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本站约稿-语文教学[只发布于此处]★★★★★★★★

[复制链接]
71#
 楼主| 发表于 2013-4-21 21:17:3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文地址:“高效课堂”闹剧的思考作者:与您分享
“高效课堂”闹剧的思考
一、“高效课堂”出现的历史原因
    网友已经有大量无可辩驳的帖子揭露了所谓“高效课堂”的虚假和荒谬性。事实上学习是不可能在一个单位时间(一堂课)获得知识最大化的。这是因为学生个体千差万别,知识的领悟和积累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也就是所谓“慢的艺术”。企图用一种万能模式让所有学生在单位时间获得“最大效益”是一个违反教育规律的美丽臆想。
    那为什么这个“美丽的臆想”却获得了媒体及专家的热捧,至今还大行其道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高考的现实与“素质教育”要求的冲突导致了畸形需求
在高考指挥棒下的应试教育学生负担越来越重的严峻现实与高层高调倡导“素质教育”严重冲突使得基层教师无所适从,这就在客观上形成了一个广泛的期望——学生能够通过一堂课学习之后,课后不需要大量练习就能很快掌握要求掌握的全部知识,既有高升学率同时负担轻。这样教师和学生都能从不堪重负下解放出来而且满足了上级“素质教育”的要求。无论是地方政府、教育界的各级领导还是学校老师都热切期望能够诞生出一种“高效课堂”模式。
  (二)政绩冲动、学术突破的强烈冲动
在普遍的“教育兴市(县、省、区)”的理念下,地方政府无不希望能够在教育上有所作为,干部更是恨不得一夜之间通过教育改革的业绩一鸣惊人。各级专家更是希望能够创立一种新的教育理论有所突破来扬名立万,大红大紫。这种强烈的政绩冲动和学术突破汇聚成了强大的能量。
 (三)最大的教育市场的空前利益诱惑
中国人望子成龙的传统思想是举世无双的,加上人口众多,老百姓的腰包的渐渐鼓起,中国实际上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教育市场。这就给了各方面的投机者形成了空前的利益诱惑,而制造教育“神话”风险最小获利最大。这就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神话”层出不穷,一个肥皂泡破灭了立刻会诞生一个新肥皂泡的根本社会原因。
 (四)科学教育理论严重滞后
长期以来,包括所谓顶级教育专家在内的教育学者集体严重脱离实际且形成了严重的学术腐败。他们习惯于搞从书本到书本的演绎、拍脑瓜出理念,热衷于追名逐利、勾心斗角且高高在上、唯我独尊、以救世主自居。这就导致了我们的教育理论长期以来不但没有进步、没有创新,一些所谓“新理念”甚至远远落后100—200年前的经典教育理论。
  二、 “高效课堂” 特点与实质剖析
 “高效课堂”的特点和实质可以用一个词组概括,叫作“三虚一链条”。
 “三虚”者:虚假、虚幻、虚张声势。一链条就是“利益链条”。下面分别剖析之。
    虚假:高效课堂实践的虚假性。他们给出的课例完全是虚假的。我们认真研究了所能够找到的鼓吹者给出的所有课例视频,发现都具有同样的特征——学生反应高度一致,每个教学环节时间控制得分秒不差。这个特征说明了什么呢?说明了这些课例都是经过精心排练之后表演出来的而完全不是原生态的“课”。根本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质疑”、“生成”和学生的自主学习。因此这样的课时别人是无法操作的。即便是上课者本人也没办法在其他任何学校中上出这样的课来。我们的一些网友通过实地调查、访问写出了翔实的调查报告,揭露了所有高效课堂范式学校实际上都是采用延长教学时间、提前上课、大量练习的方法进行教学,只是外搞了一些“展示课”糊弄参观者。他们都采用“军事化管理”的方法对学生实行更加严格的控制同时对“差生”进行淘汰。
    虚幻:高效课堂的理论完全是虚幻飘渺、似是而非的。比如“不懂英语也能教好英语”“学校的产品是课堂”“高效课堂说到底就是老师不讲”。由于“理论”提出者完全没有实践经验只是凭着自己一味地想象,因此漏洞百出、自相矛盾。他们在宣传这些理论时语言极端。把几乎把所有的“好词”和“坏词”都用完了。对他们自己及其追随者那就是“伟大”、“哥白尼似的大革命”、“教育希望”、“良知”、“民族脊梁”“开创新时代”、“圣地”……而不同观点的人就是“屎”、“犯罪”、“不道德”、“反人性”、“魔鬼”……他特别善于杜撰一些玄而又玄的“名词”把别人绕晕。可就是经不住别人一问:你自己能操作一节这样的“高效课”给我们看看吗?他们的死穴就是只能在“逻辑”中兜圈子而无法得到实践验证。
  虚张声势:他们明明白白地在内部宣称自己是商业行为,要投人所好、占领市场。他们露骨地提出“得校长者得市场,得局长者得天下”, “再好的东西都需要四处兜售,守株待兔是最不切实际的想法。一个团队能走多远,取决于有几个市场狂人。”对外却狂喊要“从油锅里捞孩子”,“拯救教育”,“拯救中国”。他们把自己的推销活动说成是“国家意志”,“课改长征”。反正怎么大就怎么说。肥皂泡吹得越大越好。可是吹到最后他们吹出了“黑喇嘛”。他们说教育是信仰,而他们的信仰是黑喇嘛,黑喇嘛就是他们的“共产党宣言”、他们的最终结论“教育就是宗教”。至此这个肥皂泡就被他们给彻底吹破了。
  一链条:“高效课堂”鼓吹者喜欢用简单化的判断。比如“说到底就是”、“说穿了就是”,那现在容笔者套用一下:高效课堂推销者和追随者说穿了就是一个利益链条的关系。对推销者来说目的就是一个“盈利”。对追随者来说有两种情况:一是为了占领生源高地的“宣传需要”,另一种则是“政绩需要”。他们给出的绝大部分“范式学校”都是全封闭民办学校。这类学校需要报纸的宣传扩大影响而报纸则给他们宣传报道并冠以“课改名校”头衔,作为回报他们付给报纸指导费、讲座费并购买资料、书籍、订阅报纸。而对于一些急于“建立功勋”的校长、局长、厅长、区长等官员来说,报纸则可以对他们进行宣传、授予“课改先进单位”“课改先进地区”等称号,作为回报他们则可以请报纸方的“专家”讲座、指导、建立培训基地、购书、订报等甚至把一部分“公权”拱手相让。
    利益链条就是这样形成的。
  三、课改的一般原则
  我们把当前正在强力推行高效课堂活动说成是“一场闹剧”是不是就意味着不赞成课改呢?当然不是。课改是必须的,而且在教育实践中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作为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课改也总是继往开来、与时俱进的。一般说来,教育的改革只能渐进的改良过程而不会是一个突变的“革命”过程。教育的改革要符合人的发展规律而不能够违背这个规律随心所欲。一般说来,有以下必须遵循的原则:
  一、实践性原则。实践性原则的核心是可操作。首先,你要推行一种新的教学法时推行者必须能够做出操作示范,然后别人才能够学习。假若你不能示范而只会滔滔不绝天花乱坠地讲道理而让别人去做那就叫“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肯定是行不通的。实践性原则是鉴别科学或伪科学的试金石。任何伪科学都过不了实践这一关。
  二、立足本地、本校的原则。教改的实践性原则决定了任何改革都必须立足本地、本校。对任何外来经验都必须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咀嚼、消化之后才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加以吸收。那种外来和尚会念经,盲目照搬照套的做法是要不得的。
  三、立足教师的原则。从教学关系上说,“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观点是同时对“教师中心论”和“儿童中心说”的批判,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与学的科学辩证关系。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焕发出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探索精神。教师具有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和义务而学生必须接受严格的基本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体能的训练。在这个双向过程中学生和教师都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教师不能被动地适应学生而要主动引导学生,学生不是被动接受教育而是主动参与。这才是“以人为本”的真谛。任何教学方法都必须由教师来操作而不可能有一种可以超越教师的万能“模式”。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教师的素质最终决定教育的质量。因此课改要立足于教师素质的提高尤其是师德。
  那种所谓“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的“高效课堂”口号还是在追求“单位时间知识获取最大化”的功利目标上。这就与应试教育的目标如出一辙,完全违背了学习规律。事实上课改最大的障碍就是我们的基础教育不敢或者说不愿意放弃儿童过早、过分追求知识积累的错误目标。一旦人们普遍认识到过早、过分追求知识积累对儿童成长、成才是不利的,愿意果断减少课程科目和难度而真正注重“人格、体能和智能的全面发展”,基础教育就会出现柳暗花明的新境界。
  当前这种“高效课堂”的课改为了某种利益目的不惜把天下教师推到对立面,甚至把教育归于宗教;就算您掌握着无与伦比的话语权,背后有不可一世的强硬后台,您觉得能行得通吗?

另一观点:
  乎令人不能置信,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如此发达的今天,中国却上演着一场企图把教育宗教化的“高效课堂课改闹剧”。这场闹剧由一个记者、凭借一家报纸,几句动听口号,一套歪理邪说居然畅通无阻,大行其道,形成了一场运动,一种势力。除了几个草根级网民坚持不断地进行批驳揭露以外,无论平面媒体还是网络媒体都保持着可怕的沉默,对教育来说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难道我们的教育真的到了需要用神话来支撑的地步?

