我们也许还不优秀,但正走在通往优秀的路上。



备注:知行社,教师民间团队。成立于2007年3月30日。首倡者为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进修校副校长谢云。成员以涪城教师为主,以负责任、愿上进、有激情、能时时听从内心召唤者为要。四年多来,他们通过论坛、博客、QQ群等网络平台,通过阅读、反思、交流、写作等方式,在教学现场、互动研讨和自主生成中,更新专业理念,提升专业技能。知行社每年评选一位“年度人物”,每年编印一本“年度作品选”,并不断扩大学习、交流和探讨的范围。《明日教育论坛》等报刊曾予以专题报道。



只为那梦中的榄橄树

――关于“三剑客工作室”



河南常作印



2005年冬天,在那个飘雪的周末,我和王安濮、柳文生两位好友怅然走在雪地上,六行歪歪的脚印,只是书写了“迷惘”两个大字――面对虚假、功利和充满铜臭味的教育,我们内心深处都在作痛苦的挣扎,而不知道路在何方。

岁月可以使人平凡,却不能使人平庸。我们仨虽然都来自在中国再普通不过的中学,心中却都坚守着一份教育的理想。我们坚信:只要努力,再平凡的岗位也能干出卓越的成绩来。

“我们能不能搞一个类似协助组的工作室,用深度的反思走出实践的困顿?”

在街边那个昏暗的小酒馆,文生的这个提议,让我们三个冲动的年轻人拥抱在一起。

我们的团队,在那个风雪之夜诞生了。没有剪彩,没有仪式,有的只是一种期盼走出困顿的渴望。醉意朦胧中,文生给这个非正式的小团队起了一个有点豪情的名字:“三剑客工作室”。我们约定,三人联手闯世界,用脚走路,用脑思考,努力做学生思想的点灯人,用热情去拥抱真正的教育,用生命去开辟属于我们自己的教育绿洲。

第二天,由王安濮执笔的《三剑客宣言》贴在了当时全国最大的教师集聚地“教育在线论坛”上,一开始就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

自始至终,我们“三剑客”都把“培养具有独立精神与自由思想的现代公民”作为事业追求的崇高目标,把“在每段经历中都能发现更强大的自己”作为与学生共勉的人生格言,把“读书、实践、反思和写作”作为每日的必修课,把“上好每一节课,教好每一个学生”作为人生最大的快乐。

没有固定的场所,没有固定的议题,没有固定的机制,更没有任何经费,“三剑客工作室”完全是一个非常松散而又非常紧密的源自民间的草根团队。凭着对教育和语文教学的热诚,我们三位普通的老师走到一起,开始教育圆梦之旅。我们彼此温暖和鼓励,每次凑到一起都有谈不完的话题。我们的每次议题都坚持“四立”原则,即“立足教育,立足学生,立足学科,立足问题”,一切从实际出发,不崇尚清谈。我们以各自优势为侧重,相互支持,相互拓展,互为依托,默默地坚守着教育的伊甸园。

没想到的是,“三剑客”在网络上一开始就赢得了众多同行的支持,我们在教育在线建立的那个主题帖格外火爆,在不长的时间内点击率就达到两万多点。与此同时,我先后推出了《教育禅》系列、《师间道》系列、《用自己的眼看教材》系列和《本原语文思考》系列,柳文生先后推出了课标理解系列、特色课点评系列、绿色教研系列,王安濮先后推出的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再认识系列、《五班六班纪事》和课堂随笔系列,这些系列文章围绕教育教学工作的某一个点进行反复开掘,形成了工作室一个非常好的传统。事实上,网络点燃了我们的激情,也更坚定了我们既定的发展方向。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我们学会交流、学会反思,也实现了专业成长并运用于教学实践中的理想。

但我们渐渐发现,教育在线的那个专题帖存在很多缺陷,比如说查阅不方便,不便于互动和保存。所以当博客在网上风行后,我们三个人又各自建起了自己的教育博客,分别命名为“诗意的河流”“绿柳新风”“五味庵”。

2006年,经过多次研讨论证,我们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实际情况,分别以“绿色教研”“专业写作”“文本细读”做为各自研究的主攻方向,采取相互间听评课、专题研讨、网上沙龙等多种方式,努力追求“有温度、有广度、有高度、有深度”的课堂,我们三人从那时起,开始走一条互助又自立的教研之路。在很多观点和问题上,在保持精神独立的前提下,我们也慢慢达成了很多共识,比如:我们都认为,“语言的透析、文学的熏陶、文化的烛照、思想的启蒙,是语文课不能缺失的四种品格”。

