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54|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苏霍姆林斯基夫人安娜·伊凡诺夫娜访问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1-24 23:12: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他善于点燃心中的圣火

——苏霍姆林斯基夫人安娜·伊凡诺夫娜访问记



2011年1月20日

载《外国中小学教育》2001年第四期



    安娜·伊凡诺夫娜·苏霍姆林斯卡娅是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夫人。1915年生于俄罗斯,1939年毕业于伏尔加河流域的一个师范学院,修完俄罗斯语言文学系,被分配在乌拉尔地区的教育行政部门及中学工作。1942年,苏霍姆林斯基在二战战场负伤后,经野战医院治疗而复员在乌拉尔,于是两人相识相爱,并于1944年初结婚。婚后不久,安娜·伊凡诺夫娜即随丈夫回到刚从德国法西斯魔爪下解放出来的乌克兰基洛夫格勒州,一起从事教育工作。1945年生子谢尔盖,1946年生女奥莉迦。
  自1946年起,安娜·伊凡诺夫娜即与丈夫一起开始在著名的帕甫雷什中学从事教育工作,教俄罗斯语言与文学。
  1970年9月,苏霍姆林斯基因病壮年早逝,她忍着巨大的丧偶悲痛,按照丈夫的遗愿,埋头整理苏氏的遗著、信件及相关资料,她克服各种阻力,四处奔走,筹集奖金,使苏氏未出版的著述一一问世,为苏氏教育思想的传播和后人研究苏氏教育思想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1971年,安娜·伊凡诺夫娜按规定退休,在家继续从事苏氏教育遗产的整理和研究。后来,随子女移居基辅市。现在,她靠微薄的退休金度日,至今仍过着相当简朴的生活。近几年,她年事已高,体弱多病,故而深居简出,极少待客。
  

    时间:2001年1月12日12∶30-3∶45
  地点:基辅市瓦杜金区某大街苏氏住所
  出席者:苏氏夫人安娜·伊凡诺夫娜·苏霍姆林斯卡娅和她的儿子谢尔盖·瓦西里耶维奇·苏霍姆林斯基。
  吴盘生:(以下简称“吴”)首先请接受我送您的这束鲜花和迟到的新年祝福,祝您和全家在新年中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据我所知,您的女儿奥莉迦·苏霍姆林斯卡娅在九十年代曾两次访问我们中国,亲自接触了我国的教育工作者。从她那儿您知道了哪些信息呢?
  安娜:奥莉迦第一次访问贵国是1996年11月,那是应北京师范大学的邀请。这次除到北京外,她还到了上海、天津和常州等地,所到之处都受了十分热情的接待,奥莉迦亲眼看到了中国同行极其崇敬苏霍姆林斯基的现实,一切都异乎寻常,出人意料。这使我们深受感动。1998年11月底,北京师范大学又举办纪念苏霍姆林斯基诞辰八十周年的国际性学术研讨会,奥莉迦与基辅市苏霍姆林斯基实验学校校长哈依鲁莲娜女士两人出席了会议,这是她第二次访华。这次她们在北京参加了以关于苏霍姆林斯基论人的发展(素质教育)为主题的学术研讨,目睹了中国苏霍姆林斯基学术研究团体的成立。随后,还到了徐州市,为上千名校长作了讲演,参观了那儿的中小学校,会见了教师,又一次开了眼界,受到了教育和启发。她们两人回来后对中国教育和经济建设的赞扬,所谈的访华感想,真让我兴奋得直掉眼泪。
  吴:关于中国教育工作者关注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您还知道哪些情况?
  安娜:我虽然足不出户,但我对中国的情况尤其是教育情况是非常关注的。我知道,在奥莉迦第一次访问贵国前(1996年9月),贵国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访问团来到了乌克兰,当时的我国教育部副部长,现在的教育科学院副院长,全乌克兰苏霍姆林斯基研究会会长萨芙琴科女士会见了代表团成员。他们还参观了帕甫雷什中学和基辅市苏霍姆林斯基实验学校。后来,大约是1997年夏天,贵国杭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的代表团又来访。此外,我丈夫的著作在贵国虽然基本上全部翻译出版了,但你们的教育出版社还计划出版他的“五卷本”译本,甚至还另有出版社竞争,它们都分别与我们取得了联系,这使我们很高兴。还有,去年夏天,在乌克兰教育科学院,由乌克兰和中国学者在全乌苏霍姆林斯基研究会的基础上创办了“乌克兰——中国文化教育交流中心”。我想,这一“中心”成立后,中乌两国教育工作者共同研究苏氏教育思想乃至两国文化,就有了稳固的组织基础。今年,新世纪第一年,你们又计划邀请奥莉迦她们去贵国参加苏氏教育思想研讨会。你们这么热心于苏氏思想研究,这么兢兢业业地工作,在世界上也许是少有的。
  吴:谢谢您对中国教育事业的关注。尊敬的苏氏夫人,我们中国同行研究苏氏教育思想时,常常争论这么一个问题:苏氏教育思想的核心是什么?您能否谈谈自己的意见?
  安娜:我与丈夫数十年一起生活和共同工作,我这么体会:他思想的精髓是把学生当人。这一点看起来简单,但并不是每个人在理论上都明白,而在行动上做到则差得更远。他认为:教育活动是围绕着儿童开展的,人是其中心。应该人道地对待每个学生,真正把儿童当人。人道地对待每个学生,就要人道地对待他的认知活动,人道地对待他的情感世界,人道地对待他的周围环境。教育和教学过程是自始至终充满真情实感的过程,是每个环节乃至前前后后都需要灌注对儿童发自内心的爱的过程。教师应该主动接近孩子,而不是让孩子去接近老师。走进每个孩子的心灵,这太重要了!没有这一点,这与面对机器工作有什么两样!什么是“核心”?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抒己见。但我想其中总有共同的东西。
  吴:您认为苏氏思想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安娜:时代在进步,教育在发展,对苏氏教育思想需要继承和发展。不管怎么样,有三点是不变的,一是办学需要思想,二是教育需要科研,三是工作需要精神。我想,现在的教育工作者仍然应当这样做。
  吴:请具体展开一下。
  安娜:这三点是我丈夫生前的行动方针。校长怎么领导好一所学校呢?那时的校长通常是领导怎么说就怎么做,毋需自己的办学思想。然而,领导说的对不对呢?领导最多只是从一般情况出发而发指令,他们不可能了解你的具体情况啊,其中往往有不正确的东西。我丈夫常对我说,学校就是学校,学校不是政府机关,校长必须用头脑来领导学校。这就是:用头脑来学习,学习前人积累的理论和经验,并设计学校的前景;用头脑来思考,思考本校的具体条件和特点,构建实现前景的规划和步骤。上级指令中不符合学校实际的东西为什么要执行呢?事实上他就是这样做的。怎样办好帕甫雷什中学?他有自己的一整套打算。
  吴:那么,苏霍姆林斯基是怎样在“教育需要科研”这方面身体力行的呢?
  安娜:一种教育思想一旦形成,它必然要转化为相应的严肃的教育措施,而这些措施是否有益于学生的发展,是否科学合理,则必需通过教育科研加以验证。灵机一动,突发奇想,决不是严肃的态度。在帕甫雷什中学推行教育改革的任何措施,他始终十分谨慎,始终以教育科研为先导。如“儿童提前到六岁入学”、“蓝天下的学校”、“儿童的智力发展”、“取消留级”、“儿童集体的培养和学生个性的发展”、“教学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学校的节日”、“家长学校”等等就是一系列的教育科研课题,而他的每一本著作就是某项教育科研成果的结晶。
  吴:请谈谈怎样理解“工作需要精神”。
  安娜:校长在日常工作中要始终有自己的办学思想,要不断从事教育科研,这肯定是“自找苦吃”。我丈夫早上一般四五点钟起床,开始读书、整理笔记,计划一天的工作。八点就已站在学校门口迎接师生到校。他除了自己上课外,还坚持每天听两节课,碰上外出开会,回来一定要补上。放学后,他与学生和教师谈心,访问家长,与集体农庄的领导和成员交谈,晚上又是总结一天的工作,读书、写作。他心脏不好,常感痛苦不堪,很多人包括医生劝他动手术,他老是说,以后再说,因为总抽不出时间来。他的一本著作叫《把心灵献给孩子》,这里的“献给”,集中表达了他的工作精神,他确确实实是这样做的:一有机会就到孩子们中间去,把毕生精力献给教育事业。
  笔者:通过您的介绍,我进一步认识到,苏霍姆林斯基之所以为世人所崇敬,就是因为他是有一整套教育思想的实践家,是坚持教育科学研究的理论家,是充满献身精神的教育家。您刚才提到了他的名著《把心灵献给孩子》,我以为这可能是他的代表作。从他的全部著作中,您认为最需要关注的是哪些呢?
  安娜:我个人认为,《怎样培养真正的人》这本书十分重要。1970年8月他病重住在医院里。《真理报》在新学年前向他征文。我问怎么办?他说:“你把那本《怎样培养真正的人》拿来给我。”我给他后,他就用铅笔在这本书中勾划了有关章节和段落,然后对我说:“就把这些材料寄给他们好了!”我照他的话办了。9月1日《真理报》发表了这些材料。这是他生前最后一次发表文章。此外,《把心灵献给孩子》也很重要,那儿充满着富有哲理性的谈话。《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当然也值得一读。另外,《给家长的建议》是他未写完的一本书,其中收进了他与家长的谈话和关于这方面的全部文章。这本书在他逝世后才出版,我很珍视它。
  吴:在苏霍姆林斯基逝世以后你在整理他的遗著方面一定做了大量工作,现在还有什么工作要做呢?
  安娜:我丈夫壮年逝世,我是没有思想准备的。开始我甚至不知道该做什么。面对他留下的一万五千份手稿和文件,我感到我的最主要的任务就是保存和整理它们。当时,我们所在地区的党委领导人说,这些文件纯属个人财富,由我们作主处理。但是,苏联教育科学院的领导人却说,这些文件属于人民。因此,我们只好把有些资料送到了共和国档案馆去,至今它们仍保存在那里。那时,在帕甫雷什中学新任校长和同志们的帮助下,我带领儿子、女儿整理我丈夫留下的文件,搜集各种资料,分门别类,抄写打印,奔走联系,努力奋斗,终于陆续出版了十二本著作。我一直想出《苏霍姆林斯基全集》,但未能成功。现在乌克兰教育科学院副院长萨芙琴科正主持编写《苏霍姆林斯基著作索引和论苏霍姆林斯基著述索引大全》,编写工作已近尾声,但出版遇到了困难,经费不足啊!
  吴:您能否谈谈他对亲人的态度?
  安娜:他对亲人是既热忱又严格。当时,在帕甫雷什中学工作的除我以外,还有他的亲弟弟谢尔盖·苏霍姆林斯基。对我们他是一视同仁,该怎么办就怎么办。以听课、评课为例,他对我们无任何例外。他对子女教育时从不打骂,也不拉高嗓门训斥。孩子犯了错误一样批评,一样惩罚,惩罚的方式是我们延迟兑现许诺,如推迟看电影、订杂志、购自行车等。我们教育子女应当说比较成功,从未感到过力不从心。
  吴:据了解,他与学校教师的关系也非常好,您是否也能谈谈?
  安娜:他十分重视在学校建立良好的教师集体。他千方百计吸引各种人才到学校来工作,其中包括集体农庄的技术能手。他常说,爱每一个孩子必须爱每一位教师。他高度评价每位教师的劳动,从不对教师用大嗓门讲话,从不在公开场合使他们下不了台。他善于点燃每位教师心中的圣火,以通过他们点燃每个学生心中的火苗。他平易近人,但要求严格,在坚持认真读书看报,积极开展教育科学研究,细致分析每个学生的心理特点,准备学校的各种节日(故事节、面包节、母亲节等),爱护每个学生等方面身体力行。为此,教师们都尊敬他,愿意与他讲心里话。
  吴:他与周围社区的关系如何呢?
  安娜:一心一意爱儿童,这点光是学校的教师做到还远远不够,应当使周围社区群众也做到,这是他的一贯思想。就是围绕这一主题,他努力协调与周围社区的关系,积极开展社区工作。他经常与集体农庄领导人讨论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如修理校舍、添置拖拉机及其零部件(我校的每个毕业生都会驾驶拖拉机)、改造温室等。课后,他常与有威望的农庄庄员和技术能手聊天,他们一起回忆往事,谈论社区的大事和新闻,从中讨论人的成长过程,研究成功地教育儿童的真谛。对社区中因家庭纠纷和邻里矛盾而影响儿童教育的现象,他总是旗帜鲜明地加以干涉,并相当谨慎地提出意见和建议。每次“家长学校”活动,他都亲自到场,家长们都愿意与他交换意见,因为他差不多认得每一个孩子。他常常被请去讨论为社区培养各种急需的人才的问题。他认为,有些孩子硬是不可能成为大学生,成为某专业的专家,那就应当从实际出发,把他们培养成合格的拖拉机手或种地能手,也很不错啊!为社区培养各种人才,培养合格的公民,起码为此打好基础,这是帕甫雷什中学的一贯的办学宗旨。
  吴:那他与上级领导的关系怎样呢?
  安娜:坦率地讲,他与上级的关系并不怎么好,还常常有些冲突呢。一个有办学思想的人,也许注定不受有些领导人的欢迎。例如,他认为:教学和教育过程中应始终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这就不符合当时苏联教育理论界的潮流和教育行政的口味。又如在学校里开展“蓝天下的学校”、“让故事登上语文课的讲台”、办“家长学校”、开展课外活动,适当增删教育内容等教育改革项目在当时都是违背教学大纲这一带法规性文件的,因而是吃力不讨好的。对于上级的错误指令(如春耕时让学生停课,农村学校停开音乐、体育、美术课等),他拒绝执行。他主张注重对教育对象儿童的研究,注重对人本身的关注与研究,主张把情感教育寓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呼吁协调儿童与大自然及周围环境的关系。这些正确主张却被指责为“与萨特的存在主义不谋而合”。1957年他成为苏联教育科学院的通讯院士后,对理论界那种“理论脱离实际,装腔作势吓唬人”的不良倾向没表示丝毫的妥协。他决不像有些人那样奉承拍马,做表面文章。面对错误的指责和各种压力,他毫不动摇。后期,他已是很少去莫斯科参加苏联教育科学院的会议了。你们也许已经知道,在他生前,他的大部分著作都没能出版,《把心灵献给孩子》一书首先是在德国(东德)出版的,为此,他差一点被开除党籍啊!当然,同时也有不少确有水平的领导人直接或间接地关心他、支持他、赏识他。总之,他前进的道路远不是平坦的、一帆风顺的。
  吴:你能否简明扼要地描述一下我们敬爱的教育家的基本性格特征?
  安娜:他性格的首要特征就是善良,富有同情心。善良的人才能真正热爱人们,热爱儿童,才能做出善行,写出善良的书来。其次,他勤劳务实,有很强的目的性和责任心。他献身于孩子,献身于教育事业,他拒绝上级调他去莫斯科工作时说:“帕甫雷什这儿有我的孩子们,有我的学校!”第三,他十分谦虚,甚至近乎拘谨。他认为:教育实践的宝库丰富多彩,教育科学殿堂博大精深,自己所懂不多,因而他从不自以为是,从不在公众场合突出自己。第四,他意志坚强,乐于探索和创造。他以为:教育就是面对未来社会培养新人,这里有许多前人从未做过的事,因而需要探索,需要创造,需要有克服困难的毅力。他是这样想,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
  吴:通过您的介绍,我对尊敬的教育家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了,谢谢。最后,请您谈谈在当前乌克兰教育工作者是如何继承和发展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
  安娜:乌克兰教育工作者继承和发展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情况很正常。这表现在很多方面。首先,苏联解体后,1990年,乌克兰立即成立了全乌苏霍姆林斯基研究会,由威望很高的乌教育科学院院士萨芙琴科女士任会长。这一研究会差不多集合了乌克兰各地热心研究苏氏思想的学者和教师。它每年举行一次年会,每次年会一个主题,每个主题都带有新的时代特色和使命。其次,始终有不少教育学科的副博士、博士研究生从不同角度、以各种选题对苏氏教育思想作专题研究,大大拓展了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再次,乌克兰各地不断涌现以苏霍姆林斯基命名的幼儿园、中学、特色学校和师范院校,以苏霍姆林斯基命名的街道、广场等。还有,乌克兰国家领导人如总统、议长、总理等都为纪念苏霍姆林斯基的重要会议发贺电,当然也包括教育部长。1999年,现任总统库奇玛专门给帕甫雷什中学送去6台新款电脑。最最重要的是乌克兰人民、前苏联人民还牢牢记住苏霍姆林斯基。
  吴:这也包括中国人民,中国教育工作者。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宝贵遗产不仅属于乌克兰人民,而且属于全世界人民。今天咱们的谈话持续了两个多小时,再次由衷地感谢您的接待。
2#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4 23:17:32 | 只看该作者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故事(转载)
在苏霍姆林斯基领导的巴甫雷什中学里,形成了这样一个观念:就是相信一切孩子都能被教育好。这里没有“差生”的概念,只存在“困难学生”或“难教育学生”的说法。在教育实践中,对这类学生一般不单纯由某个教师去进行教育,对他们进行教育往往是整个集体的义务。苏霍姆林斯基一生中就教育过178名“难教育的学生”,这178名学生都有一个艰难的教育过程。每周苏霍姆林斯基都要走访困难孩子的家庭,以便深入了解形成他们道德的最初环境,他跟家长们、家长的邻居们,教过这些孩子的老师们进行交谈。 这一天,他来到了小学生高里亚的“家庭。”这个“家”给他留下了这样一个印象:高里亚是个非常不幸的孩子,他从小失去了父亲,母亲在他刚满周岁时,又犯了严重的罪行,被判处十年徒刑。高里亚从小住在姨母家,姨母把他看成额外的负担。高里亚成了一个典型的“难教育学生,”这就是他的家庭背景。 原来,高里亚从上学一个月后,大家就对他产生了一个鲜明的形象:这是一个懒惰成性、常会骗人的学生。在短短的一段时间里,他就表现出了“难教育”的特点。秋天,当高年级学生植树时,他有意破坏了几株树苗的根部,并向全班同学夸耀自己的“英雄行为”。有一次课间,他把手伸进别人的书包,拿出课本,用墨水把它弄脏,再放回原处,并以天真无辜、泰然自若的态度来欺骗教师审视的眼光。还有一天,他们班去森林远足考察,他一路上撞这打那。当班主任一位女教师故意不理睬他,向其他学生讲解山谷、丘陵、山和冲沟的有关知识时,他走到全体学生面前,做出滑稽动作,还登上峭壁往下看。老师旁敲侧击地提醒:“同学们,不能走近冲沟边缘,跌下去很危险!”他突然高声喊到:“我不怕!这个冲沟我滚下去过!”说着就卷起身子滚了下去…… 苏霍姆林斯基根据家访的情况,找来班主任等有关教师共同分析高里亚上述行为产生的原因。他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高里亚对自己的行为所抱的态度,是故意装出来的、不自然的。家庭环境的影响,使高里亚对人们失去了信心。对他来说,生活中没有任何神圣的、亲切的东西。苏霍姆林斯基的看法对教师们思想触动很大。大家一致认为,高里亚所以不好,是因为过去只看到他恶劣,放荡的一面,而没有主动关心、挖掘他身上闪光的地方。这个学生表现出来的缺点,是在向周围的人对他漠不关心、冷淡无情的态度表示抗议。这样的分析增强了教师们的同情心、关注之情、教育的敏锐性和观察力。 一次,苏霍姆林斯基发现这个孩子单独玩耍,好象很随便的样子,他把高里亚请进了生物实验室,要高里亚帮忙挑选苹果树和梨树的优良种子。虽然高里亚装出不屑栽培树苗的样子,可是孩子的好奇心还是占了上风,他们两人一起做了两个多种头,直到很累为止。这件事引起了高里亚的极大兴趣,当班主任再次去高里亚家时,已发现他正在施肥栽树。此后班主任老师因势利导,在班级栽树活动中,让高里亚指导别的孩子们。及时的发现和鼓励温暖着这个孩子的心灵。虽然后来高里亚曾多次反复出现不良倾向,老师们却着眼于长善救失,循循善诱。“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这个教师集体的共同教育下,这个孩子在三年级时,光荣地加入了少先队,以后还经常帮助有困难的其他同伴,为集体默默地做好事。高里亚好像重新变成了另一个人了。    从这里可以看到苏霍姆林斯基的一个教育信念:热爱孩子、关心尊重孩子,相信一切孩子在教育中能够向好的方面转变。
3#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4 23:30:48 | 只看该作者

