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425|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育群[群讨论]选粹》专栏征稿/南通凌宗伟校长慨允赐首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1-6 06:37: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师之友网

--新栏目
教育QQ群‘群讨论’选粹》

欢迎QQ群主/群精英赐稿


2#
 楼主| 发表于 2013-11-6 07:05:13 | 显示全部楼层
=《教育QQ群‘群讨论’选粹》专栏

。。征 稿 启 事。。

1。征稿目的:汇萃教育QQ群群讨论思想精华/沟通全国各地教育QQ群之间的联系

2,约稿对象:全国各地教育类QQ群群主/群精英

3,征稿内容:教育教学纯学术性的群讨论原始记录/或保留讨论实况的整理稿。

4,发稿方式

甲/本站实名注册之正式会员,请自行上传。
乙/非本站会员,可发至本站邮箱,由我们代为上传。

5,重要提示与约定

1,本站保证所传帖文的完整性,只作‘是否允许上传’的判断,不作任何文字改动;
2,建议供稿者在发稿前作必要的技术处理,并征得所有QQ发言者同意;
3,帖文发出后,可应供稿者要求撤稿;
4,本公益网站建议所涉议题严格限定在教育教学业务范围;

5,本公益网站登帖没有稿费。

                                            《教师之友网》管季超 2013。11。8谨邀




3#
 楼主| 发表于 2013-11-6 07: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有请





本专栏开栏第一帖诚约著名网侠南通凌宗伟校长

拨冗赐稿!!
4#
 楼主| 发表于 2013-11-6 07:42:02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凌校我兄慨允赐稿并允任该新栏‘主持人’,小弟季超翘首恭候。
5#
 楼主| 发表于 2013-11-6 08:06:50 | 显示全部楼层
6#
 楼主| 发表于 2013-11-6 09:27:53 | 显示全部楼层
==得凌校义助,该新栏目可望成为:

00教育QQ群之联合国

00草根教育家之百家讲坛

00跨域教育交流之新干线

00新锐教育思考之集散地
7#
 楼主| 发表于 2013-11-6 13:49:13 | 显示全部楼层

《教师博览》2011年第七期:“凌扒皮”的教育旅途


                                           文/凌宗伟



现今,若谈及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人们常将之与医疗、住房、就业等同样视为“社会顽疾”。十余年的“教改”踉踉跄跄走到今天,我们最初的“踌躇满志”“豪气云天”已被“忧伤”“失望”取代。钱理群先生曾说“想大问题,做小事情”,也唯有如此,才能喊出自己的声音,做出自己的教育。几十年沉沉浮浮教育人生路,我以“扒皮”自谓,一路跋山兼涉水,永远为它忧心萦怀,为它倾注心力。此生永不弃绝!



凡欲达人者,必先自达之



我的老家在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的石港镇,这是一个历史积淀颇为深厚的藏龙卧虎之地。当地的戏剧、诗歌、书法等都堪称一绝,幼时的我每天浸泡在宽松、有趣,颇有“儒雅之风”的环境中,再得些淳朴民风、温厚民情的滋养。不知是否有这样的铺垫,到了上学的年龄,我开始在简陋的物质生活和日益充盈的精神世界中努力构建某种“崇高的桥梁”,以实现自我的价值。

那时,我看到博闻广识而体面干净的语文老师很是羡慕,暗地里思量能有一日成为他们中的一员。为了实现这个单纯而美丽的理想,我搜尽了当时能找到的书籍来“充饥”。就这样,我度过了三年自然灾害的艰难,跨过了十年动乱的不堪回首,在恢复高考那一年幸运地考取了中等师范学校,投入到书山学海中。在校的两年时间,我案头的古代汉语知识文摘资料就积了尺余高。

工作后,由于离家较远,加上身挑班主任和一周28节课的教学重担,我索性寄宿在学校,将所有精力投入到研读文本、设计教案中。得地利之便,我天天到有经验的教师课堂上去听课,课下就刻钢板字或练基本功。也是从那时起我养成了早起的习惯,三十余年一直未变。我还给自己立了几条“红线”:凡进教室,不带教材、不带教案、不带笔记,惟一支粉笔,几度春秋;凡欲达人者,必先自达之。比如,教材中所有的文言文,我都背得滚瓜烂熟。7年的功夫,凭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闯劲和锲而不舍的毅力,我硬是在学校里打开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不管是在教学岗位,还是后来走上管理岗位,我一直坚持研读最先进的理论知识,尽可能多地听课、评课、议课,将自己的想法毫无保留地拿出来与人讨论,请人点评。渐渐地,我熟悉了陶行知、朱光潜、叶圣陶、夸美纽斯、苏霍姆林斯基等一大批教育专家、学者,从学习钱梦龙、林炜彤、魏书生等名师开始,慢慢摸索,衍生出自己的教学形态和教学风格。随着教龄和阅历的增加,我对教育教学的理解力、穿透力和表现力也日益提升。钱梦龙先生曾评价我“备课精细,功底深厚”,教育学者肖川也说我的课“细处摄神,机趣灵活,旷达潇洒”。

可以说,日积月累的深厚根基和不竭的追求,是我后来坚持“扒皮”的主要底气和依据所在。



你不是“周扒皮”,你是“凌扒皮”



2009年5月25日晚,生命化教育倡导者和实践者张文质老师给通州市二甲中学的老师们做了2个小时的主题报告《教师作为一个讲述者》。这是他第三次来通州给老师作报告了。

报告结束后,他来到我的办公室,我不好意思地说:“张老师,今天辛苦了!”“你的意思,前两次不辛苦?”“是呀,是呀。每次来您都很辛苦,我是‘周扒皮’呀。” 张老师一乐:

“你不是‘周扒皮’,是‘凌扒皮’!”

“哈!‘凌扒皮’!”站在一旁的沈丽新老师,忍不住笑出声来。

自从加入生命化教育团队后,每次请张老师来二甲中学,我总是将活动安排得满满的。就说这次吧,张老师头天晚上7点多赶到,一到就在饭桌上与等待已久的二甲中学“张文质之友读书会”的老师们进行思想碰撞。 第二天上午,他连续听了两节课,接下来与学生对话,吃过中饭没有歇息,再次与学生、家长对话,随后又与学校领导对话,晚上2个小时的讲座,怎么会不累?

说来好玩,自张老师给我“定性”之后,我这个“凌扒皮”的名声便渐渐成为二甲中学文化的一道风景,引来了教育界越来越多志同道合者的关注、研究和仿效。大家在对“扒皮现象”的热议中,逐渐接受了我对生命化教育的理解和感受,更多的思想和智慧开始源源不断地往这里汇集,也使我更加坚定了“扒皮”的信心。



“扒皮行动”让教师找到了最充实的生活方式



在学校里,师生对我的“扒皮”有目共睹。上任伊始,见面礼是一条短信:“尊敬的各位同仁:下午好!学校‘教育行者’博客圈已经建立,希望年纪未满35周岁的同志,能够建一个自己的博客,并加入这个圈子。您的加入将会使这个圈子增色。谢谢合作!”

二甲中学现在有“教育行者”博客圈、“‘张文质之友’读书会”等 4个博客圈。它们在“1+1”教育博客圈上都属推荐博客或热门群组。这样,读书、写博、班主任工作、学生心理辅导、学术研究,我赶鸭子一样让教师把他们的生活方式暴露到“广大群众”面前,你想偷懒都不成。在这样的“强制”措施下,教师们却逐步找到了教师职业最为充实的生活方式。

我记得刚来二甲中学时,群众舆论可了不得。有老师说:“以后日子不好过了,做不好的话,他可是要骂人的,一点不留情面的!”

真是“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恰巧,2009年5月14日福建“明日教育论坛”发了一个主题为“记载这一天”的征稿帖。5月15日,我就用5千多字把自己繁琐而真实的一天(5月14日)呈现在大家面前。随后,二甲中学“教育行者”博客圈里有许多师生行动起来,记录下自己一天的生活。令人想不到的是,学校几个超过50岁、不熟悉电脑的老教师也请人建了博客,在上面记载自己的一天。

看到一个个教师的日常生活状态,我内心不无感动。记载尽管琐碎,但校长和老师、校长和学生之间有了沟通和了解。这一刻,我看到的是教师们敞开了心扉。他们愿意在被我“扒皮”的过程中进行积极的思考和蜕变,我的“首战”开心告捷!

具体来说,我的“扒皮行动”主要采取“两条腿走路”的方式:

其一是“扒专家之皮”——这也是我目前最引以为自豪的——孙绍振、张文质、成尚荣、陶继新、许锡良、王学东等一大批专家学者,都被我请进校门言传身教。其中,张文质先生先后8次和我们的管理者、师生、家长对话交流,共同探讨文化发展学校的战略和策略、生命化课堂建设的思路、家校协作的途径。由于往来频繁,我又安排得紧,每一次都折腾得他够呛,以至得到“凌扒皮”的美名。

通过互动,我更加明确地认识到,教育应当成为一项“立体性”的事业:既要有她的长度——为人一生的发展负责;又要有她的广度——发展人生活的各个层面;还要有她的深度——以人生终极意义为诉求和皈依,不断提升生命的境界。

孙绍振、成尚荣、许锡良等名师数次来到通州,尤其是2010年7月我校承办“全国生命化教育研讨会”,使我们的教师史无前例地与海内外顶尖学者展开对话和交流。当然,我“凌扒皮”的名声也再一次“响彻寰宇”了。

我们也坚持走出去。北京、上海、南京、杭州、苏州等地的教科研、班主任培训活动,都派老师去学习;优秀名校是我们“取经寻宝”的目标;学校还有一些教师出国参加研修。如此体系完备的“外力渗透”,确实盘活了二甲中学积习已久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文化惰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专注于个人成长与学校建设,校园风气在改变。

我的第二招是“扒教师之皮”,就是不断地给教师们催发新的动力,振奋他们的斗志。比如说,我在“1+1”教育博客上的“每天一个励志故事”,从2009年4月22日开始后就从未间断,当贴满600个故事时,福建省永定一中的校党总支副书记廖旺华老师特地写了《故事,润泽我们的心灵!》一文,令我十分感动。其实,做这一系列的初衷是想激发老师、学生的斗志,希望他们不被世俗的、繁杂的、平庸的生活所打倒,能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想不到后来引起了强烈反响和共鸣。

为推动整个团队研习思考,我还牵头成立了“二甲中学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协会”,学校的青年教师迅速崛起而成为一支极富凝聚力和战斗力的生力军。

这些“扒皮行动”让二甲中学真正跻身于“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协会”,建立了“教育行者QQ群”“心智家园”“三人行班主任在线”博客圈,创办了《今天第二》校刊,定期不定期地开展教育沙龙活动,通过这些小团体活动有效地推动了二甲中学教师团队的教学理念和行为方式的改变,也让二甲中学跻身“草根名校”之列了。



