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47|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的N个非典型性教育细节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2-5 10:25: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的N个非典型性教育细节
刘恩樵(江苏)
  序
1981年参加工作以来,我的工作地点从九队到八队,从长茂到张湾,再从新安到小窑,最后,离开家乡连云港,来到苏州昆山。学历从一个中师生,到一个中文专科电大生,又到一个教育管理本科函授生。职称从中学二级教师成长为中学一级教师,又成长为中学高级教师。在荣誉方面,我从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县教育先进工作者,市教学能手,又成长为省德育先进工作者。在职务上,我做过班主任、教研组长、教导主任、副校长,又做过校长、支部书记,还做过德育主任、教科主任、学部主任。任教学科有化学、音乐、历史、地理以及数学。
回望二十多年的教育经历,我的教育生命的大筐里装满了林林总总的故事与多彩斑斓的细节。说实在的,真是千言万语难理千头万绪。且从我的大筐中筛选出这十一个教育细节,以对我教育生命的地图做一个大致的勾勒。

01怎么会做老师?
常记79年秋,幼稚不知去路,随兴报志愿,误入师范墙中。怎弄,怎弄,无奈一辈子教书。
对于淮安师范学校,我几乎一无所知。只听说是所老学校,条件不错,晚上还有热水洗脚。另外,还知道,毕业后要教书,大约是教小学。虽然那时也朦胧地意识到,毕业后将来或许没有大出息,注定要清贫,但“饥不择食,慌不择路”,为了跳出农门,我还是成了一个将来要做教师的师范生。主观上没有任何努力,没有任何情愿,完全是听天由命,顺其自然。
后来,上了师范,我倒幡然醒悟,立志要考大学,不再做教师,但努力终归徒劳。


02 “旭日”初升
九队小学是一所处在县城东北一百二十里的乡中心小学。这里,被称为我们县的“大东北”。
九队小学是我工作的第一所学校。
我教的第一个年级是四年级。
我教的第一课是巴金的《海上日出》。为了上好这走上讲台的第一课,我动了不少脑筋,又是请教老教师,又是和与我一样刚参加工作的老师讨论。依然清晰地记得,这第一节课的最大成功,在于我根据课文内容用彩色粉笔在黑板上描画出了海上日出的过程。看着在黑板上冉冉升起的旭日和茫茫的大海,孩子们的眼睛里放着亮光,朗读得特别响亮,我的心也随着孩子们的心而雀跃。
也许是这为师第一课,让我似乎看到了教师的“伟大魅力”,而这“伟大魅力”也朦胧地托起了我心中的旭日。


03宿舍门上的对联
虽然取得了一点小成功,但在刚毕业后的一段日子,我仍然像在师范读书时一样,特别努力,为的就是争取再参加高考,挣脱教师这个行业。可是,半年下来,我竟然有了点对教学感兴趣的苗头。记得81年春节,也就是参加工作后的第一个春节,我特地赶十几里路到九队小学去,在自己宿舍门上贴了一幅对联:“教苑勤耕耘,讲坛绽奇葩。”
这一年,我19岁。这副对联,伴我27年。


04 我相信随笔本
19855月,我写了今生第一篇论文:《师德简论》。这是为了完成县里的“五四”征文而写的。
在我看来,这篇论文有两个意义:一是因为它获得了全县一等奖,还被一些学校作为教师业务学习的材料,并从此给我带来写的兴趣与思的习惯;二是它概括了我当时对教师职业的基本理解,是我教师职业观的初步体现。
我在《师德简论》中指出,新时期的师德标准,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锐意改革;二、为人师表;三、热爱学生;四、精于业务;五、团结协作。
这篇在今天看来已不足为道的文章,对我来讲却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她犹如一粒种子散落在我教育生命的沃土上。她不仅激发了我日后笔耕不辍的兴趣,也为我的教育生命刷上了积极进取的底色。
于是,我开始留意于写作。开始时,只是零零散散地写在卡片上,从93年开始,我有了两个专用的随笔本,一个记录我教育教学的种种实践与思考,一个记录我人生的点点轨迹与感悟。这两个本子我日复一日地使用,从未间断过。现在,几十本随笔本静立在我的书橱里,这是我精神成长与专业发展的最真实的见证。
不妨把写在我的每一本随笔本扉页上的话记录下来:教育教学随笔系列(主题:教坛思索,教海拾贝):