芬芳的玫瑰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传承与学校教育改革”国际研讨会撷英

杨雅文

  由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和江苏省江阴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江阴市华士实验学校国际部承办的“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传承与学校教育改革”国际研讨会于2004年11月10至11月12日在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召开,国内外200多所学校的近千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朱小蔓,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周稽裘,江苏省教育科学院副院长杨九俊,无锡市委副书记张锦贤等领导参加并主持了会议。江阴市委副书记何士荣、华西村老书记吴仁宝到会致辞。朱小蔓教授在大会上做了系统而深入的学术报告,颂扬了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这《一丛能在异国盛开的玫瑰》在当代中国的传播与生长,剖析了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之生命力与前瞻性。
  借助会议的平台,来自乌克兰和中国的热爱苏霍姆林斯基的学者、教师和所有的朋友们获得了最充分的思想交流、对话和经验互享,对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本身及其在中国的传播,尤其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如何在中国继续生长等迫切问题,进行广泛而深入地讨论和研究,从而使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能更好地为两国教育的发展发挥积极作用,并把中国学校对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实践提高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为中国教育理论界和实践界更为准确、适宜地理解并创造性地运用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做出贡献。苏霍姆林斯卡娅、乌克兰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萨夫琴科院士、乌克兰苏霍姆林斯基实验学校校长哈依鲁妮娜院士、俄罗斯奥伦堡国立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院长(苏霍姆林斯基的学生)伦达克教授、乌克兰帕夫雷什中学校长德尔卡契博士分别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让人们《走近苏霍姆林斯基》,真实而生动地感受到一个平凡却伟大、充满爱的苏霍姆林斯基――一个真正大写的人!
  一、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在当代中国的传播与生长
  在苏霍姆林斯基53岁的短暂生命中,从17岁从教开始就没有脱离过教育实践,他把一所农村中学帕夫雷什变成了教育圣地麦加,创建了完整系统的实践型教育学,把艰深的教育研究变成了亲历快乐、享受人生的诠释。
  20世纪50年代,苏霍姆林斯基思想就开始在中国传播;自改革开放以来,更是不断掀起一个又一个学习高潮,概括起来,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是中国对苏霍姆林斯基思想的研究热情达到第一个高潮,突出反映的是中国学者对苏霍姆林斯基思想的理论关注。20世纪90年代,是中国当代教育发展历史中“模式”研究起始和蓬勃生长的时期,中国对苏霍姆林斯基思想的研究再度回升,这一时期的研究较多地转向以苏霍姆林斯基思想进行教育实践的尝试。许多一线教师较早地开始有意识地在实践中运用苏霍姆林斯基思想以指导自己教育教学活动,并创造了一系列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模式。如魏书生从相信学生、尊重和爱学生这一基本教育理念出发,发展了苏霍姆林斯基的集体主义教育思想,形成了其有效而独特的班级管理和教育行政管理的理论体系;李镇西、杨瑞清学习苏霍姆林斯基的乡村教育精神创办了富有生机的、浪漫而诗意的乡村学校,创建了中国的田园教育模式;而最早接触到苏霍姆林斯基思想的李吉林所建构的情景教学语文教学法突破了语文教学工具性的瓶颈,实践了语文教育的核心内涵――求真求美,实现了语文教育的终极目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结合。到了21世纪初期,随着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苏霍姆林斯基思想再次唤起中国教育工作者的共鸣。
  二、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在中国生长的教育实践基础
  这丛玫瑰能在异国开花并非偶然,它既源于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深邃与平实,又源于这种思想与中国社会发展和教育追求在许多方面的不谋而合,应和了中国教育对世界性教育理念的追求,这为苏霍姆林斯基思想能在走向世界的中国土壤中继续生长提供了必要条件。
  (一)适合中国的意识形态背景,切中中国教育发展的矛盾
  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后发型国家,发展教育走的是追赶型路径。在发展过程中,教育不断显露出许多矛盾,包括数量与质量、公平与效率、人的全面发展和升学、教育与教学等诸多要素之间的矛盾。苏霍姆林斯基思想的精髓即是要造就全面和谐发展的人,而这正是中国素质教育的目的。
  首先,“对全体人发展”的思想诠释了尊重“受教育权”的理念。教的原初合理性应该是内在于受教育者自身的作为人的天然权力之一――受教育权。受教育权是“人人生而俱有的”的权利,教育有责任为所有儿童提供不同时期符合需求的多样化教育。这是一个人最低的生命存在条件,也是一个人最高的生活历程蕴意,直接关涉个人活着的尊严。
  其次,“全面和谐发展”思想融合了“四个支柱”的理念。“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是现代教育的四个支柱,是教育内容所关注的核心。作为苏霍姆林斯基思想精髓的“和谐发展”是一种“全面的和谐发展”。其中“和谐”意味着德育和智育、美育、体育之间是相互支持和一体的关系,从而把学生的德、智、美等诸多发展要素统一在了一起。
  再次,“培养集体”的思想支持了“学习型组织”的理念。“学习型组织”理论认为,课堂教学并非教育手段的全部,整个社会是一个没有时间和空间限制的学习大课堂,社会是一个庞大的“学习型组织”,所有的成员通过个体的学习和共同的学习不断修善着的团体、创造着自我,整个组织成为了学习的生命体。而组织中的人便成了能系统思考的、不断自我超越的、不断改善心智模式的、积极参与组织学习的、能在共同愿景下努力发展的人;教育也由此变成了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通道。 “学习型组织”与苏霍姆林斯基的“集体”异曲同工,因为苏霍姆林斯基的“集体”就是一个充满丰满个性的组织,个性只屈从于集体中核心的权威,其间的每个个人对集体都有着独特作用和贡献。在集体的教育中,学生将养成三个重要的品质:兴趣、善良和自由的发展。
  此外,苏霍姆林斯基还有许多思想是与世界性教育理念有相通之处的。例如,“教学与教养的统一”思想,他的情感教育思想,以及其大量表述的如何培养人的兴趣、性格、自尊心、责任感、个性以及教师如何尊重学生、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等内容,这实际上涉及的正是教育的主体性问题,一个现代教育的基本命题和理念――受教育是人的权利、人是教育的主体。
  (二)基于丰富的教育实践,易于教师理解和接受
  苏霍姆林斯基的思想是一种扎根于个人职场中的行动研究结果,是全部立足于教育实践的心得感受。他既是理想家也是现实主义者,既是研究者也是实践者,既是管理者也是教师、学习者,他融洽而完美地将自己在各种关系中的观念、情感、体验用一种充满着人性色彩的笔触,向世人展现出来,深情地表达了他有关教师、有关学生、有关教育教学的思索、理解和所为。在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里,完全找不到一个生涩难懂的言词,一句匪夷所思的话语;所有苏霍姆林斯基所思考的都是平常教师所追问的,所有苏霍姆林斯基所表达的都是平常教师能看懂的。读苏霍姆林斯基的书就是教师在受职场培训,就是教师在观摩公开课,就是教师在亲临现场演绎一段教学活动,就是教师在与儿童、与自己作一次倾心的交流。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是“实践教育学”、“活教育学”,可以说,苏霍姆林斯基是“教师即研究者”的倡导者和践行者。
  三、苏霍姆林斯基思想在中国生长的内在动力
  苏霍姆林斯基思想能在中国继续生长的内在动力是适应中国的国情,这里包括思想上的,即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制度上的,即实行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文化上的,即习惯整体主义的大一统观念。
  (一)源于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哲学思想符合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
  1.交往理论。苏霍姆林斯基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思想,重视人的关系的丰富性,重视人的交往。强调只有在交往中人才能发现客体的属性,才能认识自身的需要以及客体属性与自身需要的关系。要发展人,就必须发展他与社会交往的关系以及人对这些社会关系的控制程度与水平。苏霍姆林斯基提出,“人的精神生活,即内心世界是否丰富,取决于他同周围世界的实际关系是否丰富多样,取决于他同自然界和其他人的相互作用的内容与性质。”关系越丰富,人的精神成长就越健康。教育过程也是由许多复杂的关系构成的,人的交往有多个细微而神秘的互动发生点。苏霍姆林斯基重视教育活动中的各种关系:校长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个体与集体等,这亦与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伽达默尔的日常生活交往思想、莫兰的复杂科学等这些欧洲著名学者的观点是一致的。
  2.“劳动”哲学思想。马克思肯定“劳动”的价值,指出只有通过物质的劳动,人才可能获得全面发展。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没有存在于劳动之外的教育,无论是社会公益劳动还是生产劳动,只有教育具有了劳动的含义时,才成为真正的教育。只有在劳动中,在为别人付出体力和智力、在为别人创造幸福的时候,人才可能产生义务感、责任感等道德情感。他还特别强调,要重视精神生活和思想感情中的劳动,即多形式的劳动。他认为,只有在共同劳动的基础上,才能有对高度思想性的、高度文明的、丰富的精神生活的渴望。
  (二)对道德的重视满足中国社会的市场经济转型需要
  在苏霍姆林斯基整个教育思想中,道德教育占有特别重要的位置,他认为这是让儿童分清“想做什么”和“可以做什么”之间严格界限的关键。苏霍姆林斯基重视德育与智育、体育、劳动教育的相互渗透和结合,重视集体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重视个人以道德为基础的精神生活丰富性,以及他在实践中大量探索的德育方式、方法都与中央和政府对学校教育发展的一贯要求是一致的。同时,中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转型,迫切需要重视各种样态的道德对人的意义,如意识形态的道德、社会公域的道德、市场经济的道德等。在竞争、效率占优先地位的市场经济原则下,增强对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等方面的道德培养尤显重要。苏霍姆林斯基有关青少年道德养成的思想,给我们提供十分有益的参考。
  (三)高扬集体的思想承续中国整体主义大一统观念的文化
  中国的文化传统中最根本的精神是“大一统”观念,其要义是稳定和维持秩序,以保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人民安定。整体主义的大一统观念在教育中的积极反映就是,学生的个体发展需要集体的温暖支持,需要集体中各种人际关系的积极参与,需要用集体来反观、约束、激励自己。所以,苏霍姆林斯基对高扬集体的思想,包括重视良好集体的形成、集体对个人成长的作用、集体对形成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意义,等等,都符合了中国大一统观念及其整体主义人群关系心理。
  四、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丰富与创新性运用
  (一)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需要丰富
  1.丰富和创新苏霍姆林斯基思想体系
  苏霍姆林斯基思想产生时代所持有的较为单一的价值观体系,在今天的乌克兰和中国都需要进行调整,并予以开放性的理解。随着社会的发展,形成了以马克思主义为主流价值基础的多元化价值观构成,也就是“一元与多元”的共有局面,打破了教育预设目的和内在结构的单一性、确定性、工具性,我们的教育该如何在“爱”的基础上,使每个学生主体能坚守基础的、共有的价值观――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并善于在多样纷呈的价值流域中对各种价值观念进行认识、辨别、理解和选择,这需要丰富、拓展、创新苏霍姆林斯基思想。
  2.进一步明确教师作用、丰满教师形象
  面对由高科技架构的基于信息技术的学习环境,学生的学习途径、方法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如何从知识的传播者变为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者,以使他们具有获取、辨别、利用信息的能力;如何通过运用现代化手段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促进自身教学适应学生学习的个别化并能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如何在网络环境、网络意识、网络手段下与学生形成更加开放的人际关系,以使学生能做到独立与合作、坚持与理解、尊重与宽容,并在真诚的平等师生关系中免于网络时代的情感丧失等,这些挑战需要我们在借鉴苏霍姆林斯基有关教师思想的基础上加以发展。
  3.拓展道德教育体系
  苏霍姆林斯基道德教育体系属于同一性质社会关系的传统道德教育一元化体系,道德的类别范畴和道德的层级结构不够明晰与丰富。如今中国社会全面的市场经济转型,却要求对道德体系自身加以重构,让学生在养成传统伦理道德、形成满足公益性活动的公共道德的同时,也形成符合市场经济社会运行的市场道德,需要在坚持其“永恒的道德价值教育”――“情感文明”的基础上不断丰富苏霍姆林斯基道德教育体系的内容。
