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05|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良友书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6-22 02:43: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良友书坊:不只是一家书店
首推“我的青岛”计划 任锡海《十》首展


    本报讯 作为成功的人文出版品牌机构,良友书坊近日开出实体门店。它被定位于一个由出版延伸至本土文学和现当代艺术领域的公共文化互动空间,而不仅仅是一家书店。
    在广西路一座依据百年前样貌复原的德式老建筑里,良友书坊的装饰风格依旧延续了上世纪20年代海派 《良友》画报的文化趣味和氛围。在这里,除了能够买到良友书坊出品的图书和创意独特的青岛旅游地图,品到手工调制的咖啡,更重要的是能够真切地感受到这座城市氤氲的文化气息。
    一个名为“我的青岛”的展览计划,正在良友书坊展开。首展推出的是以记录 “青岛人与时代”而闻名的青岛摄影家任锡海的《十》。展览计划并不仅仅是将创作者的作品拿来悬挂摆放这样简单,策展人臧杰试图以展览、讲坛、沙龙对话、出版物等多种形式,将创作者和他的作品尽情阐释。在首期制作精良、散发着人文气质的印刷展册中,不仅有策展人对于主题展览的评述、作品全貌,还有作者本人讲述的作品背后的创作故事和隐匿的情感表达,甚至还包含了一段内容丰富的录音整理访谈。
    “未来良友书坊将成为青岛的文化新地标,所有拥有文艺情怀的老中青的聚集地。”门店的运营总监冷艳这样告诉记者。 (李 魏)


2#
 楼主| 发表于 2013-6-22 02:43:50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上海品牌,青岛制造——良友书坊的前世今生



1926
2
月,《良友画报》于上海创刊,
1945
10
月,停刊。
20
年间,共
172
期,共载彩图
400
余幅,照片达
32000
余张。记录了当时社会的发展变迁,动荡的局势,军政学商界的风云人物,文化艺术,戏剧电影,名胜古迹,生活风尚等。几乎成为社会的缩影。
    因形势新颖,深入浅出,老少皆宜,很快,良友获得美誉,在世界华人地区均有销路。
   青岛良友书坊创办于2006年,挥舞着海派“良友“的重生之旗。
   很多人,好奇“良友书坊“与”良友“的关系。“良友书坊”的总经理藏杰曾给出比较完整的答案:
   其一,良友曾经是20年代上海的出版品牌,源于对这个承载过辉煌历史的品牌的景仰和致敬;
   其二,源于对出版物的品质的思考——休闲,传承;
   其三,创办的初衷希望一群”好朋友“共同做事的平台;
   其四,藏杰所在的青岛日报报业集团和湖南出版集团合作的项目名称为“兄弟文化”,希望“四海皆兄弟”,而良友则期望“良友遍天下”,寓意相通。(此段来源于网络)
   那么,由此说来,老“良友”在“良友书坊”的品牌认知上给予一定的市场基础,而“良友书坊”也在传承文化上做出了很多努力的尝试。
   良友书坊的核心产品为三套丛书系列《良友》、《闲话》、《独角兽》。
  《良友》追求质感,强调当代性,体验性,要有足够的人文观照;《闲话》主要立足于名流和知识分子,是一本人物读物;《独角兽》目前还未成形,正在操作中,是一本纯粹的休闲,时尚读物。
   那么,在媒体与出版业结合之后,下一步,“良友书坊”仅仅是一个文化品牌,也许,藏杰,包括经营这个出版品牌的团队在探索文化的脚步中并未停止。
   于是,2012年,816号,独立书店——“良友书坊”在一座高挑的德式老建筑里嫣然绽放。
   这样,一个集旧有品牌,图书产品,西洋建筑,海派文化,经营者的执着与愿景的文化品牌正式加入独立书店的队伍。
  如果,我是一名读者,我会迷恋它靠窗的座位,方形的中式座椅,恰到好处的灯光,明信片,小本子,手绘地图,老良友的墙面。
  如果,我是一名设计师,我会暗赞它的先天的挑高的建筑;空间几近完美的切割;不俗的家具装饰的挑选;经营者的对艺术的厚爱。
  如果,我是一个咖啡爱好者,我会对那台半自动咖啡机和高度刚刚好的吧台产生好感。
  我在书店工作,那么自然,我更关注独立书店的核心产品——“图书”。进门左侧一面高挑的书架,均是“良友书坊”出品的图书。也因此,书架显得干净利落,开本整齐,装帧沉稳,数字连贯,看了叫人眼不花头不晕。
  良友经营者之一——冷艳——她发自内心的真诚——并不是每个人都拥有的品格,告诉我,因为地处旅游盛地,人群攒动,良友与闲话系列丛书出了奇的畅销。
  我想,这也许就是独立书店转型以来渴望的两点:其一,空间营造带来的读者惊喜;其二,落地文化带来的读者欢喜,其三,核心产品带来的读者认同。其一很好达到,其二稍作努力也可完成,其三却有难度,独立书店的“独”就“独”在:不一定有背景较好的媒体机构,不一定有资金支持下位置优越的独立店面,更加难有自有策划出版的图书产品。
于是,良友书坊,继承了良好基因,获得满堂喝彩。
喜!
3#
 楼主| 发表于 2013-6-22 02:44:10 | 只看该作者
4#
 楼主| 发表于 2013-6-22 02:45:05 | 只看该作者
良友书坊·青岛文学馆于7月2日至8月2日推出“青岛文学文献回顾展·第一回 八十年代的新一辈”,首展文献初目简列如下,展览期间,欢迎补充提供相关展品。
  
