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祝站学区姜窑小学王小军:5月16-17日《小学作文教学研训班》全程实录=49楼起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3-4-17 17:58:38 | 只看该作者
世界上著名公司面向基础教育的教育网址

英特尔公司的教育网址:Intel Education

苹果公司的教育网址:Apple in Education

微软公司的教育网址:携手助学

Cisco公司的教育网址:Cisco's Mobile Solutions for Education.

IBM公司的教育网址:IBM K-12 Education


22#
 楼主| 发表于 2013-4-17 18:15:37 | 只看该作者
23#
 楼主| 发表于 2013-4-17 22:21:16 | 只看该作者
让思想说话 让实践见证
——三亚市教育局教研室基于网络教研的体会


海南省三亚市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 陈鹏程


 
  一、海南教师的“巴别通天塔”——海南教育博客
    
    
  前段时间在省里参加网络教研工作会议,跟大家交流三亚网络教研的感想,见到了好多博客朋友,大家交流的热情——犹如炎炎夏日倾情,不管是年轻教师,还是年过半百的老主任们,真诚的声音穿透力很强。当时,我马上想到了黎加厚教授的《信息时代的教育叙事与教师主体意识的觉醒》一文,其中有这样一句话:“信息技术就像圣经故事中的巴别通天塔,把天下的教师和学生紧密地联系起来,促进了教育叙事的新发展”。巴比塔是《圣经》故事中提到的一座通天塔,他由挪亚的后代所建。《旧约·创世纪》第11章曾有这样一段描述:古时候,天下人都说一种语言。人们在向东迁移的进修,走到一个叫示拿的地方,发现一片平原,就住下来。他们计划修一座高塔,塔顶要高耸入云,直达天庭,以显示人们的力量和团结。塔很快就建起来了。这惊动了天庭的耶和华。他见到塔越建越高,心中十分害怕。他暗自思忖,现在天下的人们都是一个民族,都说一种语言,他们团结一致,什么奇迹都可以创造,那神还怎么去统治人类?于是耶和华便施魔法,变乱了人们的口音,使他们无法沟通,高塔也无法继续建下去,最终没有建成。这就是关于“通天塔”的传说。
  借用了圣经故事中的巴别通天塔作为比喻,意思是说,以Blog为代表的社会性软件,把天下的教师和学生紧密地联系起来,促进了教育叙事的新发展。巴别塔是传说中的通天塔,古代的人类想自己建造一个上天之路,但是,上帝让人类语言不通,无法沟通,无法建成这座通天之塔。而信息技术却帮助人们相互沟通,不仅是语言沟通,更重要的是思想和情感的沟通,这正好表达了“信息时代的教育叙事与教师主体意识的觉醒”的主题。在这里,技术十分重要,如果没有信息技术,人们的沟通将十分困难,整个事情的发展就不会像今天这样神奇。
    
  二、博客支持下的网络教研优势
    
  零技术 从管理的角度看,海南教育成长博客已经提供了很齐全的服务和足够的空间,申请一个博客帐号已经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从技术

角度看,只要会浏览网页和输入文字,就可以建立自己个性化的博客,这对制作个人主页的技术含量来说简直是“小菜”。
  零时间 传统的学校教研活动,有时间限制,如教研组的研讨时间一般在一个小时左右,即使是全校性的教研活动,在组织上也比较麻烦

,因为教师每天都有必定的工作内容,学校和教师都必须要在工作与活动之间做出平衡的安排,这不可避免地对活动的效果产生影响。有了网

络教研,教师随时可以在网上参与,并且能有充分的时间去思考。
  开放性 首先是专业开放。传统的教研活动在学科、年级上是有区分的,而在网上可以跨学科、跨年级浏览。其次是空间开放。网络教研

极大的拓宽了参与的人群范围,校外人士很方便地参与进来,甚至还可以邀请网络嘉宾。
    
  三、博客已经成为三亚新的网络教研应用模式
  
  
  蒋院长曾经提出:基于网络来考虑教研工作,突破课改的重点和难点,放大教研功能,摒弃过去那种蛙跳式的教研,提高教研工作效益,扩大教研影响,建设新型的教研文化和学校文化。
  2004年12月下旬,三亚市教研室建立了博客网站,为教研员和教师搭建了展现自我、沟通交流、知识共享的绚丽舞台。至今,在我市教研室博客网站的带动和宣传下,粗略统计,三亚在海南教育博客上注册的老师有40多位,学生有20多位,知道海南教育博客,经常上博客网浏览文章的有100多位教师;目前,三亚教研室日志原创达132 篇文章,17 篇收藏 ,141条评论,页面访问量达17,962人。我自己的博客日志原创达131 篇文章,53篇收藏,549条评论,页面访问量达24,513人。
  下面我将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如何应用博客网站的所作所思,所悟所得与大家交流。
  (一)领导重视,身体力行,硬件到位
  对博客网站的建立,局领导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热情的参与,从我局一把手何金波局长到分管教研室工作的张蔚兰副局长都非常重视博客

在教研工作中的应用,把博客作为教研员和一线教师学习、工作交流的平台,也作为宣传三亚教育和教研工作的喉舌,虽然他们没有带头撰写

教育工作日志,但是几乎每天都上博客网浏览动态和文章,我们还每天从教育博客筛选教研信息发到主管教育的陈马林副市长信箱里,市长了解三亚教研信息基本上也是从博客网上获悉。张蔚兰副局长还拟申请一个教育局局长博客,通过这个博客来发表一些市、局领导层面的文章、工作思路、讲话等等,更重要的是可以直接和三亚乃至全省博客们在网上进行交流,倾听老师们对教育行政部门如何服务教学的意见和建议。

在局领导的有力带动下,各教研员热情高涨,纷纷在个人博客里开展学科教研互动,发布教研活动信息,切磋教学心得,沟通情感,展示自己专业成长的风采和经历。同时,教研员还在各种场合向学校和老师们介绍博客网站的功能和作用,在教研室的宣传和带动下,目前,三亚已经有一中、二中、五中、民中、榆林八一中学、妙联学校、藤桥中学、海棠湾中心学校、九小、河东中心学校、河西中心学校等多间学校的师生

相继参与博客交流。教研室的博客网站呈现出勃勃生机,现在,三亚教育系统基本上师生们都知道省里有这样一个网站,经常上来浏览。目前,我市教研员共有13人加入博客,做到每天在网上和教师们互动交流。今年6月,为了加强网络教研的设备建设,张蔚兰副局长千方百计筹措经费购置了8部电脑和22张电脑桌,现在基本上做到每间办公室有2-3部电脑,每位教研员都有一张新电脑桌,每部电脑都可以连接上宽带,有效改善了教研员的办公条件和上网条件。
  (二)精心经营,打造三亚魅力博客
  三亚教研博客自创办之日起,管理者就一直在页面设置上煞费心思,充分利用好博客现有的资源完善界面,与省教育博客的网管、省外网站的一些技术人员建立经常性联系,在代码使用方面先入为主,掌握博客页面的管理办法,在主题设置、版面设置、连发图片和栏目设置、群组设置、音乐设置等方面都体现出三亚教育博客的个性和特色,如:三亚教研博客的主题为:学习 原创 评论 共享 收藏 互动 尽在三亚教育论坛——任务驱动学习 发挥团体智商 弘扬教研主流文化 建设学习型教研室。横幅为:这里,萌生教育创新的激情。走进三亚BLOG学习共同体,方知“网上头脑风暴”之魅力。理想、智慧,在这里汇聚,碰撞出新的思想火花……
  深受省教研培训院的领导和其他兄弟单位领导、老师的喜爱和称赞。他们都一致认为:三亚的博客技术含量很高。
  (三)发挥自身优势,不辍笔耕,追求内涵式发展
  三亚教研博客群组开通以来,人气一直很旺,多的时候,一天要有10多篇贴子,近期比较平稳,一般每天在三、四篇之间。纵观近期的贴子,呈现出以下几个突出的特点:关注课堂、反思课堂;关注教学研究活动,反思教研活动;关注理论学习,关注在线学习;关注教师博客,反思博客们自己的主动学习;交流频繁,有热烈的讨论与深度的评论。在这个群体里,有陈鹏程、罗禹、陈廷文、张艳玲、郭静、苏天新、周康等经常活跃在博客上的教研员,也经常看到林洁、曾文忠、卫孔、钟丽娇、曾其玉、董惠荣等老师在博客上的写意,也偶有河西中心学校、河东中心学校、五中、一中、二中、民中、妙联学校的学校展示.....我们发挥自身的优势,通过日常的反思,把它化为文字,在博客网上诗意的流淌。这些文章的点击率和评论率都相当的高。目前,点击率前10名的文章是:父爱如山 (三亚市藤桥中学 曾文忠 (教师), 33/478);向中考冲刺之六:2005年中考政治时事精选 (罗禹, 2/321);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心得 (陈鹏程, 0/313);欢迎加入讨论:什么样的课是一节好的语文课 (陈鹏程, 4/254);一位教研员的心思 (陈鹏程, 6/184);你留意过自己的父母吗?(转) (陈鹏程, 13/162);学会宽容 (三亚市藤桥中学 曾文忠, 3/160);今天我们怎样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和爱心 (陈鹏程, 6/155);2002-2004风雨历程记事之二:只要信心没有被打碎 (陈鹏程, 6/152);“不苦”的苦丁茶 (三亚市藤桥中学 曾文忠, 1/144)。评论率前10名的文章是:父爱如山 (三亚市藤桥中学 曾文忠 (教师), 33/478)你留意过自己的父母吗?(转) (陈鹏程, 13/162)“你还年轻,还有机会”引发的思考 (曾其玉, 12/103);夏天。夏天来了——

给海南教育博客的朋友 (陈鹏程, 11/140);过往的故事:静静的渔灯 (三亚市藤桥中学 卫孔, 10/88);老师屁股摸不得? (陈鹏程, 10/129)

;从故事里得出的教育智慧之一:走不回来的人 (陈鹏程, 9/126);你是我最好的老师 (陈鹏程, 9/103);幸福 ·享受·教育 (陈鹏程, 9/114);建设一个优秀博客站点的七种武器 (陈鹏程, 9/106)。优美的音乐配上耐读的文章,常常让网友们流连忘返。
  (四)搭建网络教研平台,提高工作效率
  三亚市教育局已经创建了办公局域网,基本上实现每个科室无纸办公。教育行政职能科室与学校、科室与科室、领导与科员、教研室与学校之间都是用网络进行发文办文等工作。教研室充分利用好目前各基层学校都上网的契机,把局办公网和教育博客网有机结合起来,除了用办公局域网下发正式文件以外,还在博客网上发布通知和方案,以及教研动态信息,动员学校领导和教师经常上网浏览三亚博客,密切了教研室和学校的关系,加强了教研员和教师的沟通,提高了工作效率。今年3月21-25日,为了让老师和家长及时掌握三亚课改开放周活动开展情况,我室还专门制作开放周学校博客网页,及时迅速地向外界发布开放周活动信息,对举办开放周活动的学校进行20多组跟踪报道,图文并茂,同

时通过博客网页接受听课老师垂询,交流心得体会,在网上评课等。此后,还从博客里细心筛选,精心设计,限量彩印了二十多本《三亚课改开放周活动博客集锦》赠送有关部门和领导。在全省教育系统影响很大。目前,博客已经成为我们宣传三亚教育和教研工作的主要喉舌和渠道。
  (五)诚心写博用博,注重网上互动,广交朋友,分享经验
  三亚教研博客群组的老师们都很注重每篇文章的撰写和修改,无论是教育故事、教育随笔、教学反思、教育论文、通知、方案、美文都精挑细选,争取每篇作品都获得网友们的好评与共鸣。而且,大家很重视在网上和老师们的互动交流,提倡在网上用真名发表评论,评论要评出质量来。“回复”就是参与和学习。我们注意到,Blog中的“回复”体现了在网络时代人们平等的交流、共享、头脑风暴,这是我们学习和研究的好地方。关注“回复”,参与“回复”,因为“回复”里面涌流着思想和资源。回复就是一种交流,一种交互。不但可以博览大家的观点,而且可以进行比较,将观点提升。blog是网络给我们创造的一种文化.这种文化给我们一个精神的家园。积极向上的人,会有一种比较宽容的

心态来对待身边发生的一些事,并努力改变自己对这些事的看法,把事情、把他人的看法当成(理解成)对自己行动的一种赞美和鼓劲。多思考别人的文章,多提炼别人的观点,多回复别人的文章,这是我们一直都在坚持的。
    
  四、用三亚的眼光看海南教育博客 
  我们说,Blog是教学反思的工具平台,是心得交流的自由小屋。在这里,我们惊喜地看到一篇篇有质量的教学反思,那是老师们记下的点

滴教学体会;看到了许多教育教学实践后的成功经验;看到了实践课后的真诚交流;还看到了老师们参加各项活动后的个人体悟。在这个美丽

的小屋里,老师们勤钻研、乐反思,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提高。
  我们说,Blog又是思想火花的冲撞专区,是情感支撑的技术工具。在这个广阔的天空里,教师们的思想火花在不断地碰撞:老师们有的针