  (二)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创新性运用
  1.着力倡导并形成以尊重为基础的教育――爱
  科学发展观提出要形成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观念,更是要求我们重新认识教师、认识学生、认识教学,即认识教育的本然。但在市场经济转型期出现的人文精神缺失,使教育过程中缺乏对学生尊重的现象十分严重,以至于演变为一种“被压迫者的教育”。苏霍姆林斯基的人道主义教育思想始终流淌着对学生的尊重和爱,基于尊重的爱学生是我们运用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非常重要的基点,教育要成为人性化的教育。而学生的人性状况是多彩的:每个人的各种人性要素的完备性不一;每个人的各种人性要素的质量不一;每个人的人性结构不一。所以,需要在学习实践中对学生进行研究,探索适应他们的方式方法,即教学的技术与工艺。
  2.努力营造生活的统一性,以实现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目标
  教育与生活本身是一个联系着的整体,德、智、体、美、劳等诸要素及其体现在学生发展中的相应品质,也都是源于生活与教育的统整。使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目标需要在生活的统一性中得以实现,在这方面苏霍姆林斯基是典范。苏霍姆林斯基思想内涵的情操很高,所追求的境界也很高;但在实际运行中却都着力于最基础的、来自于生活的东西,他的教育活动是运用生活、通过生活、回到生活,在教育的职场中开发和利用生活的资源进行生活的教育。苏霍姆林斯基的教学与教养相统一的思想表达的就是教育教学本身的样态。因为生活是统一的,对孩子的知识教学、道德培养、生活训练也是统一的。生活就是学生道德问题的展开,表现着学生道德的成熟度。而今天的孩子智力学习与道德学习往往是分离的,道德学习的社会意义丧失了;加上过分强调竞争、缺乏社会感知的教学,使得道德的意义不能生发出来。所以,教学与教养的统一就是要求生活的统一,就是需要的教育回到生活的本真。
  3.切实建立一支高水平教师队伍,以突破教育改革的瓶颈
  苏霍姆林斯基强调教育要让每个人获得道德的尊严,使每个人的道德成长不因身体的障碍而受限。学校教育应该以道德的成熟、精神的丰富为根本目标。而所有这一切的实现,关键都在于教师。教师是学校基本职能发挥、根本目标实现的关键,也是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矛盾解决的瓶颈。苏霍姆林斯基强调一个教师的品质在于三方面:一是爱孩子;二是知识渊博;三是教学方法。教师能通过适应学生个性和集体规范要求的有效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这样的教师才能去尊重孩子,才能发展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实现教育的目标和意义。
  此次会议的召开,表达了中国人民对享誉世界的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崇敬,以及他的教育思想在中国传播的充分肯定。会上一些专家学者在大会上重温了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一些著名教师结合自己的学习和实践,生动形象地阐述了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魅力。为此大会成立了“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研究中心”。
  (撰稿:杨雅文,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研究》杂志社副编审)
4#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5 13:33:26 | 只看该作者
提倡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做一些科学研究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之95
教师不仅在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儿童,而且也是儿童的精神世界的研究者,是复杂的脑力劳动过程和人的个性形成过程中从事一些研究工作呢?只有善于分析自己的工作的教师,才能成为得力的、有经验的教师。在自己的工作中分析各种教育现象,正是向教育的智慧攀登的第一个阶梯。  研究工作对教师来说,并不是什么神秘莫测和高不可攀的东西。不要一提研究就感到害怕。就其本来的基础来说,教师的劳动就是一种真正的创造性劳动,它是很接近于科学研究的。这种接近和类似之处,首先在于它们都需要分析事实和有预见性。一个教师只要善于深入思考事实的本质,思考事实之间的因果联系,他就能预防许多困难和挫折,避免一种对于教育过程来说很有代表性的而又非常严重的缺点——即令人苦恼的意外情况。学校里经常有多少这样的意外情况在发生,它们又在怎样破坏着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正常进行啊!一个学生,本来都认为他表现得很不错,忽然间发生了流氓行为。一个孩子在四年级以前学习得挺好,突然他开始落进不及格者的行列里去了。如果一个教师,能够根据对于事实的分析,预见到他的学生在明天,在一年以后,在三年以后将是什么样的,那么这种意外情况就会大大减少。缺乏预见的教师工作,对教师本人来说会变成一种痛苦的差使。
    向教师指出在日常工作过程中进行一些创造性的研究的可能性,——这是学校领导的任务之一。每一位善于思考事实和分析事实的校长都能胜任这项任务。我建议,要让教师学会从事创造性的研究,首先应当从告诉他们观察、研究和分析事实的方法着手。事实——这是教育过程的客观规律性的现实的反映和表现。为了看出(一)生活本身所提供的东西(儿童是带着他客观具有的特性和特点来到学校的),(二)教师所做的工作,(三)已经达到的结果,这三者之间的规律性的研究者。无论就其本身的逻辑来说,就其哲学基础来说,还是就其创造性来说,教师的劳动都不可能不带有研究的因素。这首先是因为,我们所教育的每一个作为个体的人,他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一个充满思想、情感和兴趣的很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世界。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致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一些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这里有一个校长对每一位教师进行个别工作的无限宽广的场地,这里有收获和发现,也有欢乐和痛苦。凡是感到自己是一个研究者的教师,则最有可能变成教育工作的能手。
    不过要补充说明一点:这里谈的并不是严格意义上所指的那种科学研究工作。一个教师可能在创造性地进行工作,但他并不从事那种从研究事实中引出科学结论的意义上所说的研究。我们在这里所指的是研究一些这样的问题,这些问题虽然在教育科学上已获得解决,但是当一个创造性地工作的教师一旦成为理论和实践之间的中介人,这些问题就经常以新的方式出现在他的面前。    这里说的是在我们的工作中由于其性质本身而有必要进行的那种创造性研究。这种研究能丰富教师集体的精神生活。在我们学校里,10多年来,每一位教师都在研究教学和教育过程的某一问题。研究的题目举例如下:男女青年道德理想的形成;学习新教材时的思维过程的积极化;美育和智育;随意注意和不随意注意;一年级学生善、恶观念的形成,等等。
    读者可能要问:是否每一个教师集体都有能力做到这一点呢?是否可以向教师们提出这样的目标,即在教学和教育间的相互联系,就必须善于分析事实的本质。
教育现象——这是上述三种因素的合乎逻辑的共同体和统一体。教师的劳动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成为创造性的过程,而教师本人也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成为积极作用于学生个性的力量,就是他不仅确认一切正在发生的事,而且他本身要去积极地影响教育现象,去创造教育现象。教师在观察、研究和分析事实的基础上去创造教育现象,这正是创造性研究的最重要的因素——预见性之所在。不研究事实就没有预见,就没有创造,就没有丰富而完满的精神生活,就不会对教师工作发生兴趣。不去研究,积累和分析事实,就会产生一种严重的缺点——缺乏热情和因循守旧。只有研究和分析事实,才能使教师从平凡的、极其平凡的事物中看出新东西。能够从平凡的、极其平凡的、司空见惯的事物中看出新的方面、新的特征、新的细节,——这是创造性的劳动态度的一个重要条件。同时,这也是兴趣、灵感的源泉。如果教师没有学会分析事实和创造教育现象,那么那些年复一年地重复发生的事情在他看来就是枯燥的、单调乏味的,他就会对自己的工作失掉兴趣。而如果教师没有兴趣,那么学习对儿童来说就会变成枯燥的事情。教育经验的实质,也就在于教师每一年都要有些新的发现,而在这种发现新事物的志向中,也才能发挥教师的创造力。
    低年级女教师M.H.维尔霍汶尼娜从事创造性的研究工作已经10多年了。她在校务委员会的会议上,在区和州的讲习班上做过几个报告,后来这些报告被发表在学术性的刊物上(但发表从来不是主要目的)。在刚开始从事研究工作的时候,她和其他的教师相比,并不显得有什么特殊的根底。实际工作中有一个重要的问题使她非常关心——即儿童的学前训练和家庭里的智育、德育问题。有些孩子在入学的时候眼界非常狭窄,语言极其贫乏,这给教师带来了不少苦恼。但是这些事实的原因何在,回答这个问题却并不那么容易。我建议这位女教师:研究一些事实,分析一下儿童在入学时具备的概念、表象的范围,研究一下儿童的思维特点,同时,也要仔细地观察家庭的精神生活情况,了解儿童在他的有意识的生活中迈出最初几步时所处的智力的、道德的和审美的环境。
    初步地研究、观察和对比事实,进行了好几个月。女教师把每一个儿童的智力发展状况跟其父母的兴趣、文化修养和知识眼界做了对比。当观察进行到第一学年末的时候,这位女教师已经得出了儿童的智力发展依赖于家庭的文化修养的结论。这些结论说明,必须及早地关心儿童的入学前的训练。女教师找那些有孩子在下一年将要入学的家长们谈话。谈话的内容涉及如何丰富家庭的精神生活,来扩大儿童的表象、概念、兴趣的范围。家长们接受了女教师关于建立家庭藏书、让学前儿童阅读儿童读物的建议。在新生入学前的好几个月里,女教师就把自己未来的学生召集到学校里来活动,并且带领他们到田野里去、到河边去。这是一项有趣的、创造性的劳动,它的意义就在于扩大了儿童的眼界,丰富了他们的积极词汇,发展了他们的思维。女教师维尔霍汶尼娜把自己的科学研究的结果概括成一篇文章,在共和国的一份杂志上发表了。
    现在这位女教师正在研究思维过程迟缓的儿童。她学会了观察,学会了研究和分析事实,学会了把本质的东西跟次要的东西区分开来。她从学生的学习劳动中看到一种教育现象,它的根源不仅在于生活给予了学校什么,而且在于教育者付出的积极的劳动。经过研究和分析事实,为女教师进行思考、做出结论和概括提供了丰富的材料。这是一项真正的创造性研究,它是每一个愿意思考的教师都能做到的。
    创造性研究的意义,不仅在于教师看到了、研究了以前没有被人注意到的教育过程的某一个方面。创造性研究还能从根本上改变教师对自己工作的看法。教师就不会再把教育工作看成是每天重复着同样的事情,是把完全一样的讲解、巩固等等做枯燥乏味的表演了。因循守旧、消极应付、缺乏热情——学校生活中所有这些不良现象之所以在一些地方蔓延滋长,就是因为那里的教师没有看出教育现象的生机蓬勃的生命力,没有感到自己是教育现象的创造者。
5#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5 13:33:59 | 只看该作者
关于写教师日记的建议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之46
我建议每一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教育日记并不是什么对它提出某些格式要求的官方文献,而是一种个人的随笔记录,在日常工作中就可以记。这些记录是思考和创造的源泉。那种连续记了10年、20年甚至30年的教师日记,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每一位勤于思考的教师,都有他自己的体系、自己的教育学修养。如果有高超技巧的、有创造性的教师,在结束他的一生时,把自己在长年劳动和探索中所体会到的一切都带进了坟墓,那会损失多少珍贵的财富啊!我但愿把许多本教师日记搜集起来,保存在教育博物馆和科研机构里,当做无价之宝。
    我记日记已经记了32年。当我作为一个小学教师刚刚踏进校门,开始自己的教育生涯的第一天,就有一件事引起我的深思。我们村子里有一位医士,大家都说他是个性情古怪的人。我看到,当这位性情古怪的医士给刚入一年级的孩子们量身高和体重的时候,他把所有的数据都详细地抄录下来。我跟他交谈起来,翻阅了他的记录。使我大为惊奇的是,他写这种记录已经写了27年。
    “这些记录对您有什么用处呢?”我问。
    “啊,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医生回答说,“请看,27年来,孩子们的身高平均增长4.5公分。是啊,我能再多活30年该多好啊……”
    在当时,还没有任何人想到过儿童身体加速成长的问题。战争开始时,这位医士得了重病。他把自己的记录交给了我。这样,我从学校工作的第一天起,就开始记录关于儿童身高、体重和他们的智力发展情况的资料。现在,我的手头就拥有一个村子的儿童在59年内的发展情况的资料,在我看来,这些资料是非常宝贵的。
    一连32年,我在儿童入学的最初两星期内记录有关他们的知识面和表象的资料。每一年让儿童回答的都是相同的问题。
    例如:从1数到100……说出你能认识的植物、动物、鸟类的名称……叫出你所认识的机器的名称,并且说说它们有哪些用处……
在我看来,儿童对这些问题的答案,也有重要的价值。例如,值得注意的一些资料:在1935年,35名一年级新生中,只有1人能数到100,5人能数到20(当时是8岁入学)。到1966年,36名一年级新生中,有24人能数到100,其余的12人能数到20、30和40(这时是7岁入学)。儿童关于机器和工艺过程的知识逐年增加。但遗憾的是,儿童对于植物、动物、鸟类的知识正逐年减少。
1935年,所有35名新生都看到过夏季的朝霞,能够描写日出的景象。而到1966年,39名新生中,只有7人看到6月的朝霞和日出。
    我在自己的日记里,还记录学生家里有哪些书籍,家长的教养程度如何,父母亲在教育孩子上花费多少时间。把这些材料加以比较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
    在日记里,关于后进儿童的记载占有重要的地位。我认为,善于觉察这些儿童在课堂内外的行为上的极其细微的变化,是十分重要的。把所观察到和记录下来的情况加以深入思考,对教师的工作有很大帮助。例如,考虑到有些孩子的智力过程的能动性有所降低,他们的智力眼界相对地受到局限,我就作出一些结论,譬如应当让这些孩子读哪些科普读物,等。
记日记有助于集中思想,对某一个问题进行深入思考。例如,我在自己的日记里空出几页,专门记载自己关于知识的巩固性的想法。把这些记载加以研究、对比和分析,就能看出知识的巩固性取决于许多先决的前提和条件。日记能教给我们思考。
6#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5 13:34:50 | 只看该作者
争取学生热爱你的学科
——《给教师的建议》之二十二条



