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00|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国两岸三地视觉素养培养特色及启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25 14:53: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国两岸三地视觉素养培养特色及启示


作者:王凤侠(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江苏南京210097       [摘要]
    视觉素养是一个正在兴起的领域,在“读图时代”需要具备视觉素养,视觉素养的培养在我国两岸三地也已悄然进行,本文就我国两岸三地的视觉素养培养的特色做了描述,并从中得到一些启示,认为视觉素养的培养应与媒介素养结合、应与艺术教育课程结合、应与民族传统文化结合、应利用现代媒体为支撑。以期对视觉素养培养实践有一点借鉴意义。
    [关键字] 视觉素养;视觉素养培养

一、“读图时代”需要具备视觉素养
    不可否认,我们正在进入一个“世界图像时代”,图像作为这个时代的重要特征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视觉体验,人类眼观的欲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传统的“读文”时代变成了“读图”时代。在“读图时代”传统的“看”已经不是一种简单的行为,我们不仅要“看”,还要“看见”,更要“看懂”。那么如何才能“看懂”?又怎样培养这种“看懂”的能力?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了视觉素养的概念,视觉素养(visual literacy)一词最早是由J.戴伯斯(Debes)在1969年提出的,他把视觉素养定义为“指一个人通过看与此同时产生其他感觉,并将看与其他感觉经验整合起来的一类视觉能力。发展这些能力对人类正常学习来说是根本的。当这些能力得到发展时,它们使有视觉素养的人能区分和解释视觉行动、视觉物体以及自然的或人造的视觉符号。创造性地运用这些能力,他能理解和享受视觉交流的杰作。”简单地来说视觉素养就是指理解、创作和交流视觉形象的能力。[1]进行视觉素养教育也就是培养“看懂”的能力,达到“有意味的看”的能力。视觉素养已经成为21世纪学习者的基本素养之一。在视觉文化的影响下,近几年来,我国的大陆、台湾和香港对视觉素养的关注也越来越多,也在不同程度上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成绩。

二、我国两岸三地视觉素养培养特色
    1.台湾地区:
    (1)通过艺术教育课程,培养中小学生的视觉素养。目前台湾对中小学生的视觉素养的培养,从政府到专家学者都比较重视,在理论和实践上也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
    首先,台湾从一九九八年颁布“国民教育阶段九年一贯课程总纲纲要”,将原为单科的美术科、结合音乐、表演等艺术统整为“艺术与人文”科,将艺术学习与人文素养的培养相结合,该课程要达到的主要目标是:第一,使每位学生能透过审美及文化活动,体会各种艺术的价值、风格及其文化脉络,珍惜艺术作品,并积极参与多元文化的艺术活动。第二,使每位学生能了解艺术与生活的联系,透过艺术活动增强对环境的了解;认识艺术行业,扩展艺术的视野,尊重与了解艺术创作,并能身体力行地在生活中加以实践。由于“视觉文化”概念在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且渗透在学生日常生活之中的广告影象、漫画、卡通、国际网络、电玩等,早已拓宽了学生对影象的接触面,因此有学者提出“视觉文化艺术教育”的概念,并主张从精致艺术走向大众艺术,注重学生的批判性思考训练和对民族文化、多元文化和全球性跨文化的重视。在实践中尝试“超广度与超深度视觉艺术课程发展模式”。即以一个或一组“艺术品”为基础,建构一个既兼及深度也顾及广度的艺术教学单元,建构符合“地域性”(如不同族群、文化圈、社区等)需求的课程。
    其次,不少的专家、学者和教育工作者,开始关注中小学生的视觉素养研究,其中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研究所的郭祯祥博士就从艺术教育的视角关注新世纪视觉文化对艺术教育的影响。而戴倩文教师则从国小学童解读绘本图像来研究中小学生的视觉素养,主要从四种不同层次:①事实层次。②诠释层次。③应用层次。④交互激荡层次,来了解不同年级国小学童解读无字图画书之方式及其在解读无字图画书之视觉素养的不同。
    (2)充分利用网络,培养大众的视觉素养。视觉素养学习网http://vr.theatre.ntu.edu.tw),由文建会委和台湾大学戏剧系李贤辉副教授建构的,以提升全民视觉素养为目的,该网站内容包括艺术理论、艺术创作和艺术史三个部分,为读者提供视觉素养以及国内外艺术作品之相关知识。包括:虚拟教室、画家介绍、博物馆集、网络艺廊、教案观摩、参考网站、美育论坛、论坛选粹、学术论文等模块,试图达到以下三个目标:提供视觉素养知识与国内外艺术作品欣赏;提供即时互动的美术教育环境及推广网络学习环境;鼓励学术界以网页为媒介,为社会大众改写学术研究成果。其中的“虚拟教室”系参考教育部所订定的美劳课程范围和美国的美术教育课程内容而设计,包括了鉴赏领域、表现领域和生活实践领域三个学习方向,主要通过美术鉴赏活动、网络多媒体教学活动以及从美术鉴赏与表现活动中,与社会大众进行信息交流与沟通。
    真纳视觉文化网站http://www.sincerephoto.com.tw)真纳视觉文化网由真纳摄影网(创办于1978年)发展而来,主要通过摄影作品来展示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如衣、食、住、行,风土人情,社会景观等,虽然该网站更多的是用于商业目的,但是其丰富的摄影作品和相关知识的资源库,仍可作为大众视觉素养培养的一个有效平台。特别是其2006年的专题《从空中看台湾》以真纳之眼,带领大家发现台湾之美,将台湾丰富的山川水泽、城市发展、地理生态、以更具宏观的角度呈现。使大家在欣赏台湾美景的同时了解台湾文化。
    总之,台湾地区已经充分意识到视觉素养的重要性,通过和艺术教育,以及和现代技术的结合,通过开发和利用族群资源和民间艺术,来提高视觉素养能力。
    2.香港地区:香港地区对于视觉素养方面的介绍主要是通过网站来进行推广的,特别是对“视觉文化”及视觉影象或“动漫画”的关注较多,其本质也是对视觉信息的欣赏、创造和交流的过程。
    (1)香港的突破网站http://www.breakthrough.org.hk),[突破]成立于一九七三年,为一间非牟利青少年文化、教育及服务机构,本着基督关怀全人发展的精神,以综合及整全的模式,提供前瞻、创新的服务,帮助青少年发掘潜质,培育廿一世纪领袖。突破网站以发掘青少年潜质和提高青少年媒介素养能力为主要目的,包括文字、影音等10大模块。该网站也可作为视觉素养培养网站,特别是其中[影音]模块和[文化活动]模块,[影音]是藉原创作品及青少年参与的电子影音媒体制作,让他们在共鸣里得到启迪与盼望。[文化活动]是培具文化反省能力的领袖,内设有演艺厅及画廊,筹办各类艺术展览及文化活动,提高青少年对视觉艺术的欣赏。
    (2)大专动漫画联会,成立于一九九七年四月,由香港大学、香港教育学院、岭南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及香港浸会大学七间大专院校的动漫画学会组成。主要通过动漫欣赏、动漫创作和动漫知识问答来提升动漫画的地位,传播动漫画文化,从成立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七届大专动漫画问答比赛和三届全港动漫画问答比赛,从2003年开始举行全港动漫歌唱比赛。并发展了[动漫联盟]、[动漫同人志]等数十个网站。
    3.大陆地区:大陆地区直到近几年才有学者提出视觉素养这个名词,而且对应的理论研究还很缺乏,但在我们的教育实践中却早已渗透其中。最明显的是体现在基础教育中,在基础教育中利用美术教育课程、综合实践课程和信息技术课程等,融入对视觉信息的解读、表达和交流的能力。近年来也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大学生的视觉素养的培养,在大学阶段开设相关课程,并已有初步成效。
