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30|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师之友网》辑帖:近十年美国文化研究著述网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4-1 21:38: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师之友网》辑帖:

       近十年美国文化研究著述网览
2#
 楼主| 发表于 2013-4-1 21:42:13 | 只看该作者
潘小松:美国文化研究十年著述简目  









潘小松 《 博览群书 》( 2012年03月07日)

王宁在《“后理论时代”的文学与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8月版)里说:
在这样一个“后理论时代”,“纯粹的”的文学理论已经不复存在,理论本身越来越具有跨学科和跨文化的特征,越来越突破其原有的学科疆界而具有普遍意义。(P1)
因此,本简目也包含了美国文学研究成果。
滑明达在《文化超越与文化认知——美国社会文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2月版)一书“前言”里说:
美国学的传统方法无法合理、令人信服地解答美国社会所发生的一切。人们对美国社会文化和美国学进行了更为深刻的反思与批判。60年代迄今,对美国社会文化新的认知导致了美国学研究领域的扩大:大众文化、种族文化、物质文化、弱势群体文化以及区域文化成为新的研究热点。研究方法也呈现更广泛的学科交叉和综合:从单一的人文学研究方法到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多层次多方法的研究;更多地借鉴社会科学的方法;更多地使用交叉文化和比较文化的研究方法。(P2)
本简目所列专著的选题,体现了这一趋势。
本简目旨在以有限的篇幅展示国内这十年(2000-2010)美国文化研究著述的大体面貌。

国内美国文化研究在新世纪第一个10年的成果受到消费时代“大众文化”研究理论的影响,选题侧重点或偏亚文化研究,或跟从流行话题;然因读者群的专业性质(高等院校英语学生、在读硕士博士甚至青年教师),整体研究方向并未偏离美国主流文化。资深专家的著作更是着重梳理美国基本价值体系。下面这份目录可示一斑。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出版年份
美利坚文明论 何顺果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美利坚文明 蔡永良、何绍斌 上海三联书店 2010
美国文化产业 孙有中等编著 外研社 2007
现代美国大众文化 蔡骐、孙有中 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0
美国文化概论 董小川 人民出版社 2006
美国文化与现代化 顾宁 辽海出版社 2000
美国社会与文化 江宁康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4
美国文化解读 李其荣 济南出版社 2005
美国文化研究导论 齐小新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美国文化与外交 王晓德 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0
当代美国社会与文化 朱世达主编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
美国社会与文化 王恩铭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
当代美国大众文化的历史解读 惠敏 齐鲁书社 2009
20世纪60年代美国激进女权主义研究 何念    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0
美国文明 钱满素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
美国文明散论 钱满素 东方出版社 2010
20世纪美国妇女研究 王恩铭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美国学运动研究 张涛 商务印书馆 2004
美国民族意识的开端 张涛 民族出版社 2008
美国文化与社会十五讲 袁明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美国历史十五讲 何顺果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美国民歌传奇 袁越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哈莱姆文艺复兴研究 黄卫峰 外研社 2007
美国精神 尹钛编著 当代世界出版社 2008

中美文化互动研究是新世纪国内美国研究的一个有鲜明特色的子领域。这一领域的研究工作很能体现跨学科的特点。下面的目录选取的是不同视角观察中美文化互动的样本。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出版年份
美国中国学研究 刘绍成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9
美国的中国形象 姜智芹 人民出版社 2010
镜像后的文化冲突与文化认同——英美文学中的中国形象 姜智芹    齐鲁书社 2008
近代中美文化交流研究 梁碧莹 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9
中美教育关系研究 王丁丁 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9
在美国发现历史——留美历史学人反思录 王希、姚平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美国传教士与晚清现代化 王立新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8年
中美叙事文学因缘 贺昌盛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9年

