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育群[群讨论]选粹》专栏征稿/南通凌宗伟校长慨允赐首帖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2 13:28: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我们在网络上难以理性辩论? 作者:mlln 来源:豆瓣社区 发布时间:2012年03月16日
(节选一段初译稿,也许对我们会有所启发,为什么在公共议题的讨论中,我们难以说服对方,同时也难以被对方说服。为什么韩寒和方舟子,以及他们的支持者,会在讨论中完全忽视对方的证据或辩解。以下这段译稿来自E. B. Bernays的成名作Crystallizing Public Opinion,限于水平,远不算精美;限于版权,也只能发布其中一段。译作预计将于今年出版。)

即使马丁先生在他的著作中曾多次痛斥他所谓的宣传,他也不得不承认,出于人类共有的根本性心理因素,一个观点的追随者会认为支持其他观点的人大多是出于堕落或者不道德的动机。

他说:“群集中的人(the crowd-man)在他的观点被挑战的时候,将会竭尽全力避免自己遭受精神破产。他将会筑起防护网,使自己所在的群集不至于分崩离析。而达成这一目的,有时仅仅通过简单地宣称反对。任何一个挑战群集观点的人都将会遭到驱逐,并且不被允许继续发言。而对于相反观点的证人,他的证词有效性必会被大大削弱。通过对证人的贬低,这些证据的价值也将会被剥夺。‘他是一个坏人;群众千万不要听信他的话。’他的动机一定是邪恶的,他是‘有阴谋的’。他是一个没道德的家伙。他撒谎,他不真诚,他没有勇气站出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或者是‘他所说的都是些老套的话,没有任何新意’。

“易卜生的戏剧《人民公敌》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群众投票认为斯多克曼医生没有讨论问题的关键——浴场。事实上,市长主持这场讨论,并且官方宣布医生所说的“水源有问题”是不可靠而且言过其实的。然后,居民联合会的主席开始发言,控诉斯多克曼医生实际上在秘密策划“一场革命”。最后,当斯多克曼医生告诉居民们他这一行为的真正意义,并且说穿了有关“集合的大多数”的一些朴素真理时,群众们为了挽回自己的面子,并没有证明医生的结论是错的,而是直接把他拿下,认定他为“人民公敌”,并且进行无端的指责。”

如果我们对公共关系顾问工作的某一个具体事例进行分析,我们能够看到集群思想的运作将会使公共关系这一职业很难受到广泛的肯定。让我们再次以关税为例。显而易见,争议中任何一方都不可能持有完全公允的观点。进口商谴责制造商的不讲道理,并将自私的动机加诸在他们身上。当说到自己时,进口商就会认为他们的提议是基于社会福利、国家安全、美国主义、低价原则,以及其他一切能够找到的理由。任何一家报纸的报导只要对其带有反对的意味,不管是基于事实的还是仅仅体现在写作风格上,都会马上被标榜为失实的、不幸的,没脑子的。进口商会认为,这些报道肯定是报纸在收取制造商的好处后进行的阴谋策划。

但是,制造商是否就是更加讲道理呢?如果报纸报导的故事不符合他们的利益,那么,这些报纸就会被标榜上“有阴谋的”、“被影响的”、“带有歧视的”等等许多不合理的标签。制造商就像进口商一样,在这个争论中利用他能找到的所有基本标准为自己辩护——维持生计的工资、给予顾客更低的价格、美国标准的就业制度、公平交易、公正性。在这场争论中,对一方来讲,另一方的论点根本就是站不住脚的。

现在,如果我们将刚刚那个情况做一些延伸,公共关系顾问作为一方或者另外一方的代表进入了这场争论。这时候我们不难发现即使是明确的事实和数据也会被另外一方的追随者称为可怕的“宣传”。如果进口商公布了一些数据,表明增长工资是可行的,并且商品的价格也可以变得更低,他们的追随者将会十分高兴,并且坚信应该在公众中展开这些重要的教育工作,报纸对此也应该进行公正地报道。然而在另一端,制造商则会认为这些材料不过是“宣传”而已,他们要么会谴责公布那些数据的报纸或者整理那些数据的经济学家,要么会谴责提出了这些建议的公共关系顾问。

教育和宣传的不同,取决于我们持有何种既有观点。提倡我们所相信的东西就是教育,提倡我们所不相信的东西就是宣传。这些名词本身都带着社会和道德的暗示。教育是有价值的、值得颂扬的、具有启发性的、有益的。而宣传则是阴暗的、欺骗的、暗箱操作的、误导性的。只有到了今天,这个问题才开始有了些许转变,正如下面这篇文章所言:

“真相的相对性”,艾尔默•戴维斯(Elmer Davis)先生说,“对每个新闻人来说,都再熟悉不过了,即使对那些没有学习过认识论的人也如是。同样,如果能够允许我这样说的话,真理在华盛顿比在其他地方更加具有相对性。有时候,得出明确的结论是可能的。某个法案在议会中被通过了,或者没有被通过;政府发表了这样或是那样的声明;总统批准或者否决了某个法案。然而,大部分来自华盛顿的新闻都非常模棱两可,因为这些新闻来自那不愿透露姓名,甚至不愿被描述的官员的言论。正是由于这一原因,而不是其他别的什么,使新闻变得像一团云雾,像排放毒气的阴霾,笼罩着华盛顿每天的新闻报道。来自华盛顿的新闻并不倾向于说明事情是什么样的,而只会呈现在某种状况下事情可能会是什么样的、事情会变成什么样、哪个名人说过这样的话、或者甚至是他希望公众去相信什么样的事实,即使这些事实是黑白颠倒的。”

大部分被称为舆论的问题,在它们的事实和结论方面,都比这位《纽约时报》史作者所描述的“来自华盛顿的新闻”更加模棱两可,也更加复杂。例如,试想一下被城市普通民众随意处理的都是些什么样的复杂话题。一个未受教育外行会不加任何思考,便斥责新的医学理论。正如医学的历史所证明的一样,这些判断都是毫无道理的。

