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本站约稿-语文教学[只发布于此处]★★★★★★★★

[复制链接]
46#
 楼主| 发表于 2013-1-28 11:41:55 | 只看该作者
语文课就是45分钟吗
张彬福






教师凭借课堂而生存,这么说应该没有人否定。语文教师也是如此。正常状态下,初中语文一周6课时,一个学期大约上20周课,就是120节课。一位语文教师的工作量一般是两个班的课,算下来,一个学期就要上240节课。高中语文教师平均一个班一周上4节语文课,一学期上80节课,如担任两个班的教学任务,则要上160节课。毕业班的课时还会更多。
除了课堂教学以外,还有与之密切相关的延伸活动需要教师去完成。譬如课前的备课,有人计算说备课与上课的时间比例是10∶1,也有人说是8∶1,我们姑且按平均每天1小时计算;课后处理课堂作业、批阅作文等,平均每天用2个小时左右。这样算下来,一位初中语文教师一天的时间,大约有六七个小时做着与课堂教学有关的事情,生命的四分之一乃至三分之一的时间都是在与学生直接交流或间接交流中度过的。课堂成了语文教师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教师生存的基本形态。
然而,语文教师天天上课的地方就是坐满学生的教室吗?语文课就是一个个的45分钟吗?如果只是这样认识那是很遗憾的。
优秀的语文教师懂得“课堂”之于他的生命意义和存在价值,因此非常重视课堂教学。他知道课堂是“活”的,有“生命”的,是在不断地生成、生长的,是自己的生存之基;也知道自己在那里可以绽放智慧鲜花、培育未来之果,那里是自己的幸福所在。因此,尽管他每次走进的固然也是坐满学生的教室,他与学生一起度过的也是一个一个的45分钟,但是他会在每一节语文课上让师生的生命跃动,让丰富的生活在课堂教学中展开——在学会学习、学会合作中,学生品尝了酸甜苦辣的滋味;在与学生的共同成长中,教师体验了自我价值。语文课堂不仅见证了学生的成长,也成就了教师的发展。
45#
 楼主| 发表于 2013-1-27 21:16:23 | 只看该作者
回望10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改革历程


语文课标修订组 

原载《基础教育课程》杂志2011年7-8期合刊


作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改革实验的总体推进过程,与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整体推进的过程、步骤是一致的。从总体上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改革也经历了酝酿准备、试点实验和全面推广这样三个基本阶段。
1. 酝酿准备阶段
20世纪90年代,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问题日益凸显,改革基础教育课程的呼声日益高涨。在这样的背景下,语文教育改革问题再一次引起人们的关注。1997年11月,《北京文学》发表了一组文章,对中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表达了强烈的不满和深深的忧虑,由此引发了一场全国范围的语文教育大讨论。虽然这场讨论感性多于理性、批判多于建设,但它在客观上引发了人们对语文教育功能和目的的再思考,对现存课程内容、教学模式、评价模式的再反思;也引发了人们,特别是一线教师进一步改革语文教育的强烈愿望。
就在社会上批评语文教育存在的弊端的同时,语文课程改革实验的准备工作也在教育部的统一布置下有序地展开。按照国家《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要求,教育部首先组织修订了各科教学大纲。2000年初,小学、初中、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相继公布;2001年,教育部又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这两项重要举措,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组成部分,代表了国家对中小学语文教育的要求,为新世纪的语文教育改革和建设指明了方向。特别是《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育改革目标和内容,提出了改革的措施和思路。
随着《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颁布,语文教育改革进入了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实验实施阶段。如果我们对近10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实验的基本过程做一简要概括,可以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实验经历了一个从“理解课程、尝试探索”到“反思实践、不断深化”的过程。
2. 试点实验,理解课程,尝试探索
2001年7月《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颁布之后,按照教育部的统一部署,首先启动了首批课改实验区的国家级培训。随后,各级培训随着实验区的不断扩展在各省地市迅速展开。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讨论,大家逐渐意识到,语文课程改革不再是像以往那样“换教材、改教法”,而是一项整体改革。于是,课程理念的理解、课程标准的解读和教材的研究成为这阶段的重点。“新课标、新教材、新理念”成为各实验区培训活动的主题,也成为一部分语文教育刊物、地方教研通讯、教育网站的专题栏目。从2001年到2003年,语文新课程的理念得到了迅速的传播。
从2001年9月开始,各实验区的语文教师、学生和教研人员,以极高的热情投入到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改革实验的过程中。广大一线语文教师通过各种培训、研讨活动,认真学习新课程的基本理念,研究语文课程标准,研究新教材,积极尝试、探索体现新课程理念的语文课堂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突显语文课程的人文性特征,转变教师角色、实现师生平等对话,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重视语文课程内容和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重视对文本的多元解读、尊重学生的体验和个性化的理解等,成为这一阶段语文课改实践中教师们最为关注的问题。
在语文课程改革实验的初期,语文课堂教学的变化最为明显。课改之前语文课堂上那种教师做主演,学生当看客;教师自始至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从头至尾默默听的现象明显减少。更多的教师努力转变自己的角色,试图从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绝大多数实验教师,力图在课堂上创设民主平等的对话氛围,关注学生阅读中的情感体验,积极鼓励学生思考、想象、质疑、分享和交流,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明显增强,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明显提高;出现了课堂上学生争相发言、相互争辩的场面,语文课堂气氛变得十分活跃。有的同志甚至用“六大解放”来描述语文新课程实施带来的巨大变化,认为新课程的实施解放了学生的眼睛、解放了学生的头脑、解放了学生的嘴巴、解放了学生的双手、解放了学生的时间、解放了学生的空间,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精神实质。
作为从理想课程向现实课程转变中的探索和尝试,语文新课程实验的最初几年,伴随着语文课堂教学的巨大变化,一些课改实验中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在追求语文课改实验要“求新、求活”观念的影响下,一种新的形式主义倾向出现了:为了在课堂上能够呈现“新”的学习方式,在学生还没有来得及认真阅读文本的情况下,有的老师就开始组织学生进行四人一组的小组讨论,于是出现了脱离文本进行讨论的情况。还有的老师误解了“尊重学生个人的理解”的本义,对学生的任何观点表达都予以简单的肯定,忽视了对学生学习的有效引导。除了这类新问题之外,由于旧的教学观念和教学习惯的影响,有的老师把“对话”形式化,由“满堂讲”变成了“满堂问”。有的老师依然习惯于预设答案,对一些本可以引发学生深入体验和思考的问题,步步设问,竭力诱导学生按照自己设想的答案去表达。这些现象的出现引起了一些质疑。有人批评,有人反思,也有人困惑、观望;而更多实验区一线教师则是坚持在探索中不断地反思和改进语文新课程的实施。
其实,上述问题的出现并不奇怪,它反映出语文课程改革本身的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2003年,教育部组织对课改实验区的调查结果本身也反映了这一实际情况。调查结果表明,小学语文教师和教研人员对语文课程改革基本理念的认同度达到了97.3%,初中语文教师和教研人员对语文课程改革基本理念的认同度达到了97.5%。但调查结果同时显示,在小学语文教师和教研人员中,只有4.9%的人认为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在实践中“完全可以得到贯彻和落实”,83.8%的人认为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在实践中需要“经过努力才能较好实现”;另外,还有11.3%的人认为“实现难度较大”。相比之下,初中教师和教研人员认为语文课程改革的难度更大些。在初中语文教师和教研人员中,只有1. 4%的人认为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在实践中“完全可以得到贯彻和落实”,76.5%的人认为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在实践中需要“经过努力才能较好实现”;另外,还有21.6%的人认为“实现难度较大”;当然,也有0.5%的人认为课程改革的理念难以实现。这组数据说明,要将语文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变成语文课程的具体实践和现实的教育教学行为,还需要广大语文教师、教研人员、教材编者和语文课程教学研究者的共同、长期的努力。
3. 反思改进,不断深化,全面推广
2003年教育部按计划启动了各学科课程标准修订的准备工作,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各课改实验区也开始对试点实验过程中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反思。围绕语文课程标准的修订和语文课程改革实验的进一步深化,语文教育理论研究工作者、各省市语文教研人员、广大的一线语文教师,纷纷建言献策。在这一阶段,围绕语文课程标准的修订;围绕语文课改实践如何更好地体现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使语文课上出“语文味”,更好地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等问题进行了更深入的探讨。在这一阶段的讨论中,对语文课程标准和课程改革的实践虽然有批评、质疑,但更多的是基于实践的深刻反思和改进、完善的建议。
从2003年到2005年,教育部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学科课题评价组,按照教育部的统一布置,连续组织各课改实验区的相关同志围绕语文中考改革进行了系列的研讨,对初中毕业语文学业水平考试的命题原则、考试形式、考试内容、命题技术等进行了研讨和交流,并形成了指导性意见,对语文评价的改革起到了推动作用。各省(地市)实验区也对初中毕业语文学业水平考试的改革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对语文教学产生了积极的导向作用。
2005年秋季,全国小学和初中的起始年级全面进入语文新课程,语文课程改革实验从局部试点转入全面推广阶段。
2007年教育部组织对全国课程改革实验区进行了更大规模的调查。对比2003的调查结果我们发现,小学教师和教研人员中认为语文课程改革的理念“完全可以实现”的从4.9%上升为7.4%, 初中教师和教研人员中认为语文课程改革的理念“完全可以实现”的从1.4%上升为10.6%;而2003年调查中认为语文课程改革的理念“难以实现”的人则没有了。这一调查结果表明,经过小学阶段一轮、初中阶段3轮的实验,一线教师实施语文新课程的信心和能力进一步增强。
从2005年到2010年,语文新课程的实施逐渐从一种实验性、探索性的课程实践,逐渐转变为一种常态的课程实践,语文课程改革实验进入了稳定发展阶段。