第一辑(1993.11993.8)《教书育人漫记·脚印》;


第二辑(1993.91994.10)《教书育人散记·思想者》;


第三辑(1994.101997.12)《教书育人随笔录·耕耘者》;


第四辑(1998.11998.3):《教书育人断想·心之所向》;


第五辑(1998.41998.9):《感悟·教育是艺术》;



第六辑(1999.101999.2):《做小学生·从头越》;


第七辑(1999.21999.5):《实践者·追求卓越》;


第八辑(1999.61999.12):《为了明天·爱的教育》;


人生感悟随笔系列(主题:品味人生,思索人生):


第一辑(1993.11993.8)《人生启示录·五味罐》;


第二辑(1993.91994.10)《人生风景线·愚人之虑》;


第三辑(1994.101997.12)《人生絮语·贫困者宣言》;



第四辑(1998.11998.3):《人生的歌·永恒的流星》;


第五辑(1998.41998.9):《人生之路·乐融融也》;


第六辑(1999.101999.2):《人生漫步·行者》;


第七辑(1999.219995):《人生如歌·踏歌而行》;


第八辑(1999.6199912):《风景这边独好·抚摸岁月》;


2000年起,我将两个系列的随笔合而为一,且多是在网上写作了:


第九辑(2000.12003.12):《聆听花开的声音·我的教育日记》;


第十辑(2003.12004.8):《潮声有痕·樵夫日记》;


第十一辑(2004.92007.8)《地球村叙事》;


第十二辑(2007.9——目前)《琐事杂记》。

在我开始写第10辑随笔的时候,已跨过不惑之年。
在第十辑随笔集《潮声有痕·樵夫日记》的扉页上,我写着这样的话:“以实践、读书和思考为根基,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追求,以教育随笔为抓手,开始我的新一轮精神扩张之旅。”
迄今为止,我的随笔尽管粗糙,但字数却已达200万,分期结集为《耕耘集》《杏坛散记》《小窗自纪》《E网师话》《地球村叙事(上、中、下)》《琐事杂记》这八本没有版权的“书”。
我的成长得益于随笔。一路不停,随笔不辍,是我的“法宝”。


05那个下雪的早晨
在长茂时,大概是1992年,冬天。县教研室到学校里期终视导,教研室副主任惠达康带队。他是当时我们县里的语文权威。听了我的《胸有成竹》一课,他对我的肯定虽说是有的,但更多的是批评。晚上,我几乎一夜难眠。一直沾沾自喜于教学上的雕虫小技的我,眼前一下子变得一片模糊。我想知道,这语文课究竟要怎么上?于是,我非常想听听惠主任的课。按理讲,视导组下乡视导是不上课的。怎么办呢?第二天一大早,天还不算大亮,我就冒着噼里啪啦的雪雨来到离学校两里多路的视导组的住处,请求惠主任能上一堂示范课。也许我落满雪花的身影与满口雾气的请求使视导组的领导感动了,他们一起劝说惠主任上课。
我对语文课堂教学的真正追求大致就始于惠主任的那次评课吧。


06我也追“星”
自参加工作开始,我就自费订阅好几本语文教学刊物,还自费或公费参加过全国许多次教育教学研讨会议。每次外出参加研讨会,在聆听专家们精彩报告的同时,我都会利用会议间歇的时间与他们交流,有机会就请他们签名题词。我得到过于漪、钱梦龙、魏书生、欧阳黛娜、贾志敏、苏永康、于永正、蔡林森、冯恩洪等许多名人的签名。我说,我也是追星族,是他们的精神与智慧激发了我的教育激情。
记得,于漪老师给我的题词是“追求卓越。”他们的话似灯塔一样,在前方指引着我前行。
这是我30岁前的主要精神动力。