对当前的教学弊端发出由衷的感慨,有的则对教学改革充满了信心,那一条条回复使彼此的心灵靠近了。思想交流,使教师们学会了思考,学

会了辨证地分析看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作为三亚市教育局教研室博客站的管理者,我经常利用休息时间耐心细致地给老师们写回复,那一句

句鼓励的话语温暖着老师的心;那一句句善解的语句扬起了老师们的信心,大家在博客感受到了大家庭似的温馨气息。那小小的博客网站把教

师的心“链接”起来了,形成了可贵的凝聚力。
  我们说,Blog还是知识管理的数字仓库,是科研工作的信息平台。这几百篇日志,都是教师辛勤耕耘的结晶,这里的空间虽不大,但内容

丰厚,成为了教师学习的平台。在博客里,日志越来越令人感奋!《感谢博客》、《我为什么选择做一个让大家累的朋友?》、《一个好老师

和一群让人“烦”的孩子》、《对《我的困惑——新课改的反思》的感想和回应》、《这是孩子的沮丧,还是教育的悲哀?》、《寒夜里的教

育漫话》、《寻找博客精神》、《第三只眼睛看上海小学教育》、《教研员:教练抑或是陪练?》、《教研员:直面困惑与挑战》、《段青主

任的听课手记系列》、《回应课程实施者的问题与困惑》、《海南为启动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积蓄内功》、《在不断探索中推进海南高中课改》

、《征集300句成长博客标题》、《让榜样有个说话的地方》、《校园问卷系列》、《语文老师的文化》、《教育随笔系列》、《第十四道美味

佳肴》,等等一系列专家、名师的文章,不能一一列举,这些文章开拓了广大教师的眼界,皆奔教师专业发展主题!尽管不同专业的教师,其

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修养、业务内容会因专业和爱好不同,不同专业的教师都可以在这里从事行动研究,教学反思,互动交流,分享成果,展

望明天,于是有了许多碰撞,产生着许多新的观点、新的理念、新的智慧、新的积淀、新的资源,在许许多多“新”的事物的生成中,我们实

现着自己的专业升华,实现着主体意识的觉醒。一句话,教育博客在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信息化大道上迅跑!通过学习,老师的理论素养得到

提升。老师们喜欢浏览博客,可以这么比喻,博客如同美丽的大花园,老师们犹如勤劳的蜜蜂在这大花园里不断地采撷花蜜来充盈自己。
  我们说,Blog更是师生互动的激励平台,在博客网站上,我们发现有不少学生参与了交流,孩子们把自己的文章呈现在平台上,那纯真质

朴的文字是孩子们心灵的语言,能在博客里发表文章,他们觉得自豪,老师的回复更增强了他们的自信。我们欣喜地看到邢小可、郑诗韬、功

夫茶、酷乐猫、臭小鱼、姿璨之极的博客,有了博客,孩子越来越文明了,学习的自觉性越来越强。学习成绩的稳步提高,他们的博客让大人

们所喜爱,童真的话语,率性的真情,突发的奇思妙想,让我们仿佛回到了童年。
  Blog还为教师构建了个人体验的资源平台。可以这么说,博客是充满人文性的,在这个绚丽的花园里,那充满生活哲理的小诗、赞美友情

的小散文、向往美好未来的畅想曲、精彩的图片就如奇异小花那么地格外引人注目,老师们在闲暇时欣赏着,享受着博客所带来的快乐!
  教育博客已经越来越关注我们身边每天都在发生的生动的教育故事,都在反思我们行动中的种种故事,都在升华着我们关于教育的理念、

艺术、本质、设计与创新……
  可以说,海南数字化教研正在“润物细无声”的过程中发生着静悄悄的革命,让我们想起了“于无声处听惊雷”。可见,数字化教研正在

内化为教师自觉的教育生命活动,正在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技术支撑。教育博客的崛起,反映着数字化教研的现状,更显示出教师主体意识觉

醒的心路历程。这块园地的成长是教师们和同学们辛勤耕耘下实现的,这里流淌着我们思想的“汗水”,凝结着我们成长的智慧,迸发着我们

创新的欲望,张扬着我们日益“更新”的开放的个性。
  海南的教育博客们,就是在这样的生命环境中实现着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迎接一个又一个鲜活的数字化教研的清晨。
    
  五、博客主要经营者:2005年,做一个热情、爱思考、积极向上的人
    
  最初的网络生活就是游走于各大教育论坛,看贴、发贴、回贴、灌水。后来也开始在浙江新课程网建立起博客发表文章,发教研室的通知

,也喜欢在生活的细节中寻找教育的最佳切合点。
  2004年12月经段青主任的介绍,在海南教育博客上申请了一方属于自己的土地——“让思想说话 让实践见证”教育网志,从那时起它就成

了我盛载自己生命的空间。阅读与写作成了我的主题生活,而成长博客将会是我梳理一天的陌生与压力开始的地方。它已经是我们生活中必不

可少的一部分。我的快乐,我的热情,我的进步,我的期待……都源于她。我利用数字化网络平台进行自主教研,自主的教育叙事研究。把自

己平时所思考的关于教学与科研的反思,自己的读书笔记以及把自己与教研事业、教师一起成长的充满生命气息的故事记录下来。在半年多时

间里我已经在Blog上写了百来篇文章,并有多篇文章发表在各级刊物上。半年来,BLOG带给我的不仅仅是技术的变革,而是一种思想,终身学

习的思想。
  习惯了有BLOG的日子,每天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我的BLOG。看看自己以前的写的文章,想想自己现在应该怎么样来面对新的一天。思

考每一个思考过的问题,在今天而言有没有另一种想法。更要看看各位网友的评论,对自己的言行更是一种鞭策。久而久之,已经成了习惯。

有空时,穿梭在无尽的BLOG中,看到了无数的文章。或是感慨生活的,或是写教学的,或是写学生的,或是发发牢骚的,或是学习心得……多

姿多彩的人生经历。多么丰富的人生、多么耐人寻味的情感、多么深刻的思想,
  博客的教育意义对于我来说,最大的感触是我可以将我自己的东西进行整理,并公开我的看法,去接受大家的建议和意见,从大家的回复

中我可以学到很多的东西,可以丰富我的头脑,还可以激发我的思考的积极性,可以记录我的思维活动,让我自己回头看看我自己的生活的轨

迹。”
  博客们的进步就是在不断地写与回复中获得了反思的价值。在体验BLOG的过程中,逐渐体会到了教育博客的宗旨:促进自我反思,开展广

泛交流,沉淀学习路径,实现教师个体的专业成长和生命质量的提升。
  朱永新教授说,有行动就会有收获。而我以为,要行动的人,必须是一个积极向上的人,有一种积极的心态。
  在2005年的夏天,开始努力做一个热情、爱思考、积极向上的人。我......

资料来源:http://blog.cersp.com/17002/62366.aspx
24#
 楼主| 发表于 2013-4-17 22:42:08 | 只看该作者
打造教师培训独特品牌
            浙江教育学院教师职后培训探索之路

  本报记者    言宏

  浙江教育学院开展中小学教师与教育干部培训工作已历50余年,近日,浙江教育学院成为浙江省教师教育重点基地。在新的时期如何打造教师教育基地,是大家关心的问题。为此,记者近日走访了浙江教育学院,对话有关领导专家,探寻他们的理想蓝图,研究其值得人们借鉴的特色做法。
  从“参与”到“体验”:教师培训方法探索
  很多人记得那次新课程的通识培训活动。因为那时候,这样的培训形式很少见,是主办者从德国培训教师的模式中借鉴来的,有创新意义。培训的对象是浙江省49个省级实验区的教育局长们,主题为“新课程实施中的困难问题”。先随机分组,讨论要提出的问题,再自我选择分组,采用“十字线”法探讨刚才提出问题的解决之法。要求人人提出看法,要求人人开口。平时培训时不爱言语的教育局长们不得不进行了一次“头脑风暴”,一次次当堂发言。
  这是浙江教育学院在新课程通识培训中就已开始尝试的参与式培训活动。经过近10年的努力,参与式培训的理念已成为各学科教师的共识,并在班级管理、学科教学中普遍运用,同时已拓展到校长与教育行政干部培训班。
  省教坛新秀、绍兴县福全镇中心小学副校长季科平说:“曾经参加过不少的培训,但去年开始的省高端小学语文班的培训无疑是最让人刻骨铭心的。它让你无处可‘逃’,必须全身心地亲历培训的每一个过程。专家理论报告、课堂教学诊断、名师优课观察、同伴合作‘拼课’……在‘参与互动’培训中,我们的潜能被一点一点地激发出来。”
  杭州市学军小学校长、特级教师汪培新说:“培训中,老师开出了一系列培训课程菜单,让我们选择参加。每一个菜单都有明确的任务,从相 关书籍的强行阅读、相关课题的研究以及汇报展示活动,等等。参加浙江教育学院的培训是需要带着头脑参加的,是自己真正参与的研究学习过程。”
  可以说,参与式培训既是理念也是方法,它强调参训者已有的知识在培训中的价值;它强调培训中,老师和学员是平等的,学员和学员也是平等的,大家的参与机会是平等的,因此大家在学习过程中自然大胆地阐述自己的见解、经验和困惑,极大地提高了参训人员的自信心和参与意识。参与式培训“逼迫”每个参训人员积极主动参与培训活动,从亲身参与中获得知识、技能和正确的行为方式。
  在教师培训模式与方法的探索中,教师们不断吸纳企业培训的新理念、新方法,把体验式培训引入教师培训,构建教师培训的立体模式。
  体验式培训所倡导的“先行后知”的理念不仅拓展了教师培训的目标,以问题为核心构建教师培训的内容体系,还丰富了教师培训的模式。为此,在面向农村教师的浙江省“领雁工程”培训中,他们构建了教师培训的立体模式,这一立体模式可以通过四面体加以呈现,底面是教师培训的目的,在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构成教师素养的三个面分别是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不同的面可以采用相对比较合适的培训方式。
  学院的外聘导师、杭州拱墅区教研室教研员、特级教师赵群筠说:“学员们并不是靠教师们的传授和指导而成长的,学员们获得成长的最重要的方式,是他们终于开始了以积极、正确的方法研磨课堂教学的行动。导师在此中的作用,主要是方法的启示与观点的影响,氛围的营造与对个别人的评析。教研活动并不是导师向教师传递各种观念、知识、方法的活动,而是导师激发教师开展研究探索并给予适时指导。”

  个性化:基于观察诊断的教师培训模式
  教师培训是基于理想,还是基于现实?这是需要人们认真面对并深入思考的问题。
  教育学院的教师们认为,应该采用以“人员为核心”的教师培训理念,如浙江教育学院承担的为期两个月的省“领雁工程”培训,就采用了以提升教师教育理念,改变教师教育行为的“人员核心式”培训理念。培训组织者首先运用各种观察诊断技术对教师进行教育素养的先期诊断,然后再针对性地提出培训计划。“6月3日,我们安吉路实验学校实习小组的学员分三组进行了诊断课教学,三位导师听课后给我们指出存在问题,并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对我们触动很大。”这是浙江教育学院组织的省“领雁工程”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培训班的一次小组诊断活动后一位学员的感言。
这一培训模式对优秀教师的提升更有价值,因为优秀教师表现出更大的差异性,并已形成了某些教学特色,如何通过培训帮助他们从优秀走向卓越,以鉴别差异为前提,可以使培训更具个性化。
  宁波万里国际学校小学校长、特级教师林良富,2000年作为“5522”省骨干教师首批学员被推荐到浙江省教育学院小学数学名师培训班学习。他认为名师培训班的学员是带着各自的教学经验来的,除了理论学习,他们更希望的是学院教师们帮助他们梳理自我经验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培训时,教师们充分尊重学员的个性特点和教育见解,注重学员的自身发展,给予他们很大空间。组班教师吴卫东教授与学员建立起“亦师亦友”的关系,营造了和谐的培训氛围,使“同伴互助”、“教学相长”得到了很好的落实。林良富说,他后来能系统地整理自己的教育思想,出版论文和专著,成为特级教师,与那次培训分不开。
  对此观点,同是“5522”省骨干教师首批学员、金华站前小学校长、特级教师俞正强也很赞成。他说:“浙江教育学院培训注重教师培训中的专业诊断,善于发现、欣赏培训学员的优点,并帮助他们提升自己,让实践上升为理论。”俞正强老师上课与众不同,被人称为“有点怪”,在他对自己如何再提升感到困难,甚至犹豫要不要坚持自己的特色时,获得了吴卫东老师的理解和欣赏。吴卫东帮助他提炼理论,形成风格,使他奠定了在业界的学术地位。于是,俞正强开玩笑地称吴卫东为“人生的贵人”。
  汪培新认为,浙江教育学院的进修培训非常重视对培训者个体的需求,对不同层次的培训进行不同定位,抓好整个培训的前期、中期和后期的工作,在比较高定位中开展进修培训,培训组织针对性很强。如在“5522”培训期间,吴卫东根据各市上报的学员情况,根据学员的地区、学科教育影响力等分成三个组进行培训,班内同质使得每个培训班的学员有了共同交流的基础;在班级中又进行异质分组,使得组内学习有很大提升空间。汪培新所在的组共7个学员,现在有5个已经被评为特级教师。
  那么,对教师的诊断是否只看课堂的执教能力呢?现为浙江教育学院教师教育与教育管理学院副院长吴卫东认为,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一方面需要探讨不同发展阶段教师素养的维度与层次标准,另一方面应对教师进行个性化的教育素养的诊断。她从理论上构想了教师专业发展的三维诊断指标。把教师专业发展的指标系统理解为三个维度的立体建构。在这个四面体中,底面是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另外三个支撑教师专业发展的面分别是:教师专业意识的形成、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与教师专业身份的获取。
  基于这些思考,张孔义、史美华等教授在教师培训的实践环节中尝试了“诊断——示范——反思——实践”教师培训的新模式,目前在“领雁工程”中不断推广。
  林良富认为浙江教育学院的“异地展示活动”是一大特色。它一方面给学员们的展示搭建了平台,另一方面惠及了展示地的广大教师。他曾经分别参加了舟山、海盐、东阳、平阳等地的展示活动。他的经典课例《圆柱的认识》和前瞻性的论文《动态生成:课堂教学新理念》等都是在“异地展示活动”期间形成的。对学员来说,在“任务驱动”下,有平台对话交流机会,确保了专业可持续发展。而对于浙江教育学院来说又是很好地利用了优质资源。汪培新说,“让我们做培训导师,其实也在‘压任务’,是‘逼着’以前的学员继续参与式发展。”
  文三教育集团总校长助理、特级教师魏丽君先后三次参加过浙江教育学院组织的培训。她表示,汪潮教授组织的培训班其实是一个学习共同体,通过导师引领和指导,催化积淀的教学经验,缩短“经验型”教师向“专家型”教师转变的周期。通过个体的对话和合作,触发潜在的教学灵感,寻找到职业的幸福感。

