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8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丰子恺:爱是人间休止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1-20 03:02: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丰子恺:爱是人间休止符(上)
凡子/文
《东方艺术•大家2013年11月专栏文章
爱于艺术中的温柔力量,它的醇化作用,不知有没有人如我一样,那样深深地领受过它的营养,得过它的引领与教导。
我的少年时代,极其单纯地痴迷艺术,耳朵听到音乐起愉悦心,眼睛看到颜色生欢喜心,再读到好文字,感恩之情,在心中汪洋一片。
高考之前,肖邦的《第一钢琴协奏曲》已经上百遍地听过了,雨果的《悲惨世界》数十遍地读过了,雷诺阿的花花朵朵,亦也稚气地无数遍地临摹过了。人生之初的美意已在这些被称为艺术的东西里,得以奇妙的领略。
因为认定艺术的本质是美与爱,便也朴素地认为创造艺术的人必定也是善的、美的,有着崇高的品性。好艺术之人,也将随之是好的、善的,如天使般无邪。
随着人的成熟,心智的成长,会渐渐明白世事没有这么简单绝对。艺术与爱之间,可能是息息相关的关系,也可能毫无关系。
众所周知,希特勒是热爱绘画的,但这并没有阻止他杀戮同类,清除异己。二战时的纳粹士兵,可一边听着瓦格纳的音乐,一边举起机枪朝人群扫射。人性之恶与艺术之美,并非黑是黑白是白,它们有时反而更为紧密地纠缠在一起。
故德行之人的艺术并不具有完全的普遍性;判定艺术作品的好坏,也并不以德行为首要标准。
正因意识到少年时代的天真期许不是真理,才愈加懂得仁爱的人的艺术,有多么难得。
中国的现代艺术史上,丰子恺便是在我的天真期许中,真的存在过的一位德才兼备、仁心满满的艺术家。
丰子恺(1898-1975)的名字,我想除了难闻书香的僻远之地的人,不知道他的人该是很少了,民国时期,这个名字尤其妇孺皆知。
人们知道他,是他的画好懂,字好认,文好读,音律悦耳,译著有水准。这所有的才华中,又以他的好懂的画,最得人心。
丰子恺的画,既非传统文人高不可攀的山水与人物,也不是古典或现代的西洋油画,就是用墨笔与淡彩,简单地勾勒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百般形千般样,打哈欠,伸懒腰,全可拿来当素材;吃饭了,喝水了,亦是津津乐道的小话题。
生活里的平常事描绘了,身边之人的故事讲述了,深刻的人生道理,却藏在这些画面中。读书人能看出其中之深意,不读书的人也没有认识上的困难,人人见之喜之并共鸣之。
当时的翻译家与诗人郑振铎先生,为丰子恺的这些画,起了一个贴切的新名字:漫画。
在此,漫之意,专指漫步的那个漫。
中国的漫画是由丰子恺起始成为一个画种,并由此开始得以发展。不过,在他之后专绘漫画的人最多被称为漫画家,而丰子恺,为什么会被人们尊崇为是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呢。
丰子恺是浙江桐乡石门镇人。江南自古多才子,这或许是那里的山水确实养人之故。
山水养人,还不仅仅是养出人的才能,还养出人的样子。不知是否有人曾放下世俗给予这位艺术家的尊崇,端看过他的仪态与面容?这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美男子,高鼻亮眸,面貌雍容,好似熟知他的朱光潜形容的那样,“无世故气,亦无矜持气”。
从少年到老年,丰子恺的端庄平和几乎没有改变过,即使是在生命后期的惶惶岁月里,他的面目仍然洁静非常,眼睛里透射着睿智与爱意,令人难以长久与之对视。
一个人的不凡气象,是凭了什么这样凝结出来?他怎么能同时做到那么柔和,又那么刚毅坚定?艺术与爱于他的生命中,是怎样作了他始终不屈服的内在支撑?