    这场闹剧的借学生“自主学习”一味夸大“教学模式”的作用而否定教师专业知识、教学艺术等教师个人素养的作用。而从实践考察,可以发现所有高效课堂范式学校实际上都是采取了一种更加严格对学生的控制,只是在延长学校时间、加大学习强度的情况下刻意制造出一种“热热闹闹的课堂”假象。实际上是片面追求“智育至上”的极端反映,是一种另类的“虎妈教育”。

    而“课改教父”其人则是一个思维极端、以“我”划分是非标准且充满着仇恨情绪的人。比如他说自己““身为孔子家乡的济宁人,而感到非常耻辱。”
   “长城是古代中国的耻辱,瓦良格是今天中国的耻辱! ”他因为飞机延班就觉得“国将不国”了。他说“我总算知道中国的教育为什么会是这样了。有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有什么国家就有什么样的教育”。为了推行教改他把教师推到了对立面,用尽肮脏的语言进行漫骂。他顽固地认为自己就是救世主。没有他来拯救,中国教育就彻底完了,中国就彻底完了。最终,他要把教育引上宗教的道路,他直言不讳地说“教育即宗教”。  

   “ 黑喇嘛是我的动力,它同样也可以成为每个人的动力!我信仰黑喇嘛”。 “我可以负责任地说,如果每个教育人能学会思考问题,并寻找中国教育乃至中国出路的话,那就必须解决一个信仰的问题,而黑喇嘛正是为了当下量体裁衣而‘定制’来的”。
   “课改教父”暨该报纸居高临下强做课改领袖的的言行与中宣部等五部门部署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完全是背道而驰的,与我们的教育方针是水火不相容的。无论从政治、哲学还是教育上说,这都是一个相当严重的事件。希望有关部门予以重视,调查、评估高效课堂课改的来龙去脉及其产生的影响,确保教育改革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72#
 楼主| 发表于 2013-4-21 21:18:1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文地址:人民网:杜郎口肥皂泡的破灭作者:与您分享
              杜郎口肥皂泡的破灭
                     一个肥皂泡的彻底破灭(修订)
                                   
                                   ——“高效课堂”改革述评

    从当初的的“学生反了,课堂散了,老师也不管了,四周全是黑板了”的模式到最新的“学杜郎口中学,不必砸掉讲台,不必死扣‘三三六’,不必全都镶上黑板,只要记住以人为本,关注生命就可以了。”新诠释,已经宣告所谓的“高效课堂”肥皂泡彻底破灭了。
                                                                                      ——作者手记
    一、大陆教育是最容易产生神话的土壤
    假如一个医药报刊的记者以医学专家自诩到处讲学,
    假如一个体育报记者以权威教练的身份满世界推销“超级训练法”,
    你一定会不屑一顾,嗤之以鼻。然而当一个教育报刊ji~zhe发明一种“理念”,设计一种“模式”,声势浩大地在全国范围推广的时候,教师不但必须得俯首帖耳、言听计从,甚至必须得奉若神明。因为“中国课堂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惟有他们才可以拯救。于是,一个只有几百学生,教师学历严重不达标,靠家族式管理的“杜郎口中学”成了“中国课改圣地”;一个没有任何后续学历的中专生校长转眼间戴上了师范学院“硕士导师”的头衔;他们鼓吹的“不会英语却可以教好英语”的范例成了高效课堂的经典;“课改是最大的政治”成了他们最响亮的口号。他们宣言:课改不能改良必须“革命”。“课改是日心说”,是“21世纪哥白尼的大革命”。……
    上世纪80年代以来,“记者=教育家”在中国大陆几乎成了一种“规律”。一个口号(理念)成就一个“教育家”,一篇报道成就一个“教育家”,一个“状元”成就一个教育家的现象层出不穷、司空见惯。只是动静和规模从来没有今天这么大——成立全国名校联盟,举办“恢弘”的课博会,靠收取听课费而富甲一方。
    二、神话究竟是怎么制造出来的?
    如果真要去考究制造“神话”手法的话,那真让人大跌眼镜了。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无非是首先编一个似真似幻的情景极大地激发你的好奇心。比方说:
    我能把自来水变成油。
    我能伸手从空中抓一把银子。
    你给我30万我能把一个婴儿“培育”成爱因斯坦。
    你参加我的“想象力培训班”我可以把你的孩子变成神童。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你信不信?不信你来亲眼看看啊(当然不能免费)!你不看怎么知道不行呢?
    拿杜郎口为例——
    主题:一所因教学质量太差而几乎关门的乡村中学突然起死回生,并一跃成为全国最耀眼的“明星”。
    关键情节:疯狂课改,“课堂上乱哄哄的,学生们都在嚷嚷,不时有参观者进进出出,简直像个菜市场”(摘自天津中学参观者描述)。0作业,0考试,100%升学率(李炳亭语)。
    理论包装:以人为本。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
    背景设计:砸掉讲台,封教师嘴,文化墙。
    圆谎办法:当你发现原来所谓的“超市”“狂欢”的学生早已经“预习过了”时,立马再编“理论补丁”——导学要先行、预习是关键。当你发觉他的经验你根本学不了时,立即丢掉“先临帖再破帖”、“你不知道怎么做你就去做”的说法为斥责“谁让你照搬照套,不学精神呢”?只怪你没脑子,只会东施效颦!你要领会“以人为本”的精神!那到底怎样做才是以人为本呢?你自己回去想吧,自己检讨去吧。到底怎么学?一头雾水。不行你再来参观学习啊。
    点缀:悲情故事。比如“崔其升是最累的”,“一天听8节课”,“别人吃饭他还在工作”,“累出一身病”等等,等等。
    三、洗脑方法大揭秘
    一个并不高明的谎言或者说是一个骗局,能够轻而易举地让一所规模不大、地处偏僻、教师水平不高的乡镇初中每天有“上千人”来听课,达到年均1000万的收入,还带动了地方餐饮业的大发展,确实有很多人深信不疑甚至痴迷,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了(由此我才更深地体会到赵本山《卖拐》系列小品深刻的社会讽刺意义)。经过研究,笔者发现李炳亭的洗脑术在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他所用的洗脑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平面媒体狂轰滥炸。首先以《中国教师报》为主阵地,连篇累牍,不惜大量采用整版篇幅报道,形成“强大舆论氛围”。然后有《中国教育报》、《人民日报》为之敲敲边鼓,其权威性就“至高无上”了。
   (二)大肆开“学术讲座”,传经布道。正如李炳亭本人所说,整天飞来飞去讲座,累死了。他的讲座有一个核心诀窍,用他的话说就是听众要“把杯子洗净”——你得先把大脑中“传统教学”的信息彻底清除(否则你就无法接受他的真经)然后再接受他的信息,按他设定的逻辑进行思维。
   (三)对外恐之以害,诱之以利;对内恩威并重,软硬兼施。譬如先把传统教育说得一无是处,打“零分”“负分”,“制造痛苦”,“摧残学生”“效率极低”;只要用我的模式,立马学生成绩飙升,个人飞黄腾达(职称、荣誉、金钱、名校、名师都哗哗地来了!李炳亭均有“论述”,不再转引了。)对学校教师说罚款你当场掏钱,要给你奖金也是即时兑现。丈夫当校长,老婆做副校长。一统天下。
   (四)拉大旗作虎皮,充分利用行政资源。找专家、学者、国家级泰斗装门面,游说教育厅局长、地方行政大员为其撑腰。这样就足以横行天下无阻挡了。
    四、揭破骗局小验方
   (一)访一下。俗话说新贵最怕老邻家。微服私访到当地老百姓家打听打听。真实情况到底是怎么回事。一切都会真相大白。
   (二)想一下。学校究竟实际控制了学生多少时间?“课堂”外的时间都在干什么?
   (三)问一下:既然效果那么好,李炳亭还说“可以出大师”的,那学生每年发表过多少文学作品?参加过多少次英语、数学、化学、美术、书法、生物、演讲、辩论、文艺、体育等省市或全国竞赛(活动),成绩如何?
   (四)考一下。撇开给定的材料,和学生聊聊天,看他们实际的知识面和综合能力究竟怎样。
   (五)将一军。请李炳亭等“教育家”、“名师”到你们学校上一节示范课。看他到底是怎么操作的。千万别听广告(讲座),就看疗效(课堂操作)。
好了,这已经足够了。上述不管那一条都可以让真相大白。假如你要按他的“套路”走,那就会陷入迷宫永远也绕不出来了。
    五、正面谈一点教育规律
   (一)从《人民日报》报道看,所举最有说服力的还是“升学率”。在升学率的大前提下,片面提出“向一堂课要质量”其实是一种“绝对功利”的思维。因为学习具有明显的滞后效应而不可能是立竿见影的。“高效课堂”提法的实质是竭泽而渔的“速效教育”,根本不可能实现的。除非你是“只问耕耘不问收获”,那放纵式课堂才是可能的。
   (二)在封闭管理的学校,所谓“课堂展示”其实不过是玩了个“时空转移”的小花招。将“灌输课堂”转移到“课外”,把作秀作为“正式课堂”演给观众看。要想保持整体的较好成绩,学生的负担只会加重不会减轻。勤奋出成绩是学习上的一条不变真理。
   (三)真正的教育家只能从教育一线产生。如霍懋征。没有一线教学实践经验的“教育家”没有依据。
   (四)真正的高效率教育只能是“因材施教”。
    六、一点忠告
    作为一个知名ji~zhe,不深入基层沙里淘金钻新闻,却钦差大臣似地飞来飞去、发号施令、传经布道,别说与“教育家”不搭嘎了,就连“ji~zhe”也徒有虚名了。一家报纸公开宣称放弃客观性,热衷自己提理念、自己设计模式、自封领袖、自己推广、自己制造新闻、自己宣传,确实创造了一个“世界纪录”,却也走上了一条办报的死胡同。早收、早了、损失最小。假如还要硬撑。那么我要问——
    假如有一天,有人以事实揭露这一切完全是建立在虚假基础上的闹剧,谁敢拍胸脯出来承担法律责任?
    千万别忘了。只要在杜郎口工作、学习过的人,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无论老师还是学生,都不会人间蒸发。他们对真实情况是最清楚的。
    还有过去的报道、李炳亭的“著作”、讲座等资料,都是白纸黑字,可以“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却永远抹杀不了原始记录。
附录:
一、参观者关于杜郎口“高效课堂”的描述
“……三面黑板;学生的课桌一改传统‘秧田式’ ,变为‘小组式’ ,每一小组 6—8 人面对面而坐,看上去有点乱;老师在课堂上只准讲十分钟, 多一分钟都要挨罚; 上课时, 学生随时可以拍桌子站起来嚷嚷……” 令卢老师感到惊奇的是,虽然杜郎口中学每间教室都全天候开放,在上课时间,参观者随时可以到任何一个班级听课,但那里的学生对这些随意穿梭在教室中的来访者竟然“目不斜视” ,
南开区某初中数学教师刘老师这样描述他学访时见到的情景: “那是一堂初 三数学课, 老师讲了没几句学生就讨论起来了! 不到 10 分钟,教室里 ‘全乱了’ !只见坐在教室中间的一位同学腾一下子站起来走到教室南面的黑板前开始演算公式,然后大声地讲解起来,接着其他学生呼啦一下全动起来了,都从座位上跑到那块黑板前围成好几层,最前排的学生基本是蹲着的,有的干脆坐在地上,后面的大都站着,有的甚至趴在前一个学生的身上。当第一个‘小先生’讲完后,另一个‘小先生’又主动站出来讲自己的解法,不仅分析了题意,还有解题的思路,同时还有相关知识点的回顾,甚至连本题的易错点及解题的方法归纳都一一罗列出来了。 ” “这些学生做得分析甚至比一般老师的讲解还要深入,当时我最大的感触就是,不知道这节课真正的老师到底在哪里。
二、李炳亭说明
“这是因为当年杜郎口中学师资严重匮乏,校长不得已出 ‘奇招’ 干脆让学生自己当老师,先让成绩好的学生给成绩差的讲,学生自己出考题、批改考卷,没想到还真起到了奇效。”
三、学生“自己”的口号
“我的课堂我作主,快乐课堂我称帝”,“课堂是自己的,如果被别人占有,那还了得”等等。
四、我的感悟
陶醉在自己的奇思妙想之中,然后以为天下人都是傻子 。
73#
 楼主| 发表于 2013-4-22 23:27:2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对“少教多学”提法的一些看法
林承雄