美国文学研究是国内美国文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成果卓著的领域。新世纪国内出版的美国文学史不仅篇幅巨,而且门类全。断代史、流派史的著作也呈规模。下面的目录基本体现国内美国文学通史著作的完整面貌。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出版年份
新编美国文学史(四卷本) 刘海平、王守仁主编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2002
美国文学简史 董蘅巽等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3
20世纪美国文学史 杨仁敬 青岛出版社 2010第二版
美国文学的第二次繁荣 虞建华等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美国通俗小说史 黄禄善 译林出版社 2003
重建美国文学史 单德兴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20世纪美国诗歌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聂珍钊、罗良功编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中国当代文学与美国文学 樊星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9
后现代美国小说研究 刘建华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详解 陈世丹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10
20世纪美国文学与圣经传统   杨彩霞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后现代主义视野中的美国当代诗歌 王卓    山东文艺出版社   2005
美国后现代派小说论 杨仁敬等 青岛出版社 2004
美国文学研究 梁亚平 东华大学出版社 2004
当代美国小说理论 陈锡麟、王晓路 外研社 2001
当代美国戏剧发展趋势      郭继德 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9
美国黑色幽默小说研究  汪小玲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6
美国西部文学 罗小云 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9
美国西部小说研究 陈许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美国华裔文学是国内美国文化研究对新领域的尝试,是对美国本土将华裔文学列入美国文学史范畴的积极响应。本目录适应潮流,也选取部分代表成果。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出版年份
20世纪美国华裔小说研究 程爱民等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美国华裔文学的文学性研究及主体反思 张琼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9
美国华裔文学翻译研究 刘芳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0
当代美国华人文学中的“她”写作 陈晓晖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07
北美新华文文学 陈涵平 宁夏人民出版社 2006
文化的重量:解读当代华裔美国文学 李贵苍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6

运用文化研究的方法以解读美国文学是新世纪国内美国文学研究的特征之一,也是国内学者顺应跨学科、跨领域潮流的具体表现。文学研究行业分工的细化使研究机构和研究人员不断开拓新的研究疆域、挖掘新的研究视角。下面的目录可见浮出水面的冰山一角。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出版年份
美国生态文学  夏光武           学林出版社   2009
美国黑人女性文学  翁德修、都岚岚 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0
生态与心态:当代欧美文学研究 王诺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哥特传统在美国小说中的嬗变 王晓姝   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0
论美国越战叙事文学对越战的解构 胡亚敏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9
美国文学中上帝形象的演变 洪增流等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9
美国女性文学:从殖民时期到20世纪 徐颖果、  马红旗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10
美国文艺复兴经典作家的政治文化阐释 杨金才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9
美国文学与文化中的黑人形象研究(1877-1914) 张立新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7

美国作家个案研究是国内美国文学研究的强项,成果殊多,并且研究较深入。究其因,是文本阅读个体感受充分使然;是评价作家较少条框使然;是研究者平等平和心态使然。下面的目录远非全部。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出版年份
多维视野中的沈从文和福克纳小说 李萌羽    齐鲁书社 2009
美国20世纪重要作家海勒研究 成梅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9
海明威文本“花园路径现象”研究 杜加利、于屏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8
厄普代克与当代美国社会 金衡山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厄普代克中产阶级小说的宗教之维 宋德发 湘潭大学出版社      2009
奥尼尔的创伤记忆与悲剧创作 卫岭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
母爱与成长——托尼·莫里森小说 田亚曼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9
约翰·斯坦贝克的小说诗学追求 田俊武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
霍桑及其现代性研究 方文开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8
威廉·福克纳小说创作论 朱振武    学林出版社 2004
种族、性别与身份认同——美国黑人女作家艾丽丝·沃克、托尼·莫里森小说创作研究    唐红梅 民族出版社   2006
上帝是谁——辛格创作及其对中国文坛的影响 傅晓微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6
索尔·贝娄作品的伦理道德世界 车风成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0
亨利·詹姆斯笔下的美国人 代显梅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约翰·巴斯研究 王建平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8
庞德与中国文化 吴其尧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6
纳博科夫文学创作中的越界现象研究 王霞 上海大学出版社 2007
纳博科夫小说艺术研究 汪小玲主编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8
3#
 楼主| 发表于 2013-4-1 21:44:17 | 只看该作者
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第十届年会暨学术讨论会综述

