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62|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海外华人孩子学中文渐“低龄化” 逐步凸显优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1-1 11:20: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海外华人孩子学中文渐“低龄化” 逐步凸显优势【来源:中国新闻网/多伦多在线】2006年08月14日

最近一两年,加拿大华裔子女学习中文呈现出低龄化的现象,“低龄”的范围一般在3-5岁左右。学习中文低龄化是一个可喜的现象,一方面它表明了海外华人家长的远见,更重要的是孩子们抓住了人一生中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目前,幼儿识字已成为一个国内外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热点。在中国,幼儿识字教育被看作为基础工程、战略工程。在汉字推向全球、中文走进世界的新形势下,认真研究海外幼儿学习中文及提高幼儿智能这一新课题,显然有其重要的意义。

    1982年,英国著名科学杂志发表了一篇关于英、法、德、美、日五个国家儿童智商测查报告。科学家得出的结果是,英、法、德、美四国儿童的智商平均为100,唯独日本儿童的智商为110。在英、法、德、美各100名儿童中,智商达到 130的各两名;唯独日本儿童有10名。科学家的最终结论是:日本儿童之所以跟其它四国儿童存在如此大的差距是因为日本儿童学习了汉字。

    说到这里,笔者不由想起日本著名学者石井勋博士。这位科学家长期以来孜孜不倦地从事日本儿童汉字学习研究,经过大量的实验,他得出如下的结论:6岁(入小学前),不认识汉字的孩子智商平均为100;5岁开始学汉字,智商平均为 110;4岁看始学汉字,智商可达120;3岁开始学汉字,智商可达130。这一研究结果无疑是对汉字可以增强孩子智能的充分肯定,有着科学理论的指导意义。

    海外幼儿(3-5岁)学习中文比起 6岁以上的孩子有它得天独厚的优势。第一,他们受英语环境的影响比大孩子小;第二,他们有超乎人们想象的记忆力和模仿力;第三,他们处于对什么都好奇的成长时期,喜欢学习、渴望学习;第四,他们正处于这个年龄段独有的学习语言的“敏感期”。如果我们能充分利用幼儿独特的潜能,那么他们本身的自然天赋就得以发挥,反之,那些潜能就悄悄地沉睡……,从某种意义上说,那是令人十分惋惜的浪费。

    然而,充分利用孩子身上的潜能要靠家长和学校的双方努力才能做到。下面笔者想谈谈如何面对学习中文低龄化的问题。

    首先,幼儿学习中文集中在一个语言点上,就是“识字”。具体地说是,怎么识字?识多少字?

    “怎么识字”是一个方法问题,有了科学的识字法,不但可以在我们提倡的“无意、随意、乐意”的环境中快乐地学,也能使整个识字过程事半功倍。据统计,目前有三十多种经得起考验的识字法在加拿大各省市使用。今年四月,笔者在北京第二届识字教学国际研讨会上亲眼目睹了很多有效的识字法。少则几个月,多则一年,可以让3-5岁的孩子在上小学前就识字2500,这些识字法让人耳目一新,受益匪浅。

    但是,鉴于海外的特殊环境,原封照搬别人已经成功的识字法未必奏效。我们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形,创立适合海外低龄儿童的高效识字法。

    已故著名语言学家安子介先生在做完高频字统计后说:“一个人,儿童也好,成人也好,如果他能认识第一高频度500个字,它就能看懂一般文章的四分之三。如果他能识到2000字,他就能看懂一般文章的百分之97.4%。先学习高频度字,是学习汉字的捷径之一。”

    回顾海外中文教学的惨痛教训,几十年来由于受客观条件局限,至今就是解决不了“高频度识字量”的问题。所以,总是看不到实质性的进步,基本上在原地滞留不前。为此,认真研究、务实地抓好低龄幼儿识字问题将使我们华裔后代终身受益。

    “低龄幼儿学习中文”对我们是一个新课题,有着很大的开拓空间。今天的时代是人们对中文汉字重新认识的时代,也是汉字逐步迈向世界的时代。海外中文教学不可能仍然滞留在那条老路上,要改革、想突破,对低龄幼儿学习中文认真研究就是一个很好的开端。
2#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 11:21:03 | 只看该作者
【转贴】汉语拼音与海外华裔儿童中文教学

马立平(北美华人教育研究协会第三届年会的发言摘要)



说起当前北美各地周末中文学校的学生,有一个“通病”不能不引起我们关切:绝大多数的学生,甚至包括高年级的学生,读课文时主要依靠拼音或注音符号。一旦离开了拼音符号,他们就没法阅读中文读物。笔者以为,这种对汉语注音或拼音系统的过于依赖,是因为在我们的教学中,汉语拼音被放到了一个不适当的地位。