哪个学校里有一位优秀的数学教师,数学就会成为学生最喜爱、最感兴趣的学科,就会在许多学生身上发现杰出的数学才能。如果学校里新来一位有天才的生物教师,那么你等着瞧,两年之后就会出现10个禀赋高强的少年生物学家,他们爱上了植物,在学校园地上入迷地进行试验和研究。

哪个学校里的各科教师的教学,好像汇合成了一种各自都在争取学生的思想和心灵的善意的竞赛,那么这个学校的智力生活就会显得生机蓬勃。这种竞赛是全体教师进行创造性劳动的整整一个领域。这种竞赛表现为:每一个教师都在尽量唤起学生对自己所教学科的兴趣,使他们入迷地酷爱这门学科。可以设想,如果一个刚进入四年级的儿童,遇到这样一个教师集体,那里所有的教师都是很有天才的,至少也是热爱自己学科的人,他们都善于点燃起学生对自己的(各自都认为是最有趣的)学科的热爱的火花,那么在这样的环境中,一定会使每一个儿童的天赋素质得到发展,使他们的爱好、才能、志向、禀赋确立起来。

    在这里,我们就进入到教育过程的一个最有意义的领域,——这个领域在许多学校的实际工作中至今还是一块没有探测过的处女地。我坚定地相信,学习的教育性方面首先表现为:用一种形象的说法来表达,就是在科学基础课程这个整齐的乐队里,要使每一个学生都找到自己喜爱的乐器和自己喜爱的旋律。如果一个学生没有爱上一门具体的学科、一个具体的科学知识的领域,那就没有个性的智力充满性和精神生活的丰富性。

    让学生们把你所教的学科看做是最感兴趣的学科,让尽量多的少年像向往幸福一样幻想着在你所教的这门学科领域里有所创造,做到这一点是你应当引以为荣的事。我希望你去争取自己学生的思想和心灵,跟你的同事们——其他学科的教师来一番竞赛。譬如说,你在八至十年级给200个学生教物理,他们都是你的学生。但是你还应当有另外一个概念:“我的学生”。你应当有10个或者更多的“自己的学生”(有时候,可能人数少些,只有5、6个,这倒丝毫没有什么可计较的地方)。这是一些全心全意献身于物理学的青年,他们下定决心把自己的一生同技术、科技思想领域里的劳动结成一体。此外,也许你还有另外的诚实的少年,他们对物理学的兴趣还只是刚刚“露头”,其中有些人将来会爱上你的学科,而另一些人则可能在别的什么知识领域里找到自己的“出路”,——是啊,在生活理想的发展中,再没有比志趣的形成更复杂的事了。你现在教着200个学生,要使他们所有的人都在学校的基础物理课程方面掌握牢固的知识,这是你的工作的一个方面。但是请你不要忘记,在你的良心上,还有教师的创造性工作的另一个方面,这就是还有一部分青年决心把物理学作为一门科学来攻读,而课堂上所学的东西对他们来说只是科学的入门知识,你就应当关心使他们对物理学(技术、机器、机械、科技知识)的志向确立起来。在学校里,你还应当有一个“自己的学校”——少年物理学家学校。

那么这一切又应当怎样去做呢?这里什么是最主要的,并且应当从何处入手呢?