代保平 白建才

  2002年10月19日至22日,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第十届年会暨学术讨论会在西安举行,
来自全国31个学术及出版单位的5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承办单位陕西师范大学赵世超
校长出席了开幕式并致词。学会顾问刘绪贻先生、方生先生参加了这次年会,黄绍湘、刘
祚昌、邓蜀生、张友伦和余志森等学者发来了贺信。会议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理事会及主要
负责人。会议共收到论文43篇,内容涉及美国外交、政治、军事、经济和社会文化。与
会代表分成三个小组,分别就九个专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不少新的问题,反映了中国美
国史研究的新动向。
  
一 美国外交史
  
  美国外交史历来是我国学者关注研究的重点,本届年会也不例外,会议共收到20篇
涉及外交及相关问题的论文。一些学者对外交问题的分析走出了传统的权势与利益范式,
这是本届年会的一个显著特点。北京大学王立新副教授就从这样一个新的视角入手考察了
国家认同与美国对外政策的关系,他认为美国独特的国家认同模式对美国外交的影响是导
致美国把捍卫和实现普世自由作为重要的国家目标,这为美国外交注入了强烈的道义色
彩。
  洛阳外语学院陈效卫副教授考察了意识形态与联盟战略的互动关系,认为意识形态在
美国的联盟战略中起了相当大的作用,它既是打击对手的武器,也是加强和控制盟国的有
效手段。
  南开大学王晓德教授分析了美国早期历史上的经济民族主义及其影响,指出早期的领
导人并没有拘泥于经济自由主义所设定的框架。他们根据美国实际利益的需要,逐渐形成
了具有保护性的经济民族主义。这种经济关系的变动,虽然导致了早期几任政府在内政、
外交原则与实践上的矛盾与困境,但是它在美国社会的早期转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
色”。
  山东师范大学王玮教授考察了罗斯福外交思想的发展变化轨迹--从孤立主义到开
放原则的确立,认为罗斯福开放原则的外交思想及理论在第二次世界战中得到了实践与检
验,同时罗斯福对战后世界的安排也充分体现了他的世界主义世界观和开放型的思维模
式。
  湖南师范大学熊伟民教授对美国30年代和平运动做了尝试性研究,论证了30年代美
国和平运动产生的背景、构成、发展状况及影响等问题,指出和平运动的失败正是其理论
和现实脱节而造成的,它在一定程度上麻痹了人们的思想,妨碍了政府正当的战争准备。
  继上届年会后,冷战史成为越来越多学者关注的一个研究领域。陕西师范大学白建
才教授就冷战期间美国的”隐蔽行动”战略进行了宏观考察,认为冷战期间美国对苏东社
会主义国家一直在实行一种隐蔽行动战略,它与遏制战略及和平演变战略一起构成了美国
对苏东国家的三大战略,是东欧巨变、苏联解体的一个强有力的外力因素。
  南京国际关系学院戴超武教授重新界定了后冷战时期美国的国家利益,他认为冷战后
国内外环境造成了美国国家利益中安全、经济和价值观的内涵和外延的变化。他们在国家
外交目标的优先顺序也会时常变动。戴超武认为虽然三者有矛盾与冲突存在,但是安全、
经济和价值观作为国家利益的核心要素地位却不会动摇。他还指出了一些失于规律的偶发
事件对美国的国家利益的界定和实现所产生的巨大冲击,如”9?11”恐怖袭击事件就是
一个典型。
  有关冷战期间核武器的研究也引起一些学者的兴趣。南开大学赵学功副教授分析了美
国在60年代对中国发展核武器的反应,其中包括是否应该从地缘政治的角度让日本、印
度或澳大利亚也发展核武器以保证远东的核战略平衡,以及直接对中国进行军事打击。他
论证了美国最终没有对中国进行军事打击的原因:首先是对中苏关系评估不足;其次国内
军方和国务院的意见也不一致;最后正在陷入的越战也产生了一种心理阴影。

