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方心田:略论教师刊物的思想性----附:10楼管季超江西游学图片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4 16:47:12 | 只看该作者
教育刊物,助我健康成长

江西省吉安县永阳中学:王才群
望着案头装订成册、码放整齐的各种教育刊物,从教28年的经历和感慨,仿佛就在昨天。细细想来,是酸甜苦辣咸,五味杂陈。然而,这一本本教育刊物,助我健康成长的故事,却成了亲切的怀念。

1983年因高考不理想的我,被推到一所山村小学三年级教室的讲台上。望着如饥似渴的儿童,想想一下子由学生变成教师的我,真是犯难了!自己既没有实习经历,又没有听过课的感受,更没有系统的理论知识。语文怎么教?可不能因为我而苦了孩子们!想请教同校的教师,学校又小,崇山峻岭,四个语文教师五个班。一位近二十年教龄的女教师,一直把关着一、二年级,另外二位也和我一样,也是赶鸭子上架头一回。只有凭回忆自己做学生时,教师上课的步骤,硬着头皮,抱着石头过河似的试着教。结果还不到期中考试,一本语文书被我灌鸭式地讲读了三分之二。什么测试、写话训练等等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教育,根本不知道有这么一回事。学生能否吸收消化、运用,也不知道要去检查。那时的我是拿高中生上课的感受来感知小学生。现在想起来,真是幼稚、糊涂。

不久中心小学安排领导到各村小检查教学。负责教学的夏侯华凤主任,专门检查我的教案、作业,听了我的课。发现我教学中问题严重,就跟我长谈了教学方法,课堂上应采取的教学措施,课后该如何巩固训练。并将随身携带的《江西教育》期刊送给我,叮嘱我好好学学教育理论,试着模仿教学案例组织教学。说实在的,工资只有二十五元,要订杂志也该是与青春有关的,《江西教育》有什么可看。我心中暗想:会不会是趁检查之机来推销《江西教育》的,虽然嘴上不说,但心里仍然不快。可主任对我教学中的不足说得条条是道,有理有据,只好硬着头皮收下,更何况是主任送给我看的。

乡村的晚上,没有电视,备课、改作业之后,无所事事。信手拿过《江西教育》翻翻。这是一本关于中小学教师教育学、心理学等各年级教材教法的综合性刊物,涉及到教学案例、教师成长、知识窗口等内容。我眼睛为之一亮:做事是有一定方法的,我才知道学生也有什么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我才知道一篇课文应按学生吸收过程分成几个课时完成,一节课完成生字词的书写、课文朗读的目标,另一节课完成分析、理解课文、拓展训练目标。接下来的日子,我试着使用《江西教育》上的理论知识,慢慢地对照案例上的方法上课,感觉轻松多了。奇怪!学生也能按部就班而不再是腾云驾雾了。我感觉到,这就是《江西教育》上的教法指导给了我翅膀。有这么好的条件为啥不利用呢?于是我跑中心小学的机会更多了,《江西教育》在我手头翻阅的机会也更勤了,尤其盼望里面有我所任教学科的教案。第二学年,学校组织订阅刊物,索性自己订了一份《江西教育》。那时,同校教师相互听课,我为了上好《南京长江大桥》一课,事先画好该桥的彩图,按照“理解生字词——朗读课文——问题分析——运用”几个步骤完成了公开教学。结果,该课还被推到全乡当作示范教学。

有了《江西教育》的指导,教学上逐渐得心应手,我可有时间参加江西电大汉语言班的业余学习。我想,小学五年的任教多亏了这位良师益友。她总是在我教学迷惑时指明航向,是她在学生哭闹时帮我打开学生的心窗,是她让我人生又迈上了一个台阶,是她更坚定了一辈子做教师的决心。只可惜当时装订成册的《江西教育》被同事借去,不知去向!