    你肯定有一个物理专业教室。你也一定每天要在那里工作一、两个小时,——也许你在钻研书本,也许你在尝试给将要进行的实验作业“打草稿”,也许你正在为一张图纸或一个仪器模型动脑筋。我想对你说,如果这时候我处在你的地位,我会怎么做。我会把那些深深爱上物理学的青年——瓦尼亚和柯里亚、根卡和斯拉甫卡、彼得和萨沙都邀请到物理室里来。到这里来的还有八年级学生,甚至有七年级学生,——他们还没有最终地爱上我的学科,但是我看到,当我讲到反粒子和光子火箭的时候,他们的眼睛怎样闪闪发光,他们的手怎样伸向关于原子物理学的有趣的小册子。我的物理专业教室里有一个角落,我把它称为“思考之角”。在这里,墙上挂着法国雕刻家罗丹的木刻画《思想家》,有一个书橱,里面放着一些关于科学技术的最新问题的书籍和小册子。这是一种引诱青年们超越教学大纲的范围,向着未知的远方去探索的火光。我这里还设有另一个“难事之角”。这里有几个模型的图纸,它们都是根据很奥秘的、不同寻常的设计思想制成的。要把这种设计思想变成金属和塑料的实物,那是得克服很大的智力困难的。在这个“难事之角”里,不能容忍思想的懒惰,不许当瞠目结舌的旁观者,而必须进行创造。这里还有我自己的一个小小的教育创造实验室,也就是我备课的角落。我在这里用各种新的教具变魔术。跟我一起工作的还有我的“实验员”——几个高年级学生,他们帮助我备课。

就这样,我敞开大门,让那些已经爱上物理学的,还有那些尚未最终爱上物理学,但是带着热烈而喜悦的眼光的学生们,都能到所有这些角落里来。

    我这里还有一个“幻想之角”,我认为它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在这里,从科学知识的大堆篝火里点燃起志向的火花。少年们在这里认识到:思考——这是一种艰巨的、不轻松的、异常复杂的、有时竟是一种痛苦的劳动,但是它向你预示着一种无可比拟的欢乐——认识的欢乐,以及意识到自己能够驾驭知识的智力的自豪感。从“思考之角”开始,训练学生接触科学知识。我这里有各种书籍,有些是供那些刚刚进入科学知识的海洋里学习游泳的学生阅读的,而有些是供那些已经坚决选定科学、技术、实验室工作或者到工业企业去操纵复杂的机床作为自己的专业的即将毕业的学生钻研的。我非常关心,一定要使那些在我讲课的时候眼睛里射出好奇的火花,和那些总要提出几十个“为什么?”的头发蓬乱的小伙子进到我的“思考之角”来。我了解他们每一个人在幻想着什么,就专门在书架上给他摆几本有关的书。

    有许多聪明的、天赋很好的儿童和少年,只有当他们的手和手指尖接触到创造性劳动的时候,他们对知识的兴趣才能觉醒起来。如果我看到,哪一个儿童和少年的手喜欢去摸弄机器和机械模型、各种仪器和设备,我就一定设法把他吸引到“难事之角”里来。

    有一些学生,很长时间都没有对任何事情表现出特别的兴趣。如果学校里没有一种各科教师都来争取学生的思想和心灵的气氛,那么许多学生的兴趣就永远得不到开发。学校里这种对学习和知识无动于衷,没有为自己找到任何感兴趣的事情的学生越多,那么,教师们就越不可能有“自己的学生”,就很难把酷爱知识的火花从自己心里移植到学生的心里。在学生对待知识的态度上,最令人苦恼和感到担忧的,就是这种无动于衷的精神状态。学生在某一门学科上学业落后,考不及格,这倒并不可怕。而最可怕的是他那冷淡的态度。

    请你努力去唤醒那些无动于衷的、态度冷淡的学生们的意识吧。一个人不可能对任何事物都不感兴趣。接近那种无动于衷的头脑的最可靠的途径就是思考。只有靠思考来唤醒思考。对于那些对知识和脑力劳动无动于衷、漠不关心的学生,每一位教师都应当把自己所有的“智力工具”拿出来试验一番。这里谈的已经不是竞赛,而是把一些人从智力的惰性里挽救出来的问题了。我们学校里有这样一条规矩:关于每一个对知识无动于衷、漠不关心的学生,我们都要在心理学研究会的会议上进行讨论。我们在思考,怎样才能找到人与自然界、人与知识相互作用的那个领域,以便在这个领域里用认识来鼓舞起他的精神。这里最主要的是,要使一个人终于有一天发现自己是知识的主宰者,使他体验到一种驾驭真理和规律性的心情。用认识来鼓舞起人的精神,——这就是说,要使思想跟人的自尊感融合起来。通向这样一种精神状态的途径,就是知识要有现实性和积极性。我们认为,要唤醒那种无动于衷的学生,把他从智力的惰性状态中挽救出来,就是要使这个学生在某一件事情上把自己的知识显示出来,在智力活动中表现出自己和自己的人格。

    我在五至七年级教过几年数学。我有两个课外数学小组:一个小组是为那些最有能力、天赋最高的学生而设的,另一个小组里则是那些对知识漠不关心、态度冷淡的学生;如果要说明这些学生的意识是怎样觉醒过来的,那一定是一篇关于争取学生的思想和心灵的很有趣的故事。我力求使学生在小组里所学的知识触动集体中的人与人的关系——树立个人的自尊感。当一个人尚未体验到自己是个“思想家”以前,他还不可能具有那种他作为一个人的真正的自豪感。至于怎样才能做到把思考跟人的自豪感融合起来,这一点需要在另一条建议里专门讨论。

    有经验的教师都在努力做到这样一点:在他的学生热爱的那门学科方面,教师知道的东西要比教学大纲要求的多十倍至二十倍。一个人体验到他能驾驭任何一门学科的知识,这是一般智力发展的最强有力的刺激之一。如果学生有了一门喜爱的学科,那么你不必为他没有在所有各科上取得“五分”而不安。应当使人更为担心的,倒是门门成绩优秀但却没有一门喜爱的学科的学生。多年的经验使我确信,这种学生是不懂得脑力劳动的欢乐的平庸之辈。
7#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5 13:35:25 | 只看该作者
给刚参加学校工作的教师的几点建议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第33条



我还记得,我在学校工作的那头10年时间过得多么缓慢。到了后来,时间就过得更快了,而现在觉得,好像一个学年刚开始,一眨眼就结束了。我把这种个人的感受说出来,是为了向新参加工作的教师提醒一条非常重要的真理:无论年轻的时候充满了多么热烈而紧张的劳动,但是在这个时期里,总还是能够找到时间,来逐渐地、一步一步地积累我们的精神财富——教育的明智的。请你记住,你的教龄的20周年会不知不觉地到来,你就要进入自己生活的50年代,那时候,你会感到时间不够用了,你也许会忧伤地说:“唉,如果早知今日,那么年轻的时候就该用一番功,以便老年将至的时候,工作能够更容易些。要知道,我还有20年的时间要工作哩!”

    在年纪尚轻的时候,应当先做些什么,才不至于在老之将至的时候而悔恨呢?

    要做的事很多,但首先必须点滴地积累作为一个教育者的智力财富和教育的明智。你面前的道路还很长。在这条道路上,你将看到各种人的最预想不到的命运。青年的爱思考的智慧和眼光将求教于你,探寻诸如“怎样生活?”“什么是幸福?”“真理在哪里?”这些问题的答案。为了回答这些问题,你就应当懂得一个人追求真理、向往人民的理想取得胜利的过程的辩证法,你就应当理解并且用全身心体验过人类为最美好的未来——共产主义的理想及为其实现而斗争的特点。

    为了成为一个真正的教育者,就必须在整个一生中努力掌握科学共产主义的理论,用马克思列宁主义世界观的精神教育自己。请你记住,要学会用一个共产主义者的眼光来看待世界和看待人,是需要长年累月地学习的。在你的个人藏书里,应当有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社会、革命和关于教育的主要著作。要形成自己的共产主义世界观,这并不意味着背诵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著作中的词句,而是首先学习用共产主义者的观点来看待世界和看待人。    我的年轻的朋友,我想跟你谈谈,我自己过去和现在是怎样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著作中寻求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最复杂的问题的答案的。每一个人(他的一生的命运就在我的面前发展着)——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人的世界。我看到自己的最重要的教育任务,就是要使共产主义的理想在这个世界里体现出来,——通过多种多样的、具有深刻个性的特征体现出来。每一次,当我看到某一个独一无二的人的命运中发生的极其精细的转变时,我就感到需要和必要一次又一次深思: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曾经为之生活和斗争过的那种共产主义新人的标准和理想的形象是怎样的。形象地说,如果我不一次又一次地努力游向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的英明思想的海洋里去探索,我就无法深刻理解某一个人的具体的命运。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里,包含着一部共产主义人学的百科全书。他们的英明思想帮助我理解共产主义理想(例如,关于全面发展的个性的观念)的发展的逻辑。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著作帮助我分辨清楚,培养人的爱好和志趣所要依赖的那些复杂交错的条件。不管你到公共图书馆去借任何一本书是多么方便,我还是劝你建立起自己的藏书。我就有一套个人藏书——这些书是我的老师,我每天都去向它们请教:真理在哪里?怎样去认识真理?怎样才能把人类积累、获取的道德财富,从年长一代的心灵和智慧中传授到年轻一代的心灵和智慧中去?这些书也是我的生活的老师,我每天都带着这样一些问题去求教它们:怎样生活?怎样才能成为自己的学生的楷模?怎样才能使理想的光辉照进他们的心田?

    年轻的朋友,我建议你每个月买三本书:(1)关于你所教的那门学科方面的科学问题的书;(2)关于可以作为青年们的学习榜样的那些人物的生活和斗争事迹的书;(3)关于人(特别是儿童、少年、男女青年)的心灵的书(即心理学方面的书)。

    希望你的个人藏书里有以上这三类书籍。每过一年,你的科学知识都应当变得更丰富。希望你到了你参加教育工作满十年的时候,教科书在你眼里看来就浅易得像识字课本一样。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你才可以说:为了上好一节课,你是一辈子都在备课的。只有每天不断地补充自己的科学知识,你才有可能在讲课的过程中看到学生们的脑力劳动:占据你的注意中心的将不是关心教材内容的思考,而是对于你的学生的思维情况的关心。这是每一个教师的教育技巧的高峰,你应当努力向它攀登。

    请你像寻找宝石一样寻找那些关于杰出人物(如菲·捷尔任斯基、谢·拉佐、伊·巴布什金、雅·斯维尔德洛夫、尤·伏契克、尼·别罗扬尼斯)的生平和斗争的书籍。请你把这一类书摆在你的个人藏书中的最崇高的地位上。请你记住,你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员,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

    你要买些心理学的书籍来充实自己的藏书。教育者应当深刻了解正在成长的人的心灵。当我听到或者读到对人的个别对待的态度这些词的时候,它们在我的意识里总是跟另一个概念——思考——联系在一起的。教育——这首先是活生生的、寻根究底的、探索性的思考。没有思考就没有发现(哪怕是很小的、乍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发现),而没有发现就谈不上教育工作的创造性。请你记住,在心理现象的众多规律性中,每一条规律性都是通过千万个人的命运表现出来的。我坚定地相信,刚从师范院校毕业出来的教师,只有在自己整个的教育生涯中不断地研究心理学,加深自己的心理学知识,他才能够成为教育工作的真正的能手。    你将在自己整个的教育生涯中当一名教育者,而教育、如果没有美,没有艺术,那是不可思议的。如果你会演奏某一种乐器,那么你作为一个教育者就占有许多优势;如果你身上还有一点哪怕是很小的音乐天才的火花,那么你在教育上就是国王,就是主宰者,因为音乐能使师生的心灵亲近起来,能使学生心灵中最隐秘的角落都展现在教育者的面前。如果你不会任何乐器,那么在你的手上和心里就应当有另一种对人的心灵施加影响的强有力的手段——这个手段就是文艺。根据你所教的儿童的年龄情况,你每年买上几十本文艺书,它们能帮助你找到通往你的学生心灵的道路。不要忘记,你的学生所读过的文艺作品,是用他的求知的智慧和敏感的心灵来感知的,这一点往往能起到教师力不能及的作用,好比只要给道德的天秤盘里加上一个小砝码,就能使它向着你所需要的方向倾斜过去。在你选择自己的藏书时需要记住的最主要的一点,就是你推荐给学生阅读的书籍,要能教给他们怎样生活。书里的英雄人物的形象,要能够吸引和鼓舞你的学生,在他的心里树立起一种信念:人是伟大而有力的,共产主义思想是真理和正义的最高理想。每当我在书店里为自己的藏书挑选教育性的书籍时,我总是竭力思考,每一本书给我的哪一个学生阅读最为适合。

    请你记住,教育——这首先是关心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要掌握这一门艺术,就必须多读书、多思考。你读过的每一本书,都应当好比是在你的教育车间里增添了一件新的精致的工具。  教育者还必须具备一种对美的精细的感觉。你必须热爱美、创造美和维护美(包括自然界的美和你的学生的内心美)。要知道,如果你自己喜爱栽种和培植果树,如果你自己喜爱在亲手栽培的繁花盛开的果树间来到蜂房跟前,倾听那蜜蜂的嗡嗡的鸣声,那么,你就找到了一条通往人的心灵的捷径——这就是在创造美的劳动中跟人的精神上的交往。