此处不称“少教多学”模式,而说“少教多学”提法,主要是因为对“少教多学”这一命名学理的信度心存怀疑。用提法名之,以取探讨、斟酌之意。任何模式化了的教学方式、程序、策略等,往往易陷入僵化的套子。单以语文学科的阅读课教学而言,“少教多学”这一提法在课堂教学实施方面,要害在于处理教与学双方“少”与“多”的辩证关系,而非僵化、教条的界定。


“少教”,关涉教学内容的取舍,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辅助手段的应用,教学时间的分配。教师不是更轻松了,而是面临难度更大的挑战了。要在备教环节要有更充分地准备;教师不是不作为,而是要指导学生的学这一方面,能抓准用力点,“四两拨千斤”,促进学生学得愉快、学得有序、学得扎实、学得深入、学得丰富。


“少教”关键在于教对路子,教得精炼。以精读指导型阅读课的教学设计而言,教师得对所教的文本进行充分深入的解读,分清哪些是该教的,哪些是不该教的,哪些是要深教的,哪些是要浅教的;要对精读指导的教学策略进行科学艺术的选择,认请哪些策略是对位的,哪些策略是错位的;要对精读指导的教学流程进行合宜的设计,识别哪些程序是符合学生学情实际的,哪些程序是高耗低效的……教对路子是教得精炼的前提


“多学”,是针对学生而言,让学生主动地学,科学地学,有效地学,高效地学。“多学”不可以异化为“多练(机械盲目的练习、作业)”,不可以蜕变为无视学生实际接受水平与个体差异的高强度、大容量、快节奏的题海训练。“多学”不流于浅表的热闹,不是沦为作秀的表演。名篇佳作的精读指导课型,学生的“多学”当是目标的,有中心的,有序列的,如此才能保证“学”有所得。


单以语文阅读课的文本精读教学而言,教师的“少教”要真正落到实处,首先要吃透课程大纲要求与教材结构体系,透彻把握文本自身内容与形式的独特之处,摸清学生的学情实际,恰切定位文本精读教学指导的重点、难点。而学生的“多学”,是要体现在对某一精读文本的阅读、鉴赏、阐释、批评达到一定的深度与广度,且能于精读训练的过程中掌握相关的精读读方法,促进其精读习惯的形成与技能的提升。



“少教多学”应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倘若将其生硬地拆卸为定量化的规则,诸如细化到某一节课教师讲授最多不得超过多少分钟,学生讨论要保证多少分钟,书面练习要多少题等僵化的教条,则教学就了无生气了。

“少”与“多”的拿捏,“教”与“学”的互动共生,更多的是基础教学心理基本原理层面上的一种艺术。慎言模式,尤其是“模式化”,一旦“化”了,往往就走向了教育教学的反面
74#
 楼主| 发表于 2013-4-23 00:08: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问:李炳亭与中国名校共同体,会员校会费费流到哪去了


教育在线按:转帖此文并不代表本站认为文中所述皆为事实,此文亦不代表本站观点。请读者明辨。
《中国教师报》有关人员组织下的“中国名校共同体”,疑似在榨取有限的地方教育经费。
“中国名校共同体”
(一)疑似是非法组织
1、这个组织在民政部民间组织查不到
2、看看这个组织的成员组成,就可以看出名不副实,并且带有功利性质。
以下是网上搜索的:
A、“中国名校共同体”是干什么的(作者:李炳亭
一项“从课改出发”,由杜郎口发起,波及全国22个省市、40家核心校、400家成员校“共同”组成,“聚义”在“高效课堂模式”大旗下的“中国名校共同体”这一民间非官方“行动研究”机构。
B、领导机构有理事会、理事长、副理事长等。其实幕后主要的组织者和宣传者是“《中国教师报》采编部主任、中国名校共同体秘书长、著名课改专家李炳亭先生(原山东记者站站长,据说教了3年学)”
C、中国名校共同体成立:2008年5月4日,中国名校共同体在山东昌乐二中成立。中国名校共同体是由杜郎口中学、四川成都武侯实验学校、山东昌乐二中、山东兖州一中、江苏翔宇教育集团、山东胶州向阳小学发起,囊括了江苏连云港灌南新知学校、河南商丘回民二中、河北清河五中、河北围场天卉中学、浙江台州路桥中学、山西柳林贺昌中学等十几个成员校。成立仪式后紧接着召开了第一届中国名校共同体会议,选举了理事会、理事长、副理事长等领导机构。经过将近一年的发展,江苏省泗阳众兴中学,广西博白启德中学,山东省临沂四中又先后加盟,现在中国名校共同体队伍已经壮大到了21个成员校。
D、“中国名校共同体自08年5月成立以来,共同体在2009年12月26日、27日在南京召开共同体第二届第一次会议。本次会议有来自全国22个省市的38个成员校和近一百个非成员学校的校长和老师参加,同时部分市县的教育局领导还亲自带队参加了此次会议,加上江宁区各个中小学的校长和部分老师,参加此次会议的人员有六百多人。
E、2011年10月14日,北门中学加入中国名校共同体 成为第68个理事校
以上可以看出,有几个是“中国名校”?绝大部分是有些地、县级,甚至是乡镇级的中小学,3年的时间发展到近70个理事校、几百家成员校,是什么具有这么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呢?
(二)有招摇撞骗、非法敛财的嫌疑
在“高效课堂模式”大旗下的“中国名校共同体”,这一民间非官方“行动研究”机构。他们在做着怎样的行动呢?
1、在“高效课堂模式” (或者叫课改)大旗下,首先以山东为根据地,形成小学、初中、高中培训基地,每个学校安排几个老师讲一两节“模式课”,校领导再总结一下本校“模式课”的特点(肯定不会白讲),让其他学校老师或外省的来学习、培训并收取费用。 其实所谓的“模式课”就是把基本的教学环节,硬性规定为机械的几个环节,比如“10+35”模式、“5+30+10”模式等,并没有什么科学的理论作指导,比如每节课前5分钟讨论,学生面对面对坐,大部分时间让学生讲课等所谓“创新”和“看点”,都是硬性规定。不管学科,不管进度,不管课型,每节课都按这样的时间环节安排。因教学效果差,有的学校采取“孵化室”的形式,只有“孵化室”的老师采用“模式”,让参观,其它教室不让进,有的教室门口贴着“谢绝参观”的字样。
2、先要名:(以下主要是网上搜集到的)一批校长因“改”成名。
9月份,崔其升校长荣幸地被评为首届“齐鲁名师”,荣获全国教育创新校长。杜郎口中学再一次也是连续二年被评为教育系统全国优秀集体,学校徐利老师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
江苏灌南新知学校徐翔校长被评为“全国优秀中学校长”,河北围场天卉中学胡志民校长获得“全国百名优秀校长”, 宁达中学张项理获得全国十佳校长、全国教育创新校长,山东德州跃华学校姜风平副校长评为“全国优秀小学校长”。
辽宁沈阳立人学校校长李志信、河南郑州第102中学校长崔振喜在中国教育学会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中,分别被选为理事。
翔宇教育集团卢志文总校长也被授予“全国教育科研杰出管理者”荣誉称号,其主持的《“翔宇模式”公办名校转制研究》课题荣获了“全国教育管理科研成果优秀奖”,宝应中学则被授予了“全国教育管理科研成果优秀奖”。
河南商丘回民二中吕玉强校长当选“商丘名校长”。
一大批优秀教师也脱颖而出,荣膺全国奖项。兖州一中李平老师、昌乐二中徐振升老师获评“全国优秀高中班主任”,河南郑州第102中学王予老师、河北清河五中梁增春老师被评为“全国优秀初中班主任”。
一批校长受邀“游走”各地讲学,如杜金山、赵丰平、张项理、胡志民、徐翔、卢志文、李镇西等,均成为全国课改名家。一年来,共同体专家足迹遍布全国30个省市,累积讲座600余场,共同体校长集体引发“高效课堂”旋风,杜郎口模式已成为课改的“主流”。
为什么短短的一两年,“圈内”的获奖人数明显剧增,在各种“头衔”的光辉下,“均成为全国课改名家”。在这种光环下,有的人是真的为了改革“中国的教育” 吗?他们这些单位或组织有没有资格发奖,评选方法是否合理,像“创新校长”这样的通过网络投票是不是真实、可信,有的学校据说是专门安排的投票小组点击投票。
3、再为利(以下主要是网上搜集到的)
A、通过组织成员敛财:每个加入成为理事校的成员要交会费26万\年(网上称有交28万的)。150多个理事校每年近4000万。地方政府有限的教育经费就这样被拿走,而不知去向。
B、通过建培训基地、组织培训班的形式,交培训费、资料费、书籍费、门票费等(由《中国教师报》住校收取,山东兖州一中基地由《教师报》徐会晓等人收取)。学习班培训费每人一天要400元左右,资料费、门票费等60元\人,会议经费: 260元\人(含学习考察、资料费,不含区间交通、食宿、等)。各项费用报到时一并交纳。同样榨取的是有限教学经费。以下收集与网络新闻报道:
自2006年11月开始,《中国教师报》全国教师培训(杜郎口)基地在杜郎口中学开班。截至目前,研修班百期累积受训人数突破5000人次。
继杜郎口基地成立之后,又相继成立了兖州一中、昌乐二中、围场天卉中学、武宁宁达中学、沈阳立人学校、郑州102中学等几大基地,几大基地联手,据不完全统计,高效课堂驾校累积培训各地各学校领导、骨干教师达12000人次。
2008年11月29日-30日,首届高中课改途径与方法研讨会在兖州一中隆重举行,例子全国14个省份45所学校的650多名校长、教师参加了会议。
从1月份的“高效课堂走进泗阳”到3月份的“高效课堂走进辽宁”,从5月份的“高效课堂走进武宁”到7月份“高效课堂走进围场”,从8月份的“高效课堂走进宁夏”到12月份的“高效课堂走进台州”,2009年1—12月份,高效课堂共走进全国14省(市)的33个市、县,与当地教育局合作,累积培训教师19800人。)
2010年8月11日至13日,由《中国教师报》全国教师培训基地、中国名校共同体主办,河南南召现代中学承办的中国名校共同体高效课堂名师指导团首届名师培训班在河南省南召县隆重举行。这是高效课堂名师指导团组建完毕后的首次“集结”,在为期的3天时间中,来自全国各地189所课改名校的430位参训名师在河南南召完成了“充电”和“集结”。
关于举办“全国中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研讨会,暨江苏、山东课改名校高效课堂教学现场观摩活动”的通知
第一期 江苏课改名校高效课堂教学现场观摩活动
2012年4月21日—4月25日 江苏省南京市
第二期 山东课改名校高效课堂教学现场观摩活动
2012年5月5日—5月9日 山东省济南市
名校长报告:兖州一中“循环大课堂”教学模式解读
主讲专家:杜金山 中学教改的先驱、兖州一中原校长、第四届全国十佳中学校长、第四届全国教育教学科研优秀教育工作者。
五、研讨费用与报名办法
研讨费780元/人,资料费实收。食宿、调研统一安排,费用回单位报销。请各单位接此通知后,积极组织有关人员参加,并在报名截止日期前将填写好的报名表传真或email至:
电 话:010-82817064 82817342
这样频繁的、大面积的、多人次的培训和学习,需要多少教育经费的支撑?钱又到那里去了?这些费用有没有通过物价部门的审批,是不是属于乱收费,这些费用最终会转嫁到来参观、培训的学校头上,是不是涉嫌变相榨取基层学校有限的教育费用。
C、乱发证书(如:“2008-2009年度全国课堂教学创新示范学校”由《中国教师报》颁发);利用组织乱摊派个人书籍等,发给成员学校的老师。
请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能够给个解释或答复:在全国呈现“燎原”之势的一个组织,是不是合法的组织?他们所推行的这种 “模式”,是不是代表中国的“先进的课改方向”?有没有推广的价值?
收取的费用合法吗?这些费用都到那里去了?他们有资格颁发证书吗?为什么全国这么多中、小学积极加入这样的一个组织,动机何在?花费多少?真的是为了中国教育的明天吗?有的人拿着几千元的财政工资,在上班时间,出去讲课、培训,收取费用合法吗?其中《中国教师报》起了什么作用?
以上信息来源:
http://tieba.baidu.com/f?kz=1042487427
http://tieba.baidu.com/p/2175737894
http://www.chinateacher.com.cn/ggt/gttjs/2012/1119/252.html
“中国名校共同体”自08年5月成立,据上述资料称,有150多个理事校,这些学校一年总共要缴纳四千多万的理事校成员的会费,如今,这是第六年个年头,两多亿的资金现在在哪里?
“中国名校共同体”,是由杜郎口中学、四川成都武侯实验学校、山东昌乐二中、山东兖州一中、江苏翔宇教育集团、山东胶州向阳小学发起。这贴的引用文字中,一堆“名师”参与其中,先不算别的,这两亿多元的入会资金在哪里?
这个事要问问李炳亭,还要问问“中国名校共同体”发起单位及个人:
杜郎口中学及校长:崔其升。
四川成都武侯实验学校及校长:李镇西。
山东昌乐二中及校长:赵丰平。
山东兖州一中及校长:杜金山(虽然已经调动到了人大)。
http://tieba.baidu.com/p/550589866(原来,这个学校也买票参观!)
http://tieba.baidu.com/p/557978126(原来如此。)
http://tieba.baidu.com/p/509162626(原来如此,连夜擦证据)
江苏翔宇教育集团下属学校及校长:卢志文。
顺便提供一个翔宇教育集团的负面消息:http://tieba.baidu.com/p/154749628
山东胶州向阳小学及校长:陈凯功。
更要问问参与其间到处游走的“名师”们 。
——你们这个民间团体,把钱搞到哪里去了。
转帖自:http://sq.k12.com.cn/discuz/thread-631265-1-1.html