07衣带渐宽终不悔
1998119日,我收到赣榆中学教务主任、全国青语会副理事长李震同志的来信,约我为《全国青年语文教师优秀论文选》撰稿。从那以后,我便有意识地在自己的头脑里酝酿文章,但一时又找不到适合的选题。
快过年了,忙是忙点,但我的头脑里一刻也没有轻松过。左想右想,我决定还是从“大语文教育”写起,我想谈谈“大语文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对“大语文教育”我一直比较感兴趣,而且我认为“大语文教育”对于语文学科的素质教育具有重要作用。考虑了几天,还是觉得无从下笔,因为我对“大语文教育”与素质教育的交汇点始终抓得不牢,把握不住,于是,只好放弃这个题目。
虽然这个题目放下了,但我并没有停止思考,而且我认为里面肯定大有文章。于是,我又沿着这个思路往下想。一次在澡堂里洗澡时,头脑里忽然闪过一个词:应用语文。我为得到这个概念而欣喜,回家后,就在笔记本上写下了《应用语文:语文教育的新概念》。
以后的几天,我头脑里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什么是“应用语文”?我从“应用科学”“应用数学”“应用物理”“应用化学”这些词语中得到些启发,对“应用语文”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也略有所悟,但还是感觉没有把握。。
后来,又翻阅了好多资料,我的头脑中又闪出了“生活语文”的概念。“生活语文”这个概念曾在报刊上出现过,于是我的心踏实了些,题目就此定了下来:《关于“生活语文”的几点思考》。这个题目的确定,其根还是在“大语文教育”上。
一晃几个星期过去了,一次到南京参加函授,为了查找资料,我去了省教育学院的阅览室,一本一本地翻看语文教学杂志。突然间,我愣了:《学科教育》98年第一期刊登了《大语文教育与素质教育》,《新语文》杂志97年第12期刊登了《应用语文概述》。我感慨良多:我对语文教学的思索与目前语文教学前沿的最新思考离得这么近,却又这么远,近乎触手可及,又远得可望而不可及。
我还翻阅了9838日的《上海教育报》,一篇钱梦龙的访谈文章吸引了我——《把“应试”与“应用”沟通起来》。我喜出望外,觉得自己真的已经触到语文教学最敏感的脉搏。这篇文章的前面加了一个小序,说该报213日刊登了徐中玉教授的访谈《语文教学还要大力改革》,于是我又迫不及待地找到管理员查找23日的报纸。213日的《上海教育报》找到了,可上面又有一个小序,说元月14日《新民晚报》转载了《北京文学》9711期的“忧思中国语文教育”的文章,在全国引起了很大反响,徐中玉、钱梦龙就是针对这两篇文章发表的看法。我找到那张报纸时后,却没有找到转载的内容,怎么回事呢?日期写错了?于是我就一张一张地查找该报元月以来的所有内容,最终在115日的报纸上找到了这篇文章,却只是摘要,不过,还是留了个消息,说《中国青年报》也转载了。我按图索骥找来一看,仍然还是摘要。我铁了心非找到原文不可,于是去找9711期的《北京文学》,但省教院偏偏没有订这份杂志,我只好转战南师大图书馆。一个细雨绵绵的下午,我独自一人闯进了南师大图书馆,费了很多周折,说了不少好话,终于从装订处找到了这份杂志,拜读了“忧思中国语文教育”的全文。
后来,围绕这场关于语文教学的大讨论,我读了《中国语文教育忧思录》《中国语文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等书,写了《语文究竟应该怎么教?》《我的语文教育观》等文章。


08 “听老刘的课绝对不打盹。”
学生喜欢叫我“老刘”。我的学生这样写他的语文老师“老刘”:
之一:老刘的语文课我们最爱听。那堂《赏诗品歌·歌诗同源》的语文综合课,唱歌和诵诗交织,文学与音乐共舞,我们第一次感受到了语文的美丽。我们赏《夜雨寄北》,品《大约在冬季》,听《愚公移山》歌,读《愚公移山》文,诵《枫桥夜泊》,唱《涛声依旧》,看苏轼吟《明月几时有》,听王菲唱《但愿人长久》。读诗能冶性,唱歌可怡情。诗与歌成为我们心灵飞翔的翅膀。老刘的语文课总是这样诗意、生动、活泼和快乐。
之二:风趣幽默应该说是老刘语文课的一个特色。还是看看几个场景吧。学习《口技》一文,老刘在导入时,自己先给我们表演了一段“口技”:鸡犬相闻。他蹲在讲台桌后面,就像“口技人坐屏障中”,只听见鸡鸣、犬吠、羊咩、牛哞、猫喵、鸟叫……教室一下子沸腾了,大家也跟着表演起来。忽然,他拿起黑板擦,“啪”的一声打在讲台上:“欲赏口技名家之表演,且读林嗣环之美文《口技》!”