  南开大学杨令侠副教授分析了冷战后的加美关系,认为加拿大对美国的战略地位在下
降,处在美国保护下的加拿大开始以独立的积极姿态迈入世界舞台。她通过对美加伙伴关
系的分析,重新检讨了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理论。
跨学科理论导入历史分析常会产生一种新的判断。苏州大学金卫星教授考察了经济
关系变迁与国际关系的互动。他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结构的变化入手,分析了
30年代大萧条期间各国金融和贸易政策的结构性调整,阐述了伦敦世界经济会议酝酿、
召开直至失败的历史过程,对伦敦世界经济会议的性质和历史作用也做了客观评价。他认
为会议没有找到挽救欧洲经济的复兴良药,却给了美国介入欧洲金融市场的机会。河北师
范大学赵克仁教授引入经济学的博奕论概念分析美国与阿拉伯国家、以色列的关系,认为
美国主导中东和平进程的本质就是最大化地追求自己的霸权利益。随着美国霸权的衰落,
国际社会制度建设的加强,阿以之间有最终实现和平的可能性。
  一些热点地区问题也再次激发了学者的兴趣。郑州大学王琛副教授认为,从1947年
到1953年,美国在克什米尔问题上的态度经历了由消极到积极、再到彻底失望的转变,
但始终避免直接介入,在印巴之间采取中立政策。这种状况是美国防止苏联趁机介入南亚
事务和南亚非自身利益核心区域的思考而形成的。
  
二 西部开发与经济发展
  
  美国西部开发与经济发展是本届学术讨论会的又一个重点。
  厦门大学王旭教授对美国西部开发时期联邦政府的土地政策实施情况及其作用进行
了梳理。他认为国有土地私有化是西部开发的基础和前提,也是政府引导和规范西部开
发的主要手段。政府的土地私有化加快了西部农业开发和经营方式的变革,促成了横贯
大陆铁路的铺设,也促进了西部城市化。对私有化过程中出现的土地投机和宅地法等争
议,应该将这些现象结合起来进行系统考察。厦门大学博士生苏宁对美国西部开发失误
现象进行了初步探析。指出失误主要体现在资源开发缺乏妥善保护以及重复建设和铺张
浪费上。这种失误是美国的社会经济条件、人们思想水平、社会心理状况等诸多主客观
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陕西师范大学马瑞映副教授从美国西部开发的战略着手,探讨了
西部开发的成功之处--均衡化发展、开发中的点面结合以及充分利用市场经济原则。
  华中师范大学李其荣教授通过对劳动力、早期土地资源的开发、引进优良品种和农
业技术知识、种植业和畜牧业两大农业部门等四个层面的分析,阐述了外来移民对美国
农业开发所起的影响。厦门大学韩宇博士对洛厄尔这个典型工业城市做了个案研究,从
洛厄尔在两个世纪发展历程中的两度沉浮,探讨了美国城市工业化道路上的一些启示。
认为主导产业多元化是城市经济保持稳定的重要特征,同时还应该正确认识高新技术产
业的作用和地位。
  烟台师范学院高春常教授考察了切萨皮克地区人口因素与奴隶制演变的互动关系。
认为烟草经济的成长导致了该地区奴隶人口出现不断增长和扩散的势头,并最终导致了
人口的自然增长;反过来,人口因素的变动提高了切萨皮克地区的奴隶制的运行效率,
并对法律体制和黑人文化等方面产生了重大的社会影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孔庆山副教
授整理了国内外学者对美国土地制度研究概况,并梳理了美国联邦早期(1785--1862)
土地制度演变的轨迹,辨析了我国学者研究时常常容易引起误解和混淆的几组概念,并
对印第安人土地权利的变迁作了历史考察。
  天津外语学院郝克路副教授考察了19世纪初以前传媒对城市的作用。她认为美国城
市传媒与城市经济同步发展,城市之间传媒的相互影响,地域之间的信息循环,又导致
了更大范围的区域城市之间的信息流动和经济活动,对美国城市的近代化起到了重要作
用。
  武汉大学刘绪贻教授则侧重分析了20世纪末期的美国新经济,指出新经济就是宏观
经济学的四大目标--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预算平衡的同时实现。造成新经
济的原因是克林顿对传统经济理论的突破,他在制定经济政策时把凯恩斯主义、现代货币
主义、供应学派和理性预期学派的观点综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套富有效率的经济运行体制。
他赞同新经济造成经济周期的重大变化,”频率减少了”,经济衰退到来的时间推迟了,
程度减轻了。他同时还指出新经济存在着一些隐性问题,如贫富悬殊、股市过热、公私债
务过高、信息技术受经济法则制约以及海外金融市场波动对美国影响较大。
  