75#
 楼主| 发表于 2013-5-15 17:38:26 | 显示全部楼层
“高效课堂”是一本怎样被念歪的经

魏忠  邝红军



 从2005年开始杜朗口中学创造了一个连续7年的神话:

  学生当演员、学校收门票,全国各地的教师当听众

  如果不是因为杜朗口中学,哪怕是中学地理老师,也很少有人会注意到山东省茌平县;同样,如果不是因为这所学校,也不会给位于聊城西面并不富裕的茌平县的正泰东方大酒店些年这么好的客源;如果打开这个酒店的某推广网页,你会看到这个酒店最大的宣传口号就是:“参观杜朗口中学,入住四星水准宾馆”。有理由相信,这个中学毫不逊色于一个4A级景区的号召力:学校参观门票从最初50元涨到2012年 的160元,还不包含资料费,高峰时期,前来参观学习的人络绎不绝,每天高达有数百人。

  在教育政绩的取向之下,拔高或者提升某种教育模式是不难想象的事情,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之下,此种现象尤其显著。这些年,大家对应试教育多有诟病,渴望见到既不用付出多大代价,又能快速提高升学率,还可能让孩子快乐学习的模式。杜朗口模式就“应景而生”了。包装漂亮一点,宣传大力一点,一旦变成神话,大量的学习和复制就可能展开,财源和收入就可以预期了。一些宣传和介绍杜朗口模式的文章堆砌了大量的术语,使用了大量的形容词和排比句。在科学研究和教育学术领域,大量出现形容词和排比句,就难免遭致警觉甚至反感,国外的这类文章几乎没有这样写的。

  凡是有神话的地方就可能充满愚昧和欺骗。神话越大,愚昧越强,欺骗越甚。早先的“黄冈模式”,后来的“衡水模式”,无论包装得如何巧妙,都没能掩盖摧残学生从而提高升学率的本质。孩子读高三时自杀,其父母直到现在还在为了弥补创伤和缺憾,坚持不懈地努力做试管婴儿,这样的悲剧就发生在我们身边。郑州二中的王瑞校长说:“与其办这样两所学校,不如办两所监狱。”著名作家周国平说:“我认识一个中学校长,他任职的学校是当地最好的中学,他这个学校考上清华北大的多了,考上北师大的算差的。怎么做到的?全封闭管理,两周休息一天。在应试体制下,不这样做,他的学校就会出局。他见我的第一面就说:周老师,我们这些人都是历史的罪人,我们将来是要受历史的审判的。”早些年的少年班一哄而上,确实出现过不少少年提前所谓“学习成功”的例子,在我们身边,这样的案例并不鲜见,可是,神话的背后是什么呢?一个孩子提前一年上学,平均下来,家长必须放弃两年的工作时间,这哪有什么神话可言?

  人生有涯而学无涯,这是教育学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怎么认识“教育效率”,也就也了一个绕不过的问题。胎教、早教、少年班、高效课堂、“抬头率”管理,都是试图延长孩子的学习时间或者压缩孩子的成长期来达到“效率”目标。在基础教育的12年里,如何学得比别人多,学得比别人快,在45分钟的堂课里,如何学得比别人效率高,就成了学校和教师的重要目标。美国20世纪中前叶,也有教育的“效率崇拜”,那时教育领域跟管理学的“泰勒原理”的追求有着相同的背景和取向。即便像当时的美国那样讲究“科学性”,其实践及其效应都很成问题,今日中国的“高效课堂”的追求,却可能偏离科学而只强化时间的效率,“补课”和“课外辅导”的盛行便见怪不怪了。王瑞校长说:“我从教这么多年,发现在应试环境下,应试成绩好的答案是,学生智力中上,愿意配合应试,比别人学得多,比别人学得早,除此别无办法。”是否真的没有办法?假如杜朗口中学找到了办法,那不是很令人期待吗?

  来看一下杜朗口中学的办法是什么。总结下来有以下几点:学生自主学习、三面布置黑板、探究学习、老师不讲学生讲、学生随便不拘一格、上课时甚至随意走动、教育超市、把课堂拆分成大约十分钟的若干部分,等等。有越来越多的网友用考察和证据指出“高效课堂”模式造假和造神,这种质疑甚至使得杜朗口中学改革的某些合理的东西也一并被忽略或否定。

  在全球范围内,诸如“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三面黑板”和“随意走动”等,并不是杜朗口中学的首创和发明。例如,从1999年开始,印度裔英国教育学家苏迦特便进行了一项长达10多年的实验,他以“墙上的电脑”资助边远地区的学习。实验表明,学生的学习是一种自组织行动,从而进一步推进了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和实践。美国加州洛杉矶大学环境艺术学家亚历山大非常强调学习环境的变化,在《建筑模式语言》一书中,他说:“课堂就如市场,来者不拒,学生可以随时出入,小便以后不回来。”显然,比杜朗口模式还出格。早在19世纪中叶,著名史家德国柏林大学朗克教授便采用“研讨班”(Seminar,西明纳尔制)组织教学,极其活跃和成功。至于每十分钟一段,这种是目前在线课程的主流模式(微课程),可汗教育和UDICITY就是这样做的;学生为主讨论和解题,我们分明看到了王则柯教授写的普林斯顿大学数学教授的影子。国际教育改革的各种成果,从小学得到大学的,从贫民的到精英的,如“超市搬地”体现在杜朗口这个乡镇中学身上,背后的“经”并不简单,也不是杜朗口自己发明的 “瞎折腾”,那么杜朗口中学的问题出在哪里?这个经到底哪里念歪了呢?