2007年,我们“三剑客”引起学校领导和安阳市教研员蒋新海老师的高度关注,他们给我们提供了足够的动力支持和无私帮助。

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我带领我校有理想追求的老师率先在全省开设第一个教师专业成长博客圈,由三人的“三剑客工作室”扩大到百人以上的“明师工作室”,当时的《教育时报》资深编辑楮清源先生访问我们的博客群后惊呼:“安阳教育学派正在诞生!”

市教研员蒋新海老师更是把三剑客工作室模式进一步规范和拓展,筹建了“洹语在线”网站,我们三人都应邀成为版主。此网站开通伊始,就吸引了一大批优秀的教师。2006年9月,蒋新海老师专门安排我为全市语文教师做专业成长报告,那场报告被老师们誉为“安阳教育界的一场思想风暴”,激发了一大批教师的专业成长梦想,自此,安阳市教师开博和专业写作也蔚然成风。著名记者张广现专访我们三人之后写道:“从阿常(常作印网名)到三剑客,再到洹语在线,安阳452名中学教师集体开博的背后不仅是精英教师的增加,更是一种集体意识的觉醒和教育精神与责任的成长。”

五年来,最让我们骄傲的是,“三剑客”始终与学生一起成长,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学生,我们从来没有奢望什么,给我们一个班,我们就心满意足了!但上天还是恩赐给我们一些“额外奖赏”:发表文章上百篇,出版专著5册,获得省级以上教科研成果奖20多项,先后被《教育时报》《语文学习报》《今日安报》《郑州日报》《安阳日报》等媒体报道,被誉为“网络背景下中国教师专业成长的标杆”。

回想起那些跋涉的日子,有无语凝噎的痛楚,有纵意江山的快活,更有刀光剑影的争论,更多的是默默的相互扶持。面对未来的浩阔岁月,我们这个草根团队能走多远,不得而知。但我们坚信,只要一直走下去,就一定会见到那梦中的教育榄橄树。



备注:“三剑客工作室”是由河南省安阳市常作印、柳文生、王安濮三位语文教师于2005年12月自发成立的民间草根教师团队。他们坚持“立足教育,立足学生,立足学科,立足问题”,以“绿色教研”、“专业写作”、“文本细读”、“幸福课堂”为研究抓手,以贴近地面的行走方式,努力追求“有温度、有广度、有高度、有深度”的教学,在保持各自精神独立的前提下,搂抱发展,取长补短,互通有无,携手共赢,先后出版学术专著5册,获得省级以上教科研成果奖20多项,被媒体誉为“网络背景下中国教师专业成长的标杆”。



生命在拔节,教育更美丽

――关于厦门青年教师成长共同体



福建李玲玲



特区的闹市,寒冷的冬夜,一群人从外文书城走出,边走边谈,大有意犹未尽之感,他们是做什么事情去呢?“赴心灵之约,寻教学勇气!”这是他们今晚活动的主题,而这,只是他们读书活动的一次缩影。他们的团队,有一个充满朝气的名字――青年教师成长共同体。



共读经典,寻求幸福

“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多元的平台,而这个团体就是其中一个。”主要发起人段艳霞老师说。还在学生时代,段艳霞就接触了类似“共同体”的民间团体。1999年~2002年,她在厦大高教所读书,三年里的每周六晚上,她基本上都在高等教育学泰斗潘懋元先生家的“周末沙龙”里度过,这段经历让她很怀念。在厦门教科院工作期间,她又接触到了一些基层学校的读书会,深感读书对于教师成长的重要作用。于是,某日在与几个基层老师聊天时,成立共同体的想法马上得到呼应。

2008年6月9日,在厦门大学美丽校园的一隅,五六个年轻教师聚在一起举办了第一次读书交流活动,“教师成长共同体”(下简称“共同体”)宣告成立。两年来,“共同体”举办了各种各样的读书活动,大家共读经典名著,分享彼此心得。有了团队的引领与促进,大家走进了《学记》《大教学论》《教育漫话》《斯宾塞的快乐教育》《第56号教室的奇迹》《教学勇气》等教育书籍。