杜甫的诗《望岳》中有这样一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老刘讲到这里时,便从地面站到凳子上,又从凳子上站到讲台上,做出诗人登高望远的样子,大声朗诵《望岳》,然后,他又请几位同学也像他这样高踞讲台上大声诵诗。看,这就是老刘的语文课!我可以打包票,听老刘的课绝对不打盹。



09留级生
2004年暑假,教育在线上一则消息让我兴奋不已:《教师之友》杂志首届全国教师高级研修班(后改为第一线)招生。
我自费报名参加,于是在那年夏天,我度过了一个非同寻常的暑假。
这样的研修班,我第一次遇到。研修安排了三个板块,即人类文化视野、教育理念拓伸、专业实践技能。《解读昆德拉》《艺术良心:文学创作的通灵宝玉》《中国传统社会的现代转型》等讲座拓展了我的人文视野,更提升了我思考教育问题的基点;《走向教育个性化言说:当代教育理论研究的路向》《校本教师专业发展》《语文课程论基础》等讲座,在教育学领域提供了最鲜活的养分,使我能在新的层面上思考教育问题;后期的教育案例分析、课堂研讨、教育写作等活动则让我们在具体层面上获得启迪,在对话中获得拓展。研修班着眼发展,凸显前沿,化虚为实,融大视野与实用性为一体,对于建构我的教育知识结构与智慧结构,发生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师范求学阶段,我基本上没有读过有价值的书。参加工作以后,由于工作与兴趣的需要,看了许多教育类的书,实在说,我被一些糟糕的教育书籍和文章败坏了胃口,于是渐渐出现了“专业阅读疲劳”。
参加研修班之后,我感到自己身上一些沉睡的东西被激活了。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修整自己的知识结构。这几年,我每年都要花上千元买书。我想“恶读”一回。这不,每次走进书店我总要在历史文化类图书前转悠,买上几本,如钱穆的《人生三论》,周国平的《岁月与性情》,林贤治的《人间鲁迅》,余世存的《非常道》,等等。这些书在我面前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跳出教育看教育,我这才发现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就这样,从2004年的宝应,到2005年的成都,再到2006年的岳阳,每年我都成了“第一线”里年龄最大的学生,朋友们也调侃说我是个“老留级生”。在2006年研修班开学仪式的发言中,我说“每年给我这10天,足矣!”


10夜读分子
对于一个在白天必须与学生厮守的我来说,夜读是必须的。这几年,我成了彻底的夜读分子。
桌面上台灯放着柔和的光,我的思绪在光中流淌,那书上的铅字变成鲜活的音符也在我眼前流淌。在灯光弥漫的斗室里,我觉得有“视通万里,思接千载”的感觉:与孔子对话,与杜威沟通,与苏霍姆林斯基交谈,与叶圣陶会晤,与杜甫吟唱,与高尔泰会文。孔子教我“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醉翁先生教我“思广其学而坚其守”;韩愈先生教我“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篇”;河东先生教我“不师如之何?吾何以成?不友如之何,吾何以增?”……夜读是收获,夜读是充实。古人语:“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养其根而俟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共光晔。”夜读,不就是“养其根”“加其膏”的事吗?不就是为了“实遂”和“光晔”吗?“夜读确实是一种美。你看,透明的灯光中有人伏案读书,屋外的几声犬吠或鸡鸣更使夜显那么静谧。这难道不是一尊美的雕像吗?这静态的雕塑中难道没有思想的翻涌吗?
夜读有伏案的,也有坐床的。坐床夜读倒别有一种温馨:灯光美丽,床铺轻软而又温暖。这时你会对杜甫“安得广夏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多了几分理解;你会对“床前明月光”多了几分感叹,你会对“铁马冰河入梦来”多了几分彻悟……
高尔泰的《寻找家园》,魏勇的《用思想点燃课堂》,赵志伟的《旧闻重读—大家谈语文教育》,周国平的《岁月与性情》,何兆武的《上学记》,林贤治的《人间鲁迅》(上、下),史铁生的《灵魂的事》,钱理群的《语文教育门外谈》,钱穆的《晚学盲言》,张中行的《流年碎影》,等等,这些书,我都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在夜灯的陪伴下翻看或读完的。