你在学校工作的每一年里,都应当使你的教育劳动的“工艺实验室”不断地充实起来。教师必须积累供全班学生和个别学生使用的大量习题和例题。这一切都需要年复一年地进行积累,并且按教学大纲的章节加以编排。我认识一些有经验的数学教师,他们在15年的工作时间里积累了相当可观的成套的代数和几何习题,并且能巧妙地在对学生进行个别作业时使用这些习题集。
8#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5 13:36:44 | 只看该作者
原文地址:生动活泼的现代教学论(转载)作者:逍遥行者
生动活泼的现代教学论
——介绍瓦·阿·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上)
胡克英
(2012年11月13日转自《给教师的建议(上)》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0年12月第1版第267-282页)
(胡克英当代是教育理论家,是理论创新、教育创新的先行者,是教育理论普及的通俗化作者,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实干者,是推进教育改革创新的鼓动者,又是广大教师的实践经验的提升者。胡克英生前是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学术委员会常委;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教育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教育学会分支学科副主编。中央教科所所长朱小蔓说,胡克英大力提倡以人为本、鼓励个性与创造的教育观和教学观;他重视和引领当时学校的教育改革实验,积极倡导教育教学研究,热心引介和借鉴国外教育思想流派。他的教育思想和论述影响了那一时期的中国教育界。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胡克英教育文集》,收录了胡克英在改革开放20多年间撰写的论文。本书提倡以人为本、鼓励个性与创造的教育观和教学观,倡导教育教学方面的研究工作,并热心引介和借鉴国外教育思想流派的。)

    瓦·阿·苏霍姆林斯基终其一生是一名普通的教师,又是一名优秀的校长。他最善于当教师的“学生”,因而成为最出色的“教师的教师”。他是跟全校教师一起随着时代不断前进的教育改革实验家,又是为时代留下了宝贵遗产的教育理论家。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科学地管理学校,就在于把教学和数育过程中最重要、最主要的东西找出来。”《给教师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虽没有囊括教学论的全部内容,但在教师朝思暮想而未能很好解决的主要问题上,阐述了教学过程内部最重要的规律性认识——科学的教育思想。这是教学工作的灵魂。
    法国科学家巴斯德(1822-1895)说过:“科学是没有国界的。”居里夫人(1867-1934)也说过:“科学家,……他们的劳动成果并不只属于一个国家,而是属于整个人类。”这是内行话。教育科学不全然等同于自然科学,在理论上具有一定民族历史的特殊性。忽视这一点,就会导致生搬硬套,脱离本国实际的错误。但是,无可否认,教育科学尤其是教学论,包括大量的跨越民族和国界的共同规律。否认这一点,就势必会把教育事业和教育理论引向闭关锁国的新型“国粹主义”的狭窄道路上去。《建议》之所以可贵,就在于它闸述了大量的教学过程的共同规律。苏霍姆林斯基作为教育科学家所以享有国际声誉,就在于他“是属于整个人类的”。
    那么,对于《建议》一书,我们希望大家从中研究些什么呢?这里提出若干主要意见供参考。

靠科学的教育思想教学、办学和管学
    《建议》一书提出的都是人们在教学工作中经常遇到的具体“难题”,甚至有些是“老生常谈”的方法问题。这些难题和方法的论述有一条主根,就是:靠科学的教育思想教学、办学和管学。有些看来是司空见惯的方法问题,而作者却能够旧里翻新,一改就事论事、经验描述的前辙,把问题的解决放在新的科学教育思想的基础上。
    老实说,教育和教学工作不可能也不应当存在任何仙丹妙药和陈规成法,因为这些东西对培养人的事业来说有百害而无一利。
    我深感,要求一名校长或教育行改干部,既出身于“行伍”而又处身于教师之中,既日理万机而又能不断探探索新有教育思想,并依靠教育思想办学、管学,的确是一大难事。同时我也看到,我国许多有事业心有头脑的教育领导者,都在致力于改革教育教学,都有志于学习教育理论,并率领教师一道总结经验,研究问题,探讨新的教育思想。离开科学的教育思想的指导而谈办学治校,不过是头痛医头,脚病脚,必然陷于“长恨此身非我有”(苏轼语)的被动局面,必然陷于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境况。中外大概于此同理。所以苏霍姆林斯基说:“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而后才是行政的领导”。
    这就是说,任何行政措施或组织事务工作,“本来就不应当摆在第一位,它应当完全从属于教育过程”,应当服从科学的教育思想。看来,学校工作千头万绪,而抓住教育思想的研究和运用,应是校长的中心工作。任何教育行政工作如果离开科学的教育思想就毖然没有“主心骨”。离开科学的教育思想的领导,即或美其名曰“政治领导”,也不过是“长官”治校战外行办学罢了。时代越前进,势必会产生越来越多的新的需要、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不探索新的教育思想,就不能有科学的教育理想,就不能有教育事业的战略眼光,也不能高瞻远瞩和为未来的新时代而有效地辛勤耕耘。
    我想,科学的教育思想乃是培养人的科学思想;教育思想的领导权,乃是科学的领导权;只有按照教育和教学过程固有的客观规律办学,才能真正取得领导权。这样说,并不是排斥正确的政治和政策的领导,而只是说,办教育不能凭几条语录办事,也不能只凭老经验办事,更不能凭“衙门”作风办事。即或是正确的教育政策,执行者如果没有科学的教育思思,政策也会落空,或者被曲解。应该说正确的教育政策是以科学的教育思想为基础的,而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却认为教育科学应以教育政策为基础,我看是本末倒置的。这种陈旧说法对我国教育行政干部有过不小的影响。因此,研读这本《建议》有助于一新耳目,重新探索办学领导方法。
    希望我国教师们研读《建议》的时候,要切忌就事论事,切忌简单地生硬地从中搬用这样或那样的经验和方法。的确,《建议》一书中的问题的提出和论证往往能触动教师的心弦,因为任何一个有教育理想的教师从书中都可以看见自己经验的“影子”,从而产生共鸣。即或这样,也不能照猫画虎地搬用。那么,老师们究竟应该从中研究什么呢?我想,还是要研究教育思想。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即或是学习经验,也“首先意味着:要理解一件事取决于哪些条件。否则,既不可能理解,也不可能学到别人的经验”。也就是透过经验看理论,从中寻找科学的教育指导思想。他反对搬用经验和方法,而主张“移植其中的思想”,即移植共同的规律性的认识。
    什么叫“移植”?这就是把他人的教育思想放在“自己”的土壤上,重新栽培,重新加工,重新筛选,重新创造。即或学习教学法,如果“没有个人的思考,没有对自己的劳动(经验)寻根究底的精神,那么任何提高教学法的工作都是不可思议的”。因此,要把他人的教育思想同自己的经验作对比分析,在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方能“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或教育信念。教育教学工作就其本质而言,是依靠教师“自己的教育思想”收获成果的。在自己头脑中栽的是什么树,就必然会开放什么花、结出什么果;即或是学了再好的科学教育思想,如果没有独立思考与“移植”,也只是不中用的身外之物罢了。
    那么苏霍姆林斯基在教学论方面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呢?他说:“我提出的目的就是:要使学习成为丰富的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它要促使儿童的发展,丰富它的智慧。我的学生的学习应当不是死记硬背,而是生动活泼的智力生活;它是在游戏戏、童话、美、音乐、幻想、创造的世界里进行的。我想使儿童成为这个世界里的旅行者、发现者、戗造者。让儿童观察、思考、推理、体验劳动的欢乐,为创造而感到自豪,——这就是我的教育理想。”
    一句话,他把丰富儿童的精神生活和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智慧摆在教学论的中心地位。
    不妨说,教师和任何教育工作者,首先应当是有特定教育理想的教育思想家。

个性的自由发展与全面发展
人们对于个性全面发展的概念是知道的,但对于个性自由发展的概念却感到陌生,甚至不分青红皂白地把它归入资产阶级教育理论范畴,从根本上否定这个命题。应该说,个性自由发展乃是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论发展中的普遍思潮,也是比较有势力的思潮。这一思潮固然带有特定的阶级烙印,但却反映了现代国际教育改革的共同超势。现代教育的中心目标在于“开发”人的智力,千方百计培养科技人才。因此,它必然要强调用教学教育促进个性的自由发展,即促进个性兴趣、智力和创造性才能的尽可能充分的发展。不妨说,没有个性的“自由”发展,也就不可能有个性的“充分”发展。
    所以,国际上个性自由发展这一普遍教育思潮,反映着现代教育发展和教学论发展的共同规律和共同需要。问题仅仅在于人们怎样理解和运用这个共同规律,并以此“构织”其教学论体系。在这方面,苏霍姆林斯基进行了大量改革实验研究,提出了有特色的理论和实践的体系,值得我们研究参考。
    在《建议》原有前言中提到,学校“最重要的任务”在于促进学生个性“积极自由的发展。”这个教育思想贯串全书。我想,如果我们不理解个性自由发展这个教育思想及其时代的特质,那么对《建议》一书也是不能理解的,尤其不能正确理解作者在书中提出的教学“不要违反儿童天性”的主张。
    苏霍姆林斯基把学生“主体论”作为个性自由发展的理论根据。他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而又不否认教师的主导作用。因此,他首先注意通过教学发展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让学生发现自己智慧的力量,由此导源出学习和发展的内在动力。他要求上课要有趣。“所谓课上得有趣,这就是说: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意志的伟大而感觉到自己智慧的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大而感到骄傲”。这里,他的出发点在于承认:人是“大写”的人,儿童同样是具体的“大写”的独立主体,不是俯首听命的附属品,因此必然需要而且可能引导他们意识到自己智慧的力量。
    然而,他又不把主体的个性自由发展看作是纯然“内生”的自发成长过程。他决不主张放任自流:“我要培养人,设计他的个性”;而设计又决不是任意塑造或填塞。他始终把引发学习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即个性兴趣与求知欲)摆在首位,同时又强调培养学习的责任感,并设法把学习的责任感转化为学生内在的自尊心——由此把学习的好坏引入道德范畴和德育领域。他不把学习兴趣与学习“难度”对立起来,不把个性自由发展与刻苦学习对立起来,然而在《建议》一书中却从未见到赞科夫提出的“高难度”的字样。
    他特别强调课外自由阅读在个性自由发展中的作用。他坚持主张学生在中学毕业之前须必有一门实心实意热爱入迷的专门学科和劳动技术。对于那些门门五分而又无所爱好的学生,他认为是“不幸”的,是难于有发展前途的。他尤其强调课外校外活动在个性自由发展中的作用,否认这种活动是“学科的附属物,或者作为提高及格率的手段”。他的办学体制是半日上课、半日搞课外活动;而他的学校中的课外活动场所真个是儿童才能焕发、群芳争艳的“百花园”。这方面他创造了极其丰富的经验。
    在他的办学史中从不忽视生产劳动教育和技术训练。教学同生产劳动的结合,在他看来,是个性自由发展的重要途径。但是他从不让学生搞“过头”的劳动。
    他创造了一整套别具特色的办学体制和教学工作体系,而贯通其闻的主线,则是探索出个性全面发展与伞性自由发展这两方面教育思想的本质联系,也就是规律联系。据此,创造出他的现代教学论体系。他论述“怎样数法”的问题时,要求“不要违反儿童的天性”,应“尽量做到让有趣的,使儿童感到惊奇的东西,同时成为儿童的智慧、情感和全面发展所需要的、不可缺少的东西。”
总之,他坚持主张个性既应当全面、“和谐”发展,又应当尽可能自由、充分发展。至于其闽的理论奥秘和实践方法,请读者自己从《建议》中做独立研究。读者可以从他的论点和方法中抓出某一条来表示异议,但是,读者很难从他立论的全局中找到那种“片面之词”,更难找到那种“单打一”的或“过头”的做法。