丰子恺来到这个世界时,一个很好的、父母健在的家庭正在祈盼着他的到来。因为他的上面已有了六个姐姐,父亲对这个男婴的出世可说是望眼欲穿。他要再不降临,父亲的头发将要愁得发白了。
以中国世俗的家族观,女儿是替别人家养的孩子,最终要出嫁,而男丁才是家中真正的血脉与支柱。当这个漂亮男婴终于出世时,遂了心愿的父母才总算舒了一口长气,了却了一桩大心事。
他们管这个新生的婴儿叫丰仁,对他倾注了无比的情感与疼爱。
父亲丰鐄既是父亲,也是丰仁入读私塾、教其最初识字的先生,母亲则是一位“眼睛里有严肃光辉,嘴角有慈爱笑容”的女性。夫妻对丰仁的成长,竭尽心力。
丰家本经营有染坊,又有良田,一家生计只要勤于操持,小康生活尽管无忧。可惜丰子恺九岁时父亲便早逝了,母亲自此担当了一家之主的角色,一人兼顾家事、店事、田事与所有应酬事,又是为父为母的双重角色,有一群孩子要照管,人累与心累是不难想像的。只是这个好母亲,全方位坚守着自己的人生职责,没有过一丝懒惰与懈怠。
而被寄予希望的丰仁,天生典雅,擅文辞,迷绘画,是个秀美早慧的少年,对母亲的训诲未必照单接受,却从来报以温柔的态度,这给了母亲极大的安慰与由衷的笑靥。
再好的母亲,有志的少儿郎也不能永远围绕膝下,要去单飞自己的翅膀。十六岁,丰仁离家去了山水如画的杭州,入读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并正式更名为丰子恺。此年是1914年,是中华民国成立的第三个年头。
要说命运没有奇遇,真是令人不信的。
丰子恺在家里是个宁馨儿,母亲姐姐宠爱不提,连邻里乡亲对他也格外待见,似如习惯。因这少年不单写得一手好文章,善描丹青,礼教人品亦很周正。
这天赋的少年去杭州求学立身,照人的主观愿望,也会暗想老天不该辜负他,就该有更加高明的先生在等着扶助他的才华,塑造他的人格,引他走上真正的艺术大道。
主观意志难免是奢望,谁知在冥冥中,造化真的成全着丰子恺,真的有两位百年难遇的大先生,早已在学校静等候他与其他学子的到来。这两位先生,一位是图画与音乐老师李叔同,一位是国文老师夏丏尊。
丰子恺的师承以及与这两大名师直抵灵魂的交往,早已是美术史上的佳话,似乎再说也是多余。但这份情义却如一曲天籁的音乐,聆听多少遍也不会有倦意,因故事里蓄了太多营养可作提取,深藏了太多道理需要一再领会。
丰子恺见到李叔同时,李叔同是在三十四岁的盛年。这位在音乐、绘画、诗词与其它诸多领域均有精深造诣的才俊,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温而厉”。那张长着一双细长丹凤眼、聪颖而沉静的脸,表明了他拥有着的非凡智力。这让丰子恺在心里暗暗吃惊,也颇畏惧。
而夏丏尊则完全不同了,这位同样在诗文绘画、理学佛典上博学多才的人,圆头圆脸的,弥陀佛似的,一看便顿引人起亲近心。夏丏尊小李叔同六岁,自己虽也是青年,对学生竟如母亲般呵护,虚怀若谷,这让少年丰子恺信心大增,心中充满着在母亲身边时的那种踏实感。
事实上,当丰子恺真正了解两位先生以后,方知他们有同样的才情,同样的胸怀。只因性情各异,才表现得一如严父,一如慈母。
要说丰子恺的生命后期始终保持着他一贯的刚柔相济,心念之间全是慈悲,这与两位一刚一柔的先生给他的教育,自然有着最直接的关系。
有两位先生端端正正坐在课桌前等着教导学生,丰子恺迅速地投入到如饥似渴的学习中。他习画,遵循李先生“每一笔都要认真”的教诲,苦练实物写生;习音乐,听先生说旁人“琴弹错了,下次再还”而赶紧去继续埋头练琴;写文章,则遵命于夏先生的要求,“不说空话,老实写”。
