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53|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印象”人物周露莎:面子挡不住真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2-15 07:09: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印象”人物周露莎:面子挡不住真情
作者:Administrator   
缘起
正在为“印象”人物发愁,同事一语惊醒无绪人:“社长不是给了候选文学之星名录嘛!”再度翻看,还是没有找到合适人。心想竞赛应该不止十来个人获奖,便在网上搜索。别说,这么折腾一下,果然查到了一、二、三等奖名单及其获奖文名、学校。翻检中,一个平实的名字,轻轻地出现在我的眼前——“我那拉车的父亲”。虽然不知道情感取向,但还是有点感动。匆匆联系黄岩中学的章楚祥老师,很快就得到了周露莎等人的作文。趁着周末的时间看了一遍,觉得比较典型。

“我那拉车的父亲”
这只是周露莎小说中的一节。说实在的,写父亲的作品一直没有写母亲的多,也许是爱的表达不同吧。父亲总是比较威严,有时让子女不敢接近;而母亲即使是发怒,骨子里也还是温情。人啦,谁不希望,有那么一种温馨的感觉,永远都能在心上盛开!也许是巧合,最近看到了一系列说父亲的文章。看来,人生中最重要的两种爱——父爱、母爱,已越来越获得同等的对待。
一般而言,人总是要离开那个环境,才能深切地感受到,原来自己一直被爱包围。很多怀念父亲、母亲的文章都是如此,但周露莎同学不是。那么,她是学会了珍惜,学会了感恩吧?
用鼠标拖动滚动条,洋洋洒洒的一万五千字,就在眼睛的注视下,轻轻地落下去,那么从容,那么真诚,像一幅画缓缓舒展,情态万千,又像瀑布奔落九霄,撞入胸间。也许你也会有这种感觉,如果你生在农村,房前屋后,都有不少邻人相伴,你也许会深刻地体验到《苦尽甘来》的描述。如今的农村,年轻人都到外面闯世界,就更剩下三姑六婆之类的无神的絮叨了。想当年,像周露莎所说的九几年,农村还是很有一些人气的,那流言也就和欢快一样多,一样旺盛,像现在农村大地上疯长的荒草。在这样的土地上生存,也自然是痛并快乐着。或许正因为有希冀,“病人”才敢于把自己的子女,生于世间,让她或他去感受属于自己的雨露阳光。
这是文章第一节的内容,而更让人动心的是第七节——《我那拉车的父亲》。应该有不少人,尤其是那些家境不好的人,都有这种感受:生怕自己的父母出现在同学面前,让他们知道自己原来有这么一个不景气的家境,有这么一个土得不能再土的父母,尤其是父母有病时,这种心理更加强烈。但是谁也不会对别人承认,只会私下里向父母抱怨,给他们压力。谁也不知道,这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心理,而我们都美其名曰“面子”!现在终于有人站出来,坦承其缺点,而这个人却是中学生,这是何等的值得敬佩!应该说,正是因为缺少这样一种认识,我们和父母的关系越走越糟,父母给予的一切都被视为当然,不给就是不对,而从不去关心体贴父母,甚至以之为耻。

