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相关主题资讯专帖:教育博客写作与教师专业成长

  [复制链接]
91#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8 12:55:08 | 只看该作者
      读书与成长
                                        肖川
没有教师的成长,就没有高品质的教育。这已日渐成为人们的共识。道理很简单,教师本身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自身的成长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学习.而读书是最为重要的学习途径。读书不仅可以丰厚文化底蕴,使自己更具文化眼光,读书更为重要的价值在于使教师的内心变得开放,鲜活,细腻和温柔,使教师具有不断增长的分享的内在需要,从而克服对于教学的倦怠感,是教学永远充满活力和内在的感染力。

读书的过程就是与世界进行交往的过程,一个从狭隘走向广阔的过程,它有利于提高人的精神品味,培养教师的读书人的气质。现在大多的教师的阅读量太少,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比如工作量太大,心理压力太大,没有时间也没有心境去阅读。但缺乏阅读习惯是一个重要的原因。这也可以说是我们的教育存在的一个缺憾:没有很好地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习惯和品质

好的读物的标准是什么?我想就是那些能够唤起你进一步阅读和写作冲动的读物,那些使你亲近书籍和人类精神生活的读物。记得卡尔维诺说过:“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每次重读都好像初读那样带来发现的书。”具体地说,一部好书给予读者的是倾注了作者强烈注意力(我们通常把注意力称为“心血”)的真情实感和真知灼见,而一部糟糕的书给予读者的无所用心或用心很少地收集来的信息。张爱玲在评论爱默生的创作时说,爱默生的书不算多,因为他的书就像珊瑚礁一样,是在海面下缓慢地累积而成的,直到最后露出海面。

那么,读什么呢?首先,读一读中小学各种教科书。尽管教科书编得还不是很理想,但仍然是最适合中小学教师的读物。现在中小学的教科书上的内容对于许多教师并不陌生,但古人讲得好:“故书不厌百回读,要获新知读旧书”。林语堂先生就曾感慨:“同一本书,同一读者,一时可读出一时的味道来……四十岁学《易》是一种味道,到五十岁看过更多地人世变故的时候,再去学《易》,又是一种味道。”系统阅读中小学教科书,有助于我们夯实知识基础,丰厚文化底蕴,也有助于我们更多地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后续学习的内容,有助于我们在自己所教授的课程之中经常提及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

其次,多读一些翻译过来的书籍。翻译过来的书籍或多或少经过了选择,更由于西方发达国家(英、美、法、德等国)有较为健全的知识产权的保障制度,简单的抄袭和剪接不太有市场,这就保证出版物一定的原创性和水准。另外,这些书籍中所渗透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也是我们建立一个自由社会需要的。

再次,中小学教师可以多读一些滋养心灵、温暖生命的书。如席慕蓉、余光中的诗。张晓风、刘墉、林清玄的散文,王小波、周国平的随笔。我建议中小学教师阅读的视野要宽广一点。陆游说:“功夫在诗外”,这是高度凝炼和充满智慧的表达。有一些书能够让我们增加善念和怜悯心,扩大智慧和见识,远离鸡虫得失的无谓争斗,把目光投送到更远大的天地,关注更根本性的、深沉久远的事物。读文笔和情怀优美的书籍,可以净化心灵、温润生命,可以使我们用更积极、更乐观的心绪看待世界和人生。

最后,在中小学教师读什么的问题上,我主张多读一些优秀的教育报刊。因为优秀刊物上的文章比较精粹,也比较集中于大家所关注的问题,比较前沿和新锐。《人民教育》、《中国教师报》、《明日教育论坛》(福建)、《教育参考》(上海)、《中国教师》、《小学青年教师》(河南)、《教师博览》(江西)都是国内一流的教育类期刊。

在读什么和怎么读的问题上,我认为后者更为重要。只要是有价值的书籍,都是能给人以思想、睿智的。对今天的读书人来说,则应倡导创造性的阅读。爱默生说:“当心灵被劳动与创造所激励时,则无论阅读何书,每一页都会变得熠熠闪光,意蕴无穷,每一句话都意义倍增。……我们觉得作者的见识有如天地一般宽广无边。”

我个人的经验是,不一定要读得很多,但一定要读得透,那些真正有价值的作品应该反复读。就像西方虔诚的信徒用一生来读《圣经》那样,作为中小学教师也需要读几本常读常新的好书。“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苏轼)。在一次又一次的阅读中不断有新的发现。“发现”,就是一种难得的阅读体验,这既可从轻松阅读中“发现”愉悦、轻逸、趣味,令人捧腹,令人莞尔;也可从沉重阅读中“发现”生命内部的震撼,灵魂的激荡风暴。

宋代朱熹提倡:“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而致精之本,则又在于居敬而持志。”所谓“穷理”,就是作彻底的逻辑追问,就是追求理论的彻底性,就是努力求得思想的澄明,而不满足于一知半解。“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咽,终不知味也。”(朱熹)“读书欲精不欲博,用心欲纯不欲杂”……这都是如何读书的经验之谈。



教学和写作
写作对于教师尤为重要。我一直有一个基本观点:能写好文章的人一定能上好课。写作能有效地促进教师在教育领域里成长是写作富有教育智慧的表现。现在,写作常常与创作相联系。其间重要的是:让写作成为一种内在需要和习惯。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创作文章的复杂的脑力劳动和精神生活过程,是社会成员之间表情达意,宣明事理的社会实践过程。写作过程是由物、现象、事情或感触、感怀、感悟再感到意(是指思想主张),再由意到文(一种书面的东西)。一篇文章的要素是主题、素材、技巧和语言。其实一切都很简单,有句俗语:一切景语皆情语,因为世界是什么样的完全由你的内心决定。就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所谓素材就是学习和生活的积累。写作技巧包括怎么制造悬念,让文章起伏跌宕,怎样的铺垫等等。还有就是语言,你运用怎样的语言来表达,是冷峻,悲伤还是调侃。作者的情绪是整个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怀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表达方式上主要有五种。叙述:事情的来龙去脉;描写、抒情、议论、说明。像《明月几时有》前面的就是说明。是在怎样的一个背景下写的。在不同的文体中,这五种方式会各有侧重,但在具体的文章中却互相交错、彼此融合。

对于老师而言,写作的意义主要有六个方面:第一:如果没有写作的需要和习惯,你只会泛泛浏览;如果有写作的需要和习惯,你会非常用心地读别人的作品,研究性的批判性的来读。第二:写作能够促使我们深化对事情的认识。第三:梳理思绪,使我们对事情的表达和理解井井有条,层次分明。第四:提高我们口头语言表达的质量。写作使我们的口头表达明练、准确和规范。第五:提升我们生活的态度。有写作的习惯,你就会去捕捉生活中有价值的事实和现象。第六:写作能够带给我们成就感。一个人的幸福取决于他内心的充实和丰富,充实是指物质和精神上的富有。精神上的富有就是有成就感。生命会因成长而美丽,生活会因创作更丰盈。当你把所思所想用文字记录下来此时此刻的你就会有成就感。以上便是我对写作意义的阐述。

那么,作为一篇美文要具备哪些要素呢?第一:趣味。阅读的动机之一便是趣味。怎样使文章具有理趣、情趣和文趣,就变得十分重要了。第二:哲理性。深刻的东西容易打动人。有一句话说:所有的思都是诗。真正深刻的思想表达出来的东西具有诗意、美感,是能够直抵心灵的。第三:情真。真情能打动人,人贵情真。一篇文章有没有真情,敏感的人一下子就能感受出来。第四:自然。“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不要做作、娇柔。其中的韵味一定是积累的。怎样才能写好文章呢?其实没什么秘诀,重在积累。要更多的开阔心胸和自由,丰富人生的境遇和阅历。你的见闻和经历是生命质量非常重要的一方面。生活的积累不仅包括外显的东西还包括你的内心。如果一个人不读书、不勤于思考,即便走遍世界也只是一个贩夫走卒,也不过是个邮差。在经历的时候也需要有一个沉静的反思。所以生活的积累和学识的积累是一样的,实际上就是哲学里讲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问题。

另外,作文的好坏不仅取决于你的才情,还取决于你人格的境界。比方说你会批评什么,怎么去对待这件事情。它决定了你会关注哪些细节,会用哪些语气、语词、口吻来表达。大家学者的文章是平和、宽容和高贵的。你能看到他疾恶如仇,有一种悲天悯人的心肠。他不是出于私欲去看待人间的善恶,他关注的是人类整体的福利、福祉。他关注人性的尊严。所以文章写不写得好也能体现出人格的境界。

当然要写好文章,技巧也是需要的。文章的表达是一门艺术,自然就存在技巧的问题。教育随笔,自然、清新、诗意。我的文章重在说理,思想独到见长。教育论文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文献意识。所谓文献意识就是指这个问题前人做了哪些研究,你的任何研究都必须建立在前人和同时代学者研究的基础上。还有就是对话意识,学术研究就是不断对话的过程。人家对这个问题的表达看法,你对此做何评论。我发现很多老师的引文张冠李戴。你引的这段话是想表达什么主张,你是赞同还是不赞同,并没有加以评论。我们不能用引证来代替论证。论文就是要论,回答问题,不断地回答为什么。我是觉得我们的老师更适合写随笔,因为严格地说论文没有很好的研究条件是不太能写出来的。我认为绝大多数老师的论文都是抄袭,假冒伪劣的。

教师的语言修养对于写作也是十分重要的。怎样提高语言修养重在积累,多写读书笔记。我个人的心得体会一定要背诵,一定要有一两百篇好文章,包括歌词。还有便是要有深刻的思想。往往深刻的思想都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在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的时候;在知识的积累,学识的积累,思想能够纵横驰骋的时候,才有可能产生深刻而鲜明的思想。

我刚才提到第一个是天道酬勤,天道酬善,尽可能的与人为善。第二个是我相信车到山前必有路,也就是说你不要急于求成,不要急功近利。我常常不希望谁给我什么机会,因为活着就是机会。只要你有一个好的脑子和心境,你就可以读书、写字、创造,这样的生活就不会乏味。第三个是相信:是金子一定会发光。你很优秀,身边有利害关系的人可能会贬低你,但是要相信乌鸦的翅膀是遮不上太阳的光芒的。这就是告诉我们爱自己最好的方法就是使自己变得更完美。要相信你的完美所有人都看得见。另外,你的完美不仅是别人说,重要的是你要有一个积极的自我评价。内在的自我评价很重要。第四就是简单,就是享受。学会简单的生活,过精神生活,更多的是注重内心。第五是不要贪图那些不属于你的东西,但也要使自己的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什么是成功就是发挥自己的潜力就是成功。以上就是我的生活追求。

我一生计划用心写三本书。我现在已经写了十多本了。其中有三本《教育的理想与信念》、《教育的智慧与真情》、《教育的艺术与趣味》。我觉得良好教育的六大要素就是理想、信念、智慧、真情、艺术与趣味。大家仔细去揣摩这六个词吧!

