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4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把你的名字说出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2 10:59: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把你的名字说出来!文/程晓筠 标签:把你的名字说出来!
互联网把每个人都变成了评论家,但由于每一个在网上留言的人都可以将自己隐匿在各种马甲背后,于是它也成为了滋生仇恨与愤怒的战场。

隐匿真实身份的马甲令人们可以在网上肆无忌惮

日前,英国《观察家报》的撰稿人蒂姆.亚当斯(Tim Adams)在《互联网如何创造了愤怒时代》一文中提到了喜剧演员斯图尔特.李(Stewart Lee)的遭遇。2009年,李的处子电视节目登陆荧屏,之后一段时间里,他养成了上网收集对自己演出的评论的习惯,半年的时间里,他几乎每天都会花上十分钟上网搜索与自己和节目有关的评论。如果把这些成篇累牍的评论放在一起来看,你肯定会为李的个人安危感到担心,因为有大约三分之一的评论都是在幻想要对他实施暴力行为——“我十分想要用沾满大便的板球棍狠狠揍他”;剩下的也都是一些恶毒的诅咒——“我希望他死掉”。“栋笃笑”演员出身的李对于人性的丑陋面并不陌生,也很懂得作为谐星该如何控制愤怒情绪,但是看到自己说的笑话引来如此大量的负面评论,还是让他感到恐惧。
在网上成为攻击目标,李显然不是唯一,事实上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受到网络攻击。11月,《卫报》专栏作家劳瑞.佩妮(Laurie Penny)决定将自己在个人博客上受到的种种侮辱公诸于众,以引起大家对于网络伤害的重视。这些侮辱,有的是针对她的人身攻击,有的是针对的她的家人。“我相信,现在是打破沉默的时刻了。”她认为这种攻击女性知识分子、作家的潮流在英国可以追溯到18世纪晚期,“认为女性必须要表现出性感来,然后大家才会真正考虑她的思想是否真有见地,这想法并非始于互联网,早在玛丽.雪莱被人称作‘穿裙子的土狼’之前就常有人以此来轻视和污蔑女性的真知灼见了。只不过互联网将其变得更加容易,令那些孤独宅男更轻易地就能实施霸凌行径。”琳达.格兰特(Linda Grant)曾经在1990年代末期为《卫报》撰写专栏,在互联网时代到来后,她放弃了这份工作,“在没有互联网的时候,言辞最恶毒的那些读者来信,都会事先被人过滤掉,然后才会放到我的桌上,而且更重要的是,那些都不是匿名信。”女性主义作家娜塔莎.沃尔特( Natasha Walter)也表示同样的态度,“这也是我现在不太愿意去写深度报道这类东西的原因之一,因为如今的辩论真的让人不再觉得舒服。一旦披上了匿名的外套,人们往往会觉得,自己可以毫无顾忌地发言。放在过去,我真没觉得看我报道的人里面,会有那么多人真心仇恨女性作家和女性主义。”
就中国的互联网来看,随便哪个门户网站的新闻评论里抑或是大小明星的微博里,都能发现大量存在于虚拟空间中的真实愤怒和幻想出来的暴力行径。互联网把每个人都变成了评论家,但由于每一个在网上留言的人都可以将自己隐匿在各种马甲背后,于是它也成为了滋生仇恨与愤怒的战场。在蒂姆.亚当斯的文章里,他把这种行为归结为一个心理学词汇——“去个性化”。《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卷》的释义是,去个性化是指群体中个人丧失其同一性和责任感的一种现象,导致个人做出在正常单独条件下不会做的事情,比如球迷闹事;每个人都只是一个匿名的个体,容易倾向于随波逐流,跟随群体的反应,群体越大,气氛越强烈,越容易引发人的去个性化状态。有个经典实验,就是在万圣节讨糖的孩子面前放有一堆糖和一叠现金,孩子们不戴面具且一个个单独进入房间时,只有8%的孩子拿走了钱;而当一大群穿戴面具和夸张服饰的孩子一起涌进房间后,拿钱的比例跃升至80%。
互联网上也是一样。真实的身份被马甲隐蔽,于是人们会发出平时不可能发的言论。想象一下,一个平时诚实可靠的父亲,为什么坐到了足球场的观众席里,会情不自禁地对球员或裁判骂脏话?在网名的掩护下,现实生活中循规蹈矩的人又为何会仅仅因为不喜欢某个喜剧演员的说笑或是长相而竭尽各种侮辱手段?这背后的原因都是去个性化。互联网为去个性化带来了无限的可能,甚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网络需要的就是这种去个性化来为它的自由、快速传播服务。
最简单的遏制网络暴力的办法,似乎就是网络实名制。这个看似新鲜的名词,其实古已有之,160年以前叔本华就曾写道:“这些家伙一旦明白,他们在匿名的外衣下是安全的,他们便显得那么厚颜无耻,竟然敢冒险犯文学欺骗之罪。让我来提一个一般的反批评吧,它对于制止任何匿名的评论——无论是扬劣抑或贬优——都是一剂良方或万应药,这个反批评即是:大胆的无耻之徒,把你的名字说出来!一个人把自己隐蔽起来,并拉下帽子遮住面孔,然后再开始袭击他周围亳无防备的人们——这并非上流人士的本份,而是无赖的下流举动……里梅尔在他的《歌德回忆录》中的看法是完全正确的,他说:公开的敌人,亦即与你面对面的敌人是体面的人,他会公正地对待你,你甚至可以与他达成协议并言归于好;但是,躲在暗处的敌人则是卑鄙怯懦的无赖,他甚至没有勇气明言自己的观点。他说考虑的不是他自己的意见,而是发泄心中怨恨之后又不至于被发觉或受惩罚所产生的那种见不得人的快感……迄今为止,言论出版自由都是有限度的,所以,当一个人利用报纸扩散舆论的媒介作用,公开发表文章时,他应当为自己的言论负责;或者,倘若他有廉耻之心的话,无论如何应当以他的名誉作担保;当然倘若他是一个鲜廉寡耻的人,则他的恶名将足以抵消其言论的影响。”(引自商务印书馆1999年发行的《叔本华论说文集》,其中的第四卷《论文学艺术》中的第七篇《论批评》)
当然,网络实名制也并非遏制一切网络暴力的万金油,比如在脸书(Facebook)上,尽管已经采用了实名制,但依旧有不少人恶言相向,所以实名制只能治标,问题的根源在深不见底的人性之中。另一方面,实名制对于个人隐私的保护也是一项挑战。《好莱坞在别处》(Hollywood Elsewhere)一书的作者、《洛杉矶时报》前专栏作家杰弗瑞.威尔斯(Jeffrey Wells)的博客已经坚持写了15年了,也遇到不少网络暴民,其中有位网民LexG不断在他文章后跟帖,内容令人愤慨,但威尔斯并不支持网络实名制的做法。“何必要冒这样的风险,让自己十几年前某个深夜的思绪,被你母亲或是将来的老板看到呢?”他甚至认为,匿名可以让那些暴民的网络文字显得更生动,“越是觉得自己真实身份不可能泄露,越是能写得天马行空。往好了说LexG还是有想法的,也知道怎么写出好的文字来。他并不是彻底疯狂,只不过肯定生活得很不快乐。”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早在160年前就指出匿名对于评论的危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5 23:51 , Processed in 0.16117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