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师博览》杂志副主编方心田先生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0 01:21:50 | 只看该作者
写作是一种需要


    我愈来愈有这种感觉了。
    就像吃饭,我可以一天两天不吃,但我不能五天八天不吃。我时不时地就需要坐在电脑前,静静地对着刺眼的屏幕,脑海里翻涌着思想的浪花。
    坦白地说,现在的我没有多少附着在写作上的异物,比如名誉、金钱,写作本身成了我主要的兴趣和目的,我只不过需要释放,释放内心的郁闷、愤怒或者喜悦、幸福。我已经多年不投稿了,觉得投稿是很幼稚的行为;我也不想加入写作团体,觉得那些团体实在是禁锢人的东西,甚至是罪恶的渊薮。我只想独立地写,独立地看,独立地做人,独立地享受这个世界给予我的小悲小欢、大离大合。
    近年来,由于城市空间日益逼仄,生态日趋恶化,而房价又奇高,交通又紧张,我常常想到去乡下生活,盖几栋瓦屋,整几块菜地,晒晒太阳,听听鸟语。但想过之后,又觉得特别吃惊,天啊,这不是我小时候过的生活吗?怎么活了几十年,到外面的世界转了一圈,又要转回来了?难道这是一种宿命?此外,或许还有神的启示。近来我常常做梦,梦见回到老家,依旧是简陋的瓦屋,寂静的场院,早已逝去的奶奶和父亲也在,更有终日里忙个不停的母亲,奇怪的是,现在我内心里深藏的人和事也常常活跃在梦里,在我一个人的舞台上演绎着或缠绵悱恻或惊心动魄的传奇。
    我是不是已经老了?老想回到过去的时光,老想回到亲人的身边,老想堕进隐秘的温暖的爱的故事里。上天知我忆其人,使向人间梦中见。圭亚那印地安人认为,梦中的人是暂时离开肉体的灵魂。我很信这句话,很信灵魂说。现实是如此令人憔悴,而灵魂使人得以解脱。我虽然还不是教徒,但我相信那些信仰。很多社会问题,只靠世俗的手段是解决不了的,必须依赖某种信仰,必须让每个人建立起一个精神王国。“人没有信仰,就不能认识真正的美好,也不能认识正义。”(帕斯卡尔语)人没有灵魂,无异于行尸走肉;国没有灵魂,无异于角斗场,相搏相残的必然是每个国民。
    当有了自己的灵魂,写作就变得非常自然也非常容易了。我曾经说过,作家有很多种,而我只想做一种“说真话”的作家。我知道,这个愿望在中国的土地上要想实现会很艰难,但我会努力,会尽力驱除内心的恐惧,去赢得实话实说的快慰。巴金曾经说过一句我印象深刻的话:说谎的文学即使有最高的技巧,也仍然是说谎。我的灵魂昭示我:我会一直写下去,力求写真;也会一直说下去,但不会说谎。
    本书是我出版的第二本文集,选萃了我近五年创作的70余篇散文随笔。艺术质量如何,我不想吹嘘,但它真实、真切、真挚,秉承了我一贯的记实写作风格,的的确确是我精神成长的点滴记录,是我倔强的灵魂在路上踽踽而行的影子。
    感谢XXX为我作序,感谢在我生命里润泽过我的所有亲人、朋友和陌生人。
    感谢生活!
    是为跋。

                              (本文为本人即将出版的散文随笔集《平静的忧思》“跋”)