92#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8 14:51:23 | 只看该作者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朱永新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发展为起点,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2002年,新教育实验正式在苏州昆山玉峰实验学校启动。截至2008年7月,新教育实验共拥有19个实验区,530余所实验学校,有近7万名教师、100多万名学生参与了实验。



    理念:教育是一种生活方式



  新教育认为,儿童的学习不应该只是“为将来的工作与生活作准备”,教育本该是生活的基本方式,儿童今天在学校里所接受的教育,在为长远的人生与社会理想服务的同时,本身就应该是幸福的生活。新教育强调“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这既是对教育终极意义的思考与追求,也是对当下畸形教育提出疗治的愿望与计划。在素质教育成为越来越多人共识的同时,学生的童年和青春却充满失败,许多学生已失去了追求理想的冲动,失去了淳朴的情怀和感恩之心……新教育实验提出“教育幸福”,首先针对的就是这些畸形的教育而言的。



  新教育在“幸福”后面加上“完整”二字,首先是指幸福的完整:教育既要满足学生最基本的需要,如安全的需要与被爱的需要;更要促进学生萌发高层次的需要,如爱他人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社会认可的需要。同时,这个完整还是受教育者“身、心、脑”的完整,当前过于偏重静态学科知识而忽略了心灵与身体的教育是不完整的;即便在智育中,割裂的学科、分裂的知识本身也已经不再是完整的。新教育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实现人的“全面和谐的成长”,能够让每个受教育者获得成功的智力,整合的智慧,高尚的德性,丰富的情感。在这样的基本理念下,新教育实验提出了让师生与人类的崇高精神对话,相信教师与学生的潜力,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教给孩子一生有用的东西,强调个性发展、打造特色学校,行动就有收获、坚持才有奇迹等哲学、心理学、伦理学的理论基础。



    行动:建设“书香”生活环境



  阅读是教育最重要的活动,新教育将“营造书香校园”列为首要行动,将阅读细化为若干具体的子项目,有效地解决了不同年级、性格与性别的学生,不同水平与学科的教师分别该读什么和怎么读的问题。通过建设浓郁的阅读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阅读成为师生最日常的生活方式,进而推动书香社会的形成。



  建设充满书香的教育环境,还包括以下行动:师生共写教育日记,记录、反思师生的日常生活,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自主成长。教师用笔记录自己的教育生涯,已经成为新教育实验的一道独特风景。新教育实验倡导行动与反思,用笔反思是新教育实验重要的组成部分。新教育实验正研究对典型教育案例进行多角度的理解和解释,并日渐积累成一个“中国典型教育案例库”。开展多种形式的报告会活动,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各种教育资源,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促进其多元价值观的形成。通过讲故事、演讲、座谈、讨论、辩论等活动,使教师和学生愿说、敢说、会说,从而培养其自信心,形成终身受益的沟通和表达能力。通过创设一种平等、民主、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将人类文化知识与学生的生活体验有机结合起来,追求高效课堂与个性课堂,实现知识、生活与生命的深刻融合。通过加强学校内外网络资源的整合,建设学习型网络社区,让师生利用网络进行学习与交流,在实践中培养师生的信息意识与信息应用能力。



    模式:以读写等具体方式提升素养



  新教育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是: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发展共同体。新教育实验将教师的专业写作细化为五种形式:日常教育叙事,教育感悟,师生通过日记批阅、贺卡和书信相互编织有意义的生活(共写),教育案例及剖析,教学案例及剖析。引导教师从各个层面对教育实验与自身进行反思,提升自己的教育思想,改进日常的教育实践。在实验过程中,新教育实验认识到,教师自己进行反思往往难以突破局限,最好的办法是利用专业发展共同体。新教育实验提倡建立各种发展共同体,包括教研组、教学组;本校的、校际的,以及利用网络形成的各种专业共同体,在共同体中通过对话来提升对问题的认识水平。



  新教育学生生活方式包括:晨诵、午读、暮省。新教育实验认为,晨诵的目的主要不在于记忆未来可能用到的知识,不是为了进行记忆力的强化训练,而在于丰富儿童当下的生命,在于通过晨诵,既养成一种与黎明共舞的生活方式,又能习诵、领略优美的母语,感受诗歌所传达的感恩、优美及音乐感,是一个结合了古典诗词、儿歌与儿童诗、晨间诵诗的复合课程。午读,核心内容是阅读属于他们自己的童年书籍。新教育实验自2006年起,开发了“毛虫与蝴蝶——新教育儿童阶梯阅读研究”项目,倡导亲子、班级共读。通过共读一本书,实现师生之间、亲子之间、同学之间乃至老师和家长之间的共同生活。暮省,指的是学生随笔、日记,以及师生通过日记、书信等手段,相互编织有意义的生活。晨诵、午读、暮省,将教育回归到一个朴素的整体,它既是对学科课程的补充,同时也是对过早精细化的学科课程进行一种矫正。
93#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8 15:02:57 | 只看该作者
写语文教研文章真的难吗?
唐建新
     最近应邀为一杂志写关于语文教研的系列短文,想到了12个题目,也顺便敲点字出来与大家讨论,希望对一些还将继续在语文教育界工作又想有所思考研究的青年同行有所帮助。

    很多语文教师一到期末学校要求交教学研究论文时就发愁,一到职称评审时就抓瞎,总是认为写语文教研文章很难很难。
    这些老师其实是对所有的文章写作都认为很难,不仅仅是认为语文教研文章的写作难。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理障碍呢?
    我以为主要是受传统文章学理论的影响,把写文章当作很大很大的事情,曹丕《典论论文》中说的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观念在头脑中潜意识的根深蒂固,这样的过重的过分的文章敬畏感,使得自己很难动笔与他人进行教学上的切磋交流。其实现在的一般文章远没有农业文明时代那么重要,不可能一写就能够产生那么大的作用,去改变国家的决策去影响民族的发展,我们语文教师写的一般的教研文章,不外乎就是语文同行之间用笔来交流来聊天而已。
    第二个比较严重的心理障碍是,自己是语文教师是教学生写文章的人,如果写出来的文章太一般化,没有惊天地的特异之处,没有特别出奇出彩的地方,没有高出一般人的水平,岂不遭人笑话。这样的语文学科面子严重妨碍了自己以平常的心态进行写作,自然就写得越来越少,写得越来越少,也就越来越不敢轻易下笔,写文章的心理障碍就积累得越来越重!
    还有一个致命的心理障碍是,自己能够写出语文教研文章吗,全国那么多人在写,也已经写了那么多年了,何况还有很多名家大家在写,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一线的语文教师,还有自己写语文教研文章的空间,自己还能够写出有价值有新意的语文教研文章来吗?这也是不必要的忧虑,语文教学研究与其他任何领域一样,人们的认识是任何时候都不可能穷尽的,怎么就已经没有写作的空间了呢。犹如开商店的人说的话,不管别人怎么倒闭,开商店永远都不会晚的,永远都有人在新开商店。
    当然,如果脱离自己的实际去写语文教研文章,的确很难。在八十年代中期,我就遇到过一位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师,在不断发表过一些文章后,就开始拟定了宏大的研究题目《关于我国新时期教育方针的研究》。这样的题目不是普通教师能够做的题目,一是缺乏足够的资料,二是缺少其他国家的相关教育方针的积累比较,三是国家的教育方针是与代表与体现国家意志的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相关的最新思考紧紧相连的,而远离中央的一线老师对此是缺乏了解的。当时国家教育委员会作为国家的七五课题立项,由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以及相关的一些高校研究专家一起来集体做的课题,其经费再二十多年前就是30万。就是这样的人力财力,经过五年之后,没有完成,八五期间再继续。结果十年过去了,仍然没有能够结题。由此可见,一个农村中学语文教师,专业上资料上思考上时间上经费上,都不应该去做这样的超越自己能力的题目。这样的题目写起来,自然是非常困难的。
     如果要去为自己写教学研究的文章硬贴理论标签也会很难受的。一些语文老师总以为写教学研究文章就是写理论文章,就非得要理论理论一下。结果,把一些自己都不明白的别人翻译或者言说的一些观点拿来肢解自己的文章,硬套自己的文章,或者自己的文章要去找合适的再世界上或者中国最具有影响的教育理论家的一些话语,找来之后又不满意,感到不完全贴切,就这样在所谓的理论圈子里自己折腾自己,弄得非常痛苦。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苏联教育家欧美教育家的理论,还有一些方法论的传播,使得很多老师在什么元概念、熵、自组织、控制、自变量、因变量、Z检验、非智力因素、目标达成度等等新的或外来的概念大换班中去寻找佐料来装点自己的文章。这样写自己不熟悉的领域里的名词术语,这样使用这些名词术语,必然是痛苦的,也是困难的,其实是完全不必要的。
     还有一些老师在写文章时总是把自己的文章与宏大的国际国内形式联系起来,才显得紧跟形式,才显得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其实自己从事的事情和写作的内容都应该是很具体很实际的内容的,没有必要去生硬地拉上那些一段时间内全世界教育或者全国教育所强调或所提倡的口号,将宏观的东西贴在我们一线老师的微观上,自然是困难的痛苦的,而很多杂志编辑一看到是追风的跟唱的人云亦云的标题,连文章都不看就扔到垃圾堆里了。没有全球的视野与内容,没有全国教育的观察与积累,没有全体教学的观察与思考,硬逼自己去写这些宏观的庞大的内容,把这样的不熟悉的难题拿来为难自己,就是简单的自作自受。
    总而言之,写语文教研文章如果不改变心态的话,的确很难。难在对文章的价值期待,难在语文教师的文章面子,难在在全国语文教研上的影响。除此之外,还难在写作过程之中自己不必要的外加的一些写作的要求:看不起自己的语文教育实践,非得要故意去硬套理论色彩,一定要去从宏观世界的教育说起。这些无疑都无中生有的自己加重了自己写作的心理负担,从写作之前到写作开始,怎么会不感到困难呢?
    只要我们丢掉以上这些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就从自己的实践从自己的思考来写,用笔来与语文教育的同行进行交流,按照备课组或者学科组平时闲聊语文教学的心态来写,就不会感到困难了。
94#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8 15:04:52 | 只看该作者
中国需要哪种语文教师

              程乃珊



    语文教师一直为中国文人的典型,无论是以前的长衫先生还是后来的人民装教师,悠悠天涯中,任价值天平的指针不断左右浮动,他们儒雅沉实的身影如大树一样,深深扎在黑板前。在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等等冲突中,默默守着自己的一片芳草地……

    中国校园百多年来一直是重理轻文,“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嘛。但几代中国知识分子若要回忆自己的学生时代,十有八九,会忆起自己的语文老师。或者在那教育尚无普及之时,语文教师,是学生们此生接触到的第一位可与之谈人生、谈抱负的知识分子。

