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05|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2年9月份以后,管季超/周雄也会进行几次类似的尝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8-7 09:02: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川师大附校语文组“原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图片、文字编辑:刘燕
编辑:谢雪娇

         2012年5月29日下午2:00—5:00,全体语文组老师在学校文渊楼阶梯教室举行了“原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学校领导非常重视,邱校长和教导处王明易主任、叶帆主任全程参与了研讨。作为“原课堂”的发起人,《读写月报新教育》杂志主编李玉龙也亲自到场指导了活动。

四川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邱华校长、教导处王明易主任、叶帆主任和“原课堂”发起人、《读写月报新教育》杂志主编李玉龙老师亲临语文组“原课堂”教研活动现场,聆听并给予相关指导。

五年级语文组汪小容老师专题讲座“再也停不下来”。就自己在“原课堂”理念下的教学探索进行了讲述并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
       活动的第一项,由五年级组语文老师汪小容做了主题为“再也停不下来”的讲座。汪老师08年就开始接触“原课堂”,也是学校“原课堂”一线研究小组的成员,对这一教学理念有深刻的理解。讲座中,汪老师就自己在“原课堂”理念下的教学探索进行了讲述,并与大家分享了在这种课堂下如何指导学生预习,教师应该做哪些准备,上课的流程如何安排,以及不同文体的文章应该如何教学等。

五年级语文组王安源老师专题讲座“我们与原课堂”。介绍了“原课堂”的深刻内涵——“原”的三个含义。

       同样是“原课堂”一线研究成员的五年级组语文老师王安源也带来了“我们与原课堂”的精彩讲座。王老师向大家介绍了“原课堂”的深刻内涵——“原”有三个含义:课的原点是学生;课是原生态的;课遵循原道。他阐述了“原课堂”的基本框架,并详细介绍了在“自主研讨课”和“问题梳理课”两种原课堂课型中,如何指导学生质疑、梳理问题、交流、对话。在讲座的最后,王老师也抛出了在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解决之道,让聆听讲座的老师对“原课堂”有了更深的了解。

两堂精彩的示范课。
李洋老师执教的《东施效颦》和吕圆圆老师执教的《谁是最幸运的》

       在此次活动中,任教五年级的吕圆圆老师和李洋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两堂精彩的示范课。在吕圆圆老师执教的《谁是最幸运的》一课中,学生就“你想做哪朵玫瑰花”展开了讨论。对话中,学生思路非常清晰,辩论激烈,表达了自己内心最真最纯的感受,真正体现了原课堂中的“学生原点”这一理念。而李洋老师执教的《东施效颦》一课中,学生在评价东施时各抒己见,理由客观、充分,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思辨,讨论。铃声响了,学生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还要求将讨论继续下去。这两堂课中,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者,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激烈的讨论让课堂出现一个又一个高潮,连在坐的老师也不禁加入了学生的讨论之中。

课后,李玉龙主编和全体语文组老师就这两堂课的学生学习情况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在活动的最后,李玉龙主编和全体老师继续对这两堂课进行讨论。李老师再次给大家介绍了“原课堂”中,如何激发学生质疑,开阔学生的思路,让学生的对话朝着更深的层次走。在交流中有老师疑惑:在目前这样的教育现状下,“原课堂”如何落实学生听说读写的训练呢?“原课堂”的老师们认为,这些语文素养的培养,其实一切皆在学生思辨、讨论、对话的过程中。

活动比预期时间延迟了半个小时,但是参与的老师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正如汪老师所说:开始了,就再也停不下来了……
2#
 楼主| 发表于 2012-8-7 09:05:40 | 只看该作者
开始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川师大附属实验学校读书会

朴素的聚会,静静的热烈
新教育儿童课程成都川师附属实验学校行
(注:转自新教育马玲老师的论坛文章)


一次朴素的聚会
――四川师范大学附属学校读书会项目授牌仪式报道之一
记录:铁皮鼓


1124日,四川师范大学。正值深秋,偌大的校园里,绿树深深,古朴而充满生机,川师大的附属学校就藏在这一片浓绿之中,像一粒种子撒在充满着人文气息的土壤里。
下午3点多,新教育研究中心干国祥、魏智渊、杨超第一次走进了这座美丽的校园,在书香飘溢的这方土地来播一粒读书的种子,参加四川师范大学附属学校新教育“读书会”项目学校授牌仪式。之前,驻守绵阳帐篷学校的儿童课程负责人马玲老师已经和她在绵阳的助手杨娟已经在川师附属学校小学部工作了好几日了,亲自将美妙的诗歌和绘本带进了川师附属学校的教室里。
结缘新教育,源于新教育小学的开放周,小学部的邱华校长亲自带着几名老师来考察学习,带着沉甸甸的收获回去。九月,在绵阳举办的新教育北川行教师培训活动中,学校又每个年级各派出一名代表参加研修。更早些时候,由刘贤昌老师组建的学校读书会,也已经集体加入新教育专业阅读实验团队,成为其中一支重要力量,并且因为读书会开展得扎实有效,今日即将成为新教育实验教师专业发展项目第一个“读书会”项目学校,这既是这支具有深度阅读品质的团队获得的奖赏,也意味着在新教育实验与四川师范大学的双重滋养下,川师附属学校读书会在新的起点上的重新启航。