“自我扒皮”是很好的缓冲剂



早晨5:40分。我将《中国教育报》张以谨编辑电话叫醒;5:55分,与他一起到操场看学生晨练,然后查看学生早餐情况。路上遇到不少学生,他们亲切地招呼“校长好!”我回一声“你们好!”,同时提醒他们“还有老师好!”地上有一两张纸屑,我随手捡了起来。张编辑说,在农村随地吐痰和扔垃圾是一种习惯,不像在城市。呵呵,似乎在替我解嘲。其实我知道一种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所谓学拳容易改拳难呀!……

——这是我的《日出日落》系列中的一段文字。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虽以“扒皮”自居,但这校长的位置可不好坐。有时为了平衡心理,“自我扒皮”也是很好的缓冲剂——大概有点“自虐”的味道——每天早上5:00我就开始给自己找事情干:向学校师生露一下老脸,给网友们喊起床、挠痒痒!大家看我如此“自虐”,以及其他同仁被“扒皮”后安之若素的样子,也就在潜意识中消除了对我这个“扒皮”的担忧,久之我还有了不少铁杆粉丝,他们数次来校讨教“扒皮心得”,令我备受鼓舞。

      2010年11月30日,蹲守学校两天、坚持做我“影子”的《中国教育报·校长周刊》编辑张以谨,采访了解了二甲中学在生命化教育成长道路上的点点滴滴,作为日后做相关研究的第一手素材。我在他的建议下开始《日出日落》系列的写作,就是用简练的笔触写下当天发生在身边的每一件关于教育的大事小事,到今天已有了57篇。换一个角度看,这一次是张编辑“扒”了我的“皮”呀!

全国各地的教育界同仁也纷纷发来“扒皮邀请”或是建立了“扒皮论坛”,本着“来而不往非礼也”的原则,我心甘情愿地把自己的“皮”献了出来,供众人分享。哈哈,看来“扒皮”不仅需要付出代价,而且从来都不是单向的。所不同的是,它分主次,有缓急。

简而言之,我的“扒皮”现象就是一种对话创生思想的主张,一种思维碰撞的实践。在教育依然禁锢的今天,需要有更多的人能勇敢地面对、思考和改良我们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需要有更多的教育人积极地去探索和认真对待、努力解决这些问题。正是这样的共识者还不够多,作为提供思想、情感和学识渠道促成交流、共享和启迪的“扒皮”,我才有不竭的动力和越来越广泛的影响力。

面对当下的教育现实,纷纭乱象,绝不做崖岸自高、蝺蝺独行的狂狷者,而坚持做匍匐于大地上的最普通教育人,以悲悯情怀,深情呼唤一个教育新春天的到来……路漫漫其修远兮,行走的路上,除了“扒人”就是“扒己”,无怨无悔。

8#
 楼主| 发表于 2013-11-6 15:41:11 | 显示全部楼层

QQ群——我专业成长的好老师
钟乐江
四川省广安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  638000
  
    我这个人好静,平时业余时间,喜欢呆在家里的电脑旁上网,一是浏览各种教育新闻,学习他人的教育教学经验,一是找同行QQ好友探讨和交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投稿,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但真正走上教育研究和写作之路,还是在加入了中国教育原规则研究作者QQ群以后。
      2008年放寒假前,好友钟发全邀请我参加他策划的教育原规则系列丛书《教师不跪着成长》、《教师笑着教书》的研究和写作,由于前面学习过他主编的《校长原规则学》一书,对教育原规则思想精髓有了一定的理解,再加上假期时间充裕,我欣然同意了。我心里清楚,自己虽爱好教育思考和写作,也发表过不少教育教学论文,但这两本书毕竟是个系统理论,和自己平时的零星写作有很大区别,于是,在研究和写作中,我认真查阅资料,虚心听取朋友们的建议,遇到写作上的困难,就和团队成员探讨。为了完成两本书稿的研究和写作任务,我和群里的朋友们费了很多功夫:别人休息时,我们在凝神思考;别人娱乐时,我们在潜心写作;别人熄灯就寝时,我们还在互相探讨交流……我们就是想利用别人“喝咖啡”的工夫研究写出经典作品来,把自己“打磨”成完美珍贵的“玉器”。
      我完成了自己第三章节的研究写作初稿以后,立刻通过QQ文件发送发给钟发全主编,请他给予指导。钟发全主编看后,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并邀约我参与到对其他团队成员的初稿进行文字和内容上的处理中来,我欣然领命,也因此得以全方位深入理解教师原规则的思想和精髓。
      通过我们团队成员精诚团结,共同协作,2009年5月,《教师不跪着成长》、《教师笑着教书》二书由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并在全国公开发行了。面对著作的出版,我们在收获成功的喜悦之后,2009年暑假,我们又开始了“教育原规则学”系列丛书《课堂教学原规则》、《学生学习原规则》、《学生为王》等书稿的策划、研究和写作。有了前面的研究和写作经验,我们进行得很顺利,同年12月,几本书稿就正式出版并与读者见面了。
      自从加入QQ群交流研究之后,我在专业成长道路上进步很快。先后在《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人民教育》等30多家教育刊物上公开发表了300多篇教育论文,参与编写(任主编、副主编或编委)并出版了《教师的自省》、《在写自己的故事中成长》、《教师不跪着成长》等八部书稿,也因此多次被评为广安区“优秀教育工作者”、广安市和广安区教育科研先进个人、广安市中学语文骨干教师。
      在专业成长之路上,是教育原规则QQ群把爱好教育研究和写作的我们紧紧地连在了一起,并助推我们不断成长。在以后的成长之路上,我将继续让网络教研那缕缕阳光,时时滋润我的心田,引导我沿着专业成长的道路锲而不舍地走下去。
9#
 楼主| 发表于 2013-11-9 16:58:40 | 显示全部楼层
==:谈话题读起来,轻松自由,可读性好。。。。。。

-------------------------------------------------------------------------------------------------------------------------------------------------------------------------

镜头后的艺术


作者:税璨




不系之舟:各位观众,大家好,欢迎来到中国学术论坛。我是主持人玉竹。在我们的生活中,寻求美,记录美,可以说是传承已久的,像我们古代的画家,留下了关于那个时代风景和人物的美丽痕迹,还有各种乐器的使用,也创作和流传的音乐美,书法家给我们留下各种文字的美······
不系之舟 ;在我们现代生活中,留住美丽的工具越来越多,各种绘画技术的提升,写实写虚,还有近现代迅速发展起来的摄影行业。可以说是留下了太多美丽的痕迹。
不系之舟 :这一期我们非常荣幸的请到了税璨,这个从绘画到摄影探索着艺术和美的摄影师。
不系之舟:税璨,你好!不好意思,我们的开场白显然有点太长了,哈哈
不系之舟 :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进行拍摄的
税璨:我从小就喜欢拍照,
税璨:但是是去年51买的我的第一台单反
税璨:以前只有卡片机
税璨:要是进行拍摄,确切的是去年的五一之后,我买了我的第一台单反,然后拍了我的第一套作品《ache》
不系之舟 :嗯哼,我是看过的,那个时候你刚刚学习拍摄,你其中遇到过一些问题么
不系之舟 :比如你自己做摄影,是如何学习和探索的?
税璨 :当初什么都不会只知道把人弄到镜头里面。后来就是在学校图书馆自己看书,然后就是在网上学习才慢慢精通
不系之舟:看得出,你是一个非常爱钻研和学习的人
不系之舟:恩,我最近也听说了你在你学校举行了一个摄影展
税璨 :是的,在两个学校都举办过
不系之舟:也是你们学校的先例,你觉着这么短的时间里你能获得这么大的一个成功
不系之舟:你有什么样的心得么
税璨:我觉得是最大的方面是想表达吧,内心有太多德尔情感需要宣泄,我选择拍照的形式表达我的观念和情绪。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喜欢,因为喜欢,所以愿意付出做好他。
不系之舟: 那你是爱情么?
不系之舟:还是说是其他更多的感情
税璨:我觉得爱情是个肤浅的东西,因为我我现在的年纪只能停留在肤浅的肉体上面,当然后来会升华到彼此欣赏最和彼此依赖。所以我觉得爱情这种情绪不是我所宣泄的。我跟多的是感觉到世俗的压抑与束缚让我很无奈,总是在真善美与假丑恶之间徘徊,纯粹与斑驳中间寻求一个平衡点。因为看透真相而痛苦,因为只能游离表象而悲哀。
不系之舟 :也就是说,你的很多作品所体现的主题是关于对世俗的一种反抗么
税璨 :是无奈吧,无何奈何的悲哀
不系之舟 :我知道你最早是绘画专业的,从绘画转移到摄影
不系之舟 :这个过程,绘画对你有影响么
税璨 :绘画对我的影响很大。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天赋,当上天给予你一部分东西之后固然会夺走你一些东西。我的天赋是能言善辩,会说,很适合播音主持演讲朗诵。但是我后来却选择了我的缺陷,就是我的绘画。无论我怎么努力都灰常糟糕。这一直让我很自卑,因为努力无济于事。但是他绘画锻炼我的毅力,笨鸟先飞,勤能补拙,这都比较适合形容一直在绘画中的我。
不系之舟 :但是我看过你的一些摄影作品后,发现同样是对图像的表达,这一块你却很有灵气
不系之舟 :你所追求的艺术能够给我们简单的描绘一下么
税璨:艺术是纯粹的,不受功利的污染,不是作秀。他是内心深处的渴望,他不应该依靠肉体而存在,而是灵魂真实的呐喊。他是一个人思想的全部和结晶。他很脆弱很铭感而且稍纵即逝。与其说我最求艺术到不如说我是在追求内心的真实世界,他是矫情的感性,他也是执着的理性。让人在所有苦难中寻求到一丝慰藉。
税璨: 简单说,就是最求真实自我的精神世界
不系之舟:应该会在你后期的艺术创作中有更多的表达是么
税璨 :不会了
不系之舟:为什么?
税璨:我现在的创作谈不上艺术,更多的是一些商业化的东西
不系之舟:很少做摄影的人会这样直白袒露自己的
不系之舟:在我所看到的大部分摄影人都更愿意说自己追求的是艺术,但是做出来的东西是商业化的
不系之舟:有点像是挂羊皮卖狗肉
税璨 :呵呵,因为事实上就是这样嘛。艺术是个屁,他臭也好香也好只能陶醉自己。现实很现实,不需要艺术。现实只要伪艺术就可以了,我做艺术是宣泄自己的感情,做商业是为了生存。
税璨:这是回答的上面的问题
税璨 :为什么会探路自己的问题
不系之舟 :你是一个非常坦率的一个人,相信你后来的创作中会有更多坦率和真诚!
不系之舟 :能描述一下你的一些生活么
不系之舟:创作的环境和灵感来源
税璨 :生活很艰辛,这是我一直认为的。我的生活也是如此,更多的创作灵感源自于生活的艰辛让我枯骨铭心。
税璨:所有繁华和高贵到最后停止,唯一的欣慰就是对生命的刻骨铭心和超越肉体的高潮。
不系之舟 :我觉得你的内心很强大,但是也非常的脆弱和敏感
不系之舟 :孤独会是你感觉的常态么?
税璨:孤独是人生的必修课,我早就喜欢了。人只有在独处的时候才是最真实的时候,才能正真的与凝魂对话。对,孤独固然使人痛苦,但痛苦可以使人深刻。
税璨:不是喜欢,是习惯。。
不系之舟 :嗯哼,作为一个大二,可以说是非常年轻的一个摄影师,你对自己的未来什么样的期许呢?
税璨:将来的事情谁也说不准,也许明天我就不再了。我不敢去想象或者是期待是么。活在当下才是王道。再就是无论如何都应该努力的生活,因为真的生命真的太来之不易了,而且太脆弱。
不系之舟 :活的非常清楚的年轻人!
不系之舟 :非常希望你在以后的创作道路中有更好的作品,大家也可以多去关注税璨,关注他镜头下的人与景,还有更多的艺术。
不系之舟 :感谢税璨,感谢各位观众,感谢大家对中国学术论坛的支持,希望大家可以多支持这个有着自己梦想的人,关注一下他!
税璨 :好的,真是非常感谢你的采访。空间和微薄都有我的一些作品,有兴趣可以看一下。
      http://user.qzone.qq.com/526197657/   
      http://weibo.com/u/2803764822