黄岩:一“悟”千年
周二一早踏上了去黄岩的路,由于没睡好,几乎是一路打着小盹。还没下高速,章楚祥老师就打来了电话,原来黄岩中学搬去了新校区,章老师怕有的司机不认得,亲自驾车过来接我。我很感动。问他怎样安排对周露莎的采访,说什么时间都可以,由我定。又带我参观了新校,房子都已建起,除了绿化还没搞好外,已经是一个很美的校园了。章老师又介绍他的同事黄金炳、王亚贤老师,都很好,也很客气。中午一点开始了对周露莎的采访。
周露莎,瘦瘦的,个子挺高,穿着校服,有点腼腆地走来,对我不好意思地笑了下。然后我们坐在章老师安排的地方,开始了安静舒适的谈话。当然,我最感兴趣的是:她何以会有这种觉悟。她说,最初想到写作完全是因为一本书——《感悟父爱》。看了这本选集以后,她很感动,忽然就有了表达的冲动。她说故事里的父亲有她自己父亲的影子,她曾经就像故事里的女孩那样,无知地伤害了自己的父亲,而父亲却从来没有因此而对她略有不满,还是一如既往地疼爱她。她这样写,是要自己永远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同时也是对父亲的道歉。佛陀说:“假使有人为了爹娘,百千刀剑一时刺于自身中,左右出入,经百千劫,犹不能报父母深恩……”她虽然还不能完全懂,却已被震撼!
她说自从爱上了写作之后,就常常一个人趴在窗前,看着蓝天,琢磨。一有想法,就会马上动笔。她说,把心里话和感想用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有时候能够放松压抑的心情,特别是伤心的时候。我同意。文字本就是心灵的窗口,郁积的情感不经由此喷薄而出,心灵迟早会被压毁。谁说脆弱的心灵能承受无边的伤痛呢?
周露莎说,父亲对她的影响很大。应该是。不如此,又怎能一看到《感悟父爱》,就产生写作的冲动,而一写就是父亲呢?她父亲具体是做什么,我没有问,不过我可以想象。不管她的父亲在做什么,他现在都得到了女儿的爱,他现在应该是一个幸福的父亲!我希望她对她的母亲也如是,而依我的感觉,她也是。
我问她喜欢什么样的书,这个理科生并不追求时髦,不想做意识流的粉丝,而更愿意去看那些实实在在的文学,是血是泪,或是其他什么,都是可以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的。看她的作品,也确实如此。
两个小时,我听到了一颗感恩的心。

后记
采访结束后,章老师、黄老师、王老师,又送我去宁溪中学,一路上,除了饱览宁溪的优美风光外,还深深地体会到了几位老师美丽的心,他们像这长潭水库的碧水一样,滋润了一代又一代的黄岩人。而宁溪中学的老师也同样让我感动,在这山水之间,是他们托起了一个又一个的希望。再回到黄岩,已是八九点钟,夜色消去了绿化的不足,使这个百年名校看起来,多了一种高贵。



