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师之友网》约稿:孝南西湖中学六篇各具特色的班主任工作经验介绍文章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3-1-27 12:45:57 | 只看该作者
http://www.xgrb.cn/bbs/read-htm-tid-2170709.html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2#
 楼主| 发表于 2013-1-27 14:01:5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3#
 楼主| 发表于 2013-1-28 09:30:06 | 只看该作者
做经师,更要做人师
张彬福






古人说:“经师易得,人师难求。”(《周书》)其实,“经师”岂是好当的?但与“经师”相比,做“人师”的确是更难。
大凡优秀的语文教师不仅是经师,而且一定是人师。他们理解教育的全部意义在于培养人,造就人,所以他们会将自己的一切教学内容、形式,自己与学生的交往,自己在学生面前的言行,统统视为教育的机会。
他们理解学生,重视对学生的鼓励,他们会使每个学生都建立起学习的信心。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在指导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中,优秀的语文教师善于发现学生的进步和变化,哪怕是很微小的进步和变化,都会给予评价和肯定。他们是很会讲话的老师,对这些有进步的学生的表扬,往往不用一般性的“好”“不错”等评语,他们善于使用“比较”,突出被表扬的这位同学不同于其他同学的特征,从而使这个学生感受到自己在老师心里的位置和价值。这是艺术吗?回答是肯定的,但我更愿意把这看作是教师的一种责任意识,一种品格。不要小看教师的一句肯定、一句鼓舞,不要认为对学生的恰当评价是件小事,很可能就是因为教师的一句恰当的评价,让这个学生建立了学好语文的自信。学生都没有成年,从心理特征来讲,他们是以大人的认可,尤其是教师的认可,作为行为和自身价值的重要参照的。
优秀的语文教师在学生面前的形象永远是健康的、光彩的。健康包括思想健康、审美健康、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不管个人遇到哪些挫折、不愉快,只要在学生面前出现,就应该是健康、光彩的形象。这有教育意义吗?回答也是肯定的。因为语文教师只要站在学生面前就是在教语文,就是在育人。教师的每一个字的板书、每说出的一句话、跟学生的每一次沟通交流、教师在阅读和写作方面的指导等,都有暗示学生“像我一样”——像我这样说话,像我这样写字,像我这样阅读,像我这样写作,像我一样与人交流沟通,像我一样面对社会、面对人生——的作用。教师的这种作用是不需要跟学生说明的,他们“明白得很”。
另一点就是教师的着装打扮,教师可以很时尚,也可以很朴素,但有一个基本出发点,就是在学生面前要得体。教师不可能做最先锋的时装代言人,教师也没有必要做不食人间烟火的着装模特。“得体”是对教师的着装非常重要的一个要求。中小学教师因为面对的是未成年的孩子,所以在这方面真的要克制些“个性”,多一些社会性。
师范院校对师范生有八个字的要求——“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人师表”就是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是优秀语文教师追求做“人师”的标准。
14#
 楼主| 发表于 2013-1-28 10:18:5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5#
 楼主| 发表于 2013-1-29 17:54:35 | 只看该作者
大学老师要求新生“格式化”中学所学——懂得远比知道重要
赵婀娜
  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中学时,化学元素周期表在老师的帮助下,变成了同学们口中的儿歌,“氢氦锂铍硼、碳氮氧氟氖、钠镁铝硅磷、硫氯氩钾钙”五个一行,朗朗上口。
  到了大学,化学系教授看到元素周期表被“肢解”成这样,欲哭无泪。这种记忆法完全忽略了门捷列夫创立周期表时,表中一横行为一个周期、一纵列称为一个族的本意。
  中学时,历史老师想出各种各样的“好法子”,将那些盘根错节、眼花缭乱的历史事件时间、地点编成口诀,以帮助同学们应对高考中的填空题与选择题。于是,久而久之,在高中生的记忆中,历史变成了一个个顺口溜,一串串扁平的符号。
  可到了大学,历史系教授告诉我们,历史学的学习重在两点,一是叙事能力,一是分析和阐释的能力。与简单的背知识点比起来,广阔的视野与深入的思辨能力更重要。
  于是,每到大学开学,面对大一新生,几乎所有的大学老师都要皱着眉头进行再教育,反复强调,中学学的知识尽快“格式化”,要重塑思维模式。
  我们经常感慨,为什么中国的孩子更循规蹈矩、更愿意去寻找所谓的“标准答案”?
  当然,如果板子都打在中学身上,中学老师可能会不服气。第一,甭管是顺口溜还是背口诀,只要学生能记住,考试中管用,那就是胜利。每年绞尽脑汁与高考试题“博弈”,那也是被逼出来的智慧;第二,素质教育固然重要,但对于中学生来说,最紧迫的任务只有一个——“战胜高考”,一切不以这个目标为中心的努力都是“华而不实”。
  高考的应试指挥棒,是中学教师最看重的标准,也是中学教育许多改革“出师未捷”的根由。在指挥棒依然挥舞的时代,中学与大学教育之间的裂痕无法修复了吗?
  弥合的努力依然看得到。几天前,北大决定认定某些中学开设的“大学先修课程”,让那些学有余力的孩子,让那些在某个专业表现出特别兴趣与天赋的孩子,可以尽早接受不以应试为标杆、而以专业研究为目的的教学模式。
  这是一种无奈,一种不忍学生的创造力再被应试教育训练扼杀的无奈;这也是一种尝试,努力在中学与大学教育的鸿沟上架起一条通畅的人才成长之路。在这条路上,培养目标是一致的,培养模式是接续的。
  或许这条路能容纳的人数目前还比较有限,但随着更多的人意识到中学与大学教育断层的问题,随着在高考制度基础上进行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等人才选拔方式的拓展,随着像北大那样的努力成为示范,中学与大学教育将只是咫尺之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3-1-29 20:18:45 | 只看该作者
『他们在拍什么』Matias Sauter,孩子
Kids”是哥斯达黎加摄影师 Matias Sauter 完成于2010年的一个私人拍摄项目,在这个项目中,摄影师用对待成年人的视角来记录孩子的情绪与气质,整组作品对光和色彩的掌控能力非常出色,有一种自然而发的独特感染力。