  教师培训师:时代催生的新概念
  浙江教育学院曾调查了浙江省72位教师进修学校负责人关于教师培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81%的被调查者提出了教师不愿意参加培训的原因是培训的实效不大。当然,培训低效的原因是复杂的,教师们呼唤新的培训模式。慈溪教师进修学校校长莫晓东说,要探索新的培训模式,进修学校的教师需要培训。只有培训者提高水平,才有受欢迎的培训。浙江教育学院院长鲁林岳和副院长骆伯巍认为,应该建立长效机制,定期开展对各级教师培训者的培训,以体现浙江省师、干训中心为各教师培训机构的服务意识,真正从理论与实践层面引领我省的教师教育工作。
  以浙江省名师名校长工作站以及20个实训基地的教师教育负责人为培训对象,浙江教育学院于2008年8月承办了浙江省“第一期教师培训师培训班”。于是,“教师培训师”,一个新概念诞生了,这是在“领雁工程”中催生的,也是教师培训专业化的呼唤与必然结果。
  结合美国、德国教师培训的经验,以及学院的“主题、反思、参与”教师培训模式,以全新的教师培训理念,互动参与的教师培训形式,打造第一批接受过专业训练的教师培训师。“浙江省第一期教师培训师培训是我参加过的所有培训中最让我难忘也是我收获最大的一次培训。”龙游县教师进修学校雷素君兴奋地说,“对于我这个从事教师培训的人来说,我有责任将这先进的教学理念传授给所有的老师。这一方法我也会受用一辈子。”
  这次实践引领不仅首次提出了教师培训师的全新概念,更重要的是把教师培训师视为专业人士,以提升教师培训的专业水平。因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基于教师培训师的专业引领。教师培训师应具备独特的理念与素养,他们不仅应是某一学科教学领域的专家,还应该是培训专家。他们不仅要具有教师培训的新理念,更重要的是应具备设计教师培训课程,引导教师参与培训活动,提升教师培训成果的能力。这样的教师培训师才能提升校本培训与院校培训的实效,帮助教师们获得专业成长。浙江教育学院教师教育重点基地负责人刘力教授说:“教师培训师培训是一块值得我们付出热情与智慧去开垦的处女地。作为教育学院,我们要做教师培训师培训的引领者。”
  为了做教师培训师培训的引领者,浙江教育学院教师教育与教育管理学院内部常常开展教研活动。2009年6月17日上午,教师教育与教育管理学院全体教师开展主题为《参与式培训的理念与方法》的教研活动,鲁林岳和骆伯巍亲临现场指导。“通过方法展现方法”是活动的宗旨,即把参与式培训的方法渗透在精心准备的活动中,让参与者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自然地体会各种培训方法。这次活动通过直接体验让参与者们由衷感叹:培训原来可以这么做!可以说,培训颠覆的不仅仅是培训形式,更是一种无痕渗透的培训理念。
  据介绍,目前,浙江教育学院教师教育与教育管理学院现有从事教师教育的教师53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20人,高级职称人数占66.7%。他们还拥有省内一流的兼职教师队伍。借助“浙江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专家委员会”和“浙江省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工作站”两个平台,设立小学语文、小学数学、初中语文、初中数学等工作室,聘请的120余位兼职教师中,特级教师60余人,教研员10余人,有效地增强了培训培养中的实践指导能力,保证了理论研究成果的转化,切实提高了培训效果。
  “追求卓越的教师职后培训是我们团队的职业理想,在理想的蓝图中,教师培训机构应该成为教师的伊甸园。”吴卫东的眼睛闪闪发光,她侃侃而谈。在伊甸园里有专业化的教师培训师团队,这一团队有自身的培训品牌与标识系统,有提供不同发展阶段教师选择的菜单式培训主题;在这里,教师是学习活动的主人,他们交流思想、互助合作、共同实践,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学习型团队.

                                                                     《教育信息报》090702三版
25#
 楼主| 发表于 2013-4-17 23:17:21 | 只看该作者
网络时代的学习理念:联结过去、现在与未来
郑小军
古今中外名人名家关于学习的论述浩如烟海,有些至理名言至今仍然滋养着全世界的学习者。如今,人类跨入21世纪已超过十年。这是一个全新的时代,人们纷纷使用信息时代、网络时代、数字化学习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时代来凸显其特征。新时代的学习当然需要新的学习理念来指导。本文力图梳理21世纪国内外新涌现的学习理念,并且提出自己的学习理念,以期与大家共同探讨。
连通主义:学习就是连通即网络形成与优化
连通主义(Connectivism,又译为关联主义)是加拿大学者乔治•西蒙斯创建的关于数字化学习的新理论,其核心思想如下:学习和知识需要多种看法来呈现整体……并允许选择最佳方法。学习是一个连通专门化结点或信息来源的网络形成过程。知识驻留于网络。知识可以驻留于非人类的器具,并且技术能够促进学习。探寻知识的能力比目前知道什么更重要。学习和知晓是恒定的、持续的过程(并非最终状态或产品)。在领域、想法与概念之间看到连通、识别模式和生成意义的能力,是当今个体的核心技能。保持知识的时代性(准确的、最新的知识)是所有连通主义学习活动的目的。决策过程就是学习……连通主义提出了锚定、过滤、彼此连通、人性化、创造和得出意义、评价和鉴定、验证过程、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模式识别、知识定位、接受不确定性、情境化等学习者技能。连通主义抓住了网络时代的知识和学习的混沌性、复杂性、动态性等特征,揭示了在信息化环境中学习发生的机制,学习者应如何有效地学习,如何获得最新的知识。[1]连通主义提出的学习者技能扩展了网络时代学习者信息素养的构成,丰富了其内涵,对于广大师生培养网络时代所需的信息素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e-Learning专家杰·克罗斯(Jay Cross)进一步指出,“学习就是优化自己的内外网络”。毛向辉在《学习的互联法则》中提出,“每个学习者在一生中都要管理好自己的四类与学习相关的网络:神经网络、知识网络、社会网络,还有已经无处不在的计算机互联网。”他把这四个网络统称为“学习网络”。 [2]
新建构主义:学习就是建构、建构蕴含创新
针对网络时代人类学习面临的“信息超载”和“知识碎片化”两大挑战,王竹立在与连通主义的比较与融合中逐步建立了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该理论提出了“学习就是建构、建构蕴含创新”的理念和“为创新而学习、对学习的创新、在学习中创新”的座右铭,主张将学习、应用、创新三合为一,将创新作为学习的最高目标。针对信息超载和知识碎片化,新建构主义提出了零存整取式学习策略,强调学习应该以个人需要为中心、以问题解决为中心,认为学习包含“顿悟”过程,个人隐性知识可通过内读法和深谈法进行挖掘。新建构主义提出了一整套网络时代个人知识管理的策略,包括“搜索—选择—写作—交流—创新”五个环节,并且提出了“包容性思考”的概念和具体做法,作为将碎片化的知识组合成全新知识体系的基本思维方法。新建构主义修正了经典建构主义关于“知识不能通过教师讲授而传递的”观点,指出显性知识可以通过教师的讲授而传递,为混合式学习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3]
学习是连通与建构的双向互动
笔者总体上认同王竹立对关联主义与新建构主义所作的比较,“关联主义与新建构主义都属于网络时代的学习理论,关联主义关注的是学习的外部过程,新建构主义关注的是学习的内部过程,两者可以互为补充。新建构主义是在建构主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网络时代的深加工理论。关联主义与新建构主义更适合指导网络时代的非正式学习。新建构主义与关联主义的融合是未来网络时代学习理论发展的方向。”[4]学习不是内外孤立和割裂的过程,而是内部过程和外部过程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真正意义上的学习既需要连通,也需要建构,学习是连通与建构的双向互动。
搜索就是学习
焦建利在《搜索就是学习》一文中这样写道,“搜索,成了信息时代全新的学习方式。搜索,改变了我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和学习的方式……每一次搜索技术的进步,其实都可以说是学习技术的发展。”作者提出了两个响亮的口号,“会搜索才叫会学习”、“知之为知之,不知Google之”。 [5]
“搜索就是学习”揭示了搜索与学习之间的关系,即搜索是学习的重要一环,打破了人们的认识局限,丰富和深化了搜索的内涵。但是,搜索能否转化为现实的学习力,还需要其它学习环节的配合,例如质疑、检验、比较、选择、交流等,需要学习者调动其它诸多要素参与,其中最重要的是无疑是批判性思维。钟志贤在学术随笔《“卧槽泥马”现象》中给盲目乐观、简单化的搜索式学习敲响了警钟。“卧槽泥马”现象给网络学习者的警示是——互联网搜索虽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身处“信息的海洋”的网络学习者必须时刻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培养质疑的习惯,坚持求真务实的学风,善于舞动批判性思维这一利器,破除“快餐式”、“蜻蜓点水式”、“不求甚解式”单纯搜索的学习陋习。钟志贤指出,“信息素养的核心就是以各种信息工具和资源为基础,运用批判性思维实现问题求解、决策和创新的能力。”[6]笔者认为,搜索之于学习有两层含义:第一,搜索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技术。在网络时代,不精通这一学习技术,不善于将它转化为学习力,很难称得上是一个高效、高明的网络学习者。第二,搜索是学习的重要一环。在网络时代,说它不可或缺,一点也不为过。但是切记,搜索并非学习的全部,在复杂性或高级学习中,学习者只有将搜索和其他学习环节和要素紧密配合,方可达成学习目标。
学习是自我意识与自我超越
桑新民认为,“学习是人类在认识与实践过程中获取经验和知识,掌握客观规律,使身心获得发展的社会活动,学习的本质是人类个体和人类整体的自我意识与自我超越。”[7]他揭示了学习科学、学习技术、学习艺术与真、善、美的关系:“学习是科学,要成为科学的学习者,就必须求真——探索并遵循学习的客观规律;学习是技术,要掌握高超的学习技能,就必须向善——在刻苦的修炼中提高学习效率;学习是艺术,要在艰苦的学习中获得乐趣,就必须审美——体验出神入化的学习意境;学习更是哲学——领悟真善美统一的学习智慧,创造学习型社会,享受学习化人生。”桑新民进一步指出,“学会自主学习、学会与不同专业背景的人在交流与协助中学习、学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高效地学习、学会在研究和创造中学习,这些学习能力是在信息社会中的基本生存能力。”[8]桑新民指出,“人类的学习是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团队学习是个体学习与协作学习的整合与升华”。[9]除了学习本质论,桑新民还提出并且阐述了学习主体论、学习方式论、学习文化论、学习技术论(学习技能整体结构模型)、整体生成学习论和绿色学习论。
“我们—所有人—学习(WE-ALL-LEARN)”
柯蒂斯.J.邦克在其新著《世界是开放的:网络技术如何变革教育》中从新的学习技术和方式中捕捉到了开放教育世界多元、全球化的本质,提出了“我们—所有人—学习(WE- ALL-LEARN)”这一框架,并探索了构成此框架的10项关键趋势:电子图书世界中的网络搜索、数字化学习和混合学习、开放源代码和自由软件的可用性、起杠杆作用的资源和开放式课件、学习对象库和门户网站、开放信息社群中学习者的参与、电子协作与交互、另类现实学习、移动学习与泛在学习、个性化学习网络。基于这“10把金钥匙”,他又推出了三大宏观汇聚趋势:管道;页面;一种参与式学习文化。从而得出结论:当今网络技术正以这“10把金钥匙”将教育带向更为开放、共享、协作、扁平化和参与式的学习时代。邦克在新著所表达的核心思想是,在网络技术变革的开放性教育世界里,任何人(Whoever)无论何时(Whenever)何地(Wherever)都可以向其他任何人学习任何东西(Whatever)。[10]这是泛在学习的4W目标。
学习是联结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桥梁
1.学习的终极目标是“止于至善”
《大学》开宗明义地提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它阐述了学习的终极目标“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紧接着,《大学》从心理层面阐述了学习的六个阶段及其关系——“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笔者将其简化为“知止——有定——能静——能安——能虑——能得”,分别对应于高效学习的“六重境界”。在这个充斥着功利、喧嚣和躁动因素的时代,通向这六重境界的不是“宽门”,而是“窄门”!如此,就不难理解诸葛亮“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和王国维《人间词话》“三境界”之意味深长。
2.学习是快乐之源,学习是幸福因子
为学先立志。一旦确立了“止于至善”的终极学习目标,并且通过不断修炼逐步达到《大学》的“六重境界”,你会发现,学习已成为人生旅途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多一分学习,生命则多一分充实,多一分快乐,多一分精彩!你会时刻感悟到,学习之旅随时出发、扬帆前行,学习之旅没有终点。此时,“放飞学习者”不再是一句口号!
3. 向“大师”学习,与“大师”对话
向“大师”(大家)学习是最高效的学习途径之一。“举凡大家,都有一共同特征,即一个‘通’字。他们并不局限于一个窄小的研究主题,而是扩展开来,在几个相关研究领域中驰骋,并做出高质量的研究工作,产生了后人绕不过去的学术成果。”[11]“大师”是是知识的集散地,是知识网络的大节点(Big Node),其作用如同物理网络中的核心服务器、集线器 (Hub)、交换机(Switch)或路由器(Routine)。“大师”是新知的“源头活水”,是专业领域的方法论高手,是智慧的源泉,堪称人生导师。基于个人成长经验及学习感悟,笔者倡导并且践行“成长之路,起于大师“的学习与成长路径——熟悉大师其人(包括兴趣、爱好、性格、职业生涯、人生阅历等),透视大师思想渊源,品读大师其作(代表作),结交大师及其高足,学大师治学之道、做事方法论、学术智慧和人品德行。桑新民曾倡导我国教育技术学专业开展“五个十”研究,包括十位专家学者、十本经典著作、十个研究机构、十篇学术论文、十个专业网站,其实质就是倡导“向大师学习、与大师对话”的学习理念。
4.网络学习者解决信息超载、知识碎片化和知识惰性化的“四大法宝”
笔者认为,与信息超载和知识碎片化相比,知识惰性化是网络时代学习者所面临的更为严峻的挑战。惰性知识虽然已经习得并且储存在大脑的长时记忆中,但由于它们不是孤立于学习者的知识结构之外(缺乏与其它知识的关联),就是孤立于学习者的思维过程之中,因而无法被检索和提取到学习者的工作记忆中,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就好像失去了“活力”一样。信息超载和知识碎片化加剧了知识惰性化,使更多的知识失去“活力”,退化成惰性知识。而与大师连通和对话的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个人知识管理能力和洞察力,是网络时代学习者解决信息超载、知识碎片化和知识惰性化问题的“四大法宝”。
5.“四个融合、四个结合”的学习理念
基于六年多的博客研究与实践,笔者提出了基于门户网站教育博客的网络化学习(简称“博客学习”)新方式,总结了博客学习的作用、优势、缺陷和常见误区,提出了“开放、分享、主动、互动、合作、发展、双赢”和“四个融合、四个结合”的博客学习新理念。“四个融合”即融合自我导向学习与社会性学习、融合非正式学习与正式学习、融合碎片化学习与知识管理、融合学习和写作;“四个结合”即学习者个体内外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博观与约取(分散与聚合)相结合、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相结合。[12]
6.学习是联结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桥梁
笔者认同桑新民关于“学习的本质是人类个体和人类整体的自我意识与自我超越”的观点,认为只有达到了“自我意识与自我超越”的层次,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同时,笔者认为,是学习将学习者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紧紧地联系起来。学习者在“过去D现在(当下)D未来的时空隧道”中来回穿梭,最终完成某个学习时段自我意识的提升和自我超越。而已完成学习时段的学习结果将作为后续学习时段的起点或基础,如此反复超循环,向前发展。信息时代的学习由于有了信息技术的强力支撑,使学习者能够以现在(当下)为出发点,通过多媒体技术、云存储技术和再现技术瞬间回溯至过去,以快速唤醒、激活以往的经验和知识,再第一时间从过去返回现在(当下),尝试解决当下的学习问题(例如认知冲突、同化顺应、知识建构、概念重组、建模、问题求解等)。而在学习的目标导向、意义建构和寻找下一个最近发展区时,学习者必须跳出过去经验的局限和当下的迷局,运用人类特有的高级思维技术(如联想、想象、直觉、灵感、顿悟等)和信息技术(包括虚拟技术、趋势分析与预测技术等)穿越“现在D未来的时空隧道”。真正有效的学习是既着眼于当下问题的解决,又适时适当地“瞻前顾后”。我国早有“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古训。澳大利亚未来学会前主席彼得.埃利雅德说过,“今天,如果你不生活在未来,那么明天你将生活在过去!”美国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有句名言,“预测未来最好的方式就是创造未来”。英国当代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尔有个著名的论断,“全部的生活都是解决问题。”美国当代教育技术学学者戴维•乔纳森更是直截了当地指出,“教育唯一合法的目标就是解决问题”——他主张为解决问题而学习,倡导学会用技术解决问题。目前,方兴未艾的网络化学习正借助于日新月异的多媒体网络技术,帮助学习者架起沟通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桥梁(心理、思维和信息层面)。