  
  第1展柜
  
  王立玮小说《镜鉴》 1980年《海鸥》杂志编发稿签
  
  孟力1978年小说《惑》的重新打印稿
  
  郑建华小说《灯红酒绿》手稿
  
  姜树茂、徐本夫合影;徐本夫、尤凤伟、徐培范合影;
  
  1980年代出版的青岛作家作品:《黑衣少女》刘辉考中国文联出版社1989版;《你从花雨里走来》刘辉考百花文艺出版社1989版;《背叛》芳洲(郑海翔)山东文艺出版社1986版;《我的镜子》梁青生光明日报出版社1987版;《情网与罪恶》曹青山东文艺出版社1988版;《鬼岛》黎峰黄河文艺出版社1989版;《沂蒙飞虎》刘知侠中原农民出版社1989版;《芳草集》刘辉考山东人民出版社1981版;《蓝色的土地》孙华文山东文艺出版社1989版;《海角亮起了渔灯》韩嘉川青海人民出版社1989版;《实验诗选》岛子中国和平出版社1988版;《徐本夫中篇小说选》山东文艺出版社1990版;《夏夜静悄悄》丁悦民山东文艺出版社1990版;《青岛短篇小说选》青岛出版社1990版;《山东作家小说集》冯德英编华艺出版社1990版。
  
  
  
  第2展柜
  
  青岛文联文学创作室工作守则油印原稿
  
  《中国》杂志社、《海鸥》杂志1987年青岛笔会通讯录
  
  《海鸥》杂志1983年春季黄岛笔会通讯录
  
  《海鸥》杂志1987年12月小说作者会签到簿
  
  《海鸥》杂志小说组张健、陈硕、李建国、徐培范、郑建华五人合影
  
  《海鸥》杂志文学培训班学员合影
  
  1981年《海鸥》杂志合订本
  
  作家残雪给《海鸥》杂志的信
  
  柯岩青岛座谈会与会人员名单
  
  青岛市文艺讲习班学员名单
  
  青岛文联集体度假活动合影
  
  
  
  第3展柜
  
  耿林莽照片及作品集《雨蒙蒙》、《星星河》、《潮音集》、《醒来的鱼》、《耿林莽散文诗新作选》
  
  尤凤伟照片及作品集《月亮知道我的心》、《爱情从这里开始》、《尤凤伟中短篇小说集》
  
  徐培范四方区干部业余学校电大中文专业学习情况报告单、同期工厂班组合影;多年后班级学员与金又新汪洋夫妇的合影
  
  青岛第三针织厂青工李洁1984纪念搪瓷缸及个人照片
  
  高伟油印诗集《红豆》、《献给鸽子》
  
  刘涛1984诗歌手稿及照片
  
  
  
  第4展柜
  
  《台东文艺》1981年第2期
  
  《艺术论坛》1987年4月创刊号
  
  1987、1988年,青岛市青年文学协会“现代人与文化系列讲座”宣传页
  
  1987年第二季度艺术沙龙活动主持人安排表
  
  1989年4月青岛现代文化研究会系列学术讲座安排表
  
  1986年12月29日“青岛青年文化日”宣传单页
  
  1986年10月《文学信使》第一期
  
  诗人徐振华遗稿及画像
  
  
  
  第5展柜(特展柜)
  
  湛山青年集会合影及刘涛、韩嘉川撰写的相关背景文字
  
  
  
  声音文献:
  
  《年轻的朋友来相会》原曲;
  
  1988年秋,青岛人民广播电台谢颐城编辑、张保全朗诵的海涅诗《宣告》。
  
5#
 楼主| 发表于 2013-6-22 02:46:10 | 只看该作者
独立书店之良友书坊:播种理想的公共空间    独立书店,相信很多人都第一次听到这个新名词,当然,我也是不久之前才听说的,我就亲自去感受了一下,感觉非常不一般,很美好。接下来我就先给大家介绍一下什么是独立书店。
    顾名思义,独立书店就是书店本身的独立性,是不依附于任何“单位”而自生自灭的个体或几个人合伙的人文实体书店。独立书店制式化的连锁书店不同,它们自成一格,别无分号。它们深入人们的灵魂,又和这个世界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北京万圣书园的创始人刘苏里曾经给独立书店下定义:独立书店应具备三点特质,一是无所依附,二是人文观照,三是持之以恒。三足鼎立,无往不胜。