除共同阅读外,“共同体”每次活动还会邀请一些教育前辈或专家、名师,作为成长的引导者。原厦门教科所所长徐报德老师,已经八十有余高龄了,却是共同体活动的积极参与者,他称共同体是自己的“精神养老院”;厦门市教育局任勇副局长,在参加活动时,也用自己的成长体会勉励大家坚持走研究之路。

“通过阅读,寻找力量,让自己行走在教育的幸福大道上。”这个愿景,越来越得到共同体成员的认同,也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年轻教师参与。正如80后教师罗旭丽说,共同体就像一扇窗,帮她打开了一个世界,团队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是她的榜样,两年来,自己一点点在积累,一点点在成长。



思想绽放,自由成长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共同体,很多人会不约而同地想到“自由”。正如发起人之一、厦门实验小学刘胜峰老师所说的,“共同体”最大的特点是,活动自由,发言自由,思想观点自由,没有对与错,只有更合理、更科学,这是最吸引人的地方。

共同体的自由,还体现在大门随时敞开,欢迎一切想来之人。于是,从最初的五六个成员,现在已发展到十几个核心成员,几十个参与者,每次活动都有新的面孔出现。“没有负担的读书,来了都会有收获。”也许,正是这“自由”而又带有浓厚学术味道的共同体氛围,让它赢取了越来越多人的芳心。

以下是共同体的一次活动预告――

主题:盘点成长,规划未来

时间:2011年1月25日(周二下午)14:30-17:30

地点:白鹭洲广场北侧“阅读着”咖啡厅

沙龙内容:

1.阅读1月7日晚沙龙实录内容,选择一两个最令自己感动的事件或对自己启发最大的观点,发表对“生命自觉”的看法与认识;

2.交流“共同体”一年来的收获及2011年规划;

3.交流个人的一年来收获(从外在和内心两个角度);畅谈个人规划的方法;

沙龙议程:

1.介绍活动缘由及嘉宾;

2.热身游戏;

3.主题讨论——针对议题讨论。

4.总结提升:每人一句话或一段话来总结参与本活动的感受、收获或建议。

沙龙组织与主持:段艳霞

特邀嘉宾:

1.厦门大学社会学系易林博士

2.厦门市教育学会徐报德老师

3.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苏文木

4.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庄力群

备注:参与沙龙活动的成员需按照AA制,交纳少量的茶水费,特约嘉宾由共同体公共经费负责。

这样的活动,非行政要求,因此也就没有经费来源,大家已习惯在每次活动后按AA制交纳少量的茶水费。哪位成员有了稿费收入,也会非常高兴地拿出充当下次的活动经费。

快乐,因分享而丰富许多。



播撒种子,期待发芽

“我们的每一次活动都像在播撒种子,至于这些种子什么时候发芽、什么时候开花,能不能结果,不做具体的要求。”这是组织者段艳霞老师多次重复的一句话。

虽不刻意,但一些种子分明已经发芽。两年多来,共同体的活动内容逐渐丰富,活动形式更加灵活。从教师阅读到亲子阅读,从面对面交流到网上网下互动,“读书、研究、合作”越来越成为共同体成员的生活方式,而一些成员也“孵化”出了自己的共同体。在一次活动过后,有几位成员说自己晚上失眠了。“那是你在拔节了。这是快乐的痛苦!”段艳霞老师的分析,赢得了大家的喝彩。

湖明小学语文老师杜文斌是“共同体”的“铁杆”成员。他致力于儿童早期阅读的研究与推广,在每周五、六晚上7:30,他一定会准时到外文图书城为孩子们讲半小时故事,“小杜叔叔讲故事”成了书城的一个公益活动品牌。“没有这个团队的支持,或许我现在还游离在研究之外,不可能坚持下来。”而小杜,在坚持的过程中也收获了许多。

在没参加共同体之前,潘品瑛老师只是众多平凡而忙碌的班主任中的一员,在团队成员的启发与鼓励下,她成立了“蒲公英快乐妈妈成长营”,目前已组织了多次活动。不仅自己读书,还通过组织妈妈读书沙龙,推进亲子阅读。尽管这样的活动总是要占用太多的业余时间,但每次谈到活动的感受都很惬意,那种内心的满足,可以化解许多的疲困。

