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7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学生不妨多读点“无用”之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7-10 20:20: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大学生不妨多读点“无用”之书 2013年07月10日  作者:徐秉国   
  据7月9日中国新闻网报道,天津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今年毕业季有个很有意思的举动:该院团委副书记到图书馆里找出本院今年26名优秀毕业生的借书单,并对书单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发现,这些优秀毕业生4年间总共借阅1600本书,平均每人借阅64本。这位团委副书记还将借阅量最多的19本图书列了一个榜单,推荐给低年级学生。获得推荐的包括《傲慢与偏见》、《围城》、《喧哗与骚动》等名著,也有《英语高级口译技能训练教程》等专业书。
  综观优秀毕业生借阅量最多的书单,从作者、作品内容来看,不难发现,其中不仅仅有与英语相关的所谓有用的专业书,而且也有与英语关联度不大的非专业书。这26名学生能从522名毕业生中脱颖而出,从这书单中大抵也能够发现奥秘之所在。
  当前,对于不少学生来说,上大学有着非常强烈的“制器”价值取向,换句话说,就是功利性太强。很自然,不少学生在读书上也有着倾向性和选择性,或为取得某种资格,或为得到一个学位,或为谋稻粱而阅读。于是,“寄托”类、考证考级类、专业类等实用性、应用性书籍大行其道,成为学生借阅的热门,而一些人文、社科类的所谓“无用”之书则“门庭冷落”。这是市场经济的功利主义、就业要求的能力本位在学生阅读倾向上的反映,有其合理性。但如果以此为唯一取向,显然是错误的。
  对学生的才能发展而言,“求木之长,必固其根;欲流之远,必浚其源”,须重视发展的基础与根基的培育。著名教育家蔡元培1922年曾给南京艺术学院的前身上海美专题了“闳、约、深、美”四个大字。其中约指专长,深指突破,美指境界,而闳就是指知识结构要博大宏伟,要求学生要广泛阅读,兼收并蓄,努力了解邻近各个知识领域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加以贯通,为自己的专才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显然,这四者之中,闳是专业发展也是育人的基础,是学生人生发展的源泉与根基。因此,从人的发展来说,重视“制器”的阅读只能是“小道”,“虽有可观者”但“致远恐泥”,最终会影响人的潜能发展所能达到的深度与广度,是故“君子不为”,因为“君子不器”。
  教育的本质不在“制器”而在育人,学生的成长目标是既要成才也要成人。正如爱因斯坦所说:“仅仅用专业知识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因而,固然要重视专业性、实用性书籍的阅读,但即便如此,读书也绝不能以是否有直接的功用来取舍,恰恰相反,学生更要重视阅读“无用”之书来圆润自己。央视评论员白岩松在中国科技大学演讲时反对“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的观点,提示学生读书不能以实用、功利和物质化作为标准,“书之美、书之用,来自很多与钱、权、名无关的东西”。
  如果把读书理解为一种生活方式,不妨多读“无用”的书。既要坚信读书好,坚守读书的价值,也要坚持好读书,培育读书的兴趣,坚持广泛阅读。读“无用”的人文经典以涵养自己的气质,读“有用”的专业书籍以提升自己的能力,如此则双璧合一,则最终会有“博学之知,博雅之质,博爱之情”,也就“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了。
  (徐秉国 作者系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5 07:17 , Processed in 0.12615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