正如我们所见,政治、经济和道德的判断更多是出于群集心理和群集反应,而不是冷静判断的结果。试图相信这些状况并非不可避免是十分困难的。一个社会中的舆论包含了上百万人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所有人都必须找到与大多数他者的共同运作基础,并一定会与社会整体中的普通成员们,或者与他们所从属的特定群体,找到某种智慧层面的一致性。对于一个人来说,在每个议题上都会存在不同的事实。社会等不及去发现绝对的真理,不能在做出决定之前仔细衡量每一个问题。结果就是,那些社会赖以生存的真理永远是在不同欲望的妥协中,以及不同群体的解读中产生的。这些真理一旦被确定,就会被不加质疑地接受和维护。在观点的斗争中,唯一的考验就是高等法院的福尔摩斯大法官所指出来的——在观点公开竞争的市场中,思想为自己正名的力量。


12#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2 14:24:10 | 显示全部楼层
QQ群,师生交流的好平台

作者:东街小学李昌新


学生在想什么、有什么愿望、对于他人有什么要求,……
这是我们所有教育工作者,时时刻刻需要关注的。更是需要了解的。但鉴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性。我们对于学生离校后的时间,是无法即时了解的。是思想教育工作的盲点。
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好多家庭都有了电脑等现代代设备。我们学校也因势利导。在上好校内信息技术课的同时。引导所有班级都建立了班级QQ群。让QQ传呼器在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家长与老师之间构成有效交流平台。
原来,好多高年级的家长怕学生上网影响学习。限定学生上网时间。而低年级的家长更是怕小学生在网上学坏。对学生的网上能学习好,持怀疑态度。
现在,有了QQ群,这个即时通方便的交流平台。学生家长大受欢迎,主动要求参与学生的班级QQ群。对于家长来说,在家中也能了解学生在校情况。看学生的表现。还能方便地同教师交流,简直太好了。主动,要求参加班级QQ群。有的家长,还在学生交流时,主动发言。有了家长参与的QQ,学生展示自己的积极性更加有劲了。特别是节假日,我们的学生和家长及老师利用QQ群在线交流,谈天说地,研讨学习心得成为东小的一道特别的风景线。
东小2013级4班的班级QQ群223913563在班主任杨淑荣的引导下,办得活跃而有特色,占班上三分之二多的同学参与加入QQ群。还有部分家长主动参与。杨老师更是每天在线,同学生平等地对话交流,进行有目的地引导发言。有时连家长也不由自主地加入到讨论中。副班主任钟永叶,在群中即时解答学生的问题。让学生学习有效性大增。……。班级的集体荣誉感、团结性也增强了。
学校领导在本期主要工作中,将教育信息先导化作为主抓点。有专人负责学生课余文化生活的引导和建设。将在本期末,对于此方面工作进行总结。让我们东小的班级QQ群建设成为我们学校特色的亮点。
2012年6月8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2 16:39:5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文地址:20位特级教师告诉我们什么?——关于教育写作与教师专业发展的调查与分析


作者:无锡刘海

2011年5月,我们以“教育写作与教师专业发展”为调查主题,设计了相关调查项目的问卷,向全省50位特级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陆续收到回复的问卷共20份,全部为有效问卷。在这些回复问卷的人员中,小学教师10人,占比50%;中学教师8人,占比40%;职业学校教师2人,占比10%。以学科和专业来分,语文5人,占比25%;数学3人,占比15%;历史2人,占比10%;地理2人,占比10%;教育科学5人,占比25%;化学、机电、美学各1人,分别占比5%。其中男性16人,女性4人。通过对他们问卷的统计与分析,我们对这些知名特级教师的教育反思与写作情况有了一定了解。他们平均著述128.5万字,人均论(编)著2.45部,人均论文125篇。当然这之中也不平衡,最多的论(编)著达到18本,论文达到300多篇。最少的没有著作,论文也只有十多篇。通过对这些特级教师的问卷调查,我们对教育写作与教师专业成长的相关性有了新的认识和发现。

  一、教育写作在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众多因素中,居于非常重要的位置:它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支点和独特路径。

  我们根据傅建明《教师专业发展——途径与方法》、余文森《校本研究九大要点》等学者著作中经常提及的教师专业成长的方法与路径为要素进行相关性调查,这些要素包括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教育写作、校本教研、学习培训、关键事件、磨课赛课等8项,外加一个“其他因素”,共9个调查项,请被访问者从这些因素中选出对自己专业成长最重要的3个因素,并以重要性为标准进行排列,同时简要说明理由。

  结果显示,“自我反思”在影响教师专业成长若干因素中居于首要地位。来自一线成功教师的感受与学界专家的认识取得了惊人的一致。波斯纳认为,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教师们则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谈到了反思的意义。薛丽君认为,自我反思能够让我澄清模糊认识,不断理性前行。②冯卫东说,我几乎每一天都处于反思之中,在进行着“内对话”,这让我不断收获理性,获得智慧的生长点。戴林东说,反思是创新的基石,没有反思就没有思想的进步。

  “专家引领”与“教育写作”在影响专业成长的诸要素中处于并列第二的重要地位。这样的结果与不少人既有的认识似乎不太一致。实施课改以来,一线教师对专家的信任经历了从迷信到怀疑的过程。经历了课改初期对专家报告的新鲜与好奇感阶段之后,一线教师对有些专家的报告再也不那么有兴趣了。有些基层的教师甚至这样调侃:听了专家报告,“会场激动,途中躁动,回到学校无法行动”。于是,有些学校开始推崇校本教研、同伴互助等所谓草根化、接地气的方法与路径。但这次调查的结果似乎颠覆了人们的原有观念——有些人津津乐道的同伴互助、磨课赛课在诸因素中居然分列于倒数一、二位。这样的结果为我们始料未及,也非常值得我们深思。