在两位先生的严格教导下,丰子恺用了极其认真的态度去学习着其实是很浪漫主义的艺术。弹指间,他的进步快到令老师惊讶的程度。在对丰子恺作过一番谨慎的观察后,有天李叔同和气又严肃地对这个学生说,他教了许多年的书,从未见过像丰子恺进步这么神速的,实在是有天赋的青年呢。
先生说得郑重其事,丰子恺听得心脏怦怦乱跳,感到既兴奋又幸福。先生那么敏慧,又那么负责,他颔首的事情,难道不是为丰子恺指明一种人生的方向么。所以自谈话那天起,丰子恺便决定了要以绘画为生,且一生从未为此决定后悔过。
当然,丰子恺的音乐与文学才能,甚至语言能力,并不输于他的绘画天赋。他的一生事实上是在音乐创作、写作、书法篆刻及翻译上,同时下功夫去做的。
就在丰子恺毕业的前一年,也就是1918年,与李叔同这种父子般的师生情谊,注定要以一种痛切又必需释然的方式结束。这年夏天,李叔同在杭州虎跑寺出家,成为弘一法师。一直享受着恩师哺育的丰子恺对此有点发懵,但他似乎又明白,先生断然告别红尘,一定有他不能在此停留的充分理由,他当理解他的离世心才是。
他们之间的牵挂,将以另一种更相知的方式保持下去。
而夏先生呢,仍然对丰子恺与其他同学行使着他那种“妈妈的教育”,免了丰子恺在李叔同变成弘一法师后,心上掠过的那一丝茫然的恐惧。
1949年的丰子恺先生,真是仪表堂堂。这样一个人的神貌,会令你想起什么呢。我想到的,都是有关父爱、信任、温暖、宽容、智慧那样的一些词句。而这,确实就是丰子恺一生的品格的写照。
那么,他若过得好,我们就是在肯定一种人类的正面价值。他若过得不好,我们也就相当于在否认良知、德行、知识与文明。
丰子恺 的《东风浩荡春风好》(立轴纸本 61×34cm)
赏丰子恺的画,心中的愉悦永远难以言表,因为童年的记忆会一遍遍从大脑里跑出来,与他的画面一起欢唱。什么放风筝啦,折纸船啦,做小木车啦,捉迷藏啦,小时哪样事情没做过,哪样乐趣没有痴迷过呢。文学可以记载这些似乎并不重要的童年游戏,但画面中这样无所顾忌地描绘过它们的,也只有丰子恺的画了。
丰子恺的《空将荷叶盖头归》(立轴 设色纸本68×34cm)
丰子恺是我见过的最慈爱的一位父亲吧?他是正正直直做人,忠忠诚诚为夫,欢欢乐乐为父, 正正规规过日子的那种楷模男人,他从平凡小事尤其是孩子身上获得的太多人生快乐,均点滴凝结在自己的笔尖,并示之与我们同享。
丰子恺的《襁褓婴儿》(镜片 设色纸本 60.5×29.5cm 1948年)
这样一个弥漫着初生婴儿乳香、全家迎接新弟弟来到人世的画面,在今天的中国已是无法想像的了。温情溢满了画面,一种深深的感动也溢在每一个读者的心间。
家庭的天伦之乐于人类是发端自然的,家里多有几个亲人围炉取暖,其渴望也是最合乎人性本能的。丰子恺的抒情,于我们今天这些被执行独生政策的人,望着真是令人艳羡。
很想说一句题外话,过去中国的无节制生育,至今天的过于节制,无非都是子民在为政府的无能买单。其遗害之处,未来还将比现在更为严重,更具破坏性。
丰子恺的《献岁图》(立轴 纸本 32×35cm 1949年 款识:严冬冰雪皆经过,次第春风到我庐)。
丰子恺大多的作品,都在描述这类日常生活的日常镜头。孩子蹒跚学步,从妈妈的怀抱扑向爸爸的怀抱,咯咯的清脆笑声,似乎响在耳畔。
过去,人们爱小家护小家的想法,往往被某种更大的人生理想或安排,挤向无关紧要的角落。到今天,醒悟了的人会知,没有小,绝无大。没有私,绝无公。没有悉心陪伴孩子玩过,没有爱够孩子,一个人是无资格说他对社会有更大贡献的。
今天重看丰子恺的绘画,可以反省出太多我们失落的人性与情感。
丰子恺《竹里新添卖酒家》(立轴 53×31cm)