邱凤娟老师说,参加工作这两年多来,自己一直处在矛盾中:矛盾于自己心中的理想和现实状况;矛盾于问题孩子和问题家长;矛盾于自己的付出和收获之间的不平衡……在参加活动的过程,她的这些矛盾被慢慢纾解了。“我被他们身上的热情感染着,他们不仅仅是在教书,更重要的是他们带着思考在学习,在教书育人。”

分享成长,也是共同体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笔者通过省学科带头人认定,李玉影老师获得省优秀教师称号,刘胜峰老师获得省教师技能大赛一等奖……对成员们取得的这些荣誉,段艳霞老师总会及时通告,“虽然不能说是共同体使他们获奖,但我们非常愿意分享大家的成长。”这种分享,使大家渐渐走出对无法改变现象的抱怨和纠缠,更愿意维护共同体中温馨向上的氛围。

大学校园、咖啡屋里、平静湖边,美丽的风景、美丽的阅读,心底的惆怅与无奈得到过滤,踏实与从容于心底升起。生命在拔节,教育更美丽!



备注:厦门青年教师成长共同体,教师民间团队。成立于2008年6月9日,首倡者为福建省厦门市教科院段艳霞老师,成员以厦门教师为主。两年多来,他们每两个月同读一本书、举办一次读书会,建立共同体博客、QQ群,使面对面交流与网络研讨互为补充,使“学习、研究、合作”成为共同体成员的工作方式。共同体还鼓励成员根据自己的兴趣发展新团队,目前已催生出“蒲公英快乐妈妈成长营”“凤凰树读书俱乐部”等新的共同体。



为自己开辟一片成长的沃土



四川陈大伟



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进行归结,一般认为,有理智取向、实践—反思取向、生态取向这样三种发展取向(笔者认为,除这三种外,还实际运行着技术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

理智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主张教师要有坚实的理智基础,其理智基础表现为“学科知识”和“教育知识”。这种取向的突出表现,就是师范学生向专家(如大学教师)学习某一学科的学科知识和教育知识。现在,似可把教师的专业阅读也归为这一取向的实践。

应该说,一线教师是专业实践工作者,实践的丰富性使得“某一条教育真理,在第一种情况下是正确的,在第二种情况下是无用的,而在第三种情况下就是荒谬的了”(苏霍姆林斯基)。教师需要实践性智慧,而实践性智慧不是从外部“获得”,而是从内部“建构”的,“建构”的途径是通过这种或那种形式的“反思”实现的。通过反思,教师可以对自己、自己专业活动直至相关的事物有更深入的“理解”,发现其中的“意义”。我理解,这是实践—反思取向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的核心思想。

生态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理论认为,虽然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学风格是个人化的,教师在其实践中也大多处于孤立的状态之中。但是,就教师的专业发展而言,教师发展其专业知识与能力并不全然依靠自己,而会向他人(如校外专家或同事)学得更多,教师并非孤立地形成和改进教学的策略和风格,它更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学文化或教师文化,教学文化为教师的工作提供了意义、支持和身份认同。因此,教师专业发展的最理想的方式,是一种合作的发展方式,也就是由小组的教师相互合作,进而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式。

应该说,教师专业发展的三种取向各有自己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也各有自己强调的重点和明显的疏漏,在今天看来,任何单独的取向都不可能解决教师专业发展的全部问题,深入了解它们的长处和局限,针对教师发展的实际,有所侧重地借鉴不失为最好的选择。

这里就“教师在共同体中成长”的话题,再说说生态取向的专业发展。

生态取向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的主要重心,不是学习某些学科知识和教育知识,也不是个别教师的“反思”,而是构建合作的教师文化,在合作中共同成长。生长需要环境,马克思认为:“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者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或许,我们可以用一个最简单的常识来类比:一个种子是否能够生长,是否能长成参天大树,固然和这颗种子本身的品质有关,但也和撒播在什么样的田地里,生长在什么样的环境中紧密相关。以认知发展为例,“事实上,认知决定于环境,认知发生于个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而不是简单的发生在每个人的头脑中。”(高文《教学模式论》)

建设教师专业发展的良好生态,学校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应该说,现在的中小学是越来越重视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了,但学校如何组织和实施教师专业发展呢?冯大鸣先生在《沟通与分享》一书中,有这样的论述:“我国的相关研究大都集中在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技巧方面,似乎教师的专业发展仅仅是一个能力提高的问题。其实,在学校营造一种环境和气氛,让教师有足够的发展空间,鼓励教师教学创新,这可能比单纯提高教学能力更为重要。”