  与中国相似,印度的教育也极不均衡。1999年,英国纽卡斯特大学的教育学专家苏迦特在一项基金的支持下来到了印度的偏远山村。他的教育实验有很多做法和杜朗口中学相似,然而,仔细对比起来,其中的差别是很大的。首先,不同于“杜朗口神化话”发端于一个教育报的记者的研究成果,印度实验的实践者本人就是教师,本身是教育研究者和大学教授,其实验的专业性毋庸置疑,苏迦特不仅是英国教授,还在美国知名大学进行长期研究访问;其次,苏迦特的实验针对的是互联网环境下的学习变化,他研究了不同国家和不同生活水平之下互联网对于学习行为的支撑作用,他的实验并是不为“应试”,具有充分的技术条件和探究性;三是苏迦特的实验具有严格的验证性,他为实验装了很多摄像头,记录和考察学生的行为,然后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分析比较,并找出学生自组织学习的条件和过程要素;更重要的是,苏迦特充分考虑到了实验的“无关变量”,对教育过程基本做到“无干扰”,既不影响原本的教育流程,更没有参观学习者的侵扰;最后,苏迦特的教育实验的首要目的不是为了推广,而是为了找到在互联网学习中的行为规律,为互联网自组织学习设计提供依据。苏迦特的后期实验在英国和意大利进行,他把印度的经验和一般规律应用于网络学习中。

  古今中外,在教育效率的问题上,人类从来没有停止过追求。不过,早期的教育思想者关心的问题与现当代的教育学者关心的问题有不同的偏重。“学什么”和“怎么学”是教育学的基本问题。古代教育,“怎么学”的问题是考虑的重点,“学什么”并不是主要关心的问题。随着人类知识的不断增长,加上印刷术的广泛使用,特别是工业革命之后,“怎么学”的问题逐渐让位于“学什么”的问题,后者成了研究的重点。

  梳理中国教育的源与流,对比苏联教育与美国教育,对于我们分析“高效课堂”或许会有帮助。受苏联的影响,“学什么”的问题由国家和中央计划者决定,因此,苏联和中国的教师更多地只能在“怎么学”的问题上作有限的发挥。中国的制度包括中考和高考制度,也基本上规定了在“学什么”的问题上,教师没有多少操作的权力和空间,因而,琳琅满目的各种教育实验和改革,大多只在“怎么学”的问题上下功夫,凸出教学方式、教学方法的探索和运用。就此而言,“杜朗口模式”和 “高效课堂”也不例外。

  美国的理论和实践则刚好相反:都实行分权制。在这种制度安排之下,即便是“普通教师”,也共享着较多的教育权力,包括选择“教什么”的权力。所以,美国的 “课程论”非常发达,教育理念精彩纷呈,教材市场十分活跃。美国没有强大的教育部。即便是全国性的《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也只能在语言和数学上评估简单的东西,因此,课程的弹性化和多样化成为美国教育的显著特征。美国大学入学考试SAT,几乎是无法像中国的高考那样准备的,各州和各校的教材以及课程非常复杂。有的高中毕业时,学的数学还极其简单,有的高中毕业时,却把微积分都学完了。

  在美国这样的一个国家,通过评估来追求教育效率,也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2012年美国教育最关注的13件事情,中间有3件和教育评估相关。在田纳西州一个教育评估的试点中,教育评估也只用在帮助落后教师的改进上,而不是评估先进。教育学者查有梁研究美国和中国最近十年的教育改革,有三个结论很值得重视:

  “自上而下行政地建构一种最好的教育体系,使得所有学生都不会掉队,不可能。”

  “自上而下行政地推行一种课程理念和方法,使得所有学生都得到发展,不可能。”

  “自下而上经验地建构一种最好的教学方法,使得所有学生都达到优良,不可能。”

  为了解释上述理由,查先生用了一个例子,2010年,来自上海的学生在国际学生能力评估测试中拿下了数学与科学的最高分,而美国学生却正好居于中游水平,但恰恰上海是不同于国内其它省市,独立制定课程标准的地区。如果教育仅仅是考试成绩,那么无疑有些成果是非常突出的:新东方的英语培训、李阳的疯狂英语、衡水中学的高考状元……然而,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这种表面的效率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危机。

  中国在“世贸组织”的谈判中,有一次一个关键的翻译错误,让领导人指示要做一本新的《英美法大辞典》,然而,受应试教育和标准化考试束缚的年轻一代,却编不出这样一本新辞典。最后是一批平均年龄80岁左右的东吴大学法学院老校友们合著完成了这部词典。60年前的英语培训不过只有几年,怎么会有如此的功底?有人引述当时的英语学习情况道出了秘密:“为什么要学习英语呢?”答案是:“只有通过3年的学习,才能够体会莎士比亚语言的魅力啊”。经过13年的在校英语学习,托福考满分的人,能够体会莎士比亚的美吗?

  仅学习三年英语,如果让民国的这帮才子考今天托福照样不灵,他们也许背诵莎士比亚的诗歌最大动力是吸引异性。朱生豪32岁去世前翻译了今天广为流传的31部莎士比亚的戏剧。

  让我们再从课程理论的角度来看高效课堂吧。大致说来,存在两种不同的课程理念和模式:一种是目标预设的模式,或者叫“泰勒模式”,它是我们最常见也是最熟悉的,在这种模式之下,所谓的“教学效率”,就是单位时间里实现预设课程目标的程度,花的时间越少,达成目标的程度越高,效率也就越大。另一种模式,其实是没有模式,或者可以称作“目标游离模式”。课堂效率这一概念,与第一种课程模式关系更直接更紧密。就目标模式来说,要看目标的设定本身是否合理,其着眼点在哪里。还有就是设定的目标否可行。举例来说,美国教育心理学家罗伯特·加涅把人的智慧技能分为五种,达成每一种智慧的条件是不一样的,所以他写的书的书名就叫《学习的条件》,后来又出版了《学习的条件与教学论》。这是教育科学化的一种追求。讲学习效率,就不能不考虑科学及科学成果表明的可能性及其条件。假如“高效课堂”或别的什么课堂只讲求效率,而脱离这些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科学成果来搞,就容易出问题,达不成目标,也不可能有什么效率,还可能把学生搞残搞废。

  “高效课堂”的操持者可能带来的一个致命的问题在于:人的成长和教育的复杂性被简单粗暴地处理,人的发展的可能性就变得非常窄。这种被窄化的目标和通道如果恰好又是众多学子参与竞争胜出或被淘汰的唯一标准,结果就只可能是悲剧:一方面制造众多的升学方面的失败者,另一方面,即便升学成功的人,也成了机体、心理、和学习能力不正常的人,同样是教育的牺牲品和失败者。

  实际上,有效的培训,应该是以教师的自主学习为基础的,而不只是听听什么讲座或者报告就行的。一个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比较好的老师,他平时就会坚持阅读、思考、写作和实践性反思。如果他的学习目标、时间和空间的安排是自己决定的,一些外在的规则和规范不过是他决策的参照点,他参加培训或者听报告就会更积极主动,收获也会更大一些。像罗伯特·加涅那样思考,你要学生具有何种智慧,你就要考虑“学习的条件”。这样的老师把学习当作是探索的过程,在他那里,学习就是探索,学习就是发现。这样的“会学习”的老师还会把学习的方法传授给学生。然而,当听什么时候听报告,听什么人的报告,在哪里听报告等都被由外在的力量比如教育行政官员决定并且整齐划一时,教师的积极性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就会被伤害和破坏。

  在教育经济学里,有“筛选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的争辩。前者认为学校的作用是把人按不同的标准区分和筛选出来,这些被区分和筛选的人与工作岗位匹配;后者则强调教育对于提高人的健康、知识、技能、创造力等方面的作用。我们为什么要上学?按照筛选理论来说,你到学校受教育,目标就是升级,把别人筛选下去,把自己提拔上去,“学而优则仕”。怎么判定你“学优”呢?你上了重点中学,211工程重点大学,有了这些身份和标签,似乎你就“优”了。在人力资本理论之下说,你上学是为了你的健康,为了你的能力的提升。

  美国人做过一个统计,如果仅以没有考上某著名大学的人和考上这个大学的人,根据其分数的微小差距,看“进入社会”之后在事业和收入上会相差多少倍,似乎能证明上名牌大学的教育重要性。有趣的是,那些考上了这所名牌大学却由于特殊原因没有正式上这所大学学习的人,其成就是上了这所大学的人的两倍。这似乎证明教育的筛选确实有效,也证明在一般情况下,人的心理因素的作用更大。让我们考虑另外一种情况:假如有50个弱智的孩子去争取特殊学校的25个名额,其中,智商排前24名的孩子因为某些原因没能进到学校接受教育,十年之后会是什么情形呢?一个合理的猜想是,那25个“最笨”的孩子,由于受到了教育而能够自食其力,而那24名智商更高的孩子,很可能笨到还不会自己独立自主地进食。教育对于弱者和能力低下的学生所起的作用更大。

  美国的《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尽管受到很大争议,但是,它充分考虑到了教育的“可为”和“不可为”,所有的评估都只针对不及格的学生才排名,学校工作的重点是“差生”,而不是优秀学生。到目前为止,中国的教育及其评估,恰好相反,为了升学率,为了“重点率”,有限的资源和和关怀都过多地倾注在“优生” 上。