    在青岛,纸质书店面临生存窘境时,“独立书店”却开始逆向生长,仅仅8月到9月,就相继有三家成规模的独立书店开门纳客。三家“书店”各有特色,却不约而同的提出“阅读空间”的概念:这里可以播种理想,这里也可以培养阅读习惯,这里还可以分享阅读的快乐……

    而我去的青岛第一家独立书店,是一个叫做“良友书坊”的书店,我进去的第一感觉就是“青岛竟有这样的地方”,在书店的时候,会泡上一壶好茶,与客围坐,或谈时事、文史,或聊人生、理想。“良友书坊的定位从一开始就不是个售卖商品的地方,这里是一个公共空间,是个适合播种理想的地方”。

    十一长假过后,如潮水涌来的游人渐散,位于老城区的良友书坊,空座也多了起来。距开业不足两个月,这家寄身于一栋1901年老建筑内的新店,已成为岛城文艺圈人士的新聚点——摄影名家任锡海的个人摄影展、爱奇艺山东省媒体发布会、“新青年”回顾展……青岛还有这样一家店,对于一个过客、一个爱书者、一个文艺圈的人来说,是途中的美妙风景,是静下来的悠闲时光,是一处市内桃花源,对于一个被称作“文化沙漠”的城市而言,则是一处静谧绿地,此刻这里播下的种子,将来会在某处生长。

“留白”的奢侈
    今年8月17日,位于安徽路5号的德式老建筑里,“良友书坊”开门纳客。复古造型的灯饰、日日更新的鲜花、厚墩墩的木质桌椅、宽敞的展示厅。经常会有人站在门口,怯生生地问“你们这可以进来看看么?”200多平方若搁在一个商家手中,自然是寸土寸金,但在良友书坊,最大的地方都是用来“空着”:占三分之一面积的展区,除了墙上的作品,就是脚下的空地;三分之一的吧台,绿色植物和进口花卉位置显眼;就连需要消费的阅读区,也仅有十几把座椅。更多位置,被超过2米的大型书架占据。


    而最显眼的莫过于摆放了上世纪《良友画报》的一整面墙。书房的装修奉行了“留白”概念,同样是消费一杯咖啡,在良友所能获得的“使用面积”,远大于拥挤商场。很多人赞叹:“这里装修得真奢华”,殊不知,着奢华的装修是在20多天内突击完成,装修费用,也不过是普通家装水准,“我们真不觉得奢华,可能是哪些民国时期的画报比较提升书坊气质吧”。

城市文化地标
    藏杰,跨界批评家,2006年主持创办良友书坊,以出版、策划、展览为主营业务,而最初创立良友书坊时,他就一直怀揣着开个书店的念头,“爱书人想开一家书店,这个想法很自然”,但随着出版工作室的发展,他越来越渴望能有一处公共空间,用于承担城市文化的地标任务,“门店建立,是方便公共空间的实现,最终还是希望这个空间,能在青岛文化中,起到一定作用”,“初期看来,能播种理想,就是目的”。


由书店到公共空间
    阅读的过程,极易产生思想的火花,但这种交流方式较为虚拟,如何将虚拟空间中的交流转到现实空间,这就考研了转化者的功力,坐在良友书坊花美静安处,一杯咖啡或者一壶好茶,哪怕手中没有书,也可享受发呆的奢侈时刻——“在一座青岛标志性的老建筑里,做一家书店、一个阅读空间,在整个城市的文化发展中,可以起到地标的作用”,与国内知名的北京单向街、广州博尔赫斯等独立书店相比,良友书坊有着五年文化出版的基础,出来做这件事,就不单单是想做一个迎合阅读者的趣味消费场所。


    在售书架上的书大部分产自“良友”,包括《闲话》、《天下良友》等非畅销书籍。少部分在售非良友出版的图书偏以人文、社科类为主,青岛作家、青岛历史、与青岛文化相关的图书较为集中,且不定期有青岛本土作家的著作本在售。
    展览区以青岛本土文化名人作品为主,包括画作、摄影、装置等多类型展览。“自然主义的花朵”每日为书坊提供鲜花,部分鲜花可供出售。


    地点:青岛市安徽路5号东门良友书坊
    营业时间:早10:00?—晚9:30
    新浪微博:@良友书坊

6#
 楼主| 发表于 2013-6-22 02:47:01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4-29 18:25 , Processed in 0.132567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