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汤进峰:筑梦三上 成就梦想 -------------本站与‘三上’校-网互动专帖!

[复制链接]
1#
发表于 2012-10-12 14:34:53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79:}
《教师之友网》友情链接

》》》管季超先生在应邀参加‘三上画室’教学研训活动时,建议青年教师朋友们写点点‘教学手记’。他例举了近期看过的两本书,说明以叙事方式记录教学感悟的必要:



例一:《启功日记》   

         启功先生(1912—2005)是当代著名学者、教育家、文物鉴定专家、书画大师。他的学术著作和诗词书画作品在国内外广受欢迎,同时,他的生平事迹也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根据一些亲属和友人的印象,启功先生平时似没有记日记的习惯,一般也不留存亲友书信。先生逝世后,他的亲属在整理遗物时,发现了若干个活页册、笔记本,上面有启功先生在“文革”初期和其后一些时段的亲笔日记,弥足珍贵。
    遗存的启功日记,经《启功全集》编委会侯刚先生整理,分为14个部分,其中最为连贯的是1966年全年的日记,真实地反映了“文革”初期大背景下启功先生在北京师范大学时的境遇;1971年8—10月在中华书局标点“二十四史”与《清史稿》初期的日记,则为我们了解这项新中国最宏大的古籍整理出版工程提供了重要信息;1973年10月至1974年6月住院治疗期间的日记,以及改革开放后的一些日记片断,不仅记录了先生个人的生命轨迹,还广泛涉及到讲学、交游和各种文化活动,也都极为珍贵。
    先生记日记,原本并非是为了发表,重在记事,故其最大特色是简略精炼、客观真实,即便是在深受“文革”狂风暴雨侵袭的艰难时刻,仍然以冷峻的心态、客观平实的文字,记录了那一段不堪回首的岁月。启功先生留存的日记篇幅并不算多,但可以肯定地说,作为老一辈爱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他的这些日记体现了自知、自省与自信的精神,其价值是多方面的,可发掘的内涵和意义不可估量。









例二:美籍作者何伟著《江城》。[该书管季超先生和《孝感日报》记者王丰先生各购藏一册]