[附] 周露莎 作品
我那拉车的父亲

他在久久守望,守望纤纤小麦低头成熟;他在久久盼望,盼望细细小草昂首成长。父亲啊,我那拳拳之心又怎能报尽您那阳光般永恒久远的情和恩?                                     ——题记
(一)
我父亲是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搬运工,靠拉车赚钱养家。在骨子里,我对这种廉价劳动极度轻视,而且,父亲还是一个木讷粗鲁的人,这些都给了我沉重的打击。我竟有些恨他,觉得这样一个父亲不值得我骄傲,以致连“爸爸”这两个字眼的使用频率也极低。
平时我几乎很少和他上街,迫不得已时,我总是先扫描一下,确定四周有没有熟人,如果有,我会很要面子地快速往前走,装作与他没有关系似的。他呢,从来也不追,更不问为什么,只是远远跟着,看着我“拙劣”的表演。
我从不邀请他去参加我的家长会,我也不允许他出现在我的活动范围里。我最怕的就是别人问我父亲做什么,我害怕承受别人的白眼。可恶的虚荣心使我丧失了理智,我毫不掩饰对父亲的反感,而父亲从来也不强求,对我的冷漠视而不见,每天早起晚归,从不与我计较。
(二)
那夜,很晚,我躲在床上看《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这是偶然间在书架上发现的。佛陀说:“假使有人为了爹娘,百千刀剑一时刺于自身中,左右出入,经百千劫,犹不能报父母深恩……”读到这里,我惊呆了。
突然,“哐当”一声,门开了,我这才意识到爸爸回来了。透过门缝,我看到的是苍老、疲惫的身影。没过多久,隔壁传来了呼噜声,那鼾声如响雷,急促而深沉,像是被音箱无限扩大了似的,在我耳边久久回荡。顿时,我的心绞成一团,而父亲顶着烈日,迎着寒风,在大街上用力地拉着手拉车的一幕幕便浮现在眼前。我现在安定的生活,还有我的学费、生活费,靠的都是父亲挥汗如雨地卖力工作,可我不但不理解,还无理地埋怨。想到这,我不禁心如刀割,涕泣如雨。
此后,我对父亲的态度好转了,再也不臭脸相对。
(三)
父亲很喜欢吃苹果,而他每次总是吃有斑点的苹果,而把红光圆润的苹果留给我。他什么也不说,总是那样自然,偶尔挖去一两处腐坏的地方,一个人默默地咀嚼着。
一天,我也去品咂这烂苹果的滋味。品咂了许久,竟落下泪来。这是一种烂在心底的味道,是一生都值得回味的滋味。“爸爸,谢谢您”这句话快要冲出喉咙,却又被自己硬生生地咽了回去,或许我一直不习惯如此直白地表白我的内心。
(四)
又是一个下雪的早上,我被积雪堵在了家里。于是,我主动开口要爸爸送我去。爸爸那种“受宠若惊”的表情,也许我永生都不会忘记。一路上,爸爸兴奋极了,还哼起了小调。刹那间,所有的寒气和冷意,都被温暖的歌声驱散了。
雪越下越大。突然,爸爸停下车来,把他唯一的那双能御寒的破手套也套在我手上。“别着凉了。”他关切地说。一路上,风雪无情地肆虐着他饱经沧桑的脸,还有那双榆树皮般粗糙的手,他的嘴角还不停地打颤呢。
也许是由于爱的力量吧,那双破手套变得暖和极了,我感到一股暖流从两手扩散开去,游走于四肢百骸。
学校到了,父亲便急切地转身离开。“爸爸,谢谢您!”我大声地喊。爸爸笑了,那是我在他脸上见到的最灿烂的笑。望着父亲远去的背影,眼泪不禁夺眶而出……
(五)
如今,我再说起父亲的职业时已不会脸红。你若和我一起上街,看到一个瘦瘦的男人卖力地拉车,听到我大声地叫“爸爸”,一定会看到掉转头的那一张满足而快乐的脸。
父亲用他的行动告诉我,工作不分贵贱,只要你劳动,只要你尽力,就是光荣;父爱不分贫穷富贵,只要是真心的,都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
父亲啊,女儿为你加油,更为自己加油,希望自己早日长大成材,让你——饱尝艰辛的父亲,我最爱的人——早日过上轻松的日子。