三、10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改革的主要成效
回顾10年来语文课程改革的历程,我们认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改革实验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语文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发生了明显变化
在过去的10年中,无论我们在什么地方,只要我们参与教师对语文课程教学问题的研讨,去查看语文教师的教案、论文、教学反思或教学札记,我们都会听得、看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重视语文的感染熏陶作用”、“尊重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等语文新课程理念的表述。这些现象表明,语文新课程所倡导的基本理念已经逐渐融入到语文教师日常的工作话语中。
2009年教育部“建立中小学生学业质量分析、反馈与指导系统”项目组,对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的59000多名初中和小学的学生、4300多名初中和小学语文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从教师问卷的结果统计中,我们也可以直接看到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接受程度。统计结果显示,93.6%的小学教师和95.4%的中学教师认为,学习的过程就是学生逐步学会做人的过程。85.6%的小学教师和84.7%的中学教师认为,自己最大的愿望是通过自己的教学使学生变得更爱学习。98.4%的小学教师和97.9%的中学教师认为,学习内容的设计需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99.0%的小学教师和98.3%的中学教师认为,教学过程应该引导学生主动、合作地学习,培养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95.6%的小学教师和93.1%的中学教师认为,在课堂上应尽可能多创造机会让学生向教师提问。92.9%的小学教师和89.6%的中学教师认为,尊重学生的意见、进行民主管理是重要的。 97.3%的小学教师和95.7%的中学教师认为,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中实现了师生的共同发展。
可以说,经过10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改革实验,新课程所倡导的基本理念已经为广大语文教师所熟悉、所认同,并且逐渐融入一线语文教师日常工作的话语系统。
2. 语文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初步的转变
相对于对新课程理念的接受与认同,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更加艰难,也更为重要。经过10年的语文课改实验,我们欣喜地看到,语文教师的教学行为正在逐渐发生变化。那种“满堂灌”的讲解少了,注重学生的感受体验、强调诵读领悟的多了;以教参中的解释作为唯一正确解释的少了,尊重学生的理解,强调通过阅读讨论、分享交流生成对文本的合理解读的多了。注重积累,培养语感,鼓励学生自由、有创意的表达成为许多语文教师的实际教学行为。下面的表一、表二中的数据,反映了学生对语文教师的教学行为感受。从学生的感受中,我们可以直接看到语文教师现实教学行为的特点。
表一:2009年小学生问卷结果[1]
总是常常有时很少从不
语文课上,老师引导我们联系自己的生活来理解课文34.621.522.315.75.9
分析课文时,老师让我们从文章中找出语句支持自己的观点35.020.221.512.810.5
写作文时,老师鼓励我们写自己想说的话41.321.519.311.06.9
写作文时,老师鼓励我们用简洁得体、语言通顺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意思46.222.616.49.35.5
写作文时,老师鼓励我们运用学过的词语、句子、古诗文进行表达44.021.717.99.96.6

表二:2009年中学生问卷结果[2]


总是常常有时很少从不
语文课上,老师引导我们联系自己的生活来理解课文29.228.524.811.55.9
分析课文时,老师让我们从文章中找出语句支持自己的观点37.730.419.58.04.4
写作文时,老师鼓励我们写自己想说的话40.924.418.89.66.2
写作文时,老师鼓励我们用简洁得体、语言通顺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意思47.824.415.97.04.9
写作文时,老师鼓励我们运用学过的词语、句子、古诗文进行表达39.924.121.49.85.4

从上面两个表的数据中,我们可以发现,大约50-60%的老师会引导学生结合个人经验、利用文本信息理解文本,60%的老师注重学生的语文积累与运用,60%以上的老师鼓励学生在作文中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随着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在发生着积极的变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逐渐为学生所熟悉和掌握。2009年调查结果显示:在被调查的3年级学生中,有56.1%的学生在上课之前自己就阅读过要学的课文,有65.4%的学生遇到不认识的字词会主动查字典词典,有58.7%的学生喜欢用小组讨论的方式来学习,有70.1%的学生会尝试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有65.0%的学生会尝试自己总结已经学过的知识,有59.3%的学生有主动积累语文材料的习惯。在被调查的8年级学生中,有46.8%的学生把阅读视为自己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52.5%的学生会主动使用工具书,有52.4的学生会带着问题去阅读,并结合自己的知识经验解决阅读中遇到的问题,有52.6%的学生喜欢用小组讨论的方式来学习,有59.1%的学生认为自己能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有46.2%的学生认为自己善于总结已经学过的知识。从这些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以及合作、探究意识的初步状况[3]
上述调查结果所反映的变化,虽然可能不像有些同志期望的那么大,但这些变化却是非常重要和真实的,它直接显示了10年语文课改的实绩。
3. 语文考试评价的改革对教学起到了积极的导向作用
考试评价对教学实践有着直接的导向作用,很多人都把考试称为“指挥棒”。改革语文考试内容和形式,尽可能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水平,发挥考试评价的教学反馈和教学改进的功能,积极促进综合素质评价的推进,是近10年语文考试评价改革的重要内容。
回顾10年来语文考试评价的改革,义务教育阶段综合素质评价的不断推进,特别是初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的改革,对语文课程改革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仅从2004年以来中考纸笔测验试卷的变化,我们就可以看到语文考试评价改革的初步成效。
从2004年起,语文初中毕业学业水平考试的试卷从测试材料的选择上,更加贴近时代、贴近学生生活。社会生活热点、地方文化特色、传统文化内容、学校校园生活都成为创设测试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情境因素,体现出语文学习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测试的内容上看,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成为基本价值追求。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都成为考察的内容。更加关注对学生实际语文运用能力的考查,重视在理解的基础上积累语言,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恰当运用语言;重视学生对阅读材料的整体把握,考查学生提取信息、利用文本信息并联系个人经验理解文本内容的能力;重视学生多角度地理解问题,侧重考查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关注学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实的体验,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重视学生有创意的表达等,都成为考试内容的重点。从测试题型上看,零碎繁琐、死记硬背的题目越来越少,题目的综合性、开放性明显增加。刻板的命题作文越来越少,通过话题、自拟题目、不限文体的则越来越多。简单唯一的评分标准越来越少,依据学生不同的理解和运用语言能力以及思维水平、采用分级赋分的评分标准越来越多。所有这些变化,对语文教学改革都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4. 语文教师课程开发的意识和语文课程的活力都在逐渐增强
“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是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改革的10年间,围绕这一目标的实现,不少实验区的教师和学校领导做了大量的积极的有意义的探索,教师的课程资源意识和课程开发意识逐渐增强。扩展学生的语文学习空间,推进语文综合性学习,在跨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发展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成为许多教师课程开发的重点。调查显示,有69.6%的学生表示“老师会安排专门时间让我们介绍自己在课外读的书”。不少中小学校把“国学经典诵读”、古代诗文鉴赏、书法等列入校本课程,有的还学校建立了“汉字文化学习网站”。随着各实验区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综合实践活动的推进,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建设,语文课程基础性及其与生活的联系体现得更为明显,语文课程的活力也明显增强。
5. 随着新课程培训和校本教研制度的建立,教师专业发展得到了更多的重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改革推进的10年,也是每一位参与课程改革的语文教师获得专业发展的10年。10年来,国家、省市、地县各级组织的教师新课程培训逐渐制度化、系统化,校本教研制度也在实验区和实验学校初步建立,学习、实验、探索、反思、改进成为教师教育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基于语文课程改革实验的行动研究在各地普遍开展。在这10年间,许多一线教师在课改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成长,大批的研究型语文教师得以出现。可以说,10年的语文新课程改革实验给语文教师提供了比以往更多的专业发展空间。
10年的语文新课程改革实验虽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依然存在着不少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语文课程改革的深化,需要我们进一步的反思、调整与实践。