“这个项目是为了拍到孩子们的‘心理画像’,在展示出他们的个性特征的同时,也让人们看到束缚着他们的外界因素。这个年龄层的孩子与成人之间的差别,我希望通过照片展现孩子们的个性,并试图去理解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

我希望孩子们有机会参与到他们肖像的创作过程,所以我让他们自己决定要在哪里拍照,手里要拿些什么东西。

这些照片试图探索孩子们看待这个世界的方法。是什么样的个性让他们一步一步走向成熟,并慢慢懂得这个世界的“矛盾”的?又是什么样的特质使他们逐渐‘偏离’大人们为他们设定好的人生轨迹,塑造起他们自己的未来?这可能也是大人们最不想看到的一面。

虽然我在哥斯达黎加长大,但德国文化对我的影响更深,我的家人拥有德国血统,我也在德国学校读书。而两种文化的交融使我能够从不同的角度看待日常生活。拉丁文化给我的摄影作品增加了趣味性,使它们具有鲜艳的色彩和强烈的对比。

哥斯达黎加的生活对我的摄影也有很大影响:这里的雨水、大海,甚至是午后咖啡的香气,所有的美好自然而然地催生出了各种情愫,如同我照片中的怀旧与宁静气息。我一路走,也一路拍。我走过的所有地方,遇见过的形形色色的人,我总是能找到他们的共通之处。我无法确切地描述他们对我的摄影产生过何种影响,但这种影响是的的确确存在的。我脑海中会不停地闪现这样一个场景:风暴突然来袭,昏黄的灯光亮起。很普通的一个场景,但它仿佛能让时间定格,就好像被困在照片中。”

关于摄影师
Matias Sauter,哥斯达黎加摄影师,主要拍摄时尚和商业项目,曾参与巴黎 Quai Branly 博物馆赞助的拉丁美洲拍摄项目。














17#
 楼主| 发表于 2013-2-1 09:19:38 | 只看该作者
大中小学调查显示:男生已被女生全面超越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7月04日