上海世纪出版:《江城》


译后记

作者:李雪顺   当你们拿到《江城》的简体中文版,翻到我写下的这些文字时,希望你们跟我一样正在享受社会的平安与宁静,比如,春节大假里与家人的一次团聚,三四月间里晒上一会儿明媚的午后暖阳,或者是在骄阳似火的盛夏季节里享受一杯难得的清茶冷饮……可它的作者注定要暂时忘掉这一切,在纷乱不已的沙漠古都开罗开启一段迥然不同的生活之旅。
何伟(本书作者彼得·海斯勒的中文名)就是这样一个人,总会有异于常人的思维和行动。1996年8月底,我在成都看到他的资料,得知他先后在普林斯顿大学和牛津大学读书,并取得文学硕士学位,却要来到当时仍显闭塞的涪陵与我们一起从事教学工作,当即觉得有些意外。因为当时四川省的很多高校都成为了接受“美中友好志愿者”志愿人员的项目院校,除了成都市内布有数量不等的项目院校,离成都比较近便的绵阳市、乐山市等地都有项目院校可以接纳他们的志愿人员,而当时的涪陵师范专科学校是这些项目院校中离成都最远的一个。正如何伟所说,涪陵不光地势偏僻,就连路过此地的外国人也都十分罕见。那么,作为一个外国人还愿意来此工作的话,他的脑子不是进了水,也一定是被门框给夹扁了;这样的疑问不仅困惑过我,更是让很多涪陵人一度觉得非常的不可思议。还好,随着国内各大媒体对何伟的高度关注,大家终于知道了他选择来此的初衷和想法,这里不只地处偏僻,上级领导难得下来检查工作,而且远离中心城市,依然很好地保留了淳朴的民风,是他观察中国、描写中国的极佳位置。
涪陵的很多人都认识何伟,因为他跟很多来中国生活的老外不一样。正如我曾经在台湾地区出版的繁体中文版《消失中的江城》的序言《难忘的江城过客》中写到的那样,“也许由于这个非常中国化的名字,也可能因为其喜好交际且为人豪爽的性格,他在涪陵期间深入社会各阶层,广交朋友,对中国尤其是西南地区长江沿线的社会文化和风土人情,做了深入的观察和了解,为以后的创作积累了大量丰富的素材。”如果说读者已经通过《寻路中国》知道了魏子淇这个名字,那么《江城》将要带给大家的则是何伟在涪陵期间结识的朋友黄小强。前两天,当我在电梯门口偶尔碰到黄小强的时候,我首先想起的依然是他曾经开过的名叫“学生食家”的小面馆。这个只有几张桌子的小面馆是何伟和他的搭档梅尔康解决伙食的地方,门口是来来往往的车辆扬起的粉尘,店内的地板上也许就是哪位食客扔下的餐巾纸,但这一点儿也没有妨碍何伟把黄小强和他的一家人当成至交来看待。黄小强知道自己被何伟写进了一本书里,但他“看不懂”那本厚厚的英文小说,台湾的译本大概也还没有读过,所以他并不完全明白自己到底被写成了什么样,也就只好依然带着笑容听别人的描述和揣测。
何伟的父亲曾经在1997年底来过涪陵。他来何伟上课的教学楼、教室和办公室参观的时候,我正好课间休息,便跟他坐着寒暄了一阵。十几年过去了,我们聊了些别的什么,我已经记不起来了,但这些年令我一直印象深刻的,是他说他对自己的儿子很有信心。他很肯定地对我说,他的儿子有朝一日会成为家喻户晓的知名作家。我一直记得他说的这句话,但也一直有些将信将疑,以为不过是美国人的自负而已。《江城》的英文版出来之后,我试着把何伟父亲曾经说过的话告诉过很多读者,但国内读者对他真正的认可也许是在《寻路中国》出版之后。不过,何伟很早就用《江城》的英文版向国外的读者印证了他父亲早年的判断。还是在2006年的时候,美国南卡罗来纳州的查尔斯顿大学就指定《江城》作为学生了解中国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必读书目,该大学至今仍有读了《江城》之后对涪陵充满向往、对何伟充满崇拜的双重粉丝。
台湾久周出版文化事业有限公司跟代理人洽谈版权引进事宜期间,何伟曾经推荐我做该书的翻译工作。久周出版在经过综合考量之后,觉得大陆译者翻译的文本未必能够让台湾读者看得真切明白,最终选择由对台湾读者的阅读习惯能把握得更妥帖的吴美真女士进行翻译。不过,吴女士对何伟在《江城》里提到的人和事完全一头雾水,而其中的地点、人物和事件多数都是我非常熟悉的,有些甚至是我亲身经历过的。上海译文出版社购得《寻路中国》的版权之后,旋即又取得了《江城》的简体中文版权,并直接交由我来担任翻译工作。
本文来源:http://ewen.cc/books/bkview.aspx?bkid=224231&;cid=678337




管理寓言(1)--海马的焦虑
管理寓言(2)--火鸡的故事
管理寓言(3)垂钓者的启示
管理寓言(4)--乌鸦学老鹰
管理寓言(5)--知了的翅膀
管理寓言(6)---蜜蜂和苍蝇的不同命运
管理寓言(7)--“动物宝宝”的求生训练
管理寓言(8)--- 一只理想主义的猪
管理寓言(9)--将军的马
管理寓言(10)--一则管理实践
管理寓言(11)---煮青蛙的故事
管理寓言(12)---猴子吃香蕉
管理寓言(13)---老鹰喂食的故事
管理寓言(14)---钓螃蟹的故事
管理寓言(15)---土虱的作用大
管理寓言(16)--蝴蝶化蛹
管理寓言(17)---蝴蝶效应
管理寓言(18)----鲶鱼效应
管理寓言(19)--吃休克鱼
管理寓言(20)-- 蚁群效应
管理寓言(21)---南风法则
管理寓言(22)---鱼缸法则
管理寓言(23)---刺猬法则
管理寓言(24)---热炉法则
管理寓言(25)---木桶法则
管理寓言(26)----蜜蜂和苍蝇
管理寓言(27)---狩猎的印第安人
管理寓言(28)---虎怒断足
管理寓言(29)--鹦鹉救火
管理寓言(30)--道见桑妇
管理寓言(31)--古木与雁
管理寓言(32)--攘鸡者
管理寓言(33)---捕鼠之猫
管理寓言(35)---大儒盗墓
管理寓言(36)---老虎畏狗
管理寓言(37)--猴子大象法则