12#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0 01:24:17 | 只看该作者
回到精神河流的源头
——读方心田《平静的忧思》有感
史金霞
《平静的忧思》这本书,放在床头已三个月了。
常常,在静夜无眠之时,我倚在床前,黄晕的灯影里,翻开它,清思,浅笑,浩叹,长想……心波随之漾开,灵台为之激荡,一如书的封面设计,那带蜿蜒流淌的水,汩汩而去,回溯到我们“精神河流的源头”。
(一)残忍的故园
刘小枫曾这样描述“故园”:“‘故园’并非仅指曾经生活过的地方,但并非人人都有自己的‘故园’。严格来讲,‘故园’是个精神性的语词,其中凝结着某种弥足珍贵失去了又无从寻回的气息。
所谓故园,只有在你失去后,才能拥有。
还有什么,比这更残忍吗?
你只有远离了它你才能发现它,你远离了它后你便发现了它,而你却再也不能重新属于它,你从远离后发现的那一刻起,你就在生活中永远地失去了它,你意识到你已永远地失去了它以后,你便开始日日夜夜地思念着它,可是到了儿,你在这漫长恒久的思念的过程中,终于明白,其实,当初你跟它在一起时,你是多么地憎恶它而想方设法地逃离它,而当你发现,你的全部都植根在它那里时,你已经只能在回忆里,一遍遍温习它给你的美与丑你对它的爱与恨,你是再也回不去了,它却永远是它。
心田兄一直希望我能为这本书写点文字,我却一直不曾动笔。
之所以迟迟不动笔,全是因这笔墨中,蕴了太浓太厚太重太苦涩的心事。我需将它化开,化到我可以试着用一串字符表达的程度,才敢写字。
我不知道老舍先生在抗日战争一触即发的前夜,是用了多么强大的毅力,才能够那样,幽远清凉地写出《想北平》的,可是我却能体会出,他文末那一句淡淡白白的“好,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里所藏储的深情。
正如,我不知道,心田先生是如何克制自己汹涌的情感之涛,而刻画出二十二篇“乡村场景”,缅怀那“故园”的万年河、大港渡,回味那“故园”荸荠的甜润、花生的肥美、爆米花的芳芬,流连那“故园”的露天电影、秋天的田野和醉人的鄱余万……
那是怎样的一个“故园”啊!
那是“地上池塘、心上港湾的源头活水”,那里,有裁缝乌里走家串户“势如破竹”,有秃顶放映员吃完“排饭”,猛踩“小黑猪”“突突突”地发电放电影,那“瘦棱棱的枝条上”,“长满了绿叶和白花”,“一朵花一粒枣”,“身子单薄,但生枣子很卖力”的枣树,不正是我们的“故园”吗?
那“故园”,那孕育了我们的“老家”,那无数次为我们而“受伤的妈妈”,那栖居着世界上最爱我们的人的地方,那地方,有许多与我们血肉相连的人,他们默默地在那里受难遭灾,再默默地自己疗伤,那任你在寒夜里,凝眸远望,萧索,失神,怅惘,再有多少“痴爱”与“深忧”,也无能为力的“故园”。他们与她们,还有它们,构成了你的全部“故园”的风景,你的童年,你的母校,你的第一份工作,你的老同学,你的小家庭……你全部的生命之根啊,一直扎在“故园”的泥土里。
可是,是什么时候,你渴望对它的逃离?是什么原因,你拔出生根的双脚,将脊背留给了“故园”,将自己扔在了路上,扔给了外面?
难道,只是为了这最后的,无奈的获得吗?
所谓故园,只有在你失去后,才能拥有。
当我们这些渡客,再摆渡回到你的港口时,我们那残忍的故园啊,你为什么没有一点责备,而我们又为什么好像是过客?
因此,我觉得,这部文集的第一辑,“乡村场景”,是方心田先生献给“故园”的一组离歌,第一辑的第一篇,《过渡》,则是一个漂泊者内心的吟哦。
(二)飞满梦想的天空
“我等年轻时,无不像飞蛾一样扑向城市;等到岁月老去,又大都渴望回到乡村。如今,我站在城市,遥望乡村,仿佛在怀想一段动人的爱情。”