    帕拉图说过:所有学问中,最高贵的研究,是应该怎样做一个人,应该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一位称职的语文教师,努力要与学生一起探讨的,就是这一科。正所谓,功夫在诗外。

    有种浅薄的想法,似乎只要识汉字,阿狗阿猫都可以安排教语文。我们的城市精神曾有过一段不堪回首的断层,与这段历史有关。

    我们这一代乃至以上的知识分子,忆起学生时代的语文教师,他们总带着几分沧桑感。

    那日偶阅《上海滩》王国经先生一篇《放学邂逅郑逸梅》短文,对这位有很深报刊编辑资历和文学造诣的老报人出身的语文教师有很感人的描写,令人十分感慨!六十年代育才中学有位语文教师是著名的《我们在太行山上》的作词者;卅年代著名女作家芦隐是工部局女中的语文教师……

    杨淑霞先生,为前清举人,民国后受聘沪上贵族女中中西女中任国文教师。这位校园中唯一穿长衫的仕途失意的知识分子在西风强盛的教会女中,位卑不忘振发“民族魂”;中西女中毕业生大都中西两语都能挥洒自如,不致沦为只识ABC的洋奴。除了与当年薛正校长竭力坚持立案除英语外用中文授课,也与这位国文教师的辛勤耕耘有关。

    Ms. Margret White是上世纪初上海YMCA中学英语教师(英语教师也为语文教师),未婚夫在贵州某不毛之地传教,不料死于痢疾。她就留在上海任教,终身未嫁。YMCA是男子中学,当时不少学生为家中包办,家长强硬干涉学生选择前程而苦恼。她会多次亲临学生家家访,晓之以理,含泪劝说家长们不要插手儿子前程,并鼓励学生自己选择前程……。日本人进租界后,她与众英美侨民一起关押在集中营,死在那里!我的外祖父是深深受惠过她的学生之一。

    我中学时代的语文教师苏建国,我已多次撰文怀念他。据说他曾任旧军队的随军记者。他太太是白俄后裔,解放后仍在南京音乐学院任声乐教师……苏老师个性内向,沉默寡言。犹记得他暑天一把折扇,是他自己的楷书:“收拾铅华归少作,屏除衣冠入中年。”苏老师在文革中投环自尽。

    语文老师生涯总似一曲悲怆交响乐。“学而优则仕”。语文教师队列藏龙卧虎,却阴差阳错做起“教师匠”,难怪他们眼眉间,总有一抹落寞失意之情。或许正因为如此,他们对语文课本后蕴藏的人生,自会咀嚼出一番独特的见解。这正是令他的学生们难以忘怀的人格魅力。

当然,今天新一代的语文教师早已走出旧知识分子的阴郁,将阳光和活力带到语文教学:在三年五载就可成一代的资讯爆炸的网络时代,在文字功能仅被视为资讯载体,连小学生都可著书出版的今天,我们的语文教师们面临着有史以来最大的挑战。

    在新知识不再被视为社会公益资料而可以成为个人产权后,在人的个体价值将更被重视,全体价值渐被淡化时,我们的年轻一代语文教师,欲讲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欲费很多心思和功夫。

    我们需要一代新思维和新形象的语文教师。但这世界总有一些绝对的称为经典的事物。它们是不会随世事而任意变迁的。比如,语文教师的经典形象。当然他首先是十分文艺的。同时,秉承中国文人那一肩挑着山河岁月走过红尘的忧国忧民胸怀。唯这样的语文教师,才会令学生感到有深度,有思想,有魅力。





95#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8 15:22:02 | 只看该作者
教师需要博览——为《教师博览》创刊20周年而作


朱永新


《教师博览》20岁了。应该为他举行一个“成人礼”了。

当他还是一个8岁的孩子的时候,我就认识他了。那个时候,他是一个充满朝气的孩童,洋溢着勃勃的成长的气息。

由于喜欢这种气息,我把自己关于理想教育的一组文章,交给了他首发。那个时候,在文摘性质的期刊发原创文章,还不多见。从《教育的理想与理想的教育》、《我心中的理想智育》到《中国教育缺什么》、《我心中的理想体育》、《生命教育:让教育回家》等,《教师博览》连续发表了我十余篇文章,我也因此与他结为忘年交。

记得在他10周岁庆生的时候,薛农基兄将10年期间发表的优秀作品汇编成《教师的情感与智慧》一书,邀请我为这本书写了一篇序言。我在这篇题为《教师的生活原来可以如此美丽》的序言中写到:每个人都有两个重要的世界——情感世界与智慧世界。一个人是否幸福,是否快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两个世界的满足的情况。教师也是如此。而且,这两个世界又是互相影响的。在情感世界,如果我们的老师能够真正地把爱心给所有的孩子,真正地用心对待自己的每一次讲课、每一次与学生的沟通,一定会感受教育的乐趣、体验教育的幸福。同时,在智慧的世界,也一定会找到“把发现留给学生”的办法,让学生每一天都在期待和惊喜中度过。

而他也让我们有着新的期待和惊喜,不断成长着。后来,他创办了原创版,我又继续为他撰写了《人才培养与教育创新——在江西师范大学的讲演》、《一朵玫瑰的蓝色新生》等文章。而我在媒体上的一些重要言论,如《教育改革的三大看点》、《危险“校车”悄悄驶来》、《教师成长,情感素质不可或缺》等,也都先后被文摘版第一时间刊发。十多年来,我们一直彼此关注、彼此欣赏,为对方喝彩,为对方加油。一刻也没有停歇。

我之所以喜欢他,是因为他身上散发着田野的气息、泥土的芳香。他是那样贴近教师,教师的课堂内外,油盐酱醋;教师的婚姻爱情,人际交往;教师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都在他的关怀之中。

我之所以喜欢他,是因为他身上呈现着着理论的锐利、思考的光芒。他是那样敏锐,中国教育的热点问题,世界教育的发展动向,他都努力地把握,及时与一线教师分享。

教师是需要博览的。我们今天在教育上发生的碰撞,在以前其实大多已经发生过。我们教室里正在进行的磨合,在别人的教室里大多已经进行过。我们国家的教育问题,在其它国家里大多也曾经出现过。《教师博览》的使命,是帮助一线老师热爱阅读,成为博览教师。

作为他的忘年交,作为他的办刊顾问,在为他的成人礼庆贺、祝福的同时,也真诚地期待他更好更快的成长。希望在他而立之年的时候,我能够看到他更加光彩照人的英姿,用新知去培育年轻的一代,用激情去点燃未来的英才。





96#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8 15:50:36 | 只看该作者
“课堂教学”因“网络教研”而精彩    

2006-12-24
周彬
http://blog.cersp.com/index/1016734.jspx?articleId=806147
     [温馨提示,本文应《福建教育》约稿而作]如果我们把没有教研的教师比喻成“徒步者”,把使用传统教研的教师比喻成“骑马者”,那完全可以将使用网络教研的教师比喻成“驾乘者”。当然,在我们羡慕驾乘者的速度时,也担心他们面临的交通风险,因此对他们的驾驶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教师来说,要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借用网络教研的资源是需要的,但掌握网络教研的技术却是必要的。
      
“课堂教学”因“网络教研”而精彩


网络教研就是指借助于积累了巨量课程资源的网络平台,与不特定的教师就彼此感兴趣的教育教学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的过程。网络教研的出现,虽然远没有新的教育理念那样来得轰轰烈烈,但它对教育实践的影响却是实实在在的。网络教研对课堂教学的影响,既表现在具体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素材上,更表现在它对教师教学研究范式的根本变革上。如果我们把没有教研的教师比喻成“徒步者”,把使用传统教研的教师比喻成“骑马者”,那完全可以将使用网络教研的教师比喻成“驾乘者”。当然,在我们羡慕驾乘者的速度时,也担心他们面临的交通风险,因此对他们的驾驶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教师来说,要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借用网络教研的资源是需要的,但掌握网络教研的技术却是必要的。

一、网络教研:对传统教研的突破与重构

通过教学研究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并因此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这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因此在每所学校都有“教研组”的存在,在略大的学校还专设了“备课组”,其目的是为教师的教学研究提供组织保障。然而,不管是教研组还是备课组,它的教学功能正在日益弱化。

传统教研之所以被弱化,主要受以下三种因素的影响。其一,不管在教研组还是在备课组,组内教师间的关系都是竞争关系,虽然不能恶意地臆测教师都将自己的智慧藏起来,但至少目前教师间的竞争关系的确不利于教师间在教学研究过程中分享彼此的智慧。其二,对于教研组内的教师来说,在同一所学校共事多年,彼此的教学资源与教学经验都已经很熟悉了,很难说在每月一两次的教研活动中碰撞出新的火花出来。其三,随着学校对教师教学业绩考核频率的增加,教师们对教学研究成果的依赖度大幅下降,转而强调自己在课堂教学活动上的勤奋与刻苦。如何强调教学研究的重要性都不为过,但正是由于以上因素的存在,教学研究在教育实践中却举步维艰。

网络教研的横空出世,主要受益于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但网络教研迅速地为大家所接受,则源自于它对传统教研的突破与重构。与传统教研相应,网络平台上积累了大量优秀的教师,这些教师散布在全国各地,彼此是因为彼此的优秀而积聚在网上,是为了分享彼此的智慧而共同活动,从而少去了同事间的利益争斗,多了专业人员间善意的合作。网络平台中的教师不但有着自己独有教育思想,而且教师间进行网络教研的人群还可以随意组合,这使得网络教研的过程并不受制于学校中的研究传统,也不会被特定教育思想所左右。于是,教师们对于网络教研的每次活动都充满了期待,因为每次网络教研都有可能产生思想的火花。比如在成长博客中,每周都有着不同专题的研讨,每次来的教师也并不完全一样,这就为创新思想的诞生提供了条件。此外,虽然网络教研并不能消除学校中频繁的考核,但在网络教研中形成的友谊,正好成为学校教师缓解考核压力的良药。

二、网络教研:对课堂教学的变革与支撑

通过上网就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似乎是一个难以想象的事情,但随着网络教研本身的成熟,随着教师对信息技术应用的掌握,这很快就可以成为现实。网络教研的生命力在于对课堂教学的支持力,只是网络教研支持课堂教学的途径分为直接与间接两种,直接途径是指为课堂教学提供课程资源、输送成熟的信息技术以及将两者融合的方法与策略;间接途径是通过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此我们重点分析网络教研对课堂教学的直接支持。