自从1918年北洋政府公布注音符号以来,中国数千年来直接认汉字的语文教学传统被渐渐抛弃了,注音或拼音符号渐渐成为国内语文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无论是大陆还是台湾,汉语语文教学都是通过拼音或注音启蒙;通过拼音或注音引进汉字;学生的中文初读也是依靠拼音或注音读物;到了中、高年级,学生用拼音或注音查字典。这种潮流,自然也成为海外华裔儿童中文教学的主流。几十年来,很少有人质疑汉语注音在汉语教学中的地位,以致“汉字一定要通过拼音或注音来学习”成了人们心目中不言而喻的定论。可是,当面对海外华裔儿童学习中文的上述“通病”时,我们不得不思考:为什么这些学生会离不开拼音这根拐棍?汉字一定要通过注音系统来教吗?年轻的汉语注音系统在几十年里改变了古老的汉语教学传统,这种改变,有多少是合理的?是不是还有不合理之处?在汉语教学中,拼音或注音究竟应该放在什么样的地位?在研究和实验中笔者有以下几点体会,写出来求教于诸位。

一、汉字不是拼音文字,不宜通过拼音或注音符号来启蒙

汉字不宜通过拼音来启蒙,是因汉字本身的特性所决定的。当今世界上的文字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拼音文字,一是汉字。这二者有着根本的不同。拼音文字是用一串串字母作为记录发音的符号(sign)组成的,是字音和字义二者的结合。而汉字则是一幅幅表达观念、并且有相应单音节发音的图形(image),因而是字形、字音、字义三者的结合。拼音文字的字义是靠字音一个点来支撑的;汉字的字义则是由字形和字音两个点来支撑的,以字形为主,字音为辅。正是由于“形”的关键作用,汉字才可能成为世界上最简洁明了的单音节文字,并历经数千年汉语语音的变化而保存下来。



汉字和拼音文字的不同特性,决定了彼此不同的学习和认识方式。认读拼音文字,要根据记录语音的符号,把构成一个字(word)的数个音节逐个发出声音(soundout)并且拼接起来,所注意的是多个音节的特定组合和一个意义的对应。而认读汉字,注意的则是一幅图形、一个声音、和一个意义三者的结合。此间,字形的辨认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换句话来说,学认拼音文字,首要的是发展拼读能力;而学认汉字,首要的则是发展辨别字形的能力。



在当今国内通过拼音进行汉字启蒙的语文教学中,不必要地拉长了字音教学的过程。单音节的汉字,在教学中首先变成双音节乃至多音节,然后再合成多音节,这无疑是画蛇添足。学生花大量的时间,拼读那些他们已经知道读音的汉字,抄写这些汉字的拼音,实在非常可惜。更遗憾的是,这种无谓的劳动,把学习汉字的主要特征(字形)的时间和精力给挤掉了,使得识字效率大大减低。用拼音进行汉字启蒙教学的不合理之处,就在于混淆了拼音文字和汉字不同的认识过程,在学童开始学习汉字的关键阶段,没有及时地开发他们对汉字字形敏锐的辨别和理解能力。



用拼音或注音进行汉字启蒙教学的做法,给海外华裔儿童学习中文带来的损失更为严重。很多华裔儿童都有如下经验:一开始上中文学校,就要花半年到一年学习“波、泼、摸、佛”,非常“boring”。他们生活在英语这一拼音文字的环境中,学会拼音以后,就以此为“中文”,“拐棍”就再也丢不掉了。为了学习中文,家长和学生都作了很大努力,但多年后学生依然和中文十分隔膜。其中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学生是用认读拼音文字的方法在认读汉字,他们对汉字的认识能力并没有发展起来。这种做法既浪费了学生宝贵的时间、金钱和精力,又无形中剥夺了他们发展汉字认识能力的机会。海外华裔儿童同时学习拼音文字和形意文字,本来是他们得天独厚的促进智力发展的好机会,如今却成了无数孩子充满挫败感和无奈感的学习体验。正是用拼音或注音符号来进行汉字启蒙教学的观念和做法,贻误了他们的中文学习,挫伤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自1994年起,开始了直接认字的教学实验,主动地培养和发展学生对汉字的领悟力。我们融合前人的“韵文识字”、“字块识字”和现代的“集中识字”、“听读识字”等方法,并根据海外华裔儿童的语言特点、教育背景和学习条件,设出计直接认字用的教材、教法、和教具。这样,便从理论到实践,形成了一套新的直接认字教学法。实验证明,海外华裔儿童直接认字完全可行,而且,学生认字的积极性也很高。