11 无名氏上《无名氏》
2006年暑假,在湖南岳阳举行的第一线全国教师高级研修班的“课堂风暴”板块上,我与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韩军和全国青年教师优质课大赛一等奖的杭州外国语学校的郭初阳三人同台上课。对于这样的阵容,我受宠若惊。对于这次上课,我感慨良多。
锐气。按理说,尽管我在一些地方也上过很多公开课,但是像我这么大的年龄又不是什么名师,换了谁都不会在像第一线全国教师高级研修班这样的地方上去上课,然而,我敢。别人都说我还有些锐气,我自己也觉得自己有着这么一股锐气。我觉得,我的难能可贵之处就在这“脚大脸丑不怕羞”上了。
体验即是财富,经历就是经验。不管怎么说,我在这样的舞台上“舞”过,与这样的高手PK过,我觉得,至少挑战了自我。
再说底气。锐气是要的,但光有锐气是不能完全解决问题的,还需要足够的底气。《无名氏》的公开教学使我再一次发现了我的底气的不足。
《无名氏》这篇文章是课外文章,刊登在2005年的《人民文学》上。为什么要选这样的文章?原因只有一个——我不想重复自己,我要选择自己从没有上过的文章。
然而如此以来,备课的难度就增加了,至少没有任何现成的资料可以参考。我一遍又一遍地阅读,上网查询资料,找网下的网上的朋友讨论,甚至与原作者通话交流。
在反复阅读与大量交流的基础上,我写下的对于这篇文章的理解与体会的文字就超过这篇文章字数的50倍。
上课的结果或者并不如意,但我自己却很满意。因为,这节课幕后备课的过程与台上讲课的过程,对我来说,就是一场一个人的奥林匹克。这场奥林匹克,让我有了撕裂、涅槃与重生。
  
11个故事连缀在一起,像个断代史;11个细节连缀在一起,像个动漫画。这就是我,一个普通教师的普通样本。我没有教育的传奇与奇迹,27年,岁月的忙忙碌碌归于淡淡平平,教育的真情真诚归于快乐快意。