第一,借助网络教研将学科知识转化为可以为学生理解与接受的知识形态。当教师间通过网络研修平台就学科教学进行沟通时,这本身就是将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融会贯通的过程。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进行整合的过程,远不只是用教育技术表达学科知识的过程,而是借助于教育技术将学科知识转化为他人可以理解的学习经验。在网络教研中,教师间为了相互理解,必然要借助于教育技术来转化学科知识,使得他人容易理解与接受。因此,将网络教研的过程应用到课堂教学中,这本身就是最好的将教育技术与课程教学进行融合的案例。

第二,借助网络教研更好地理解课堂教学潜在的运作机制。虽然每一位教师都在上课,都有着属于自己的课堂教学,但每位教师对课堂教学运作机制的理解却是不一样的。在传统教研中,教师们往往通过“开”、“听”与“评”公开课来开展活动,这种对课程实境的分析虽然具有针对性,但却很少深入到课堂运作机制的层次。在网络教研中,大家研讨的对象不再是情境中的课堂教学,而是研讨者叙述出来的课堂教学,这时大家的研讨已经脱了具体的课堂情境,这种研讨要么深入探讨课堂运作机制,要么就只是流于形式泛泛而谈。但真正有生命力的网络教研,总是前者成份越来越多,后者成份越来越少,所以对网络教研的坚持过程,就是越来越减少形式上的泛泛而谈,越来越多地增加实质上的课堂运作机制的探讨与认识。

第三,网络教研可以为课堂教学提供化“理论知识”为“感性经验”的课程资源。越是低年级的学生越难理解抽象的文字,因为他们的思维发展还处于感性的阶段,对于学科知识,他们要么死记硬背,要么借助于教师或者课程资源将其转化为学习经验。而我们讲的课堂教学的精彩,就在于越来越消除死记硬背,从而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将学科知识转化为自己的学习经验,这才是真正的教育。但是,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学生可以接受的感性经验。这个转化过程只是靠教师的讲解是难以达到目的的,靠简单的教具也只是一些静态的演示。在网络教研中,一方面其他的教师可以为特定学科知识的转化提供成功的案例,另一方面可以在网络研修平台上直接获得将学科知识转变为学生学习经验的课程资源。

三、网络教研:对教师成长的误导与引导

越是崇高的教育理想,需要教育者付出的代价越大;越是有效的教研工具,对教师使用教研工具的技术要求越高。将网络教研与传统教研进行比较,我们就更容易接受这样的观点。在传统教研活动中,教师可能得到的收获并不明显,但教师的付出也不多,无非是上公开课或者讲解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疑惑与经验;教师面临的风险也非常小,也就是被大家评价课上得不好,疑惑与经验并不到位,而且这种批评也往往适可而止,谁愿意因为一堂课而坏了一生的“友谊”呢?网络教研不但要求教师自己的课上得好,还要求教师讲得出为什么上得好,否则教师无法与他人进行交流。此外,当教师在网上冲浪时,如果没有足够的辨别力与自制力,反而浪费自己宝贵的时间。

第一,教师要以工作的心态而不是游戏的心态对待网络。网络本身只是工具,如果教师以工作的心态来对待网络,就会珍惜网络研修平台为教师专业发展带来的机会,并计算自己在网络上所花时间的代价,并以是否提高自己教学效率为评价标准。但如果教师以游戏的心态来对待网络,游戏的本身就是通过浪费时间来达到放松的目的,就有可能错失网络研修平台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的机会与资源。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往往尽可能用上班时间上网,并不是因此而具有工作心态,而是在工作时间里获得游戏心态,这正是学校管理者们阻止教师上网学习的主要原因。笔者去年暑假在博客“教育管理新时空”(http://lead.cersp.com)上成立了“东方教师阅读联盟”,向一线教师推荐了十本教育经典著作,并相约每周五晚上在博客中研讨著作中提出的经典教育问题。在联盟成立之初,大量有五十几位教师购买相关书籍,并开始参与讨论;可随着时间的延续,坚持的人越来越少了。可在这些坚持的教师中,有两位教师不但每次参加讨论,还坚持一周写一篇读书笔记,每周整理自己在研讨过程中的发言。经过一个学期的坚持,这两位老师的写作水平与教学思想的提高都得到了博友们的公认。无意在此宣传此项活动,但这两位老师用工作心态对待网络教研的态度却是值得推崇的。

第二,在网络教研过程中,在教学方法上博采众长,但要坚守网络教研服务于自己教学工作的原则。网络是一个大熔炉,它积聚了大量的名家名言,收集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在这种情况下,一旦教师投身于网络教研之中,如果忽视了自己教学工作的需要,势必因为被别人吸引而迷失自己。因此,让网络教研服务于自己的教学工作,是教师参与网络教研的前提。记得有一位校长准备开家长会,为了开好此次家长会,她在网络教研中征求了大量的意见与建议;当她发现这些意见与建议都有道理时,反而不知道如何开家长会了,因为这些意见与建议在有道理的同时,彼此往往是冲突的。其实方法总是服务于目的的,只有清楚自己开此次家长会的目的与任务何在,才有可能通过网络教研为自己寻找到有效的方法。

第三,网络研修平台积累了许多优秀的专业同伴,但这不能成为疏远学校教学同伴的理由。网络最大的优势就是多元性,它为每一种教学思想都提供寓居的空间,这种极具包容性的网络平台,既积累了许多优秀的学科教师,也为学科教师寻找到专业知音提供了机会。但不管网络研修是多么的引人入胜,它都只是服务于教育实践,服务于教师现实生活的工具而已,不能因为有了网络上的学科知音就放弃对学校同事与同伴进行真诚交流与沟通的机会,更不能因此而放弃自己的日常生活。由于网络教研不受时空的限制,在帮助教师的同时,也容易让教师因为网络教研而疯狂,从而疏远自己的教学同伴与家人。有位教师在网络上结交了很多优秀的教师,也学到了这些教师的“优秀”;但他并没有考虑如何把这些教育资源更好地用于教学实践,而是更加地瞧不起教学实践以及实践中的同伴,结局是教学同伴抛弃了自己,当然也就包括自己的“优秀”了。网络教研是一位虚拟的朋友,不管他的本事有多大,他都要以帮助现实中的教学同伴为目的;我们可以在虚拟的网络教研中学习,但我们必须在现实的课堂与学校中开展教学!

97#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9 10:54:32 | 只看该作者
课堂观察的类别
陈瑶
   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课堂观察可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分类的目的是为了更清楚地认识和利用课堂观察。以下是比较常见的对课堂观察的一些分类。

1.        实验室观察与自然观察

这是从观察的情境和对象是否经过严格控制的角度对课堂观察进行的分类。课堂观察通常是一种自然观察,因为课堂作为一种自然的情境是难于进行严格控制的,但有些情况下,我们也可以运用实验室,比如利用装备有单向玻璃和摄象录音设备的微格教室,来对课堂的情境进行实验室观察。

2.        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

按观察时研究者是否借助于仪器可将其分为这两类。简单地说,直接观察就是凭借观察者自身的眼睛、耳朵等感觉器官直接感知外界事物的方法;而间接观察则是指观察者借助录音机,摄象机等工具进行观察活动的方法。

3.        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

按观察时研究者是否参与研究对象的活动,或者说从研究者在研究中扮演的角色来划分,可以分为参与观察与非参与观察两类。

参与观察是借鉴于人种志田野研究的方法,它强调研究要贴近研究对象,真实地诠释行为的社会意义,所以研究中不但要了解被观察者的主观意识,观察者还要依据自己的理论框架作出“主观”的解释和评价,当然这种主观的解释和评价建立在长期大量的实地观察基础之上,而非经验性的主观推测,因而属于一种定性的课堂观察,从观察的具体操作来看,研究者要参加到被研究对象所在的群体或组织中去进行观察,并参与他所观察的活动。参与观察有两种参与的方式,一种是观察者隐蔽或改变自己的真实身份,与观察对象生活在一起,努力成为他们中的一员,被他们当作自己人,在不影响对方的行为和思想的情况下对他们进行深入的观察,这是一种完全参与观察,在课堂观察中这种完全参与观察是很难作到的,因为观察者是成年人,被观察对象则是未成年人,他们(特别小学生)往往对观察者很好奇,或是将其看作老师,而很难被真正当作是他们的自己人。参与观察还有另外一种形式是不完全参与观察,观察者不改变自己的身份进入观察群体,去观察研究对象的行为和语言,但由于观察的长期进行,观察者可能被观察对象看作“客人”,观察者不时也要参与被观察对象的活动,比如有的研究者深入幼儿园或小学低年级去进行长期的课堂观察就属于此类。课堂观察中,参与观察更多的是一种不完全参与观察。参与观察法的主要优点在于:它可以缩短或消除观察者和被观察者之间的心理距离,便于深入了解被观察对象内部的真实情况。但这种方法也有其局限性,即观察者与被观察者之间容易相互影响,其观察的结论易带主观感情色彩。

非参与观察是指研究者不介入被观察者的活动,而只是作为一个旁观者置身于他所研究的课堂情境之外所进行的观察。课堂非参与观察一般适用于观察时间较短、内容较简单的情况。非参与观察的主要优点在于:观察者不易受被观察者的影响,观察结果比较客观、公允。这种方法的局限性主要是:对现象的观察易带有表面性和偶然性,不易深入。比如学校领导不经常地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课堂观察就属于这种非参与的课堂观察。

4.        结构观察、准结构观察和非结构观察

按观察方式的结构化程度将课堂观察分为结构观察、准结构观察、无结构观察(人种志参与观察)三大类。所谓结构化程度就是时间和事件行为被分解的细致程度,结构化程度越高就表明定量化程度越高,反之。

结构观察研究者根据研究的目的,事先拟定好观察计划,确定使用的结构性观察工具,并严格按照规定的观察内容和程序实施的观察。在结构观察中,一般有一定的分类体系或结构性的较为详细的观察纲要,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内,对预先设置的分类下的行为进行记录,往往有较为严格的规则,对观察者和观察对象都有一定程度的限制。所以它最大的特点是观察程序标准化和观察内容结构化。这种观察记录的结果一般是一些规范的数据,还可以根据需要通过计算机或其他设备进行处理。

非结构观察,没有预先设置的分类,对事件和行为尽量广泛地做记录、对背景因素很少予以控制,资料收集的规则是灵活的,是基于需要在观察的过程中形成的,事先不作严格的观察计划,不必指定结构性的观察表格或提纲,即使使用观察提纲,也是结构松散的形式,而且往往只是一些宽泛的指导方针,观察者对观察活动只有粗略的想法,而依照现场情况决定观察的进程。这种观察对观察者和观察对象都不作严格限定,它的最大特点是灵活机动,观察者可以基于自己的理论素养在观察中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这种观察所记录的信息可以文字的形式(比如田野笔记)体现,或还可以辅助以录音、录象等工艺学的形式。