人类进入21世纪,学习科学、学习技术、学习方式、学习时空、学习内容的革命正方兴未艾,人们的学习理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说学历是21世纪人们的第一本护照、专业技能是第二本护照,那么“带得走的学习能力”便是第三本护照,而创造力和适应力则是第四本护照。每个人都必须厘清自己的学习理念,掌握必要的学习理论与学习技术,在“信息的海洋”中学会学习。对于形形色色的学习理论,应“辩证地看待各种学习理论,世界上没有万能的学习理论,每种学习理论都有自己的使用情境......因此,我们必须依据具体的情境选择具体的学习理论来指导具体的学习活动设计,这才符合当代教育的内在诉求和外在取向。”[13]
参考文献
[1][13]G•西蒙斯著,詹青龙译.网络时代的知识和学习――走向连通[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版
[2]毛向辉.学习的互联法则[J].中国远程教育, 2003,(22): 70-73
[3]王竹立.新建构主义:网络时代的学习理论[J].远程教育杂志,2011,(2):11-18
[4]王竹立.关联主义与新建构主义:从连通到创新[J].远程教育杂志,2011,(5):40
[5]焦建利.搜索就是学习[J]. 远程教育杂志,2009,(3):82
[6]钟志贤.“卧槽泥马”现象[J].远程教育杂志,2009,(3):81
[7][9]桑新民.学习究竟是什么?——多学科视野中的学习研究论纲[J].开放教育研究,2005,(1):10-19
[8]桑新民主编.学习科学与技术—信息时代大学生学习能力培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10]柯蒂斯.J.邦克著,焦建利译.世界是开放的:网络技术如何变革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11]焦建利.循着大师的思想轨迹前行[J]. 现代教育技术,2009,(12):5-7
[12]郑小军.高师学生网络化学习研究——基于门户网站教育博客的角度[J].教育评论,2011,(6):36-38

本文系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改革工程“十一五”第5批立项课题“地方高师院校高师生网络化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批准文号2009C046)和广西教师教育学科教学团队“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团队”(桂教师范〔2011〕84号)的成果。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学院教育技术系)
(发表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年第5期第22-25页)
26#
 楼主| 发表于 2013-4-17 23:26:40 | 只看该作者
网络时代的“学习三境界”
张霞 郑小军 广西师范学院教育技术系
(发表于《中国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年第6期)
摘要:在简要梳理古今“学习三境界”的基础上,以禅学视角提出了网络时代学习的三重境界:第一境“看山是山,看水是水”——静止和显性化的学习;第二境“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流动和隐性化的学习;第三境“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生活化的学习。三种境界相互交织,形成了网络时代学习的特殊景观。论文结合学习的三重境界讨论了容器学习观、连通学习观、显性知识的学习观、隐性知识的学习观和泛在学习理念,以增进人们对网络时代学习的多角度理解。
关键词:网络时代;学习;境界;禅学;学习观