真是令人忍俊不禁的画面,一家新开的酒坊的主人,正劝了路过的人去买杯酒来尝尝,大家都是一副和气生财的样子。
其实,丰子恺的画不仅让人一次次回想起童年,还令人反复地重温着生活里曾经拥有过的一些重要的人生体验,不管它是吃饭,还是睡觉,或是路上碰见了某个熟人。只要精深这些微小的事件或感受,都可将它化作诗性的语言,或是化作绘画,化作音乐,化成哲学。

2#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0 03:03:08 | 只看该作者
丰子恺:爱是人间休止符(下)
凡子/文
《东方艺术•大家》2013年11月专栏文章
李叔同庄严的身影不再出现在校园里了,可喜的是丰子恺已染了先生的气息,有了自己为人、学养的轮廓。一年后他毕了业,也作了一名先生,而他任职的上海艺术专科师范学校,他本人就是创办人之一。二年后又争取到前往日本留学一年的机会,在实际只有十个月的时间里,不仅学了油画与小提琴,竟然也将日语学到了可以翻译名著的程度,英语是直接可读原版小说了。这许多的本事,全是他用异常的苦学换来,以至于他回国时,心中既有失意,又怀一点小小的得意。
这个失意是从哪里来的呢?原来丰子恺留学日本,是抱着做一个油画家的梦想而去,可真的见识了油画在日本如火如荼的状况,知道要成为一名油画家得从头来过,而他财力贫乏,只得调整计划,把能学的尽可能学回来,那不能学的只能让它去了。
留学日本的另一个最大好处,即他后来的漫画风格,就是从一位日本画家竹久梦二那简明洗练的毛笔画中受到的启发。
当然,对新婚妻子的思念也是丰子恺回国的原因之一。毕业那年,这位十六岁就订亲的少年回乡,如约与当地一督学世家的长女徐力民结了婚。要说这段婚姻,可算是天赐给丰子恺的,只因这少年文才不凡,容貌朗朗,徐家便坚决要与丰家攀亲。丰家家道不及,拒绝数次对方央媒才成。婚礼之日,徐家的富贵陪嫁,惊动十里乡亲。婚礼之后,虽说是媒妁之言,夫妻二人竟是恩爱相顾,一生相随,七个子女渐次排成行。要说丰子恺早期的漫画里总是溢满家庭的温馨气息,这与他现实的幸福生活是分不开的。
回国后的丰子恺在浙江上虞的春晖中学当了教书先生,三年后辞职,与老师夏丏尊与一众文人朋友在上海江湾创办了立达学院,上课之余师生二人时常邀约朱自清、朱光潜等吃饭喝酒饮茶,论时事与世事,丰子恺也每每画下这些聚会的场景。那时有份很有品质的《文学周报》是由诗人郑振铎主持,当他看到丰子恺清新可喜的毛笔画,便约人出来相见。见后发现这画画的人竟是与自己同龄的青年,其典雅风度尤令人赞叹。惊诧溺爱之余,总约他的画稿在期刊上发表,久而久之,一本结集的《子恺漫画》终于问世,漫画的概念由此也传入民间,很快为街头百姓所熟知、接受,最终成为一种脍炙人口的绘画形式。
丰子恺被两位先生塑造成了文化人的样子,“爸爸的爱”在出世的精神上引领他,“妈妈的爱”在入世的事务上扶助他,他兼有着柔和又刚毅的性格,神态举止有弘一法师的超然,又有夏先生的可亲与慈爱,这种种健全的人格,全然地反映在他的漫画作品中。
画画之外,他所做的一应事情也是文化人该做的事,组办画会、教学与办学、创办杂志、开书店、作编辑、当翻译、任教授,凡事都是读书时一丝不苟的态度,且充分体现出他的水准。
在1937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举家逃难之前,丰子恺生命里的几件重要事,需在此一书。
自李叔同皈依佛门成为弘一法师后,这对师生在俗世生活里的见面不再像学堂里那么多,不过他们精神上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丰子恺因之在信仰上也深受恩师的影响。1927年,即将三十而立的丰子恺,由弘一法师主持仪式,正式信仰了佛教,法名婴行。只是这是不用进寺门也不用剃度、仍可以吃肉的信仰,他做的是一名在家居士。