准结构观察是介乎于结构观察和非结构观察之间的一种过度类型。这种课堂观察可以有预先设置的分类,即有一定的结构,但其记录不是以数据的形式体现,而是文字或其他。比如我们在评价一个教师的教学时,往往先划出一些需要观察的类目:口头表达、讲解、板书、教学结构等,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观察者对这些条目用文字加以较为详尽的描述,有的往往带还有一定的价值判断。

以上几种分类基本都属于简单的二分式,它们两两之间不可避免地交错重叠,同一个具体的观察活动可以归于多种分类下,比如参与观察也是一种非结构观察和自然观察,实验室观察中也有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而实验室观察多为结构式非参与观察,自然观察则多为非结构式参与观察。这种交叉重叠是不可避免的,因为,真实的课堂观察活动并不严格考虑归属的类别,它往往具有多重属性。

5.        开放式观察、聚焦式观察、结构化观察、系统化观察

以上提及的几种分类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课堂观察的特点,但尚未详细刻划课堂观察的全貌及细节。下面将要提到的这种分类则较为细致,且与课堂观察方法运用的联系更为紧密,它按观察情境的范围及观察的系统化程度把课堂观察划分为四大类,它们中每一种方法都可以使用纸笔、录音或录象作为承载信息的方式。它们是:开放式观察、聚焦式观察、结构化观察、系统化观察,这种划分来自英国霍普金斯(David Hopkins)《在课堂观察指南》一书中第七章——课堂研究的观察方法(Methods of Observation in Classroom Research)。[1]从开放式观察到系统化观察其实是观察情境从开放到封闭,记录方式从定性到定量的一个不断过度的系列。

(1)开放式观察

开放式观察中,观察者可以用纸和笔记录一节课的情况,他或者记录下这节课的关键点,或者用他自己看得懂的方式对这节课各方面的情形进行详尽的记录。这种观察只需要一个较为宽泛的分类,观察者尽可能开放地真实地记录情况,不做判断,直到课后的讨论时才进行必要的解释。

(2)聚焦式观察

聚焦式观察需要选定一个观察的焦点,即有一个观察的具体问题,比如提问或者表扬,或者课堂中学生非投入学习的情况。

(3)结构观察

在 霍普金斯(David Hopkins)看来,结构观察是用记号或画图的形式进行一些简单的信息记录,比如观察者在要观察的事件每次发生时做个记号或打个勾,或者用画图的方法画出教师或学生的位移,或者教师提问过的学生位置等。这样,最终的记录是事实的而不是判断的,如果将这种观察方法与以上提到的那些方法结合起来,呈现的事实就会更详细。

(4)系统观察

系统观察是在结构观察的基础之上,利用现成的编码量表或分类体系来进行观察研究,它比结构观察更为复杂和系统,也更为封闭。因此在霍普金斯(David Hopkins)的课堂观察方法分类中,弗兰德斯(N.A.Flanders)的互动分析分类体系归于此类。系统观察中所使用的分类体系虽然大多数都经过广泛的应用和不断的修订,但是观察者在使用中总是不可避免地用别人的眼睛来看课堂,因而,研究者将自己的需要与量表的意图和焦点相结合是很重要的。据霍普金斯(David Hopkins)书中所言,这样的有代表性的观察表大约有200多个。

从如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霍普金斯(David Hopkins)对课堂观察方法的划分比较细致,使我们看到了不同课堂观察方法之间的一些细小差别。

6.      定量观察和定性观察

而在笔者看来,课堂观察方法作为一种以收集课堂第一手资料为特征的教育研究方法,如以其资料收集的方式,以及所收集的资料本身的属性来划分其类别或许较为适宜,也便于理解。那么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可以把课堂观察方法划分为定量课堂观察与定性课堂观察两方面。顾名思义,前者是指以结构化的方式收集资料,并且以数字化的方式呈现资料的课堂观察;而后者是指以质化的方式收集资料,并且资料以非数字化的形式(比如文字等)呈现的课堂观察。这种划分当然也存在片面化的问题,比如说,质化方式收集的定性资料有些也可以转化为量化的形式。而且如果以这样的维度,图式记录和工艺学记录就属于定性观察的记录方式,而实际上,这两种记录方式尤其是工艺学记录更主要用作一种辅助性的记录手段,既可以在定量观察中,也可以用在定性观察中,最初以图、图片或音像形式呈现的信息可以转化为数字的,也可以转化为文字的形式。尽管有缺陷,但这种类别划分与课堂观察最重要的步骤——观察记录直接联系,体现了课堂观察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最本质的区别,并且其表达也较结构或非结构这样的表述更复合中国人的语言和思维习惯,而且结构观察和非结构观察的划分主要考虑的是观察记录方式的是否定量化结构化,而定量定性的划分则全面地兼顾了记录方式,资料呈现方式以及资料分析方式的“质”或“量”的维度。

应当强调的是,定量观察和定性观察的划分并不是绝对的,实际上,它们共同归属于课堂观察方法这样一种教育研究方法之下,而这种方法究竟属于定量研究方法还是定性研究方法取决于在研究中以定量观察为主还是以定性观察为主。在课堂观察研究中,两种类别并不相互排斥,相反它们相互证明,相互补充,因而在实际的研究中,它们往往被研究者综合运用。

文章引用自:http://blog.sina.com.cn/u/1423237485
98#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9 10:55:41 | 只看该作者
原文地址:读写生活——我们的职业状态作者:启明星
记得上次沈局和《江苏教育研究》杂志的编辑来我们学校时曾说我们是一所有状态的学校。这是对我们汾小每一位教师的高度肯定和鼓励,高兴之余,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的职业状态是什么?是什么成就了我们现在的状态?我认为是我们对教育专业研究那份热情成就了我们的状态,而所谓专业研究正是我们汾小每一位教师过着的读写生活。
1.     读写生活改变教师的理想。
教师,是职业还是事业?一字之差却是天壤之别。记得来汾小前,教师对我来无非是工作、是职业。曾经我也有过美好愿望与憧憬,然而都因职业的倦怠和自身能力和视角等因素慢慢地使工作麻木起来。还记得我们成为汾小人所做的第一件事吗?我想我们没有一个人会忘记,是的是“共读苏大师”。它不是我们共读的唯一一本书,但它一定是我们最重要的一本书。因为它让我看到了苏霍姆林斯基这样的教育大师对于教育的执著与信念,使我对教师是职业的看法有了改变;因为它让我接触到了很多全新的教育理念,使我对自身的成长有了新期待;因为它让我第一次经历了读与写的过程,将近一年的共读使我从一个不会写、不敢写的人成为一个有读写习惯的人。从此,我和大家一样,成为了一个汾小人,进入了属于我们的读写生活。到今天,我们汾小成立两年了,我可以和大家一样自豪地说:我阅读了《给教师的100条建议》、《第56号教室的奇迹》这样的让我们教师内心澎湃的书,我也阅读了郑毓信老师的《数学思维与小学数学》、崔教授的《有效教学》、叶澜教授的《新基础教育数学教学改革指导纲要》、《新基础教育教师发展指导纲要》《备课的变革》等学科专业书籍,并且我已经书写超过30万字的读书笔记和各类教学反思。因为我已经不再是以前那个只是把教师当作职业的吴晓亮,今天我是把教师看成自己生命事业的吴晓亮,这一切都原于我们的读写生活。
2.     读写生活提升教研组内涵。
记得我们张校长曾说过“我们错了不要紧,因为我们年轻;但是我们不能永远年轻”。年轻是我们的优势,同时又是我们的弱势。我们数学教研组内每一位教师都是年轻教师,我们这里没有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更没有数学方面的领衔人物,因此很多时候我们的争论不能形成定论。于是,对于知识理论的渴求日翌突显,高位思想和高端理论成为我们的精神食粮。还记得我们组内共读的《数学思维与小学数学》吗?因为它我们的教研活动中出现了对数学思维的思考,从次我们的数学课不再是单纯地知识传授,而是蕴涵着数学思维的培养。还记得第一次“目标叙写”吗?茫然和无措。但如今目标意识已经深深烙在我们每一个人心中,成为我们分析、设计、研课的重心。崔教授的“课程领导”让我们了解了太多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之间的关系,让我们学会撰写《学期课程纲要》;叶澜教授的“新基础教育”让我们接触到了课堂教学的另一个天地。身为汾小人是幸福的,我们能同时接触到那么多不同领域的高端专家的思想引领。虽然专家们的思想处于不同领域,但是我们相信在我们一线教师这里一定都能成为我们提升自我的强大知识理论基础。一定能提升我们的自身能力乃至整个教研组和教研活动的内涵。
3.     读写生活成为我们的状态。
当然读写生活不单是我、我们数学教研组,所有我们汾小的师生都是如此。其实有一个问题一直萦绕在我脑中,那就是如何保持教师的良好职业状态?金钱的刺激、领导的关注、还是我们一时的兴起?或许都能产生一定的效果,但是一定都不长久。我想为什么那些宗教信仰者会对一种信仰如此崇拜?因为他们的心进入了所信仰的世界,道理相同,我们惟有进入教育的世界,那么我们所看的、所想的、所要的都是与教育有关的,那么我们的状态就会常态了。那么如何进入教育的世界?其实我们现在的读写生活正是通往教育之门的大道,我们每天读着教育著作,我们每天写着对教育的思考,我们每天想着与教育有关的事情,我们正朝着那扇门前进着。或许我们现在仍未真正进入那扇门,但是只要我们继续努力着、坚持着,那么我们一定能进入那扇门,成为一个教育的信仰者,成为一个有状态的人,形成一所有状态的学校,成就一番作为。


99#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9 10:56:53 | 只看该作者
原文地址:华应龙:读书成就了今天的我作者:风之舞


华应龙:读书成就了今天的我
华应龙简介江苏南通人,特级教师,首批“首都基础教育专家”,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副校长,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教育学院兼职教授,先后参加了“苏教版”和“北师大版”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材的编写和审定工作。
在我的意识里,阅读是一种偷懒,一种积极的偷懒。偷懒不是敷衍工作,而是为了更高效地工作,是对工作的一种近乎虔诚的热衷,也是我的一种生存方式。
编者按:爱读书不一定能成为名师,但名师一定爱读书、会读书,成就其独特的个性与气质的,其实正是深厚的读书底蕴。那么,名师都读哪些书?他们有着怎样的阅读习惯?他们如何从阅读中汲取教育教学经验?从本期开始,本刊推出“名师读书”专版,听名师讲述他们的读书故事、读书心得,一窥名师的专业成长之路。
  【华应龙语录】
  “有的人读书能读出很多东西,有的人却收获很少,其间的差距,主要在阅读的厚度上。”
  “认识朋友靠缘分,遇到好书、好文章也靠缘分。”
  “爱看书的人在课堂上充满激情,有信心,有底气。而不爱看书的教师大多习惯于照本宣科。”
  “读书得间,得意而忘言,才是真正的读懂、读透。读书破万卷,关键在于一个破字。而读破,就是反复阅读。”
  “高妙的课堂设计是从生活中汲取的营养,而开发生活资源的功力,显然是从持久的阅读和思考中获得的。”

