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网络改变教师成长范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3-12 15:44: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网络改变教师成长范式                                   ——记山东省中小学教师全员远程研修的实践探索
编者按从2008年开始,山东省教育厅开始了以省为单位的中小学教师全员远程研修的实践探索。以项目推进的方式,通过网络技术的介入以及周密的规划与设计,在研修模式上不断探索,在研修管理方式上积极创新,有效提升了远程研修的贴近性与有效性,为全员参与和全员提升的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了新的范式。

■本报记者 赵小雅

  崔成林是山东省泰安市实验中学的初中历史教师,刚刚过去的这个暑假,对他来说是忙碌的。从7月4日开始,他便作为全省远程研修指导教师管理组的成员之一,来到济南开始了参与全省远程研修工作,直到临近开学。与崔成林老师一样忙碌的还有来自外省及全省各地的课程专家、教研员与一线教师以及省市县校的相关管理者。更有分期分批参与为期一周的网上远程培训的全省52万中小学校及幼儿园的教师。

  这个暑期的集中培训,只是山东省从2008年开始的以省为单位的中小学远程研修的一个片段。近5年来,山东省利用网络远程培训的方式,培训了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师近150多万人次,而按照规划,到2012年底,全省85万中小幼教师将全员培训一轮。

  1 网络使全员培训成为可能

  “我校是一所办学水平较高的乡镇中学,因为培训研修名额有限,仅有少数几个幸运者才能搭上培训的列车。然而今天,我们中学所有语文、数学、英语老师都坐在教室里,集体参与到远程研修中……”这是德州市一位农村教师的研修感言。

  让所有教师都有机会参与培训,接触前沿理论和实践,是所有教师的心愿,也是所有希望教师尽快成长的管理者的心愿。可现实情况却不尽如人意。“多年来,优质培训资源匮乏、培训经费不足、工学矛盾突出等一直是制约中小学教师培训大规模、高质量开展的重要因素。我们在2007年的时候有个调研,结果显示,历经7年轰轰烈烈的新课程骨干教师培训后,真正有机会参加较高水平培训的农村教师仅占全省教师总数的千分之四,甚至一部分农村教师从未得到过培训机会”,山东省师训干训中心主任毕诗文介绍说。

  面对全省85万名中小学教师,如何才能做到全员培训,以应对基础教育进入以提高质量、内涵发展为核心任务的新阶段的要求。为此,山东省对教师培训进行了整体规划,提出了以“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和“齐鲁名师建设工程”为引领,以中小学教师全员远程研修为基础,整合全省各类教师教育资源,统筹规划,以需求为导向,探索建立骨干引领、倾斜农村、覆盖全员的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机制的新目标。2008年7月,山东省开通了教师教育网,自此,技术手段开始介入教师培训,开始了以省为主、以网络平台为依托的省域教师远程培训的新探索。高中先行,逐步向初中、小学、学前推进,范围逐年扩展,规模逐年扩大。毕诗文说:“培训经费捉襟见肘且无法短期得到根本改变,改变只有少数骨干教师才能享受高水平的教师专业发展的局面,向技术要出路,是我们的唯一选择。”

  2 “双对接”让网络研修走向常态

  从2008年开始的中小学教师网络远程研修,先后设计实施了集中研修、跟进研修、名师群组研修等研修模式。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问题一直摆在全省远程研修课题的前面,即如何把资源共享式的集中研修与教师的日常教学相结合,真正实现远程培训的常态化。经过总结经验和项目专家组的研究与探索,2011年,一个把网上集中远程研修与教师日常课堂教学、学校校本研修相对接的研修新模式开始逐步清晰起来,这就是远程研修的“双对接”模式,并开始在全省小学语、数、外三个学科的教师研修中运用。

  这一模式按照理论学习、行动导向和参与体验三个板块设计学习序列,采取集中研修与分散研修相结合的办法。参与研修的教师除了集中参加一周的相关理论和专题课程学习外,还要用大约6周左右的时间,以学校教研组或备课组为单位,在专家指导与同伴协同下,经历“三次备课,两次打磨”的课例实践研究全过程,直接面对自己的课堂教学和以校为本的教研活动。

  李玲是北师大青岛附校的小学数学教师,作为山东省评出的齐鲁名师,在2011年的培训中,她所在的学校以及周围一些学校的小学数学教师组成了以李玲为主的名师群组,以小学数学中“数与代数”一章的核心问题为课题,为全省的远程培训开发了学习课例。今年她所在学校的教研组又为全省的新课标培训提供了100分钟的视频和几万字的文字材料。“经过课例打磨的过程,可以清楚地看到整个团队对学科、对学生以及对教学工作认识的升华,可以预想,这种培训方式对全省教师专业能力提升所起的作用。”