管理及其决策 第一辑
管理及其决策 第二辑
管理及其决策 第三辑
管理及其决策 第四辑
管理及其决策 第五辑
管理及其决策 第六辑
管理及其决策 第七辑
管理及其决策 第八辑
管理及其决策 第九辑
管理及其决策 第十辑
管理及其决策 第十一辑
管理及其决策 第十二辑
管理及其决策 第十三辑
管理及其决策 第十四辑
管理及其决策 第十五辑
管理及其决策 第十六辑
管理及其决策 第十七辑
管理及其决策 第十八辑
管理及其决策 第十九辑
管理及其决策 第二十辑
管理及其决策 第二十一辑
管理极其决策 第二十二辑
管理极其决策 第二十三辑
管理及其决策 第二十四辑
管理及其决策 第二十五辑
管理及其决策 第二十六辑
管理及其决策 第二十七辑




高考民俗节考
作者 马伯庸
大家好,我是2408年的一位古代民俗学者,我的研究方向是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中国民俗。我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课题,是在几百年前流行于神州大地的中华民族传统佳节之一——高考节。
高考节始于20世纪五十年代,兴于七十年代末。它是一个全国性的节日,时间基本定在每年的六月。有学者宣称,古代高考节的起源是对知识之神的崇拜,人们在这一天献出自己的孩子,向高考之神供奉祭品,祈祷人类知识传承永不断绝。古人对于高考节的热情前所未有,根据研究,几乎每个未成年人都要花上十二年时间来筹备过节。
高考节基本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静默仪式。高考节与其他中国传统佳节最大不同是,它特别安静。可以这么说,高考节是中国最安静的一个节日。从高考节前三天开始,所有参与节日的人都变得特别安静,甚至不允许周围环境有一点噪音,唯恐这样会触怒高考之神。这一点,与印度教的静默节很相似——没有鞭炮齐鸣,没有锣鼓喧天,连载歌载舞都不许,更别说汽车鸣笛或者深夜施工了。
第二阶段,叫做献祭仪式。这个阶段通常持续两天到三天,每一个家庭都会把自己的适龄子女献出来,放在祭坛之上。祭坛是矩形房间,里面会容纳二十到三十名未成年人,通常会安排两到三名成年神职人员协助。全国参与这个仪式的未成年人有上千万人,遍布几乎每一个省份,他们会在同一时间进入祭坛。
虽然高考节的基本内涵,是献出子嗣蒙神悦纳,但一些学者误解了献祭的意思,不是指肉体的牺牲,而是精神上的奉献。这些未成年祭品们需要做的,是带着由教育部开光的法器“准考证”,进入祭坛。他们会得到一些纸,纸上事先印有高考之神的神谕,他们必须要在两天之内,分别用文字、数字、外文画圈字母表以及更为玄奥复杂的理论体系——出土文献将之称为“理综”和“文综”——在纸上写下与神谕相应的回答,这视为与高考之神进行交流。在之前三年,这些苦修者几乎每天都在进行着刻苦的针对性训练,其艰苦程度是今人所无法理解的。
顺便一提,在这些未成年祭品参与献祭仪式时,他们的直系亲属会聚集在祭坛之外肃立,直到结束。这种肃立从来没受过天气影响。
仪式结束后,这些神谕将会被教育部的执事收回。接下来的数天,高考之神会附身到数万名教育裁判所的司铎身上,通过他们表达自己的喜恶。有些祭品会获得褒奖,有些则不被喜欢。得到褒奖的家庭,会获得很高的社会地位;失宠的祭品会在次年被重新献上,有的极端案例甚至会持续五到六年。
当献祭阶段结束以后,接下来就进入高考节的第三阶段:狂欢节。
经历了献祭仪式的大部分未成年人,在这个阶段都会陷入狂喜。这种狂喜行为有早有晚,有的在一走出祭坛之后就开始,有的要等回到家中。有的还会捣毁祭祀器具、撕碎神谕文书,整个人陷入一种无政府主义的狂热状态。具体表现为无规律大规模地进食,不分昼夜地在线测试交互性电脑程序,在国境内进行长距离移动等。这类狂潮通常要到本年9月初才会告一段落。而一些不幸的未成年者,则很快转入苦修状态,准备次年的祭坛再开。
以上就是本人对古代高考节民俗的一些粗浅研究。囿于史料的不足,目前的研究还不够精准,可能会对古人的行为造成误读。希望今后有更多研究成果出炉,以还原古代高考节的真正原貌。



http://kejiao.cntv.cn/C25153/classpage/video/20120411/101202.s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16 16:43 , Processed in 0.11850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