三 美国政治、军事及社会文化
  
  美国政治是我国学术界传统的研究重点,本次会议上也有不少学者就此提交了论文
并展开热烈讨论。中国社科院世界史所孟庆龙副研究员探讨了美国两次”红色恐慌”与
反共传统的确立,指出美国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麦卡锡主义时
期的两次”红色恐慌”,政府制定形形色色的反共政策,使国民接受了国家安全与反共
密不可分的思想观念。反共意识深深根植入美国社会并成为外交的”遗产”和”传统”。
  山东大学白雪峰博士通过对”恩格尔诉瓦伊塔尔案”的个案研究,论述了美国宪法
中”政教分离”与对基督教信仰有根深蒂固传统的美国社会之间的矛盾。并指出最高法
院在面对涉及根本性宪政原则的案件时,他们更多的是考虑如何判决才能更确切地符合
联邦宪法的精神,而不是盲从社会舆论的压力。
  西南师范大学黄贤全副教授分析了克林顿政府的重塑政府运动,认为其核心是重新
界定政府职能,引入竞争机制和企业管理模式,改革政府管理体制,既要求精兵简政,
放松规制,又要求行政官员树立”顾客至上”的服务意识,讲求实效的行政理念,重塑
廉洁、高效、快捷的政府形象,以此来改变体制僵化、程序繁琐、反应迟钝和难以适应
信息化时代科层制官僚体制。
  东北师范大学梁茂信教授对美国政府在解决社会问题中的效用作了深入分析,指出
美国在解决各种社会问题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其根源有政府操作性的失误,也滋
长于美国政府体制中的矛盾性。作者分别从宪法中的矛盾性、制衡机制中的低效性、联
邦制中的分散性、利益分配中的腐败性和官僚机构中的自主性论证了美国政治制度内部
存在的问题怎样制约了政府在解决社会问题中的效用。
  山东师范大学陈海宏教授则探讨了内战后美国的军事建设,认为内战和南方重建后
的美国社会经济发展和边疆的消失深深影响了这个时期的军事建设,首要表现在军事改
革实现了军队的职业化,这是美国军事建设上的一次转折;其次美国的战略思想从”大
陆主义”转变为扩张性的”海洋主义”,它为后来美国向外扩张作好了准备。但是美西
战争还是反映了美军存在机构缺陷、后勤混乱和远洋作战能力的不足。
  北京大学何顺果教授在为大会所作题为《美利坚文明的历史起源问题》的学术报告
中,采用社会历史学的方法,探讨新移民社会在北美大陆形成的过程,指出商业移民公
司土地的私有化和”共耕制”的废除引起印白关系的急剧恶化。对劳动力的巨大需求和
管理问题的日益突出,一方面在经济上引入自由劳动、白人契约奴和黑人奴隶制,另一
方面在管理上引入贵族的或平民的代议制,进而从内容到形式上为一个正在诞生的新社
会构建起一种独特的结构。
陕西师范大学王成军副教授运用宗教文化学和文化人类学的方法对印第安人和白人
的文化特质加以剖析,揭示了导致双方冲突的内在文化机制,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
文化冲突对美国历史和现实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华东师范大学王春来副教授探析了美国
文化战争概念的内涵及产生的原因,揭示了其与多元文化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密切关系。
厦门大学胡锦山副教授考察了20世纪后半期美国白人种族态度的变化,指出赤裸裸
的吉姆*克劳种族主义已经被消极放任无为的种族主义取代,白人抵制政府在取消种族
隔离上的努力,听任黑人处境的恶化,将其归咎黑人自身,从而使种族歧视仍然是黑人
融入主流社会的一个障碍。