  (1)基础教育中对视觉信息的解读、表达和交流能力的培养。在基础教育中,主要是通过美术教育课程来提高中小学生视觉信息的解读、创作和交流能力:在《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中明确提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通过对美术知识的学习,理解和运用视觉语言,更多地介入信息交流”,美术教育的目标是“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在该《标准》里根据不同的年级分为4个阶段,但不论是哪一阶段,都是从“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来进行的。在“造型·表现”领域主要运用形、色、肌理和空间等美术语言,通过看看、画画、做做,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在“设计·应用”领域主要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制作;在“欣赏·评述”领域主要通过欣赏、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并能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在“综合·探索”领域,利用造型游戏的方式进行无主题或有主题的想像、创作、表演和展示。由此可见,在美术教育里已经融入了视觉素养教育的内涵。
    (2)大学教育中的视觉素养培养情况。在大学生的视觉素养培养方面,南京师范大学视觉文化研究所的张舒予教授走在国内前列在南京师范大学面向教育技术专业研究生开设了“视觉文化与信息技术”必修课,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了“视觉文化素质教育”公选课,以提高视觉素养和唤醒“文化自觉意识”为目的。在“视觉文化与信息技术”课程中,结合民族传统的视觉文化资源,从对视觉资源的解读和视觉资源的开发两方面入手,让学生自主开发我国历代的视觉资源,并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呈现出来。在“视觉文化素质教育”公选课上,开设了“思维导图”、“服饰文化与媒介素养”、“影像文化与媒介素养”、“闪客文化——flash”以及“中西绘画比较等专题,来提高本科学生的视觉素养水平。为便于交流和理论研究还建立了资源实践网:“视觉文化”网站(http://www.fromeyes.cn)。

三、启示
    纵观我国两岸三地的视觉素养培养,不论是从其已经进行的情况还是其发展的趋势,都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示,这主要表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
    1.视觉素养与媒介素养相结合。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价能力、创造和制作能力以及思辨的反映能力。[2]在“读图时代”,大量视觉信息充斥社会的各个角落,对视觉信息的选择、理解、评价以及创造成为媒介素养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方面,这与视觉素养的目的就有了一些共通性,而且从香港和台湾的现状来看,已经有将视觉素养的培养放在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和相关的网站来进行(如香港的突破网站,台湾的政大传播学院媒体素养研究室)。而且,从可行性方面来说将视觉素养与媒介素养的培养结合起来,是扩大视觉素养宣传面和提高大众的视觉素养的一条捷径。因为不论是香港、台湾或是大陆,媒介素养教育都已在轰轰烈列的进行,而且还都有一些做的比较好的,知名度比较大的媒介素养的网站,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媒介素养原有的资源,来推广视觉素养的相关知识和提高大众的视觉素养。
    2.视觉素养与艺术教育课程相结合。台湾、香港和大陆的视觉素养培养最主要的一种途径就是通过艺术教育课程来实现的,如台湾的“视觉文化艺术教育”,大陆的美术教育。如何通过艺术教育来提高视觉素养,以及如何将视觉素养教育融入原有的艺术教育课程中,这已经引起教育界广泛的关注,2003年12月18日—21日,在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举行的第四届海峡两岸美术教育交流会(Th4th Annual Cross-strait Art Education Symposium),就以“视觉文化与艺术教育”为主题,来自台湾、香港和大陆的学者探讨了如何在视觉文化语境下进行艺术教育,探讨了在视觉信息大量冲击下,艺术教师如何引导学生选择图象?如何培养学生有批判性的头脑?如何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和生活素养?因为艺术教育课程自身特点,能提供视觉素养相关知识,相信随着众多专家、学者和学科教师的关注,会更多地在艺术教育课程中渗入视觉素养能力的培养。
    3.视觉素养与民族文化相结合。综观台湾和大陆的视觉素养培养,无一例外的都非常关注民族传统文化在其中的作用,台湾提出在进行视觉文化艺术教育的时候要关注族群文化,大陆地区在美术教育课标中也明确提出要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在张舒予教授对大学生进行视觉素养培养时,最大的特色之一就是关注民族的传统文化。视觉素养培养与民族文化结合是“读图时代”的必然,也是历史的必然。因为在全球化进程中,我国和所有非英语发展中国家一样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在国际化的进程中传承并发扬本土的民族文化?我们要利用“读图时代”带给我们的机遇,利用图像有着文字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以及图象的易读性,将我们传统的民族文化,特别是一些优秀的视觉资源呈现出来,不仅可以提高受众的视觉素养,更深层次上又可以唤醒受众的“文化自觉意识”,还可以让世界了解我们。
    4.视觉素养以现代媒体为支撑。现代媒体是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为主的媒体形式,现代媒体的优势有:(1)现代媒体表现形式丰富多样,能呈现出文字、图象、声音乃至视频和动画等信息,可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绘声绘色轻松愉快的情景。(2)交互性强:多媒体信息是超文本结构,克服了传统的线型结构的缺陷,,使学习者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选择内容,有利于培养学习者的扩散思维方式和思维积极性。(3)突破了信息传播的时空界限,大大地丰富和完善了信息内容,开阔了教学视野,使学习者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学习时间。使学习途径更广泛,为教育社会化,终身化创造了条件。在大众传媒高度发达和网络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充分利用现代媒体的优势,进行视觉素养培养,可达到两方面的目的,一方面,可以利用计算机等现代媒体开发视觉教育资源,呈现视觉教育资源,另一方面可以利用网络传播的快速、范围广进行大众视觉素养的培养。而且在目前几乎没有设置专门的课程来进行视觉素养培养的时候,利用网络来提高大众的视觉素养能力,是最行之有效的途径。
    总之,视觉素养是一个新的正在发展中的领域,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论证研究。视觉素养的培养也还需要相应的理论基础和进一步的实践研究和总结。对于技术、网络在培养学生的视觉素养过程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视觉素养、媒体素养、信息素养三者之间有何关系?视觉思维与视觉素养的内在联系是什么?这一系列问题还有待于解决,但是在“读图时代”,视觉素养及其相关领域的研究将为教育技术工作者提供一个全新的研究视角,为教育技术开辟一个全新的领域,所以我们教育技术工作者不能漠然视之,而应密切关注,更应“有所为”。

注释:
[1]张倩苇.视觉素养教育一个亟待开拓的领域[J].电化教育研究,2002(3).