[1] 数据来自教育部“建立中小学生学业质量分析、反馈和指导系统”项目组2009年调查的结果

[2] 数据来自教育部“建立中小学生学业质量分析、反馈和指导系统”项目组2009年调查的结果

[3] 同上





88.46% (23)




11.54% (3)
44#
 楼主| 发表于 2013-1-27 10:53:36 | 只看该作者
“学案导学法”问题出在哪里?
张彬福




当下,“学案导学”正逐渐成为一种落实新课标的时尚模式,越来越多的学校,尤其是学校领导视之为改变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良方。但是,目前很多学校实施的“学案导学法”真的是准确、有效落实新课改精神的一剂灵丹妙药吗?
让我们先来看某教育网站推荐的一个“优秀导学案”。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学习新闻写作的结构和思路,品析文中的细节描写。
    2.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和写作意图。
【学习重点】
    品味文章中的细节描写
【学习难点】
    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学习方法】
    诵读  品读   感悟
    (本课朗读要注意感情把握,在沉静、严肃的气氛中,带有沉重的感情朗读课文,如课文中第l、2、5、9、1 0、l 1、1 3自然段,读时语气要庄重、节奏要迟缓、心情要沉重。)
【知识链接】
    1.写作背景(注:本文选用时略去约300字)
    2.文本解读(注:本文选用时略去约1400字,是较为详细的课文分析)
【学习过程】
一、整体感知
    1.诵读课文,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和煦(   )    废墟(   )    不寒而栗(   )    呆滞(   )
踉跄(   )    祈祷(   )   毛骨悚然(   )
    2.文章中作者将主要的笔墨都放在了写参观者参观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经过与感受上,请按顺序列举出相关内容。(提示:按顺序写出参观者的行程和他们的感受)

二、局部探究
    1.熟读课文,联系上下文,品味下列句子的含义。
(1)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的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2)参观者被带到执行绞刑的地下室去看一眼,这时,他们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另一位参观者进来了,她跪了下来,在自己的胸前画十字。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

    2.分析文章的开头和结尾。
文章开头写道:“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结尾又写道:“这里阳光明媚,绿树成荫,在集中营大门附近,孩子们在追逐游戏。”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提示:从内容、结构两个方面回答。文章开头欢乐情景为什么说是最可怕的,是从哪种意义上说的?结尾部分写欢乐的情景有什么用意。这样开头结尾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3.文章题目为“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没有什么新闻”在这里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理解的?
三、拓展提升
  “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当时,她在想什么昵?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这位可爱的姑娘会在想些什么呢?展开你的联想,写一段文字,字数不限。

【当堂检测】
【我的反思】
【课外阅读】
电影《辛德勒的名单(Schindler’s List》 赏析
(注:本文选用时略去约1600字)
在发表对这份“导学案”意见之前,不妨让我们借助媒体和学术期刊来简略地复习一下“学案导学”的概念、理论基础和一般过程。
“‘学案导学’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学案’与‘导学’是教学改革中出现的新概念,是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国内的研究和应用已经有十一年了,这种教学模式顺应了素质教育和教学改革的新形势,符合培养创新性人才的要求。”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孔宪荣 现代教育报 2008.9.19)
见诸师范大学学报所阐释的理论依据主要有(学案教学模式研究综述 裴业男 内蒙占师范人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2007年第4期):

教师设计学案、提出要求——学生自学教材,完成学案中的有关问题——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学案中的有关问题——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精讲释疑——练习巩固。
应该说,以上所引述的关于“学案导学”的追求、理论依据乃至一般过程,都是看不出什么问题的。如果其真正能够准确实行,对落实新课标确是不仅有益而且有效的。
但是,就前文所引的“导学案”来说,距离“学案导学”的理想还相差很远;其“学案导学法”也难以体现所追求的初衷。
从“导学案”的内容和功能来看。首先,“导学案”所提出的问题全部来自教师,学生依然处于被动完成作业,即被动学习的地位。试问“导学案”中要求掌握的字词是每一个学生都需要的吗?所提出的问题是学生阅读时遇到的真问题吗?第二,在这份“导学案”中,究竟学生应该怎样“学”这篇课文,看不出教师的“导”在哪里。教师所提供的几千字的材料不仅对学生自主学习帮助有限,而且还限制了学生自己动手去查阅更为丰富的资料。如果是为了辅助偏远薄弱学校的学生,则又嫌提供的资源过于简略,难以发挥作用。第三,所谓“导学案”其实全部是练习题,这与市场上的一般练习册形式没有任何区别,其基本功能不是“导学”,而是将练习前移。这个“导学案”很具有代表性,只要有机会翻翻学生使用的各学科的“导学案”,与此大同小异。
从“学案导学法”的教学过程来看。“导学过程”看去似乎具备了建构主义“情景、合作、会话、意义建构”四个要素,但是依然经不住推敲:“情景”是教师设置的而不是启发学生提出来的,具有先天不足(真正的“情景”——很多是以问题的形式出现的——应该是学生提出来的,然后由学生自愿合作、借助必要学习资源和教师帮助解决,而不是完成教师布置的练习题)。建构主义的“会话”也不是在课堂上讨论“导学案”中的练习题,以对答案为主要教学内容的交流(不管是学生之间,还是师生之间)不是“会话”内容的价值所在;而以落实巩固练习为归依更不属于“意义建构”的意义了。虽然貌似“建构主义”,说穿了,就是课前做练习——课上对答案——课后有测试,“学案导学”几乎就是新课程背景下的“满堂练”!
所谓“学生自主学习”,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已经成为一个空洞的口号,“学案导学”是教师指挥下的“自主学习”。学生们从学习开始就是做题,最终还是落实到把题做对上,哪里有什么“自主”。
“学案导学法”不仅限制了学生生动活泼自主地学习,也大大地限制了教师课堂教学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因为有个“导学案”的制约,课堂教学必然以指导学生做对上面的练习题为重点,难以顾及其他,哪里还有什么“情感态度价值观”。而更令教师头疼的是要编写大量的“导学案”——练习题,一些教师出于应付和无奈便在网上下载或将其他练习册移花接木,质量自然无法保证。
不夸张地说,“学案导学”盛行,是当下新课程改革实施中形式主义、教条主义思想作风的反映,是以冠冕堂皇的“学生自主学习”为虚,而以抓成绩,追求升学率为实的一种值得警惕和反思的现象
“导学”的思想是没有错误的,探索借助导学案为“支架”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仅无可厚非,而且是应该支持和赞赏的。然而为什么路走偏了呢?客观地说,“经”没有错,
但是给和尚“念歪了”。分析个中原因,虽然复杂但大致以下几条或许是有的。
首先,扎实的研究不够,缺少足够案例支撑。“学案导学法”虽然有所谓理论依据,但是“导”的含义是什么?“导”什么?在哪里需要“导”?怎么“导”?以什么为载体“导”?怎么评价所“导”的质量?都还缺少一定数量的充分体现其真正意义的案例及其阐释。理论尚未转化为科学合理的教学行为。教育理论工作者与基层教学实践者尚未形成实践研究的合作攻关克难团队(至少这项工作做得不够)。对“导学案”的探索集体处于一种黑暗中摸索的状态。于是各种理解就体现在不同的“导学案”中:“教学目标”一字不易地改为“学习目标”(其实二者功能是有所不同的),而把学生学习内容(预习的、课上讨论的)编成练习题就成了驾轻就熟的且最具有“操作性”的“导学案”制作模板。
其次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学校领导开始注意到了课堂教学中出现的过渡形式主义的现象,加之升学率攀比之风有增无减,如何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进而提高成绩和升学率,成为领导们四处寻经淘宝的主要工作。而“导学案”因其便于操作,利于“落实”,对提高考试成绩来说是个“抓手”,于是不少领导如获至宝。在尚未弄清其中道理,只了解了它的形式下就仓促上马,动员全校一起来使用“学案导学法”。教师因理论和实践准备不足,画虎不成反类犬,致使本来有很好创意的“导学”模式变了味道。一些学校领导急功近利不能不说也是重要原因。
还有一个原因不能否认,就是一些教师为了追求成绩而简单化地面对“导学案”的研制,索性编成练习篇子,上课对答案既省力又有利于应付考试。
最后,不能不说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新课改至今,如何有效落实其中的理念尚缺少具有操作性的“抓手”。“学案导学”尽管在实施中有缺陷,但毕竟是一种探索。
探讨“学案导学”的问题,我以为目的还在于教育团队集体必须尽快回答问题。回答什么问题呢?新课改实施十年了,各种各样的试验做了不少。面对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的需要,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再上台阶的需求,科学的具体解决问题的策略在哪里?
43#
 楼主| 发表于 2013-1-24 17:53:25 | 只看该作者
语文教师课堂教学时间可不可以限定