:网络教研,你准备好了吗

研讨时间:20091218日晚上2000

主持人:同子老师

研讨主题:《网络教研,你准备好了吗》

研讨过程:

一、同子老师宣布研讨须知:

1、会员发言须遵守论坛有关规定,更不得在发言时违背国家现行法律法规及有关政策。


2
、会员参加研讨发言时要遵从主持人的安排,待主持人同意后方可发言,不得随意插话,也不得随意放弃。


3
、研讨时不能相互攻讦,不能谩骂,一般情况下讨论时不得发表情图片。


4
、研讨要充分理解发言人的发言,发言内容只能用作学术讨论,仅作论坛交流和群交流使用。

二、主持人发起话题



为了更有效的利用网络进行交流,为了弥补学校教研的众多不足,经树人网管理人员研究决定,决定组建以树人网骨干会员为主的树人学校教研群,团结全国各地教师,共同开展网络教研,最大限度的促进广大教师的专业成长.

影响教师专业成长的最大障碍是什么呢?是教学能力的提高.谈到专业成长,大多数是想到了师爱,教育艺术,其实要谈专业成长,师爱只是一个最基本的条件,更是从师的一个必要因素.只要充满着爱心的教师,才考虑专业成长的问题.这些人考虑什么呢?最多的还是教学能力的提高.

组建网络教研群,是一个大胆的尝试,也是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但如何开展工作,需要大家在其中做些什么?都需要大家献计献策,用大家的智慧去开辟一条新道路。

下面说请大家先谈一下自己对网络教研的一些设想!

三、研讨内容

栀子花开

网络教研在我们这里是一个新兴的话题,而且领导也开始引起重视。只是条件有限,目前还局限在空中课堂和网校方面。前不久,我们创建了一个QQ教师群,类似于现在这样的,全县语文教师在群里就目前的教育教研及课程改革,还有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困惑进行交流和互助,也是在起步当中。在网络教研方面,我们还缺乏系统的管理,所以显得有些混乱

同子

栀子花开老师开了个好头,其他的老师也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吧。

天宇

这是一个新兴课题,需要我们共同参与,研讨,找出方法.

海天一鸥

同子老师希望我们能谈谈自己的设想,可惜我只能谈谈自己的感想。我们区进修学院的教研员就一直在倡导网络教研,可惜身边教师这样的氛围其实没有形成起来,所以自己很多时候都是在各个网站或是论坛上流浪,看的时候多,旁听的时候多,不过这样也有不少收获,有些启发,自己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写教育札记,不求发表,写给自己看,其实也不错,感觉自己也收获不少。

在路上

网络教研是个不错方式,信息时代了,网络就是一个成长的平台,大家各抒己见,吸取精华,共同提高吧

gsc9807

网络教研需要一个氛围,一个条件,一种热情,一些思考,一点文字.

在路上

海天一鸥说的不错,有时间写教育叙事挺好的,贵在坚持,

同子

好,大家都谈谈吧。

绿草地

有时间反思是好的

一叶小舟

哈哈,刚才家里有点事,离开了一下,来晚了啊。

栀子花开

我认为,开展网络教研,首先要有上级管理部分的支持,其次学校要具备硬件上的保证,第三就是要有一系列的完善措施,最重要的是要激起教师足够的参与热情,就像我们树人网这样

gsc9807

首先我们农村里的小学教师,对于教研普遍缺少氛围,怕自己不成熟的见解,没有什么水平,不改于互动,造成教研流于形式,网络教研不用面对面,可能可以营造比较轻松的氛围.

海天一鸥

说的很不错

天宇

网络教研大家群策群力,聚合更多人的智慧,从而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还可以在发贴、回贴的过程中吸引更多人读贴,我们便有了“受重视”之感,便会更自觉地产生发表的欲望,积极发表见解。而要发表更好的见解,便会更加关注教学现象,对教学现象进行分析、反思,进而使我们养成了观察与思考的习惯,这就是所谓的催人上进,同时也实现了网络教研的同伴互助。

海天一鸥

这是农村学校普遍存在的问题

同子

成成老师,也谈谈吧。

gsc9807

条件就是学校的支持,硬件的必需.

在路上

开展教研硬件不是主要的,关键是我们的理念

Ny

我想,应该象校本教研一样,在网上给大家提供一节课堂实录,然后让大家针对这节课来教研,才能让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对待,也便于我们取长补短

成成

我刚走入教育行业,虽对教学还不是很熟练,但我觉得网络教研确实是个不错的选。在上面大家可以谈谈自己的教学经验、管理经验。在上面写写教案、备备课、写写随笔,但是网络研修局限性很大,我们学校在山区,上网不便,所以在这一块就无从谈起了。

在路上

思想产生行动,行动产生习惯,天长日久,持之以恒了,效果毕现

gsc9807

一种热情就是我们教师有没有参与网络的热情,上网种菜大家为什么能如此有心理满足,我们不妨借鉴.

天宇

在网络教研的环境中,大家以共鸣的方式相互促进与提高,一起构建和谐的网络环境。在充分展示自我,参与交流,质疑和批评的过程中,促进我们教师学习反思能力的提高和良好习惯的形成,也促进了教研行为的变革,这更是一种创新的思维。

栀子花开

可以以教研室为理论支撑中心,以各学校的网校为载体,既能实现同伴互助,也能实现专家引领。李日我们这里的一个学校网站。我发个链接以供大家参考:http://lsdcxx.cn21edu.com/

同子

千江月和绿草地老师也谈谈吧。

gsc9807

一份思考,对于教研的主题,内容,参与的老师事先应该有准备,最好写一份思考的材料,带着问题进行教研效果会更好,对于其他老师的发言要从中得到领悟,学以致用.

栀子花开

这是我们城区的一所小学,他们的网校在短短一个月点击率就达到17万人次

千江月

我想,现在各学科都有不同的版本,要网络教研,就要组织同学段,同学科,同版本的教师为一个集体进行教研

栀子花开

同意千江月的建议

在路上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课程标准是一样的,没什么的

栀子花开

但是要是硬件达不到的话,实施起来会比较困难

同子

这个问题,同学段,同学科的要组建一个教研群,版本的问题对教研来说,应该不是大的问题的。

gsc9807

一些文字是指教研后的总结,与反思,或想法写成文字,或感悟写成文字,同时收集素材,以便不时之需,从面提高广大教师的写作水平.反过来指导教学实践才好...个人同意千江月老师的说法.

天宇

网络教研是一个学习、交流、提高的良好平台,任何教师都可参与进来,我校会注重网络教研活动的实效性,让教师在此活动中有所提高,有所收获,达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目的。

在路上

现在的学校都有宽带接入了,开展网络教研的条件大多已具备

海天一鸥

其实像树人网这样的群讨论方式就很不错

栀子花开

但是很多的学校不把网络教研纳入教学常规的管理之内

同子

好,刚才大家都谈了自己的一些看法,下面就几个问题分开来讨论。首先是第一个问题。1、网络教研群,它的位置应该如何?可以发挥哪些作用?

gsc9807

外部条件应该说已经成熟了,应该如何让老师能参与,想参与.

千江月

可是偏远农村现在真的不具备这个条件

栀子花开

校长的观念不更新,教师的时间精力的不解放,谈网络教研只是一句空话

同子

大家围绕这一问题,先谈谈自己的看法吧。

gsc9807

位置应该是占现代新教研方式的主流.

成成

同意

gsc9807

提供各校多多利用网络教研.

栀子花开

同意

成成

提倡网络教研

在路上

说得不错,校长是学校的灵魂,没有校长的积极倡导,学校教研的风气不立

栀子花

但是领导要首先意识到网络教研的重要性才行

千江月

恐怕还要教育专家学者的参与

gsc9807

至于网络教研的作用,可分为增进老师间的友情,提高教师个人的专业素养,本质上是提高教师的教学实践水平.

栀子花开

大胆摒弃传统的教研模式,采用高效快捷的网络教研

ny

也可以在网上让专家给我们讲课,也可给我们提供必要的教育书籍,这样,也好让我们在家就能学习

gsc9807

除了政策上的支持以外,还要发挥领导人员的教研意识.

在路上

是的,以往的作课,说课,评课,都往往流于形式了

天宇

搞好网络教研技术培训工作,认真开展网络教研活动,丰富网络教研内容。为了能有效利用学校的网络系统,积极参与网络教研活动,在一定时期内有步骤分层次开展网络教研技术培训,认真开展网络教研有关活动,丰富网络教研内容。

组织好各教研组要上传的材料。


A
、在期初,各教研组上传本学期教研工作计划;


B
、查询本学期教师比较关注的话题。本学期将就大家关注的话题展开讨论。


C
(1) 每位参加说课的教师上传说课稿一篇


(2)
每位上课教师提前把设计好的教学预案挂到网上,供听课教师做听课前的准备。


(3)
一些有质量的计划、教案、个案和案例分析上传挂网,积极参与网上教学论坛。

           4)期末结束,教研组专题研究与学科课例研究汇总材料上传教研平台供大家学习。

栀子花开

作用多多,百利而无一害

千江月

网络教研所发挥的作用是可想而知的,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海角

这里还没有专门的网络教育平台。但是山东省教育厅每年暑假组织的远程教育培训还是很有益处的。

栀子花开

我们这里也是在暑期搞远程教育培训

gsc9807

网络在论坛中跟贴是教研,看博客发评论是教研.群中交流是教研.

