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授之教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0-22 08:38: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授之教授
作者:张荣久
  
      从20世纪30年代至今,在我国学术界最有学问的国学大师是谁呢?是胡适吗?是陈独秀吗?我说不是,都不是,而是连学士学位都没有的陈寅恪。说句不客气的话,就连一些著名的教授,有哪一个人的学问能和陈寅恪相比?曾任清华国学研究院主任的吴宓教授,素以学识渊博驰名中外,而在陈寅恪面前也自愧不如,甘拜陈为师。他曾盛赞陈寅恪:“宓于民国八年,在美国哈佛大学得识陈寅恪,当时即惊其博学,而服其卓识,驰书国内诸友,谓合中西新旧各种学问而统论之,今时阅十五六载,行历三洲,广交当世之士,吾仍坚持此言,且喜众人同于吾言,寅恪虽系吾友而实吾师。”这绝不是吴宓先生的谦词,而是陈寅恪在海内外学术界所享盛誉太高了,故称其是“盖世奇才”,说他是“最好的教授”,是“教授之教授”,或说他是“太老师”。不是么?他是当时清华大学惟一中文系和历史系合聘的教授,同时任中央研究院史语所研究员和历史组主任;他还被英国牛津大学特聘为第一位华籍汉学客座教授,同时兼任英国皇家学会研究员,他是名符其实的誉满天下的国学泰斗。

  不用说普通教授,就是当时最著名的哲学家冯友兰,对陈寅恪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他从1928年进校起做过秘书长、文学院院长和代理校长,每当陈寅恪上“中国哲学史”课,冯友兰总会十分恭敬地跟着陈先生从教员室出来,边走边听陈寅恪讲话,直到教室门口,才对陈先生深鞠一躬然后离开。这使清华园师生感佩冯先生谦逊有礼之余,深感陈先生的崇高和伟大。

  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曾有“土产学者”和“出洋学者”两派互不服气之争,但对陈寅恪却无例外地尊重和推崇。因为当时在国学方面,倘若能背诵《四书》、《五经》、《左传》便被视为奇才,而陈寅恪不但能背上述三部书,且能背诵“十三经”,而且对每个字必求其解,这是任何入也比不了的。同时,陈寅恪对欧美学术新观点、科学方法论及语言工具,同样有极深的造诣。不说别的,仅以语言为例,陈寅恪不仅通晓英文、法文、德文、俄文、意大利文、日文,而且通晓阿拉伯文、印度梵文、土耳其文、突厥文、波斯文、暹罗文、蒙文、满文,中亚许多现存或已经死亡的文字,他都通晓。他借助这些语言,能解决别人无法解决的问题,能发现别人无从发现的历史真相。

  陈寅恪不仅通晓文学、史学,对宗教学、语言学、文字学、人类学、校勘学等亦有研究和独到见解,而尤以中古史的研究享誉中外。他平生著述甚多,除前述三种外,诸如《述东晋王导的功业》、《元白诗笺证稿》、《<秦妇吟>校笺》、《论<再生缘>》等,对学术界均产生重大影响。

  郑振铎先生在《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中,曾谈到佛经和梵文的问题,他说:“只有等待精通梵文的陈寅恪先生去研究解决。”陈寅恪在中外学术界的声望之高,恰恰在于他常能解决中外著名学者不能解决之难题。有一次,苏联学者在蒙古发掘了3件突厥文石碑,难以译读,遂请教陈寅恪先生。经陈寅恪翻译解释后,各国学者同声叹服。就是对唐德宗与吐藩的《唐藩会盟碑》,许多学者,包括法国的沙畹·伯希和等人都无法解读,经陈寅恪翻译,国际学术界深感满意,无不折服。

  再比如,有“日本史学界的太阳”之称的日本著名史学家白鸟库吉,在研究中亚问题时遇难解之题,便写信请教奥地利学者。奥地利学者复信说,这问题你可向柏林大学某教授请教。而柏林大学该教授则复信说,你应该请教中国陈寅恪教授。白鸟库吉后来说:如果没有陈教授帮助,他遇到的难题可能至今也解不开!

  1950年初,陈寅恪转任中山大学教授,陈毅、周扬、胡乔木等对他都十分尊重,到广州时都曾专门前去拜访,并同他探讨文史学术问题……

  陶铸任中南局书记期间,对陈寅恪的治学和工作极为关心,因他目盲腿残,特专派三名护士照顾他的生活。由于陈寅恪残存的视力只能微弱地辨别白色,故在他院子里特意修一条白色甬道,使这位老人在工余散步时不致跌倒。此时的陈先生,心情十分舒畅,因此,他在1955年春节自撰春联写道:“万竹竞鸣除旧岁,百花齐放听新莺。”

  然而,随着“左”风日盛,这位正直的国学泰斗不时显露出对“学术自由”的渴望和对极左观念的反感,他开始慨叹“怀才不遇,无用武之地”,时时发火,但又无济于事,惟一可做的事就是埋头书斋,致力于著述,写下洋洋数十万言的巨著《柳如是别传》。

  “文革”浩劫,他陷于空前绝望,肉体、精神都惨遭非人的摧残,尤其令他痛心的是,一些珍贵的书籍、手稿或被洗劫一空,或付之一炬。他哀叹道:“涕泣对牛衣,册载都成断肠史。废残难豹隐,九泉稍待眼枯人。”

  1969年10月7日,这位划时代的大学问家溘然长逝,离开依然凄风苦雨的人世,享年79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2 18:59 , Processed in 0.106489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