“学习境界”古已有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内隐了孔子的“学习三境界”[1];《大学》所倡导的“学习三境界”在于“明明德”、“亲民”和“止于至善”[2];近代大学者王国维也在诗化的词句中描绘了众所周知的学习三境界。这些“学习境界说”既具有当时所处时代的特性,又具有人类学习的共性。而今,人类已跨入网络时代,这个时代的“学习三境界”到底是怎样的呢?我们的学习又处于三境界中的哪一个位置呢?笔者将从禅学的视角进行阐述。
“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这是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的参禅三重境界,亦被称为人生的三重境界。结合原句解释及自己的理解,笔者认为,之所以“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是因为我们看到的均是静止着的事物的实体和表象,其不嬗变而吾得以所见。“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是因为我们看到的均是变化中的事物,物嬗变而情不移,吾自不得见。“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是因为我们看到的已不再是实体,而是一种心境,一种“任庭前花开花落,漫天外云卷云舒”的平常心态。
将这种禅学视角移植到学习领域,有助于我们厘清网络时代的学习观。
●第一境:看山是山,看水是水——静止和显性化的学习
第一境的学习是结构化、静止和孤立的,并更趋向于对显性知识的正式学习。
容器学习观认为,学生是一个盛装知识之水的杯,而教师是倾倒知识之水的壶。教师和学生在这种知识观中都以器皿的角色存在,教师的任务是把自己“壶”里的“水”倒进学习者的“杯”里,而学习者则用自己的“杯子”尽可能接住“壶”里倒出的“水”[3]。“容器观”中的知识是经过专家定义、筛选并加工和结构化的,是不会轻易改变的。在这种观念下,学习者看到、听到、得到的自然也是静止的知识,他们在进行静止的学习。
学者Polani及Nonaka和Takeuchi将知识分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显性知识是指可以用文字、数字、图形或其他象征物清楚地表达出来的知识。而隐性知识则指高度个性化,只可意会,难以形式化、记录、编码或表达的知识[4]。在学习的第一境中,教师更多关注的是显性知识的传授,相应地学习者更多地注重显性知识的学习。课堂上,老师讲授的是由学习者通过阅读书本或观看教学视频就能自行习得的知识;尽管这些习得的过程很容易,但教师却依旧占用课堂的宝贵时间来讲授,而把真正需要帮助学习者进行知识建构的时间放到课外。课堂由此颠倒[5]。
在“容器学习观”和“显性知识学习观”中,教学者所传授的和学习者所接受的大多都是静止和显性化的知识,“山水”不动,而“山水轮廓”俱现,自然“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笔者认为,这种学习观虽存在着诸多问题,却是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仅限于一小部分。在知识经济时代,我们需要以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来弥补这余下的大部分。借助于信息技术,学习者能够从第一重境界跨入第二重境界和第三重境界。
●第二境: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流动和隐性化的学习
第二境的学习是松散、流动和整合的,并更趋向于对隐性知识的非正式学习。
在历经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学习观之后,我们迎来了连通主义学习观。“连通主义是一个描述在网络时代学习是怎样发生的理论,它认为,学习主要是一个网络形成的过程,而结点则是我们用来连通并且形成信息和知识源的地方。”[6]每一个人或每一个事物都是一个结点,而一个人的背后必定连有一大堆“结点”,当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或记不起某件事时,我们就会去寻找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的人或是找到一个能引起我们回忆的事物,那个人或那个物体就被认为是存储着我们知识的一个结点。通过网络搜索,我们可能第一次就找到了那个“结点”,但也有可能经过好几个“结点”之后才能找到。例如,在应用博客学习时,我们可以从好友或关注的人那里直接获得需要的信息,也可以从“好友”的好友和“关注”的关注中间接找到我们需要的信息,他们转载的博文或新加的好友和关注信息会第一时间被网络的浪潮推送至我们的面前。博客圈和博客环的建立和发展正是无数个结点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这时,知识不仅在我们与自己的博友之间进行连通,还在我们与博友的博友之间进行连通。可以说,知识从一个结点流动到了另一个结点。在相互留言、评论和发纸条等交流的过程中,知识在流动,在连通,还在创生。
“六度空间理论”和“150定律”揭示的正是网络时代下这种人与人之间的连通关系。网络连通的功能就好比一个强大的GPS全球定位系统,当希望前往某个“地方”时,只要通过GPS系统我们就能迅速定位到想要到的地方,并将自己此刻的“所在地”与“目的地”进行连接,沿着这两点一线的知识流行走,我们便能将思考的“船只”迅速划至另一个与之关联的知识源。于是,在这种学习观中,“知道在哪里”和“知道谁”变得比“知道什么”和“知道怎样”更重要。知识终于能脱掉方正的“外壳”,摇身化作柔软的组织;知识也由静止的水库变成了流动的河水[7]。
在网络时代,我们通过引“线”来串起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知识,在跨越时空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的连通性知识网络。其多样性、自治性、交互性和开放性的特性也正符合了网络时代开放、创新、扁平化的特征。[8]由此,连通学习将带我们走进一个松散、流动和整合的非正式学习的情境。在这里,我们通过博客、人人网、Facebook、Google+等社会性网络进行连通,与具有相同爱好和兴趣的人一起建构自己的知识网络。我们不再局限于课堂的正式学习,而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任何学习,任何人任何事也将成为我们储存知识的一个结点。在这个连通性知识网络中,我们的知识将不停地从一个结点流动到另一个结点,流动中不时荡起的“涟漪”将会使结点间的知识交互变得更加活跃和频繁。
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相对,它主要来自经历和体悟的过程,并被认为只能通过顿悟、师徒传授、内隐学习、隐喻、象征、讲故事、深度会谈等非正式学习的方式才能获得。[9]在隐性知识的学习中,知识是流动的,是不断变化的。在流动中,知识并非永恒的隐性或是永恒的显性,而是处在一个不断转化的过程。正如野中郁次郎和内竹广隆所提出的SECI模型一样,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总在社会化、外部化、组合化、内部化四种模式中进行转化[10]。在不断往复的循环中,知识被不断建构和发展,继而形成一个螺旋演进的知识创生图。知识转化的过程,其实就是知识创新的过程。
在“连通学习观”和“隐性知识学习观”中,“容器学习观”和“显性知识学习观”逐渐被弱化,因为“连通学习”和“隐性知识的学习”更注重松散的非正式学习,它们认为知识是流动的,是时刻变化的,正如《大学》所倡导的“新”一样,“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而正因为这种流动和隐性化知识的存在,“山水”均动,其形不在,才使得我们“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笔者认为,现今我们的学习正处于从第一重境界到第二重境界的过渡中。但由于曾经“容器观”和“显性知识学习观”根深蒂固,因此这种过渡的步履会较为艰难。虽然我们更希望通过非正式学习来获取更多的隐性知识,但也不要完全把正式学习丢弃。只有将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收到最好的学习效果。
●第三境: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生活化的学习
当处于这重境界时,学习已不再是生活的一部分,而是与生活融合在一起:生活即学习,学习即生活。华东师范大学庞维国在网易公开课《学习心理学》的第一讲中曾以三个问题引出学习的定义,“学习是由经验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11。笔者认同这一看法,并认为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都是在学习。而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学习会变得越加生活化。每一次打开网页,每一次点击链接,每一次观看视频,每一次浏览博客,每一次发表评论和留言,每一次转载博文,每一次通过QQ与人交流……我们都是在学习,网络使我们的学习变得更加宽泛和无意识。正如《世界是开放的:网络技术如何变革教育》所描述的一样,“无论我们身在何处,网络为我们每个人都提供了学习的机会……我们已经成功地将学习推到了人性的极致。无论我们寄居何处,教育的机会都会出现,且可以为我们所用。”[12]这是泛在学习和4A(Anyone,Anytime,Anywhere,Anydevice)学习的景观。
学习将如呼吸、吃饭、睡觉一样变成我们的习惯。无论是容器式的正式学习,还是连通式的非正式学习,无论是显性知识的学习,还是隐性知识的学习,都将“润物细无声”地上演在我们的生活中,知识也在无意识中走进我们的世界。此时,人们不再纠结于学习的方式或途径,无论是静态的知识,还是动态的知识,我们都能以平常心待之。
●结语
网络时代的学习三境界似乎描绘的正是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三种学习境况。过去的学习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静止式的学习;而今正逐渐步入“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流动式的学习;当“修炼”到一定程度时,我们将进入“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生活化的学习。然而这三种境界并不是相互排斥、孤立和具有级别的,在达到第二重境界的同时会兼有第一重境界的学习方式;而在到达第三重境界时,也会兼有第二重境界和第一重境界的学习方式。三种境界相互交织,形成了网络时代学习的独特景观。
参考文献:
[1]江曈.“教学三境界”说[J].长江水利教育,1997,14(2):60-62.
[2]曾参著,刘强编译.大学[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7.
[3]杨满福.论教学中主体隐喻的嬗变及其认知诠释[J].全球教育展望,2010,(2):11.
[4]廖开际.知识管理原理与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5]萨尔曼·汗(2011).让我们用视频重新创造教育[EB/OL]. http://v.163.com/movie/2011/7/C/6/M77ESEJF8_M77ESRDC6.html.
[6][7][8][加]G·西蒙斯著,詹青龙译.网络时代的知识和学习——走向连通[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9][10]黄荣怀,郑兰琴.隐性知识论[M].湖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11]庞维国(2011). 学习心理学:【第1集】什么是学习[EB/OL].http://v.163.com/special/cuvocw/xuexixinlixue.html.
[12][美]柯蒂斯·J·邦克著,焦建利译.世界是开放的:网络技术如何变革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7#
 楼主| 发表于 2013-4-18 05:17:52 | 只看该作者
教师的影响力从哪里来?

孙明霞


近日,《教育时报》举行了“洛外杯‘首届河南最具影响力教师’颁奖典礼暨‘教师的影响力从哪里来’观摩研讨会”,我有幸作为嘉宾参加了这次活动,聆听了众多“影响力教师”的事迹报告,也引发了我对教师影响力的思考。
究竟什么是影响力、教师的影响力从哪里来?
何谓影响力?就是用一种为别人所乐于接受的方式,改变他人的思想和行动的能力。影响有正影响也有负影响,教师的影响力当然指的是正影响。我以为,任何一个老师不会刻意去思考如何影响其他的同事、同行,首先应该做的就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对学生产生正影响。只有对学生较多的正能量,也才会对自己身边的同事,或者和自己相遇的人产生积极地影响。很难想象,一个只是把教学当做谋生的手段、没有对教学投入过热情也没对自己的学生产生过积极影响的老师能够去影响到身边的同事或者同行,哪怕他(她)拥有省级国家级荣誉,也只是一纸证书而已。
如何对自己的学生产生积极地影响,教好学当然是重要的一方面。但怎么算是教好学了?只是把课本知识传递给学生,让学生考高分吗?假如采取了摧残学生的手段,依靠加重学生负担,通过大量的机械训练的方式来提高成绩,甚至不惜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逼着学生学习,或许短时间内可以拿高分,但对学生的影响一定不是正面的,而是负影响,甚至还有可能把孩子逼得厌学、退学,乃至厌世,这不是危言耸听。由此,教好学,对学生产生积极的正影响,应该从下面几方面入手——
积极的工作态度
一个老师,不能认真对待教学工作,甚至经常在学生面前抱怨学校不好,抱怨制度不合理,抱怨领导不公正的话,给学生传递的是消极的情绪,学生也很难对学习充满热情,也就很难投入地学习,更别说爱上学习了。所以,无论多忙碌,该备的课一定要认真准备好,该批改的作业一定要认真批改好,不能让学生感觉到老师没备课就来上课,不让学生感觉老师是在敷衍学生。
我通过观察发现:第一次走进课堂时,学生瞪着眼睛看着老师,期待着老师上课的生动精彩,期待着老师对学生的友好和关怀。假如老师能如学生所愿,每次都能把课上的很精彩,学生听得入迷,他们一定会对你的每堂课都充满了期待;假如老师的课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只是生搬硬套的把课本上的知识点硬塞给学生,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厌倦你的课,甚至恨不得你不来上课而改上别的课。再观察一下学生对作业的态度:每次发下作业本时,学生总是迫不及待的打开,看看老师写了什么评语,给他什么等级。假如他们看到的是老师用心的批改,给他(她)一个欣赏、鼓励的评语,或者标出错误的地方,学生会开心一笑,赶紧订正错误,希望下一次的作业能得到更好的评语。假如只有一个“阅”字,甚至连“阅”也没有,只有个日期,学生就会很失望,不知老师是否欣赏自己的作业。时间长了,学生对待作业的态度也慢慢失却了最初的热情。
为什么我们常说老师要注意在学生面前的言行举止?就是因为学生会时刻观察老师、模仿老师,即便今天不模仿,将来工作了,也会无意间继承老师对待工作的态度。这大概是我工作了是多年之后才体会到的。由此,我特别注意不能让学生感觉老师的松懈和对工作的敷衍。教藻类植物时正直春天,我就坐公交车去河边采集水绵等水藻;教学枝条是由芽发育来的,茎的结构、花的结构等知识,我一定会设法采集来实物发给每个学生去观察;讲种子的萌发,就和学生一起设计实验,观察种子萌发的过程;讲蕨类植物,我就带来我自己培养多年的铁线蕨和肾蕨,并告诉学生来历;无论走到那里,注意留心身边的小植物小动物,拍下照片来,以后就可以成为教学的资源。于是,学生无意中就接受了这样的理念: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要全身心的投入,并想方设法让自己的工作更精彩。
乐观的生活态度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说明每个人都会有很多不如意,老师也不例外。但假如我们常把这些不愉快挂在脸上,不仅自己的苦恼没有消减,还会影响到身边的人,尤其是走进课堂面对众学生时,一个每天愁眉苦脸、无精打采的老师,给学生的感觉也是消极、沉重,没有生机与活力。有的老师说,每天工作那么忙,要批作业要备课,家务负担那么重,有时还会遇到不守纪律的学生,考试糟糕的学生,还有评不上优秀,没晋上职称,哪有那么多快乐的事?
其实,困难和烦恼每个人都会遇到,关键是怎么对待。我曾遇到这样一位老师,她和同事有了矛盾或者有不顺心的时候(有时未必是什么严重的矛盾,只是她对年级排的课表不满意,觉得是欺负她,“为什么我的课排了第四节的?这个时候学生都饿了能好好听课吗?”有时则因职称没晋上,就逐一找领导,“我干的哪儿不好?为什么比我小的、来得晚的都晋上了,我好几年晋不上?”诸如此类的问题)就会到课堂上发牢骚,抱怨自己遭到了不公正的待遇,抱怨别人都欺负她,……抱怨学生不好好学习,抱怨学生不认真完成作业,抱怨家长不懂教育,抱怨……。总之,课堂上学生所见到的她,就是一个怨妇式的教师,刚开始学生还有点同情她,但久而久之引发了学生的集体不满,联名要求学校换老师。
另有个老师家庭生活很不幸,才步入而立之年从农村转入城市,有美好的家庭,有健康可爱的孩子,丈夫却因病去世,给她带来沉重打击,常以泪洗面。有家长担心这样的老师会在教学中给学生传递过多消极悲观的情绪,影响孩子的成长,就希望学校更换老师。但经过短时间的调整,一周后,该老师就以饱满的精神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在工作中她忘记了悲伤痛苦,在和学生的交往中找到了自身的价值所在,进而全身心投入到班级管理和教学中,学生从老师身上看到的是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虽然她背后还会哭泣,生活有很多困难,但她说“人活着总要向前看,不能向后看。我不能给孩子父爱,但我可以给孩子足够的母爱和阳光的生活,不能让孩子因为没有了爸爸而变得自卑和消沉,要让他知道,他的妈妈足够强大可以给他安全温暖的家”,同时也说,“不能因自己的悲伤而影响到学生,他们是无辜的。”结果,她的家里总是人来人往的,一方面是她常利用业余时间给学生做些辅导,也常有学生家长或学生来她家陪她说话,问她生活上有什么困难需要帮助……
可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不仅有助于自己走出痛苦迈向灿烂,对学生来说,这种生活态度本身就是教育。
良好的师生关系
我一直信奉“师生关系本身就是教育”这句话。你很难想象,一个每天对学生横眉冷对、看着学生就来气的老师,一个不喜欢孩子的老师能真正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你也很难想像一个每天居高临下、像警察抓小偷一样对待学生的老师,能得到学生的爱戴。反过来亦然,你很难想像,学生讨厌某个老师还能喜欢这位老师教的学科,说不定原来还比较感兴趣的学科也会因不喜欢某个老师而逐渐丧失了对这个学科的热爱。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尽管我们也常常会告诫孩子“不要因为不喜欢这个老师而荒废了这门课的学习,而是拿出更好的成绩证明自己”,但孩子是很难做到如此理性控制自己的情绪,就包括我们成年人不做不到——你很讨厌的人即便说的是真理你也会不屑一顾。
记得十多年前遇到的一个学生,他对所有的老师都抱着敌视的态度,老师提问他,他觉得老师是为了出他的丑,就当堂扔课本撕书;老师找他在办公室谈话,好言劝说他课堂遵守纪律好好听课,他会跟老师顶嘴说“我没说话!”然后摔门而去;班主任给他把座位调到前面希望他课堂更专心些,他会气愤的把桌子拉回后面,跟老师说“我不用你照顾,你把那个好座位被别人吧”……他的学习自然很差,在老师眼里也是很头疼的学生。经常多次沟通了解,和他妈妈交流,我了解到他对老师的这种敌视源于小学期间曾经遭遇过一次老师的当众挖苦批评,从此在自己和老师之间竖起来一道厚厚的屏障,直到初中毕业上了高中,这种敌视还会出现。可见,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完成教学任务来说多么重要,同时还会影响到学生心智的发育、心理的健康。
良好的师生关系从哪里来?当然决定于教师的职业道德以及个人素质、修养,具体来说,就是对所有学生要公正、公平,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不歧视任何一个学生,也不偏爱某个学生,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学生表现好的方面要由衷的欣赏、鼓励,有错误的地方也真诚帮助,冒犯了老师要宽容他们,时常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激励学生克服困难不断成长,对“晚开的花朵”要有足够的耐心并充满期待和信任,像呵护一朵花一样用心呵护每一个孩子的心灵……唯有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用孩子的眼睛去看世界,用孩子愿意接受的方式去交流,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才能发生真正的教育。
较高的专业素养
教师对学生产生影响的重要渠道当然是课堂,无论你的工作态度、生活态度,还是师生关系,都会在你的课堂上体现出来。比如,你是不是充满热情的对待你所从事的工作?你是不是一个热爱生活、内心充满阳光的人?你是否真诚对待每一个学生?你是否用心准备了每一堂课,你的课是否生动精彩让学生留恋,进而向往着你下一次的课堂?那么,要想真正对学生产生积极的正面的影响,给学生正能量,最根本的就是要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你无法想象,一个自身修养不够高、专业能力较差的老师能给学生正能量,说不定给学生的都是负能量了。
较高的专业素养,应包括对教育的深刻理解并能践行自己的教育理念,也就是我们俗话说的“懂教育”,知道教育是什么,按教育规律办事,选择正确的教育之路走下去,而不是在“反教育”的路上越走越远;对自己所教学科有丰富的学科专业知识和能力,也就是把握“一桶水”和“一碗水”的关系,同时还要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不断更新学科知识提高能力;不仅有丰富的知识和专业技能,还能通过一定的手段和策略传递给学生,那就是要有高超的教学艺术,课堂生动活泼,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不是简单的灌输、搬运,而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索,学会合作,增长能力;要懂得教育学心理学,能读懂孩子,走进学生心里,按学生的生长发育规律教学,具备教育学生的能力和智慧,这就是我们平时说的要不仅要懂得本学科的知识,还要懂得学科之外的,尤其是人文类的知识,因为老师是教学生,不是教知识,就要懂得关于“人”的知识,这是做老师必备的;还有重要的一条,就是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热爱自己的工作。假如不热爱教师工作,缺乏对教育工作的热情和责任,就难做好教师工作。
那么,教师较高的专业素养来自哪里?这就需要教师始终保持旺盛的生长能力。
旺盛的生长能力
生长力,说到底是学习力。学习力强的老师,生长力必然强。虽然老师都具备了教育法规定的相应学历,具备了足够的学科知识和技能,但我们面对的社会是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之迅速让我们目不暇接,尤其是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信息来源的广泛,稍不留神我们就会被时代抛弃。并且,我们的学生(无论中学生还是小学生,乃至幼儿园的孩子)在很多方面可能比老师知道的还多,每每上课提到某新兴事物,可能就会有学生说“老师,这个我知道!”这就逼着老师必须不断更新自我,不断学习,始终把自己置于学习者的状态中,随时接收、吸纳,保持较强的学习能力,才能让自己不断成长,适应今天教学的需要,同时也为学生树立了榜样。
我曾遇到一个学生,她的父母有很稳定的工作,并且是在别人都羡慕的高校工作,但学生的父母却双双读博。原本只是爸爸读博,后来妈妈也考了博士。她告诉我,不是非看重博士的学位,而是希望给孩子树立一个榜样——爸爸妈妈都快40了还这么努力学习,孩子受影响也会努力学习。由此我想到老师,假如老师不学习,始终抱着十年前、二十年前甚至三十年前的学到的那些知识来教现在的学生,不仅老师自身会变得越来越枯竭,还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我看到,有的老师教语文时,就抱着一本教参(捎勤快一点的可能会上网查找别人的分析)看教参上怎么分析,自己也到课堂上怎么分析,甚至要求学生根据教参去背诵一二三个要点,为了考试,自己却不曾去看过这篇文章的全文,自身缺乏对作者和文章的解读,原本很美的、富有情感的文章,变得支离破碎没有了美感也没有了感情;也看到有的数学老师上课就是几十年前的方法:引入新课后,先讲例题,学生根据例题做题,一旦出现另外的解题方法,可能会被个别狭隘的老师骂(这绝不是耸人听闻)“就你逞能啊?”为什么出现这类情况?就是老师不学习带来的。为什么社会上都说医生越老越有价值?因为老医生对各种疾病见得多了,看病看得准,下药下的准,能药到病除,自然老医生比年轻医生更容易得到病人的信赖。但在学校教师队伍中,似乎老教师不如年轻教师更受学生欢迎,为什么?就是老师缺乏学习力的表现。一个即将耗尽油的灯,连自己都不能照亮,谈何照亮别人?一堆陈芝麻烂谷子,不仅开不出美丽的花朵,恐怕发芽都难了。
开学初,我校的校长在开学典礼讲话时全文背诵了《弟子规》,并且一边背诵一边解读,学生深受鼓舞,有的还给校长写信,表达自己的感受:“校长已经50岁的人了还能全文背诵《弟子规》,我们中学生正处在智力发育最旺盛的时期,更应该珍惜时间好好学习,不怕困难……”“校长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校长能做到的,我们也能做到。”我每次给初一新生上第一堂课的时候,会告诉学生我写了很多文章,也出了几本书,不是为了炫耀,而是告诉学生:“孙老师还算是一个比较勤奋的人,不仅会认真上好课做好该做的事,业余时间还会看看书写写文章,反思自己,让自己不断进步。老师都要不断进步,你们呢?”
……
总之,一个老师能否给学生正能量,不取决于荣誉的多少与高低,而是老师良好的职业态度和较高的专业素养。唯有如此,才能像一个有着持久动力的发光体一样,能照亮自己脚下的路,也给给学生光亮,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给学生以积极的影响,传递给学生的就是巨大的正能量。也唯有不断学习、不断成长,尽职尽责做好自己的本质工作,让学生在你的课堂上获得他一生受用的知识和能力,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对自然、对生命始终怀有敬畏、悲悯之心,对社会、对父母、对他人有一份责任感和使命感,那么,你不用刻意的想去影响谁,很多人也会不知不觉被你影响,影响力也就显而易见了。
28#
 楼主| 发表于 2013-4-18 08:25:58 | 只看该作者
29#
 楼主| 发表于 2013-4-18 09:05:42 | 只看该作者
评价教研论文优劣的基本标准