  而济南师范附小英语教研组的成长,则印证了“双对接”对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的明显效果。在去年的“双对接”研修中,该校英语教研组提交的课例研究协同作业被评为省一等奖,今年,该校教研组就承担了为全省参训的小学英语教师开发课例研究专题的任务。“去年还是以名师群组为主开发的课例研究案例,今年这一任务则下移到了学校,从中就可以看到学校整个教师团队能力水平的提升,‘双对接’模式完全适用于学校的教学研究”,该校英语教研组长方化这样说。

  当下,正是全省小学语、数、外参训教师分散研究的时段。作为山东省中小学远程研修的特聘专家、项目办执行主任蒋敦杰相信,用远程培训和课例研究e流程贯通的双对接研修模式,从上网学习专题课程到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网上备课、课例打磨和问题研究,教师经历基于问题解决的打磨课例的完整过程,这样一个过程完全可以移植到日常的教研工作中。学校教师研修活动,只要找准要研究和解决的教学问题,选择好能承载问题研究的课例,就能从网络平台检索到相关的课程和案例资源,能够自主配置研究流程,开展教师自设计、自组织的协同研究,从而推动网络研修走向自主、走向校本、走向常态化。

  3 “三线四级”的组织管理模式创新

  王凯作为山东省师训干训中心的工作人员,这次的远程研修他被分在了指导教师管理组。这个管理组共有5人,王凯的任务是通过其他几个人对指导教师工作的数量统计与质量评价,及时与地市项目组进行沟通。对那些指导不力、态度不认真的指导教师及时通过市县项目办进行提醒与指正,这也是保证研修质量的重要一环。而济南师范附小的英语教研组组长方化从去年参训的研修组长,今年成长为了小学英语专家团队的一员。这个由国家英语课标组成员、省教研员、高校专家及中小学一线教研员与教师组成的35人的专家团队,则是保障研修质量的另一支力量。

  在山东省集中研修的“总部”,综合协调组、平台保障组、技术服务组、培训专家组、指导教师管理组、新闻组、后勤保障组运行有序,再加上省市县校四级项目办组成的管理团队,把几十万人的培训组织得有条不紊。

  打破了传统教师培训的时空界限,颠覆了传统教师培训的观念和组织架构,研修规模如此之大,学员又相对分散,如何把这么大规模的远程研修组织管理好,是一个深刻的变革与挑战。除了建立省市县相应的领导小组和成立组织机构以外,在管理上,还建立起了“三线四级”的联动管理体制。“三线”的一线是行政管理体系,以确保研修行政管理纵向到底,一线是业务管理指导体系,实现研修业务指导的全线贯通,一线是技术服务体系,以实现信息的全覆盖、无盲点。“四级”是指省、市、县、校四个管理层次,在运行过程中各个“线、级”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有效解决了跨区域监管的难题。

  4 建立教师成长的网上家园

  从高中到幼儿园、从通识到模块培训、从集中研修到日常研修,一个基于信息技术的、高层课程专家团队引领的、骨干研修与全员研修相结合的、集中研修与日常研修相统一的教师持续跟进专业发展机制正在山东形成。

  说到下一步发展,山东省教育厅张志勇副厅长指出,山东省已经开始规划,提出了要建设基于网络教师学习共同体,建设支持全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网上家园”的战略目标。

  按照这一规划,2012年底,全新的省教师教育网将建设成为以教师个人工作室为核心,能够满足集中研修和常态化研修需要;能够满足教育行政部门规定课程和教师自选课程需要;能够满足全省“统一平台、分级组织”需要;能够实现统一学时、学分管理需要;能够满足行政管理驱动力和教师个体自主性需要的,基于各级行政管理下的教师研修社区。目前,部分市县已经开始试点。到2015年,将建成以山东省教师教育网为主干、以高校和各市(县)教师教育网为两翼、以全省中小学校园网为节点,统一底层架构、统一账号登录、统一认证管理,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一体两翼”的山东省教师教育网络联盟,以网络信息技术贯通中小学教师职前培养、入职教育和职后培训全过程。探索信息环境下教师职业生活与专业发展的一体化模式,以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个性化需求,满足自选课程与自组织研修,实现资源的极大丰富和平台共享机制,使教师研修走向常态化、社区化、校本化和专业化。

“双对接”开启网络研修新阶段
■蒋敦杰

  “双对接”混合式研修是山东省教育厅2010年设计,2011年开始实施的教师研修项目。“双对接”研修是借助网络嵌入实际教学过程的混合式研究,也是教师解决自身教学问题的主体参与式研究。“双对接”体现在研修流程、技术服务、研修任务和目标追求等方面。更长远的价值在于,影响和帮助教师对已经习惯或固化的学习研修和职业生活作出新的选择,学会在工作中学习,培养网络研修习惯,形成教师学习共同体。