淮安市清河区教学研究室  徐万田

邮编:223001  邮箱:qhyw114@163.com  手机:13861560102




多次在不同的语文培训活动或会议上听到批评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问题,我也曾一直是赞同专家的观点。对于语文教师课堂教学时间进行硬性设定,不得超过10分钟的讲解时间,学生课堂自主活动不得少于30分钟等等做法,专家认为这是将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研究和思考放在一边,进行机械化的处理,剥夺了教师课堂教学艺术性和科学性的一个反教育行为。几年来,在教学改革的实践中观察,我发现一些学校因为推进课堂教学时间限制的硬性规定后,学校的教学质量在发生着一些积极的变化。观察和分析变化的原因,我对专家的表述有了更深层的理解与思考,也产生了一些疑问。当然,我无意于为谁辩解,也并不是想要破解什么,只是觉得这种做法作为一个问题被很多专家、学者拿出来批判,却没有很好地分析这个问题的发端,不能给这种管理行为一个很好地帮助而难过。因此,我把自己这几年的观察和思考表达出来,求鉴于方家。
要弄清这个问题,实质上研究对象只有两个。一个采取这种做法的学校,一个是批判这种做法的专家。因此,从实施者的发端和批判者的立场来思考和分析,可能会给我们一个剖析问题的思路。所以,我拟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辨析这个问题。
1.剖析学校采取这种教学管理行为的发生背景。分析这个问题要研究学校发展的软肋在哪里?长期的实践和学校的发展情况显现给我们学校成长的软肋是教师问题。学校要发展,质量要提高,我们从哪里着手?在研究或探求学校发展思路时,无论是专家还是一线的校长们都会同时把目光投向教师,从教师身上寻找学校发展的增长点。而教师身上的增长点在哪里呢?教育观念、专业素养、基本素质等等成为学校发展中可以看得见、抓得着的要素。新课程的实施让我们发现教师问题核心在教育观念的严重落后,专家们在推广新课程时谈得最多的也是如何转变教师教育观念的问题,而专家们的思想最先渗透到的位置却是管理者,校长们是最先从专家手里接过接力棒,校长们也最先发现了专家对问题剖析的到位,于是课堂教学改革的焦点直指向了教师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垫厚教师的基本素质。当然,培训解决了一些问题,然而很多问题却是多次培训也不可能解决的,特别是教育观念的转变更是难上加难,教师固有的思维模式顽固地抗拒着新课程要实现的观念转型。如何实现教师课程理念地变化以适应新课程教学方式的变革成为校长们追求学校教学质量发展的着力点。在这个背景下一些前卫的校长开始通过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定来硬性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通过行为硬化教师的课程思想以达成教育观念的转变。
2.课堂教学时间限定的管理行为产生了怎样的结果。观察行为的效应还要回到行为的目的上来看,校长们在课程实施中最难达成的是新课程带给他们的流行语: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的变革。自主、合作、探究是我们的民族发展过程中缺失的,是近年来我们的教育思想中缺失的,它需要民主的思想,需要民主的推进,是民主的产物。因此,新课程标准制定的过程中,专家们通过中外教育对比找出了教育发展中的问题点,发现了我们需要迅速转变的是我们的行为方式,投射到课堂上便是教学行为方式的变革。然而,校长们在推进这种教学行为方式的过程中发现光靠口传、心授根本不能解决问题,教师已经走在路上的腿无法收回来。怎么办?一些校长便教师前行的路上加了一堵墙,把教师们堵住,让教师往前没有路,只能回头按照课程要求的方向前进。再看看这样堵的方法呈现出怎样的结果。洋思中学先学后教,要求一定要把学生的学放在前面,让学生充分的自学教学内容后,给予教师从不超过4分钟到不超过到10分钟的精讲点拨的时间限制,而学习洋思中学的杜郎口中学课堂上教师讲授的时间不超过10分钟的时间限定,都是显性的实践行为。他们的这些实践的结果带给我们直接的视觉刺激是考试成绩的提升,也是这些学校打出品牌的一个吸引人的产品要素。成功者们把成绩归因于时间限定的本初目标的实现,对于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产生的影响,对于教师学生立场建立的影响。所以,大多的学习者在对成功者的观察和在成功者的介绍中感受到了这个时间限定对于学生考试成绩的提高、学习能力、学业水平的提升和教师教学观念转变的意义。于是,取经的学校和教师,眼睛便直观地看到了时间限定这个形,并忙于学这个形,而忽略了成功者阐释的原初目标。特别是个别还算有点文化积淀的学校也参与进来进行硬性的课堂教学讲授时间的限定,而忽视了本校教师的原有水平,忽略了改革成功的学校教师讲授时间限定的本质。
3.分析专家批判这种管理行为的思考原点是什么。思考和分析专家批判的原因应该在于专家过于理想化的课程设计与设施。课程标准实施原本有一些理想化的建构,这本身并没有问题,我们也大可以要求学校教育按照专家理想化的设计思路进行,但是专家在表达自己批判的时候,我觉得应该弄清楚自己为什么要批判,是批判限时成功学校的做法,还是批判限时不成功学校的做法,或是批判盲目学习这种做法的学校。这个问题可能是分析专家批判的科学性最重要的问题。这些分析视点有益于我们观察专家批评的原点,实质上通过观察我们很容易发现专家批评可能牵涉三个问题:一是成功学校成功归因问题,二是不成功学校的做法本身有问题,三是专家批判没有说清批判的对象。从这些问题出发,我们来分析专家对于课堂教学设计的理解或思考,教师讲授多少时间、学生自主学习或其他学习方式用多少时间?对于这些问题,专家们的观点是要根据学习目标或学习内容来确定,要根据教师自身的特长来确定,同时是教师的专业自主权和学生学习的自主权问题。再来看一些成功学校的成长路径,他们首先都是薄弱学校,在新课程引发课堂教学的革命时,他们在寻求学校的生存和发展着力点时,把焦点投向了课程理念的核心——解决教学方式的变革问题,这本身也暗合了专家们的课程设计理念,也是这些先行改革者们后来走向成功的关键。但是,专家的理想化的设计对于一线的校长们而言,操作起来难度大,最重要的是战线长,教师们的观念改变并不是一天两天的引领就能取得成功的,而教育的趋功利化更是校长们课程改革时头上悬着的一把利剑。于是,在这关键时刻个别校长采取了极端的做法,让观念硬着陆于教师们的课堂中,从实际来看并不是没有道理,而且从硬着陆成功的学校来看,校长们都能在操作过程中随着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和教育观念的转变不断改进课堂教学中的教师教学行为方式,所以,才取得学校发展的巨大成功。但是随后而来许多学校不问青红皂白跟风上,学其形而疏其质却是专家们理想化建构在实践中的一个难题。因此,才有这一大批承担着课程改革理念设计和传播的专家们对教师课堂讲授限时行为的诟病的原由。
4.探讨课堂教学时间可不可以、为什么、怎么限定的问题。从上面的分析来看,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定是不是个问题,应该可以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了。无论是专家还是校长,他们都想解决教师思想观念的变革和专业素养提升的问题,用什么手段和策略应该是一个可以探讨的问题,可以思考和完善的问题。如果说,某个学校按照这种思路来对待当下的课堂教学时间限定问题,那说明校长清楚学校教师观念的转变还需要做一些硬着陆。如果不进行教学时间限定,说明你已分析并清楚你学校的教师状况,他们能够自己管理好课堂教学中教学行为,能在课堂教学中理性地实施新课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如果一所学校要坚决进行教师教学行为的时间限定,就必须研究为什么要进行限定时间,清楚原因,知道目标,适时调整,要采取科学的策略才能真正解决教师教学观念转变硬着陆的问题。所以,无论如何处理,那些外出学习取经的学校都必须科学的分析自身和学习对象,找到改革的原初目的,勇敢地、坚持地做下去,这样学校的发展才能走上正确的轨道。而专家在培训时也应该有一个全面、科学观察和分析的观点和思想,才能给出令被培训者信服的论述和策略指导。
基于以上的分析与思考,我想语文学科课堂教学时间限定引发的教学时间限定的讨论,实际上是课堂教学时间在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的分配形式,它彰显的是三个概念:一是学校的办学自主权的实现问题,二是教师专业自主权的实施问题,三是学生学习自主权的落实问题。这个过程中专家论述要尊重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又要做好引领者的角色;学校要尊重优秀教师的专业自主权,又要体现管理者的角色;教师要确立学生立场并关注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也要体现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如果我们在这个问题上不能有一个科学严谨的态度,尊重学校、教师和学生的选择,更重要的是如果我们不加选择和思考的批评指责,那么,课程指导的专家们不也和一些盲目地学习者一样吗?何谈专业指导和业务引领。因此,我们对教育问题的分析应该是全面和辩证的分析与思考,特别是专家对于教育问题的剖析绝不能站在一个极点上面向台下嗷嗷待哺的教师。因为,教师们企盼受到专家们教育哲理的启发,期待有效教育策略的引导,希望成功教育行为的引领,我们切勿让一线管理者和教师们在我们偏执的思想中走向偏激,在我们认识的错位中走向错误。
参考文献:
1.罗雁.合理分配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时效[J] .音乐天地.201105
2.崔其升.杜郎口砸掉讲台,老师该这样讲……课堂风暴[M] .济南:山东电子音像出版社.2008
3.吴盛友.浅议数学课堂中教学时间的把控[J] .数理化学习(教育理论版).201107
4.杨柳.论教学的时间与空间[J] .科教文汇(中旬刊) 201006