[2]陈文敏.信息时代的高校媒介素养教育[J].当代教育论坛,2005(10).
参考文献:
[1]郭桢祥.视觉文化与艺术教育——台湾地区实施“视觉与人文”课程的现状与思考[J].中国美术教育,2004(5).
[2]狄智奋.对话“视觉文化”——第四届海峡两岸美术教育交流会[J].中国美术教育,2004.2
[3]戴倩文.国小学童解读绘本图像之视觉素养研究[J].http://203.71.167.144.
[4]国家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
[5]http://www.fromeyes.cn,视觉文化网站.
[6]http://vr.theatre.ntu.edu.tw,台湾视觉素养学习网.
[7]http://www.sincerephoto.com,真纳视觉文化网站.
[8]http://www.breakthrough.org.hk,香港突破网站.
[9]http://www.mediaed.nccu.edu.tw,台湾政大媒体素养研究室.
2#
 楼主| 发表于 2013-1-25 14:59:03 | 只看该作者
视觉素养的哲学文化根基 刘桂荣 闫树涛  








摘要:视觉素养的研究和实践在国际上已有很大发展,但国内尚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视觉素养的营建不仅是视觉能力的培养,更在于其根基和归趋的奠定、视觉思维结构的和谐及视觉性的内置,在于本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滋养和浸润。此种哲学维度的省思和文化血脉的根植,使人们在视觉文化的生存中、在视觉素养的建构中获得性灵的提升及生命的意义呈现。
关键词:视觉素养 视觉文化 视觉思维 视觉性
一、视觉素养的现状及其内涵的界说
"视觉素养"在国外的教学与研究已经很普遍。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曾秉持"思维是视觉的"观点创校办学,将视觉经验和操作经验结合进行直观教学。在1947年厄尔. c .凯利的《为真实的教育》中,探讨了视觉经验对教育的意义,该书成为视觉素养的重要参考读本。1967年柯达公司出版《视觉是一种语言》的杂志,这被视为视觉素养运动的转折点。1969年,美国召开了第一次视觉素养会议,参加会议的威廉姆·布里斯托认为此次会议是十年间最重要的教育会议,后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国际视觉素养协会一一研究视觉素养的专门组织。此学会每年召开一次会议,会议成员的学术领域非常广泛,涵盖了艺术、科学、交往理论、媒体研究、建筑、商业、教育、心理学、语言学、哲学、文化人类学、计算机应用等。显然,视觉素养已经不是某个单一的学科所能成就的,它是一种多学科领域的综合、交叉、荟萃和融合,这一态势既呈现了其前所未有的难度,也彰显了它所蕴含的勃勃生机。在视觉文化的宏阔语境中,在现代日益视觉化的生存境域中,对视觉素养的研究和实践的推进亟待进行。
  目前欧美一些国家,视觉素养教育作为教育体系中正式的教学科目已经覆盖到小学、中学到大学的全过程,研究生有视觉文化的专业,课程涵盖了视觉文化的理论和实践,学生可在综合的理论学科和技术含量相当高的实践层面上进行学习和研究。我国的香港和台湾在视觉素养的教青上也有很大的进展,但在内地,视觉素养的教育和研究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就目前情况来看,视觉文化的研究虽然已经蓬勃兴起,但基本上还是处在译介和初步探讨的阶段,理论上很少有创建性的思想出现,在这种情况下,视觉素养似乎并没有充分进人学者的研究视野,更不要说成为教育系统中的一员。在我国中小学的教育中,视觉素养的教育几乎是一片空白,在大学的教育中,视觉素养的理论和实践的课程只停留在艺术学院的一些相关专业上,有些是在公共选修的课上可寻觅到一点蛛丝马迹,但基本上是被边缘化、被他者含化的状态。令人欣喜的是,南京师范大学视觉文化研究所已经率先在国内教育技术界开展了将视觉素养培养与民族文化传承相结合的探索,但这种情况毕竟还是凤毛麟角,从整体的科研和教育现状来看,还远远不够。现时代,视觉文化已经成为一种主要的文化样态,并日益建构着人们的生存,但人们生存于其中却并不能完全地主宰自我,因而,困惑与茫然、浮躁与失落、狂欢与苦闷充斥着人们的生命历程,因此,对视觉文化的研究,对视觉素养的培育已经成为一种迫切的使命。
那么何谓"视觉素养"? "视觉素养" (Visual Literacy ) 为J .戴伯斯( John Debes) 于1969 年首次使用。John Debes 是国际视觉素养协会( International Visual Literacy Association) 的创立者之一, 他对"视觉素养"的界定作为国际视觉素养协会认同的概念被广为传播和接受。戴伯斯认为,视觉素养指的是人通过观看并同时拥有和整合其他感知经验而培养起来的视觉能力,他肯定这种能力对于人的学习来说是基础性的,具备了这种视觉能力,人们就能够辨别和理解视觉动态、视觉对象以及自然或人造的视觉符号,而这种能力的创造性地运用,可使人们能够相互交流、理解,并能够享受视觉传播的经典作品。[1]这种将视觉素养解说为一种视觉能力的思路一直被后来的学者所沿用。如威尔曼(Wileman)认为, 视觉素养是阅读和理解所看到的信息的能力;平克尔( Pinkel) 认为视觉素养是通过视觉基本要素理解形象的意义和成分的能力。从目前对视觉素养的研究来看,尽管学者关注的层面不同,但视觉素养的能力指向几乎是一种共识,这种能力包括信息的获得、识别,视觉对象的理解、分析、鉴赏,思维的应用,视觉交流、学习以及视觉形象的解析。Dake曾总结了美国所有教育层次的50个视觉素养课程,并从中总结出20个相关主题,虽然各有千秋,但基本上体现在信息技术和现代媒体的支撑以及视觉心理、生理、语言的能力上面。这种对视觉素养的界说成为一种主流的理论,为视觉素养的研究和教育的普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应该说这种理论是有所不足和偏失的。那么对于视觉素养,我们该如何来认识,如何界说才能彰显其存在的意义和精神的价值?究竟以怎样的维度诠释才能生成、奠基并朗现其叩问生命的意义?所有这些追问都值得进一步的深思。
二、视觉素养的哲学叩问
现代世界是一个图像化的世界,是一个视觉因素无所不在的世界,人们现世的生存是一种视觉文化主导的视觉生存。在这样的生存境域中,生活被奇观化、娱乐化、消费化及制造化了,看与被看、娱乐与被娱乐、消费与被消费、制造与被制造建构着现世的生存。同时,真实与幻化、建构与解构、在场与缺席、可见与隐匿、敞视与遮蔽、纯粹与混合、平面与深度、差异与雷同、欢聚与别离、激情与冷漠,等等,构成了视觉文化的表征,这是现时代文化生存的特有景观。但相对于视觉文化的盛行、视觉生存的主宰,我们的视觉素养的现状是令人震惊和痛心的,这就使大众无力面对种种强悍的视觉冲击,更无力面向其中的种种问题从而直刺其项背,因而,只能被一股股不断涌现的视觉浪潮所裹挟,也只能在这种裹挟中茫然和困惑,看不清自己,也模糊了他者。因而,反思和叩问就成为一种时代的必然、一种使命的卓然,同时它也是视觉素养应有之本然。
叩问之一:视觉素养的根基与归趋何在?