  “双对接”研修的特点

  “双对接”研修是在审视现有教师研修活动的结构缺失后,按照问题解决方法和理论行动转化所需要的过程条件所设计的教师研修模式。

  完整连贯的学习序列。“双对接”研修按照理论学习、行动导向和参与体验三个板块设计学习序列。这个学习序列在理论课程之后,增设了课例研究的行动导向和参与体验两个学习板块。所谓行动导向,就是把应该做的做出来,把怎么做的过程展示出来,用行动引导行动。所谓参与体验,即每位学习者要亲历完整的课例研究过程,在群体协同的专业实践中学以致用。三个板块的学习序列,将理解学习、迁移学习和创建学习贯通起来,创设了理论走向行动的过程条件。

  教学全程的问题追踪。嵌入教学过程、追踪教学问题的研究和解决是“双对接”研修的特色追求,在课例研究中解决教学问题是“双对接”研修的出发点和归宿,要从好的研究问题开始,经由好的研究过程,获得好的研究效果。

  好的研究问题是与研修主题和研究者适配的问题。选择和确定教师能够解决的问题,确定承载问题研究的课例,做好全组教师的任务分工,是研修组教师在课例研究第一个环节要完成的任务。好的研究过程要符合问题解决的过程规律,即课例研究环节要与研究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吻合。从确定问题到归因问题,从制订方案到实践方案,从观察效果到分析效果,问题研究必不可少的环节都包含在课例研究过程之中。同时,好的研究过程,还要凸显研修组的协同研究。好的研究结果则体现为研修的有效性、完整性、参与性。有效性看认识或解决问题的有效程度;完整性看课例研究中问题结构完整程度,主要环节无缺失;参与性则体现在群体参与度高,协同研究有增效。

  适度结构化流程支持。基于网络的“双对接”研修,要求平台提供支持“双对接”研修的课例研究e化流程。该流程既要为群体研究得以协同合作而适度结构化,又要使研修组的差异选择得到充分尊重;既要符合问题解决和知行转化的过程结构,又要方便校本研修多主体自组合的灵活配置。从结构化角度来说,既嵌入教学准备、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全过程,又吻合问题研究的一般过程,具备问题解决的过程结构;既能为“双对接”研修提供双流程复合服务,又能单独用于教师日常的网络研修。从差异化角度,既内含“三个基本”,即校本研修基本方式、教学基本过程、教研组为基本单位,具有校本研修的普适性,又采取“积木化”设计,从课例研究过程,抽出功能模块的“共性实体”和“构成要件”,供参训教师自组合、个性化灵活配置各自需要的功能模板。同时,“双对接”研修需要依托稳定的常态化、社区化的研修平台,才能大量孵化和复用,提供全面覆盖、持续跟进的研修管理和评价服务。

  系统协调的研修规划。“双对接”研修要实现从单一的高端组织,到重心下移走进学校、走向教师的自主和选择,走向最终用户需求为主导的专业服务,需要时间和过程,需要上下系统协调和各方面的资源整合。山东省作为国家教师教育综合改革项目试点省,省教育厅对教师网络研修有全面的项目规划。规划确定的目标追求、条件创建、任务职责和推进策略,为“双对接”研修所需要的多级行政协同管理、多层专业指导链条,以及研修平台的全省互联互通,提供了有力保障。

  “双对接”研修的主要优势

  “双对接”研修借助课例研究e流程,嵌入教学过程,以全员覆盖排除普惠盲点,以过程覆盖排除过程盲点,以方便参与排除参与盲点,以跟进问题解决环节排除问题盲点,以一对一、多样化排除关注盲点,以全程记录和及时反馈排除评价与管理盲点,其“深跟进、全覆盖、无盲点”的优势明显。

  值得一提的是,“双对接”研修由本土名师为广大教师提供行动导向的课例研究案例,既是研修课程本土化的一种尝试,也是以任务驱动方式培养名师并发挥名师教学指导和示范作用的一种探索。因为有名师及其群组为全省提供课例研究示范案例的动力推动,其专业规范和实际效果都与名师日常自组的教学研究不可同日而语。

  “双对接”研修的设计思路

  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网络研修面临常态化、社区化、校本化的转型,“双对接”研修的设计思路和设计策略具有借鉴意义。

