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0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写作能力是高校中文专业应培养的核心能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6-18 07:55: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写作能力是高校中文专业应培养的核心能力  
  
  唐晓敏
  
  某杂志编辑曾这样说:“来我这里应聘的大多数中文系、新闻系的毕业生经测试,发现写作都过不了关。也许目前大多数高校中文系、新闻系的绝大部分毕业生,都至少过了写作关,毕竟是上了四年大学中文或新闻专业的嘛,怎么还能写不好一篇像样的文章呢!但是,来本人所在报社应聘的这一批毕业生,他们中大部分人的写作能力,很难让人说是达到了应有的水平。在他们的作文中,或者存在着大量的错别字和病句,词不达意,甚至生造词,让人难以搞清作者究竟要表达什么意思;或者思路枯涩,词汇贫乏,语言枯燥无味,充满了令人厌倦的套话、空话;或者对素材处理不当,拼凑的痕迹过于明显,造成主题不突出;或者层次混乱,生搬硬套,前后脱节,文章结构不合理。……总之,这些作文无论如何也不能算是比较成功的文章,而是充满了大量的初级毛病,很难相信它们是出自大学中文系毕业生之手。”这里所说,有点过于严重。但目前高校中文专业学生写作能力确实不是很强,这是难于否认的。
  中文专业学生写作能力不强,这有历史与现实的多方面原因。
  从远处说,这与现代中文教育的西化有关。中国古代教育语文教育是合文、史、哲为一体的教育,没有单独的中国语言文学教育,且一直是重视写文章能力的培养。直至上世纪前期,虽然各大学已经是按西方高等教育方式分别设置院系,但在中国语言文学系教育中,仍部分保留传统语文教育的观念及做法。如郭斌任浙江大学中文系主任时,在中文系课程草案中即将清人姚姬传关于学问之途:义理、辞章、考据引入他自己的办学理念中。而实际上,义理、辞章、考据的分野对应的是哲、文、史的格局。朱光潜也主张大学中文系或国文系的学生要文史哲兼修,不必分得过细。
  但西化毕竟是我国现代大学中文专业教育的主流。中国现代中文教育,是引进西方观念而形成和发展的。中文教育的最基本的概念,都是西方的。如“语言”、“文学”即是西方的。中国古代没有现代意义的“语言”概念;虽有“文学”这一用语,但古人所说的文学,主要指的是诗、文,而“文”不仅包括史传,更包括大量的文章。而西方传来的“文学”,却主要指虚构的作品。
  在西化过程中,中文专业的课程设置向着“分”的方向发展,一是中文与哲学、历史完全分开,二是在中文内部又首先将全部学习内容分为语言、文学两大类,语言与文学再分开为各门课程,即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文艺学、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等等。
  这一发展过程的背后,是深层观念的改变。中文教育接受了西方的“语言”概念的同时,也接受了西方语言研究的方法,如对汉语进行语音、词汇、语法分析的方法。这成为《现代汉语》课的主要内容。可以说,现代汉语重在研究汉语与印欧语言相通的部分,未能充分注意汉语本身的特点,更很少从汉语独特的艺术表现力上发掘汉语的独特魅力。而接受西方的“文学”概念的结果,是按照西方的文学观建构《文学史》。这种文学史与古人心中的文学显然有很大的不同。它重视虚构性,于是元杂剧、明清小说等成为文学史的主要内容,而古人所重视的“文”,包括骈文、古文,都不再是文学史的主要部分。
  这样做的结果是,一是中文系所开设的各门课程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同是讲“语言”,现代与古代完全分开,成为两门课程,这样,现代汉语的“来历”很难讲得清楚。文学分开为“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学”,其实许多作家都是跨越这一界限的。二是写作仅仅是一门孤立的而且是不很重要的课程。传统国学中偏重于“词章之学”,重视写作的训练,而现代大学中文系则重在积累文学史知识。在这种教育体系中,写作失去了应有的地位。有人说道:目前,大学中文系设置课程主要分为语言和文学两大块,作为两大块之一的文学课程又切分为若干小块,文学理论、外国文学及中国文学。这些课目中,搞语言文字的瞧不起搞文学的,搞理论的瞧不起搞文学史的,搞古代文学史的瞧不起搞近代文学的,搞近代文学的瞧不起搞现代文学的,搞现代文学的瞧不起搞当代文学的,搞当代文学史的瞧不起搞当前文学批评的。而所有科目中,最受轻视的则是写作。
  其次,目前中文系学生写作能力不高,与目前中文专业对原著阅读重视不够有密切关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阅读量少,质也不高,写作能力难于培养。