在讨论了学校应该为教师专业发展营造生态的作为以后,接下来的问题是“教师自己怎么办”。

就我看来,我们需要赋予“育人”以新内涵。教师的工作是“育人”的,“人”在哪里?需要培育“谁”?我认为:首先是要“育自己”——“爱自己,栽培自己”,“爱学生,发展自己”——把自己栽培成才了,育学生才有本钱和基础。其次是“育学生”,教师需要更有成效地帮助学生获得生存的本领、生活的智慧,体验到生命的尊严、价值和意义。在育自己、育学生的同时,教育“育人”的新使命是“育同事”。“育同事”不仅与同事共育、共同成长,所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而且与同事共建有利于生长的环境,在培育中共育。我们相信:在一个长期共处并充满合作的同事关系中,他人的发展终将促进自己的发展,自己也将从他人的发展中受益。这样,促进他人发展也就在促进自身发展,助人者自助,助人者得助,滋养获得滋养,润泽获得润泽。

与同事共育,这是我们迫切需要的。但在同一个单位,总有一些利益关系牵扯,总有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纠结,理想和现实的距离实在太大。我们需要更纯粹的精神交往,更纯净的生态环境。这时,寻找(早期或需要建立)志趣相投的专业成长共同体不失为一种选择。

这种民间的教师专业共同体具有这样一些优势(或者说需要发挥好这样一些优势):基于理想和激情的志趣相投,以及交往的平等地位和参与的自愿原则,大家关注精神丰沛和充实,关注教育改革现状和趋势,关注彼此的处境和未来――这使大家更能心理相通、彼此坦诚,既可以少很多利益和得失的纠葛,也可以少一些人际交往的麻烦和障碍;基于共建、共有、共享的理念,这可以使参与者彼此珍惜,有利于用自己组织的方式改进参与方式,在多种可能性中选择更合适、更有效的方式;基于对共同话题的关注和深入思考,这有利于提高对话水平和质量,在有准备的“碰撞”中分享彼此的真知灼见。

愿老师们都能为自己开辟一片成长的沃土!



以一种大家愿意自觉遵守的心灵契约,召唤、集合、引领教师,让他们与跟自己“尺码相同的人”的交流,以求得心灵的共同温暖、思想的共同成熟、专业的共同进步,进而以昂扬的斗志,饱满的激情,行走在自己的教育旅途上,或许更能唤醒他们的职业尊严,更能激发他们的职业精神,甚至,也更能丰富他们的职业生活。

这或许是教师共同体出现的原因。

从文化意义上说,共同体成员所共有的独特信念、价值观、生活习惯和工作方式,其实是在缔造着一种正向、积极的“亚文化”(subculture)。相对于主流文化,这种非主流的“亚文化”,能更直接地作用和影响群体成员生存的社会心理环境,更能赋予成员们一种可以辨别的身份,和属于该群体的特殊精神风貌和气质。

通过对这些共同体的考量,我们发现,无论是官方组建的,还是民间自发生成的,共同体的建立,必然有共同的愿景和理想,有共同的激情和方向;共同体需要核心和灵魂,需要引领与榜样,需要中坚分子,但更需要群体成员的自觉、自愿和积极主动。同时,我们也发现,相对于网络中的萃集和欢聚,现实中的互动、交往,更能维护共同体的运转和发展。而真正有生命力的,往往是基于两厢情愿而走到一起的民间精神共同体。

“一个人的命运就是他周围的人”――跟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就会有什么样的生活,形成什么样的性格,最终,造就什么样的命运。教师的专业成长和职业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什么样的同伴。任何人都不是一座封闭的孤岛,也绝非自给自足的庄园;只有不断与人交流,才能得到别人的更多帮助,也才可能让自己做得更好。当然,教师在学习同伴时,也当以真诚和热情,去对待和帮助同伴,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共生、共进、共荣”。

我们期盼能有更多这样的共同体出现,我们也期望能有更多的教师,基于内心的需要和召唤,建立起或寻找到自己的精神共同体,并且如陈大伟先生所说,让这样的共同体成为自己“成长的沃土”,无论是专业发展,还是心灵慰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4-29 16:08 , Processed in 0.131666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