栀子花开

这就起到了专家引领的作用

海角

一个比较关键的因素,是能否做到老师们都有电脑可用。我们这里一般都是每个办公室配备一台电脑

栀子花开

不出家门就可以直接和专家对话

栀子花开

呵呵,就是,说到底还是硬件跟不上教育发展的形势

海天一鸥

网络教研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关键是教师都得有参与的热情,至于硬件,的确必要

Ny

我们现在在网络上是苦于没有学习的方法,找不到学习的地方,若能有人加以点拔,相信在家都会主动学习的

海天一鸥

没有热情,再好的硬件也没有用

天宇

网络教研可以通过实践探索,它可以激发和引领广大教师借助网络信息化的优势,以E-mailQQ群、博客、论坛、网站为平台,为自己的成长搭建一个网络交流平台,并以此吸引同行、学生、家长与专家的加入,为成长注入强大动力,达到资源共享、提升自身专业素养的目的。可以预见,其研究成果必定有其借鉴作用和辐射推广价值。

gsc9807

激发教师参与网络教研的内需是必要的.

栀子花开

那么如何使我们的学校更高效,也显得至关重要

栀子花开

不是学校是学习

千江月

网络教研大大拓展了校本教研的空间,让教师在网络这个大平台进行超越时空的交流

栀子花开

不出家门就可以直接和专家对话

我不知道怎么才能做到

海角

单位也组织过网络教研,上传备课之类,但是一台电脑,实在是不方便,所以,大家都是随便应付一下了事。也没有很好的推行。

gsc9807

还要注意群里的人员结构化.

栀子花开

就是刚才所说的暑期远程教育培训,其中就有专家在线解疑这一环节

Ny

在哪里能找到呀

gsc9807

有专家,教研员,领导,普通教师,甚至可以有杂志社的人.

栀子花开

今年的暑期培训就是这样,非常好

海角

暑假培训,听一听专家的指导确实很有益处

千江月

远程教育必定太有限,随机性不强

gsc9807

约定好时间,专题,内容,需要达到的高度....

栀子花开

并且分学科,分学段,既有理论上的阐述,也有示范课以供分析,最后就是专家在线答疑

Ny

是远程教育培训吗?我们怎么才能接收到呀

栀子花开

教育部统一下的文件

海角

都是下载的视频文件

海角

学校统一下载,个人在到学校网站下载

Ny

乡下的老师,谁知道这个,想学也没门

栀子花开

由县电教馆和师训股具体负责,提前通知,各学校做好准备

gsc9807

同意花开的想法

海角

山东省今年是高中初中都有的

Ny

没听说过,那肯定是没操作呀

同子

好,下面讨论第二个问题:2、网络教研群,应该怎样开展活动?开展哪些活动?

栀子花开

如果因为意外不能观看的,可以下载后补看,或者登录网站也可以

在路上

其实说白了,填好肚子,才可以走好路子

同子

好吧,下面请大家就第二个问题进行讨论吧。

千江月

可以建论坛和教研群进行研讨

海天一鸥

应该有必要的制度规范

栀子花开

教研群开展活动,应该像今天这样,提前通知,提醒大家做好准备,定时开展活动,这是其一

Ny

我想,应该象校本教研一样,在网上给大家提供一节课堂实录,然后让大家针对这节课来教研,才能让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对待,也便于我们取长补短

栀子花开

也可以在论坛上或群空间发表帖子进行研讨

千江月

一定要有专家的引领和组织

gsc9807

第二个问题是什么同子老师.

海角

网络教研还是针对同学科学段具体内容商讨,遇到的问题,大家群思广义。

同子

网络教研群,应该怎样开展活动?开展哪些活动?

Ny

也可以在网上让专家给我们讲课,在网上也可给我们提供必要的教育书籍类的电子书,这样,也好让我们在家就能学习

栀子花开

活动的方式是先提供相关案例或专题,围绕中心进行研讨

gsc9807

可开展专家讲座,时文学习,在线研讨,教材分析等.

栀子花开

第三就是针对具体的教学现象进行

gsc9807

还有当然少不了读书活动.

gsc9807

案例点评,分析,反思也都是不错的活动.

栀子花开

还有就是不能少了有奖的激励

栀子花开

还有制度给它保驾护航

gsc9807

激励机制是少不了.

gsc9807

同意花开的声音.

Ny

也可建立专门的教研网站

一叶小舟

我觉得网络教研虽然只是在网络上进行,但是跟面对面研讨也有很多相同之处——

     其中一个相同之处就是教研的心态,要有对网友的尊重和真诚。不能只注重发帖,不注重回帖,不能只看帖,不发表意见,不能在发帖的时候只是采用打哈哈的姿态,要深入地谈。哈哈,这是我想到的一个方面。

     另外,我觉得我们的教研群应该有一些网络魅力,要做的活泼一些,新颖一些,格调不要太老套,形式也不要太拘泥,要能够让大家在轻松的氛围里获得知识,在快乐中专业成长。

      最后,我想说教研研讨的内容。可以用固定的内容,还可以对大家即时出现的教育教学问题进行讨论解决。总之,要灵活机动的进行教研活动。

栀子花开

坚决反对网上下载应付等

秋水长天

其实树人论坛就是一个很好的网络平台,但总觉得缺少直接交流,或者可以专门有个各学科的版块,可以就一节课或是一个知识点进行交流,这样似乎好些。

同子

秋水长天的问题,咱建立树人教师教研群就是要解决实时的专业的教学讨论交流问题的。

栀子花开

那样的话,参与面会大大减少

gsc9807

安排的内容只有贴近教师身边的实例....常常遇到的问题才会高效.

秋水长天

呵呵,期待

千江月

开展的活动可以有:教育理论培训,教学方法研讨,实际课例分析,

栀子花开

课例分析很值得一试

栀子花开

尤其是优秀的课例

gsc9807

对呀...最有指导意义,可操作性强.

栀子花开

要让人明白好在哪里,怎样还可以更好

海天一鸥

教育在线有些方法可以借鉴

gsc9807

还有知道问题出在哪里,怎么样改进?

栀子花开

要是能把同课异构的几个课例放在一起那就更好了

同子

下周五咱就准备在本群进行一次听评课,欢迎大家在下周内听课,下周五评课。

栀子花开

起码可以找到可以供自己借鉴的方面

秋水长天

这样的形式最好,一定积极参与

栀子花开

好极了,同子老师万岁

gsc9807

怎么个听课法?

海天一鸥

期待

gsc9807

教学怎么展开?

栀子花开

我要激动的热泪盈眶了

同子

周日公布一个网址,自己先下载后听,然后在下周五晚上评课。

sc9807

怎么个听课法?

栀子花开

怎么下载?

同子

也是教研群活动的一个尝试吧!

栀子花开

提前给我培训一下

栀子花开

我还没下过视频

同子

到时会公布的!

千江月

太好了,举杯庆祝

gsc9807

上网看视频最好的片断的.我们学校看的有时很长很长,费时...很多教师就看了一半就不看了.

天宇

学习活动主要按学科分类开展,因此实验对象主要按学科教师分组的方式选取,考虑不同学校学科优势,不同特质教师(专家型教师、新手和普通教师、教育专家等)等因素组织网络教研协作组,单个协作组规模不宜过大。

gsc9807

时间在20分钟左右.

栀子花开

什么学科

栀子花开

最好是语文

gsc9807

我是数学老师...有点看不懂语文..而且自从教以来还没有听过一节语文课.兴趣也不大.这也是个问题.

千江月

各个学科应该都要搞

同子

到时公布吧,还考虑可以借某些名师的,网友的一些课供大家评,希望在交流中提高自己!

gsc9807

各学科都应该有,让教师们有选择的听评课.

在路上

这个挺好,期待中

gsc9807

当然主要应该是语数英吧.

栀子花开

那评课也要分学科吗

同子

好,下面 讨论第三个问题:3、网络教研,应该怎样组织?怎样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用?

天宇

网络教研必须依靠有序的学习活动组织,通过 “学校群”教师教研协作平台,发现教师网络教研的开展缺少系统的规划和指导,大部分教师撰写了自己的反思日志,发布了协作备课(很少参与协作备课),然而对于协作组、协作活动和案例教学等都无所触及。网络教研缺少了“引线”,因此,学习活动作为引线,是其最重要、最核心的环节。

同子

欢迎大家踊跃发言。

栀子花开

在组织方面,将学校组织与个人自行相结合

千江月

教育理论培训集体参与,各学科教研各归其位

栀子花开

学校提供平台

天宇

学习活动设计为网络教研实践做好了充分的前期准备,“学校群”教师教研协作平台则为网络教研实践提供了系统的服务和支持,依赖协作平台提供的教研方法辅助教研活动的开展。协作组是学习活动开展的基础,是异质构建的教师群体所共有的学习空间。

小狗

俺来晚了,不过俺也举手积极发言,嘿。俺觉得结合有关部门组织些具体的活动最好。比如优质课,课件制作,当然在论文方面论坛已经开始开展了。俺觉得效果就不错。

天宇

博客是教师反思的重要工具,通过教学日志形式记录教师教学中的点点滴滴,自我反思和同伴互助帮助教师不断进步和成长。

Ny

能否介绍一些网上能看的教育类书籍,推荐一些名家的更好

天宇

学习活动实施需要进行定期的阶段性工作小结,反思和调整学习活动方案;以及最终的学习活动成果展示和总结性报告。

栀子花开

以网校为载体,以个人博客和论坛为形式

Ny

树人读书会就是呀

同子

那怎样才能让教研群发挥最大效能呢?

栀子花开

对,就是类似于树人的形式

Ny

讲课件制作方面的知识

天宇

学习活动作为引线,是其最重要、最核心的环节。

首先,学习活动必须紧扣教师的教学实践,旨在改进和促进教师课堂教学和教师发展。

其次,学习活动必须要充分聚合不同教研方法的优势。“学校群”教师教研协作平台提供了丰富的网络教研方法,诸如协作组、教育博客、协作备课、案例研究、交互问答和知识中心。

栀子花开

再加上一定的制度约束和激励机制才有效果

小狗

干脆同子老师给咱弄个树人导航,融合教育各方面的好东西,咱以后就用自己的导航主页。

栀子花开

有必要的话,可以纳入绩效工作的考核里面

同子

教育导航,一个不错的主意!