   编者按:爱读书不一定能成为名师,但名师一定爱读书、会读书,成就其独特的个性与气质的,其实正是深厚的读书底蕴。那么,名师都读哪些书?他们有着怎样的阅读习惯?他们如何从阅读中汲取教育教学经验?从本期开始,本刊推出“名师读书”专版,听名师讲述他们的读书故事、读书心得,一窥名师的专业成长之路。

  【华应龙语录】
  “有的人读书能读出很多东西,有的人却收获很少,其间的差距,主要在阅读的厚度上。”
  “认识朋友靠缘分,遇到好书、好文章也靠缘分。”
  “爱看书的人在课堂上充满激情,有信心,有底气。而不爱看书的教师大多习惯于照本宣科。”
  “读书得间,得意而忘言,才是真正的读懂、读透。读书破万卷,关键在于一个破字。而读破,就是反复阅读。”
  “高妙的课堂设计是从生活中汲取的营养,而开发生活资源的功力,显然是从持久的阅读和思考中获得的。”
【聚焦名师】
  读书、思考、教学、读书……华应龙的专业成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读书。因为爱读书,他迅速成长为当地为数不多的特级教师;因为爱思考,他从县城来到北京,走向更广阔的舞台;因为爱教学,他成为名师,并继续从书中汲取前行的力量。
    ■本报记者张贵勇
  “宇宙之大,粒子之微,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一不用数学。上完这节课,我们是不是感觉到学了数学就应该去应用呢……”凡是听过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副校长华应龙课的人,都钦佩他融数学于生活、于游戏的能力,惊讶于他在让孩子动手玩的过程中,轻轻松松地爱上数学,并感受到数字与图形背后的学科魅力。
  这是名师难以让人效仿的独特之处,更是一种教育本领、教育艺术。而成就华应龙这种独特的,不能不从他早年的读书生活谈起。
  “最难忘窗台上被风呼啦啦吹起的购书单”
  华应龙爱买书,每月必去一次西单图书大厦,捧书而归,在办公室慢慢细读。出差在外,一定要逛书店。
  
  家徒四壁,八面来风。回忆起小时候的家庭状况,华应龙如此形容。
  困窘的经济环境,并没有影响华应龙成为一名好学生。小学二年级时,他偶然得到了一本没有封面和封底的《十万个为什么》,并很快被书中的智慧所吸引。那些源自日常生活的提问及背后原因的解答,让华应龙大开眼界,受《十万个为什么》的启蒙,他养成了凡事喜欢刨根问底的习惯。这种习惯一直延伸到他的课堂上。
  直到今天,他依然会在每节课前,不断反问自己:为什么要教,为什么这样教,一定是这样吗?因为不断的追问,他的课有思想,有创新,有文化,上得学生疯狂,同行热议。“华粉”、“龙须”成千上万。
  爱看书,也爱买书。在乡村教学时,他最难忘的一幕,就是窗台上一块镇纸压着一摞用于购书的汇款单,透过来的烈风将之呼啦啦吹起。那种情景,让他想起那句“春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让他的内心充实而温暖。
  而今,华应龙仍然爱买书,每月必去一次西单图书大厦,每次都要花掉三五百。捧书而归,在办公室慢慢细读。出差在外,他不逛公园,但一定要逛新华书店。多年来,工资很大一部分用在买书上。搬家北京时,卡车上可谓孔夫子搬家——尽是书,近8000本搬下车,引得街坊小孩子好奇地问:“叔叔,你家是卖书的吗?”
  随着年龄的增长,加上繁重的教学和管理任务,华应龙放弃了打篮球,放弃了其他娱乐,唯独读书一直坚持着。他没有买车,每天上下班的路上,他都会从口袋里拿出一本书翻看。那本装在书包里的小开本《老子》,已经被翻得卷了页。每页的空白处,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感悟。
  “有的人读书能读出很多东西,有的人却收获很少,其间的差距,主要在阅读的厚度上。”华应龙说,对一本书阅读厚度的不同,往往影响对教学教育问题的理解。读书得间,得意而忘言,才是真正的读懂、读透。读书破万卷,关键在于一个破字。而读“破”,就是反复阅读,细心品味。
  遇到好文章,华应龙一般都读上三四遍,一读内容,二读结构,三读气度。他喜欢周国平、吴非等人的文章,有种沉甸甸的厚重感。鲁迅在《读书杂谈》中说,读书分两种,一种是职业的读书,一种是嗜好的读书。华应龙眼里的读书,既是职业的,也是嗜好的,两者浑然一体,是一种生活,“这辈子怕是改不掉了”。
  “你认为数学无趣,是因为你站在数学花园的外面”
  数学课上讲述的华罗庚和侯宝林之间的轶事,其实是华应龙在汽车站捡到的一张旧报纸上读到的。
  荷兰数学家弗雷登塔尔说过,任何一个其他的教育领域都不像数学那样,在无用处的目的与无目的的用处之间,有着如此之大的距离。
  这种学科特性让有些人误以为,小学数学就是简单的计算,很好教。在华应龙眼里,数学不是简单地告诉学生答案,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爱学,真正体验到数学之美,让数学从外在“冰冷的美丽”转化为学生内在“火热的思考”,就像王兴斋在《乐学歌》所说的:乐是乐此学,学是学此乐。
  而无论是“角的度量”、“我会用计算器吗”,还是“孙子定理”、“百分数的认识”,华应龙的课给人的印象,总是数学就在身边,数学很有趣、很好玩。那么,他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
  一次,华应龙读完一本名为《创新启示录:超越性思维》的书,颇受启发。这本书独创性地给出了包括极限思维、多米诺思维、偏移思维、扩散思维在内的一整套思维法则。受之影响,他试着打破传统数学教学的定式,经常跳出问题看问题,如在教室后面架上摄像机,听听自己的课,如珍视学生所犯的错误,从那些哪怕微小的错误中寻找教育契机。正是这种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才有了课堂上精彩不断的生成。
  “高妙的课堂设计不是教师凭空想象的,而是时时从生活中汲取营养,将生活资源为我所用,积极实施于教学的结果。”在华应龙看来,开发生活资源的功力,显然就是从持久的阅读和思考中获得的。在讲“四舍五入取近似值”一课时,他讲了数学家华罗庚和相声大师侯宝林之间的一段轶事。熟悉的人物加上生动的故事,学生听得非常认真,教学效果特别好。而这段轶事其实是华应龙1997年在海安县汽车站捡到的一张旧报上看到的。
  认识朋友靠缘分,遇到好书、好文章也靠缘分。这是华应龙总结出的又一条规律。
  读书求知,这种人们的惯常看法华应龙有些不以为然。他认为,读书是为了求不知。只有读到不知,才说明阅读有了效果。带着这种求不知的心态,他力求在课堂上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例如,“我会用计算器吗”一课,教科书是从按键介绍开始,5岁的孩子都会,学生也认为没什么好讲的。为了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不知,华应龙别出心裁地出了3道题,一步步将学生引向未知。这应了华罗庚的那句话:“你认为数学无趣,是因为你站在花园外面。”
  持续的阅读才有对教育、对自己的不断追问
  正是不断的读书思考,华应龙渐渐在学生面前有了底气,有了一份淡定,有了如今课堂上的神采飞扬。
  “读书为了求不知,也是听大师教诲,与朋友聊天,见贤思齐,增加底气。”多年的读书经验,华应龙感觉,爱看书与不爱看书的教师,最明显的区别就是,爱看书的人在课堂上充满激情,有信心,有底气;而不爱看书的教师大多习惯于照本宣科,有些木讷,不敢敞开心扉应对学生的挑战。
  读书不仅能增加一个人的阅历,更会提高一个人的修养。华应龙透露,从中师毕业后,他到一所农村小学教体育,数学只是他的“副业”。他也坦言,做了两三年老师,课堂语言仍是他的软肋,上课说话时还会紧张。正是不断的读书思考,他渐渐在学生面前有了底气,有了一份淡定,加上不断的反思总结,最终有了如今课堂上的神采飞扬、意气风发。
  读书不仅让人学得新知,另一大功效是宁静心态,宁静才能致远。心绪不宁、特别烦的时候,华应龙喜欢拿起一本书,把自己封闭在文字的世界里,这让他很快忘掉一切。他很喜欢人文社科类的图书,也喜欢唐诗宋词和外国诗歌,尤其是泰戈尔的诗,那首《当乌云被阳光亲吻》,他至今朗朗上口:当乌云被阳光亲吻,便成了天堂的繁花……
  读书不只是丰富自我,还是成为教育家的必经之路。华应龙说,从他的经历来看,不读书,他不会成为特级教师。他家里的书柜摆满了三种书:教育类书籍、人文社科类书籍和数学类书籍。而数学类书籍中,有许多与华罗庚有关。因为看多了数学大师的教育故事和生活经历,讲课时,华应龙会随口溜出华罗庚的名言,或渲染课堂氛围,或启发学生思考,或画龙点睛。
  读多了名家的著作,华应龙对教育有了越来越深的理解。在一篇教育随笔里,他这样写道:应该像农民种地那样教书,要像农民那样不误农时,要像农民那样因地因物制宜,要像农民那样耐心等待,不做揠苗助长、贻笑大方的事,要像农民那样不责怪庄稼,而是反思自己,学生上课为什么不专心?作业为何总是出错?
  基于这种不断的追问和反思,华应龙提出了“容错”——“融错”——“荣错”的“融错教育”理念,因为只有当学生找到错误的原因,自己醒悟了,才能真正解决问题。而且,在融错的教育中,积淀下来的是孩子创新的人格和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
  华应龙告诉记者,来北京之前,他有机会去《江苏教育》杂志社工作,但他最终选择了三尺讲台,因为“我爱孩子,爱小学数学”。而随着持续的阅读以及对教育、对自己的不断追问,他对孩子的感情与日俱增,对教育的理解愈加深厚。
  而总结自己的专业成长之路,华应龙画出了一个读书、思考、教学、读书的无限循环。他说,多年的读书成就了现在的他,而未来的他也必将从读书中汲取动力。这就像奇妙的生活,有时候走了很远之后,会发现,自己又回到最初的原点。
【对话名师】
   学养在阅读中日益丰厚
  书香氛围推动教师读书
  记者:冰心曾说过,教师是一个国家教育的母鸡。教师不爱读书,很难谈及引导学生的言行,浸润学生的生命。你觉得让教师爱上读书,最有效的途径是什么?
  华应龙:这首先需要学校领导着意营造书香校园,舍得花时间、花财力、花人力,让老师有好书读,有时间读,有平台交流读书感受,有机会展示学习心得,让老师们切身体验到“我已经落伍了”、“读与不读大不一样”。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在每次全体会上,都安排两位教师读书的“精彩5分钟”展示,效果相当好。年级组教研时,也有“精彩5分钟”的读书交流。另外,学校多向各学科老师推荐适合阅读的书目也很重要。
读理论类书籍不能急躁
  记者:你如何看待目前一些教师读书过于注重实用、读书的功利性较强、对理论类书籍望而却步的现象,怎么看,如何使之改观?
  华应龙:应该看到,读书总比不读书好。实用的书读多了,就自然想读形而上的理论书。读理论类书籍时心要平静,不要寄希望于读了某一本理论书籍,就能立竿见影,也不要寄希望于整本理论书籍都是金玉良言,可能某一章、某一句读了受用就够了。读理论类书籍时不能急躁,因为自己的学养不够,读了一遍,不知所云的感觉常常会有。随时回头,读第二遍、读第三遍……读的次数多了,对内容的理解会越来越深,学养也日益丰厚。
  记者:你的专业成长受益于思考和读书,读书也是教师成为名师的必要条件。你对年轻教师读书的内容和侧重点,有何建议?
  华应龙:可以先读与自己所教学科有关的报纸、杂志,了解同行在做什么、是怎么做的。因为书籍一般是3年前的认识,杂志一般是3个月前的,报纸则是3天前的。报纸和杂志上的文章既有实践也有理论,好学好用。
  买书时,要注意出版社和作者。虽然开卷有益,但不是每一本书都要读的。
  少上网,上网会不经意地流失我们的读书时间。《浅薄:互联网如何毒化了我们的大脑》的作者尼古拉斯·卡尔说:“从纸面转到屏幕,改变的不仅是我们的阅读方式,它还影响了我们投入阅读的专注程度和沉浸在阅读之中的深入程度。”这话我十分赞同。
  有不少老师说:“我们工作很忙,没有时间读书。”教师的工作确实十分繁忙,不过,我要说:“因为没有时间读书,所以我们工作很忙。”
  读书让教学变得更精彩
  记者:目前也有一种观点认为,读书不能改变教师生活状况,读书没有什么用。你觉得读书是否能帮助解决教育的热点难点问题?
  华应龙:读好书可以激发我们的创造力,提升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方面的故事很多,老师们喜欢听我的课,往往就是因为我的课总是创新的。在教学四年级“游戏公平”一课时,我原来是用抛硬币的实验,来说明正反两面的可能性相等。可是,在课堂中,我们常常遭遇尴尬。抛10次,有的小组抛出了2正8反,有的小组抛出了9正1反……小概率事件为什么变成了大概率事件?百思不得其解。
  后来,我看王健先生的《创新启示录:超越性思维》,对极限思维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突然醒悟:把硬币抛1米高和抛1厘米高,结果当然不一样。在学生实验之前,我们只是规定了抛硬币的次数,没有规定抛硬币的高度、角度、力度。找到了问题所在,解决问题的方法就不难找到了。
  【名师书摘】
  阅读是一种积极的偷懒
  ■华应龙
  教师是一个幸福的职业,不过,做教师确确实实是累并幸福着。忙过了一阵子,抑或忙得没有头绪,我会随手翻开《中国教育报》、《光明日报》、《人民教育》、《读者》等报刊杂志,我觉得阅读是一种享受,一种片刻的悠闲、优游和陶然的幸福。并且,这样也算是读书了,不会有“一日不读书,便觉面目可憎”的感觉。如此的“偷懒”,或许还能“偷巧”,获得某种启发和指引,有助于手头工作的完成。
  刚参加工作的头几年,我偷懒读了上海教育出版社的《小学数学教学指导书》,它让我熟悉和明白了小学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和基本教法;偷懒读了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游光华等主编的《优质课的设计与施教》,它让我这个课堂上不会说话的人(读师范上实习课时,需要女同学一句一句教的人)教会了说话,话多了还学会了选择;我还偷懒读了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全国特级教师经验选》,偷懒读了邵瑞珍的《教育心理学——学与教的原理》,它让我明白了,要教好小学数学,仅有经验是不够的,只有彻底的理性才能赋予一种大气。
  这样的偷懒,偷来了技巧,偷来了观点,偷来了方法,偷来了思想,偷来了习惯,也偷来了自己的进步。
  今天,我又偷懒读到了《人民教育》编辑部组织编写的《“新课程小学数学思想方法解读与备课”专辑》。啊,它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偷懒。因为它不是教辅手册,但有精当的教学辅导,如黄爱华、罗忱红老师撰写的《理解意义培养数感——“数的认识”备课解读与难点透视》。更有我非常敬重的曹培英先生的《“图形与变换”教学漫谈》。曾几何时,我和王春伟老师一起研究过“平移与旋转”一课,当时苦于不能把握“平移”与“旋转”的本质。今天读到曹先生的力作,我茅塞顿开。高观点、大背景下的“教学漫谈”,解渴啊!
  还有大量的经典课例,让我回味再三,获益良多。这样鱼和熊掌可以兼得的懒不偷,岂不犯傻?
  偷懒是人的天性,也是人类社会得以前进的动力。研究人类行为学的学者发现,最优秀的工人毫无例外全是“懒虫”。而那些看似勤快的人因为工作熟练了,就不想有所改进,他们的效率反而低些。爱偷懒的人总幻想着能够有更先进的玩意儿能减轻负担。那么,我们老师在工作之余或工作之中,不妨也试着“偷懒”一下,说不定正是你的“偷懒”给学生带来了莫大的收益!
  本文摘自《我就是数学》,华应龙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10月出版
  【名师笔记】
  给孩子成长的力量
  ■华应龙
每个孩子都是珍贵的生命,敏感而顽强,需要教师悉心地呵护和理解。好老师应该在课堂里“种太阳”,给孩子以生长的力量。
  新朋友成君送我一本新书——《好老师是自己找的》。
  看着书名,我愣住了——好老师怎么是自己找的呢?我们只说“麻烦是自己找的”。如果“好老师是自己找的”,那是不是在暗示家长要去找校长给自己的孩子安排一位好老师?如果“好老师是自己找的”,那坏老师是不是也是自己找的?
  什么样的老师才是“好老师”呢?作者通过33篇古今中外好老师的故事,导引出对教师特质及教育现状的分享,帮助我们更进一步深入思考教与学、成长与改变的意义。每篇故事不仅是教师本身所常遇到的困境,更是校园生活中所常见的景象。
  常言道:书是一位不开口的老师。如果这是一本好书的话,那这位“好老师”是不是也是我们自己找的呢?从北京去广州的飞机上,我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实在是心醉神迷的享受。在诗化语言的字里行间,我回味着、寻找着。
  “好老师是自己找的”,我们不要好为人师,大爱无痕,大音希声,大智若愚。作者说:“好老师,有的在学校,有的在市场,有的在故事里;真正的好老师是学生自己找的,真正的老师不会告诉你他是你的老师。”以前,向学生自我介绍时,我总是这么说:“我姓华,大家叫我华老师。”当时就觉得不舒服,但又不知道别扭在何处。现在,我醒悟过来了:“真正的老师,不会告诉你他是你的老师。”
  好的东西都不会轻易得到,需要自己的付出。入宝山而空返,是常有的事。“好老师是自己找的”,好的学习应该是老师和学生共同创造的。因此,应该做一个会偷懒的“好老师”,不要自己吐沫横飞地说出结论,最后加上一句看似十分民主的“是这样的吗”,其实只让学生回答出一个十分可怜的字——“是”。
  “好老师是自己找的”,那么,老师们的作为呢?杨先生在“引子”中说:当老师的人“本身会是一个网!他是丝线做的,他也是许多小洞洞做的。他提供着知识的可能、智慧的沃土;他也让学习者,如风一般自由穿梭在许多小洞洞之间”。创造出可以妙悟的心灵空间,应当是老师们所追求的!
  《好老师是自己找的》,杨茂秀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3月出版
  【名师荐书】
  《创新启示录:超越性思维》,王健著,复旦大学出版社
  推荐理由:这本书,我一字不落地看完,之后又把不少章节回头看了两遍、三遍,并把它放在手头,常常翻翻。因为它让我和作者一起享受到了超越性思维的乐趣,教给我很实用的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也带给我教学创新的灵感,改变着我的人生态度。
  