二、中文初读依靠注音读物是欲速则不达

国内现行的语文教学,无论大陆或台湾,都是依靠培养或注音读物来帮助学生认读。这种做法所根据的理论是,学生用几个月的时间学会了拼音或注音系统,就可以依靠拼音阅读课外读物了。其实,这个貌似合理的说法却掩盖着严重的弊端。第一,从学习的过程来看,启蒙阶段的学生依靠拼音读汉语读物,他们读的不是汉字,而是汉字的辅助注音系统,他们的注意力被不合理地分散了。第二,从学习的结果来看,在现行的语文教学中,一般初入学的学生花三个月左右的时间学会拼音系统。即使他们就此开始借助拼音阅读所有的汉语读物(实际上这是做不到的),他们距离独立阅读中文的阶段还是很遥远。国内小学二、三年级的学生,有许多还在阅读注音读物。如果改用直接认字、先认常用汉字的途径,保守一点算,每周上学五天,每月就能认一百个字,同样是三个月,可以认三百个字,就能开始阅读初浅的中文读物了。到一年级结束能认七百来字,阅读就可又上一个台阶。最多两年,认到一千五百来字,即可进入中文自觉阅读的阶段,这比现行的方法反而要快些。可见用拼音做拐棍,用注音读物来发展启蒙学童的阅读能力,恰好是“欲速则不达”。



由于海外汉语儿童学习中文的环境差、时间少(每周只上两节课),我们的实验以每年四个学期(每学期十周),平均每学期学一百多字的速度,用三年的时间,逐步教学生认一千三百个以上的高频常用汉字。用这样的方法,一字不识的孩子,上了四次周末中文课,就可以独立地读句子;上了二十次课,就可以独立地读段落和儿歌;上了三十次课,就可以独立地读短文了。更为可喜的是,中文阅读增强了学生的成就感,从而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拼音或注音在汉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在于扩大词汇量和正音

当然,汉语的拼音或注音系统在汉语语文教学中有其独特的作用。学生在学习未曾接触过的新字词时,加上注音就可以减低学习的难度,并帮助他们正音。学生在查字典时,也常常借助拼音或注音。在现今的高科技时代,汉语的罗马拼音系统更是电脑输入汉字的利器。因此,我们主张,在学生学了一定数量的汉字和发展起对汉字字形的认识能力以后,再开始教授拼音或注音系统。



3#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 11:21:30 | 只看该作者
【转贴自读经通讯】


来自美洲的回响  给王教授的一封信

  敬爱的王博士:

  您好!这是一封迟了八个月的信。自去年七月您为新泽西州带来一场儿童读经育的精彩演讲,并亲自指导我们的小朋友读经后,不知有多少次想提笔又恐怕文中无味,不知所云,给您增添麻烦。直至今天,再也沉不住这股有如海水般的波涛,无一刻静止的冲击、影响着我整个的思绪,我明白我无法等待到他日再给您报告接触读经以后的日子。

还记得我们这群美国暑期儿童读经「先修」班吗?附上一些读经孩子们的照片与您分享,除了三、四家的小朋友无法继续,其它的都留下来而且是很努力的在读经喔!我们都念念不忘您的叮咛-轻轻松松读经,但必须持之以恒。在聆听您的演讲后,我更是因您的为国为民设想的深思远虑而敬佩不已。维护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的确,只有从儿童开始,而读经是最直接的方法记取先哲的智慧,端正言行,使社会返璞归真;这实乃是当今社会以至于世界人类文明最迫切需要的。

  去年九月开学后,读经孩子人数日益增加,约在一百位左右。每周二下午、晚上以及周五下午在寒舍上课;周六早上在美国台塑公司有一堂课;周日在北新中文学校有一班为三至五岁的孩子特别开的读经班。自今年三月起,在新州北部的慈济人文学校也开办了学生齐放喉咙,或朗诵,或背诵,或吟咏,再套上古调来一段意美情深的诗词吟唱时,就是我精神最饱满、最喜悦的时刻。

  回顾一年半前,我的公婆-张怡恭先生夫妇,由台北带回您儿童读经教育的理念和经书,语重心长的嘱咐我和我的外子,教导当时我们未满一岁的儿子并对我们四周的朋友介绍儿童读经。我和我的外子在看完录像带和资料后,感到非常震撼。这实在是一个了不起能真正提高中国文化素养的教育方法。倘若能让在美国的中国孩子学习四书五经,则海外炎黄子孙新纪元的来临是指日可待的。