  有效的学习是情境化的,是启发式的。在封闭、单调、僵化的学校环境中,因为缺乏有效学习赖以依托的情境,缺乏启发式的教学,这样的学校教育就只可能是一批批地制造学习上的失败者。“会者不必教,不会者难教”,看来,教育的确是一个难题。教育者不得不面对这样的难题,因此可以说,教育是“教育者的难题”。正视这个难题,破解这个难题,一直是教育研究者努力的方向。

  从上述“筛选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的二分的框架来看“高效课堂”及其追求,令人担心的是,所谓的“高效”及其课堂,极有可能变得不过是对“学而优则仕”传统的继承和延续,学校的目标就是学生“步步高”的升迁,学生的健康和自我完善并不是学校工作的出发点。学校和教师追求的不是学生的发展和自己的专业成长,而是“上等级”:教师争恐后地要变成“骨干教师”、“模范教师”、“特级教师”;学校要想方设法地变成“重点学校”、“等级学校”、“示范学校”。学校和教师都“异化”了,本末倒置。

  美国,无论公立学校,还是私立学校,教师的自主性都是很强。教育是复杂的,没有标准答案的。它不可能短期见效,也不应该只追求“效率”目标,或者让“高效”的追求遮蔽其它的可能性,急功近利不是教育的应有状态。

  (本文还是与华南师范大学附小吴向东老师多次讨论的结果,在此表示感谢]
76#
 楼主| 发表于 2013-5-20 06:34:56 | 显示全部楼层
语文教学要回归常识

文章作者:钱梦龙 胡良华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2013年1月 

    钱梦龙先生虽年已耄耋,仍孜孜不倦于醉心一生的语文教学,虽不能直接在讲台上挥斥方遒,但仍不忘对一线教师教研人员的谆谆教导。2012年10月,钱先生应邀在安徽马鞍山讲学,会后,不顾疲惫又与参会人就语文教学现存的一些问题展开对话至夕暮。与其对话的胡良华老师得到钱老允许,将录音对话整理如下,与众共享,希望能够给不能亲聆教诲的同仁们一些启发。