“智育的主要目标——发展智力”
    传统教学论的最大弱点,是在实际上把智育的任务仅仅归结为学习系统科学基础知识和训练基本技能、技巧。苏霍姆林斯基的智育论突破了陈规旧套,提出了深刻见解。他说:““智育包括:获得知识和形成科学世界观,发展认识能力(即智力),养成脑力劳动文明,培养人在整个一生中对丰富自己智慧慧的需要,和把知识运用于实践的需要。”(这里“需要”是心理学概念,表现为由衷的愿望、意向和兴趣、爱好)。这一系列任务的中心何在?他说:“智育的主要目标——发展智力”。
    可以说,他认为智育的实质和根本是“育智。”这是正确的。因为如果忽视发展智力,学习知识就难免变成呆读死记,练习技能、技巧就可能成为机械训练,从而导致两败俱伤;至于其它任务也势必会全面落空。他的智育论既是全面的,又是有中心的。统观他的智育论全局,有几点特色值得注意。
    一、他当然十分重视知识、技能和技巧的学习,但他始终把这个学习看作是全面发展智力的广阔途径,即全面发展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与语言能力、记忆能力等等的途径;而全面发展智力又构成学好知识的条件。因而他认为发展智力是智育的中心。
    那么,在全面发展智力的过程中又应掌握什么中心环节呢?他认为:“所谓发展思维和智力,就是指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分析思维,影响思维过程的活动性,克服思维的缓慢性。”他特别加调由具体到抽象、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转化与发展,或两者的相互转化与结合。对儿童来说,他强调在观察活动中发展抽象思维,认为自然是“思维的源泉”,而观察课是“思维课”,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儿童需要理解和识记的东西越多,他在周围自然界和劳动中看到的各种关系和相互联系就应当越多。”因为“事实是支持思想展翅翱翔的空气”。换言之,知识越抽象,越需要教学生通过事实进行思考加工。“通过搜集和加工事实,学生就走上了自己对自己进行智育的道路。”由此也才能学会把理论性的东西运用于生活实践,从而独立地发展“自己”的智力。
    很显然,他并不是反对赞科夫所强调的“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原则(这原是马克思提出的科学研究的主要道路)。但是,我认为在“由具体到抽象”和“由抽象到具体”的相互联系问题上,苏霍姆林斯基同赞科夫在侧重面上是大有区别的。这是值得注意的。
    二、苏霍姆林斯基的知识论很有特色。他认为“知识——既是目的,也是手段”。传统教学论的弱点是片面地把如识当成目的,讲求“积累”知识,使之变成“不能活动”和“不能进入周转”的积压物资“贮藏在(学生)记忆里”。他强调要使学生的知识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在集体的精神生活中“活起来”。
    知识“活起来”,就是他反复论述的头脑已知的“能动状态”、“积极性”或“生命力”——实质上就是把知识转化为智力。反之,如果不发展儿童智力,知识就会在他们的头脑中变成僵死的东西。
    他认为,普通教育的知识不单是为了将来升学学习专业科学技术或参加劳动。他说,“知识并不单是为了劳动”,又说,实际上知识“只有很少的部分是跟生产劳动有直接联系”。由此出发,他的知识论同那些形形色色的实用主义狭隘的知识论显现出原则的区别。那么,学生在中小学全面学习各种学科到底有什么作用呢?他认为,学习广泛、全面的知识,是为了“使学生学会思考和认识世界(自然界、劳动、人),使他们在劳动活动中成为思想家和创造者”;尤其是为了使孩子们在普通教育阶段,获得终生受用的崇高的“精神生活”支柱。当然,智力发展同丰富的精神生活又是相互联结和相互促进的两种东西。
    三、充实和养成崇高的精神生活,是智育的一个特殊任务,也是值得深入研究的特殊课题。在他的智育论中强调要使学生“养成脑力劳动文明(指从事脑力劳动的爱好、能力和正确习惯),培养在整个一生中对丰富自己智慧的需要”,从而使学生终其一生有享受现代精神文明或文化财富的爱好与能力。“如果没有文化财富——知识、文学、艺术、音乐以及各种形式表现的美”,那么,一个人就会陷于精神空虚乃至道德败坏,就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生活,“从而失去了真正的人的幸福”。总之,只有充实孩子们的精神生活,才能使他们养成看待和对待现代社会物质生活的正确态度,成为现代社会中文明幸福的人。
    由此可见,丰富而崇高的“精神生活”迭个概念,是苏霍姆林斯基的现代教学论的一个强而有力的支点。围绕这个支点,他把智育、德育、美育、劳动教育乃至体育融汇成一个相互联结的整体,构成他的全面教育理想的一个光辉灿烂的侧面。
    四、苏霍姆林斯基的智育论十分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能力是知识、技能和智力三位一体的“合金”。
    他主张科学地组织教学过程,以利于“教会学生学习”,即培养读、写、算、观察和表达自己思想等五种能力;尤其是培养阅读能力和写作(包括听课作笔记)能力;而阅读能力在学习能力中占居首要地位。
    他立论的一个特点在于主张“小学的主要任务就是教会儿童学习”,以便进入中学阶段系统学习科学知识能大踏步前进。我们知道,德国大教育家第斯多惠(1790-1866)是主张把形式教育(着重发展智力和能力)和实质教育(着重教学知识和技能)融为一体的。同时他又主张:“在所有小学中形式教育必须占统治地位,而在较高级的学校中,……实质的目的就逐渐占优势。但是一切学校教学的发展性的目的永远不应忽视。”(《德国教师教育指南》)我认为,第斯多惠的教学论应誉为十九世纪中叶的“现代”教学论。苏霍姆林斯基主张小学以发展智力和培养学习能力为主,这是第斯多惠教育思想的正确发展。在这方面,他同赞科夫也是有区别的,值得我们研究。
    苏霍姆林斯基主张从两种来源培养学生求知的能力:一种是从书本中吸取知识的能力;另一种是从劳动实践中吸取知识的能力,这种观点是全面的、深刻的。
    总之,以上就是他对教学的基本任务和其阆相互联系的看法。

教学与生产劳动的新“结合点”
    从十九世纪末叶各资本主义国家相继普及小学义务教育之后,普通学校办学史上就普遍存在着为培养学生升学做准备和为参加劳动做准备这样一对“双重任务”的矛盾。教育越发展,普及程度越高,这种矛盾越尖锐。这种矛盾的产生与发展深深根植于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进程之中,而它在教育史上的表现形式却是有趣的。在美国,突出表现为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同传统教育思想的大分裂和尖锐对立,与此同时出现了教学理论上的“精神分裂症”,——一种是为培养熟练劳动力服务的理论,一种是着重为升学服务的理论。这种“分裂症”波及全世界乃至本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苏联。在苏联办学史和教学论发展史上,“双重任务”的矛盾表现出多次大幅度纵向摇摆的“疟疾症”:一个时期着重抓升学准备,另一个时期则强调参加劳动的训练。这是国际现象,我国也不例外。
    不能否认“双重任务”内部固有的矛盾,但是我们要问:难道“双重任务”之间在理论上没有任何统一性吗?就是说,能不能找到一座勾通“双重任务”的桥梁,使天堑变通途呢!
    看来,苏霍姆林斯基在这个问题上做了新的探索。他的办学史没有害过摇摆性的“疟疾症”,在教学同生产劳动的结合问题上他胸有成竹,指挥若定。因而在他的理论上也没有单重升学而忽视劳动准备或者相反的片面性。老实说,这在现代普通学校办学史和教学论上是罕见的。
    教学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个原则性的问题。苏霍姆林斯基坚持这个原则,但是他并没有徒劳无益地去专门寻找各科基础知识与生产劳动到底有多少“结合点”。他的实验研究思路没有这种简单化的倾向。他直截了当地说,普通学科知识“只有很少的部分是跟生产劳动有直接联系的”。他从另一方面找到了教学与生产劳动之间的新的“结合点”,即:“劳动在智育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劳动不仅是一些实际技能和技巧,而首先是一种智力发展”。
    在他看来,不单是培养高级科技人才或准备升学需要深刻牢固的知识,而且培养现代社会具有中等教育程度的普通劳动者,也同样需要深刻牢固的知识。另一方面,合理的生产劳动训练不单对于就业准备是必要的,而且对于升学准备同样是必要的,因为生产劳动首先是发展智力乃至发展创造性研究能力的训练过程。他决不把自己的智育论局限在书本上理论知识的学习领域,而是让儿童智力借助双翅翱翔高空,——一翼是学习理论知识,另一翼是参加合理的生产劳动,而两翼居间的主体是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
    进一步,他历时多年深入研究了“用劳动爱好来教育学生”的措施,收到很好效果。他全面研究了“动手和智慧”发展的相互关系。他认为心灵促手巧,反之,手巧也促心灵。他说:“我看到,这些双手灵巧的儿童,热爱劳动的儿童,能够形成聪敏的、好钻研的智慧。”他认为所学的技艺越高超,儿童头脑就越聪明,并且这种劳动智慧能转移到学习书本知识的领域中去。他还别具心裁地研究过“教会儿童用左右手都会工作”的问题,得出结论说:如果让双手从事技艺操作,“智力发展就能改善得更加迅速”。
    手脑并用及其在发展上的相互促进作用是有条件的。这种条件是:在校内建立起一整套逐年级由简及繁、由浅入深的生产劳动教学体系——包括设备、劳动教学大纲、技艺要求和生动活泼的劳动教学形式与方法。
    他的校内生产劳动统统是体脑结合的劳动,劳动过程本身具有知识性、技艺性(乃至专业技术性)、科学实验研究性与创造性等特色。他特别重视农业劳动,认为“在农业劳动中,劳动的创造性因素能够更加鲜明地表现出个人的才能、天才与禀赋”。例如他的学生养蜂小组取得比农庄高十倍的蜂蜜产量,育种小组为全区培育出含蛋白质更高的小麦良种,六年级学生的果树嫁接曾取得优异成绩等等。他的学校已创立起许多生动有趣、富有特色的劳动教育传统措施。
    由于生产劳动措施具有种种特色,对学生能产生吸引力,从而成为发展智力和促进个性才能自由发展的基地,成为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手段和勾通“双重任务”的桥梁。可以说,苏霍姆林斯基在这方面同赞科夫也是有一定区别的。

教育者不研究和了解儿童,“就象在黑夜里走路”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校长)想对学校实行教育思想的领导,……那你就得把研究儿童置于你和全体教师注意的中心。”学校教学教育领导工作千头万绪,而科学地研究和了解儿童,“是对学校集体实行教育领导的一切线索的汇集之点,”即处理一切实际教育教学问题的总前提。
因此,如果不了解儿童,校长和教师“就象在黑夜里走路”一样,根本谈不上靠科学的教育思想教学,办学和管学。
    他深刻指出:“了解儿童——这是教育学的理论和实践的最主要的交接点”。这就是说,如果不研究和了解儿童,即或你掌握了最正确的教育教学理论,也是无济于实用的;如果善于科学地研究儿童的、生理的和心理的规律,那么在教学教育实践中就能探索和创造出合理的经验,并能把经验上升到科学教育理论的高度,取得对教育教学过程的真正的规律性认识,从而有效地指导实践。
    苏联自从三十年代把“儿童学”打成伪科学加以清算之后,教育理论忽视了对儿童的研究。这种情况,正象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是“把洗澡水和孩子一起泼掉了”。理论界经常指责他们的教育学是“看不见儿童的”教育学。这种后遗症在五十年代对我国有很大影响;其后我国有些人又把心理学打成伪科学加以清算,后果是随之连教育学、教学论也统统“看不见”了,剩下的唯有“黄钟毁弃,瓦釜雷鸣”。恰恰在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初,国际上兴起的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向,就是突出发展儿童智力和以教育促发展的课题;教育学、教学论同心理学互相汇合并互相促进的理论发展趋势,成为一种普遍性的时代潮流。正是在六十——七十年代这两个关键的年代里,我们大大落后了。
    目前的问题是需要尽快地弥补这个教育理论发展上的历史空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没的新时期,我们的教育质量能不能满足客观需要,我认为,关键在于教育教学过程能不能最优地促进儿童全面的“发展”,尤其是智力和才能的“发展”。所谓教育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性,从根本上说,就是教育教学促“发展”的客观规律性。为了在促“发展”上创新路、下功夫,就必须在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研究工作上下功夫,在教育学、教学论、各科教学法同心理学相结合的研究工作上下功夫。
    可以明显看出,《建议》一书在教学论同心理学相结合的研究工作上,做出了创造性的成就。即或是对简单的教学法问题,苏霍姆林斯基也做过极深刻的心理学分析。例如,他提出:
    “有经验的教师,……是用讲课的内容来‘拴住’儿童对教师的叙述和讲解的注意力的”。那么怎样认识和利用儿童的注意力呢?他说:“小孩子的注意力,——这是一种很淘气的‘生物’。我觉得它象一只极易受惊的小鸟,当你想接近它的时候,它马上就会从巢里飞走。当你终于捉住这只鸟的时候,那你只好把它抓在手里或关在笼子里。可是当它变成被关起来的‘囚徒,以后,你就别听到它唱歌了。”
    从心理学上说,注意是心灵的门户。苏霍姆林斯基主张用教学过程和内容本身来“启开”儿童心灵的门户,激发和利用“不随意注意”,焕发儿童对求知本身的欢乐;由此产生由衷的兴趣和内在的学习动力,主动地学习、思考和记忆,随后逐步养顾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和性格。也就是说,在教学过程的开端,就及时把儿童引向学习的主体地位,而不要把他们当成被强制的“囚徒”。
    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则应“充当学生脑力劳动的指导员”。教师的作用不单是教学知识,重要是指导脑力劳动。
    苏霍姆林斯基正是从这种“主体论”和“指导论”相融合的观点中,导源出潺潺有声的溪流——把儿童引向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全面发展的道路。
    总起来说,苏霍姆林斯基的教学论是生动活泼的现代教学论,它的科学性与深刻性是颇值得我们研究借鉴的。
    1980年10月8日