  半个多世纪以来,国内高校中文将课程分设为多个“学科”——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文艺学、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等都是“中国语言文学”的二级学科,每“科”都是一门成系统的“课”,这种课往往是概述性质的。上课时教师讲而学生抄笔记,考试前学生背笔记,背的都是教者对作品的理解而非作品本身。这种做法,实际上助长了学生不读或很少读作品的倾向。学生对真正应该学习的内容即作品很少接触甚至是没有接触。首都师范大学赵敏俐教授谈古代文学教育问题时说古代文学教学中存在“经典缺失”的现象:“所谓经典的缺失,是说在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不注重经典原著的讲授与学习。这是当前高校中文系教学的通病。”“一些学生在大学中文系四年的学习时间里,没有系统地读过《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等名著,没有读过《唐诗三百首》或《宋词三百首》这样的普及读物,更不用说通读《诗经》、《左传》这样的经典原著了。一部文学史、一部历代文学作品选就成了他们学习中国文学的全部内容。为了应对考试,有些学生把文学史背得很熟,但是让他们解读文学作品却无能为力,有的人甚至连古书的断句阅读的基本功都不具备,他们根本没有真正学好古代文学。”这种舍本逐末的情况,实际上并不仅限于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及外国文学教学也同样如此。
  这种教育教学方式使学生阅读面很窄,读书很少。有调查显示,文科大学生完整读过10部以上中外名著的不到半数。读书少就无法获得较强的阅读能力,反过来,阅读能力不强,书就读得更少,形成恶性循环。甘阳在清华大学教课时,发现大学生的阅读能力低得惊人。原来是他们平时的阅读量一向很少。他说:“单就阅读量来说,中国大学生和美国大学生根本不能比。美国一个大学生每周课程要求的阅读量大约在500-800页,而我们这里的大学生每周阅读量可能不到100页。为什么读得这么少?因为都是上大课,听听就行,不要求课后读很多书。”上大课,听听就行,不要求课后读很多书,这确是我国目前大学教育中的一大问题。用这种方式学习中文,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都不可以培养出来。写作是需要“样本”的,这“样本”是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而不是文学教材或教师的教案。
  重视读书,特别是重视阅读经典作品,这本来是我国传统语文教育的宝贵经验。古人阅读经典作品时,不仅要熟读,而且要背诵下来,这可以看作是重视文本的一种极端形式。旧时读书人往往需要背诵十几万字到几十万字。背诵大量优秀作品,且不必说对人的精神成长有多方面的意义,仅就写作能力的培养看,就有极大的价值。著名作家巴金就讲过,他是通过背诵一二百篇《古文观止》中的散文而学会写文章的。读书过少,写作能力是无法提高的。
  还有一点也不容忽视,即中文专业学生很少阅读中国古代的优秀作品。这对写作能力提高有很大的影响。我们说的“会写”,起点的要求是通顺,再高一些的要求是典雅、简洁、富有表现力。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之一,它的精炼、优雅和丰盈世所公认。有人撰文讲到最近“民国时代《大公报》、《申报》上的评论,都是当时的一些大家如胡适、傅斯年、蒋廷黻、丁文江等写的,条分缕析,娓娓道来,让人在感叹其说理的清晰同时为其文笔的雅致折服。其时的文人学者总会尽量把文章写得深入浅出,文字通畅、优美,字里行间的蕴藉之美、义理之厚让人回味。 现在的时评、文化随笔,读起来总让人觉得“美中不足”。要么像杯白开水一样乏味;要么大量使用西方的学术名词,句式欧化得佶屈聱牙,不知所云;要么就是一副真理在手舍我其谁的架势,感觉是在与读者‘格斗’,没有一种斯文的大家风范。”这确是值得注意的。有人还感叹:中文虽美,但现在能写好的中文的人已经不多了。中文很多时候已经沦落成为纯表达的工具,甚至是二等的工具。有人举例说:为了“全国博士生光电论坛”的邀请函,撰写者“整整开了一晚的会,逐字逐句地斟酌,考究其文法与韵味意境,最后也没能定下来,让人感喟颇多!”因为“稍正式书函讲究遣词造句,简练赅要,不失意韵,既要体现对受函人的尊敬,又要符合双方的身份,因此写这种文字是非常伤神的一件事,非有一定文字功底的人不可为之!”这启示我们,所谓“实用”,实际上是一种很高的要求,并不是“写清楚就行”。中文专业学生应该具有深厚的文字功底,但现在还远未具备这种文字能力。
  
  怎样培养写作这一核心能力?