  另一个让我们颇感意外的是,“教育写作”对于教师专业成长的作用居然与“专家引领”处于同等重要的位置。薛丽君还形象地将这两者对教师专业成长的作用相提并论,并进行比较:“专家引领”是乘电梯,而“教育写作”是爬楼梯。她形象地指出了这两种因素对于教师专业成长的不同影响,但都可以达到目标。调查中,教师们普遍认为,教育写作对于教师专业成长的作用是综合性的,它不仅是校本研究和教育反思的成果体现,同时,更是进行教育反思的平台和工具。运用好这一平台和工具,可以促进自身走向专业发展的快车道。

法国思想家埃德加·莫兰说过,很多事情并非二元对立的,而是一个相互影响的圆环。诚如斯言,调查之中,不少教师指出,自我反思、教育写作、校本教研、学习培训……这些因素有的并不能截然分开,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它们相互联系,甚至相互影响着。

  二、教师第一次发表教育文章成为专业成长的关键事件,不仅鼓舞着教师的专业成长,还在一定程度上指引着他们的人生发展方向。

  行动研究的学者斯滕豪斯曾多次指出“公开发表”的意义,他甚至认为,未发表的研究对他人几乎没有用处。原因之一是“未公开发表的研究得不到公众批评的滋养”。管建刚老师对“公开发表”的意义也有自己的看法:“如果没有发表带给人的刺激,恐怕会有很多人在第一阶段就坚持不下来,被淘汰,被淹没。”在公开发表当中,第一次发表意义更加重要,那么,这些特级教师对此持有怎样的看法呢?

  在调查问卷中,我们设计了这样的调查项:你的第一篇公开发表的文章题目是什么?发表在哪年哪月的何种报刊上?结果显示,95%的调查者都能够准确记住自己第一篇公开发表的文章题目以及时间和刊载媒体,好多人至今还对首次发表后的兴奋情景记忆犹新。只有5%的调查者不记得发表的报刊和具体的时间,但还是能够记得当时文章的内容,原因是后来改教其他学科了。调查者中距离第一次发表文章的时间最长的已近四十年(王栋生1974年4月发表第一篇文章),最短的也是十年八年。为什么岁月的流逝没能冲刷掉人们心中记忆的痕迹反而历久弥新?对此,有人说得很俏皮,因为“这是我的第一次”。

  其实,真正令这些教师终生难忘的原因在于:这是他们专业成长中的“关键事件”。研究表明,“关键事件”在教师的专业成长中的作用是巨大的。这里的“关键事件”是指教师专业成长中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能够在教师的专业成长中起到提供动力、促进飞跃和指引方向等重要作用的事件。有学者研究认为,“关键事件”包括成功型的、失败型的、启迪型的等。文章的第一次发表无疑属于成功型的关键事件。好多教师回忆,第一次发表后获得的成功和喜悦的积极情绪曾经较长时间伴随着他们的生活与工作,成为一种激发他们继续前行的动力。沈茂德说,由此,自信心和研究意识大增,……也由此促使我“教后思”“行中想”这样一些研究习惯的形成。戴林东说,“从此,我觉得我还行,还能做点事。”

  说第一次发表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事件”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这是一次人生的重要拔节,是“职业生涯的里程碑”。按照生涯发展的理论,一个人完整的职业生涯要经历入职期到成长期,再迈入成熟期、创造期和衰退期。但也有学者认为,多数教师并没有所谓的创造期,他们在成熟期后就进入职业发展的高原期。高原期的教师会出现激情不再、职业倦怠、原地踏步等职业特征。教师难以走出高原形成高峰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找不到有效的发展支撑。这次调查发现,进行教育科研和写作就是教师走出高原形成新的职业高峰的有效路径。如果以此为契机,他们将会告别过去,重拾激情,再次出发,走进职业发展的新境界。周如俊老师说,自己教书十多年,没有想到写作,也没有认识到写作的重要性,慢慢地觉得自己进入高原期了,于是,开始阅读与写作。戴林东发表了他的第一篇文章《抓住集体就餐良机,培养学生文明行为》。现在在他看来,这篇稿子也就是当时学生管理的一点感想而已,但“至今还记得稿子发表之后的难以抑制的喜悦和兴奋”,“那篇稿子的发表,成为我专业成长路上的重要里程碑”。

  与这个第一次发表的关键事件相关的还有好多有趣的故事。冯卫东说,当时在南通师专读三年级,梦见自己的文章发表了,过了没几天,他的第一篇文章《景情水乳融 领人入佳境——〈小石潭记〉的一段前导文字赏析》,果然刊载在《语文教学之友》1984年第9期。发表之后,他兴奋得一夜没睡着,拿了10元稿费,都买糖分给班上的同学们了。这次发表,“似乎对我后来的生命走向有一定的内在规定性”。因为这次发表,他获得了一种成功体验,这种发表带来的成就感和喜悦感成为他职业生涯发展的动力,于是他沿着这条路不畏艰难,勇往直前,从而走向职业成功。

  三、教师教育写作的动机各种各样,其开始并不都是为了专业成长,但一旦坚持下去,不仅促进了专业成长,而且走上了幸福的人生之路。

  教师为什么要进行教育科研与写作?最常见的看法是为了专业发展。调查表明,的确有人从一开始就是为专业成长而走上这条路的,但更多人走上教育写作这条路的初衷并没有这么清晰和“高尚”。

  有的确实是因为工作的需要。祝禧说,自己走上工作岗位十年间并没有发表过一篇论文,也不觉得写作有多么重要,也从来没有想到写作。后来,从教学岗位逐步走上了学校管理岗位,角色的变化对自己有了新的要求:自己不仅要教好书,还要经常给教师一些“引领”。比如,要给教师开会、作讲座,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我开始有意识地从已经有的教育经验中寻找话题,找到能叙事的实践故事,并把它们写下来。当自己的文章变成铅字时,成功与幸福感油然而生,也就成了一发不可收的动力”。

