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2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许知远:游牧式写作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0-24 07:58: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许知远:游牧式写作

文 / 林贤治



十多年来,许知远一直活跃在传媒界,致力于他的“媒体写作”。实际上,在业已形成的写作环境中,这种跨文体的写作是反规制、反主流的写作,自由的、异类的写作。




自由这个字眼在我们的写作中很早就有了。它的出现不是作为一种思想或哲学,而是作为一种情绪和精神状态;它不但是一种思想,而且是一种美德。

——〔墨西哥〕帕斯

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作家,许知远十多年来一直活跃在传媒界,致力于他的“媒体写作”。从决心以写作为业时开始,他便确认文学时代已告结束,面临的是一个“新闻报道的时代”,当此信息蜂拥之际,媒体成了“时代的教堂”,媒体写作者当然是“时代的牧师”了。于是,他醉心于《时代》、《滚石》、《经济学人》的新闻写作,梦想当一名“牧师”,以一种他名之为“新闻体”的形式布道,传播真理,激发对自由、改革和进步的热情。



实际上,这是一种跨文体写作。不同于一般新闻记者的记述,他不求“客观”,不想局限在具体的事象里。他喜欢介入,指点江山,臧否人物,分明是一种社会批评。但是,他又不愿意遵守经院里的语言逻辑,相反,追求文字的弹性、韵味和风采,从而带上一种文学性,不像论文而近于随笔。他称许叔本华的说法“像伟人一样思考,像普通人一样说话”。所以,他的文字既富含理性,又充满激情;高远、深入,又平易自然。他赋予“媒体写作”以崇高的使命,努力使之成为连接伟大的人类文化与现实大众的纽带,而拒绝沦为少数人的私密游戏。

这样的写作是真正意义上的写作。在业已形成的写作环境中,这是反规制、反主流的写作,自由的写作,异类的写作。用法国哲学家德勒兹的一个比喻的说法,或可称为游牧式写作。

许知远自称是一个“游荡者”。在他的身上,有着比一般青年人更激烈的青春的躁动;当他怀着无穷的欲望策马前往时,却不像那类纨绔子弟漫无目的的浪游、嬉玩、流连风景。而是在远方不断展开的跳动着的地平线上寻找世界变革的秘密,寻找生命之星。他宣示般地说道:“生命中应该有一条更为宽广与缓慢的河流,它的源头连接着历史的深处,缓缓地穿越我的一生,并流向下一个年代。这条河流中蕴含着人类一些永恒的情感。”这样的历史感已然包涵着一种人类彼此间的联系,一种共同命运的承担。他表示,生于七十年代的人,必须担负起时代变革的重任,除此无以证明自身的存在。

因此,许知远的游牧式写作总是带着他的问题意识,取不同的方向和路径,从边缘进入中心。所谓中心,其实是价值核心。它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它吸纳来自书籍、网络和现实生活各个方面的知识和信息,场景和细节,显示出固有的形态乃至意义的丰富性来。

许知远是一个爱国者,但又不是那类惯见的国家主义者,反倒更加近似于“世界公民”。他清楚地知道,他和他的同代人正在卷入中国的“一场伟大的试验”,在刚刚开始的关于变革的戏剧中担任了“新主角”。他渴望参与,不只一次表示说,要帮助塑造一个新国家、新社会的形成。“帮助”一词的使用很有意思,其中既有责任感,义务感,又确乎有着一种外来者的意味。诱惑与强制,自由与责任,在许知远的写作中形成为一种张力,而随时随处表现出来。

在《未成熟的国家》里,他悉心梳理中国的现代化史,比较别的史书,明显地有着独特的视角和叙述方式。全书从昨日“帝国的崩溃”开始,结束于今天“社会的焦虑”,他认同中国进入九十年代以后整整一代人全数“放弃”的说法,致力于搜寻二十年直至一百年间那些“丢失的东西”,被发展与变革中的巨大的经济成就所掩盖和遗忘的东西。