作者情况:徐万田,19709月,江苏省洪泽县人,扬州大学学科教学论语文教育硕士,江苏省淮安市清河区教学研究室主任、中学语文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
42#
 楼主| 发表于 2013-1-24 17:52:56 | 只看该作者
学情更比教案贵 

方利民





听公开课多了,往往有这几种情况——一是有的教师能按照自己的教学设想,学生又很配合。你讲到一,学生能举三;你一点拔,学生就“豁然开朗”,甚至妙语连珠。这种在大型的公开课,比较常见。知道你是名师或有许多头衔,借班的学校、教师,早就作了充分的准备,“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了!上课提问小手如林,朗读不指导也已经声情并茂,小练笔,笔下生花,真有一种看表演的味道。二是有的教师按照自己的教学设想进行,但学生没有充分准备,或思维出轨,或达不到要求。可教师不灵活应变,仍“按图索骥”,按部就班,蜻蜓点水,浮光掠影,“走一回教案”,不顾学生实情,我讲过了,就算完成了!这种情况,在年轻教师借班上课时,很常见。当然,我们最提倡的是实实在在的常规课,教师既能按自己教学设想进行,扎扎实实完成该要完成的“重点”;又能随机应变,顺学而导,宁可完不成自己的教学设想,但让学生实实在在有所得!这样的教师,听课中很少,但我认为是最可贵,也是最“以人为本”的教师。

今天,听了三年级一位年轻教师的《盘古开天地》的课,情况属于第二类,教师就是为了完成教案而不顾学情的实况,但是,我认为学情更比教案贵。有几点值得引起我们的关注。



1
、“比较”了就可行吗?

教师出示——



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


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拿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砍过去。

教师让学生说说哪一句好,为什么?学生回答:前面一句话好,用了“抡起”“猛劈”,说明古盘力气大!教师肯定,就此结束!


思考:任何词语无所谓好坏,只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用得准确,传神,谁会说“破”、“影”是好词,但“云破月来花弄影”中,你不得不承认“破、影”的神与妙;谁会说“肥”、“瘦”是好词,但在“应是绿肥红瘦”中,“肥”、“瘦”是何等的形象、鲜明。我们让学生比较词语,不但只是比较一下不同,就行了,而且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用课文中的词、句,如“抡”、“猛劈”是大力气啊!对呀,那么,为什么一定要用此词呢?联系上下文,结合具体语言环境,应让学生明白“周围一片漆黑”,“宇宙混沌一片”,“巨人”等词句。试想想,你如果是“拿起砍”行吗?因为周围是漆黑,是一片漆黑;宇宙是混沌,是一片混沌;而盘古又是一个巨人,只“砍”一下行吗?还是漆黑、混沌,起不了作用!“拿”行吗?是大斧头,是巨人用,“拿”合适吗?而且要想一想此时面对一片漆黑,一片混沌的宇宙,盘古的想法,心急啊!睡了十万八千年了,积蓄了浑身的力气,要使出来啊!可见“抡”、“猛劈”在这样的语言环境是何等的传神、准确。要让学生不但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要让学生不但知其意,更要明其独具匠心的言语技能。然后,再用美读深化这种比较,这种传神,这种心情,这样的“比较”就到位了。
2、“发现”了就行了吗?
   教师出示——
    
    
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



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教师让学生们读句子,说说发现了什么?学生纷纷回答,说有许多反义词,还有同义词。教师肯定,让学生走过场得读一下!


思考:多么有言语特色的句子啊!对这种的句子,我们要重锤敲打,下马观花,让学生不但知其意,更要明其言,学其式。但是,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我们又不能直说其言语的对称性、节奏的变化性等等抽象的概念,最好的办法是读,让学生读中感悟,读中积累。一是要读出形象。让学生在读中有形象,“轻而清”之形、“重而浊”之形,“慢慢上升”之形……二是要读出变化。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到第一句从轻至慢,从慢至重。第二句从重至慢,从慢至重。三是要读出对比。第一、第二对比美读,反复读,让学生说说读后感觉,从而积累句式。这样在反复读、多变读中,言语的形式连同词语都深深地扎根在学生幼小的心田。


3
、“朗读”了就行了吗?