通过对视觉素养审理,我们看到,目前对视觉素养的界说基本上是一种能力的强调,那么,如果进一步地追问: 人类为何要培育这种能力? 具备这种能力的最终目的何在?这便涉及到视觉素养的根基和归趋的问题,这种问题的实质关系到对人性的完满性的建构、对生存的意义性的追溯以及对生命自身的精神性的铸就。
可以说,自从人类能够以其智慧、以其思想来确证其自身以来,都在不同的层面上追问、诠释和关爱着人性的母题,都在不同程度地解说、营建着生命的意义。人是什么?人生的意义、目的何在?我们应该怎样的生存?我们的生命意味着什么?人最终将要归向何方?伴随着这种种的追间,人类踏上了艰难求索的人生旅途。时至今日,当视觉文化来临并主宰着人类的生存之时,人类的心灵似乎已经被这些太沉重、太深邃、太遥远、太劳心的问题搅得太疲惫、太困顿、太迷茫,因此,休闲自己、娱乐自己、快乐自己、放逐自己,悬置思索、放弃追问、膨胀感性、驱逐理性,所有这些不仅是一种时尚,而且已经成为生命的"真谛"。人类正经历着文化精神和生命意义流放的过程。为此,倡扬视觉素养的培育已是当然与应然之举,但更应强调指出的是,视觉素养不仅仅是能力的培养,更是人性美善的根植,是意义生存的标的,是生命精神的升华,这不是要抛却感性的快乐,不是放弃形象的适意,而是追求生命自身的和谐生存,是彰显人之为人的意义所在,能力的拥有不是目的,而是完美人生的手段。因此,明确视觉素养的根基与最终的归趋,是今后实施视觉素养培养的基点所在。
叩问之二:视觉素养中视觉思维的结构何为?
视觉,在西方的文化传统中,一直被看作是理智活动的同伴,是最为高贵的感官,它类似于光源,能赋予对象以生命。这种视觉中心主义的文化传统,强调视觉的反思、抽象、净化、审美等功能,这在认识论、道德论、审美论等各方面有着深远的影响。1954年,美国现象学家汉斯·乔纳斯( Hans Joans) 还在一篇题为《高贵的视觉》的论文中谈到视觉的这种高贵的功用"只有视觉能够提供感觉基础,通过这一基础,心灵才能产生恒久的观念,或者说永恒不变和永远存在的观念","因而视觉所及之处,心灵必能到达" [2]( P519) 。但是,随着视觉文化的到来, 视觉中心主义备受质疑,并逐渐被一种反视觉的倾向所取代,尤其是在法国,自柏格森开始,到萨特、梅洛.庞蒂、列维纳斯,再到拉康、福柯、德里达和巴塔耶,尽管各自观点不同,但对视觉的高贵性的质疑却是一致的。[3]( P7-8 )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学者w ·J· T·米歇尔在解释何谓视觉文化时谈道"视觉文化是指文化脱离了以语言为中心的理性主义形态,日益转向以形象为中心,特别是以影像为中心的感性主义形态。视觉文化,不但标志着一种文化形态的转变和形成,而且意味着人类思维范式的一种转换。" [4](P7)显然,这种思维的转换即是由理性主义向感性主义的行道。但是,在视觉文化的主潮中,在视觉生存的营建中,理性真的可以被放逐吗?感性能够主宰人的生命吗?我们的视觉素养中可以有理性的缺席吗?实际上,曾提出"视觉思维"这一概念的阿恩海姆就曾明确表示"一切知觉中都包含着思维,一切推理中都包含着直觉,一切观测中都包含着创造。"[5](P5) 他认为, 在理性认识与直觉认识之间并没有必要,也不一定总是冲突或矛盾的,理性与感性之间是互补而存在的,是可以实现内在的交汇和融合的,只有这样,伟大的思想才能产生。受阿恩海姆《视觉思维》一书的启迪,以训练创造性思维见长的美国心理学家麦金在其《体验视觉思维》一书中,把视觉思维看作是一种借助于观看得到的意象、心灵所想象的意象及构绘获取的意象三种视觉意象进行的思维,是一种以视觉意象为中介进行创造的思维模式。他的这些思想对美国在视觉素养方面进行的教育改革以及文化的走向具有深刻的影响。P.格林威也曾突出了视觉思维在视觉素养中的核心作用。因此,当我们面对视觉文化的滚滚浪潮时,绝不应仅仅停留在感性的狂欢和陶醉之中,这就要求在视觉素养的培育中,不应局限、滞辖在感性直观的界域。视觉连通心灵,视觉同样构建生命,只有感性直观和本质直观联袂,才能成就人之本真的生存,感官的享受及心灵的朗现都是人之生命的所有。
叩问之三:视觉性对于视觉素养的意义何在?