  有的是为了追求一种成就感。比如,顾广林老师在大学毕业十周年的同学聚会上看到多位同学都有了成就:有的走上了学校管理的岗位,有的进机关当上了公务员,还有的做生意发了财。此时此刻,他这个还在乡下偏僻学校教书的普通教师自尊心受到了打击,于是他暗下决心,就在现有的教育工作岗位上做出点成就来。从此,他开始摸索教育科研和写作之路。长期的努力终于结出了果实:他的第一篇文章是1999年6月发表的,当时他正从医院看病回来,在学校传达室里看到编辑部寄来的《中小学数学》上有自己发表的文章,他非常兴奋,一遍又一遍地阅读,“此时似乎不要吃药病也好了”。

  有的是为了克服职业发展中的高原现象。周如俊说,“2004年之前,我一心想教出好成绩,认为不会写文章照样能教好书,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逐渐产生了一种有劲使不上的感觉,甚至有一种事倍功半的感觉,我感到困惑和迷茫。”无聊之中,周如俊就热衷于上网。有一天,他在网上看到朱永新教授的所谓职业成功保险公司,由此受到了启发,于是尝试在网上写作一些反思、随笔、教育叙事之类的文章,渐渐地,他把有的文章拿出去居然发表了。于是,他坚持写下去,如今已“写”成了江苏省职业学校中为数不多的特级教师。

  有的就是为了评职称、拿奖金,戴林东老师就是这样的。他从教多年并没有写文章,到了评职称的年龄,他开始写作并投稿,但写了多篇累投不中,他并没有灰心丧气,也没有走花钱或者找人之类的歪门邪道,而是累败累战。终于,他的第一篇文章在1998年第4期的《职教通讯》上发表了。从此,他走上了教育写作之路。严育洪老师说得更有趣,他走向研究之路的起因是当时他所在的学校在全县的学校中发表文章为“0”,为了取得“0”的突破,学校用10倍稿费的奖金来重奖突破“0”的教师。那一年,他发表了两篇文章,获得了600多元的奖金。后来学校变卦了,修改了条例,降低了奖励的力度。他认为这是针对他的,于是负气坚持写作。到后来,他真正体会到了写作对业务的帮助,也品尝到了职业的乐趣,因此一直写到今天。

  有的是因为工作场域影响,比如高子阳老师就是这样的。当年,他师范学校毕业之后在一所农村学校工作,看到周围的不少教师在进行教育研究和写作,于是产生了这样的想法:“我也能写作并发表文章多好啊。”

  可见,尽管走上教育写作的起因和动机各不相同,有的是发自内心的需要,有的是出于外在的压力,有的是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但殊途同归,开始了教育研究与写作之后,如果选择坚持不懈,形成了习惯,产生了兴趣,就一定能品尝到职业的幸福感,收获成功。对于这些特级教师来说,教育写作不仅是一种职业生存方式,更是他们热爱生活、记录生命的方式。

四、教育写作以怎样的方式、从哪些方面影响教师的专业发展?来自一线的鲜活材料揭示了教育写作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机理、特点和规律。

  教育写作如何影响教师专业发展?与其他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式相比,它的独特性在哪里?调查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更多是依赖自我驱动,自主发展。如果说磨课赛课、学习培训、专家引领给教师带来的是由外而内的变化,教育写作带给教师的则是一种由内而外的变化。这种变化虽然一时半会儿不易看见,但“每一次写作都记录着自己成长的足迹,记录着自己的教育主张乃至教育思想形成的过程”“每一次的写作都能促进自己的点滴改变”(祝禧语)。教育写作是一段教育和人生的旅程,所以,它带给人的变化是渐渐的,是不断积累、渐入胜境的过程,而不要指望一夜之间脱胎换骨,羽化成仙。她还以自己不同时期论文内容和表达方式的变化为例,证明写作给自己带来的思想和行动的深刻而不易觉察的变化。

更多人认为,“教育写作的独特性在于它的实践根基和品格。(祝禧语)”杨文娟认为,“离开实践的教育写作不是中小学教师的真写作。”魏光明说,“教育写作是写出来的,更是做出来的。”薛丽君说,“教育写作是基于教育工作的发现与思考。”她还以自己的文章《文化策划:将学校从昨天派往明天》为例,来说明教育论文的写作是来自实践推动实践的过程,“是学校理念如何进行转化与渗透,落实到学校工作方方面面的过程”。

  管建刚老师则从赛课、上课与写作的比较视角对教育写作的独特性提出见解:教育写作,是一条经济的专业成长方式。因为无论是上课还是赛课,这些机会都是需要条件的。比如,要有别人给你机会,还要有他人的协作与帮助,而教育写作则是可以自己当家做主的事情,除了自己的精力之外,不需要其他的经济上的投入。

  教育写作从哪些方面影响教师的专业发展?

  调查显示,教育写作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影响教师的专业态度。所谓专业态度最核心的是对教师这个职业的价值认知。老师们普遍认为,通过写作,他们感受到这份职业的乐趣,更加热爱教师这个职业。通过教育写作带来了自身教育思想观念的变化,使自己对教师这个职业的价值和工作特点有了深刻的认识。戴林东说,“教育写作给我带来的首先是教育思想的变化。在教育写作过程中,我逐步形成了个性化的主体性的教育教学思想。其次是教育情感的变化。可以说,离开教育写作的教师情感,只能是感性化、浅表化的流动,而在教育写作基础上产生的教育情感是理智的、深厚的、持久的,是深入人心的激荡。最后是教育行为的变化。教育写作是思想的披沥、情感的体验,必然导致教育行为的更新,教育写作造就的人格修养,必然促进教师迈出有力的教育教学实践的步伐。”

