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刘诚:回忆八十年代诗歌运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1-28 11:54: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刘诚:回忆八十年代诗歌运动


  1986年11月6日,我从咸阳某印刷厂取走两千册《走向人群》。这是我的诗歌作品第一次结集变成铅字。全书以长诗《走向人群》命名,收入诗作48首,封面设计葛田;蓝白色块相间的背景,凸现出一个思考的青年的黑色木刻头像,线条简洁粗犷,给人印象深刻。此前为了这本书的印行我曾三赴咸阳,当地的诗友还为此举行了一次大规模的聚会,作为远道而来的外地诗人,我在会上受到贵宾的待遇;既是诗人聚会,当然少不了朗诵,我即兴创作朗诵的一首《钟声敲响》,曾激起一片英雄凯旋般的欢呼!这一次我没有惊动大家,除留下一批书托人分送咸阳的诗友外,剩下大部运送咸阳站交付托运,留下一包随身携带,以防诗集在托运中发生意外。

  有书出版的感觉真是太好了,何况是一本极漂亮的书,携带着一大批足以一鸣惊人的杰出诗篇,它们完全出自我的手造!当我经过一夜旅行走下火车、肩扛厚厚一包新书走过凌晨寂静无人的汉中街头的时候,几个月来辗转奔波的艰难苦辛都已随风飘散,自信已经完成了一桩英雄的业绩!

  这本书的出版给沉闷的写作投进一道耀眼的亮光。我倍感兴奋,深信诗歌的大门正在为我打开。我甚至设想看到诗集之后诗歌界惊讶的表情,以及争相求购、无不以拥有一册为快的盛况;并且很快就想到,是不是需要当机立断加印一批,以便在扩大传播的同时,为诗歌事业积累一笔小小的资金。大体估算一下,觉得不加印便罢,要加印就得加印二万册,这样比较经济,售出之后可以有一笔可观的进项——我没有想到的一个问题是:这是一本以咸阳诗社内部资料名义面世的诗集,按国家规定是不能上市销售的。惟一感到难办的还是资金,因为首印两千册已经花去不少积蓄,当时我们事实上已经没有资金可投。这事讨论了几天,很快有了结果:岳父母答应为加印提供支持。妻已经在为我准备行李,可看得出来她很不情愿;她宁可相信这批诗歌是惊世杰作,却不愿意为这本可恶的蓝皮书再花一分钱,那可是我们的血——那时我们新婚不久,面临的困难很多,任何一点血对我们而言都显得十分紧俏。尽管我去意已决,还不时在小房间里走来走去、大发雷霆,可是当我看到妻无论如何不能把我说服,是含着眼泪为我准备行程的时候,我的心软了,在临出门的那一刻放弃了这个想法,一下子坐在床上。

  我对这批诗歌的感觉当然是对的,直到今天,我对它的先锋性、对它在那个年代所携带的巨大冲击力,依然深信不疑。由于印数小,能够看到的圈子并不大(除了我本人在西安、咸阳和汉中的大力推广,重点是在北京、上海、武汉、广州一些高校的文学社团按成本价销售——我有不少学生在这些高校读书,经由他们的帮助,这个国家的十几座核心城市,几乎都有了这部诗集的踪迹;此外我还列出一个长长的名单,向一些著名人士一一寄赠),但诗集还是在诗歌圈引起反响。几乎每一天都能收到几封读者来信,来信的都是高校的大学生、研究生,计有近百封之多。《诗刊》社的丁国成、《当代文艺思潮》的谢昌余也写来信件,对这批诗作给予肯定。1987年1月9日著名艺术家、天津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教授范曾的来信,成为我写作生涯中的一个事件。“你的诗写得实在好,奇崛瑰丽,而又峥嵘确荦。我想,唐之李贺、宋之吴文英,或可伯仲。谢谢你给我这本动人的诗,我十分欣赏——激赏!”——范曾先生在信里这样写道。由于这部诗集,汉中诗人同行赵栩和坡子等对我以“狂飙诗人”相称。在二十年诗歌结集《愤怒》出版后,对中国诗歌走向洞若观火的资深出版人余迅,以难以掩饰的高兴心情写下一篇长文,将其命名为“英雄写作”;文中特别提到:集20年心血倾情打造的5000余行长诗《命运·九歌》①,以不可复制的个人风格和对苦难的独力担当,成为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中国诗界最后一部“挑战诗歌秩序”的长诗力作。与此同时,同为第三代的江苏先锋诗人十品对这部长诗表达了同样的看法,将其列入自己最喜爱的“中国当代十大长诗”。青年诗歌批评家荣光启认为,系列长诗《命运·九歌》是第三代诗歌的重要收获。这部长诗由20多首长诗构成,既可独立成篇,又浑然一体,体现了一种宏大、严谨的结构美和建筑美。其中写作于1984到1985年间的长诗《走向人群》,从形式到内容都有创新。在《走向人群》中,诗歌一反过去纯粹的抒情性,出现了丰富的反讽、叙述、描述等多种表意手法;一反过去抒情诗常用的一位抒情主人公面向一人或万人的言说,出现了许多虚构的人物、事件、场景,虚构的人物与虚构的“我”就现实与历史展开对话。该诗实现了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国诗人所追求的诗歌的“戏剧性”,融现实、象征、玄思于一炉,努力在多种多样的情感、思想、人物命运、历史判断、现实景象和未来期许之间展开丰富的“对话”,使诗歌成为一种具有对话性的复调文本,通过多种人物的声音、命运相互映衬、相互对话,展现出诗人对现实生活的独特认识。在形式上,不同叙述者的不同语气,述说的不同角度,诗歌那种长句、大容量、对现实作恣意铺排的写作手法,将诗歌的叙事性、戏剧性、对话性发挥得淋漓尽致,将时代的复杂性表现得相当深刻,造成了一种多声部相互补充、烘托、谐调推进的独特效果,在传统的抒情诗之外,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崭新的诗歌范式(荣光启:《向着本源的穿行与返回——论刘诚诗歌》)。但我当时还是犯了一个低级的错误:我居然愚蠢地认为,诗的优秀与市场价值成正比,诗优秀就一定能卖得动。我错估了诗歌界瞬息万变的形势:这是一个无序而且必将更加无序的时代,对新生的中国诗歌而言,温婉而和缓的春秋时代也许划上了句号,更惨烈的战国时代却正在拉开沉重的帷幕,无法无天的民间诗歌运动加之网络的推波助澜,正在以出人意料的方式将诗歌的游戏规则彻底改变,而我对此浑然不知,或者说缺乏必要的敏感。

  妻子的抵制挽救了我们的生活——时隔二十多年,我仍然为当时的盲动感到后怕:幸而没有加印,否则我将以高贵的诗歌理由,将我们本来就艰难的生活打入深渊。但我没有想到的还有更多:诗集《走向人群》是印成了,可是它在事实上正在将我置于尴尬的境地,使我与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一次著名的集体行动擦身而过——我是指“八六两报诗歌大展”。这是一次令人痛心不已的错过,对于一个自视甚高的第三代主力诗人,几乎不能原谅!

来源:网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18 09:37 , Processed in 0.100449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