信仰某种宗教是人想在精神上有归宿感,得一颗安宁心。对这对师生而言,修养自己是本分,想多播撒些看得见的爱给人世间也极真实。
这看得见的爱,是他们师生二人酝酿相约着,要完成一本重要的书,由丰子恺绘画,弘一师法撰文——这便是那本呼唤人类慈悲心、花落千万家的《护生画集》。它的第一集五十图于商议的次年就已完成出版,这也是给弘一五十周岁的庆生礼物。
与此同时,丰子恺还给自己已人丁增添的小家建了个房子,这栋名为缘缘堂书斋的房子于1933年在老家石门镇落成,建房子的6000大洋是丰子恺绘画写字翻译的稿费,而“缘缘堂”三字则由弘一法师赐名。
青砖黑瓦、朱栏粉墙的书斋,如一件艺术品一样坐落在田园风光中,可惜丰子恺的母亲没有看到这个美好的新家,这严父兼慈母的亲人已于房子落成的两年前辞世,她与她深爱的儿子,在世上相守的时间是三十三年。
世事残忍,还不仅仅指人的天命有时限。
眼望着家园建立起来了,精神上的出路有了,写字画画可以养活全家了,可是战争来了,顺风顺水的生活,在瞬间变得支离破碎。
从1937年到1945年的八年抗战时期,与其他民众一样,逃难是丰子恺一家的唯一写照。此时丰子恺已是整个家庭的顶梁柱,他带着他的家辗转于江西、南昌、湖南、广西、贵州、四川等省的十多个城市,在颠沛流离中逃亡了近十年,个中艰辛悲伤,片语难尽。
不过这种逃难与无所着落的乡间百姓有所不同,丰子恺大多时刻的走向,是随着大学的迁徙与聘用而变动。如浙江大学聘他,举家就迁往任教之地宜山;国立艺术专科学校聘他,举家就迁往重庆。且无论生活如何变动,他的手中之笔一天没有停下过,文章照写,漫画照画,动乱岁月里竟然出版过不少散文集与画集。这些画与文,既有对过往温暖生活的描绘,对沿途大好河山的赞美,又有为抗战呐喊、对侵略者的控诉,一腔“国家有大难,匹夫有小责”的知识分子情怀尽露无遗。
如果说逃难还可用苦中作乐的方式度过难关,而接踵而至的几件事却让丰子恺神伤一世。第一事是美丽的缘缘堂在建好的第五年被日军炮火所毁,夷为平地。第二事是弘一法师于1942年在泉州圆寂。此时的丰子恺正在重庆避难,得知消息的他既未哭泣,也未举行任何仪式表达内心的悼念。半年后他才写下这些话来诉说自己的黯然心情:我时时刻刻防他死,同时时刻刻防我自己死一样。这是我意料之中的事,所以我并不惊惶,亦不恸哭。老实说,我的惊惶与恸哭,在确定他必死的一日之前早已在心中默默做过了。
第三事是,在整个战乱期间一直与他通信不断、谆谆教导他要把画画得更好的夏丏尊,在经历了自己的人生曲折后,亦于战争结束的次年辞世,丰子恺并未见上他最后一面。
两位亲人般的人相继离世,丰子恺同样都无法哭出来。他听到自己心碎的声音,但仍需默默活下去,因为他还有弘一法师托付的重要事情要完成。
《护生画集》是弘一法师叮嘱丰子恺要完成的一本书,这是师生之间生命的相约与善的相约:弘一五十岁,二人一绘一写作五十图;弘一六十岁,则六十图;至弘一百岁,完成百图。圆满的画集,总计该是六集四百五十图。
弘一在寺院静心修持,不涉世俗,尽可叮嘱学生完成理想。而丰子恺于世间颠沛流离,对恩师的期许难免诚惶诚恐,但如此的劝善之书,流通人间该护多少生灵,不做实在不甘心,也就一口应承。
弘一法师六十三岁去逝,他们师生二人只共同完成了前二集的一百一十图。余下的事与时间,只得求佛保佑,由丰子恺自己想办法了。