  其次是影响教师的专业习性,培养他们优秀的思维品质和不断探索的精神。杨文娟说,“教育写作让我学会了观察思考。因为每一次写作都是基于真实事件的记录或者基于问题的思考,写作就需要平时善于观察,勤奋思考,渐渐地,洞察力和敏感度增强了;写作让我克服了懒惰,学会了坚持。”李建成认为,教育写作给自己带来的变化关键在习惯养成方面,因为有了写作,所以养成了自己的阅读习惯、探究习惯。沈茂德说,“写作是修炼自己的过程,性格锤炼的过程。写作可以使自己获得动力与信心。教育写作带来的是对校园生活的眷念,对朴素教育故事的关注,对教育案例的深度解剖,从而以真正的教育工作者的眼睛去看学生、看自己、看学校,才能总是满怀教育理想、满腔热情地寻觅着教育未知和教育规律。”

  第三,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形成自己的专业智慧,使自己能够专业地思考和处理问题。杨文娟说,写作“使自己从感性到理性,从实践智慧迈向理论智慧”。孙双金说,写作不但能怡情养性,还改变了自己的思维品质,使自己得到系统、深刻的提升。管建刚认为,不停的写作,提升了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更新了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技术,也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效能。

  第四,拓展教师的专业知识,改善教师的知识结构。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说过,“写作是另一种阅读。”不少教师认为,教育写作是一个不断学习阅读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认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自己的知识不仅得到了整理,而且可以获得更新。有人认为,写作是个思维的过程,也是个认知活动,当你把经验、故事提炼成思想观点时,你的认知活动就提升了。这是知识内化的过程,也是知识生产建构的过程。对教育写作也是知识生产的问题,范梅兰早已提出过他的解释:“写作,其实就是对教育现象的一种解释,当这种解释上升到反思阶段形成具有一般性指导作用的价值取向并指导教师行动时,便成了实践性知识。”概而言之,教育写作让教师从传统的知识搬运工变成了知识的转化者、生产者,让教师从感性的实践者变为理性的思考者。

  冯卫东则用诗性的语言陈述了教育写作带给他的改变。他说,教育写作使自己模糊的思绪变成清晰的思想,用余秋雨先生的话来说,不断地表达是对灵魂的不断重组。“我觉得写作使自己走向了丰富和深刻,使自己内心世界变得较为单纯,也多姿多彩。没有写作,我就是一个凡夫俗子,有了写作,我成了一个对教育有所作为、有所贡献的人。教育写作是我向教育世界进行抒情和对话的极好通途。”

  教育写作为什么能够给人带来如此鲜明的变化?

  首先,教育写作不仅提供了一种反思的平台和工具,而且促使教师完成教育学意义上的反思过程。多位名家论述过教育反思对专业成长的意义。但教育学意义的反思不是生活中的让我想一想,而是包涵一个完整的过程。杜威认为,反思由五个步骤构成:(1)对自己身处其中的情境产生“困惑、混乱、怀疑”;(2)对现有的原理或情境意义及其可能后果进行“预期推测和尝试性解释”;(3)“检查、审视、分析各种可能的方法”,界定并澄清遇到的问题;(4)对各种尝试性的假设建议进行说明;(5)采取“一项行动计划”或者根据期望的结果“做出行动”。调查告诉我们,不少教师正是通过教育写作这个平台和工具,对自己教育生活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反思,并给出符合规律的解释或结论,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并付诸自己的教育行动。如此循环推进,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教育写作就是要记录和提纯这个过程中的得失和收获,完成系统深入的教学反思过程。在这种深入反思的过程中增加专业理解,促进专业成长。

  其次,教育写作也是逼着作者进行专题化学习的过程。“写作是阅读下的蛋。”刘良华教授提出,“用写作促进有意义的阅读,不断扩张生命的视野。”很多教师在问卷中都强调阅读与写作的关系:“读书是欠债,写作是还债。”有人甚至以自己的经验为例,认为如果要写出1万字,起码要阅读4万字以上。顾广林说,“教育写作逼着我读了许多理论书籍,逼着我平时多思考教学中的问题,使我学会了发现问题。”我们认为,为了写作的阅读是一种高效的有意义的阅读,它不同于平常的休闲性阅读,是一种应用性阅读与学习,是一种带着问题寻找答案的阅读与学习,还是一种专题化的深度阅读与学习。这种学习是主动的探究性学习,不同于参加培训之类的被动学习,因而也特别有效益。

  再者,教育写作的过程也是研究的过程。而基于学生发展的教学研究是与教师的专业成长相伴相生的。郭元祥教授认为,“写作是与研究相伴而生的。”当然,研究有多种方式,在人文科学中,观察与写作就是一种研究的方式,也就是马科斯·范梅兰所说的生活体验研究。而研究能够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不争的事实。高子阳说,真正的教育写作就是研究,就是对教育现象的观察与思考,就是经过思考直接把优秀的教育思想整合起来用在自己的课堂上,文章就是记录自己的教育行程,研究自己的教育史。冯卫东认为,研究有多种形态,教育写作就是一种形态,它同时又是一些具体研究行为的终端,它还是对平时零零碎碎的一种研究、一种提纯。当然,有的写作不是研究,如急功近利的写作、无病呻吟的写作等就不是研究,更不是所谓的真研究。的确,研究是一个大概念,而且研究有多种形态和样式。教育写作,也是一种广义的研究,甚至是有效的行动研究。

  当然,也有人对教育写作与研究的关系提出了自己的不同看法。杨文娟说,教育写作并不一定要与研究挂钩,不是从事教育写作的人都在做研究,做研究的方式也不止教育写作一种,科研成果虽然多是通过写作来实现,但也不是只有教育写作一种表达方式……教育写作也许是一种兴趣、爱好,一种表达自己的方式而已。

  五、有人认为,“名医一把刀,名师一堂课”,对教师应当提倡上好课而不是写好文章。那么特级教师们是怎样看待和对待教育写作与课堂教学的呢?