四 中国的美国史学
  
  此次年会是在新世纪召开的第一届年会,回顾和展望中国的美国史学也就成了会议
的一项重要任务。北京师范大学黄安年教授对2000年中国的美国问题研究做了定量分析,
认为经济、政治和文化已成为近年来我国美国问题研究中的三大热点,军事问题研究也
开始凸现。但对教育和社会研究较薄弱,文章的重发率也在上升。
  南开大学李剑鸣教授在开幕式上所作的学术报告中回顾总结了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
国的美国史研究状况。在小组讨论中他从杨生茂教授的《探径集》谈起,宏观评估了建
国以来中国美国史学的发展与未来走向。他对杨生茂教授等老一辈美国史学工作者做了
客观而准确的评价,称他们为中国美国史学的”架桥和铺路者”。指出他们为原始资料
的积累、研究结构框架建立和新一代美国史研究者的培养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改革开
放以来新一代史学工作者也做出了不少成绩,如研究领域逐渐扩大,专题研究和资料积
累也有了明显的进展,在观念和方法上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他尤其强调学术规范意
识的形成是”前所未有的一个巨大进步”。但是目前的研究水平还亟待提高,我们必须
着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美国史学。
  
代保平: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01级研究生
白建才: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4#
 楼主| 发表于 2013-4-1 21:45:05 | 只看该作者
美利坚合众国虽然只有短短的四百年的历史,但却从一个殖民地附属国
成为世界上头号资本主义强国,经历了独立战争、解放黑奴的南北战争、两
次世界大战的剧烈动荡,浓缩了一些文明古国上千午的历史发展进程。本书
从社会历史学的角度,讲述了美利坚文明的历史起源,资本主义在这块新大
陆发生、发展、逐步强大,以及伴随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带来的社会、文
化以及科学技术的成长历程。


作者简介

本书目录《名家通识讲座书系》总序
自序
第一讲 美利坚文明的历史起源
欧洲殖民制度的演变
各殖民国家在北美的争夺
1606年英王颁发给弗吉尼亚公司的特许状
英属北美各殖民地的建立
北美殖民地的类型及其特点
第二讲 由公司到社会的演变
殖民地土地制度的演变
土地制度改变对殖民地社会的影响
殖民地经济的发展及其区域差异
殖民地的社会结构及其特点
培根起义及其原因
第三讲 七年战争与民族觉醒
七年战争与英国殖民政策的改变
美利坚民族的初步形成与觉醒
走上独立的过程与斗争
北美反英独立战争的经过
北美独立战争的特点
第四讲 联邦制的建立及其特点
由联合殖民地到邦联
制宪会议与国体之争
各州在批准宪法过程中的斗争
美国联邦制的结构和特点
它是新大陆上的“山巅之城”吗
第五讲 建国方针之确立:杰斐逊与汉密尔顿之争
争论产生的根源
联邦财政和政策的确立
是实行保护关税还是搞自由贸易
从汉密尔顿财长到杰斐逊总统:
美国建国方针之确立
杰汉之争与两党制的起源
第六讲 三大区域与两种制度
第二次英美战争和美国现代化的起步
新英格兰发展成美国的“核心地区”
南部“棉花王国”的兴起
大陆扩张体系与大西部的拓殖
伊利运河与国内“三角贸易”的形成
第七讲 三大区域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在关税问题上的斗争
关于内地改进与经济补助问题
关于金融和货币体制问题
关于对定居者提供免费宅地问题
关于奴隶制的存废之争
第八讲 南北战争及战后的调整
由和平共处走向激烈冲突
南北平衡的丧失及其根本原因
西部在南北战争中的作用
内战对各区域的影响l
第九讲 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
内战对美国经济的影响
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
资本主义在美国农业中的扩展
经济组织形式的变化
科学管理在美围的诞生
第十讲 世纪之交美国的社会改革
推动社会改革运动兴起的原因
由格兰奇到人民党
劳工状况与劳工运动
进步主义和改革时代
西奥多?罗斯福及其进步党
第十一讲 美国海外殖民体系的建立
马汉及其“海权论”
扩张由大陆转向海外:美西战争
门户开放与大棒政策
大战中争夺世界领导权的尝试
威尔逊的“新自由”及其改革
第十二讲 文化民族主义之形成
从英国的达尔文到美国的摩尔根
实用主义之形成:皮尔斯、詹姆士和杜威
语言和文学的独立:从爱默生、惠特曼、马克?吐温到门肯
特纳“边疆假说”的提出及其主题
美国法学的演变:由自然法学到社会法学
第十三讲 1930年代危机与F?罗斯福“新政”
由空前繁荣到空前危机
F?罗斯福上台:“唯一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
恢复和救济工作全面展开
把重点转到社会经济改革上
“新政”在美国历史上的地位:国家成为经济的发动机
第十四讲 美国登上世界霸主的宝座
从孤立到参战
终于登上世界霸主的宝座
由热战到“冷战”:国际关系的改变
民权运动、新左派和“反文化”
五六十年代的社会改革
第十五讲 高科技革命与社会的变迁
高科技革命的起源
发展高科技产业成为联邦基本国策
“第三产业”的形成及其特点
美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社会结构的变化
附录
一 五月五号公约(1620年)
二 独立宣言(1776年)
三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四 美国总统、副总统一览表
英文参考书目
原版后记
改版后记
5#
 楼主| 发表于 2013-4-1 21:46:03 | 只看该作者
http://ias.cass.cn/index.asp