进入初中教学后,感受到书报也更丰富了,视野更开阔了。邮递员来了,我首选与教学有关的《初中生之友》、《课程导报》、《语文教学通讯》、《语文报》、《中学语文园地》,并将涉及到初中生学习的刊物抄写张贴在教室。因为是班主任,《初中生之友》杂志要求两人有一份,所以对她情有独钟。刊物上的理论知识,教会了我的课堂,从“填鸭式”过渡到学生的“自主探讨式”,教会了我一堂课应该从精心预设开始到精彩生成;刊物上安排的预习题,排除了我们新课讲授的障碍;刊物上的训练也教会了我的学生,作业检测是促进学生真正学习的一个步骤。看到刊物上的学生习作园地,我的心好像被什么东西撩拨着:什么时候,我的学生的习作也能变成铅字,发表在《初中生之友》上,让学生有成就感呢?

为了这样一个念头,我开始了长达多年的计划:鼓励学生扩大知识面、多阅读,博采众长;带学生爬山、登高望远,树立雄心壮志;俯视家乡大地,增强爱家乡、爱祖国的感情;坚持让学生写日记,开展百篇日记竞赛;遇到好文章一定读给学生听,甚至于现在的到网上下载文章播放给学生听。尤其是在每个单元的作文教学中,我几乎采用的都是下水作文教法。即布置题目、讲明要点、注意事项,便开始师生共同作文。刚开始,学生会觉得无材料可用,无内容可写,课将结束时,我便朗读自己的下水作文,以自己的亲身写作示范逐渐引导学生该从哪里入手,该用哪些材料,让学生明白: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并鼓励学生向《初中生之友》投稿。

正因为自己有感而发,马上形成文字,所以自己手中的笔记本一大叠,所以学校的《教学反思》上期期都有自己的体会感悟,这样才不断促使自己进步。1998年我因参加片内一堂竞赛课,听了专家们的点评,自己百感交集,挥笔写下“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教学心得。抱着试试看的心理,第一次投给市刊《吉安教育》。处在群山环抱中的教师能有什么见解呢?我尽量安慰自己忘却此事。哪知二个月后,编辑部给我寄来了一本《吉安教育》,上面清楚地刊印了自己那篇习作。哦,原来教育刊物是向全体教育同仁敞开的。只要见解独到,教有创新,学有长进,一定会给予鼓励的。能向市级刊物投稿,离向省级刊物投稿又迈进了一步。是的,教育刊物是全体教师成长的阶梯,自己就是那伏在楼梯旁刚刚起步的小孩,教育刊物是全体教师辛勤耕耘的心田,此刻,我就是那块心田上的一株禾苗,正在这肥沃的土地上吸取养料,沐浴阳光雨露,茁壮成长。

下水作文带动了学生的习作。学校恢复“顽石文学社”,我要求学生积极参加,并且要求期期刊物上有学生作品。我想:没有眼前向“顽石文学社”投稿的一小步,怎么会有向《初中生之友》投稿的一大步呢?因此,从选材立意上指导,从内容结构上修改,激发学生写作的激情。翻开教导处保存完整的《顽石》杂志,学生肖冬灵期期都有文章,现就读高中的她语文学习如鱼得水。颜燕梅、黄玉芬、肖亮鹏等同学多次在市、县的作文竞赛获奖。尤其是黄玉芬获县《初中生之友》演讲二等奖,颜燕梅,还获赠一套中学生读物呢?她们那高兴的心情无法用语言表达。我想,这些都得归功于教育刊物的引导。

教育刊物,让我更热爱学生。我深知,教师爱学生是信任、是鞭策、是激情,更是一种触及灵魂、动人心魄的教育过程,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

“叮铃铃”,清脆的铃声打断了我的思路,邮递员又送来了一叠书报,我得赶紧去收发装订。

有教育刊物相伴的日子,教育多么省心!生活多么舒心!成长多么如意称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4 17:16 , Processed in 0.14032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