有些青年教师常常在问:什么样的教研论文是优秀的?也常常听到有人这样说:文章是写好了,可不知道好不好,自己心里一点也没数。既不知道别人文章的优劣,也不知道自已写出来的文章好坏,这对写文章的人来说,自然是一种苦恼。智者见智,仁者见仁,对文章优劣的评价,是比较困难的,但是不是就没有一个基本的标准呢?应该说,基本标准还是有的,而且这个标准是相对统一的。也就是说,各种教育文稿都可以用这个标准来衡量。如果我们掌握了这个标准,就不至于对别人的文章或对自己的文章糊里糊涂了。那么,评价教研论文优劣的基本标准是什么呢?

一、内容是不是新颖独特

一篇优秀的教研论文,首先应该有比较新颖的内容,如果内容陈旧,即使材料非常充实,写法相当别致,也小能算好文章。内容新,大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选题是不是与众不同,是不是独特的;二是观点是不是符合新的形势,有没有时代气息;三是所述的材料是不是来自生活第一线的,是不是生动活泼的原始材料。比如,许多文章都在谈如何进行合作学习的时候,有一位老师写了篇《合作学习,让人欢喜让人忧》的文章,具体论述了有些合作学习流于形式的种种弊端,这就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内容新,是文章的价值所在。一篇文章有没有价值,可以说,全在一个新字。因此,在写教研论文时,我们先要问一问自己:我写的这篇文章有没有新的东西?到底新在哪里?如果自己也觉得没有新的地方,干脆还不如搁笔算了。在判断内容是不是新的问题上,我们还要澄清这样几个观点:一是时髦的理论或提法不一定就是新的。有的人总这样想,现在流行什么,我就写什么。比如,现在大家都在说研究性学习,我也来个研究性学习,这样总有新意了吧。其实不然,新也是相对的,大家都一哄而起地写某一方面的内容,势必出现大撞车。大撞车,是写文章最忌讳的,自然就没什么新意。二是故作惊人也未必是新的。有的人喜欢用反弹琵琶的笔法,故作惊人之笔,想以此来表明有新意。比如,教育部指示中小学要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时,有的人却故意提出不应减负,认为竞争时代应该给学生一定的压力。这样的文章新是新了,但没有科学依据,难以让人信服。三是深与新往往是连在一起的。深就是深刻,就是站得高看得远,就是分析透彻,发现了别人没有发现的东西。

二、操作是不是切实可行

作为中小学教师写的教育研究文章,大多数是自己教学经验和方法的总结。写作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通过总结,使自己的经验和方法比较系统,有一定的理论层次;二是别人看了以后可以借鉴。既然是教学经验,方法的总结,那么,写出如何操作就显得非常重要,倘都是些泛泛而谈的空话,那怎么能给人借鉴呢?操作切实可行,主要有三层意思:一是从自己实践中来的,不是道听途说的;二是确实是自己扎扎实实在做的,不是凭空想像、闭门造车的;三是对教育实践有普遍的指导作用,有现实针对性的。有些作者,自己做得很实在,写出来的文章给人有不实的感觉,原因何在呢?恐怕就在于还没有掌握写作的要领。要想使写出来的文章给人实在的感觉,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来考虑:一是横向,写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实践的;二是纵向,写清是分几步实践的;三是手段,写清是用什么手段实践的,或者使用什么工具;四是时间,在操作中是怎么安排时间的。以上四点,在一篇文章中不一定都具备,但至少有一二点。例如,一篇《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策略》的文章,在谈到如何使提问‘精”时,从三个方面来阐述:一是从质量上求精,在深入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设问;二是从数量上求精,尽可能减少无效提问和重复提问;三是在技巧上求精,选择最佳途径和操作艺术提出问题。每一个方面又举出一个例子来说明,这样,就给人一种很实在的感觉。在操作是不是实在的问题上,我们还要澄清这样三个认识:一是举例多不一定就是实,不要以为在一个观点下举出三四个详细的例子就是操作实在,例子应该少而精;二是详尽叙述不一定是实在,有的人用叙述的手法写教研文章,以为这就是实在,其实,教研论文的实在,井不排斥理论升华;三是不要一个小标题下面就直接列举一个事例,况且事例之后也应该有分析。优秀的教研论文应该虚实结合,既有实实在在的操作方法,又有深入浅出的理论分析,两者互相渗透、相得益彰。
三、板块是不是清清爽爽

正像一辆汽车由几个比较大的部件构成一样,一篇文章也总由几个板块构成。板块清爽,就是思路清爽,就是符合逻辑思维的规律,就是让人一看梗概,就基本了解文章的内容。不同类型的文章由不同的板块构成。比如,现状与对策类的文章,一般是由这样几个板块构成:1.具体现状可分几个方面来) 写;2.原因剖析(有针对性剖析产生这种现状的原因);3.提出对策(根据现状和原因,提出几条切实可行、具有一定操作性的对策)。又比如经验总结类的文章,一般由这样几个板块构成:1.做法的依据。为什么要这样做,出于什么考虑或有什么依据); 2.具体的操作。是这样做的,分成几个阶段或几个方面);3.取得的效果(这样做后取得了哪几方面实实在在的效果)。但不管怎样都是根据一般的逻辑顺序来决定的。板块清爽,让人看起来一目了然,容易整体把握。
四、题目、小标题是不是俏丽生动

从理论上说,题目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但从写作实践上看,许多人井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所拟定的题目给人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现在很多报章杂志,对文章题目的制作都特别看重。为什么?因为现在的报章杂志实在太多了,不少人往往是光瞟题目,如果题目有点意思,就再仔细地看内容,如果题目平平淡淡,往往就把读物随手丢弃了。因此,题目有没有吸引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文章的取舍。教研论文虽然属于论文一类,但它毕竟不同于纯学术论文和科技论文,其题目大可不必板着面孔,冷冰冰的样子。一般而言,题目的“俏”有这样几个意思:一是新颖,能让人感到新鲜独特;二是有意趣,能让人回味;三是工整对称,读起来琅琅上口,且易记易传。下面这些论文的题目就是比较“俏丽”的:《把优雅带进语文课堂—规范语文教师课堂体态语言的实践与研究》、《未成曲调先有情—在阅读教学中调动学生初读课文的积极性》、《“涛声依旧”的冷思考—小学生习作写真教学例谈)) ,《合作学习,让人欢喜让人忧—当前合作学习中存在的误区及其对策》。除了题目,小标题的制作也同样重要。读者开始阅读论文时,往往看了题目接着就看小标题,如果小标题乱七八糟,即使题目很好,也马上会被人否定。小标题要工整、严谨,逻辑关系鲜明,语言简洁。像上面提到《合作学习让人欢喜让人忧》等文章中的几个小标题就比较好。这些小标题,小但概括性很强,而且句式相同,读起来很有力度。有人认为,形式为内容服务,只要内容充实新颖,形式上不用太讲究,其实不然,文章的题目与小标题做得是不是“俏丽”,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出自己的思维是不是严密,是不是成熟。平俗的题目、简陋的小标题,往往是思维浅薄与混乱的表现。
五、语言是不是简明扼要