  中国青年报
  □上海市的中小学生,从小学三年级到初中三年级,女生几乎每一科的平均分都遥遥领先。
  □从2007年开始,普通高校招生的女生数量持续压倒男生。2010年考上大学的女生比男生多33万人。
  □从2001年到2008年,重庆16个高考(微博)“状元”有13个是女生。最近9年,北京21个“状元”15个是女生。
  作为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周海旺原本的研究目的,是比较上海市外地孩子与本地孩子的成长情况。但整理近1500份问卷数据的过程中,他却发现了另一个令自己震惊的结论。
  “男生已经被女生全面超越了。”周海旺说。
  调查数据显示,上海市的中小学生,从小学三年级到初中三年级,女生每一个科目的平均成绩几乎都高于男生。英语成绩的差异最为明显,接近8分。就连一向被认为是男孩强项的数理化,女孩的分数也遥遥领先,化学的平均成绩更比男孩高出6分。
  事实上,令人吃惊的现象远不止这些。2006-2007年,拿到国家奖学金的学生中超过65%是女生;2010年,考上大学的女生数量比男生多33万。甚至,在刚刚结束的高考中,江苏、广东、福建、云南、辽宁、吉林、天津、新疆、广西的文理科“状元”,全部被女生夺得。
  这让周海旺始料未及。他向中国青年报记者强调,女生超越男生不是一两个年级的现象,而是一个“全局性的、趋势性的问题”。而他更为担忧的,则是这场“全面超越”会如何影响男孩,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
  在起跑线上,这个社会就把男孩淘汰了
  相比于周海旺的吃惊,80后广州男生黄阳光却对这样的调查结果一点也不感到意外。在他看来,那些冰冷的数据所印证的,正是他鲜活的学生时代。
  在黄阳光曾经就读的重点初中,每逢大考过后,教学楼过道里都会贴出全年级前50名的成绩排行榜。如今已经26岁的他依旧记得,那时居于榜首的几乎全是女生。
  即使在他的奥赛重点班里,女生的成绩也总是“明显更好”。“她们显得很优秀,又在班里担任各种干部。”他回忆说,“而我们男生淘气捣蛋,绝大多数都喜欢泡网吧,成绩也拖后腿。”
  好容易进了大学,男孩似乎依然逊色。黄阳光就读于一所全国重点大学的经济学院,男女生比例为1:1。但学院的一项统计竟然发现,奖学金、优秀学生、优秀干部这些“看得见的奖励”,“2/3都被女生拿走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差距变得越来越引人注目。在黄阳光考上大学的2005年,全国普通高校招收的学生中,男生数量还略多于女生。可两年后,情况就发生了逆转,女生所占比例由上一年的49%上升至52.9%。
  随后几年,普通高校招生的女生数量持续压倒男生。根据教育部最新发布的2010年招生数据,该年度普通高校招生人数中,女生数量比男生超出大约33万人。
  儿童教育和研究专家孙云晓(微博)两年前就留意到了这些特殊的现象。他与李文道、赵霞等两位儿童心理学博士,还专门写了一本名为《拯救男孩》的书。
  人们平日里一些零星的感受在书中得到了集中呈现:在2006-2007年度,获得国家奖学金的5万名学生中,仅有17458名是男生;从1999年至2008年,高考状元中男生比例由66.2%下降至39.7%;而重庆市26所中学6539名高中生会考成绩,女生的考试总分也显著高于男生。
  一组更常被引用的数据是:从2001年至2008年,重庆16个高考状元中,有13个是女生;从2004年至2012年,北京文理科状元一共21人,其中有15个都是女生。
  连外国媒体也忍不住投来了关切的目光。今年5月,《纽约时报》报道指出,“中国的年轻男子正在课堂上拼命挣扎”。
  “在所有城市地区,女孩在教育成就上已经超过了男孩;在农村,女孩依然落后,但她们也在不断赶超。”长期关注中国教育发展的香港大学(微博)教授杰拉德·普斯提格里龙说。
  差别似乎在孩子们踏进校园的第一天就开始显现。长期到各地小学调研的北大教育学院教授、北大附中前校长康健发现,小学里评选三好学生,优秀班干等各种称号,“10个有9个都是女孩”。最终到了小升初的节骨眼上,女孩也比男孩更容易被评为“优秀毕业生”,获得重点中学的保送资格。
  康健介绍说,早些年,北京市甚至曾经出台政策,规定小升初时学校必须照顾男生,保证保送名额中的男生达到某一特定比例。但直到现在,学校里各种评比,女孩还是占了“绝对优势”。
  去年6月1日出席北京市少先队代表大会时,孙云晓也直接目睹了这种优势。当时,坐在会场第一排的,是北京市各个小学推举出来的最优秀的少先队员。9个戴着红领巾的孩子中,只有1个是男孩。悬殊的性别比例让长期关注“男孩危机”的孙云晓也吓了一跳。
  “在起跑线上,这个社会就把男孩淘汰了。”周海旺感叹说。
  我们的教学内容和评价标准与男生所擅长的东西是对立的
  毕业多年之后,黄阳光还记得班上那些优秀的女孩子们。他总觉得,那些女生更有自律能力,也比自己成熟很多。初中三年和高中一年,他绝大多数的课余时间都花在网游和卡牌游戏上,直到高二上学期才突然意识到,自己应该认真读书。相比之下,班上的女同学们几年前就已经在努力了。
  “她们好像很早就知道,要为自己的未来负责。”黄阳光说。
  在孙云晓看来,男生迟到的“醒悟”并非偶然。因为男女大脑发育速度的差异,在整个小学阶段,男孩的语言表达和读写能力都比女孩发育得更缓慢。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男生的劣势。