人类现世生存的社会,无论是本雅明的"图像增殖"、海德格尔的"世界的图像化",还是居伊·德波的"奇观社会"、鲍德里亚的"拟像",无论是学者的描述,还是现实生存的感受,都喻示着、表征着这样的一个共同点:视觉性的在场。那么,何谓"视觉性"?所谓的"视觉性"不是指物的形象或可见性,而是"使物从不可见转为可见的运作的总体性。这种总体性既包括看与被看的结构关系,也包括生产看的主体的机器、体制、话语、比喻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还包括构成看与被看的结构场景的视觉场。总之,一切使看/被看得以可能的条件都应包含在这一总体性之内"[3](P14)。这种总体性即是一种视界整体的建构,也是意义生存的在场性和生产性,因此,视觉性是敞开、敞视和遮蔽、隐匿中生产着、建构着人们的现实生存,并挖掘着生命内在的精神质地,导引着人类未来的归途。因而,视觉性必定具有反思性和质疑性的特质,它不仅质疑和反思视觉的纯粹性和优先性、经验性与内在性,而且对看与被看的权力运作关系和机制进行审视,更为关键的是,通过这种视觉性特质的彰显,使人在不断地叩问中澄明自身。视觉文化的研究不仅是聚焦在视觉作品上,更是将视觉性作为一个基本内核。基于此,视觉素养的培育和研究应随着这种理式的转换相应地由注重能力、探究作品而深人到视觉性的层面。
  视觉性对于视觉素养的意义是一种内置性的、精神建制层面上的。视觉素养意义上的"看"是具有阐释性和建构性的,是依托性灵、承载情感、成就生命的。在"看"的过程中蕴涵和呈现着多种可能性的机制和动力性的光源,而视觉素养就是要发掘、显现及创制这些机制和光源,同时也在这种光源的普照下朗照自身,而这些必然是在视觉性的反思和质疑中被成就的,正如英国文化批评家霍普·格林赫尔( Hooper Greenhill)所说, 视觉性所关注的是这样一些问题,如"是什么东西形成了可见的方面,是谁在看,如何看,认知与权力是如何相互关联的。它所要考察的是作为外部形象或对象与内部思想过程之间的张力的产物的看的行为。" [6](P14)在现实的生存中,是谁在看,是什么构成了看,看的意义何在,看者是其自身还是被制造的他者,人在看中是利用了技术还是技术的产品,这种产品在何种层面上、何种程度上、何种意义上通过何种过程成为了商品,这种商品又是如何引导着、成就着消费,消费通过何种的视觉符号和影像手段在回复、导购、生产和预谋着产品,如此等等,所有这些过程和谋划、所有这些成就和问题、所有这些智慧和缺陷,都先行和内在地决定着视觉素养的建构。那么,视觉素养究竟立基于何地、如何成就自己、依凭于何种精神的支撑?视觉素养的塑造者以及塑造对象在这种过程中又如何确证自己的根脉和归途、如何创造并主宰自己的生存、如何在解读视觉密码的同时完美地读解生命的密码?所有这些质疑的同时也建构着视觉素养的历程,视觉素养正在途中,任重而道远。
三、视觉素养的文化根脉
当人们说今天的文化是视觉文化的时候,往往是从后现代文化以及全球化的角度来言说,当人们讲到视觉素养的时候,也是基于这样的一种文化态势。这里有两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应引起警醒:其一,视觉文化也好,后现代文化也罢,都有一个本土的、"原生态"的文化语境和文化生存的境域问题,也就是说,当人们对现世的文化生存进行界说、探索的时候,应首先明晰自身的文化根脉,确立自身自1文化土壤及文化语境,进而探究视觉文化或后现代文化的本土化问题。其二,在这种文化语境下的视觉素养,不能是一种被多元文化所裹挟的角色,因而,它不能成为一种被动接受者,而应是受其自身的文化源泉所滋养、所孕育而生成、挺立起来的-种精神生命的内化和内存。明确于此,才能拥有一种生命的根基和支撑。
  但是,自从民族的生存危机凸现以来,民族文化也几乎被连根拔起,不断遭受着质疑和颠覆,时至今日,民族文化的危机和困境仍在加深。一个民族的文化是以其内在的精神生命为根基并以此来融汇众流、汲取滋养来延续、深化和壮大自身的,它不仅存在于人们的行为方式和观念之中,还内化于政策的制定、制度的建构、管理的实施以及教育的历程。但令人遗憾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不论是在大众层面还是精英层面,不论是日常行为还是制度、政策的营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被忽略、被剪裁、被挤压、被边缘的境遇,甚至在被歪曲、被利用、被娱乐、被玩弄中呈现,其真正的精神生命在这种种的遭遇中被遮蔽了,被淹没和戕害了,乃至其文化土壤也在迅速地随之贫癖化、无机化、板结化和荒漠化。透析当代视觉文化的创制、生产、传播和接受的种种环节,我们清晰地看到传统文化的悲怜处境,这种处境不禁使我们疑惑:现时代究竟是什么使得国人与自身的文化根脉相疏离?民族文化精神的元气血脉难道真的不再鲜活有力?越来越浓重的文化悲凉难道不会触动、鞭挞堪称为国人的魂灵?这种种的困惑时常会搅动着人们的心灵,进而化为一种深深的文化忧患。忧患已经不仅是一种感情的流露,也不仅是一种使命和责任的表征,而是一种生存的样态,一种生命的汲汲叩问。因而,在这样的文化语境和生存样态中来谈视觉素养,那么,视觉素养就不仅仅是个人生命的,它也是文化生命的,不仅是接受者的,同样也是教育者和创作者的,不仅是精英层面的,也是大众层面的。
视觉素养,从根本上说,是一项根植精神生命的事业,它生成于视觉文化的境域,但却根生于人类自身的生命营建和追溯,因此,视觉素养在未来的行程中应确立自身的文化根脉。
首先,在视觉素养的建构过程中,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精神贯穿其中,并以此为文化的根基和支撑。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精机有着鲜活的生命力,是一流动欢畅之大变伴。她内蕴于中国传统的哲学美学、艺水、文学等领域中,并通过这些精神的媒质而延脉、显现自身,并进行魅力的绽放。在中国的文化精神中,儒家的激扬蹈励、放旷高举的真挚情怀和生命的崇高,道家的冥然物化、自然优游的天全之美,禅宗的圆成自性、空灵淡远、幽深静逸的宇宙人生,骚韵的唯美与感伤、超迈与烂漫的生命绝响,所有这些都构成了中国精神生命的性灵气脉,哲思深蕴、诗意浓浓、艺境澄澈,充盈着生命的妙悟,荡漾着性灵的清泉,朗照着觉慧的灵光,沁人心脾、身心快慰,这是一种基源性的存在。因而,将此种存在蕴涵在视觉素养的各个环节和层面,使其主宰、完美人们现世的生存,就不仅是一种教育的使命,更是一种生命的营建。
其次,视觉素养不仅仅面向接受者,而应从创作者、生产者、传播者、接受者多个层面入手,有一个整体性的建构,防止任何一个层面成为文化的缺氧者。以游戏和动画为例,目前,日韩和欧美的游戏和动画在中国具有绝对的优势,而这种现象的背后是其文化的潜人。此种视觉文化的困境绝不仅仅是接受者的问题,尽管这是相当重要的层面,困境的根源在于其制作者丢弃了本有的文化根脉,在无根的飘浮中追逐、模仿他者,这样便失去了创制的活水源头,创意没有,当然也就限制,甚至是误导了生产和传播,因而,也难以引领和主宰接受者的心灵。基于此,视觉素养应做的是:从源头引出活水来。
  第三,视觉素养的营建不可能是孤立存在的,它是多种学科、多种领域的融合交叉而共同建构的,所以,视觉素养除了纳入到教育系统外,还在文化产业、媒体传播、经济技术以及管理与政策的制定等链条上运行,在广阔的视野和多元的互动中进行成就,也就是要有一个和谐的文化生态环境及良好的运行机制的保障。因此,通过视觉素养的这种运行和成就,传统文化的精神生命就会得以根植和生长,从而主宰世人的生存。当此之时,视觉文化中的各种文化因子的提取都会在一个良性的文化生态中进行,传统不再只是一种乡愁的表达,而是一种生存的必需,一种生命之所从来的自然的精神形态,每一个受其文化滋养的人将既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是能在活水源头的涵蕴中进行开拓创新的人,是能在价值和信仰的支撑下昂然挺立自我主宰的人。这是对传统文化精神生命的召唤,更是对视觉素养的期许。视觉素养的营建是一个系统工程,在现世的行程中,使命在肩,任重而道远。这是一项恢宏而崇高的事业,它将要铸就美丽,建构意义,完美生存,成就生命。
参考文献:
[1]国际视觉素养协会网( International Visual Literacy Association),
http://www.ivla.org/olg_what_vis_lit.htm.