    一、语文教学不能没有训练
    胡良华(下称胡):钱老您好!很荣幸能拜访您!想向您请教一些关于语文教学的问题,可以吗?
    钱梦龙(下称钱):可以,共勉,共勉。教学,教学,就是老师教,学生学,教和学之间不是对立的,你教得好,学生就会学、爱学、学得多、学得有效,这个教学才算成功。不能把教和学对立起来,所以老师的教一定要着眼于让学生会学。我在教的时候,多半是教学生读书的策略、方法,关心学生读哪些书。
    胡:您说的教师的主导作用就体现在这里吧?
    钱:对,教师主导得好,学生的主体作用就发挥出来了;教师主导得不好,代替了学生的学习或者把教师自己的认识强加给学生,学生是永远都学不会学习的。
    胡:您当年不是提出“三主”吗?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现在,有许多人好像对这个训练的主线不感兴趣。语文教学除了思想上的熏陶,训练是不是更重要些?学生的成长不一定完全是在课堂上完成的,一个人的成长跟他生活的社会环境啊,阅读的经历啊,他自己人生的命运啊,应该有很大的关系,对吧?我个人认为语文应该是一个语言实践课,因此“训练为主线”还是很重要的。这是我个人的观点,不知道钱老您怎么认为?
    钱:对,语言的实践性强。
    胡:那应该在哪些方面进行语言训练呢?
    钱:训练的问题被大家漠视,不少人认为训练已经落后了,已经不适合新的形势了。我觉得对此问题我们国家的新课标(指2001年版《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要负有一定的责任。因为新课标不谈训练,认为现在可以用其他的方式来代替。我认为这是个非常错误的导向。语文教学归根到底是个母语的学习,是语言的学习。一个人的语言学习怎么能没有训练呢?什么叫训练呢?我曾给训练正名,训练是由“训”和“练”两个语素构成,训是老师的教,练就是学生自己的实践,所以训练是师生互动的一种基本形态。
    胡:这种说法我还是第一次听您讲。想想也是,这个“训”是言字旁,那个“练”是活动。
    钱:所以说,“训练为主线”是师生互动的一种形态,贯穿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好好地教,学生好好地练,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不断地学习语言,不断地读写听说。什么叫语文训练,就是“读写听说训练”。
    胡:人的语言能力的形成,实际上就是在读写听说的训练中获得的,是吧?
    钱:我们国家现在的教材,肯定存在一些缺陷。我看过德国的教材、美国的教材,还有新加坡的教材。比如说写作,德国北威州有一个教材的一个章节是教学描写,写触觉在观察上的作用,就不讲这个不讲那个,只搞一个活动,先让小孩子拿手摸这个摸那个,然后提供一些关于感觉啊、质地啊的词语,让他们用这些词把获得的感受给写出来。我们国家基本上不做这样的事。
    二、语文教学要回归常识
    钱:我们要让语文教学回归常识。新课标使我们的语文教学越来越复杂,越来越远离常识。有些常识性的东西是不能违背的,违背了是要吃苦头的。
    胡:规律是永远在那里的。
    钱:常识是人类经过多少次成功、失败的经验积淀以后获得的朴素的理性知识。
    胡:钱老,您讲的常识我能不能理解为语文教和学的规律?
    钱:对,就是这个基本规律,常识就是符合这些基本规律的朴素的知识。
    胡:既然作为规律存在,不管你认识到还是认识不到,它都存在,所以我们能做的事情就是回归到这个东西上来。现在弄到这个地步,我觉得上世纪90年代后期的那一场大讨论恐怕是要负一定的责任。那个讨论大多是非语文教学的专家对语文教学说三道四,没有把语文当成一门课程来看,认为语文包罗万象,还把语文的概念无限扩大化了,把文革时代的政治形态带到语文教学当中来了。
    钱:上世纪90年代后期的那场大讨论,发起讨论的一方错在没有了解语文是中小学的一门课程,而只要是课程,就要有课程的目标,有课程的任务。问题是,语文课程的人文教育不同于一般的人文学科,它是通过语言训练来进行的,其特点是熏陶感染、潜移默化。丢掉语言训练这个基点,就不是语文课了。
    胡:还有一点困惑,我不知道钱老您能不能给我们解释解释?那场大讨论中所提的人文和中小学生能接受的人文是不是一回事?
    钱:人文性本身是个很模糊的概念,它究竟是个什么东西,真有些说不清楚,专家们把它搞得很玄,老师很难把握。所以现在就出现了把语文课的语文因素都淡化了,把实实在在的读写听说的东西给淡化了。我主张语文不要谈“性”,人文性、工具性不是对立的,所谓“两性统一”也不是语文学科专有的。记得我提出“三主”的时候,是上世纪90年代初,不少专家对“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是反对的。但现在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里采用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提法,这使我感到很欣慰。
    胡:文学上有一个观点,就是文学是人学,就是凸显人,把这个观点移植到我们教学里面来,恐怕就是学生为主体。所以我觉得钱老在那个时代提出来是非常了不起的。
    钱:我是从我个人的自学经历中悟出来的,学生一定要有主动性,一定要有自主的意识。我的这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提法,当时反对的声音很多,但真正符合规律的东西是反不掉的。“训练为主线”现在也有很多人质疑,尤其是新课标公布以后,大家认为训练是落后的,因此出现了大量架空文本和语言的“凌空蹈虚”式的语文课。我相信,总有一天也会反思的。
    三、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础
    胡:我现在就觉得我在反思。我写过一篇文章《北冥神功与〈列夫·托尔斯泰〉》,那篇文章我一共上了4节课,要说我讲到的东西和学生学到的东西都到位了,但是学生对那些知识却不会用。后来我就在反思,我讲得应该很透彻了,学生学得也很透彻了,为什么对语言能力的提高没有帮助呢?北冥神功最厉害,但是段誉有了它也不行,为什么?因为段誉他不打架,他不用它,就等于是个摆设。把知识当做一个摆设是没有用的。后来,我就想到您的“训练为主线”的理念,我考虑的问题是训练什么,训练到什么程度,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我想可能在这几个方面还需要作深入思考。
    钱:这需要有一个抓手,读写听说这四个方面都重要,但是它的基础是读,因为学生的语言能力(这里主要指书面语言能力)的提高就是从读开始,读一些规范的书面语言作品(课文),就是学习规范的语言。因为学生面对的语言这个东西不是一堆抽象的符号,而是言语的成品,是一篇篇有思想、有人文内涵的文章。
    胡:您刚才提到的一个概念非常重要,就是我们读的文章是“言语的成品”,这就和语言有了区别。
    钱:言语和语言是有区别的。所以我们老师的一个重要抓手就是阅读,在阅读当中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很重要的一条是训练语感,另一条是积累语料。这都需要反复训练。
    胡:积累语料的问题现在很多人不注意。
    钱:要积累大量的词汇、句式,也就是语料。
    胡:今天我听了我们老师的一堂课,后来我跟他讲,你教学目标里叫“掌握文中的词语”,“掌握”这个词怎么理解?你这堂课能不能完成?我从他那堂课看是没有完成,掌握不了。“掌握”应该是什么?第一是会读,会认;第二是会写,那个词你要把它写出来;第三是你要让他会释义;第四你要让他能造句,把这四条完成才能叫“掌握”,否则只能是了解了一下。那堂课提到了这一点,但是目标没完成。所以,钱老您刚才讲的词汇、语料的积累,可能是我们现在语文教学中一件非常非常重要的事,特别是小学语文教学。
    钱:过去有一项研究,是前苏联的,托尔斯泰有多少词汇量,普希金有多少词汇量,果戈理有多少词汇量。词汇量越丰富,语言的内涵也就越丰富,他的表达能力就越强。
    胡:我最近在看鲍鹏山的书,觉得很吃惊,不是说鲍鹏山的思想深刻让我吃惊。让我吃惊的是他用的一些词汇我没见过。在我这个年龄,读书到这个程度还有没见过的词汇,就很佩服他。后来我也看了一个资料,就是有人研究鲁迅先生的全集,鲁迅先生总共用了多少个汉字,我觉得这个研究对语文教学,特别是基础阶段的语文教学有很大的启发。我们小学的语文书,真的要有专家认认真真地研究一下词汇、词频,研究一下词汇的量多少合适。
    钱:不光是小学要研究,中学也应该研究,现在中学不研究,小学也不怎么研究,教学一片糊涂账。现在教材不像是一本语文书,它不是一个教材,它很像一本“人文杂志”,一个个单元就是一个个杂志的栏目,然后按照这些栏目来选文章,不少选文也不经典,而且往往还掐头去尾,随便修改,侵害了作家的著作权。
    胡:张晓风的《行道树》文章前三段和最后一段删除以后,文章的意思完全不一样了。加上以后是作家的一种自我表达,如果去掉,就变成了对无私奉献的一种高歌、赞美,但实际上作家不是这样的,作家在内心是有寂寞的,不被人理解的一种寂寞。就像当年鲁迅一样,虽然有一腔爱国热情,但是他觉得自己是在黑屋子里。这才是作家的本意。
    钱:我们的编辑对作家的著作权意识是有点淡薄。
    胡:我看到过一个材料,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也被作了大量改造。
    钱:这就是削足适履。志公先生编过一套教材,我觉得编的还是挺好的。他的一个指导思想不为大家所认可,就是以“知识为先导”。新课标是淡化知识的。顺便说一句,语文作为一门课程,没有必要的知识支撑,是很荒唐的。
    胡:我记得他的是三句话,叫“知识为先导、训练为主线、能力的养成为依归”。
    钱:这其实就是真正在“学语文”。但大家觉得他现在不合时宜,与新课标的思想不合拍。
    胡:我觉得咱们语文教学,现在最大的苦恼就是学生不读书,我讲的这个书不是简单的教科书和教辅书。我们的教科书是一本人文杂志,教辅书是应试的题海。我们学生的人文素养为什么低?语言为什么贫乏?因为他翻来覆去就那几个词汇。我们后来也作了一项研究,作了一个比较,比较小学五、六年级高年级学生作文和初三年级学生的作文,拿来看时我们很吃惊,所用的语汇、所表达的思想没有多少长进。这正是阅读训练被淡化的结果!
    钱:语言贫乏必然导致思想的贫乏。思想是以语言为载体的,语言很贫乏,很窘迫,他的思想怎么会丰富起来?不可能呀!
    胡:所以我们现在很着急,如此下去的话,我们会毁掉一代人,毁掉中国文化。
    钱:所以我预言将来这个训练的问题必然会受到重视,因为现在在第一线的真正有良知的老师,都已经感觉到了学习语言不训练是不行的。
    四、语文教学也要研究考试
    胡:钱老,我们现在的状态是处在一个困境当中。在您主张下我们也认识到了这个问题。但是我们一线教师的学养是有限的。像您这样的泰斗,孜孜不倦地研究,有时间研究,有热情研究,有能力研究,最终成了语文教学大家。像您这样的人,在整个中国,毕竟是少数,而且永远都是少数。
    钱:恐怕以后还会越来越少啊!为什么?不是说没有——没有能力,而是底子打得太薄。现在的年轻老师正是我们目前这样的教学体制培养出来的,都是接受的这个教育。
    胡:所以,我们很多老师,包括我自己,现在处在“饮冰”的状态中,很焦急,像一团火一样的焦急,烤着,但是一时半会又很难找到出路。
    钱:我的主张是,就按照你对语文教学的理解,按照你的教学理念来耕耘这块土地。其他的你不要去管。
    胡:我现在就想到两件事情。一件事情是作文教学,一件事情是阅读教学。我为初中作文教学拟了一个顺序,就是从一点一滴的训练开始。比方说,我们有一个知识,我个人认为它是错误的。比如记叙文的六要素,记叙文不能叫六要素,应该是一件事情的六要素,因为记叙文里面有的没有六要素,这是一个。第二个,写了几件事情的复杂的记叙文,更不止一套六要素,但是我们这个知识的错误一直延续到现在,一讲到记叙文就是六要素。所以我的作文的起点就是把一件事情写完整。这不光是个表达的问题,还是一个教学生观察生活的问题。我们在做实验课时,一位老师是这样导入的:你们经历了什么事情啊?学生说:老师,我们的音乐老师比小学的音乐老师好。学生为什么会答非所问呢?这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呢?平常人在经历一些事情的时候,经历完了以后会把事情的过程给过滤掉,而是把事情的一个结果或者一个结论留存在记忆当中。这就是为什么一些学生不知道把事情写完整的原因。因为他所经历的那些事情的起因、经过的信息已经在他脑子里给过滤掉了。所以我就觉得,如果我们教他怎样把一件事情观察得完整的话,可能学生再回头看他的生活的时候,他看到的信息量就会更加丰富。我就从这个地方来梳理,从写作和生活的关系出发来梳理。我们需要怎样去观察生活,然后才能得到写作的东西。这个事情我现在做了。我刚才还说了一个困境,就是我们一线老师学问是有限的,资料是有限的,学术背景不够深厚,所以必须要钱老您这样的大家带着我们,研究阅读教学要做什么样的训练,训练什么,拿什么来训练,用什么形式去训练。我觉得如果没有您这样的专家呼吁,没有更多的有学养的人来做这个事情的话,靠我们一线的老师很难。
    钱:现在语文老师的确很苦恼,不光是你困惑,我接触过的老师都很困惑,觉得越教越不会教了。我最近看到钱理群的一篇文章,标题是“告别教育”,是非常沉痛的。钱老师这一段时间对中学语文教学浸注他的心血,一直在关心这个问题,但他感觉到无力回天。
    胡:钱教授潜心于语文教育,我们都非常感动,一个大学教授那么关注我们中学语文。
    钱:我看了这篇文章以后,真有一种“于我心有戚戚焉”的感觉。但我比钱理群老师有优势,因为我懂得怎么样让学生考得好一点。过去,以我的理念来教,我的学生一直考得很好的,因为我有我的一套办法。什么办法呢?就是我组织、引导学生来“研究考试”。初中毕业生或者是高中毕业生,都来研究,而不是像有的老师那样把学生驱赶到“题海”中去没日没夜地苦苦操练。
    胡:正如钱老您说的,语文教师是要研究考试的。从2007年开始,每一年,不管我教不教初三,我都要根据我们省里面的《考试大纲》,根据前几年的中考试卷,命四套模拟题。为什么要出模拟题呢?就是要揣摩命题者从什么角度给这一篇文本出题目。这样我在学生训练的时候就有针对性了。所以,我的学生中考语文成绩还是可以的。
    钱:刚才你说的“研究考试”,是你研究还是让学生研究?
    胡:我自己先研究。我有心得,然后跟他们一道研究,再让他们自己付诸实践,这个模拟卷是怎样一个构成,有哪些知识点。我先给他们做,做完了给他们讲,讲完了让学生自己出题目。
    钱:我也是这样做的。我们是有共同点的。就是让学生研究考试,让他们学会命题,学会自己出试卷。这比盲目地把学生赶到题海里面去任其自生自灭好得多。这也是一种“研究性学习”。
    胡:对。这个做法的效果也能解释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有些老师课上得那么好,学生考试考不好,原因就在于学生没有在试卷里打过滚儿。
    钱:有的学生爱读书,读了很多书,但还不会考,因为考试毕竟是有规律的,有另一套思维方式,所以王蒙做高考试卷会不及格。刘国正先生你知道吧?是我们中语会的会长,语文界的老前辈。他做高考语文试卷勉强得60分,哈哈哈!考试需要的是另外的一种思维方式。
    胡:也就是说我们的考试,我们出的考题还没有深入到语文的本真,我们的考题指挥棒还没有发挥真正正面的作用。
    钱:因为我们评卷的机制不能完全反映学生真实的语文水平。
    胡:钱老,您说的回归到语文教学的常识太重要了,常识是我们能搞好语文教学的法宝。讲大话,讲空话,是我们这个时代一定要摆脱的问题。
    钱:大话、空话、貌似“深刻”的话,我们听得太多了。
    胡:我觉得钱老今天给我们说的这几样事情都是非常重要的。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当怎么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老师怎样做主导,怎么去训练,等等。我们很期盼着钱老能继续给我们引路,带着我们去研究。希望今后还能得到钱老的指点。
    钱:好。共同研究吧!
    (胡良华 安徽马鞍山市一中;243000
77#
 楼主| 发表于 2013-5-24 06:00: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杜郎口中学的课为什么不是好课
一堵堵墙——评徐立峰老师《爸爸的花儿落了》

好课如窗,开窗放入大江来;差课如墙,挡了风,挡了雨,挡了阳光。杜郎口中学徐立峰老师《爸爸的花儿落了》一课显然属于后者。
我们目前的教育列车要做的不是加大油门,而是要停下来,看看方向对不对。当方向错误的时候,油门加得越大,速度越快,背离教育的本质也就越远!