心田先生这诗一般的语句,真情,诚挚,灵动,忧伤,让我不禁咋舌生叹。
第二辑“城市漫笔”的十四篇文章与第三辑“屐痕处处”的十二篇文章,我将其视为姊妹篇。
作为一位弄文为生的文人,这两辑共二十六篇文章,除了承续第一辑的敏感多情深衷婉款之外(如《在路上》、《火车》、《安妮是一种病》、《流浪季》、《今生,谁为你筑一座风雨茅庐》等),还向我们展现了方先生博雅开阔的襟怀(如《漂浮的城》、《没有爱情的人是可耻的》、《冲出人生的缩减漩涡》、《低碳的风雅》及“屐痕处处”一辑中的篇什等)、幽默风趣的性情(如《知己一梦是红颜》、《好女人是男人的净化处理器》、《男人的味道》、《婚姻随想》、《澳门的女导游》等)和他对生活的无限热爱。
帕斯卡尔说,人,是会思想的芦苇。
方先生说,在铁栅栏还像一堵围墙的时代,我们只有努力地朝天上生长,以汲取那些明媚的阳光、新鲜的空气。
第四辑“思想放风”(13篇文章)和第五辑“人文品鉴”(11篇文章),我亦将这两辑文章,连为一个整体。
如何评价一个知识分子呢?
我想,还是用心田先生的话来说吧,“最关键的,不是看有没有文化,而是看有没有良知”。从这两辑共24篇文章中,我们可以触摸到一颗随着时代的脉搏而激烈跳荡的男儿之心,我们可以听到一颗有血性的心脏的,庄严而沉重的,“怦怦怦”的呼吸。
这呼吸,是元气淋漓的人性的呼吸;这呼吸,关涉着这个世界给予的小悲小欢、大离大合;这呼吸,倔强而顽强,从泥土里生长,向天空去飞翔,翕张之间,传递着真实的力量,为了美丽的梦想!
(三)建起一个精神王国
我与方先生可谓神交已久,但素未谋面。
对他的全部认识,皆从文字中得来,文如其人,人如其文。
读他的书,第一辑让我清夜浩叹,拂起我缭乱的乡愁,回望我梦海深处的故园,喟叹复喟叹,凝睇即潸然。
第二辑,让我心生万端感慨,叹人事无常,种种情愫,随风飘散,人生漩涡,多少无奈与欢歌?
第三辑,则羡煞我也,好一个潇洒的方心田!江南,塞北,中原,异域……踏遍青山人未老,屐痕处处印珠玑。
第四辑,读来竟如韩愈听颖师弹琴,心田诚能尔,时以冰炭置我肠!对“偷看”的反思,直击“我们的现实处境与心境”,一个“购书的恐惧”,道出了对自由和人权的渴望,“老了才说真话”?一个问号里,多少无奈与苍凉……
第五辑,读书读人,观影观剧,另开一片洞天。老先生者如钱理群,别具慧眼,是一个“非常重感情、有激情”的人,是一个“非常有自信、有活力”的人——“这是一个可爱的人”;突围的囚徒如索尔仁尼琴,对于我们中国人,是“朴素的教科书”,教育我们,“如何做人,如何写作,如何为多灾多难的祖国尽一个公民的责任”;章诒和的《往事并不如烟》,龙应台的《大江大海一九四九》,范晓波的散文涂国文的诗,魏建宽,王芳……这一串串令人齿颊生香的名字,都从心田的书里翩然向你走来,携着他们各自的风华,让你为之倾倒。
所惜的是,影评与剧评仅收录了三篇,略为单薄了一些,实不能一快朵颐。期待在他下一部著作中,能够弥补读者这一遗憾。
纵观这部《平静的忧思》,诚如作者自叙,它“的的确确”是作者“精神成长的点滴记录”,是作者“倔强的灵魂在路上踽踽而行的影子”。
方先生认为,很多社会问题,只靠世俗的手段是解决不了的,必须依赖某种信仰,必须让每个人建立起一个精神王国。阅读他这部书,浏览他的博客,点击他的微博,以及欣赏他拍摄的那一帧帧优美的图片,我都充满了感激之情,感激上天,赐予我这样一个朋友,在我的生命里,可以给我这样的机会,走进他的精神王国,领略他的精神风采,得到智慧和激情的润泽。
写至此处,不禁望一望QQ,或许,方先生的头像又会闪闪动来,问我:“我们计划下周去婺源呢,油菜花开得最旺时,想不想参与?”
                                         