[2]Hans Jonas: “The Nobility of Sight”, in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14-4 ,1954.
[3]视觉性与视觉文化一一视觉文化研究的谱系[A]. 雅克·拉康,让·鲍德里亚:《视觉文化的奇观-一视觉文化总论》[C] .吴琼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北京,2005 .
[4]周宪.读图、身体、意识形态[A].文化研究:第3辑[C].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5]阿恩海姆. 艺术与视知觉[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1984 .
[6]Hooper Greenhill: Museume and the Interpretation of Visual Culture ,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2000.
3#
 楼主| 发表于 2013-1-25 15:04:22 | 只看该作者
信息技术支撑下的视觉素养培养(上)
张舒予  朱静秋
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江苏南京 210097
摘要视觉文化的价值正在日益凸显。视觉素养已经成为信息时代的大众基本文化素养。教育技术工作者必须具备的视觉素养的特殊性和迫切性体现在三个方面:学习资源开发建设之必需、视觉教育发展之必需、教育技术自身专业发展之必需。
关键词】信息技术;视觉素养;视觉文化;多元审美观
读图时代来临,视觉文化的价值正在日益凸显。科技进步与传媒发展改变了信息传播的形态,也改变了人们接受信息的方式。现代国民除了需要具备传统的文字读写能力,还必须具备读图和用图的能力,方能适应当今视觉传播发达的生存环境。视觉文化成为当代文化的主流形态,对人们耳濡目染,影响持久深远。对视觉信息的处理能力在生活中的普遍需要,使得视觉素养成为信息时代大众的基本文化素养。然而,人们对视觉信息的“读、解、用”的能力和修养需要经过长期的培养训练和文化熏陶才能提高。这是当代教育所面临的新挑战。信息技术支撑下的视觉素养培养的理论与实践理所当然地应成为教育技术工作者必须关注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新领域。
一、信息时代“美”的意义回归和多元审美观
1.美是广义的
纵观美学发展历程,历史上很多的思想家和哲学家都为美学的发展提供了思想资源和方法的支持。然而,世人对美的认识却经历了多重跌宕起伏。穿越历史的迷雾,可从人类思想资源中最大限度地汲取经验教训。在古希腊时期,柏拉图曾经以那个时代的思维与语言方式揭示了“美的本体”,启动了对于“美的本质”的抽象思辨。在柏拉图那里,“美”的理念是完整统一的概念,能够体现真理,具有本质力量。柏拉图的“美”是一种广义的美:所有显现宇宙本质、规律与力量的大自然现象和探索真理、体现真理的人类活动都在美的范畴。可是,亚里士多德的批判与重新解释,背离了柏拉图的精神真义。亚里士多德采用了“二分法”,将完整的美分裂为“理性的美”和“感性的美”两部分。正如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的:“亚里士多德是第一个以独立体系阐明美学概念的人,他的概念竟雄霸了2000余年”。从此,美的广义概念变成了艺术美的狭义概念,对本质美的追求演变为对形式美的探究。美学被引向了一条“二元对立”、充满矛盾的漫漫征程。“二元对立”观念促成了分离割裂的传统思维习惯,给“美学”带来一种狭隘和平庸化的结果,导致思辨、哲理、科学等抽象的内容从美的范畴里剥离出去,对美的探求被局限于对形式美和直观美的追求上。
实际上,人的思维是综合性的活动;不能简单地分割为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而是各种思维方式的交织互动。人的审美活动也鲜明地具有感性和理性交织的特质。不管人们是否意识到,每个人的内心都潜在着一种对精神美感的渴求——这就是人类区别于其他生命的一种最高层次上的精神差异,这种差异甚至超越工具和语言的使用所带来的差异!由于长期以来人类的精神追求难以达到内心所渴望的高度,由此造成人性的分裂、思想的痛苦和对生命意义价值的质疑。席勒曾经深刻反思现代人的“人性分裂”困境与艺术理论上诸多“二律背反”现象的内在原因。他发现:就单个人来衡量,现代人和希腊人的人性价值不能比,“因为希腊人所获得的形式是来自把一切联合起来的本性,而现代人所获得的形式是来自把一切分离开来的知性”,现代人“不是把人性刻印到他的自然中去,而是把自己仅仅变成他的职业和科学知识的一种标志”。
黑格尔意识到美学的某些先天不足,认为美学应称之为艺术哲学,要以哲学的方法来研究艺术。可是仅仅有哲学的加盟是不够的,因为方法的改进并不能弥补内容的缺憾。审美既然是一种人人都不可缺少的精神生活,就应该让所有的学科、所有的知识、所有的生活内容都融人到美学的范畴里来。
历史的车轮前进到信息时代,人们发现:其实“美”无处不在。“美”并不仅仅存在于艺术中,“美”可以存在于大自然——无论是宇宙之浩渺无垠,还是荒漠中一棵小草之柔弱;“美”可以存在于人的内心——无论是抽象思辨的逻辑推演,还是剪不断、理还乱的淡淡乡愁;“美”可以存在于和谐的动作中——无论是一举手还是一投足;“美”可以存在于科学中——无论是数学,还是物理。美既然是一种人人都不可缺少的精神生活,就应该让所有的学科、所有的知识、所有的生活内容都融人到美学的范畴里来。审美的意义回归即对“广义的美”的重新认识,使人们在创造美的活动上发生了根本转变。美的创造活动不再是艺术家的专利,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均有美的体现,即使是丝毫不具备任何艺术细胞和艺术背景的人也都在时时发现着美,创造着美。
2.视觉审美与多元审美观
在今天,新的审美观念为我们指出了新一轮生活驶往的方向,不了解这一点就只能站在主流社会之外观望,却没有话语权为自己确立应有的地位。“广义的美”的意义回归使得信息时代具有新的多元化的审美观念,视觉审美则成为信息时代多元审美观的极其重要的、不容忽视的一部分。时代要求我们必须具备视觉审美能力。所谓视觉审美能力,哈罗特·威廉认为是对作品“做出审美与意义的判断,从各种景象中区别好坏真伪”的能力,其中包括对视觉对象的形式和内容两方面的审美判断。多元审美观是迎合视觉文化时代发展需求而产生的,即要求我们不仅仅关注美术馆、博物馆等传统的艺术作品与审美资源,还要关注日常生活中的建筑、服饰、标志、卡通、招贴以及环境装潢等各种丰富多样的视觉经验。因此,视觉文化的建设凸显为具有时代特色的文化发展之必需。综合运用视觉文化形成人的心理结构,促进人的本质发展。
在视觉文化日益凸显的社会生活环境下,人类的,视觉经验与阅读行为在发生转向:由基于印刷文本的阅读逐渐转变为基于视觉图像的解读。由此引发阅读对象、阅读方式、阅读性质以及阅读心理和功能价值等多方面的重大嬗变。视觉文化新形态与人们传统视觉经验之间鸿沟的存在令人迷惑不解。“看”,不再是个简单的问题,事关人们的文化素养与生活质量。最先提出“图像转向”一词的威廉·米歇尔指出:“观看(看,凝视,瞥,眼,查看,监视和视觉快乐)或许与各种形式的阅读(破译、解码、翻译等)一样,是个很深刻的问题。”“视觉经验”或“视觉素养”的问题用文本模式是不可能得到全面解释的,必须研究和建立相应的图像理论。而且这种图像理论显然不能局限于传统的艺术和美学的范畴,必须与社会、文化、大众教育和大众传播走向融合。