《祖国的陌生人》记录了许知远在国内走访的见闻与思考。从大陆到台湾,从北京到外省,从曾经作为沿海殖民城市的繁华的大上海到内地灰暗、暗哑的煤区,从“废都”西安到迅速崛起的年轻的深圳,他描绘了不同地域间的差异,历史的皱折和现实的阴影。书中出现的人物有知识分子、维权律师、作家、教师、报人、普通市民、民工、小老板……是众多的鲜活的面孔,组成了陌生的祖国,吸引他去辨识,去熟识,记忆和想象,并因此陷于思考乃至困惑之中。

新著《一个游荡者的世界》,是一部世界旅行记。笔涉的地方有印度、不丹、俄国、欧洲和中东。由于许知远一直带着他的“中国问题”周游列国,这就显得很特别,与其说是这是游记,不如说是一部“马上沉思录”。他说:“中国社会内部的成就、困境与失败,在世界的其他角落愈发分明。在旅行中,我总是不断地寻找这些痕迹。”整部书是叙述的、现象学的,但是又总是不时地穿插纲要式的议论。这样,使得叙述中的断片看上去反而变成了论说的根据。在进行中印比较时,许知远着重引用历史学家古哈的话说:“当代印度真正成功的故事是政治而非经济。”他描述了旅行中的一个细节:在印度的大小城镇,可以买到很多与印度无关的英语世界的最新出版物。他发现,在富裕的中国,虽或可以买到一切,却买不到这些书。不丹,年轻的国王继引入电视机和互联网之后,引入民主变革。他强行解散内阁,将政府管理权移交给大臣委员会,起草宪法并设法通过,然后宣布退位,结束世袭君主制,代之以议会民主制。不丹王室,一个统治者或统治集团非但不被权力所腐蚀,而且,居然利用手中的权力主动推动政治体制改革,以牺牲既得利益换取国家的进步。虽然,不丹的政治经验带有某种偶然因素,但是,故事本身无论如何令人鼓舞。《列宁的阴影》一篇将中国与俄国划出两条平行线进行比较。许知远写道,中国的经济增长震惊了世界,但是在社会内部,却有停滞甚至衰退之感。他以年轻人的职业选择为例,十年前,大多数大学毕业生渴望进入外资公司、私营企业、自行创业,或成为新闻记者,而现在,他们蜂拥麇集想要考取政府公务员、进入国有企业。他认为,目前迅速膨胀的官僚系统,正在毒害整个社会精神。对于俄罗斯,他上溯至勃列日涅夫时代:领袖魅力为平庸的官僚系统所取代,除了保持现存秩序,不再尝试任何新事物,社会失去了希望与朝气,荒诞感和幻灭感到处蔓延。而今,俄罗斯经历又一次历史的循环,进入了另一个“停滞年代”。历史的似曾相识是饶有意味的。之后,许知远写到他的埃及之行。很明显,“阿拉伯之春”的激荡的氛围感染了他。他站在解放广场上,思考并演绎了眼前经过的一场推翻独裁者的新型的革命:没有完善的组织,没有明确的领导人,没有周详的策划和准备,惟凭新媒体提供联络方式……总之,革命解放了个人的自由意志和创造力,并藉此打破了所谓的历史规律。为此,他高度评价埃及革命的成就,虽然革命初露头角,还有许多艰难困阻留在后头。在批判国内知识分子的普遍的反政治倾向的同时,书中不只一次呼唤对于中国未来的想象力。



在讨论中国问题时,许知远常常把它置于当代世界政治格局的框架之内。除了晚清历史,他很少借用史事,拿现实中的社会现象跟帝制时代的古老经验进行类比,或许这与他的知识结构有关,但是重要的是,他意识到,价值判断必须建立在现代性和现实感两者之上。他不能不注目先进的西方,敏感于世界各地的新闻事件,尤其是类似东欧和中东社会的结构性变化。在他那里,中国和世界是一体的。

许知远喜欢宏大。他不断涉入、探索、追踪、游弋于广大的场域。从阿伦特、奥威尔到丹尼尔·贝尔和托夫勒,他极力设法获得广阔的知识背景,完善他的方法论,避免把历史和现实世界的事物简单化。