==社科院美国所。
6#
 楼主| 发表于 2013-4-1 21:48:30 | 只看该作者
美国文化概论




基本信息

书名:美国文化概论
ISBN:701005361
作者:董小川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定价:26
页数:450
出版日期:2006-1-1
开本:大32开
包装:平装

内容简介本书以8组相对应的文化类型论及美国文化。事实上,这8组文化类型的区分并不是十分清楚的。或者说,这些组合多少有些牵强,因为它们之间有很多情况下是难以分离的。我们认为:美国文化是以个人主义为核心、以基督宗教为主流、以种族关系为基础、多元化为特色、以大众文化为主宰的文化。
美国文化研究能使人们本质的了解美国的过去,清醒地认识美国的今天,也能帮助我们正确地预料美国的明天。作为西方文化的代表,美国文化的发展及其命运很或能就是西方文明的前景,美国文化研究的意义也会随之超出美国国界,成为全球文明的问题。


图书目录导论
第一章 熔炉文化与多元文化
一、WASP文化主流地位的确立与丧失
二、“民族熔炉”理论的产生与质疑
三、“多元文化主义”理论的概念与界定
四、多元文化主张的流行与认识
五、熔炉文化与多元文化的认定和反思
第二章 宗教文化与世俗文化
一、西方最笃信宗教的国家与民族
二、各族裔宗教信仰的表现与特征
三、宗教人文主义的思想与行动
四、世俗文化的繁盛与更新
五、宗教文化与世俗文化的融洽和统一
第三章 个人主义文化与民族主义文化
一、个人主义的本质与认识
二、个人主义的表现与特征
三、白人民族主义的兴起与喧嚣
四、宗教民族主义的形成与表演
五、个人主义文化与民族主义文化的一致和悖论
第四章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
一、传统文化的认识与解析
二、欧洲传统文化的继承与革新
三、美国传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四、美国现代文化的认识与诠释
五、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承袭和交汇
第五章 种族文化与阶级文化
一、人种和种族的概念与观念
二、种族歧视和矛盾问题的存在与解决
三、阶级和阶层的概念与观念
四、阶级关系的表现与特点
五、种族文化与阶级文化的混杂和渗透
第六章 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
一、权力精英理论的提出与界定
二、其他精英与权力分配理论
三、精英的差别和权力的归属与制约
四、大众文化的演变与特点
五、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并存和分野
第七章 利益集团文化与社区文化
一、利益集团的概念与认识
二、利益集团的种类与特点
三、利益集团的参与和作用
四、社区文化的形成与特征
五、利益集团文化与社区文化的交叉和一致
第八章 主流文化与边缘文化
一、主流文化的变迁与定位
二、本土主义思想和运动的凸显与滥觞
三、边缘文化的存在与处境
四、主流宗教与边缘宗教
五、主流文化和边缘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参考文献
后记[1]
7#
 楼主| 发表于 2013-4-1 21:51:55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20 12:25 , Processed in 0.132416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