Ny

树人读书会怎么找呀

小狗

这个对你来说不难吧

天宇

制定较具体的制度公约和激励机制才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同子

在论坛首页,第一栏就是。

栀子花开

还有关于网络基本运用技能方面的培训也必不可少

同子

玩电脑版块,树人也有的。

小狗

你说导航?

栀子花开

如果教师连基本的网络使用都很难驾驭,无法想象他怎么开展网络教研

栀子花开

我有个同事,他的网校任务都是我为他代劳的,要不连每月一次的考核检查都难过关

栀子花开

但有的同事对这项工作是游刃有余

在路上

是啊,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否则怎么教育学生呢

同子

好的,下面讨论第四个问题:4、你认为网络教研应该如何与报刊杂志、网站,论坛进行有效结合?

小狗

通过活动啊

同子

不要沉默,要大胆说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同子

小狗老师具体一些说。

海天一鸥

需要啊

小狗

在刊物中给咱们留一块儿

天宇

这可以和报刊杂志、网站,论坛的有关人员进行协调

海天一鸥

教师价值需要外部体现的

栀子花开

很简单,就是让老师具备发表的意识,然后通过某些激励措施来达到目的。不过现在老师职评压力都很大,没有哪个老师不想在刊物中发表论文的

栀子花开

只是他们没有机会或者机会太少而已

小狗

给咱们这个群里积极热心的同志留块儿地,这样一来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二来也宣传了本群

千江月

这方面我们树人做的就比较好

同子

大家交流,也不一定全是冲着发表来的。

Ny

我觉得现在树人网与河南的刊物结合的很好,若能多给大家一些机会,效果会更好的

小狗

但要有结果,就必须写出来。这样才有影响。

同子(

那怎样与论坛进行融合发挥专业成长的最大助推效果呢?

千江月

开设不同学科互相交流的版块

在路上

办个刊物吧

栀子花开

学习+实践+反思+交流=提高

小狗

以课标或教材或教学活动为依据,开展系统的研究。

栀子花开

论坛就是其中的一环

在路上

说得好啊,栀子开花

千江月

还是在网上交流直接,刊物就慢了

小狗

办报纸不太现实,但大家系列的研究一些东西,还是比较现实的。

同子

我的感觉,编辑远离一线教师,有些想法不一定能切合教学实际的,有的时候还没有一线教师体贴人呢。

小狗

同子老师给大家一个提纲,我们分块儿研究

栀子花开

热诚希望编辑能走进群众

栀子花开

走进课堂

同子

好的,下面讨论第五个问题:5、你认为网络教研群内应该有哪些成员?这些成员分别应该起到什么作用?

栀子花开

当然最好还是都进论坛

小狗

今天一个话题,明天一个话题,有点散。嘿,俺人直,说话也直。

栀子花开

成员除一线教师外,还应该包括教育部门的业务领导和教研员,还有学校的主管领导

同子

大家希望在教研群内看到哪些人,希望有什么人引领大家进行教研?

平凡简单

有教学一线的人还要有一些组织者

千江月

应有专家学者,教育机构领导,校长,一线教师

小狗

真正钻研教育的人,比如你

栀子花开

我也同意小狗的意见

栀子花开

要有像你一样的份额系统组织者和主持者

平凡简单

得有一些热心的人

天宇

同意

栀子花开

这样才不会偏离主题

小狗

能真正指导教学

四、主持人总结



好的,今晚的讨论就要结束了。作为校本教研的的一个重要补充,网络教研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尽管网络教研存在组织松散的弱点,但这样更能纯洁我们的教研队伍,同时也更能集中大家的智慧,也会更加有力的促进大家的专业成长的。树人网络教研群,会集中一线教师,教研人员,教育科研机构的部分成员。

树人宗旨:在学习中反思自己,在阅读中完善自己,在交流中提高自己,在实践中锻炼自己!

今晚参加研讨的每人给予5个树人币的奖励!谢谢大家的参与,期望大家以后更精彩的表现!