与一般文章相比,教研论文的语言要求更精练、更严密、更具逻辑性。具体说来,语言简明扼要有这样三层意思。一是理论分析应尽量精要。在阐述一个观点或介绍一种方法时,总要进行理论分析,分析也可以适当展开,但不要大段大段地抄搬别人的理论著作。有的人认为,只有大量地引用教育家的话,才能说明文章有理论水平,否则,就是浅显。应该说,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文章的理论水平不是由引用理论来提高的,而是靠文章本身的内涵来显示的。二是叙述事例应典型。举例是教研论文写作中不可或缺的。举例要典型,就是所举的事例应该具有代表性和说服力,能以一当十;同时,叙述事例要非常简洁,不要??唆唆,不要用描述。三是务去冗词赘语。要尽量删去“我觉得、我认为、众所周知、但是、然而、然后”等可有可无词语,同时,在一般情况下,要避免用第一人称,不要动不动‘我怎么样怎么样”。从本人近年所阅读到的教研论文来看,不够简洁和精练的事实还是普遍存在的,有的还相当严重。有的作者似乎还是在有意拉长,以为长就是厚重,有分量。这种认识当然是不对的。这里,大家还需明白这样一个关系:投寄报刊的文章和参加评奖的文章,对语言和篇幅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投寄报刊的文章,语言的要求比较高,篇幅则要尽量短些,一般不宜超过3000字,而参加某个部门的评奖,篇幅就可以长些, 5000字甚至于5000字以上也可以。

明白上面五个评价标准是容易的,但要真正掌握它,恐怕只有在不断的实践中慢慢地摸索和体会。
                                (摘自《小学青年教师》2003年第2期)
30#
 楼主| 发表于 2013-4-18 09:13:18 | 只看该作者
《小学语文教师》编辑朱文君和星辰实验学校的老师们谈如何写稿、投稿