教师出示——

天地分开以后,盘古怕他们还会合在一起,就用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下沉一丈,盘古也随着越长越高。

学生读,教师要求学生读出”有力,“顶着天”、“使劲蹬”等!小组读、个别读。
  
思考:语文是要加强读,特别是小学阶段,更应多读,但是读也应有层次,有目的,不能在一个层面上原地踏步,应拾级而上,在读中“无限风光在险峰”啊!就像上面这句话,是否可以化简为详,感受神奇——如:过了十天,天上升了10丈,盘古就随着长高了(
),过了100天,地下沉了100丈,盘古就随着长高了(
)。可是十年过去了,盘古用(头顶着天,用脚蹬着地);一百年过去了,盘古还是(用头顶着天,用脚蹬着地);一万年过去了,盘古仍旧(用头顶着天,用脚蹬着地),一亿年过去了(
) 让学生在读中感受神奇。是否可以化文为我,感受体验——可让学生说说,此时此刻,面对如此的盘古,你想对盘古说些什么?在学生说出感受的同时,让学生再带着这种感受读这一小节,这种读才是有效的,才是读出学生心声的,才是真的。
4、“说话”了就行了吗?


教师指着黑板上的“混沌一片”、“开天辟地”、“顶天立地”等词语,让学生说说这个感人的故事。

学生支支吾吾,语言支离破碎,不能很好地用课文的语言来讲这个故事。


思考:让学生讲这个故事,是有一定难度的,必须把文本的消极言语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积极言语。但是,短短的几次朗读,没有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支撑,学生何能滔滔不绝地讲出来呢?可否让学生多读几篇,然后,出示几个重点词句,如:“混沌、漆黑、抡起、猛劈顶、蹬”等,并让学生自己先试试,或四人小组先试试,然后再教学生说说这个故事,这样,才是真正以学生为本,而不是为了完成教师的教案而己。
5、“动笔”了就行了吗?
   教师出示:盘古就这样“顶天立地”,不知过了多少年,最后,他累倒了,盘古倒下后,天地发生了更大变化,请同学们认真读读地4小节,看看盘古发生了哪些变化——
   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他的双眼,变成了太阳和月亮;他的四肢,变成了大地上的东、西、南、北四极;他的肌肤,变成了辽阔的大地;他的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他的汗毛,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
   读了几遍以后,让学生试写,盘古倒下后,他的(
),变成(
)的(
)。学生思路不顺,前言和后语,没有相似联系。
   思考:我们说,要把“写”挤进课堂,不少教师在课堂上,按排了不少学生动笔的机会,但是,我们要明确,不能为动笔而动笔,“动笔”或是要内化课文的言语,或是迁移文本言语的形式。“动笔”前也要让学生有言语上的要求,如上面的例子,应让学生明确盘古的身体与变化物之间的相似点,教师先可示范几句,或让好的学生先说几句,教师点评一下,这样的练笔,才是为学生着想,不是花架子的练笔。

这真是——学情更比教案贵,扎扎实实学语文。以生为本是起点,顺学导行才是真!

(此文已发表在《语文教学通讯》2012年第12期C)
41#
 楼主| 发表于 2013-1-20 11:22:02 | 只看该作者
修炼内功方能化模式之有形于无形

徐金国



115-16日,参加省教育学会举办的“课程改革再出发·如皋专场”的教学研讨活动,观摩了两节如皋“活动单导学模式”的示范课,颇有些感触。
关于教学模式究竟要不要、好不好的问题,目前似乎一直还在争议。笔者曾经也对此发表过自己的看法,这里就不再细说。只想就本次听的两节观摩展示课谈一谈自己对“活动单导学模式”的一点认识。
“活动单导学”模式,从其根本的教学理念上看,就是在新课程核心理念指导下,课堂教学在教师精心设计的一个个学习活动中展开,课堂以学生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在活动过程中扮演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这种教学模式的关键词是两个:一个是“活动”,一个是“导学”。
先说“活动”,课堂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的一个个活动中展开,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根据教师的设计和安排,独立地、自由地或进行分小组的学习活动,可以说“活动”为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找到了一个非常好的载体,在这样民主、自由的氛围中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得到了确立,小组合作、探究的意识得到了唤醒,这对促进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转变,无疑起到了非常好的促进作用。再从观摩的《寂寞的月亮》和《错过》两节阅读课看,学生在课堂上善于自主、安于合作、善于表达、乐于表现,真正让课堂彰显了学生学的精彩,给所有的听课教师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象。
但如果回到“导学”角度,审视我们教师在课堂上的表现,就显得问题比较多了。
首先是教师关于一堂课的活动设计究竟应该把学生导向何方?两节课两位教师都设计了四次学习活动。如,《寂寞的月亮》一课,老师设计了:初读课文,认识月亮;细读课文,感受寂寞;深读课文,感悟月亮;回读课文,借月抒怀。《错过》一课,老师设计了:活动一,自由大声朗读课文,积累字词,并说说你从课文中读到了些什么?活动二,研读课文1-6节,说说我们为什么要习惯“错过”。活动三,研读课文7-13节,找出课文中你感受最深的一句话,结合自己人生经历,谈谈理解。活动四,小组合作,激情演读,细细品味作者的思想观点。如果我们细细品味两位老师所设计的课堂学习活动,我们就会发现两位老师把课堂教学的内容都导向了文本的内容,而认真研究这两篇文本,单从文本所表达的思想内容看。《寂寞的月亮》只是作者借月亮的淡泊明净抒发自己淡泊名利、甘于寂寞的情怀。而《错过》只是作家刘心武的一篇生活杂感,从其内容上说也并没有什么深奥的道理,应该说但从这两篇文本的内容上看,学生通过自身的阅读一般都能读懂课文的内容。就像在其中的一节课上,原省教委副主任周德藩和学生交流的那样。周主任问一名学生,像这样一篇课文,假如不要老师教,你自己能学会吗?学生非常肯定地回答,能够学会。显然学生的回答非常有意思,既然不要老师教学生一样能读懂学会,那我们的教学其实不是在浪费学生的时间吗?所以,笔者觉得“活动单导学模式”,真正要收到好的效果,关键还在教师的“导学”。教师的导学一定要导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仍然不能解决的问题。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确定,一定要指向学生未知的领域,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才能是真正有效的。而从这两篇具体课文看,《寂寞的月亮》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那么我们更应该依据文体而教,把教学的内容导向作者意象的选择和意境的营造,导向托物言志散文的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错过》是一篇生活杂感,但作者却是用文学的笔法写成,其表达的陌生化,思维的层进性的特点才是学生阅读这篇文本最艰难的地方,无疑我们教师的导学只有导向这里,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才会变得真正有效起来。教学内容的有效性、适切性无疑是课堂教学走向有效和高效的逻辑起点。
其次是教师的课堂导学要能够体现“爬坡式”的递进。学生语文能力提升与素养的形成主要依赖于课堂,我们的语文课堂如何让学生的积累不断丰厚、表达更加准确、思维更加深入等等这些问题,都有赖于我们教师在课堂上的适时点拨与引导。但遗憾的是,在一些观摩的课堂上,面对学生的回答,我们教师常常并不能做出准确的定评,面对课堂上学生无意间生成的精彩,教师却不能顺势推进,生成更多的精彩。
总之,还是一句老话,好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效的,但真正把好的教学模式发挥其应有的效益,关键还是教师的修炼,修炼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之功、活动设计之功、课堂精准点穴之功,只有教师修炼达到了一定的境界,方能化模式之有形于无形,让教学模式更好地因势象形,出神入化。反之,如果缺乏教师自身的修炼,即使再好的教学模式,都有可能沦为“模式化”的形式主义,成为影响我们课堂教学效益的桎梏。
40#
 楼主| 发表于 2013-1-16 12:27:44 | 只看该作者
全国第七届效教学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沪举行  2013年01月13日  作者:董少校  
专家提出:追求有效教学须优化学习环境设计
  本网讯(记者 董少校)“个体学习与组织学习的重要区别,在于后者拥有课堂学习氛围。教师必须优化学习环境设计,增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从而实现有效教学。”在12月24日举行的全国第七届有效教学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上,上海市普陀区教育学院副院长瞿志军说。
  此次论坛由上海市普陀区教育局、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上海市教委教研室联合主办。来自14个省市的专家、教研员、教师代表出席论坛,围绕“有效教学视野中的学习环境设计”主题展开研讨交流。
  普陀区子长学校校长黄宏慧认为,三四名学生围圈而坐是创设学习环境的一种有益尝试,在教师的引导下,把合作的可能变为现实。她提出,可以从几种途径实现课堂学习环境优化:教师精彩导入,引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心境;教师提出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合作的动力;引导学生倾听分享,提高合作学习的成效。
  普陀区教育局局长李学红表示,“普陀区已参与主办七届有效教学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对全区推进教学改革、提升学生学习品质起到了积极作用。此次论坛关注学习环境设计,有助于集纳各方智慧,激发教学灵感,让教的课堂变成学的课堂,使课堂真正成为具有良性学习体验的场所。”