萝卜炖萝卜——评杜郎口中学的一堂历史课
不要以为把课堂空间给了学生,我们就找到了解决课堂闭塞、低效的灵丹妙药。若没有教师对历史教育本质清晰的认识,再开放的课堂形式都会被弄成囚禁学生的思想监狱。


如此“压缩饼干”——评成汝喜老师《物质组成的表示》
压缩饼干可以快速、高效地为大体力消耗提供必需的能量和营养,所以,只在军队作战、训练或探险等紧急情况下食用,功能类似于畜牧场的饲料。但人的成长是慢的艺术,长期采用这种“压缩饼干”式的知识灌输,不但会让学生消化不良,还会破坏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感受,培养兴趣根本无从谈起,提高科学素养更是天方夜谭。这样下去,只能让学生离真正的知识越来越远,让课堂离真正的教育越来越远。
78#
 楼主| 发表于 2013-5-26 09: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语文对心灵的涵养是丰富的,
         不能简单地用胆大、自信将其遮蔽


靳彤



此前久已听说杜郎口中学的“0+45”或“10+35”模式,一堂课教师零讲授或讲授不超过10分钟,这堂课的确如此。整堂课努力向我们传达这样一个信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与该校校长介绍的“三心”理念是一致的,即课堂教学的核心是学生的心灵、心态和心理。理念没有错,但从理念到实践的路并不好走,走得好理念和实践可以零距离,走得不好理念和实践遥不可及,甚至背道而驰。

这堂课学习老舍的散文《济南的冬天》,从整堂课的实施情况看这堂课的目标是初步感知作品,感受作品语言的美,下课后与年轻的执教老师交谈得到印证。感知方法大体分三步:第一步,学生在自己的座位上,大声朗读课文;第二步,抢机会上讲台朗诵自己喜欢的句子(可以是一人,也可以是多人);第三步,听的同学抢机会上台纠错(每次一人)。如此这般,整堂课循环了三轮,教师间或对学生的表现略作点评。为了让表达更优雅,教师要求每个同学在朗诵时都辅之以手势(肢体语言)。不能否认,眼前的这堂课的确是一堂以学生活动为中心的课,但站在语文学科的立场观察,我以为并非一堂好的语文课。

以分科课程为核心的现代学校,学科教学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主要途径。但不同学科在实现教育目标时有自身的规律和目标,并且只有实现了学科自身的目标,教育的整体目标才能实现。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是“立人”,也重在心灵。但语文学科有自己的“立人”方式,这种方式应符合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一堂好的阅读教学课,评价尺度是多元的,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或教学方法)与作品的内容、风格相适应是基本标准之一。
《济南的冬天》是老舍的散文中的经典名篇,文章篇幅不长,文字也不艰涩,很适合初中学生学习。这篇散文最大的教学价值在于语言和景物描写。该文语言风格温润质朴,如作品描写的济南的冬天一样,“没有风声”,“暖和安适”;景物描写恬淡精致,是一幅“小水墨画”。这样一篇温情脉脉充满韵味的美文,要默默品读体味。初步感知时应营造一个温暖安静的情境,让学生在静静的品读中受到浸润。初步感知阶段学生还没有理解作品,这时的大声朗读,是一种浅阅读,读到的是文字,而非语言更非作品,熙熙攘攘中的大声朗读更是如此。培养一定速度的默读能力是初中阶段的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教材将此文安排在8年级上,这正是形成默读能力的关键期,这篇作品恰恰有利于在静静地品读中形成默读能力和审美感受力,这是大声朗读无法完成的目标。阅读是一种重要的“立人”方式,这种方式有赖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阅读习惯是一种静悄悄的无功利的深入阅读,需要一颗沉静的淡泊的心,这是时刻准备着的“抢”答式阅读无法培养的。阅读的本质是寂静的甚至是寂寞的,语文阅读教学的“立人”就是在这种静静的阅读中浸润,潜移默化,心灵得以升华。正因如此,语文课程标准79年级阅读教学的阶段目标中提出要“养成默读的习惯”,浮躁的当下社会中,这种品行与习惯尤显珍贵。当然,朗读在此文的教学中也并非无价值,但那应当是理解作品后,用自己的有声语言对作品内涵及韵味的一种演绎。
一间教室后面黑板的上方有这样一条标语:“抓机会、快参与、显风采、真英雄”。短短半天的时间,已经深刻感受到,这不仅仅是杜郎口中学的一句口号,标语的精神落实到了每一节课上。听了两节语文课和半节数学课,另一节语文课也是阅读教学,学习文言文《陋室铭》。三节课目标虽不相同,但教学模式是一样的,都是这种“抓机会、快参与”的抢答模式,“抢”的目的是“显风采”,谁抢到谁就是“真英雄”。《济南的冬天》这一课,“抢”的结果让学生动起来了,整堂课很热闹,甚至可以说是熙熙攘攘,一片喧哗。学生主要的学习任务就是“抢”机会表达(或者朗诵或者纠正朗诵者的错误),学生在教室里来回穿梭,时刻处于准备抢答的状态。处于这种状态的学生不知能否感受到老舍笔调的温润和淡然,不知能否体验到济南冬天的那份“慈善”和“澄清”。一种教学模式一旦成为放之各科而皆准的模式,也就意味着它的机械化、呆板化和形式化,也就意味着它的低效或失效。这节课上,由于模式失去了语文学科和作品本身特点的关照,使得这堂阅读课应有的含量大大降低,在这节课上,这种模式就像大声朗读时每个孩子机械、呆板的手势一样,于作品的体验和理解毫无意义。
当然,这种模式也有其有效之处,学生胆子大了、自信了。每天川流不息的听课者、参观者均是可资利用的课程资源,学生的胆量和自信的到很好的锻炼。但语文对人的心灵、心理的塑造不仅仅是一个胆大、自信就可以涵盖的。《济南的冬天》的沉静、从容,对生活、对自然的浓浓爱意,不也是心灵成长的营养吗。
语文的世界是宏大的,语文对心灵的涵养是丰富的,不能仅仅用胆大、自信将其遮蔽。
79#
 楼主| 发表于 2013-5-30 01:04:57 | 显示全部楼层
语文教学不需要统一固定的教学模式
特级教师、陜西省中语会副理事长:曹公奇
语文教学到底要不要统一固定的教学模式?哪种教学模式是最优的,是值得让每个语文教师都去模仿照搬的?这似乎是个老话题了,是人人都知道的简单道理,但实际并非如此。往往是哪种教学模式流行,许多学校就竭力学习并推行这种教学模式,而且不敢越雷池一步,唯恐害怕“走样”。
  现代社会,是一个不断创造奇迹和神话的时代,教育也是如此。近年来,基础教育界制造了一个个“教育的神话”,使得许多“乌鸡”变成了“金凤凰”。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衡水中学等学校,据说每天都有许多来自全国各地参观学习的教师,以至于这些学校像“旅游景点”一样,需要购买门票才能入内,这也是 “教育产业化”的一种效益吧。
  既然参观了、学习了,就要落实在行动上。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过程的“六环节”,使洋思中学名声大振;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或“10+35”模式,引得参观者络绎不解;衡水中学的“三转五让”教学模式,使得衡水中学门前车水马龙……正因为这一个个“教育的神话”效应,许多参观学习后的学校,就要求全体教师或学洋思,或学杜郎口,或学衡水,对他们的课堂教学模式认真学习,原样照搬,对于这些教学模式的环节更是奉为“圣经”,以至于教师讲授多少时间、学生自主学习多少时间都有严格规定。更有细者,对于一节课展示教学目标多少时间,教师指导多少时间,学生自学多少时间,练习多少时间,更正多少时间,完成作业多少时间等,都有具体严格的规定。甚至学生的分组人数、组内分工、座位编排、黑板挂法等,也与这些教学模式如出一辙,如生产流水线般精确细致。
  至于这些“神话”学校,我没有亲自去参观学习过,不敢妄加评论。原来在各种媒体上看到过对这些学校的许多的报道,也听过一些参观学习者的介绍,都是褒扬有加。最近,偶然在网上看见一篇《杜郎口,你在忽悠中国教育》的长篇博文,我仔细读了三遍,感到非常震惊。这些“教育的神话”,在其轰轰烈烈的背后,到底还有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呢?我是无法获知了。
  关于语文教学模式的问题,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出现过许许多多的教学模式,像钱梦龙的“三主四式导读法”,魏书生的“六步教学法”,宁鸿彬的“五步阅读教学程序”,还有黎世发综合性的“六课型单元教学法”等等,后来又陆陆续续出现过很多种教学模式,这些各种各样的教学模式各有特点,也都在当地或本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无论哪种教学模式,到今天为止,好像还没有一种成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语文教学“真理”,也没有成为所有语文教师都必须遵循的教学模式,这倒是非常真实的现实状况。
  无论是名师,还是名校,他们的教学模式,都是根据自己的教学特点、教学风格,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学生学习的状态,经过长时间的教学实践,总结提炼出来的。比如洋思中学和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模式,都是在他们当时学校薄弱、学生学习习惯较差、教师教学水平不甚高的状态下的一种变革,有他们这种教学模式独特的生存“土壤”。现在,我们对这些教学模式推崇备至,统一学习,强力推行,完全照搬,就是一些教育资源较好的学校也来学习照搬,这样就能提高自己学校的教学质量吗?这样就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吗?这样会不会又是一个“东施效颦”呢?齐白石先生曾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意思是要把握齐画的神韵,并不是刻意的临摹,要做到神似而不是形似。绘画如此,语文教学也如此。
  语文教学可以有模式,但不要模式化。教学模式应该是自己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的结晶,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支撑下,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形成的一种自己独特的教学习惯或教学范式。但是,如果把别人的某种教学模式奉为圭臬,要求所有的语文教师都去学习照搬,那只能是走向教学的“模式化”,使语文教学走入死胡同。
  一味推行统一的某种教学模式,首先会有“水土不服”的现象。橘生于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不同学校校情的实际,教师的实际,学生的实际,教学的实际,都是有很大差别的,就是同一所学校内班与班之间、师与师之间、生与生之间,也是有很大的差别的。这样差别大、多样化的教学实际,能用统一的模式去教学吗?
  一味推行统一的某种教学模式,还会扼杀了教师的教学风格。
  每位语文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特点,都会根据自己的教学特点,结合自己所教学生的实际,设计自己的教学思路,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发挥自己的教学智慧,从而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融为有机的一体,使自己的语文教学不断走向成熟。统一推行的教学模式,只能使每一位语文教师失去“自我”,成为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标准件”,也必将使语文教学走向单一、单调、作秀、浮躁、乏味的泥淖。
  对于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可以学习,可以借鉴,但必须实行“拿来主义”。要学习借鉴这些教学模式的教育理念,学习借鉴这些教学模式的改革精髓,对于这些教学模式的外在表现形式,则要像鲁迅先生说的那样,“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不能不加青红皂白的盲目学习推行,语文教学不需要统一固定的教学模式。
  语文教学关键在于一个“活”字。吕叔湘、刘国正等前辈都有过这方面的论述。统一固定的教学模式,无法使语文教学“活”起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才能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即使一个教师形成了自己的教学模式或教学风格,也不可能在不同的班级、不同的课堂上用完全不变的教学模式去“套”。所以,我们倡导教师追求教学的个性化,努力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让语文教学更加丰富多彩些!
80#
 楼主| 发表于 2013-6-6 06:24:58 | 显示全部楼层


==卧龙长湖学校李丹同学美术课堂作业/管季超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17 01:50 , Processed in 0.11627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