  我近十年来在美教中国孩子学中文,自认十分勤奋认真,学生也很好学努力,却惭愧一无成就。虽然自己热爱中华文化,但中文究竟不是我之所长。再说方圆五百里没听到有人尝试过教儿童读,无例可循。大家都知道,要教在美长大的孩子读中文确实头痛,即使是白话文都很困难,更何况是文言文。朋友们相劝若要推行,只恐怕让人看笑话,只道你一味在卖膏药。因此踌躇不定,幸经公婆和外子一再鼓励,才于去年六月集合十数字家长介绍儿童读经的意义。未料家长们反应热烈,愿意让孩子们在暑假期间试读,每星期一次,每次一个小时,假附近的慈会所上课。从此,每星期四早上九点正,只听得『大学之道,在明明德….…;空山不见人……』的琅琅读书声划破了盛暑的炙热。会所里,没有书桌椅,双腿一盘,围坐在地上的十多位小朋友,三岁、四岁至七岁,加上陪读的家长们,都专注的看着摊在地上的讲义,嘴里如数家珍一字一音的咀嚼。在外走动未满三岁的孩子,时而进来坐在妈妈的腿上静静的听着,时而噘起嘴跟着念,此情此景怎不教人热泪盈眶。谁说在美长大的孩子不会读、不会背文言文?至于难与不难,懂与不懂的疑问,更是置之脑后,不再是最主要的阻力。

  不久,远近的小孩加入的人越来越多,上课时无不个个拉开嗓门,大声的跟着念。随着诵读声,我惊觉到孩子的洋腔洋调已逐渐消失,甚至不会说国语的,不会注音的也都念得有皮有眼、头头是『道』。孩子们总是那么的用心,那么的有自信。有一次上课,轮到一位刚满四岁的小女孩当小老师,她带着全体小朋友将中庸第一、二章,老子第七章,唐诗第266和267首,一边准备翻页,一边用纤小的指头指着书本,以柔柔稚声信心满满一字不漏的念完。在场的家长和我都感动不已,平常就比较爱哭的我,不禁眼泪泪汪汪,有个孩子看到,竟接着说『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我才破涕为笑,大家更是笑得前仰后翻;一个在注音班的小男孩在他的造句作业本子上,以注音写出『为人父止于慈,为人子止于孝。』,坐在一旁正在吃饭的爸爸惊讶得几乎将口中的饭喷出来;一位十三岁的男生,有一天一口气写下四首自创的『五言绝句』打油诗;一位妈妈说,她非常感谢有读经的机缘,使她和先生能带着他们三岁的孩子,天天读经,个中的亲密关系是没有任何东西可取代的;一位教一年级的中文老师说,班里有上读经班的孩子和没上的孩子相比,两者的程度相差得太多了。读经的日子,温馨有趣的故事真是一蒌筐,一时还说不完呢!

  不过,家长的困难和挫折感也经常出现在读经的过程中。譬如:孩子活动太多而气馁;在家抽不出时间陪伴或督促孩子读经;读经班地点太远,接送费时;认为孩子性向不同,要持续读经太勉强。还有,中文只是孩子们的第二种语言,读经并非儿童最重要的『活动』;以为是中文补习班,回家不需再行自习;一些家长在中途放弃的主因是对读经的理念了解不等等困难。至于反对读经的人当然也不少,包括了有些人对中国传统的文化仍不能认同。许许多多的原因也都详述在您所提供的读经教育手册内。长久以来,居住在美国的华人都明白,子女参与学习中文极为被动,实不敢奢望他们的中文程度能有重大突破,认为能写一点和说一些日常用语即可,于是对中文程度的要求普遍降低,更谈不上会进一步要孩子们背诵中国古圣先贤的典。

今年年初一月九日,我们举办了一次读经联谊活动,约有七、八十位孩童参加,再加上家长,共有两百多人出席。场地虽小,孩子们却都很守秩序。首先全体小朋友齐声一致地将大学全文或读或背诵完毕。随后每班都安排有不同的节目,论这、大学、唐诗、老子一一上场,以布偶或动作或吟唱增加表演效果。有两位刚五岁的孩子,平日很喜欢背诵,当天他们背完诗经周南篇,要不是时间不允许,两人还要继续背下去,真叫人刮目相看。联谊活动结束后,来宾及家长都十分感动,有道是『后生可畏,安知来者之不如今』。美东中文学校协会会长童振邦先生感慨道:『读经不再是以说中文为母语的孩子的专利,在美国的孩子一样能学得好。』