丰子恺在战争之后的和平岁月里,的确是想尽办法才将画集完成的。按理,1949年之后的新中国,人民翻身做了主人,好日子应该就等在前头,人民只需拿出主人的姿态活着便是了,如丰子恺这样的文化人只需继续写字画画就是了。
丰子恺也确实享有过许多荣誉,曾出任上海中国画院院长,政协、作协、美协也给过他很高身份。可是世事不由人愿,太多事情还没来得及做,政治运动已经狂飙而下,丰子恺的好正好成了他的不好,他因写文获罪,仪表堂堂的美髯公,竟被人剪掉胡须,又被人用滚烫的糨糊浇于背上,批斗与劳改更是无休无止,重建的缘缘堂也被他人强住。这比外敌入侵还要凌厉的侮辱,令人伤痛又太让人困惑难解了。
善良之人对万事的猜度,均以人性善为前提。而眼前的政治竟以人性恶为行事依据,从善一生的人怎么会看得明白呢。
但再困惑,弘一先生的叮嘱是稳稳放在心底的。余下的《护生画集》,丰子恺差不多都在先生每隔十年的阴寿到来之时画成,最后两集,他奇怪地预感到浩劫将至,生命即逝,一集提前一年完成,一集提前七年完成。在兑现了对恩师的承诺后,受迫害而悒郁致病的丰子恺,在文革结束的前一年悲伤而逝。
丰子恺的漫画,是要单独拿出来谈论的。尽管他的音乐一样的好听,散文一样的好读,翻译的文章尤其语意酣畅,但他的画的质朴,浸润其中的爱意,实在让人温暖无以,不由人要凝视它,解读它。
丰子恺的画,全是身边熟得不能再熟的平凡事:姐姐缝衣,弟弟上学。大人醉酒,娃娃捉迷藏。邻家爷爷喝醉回来了,自家妈妈出门买菜去了。
燕子窗下做窝,蚂蚁后院搬家。
绿了芭蕉红了樱桃的是春天,天蓝蓝冷月如钩的是秋天。
人间万物,人畜虫豸,无尊卑也无大小,一律平等出现在画面中。
画呢,只消寥寥简笔,点点颜色,就已生动勾勒出人间的百般形态。
那倾其一生心血、历时四十七年完成的《护生画集》,更是渗透着佛家精神,将爱护动物的道理娓娓道来,劝人去残忍心,多恻隐心,却并不居高临下,只是温和吟诵,每一画都充满着恬静和气,一如他的性情与为人。
这些画面,运笔流畅,染墨自然,小中见大,蕴含着令人回味的无穷魅力。
中国过去的文人画精妙绝伦,是人类精神追求的一种极致,向来高处不怕寒。对热衷于文人画的人来说,也许丰子恺的这些画未免有些简单。但就其艺术内部的多样性与创造性,丰子恺正是凭了这独树一帜、洋溢着生命热力的漫画,登了艺术的大雅之堂。他的思想与情感的力度,尤使他的艺术内涵完全不输于文人画,或是,它正好成为激活文人画的新生力量。
爱于艺术中的温柔力量,没有比丰子恺的画更有资格。爱于艺术中的醇化力量,没有比我从中体会到的更为深刻。
丰子恺最初发表在《文学周报》上的第一幅画稿,就是这幅“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的漫画,好有意境哦。
对比民国时的文化环境,有时不免想到,仅仅因为那个时候有一众文人热爱新生事物与新艺术,这样看似简单的作品才能被隆重推荐出来,并形成一个画种。幼弱的种子,没有合适的土壤生长,注定是要夭折的。丰子恺能长成一棵参天大树,与他周围的朋友对他的维护,与他们对新生艺术样式大胆尝试的态度,有着根子上的关系。
丰子恺的《着鞋踏青》(立轴 设色纸本 43.5×32cm 1962年),令人那么眼熟,原来就是自己少年时做过的事情。梅花一开,暗香一来,马上就想换衣着鞋,好出门去看看春天。
不过,这是中秋时节对春天的怀想而画出的作品呢,而且又是赠送朋友的画。那个时候艺术还没有商业化,丰子恺常常不吝画画送予他人,只要人家真心喜欢。
1962年,中国的政治形势已经很紧张了,对文化的革命虽然还没开始,但地主乡绅几乎已经杀光。刚刚熬过的大饥荒的惊悸,还紧紧依附在人们的记忆中。不知画这幅画的时候,丰子恺是否能有一碗热乎乎的小米粥可喝?