2#
 楼主| 发表于 2013-2-15 07:11:04 | 只看该作者
“印象人物”陆晓彤:思随流水笔下行云
作者:陆姹妮   

      我们的工作方式之一,是从案头堆积如山的各地中学文学社团刊物中,选取达到我们杂志刊发标准的学生作品。与高考阅卷类似,令人眼前一亮的好文章往往为数不多(这当然也在情理之中),但是,当拿到浙江省桐乡第一中学“春蚕”文学社钟咏亮老师推荐给我们的新一期《春蚕》时,我不无惊喜地发现,这本校刊从装帧版式到内文质量都确乎不俗,部分文章在中学生习作中还应属上乘,倒让我一时间有点难以取舍。我还特别注意到一位名叫陆晓彤的小作者,她显然是主力社员,文章数量最多,而且几乎篇篇都保持着相当稳定的高水准,其中有几篇文末注明获得了“新概念”等全国性知名作文竞赛的奖项。电话联系中,钟老师也难掩对这位得意门生的欣赏之情。我想,对于这样一位已然崭露头角的小写手,我们的中学生读者会和我一样,充满期待和好奇。
      一般概念中,幽默感似乎是男生的专利,而初读陆晓彤的作品,我的第一印象正是“幽默”,它们让我想起了小时候最爱的《少年文艺》。在她的文章里,那种生动诙谐,令人莞尔的句子俯拾皆是。难得的是,她的幽默不“拽”,不尖刻,不无厘头,不故作高深,只是十分自然地潜伏于行云流水的字里行间,却能带给读者一种不期而遇的阅读快感。在我看来,真正的幽默是只有到达一定境界才能为之的,而这种特质出现在一个青春少女的身上,恐怕只能解释为与生俱来的天赋禀性吧。有趣的是,她本人的形象气质看上去却是标准的淑女型,据她自己高度概括是“对内外向,对外内向”。
      无论是正规参赛作品还是个人空间里的杂感随想,很少有人能像她那样,自言自语般写东西,动辄洋洋洒洒,还能够引人驻目,一气读完而不觉无趣。我好像看到她的思维如同一张渔网,常常勤快地撒出去,而又每每收获颇丰,打捞回无数条活蹦乱跳的鱼儿。也因此,和很多中学生面对作文题时的难为无米之炊状截然相反,她可以轻轻松松便下笔千言,尽管有时会被老师批评有“跑题”之嫌,致使她的作文成绩曾经时高时低,呈现两极分化。
      高一的时候,老师要求他们每天写点练笔的小片段,她把很多奇思怪想随兴写了交上去,好在当时的老师采取了很智慧的做法:无为而治,不表示赞成,也并不反对,只提醒她要注意一点应试技巧以免吃亏。两年过去了,她一方面继续天马行空地写着自己喜欢的文字,一方面也学会了应对考场作文——将细致的生活观察力和良好的文字基本功结合起来,贯穿于某种特定的行文模式中,较高的得分便趋稳定。不知这对一些煎熬在各种作文训练中仍不得要领的高中生朋友,是否也有点借鉴意义?