研讨时间:2010年10月22日晚八点
研讨内容:教师专业成长,究竟该如何阅读?
主持人:同子老师
研讨过程:
老兵新传
    专业成长离不开大量的阅读,阅读有助于专业成长,可以说,这个道理人人都懂。可是,现实中却有许多教师不愿阅读、逃避阅读,在成长面前无动于衷。为什么我们宁愿把大量时间消磨在那些无谓的事情上面而不愿意去提高自己?难道我们就这样自甘堕落吗?非也,避苦趋乐乃人之本性,我们每个人都向往美好,都心怀梦想,都希望自己与众不同。既然阅读和专业成长有着如此密切的关系,那么问题究竟出现在哪里?是不是这个结就无法打开?近年来,联系到自己的成长历程,我认为,读书需要一定的程序,我把它归结为:读励志书,树立成长的信心;读人文理论书,培养成长理念;读专业书,提升成长高度。
      第一,读励志书,树立成长信心。我们逃避阅读,是因为我们有许多“合理”借口:我不聪明,再怎么努力也赶不上别人;我没有好的成长环境,缺少阅读的必要条件;我的底子差,我命中注定就是这个样子;我社交活动太忙,没有时间去读书......。而这些看似很“合理”的借口,归根到底源于我们对成长有着强烈的自卑心理暗示和莫名恐惧,对自己没有信心,认为自己不是某一方面的材料,没有勇气面对当前自己的处境。在这种情况下,起始阶段的阅读,我们就应当缩小自己的阅读范围。读励志书。了解自身拥有的真实潜力,对自己的发展空间进行合理预期,真正从心底意识到只要我们心怀梦想,再加之持续不断的努力,我们的梦想终能成真。我们一旦认准了自己的奋斗目标,我们自身就会积聚一种精神能量,时时提醒自己、激发自己、监督自己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拒绝诸如懒惰、应酬等无生命成长效率的事情,达成内在的驱动力和超级自信。人有了自信才会对自己追求的目标锲而不舍,才会对自己的意志进行不懈的磨练。没有自信,我们的任何追求都会半途而废,无疾而终。
      第二,读人文理论,树立成长理念。这是读书的第二步,这类图书主要包括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等。作为教师,我认为读教育学和心理学就可以了。当然,读一些哲学书更好,教育学和心理学都牵涉到人的发展,与哲学书籍存在着相通之处。人文理论书籍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承前,是因为教育理论的书籍本身包含着励志方面的内容,它是对第一步阅读励志、树立成长信心的深化、巩固和延伸;启后,是因为教育理论为我们应该树立什么样的理念进行了逻辑诠释,指明了应该怎样行走,为什么要这样行走的原因。作为教育者,都有那些值得我们探索的领域?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该有何种作为?面对众多差异性的学生我们应该坚守那些原则?为什么要坚守这些原则等等。在此阶段的读书,其重要任务是理念形成与树立阶段。在我看来,一名教师的专业成长是否有十足的发展后劲,不在于我们掌握了多少课堂教育教学技巧,而在于我们有没有自己的教育理念。理念有了,方法、艺术、智慧都会有的。在教育教学中,我们也有很多教师读了许多专业技巧方面的书,但他们同样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困惑,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就是因为理念的含糊不清。所谓理念,就是我们通过理性的思考,判断哪些是我们应该坚守的,那些是我们应该摈弃的。让这些信念在我们的思想中扎下根来,而不至于动摇。没有理念虽然也会让我们进步,但在错误面前也会浑然不知。
      第三,读专业书籍,提升成长的高度。高度是和我们的宽度成正比的,如果说人文理论是形成思想的宽度,那么在某一个学科有比较深的造诣则是我们成长的高度。宽度决定了高度,有高度必定要有一定的宽度做支撑。但是,有了宽度不一定会有高度。高度指的是具体到某一个领域或某一个学科造诣很深。教育学作为一种知识体系,它和其它学科一样,是有众多的子系系统组成,比如说仅就学科而言,就有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学科,如果再细分,语文又有作文教学,阅读教学,识字教学等。作为一线教师,我们不可能成为百事通,门门精。在专业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就应该认准自己的优势,在那些我们最擅长,最可能出成绩的某一两个方面,进行深钻细研,而不应该见什么学什么。在我有限的了解中,王晓春的主要教育成就在于他的班主任管理艺术,余映潮的教育成就在于他的课堂教学,至于他两个在教育中的其它成就,是不会有这两方面的成就突出。所以来说,专业成长的领域不应贪多,而应在求精上下功夫。任何一门微小领域的精通,都可以让我们成为某一个方面的专家。
      由此来看,教师的专业成长,来自于我们是否有良好的阅读习惯,而习惯的养成需要遵循一定的顺序,不按照这三个顺序也会成功,但可能要走很长时间的弯路。值得一提的是,读书励志,树立成长信心这一环节应该贯穿于我们整个成长的始终,为什么有的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半途而废?为什么有的人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之后会停止不前?关键在于我们有了一些小小的成绩之后,只顾躺在自己的功劳薄上睡大觉,岁月会磨灭一切,励志是一辈子的事,来不得半点松懈。
同子
老兵,确实是老到呀.读书应该读励志书,人文书,专业书.
下面,李珍霞老师发言吧.
不与红尘结怨
教师专业发展,究竟应该怎样阅读?
我个人认为,首先需要改变观念,有些教师目前还没有读书的意识。就拿目前来说吧,我问过几个身边的学员喜欢看什么书,有人就说只看过《不做教书匠》,假如我拿着书去看,就被看做很奇怪的事情,说我是她见过的最不喜欢看电视的人,呵呵。因此,我觉得只要愿意走专业发展之路的,就先得有读书的意识。大家爱都熟悉苏霍姆林斯基吧,大家看看他是怎么说的:“我私人的图书馆里,在几间房子和走廊里,从地板直到天花板都摆上了书架……有成千上万册图书……我每天不读上几页,有时不读上几行,我是活不下去的……”。他还说过,真正的教师一定是读书的爱好者。朱永新教授、高万祥老师等都特别提倡教师读书这一观点。
那么,读什么书?怎样读呢?
首先要读专业教学类书籍。这包括教育教学理论方面的书籍,比如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学科类教育书籍,比如名师课堂之类的,或者听评课之类的;还有一些相关杂志类书籍。
读心理学方面的书籍。我觉得,教师一定要有良好的心理素养,还要了解学生们的心理,只有这样,做起教育来才可能得心应手。
读哲学类书籍。这点我没经验,但是我有几个加入新教育实验的朋友,他们都在啃读这些书籍。听说不错的。
读外国书籍。其中,《第56号教室的奇迹》、《优秀是教出来的》、《窗边的小豆豆》,《孩子们,你们好》系列书籍等等。
读专业书籍以外的书。比如《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特别关注》等。
我们还需要读一些青少年们喜欢阅读的书目。新教育实验中不是提倡师生共读吗?这样不仅能够与学生拉近距离,消除隔阂,还能起到指导阅读的作用,免得学生误读。
也许有人会说,哪有时间读书啊,整天上课、作业、辅导的,其实,只要我们把读书看做跟呼吸一样的事情,就不会有这种感受了。早读前、每次饭后进教室的时候都带上一本书,随时带个本子写下自己的点滴感悟,晚上睡觉前,周末等等这些都是读书的好时间,因此,不要抱怨没时间,主要是扭转思想。当你埋头静心读书的时候,所有的烦恼都会烟消云散的。不信,试试看喽。
没有充分准备,如有不妥之处,敬请原谅。
同子
哪有时间读书,这确实是很多老师的"心里话",说实在的,我一天读书时间也很少,大约半个小时,还是在孩子没起床之前或者睡觉之后的时间里.不过,我还是在坚持读一些书.
不与红尘结怨
教师就需要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学生,我每次去教室就带着书
张立日
读书面临着太多的诱惑的干扰,尤其是网络,现在个别老师在空间里偷菜乐此不疲,读一本书就犯困。所以有成长的急迫感,自发的读书是必要的。学生需要我们留作业。我们读书没有人布置任务的,全在自觉。人容易因袭守旧,容易三分钟热度,教师阅读需要克服惰性,更要有毅力。有老师喜欢读电子书,喜欢网络阅读。我认为网络是大海,是网络让我见识了大海的广阔,但我们的目的是扬帆起航,漂洋过海,而书籍无疑就是一艘艘船。网络阅读让人深入不下去只能望洋兴叹。
同子
张老师说出了网络阅读的一些局限和弱点.不过,读一些书,对教师而言真的很需要.
张立日
我现在读纯理论的书很少,喜欢读些教育随笔,朱永新,吴非,李镇西是我的最爱。但张文质先生索要提高还得读理论,哪怕硬着头皮啃。
不与红尘结怨
对,还是需要一些教育理论知识的,好的教师,没有理论支撑是不行的
老兵新传
我喜欢读一些理论书,现在,只有抽象思维没有形象思维了。
张立日
由感性到理性,必须经历这个过程。
同子
我最近读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看了十几天,一直读不懂。今天早上才刚入了点道。
老兵新传
读书要和自己的成长规划联系起来
张立日
读对自己有点儿难度的书是一种挑战。
同子
我也一直在想,为什么难懂?昨晚才想出点头绪,主要还是翻译出来的东西对自己太生疏。
老兵新传
纯理论的书读起来确实困难,我就有此方面的体会,其实钻研进去后比读通俗的书还有意思
不与红尘结怨
还是教师对于这方面的学习太少,换句话说,是没有研究的心态
同子
就试着用自己的理解来重新诠释一些概念,感觉就轻松不少了。
老兵新传
理论书主要能给人以丰富的联想
同子
呵,你读一下皮亚杰的这本《发生认识论》,就可能会改变了。
老兵新传
读理论书与其说是读,不如说是啃
同子
有时,一个词不知道是什么意思,读了好多,就不能理解。
张立日
是呀,这也是现在有那么多人喜欢读苏霍姆林斯基的原因,不仅是教育名家的推崇,更主要的是他贴近教学实际,不以理论家的面目吓人。
教师专业成长的书籍不少,但我对刘良华的演讲情有独钟,他风趣通俗,说的话实在。
同子
把《教育的艺术》,《发生认识论》《教学论》变为电子书,让大家能读。
老兵新传
现在对类似的难啃的书我也是尽量避开,其实,有时对类似皮亚杰的书不读也可以,因为前人的理论成果,我们后人都有了诠释
同子
那大家对我的计划怎么看?明年读教育理论书,集中阅读、学习、讨论皮亚杰的知识建构理论,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以及《论语》中的教育思想。后年也就是2012年,大家集中读关于教育的艺术,教育的实践,读苏霍姆林斯基以及一些国内教育大家的书,怎么样?
同子
通过群体性阅读,大家共读一本书,通过讨论,研磨,来提高大家的教育素养和教育操控能力。
老兵新传
我认为很好,这样让老师在成长中有了抓手
张立日
读纸质书较好。系统深入。
同子
算起来,大约几本书的投资在200元以内的。两年内读完,应该没有问题的。
张立日
大夏书系的书就不错。
老兵新传
设想很好,但我读电子书时总有深入不下去的感觉。
同子
他们的计划和实施过程,我也考虑过。下面我说一下为什么选择这几本书。
平凡简单
我就一个主意,买个MP5把电子书装进去也很方便,但还是没有纸质书方便。
老兵新传
只有能成长,花多少钱都可以
同子
现在,国内流行的教育思想,大多来自于皮亚杰的建构理论,依据的是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应该的是布鲁纳的发现教学法,我们为什么不能去看一下他们本人是怎样论述这些问题的呢。可以说,是这几种教育思想的组合体,可我们对此却一无所知,总有听着别人怎么描述,那我们就自己来抛出真相来看一下,到底是怎么回事。
老兵新传
是的,作为教育者,读原著可以让我们看清理论提倡者的全貌
同子
因此,我提议大家一起来读一下这些有着重要影响力的教育书籍。我想,这样更能促进大家的专业成长。
流年逝水
同子老师的建议不错,但对于刚开始进行阅读的老师来说,看一些通俗易懂的书籍,对于培养阅读的兴趣与持久性,似乎更好些。比如李镇西老师的书,理解起来更容易
同子
因此,我打算先读一下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怎么样,这个比较好入手,
张立日
同意。循序渐进嘛。
流年逝水
树人读书会可以组织同读一本书等活动,来指导促进阅读,共同提高
同子
这个,大家也可以考虑一下,究竟该如何进行阅读?当然,到时候肯定是以树人读书会为主阵地了。
老兵新传
专业理论书籍读起来确实难,但也有它的意义,就是可以让我们的表达更缜密。
同子
如果读书总在浮面上挠,效果肯定不会很好的。
流年逝水
遗憾的是,现在周围看书的教师越来越少了,如果有人同行,多好
同子
树人论坛就是要改变这个局面的。
舞文不弄墨
他们更喜欢读魏书生李镇西老师的书,因为浅显易懂。其实读他们书的人也很少。
舞文不弄墨
说白了,娱乐方式多样化,读书的人越来越少
平凡简单
专业性的书虽然难读,但读进去了,确实不错。
流年逝水
是啊!还有一个感觉,现在的学校对教师约束得太死,唯分数论
老兵新传
每天读书能让人发现生命的意义,虽然我们都是小人物,但我们的生活很快活。
舞文不弄墨
功利性太强,也许是导致读书人越来越少的原因。与此相反,办班成风,大有愈演愈烈之势,一冷一热,形成鲜明对比
平凡简单
管他们怎么样呢。自己该读什么就读什么,只要不影响工作和生活就舞文不弄墨
都是尘世人,有几个能做到心远地自偏
张立日
不仅是功利性,学校琐事也是个干扰,我时常觉得我们的时间没有用在刀刃上,倒像是内耗,比如迎检,消耗时间精力又与我们的专业成长不搭界。现在的继续教育也徒有虚名。
张立日
作为社会人,难得自由身。何时忘却营营,专心致志读点儿书?
老兵新传
现在追求专业成长的教师都是以自发的形式,其实我们读不读书教育主管部门并不在乎。
爱上教育
是啊,读书,很多时候都是个人的自发的行为,因此,是需要耐得住寂寞的。
舞文不弄墨
有些事不得不做,有些人不得不应付,专业书真是一杯难喝的苦咖啡
爱上教育
如果自己喜欢的话,也就好喝了。