丰子恺的《大道将成》(镜心 设色纸本 90×20cm),漫画风格十分浓郁,使我们想起与他同代的华君武、丁聪、鲁少飞、叶浅予等漫画同行诙谐的画。也不知这铺的是不是社会主义的大道?快匍匐于地的人民,只知怀着为家为国牺牲的信仰,却不知牺牲品本就不为国家所看重。
当然,这只是我的解读。丰子恺先生的庄重性格,使他并不惯于幽默或反讽。他只是对眼前发生的一切,很清醒。在很清醒的情况下,继续赞美劳动,赞美人与人之间的团结互助。
丰子恺《相逢意气为君饮》(立轴 纸本 46×32cm)的清淡恬静,才是他最独有的漫画风格。
丰子恺好饮,故饮酒抒怀、饮酒庆贺、饮酒同醉的漫画不知画过多少,幅幅有趣,件件可乐,真是借酒喻情了。
丰子恺的《独树老夫家》(镜心 设色纸本 67×36cm)至少该是晚年的作品了。因为,只有外部世界的强烈冲突,才会导致内心畅想出这样的画面:一居小屋容身,一棵大树遮阳,一壶好茶润肺,一本好书养心。
象征精神高洁的一株兰花,还在身后散发着幽香呢。
他说了多少他想说的话!
这是《护生画集》第一集中的一图:生离欤?死别欤?
欤(yú),语气助词,无实意,在此表示疑问。
画旁的题字为弘一法师手迹:生离尝恻恻,临行复回首。此去不再还,念儿儿知否。
羊妈妈要被拖去杀了,羊孩儿在冲着母亲咩咩叫。这样的画再配以四句吟诵,那人的杀生之念,该有所柔软、有所消遁吧。虽然人类是肉食动物,但少吃点肉,增点慈悲心,也是不难的吧。
丰子恺的《小猫想救它的母亲》,真令人喜笑颜开。人们给猫妈妈开个玩笑,把脸给它包起来,小猫见着奇怪,想去解救妈妈呢。
分享丰子恺这样的无忌与无邪,能够准确地知道快乐一词的含义。
这是晚年伏案画画的丰子恺先生,皓发银须,浑身上下透着的都是对生命的爱意,对艺术的爱意。
可以推测,这个时候的丰子恺也许已经受过批判了,已经被贴过大字报了,已经在千万人面前低头挂牌挨过斗了,甚至有可能已经下放到乡下,去被强制劳动过、在寒风里采摘过棉花了。
但是他还在悄悄地画画。《护生画集》的后两期、尤其最后一期,全是晚上少睡觉,偷偷画出来的。要是被发现,他会有性命之忧。
然而,他终究没有熬过文革结束,没有看见残酷斗争后的太阳,照常升起。


这是此期专栏稿的设计页面,显然,它比前一期的蒋兆和设计得有味道多了,专业多了,如我所愿地正在向着更高标准前进。
可惜的是,文章的大段落又忘了分段——我固执地认为,没有段落的文章是没有节奏感的,它使文章大大地减分。
另一个更为遗憾处,是把文章定义在了Traditional Art(传统艺术)的范畴内,这在概念上显然过于笼统了点。
我给编辑说——
Traditional Art—传统艺术,指的是清代以前的艺术(含清代)。
Modern Art—现代艺术,指的是民国及以后的艺术,而丰子恺正是现代艺术的重要画家之一。
Contemporary Art—当代艺术,指的是1978年改革开放,尤其是85’新潮美术之后至今的艺术。
欣慰的是,主编迅速地答复了我的解释,他非常尊重我的提议,下期该有合适的名称,来说明专栏归纳于哪个范畴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21 00:16 , Processed in 0.077429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