    何江燕:下面我们有请《小学语文教师》编辑朱文君老师来跟我们谈一谈如何撰写教学文稿,以及在投稿、发表文章方面的诀窍,她作为一名“业内人士”,一定能给我们许多的指点。另外,朱老师当过语文老师,做过语文教研员,现在成了语文杂志的编辑,可以说她把从事语文工作的角色一一体验过来了,所以她来讲的话,肯定会有不一样的感觉。
    朱文君:考虑时间关系,我还是站着说吧,另外当惯了老师,不习惯坐,喜欢站(笑)。何江燕老师说我体验过多种角色,怕大家有误解,以为我总是喜新厌旧(笑),所以得解释两句。我是学教育理论的,在教育局里做了几年教育管理工作,然后就到了学校教书,先教自然,然后教语文,和孩子们在一起,我找到了我的价值。在学校一呆就是十年,乐在其中,意犹未尽。98年因工作需要,我做了我所在的区的语文和自然两学科的教研员,这个教研员一做就又是五六年,尤其是对语文教学教研情有独钟。而今我又跨入了出版行业,成为一名杂志编辑,当然,置身的小学语文教学领域没有变。在决定转行的时候,我一度很犹豫,在一次会议上,遇到我们武进区教育局的沈克强局长,一位博览群书、学养深厚、视野宏阔、见解独到的文化学者和教育专家,他鼓励我去迎接挑战,他说,真正具有生机和活力的地带,不是行业内经过反复爬犁的熟地,而是行业与行业,领域与领域的交界地带。他的话我一直牢牢记着,在新的工作领域中践行着。
    说到生机,我想说,因为沈局长的缘故,我对武进充满向往。到了武进,我时时被洋溢出的勃勃生机感动着。今天一大早起来,阳光灿烂,我从住的地方出来,沿着宽阔的马路走一段,我看到路边林立着正在建设中的高楼,看到路边青翠欲滴的草木,开得正艳的杜鹃,空气中更充满了芬芳的草木生长的气息,我不禁感慨,武进是一片非常充满希望的土地。来到星辰实验学校,我没有想到星辰这么大,是我所见到的规模最大的学校。在这样浩如星空的学校,怎能不让人浮想连翩呢?怎么不让人从心底里溢出希望呢?及至走进教室,听到年轻的小周老师这样的一节课,沉浸其间,我再一次感受到那宁静中洋溢出的生机,一种充满力量的蓬勃的希望。我被这一切感动着,我一颗渐乎老去的心受到了激励,我想,我不用多说什么,见到大家,相视一笑,表达我的感激,足够了。
    但奉江燕老师之命,我得说说如何投稿,怎么投稿命中率高一些?说真的,我做编辑才两年,经验并不多,但是这两年下来,感触很多,这些感触里,更多的是依旧从一个老师的角度产生的。我于心里常常作着一个老师和一个编辑的激烈辩论。那我就把我零零散散粗浅的感受说一说,没有准备,想到什么就说什么,请大家原谅。
    我想把“投稿”两个字拆开来说。先来说怎么投。
    第一、给一份刊物投稿,之前一定要了解这个刊物的特点。
    不要盲目地投,哗一下子发出去,像天女散花那样,可不行。我常常看到我的邮箱里,有的老师给我投稿的同时,还有同时发向很多杂志,抄送栏里密密麻麻的地址,这样不好,编辑最忌一稿多投。每一种刊物都有鲜明的办刊特色,你的稿子不可能“放之四海皆可用”。比如说《小学语文教师》这个刊物的特点就很鲜明,它特别关注基层一线老师的教学,注重呈现教师的实践智慧。刊物的广告这么说:哪里有小学语文教师,哪里就有《小学语文教师》。《小学语文教师》发短小精悍的文章,发最贴近课改一线的文章,发信息含量大的文章,让老师们繁忙的工作之余,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多的信息。我这可不是做广告(笑)。也就是说,《小学语文教师》这本刊物的用稿特点是非常强调实践性,操作性的文章。比如课堂实录、课例研究,案例反思,教材研读,再比如教学随笔,园丁故事等等。而有些刊物则不同,可能更关注理论研究,比如人教社的《课程、教材、教法》,那就是一本很强调教育前沿理论的刊物。老师首先了解了刊物的特点,才能有的放矢。
    第二、要了解栏目的特点。
    既然设了栏目,那么不同的栏目对文章内容和形式的要求就不同。栏目也是特点的。老师们可能也经常看各种各样的杂志,不知你们是否注意了,办得比较好的一些杂志,例如《读者》,它的每一个栏目从内容到篇幅,从版式到插图都有鲜明的特点,随手打开,熟悉它的读者立刻知道这是什么栏目。
    我做这本《小学语文教师》也尽量地保持不同栏目的不同风格。
    比如教学论坛,主要是发一些教学理论性的文章,体现实践与理论结合的文章。钱老师是我们的老作者,他作为一名资深的教育专家,站在理论的高度,密切关注实践,以其融通理论与实践的视阈撰写了很多指导实践的理论文章,几乎每一篇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还有我们的“备课参考”栏目,今年,我把这个栏目名改了,叫做“备课室”。希望能更多地体现教师的备课过程,而不是仅仅提供资料性的参考。那么“备课室”里需要的文章如:教法尝试、教材解读、备课思考等等。最常见的文章,如教学设计,教材的重难点分析及教法等等。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整节课的教学设计篇幅太长,所以我们往往选择一些好的、有新意的片段设计。例如,今天小周老师上了这节课,导入很有特点,就可以把它写下来,题目可以是“谈谈《古诗两首》教学的导入,不用写很多,抓住一点,不及其余,两千字,就可以写得明明白白,放在备课室里最合适。这样的文章,给老师提供的是“半成品”似的“操作模块”,便于读者将其融入在自己的教学中,灵活运用。
    “案例反思”栏目,其实也是为老师直接提供教学实践信息的栏目,和备课室相比,它侧重于教学案例的呈现和教师对教学行为的反思研究。比如今天大家听了小周老师的课,有一些想法,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记录下课堂片段,然后写出自己的反思,我们的“案例反思”栏目的文章形式就是片段实录加上反思。
    我也会为大家精选一些名家的课堂实录,完整地全课呈现,供老师们学习,这就是“精品课堂”栏目。不仅仅是名师的课,我还注意发掘一些在课型上、内容上、设计理念上有创意,有突破的课。或许这样的课在目前的条件下还不太具操作性,但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不是有“概念车”吗?课堂是否也可以提出“概念课堂”这一说?加上少许点评,让老师们通过这个课例,受到启发,激起思考,语文教学,再往前,我们该怎么走。
    你看,这就是不同的栏目的不同特点。再说我们的“教学随笔”栏目,随笔和“备课室”里面的文章要求就不一样了。随笔更强调一种叙事风格的文章,文章不要长,就抓住一个事例去叙说,不见得是教学的,也可是语文教育方面的。也就是说,用叙事的方式和大家去叙谈,这就是教学随笔。老师们如果抓住了不同栏目的特点,你投稿就有的放矢了。写了一篇的文章,看看吻合哪个栏目的要求,投过去,正中编辑下怀,命中率当然大大提高。
    第三点,要了解编辑的流程。
    编辑期刊有一个流程。从收到稿件到选稿编稿,再到审读校勘、付印出刊,要经历好几道工序,要有两三个月的时间跨度。你看,今天我下午赶回上海立刻要做的工作是把第六期已经三校的稿子最后验清后发到印刷厂出片。那么这第六期的稿子是什么时候开始着手的呢?春节前后。那时开始策划、组织这期稿子。三月份编稿,四月份审稿、清样、三校。一期稿子编辑们要一个字,一个标点反反复复看上三四遍,尽可能地将错误率降到最低。四月底送到印刷厂出片付印,从印刷到邮局六月一日发到读者的手里,一个月时间,也不宽余。了解了这个过程,老师们投稿,特别是投备课类的文章,就要注意时间的提前量了,至少提前教学进度两个月,具体地说,比如这学期我上了一节很成功的课,课的设计很有新意,课后我把设计和实录整理出来,但现在投来的稿子,编辑肯定没法用,你是按正常的教学进度上的,刊物两个月之后登出来,已经事过境迁了。
    你说,没关系嘛,我先发给编辑,他放着下学年再用好了。那样当然也可以,但毕竟像食品放陈了,不那么新鲜了。怎么才能“保鲜”?我建议老师们写好一篇稿子,先“雪藏”一段时间,给自己进一步思考的过程。钱正权老师就是这么做的。所以他的文章刊出来,经得起推敲,且历久弥新。同样,老师们现在上了的课,感觉不错,往往过了一段时间又发现问题了,这时候如果能改进一下,一定会比现在完美得多,经得起时间的推敲。把当初写的稿子拿出来,臻于完善,自己满意了,编辑拿到手也会如获至宝。这是我说的时间问题,老师要把握这样一个流程,你的投稿命中率的“血”又上升了几格。这是第三点。
    第四点,你要学会跟编辑交流。
    经常发表文章的作者,大都很善于跟编辑交流,他们在投稿前后,会给编辑打电话,交流沟通一下:朱老师,我有一个想法,我写了一篇稿子,您看看,给我提提意见,我过一段时间再给你打电话。但不能像前段时间我遇到的一位作者,他非常热切地想投稿,给我打来电话说:“老师,我昨天给您发了一篇文章,我2007年最大的心愿,也是唯一的心愿就是发这篇文章,您一定要给我发呀。”我一看他的稿子,不行,可怎么说呢?我只好给他打电话:“我想问问,你2007年还能有别的心愿吗?”(笑)
    不能用这种方式来交流。要相信编辑们是会非常重视老师们投来的每一篇稿子的。我和你们一样是老师,我完全可以体会到老师们投出这篇稿子的满心希望。所以我这里详细讲一下投稿方面的注意事项。普通的纸质信件投稿,只要注意一点,在稿子上写清联系方式:电话,单位、地址、邮编。
    电子投稿有这样几方面需要注意:
    一、一稿一投,切忌利用网络的便利一稿多投。同样的稿子,好几本刊物上都有不是件光荣的事,反而会引起编辑们的反感。
    二、稿件以附件形式发送,不要直接贴在“正文”上。下载起来麻烦不说,原文格式也无法显现。稿件里一定要写清联系电话、通讯地址,邮编。便于我们和你联系,便于稿件刊用之后给你邮寄稿费。
    三、邮件名称不要只有“投稿”两个字,最好直接写明文章标题,所投栏目。也就是把文章标题作为信件名称,写在地址下面的“标题”栏里。让编辑检索时一目了然。最后一点还请大家原谅,老师们投稿后,都非常希望能尽快得到回复,但我们大部分情况下是没有时间回复的。除非这个稿子需要修改,需要跟作者交流。如果不需要修改,一般会在稿子审定后通知你,或发用稿通知。这是投稿的基本常识,由于时间关系先简单跟大家说说,挂一漏万。其他有什么,会后再交流。
    接下来,我要说说“稿”,怎么写稿,什么样的稿才能入编辑们的“法眼”。
    我确实很想和老师交流这个问题。我们刊物每天的来稿量很大,但不需要怎么修改,拿来能用的不算太多。原因在哪里?我一直在想。原先当老师,或做教研员的时候,没有这样的感觉。走出来再看,看出点问题:咱们教育系统内部的论文喜欢求全、求大。喜欢追求宏大的题材,喜欢新名词,新概念。我们的文章通常是这样:一个宏大的标题,如《论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这样的题目,恐怕不是你三五千字能说透的;或者一个不知所云的标题,如《文化生命的课堂》,听上去更像一本书的名字。
    文章什么样呢?必定有小标题一二三四五个,没有五个,至少也得凑齐三个。字数相等,句式相同。为此,少不了一番推敲,颇费些工夫。很多小标题放到哪篇文章用似乎都可以。框架搭好开始填内容,我之所以说“填内容”,就有“填空”的意思在里面。为了既定的框架填内容,甚至为了框架凑内容,而非为了内容结构文章。这样的文章看起来四平八稳,不鲜活、不灵动,毫无生气,好像都说了,其实什么都没说透,读起来味同嚼蜡。一些老师写例谈类的文章,有时候仅仅以一节课为例,也得弄出三、四个小标题,然后再把一个完整的课例一块一块地贴到这个标题下,再贴到那个标题下。课例变得支离破碎,好像都说了,好像都没说。原本可能是很有价值的东西,也被弄得面目模糊了。这样的文章,可读性差,编辑不喜欢。老师也最好不要写。即使教育部门论文评比需要,也尽量少写些,它会写坏自己的文风,耽误自己宝贵的生命时间。
    那么写什么?
    第一,用鲜活的事例说明问题。
    前面我说了,一些小标题往往是一些概念的表述。你提出这些概念,如果不用鲜活的事例来验证,那么这些概念什么也说明不了。鲜活的事例哪里来?从我们老师的实践中来,研究理论的专家也得向你讨教实践,你是最有发言权的,在实践中你每时每刻经历着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具体事例,为什么不把这些记录下来呢?在这里,我想说一个让我深受启发的例子。前段时间我有幸聆听了一位德国著名汉学家的讲座,他对中国文学的研究让世界瞩目,他是一位值得中国敬重的人。那天他的报告是关于中西方精神与身体关系的文化差异,标题很有意思,好像叫“中国人不散步吗?”报告开场半个多小时,他一直在讲述他和中国人交往中,发现中国人都不愿意无目的地走路(散步)的事例。先讲在中国的校园里遇到的学生如何,再讲他的中国朋友去德国如何,类似的例子一个接一个,先生操着不太流利的中文,不厌其烦地讲述一连串琐碎的细节,显得散乱而没有条理,全然没有通常所见的报告者无懈可击的推理和不断抛出的,令人眼花缭乱的观点。难道这是一位大学者的研究?散步不散步能说明什么?这些个别的例子又能说明什么?看看他庄重严肃,若有所思的神情,我真有些诧异。
    然而,一个个细节,甚至细节中的细节,不断地叠放,镜头开始聚焦,共性的东西逐渐显现出来,中国文化中对待身体与精神的态度,在“散步”这一生活细节里得到印证。此刻的我,不能不随着他的讲述思想开去,头脑里不是被告知,而是被质疑,被激活,被开辟出一片片新的空间留待充盈。散步与不散步所体现出的文化差异孰优孰劣,这位汉学家直到报告结束也没有作结论。随后的交流,在座的很多学者从历史、社会、文化、人类学等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领域,提出完全不同的理解。一些问题又引出了新的问题。中西文化在这里碰撞,不同学科在这里交错,“散步”的价值显现出来。研究,就此开始。这段场景我终身难忘。
反观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研究,却鲜见这种针对细节的实质性研讨。更不用说我们空洞的,充斥着课程理论名词,甚至哲学名词,却鲜有说服力的语文教学论文,好像不这样,就无法显示我们学问的“高深”。
    学问在哪里?学问在细节中。哲学家叶秀山先生说:“没有细节,你的学问到底有多少就很难说,因为学问要解决实际问题,而不仅仅是有一些想法,提出一些概念名词。”事实就是如此,理论如果没有穿过这些细节,就无法真正抵达实践层面;而对理论的理解如果没有透过这些细节,就不可能是全面的,是纯粹的。历史学家陈春生先生提出历史研究要“回到历史现场”,他认为,真正深刻的有价值的研究作品,不是我们归纳出的所谓“特点”,不是主观臆想出的所谓“观点”,而是所能提交和呈现的个案,具体事件等等。
    听讲座回来,我写了篇随笔,名叫《散步与细节》,我说,研究文化的,能从“散步”这个寻常的生活细节着眼;研究历史的,力求“回到历史现场”去关注细小的具体事件,这应该给我们的新课程语文教学研究一些启示的。教学也是由一个个细节组成的,恰恰是这些人们司空见惯的细节里,蕴藏着丰富的具有共性的观念或行为特征,如果我们能聚焦细节,放大细节,就可能使教学研究摆脱在理念的圈子里打转的窘困,走向实质性的突破。平凡的细节被理论穿越才会发出耀眼的光芒,而理论,只有穿越了一个个细节,才能成为指导实践的理论。真正的研究就从眼下的细节开始。
    老师们,珍惜我们身边每一个细节,把你的细节用你的笔头表达出来,也许事例之后你没有说什么,但是,事例本身就是最好的说明。这就是我说的第一点,文章首先要有鲜活的细节。
    第二,要实实在在地说理。
    一段时间,我们小语界兴起这样一种文风,文章中大量引用理论,堆砌概念新词的现象尤为严重。比如说,“言语是存在的家”“言语生命的精神欲求”之类,这些词语倒并非生造,而是一些哲学范畴的概念。我以为,不同范畴的概念拿到我们教育里面,不是不可以,而是一定要慎重,更不能滥用。当然,我们思考教育问题,教学问题达到一定深度的时候,会需要哲学的介入,会走向哲学层面的思辨。但是,哲学范畴的东西拿到教育实践里面,拿到教学当中,还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对待。不可自己也没弄明白,还要拿出来唬人,以己昏昏,使人昭昭。
    既然如此,倒不如我们就来实实在在地说说道理,用最通俗的话,最朴实的话说道理。这一点我们的钱老师,于永正老师为我们做出了榜样,老师们可以去关注一下他们的文章。你们绝对找不到流行的新词汇和新概念,但是,他们说出来的道理却那么深刻,那么透彻。让我们看到了,读懂了语文最本真的东西。真正的大家的文章就是这样,读过朱光潜、丰子恺、季羡林、老舍文章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觉,他们不是盛气凌人的说教,你要怎样,应该怎样,而是像一位和蔼可亲的朋友、长者在和你攀谈,商量,你看这样如何?是不是这个理儿?
    所以,不必去追求那些时髦的名词术语,我们用最朴实的话说出自己最真实的想法。我们以最朴实方式呈现自己最本真的东西。昨天听我们严晓东校长说,我们的学校正在倡导“自己的课堂,本真的课堂”,这是做到点子上的。进而再倡导“自己的文章,本真的文章”,教风、文风势必相得益彰。
    倡导开门见山的文风,是我要说的第四点。
    虽然我们是语文教师,但我们的学科刊物还是以庄重理性的叙事研究风格为主的。有的老师文笔很好,擅长抒情,写文章一吟三叹,柔肠百转。但我们需要的大部分稿子还是开门见山为好,干干净净的文字最说明问题。有的老师读了许多理论专著,写文章时喜欢引用,我以为,理论的东西不要照搬,要内化成你自己的东西,用你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很多老师写文章,开头不说“《语文课程标准》云如何如何”,就没法说话。结尾的时候不说,“让我们一起在新课程的路上奋勇前进”,好像就没法收尾(笑)。而这样的文字在编辑看来,既不中用,又浪费宝贵的版面。肯定删掉——挤干水分。干干净净地说话,就像今天最后小周老师的说课:今天我上了一节课,我有几点新体会——直接开始说。开门见山、干干净净。这样的文字到了编辑那里,是赏心悦目的,是很“养人”的。
    投稿的事情就说这么多。有道是作文如做人。投稿也一样,透过稿子,能真真切切地看到你这个人。我做过老师的,做过教研员,我不仅从一个编辑的角度看待一篇稿子,更从一个教师的角度看到你的教学思想和教育情怀,看到你在课堂上的样子。读你的教学设计,教例反思,我仿佛身临其境你的课堂。当你讲述你的教学经历的时候,我仿佛能感受到你一颗真挚的心。穿越文章,我看你这个人,你就站在我面前。你真心地和大家交流,从你自己的教学实践来,真正发自内心希望跟大家交流的时候,我便能感受到你文章的温度,我能看文章背后一双热切的眼睛,一颗真挚的心。一定不能为了投稿而投稿,那样的文字再多再美再抒情,也挡不住文字背后一双冷冷的眼睛。老师们,让我看到你的心,看到一位老师捕捉到教学实践的智慧,急切和同行们分享,急切希望得到同行们帮助的热切的心。
    比投稿更重要的是养成动笔的习惯。武进是个人杰地灵的地方,有着很好的读书的氛围,老师们的学养深厚,有着浓郁的书卷气息。但是,书读进去,内化之后,还要转化出来。否则你只能是个书篓子,你所读的书只能作为你茶余饭后的谈资。转化出来,一个办法就是动笔。事实上,阅读就是思考,只有将阅读、思考的内容变成文字的时候,你真正才走进自己的内心,真正把书里作者的思考变成自己的思考,系统成熟的思考,而非零散的思想的碎片,进而落实到实践行为中去,获得再创造的快乐。昨晚临睡前我看的一本书名叫《幻想之眼》,作者张文质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是一名教师,他教学,践行着他的生命教育理念,也时常参加一些活动,作作讲演。但他更会静下来阅读、反思、写作。他说,如果一个人不时时反思的话,那么,他的灵魂是粗糙而躁动的,他的一生是飘零而混乱的。我觉得很有道理,有一句话说得更好:我们要时常停下来,等一等自己的灵魂。老师们,如果我们能够养成动笔的习惯,把看到的、想到的、做到的及时地记下来,你可能更多地走进了自己的内心,守住自己的灵魂,在丰厚的思想积淀中,体会一份来自灵魂的充满希望的沉静与安详。
    第三,养成动笔的习惯很重要,和编辑交朋友也很重要,尤其是和我这样的编辑交朋友(笑)。这么说,是觉得在跟星辰几位老师交谈时,我们共同捕捉教学中的智慧。比如,金磊老师对语文课上的一些所谓“非语文”问题有自己不同的想法,他就跟我聊聊。我就说,金磊,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你就把这点写下来,咱们在刊物上做个茶座。这个茶座引起了很好的反响。和何江燕老师聊,她说,朱老师,我觉得“文本研读”很有意思,我也写了几篇“教材研读”的文章,不知道这样读可不可以。我听她一说,觉得何老师研读教材的角度很新,于是很快刊出了她的研读。周艳霞老师在一次闲谈中,和我谈到了最近一次教研活动的“同课异构”,我觉得这样一种教学比较,更能体现备课研究的过程,内容的可信度和形式的操作性都能给更多的语文备课以启发。于是我立即约周老师写出来,并在最短的时间内刊用了这篇文章。大家一起聊一聊,一起共同揣摩,这样你的文章可能写起来更有目的性,也能较快地在刊物上刊出。同时,也能通过和编辑的交流,你了解到现在整个学科界在关注什么,刊物正才策划哪方面的稿子等等,如果这方面我正好有所思考,和编辑交流一下,按照要求写一写。这绝对没有开后门的意思(笑),写得不好照样不用。不过,如果星辰实验学校的老师们要向我投稿,我看见稿件上写着星辰学校某某向朱老师投稿,我感情的天平是会向这边倾斜的(笑)。
    最后,非常感谢大家。我更希望《小学语文教师》这本刊物能成为一个平台,为星辰实验学校做一点事,让更多的人了解有这么一所学校,有这样一个充满希望的团队,有这么多洋溢活力的老师。我想,一方面,我们需要静下心来做学问,另一方面,为了我们的成长,我们更需要放开自己。你想成长吗,首先你要向大家敞开自己。开放的心态是获得成长的前提。就像我今天,不管我说的观点对也好,错也好,我站在大家面前了,我向大家敞开自己了。我真诚地和大家交流,激起思想的火花,而我便在这样的火花中得到淬炼。我也希望星辰学校的老师向我,向更多的同行敞开你们自己。谢谢大家!
   何江燕:朱老师讲话真的非常实在,但是又很受用。她是在教我们怎样投稿,但又不仅仅在说投稿,她还在说语文,在说文学,在说人学。我觉得投稿是一门学问,我们的教学更是一门学问。两位专家的讲话里面有大学问,学问、学问要边学边问。但是遗憾的是,今天的时间不允许了,好在两位专家的讲话我们安排了现场记录,一字不漏。我们可以在这次活动以后去好好咀嚼,慢慢消化,否则会消化不良的。因为时间关系,千言万语我们只能化作最热烈的掌声,向两位专家表示衷心的感谢了。好在我们这次活动只是一个好的开端,这次活动虽然划上了一个句号,但我希望它是一个逗号,后面将会有更多的机会,欢迎他们再次走进我们校园,走进我们的课堂;更希望它是一个顿号,隔的时间再短一些,来的频率再高一些。相信两位专家肯定会欣然应允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4-29 11:16 , Processed in 0.95579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