美学发展需要多学科的学者参与,更需要自身学科的跨学科发展——美学终于在20世纪逐渐融入到更广阔的文化研究之中,这是美学自身内在逻辑发展的必然。这也是我们的教育必须要改革的内在逻辑——人的知识结构必须要拓展.要突破专业与职业的狭隘局限,要身心自由地扑向真理,去体验那崇高的精神境界。如此,才能够实现人人对美的追求和体验,才可能使得“审美具有令人解放的性质”。
从历史的观点来看,传统的中国人也具有古希腊人的那种“把一切联合起来的本性”。中国艺术文化的传统长期以来都是混生的、综合的。如书画本是一体,诗词音乐一家,说唱戏曲等都是综合的艺术形式。在中国传统文化理念里,“智者”必须为“仁者”,“大仁”方有“大智”。这“大仁”不仅含有“道德”的意义,也包含着“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大智慧。凡是中国的名人大家,其共同的特质都是“博学”而非“专家”。遗憾的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虽然生生不息地影响着世代中国人,但在近代却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传统文化之精华并未能对世界产生应有的影响。在世界迈向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应当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发掘、传承并发扬光大,为世界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视觉素养培养的价值和意义
视觉文化时代使我们处于一个视像膨胀的“非常时期”。“眼见更为重要”,人类的经验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视觉化和具象化了。
视觉素养成为信息时代的大众基本素养。如今,对视觉信息的感受与处理能力在生活中普遍需要,视觉素养能力的高低将自然而然地影响人们的生活情趣与生活质量。对“美”的“解蔽”,不仅需要“明亮”的眼睛,更需要“敏感”的心灵。视觉素养培养成为必需关注的国民教育问题。艺术已走出象牙塔,视觉素养不再仅仅是艺术工作者的专利。许多人看似缺乏艺术细胞,却并非与视觉素养无缘,同样具有视觉素养的可塑性。现代社会分工中,除了专业艺术工作者,还有相当多的职业需要具备视觉素养能力进行相关的创作,如教师、大众传媒、各类设计(城市建筑设计、服饰产品设计、包装用品设计、广告影视设计、网页设计等)。他们所具备视觉素养能力的高低将深刻而广泛地影响社会的文明风貌和人们的精神状态。大众对视觉信息的“读、解、用”的修养和能力,需要经过长期的培养训练和文化熏陶才能提高,而提高的效果如何则取决于进行相关创作和应用的工作者的视觉素养。
美国艺术心理学家阿恩海姆在《视觉思维》一书中曾说:“在那些致力于培育自己的感性能力的人中——艺术家——有不少人对理性采取不信任的态度,认为它是艺术的敌人;另一方面,那些从事理性思维的人,又喜欢把理性思维说成是一种完全超越了感知范围的活动。”他指出,这种根植于西方文化传统的偏见,实际上已给人类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和危害。由于这种偏见的作用,感知与理智、艺术与科学变成相互排序、迥然相异的东西。正是由于这种分裂,艺术家把自己封闭在象牙塔内,清高孤傲,自成一体。科学家不问艺术,教育家忽视艺术,所有正规中学和大学都把艺术作为可有可无的东西,整个社会都把艺术当成生活的点缀品。这样一来,人们便丧失了一个通向真理、通向认识自身和社会的重要途径。
阿尔文.托夫勒在他早期的未来学著作《第三次浪潮》中就曾指出:人类社会正在孕育三种文盲:文字文化文盲、计算机文化文盲和视觉文化文盲。扫除视觉文化文盲的根本途径就是使国民具备视觉素养。时代的发展,要求教育尤其是教育技术工作者及时关注视觉文化教育和开展视觉素养培养工程,将其纳入大众教育的必修内容之中,以期引起人们足够的关注、研究和行动。
每个人在这个世界看到的并不是相同的图像。在这些不同的世界图像面前,我们怎么确定真假、辨别正误?人们总是把自己看到的世界的图像当作世界的真实,而忽略个人的差别。造成这个错误的原因是我们无法看到别人看到的图像。有没有一个独立于我们意识之外的客观世界?人们究竟能否获得一个真实世界的景象?这些问题成为认识论难以终结的哲学问题。当我们对某一件事的注意足够集中时,我们会对其他的事物视而不见。决定我们看见还是看不见的规则是什么?是习惯,是沉积已久的经验,是本能。本能决定把什么信息处理成显意识,把什么信息处理成背景。显意识是一个某些信息被淡化为背景,而某些信息被凸显的过程。因此我们所看到的世界是一个包含被淡化信息的世界,是一个经过主观处理的感知世界。
决定成像的最浅层条件是社会习俗,最重要的因素是语言和理性。包含在语言文化中的价值理性常常排斥世界的多样性,因为理性总是倾向于选择那些尽量不与原来的经验和习惯相矛盾的答案。爱因斯坦说:物理世界的规律不是发现的,而是发明的。在矛盾无法调和时,理性则设法在更大的范围内得到调和。经过理性的有条不紊的加工,世界就变成了一个有意义的、有序的世界,而一个多元的世界就渐渐被驱逐于视野和意识之外。
长期如此的过程,养成了人们的观察与思维的习惯,并逐步形成相对稳定的意识世界。无形之中不知不觉地局限着人们的观察视野,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世界观的形成——这是视觉与意识之间的深层次关系!揭示出这一点意义非凡,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到视觉素养的培养何等重要!它不仅仅事关观察习惯和文化素养的培养,更重要的是它对思想意识与世界观的形成发生着极其深刻的影响!视觉素养的培养对在世界全球化过程中保护文化的多样性具有本质的意义——人类不仅需要继承和创造多样化的文化,更要培养自身多样化的“看”的习惯并能够理解其深刻的内涵——这是视觉素养培养研究的本质意义与独特价值。
人的真正的知识是以主观和客观这两个对立面的交会、融合为前提的,并且是一种经过中介而实现的活动。最重要的中介之一便是“视觉”。视觉在主观“理性”活动和客观“自然”规律之间建立了联系,视觉成为知识的来源和根据。可见,直观这个元素对我们一切知识的形成都起着奠基性的作用。
直观包含无意的和有意的“看”。“无意的看”是天性、本能,“有意的看”则取决于习惯和经验。所以,有意的看对意识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选择作用。因此,培养“有意的看”的习惯,也就是在培养“人的思想意识”——人的一种最重要的素质!如何从最初级、最简单的直观开始,而逐步发展到最高级的,即美感的直观?这正是视觉素养培养研究要解决的理论和实践的课题。
三、教育技术工作者具备视觉素养的特殊性和迫切性
艺术与科学交融的地方就是奇迹很可能出现的地方。教育技术工作者探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视觉文化的价值与视觉语言的建构具有特别的理论意义和实践前景:可以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将分别习得的信息知识、技术技能与视觉艺术修养有机地融合为一体,从而转化成为一种深厚的文化素养,发挥视觉符号的特殊传播价值,有效地开发和建设富有文化意义与审美价值的教育教学资源。
视觉素养包括视觉解读能力和视觉表达技能两方面。教育技术工作者具备视觉素养的特殊性和迫切性在当下现实中主要体现于以下三个方面:
1.学习资源开发建设之必需