39#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 17:30:33 | 只看该作者
高效课堂创建的10个误区和应对策略



 2012年12月31日  作者:李银乐  来源:教育时报
  在多年进行高效课堂探索、螺旋式提升课堂层次的过程中,我们总结了高效课堂创建的10个误区和应对策略。
  误区之一:课改操作模式化,缺乏灵活创新。
  应对策略:在教师熟悉课改基本操作后,在体现课改理念和特征的前提下,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课堂操作应该采取形式多样、灵活多变的方式,从而给予学科教师更大的空间,如充分体现学科特点等,只有这样,课堂才能充满生命力和激情,教师才能更好地因材施教。
  误区之二;讨论、展示形式化,成为表演秀。
  应对策略:真正好的课堂应该看学生思维的活跃程度,以及学习的深度和容量,对不需要讨论展示的问题要在自学时解决,并在小组合作时提出需要讨论、展示、拓展的问题。简单的内容不必讨论展示,可以自学时解决。
  误区之三:将学生板演展示和小组讨论作为课改的唯一特征。
  应对策略:学生板演展示和小组讨论只是课堂的部分环节,自主学习、交流展示、巩固反馈是新型课堂的基本环节,应该全面体现,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针对不同内容的学习方式,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
  误区之四:将教师一言堂变为学生一言堂。
  应对策略:将教师一言堂变为部分优秀学生的一言堂,大部分学生不能参与学习,这与面向全体的新课改理念是相违背的。我们要让全体学生参与学习全过程,以小组为单位建立兵教兵的机制,将展示机会尽量留给后进生,也可采取点号或者后进生展示多加分的办法,激励全体学生参与展示。
  误区之五:学生自学、讨论、展示不到位。
  应对策略:一是在学生入学时集中对学生进行全面培训;二是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自学、讨论、展示等细节的指导,强化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误区之六:课堂与导学案两张皮。
  应对策略:导学案上的主要栏目与课堂的主要环节是一一对应的,如问题导学和学法指导对应自学和交流展示环节,拓展提升对应拓展环节,反馈检测对应反馈环节,知识体系梳理对应提升环节,同时,反馈检测题要将教材、练习册和参考资料上的习题充分整合,避免重复训练。
  误区之七:不能将学科特点与课改模式有效结合。
  应对策略:课改模式是针对所有学科的,具体到学科时,应该将学科特点融入到课改模式中,形成各学科各课型的应用模式,从而既能体现课改模式,又能很好地体现学科特点和内涵。
  误区之八:将所有内容讨论展示,学习没有层次。
  应对策略:将所有内容讨论展示会做很多无效劳动,自学能解决的问题不需要讨论,小组讨论能解决的问题不需要展示,这样在自学时解决容易的问题,小组合作解决中等难度的问题,全班展示和教师点拨解决少量的重点、难点、疑点问题,学习层次就分明了。
  误区之九:自学完全放在课下,加重学生负担。
  应对策略:将自学环节完全放在课下会加重学生课业负担。自学就应该在课堂上的自学环节完成,如果内容过多,可以拿出一节作为自学课。课堂上,在教师指导下的自学能提高效率。课下,教师可以让学生查缺补漏、完成实践性作业,学生会更感兴趣,也利于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能力的养成。
  误区之十:课改中遇到新问题,不主动寻求解决办法。
  应对策略:课改的提升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旧的问题解决还会出现新的问题。课改中遇到问题后,我们要主动思考解决的办法,自己解决不了可以同备课组研究,再解决不了可以以学校层面组织课改论坛,书面发言,通过碰撞形成统一的解决方案。在不断发现问题、研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课堂层次和教师专业水平就会不断提高。(作者单位系山东省莘县实验初中 李银乐)