  冯朴认为,教学是教师的天职,也应当是教师的看家本领。但是,单有课堂的精彩是不够的,还要能将这种精彩进行记录和理性反思,这样既能够与人分享,也能提升自己。孙双金则赞同“名医一把刀,名师一堂课”这样的说法,其理由是:教师的主要价值是指向学生,而课堂是教师和学生交流、传承、碰撞启发、引导点拨的主要阵地。从这个角度讲,教师上好课是最重要的。教师写文章的重要性位列第二。因为教师要走向名师、教育家,必须有自己的教育思想。要有思想就要有思考、有实践、有探索、有研究,就要有自己的文章。

杨文娟认为,写作与课堂教学并不矛盾。只从事教育写作,疏忽了课堂功夫的人,不是合格的教师;只专注于课堂,而忽视了教育写作反思的人,不能成为优秀的教师。这两者必须同时合格,才能走向教育家。

  冯卫东则是从道德和伦理角度阐述了他对教师上课与写作关系的认识:能否在课堂上站成一个真善美之人,是写作的前提;如果不能,他是没有资格谈写作的。同时他又认为,没有一个名师不进行教育教学研究,不进行教育教学写作。写作是他们走向成功之境的必由之阶。

  六、教育写作写什么?怎么写?是该从问题入手还是从兴趣入手?是写他人还是写自己?怎样处理教育写作中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这次的问卷我们也设计了这方面的调查项,意在了解专业发展方面取得成功的教师们在教学研究与教育写作方面的一手经验。

  教师们普遍认为,教育研究与写作,应当以自己的工作与生活为对象,而不应在自己的工作之外另辟领域。不少教师结合自己的经验指出,教师写作应当教什么写什么。高子阳教数学就写与数学相关的文章,后来改教语文,就开始语文方面的研究与写作,而且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李万龙原来教历史,就写历史教学方面的研究文章,后来改教地理,就写地理教学方面的文章。杨文娟原来做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就写作了《用情铸就人生》等一系列有关少先队辅导员工作研究类的文章,后来教思品课就写作了《小学思品课程中的资源整合》这类文章。这些经验归纳起来其实就是把工作当研究来做,干什么就研究什么。只要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充满热情和敏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就一定会有所发现。相反,如果好高骛远,老是把自己的目光投放到那些与自己工作和专业不相关的领域,不仅难出成就,而且容易影响工作,还得不到学校的理解与支持。

  当然,写自己的生活与工作,是广义的而不是狭义的。比如写自己的孩子,实际结合了自己的教育工作,也是结合了自己的生活。有多位教师用自己的观察思考和写作实践证明了这一点。所谓写自己的孩子,就是把自己的孩子作为观察对象来写,写教育孩子的故事与体会,他们这样做不仅对孩子爱得更理性、更科学,而且还能够爱得更专业。杨文娟老师不仅将自己的女儿送进了名牌大学,而且把教育子女的经验写成了《教师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一书,市场反映良好。高子阳不仅把孩子成功送进了名牌大学,而且读到了博士,他把教育孩子的经验写成多篇文章发表。现在他还在继续这样的写作,并打算结集出版,在女儿出嫁时作为特殊的礼物送给她。

  关于写什么、如何写,还有的教师从体裁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孙双金说,教师应该写教育故事、教育案例,写教育思考,写教育研究。也就是说,他不太提倡写纯理论的文章,“因为基础教育的广大教师在实践一线,他们首先是教育实践家,所以应更多地写叙事案例教育实践。当然,对于那些有相当教育素养和理论功底的教师也鼓励他们写教育的思辨,写教育的思想。”沈茂德说,教育写作还是要多写教育随笔。在教育生活中,大量的教育案例,或有启迪,或为教训,这些东西写出来,可以是有用有趣、鲜活真实的培训材料,也易被教师学习借鉴。王栋生老师在教育写作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的《不跪着教书》《致青年教师》都是教育随笔的佳作,但他并不主张教师的写作应当提倡什么。他说:“我主张自由写作。不要提倡或者限制教师写什么内容。愿意写自己的教学体验和心得,热爱文学创作,记录自己的思想录,都很好,前提是热爱。有位教师热衷于写游记,只写游记,还听说有位教师每天写菜谱,我觉得没有什么不好,只要写,愉快就行。”

  教育写作,是从问题入手还是从兴趣入手?这也是一个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问题,这次调研中还是相持不下,有的教师认为,教育写作不要规定写什么,而是应当让教师自己选择,他愿意写什么就写什么,从教师的兴趣出发,不要让写作负载太多的东西。但有的教师认为,教育写作,本身是教师的一种职务行为,应当提倡为提高工作效能而写作,为专业发展而写作,最根本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写作,正如有人说“如果发展了自己,而耽误了学生的写作,是应当反对的”。“教育写作应当有问题意识,如果说脱离实际的写作是空写作,那么,没有问题的写作就是假写作。”(顾广林语)

  有人认为,教育写作不仅应当思考写作的技术问题,还应当思考“教育是什么”“教育为了什么”这些原点的问题,也就是终极于教育的最终价值,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形成自己的教育哲学,提出自己的教学主张。

  当然,我们的调查发现还远不止这些,从中我们不仅发现了许多教育写作与专业发展的规律,还获得了不少教师们独特的写作故事。限于篇幅,无法一一陈述。

  注释:

  ①此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普教重点资助课题“学校内涵发展的路径选择与机制创新”的研究成果之一。

  ②见薛丽君的调查问卷。这次调查问卷回复的江苏省特级教师有:薛丽君、高子阳、祝禧、杨文娟、孙双金、李建成、项阳、严育洪、魏光明、管建刚、顾广林、冯卫东、沈茂德、冯朴、陆军、王栋生、李万龙、马宁、戴林东、周如俊,本文所引他们的论述均出自他们回复的问卷,恕不一一标注。
14#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5 17:00:10 | 显示全部楼层

15#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5 23:35:50 | 显示全部楼层

教师是知识分子吗?
文/凌宗伟
我们应该是能掌控自己教学的知识分子和专家。也许我们无法掌控社会对我们的鄙视,但我们可以控制我们如何看待自己。

——琼•温克



在阅读亨·A.吉鲁的《教师作为知识分子》中文版序言“中国教师应该成为知识分子吗”的时候,有一种莫名的诧异,这就是教师难道不是知识分子吗,难道中国的教师就不是知识分子吗?百度了一下,关于知识分子,百度词条是这样界定的:

知识分子是一个历史的文化的范畴,作用一个社会阶层,它是在人类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和一定的文化条件下产生的。在不同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知识分子的理解和界说颇为不同。在我国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和政治语境中,知识分子又是中国共产党的特殊政策的对象,其中的党外人士还是统一战线工作的对象,除了一般理论上的界说外,还有特定的操作性界定。

关于知识分子的定义,国外的主流看法是:受过专门训练,掌握专门知识,以知识为谋生手段,以脑力劳动为职业,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群体,是国外通称“中产阶级”的主体。

国内学术界一般认为,知识分子是具有较高文化水平的,主要以创造、积累、传播、管理及应用科学文化知识为职业的脑力劳动者,分布在科学研究、教育、工程技术、文化艺术、医疗卫生等领域,是国内通称“中等收入阶层”的主体。知识分子作为一个政治性的概念和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阶层将长期存在,最终将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以及工农之间、城乡之间、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差别的消失而消失。

接着百度上还从六个方面对“知识分子”做了解读。这一查还就吓了一跳,原来“知识分子”不是那么好当的!这样来看亨·A.吉鲁的“中国教师应该成为知识分子吗”之问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我读亨·A.吉鲁《中国教师应该成为知识分子吗》可到了一种“斗争哲学”:“教育上的斗争,不只是意义上和身份上的斗争;他也涉及意义、知识和价值怎样被生产、合法化,以及怎样在权力的、经济的、结构的关系内运作。教育与政治不矛盾;它是关于政治的任何定义中的重要的、关键的因素,不只是为系统地批判集权主义提供理论工具,而且也提供一种关于可能的语言,用来为民主的社会变革创造实际的运动。”实话说,在我看来,“斗争”和“运动”是令人可怕的字眼,我们的教育如果总是在“斗争”和“运动”中生存的话,这教育恐怕也就不得安身了。

我甚至认为作者一下这段话是别有用心的:“今天中国的教育者面临令人难以想象的挑战,这就是创造新话语、教学方法和集体斗争,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希望和工具,复活政治文化,以对民主的公共生活的死亡作出伦理的回应”,“中国的教育者需要表明立场,采取行动,尽可能地利用能够不加区别地拥抱宗教原教旨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的意识形态提出挑战的那些思想、价值和理论。”

不过他有些提醒对我们这些教师而言还是中肯的:作为知识分子的教师,要通过我们的努力让“那些制度空间、论坛和公共领域保持活力,支持和捍卫批判教育”,要“帮助学生获得自己作为个体和社会能动者的权力,锻炼公民勇气,参与那些由社会负责的社区项目和研究”,“拒绝出卖知识和技能给最高的竞买者”。更要帮助学生学会“直接面对来自格式各样的原教旨主义的威胁”。这让我想到琼•温克在《批判教育学》的所说的那句,“我们应该是能掌控自己教学的知识分子和专家。也许我们无法掌控社会对我们的鄙视,但我们可以控制我们如何看待自己”。

所以“一种批判的教育应该要求中国的公民,能在私人的考虑和公共问题这两个不同的方面之间进行合理的转换,能够认识那些否定社会、经济和政治公正的反民主的力量,愿意反省他们自己的人生历程,把自己投身到世界的发展中去”,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亨·A.吉鲁认为“如果中国的教师要行使作为知识分子的作用”,“就绝对有必要创造一种新的语言,把批判的要素”与“有教养的希望”结合起来。我们要通过我们的努力“创造条件,创新知识和提高技能,使人们拥有希望而不是玩世不恭,对他们自己及其他人负责而不是让他们的能动意识屈服于公司或者独裁主义的暴君,对他们的自我表现采取关键的步骤而不是模仿消费文化的指令,以及打破使他们迷恋新自由主义的‘常识’和新的全球秩序的异化状态”对我们还是有一定的价值的。我们改变不了社会,改变不了环境,我们能做的就是如琼•温克所说的,我们可以掌控自己,改变自己。当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意识地改变了自己的话,也许我们的环境也会有所改观了。

如此看来,教师要成为知识分子,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用杨小洪先生的话来说,就是在中国“知识分子”这个概念原本就先天不足。

吉鲁认为学者的社会良心,经常被权力意志、被维持学术圈子的相安无事、个人的成功以及获得认可的愿望所取代。于是学术研究的锐气没有了,只是满足于维持学科的现状,学者写作越来越不是为了普通大众,而仅仅为了同僚。我个人觉得为了同僚还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倒是只为了媚上,或者干脆赤裸裸地就是为了自己,于是他们的文字也就基本无学术可言了。我说“教师要成为知识分子,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从这个角度去观察,也许可以看得更为清楚。

16#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6 00:45: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名合格网编需掌握什么技术?