  不过,对于中国目前的情况,孙云晓与康健一致认为,教育方式也让“男孩危机”变得愈发严重。
  “我们的教育特别关注细节,追求踏踏实实、认真听课、死记硬背的努力。”康健说。他认为,男性从小更贪玩好动,他们更难专注眼下刻板的学习。而女性的细致、认真相对来说更容易适应学校的要求。
  一项针对全国10个省市3737名中小学生学习状况的调查印证了这一说法。根据这项在2000年公布的调查,男生更倾向于动手实验、参与体验、操作电脑等学习方式,而女生则更喜欢阅读、语言沟通等学习方式。
  然而,据孙云晓观察,那些被男生偏爱的学习方式,在目前绝大多数中小学里都“被严重忽视和排斥”了。
  康健分析说,正是国内“风格单一、狭隘的教育”,使性别之间的差异不断凸显。而孙云晓的表述更加直接:“我们的教学内容和评价标准与男生所擅长的东西是对立的,这是‘男孩危机’最根本的原因。”
  在孙云晓看来,由于体内生物激素的不同,男孩天生比女孩“好动、好竞争、敢冒险”,但眼下在中国,学校普遍提倡的却是一种“静文化”:不让跑不让跳,不准大声喧哗。学习紧张时,许多学校甚至纷纷取消了体育课。
  根据2010年中国少年儿童发展状况调查,与女生相比,男生普遍更不喜欢学校。2.4%的男生表示“很不喜欢”到学校上学,而有相同感觉的女生仅有1.9%。
  “很多男孩子会觉得,学校就是一个和他们作对的地方。”孙云晓说。
  黄阳光对此深有体会。初中时,他与班上许多男孩中午不想午睡。一开始,他们在课室里下象棋,可老师不同意,说他们影响其他同学午休。他们跑到学校食堂,可食堂的工作人员也驱赶他们,最后,一群男生只能拿着象棋到学校的各个角落里“打游击”。
  直到本科毕业后前往美国深造,黄阳光才惊讶地发现,在美国,中学生已经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老师和课程。“一个学生要上哈佛,可以靠钻研物理,也可以靠打橄榄球。”
  这位已经长大的男生也因此开始审视自己的学生时代。“我希望学校能给我们更多的选择空间,让我用自己擅长的、感兴趣的东西证明自己。”他说。
  需要拯救的不仅是男生,更是我们的教育
  相比于黄阳光的习以为常,康健却对眼下学校里“阴盛阳衰”的局面感觉有些恍惚。这位63岁的老人记得,在他上学的时候,无论是学习还是校园活动,“男孩都占了绝对优势”。最终考上大学的,大多数也是男生。
  1964年,全国普通高校的本专科学生中,女生所占的比例只有25.7%。
  数十载之后,强弱彻底颠倒。康健说,这固然反映了中国教育在性别方面日趋公平,越来越多的女生获得受教育的机会,是“值得肯定的变化”。可如今,女生表现压倒男生的“悬殊差异”似乎越来越严重,而康健也因此越来越感到担忧。
  在孙云晓看来,学业的失败将像多米诺骨牌那样,带来一连串的反应,影响男孩日后找工作的成败,催生心理问题,甚至诱发犯罪。
  “很多男孩子也说不清楚,自己为什么就不如女生。他们是带着失败的阴影长大的。”孙云晓说。
  从2000年开始,每一个月,孙云晓都会花上一整个晚上,与家长(微博)在网络上交流。他渐渐发现一个规律:父母们谈得最多的是男孩的问题。“这些男孩子普遍不爱学习,人际关系不好,迷恋网络。”孙云晓说,在他跑过的少管所和工读学校里,男孩也占了大多数。
  不过,在“悬殊差异”的面前,女生也不全然是获益者。离开象牙塔,迈入社会之后,女生的优势很快消失。“许多单位还是偏向于招收男生,尽管现在毕业的女生已经越来越多。”康健说,这首先会影响女生的就业,同时,男女生之间不平等的学历情况也可能导致女生“找对象比较困难”。
  “对女生而言,男生的弱化绝对不是一个福音。”孙云晓说。
  一些人正在尝试改变。今年3月,上海市第八中学宣布将在明年夏天成立“男子高中基地实验班”,根据男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来设计课程内容。学校网站介绍,实验班的科目将包括野外生存、使用工具、修理电器和拳击等内容。
  “在‘男孩危机’日益严重的时代,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有责任来提升男生的受教育水准。”该校在官方网站写道。
  这一尚未成型的计划已经受到了热烈的追捧:只有60个招生名额的实验班,报名人数已经超过了200人。
  不过,在康健看来,仅仅关注男生群体的利益还远远不够。“我们要担心的不是哪个性别受益了,而是我们的教育在朝着哪个方向发展。”康健说。
  与男女生的性别差异相比,康健更看重的是学校教育对每个学生个性的影响。“目前的教育不利于人性均衡的发展。它助长了学生品格中乖巧、勤奋、不厌其烦做重复工作的特质。”康健说,这个教育体系扼杀的不仅是男生的天性,可能也伤害了那些不擅长记忆、不够细致的女生们。
  孙云晓也向中国青年报记者反复强调,需要拯救的不仅是男生,更是我们的教育。
  如今,距离周海旺那场“意外发现”的调查已经过去了两个月,但这位学者依然在时不时地担心,长期“阴盛阳衰”的环境中,男生的心理将因此蒙上阴影。
  “我们社会的传统观念还是对男生有更多期待,但在机制上却先把男生给淘汰了,面对这种落差,男生会感觉很失望。”他说。
  不过,这样的担忧并不会持续太长的时间。作为一位父亲,周海旺也常常为自己的女儿感到骄傲。就在刚刚结束的期末考试里,她在理科班“打败”了所有男生,拿到了全班第一名。本报记者 陈倩儿
18#
 楼主| 发表于 2013-2-1 16:08:14 | 只看该作者
——推荐史金霞《重建师生关系》