                                                            于 2011-4-2
史金霞,中学语文名师。现在苏州市工业园区星海实验中学任教。
13#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0 01:25:00 | 只看该作者
原文地址:方心田的心田作者:范晓波
朋友心田有新书《平静的忧思》出版,有报刊要刊登评论文字。心田希望我也写一个。我平常没怎么写过书评,就以朋友的身份写了个人物印象记。但愿能给关心他的朋友和读者提供一个新的观照角度。
有次出游,家里的警察假装随意地问我:和谁住一起?
我特坦然地回答:方心田。
电话里立刻冒出一些森然之气:方心田?
我反应过来,补上:不是女的。
警察仍在狐疑:方心田会是男的?!
后来才知道,不少人初听这名字,都以为对应物是个女的。
我没有这样的误会,我是先看见对应物,才看见名字。大概是1992年高考前吧,我刚从上饶师专毕业不久,方心田和我的一位同学到鄱阳监考,跟着我同学到鄱阳中学我父母家里来找我玩。
那位同学在师专时和我交往并不多,我们坐在光线昏暗的客厅里,很客套地怀着还很新鲜的旧。方心田坐在一边,挺配合地安静而温和地笑着,雪白的牙齿在寂静的空气里显得十分醒目。
这副雪白的牙齿在记忆里晃动了十余年,直到2003年,我才再次见到它的主人。
20032004年,我和方心田在江西教育期刊社做了一年同事,我和他的交往密度远远超过了充当媒介的那位同学。这段交往,远非和谐一词可以定义。
我觉得使用甜蜜这个略显暧昧的词也不算过分。
我并非善于经营友谊的人,坦率地说,对朋友这个越用越廉价的词是有些犯怵的。我不会轻易指认一个人是朋友。有甜蜜感的同性朋友至今恐怕不会超过一个巴掌。
他们大多性情敦厚,善良而有宽容心。我们大多志不同道也不合,但时间久了,就会想他们,比一个男人对一个女人的想念,来得从容,因而也更持久。
见面了,也不一定非要说什么,就是坐在一起,随意地喝酒,特别松弛,享受那种什么话都可以说什么情绪都可以让对方了然的无忌。
我们基本都有过20年的交往,猴子伪装成人之前是什么模样,彼此都很清楚。
方心田和我那几个彼此见证过青春期的朋友很相似,不相似的是,他还是个比较经典的文人。
有他本人的口供为证:方心田本名方新田,1988年初次发表文学作品时才启用方心田这个笔名。此后,笔名基本取代了真名,真名变成曾用名被人遗忘了。
80年代那会儿,农家孩子考大学的目的就是超越“田”字的围困与束缚;因此,摒弃新田这个农耕旨趣浓重的名字当然是可以理解的。不过把新田直接更改为心田,在我看来是有一定风险的。
任何一个女人听说丈夫同一个叫心田的人结伴出游,第一反应肯定是肾上腺素分泌过旺;另一重风险,心田在汉语里的对应词是内心,准确地说,是内心一种更抒情更修辞化的说法。
一个男人用心田做名字,等于向世人宣告,这是个把精神空间看得很重的人。
熟悉方心田的人都知道,此君嗜酒如命,和朋友聚会,每餐必喝,每喝必尽兴,每尽兴必小醉或大醉。
对于方心田醉酒后的种种憨态,文友们多有记述。最惊心动魄的一次,在西安出差时被文友灌醉,扛回宾馆后呼吸不畅,和他同居一室的单位领导吓坏了,守在床边每隔个把小时就为他号次脉,结果彻夜未眠。
酒是所有饮食中最具精神内涵的东西,可以说,酒是有灵魂的水。不管是借酒浇愁还是借酒装疯,爱酒的人喝的主要是一种情绪;酒也是藏在水里的火,喝酒的人追求的最终是自我超越和燃烧。
如果说方心田也有出卖朋友的时刻,肯定是在酒桌上。
有时我比较克制,他就会歪着脑袋笑眯眯地揭发:你今天没喝到位,我记得你x时喝过多少多少酒。
一个被酒点燃了神经的人,不会觉得自己身上燥热,只认定每个冷静的人身上都是寒冷的。
网友也是方心田精神生活中一个重要的关键词。
酒提升了心脏的温度,网友则拓展了生活的宽度。
曾和方心田一道去外省出差云游若干次。每到一处,必有网友出面以美酒相待。并不像江湖上的传闻,他的网友中当然不乏适龄女青年;不过,更多的是他在一些论坛里共事多年的坛友,男男女女,高矮胖瘦,什么职业什么年龄的都有。
这些人到了江西,他也以同样的热忱陪吃陪聊陪游。
方心田的网友,过去可以拼出一个完整的中国地图;现在,只是中国地图恐不够用,前几天,还分享到他的新西兰网友捎来的葡萄酒。
我没有交网友的经历,只愿同熟悉并喜欢的人交游。在这点上,方心田远比我开阔。如果用手风琴来比喻一个人的心胸,我的手风琴总是合拢的,他的则是经常打开的,不断地,演奏出款款动听的欢迎曲。
方心田做了十多年编辑,眼下已是《教师博览·原创版》主编,不过同这个角色相比,我更看重的是他作为一个独立写作者的身份,这是他的心田里最有深度的部分。
方心田是比我高三届的中文系师兄,他读师专时,正是文学像感冒一样大面积流行的年代。作为中文系学生,他难免也为此发过烧。这影响到他在校和毕业后的诸多选择。
早些年他也会向文学报刊投稿,发表过不少作品。不过很有意思的是,他并不愿加入作协。
我所在的单位有不少人是方心田的朋友,对于一些朋友介绍他加入作协的善意,他总是委婉地谢绝。
这样的写作者,在我认识的人中是十分罕见的。
方心田曾对我说过,他写作不是为了作家头衔,他只想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与体验。
其实,是否加入作协和能否保持独立写作也没有必然关系。但是方心田对于虚荣的警惕和对写作本意的恪守,还是令我十分敬佩的。与之相对立的是一个十分庞大的知识分子群体,他们学富五车,出口成章,在论文和文艺作品里热爱真理;在现实生活中却聪明狡黠,以各种堂皇的借口,和他们所批评的大众一起随波逐流,甚至,背弃常识。
方心田的写作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是浓情美文;二是激情杂文。前者主要关涉乡亲、亲情、友情和爱情,展示了他的温情和柔软;后者则直面复杂的社会现场和人的精神困境,表达的是他的清醒与坚硬。
对于他的写作,不少文友已给予高度赞赏,有学者甚至断言:方心田比许多所谓的著名作家写得更好。
在我看来,精神情怀和现实操守比单纯的文学才华更能区分一个写作者的优劣。
仅就驾驭文字的能力而言,在我认识的作家中,低于方心田的大有人在,高于方心田的也数量不菲;但在写作和做人的格局上都高于方心田的,还真是很少的。
在实用主义绞杀了道德和羞耻感的年代,能做到一个合格的公民就已经接近了高尚;能始终同真理和美感站在一边就已经毗邻伟大了。
大概是2003年冬天吧,和方心田一起坐卧铺火车去北京。夜间无事谈论有关文学的一些人与事,结果在一些无关要旨的观点上发生分歧。我们的顽固都显现出来,分歧就一直僵持了一千多公里,最后谁也没有妥协,只是用喝酒遗忘。
后来渐渐发现,方心田的心田里并非只有随和,对于他想坚持的思想,他的捍卫是坚韧而激情澎拜的。
那时我就想,方心田的心田之前是有个“方”字的。
做一次望文生义的游戏:
一个男人把名字改为心田,表明了他试图让内心长出花朵。
一个人叫心田又姓方,又表明他的内心花园是有棱角分明的围墙的。
底线之外,望见的是他的坚守;底线之内,你可以任意触摸他的温柔。