选自《读写月报 新教育》08年第 7 期
2#
 楼主| 发表于 2012-12-5 10:30:16 | 只看该作者
相知二十年 成彦明

2008年的春节,我收到刘恩樵老师的《一个人的教育史》的电子书稿,他让我提提意见,并且写几句话。我与恩樵是相知20年的朋友,对他很了解,自然很高兴。
我与恩樵都出生在1963年,都出生在大潮河边,都是1979年高中毕业后考上师范读书,都是1981年参加工作,有着许多相同的生活和工作经历。
我们真正相识是在参加工作以后的1986年。1986年我到长茂中学工作,我们同在一个教研组,1990年我离开长茂中学,我们同事了4年。以后我们在不同的单位工作,但一直交往甚密。他先后在张湾中学、新安中学和小窑中学,从教师到校长,不断取得进步。他每取得成绩都和我一同分享,他的1997年的论文集《耕耘集》以及2000年的教育随笔集《小窗自记》《杏坛散记》,这几本随笔至今还在我的案头。我在县教育局、电大、实小和实验中学工作,都得到了他的许多帮助,我们曾共同编写过几本书,《灌河弄潮》《灌河春潮急》《春风化雨泽乡梓》等,其中的章节间的小序都是他撰写的,他总是能在一个晚间写就一本书的串词,文情并茂,足见其才思敏捷,以至后来教育局再编写类似的书籍没有他的参与而成了缺憾。他去了昆山,我们一直保持着联系,他总是把外地教改的信息传输给灌南,2002年我在灌南县实验小学做校长时,他为实小的所有教干讲新教育实验,2007年灌南新教育实验区成立大会上,他来给我们全县的老师做报告。我们经常在一起聊话着关于的教育的话题,我们的友谊总是与我们共同的事业追求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我也见证了他的成长历程。
一个人的教育史是一个人的受教育史。一个人是人类的一分子,是环境、历史、文化所造成的,正如马克思说,“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恩樵老师的《一个人的教育史》追寻他的童年和少年时代,给我们展示了他所成长的社会环境和时代风貌,大潮河的粗犷和浑厚孕育了他质朴坦荡的品格,大潮河激越的涛声和绮丽的风光涵养了他的睿智聪颖的灵性,以至多年以后他离开灌南到昆山工作还用“大潮河”作为网名,成为教育在线网站上的一张名片。上个世纪60年代出生的人,是共和国物质十分贫乏的年代,是阶级斗争为纲的红色政治的时代,泥台子、土凳子、全校一只球是那时学校的教学基本设施;毛主席语录、批林批孔、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等泛政治化的内容是那时教材的主要内容;割草、拾粪、插秧等农活成为农村孩子的主要生活方式。但生长在那个时代的学生是快乐的,踢毽子、滚铁环、玩泥球等等等等,学生的课余生活是丰富有趣的。时代和环境给恩樵的成长涂上了生命的底色,《一个人的教育史》都做了详细的描述。我们在看到文革造成知识的贬值以及教育的政治化造成人才培养的缺失的同时,也应当看到那个时代给我们留下有益的养分;浓郁的政治氛围给人造成盲从的同时,也造就了“红旗高高飘扬”的奋发向上精神;物质的贫乏和艰苦的环境磨练了生活的意志,农活的劳作锻炼勤劳的品行,轻松的学习环境形成快乐自由的心态,这些在恩樵身上都表现得十分明显,也应当引起我们对今天的教育工作的思考。
一个人的教育史更是一个人的成长史。恩樵的《一个人的教育史》是个人的教育史记,他记述了从一个普通的教师成长为一个优秀教育工作者的历程。这个历程也正好赶上我们国家改革开放的历史性机遇。一个人的成长伴随着时代的成长,但恩樵为什么能超越同时代的许多人呢?
首先,恩樵老师有着自己的教育信念和追求。1981年刚参加工作第一年的春节就写下了“教苑勤耕耘,讲坛绽奇葩”的对联,表明自己的志向和追求,而且在工作中不断强化自己的教育信念,1994年立下了“学魏书生当面壁十年图破壁,师陶行知再耕耘卅载乐奉献”,后来又把于漪的“追求卓越”作为自己的工作标准。正是这种执着的教育信念,追求卓越的工作态度引领着他不断走向成功。一个人有了信念和追求,他所做的工作就赋予了使命意识,生命有价值,行动有方向,生活有意义。陶行知的“为一大事来,为一大事去”的生命价值观,“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教育信念,使陶行知成为中国20世纪最为卓越的教育大家。以陶行知、于漪、魏书生等教育家为楷模,坚守自己的教育信念,追求自己的教育理想,是恩樵老师不断走向成功的动力源泉。
其次,恩樵的老师具有极强的开拓创新的精神。从参加工作开始,恩樵老师就敢于向陈旧的教育思想开战,敢于超越现行的教育模式。他不管在哪个学校,任教哪一个年级,担任哪一个职务,他所从事的工作都能够有创新的举措,都能够取得新的成绩。从80年代初期的大语文教学改革到今天新教育实验,改革创新始终贯穿在他的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他始终能够坚持理念领先,始终能够走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前沿,始终能够做弄潮人。这就是他的优秀和可贵之处,这就是拔萃与平庸的区别。改革创新是需要胆识和勇气的,需要有一种对信念的坚守和对事业执着精神。记得1988年我们同在灌南长茂中学工作,那时恩樵老师是初三的语文课任老师、班主任,并做学校的教务副主任兼任语文学科的教研组长,他首先从自己所教的毕业班进行大语文教学改革,当时我们还不能理解,甚至有一些老师不能接受,认为他是在出风头。上个世纪80年代,安于现状、墨守成规的思想还占据学校的主流,尤其是农村学校还缺少创新的环境和氛围,但恩樵老师坚持走自己的路,不管他人怎么说,因为这种坚守和勇气,才有持续不断的创新和收获。如今,改革创新精神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恩樵老师较早地融入了主流社会的这种精神,因而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教育骄子。
第三,恩樵老师还具有勤奋刻苦的精神和顽强的意志力。天才在于勤奋,聪明在于积累。童年和少年时代造就的勤奋刻苦精神,成为恩樵老师的终身财富,他勤于工作,还勤于积累,勤于反思。1997年前,他就边教学边研究,边工作边反思,坚持写教育随笔,相继写了《耕耘集》《小窗自记》《杏坛散记》等文集,2000年后朱永新教授成功保险更给他坚定了信心,更是投入极大的热情,又写出了《E网师话》《地球村叙事》等随笔专辑。现在,恩樵仍然坚持每天写随笔,这已经真正成为他的一种生活的方式,他每年都要写下了40多万字的随笔。工作、学习、写作、积累、反思,使他得到快速成长,成为教育在线有影响的第一线的教育人。
第四,恩樵老师豁达、乐观的情怀,使他的工作、生活充满智慧。恩樵老师是一位具有阳光胸怀的人,对人、对事、对生活、对工作总是充满激情,微笑总是挂在他的脸上。也许善能生慧,他是对工作和生活极具智慧的人。他能够把每年、每月、每日规划得那么周密,反思得那么深刻,他能够玩转时间,他能够活得潇洒,他能够自在作为,教书教出智慧,养子养出乐趣,闲暇闲出花样,他在以自己平凡而鲜活的生活诠释什么是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恩樵益友,益友恩樵。