重建的快乐



上海 樊阳


常常羡慕史金霞老师,虽然我知道,她也有自己并不太言说的苦楚,可我每天总被她微博、博客、书籍中与学生的对话深深吸引,被她师生对话中的快乐深深感染!那里有纯真的快乐、有思维的碰撞,有心灵的激荡。所以,她的新作《重建师生关系》问世后,我抱着特别的信任和期待的心情快乐地阅读了两遍。这不仅出自朋友的情谊,出自同为教师的感动,还出自每天都会面对年轻人、孩子的成年人,出自每天需要不断打破各种沉疴、重建各种关系的当代国人的缘故!

重建之意义所在


身处社会转型的大变动时代,一切社会关系都面临转型以至重建的难题。如果借用著名学者傅国涌的话来说,这个时代是一个泛货币化、泛娱乐化、唯本能化的特殊时代。几千年的师道传统早已扭曲,百年来的教育现代化努力也趋变形,几十年的革命话语也失去市场,但是它们都以某种或冠冕堂皇或潜滋暗长的形式渗透在我们教育的血脉里,使我们无所逃避,这又是一个充满喧嚣却又本真失语的时代,但这也是一个充满无限可能与价值重建的时代!——关键看我们是怨天尤人还是踏实践行,关键看我们以怎样的理念去重新建构!
在诸多需要重建的关系领域中,教育尤其是一个急需重建的残垣断壁,百年多来,关于“朝堂在先,还是课堂在先”“经济先行还是教育先行”的争论不绝于缕,每每都以教育的最终滞后拷问国人。而在教育种种急需重建的建构中,师生关系尤其要紧。因为师生是教育之所以构成的共同主体——从某方面说,家长与孩子也是这一关系的特殊情况,因为家长很多时候是教育者的身份——而正像史金霞老师所言:“一个教师是否能够成为一个真正的教师,首先取决于他的学生观”。学生离教师有多远,教师就离教育有多远!
教育重建的艰难,相信诸位感同身受,我们每天都充塞着对现状的不满,对体制、环境的抱怨,应试、分数、“何为素质”这些词充斥着我们的耳际,但我们是否想过,我们是否依然习惯于“唯上”的思路,眼光只盯着上方,只寄希望于自上而下的一揽子变革,从而让我们不断失去改变的机遇和动力。请让我们的眼光向下,关注我们的大地,关注我们自身,关注我们的学生——他们才是我们一切教育的起点与终点!——而像史金霞和她20年来一批批的学生们那样,从真正的课堂走来,重建了新的师生关系的人们才是我们教育变革、教育重建的生力军!就如史老师所言:“当越来越多的人,拒绝加入绞肉机,那么它就不会成为具有无穷的吞噬生命、热情、美好、梦想动力的永动机了。每个痛恨绞肉机的人,不妨扪心自问:你努力了吗?”——重建师生关系请从这里开始!