9#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5 13:37:48 | 只看该作者
对教育大师苏霍姆林斯基的理论解读   
2013年4月16日
《给教师的建议》是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著,书中谈到100条合理化的建议,每一条都深入浅出地就我们中小学教师所遇到的问题作以解答。既有实际事例,又有理论分析,让我们豁然开朗。下面我就从两个方面谈谈学习这本书的肤浅认识,有不妥的地方,请各位领导、教师批评指正。
一、对苏霍姆林斯基的认识
1.苏霍姆林斯基强调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他认为:“学校的使命就是培养和谐统一的人”。苏霍姆林斯基把孩子作为一个中心去研究,着重探寻如何使孩子全面、和谐地发展个性。所以,我们对孩子的欣赏绝不能仅仅地停留在简单的分数上,其实作为教师,对孩子道德水平的欣赏更为重要。我们不能认为分数高就代表着学生优秀,分数低就代表学生不优秀,一定要全方面考查学生,不能只顾考分,而不顾其他方面的发展,使学生成为一个不完全的人。
2.他是一个把心献给孩子的人
苏霍姆林斯基写道:“教育者最可贵的品质之一就是人性,对孩子深沉的爱,兼有父母亲昵温存和睿智的严厉与严格相结合的那种爱。”苏霍姆林斯基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说,每当长时间见不到孩子们,感受不到他们的欢乐与苦恼时,就记起这些话来。“年复一年,在我头脑中越发增强了这样一个信念:对孩子的依恋之感——这是教育素养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一种品质。”没有对孩子的爱甚至依恋,就不可能成为优秀教师。而教师要具备这一素养就必须经常与孩子进行精神上的交流,彼此在思想、情感、感受上相互渗透。“教育——这首先是教师跟孩子在精神上的经常接触。”与孩子的交流不能局限于课堂里,还要延伸在课后的生活里,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儿童的生活尤其是在低龄儿童的生活中具有重大的意义。学生对老师的信赖,师生之间的相互信任,孩子在老师身上所看到的人道典范,这些都是基本的、同时也是最复杂、最明智的教育规则,教师掌握了它们就能成为真正的精神导师。”
3.他能正确看待对学生的评分
在如何评分的问题上苏霍姆林斯基向教师们提出了很好的建议,他认为评分宁可少一些,但是每一个评分都要有分量、有意义。在他漫长的教学生涯中,他从来没有仅凭学生在一节课上的回答就给学生打分,他的评分总要包括学生在一时期内的劳动,并且包含多项内容,比如对好几种劳动的评定———包括学生的回答、对同学回答的补充、书面作业、课外阅读以及实际作业等。
苏霍姆林斯基是不提倡给学生打不及格的分数的。他说:“如果学生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和情况而没有能力掌握知识,我是从来不打不及格分数的。”他认为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如果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了,教育上的任何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明朗的、乐观的心情才是滋养思想大河生机蓬勃之溪流。我们用分数来衡量学生,从某一方面可以检验学生在一个阶段内的学习上的得失,对于一部分学生还可以激发他们学习的斗志,这实为一种不错的手段。但如果教师太过于看重分数,只一味地以分数论千秋———分高的就好,分低的就差;高分的便品学兼优,低分的便横看竖看不顺眼。由此,很可能便形成两个极端:“好学生”会自命清高,“差学生”又始终生活在自卑中。不给学生打不及格的分数,不是对“差生”的放弃和纵容,而是想办法尽一切努力使学生相信自己的力量,帮助他们认识学习上的差距,用真心和耐心帮助他们进步。哪怕是很小的一点进步,也许就会成为他们学习知识的快乐源泉,也许只是这一点点的“包庇”,带给他们的将会是一往直前的进步,和他们永远闪着自信光茫的灿烂笑脸。
二、我的收获和体会
从我学苏霍姆林斯基的实践中认为,一是以平等的爱,才能“打到心灵深处”;二是以真挚的爱,才能化解顽童的顽固;三是以真情的爱,才能抚平受伤的心灵;四是以崇高而无价的奉献精神,才能真正的爱每一个学生。“爱学生”是教师人格的灵魂,也是师德的核心。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的人,他热爱孩子,感到和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当然,爱一个好学生并不难,因为他本身就讨人喜爱。爱一个“问题学生”才是对我们的最大考验,而这也正是教师的天职。我们工作的主要责任,就是帮助学生,及时地解决学生思想上遇到的困难,实现从思想到行为的转化。   
    总之,我认为苏霍姆林斯基在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认真研究学生心理及思维的发展规律,善于因势利导,进行积极的鼓励,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个原则我们一定要遵守,不能用苏霍姆林斯基的书限制我们今天的实践和思考,而是要促进我们更好地实践和思考。这就是我学习《苏霍姆林斯基》最大的收获和体会。
10#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5 13:38:30 | 只看该作者
让教育成为有智慧的活动
——读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作者:朱建人


我们现在不少搞教育的恰如一个底气不足的歌手,为了抓点眼球搞点掌声,便变换着发型,吊直了嗓子瞎吼吼。也有一些“教育专家”为了标榜自己的独一无二,便大拉洋车,花样翻新,薄古而不厚今,搞得人们无所适从,心浮气躁。其实,教育并非纯粹的技术,只要多加操练,做精做细,便由熟而生巧;教育也并非自然科学,并非今天的发现一定优于昨天。在很多情况下,当一位杰出人物消逝以后,其思想的高峰会历经许多年而让后人难以超越。因此,只要你还不想如挡车工一般周而复始地做点纯技术活,那么,以景仰之心去研究一下这些杰出人物的思想,然后再依照当下的实际作一些实践创新,便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事了。由此,我一直以为,在今天,只要真正想搞点教育,两个人的书是不能不看的,看了这两个人的书而去用心实践之,便一定是最优秀的教师了:他们一个是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另一个就是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而就微观的教学领域而言,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则更是非读不可的。他的《给教师的建议》恰如一位长者向你娓娓道来他的行动、他的思考……只要我们细细地去咀嚼,去领悟他那朴素而真诚的话语,便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思想共鸣,从而找准自己的行动方法和目标。

我向来没有一口气读完一部书的习惯——哪怕是描述精彩的小说。我常常会因为书中的一些令我思忖的话语而放弃阅读的速度。而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则更是让我反复咀嚼,回味再三。在这本书中,给我印象最深,或者说我觉得当下教育亟需汲取的应该是这样两个方面的思想:

其一,教育应该发展儿童的思维和智力。这可以说是《给教师的建议》反复吟唱的主旋律。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因此,他认为:“任何一门学科的任何教学大纲只是包含一定水平和一定范围的知识,而没有包含活生生的儿童。不同的儿童要达到这个知识的水平和范围,所走的道路是各不相同的。”“ 教学和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要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的乐趣。”而为学生建构起一般智力背景则是苏霍姆林斯基反复强调的一项带有根本性的教育任务。因此,他一再强调:“应该使儿童的时间充满使他们入迷的事,而这些事又能发展他们的思维,丰富他们的知识和技能,同时又不致破坏童年的情趣。”而读书则成了他认为的丰富学生智力背景的一个十分必要的条件,因而对读书意义的强调在书中几乎达到了不厌其烦的程度:“书籍和由书籍激发起来的活的思想,是防止死记硬背(这是使人智慧迟钝的大敌)的最强有力的手段。”“请记住:儿童的学习越困难,他在学习中遇到的似乎无法克服的障碍越多,他就应当更多地阅读。阅读能教给他思考,而思考会变成一种激发智力的刺激。”“请你这样告诉学生的家长:‘你们的孩子的智慧,取决于你们的智力兴趣,取决于书籍在家庭精神生活中占着怎样的地位。’”“通过阅读而激发起来的思维,好比是整理得很好的土地;只要把知识的种子撒上去,就会发芽成长,取得收成。”“学生的第一件爱好就应当是喜爱读书。这种爱好应当终生保持下去。”

苏霍姆林斯基在反复强调读书的重要性和丰富学生智力背景的重要性的同时,坚决反对死读书,读死书。在他看来:“学生把读过的东西或者教师讲述的东西背得烂熟,回答得很流畅,——这也是一种积极性,然而这种积极性未必能促进智力才能的发展。”“民间教育学常说:复习是学习之母。可是,善良的母亲常常变成凶狠的后娘。” “死记硬背一贯是有害的,而在少年期和青年期则尤其不可容忍。在这些年龄期,死记硬背会造成一种幼稚病——它会使成年人停留在幼稚阶段,使他们智力迟钝,阻碍才能和爱好的形成。” “把教科书里的教材一块一块地背诵下来,为的是以后又把自己的知识一块一块地“倒出来”给教师看,得到一个分数。这种随意识记的“肥大症”,简直是要把人变成傻瓜。”由是,苏霍姆林斯基十分看重兴趣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他认为:“如果教师不去设法在学生身上形成这种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内部状态,那么知识只能引起一种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只会带来疲劳。”“应该使儿童的时间充满使他们入迷的事,而这些事又能发展他们的思维,丰富他们的知识和技能,同时又不致破坏童年的情趣。”“学习的教育性方面首先表现为:用一种形象的说法来表达,就是在科学基础课程这个整齐的乐队里,要使每一个学生都找到自己喜爱的乐器和自己喜爱的旋律。”“如果一个学生没有爱上一门具体的学科、一个具体的科学知识的领域,那就没有个性的智力充满性和精神生活的丰富性。”

在这样的一个逻辑起点上,苏霍姆林斯基充分论述了“自由时间”对儿童成长的不可替代的意义。在他看来,“学生的学习日被各种学校功课塞得越满,给他留下的供他思考与学习直接有关的东西的时间越少,那么他负担过重、学业落后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一个人在求学时代最宝贵的财富就是自由支配的时间,只有具备这个条件,才可能特别喜欢一门学科,才可能发挥智力的积极性。”“拥有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是个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孩子的素质和天资只有当他每天都有时间从事自行选择的喜爱的劳动时才能得到发挥。”即使是学习感到困难的学生,他同样强调自由时间对这些学生的重要性:“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够顺利地学习。”他甚至强调:“请记住:儿童的学习越困难,他在学习中遇到的似乎无法克服的障碍越多,他就应当更多地阅读。阅读能教给他思考,而思考会变成一种激发智力的刺激。”这与我们通常使用的剥夺学习困难学生的自由时间,让他们反复操练教科书上的知识形成了截然不同的教育策略。值得我们去深思、去尝试。

其二,教师应该成为一个学习者。要达到上述教育目标和要求,苏霍姆林斯基十分看重教师的教育素养。这种教育素养主要表现为知识视野的宽广和与学生理智心灵的充分沟通。具体而言,还有研究儿童的方法、扎实的心理学基础、语言素养等。他认为:“关于学校教学大纲的知识对于教师来说,应当只是他的知识视野中的起码常识。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的教学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能手、艺术家和诗人。”他还引用了一位历史老师的话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不过,对这节课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而要达到这样一种境界,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的教育素养的这个方面正是取决于此。要把读书当做第一精神需要,当做饥饿者的食品。”惟其如此,教师才能真正获得良好的教育素养。因此,他谆谆教导他的老师们:“对一个教师来说,最大的危险就是自己在智力上的空虚,没有精神财富的储备。”“教师要有学习的愿望,要有对知识的渴求和理解智力活动的奥秘的志向,沿着这些小路攀登,才能使你到达教育技巧的顶峰——即师生之间心灵交往的和谐的境界。”而且,他还认为:“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这与我们一直以来所认为的“工作繁忙,无暇读书”又形成了极大的思维反差。他还积极倡导:“我建议每一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教育日记并不是什么对它提出某些格式要求的官方文献,而是一种个人的随笔记录,在日常工作中就可以记。这些记录是思考和创造的源泉。”

我由此忽然想到,在苏霍姆林斯基的所有著作中,根本找不到“接受验收”、“等级评估”、“获奖表彰”等词汇,而正是由于他和他的同仁们这种一以贯之的学习的精神、思考的精神、探究的精神、创造的精神造就了这位仿佛就在我们面前和我们亲切交谈着的杰出的教育家,和他一辈子耕耘着的实验室——享誉世界的模范学校:帕夫雷什中学。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读着《给教师的建议》,遥想着当年苏霍姆林斯基和他那所令人神往的地处乌克兰克列明楚格市郊外的帕夫雷什中学,面对今天我们身边浮躁而迷惘的教育,我们还是应该存有一份深深的忧患意识,并且坚定信念,去用心地、持之以恒地改革我们的教育,让我们的教育不再被繁茂芜杂的“知识”遮蔽了智慧的光芒。毕竟,路是靠人走出来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4-28 14:33 , Processed in 0.152907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