14#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9 11:30:41 | 只看该作者

左:方心田先生;右:本站管季超。
15#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5 12:41:56 | 只看该作者
十年踪迹十年心


文/方心田

微信上许知远一篇文章,牵动了我内心的一根引线,使停滞日久的思想轱辘急遽地转动起来,我该写写这十年来的一些心迹了。

许知远的文章是《朋友们》,是他为余杰《火与冰》在台湾再版所作的序言。他回顾了他与孔庆东、余杰、摩罗交往的过程,也分别写了他们三人后来的思想变化和人生际遇,引发了我唏嘘的感慨。

应该承认,余杰是给我思想震动非常大的一个北大学子。上世纪90年代末,他的《火与冰》一书风行,洛阳纸贵。那种感觉,就像是久居地牢的囚犯,突然发现门缝里漏进了几丝亮光。这种烛光似的微弱光芒,给了千万囚犯呼吸的力量以及解放的希望。即使像我们这种年龄上大于余杰的一批人,也长久陷于对余杰文字、思想、勇气、力度的迷恋。他的书,几乎是出一本,我就买一本,而且全部读完。现在看来,这种情形非常类似于久渴的旅人,狂喜于买到的一瓶瓶矿泉水。但矿泉水毕竟是矿泉水,不能解心灵永久之渴。于是,那以后的日子里,我陆续去读卢梭、潘恩、哈耶克、托克维尔、哈维尔、亨廷顿、胡适、顾准、李慎之、钱理群、朱学勤、秦晖等中外思想者的书籍或文章,渐渐使自由精神、民主意识的种子落户在了我的思想深处。有了这样的种子,我很少再彷徨四顾,内心变得坚定,眼光也保持锐利,不管遇上什么人、什么事、什么书,我都不会轻易被欺骗,被颠覆,被洗脑,被收买。