重建之快乐所在


重建不是革命,不是推倒重来,重建的快乐也绝不是破怀的癫狂。那是心灵的疗伤,那是温情的哺育。如果想在史老师的书中找到一劳永逸、立竿见影的什么“班主任秘诀”“学生工作技巧”,那是找错了对象。抱着这样思路的教师和家长确实不少,但我想说,我们背离教育本质的时间实在太长太长了!长期习惯“政工”工作的思路,让人们忘记了学生是人,我们也是人,我们的教育是让学生发现自我,唤醒他们的生命感、创造力量和人的价值感。就如史老师书中所言:“教育,并不是要让孩子将来如何成功,而是要提升孩子的生命质量,哪怕他将来生活在社会最底层,只要他的生命质量是高的,那他也会幸福。生命质量取决于什么?就是一个人的思想境界、精神境界。”我认为这是《重建师生关系》一书的灵魂所在,也是史老师给我们带来的最大教育快乐!
快乐来自于史金霞和她的学生们最诚挚的温馨对话。
可以说,本书的作者应是史金霞和她的全体学生们。那些心灵的对白由史老师按“爱”“理解”“对话”“尊重”几个师生关系的关键词为章节,巧妙地串联,构成一个师生共同讨论交流的美妙乐章。本书第四章讨论的是“尊重在师生关系中的意义”,通过一个个生动和学生交流的案例,史老师讨论了“反省:让尊重成为可能”和“尊重:使师生自由平等”,接着转入“尊重:让师生彼此支撑”,便出现了学生张婧《回忆》片段:“这个时候,她会跟我们倾诉,会跟我们畅谈她的理想,甚至有时也会在我们面前抱怨。我们经验很少,给不了她有价值的建议;我们语言能力远不如她,也给不了她什么安慰;我们没有权力,不能帮她在创业的路上锄荆斩棘。但是,我们愿意做她的倾听者,我们不愿意她在失意或者迷茫的时候感到孤独,她的身后有一大群学生朋友无声地支持她”。我想读到这段文字,不用太多的解说分析,作为教育者的你自然明白了尊重“何以为”和“以何为”的双重问题。这本书中,绝没有板起面孔的说教,却有娓娓道来的师生真情;绝没有看似高深的政教理论,却有生动的案例中画龙点睛的智慧点拨,使你阅读中,既产生豁然开朗的喜悦,又有受益无穷之收获。
快乐还来自于史金霞作为教育者始终秉持的一种对自身的审视,一种尊重生命历史感的做人著述态度。
这种态度让读者迅速走进作者生命的现场,去与她同呼吸、共命运,从而反思自身的生命历程与价值关怀。第一章里“谁在示众”案例,让我们和史老师一起反思自己,反思教师见怪不怪的变相体罚,对师生心灵的双向伤害。第二章里的“我的求学史”,在史老师的成长经历中我们自然领悟到为人父母、为人教师必须思考的命题:“先学会爱,学会尊重和理解,保持自己作为一个人的历史感,不要忘记自己曾有过的爱与痛,不要走向自己的反面。而帮助父母意识到这个问题,转变其观念,改变其行动,也是教师必须面对的课题。”而“今天,我冤枉了一个班的学生”又让我们反思在中国教师头脑中一直根深蒂固的权力意识,特别是教师在当代教育环境中的弱势心理,更容易滋长对学生的权力泛滥,这恰恰与现代教育理念背道而驰,却又是大家习以为常未曾深思的。就这样,在史老师现身说法的一个个案例中,我们发现自我,回归教育的本质,重张生命的风帆!这种快乐,何其动人!

当你展开《重建师生关系》这本书,你会如我一样发现:实际我们就在和史老师及她的学生一起,在这个大变动的时代反思、探索、实践。因为“承认我们生在其中,我们就要用热爱、用智慧、用勇敢,努力让它变得更好一点”(史金霞)而这,才是真正快乐的人生!
“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于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我和史老师一样,非常欣赏帕克·帕尔默的这句话。
“与其说教育者应该去培育一个怎样的人,毋宁说教育者应该追求自己做一个怎样的人。”在实践中,史金霞老师也一直秉承她自己这一信念。这,也是读这本书最重要的意义所在,愿与每一个教育者共勉!