  首先提高对写作重要意义的认识。认识到写作能力是现代人的一种素质,对中文专业而言,它又是中文教学应着重培养的核心能力,是中文专业的优势所在。认识到写作在中文专业各门课程中具有特殊意义,它要求各门课程“辐射”到自身,同时,它也是各门课程学习的一种“实践”方式:写作是一种操作活动,不是听或想。同时,能否将所学的内容用笔写出来,这是对知识是否真正掌握的一种有效的检验。
  中文专业应切实加强写作教学。目前有院校提出要“全程培养写作能力”,即将写作课从一年级延续到四年级,每个年级都有写作课程。我院因各种原因,这不能做到,但可以考虑另寻找各种方式加强写作教学。
  首先改进与加强写作课的教学。目前写作课仅仅作为基础课在一年级开设,这是远远不够的。应考虑建构由必修与选修结合的“写作课程系统”。在低年级开设基础写作或写作概论,高年级开设必要的的选修课,如文学写作。同时,还可以考虑,目前开设的课程中,其内容向写作做必要的“靠拢”,如《文艺心理学》课可以重点讲文学创作心理,《美学》课可以突出文艺美、文学美的讲授。中国古代文论课可以将古代写作理论作为课程的重要内容来讲。还应认识到,在培养学生写作能力问题上,仅仅在写作课上要求学生多写多练是远远不够的,应考虑让各文学课程都承担培养写作能力的部分责任。如对学生的每一次作业都从写作的角度提出要求,让各科作业、小论文的都成为学生练笔的机会。
  还应注意研究写作教育中基础写作与应用写作的平衡关系。前些年的写作教学大多以基础写作为主,近年来受到市场经济的写作教学挑市场经济的挑战,各个高校的写作教学对应用文写作予以更多的关注。这自然是有道理的,但也要看到应用文写作也有其局限。应该认识到,社会生活中的应用文可以说是无限多样的,分别掌握各种应用文体,这是不可能的。况且,限于教材、教师水平与经验,在学校教学中所学习的应用文在多大程度上能符合并不确定的未来的要求,这也不无疑问。大教育家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曾说过:“不管你给学生灌输怎样的细节,他在以后生活中恰好遇到那个细节的机会几乎是无限小的;如果他的确遇到那个细节,他可能已经忘却你教给他的东西。真正有用的训练,是理解若干一般原则,对于这些原则在各种具体情况下的应用有彻底的基础训练。”并说:“在你丢失你的课本,焚毁你的听课笔记,忘却你为考试而死记的细节以前,你的学习是无用的。……大学的职能在于使你为了原则而抛弃细节。”这对我们应是一种提醒。就写作能力的培养说,基础写作课仍是不可忽视的。当然不是说可以轻视应用写作,问题是应用写作教学也应将重点放在理解应用写作的“一般原则”上,而不是过分重视具体文体的写作细节。
  为提高中文专业学生的写作能力,必须改变目前教学中老师讲文学史而学生背笔记的教学方式,重视引导学生直接阅读优秀作品。法国教育家阿兰曾说:“怎么学习语言?向大作家学,别无他法。”话虽有些绝对,但又确有道理。优秀的文学作品即文学名著对写作的意义,首先在于它具有深邃的思想,给人智慧的启迪,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也令人有多方面的修养,这是写作的基础。对此,中今中外都有论述,如唐代韩愈就讲“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皆宜”,宋代欧阳修也说:“道胜则文不难而自至”。同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名著是用最好的文学语言写成的,体会研习文学名著的语言,也是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 