      《春蚕》中有一篇陆晓彤写的题为《我看课外阅读》的随笔,题目普通,论题陈旧,却把我逗乐数次。文章批判了中学生的阅读现状,可能很多同龄读者看了都会感到大快人心。“书店里门庭若市,一位家长将一本本练习高高堆起,付钱,孩子推着眼镜,默默看着,在她眼里,我看不到快乐” ,“经常看到语文考试前有学生翻作文书,是为了找到考试的感觉,学习老师喜欢的手法,我真想吐”……陆晓彤觉得阅读应该是自觉的,没有功利性的行为。她看书比较杂,小时候也喜欢看各种作文书,有些甚至是八十年代的学生作文,倒不是为了钻研作文的写法,而是因为它们文字浅显,还可以让她了解到很多同龄人的生活。后来看《故事会》《读者》等通俗读物,初中时看了不少中外名著,但只是知道了那些故事的大概情节,对其思想内涵并没有太多深刻的认识,至于有些备受推崇的意识流、表现主义等的代表作,她坦言“看不大懂”,不过表示将来有闲暇时会去重读经典,应该能有不同的感悟。我问她经典作品里比较有印象的是哪一部,她的回答居然是《西厢记》。
      写作上,她自觉受韩寒影响比较深,特别是语言。我们由此聊起了今年初她参加“新概念”作文大赛的经历。当时接到复赛通知后,又经过一波三折的几次反复,她终于在父母陪同下去上海参加了复赛并取得二等奖,还见到了自己喜欢的韩寒、张悦然等新锐作家。这次参赛给陆晓彤留下非常美好的记忆,也使她在自己的圈子里成了小名人,有时去取稿费单,连传达室的老大爷都鼓励她“向作家发展”,而她却表现得异常冷静和淡然,她说:“专业写作是很难的,我只想轻松地生活,把写作当成爱好,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我们的谈话起初仍不免有些拘谨,但她的友好随和淡化了年龄身份差异造成的无形压力,我心里也放松了很多,除了她的写作,还趁机问了很多我想了解的关于当代高中生群体的问题,她不知不觉打开了话匣子,常在一番兴高采烈的滔滔不绝后突然停下想想:“呃……说得有点乱。”不过我倒听得饶有兴味。陆晓彤总结说,她的高中生活算得上精彩。偶然进了文学社,写作上得到一些肯定,又在学生会担任重要职务,忙忙碌碌但很开心。她有开明的父母和一个可爱的小弟,家庭氛围温馨(虽然擅长讲故事的她曾在小说中用第一人称虚构家庭“事故”以致作品入选也不敢拿给父母看),还有一群性情各异的好朋友,号称“少女组合”的五个女孩子……
      谈到即将到来的高考和大学生活,她说会报中文系,可以整天泡在书里而不会被批为不务正业。对于目前几乎人人自危的社会就业困境,她倒不担心,因为“钱不需要太多啊,挣多少钱就过多少钱的日子嘛”。
      和陆晓彤的对话让我感到愉快,不仅因为她的文学才华,还因为她比较符合我心目中当代高中生的理想形象:热情开朗,自信而不张狂,有思想而不矫揉造作。在后来的网聊中,我由衷地对她说希望可以做朋友,仿佛意料之中,她说:“你不会对每个被采访的学生都这么说吧?呵呵。”我笑着回复:“成人也有比较率性比较不功利的时候,无论什么时代,总有些人性里共通的东西永远不会改变。”
      陆晓彤郑重叮嘱我:“不要把我写得太好哦,免得我虚荣心膨胀。”其实每一次写“印象”人物访谈,我都会尽量在写实的基础上传达出个人的某种理想和期待,就像陆晓彤所写的一句深深打动了我的话,“以最低的姿态写出对这个世界最卑微的希望,没有无病呻吟,没有刻为之”——我想,对于每一个热爱生活、真诚写作的人,此语可谓古今同慨。