38#
 楼主| 发表于 2013-1-5 16:12:27 | 只看该作者
课堂改革需要从“形式的关注”
  达到“形上的关怀”
  ■江苏   陆云峰
  从教学的本义上来讲,因为教学过程的复杂多变,特别是学生的个别差异,决定了我们不可能采用单一的甚至有些机械的课堂教学模式。但是,作为教育的一种主体性存在形式,课堂教学在通常的情况下又确实受到教学的因素、条件、方式和方法的影响,不管教学的内容、手段和方法如何变化,也不管学生具有什么样的发展因素和学习倾向,有些过程必须要在教学中发生的,我们也必须筛选和整合各种教学观点,给教师提供一个符合教育规律和教学逻辑的课堂教学活动参照框架,给课堂教学以“形式的关注”。
  对课堂教学“形式的关注”,就是需要我们在当前课堂教学现状的调研基础上,按照教育的特殊规律和教学的基本原理,站在宏观的理论层面和微观的操作层面上,科学地建构具有科学性、可行性、校本性和高效性的课堂教学模式。也就是说,在“形式的关注”中,我们还必须要“超越教育的技术层面,去领悟教育的真谛”(刘铁芳),找寻“形式”中的意义与价值,给教学模式的建构以“形上的关怀”。这样的课模建构,就具有了教育学和教学论的意义,才可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特别是在一定的区域内具有推广的价值。
  首先,要从当前课程改革的众多理念中提取最具有现实意义和改革意义的核心价值理念。即我们的教学模式无论怎样变,都必须“以学生发展为主、培养能力为重,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的思维和个性得以充分发展”。可以说,理念的撷取,会为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找到一个最具有价值意蕴的理论基石,也会使得新建构的模式成为“课堂教学改革浪潮”中比较成功的个案之一。“以学生为主体”本来就是教育的核心要义,课堂教学无论怎样变革,都必须体现这一要义。这也是检验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行不行”的最基本的要求。无论是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模式,这一理念必须转化为课堂教学的具体行为,关注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状态,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收获。
  其二,要在参照、筛选并整合他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实现新的建构。过去,我们的课堂教学一直是“凯洛夫模式”。应该说,“凯洛夫模式”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在过去那个时代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也正是这样一种单一的模式,使得当前的课堂教学改革举步维艰或者困难重重,毕竟根深蒂固的东西想一下子推倒重来是相当有难度的。因此,一些所谓成功的课堂教学模式很容易被我们不加分析地全盘接受,而这种接受往往是水土不服,最终导致改革的失败。我们在建构课堂教学模式的时候,必须要参考他人成功建构的经验,通过分析本校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站在教学论的高度,通过多个阶段的试验与论证。这样的建构,既有对别人经验的参照汲取,也有对自我经验的科学提炼;既有传统教学经验的传承延续,也有对现代教育理念的践行提升。
  其三,一定要符合教学的规律,操作性一定要强,一定是为实现高效课堂而建构。从当前一些成功的课堂教学模式提供的文本资料和展示的课堂教学来看,“教”与“学”的关系处理比较得当,特别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进行了非常巧妙的融合,“讲什么”和“怎么讲”、“学什么”和“怎么学”界定明确,重视了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应该说,课堂教学,只要重视了教师的“讲”,就有了“价值引领”的教育意义;只要重视了学生的“学”,就有了“自主建构”的理性追求。应该说,这些成功的课堂教学模式具备了六个最有效的教学原则(不是凯洛夫的教学原则):一是意义性,在知识的呈现上将学习主题与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经验进行了链接;二是理解性,尊重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技能水平,让学生做好学习的准备;三是开放性,课堂是开放的,学生知道了所要学习的内容,并且专注于学习内容;四是经验性,编选与组织精要的内容,利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学习与记忆;五是示范性,向学生展示解决问题的过程,以便于让学生掌握这种技术;六是一致性,让目标、内容、方法、练习和教师的解说彼此一致,并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之后应用课堂中所学的内容、技能与方法。
  其四,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一定要有“超越技术层面”的努力与尝试。课堂教学应该是一种充满智慧和情趣的知识习得和精神提升的过程,是师生彰显生命活力而共同参与的生命历程,因此,课堂教学既要关注物质层面的合理架构(即教学流程的程式化),也不能忽视精神层面的有效激发。拿“活动单导学”来说,因为有了“活动单”,特别是学生手中的“活动单”,会不会因此减弱甚至泯灭了师生在课堂中的“生命活力”?这不仅仅我们对此种课堂教学模式的担忧,也是对其他各种各样课堂教学模式的担忧。
  任何一种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或多或少会存在着一些问题,当前的以“学的课堂”为主要形式的教学模式也存在着一些值得商榷的问题。一是目标的梯度设计,二是合作的方式引导,这些都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中说得最多也是力图做好但未能做好的问题。但是,从我个人对当前所谓成功的模式来看,最值得我们去思考的还是学生手中的“讲学稿”“学案”或者是“活动单”。可以毫不避讳地说,这些所呈现的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带有“应试”的痕迹。当然,我们也应该毫不避讳地将“应试”作为教育的一个目的,但是如果将这样的课堂一直伴随着学生的学习生涯,那课堂教学或者学校生活对于学生而言,将是十分单调和乏味的,甚至是可怕的。
  课堂教学改革,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无论是“形式的关注”还是“形上的关怀”,都会让我们再次面对教育的实然状态和未然状态。这个过程是一个“快乐并痛着”的过程,有欢笑也有泪水。但是,作为一项倾心于事业的改革,在经历风雨之后必然会见到彩虹。改革是一个需要长期实践,更是一个需要不断改进的过程,也一定会在当前已经取得初次成功的基础上不断地更新、求新、创新,在教育的规律和教学的逻辑中回归教育教学的本源,而不能为了所谓的高效,一味地考虑建构和推行某一模式。
  纵观上述文字,“高效课堂”一词至少已经风靡神州。无论是力挺的还是反对的,甚至批判的,似乎我们已经回避不了这个热词了。是“高效”,还是“搞笑”,也似乎不仅是文字之争的问题了,它已经涉及价值追求和文化建设。
  课堂教学究竟应不应该追求效率?应该的话,是不是一定就要冠以“高效”?“高效课堂”的提法究竟有没有道理?“高效课堂”的追求价值何在?目前似乎还处于“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阶段。
  一所学校、一个区域的教育教学改革,最终总是要以课堂教学改革为落脚点的。可以说,离开了课堂教学改革和探索的学校文化建设最终必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但是学校文化建设路在何方?是不是一定就在“高效课堂”的建设上?还需我们擦亮双眼,认真思考,积极探索。我们思考的是,无论用什么方式,打什么旗号,最终的目的就是一个,即努力使我们的课堂回到教育的常识上来,回到教育的常态上来。
37#
 楼主| 发表于 2013-1-5 16:12:02 | 只看该作者
 “教”得高效才能“学”得高效
  ---一个小学数学教师对高效课堂的朴素理解
  ■江苏   赵建康
  工作十多年来,一直践行在教学的第一线,先后参加过多项国家级、省级有关有效课堂的课题研究,教学课例也曾多次在全国、省、市获奖。多年的教学实践让我深深明白一个道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真正主人,课堂是否高效最终要通过学生的学习活动体现出来。教师的“教”虽然不能完全决定着学生的“学”,但教师的教学行为如能被学生感知、接受、配合、反应时,教学效果就会更加显著。所以我坚信,以“教”促“学”必然学之有效,对一个小学数学教师来说,做好“研读教材”“ 分析学情”“ 引导探究”“ 组织练习”是达成高效课堂的基本要求。
  一   仔细研读教材是“教得高效”的前提。
  教材是课堂教学的载体,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对一名教师而言,研读教材是最基本的工作,它是教师教学高效的前提。我们应逐章逐节逐句地细读,逐章中我们可以看出编排的体系,逐节中我们可以分析出知识的结构,逐句中我们可以剖析出细节的处理。
  在这样研读的基础上,我们首先要准确定位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目标的制定要充分考虑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的目标。
  其次要细腻处理好“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教学重点”应从教师的角度去想,哪些是“教”的重点;而“教学难点”应从学生的角度去想,即哪些是“学”的难点。
  最后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提倡活用教材,重组教材,使教材更具创造性,教学更有实效性。
  如我在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一课中,确立的教学目标是:1.使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2.使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推理能力。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用“替换”的策略解决一些简单问题的方法,感受替换策略的价值。教学难点是:弄清在有相差关系的问题中替换后总量发生的变化。
  二  认真分析学情是“教得高效”的关键。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学是否高效最终要看学生知识的收益程度和素质的发展程度。在以人为本的今天,教师心中如果没有学生,不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与学习动机,如果不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教学方法再好,教学手段再新,教学效果也不会明显。所以说认真分析学情是教师教学高效的关键。
  首先我们要准确找到学生学习知识的起点。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曾说:“影响学生学习新知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并应据此进行教学。”
  其次我们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新课标指出,不同的学生,所处的学习背景不同,他们的学习经验也不相同,教学中要着眼于学生的生活世界,要注重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
  最后我们要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是否具备学习新知的基础,学生哪些知识学起来比较困难,学生在哪些地方需要给予指导与帮助,等等,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如我对《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一课中的学情分析:小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与生活过程中曾经进行过许多转化,这些都是学习新知的基础与经验。但以前他们对转化活动的体验基本上处于无意识的状态,所以需要教师有序组织点拨。学生对不同形式的转化感觉的难度也是不一样的,所以要由浅入深进行,先从图的转化过渡到形的转化,在数形结合的基础上最后到生活实际问题的转化上。
  三  引导主动探究是“教得高效”的核心。
  布鲁纳说过:探索是数学教学的生命线,没有探索就没有数学的发展。从课堂教学来看,应当鼓励学生去尝试探索知识,独立解决数学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应该是教师教学高效的核心所在。
  首先要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教师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引发探究欲望。其次要保证学生有探究的基础。探究不能是零起点,要让学生能面对新知,主动调动已有的认知结构,并对新知产生新的构想。最后要为学生探究创造条件。教师要充分给学生提供主动探究的平台,一方面引导其猜想、探索、验证,另一方面组织讨论交流,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探究中有所收获。
  如在教学《分数乘整数》时,我创设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对灾区人民慰问活动中,我校捐赠了价值1000元的方便面,价值1000元的纯净水,价值1000元的牛奶。后来这批救灾物资送给了一些灾民,其中张大伯、王大伯、李大伯、赵大伯都分到了这批救灾物资的。这些生活化的信息,不由自主把学生带入问题情境,这时教师适时追问,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你能解决这些问题吗?自然把学生带入到自主探究的境地。
  四  组织有效练习是“教得高效”的保障。
  练习是课堂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是巩固知识、提升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教师达成教学高效的保障。在教学中我们精心设计每一道练习题,对每一道题目训练的目的要了然于胸。
  练习的目的性要强,练习的数量不在多,而在于精,每一个习题所要达到的目的要明确。练习的形式要新,在常规作业的基础上,我们可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设计一些“测量”“调查”“操作”等实践性的作业。练习的梯度要准,课堂练习的难度不能总是保持在同一个水平线上,应该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练习的层次要明,一般来说,课堂练习可分为三个层次:基本练习、提高练习、拓展练习。
  如在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时,我组织了三个层次的练习。基本题:你想怎样进行替换?5个苹果和3个梨共重1350克,一个苹果比1个梨重50克。每个苹果多少元?提高题:怎样才能替换?买3支铅笔和1支钢笔一共10.8元(补充条件),钢笔和铅笔的单价各是多少元?拓展题:你能想到哪些替换?1个苹果等于2个梨的重量,4个梨等于1个菠萝的重量,1个苹果和1个菠萝的重量相当于600克的砝码。
  总之,达成高效课堂是一种理念,也是我们每一个教师永恒的追求。在平常的教学中,我们只有遵循教学的客观规律,关注学生的情智变化,扎实做好我们的基本工作,我们的教学才能卓有成效,最终迈进高效的理想大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21 04:13 , Processed in 0.11299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