  中文专业学生阅读的名著中,应包括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经典著作是民族文化体系创建时期的代表性作品,包含着这一文化体系的基因,对该文化传统的形成,起着定型、导向的作用,同时也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内涵丰富深厚,在各个文化领域有普遍的影响。儒家的《五经》,道家的《老子》、《庄子》等即是这样的经典。许多学者呼吁,至少应该读一读《论语》、《老子》、《孟子》、《庄子》。这也应是对中文专业学生的最低要求。目前,我院学生在原著阅读方面与国内重视高校学生有较大差距。从去年起,我们尝试开设《国学概要》课,实际上是《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导读。但目前课程内容还不是太充实,需进一步加强建设。
  要求学生阅读文学名著,也需要为学生提供条件。目前,各文学课程教学中,教师往往也要求学生阅读相关文学作品,但学生既使愿意阅读这些作品,往往也没有阅读这些作品的条件,因为应教学需要的这类阅读往往需要几十本以上的复本同时借阅,一般学校的图书馆没有足够的复本可以满足学生的需要,而让学生自己购买需要阅读的文学名著显然又是不现实的。也就是说,教师的要求往往是流于形式。在过去,这是不容易解决的问题,但现在已经有了解决的可能性,这就是建立电子书库。目前,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已完成《中国文学史电子史料库》,该史料库共收录从先秦到清代600多种书籍,15000万汉字。史料库采用新式标点,配有数千幅相关图片,同时还配了汉语字典、词典、中国历史年表等多种工具书,全部数据可实现全文逐字索引、智能检索、多功能查询、自由复制、打印等功能。我们可以考虑建立《中文专业学生必读书库》。首先是建立简单的电子书库,这即可满足学生阅读原文的要求,而且花费不会很大。将来有条件,还可以像首都师范大学这样建立阅读与研究两用的《中文专业必读书资料库》。这一阅读书库的建设,将使学生能够按照教师的要求直接阅读原著,真正改变目前文科教学“上大课,听听就行,不读书”的现状,而且,教师还可以据此命题考试,其价值远远高于目前用于教学的多谋体课件。
  为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还应考虑对中文专业文学课程的考试方式做必要的改革。目前中文专业考试往往也像其他专业一样,被要求采用标准化试题进行考核。即使是问答题,也要求教师制定好标准答案,要求学生的回答符合“标准答案”。这种做法,容易让那些善于死记硬背课堂笔记的学生获高分,而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创造力。中文考试应重在考察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而阅读作品,每个人对作品完全可以而且也应该有自己的个性化的感受、理解,并且用自己的个性化的语言表达出来。所以,中文专业文学课程的考试,不能仅仅考察学生答案的“对”与“错”。就中文学习来说,所谓“对”往往不过是与教材或教师所讲的“相符合”,但教材或教师所讲的,实际上也不过是学界的一种观点而已,并不是绝对真理。而学生做到了自己的回答与“标准答案”相符合,一般说只是背诵现成内容的结果。因而,中文教育中应适当淡化“对”与“错”的观念,评价学生试卷时,除了考虑对与错之外,还应将学生答案的“平庸”还是“精彩”作为一种评价尺度。比起符合“标准答案”的卷子,某些不合于“标准答案”的答卷,如果确出于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只要持之有故、言之成理,且较有文采,那么,不仅应该受到肯定,甚至应该得到更高些的分数。当然,这样做,不仅仅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要求,它也是个性教育、创造性教育所需要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4-28 19:57 , Processed in 0.118907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