:【群研讨】追求见报——教师成名观面面谈
研讨时间:2011年11月11日晚八点
研讨主题:追求见报——教师成名观面面谈
主持人:同子老师
同子
在教师专业成长的道路中,一部分认真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利用报刊这个平台进行交流,这一部分人成名了。还有一部分教师,在成长的过程中,苦于没有突破口,感觉没有提高,就千方百计的想利用报刊这个“速成学校”平台达到成长的目的。今晚,树人网教师群就这个话题进行讨论。
望天涯
功利也是人知常情,功利也是一种动力,“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教师追求见报有利于自己专业成长。功利之心可能人皆有之,只要功利不损人利已,而且利已利他,为何要反对!还不是仅仅见报,更重要的是在刊物上发表,尤其在国家核心刊物上发表,出名特快!发表文章是快速提升教育教学理念的捷径。发表是一种有力的肯定。书呆子
以我经历来看:当下,教师追求见报或者在刊物公开发表文章,是值得赞赏的行为。且不说发表文章能助教师顺利晋级(尤其是中学高级教师或者更高的正教授职称),也不论其虚荣心得到满足。单单从“在不断的追求中渐渐成长”这一方面说,绝对应该大力提倡。我们就是要追求见报。为了追求见报,我们得不断学习,跟上所学专业的发展趋势。做到:占有教育前沿的理念,告别陈腐;把握现代经验技术,告别守旧。还订购相关杂志,积极主动参加相关的研讨会。有选择,有目标,才有阅读效率;有坚持,有反思,才有阅读品位,而效率与品位兼有的阅读才是成功的阅读。教师不仅有良好的自学愿望、勤学的坚韧意志,还有乐学的健康心态,更要有会学的科学方法。当这一切成为习惯,生命力就会被激活,创造力就会因此生发甚至爆发,教师的成就感、幸福感也会随之而来。生命因学习而精彩,事业因学习而成功。教师具备了优异的“学品”,才能如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唯其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
同子
书呆子老师的发言很好,从四个方面对追求见报的心理因素进行了阐述。下面请朝华文学老师发言。
朝华文学
我不认为教师一定要把见报作为“成名”的捷径。我觉得现在的教育之所以浮躁日盛,偏偏是这种类似“见”什么的心理在作怪。
同子
是的,追求见报,在一部分人眼里是“试金石”,而在另一部分眼里就是“速成班”。
江苏
鞠锋
今天的讨论,我觉得要弄清楚几个问题,第一是什么是成名,第二是发文章就能成名么,第三是发文章对于成名有没有直接关系
笑看人生
最主要搞清楚
写文章的目的是什么
同子
在现今这个浮躁的社会中,变态的追求心理会带来扭曲的心理。
平凡简单
把追求见报做为奋斗目标我觉得不太可取,因为我们的工作对象是活生生的学生,不是形形色色的各类报刊。如果一个老师最基本的工作做不好,学生教不好,见报又有什么用呢?同事领导都会令类相看,学生也会在背后说老师不务正业。有时候写出来的文章更不符合实际,
会背道而驰。我觉得应该先扎扎实实搞好本职工作,同时多学习研究,把这种学习建立在为工作服务的基础上,理论联系实际,多读,多写,多反思,慢慢的工作有了成绩,自身的素质也相应的得到提高。见不见报不必太在意,多锻炼,提高自已的业务和理论水平,自然会见报的。但这也不是说我们就不写了,还是要多写多锻炼自己,只重过程,不问结果,坚持下去终有一天会遇到庆典的。
广西百色
见报见杂志的文章关键是含金量,有的花人民币就可发,那是任务型,是功利性,是荣誉类。教育应是做良心教育,不做华而不实,是实际教育教学经验的提升与交流,有开发使用价值。要么成名是浪得虚名呀
Shaomingwei
我觉得老师投稿追求见报是很正常的心理状态
风月无花
见报不应该成为片面追求成名的一种形式。教师也不应该追求虚名,我认为需要按照自己的成长和专业水平的提升,坚实自己的积淀和基础,在追求发表文章的同时需要强化课堂教学艺术,多参与各种活动,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让自己可以更快地成长起来。在成长的同时,自然你会在报刊上露面的。追求虚名只会让教师浮躁,功利,那样对于自己的发展实在是弊大于利呀。不过如果能够淡定一些,在成长的同时,写文章发表,对自己倒具有激励作用。
shaomingwei
但我们树人论坛却提供了不一样的环境
江苏
鞠锋
有一位知名教师说过这样一句话,他说我的一篇被4位专家教授在一次讲座里面引用,而且是全文引用
shaomingwei
我们投稿老师要有一个健康的投稿心态,投稿的目的是什么
江苏
鞠锋
发表不是目的
师路话语
为了晋级发表文章,这个功利,不能说不合理吧
广西百色
有道理,目前教师考核内容之一
兰考/许远峰
对自己是一种提高一种历练
平凡简单
发表不发表是编辑的事,写不写是我们的事。
风月无花
记录只是一种心理的宣泄,或是理论的积淀,不应该只为了追求发表
师路话语
这里有一个积累过程
兰考/许远峰
遇到可写的文章不要放弃每次机会
师路话语
追求是一种态度,不是一种恶劣的价值观
风月无花
写作也是一种行走,发表只是理论积淀的副产品
兰考/许远峰
不能说是一种宣泄吧
平凡简单
但是既然投稿还是希望发表的。不发表时也不要气馁,我们还是要摆正心态。
江苏
鞠锋
我刚才就说,见报只是一个附属产品
兰考/许远峰
应该是一种流露、一种表达
shaomingwei
论坛里的很多文章,水平很高,但未被发表,可是对其他老师有所帮助,同样有很多人读了你的文章,这就达到了我们的写作目的
同子
从大家的讨论中可以看出:追求见报,在报上发表文章,一方面,是一块试金石,并不是说发表了就成名了,但是从读者读后的反应可以知道自己的做法大家赞成与否,当然,对于付费发表的,自己心理也是清楚的,甚至现在有人本来就是请人捉刀的。
兰考/许远峰
见报和成名之间不能划等号
风月无花
呵呵,其实是不是付费发表的文章一眼就可以看出来
师路话语
我们说的发表是实在的发表,其它不应是讨论的范围之内
江苏
鞠锋
有的时候能否见报,编辑的喜好和报刊的缺稿依据是很重要的一个问题
同子
另一方面,如果没有被发表,可能是自己的立足点没有得到编辑的认可,还可能是自己的写作水平欠佳,同样会激励人上进的。
兰考/许远峰
是的,弄虚作假的没意思
朝华文学
真正有点追求的老师,恐怕不会这样去“见报”吧。我可不敢,公开丢人啊
shaomingwei
见报就等于成名吗
非也
非也
江苏
鞠锋
山东还有一位特级从不上课,从不写文章呢
师路话语
在过得硬的杂志上特别是国家核心刊物上发表就是试金石
shaomingwei
人情稿大家可以看得出来
同子
鞠锋老师的观点是这样的:发表并不一定出名。
师路话语
在核心刊物上,发表多了就出名了
江苏
鞠锋
他们都是摸准了一些报刊的行文风格的
同子
前一段时间,胥加洲老师还鼓励大家写稿的,他还举了一个例子,说有一个教师一个月稿费6000多呢。
江苏
鞠锋
这样的老师,我一向认为他们肯定不务正业,教学肯定没有做好
师路话语
出名了,有人约稿,来得容易
江苏
鞠锋
我们都知道写一篇文章出来都是极其困难的
兰考/许远峰
你想在哪发表东西,必须了解他的风格,投其所好,发表率高写
师路话语
教学与教研一定矛盾吗
江苏
鞠锋
肯定矛盾
江苏
鞠锋
教研和教学难以兼得
师路话语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浮
风月无花
呵呵,我不这样看,写得多了,认识深刻了,自然文章就发表了
兰考/许远峰
两个不能一概而论
同子
在现阶段,依靠提高学生成绩来出名,难,太难了。
师路话语
教与研相得益彰
我觉得也不能很绝对地说教师成名和见报没有任何关系。不过,喜欢写东西对教师而言绝对是一个良好的习惯。爱写作能让教师在提高语言总结归纳能力的同时,也能激发教师阅读的兴趣。但是,把见报为了成名作为一种目的来追求就不妥当了。其实,写不出好的东西就算侥幸见报也对成名没有任何作用。最惬意的一种状态就是:写只是为了写能让自己更快乐,它和功利无关,只要有忠实的读者,就算仅仅几十元的稿费或者没有稿费便也就已经能够心满意足了。
朝华文学
我一直觉得作为老师真正的作品是“学生”,是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什么文章啊。出书啊,为什么最近几年老师拿出书说事啊,仿佛教师个个都应该是写作高手才配得上是“好老师”的称号?
江苏
鞠锋
从不课改的老师,却写了很多自己课改的文章,这就有问题了
朝华文学
我,多么怀念以前——很久以前那些传统的“好教师”啊,兢兢业业,爱生如子。而不是追求什么“成名”!
同子
见报——作为专业成长的一个标准,如果自己从创新教学,反思的角度来真实地记录,发表了,对大家有好处,教训可以大家共同吸取,经验大家可以互相借鉴,肯定有好处的。
笑看人生
就是
很多自己从来不搞课改的人
却写课改文章
这样的文章发表了比不发表更可耻
江苏
鞠锋
写是一个目的,顺便投出去
shaomingwei
正确对待见报和不见报
同子
也就是说,如果发表文章是教育教学创新思路和反思实践的副产品,那一定是有其积极作用的。
江苏
鞠锋
见报了是个惊喜,没有见报也不要失望
笑看人生
写文章一定要写出自己在课堂上的真实情感
同子
但如果把发表文章作为自己成名的利器,那写的再多,也不过是浪得虚名而忆。
江苏
鞠锋
人要真诚,要问心无愧,尤其是对于文章,一篇文章其实就是自己的孩子要好好写,好好改,好好珍藏
师路话语
以一种清高的姿态来谈论,更是虚伪的表现
勇哥
一个人如果不写,他就难于深入思考,流于肤浅
同子
有一位名师(这里暂不说名字)写过一篇文章,我看了后很是纳闷,写了几十年,可反思还是教育教学中的初级问题,这种反思有用吗?就是发表了,也不过文中的张三变成了李四。又有什么真实的价值?
江苏
鞠锋
现在很多老师都在感慨为什么可以读的书越来越少
师路话语
有时需要回归原点
好好
发表不是为了成名,是为了完成学校的任务,如不发表不获奖要扣钱的!
同子
书为什么越来越不能读了?——因为实在的东西太少了,很多东西在天上呢。
江苏
鞠锋
就是很多文章并不是用心去写的
师路话语
回归常识的研究有时是真研究,不必跑得很远
江苏
鞠锋
我建议看一看琳达和林达的文章
兰考/许远峰
教师应该在学习中提高自己
师路话语
这就对了,既要云端漫步,又在地面步行
朝华文学
是不是鼓动老师写得太多了呀?陶行知老师,为什么更名呢?要先实践,后说“知”,我们现在好多老师是,还没做明白呢,就着急着“写”了
风月无花
教师最好是做着写着,边做边写
平凡简单
写作是为了服从我们内心的召唤。
笑看人生
就是
我在大学期间三年
每天都是在读书
毕业后2年
除开教书和当班主任
每天都是在读书
师路话语
读、写,是为了更好的实践
勇哥
有人说写是图名,可是那些混在教育里的校长大把大把捞钱就值得提倡吗
江苏
鞠锋
讨论不是为了什么,只是为了一种思考,观点的碰撞
同子
写的时候必须得做,并且做的时候有创新。写的时候必须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并且反思的时候得把自己挖出血来。
朝华文学
如果真不能写,做好也不算差;如果做不好,写得再好,也不能算是好老师。
平凡简单
教与研是相辅相成的
勇哥
我赞同,但只要能写好的人,如果认真做或者这事值得他做,他就能做好
同子
那种反思的时候轻描淡写的,做的时候换汤不换药的,就是发表了,大家看了,也不过是一笑而过。
江苏
鞠锋
我不赞同现在有些所谓的专家要求一定要写下来才算反思,很多东西的关键是反思,而不是写
师路话语
为什么要人为地撕裂教与研呢?!
同子
现在的专家以“标新立异”为美。说到这儿就想到了《病梅馆记》这篇文章。
江苏
鞠锋
有很多我们教育界的老教师,教了一辈子,从来没有研,但他桃李满天下,他的学生逢年过节都会想起他,在他的生日的时候都要去问候他。好教师的评价,不是官方的,不是人为的,而是应该由学生真正发自内心的去评