  “转方式、调结构、降重心”是“双对接”研修的设计思路。“转方式”即要从单一的资源共享转变到参与体验、协同研究的过程共享和活动共享上来,从单一的价值享用转变到价值的共同创造上来;“调结构”即是要弥补和规避研修课程结构与模式结构的缺陷,使之与理论转化和问题解决的过程结构双对接,达到教学和校本研修研究的同步改善;“降重心”即研修模式设计要尽可能跟进教学、贴近教师、容易复用、可以持续。

  “分析活动、找准触点、长善救失”是“双对接”研修的设计策略,包含两步:第一步是研修活动的技术分析,带着研修活动的问题,找到并分析研修设计或实施的缺陷和短板。从研修过程、内容结构、角色关系和角色行为等多方面作技术分析,从中发现妨碍问题解决的原因和缺陷,然后再对找到的缺陷、短板作归因分析。第二步是研修活动的技术介入,主要工作有“找准触点、长善救失、优化设计”,技术介入研修的触点很多,分布在网络研修全过程和各个方面。找准触点后,对优势亮点用技术及相应的制度跟进强化,对缺陷短板用技术及相应制度无痛规避,用技术及相应制度引导正确行为,从而改变旧有习惯。
(作者为海南省教研培训院原院长,现为山东省中小学远程研修项目办执行主任)

]【感言】
渐入佳境的研修感受
  来济南参加远程研修,可谓“乐此不疲、大有收益、渐入佳境”。
  第一天,走进工作室,就立即感受到了山东省级专家的热情与敬业。对点评的字斟句酌,对作业的反复推敲,活不干完不休息,夜深了,还能听到专家们敲击键盘的滴答声。对于10万高中教师网上研修,来的时候,我还心里打鼓,面授都不一定能保证圆满完成培训任务,网络研修能做到吗?但是一走进学科工作室,我就找到了信心,整个三级工作流程就像一部精密的机器。细到后勤生活保障,大到研修平台运行,丝丝入扣,毫不含糊。
  第三天,研修进入作业提交阶段,工作室的专家可是忙开了。作业点评可是比阅读感言要求高多了,工作室学习、研讨、争论的气氛热烈了许多,很多专家曾作为指导教师参加过培训,这次身份从学员转变为教师,对课程的理解可以说又有了很多新的感悟。专家们用犀利的眼光,对应付或忽悠的作业会毫不犹豫地退回。
  第四天,我在开设的模块研讨专区,组织指导教师的集中研讨,只有加强对指导教师的业务指导,才能提升整个培训的作业质量。专家们对简报内容也作了针对性地调整,加强了助学辅导及案例点评,通过大家的努力,整个培训渐入佳境。(王如海山东省中小学远程研修特聘专家)

萤火虫点亮夜的星光
  风不闹了,海不笑了,又是一个深夜来到了。伴随着有节奏的键盘敲打,我像一只萤火虫,在研修的平台飞舞着……
  拜读专家推荐的作业。一篇篇精品作业,不时地让我从心底惊叹:精彩!真棒!太有创意了!……点击键盘发送我的欣喜,传递我的收获。专家精彩点拨,如同拨云见日,让我豁然开朗。
  点评学员作业。我会阅读每个学员的作业,发现100个学员作业中的精华,为了给学员点拨到位,我提前学习下载的资源,领悟精髓。每天通览每个学员的作业,筛选精品作业推荐给专家。时不时通过电话或QQ群互相交流,不管彼此是否曾相识,像是一家人。
  制作班级简报。为了做一份精美有效的班级简报,我搜资料、写文章、排版。通过班级简报告诉学员今天的任务是什么、应该做什么,注意的问题、精品作业展示、优秀文章展示,等等,以此引领学员的研修。
(王志霞 山东烟台莱州市实验中学教师,此次研修中担任指导教师)

7月,我们共同成长
6天的在线研修就快结束了。
  每天早上醒来,脑海里闪现的便是电脑——研修——作业。到学校,同事间最多的问候是“作业写了吗?”“班级简报看了吗?”
  除了完成作业外,我们每天都要浏览《课程简报》,了解最新动态;做客《学习园地》,汲取它山之石;浏览《指导教师工作简报》,欣赏精华。翻阅同行们的文章、评论,细品不同的心声,每一回浏览、每一次阅读,都会让我有些触动,为一种新的理念、一个不同的视角、一种默契的共鸣而欣喜。
  6天里,从被动学习到主动的思考,从作业提交到评论他人文章的精彩之处,从观看视频、文本研修到在线研讨,无论是洋洋洒洒的长篇作业,还是几句真切平实的体会,在这个7月里,我们共同经营,真诚分享,得到提升并期待完善。(董晓山东省东营市胜利友爱小学参培教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15 21:33 , Processed in 0.108362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