(此文发表于《东方教育时报》)

<重建师生关系>一书当当网购链接:
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2870949
19#
 楼主| 发表于 2013-2-1 16:20:0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20#
 楼主| 发表于 2013-2-2 10:41:08 | 只看该作者
因为亲历,所以懂得
沈丽新

记忆真是靠不住的么?我们都曾经是儿童,都曾经是在校学生。在我们的童年时候,在我们的学子生涯里,或多或少,都曾被轻慢、被误会,甚至被伤害。那时的我们,有过多少惶恐、忧伤与痛苦?为什么很多人成年后,或者成为教师后,都不可避免地对孩子复制那些轻慢、简单粗暴以及伤害呢?真的就淡忘了自己也曾经是儿童么?
我庆幸自己清晰地记得自己的童年,记得自己的学生时代。曾经亲历,也就会更加懂得孩子们。
拒绝大声朗读
其实我并不“乖”,但论学业,我一直是个“好学生”。在村里的幼儿园毕业后,喜孜孜入读镇上中心小学。寒假前的期终复习阶段,有一天,语文老师嘱咐我们齐声朗读。读整本教材,要求大声读。
我是班长,我的朗读自然无比响亮。那时的我,已经知道“声音响亮”是“好”的评判标准之一。我脆生生地读啊读,读得嗓子冒烟,读到喉咙痛。整本教材还没有读完,就突然发现自己一点都发不出声音了!
老师嘱咐我自己去父亲工厂找父亲,父亲带我去找厂医,厂医说没事,休息一天半天就好。我想,所有的当事人——我的老师,我的父亲,都不会记得我小学一年级语文课上大声朗读到失声。他们不记得,是因为他们不曾经历。而从学校到父亲的工厂,短短不到十分钟的路途,一个七岁女孩子一路的恐惧,令我三十多年都未曾忘却!甚至厂医说没事之后,我依然无比害怕,直到第二天嗓子能够发出声音为止。
那种无法忘却的恐惧,在我成为教师之后,它成为一份可贵的教材,因而我始终抗拒“要求学生大声地、长时间地朗读”。这样的要求,是漠视孩子最基本的身体机能的健康与安全。要求学生“大声地且长时间地朗读”的教师,心里可真正装有孩子的健康与幸福?从幼儿园起,课堂上就要求孩子们“响亮回答”,课后却要求孩子们“不准喧哗”,那么小的孩子,他们能够很好地控制自己的音量么?欧美国家公共场合听不到喧哗声,是不是跟他们从来不要求学生响亮回答、大声朗读有关呢?我在英国小学听课一个月,从来没听到一次大声回答问题或者大声朗读,更从来没听到教师这么要求过学生!
而在我们的公开课上,如果授课班级的学生没有被训练到发言响亮,就是教师课堂常规训练不力的象征,甚至是教师没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标志。真奇怪的衡量标准。
我很在意孩子们的声带安好,尤其是在进入变声期的高年级。从注意保护孩子们的声带开始,我也注意保护孩子们的听力。现在,老师们普遍使用微型话筒授课,我也曾经使用过,但是我很快意识到这有损孩子们的听力。在我自己再不使用话筒之后,我不顾有说教的“嫌疑”,一次次在行政督导时候呼吁:尽量不使用话筒,如果在室外或者学生数比较多的低年级使用,一定要注意把音量控制到最低。
拒绝偏爱
我就读的小学就在我们镇上,这个镇离市区有二十多公里。我的数学老师,人到中年,他是个在当时农村孩子眼里了不起的人物——城里人。
我的数学成绩一直很好,但是我沮丧地发现数学老师几乎从来不对我微笑。如果他本来就是个不苟言笑的老师,或许我也不会一直记得他。但是,其实我一直能看到他温和地微笑——对着班上几个家庭条件好的同学。我一直记得他非常喜欢班上另外一个女生G。老师总喜欢揉着她的短发,对她微笑,批评她的时候也还微笑。那种批评,都听得让人要妒忌!听得出那种批评背后的无限宠爱——那种批评,就如一个父亲在批评自己的女儿一样!女生G长得很白净,当时如丑小鸭般难看的我想:一定是她比我长得招人喜欢,老师才那么对她好的。那个时候的我,很为自己的容颜深深自卑。女生G学习成绩也不错,但是比不上我。数学老师天天邀请她去办公室另外提优强化。有一次学校组织语文、数学知识能力竞赛,选拔六个学生参加市级比赛。我顺利入围, 女生G落选。最后我却被无情刷下,无缘参加市级比赛,换成了女生G。班主任告诉我:数学老师坚持女生G的数学经过了强化训练后会提高很快的。(最后该同学并未在市级比赛中获奖。)我获悉这个信息后无比难过,但是也天真地接受:因为女生G是一直在强化数学,也许再过一段时间她就可以超过我了。后来才知晓女生G的父亲是做生意的,家境很好,她的几个同村同学信誓旦旦说数学老师经常去她家吃晚饭,我小小地吃惊了一下。在我有一天亲眼目睹数学老师在她家和她父亲一起喝酒的时候,心里面有些东西从此轰然倒塌!