2003年10月16日下午,一个偶然的机缘,由朋友引荐,我见到了居住于北京郊外的老乡摩罗。记得我当时的日记是这样记载的:



当有个男人走进房间的时候,我就意识到,期待已久的摩罗来了。他肩挂一个草绿书包,披件休闲西服,着一双球鞋,是那种在街上随处可见的民工打扮。不同的是,他面部略显苍白,但有棱角,戴宽边眼镜,笑起来就眯了眼。他的笑,是很自然的,牵出一波一波的纹浪,让人宽心和塌实。

摩罗像他后期的文字,给我的感觉既有老大哥般的厚道,也有老人式的慈爱。我们是老乡,所以聊的话题就多围绕家乡的古往今来,有对家乡闭塞保守贫穷的慨叹,也有对家乡赤土的情深。我向他介绍自己写作的情况,他听得非常认真,眼睛一直看着我。我一口一句“老师”的称他,他很谦虚地笑着,叫我不要这样。

《耻辱者手记》之后,摩罗陆续出版了《自由的歌谣》《因幸福而哭泣》《不灭的火焰》,都是通过书商联系出版的。他的文字很难有出版社按正常途径给予接生。听说,他编选了一部随笔文集,叫《思想的尊严》,就怀孕了几年,也不得分娩。

摩罗叫我们去他的新家看看,于是我们见着了他疼爱的儿子和贤惠朴实的妻子。他的儿子才10个月,但胖乎乎的极为可爱,在塑料玩具板上爬来爬去,动这动那,很不安分。摩罗不时地用他长满胡茬的脸去亲他,并崽啊崽啊的叫。我说,摩罗老师你是晚育哦。他笑着说,我是走了太多弯路。



那时我的心情很激动,因为摩罗的书几乎给了我同样的思想震荡,而且因为出身和经历相似,还有着和余杰不一样的亲近感。听说我很想见到余杰,他当即跟余杰打电话,约好晚上一起吃饭。我的日记里是这样写的:



在吃饭的时候,摩罗显得很风趣,总是说些让空气放松的话语。而年轻俊秀的余杰却不同,一边吃着一边说些让空气十分凝重的话题,这和他的文字正是同声相应。

余杰是应摩罗的邀请而来的。看着中等身材的他和他高挑漂亮的妻子迈进包间时,我很有点激动。《香草山》传播很广,我也非常喜欢,所以等他们落座后,我就问他的妻子,你是否就叫宁萱?大家都笑了,他妻子微笑地看着余杰说,宁萱是他虚构的。

余杰和摩罗说着话,一个说得不急不缓,但内容大都是和国人国情有关,很让人听得沉重,一个听得认真,只插进一两句表示自己的看法。看得出,刚从美国回来的余杰又有了很多新的思考和见解。我很佩服他对某些数字的记忆,这些数字都关乎历史及现实。

我也向他提着几个小问题,他仍是沉静地解答,并微微笑着。不会很热烈,但一点也没有傲慢,做到了有礼有节。他的孩子般的脸相和他深沉忧虑的思想给人很大的反差感,也许这正是他不同于别者的地方。

让我最为欣羡的是,他和他的“宁萱”走路总是手拉着手,下楼梯时“宁萱”就挽着他的臂。他们真的是一对金童玉女。



我和余杰就是一面之缘。也许他对我不会有什么印象,但我从此牢牢地记住了他的面容,他的神情,包括对他一往情深的妻子“宁萱”。以后在他不断遭受着来自官方的非法、非人的待遇时,我就想:余杰,就是现代版的十二月党人吧,因为他的妻子多么像十二月党人的妻子!