3#
 楼主| 发表于 2013-2-15 07:12:27 | 只看该作者
“印象人物”邓沁:历史与阳光
作者:李益   



      行走在人生的旅程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很多不顺心的事。有些人会因此而永久消沉下去,不问原因,不问结果,只把这归结于天性;有些人会很快忘记,只当从来未发生过一样,又继续前行,别人也把这归结为天性;还有些人会在磨难中反思,汲取生活的营养,从而更坚定地走下去,别人还是会把这归结为天性。
      那么天性是什么,天性是不是一成不变?人太复杂,没有谁是单一的脾性;世界每天都在变化,没有永恒不变的物体。赫拉克利特说“人不能两次跨走进同一条河流”,又有人常说“今日的我不是昨日的我”,这些都强调了变化;而大变中当然更有不变在,不然河流要改道,人也会变得让人认不出来。
      于是,我们知道了人是可以改变的,而且也是可以向好的方向变的,想一成不变只是因缘于懒惰。见到邓沁,让我更坚定了这一想法。

      湖州是一个好地方,山清水秀,风物宜人,蕴含丰厚,潋滟生姿。再次踏上湖州,不是再去南浔,不是再去湖州中学,而是安吉——以竹闻名、历史悠久的县城。
      在安吉高级中学黄欢老师的办公室里,我们和邓沁进行了一次短而不简的交谈。时间短,是因为邓沁身体不大好,我们不忍多做打扰;内容不简,是因为听的丰厚。
      邓沁说,很小的时候,父亲就给她讲历史。父亲是公务员,但是很爱看书,尤其喜欢读史书。父亲讲的历史人物、事件,每每都是精彩生动,让年幼的她心里产生了无限的希冀。稍长一点,就在父亲的指导下,开始看史书,而第一本就是《汉书》。这颇让我吃惊。一般而言,《汉书》是很难读的;《汉书》虽然写得很好,但是《左传》《史记》的地位更高。问她为什么不是先看《史记》时,她说父亲更看重的是史实的纪录,因而颇多个人发挥的《史记》不是父亲心目中的首选,也因此她先看《汉书》。她说当时完全是一种懵懂的心情,只是因为不忍让父亲失望,才硬着头皮看下去。多半是不懂的,这时父亲就会过来给好讲解。《汉书》中的贤王士大夫不仅是她父亲的偶像,也给她的思想带来了很大的冲动。从这以后,她就开始关心国家大事、身边新闻。
      而这一习惯的养成,却多亏了爷爷奶奶。那个时候和他们同住,爷爷喜欢听新闻,而自己年龄小,争不过,也只好随着看。初时觉得很无聊,看着看着,竟然看出瘾来,以后到了七点钟,要是不看新闻,还真不舒服。新闻开阔了她的眼界,让她切实地与当今世界连接,知道社会上的大大小小的事,也让她对于生活多了一份理解和憧憬。
      由于体弱多病,让她的心绪时常蒙上阴影。这个时候,父亲讲过的历史人物故事以及自己看过的书就起了很大的缓解作用,帮助她找到生活的阳光。后来,当她读到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之后,仿佛一道闪电劈穿暗沉沉的天幕,她的心里一下子豁然开朗了。她知道与史铁生相比,她的病痛只是微不足道的一点,而史铁生对于生活的觉悟更是点醒了她,让她心里阴郁的缠绵像蛛网遇见烛火一样消失殆尽。
      生病也是有好处的。在病中,她开始享受到了更多的自由,比起其他同学,她有更多的时间来看书,做其他自己感兴趣的事,也有更多的时间来思考。而因为休息得好,上课时注意力更集中,做事效率也更高,她的学习并没有因为生病而落下。其实,人的能力主要是靠自我反思与学习而发挥出来的,并不是一味地做练习就能提升;而在一定的阶段内,人的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与其揠苗助长,不如休养生息,当然前提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很自觉。
      我们还谈到余秋雨,因为他的历史文化气息,像蛛丝一样粘住了邓沁热爱历史的嗜好,于是,他的文章也像秋天的细雨一样绵绵地融进了她的文学创作。记得初次接触邓沁的文字,就是一篇写余秋雨的文章——《千年一叹,一叹千年》(见《作文新天地□高中版》2009年第10期策源地),我被她的历史与现实与文字的交融而感动了。
      但是,不,邓沁可不仅仅只会写作。幼年的她因为外公的原因,学会了拉小提琴。她说,外公是个小提琴迷,眼见母亲和小姨都不能竞其志,遂把希望寄托在她身上。而因为外公的执著、认真,她终于学会了。
      “那你现在还在拉吗?”我问。
      “没有了。上初中以后,学习繁忙起来,外公见我太辛苦,就没有要求我继续了。”邓沁笑了笑,“不过,我更喜欢的是画画。这是我自己的兴趣,我一直都在坚持。记得第一次拿起五颜六色的画笔时,我就被笔下的色彩迷住了。而每不当我拿起笔的时候,第一件想做的事,就是画画,而不是写作,更不是其他。”
      她又说,她发觉画画和写作其实是相通的,像苏轼对王维的评价“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真的可以实现。像她自己因为学了国画、油画和漫画,就尝试着用绘画的构图以及颜色搭配来写作,虽然都还很不成功,但是重要的是过程,也许某一天就会成功呢!
      问到她以后想做什么,她说不是去研究历史,就是去画画。她家里对她都比较宽松,比如她有段时间苦恼考不上好大学怎么办,妈妈的一句“考不上好大学,你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捏画笔嘛”,让她如释重负。

      后记:父母们往往因为“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作祟,以至于对孩子的学习管教过严,而对孩子的心理不大在意。同样,现在的学校也是过于抓学生的学业,而忽略了学生其实不是机器——擦一点润滑油、通上电就可以无限工作下去。孩子需要的更是理解和宽松的学习环境,家长和老师真正要做的是教他们做人,引导他们走向会思考、善思考。如果这些事情都能做好,我想每个人都会向好的方向发展,而成人也防止了将他们的抱憾(父母老师对自己的不当教育方式)遗传下去的可能。因为有了邓沁这样的例子,我相信这样的方式完全可以更大范围地推广。而如果真的实现了,那么孩子在学自己爱学的,世界不是会变得更加轻快美好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2 09:04 , Processed in 0.17265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