同子
更想到了部分朋友拼命读书,以此来提高自己。这种想法和追求见报是不是有些异曲同工呢?
勇哥
现在好老师的标准都存在问题啊
同子
书能读完吗?发表就成名了吗?
勇哥
你感觉的好老师是不是上级认可,考分高的老师
师路话语
学习型社会的教师,不学习、不写作能成为好教师才怪哟
兰考/许远峰
学无止境,人应活到老学到老
江苏
鞠锋
不写下来?就能说她不学习不进步?
同子
读了对自己有所启迪的书的才是最好的,创新有效的才能真正提高。
而写作不过是有助于我们反思,记录自己创新的过程。 同样,如果一个不乐于写反思的老师并不是说一定没有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
江月
写是一个将知识与理论由内化到向外转化的过程 ,内化了还必须能转化出来
江苏 鞠锋
很多老师把更多的时间花在反思教学上
英语教育拾贝
读书写作,写出来的不一定都拿去发表,关键是能提升自己
绿绿的谷子
把平时所思记录下来,再能发表见报多好啊
英语教育拾贝
其实成名的方式很多,主要是看如何去把自己提升上去
师路话语
反思可以成为写作的素材
江苏 鞠锋
我刚才说了,反思可以通过语言,通过动作 ,不是每个人都有写的功底的 ,有很多老师一辈子都没有写过一篇像样的文章,但他教出了很多有成绩的学生
江月
但每个老师必须有一定的写作能力
同子
备课≠写教案;发表≠写反思;读书≠学习。但是,我们不能说,写教案的没有备课,发表的没有反思,读书的没有学习。
晴空
我个人认为对追求见报现象不能笼统地定或批评。若追求以自己或他人的真实的经验、成就见诸报端,对自己是种肯定和激励,对他人是种借鉴和启迪。若脱离教学、教研实际肯,闭门造车,与人于己都是一种欺骗和误导,同时也滋长虚华之风。
实际上很多教师,包括所谓以写作出名的教师,把教育类文章当做写小说来对待——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做的和写的甚至是两码事。这对教育教学有什么意义呢?
对于不写作的教师来说,不妨拿起手中的笔,总结总结经验、反思反思行为,拟定个目标——让自己的文章见见报端,让大家共享您的智力成果。对于过于热衷写作的教师不妨,走进课堂,践行下您的理念,验证下您的妙招。我反对只做不写的,我更反对只写不做的。尤其反对对别人指手画脚的。
云中白鹤
是的。写作应该是老师应该具备的基本功,提倡鼓励会教又会写的老师
同子
追求教育幸福,必须得研究,追求教育幸福,一定有反思,感受教育幸福,一定会学习。领悟教育幸福,一定要改革。但发表并一定能带来教育的幸福。
阿清
教学需要学习,教学需要反思,有观点需要让别人知道,然后有人提出来,我们才有进步。
风月无花
其实教师需要以淡定的心态来面对文章的发表,在行走教育的过程中记录自己的认识,书写自己的情怀,总结自己的经验,都是值得推广的
师路话语
追求教育幸福,必须得研究,追求教育幸福,一定有反思,感受教育幸福,一定会学习。领悟教育幸福,一定要改革。
江苏
鞠锋
写作,不应该成为一个基本功,而应该只是一种反思手段
阿清
反思、学习有很多种方法,不一定要写出来,不一定要把方法固定下来,但能写出来,感觉有些成就感吧!
江苏
鞠锋
我前面就提到了,不是每一个教师都有写的能力的,当然你可以通过多写提高写的能力,要以一种最不成为自己负担的手段来反思
风月无花
写是促进反思的有效途径
,不写怎么体现反思的深刻性
只是想一想,那应该是很表层的,思想是需要不断深挖的,深挖的过程就需要在写中体现
晴空
浮华的现实我们不得不看到:事实上现在做得好的不如写得好的。
同子
好的,下面请大家围绕下面四个问题进行讨论:
     1、
追求见报的思想动机有哪些?
2、追求见报对教师专业成长的积极和消极影响有哪些?
3、追求见报思想的形成成因有哪些?
4、怎样摆正发表与教育写作、教育实践的关系?
绿绿的谷子
现实中,见报好处可多了,职称什么都需要,就是填简历发表了几篇文章都要写上去。不去追求行吗?
风月无花
这种反思可以进行,但并不能很深刻,记录下来,积极越累,那么对自己的成长作用比听思要有效得多
shaomingwei
首先每个人人都认为写作并不是为了成名
然后讨论我们写作为了什么
同子
下面请大家就第一个问题进行讨论:1、追求见报的思想动机有哪些?阿清
写作见报有名有利,好处自不必说。有些教师为一见报,不顾业务一心钻研见报文章的写作,是不是有点走偏了呢?
云中白鹤
追求见报的思想动机1是晋职称的需要,2是满足自己的成就感,3是锻炼和证明自己的写作能力
江月
追求看报,我想看看我的水平,想证明自己
阿清
追求见报的思想动机,名誉、晋职称、为前程。
同子
下面讨论第二个问题:
2、追求见报对教师专业成长的积极和消极影响有哪些?
云中白鹤
是想把自己教学实践教学思考让大家分享
师路话语
我们投的都是过得硬的、凭实力的刊物,一定有利于专业成长
绿绿的谷子
追求见报就会努力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多读教育书籍,多写反思,不断提高自己
shaomingwei
积极意义胜于消极意义
书呆子
追求见报,能够让教师跟上所学专业的发展趋势。做到:占有教育前沿的理念,告别陈腐;把握现代经验技术,告别守旧。
云中白鹤
是的。积极意义胜于消极意义。会促使我们多读多思,多些。
shaomingwei
追求见报为了与更多人交流
绿绿的谷子
有所追求,才会更加努力
同子
下面讨论:3、追求见报思想的形成成因有哪些?
阿清
如果是一心为了教学,用心去写的文章见报,对于我们的工作肯定是有帮助的。如果只是为了讨好领导,为了自己的个人私利,那么见报也只是自己满足一下虚荣心。
云中白鹤
但不要一味追求写作和见报,以至于和教学实践相远离。
书呆子
追求见报也是草根教师小小成功的捷径
师路话语
可以让人刮目相看
同子
不见报的原因无外乎以下几点:1、观点不新颖;2、做法不新奇;3、写作不突出;4、与编辑节拍不合;
云中白鹤
可以证明自己的实践和思考是否得到同行的认可,从而促使自己更努力工作
英语教育拾贝
其实有些文章也需要与时俱进
高天上流云
追求见报,无非是老师想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方式
同子
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现今的评价机制。不要说中小学老师,就是大学教授,现在的评价机制也与此有关。研究生好象不发表文章,想毕业就有些难了。
钥匙
很多教师希望获得肯定获得认可而追求见报
师路话语
这个评价机制不能说不好,江苏对论文要求高,与江苏是教育强省不无关系
阿清
羡慕别的优秀教师,想锻炼一下自己
同子
这个机制不改变,相当一部分教师的心态就可能改变。
阿清
现在教师都在买论文,应付上级要求。
同子
4、怎样摆正发表与教育写作、教育实践的关系?请大家就这个问题进行讨论。
师路话语
相互支撑的关系
钥匙
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证书时代,无论什么都需要证件,尤其是教师
阿清
文章发表了,不见得教育教学就行。让过去的成就平淡地过去,努力去实践现在的教学实践。
云中白鹤
发表不发表,不重要。还得继续写,继续教,继续更加努力工作,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师路话语
站得高,望得远
书呆子
教育实践是主业,教育写作与发表是副产品。也是非常必要的副产品
rouxue1116
其实追求见报归结俩字就是名与利而已
高天上流云
发表的内容源于教学实践,时间后的心得体会付诸于笔端,能够见报是对自己实践的一种肯定,也能为继续实践、写作提供动力
rouxue1116
问题是我们不必太在意那个结果,就不会为了发表而过分地追求
把见报为了成名作为一种目的来追求就不妥当。其实,写不出好的东西就算侥幸见报也对成名没有任何作用。最惬意的一种状态就是:写只是为了写能让自己更快乐,它和功利无关,只要有忠实的读者,就算仅仅几十元的稿费或者没有稿费便也就已经能够心满意足了。当然,在写的时候不能忘了自己的主要任务是教学工作
钥匙
思考,实践,再思考,写作目的是提高,成长
发表是成长过程中的锦上添花
rouxue1116
嗯,发表是锦上添花。也可能是雪中送炭
同子
发表了,是继续写作的动力。”,应该是继续创新的动力吧?
钥匙
也许大多最初是奔着发表的目的
后来会出现两种不同的结果
云中白鹤
发表更能提高写作兴趣,没发表说明还有一定的差距,从而反思自我
阿清
写下来好像有帮助吧!
师路话语
实践是创新的源泉,创新促进实践
同子
我想教育教学中的关系能不能这样表述:实践——困惑——反思——学习——改进——反馈——反思——再学习——再纠正。这个过程是研究过程,而写作不过是一个研究过程材料而已。
师路话语
发表作为晋级的目的也未尝不可
rouxue1116
写,坚持才是根本,思考只好的凝练也是必要的,至于发表不发表,只是编辑所要的和杂志本身的缘故。
云中白鹤
很多发表的东西都是源于辛勤实践,努力探索的结果
钥匙
一种是成长意识的觉醒,不再在意是否会发表
同子
需要不断的创新,反思,实践,学习,才能提高的。只有不断的改变自己,勇于创新,才能感受到教育幸福的。
平凡简单
循环往复的过程
rouxue1116
其实,更多的写作并不能达到发表的标准,有时只是我们的倾诉的过程。
平凡简单
螺旋上升
师路话语
写作是自己与自己对话
rouxue1116
不断地写下去一定会有收获,因为你思考就会前进
师路话语
写,时间长了,境界真的不一样了
云中白鹤
而这种过程实际就是一种思考和探索
云中白鹤
我思故我在
同子
博客之所以能如此,论坛之所以能如此畅行,大约就是能起到反思,提高,交流的目的吧。同样的,大家的意见可以让我们来改进自己的实践,不断的创新吧。
rouxue1116
发表毕竟只是少数,何必一定要给自己定那样一个挺高的目标
追求一定是要追求的,但不必过分追求吧。
师路话语
这种追求多半半途而废
云中白鹤
是的。刚才那位老师说得好,写作是一种倾诉。一种表达。也是一种历练,一种提升。追求写作和见报也许没有错,但要处理好和教学实践中的各种关系
同子
追求不可入魔。追求是动力,但不是目的。好的,今晚的讨论到此结束,希望我们的讨论能让大家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能对各自有所帮助和启发,再见。


10#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2 10:23:34 | 显示全部楼层
===《教师之友网》管季超试拟‘群讨论’小话题,期待各‘群’的朋友各抒己见。更期待各‘群’群主赐[讨论记录稿]。谢谢啊!
http://www.jszywz.com/forum.php? ... amp;_dsign=d3e76ec5


1,网络对我教师职业生活的帮助;


2,千里友情一线牵;


3,网络[菜鸟]触网之初的糗故事;


4,周游列‘群’的我;


5,‘群交流’的特点之我见;

6,一‘群’汇聚数省同道,不亦悦乎?!

7。‘群聊’多岐路,条条有风景;


8,我被踢出某‘群’始末记;

9,‘群’里看到的怪网名;

10,网海里的金银岛-----教育‘群’;

11,潜水在‘群’里,袖手无言也快乐;

12,教育‘群’众议院议员印象记;


13,关于‘群’的零星思考;


14,君子‘群而有党’;


15,酸甜苦辣‘群’交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3 17:54 , Processed in 0.235399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