  《好玩的数学》,张景中主编,科学出版社
  推荐理由:这套书像爱因斯坦那样把有趣的数学题当作休闲、调节的玩具,可以放在案头、床边,边读边思,边做边悟。通读了这套书,你就会爱上数学。它既可以让你领略数学的美妙和魅力,也可以增加你教学的底蕴和功力。
  
《给生命涂上爱的底色》,李烈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推荐理由:一位普通的小学数学教师是如何成为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的?读了这本书,你就会发现,当爱成为生命的底色,美德就是智慧。


本文转载于《中国教育报》2011年3月24日第6版


100#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9 12:28:04 | 只看该作者
借助博客平台  开展网络教研

——白沙县教研室2010-2011学年度网络教研工作总结

白沙县教育局教研室


http://res.hersp.com/content/1258956


海南hersp的网络平台的建立,给一线学校教师提供了便利,在教研院和局党委的正确引领下,我们抓住网络跨时空、近距离的特点,继续开展网络教研。为了全方位的把我县的教学成果、教学经验与大家一起分享,让问题与困惑得到研究和解决,我们建立起了以县小学教研室为中心的教研网络,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我室指定专人负责管理与指导,经过不懈的努力,我县各片区学校已与县中小学教研网链接,绝大部分教师拥有了自己的博客,能熟练在网上交流、点评、发表文章、上传图片、视频。各片区学校领导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积极主动并组织教师参与网络教研工作,收到良好的效果。下面将一年来网络教研的点滴做法和大家分享。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工作制度和激励机制。

网络时代的到来,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没有一定网络知识的人是一种新的“文盲”。开展网络教研不仅是新的教育形势的需要,也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需要。为了加强我县教研工作的管理力度,局领导要求教研室把网络教研纳入常规教研管理体系,负责全县的网络教研组织指导工作,学校教研室要建立博客工作群组,同时还对教师参加网络教研活动提出具体的要求,进一步加强网络教研的领导策略,为我县网络教研的快速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为表彰先进,鞭策后进,树立典型,今年10月21日,教育局举行一年一度的全县教研工作表彰大会,拨出专款对网络教研工作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大大激发了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二、加强资源库建设,提供优质资源。

面对全世界教育信息化的浪潮,我国教育部提出了以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战略的要求,加强教研网络建设、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已成为我们当前最紧迫的任务之一。近几年,我县在海南教育研究培训院的引领下,利用hersp建立博客平台,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深化网络教研改革,在资源管理建设方面做了一些尝试。

跟其他兄弟实现相比,我县的经济文化相对滞后,为了给广大教师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提高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我们主要抓动态资源建设:

1、收集优质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我县每年都进行教师基本功比赛,优质课比赛,优秀课例、优秀教案评选,农远资源说课比赛等,每次活动都会积累一些比较好的教育资源,上传到博客上供全县教师共享。

2、撰写学习心得,分享学习收获。外出听课、跟班学习的教师,要求上传学习心得体会,实现一方学习,多方受益。

3、提交学习报告,传达教育信息。外出学习的教研员,要提交学习报告,并以简报的形式,呈现前沿理论,传达最新教育动向。

4、发动各片区参,共同开发资源。为加大资源库的动态建设,我们发动各片区学校、教研室组织人员参与资源开发建设,取得骄人的成绩。截止2011年10月31日,本网站访问人次: 52891,发表文章数: 1114,文章被阅读数: 169392,文章被评论数: 8269,教学视频88个,群组文章数1152篇。据调查,教学视频很受一线教师的青睐,因此,我们非常重视视频的制作和上传,对教研形式的开展,片区领导也很关注,为了满足一线的需要,我们要求片区将开展的活动以简报或简讯的形式上传,比如,2011年3月6日,白沙县小学教研第二区龙头学校邀请了全国特级教师武凤霞老师、河南濮阳市特级教师武硕文老师作课堂展示和讲座。吴凤霞老师为大家展示了一堂精彩的古诗词教学课——《渔歌子》。她的课堂轻松、质朴,没有一丝强势,真正回归了语文教学的本位。武硕文老师的专题讲座—《我的读书生活》,传递了阅读的真谛,感动了在座的老师和学生。

为了进一步了解、感受北京优质、前沿的教育教学信息,转变观念,开阔视野,不断提高我县小学教师的业务素养。2011年3月30日,白沙县小学教研第二区特邀北京垂杨柳中心小学张淑俊副校长、宋为等骨干教师一行4人到我县开展教学观摩活动。北京垂杨柳中心小学的老师展示了三节精彩的观摩课,分别是宋为老师的数学课《三角形的认识》、杨雪老师的音乐欣赏课《三个和尚》和于松建老师的语文课《可贵的沉默》。北京青年骨干校长、垂杨柳中心小学张淑俊副校长的专题报告《让生命阳光般灿烂》更是把活动推向高潮,让在座的领导、老师感受到了北京垂杨柳的教育阳光般灿烂,活动之后,片区教研室及时上传教学视频和活动简讯。目前白沙县一小开发了英语、体育校本教材,元门中心校开发了乡土教材,我们将动员学校发到我们的博客,充实资源管理库,让更多的学校学习、借鉴。

三、精心设计议题,组织在线研讨。

一年来年来,我们分别组织全县教师参加不同层面的在线研讨活动,有小学的,也有中学的,有县级的,也有省级的;由省级到县级,由县级到乡镇层层推进。经历了在摸索中学习,在学习中发展的历程。

每一次在线研讨之前,我们首先确立活动的主题,好的主题是在线研讨得以成功的必要前提。确定主题的原则:1、确定的话题要贴近教师的教学实际,让参与者有话可说;2、专题有一定的启发性,能激发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反思;3、研讨的材料来源于教育活动的实际;4、问题的角度有新意,有利于拓展参与者思维宽度。



今年,我们开展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学科在线研讨将近十次:

2010年11月25日,白沙教研第一区举行了“如何说课评课”主题研讨活动,县教研室小学语文教研员符小兰老师以县一小黄春燕副教导主任的语文研究课——《伯牙绝弦》为例,做关于“如何观课评课”的主题讲座;活动之后,一小教研室把本节课的视频和相关讲座挂在县教研室的博客上,于2010年11月29日-12月3日在网上进行课例研讨。并要求小学教研第一区的教研员会后撰写一篇关于本次活动的心得体会,不少于800字,于11月30前上传到县教研室的博客上。参与研讨活动135人次,评论数225条。

为了搭建片区内校际教师之间交流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进一步落实并有效实施教育局教研室小学教研实施方案,白沙教研第四片区于2010年11月30日—12月1日(两天)在片区内举行了授课、评课等教研活动。活动由邦溪镇中心学校牵头,蔡亲兴校长带队。这次活动县教研室孙定志主任和语文教研员符小兰、符秀珍、张忠旺、陈林教研员全程参与。活动结束后,将语文、数学、英语三位教师的教学设计及教学视频挂在教研室博客上,开展片区在线研讨。参与研讨214多人次,评论数580条。研讨以分散的形式进行,语文《老人与海鸥》、数学《观察物体》、英语《《My Friends》》视频和设计分挂在:http://my.hersp.com/52064/blog.aspxhttp://my.hersp.com/9256/blog。活动分观看、研讨、总结三个阶段完成。

2011年10月28日,白沙县教研室围绕“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开展中学语文网络在线研讨,教研室彭立全主任和省级骨干李南梅校长主持了本次活动,因为领导重视,研讨非常成功,参与的老师们积极发言,十分踊跃,谈了许多成功的经验,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点击数608次,评论数1570条.研讨网址(海南省中学语文教研网):http://my.hersp.com/9027/blog

2011年10月28日—29日,白沙县小学教研第一区围绕“如何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如何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让阅读与习作相结合的具体方法有哪些;你有哪些有效的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的方法?”四个议题进行网络在线研讨,研讨网址:http://my.hersp.com/52064/blog.aspxhttp://my.hersp.com/9256/blog。点击数共951次,评论数共759条。

2011年10月31日,教研室小学数学围绕“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减少教师的工作量,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我们应该如何设计有效的练习题(作业题)。”研讨议题组织在线研讨,研讨网址:http://my.hersp.com/9256/bloghttp://my.hersp.com/601076/blog.aspx。点击数共654次,评论数共459条。

2011年10月29日——11月7日,白沙教研第一区以课例——《除法的意义》带动,围绕“1、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定位好教师主导地位,促使学生发挥学习主动性和主体性2、如何让课堂教学重点突出,促进教学目标有效达成?3、计算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三个议题以分散的形式展开网络在线研讨。

四、编写活动简报,凸显活动特色。

以简报代替总结,真实记录教研活动的过程,这是我们开展网络教研活动的一大特色。在线研讨活动简报是我们的保留节目,今年我们又新增了三款简报,一是外出学习简报,二是送教下乡简报,三是表彰大会简报,四是片区教研简报。每次活动之后,我们都进行认真的统计、总结,并通过简报的形式对活动过程进行梳理、归纳。我们设计的简报内容紧扣主题,风格图文并茂,最重要的是它真实记录了活动的整个流程,让人看了如临其境,加之有精美的字体和图案点缀,既引人驻足,又避免审美疲劳,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小学教研第一区网络简报——片区联手合作  实现资源共享

主要内容有:活动方案、传经送宝、课型介绍、教学视频、交流信息、活动心得、活动小结等八个板块。(收录在9256片区教研简报栏目)

小学教研第四区网络简报——激发智慧火花  分享教学成果

主要内容有:活动方案、观课评课、研讨统计、教学设计、教学视频、教学剪影、精彩点评等八个板块。(收录在9256片区教研简报栏目)

2011年5月25日,我县迎来了海南教研院小学数学科组送教下乡活动。本次活动在白沙教研第一区龙头学校举行,来自全县200多名小学数学教师参与了此次活动,此次送教活动主要有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展示和专家讲座两个部分:上午由海口九小贾艳老师和琼海实验小学陈奕军老师展示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重叠问题》的教学。课后,我县小学教研室孙定志主任组织教师现场互动交流。最后,由海南教研院李国良、陈凤云等专家作精彩的点评与解答听课教师所提出的疑难问题。下午,李国良老师针对上午“同课异构”的两节课做了深入评析及对比评价。并作关于《把握教材、明确目标、注重过程,提升“实践与综合应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专题讲座。

活动之后,数学教研员王荣曦老师组织教师编了一期简报。主要内容有:专家讲座、课例再现、互动交流、问题聚焦、一方心得、精彩语录、活动总结七个版块。((收录在9256送教下乡简报栏目)

2011年5月,我县骨干教师、教坛新秀在局领带的带领下,赴东北三省考察学习,回来后教研室物理教研员张忠旺老师也编了简报,(收录在9256外出学习简报栏目)。

2011年9月21日,小语教研员符小兰老师带队赴广州参加全国第一届小学语文汉语拼音于识字教学观摩研讨,回来后写了一篇题为《一份教学的盛宴   一次智慧的启迪》学习报告,编了一期主题为《关注低段教学夯实语文基础》外出学习简报。(收录在52064和9256外出学习简报栏目),最近几期在线研讨也编了简报,挂在研讨专题简报栏目里。

五、问题与不足。

我县的网络教研工作虽然有了初步的成绩,但是暴露出的问题和不足也不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的学校、教师认为在线研讨无聊,浪费时间,没有真正认识到网络在线研讨的重要性、实效性,参与的热情不高,敷衍了事。

2、目前我县还有不少学校由于条件的限制不能拉网线,一些规模较小的完小至今仍进行单机操作,因为计算机紧缺,教师实践机会少,导致计算机技术缺失,不会上网。

3、有的学校接通了宽带,但缺乏科学的管理,造成计算机中毒瘫痪 ,影响了网络工作的正常运转,造成网络资源的极大浪费。

4、学校一些管理者对电脑常识不精通、对网络教研重视度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教师参与研讨的热情。

六、改进的措施。

针对以上的问题和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主要在几个方面上下功夫。一是以行政干预为抓手,完善网络教研制度,将网络教研纳入教师评价体系。二是加强网络资源建设,为教师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三是充分发挥教研室的组织、指导、服务职能作用,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网络研讨活动,让网络教研与课堂研究对接;四是加大对各乡镇中心学校教研室的指导力度,提高乡镇教研员的专业素养;五是积极寻求多方面的专业支持,与名师名校对接,通过专家的引领,转变观念,克服消极情绪。

我们的网络教研工作虽然起步慢,设备差,但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取得

的成绩一年一个台阶,2008-2009学年度,荣获海南省网络教研三等奖,2009-2010学年度我县网络教研工作率居全省第四的先进行列,得到了省专家和领导的好评。2010年11月18日,我室被邀请参加“网络教研课题研讨会” ,根据陈夫义院长主持的《基于博客的网络教学研究与实验》课题组的安排,我们整理了近年来在网络教研方面工作的经验和做法,我们的子课题《在线研讨活动规范化探讨》研究成果收入课题汇编。在网络教研方面,我们虽然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是还有很多盲点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与探索,如何在现有的基础上,继续加强网络教研建设,继续提升资源建设水平,不断地延伸融汇新的思想,引发我们对深度教育变革的更多思考,使其成为贯彻落实国家新课程标准的利器、新型学习方式的有力支持工具,凸现信息化的教育效益,仍是我们继续思考、探索、实践的重要课题。





2011年11月3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4-28 18:40 , Processed in 0.13455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