怎么可以对学生不公平、不公正?这个反问句,从童年开始,深深镌刻在我的心底。在我成为教师之后,我深信,公平公正对待班上每一个学生,是做教师必须的前提。
不仅如此,我也忘不了数学老师不加掩饰地对女生G的偏爱。这样的偏爱很令童年的我在边上受伤。我觉得,老师的眼里只有女生G。在我成为老师之后,我时刻提醒自己:我要尽量不偏爱成绩优秀、行为乖巧的孩子,至少要做到全班同学面前不能表现出来。我会单独跟个别孩子或者他的家长说:我真的非常喜欢你(这个孩子)。但我不会当着全班学生的面表现出来。班级里的很多事情,我都尽量邀请学习成绩中等或者不好的学生来帮忙:比如发本子、收本子、去我办公室取一样东西。我会主动跟学习成绩中等或者不好的学生打招呼、问好。我希望我的学生不会感觉出我特别喜欢哪一个同学。
拒绝不安全的社交距离
读中等师范的时候,听学姐讲过某中年老师“很色”。那时其实并不懂“色”的含义,也就并不放在心上。读三年级那年,该老师给我们班授课。我坐在教室正中第一排,离讲台最近。有一节课上,该老师讲课时候,讲着讲着摸摸我的头。我很不舒服,但是忍了。因为想,可能这是一个长辈在表达对小辈的友好与喜爱。不过,十八岁的我,很抗拒这样的身体接触,不管对方的初衷是什么。但是,混蛋的是,该老师居然顺着我的后脑勺把手碰到了我的后脖颈。
中等师范要求学生必须练好“三字”,所以我的桌子上摆着一个毛竹笔筒,里面斜斜插着好几枝大大小小的毛笔。当我感觉到此人的手碰到了我的后脖颈上的时候,我想也没想,挥开他的手,并顺手用笔筒当众对着他砸过去!毛笔轱辘轱辘滚了一地!他吓一跳,非常尴尬。一边捡毛笔、捡笔筒,把毛笔插回笔筒放到我课桌上,一边自嘲说:“这个小姑娘怎么脾气这么大?”我冷冷看他,一言不发。我对此人的鄙视从此再没有改变过。
姑且不讨论此老师是无意冒犯还是有意骚扰,他都已经严重犯错误了。因为,他突破了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安全的社交距离。其实,人与人之间的很多矛盾,不就起源于安全的社交距离被打破吗?年幼的孩子们之间,更是因为这个问题,而不断矛盾四起。我因此警觉跟学生明确“安全的社交距离”这个概念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在一届一届的班上,我一次又一次跟孩子们渗透这个话题。
前几天班上又有男生因为“闹着玩”引起的打架事件。所谓“闹着玩”,其实就是一方碰触到了另一方的身体,并不疼痛,却令该学生不痛快,于是从“闹着玩”发展成“反击”,最后就升级演变为“打架”。我当众作了一个调查:
“你会经常碰触到同学的身体吗?”
“你介意别人碰触到你的身体吗?”
“如果别人无意碰触到你的身体,你有什么感受?你会有什么反应?”
“如果别人碰触到你身体,你很不舒服,甚至要生气的,请举手。”——大多数孩子都把手举起来了。还有我。我也举起手,且郑重声明:我不喜欢别人未经允许就碰到我的身体,我会感觉非常不舒服。
我让孩子们环顾一下教室,一起得出了结论:大多数人都不喜欢别人未经允许就碰到自己的身体。
然后我继续谈话:也许有些人不在意被他人碰到身体。但是,在你不清楚对方是否在意的时候,请注意你跟他人的社交距离。说话时候注意不要靠太近,更不要触摸到他人的身体。
我继续调查:“班上哪些同学会经常未经你本人允许就碰触到你身体的?”孩子们纷纷点名。听过之后不免要笑,就是平常爱惹是生非的那些捣蛋鬼们。他们为何一直“惹是生非”?可能真是因为他们不懂得“保持安全的社交距离”这个概念。他们并非蓄意惹是生非,却经常产生这样的效果,其实他们自己也很莫名其妙的!
让孩子们铭记“保持安全的社交距离”,我相信意义深远,绝不仅仅局限于“不跟同学打架”。孩子们此后漫长的人生里,都会因此而获益的。

人们常说:记取一些美好吧。是的,生活中的毒素应该尽力过滤。在我一路的求学生涯里,我遇到过无数个好老师,那些美好我都珍惜。但是,曾经经历的阴影,也的确印象深刻。虽不至于至今依然被困扰,但我的确心疼童年时候的自己。推己及人,看现在的孩子们,我的心,也就更加柔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16 06:27 , Processed in 0.10044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