中国网-传媒经济



文/胡 宇


    2005年,当网易CEO丁磊开出200万年薪将原《环球企业家》总经理兼执行主编李甬挖到网易做副总裁兼总编辑时,传统媒体人震惊了。据历史数据显示,2005年北京商品住宅期房均价为6725元/平方米。这一年薪,足够在北京市区内买下一套300平米左右的房产。
    2005年,一批平面媒体高层领导脱离体制,转投网络媒体。以四大门户为首的商业网站则挥舞着大把钞票、期权和职位迎来第一个传统媒体人转型的高峰。在那时转型的媒体人,如今或自己创业当老板,或已身居行业高位,名片上一定会带有数个“O” 的头衔。在那个年代获得丰厚原始资金的传统媒体人,如今甚至做起了“天使投资人”,网易门户事业部前总裁李甬不光自己创立粉笔网,还资助了网易前高管们的一系列创业项目。——这是最梦幻的年代。
    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夕,商业网站在北京疯狂布局,抢占新闻报道制高点。随之而来的是第二波传统媒体人跳槽新媒体,这批人有着些许共同点:有丰富且扎实的传统媒体工作经验,接受过正规的新闻操作训练,内心充满新闻理想和使命感,每个人都有几篇拿得出手的代表作,是各报纸、杂志的中坚骨干。这些人来到商业网站后,大多任职各个频道的总监、主编等中层职位,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在之后几年,他们将自己传统媒体的新闻采访经验,专业并系统地传授给基层网络编辑,在自己转型的同时带领原本并不那么专业的网络编辑团队走向专业媒体人的道路。——这是一个双赢的年代。
    2010年至今,房价爆发性增长,传统媒体待遇和被社会认可的程度却走向低谷,传统媒体人转型则越发浮躁。跳槽的传统媒体人大多是刚入行的年轻记者和试图改变的中老年记者。然而在经历了前两拨高峰之后,商业网站既不缺少有经验的中高层领导,也不缺少具有专业素养的年轻骨干。这导致2010年后转型的传统媒体人失败案例剧增。——这是一个盲目的年代。
    一、网编只会“起低俗标题,做黄色图片”?
    虽然没做过具体统计,但仅以我接触过的十余位从报社记者转型做网站主编的前辈而言,能掌握基本网编操作工具的人,数量很有限。而能够独自制作网络专题、修改图片、掌握互联网产品技术的人,则几乎没有。
    大多数传统媒体人,不屑掌握网络技术,总觉得自己有丰富的媒体经验和社会关系,写过数篇足以影响社会的特稿,就对每天只会“起低俗标题,做黄色图片”的网编不屑一顾。而事实上,一个连PS、DR这种最基本技术是什么都不知道的主编,难以被手下尊重。
    有位如今已身居某女性网站副总编辑的传统媒体人对我说:“你如今做内容的经验已经足够丰富了,想要有进一步的提升,就一定要丰富自己在产品和技术上的知识。”我曾经目睹过这位前辈刚刚转型时的窘境,一个频道首页改版,用PS画图画了五个版本都没有通过,那时她急躁得甚至有些歇斯底里。而四年后这位前辈对我反复强调互联网产品的重要性,则足以证明她转型的成功。
    二、传统媒体人最擅长的也许反而是羁绊。
    在传统媒体工作久了的记者,对第一新闻现场有种偏执的热爱。初来网站的传统媒体人,往往有种“坐不住”的感觉。发生重大热点事件后,传统媒体记者习惯于“我要去现场!我要以最快的速度到达第一线!”而当他们来到网络媒体工作后,仍难以改变这种观念。
    以至于现在没有新闻采编权的商业网站,通过博客、微博、甚至“洗稿”的方式养了一群记者。殊不知他们过分重视手下几名记者的采编能力,而忽视了门户网站签约了数百家平面媒体的新闻资源。某家门户网站新近成立的原创内容频道,就走进了这样的死胡同。花大价钱请几位平媒记者为其专职供稿,一段时间后,该频道变为口味单调化、内容模式化、作者单一化的“鸡肋”。
    三、网编的基本功。
    从技术角度而言,一名基本合格的网络编辑需要掌握最基本的 Photoshop、Dreamweaver使用方法,能看懂简单的HTML代码,知道什么是DZ论坛,什么是PW论坛,能分清网站产品、技术和美工的工作之间有何不同点,看过新闻客户端,知道微博、微信大号是什么意思,等等。
    身边有位刚刚从报纸空降到网站的主编,初来乍到就要做网站的改版,空喊了半年之后才改了一个网站头条样式,而提交申请的第二天,该主编质问为何还没有改好。大概他概念中的网站改版,跟报纸版面一样,找美编画个版一切问题就都解决了。而实际上,网站改版需要经过编辑提交需求、美工画版面图形、产品设计具体样式、技术进行产品开发等一系列工作。
    四、网编得是文字高手。
    由于国内多数商业网站都没有新闻采编权,所以也就不涉及原创采访的工作,网络编辑更多做的是新闻的梳理和整合。一个报纸深度版面的责编,可能每天只要编两到三个版面,看数篇深度稿件即可。而网站编辑则要看50甚至500篇国内外不同媒体对同一事件的报道和评论,从而整合出一个新闻专题,推荐给读者。这对于编辑的阅读能力、新闻判断和逻辑梳理其实有更高的要求。
    而在标题制作方面,报纸杂志的标题与内容是展现在同一个版面上的,不管标题制作得如何,读者不用翻页即可看到内容,所以标题可以制作得很有个性或飘逸。而门户网站首页则展示了数以千计的标题,如何让读者一眼就能看到你起的标题,成了每个网络编辑的必修课,而这恰巧是传统媒体人忽视的地方。
    五、你能适应工作环境的巨大转变吗?
    很多平媒记者谈及自己工作的优势,往往会提到不用坐班,每周到报社开一次采编会,之后按时交稿即可。而到网站工作后,则变成每天朝九晚五的打卡生活,这让自由惯了的传统媒体人十分不自在。有位数年前曾尝试转型的同行跟我说,在短暂的到中关村上班的日子里,每天早晨看到无数青年人背着大小公文包拥进地铁时,自己心理就崩溃了。
    在这个信息爆炸、热点转变极为迅速的年代,传统媒体人转型面临诸多体制上、心理上和技术上的挑战。希望有转型计划的平媒同行们,不要单纯为了转型而转型,更不要单纯为了网站的高薪盲目转型。而已跳槽的网站工作的同行,则要放平心态,不要认为自己来自传统媒体就高高在上,现在已经不是传统媒体为王的年代了。
    从技术角度而言,一名基本合格的网络编辑需要掌握最基本的 Photoshop、Dreamweaver使用方法,能看懂简单的HTML代码,知道什么是DZ论坛,什么是PW论坛,能分清网站产品、技术和美工的工作之间有何不同点,看过新闻客户端,知道微博、微信大号是什么意思,等等。
17#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1 23:34:09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18 06:04 , Processed in 0.07940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