有一次去香港,我逛书店,看见余杰的新书《致帝国的悼词》,我毫不犹豫地买下。我知道,当你买下一个人的心血之书时,你就是对他默默的最大的支持。后来过关时,我虽然惴惴不安,怕被查抄,但终于吉人天相,顺利捎回。后来很多年,他的文章已经很难在大陆露脸,只有在网络上偶露峥嵘。他对某大员用“影帝”一词形容,虽有点不忍,但确乎传神,于是传遍大江南北。

北京一面,往事如烟。我当时乐观地、天真地感慨道:“摩罗、余杰,当代中国思想文化界的双子星座,看得出,他们是很幸福的。”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可是,十年过去,酒尚温热,灯还亮着吗?走的走了,变的变了,世事沧桑,人心不古。怎一个叹字了得!

摩罗的变化,是我难以预料的。虽然许知远说他本质是一以贯之的,贯穿的是受害者情绪,愤怒与自怜,开始是个人受害,后来是国家受害,使他变成了大家陌生的摩罗。但我无法理喻的是,根植于心的民主、自由理念,怎么会轻易地被自己情绪或者社会环境左右?2003年之后,为了开设专栏之事,我还去过摩罗的家,看着他与逐渐长大的儿子嬉戏,欣羡着他满墙满地的书房,我觉得他已经走出了“耻辱者”的心狱。他写随笔,写小说,关注乡村和乡民,研究人类和社会,正呈一发不可收之最佳状态。那时,他写的专栏随笔,还常常使我们的老总头疼和害怕呢。

2006年6月,应江西师大《读写月报》邀请,摩罗和钱理群先生来到南昌讲学。我一场不落地聆听了他们的精彩报告,受益匪浅。我为此写了一篇长文《这是个可爱的人——钱理群先生印象》。那时,摩罗仍像邻家大哥一样地微笑,一样地淳厚。开了微博之后,我们相互往来,示好与启迪,那种感觉也很不错。可是,他那本奇书《中国站起来》出版后,我也发出许知远一般的惊叹:他怎么成了一个法西斯式的学者?道不同,不相与谋。余杰与他绝交,这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但我仍然关注着摩罗,我知道,我身上和他有着太多相似的东西,有时候我甚至差点就认同他的民族意识、国家意识了,但我可能离京城太远,皇家文化对我鞭长莫及,所以,我尚能保持一定的清醒和距离。生活中很多朋友,曾经相濡一沫,最后相忘江湖,本来也是常事,可是我们虽然交集不多,有点心灰意冷,但终究还是相互记挂着,至少我是这样。

至于孔庆东,我作为一个编辑,也和他有些交集。他的书,我其实没怎么看过,只读过他零星的文字,特别是博文。他是耐人寻味的一个文化符号,具有浓重的中国特色,无论长相,还是思想。2009年7月,我去青岛参加一个语文教育方面的会议,有幸见到了孔庆东。我给他递上杂志、名片约稿,他很谦逊地接受、点头。他当时做了一场报告,确实很精彩,我至今记得他报告的精粹:语文教师,要做三大家:玩家、杂家、专家。可谓提纲挈领,四两拨千斤。会后,他陆续给了我两篇稿子《语文教育要降温》和《孔乙己考研》,刊发后读者也反映不错。可是,在后来的网络阅读中,我逐渐发现他的言论、思想在嬉笑怒骂之间明显变异且怪诞了,比如他在新加坡上网说朝鲜自由;他鼓动民粹,支持专政;他发明出著名的“三骂”等等。现实里,为了隐私、安全或者自由,人和人本来是需要一定的距离感的,但有些人会逐渐靠近,成为拥趸,而有些人则渐行渐远,远至不可望其项背,甚至产生面目可憎之感。也许,发生这样心理剧变的,远不止是我一人吧!

现代社会的优点,不是你死我活,我败你荣,而应该是在文明、法治的前提下,自己生活,也让别人生活,自己自由,也让别人自由。至少,人格应该是平等的,思想应该是自由的。愿现在的朋友们、过去的朋友们,都自由地生活着!
16#
发表于 2015-1-8 03:20:45 | 只看该作者
此书淘宝热销!
热诚欢迎各位老师购买、欣赏、珍藏!

《教师博览》文摘版20年纯酿——《教育的道与术》
http://item.taobao.com/item.htm?spm=a1z10.3.w4002-2665412385.19.0VKhnZ&id=41841655766



《教师博览》原创版6年荟萃——《挺直脊梁当老师》
http://item.taobao.com/item.htm?spm=a1z10.1.w4004-7896792280.2.c56qNh&id=41841635730&qq-pf-to=pcqq.grou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4-19 18:24 , Processed in 0.10939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