在同一个世界体系里,他比较了多种同质和异质的成分,如毛泽东时代和后毛泽东时代,中国特色和“亚洲价值观”,“北京共识”和“华盛顿共识”。通过三峡工程、北京奥运会、法兰克福书展、Google进入或退出中国市场等等国内及国际新闻,他一再解读中国崛起;他质疑约翰·奈思比、约书亚·雷默、马丁·贾克等外国人士关于中国的种种说法,对国内学者撰写的《货币战争》、《中国不高兴》、《中国站起来》等一批大众读物,给予猛烈的嘲讽和批评。他的作品,述及众多国家、地区的人物和事件,立场是一贯的,理念是明澈的,批评是雄辩有力的。其中,尤以和法国作家珍·法兰可斯雷蒙的同名著作《极权的诱惑》为成熟,表现出了一个社会观察家和批评家的独立性。无疑地,这是中国近三十年来极少数优秀的著作之一。

作为一名知识分子,许知远的批评是多方面的,尖锐的,凌厉的,持续的。在事关国家、社会、体制等大的方面,除了批判民族主义、发展主义、技术主义、庸俗的实利主义、消费主义等等之外,还特别批判了自己的同类,老一代知识分子在多年的政治迫害和反智主义的冲击之下,使命感与中心感的丧失,以及年轻一代的“思考无能”。

对于一些具体的人与事,包括曾经心仪的师长与朋友,批评更为率直,自然也包含了某种期待的温情。比如对陈丹青和阿城这样他称为“一代最敏锐与智慧的人物”,就怀疑他们的严肃与真诚,认为他们的一些观点的表达只是某种“漂亮的表演”,甚至内心是否存在着某种持续的信念也都成了问题。他指出:“他们有智慧和感召力,却没兴趣承担起这个时代所需要的更严肃的使命。”对余华也如此。他认为在市场方面获得巨大成功的《兄弟》是一部失败之作,让严肃的读者失望。其中,最主要的是“道德与意义追问的缺失”,“产物精美却没有灵魂”。他特别强调说,问题还不在于仅仅同余华有关,而是一代中国作家的困境所在,因为创作的真正源泉正在于内在的道德激情。

知识分子敢于明言,批判社会,挑战权势,却往往怯于解剖自己。许知远不然,在他的著作中,会不时看到他的自我反省、批评和谴责,这在当今志得意满,自我炒作已成风气的知识界中特别罕见。他坦言自己知识浅薄,浮游于生活的表层,精神因此变得平庸;又剖白说自己害怕失去既得利益而逃避责任,满足现状,缺乏对生活质量的追求,缺乏内心深处的追问。他说:“像很多的同代人一样,我也是一个不自觉的投机主义者,我依赖于外界环境对自己的评价,而不是内心的准则。知识、思想,甚至理想主义,有时都不免是我投机的方式。……”他没有那类以精英自居的言论领袖的优越感,像这种近于自虐般的批评文字,在他们的嘴里是吐不出来的。

这是一种品质。知识分子需要具备某种人格特质,作为内凝力形塑自己,不但知识和思想而已。

许知远的游牧式写作是富于活力的,这是十足的青春文字,也是先锋文字。其先锋性,源头可以上接五四时期的《新青年》和《新潮》两种杂志。在过去的动荡岁月里,北大校园里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都是开风气的人物。这支先锋队伍的呼号,一代一代,一直激励着后来者许知远,使他,一个忧伤的年轻人终于长成勇悍的骑手。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有所谓“实验小说”,最先以“先锋”命名。在叙事方式和形式上翻弄点小花样,算什么先锋呢?在西方,当“先锋”从一个战争术语演变成政治名词和艺术名词时起,它就不限于形式革新。“先锋”首先是反叛的,它瓦解组织,质疑秩序,否认当下,岂但不惮于自我孤立,而且简直偏好孤军深入,而表现为一种英雄主义。先锋是自由在时代矛尖上的最耀眼的闪光,先锋是进取,是历险,是格斗,先锋的血永远是热的。

先锋因向往未来而一直“在路上”。凯鲁亚克在路上,许知远也在路上。凯鲁亚克的道路通往反叛与虚无,许知远的道路同样通往反叛,但是没有灰烬,只有火,和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2 20:16 , Processed in 0.145173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