(成彦明,江苏省灌南县教育局副局长,灌南县中学校长)
(本文系作者为拙著《一个人的教育史》写的序言,发表于
  2011年3月20日的《灌南教育》)
3#
 楼主| 发表于 2012-12-5 10:37:13 | 只看该作者
4#
 楼主| 发表于 2012-12-5 10:55:06 | 只看该作者
新语文叙论四十讲
    刘恩樵










第一讲
从理念到实践:“新课标”下的“新语文”构想

第二讲
关于“生活语文”的几点思考

第三讲
语文活动课程:21世纪语文教学的重要课题

第四讲
试论语文教学的整体思想

第五讲
走“大语文教育”之路

第六讲
发展智力语文教学中不容忽视的任务

第七讲
我们需要什么的语文教材?



第一讲
常识的力量

第二讲
我们的眼睛盯着什么?

第三讲
练好语文的童子功

第四讲
让学生阅读是第一常识

第五讲
多写随笔,少做习题

第六讲
语文课非改造不可

第七讲
活动活动语文好

第八讲:并非都是应试惹的祸
第九讲: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
第十讲:我理想的初中语文教学
散 议
第一讲
我理解的语文教学

第二讲
语文教学流行语反思

第三讲
语文学习方式的变革

第四讲
我理想的阅读课

第五讲
“指挥棒”如何指挥?



第一讲
关于语文教学的又一次经历

第二讲
我在工作上的爱好

第三讲
对语文课的改造

第四讲
我的课堂我做主

第五讲
语文课堂需要幽默

课 评
第一讲
宽度、深度与厚度、长度
-----评徐中华的《记承天寺夜游》课堂实录
附:《记承天寺夜游》课堂实录/杭州徐忠华
第二讲
简约
得体
丰富

——评诸向阳执教的《司马迁发愤写<史记>》
附:《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课堂实录/江苏诸向阳
第三讲
语文课堂的“八字宪法”

----余映潮《行路难》课堂实录点评
附:《行路难》课堂实录/余映潮
第四讲
约则裕
动则活
化则融

----《核舟记》第二教时实录评点
附:《核舟记》第二教时教学实录上海市娄山中学
王荣

第五讲
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

-----我们家的男子汉》课堂实录评点
附:《我们家的男子汉》课堂实录厚江/执教
中普/整理
第六讲
一堂很本真的语文课

----对李镇西《春之怀古》课堂的评析


第一讲 磨课:衣带渐宽终不悔
——《麦琪的礼物》教学札记
第二讲 一节课有多种上法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备课谈
第三讲 要不断地挑战自我
----《无名氏》备课杂记
第四讲 读出自己的味道来
-----《安恩和奶牛》教学札记
第五讲
寻找一个恰宜的形式

-----《记承天寺夜游》磨课日记
第六讲 把文章读厚,把课文教薄
----《刷子李》教学日记
第七讲
同课亦须纵向异构

----以《窗》教学为例
后 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4-28 14:29 , Processed in 0.146185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