“校校通”工程将学校都连上了信息高速公路,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走进了寻常教室,但是昂贵的硬件设备似乎并没有给教育教学改革带来多大的福音,优质学习资源的相对匮乏是主要原因之一。先进的媒介对信息资源的质量有着更强的依存性。不重视学习资源的开发建设,不仅会造成教学投资上的莫大浪费,还将直接影响教育改革的质量。1999年国务院批转的教育部提出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2003—2007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均将教学资源建设作为“重中之重”,提升到一个不容忽视的关键层面上。
在学习资源建设初期,资源的开发建设主要由具备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的技术工作者承担。我们教育技术工作者就曾经是这样的一种主要角色。而文化工作者由于具有某种程度上的“技术恐惧症”而难以深入渗透于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文化资源开发建设。技术工作者和文化工作者之间形成了一道鸿沟,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未能实现完美的结合和交融,由此开发出的学习资源常常过于追求技术效果而缺乏审美价值与人文关怀。
提高学习资源建设的质量必须实现从“技术人建资源”向“文化人建资源”的转变。这里的文化人指的是既能够熟练驾驭信息技术,又具有一定视觉文化素养的人——这是我们教育技术刁二作者应该承担的一种新角色。
视觉文化时代已经来临,这种情况下,教育技术工作者的知识结构中如果还是只有教育和技术两大领域的理论与实践是远远不够和不全面的。视觉素养必须成为教育技术工作者极为重要、不可或缺的素质,并且具备运用信息技术优势培养大众对视觉信息的有效获取、处理、解读、欣赏、交流和使用,进而能够评价和创作视觉信息的能力。然而,在目前的教育技术研究视野中,对视觉素养的研究力度显然不够,与其他研究方向相比,这一领域显得非常陌生,处于相对薄弱的地位。信息时代下视觉文化的崛起和视觉对象的日趋多元丰富,使设计、开发、使用、管理和评价视觉文化学习资源的新任务刻不容缓地摆在我们教育技术工作者面前。
2.视觉教育发展之必需
笔者曾在南京市中学开展调研,旨在了解中学生视觉素养能力的现状。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实际回收192份,抽取合格样本188份,其中初中生样本108份,高中生样本80份。调查结果显示:在生活和学习方面,中学生都非常需要得到相关读图意识、读图能力的培养。但是,学校平时的教学活动并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在这方面的需求。学生视觉素养与视觉需求之间的矛盾普遍存在。
在学习方面,中学生对读图能力的培养需求表现得尤为突出。但是,目前的教学主要运用的仍然是传统的方式,形象直观的电视和多媒体教学的质量跟不上学生的发展需求。例如,在目前运用较普遍的多媒体教学中,71%的中学生曾经遇到过不喜欢的学习软件,其原因主要在于:软件的内容不合适、与教科书内容相似、界面不美观、缺乏感染力、不利于促进学习。
在生活方面,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和社会娱乐等其他环节也不能满足孩子们读图能力培养的需求。尽管中学生对视觉的需求比较强烈,但是他们在生活中的读图能力和用图意识并不强。比如,尽管有很多中学生对交通路牌很熟悉,可是当他们迷路时,仅有15%的人选择看路牌这种简洁明了的方式;有44%的人不会看道路指示牌,因为不知道怎样看;另外有25%的人对路牌则熟视无睹,没有将其作为信息来源的意识。
通过看图联想测试题的测试结果,可以得知73%的孩子表现出缺乏想象力和创造性。表明中学生在视觉意识和识图能力两方面都有待培养、训练与提高,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关注。面对视觉教育发展的普遍需求,教育技术工作者应该勇敢地承担起一份责任。而要做到这一点,教育技术工作者自身必须通过系统的学习和训练首先使自己具备良好的视觉素养。
3.教育技术学专业发展之必需
作为教育改革制高点的教育技术学专业要发展,必须超脱狭隘的学科局限与工具理性。在理论上要向深度和广度进军,在实践上应当日益融人国家主流文化的建设。在当前东西方文化冲突强化激烈的世界格局中,运用信息技术传播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让本国国民和世界人民更真切、更深入地了解、理解乃至欣赏、接受和热爱中华文化,是我们教育技术工作者抓住发展机遇、发挥专业特色的关键所在,也是进入时代理论思想建设前沿的重要途径。
在世界日益重视优秀文化遗产的保存、继承与发扬的今天,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许多珍贵的民俗技艺和民族艺术却日渐式微,有的甚至销声匿迹。随着改造旧城的推土机把大片的老城民居和附着其中的文化精华推倒碾碎,民族文化的典宝器物大量流失海外,曾经铭心刻骨的一些民族记忆被渐渐淡忘,中国民族文化有相当一部分悄然消失。与此同时,发达国家却倚仗其技术强势、语言文化强势和信息强势,将其文化和价值观强行推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由此带来的“文化霸权”给发展中国家和非英语国家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与严峻挑战。
文化的失败是任何民族都无法承受的失败。民族文化的抢救、保护和传承已经刻不容缓。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都应该行动起来。作为教育技术工作者,应该义不容辞地发挥专业所长,参与到这场文化“保卫战”中。我们应站在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的高度,以更广阔的视角,确立我国信息技术和网络建设的发展策略,全面、系统、协调、有效地开发和建设各种视觉文化资源,提高国民素养。在全球化进程中,我们必须保持东方民族所创造的独特的文明形态,使民族的精神和情怀通过信息载体能够有效传达与弘扬,教育民众,向世界传播灿烂的民族文化,发挥中华民族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影响力。
图像符号作为意象符号,是接近事物真实的视觉语言。图像阅读是人类普遍具有的能力,能够直接调动读者的感性经验和视觉思维,可以不受民族和地区的限制。因此,充分发挥视觉图像符号在网络时代的特殊传播价值,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重视视觉文化元素和资源的开发利用,重视网上文化阵地的建设,积极开发和建设优秀的网络视觉文化资源,将为我国民族文化传承和弘扬开拓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因此,从学习资源开发与民族文化发展的关系这个新视角来研究视觉素养培养和视觉文化发展策略,是教育技术专业理论深化、拓展,并日益融入国家主流文化建设、进入理论思想建设前沿的一个重大方向。
【参考文献】(略)
文章选自《电化教育研究》(2005.3)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14 15:29 , Processed in 0.175091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