  目前,新州约有七、八中文学校,在课外活动的时间增开儿童读经班。也有学校提早在上课前的三十分钟另开读经班。近日,宾州也有人来电,希望多了解儿童读经的理念并推及于中文学校和华人团体,如车衣工厂员工的子女。

  在短短十个月当中,读经已渐成为孩子们作息的一个重要主题。我深信孩子们在如此勤学熟读之下,必能字字句句凝之于心而产生潜移默化的效果,及长仍能喜好读书,养成一个仁义敦厚和高尚的人格。读经能顺利进展,最大的助力是家长对读经的体认与坚持陪伴孩子读经的毅力。不但如此,家长还提供了我许多独到的见解和意见,使我在无助或犹豫时,又重振旗鼓。他们永远都是我学习的榜样,亦是我的良师益友。

  上个月,杨博士夫妇嘱咐我联络各读经班的老师和一些家长开会,就现有读经情形做进一步了解。杨博士特别介绍近代西方伟人对读经的认同,使与会者更肯定现代人读经是智慧的抉择。

最后,再次对您推动儿童读经教育,此救国救民百年大计之远见及精神,表示万分敬佩。

专此敬祝

    安好 

后学     
黄惠美敬上

4#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 11:22:07 | 只看该作者
海外儿童读经与中文教育相关资讯
1.问:海外如何读经﹖
王财贵博士答:
困难不困难是一个度数的问题,在海外读经,学得比较困难,教得比较辛苦是真的。但如国内的幼儿园小朋友都能背数十首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了,比起来,华侨子弟要背论语岂不较为简单?

所以,最核心的问题是在对读经理念认识之清不清,切不切,深不深。如深切了,有何难哉!


以一个中等资质以上的中国孩子,在美国读小学,何须那么烦恼,上了小学就没时间读经了?美国小学的课程实在太简陋了,您的孩子三两下就学好了,请千万放心。只要您还想让孩子读经,时间可多着呢!


我曾经建议在美华侨,组成课后班(AFTER        SCHOOL),专教读经,兼辅导功课。则每天有一个到两个小时可以读经。如一半读中文经典,一半读英文经典。则这些孩子,不但中文比美国人好,英文也比        他们好,而且好很多--如此,不上学也罢。而且能培养人才--有德有能的人才。您们教出人才了,将来美国人也会如此教育他们的子民的,我们等着瞧吧!

2.王财贵教授寄语汉堡儿童读经班
在外国成长的华裔子弟是最幸福的,因为他们的当地外文,就如土生自然,而他们学华文,不会比中国孩子学外文陌生。他们是得天独厚,容易两全其美的一群。但如家长不善用此长处,则孩子的这种福份,将日渐丧失,反而两不着边,成了一个国际游魂,此乃父母之大过也。

告诉他们:大陆和台湾的许多孩子,都在背诵莎士比亚十四行诗,背得愈多时,愈觉容易。有的孩子已全本一百五十四首都背完了,英文变成他们的最爱,变成他们学校功课的强项。

并且告诉他们:很快的,等到我把德文读经本编出来,大陆和台湾的孩子,就要用德文背浮士德了。等到这边的孩子都背了几万字德文经典了,您们那些在德国华裔的「德文环境」将减弱其「优势」效应。

在德国的华裔子孙,想把中文学好(好到可以读经史子集,可以为中华民族做主),最简便快速的方法,就是趁小(愈小愈好,当然,如果有心想学,十三十八,甚至三十五十岁也没关系)至少把论语学庸和孟子背完。纵使要把德文学好,好到超乎德国人,想要把西方文化学好,好到超乎西方人,也一定要用此种方法。

(有时,我开玩笑说:这种方法,暂时不要告诉外国人,二十一世纪才能保证是中国人的世纪。)
要告诉大家:语文环境的起点低,不是理由。因为影响教育成效的最大因素,不是环境,甚至不应是天赋。而是教育之理念。

又,若只就一般的「学习」说,可以告诉家长们一个很关键性的教育观念:「能力比较重要,努力是次要的。」所谓:「磨刀不碍砍柴工」。华裔子弟不都是都很忙,补很多习,学很多才艺吗?请他们稍稍静下来,把时间留出来,多读经。读经,把学习的「大能力」培养出来了,其它所有的功课,就可以花比较少的时间和努力,而得到比原先更佳的效果。加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10 15:25 , Processed in 0.15601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