为期一天半的活动由问题学生诊疗、儿童课程、有效教学案例研究、读书会相互编织而成。24日下午4时,首先进行的是问题学生诊疗,川师附属学校小学部全体教师参加,总校长谢祥琼以及中学部的部分领导也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小学部邱华校长和新教育研究中心教师专业发展项目负责人魏智渊老师共同主持,会前,案例已经发给了全体教师。
问题诊疗是非常专业的一种工作,事实上,大部分问题儿童都没有真正获得过专业帮助,有时候甚至越帮问题越大。魏智渊老师首先介绍了新教育案例处理的四个原则:遵守流程与规则原则,即强调遵守解决问题的基本流程,这可以最大程度上避免对学生甚至老师的伤害;理解为先原则,即理解先于反应,要始终保持一颗同理心,进入儿童的内心世界,倾听儿童真实的声音;定性原则,即在理解的基础上必须明确,这是一个个体心理问题、纪律问题还是道德以及认知问题?高期待与细跟进原则,即真正热爱儿童,对任何儿童都充满热情、期待与信任,理解儿童的反复。
今天要讨论的《我该怎样帮助你,我的孩子》这个案例是小学部马艳君老师提供的,马老师是一个非常优秀的班主任,案例的书写虽然并不自觉,但是因为对这个叫郭倩(化名)的孩子的长期关注,案例中有大量的细节,为解读提供了丰富的材料。魏老师先请马老师介绍了一下这个孩子的情况,然后才进入自由讨论。
案例中的郭倩是一个不讲究卫生,喜欢与男生来往以及说脏话的六年级女生,四年级时转入马老师的班级。郭倩的父母都是文化层次较低的生意人,从小将郭倩寄养在亲戚家,一直与工厂里的民工子女一起游戏,一块长大。大约五六岁时,父母又生了一个小弟弟。郭倩的父母听老师说郭倩喜欢说脏话,就表示回家要好好教育。后来郭倩不说脏话了,人又变得沉默起来。老师希望同学们多关心她,但同学也喜欢不起来,因为她不讲卫生,经常舔自己的鼻涕,不收拾东西,晚上经常尿床,还喜欢闻以及舔吃其他女同学的头发。有一次突然生病了,等病好了以后,因为老师的工作,全班同学都很关心她,结果她却表现出极度的自私,甚至打同学,还洋洋得意地说:“马老师说了,你们不能还手。”她的自私和小气在许多地方都表现得淋漓尽致,马老师真不知道应该如何教育她。
原以为在接下来的对话中,因为新教育研究中心几位“外来者”,老师们可能都不太会发表自己的意见,没有想到的是,很快一位老师站起来:“我觉得对这样的孩子,要从一个一个的细节处严格要求,逐步训练。同时,老师要与孩子保持良好的关系,慢慢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等她发言结束,马老师要过话筒,补充她和郭倩沟通的故事。郭倩和马老师感情很好,一下课,经常就围绕在马老师的办公桌周围。
在这样讲的时候,不少人注意到,一提到郭倩,马老师的眼睛就湿润了。
邱校长紧跟着问了一连串的问题:前面讲郭倩喜欢说脏话,为什么突然不说脏话了?郭倩其实长得不好看,但是又经常在同学面前嗲声嗲气,这怎么理解?为什么这个孩子会尿床?……
又有好几位老师要求发言,其中一位精神抖擞、精明干练的女教师要过话筒,开始了一连串的追问和剖析:“这个孩子的问题已经非常严重!归根到底是非常的自私!这种自私,首先是父母带来的。对这样的孩子,必须严格要求!”思维清晰,要求严格,但是对郭倩的那种关切以及恨铁不成钢的生气,溢于言表。
邱校长悄悄地告诉主持人魏老师,这是附属中学的一把手谢校长。眼看着要发言的人越来越多,魏老师收回话筒开始小结:“前面几位发言的老师,有的强调爱和理解,有的强调严格要求。可以讲,老师面对学生通常有三招,一手软,一手硬,要么就不管。大部分老师两手都抓,也能够解决问题,但一旦不能解决问题,恐怕我们首先要考虑的,不是是否严格要求,而是究竟如何理解案例中的种种细节?在这个问题上,我觉得邱校长的理解,可能会将我们引向更深处,还有没有老师沿着这条路径继续往下走?”
一个看来出道不久的女老师站起来说:“我最近正在读一本《较少人走的路》,里面也有一个案例,比这一个还要严重。郭倩的问题,可能与心智不成熟有关……”她侃侃而谈,专业阅读,就这样与理解案例很好地结合在了一起。
接着又有好几位老师发表意见,就尿床、家教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老师们考虑问题比一般学校要深刻全面得多。比考虑周到更重要的,是这种热烈的研讨的氛围,是其他许多学校所少见的。而这,大概也与之前两位女校长的热情投入有关吧!在一所学校,校长关心并投入到学术讨论之中就是如此重要,校长的方向,往往会影响老师的方向。

时间只有一个半小时,因此主持人不得不及时让老师们的发言告一段落。干国祥老师中午花了不少时间对这个案例进行了精彩的点评并做了课件,接下来的议程,就是他对这个案例进行深度剖析。
干老师对案例的追问,从她有了小弟弟开始:
她几岁有了小弟弟?她是从小就不受父母喜欢与照顾吗?她小弟弟也同她一样不被父母精心照顾吗?
五六岁是儿童一个非常特殊的年龄,用弗洛依德的话说,这一时期,受俄狄浦斯情结的影响,儿童对性非常关注。但正是在这一时期,郭倩却逐渐被父母忽略。她会想:“我”不被关爱,就是因为“我”和弟弟相比,“少那么一点”。
案例解读是一个抽丝剥茧的过程,当“少那么一点”这个线头被牵出来的时候,后面许多细节都得到了解释:她说脏话,或许是对成为男性这一渴望的转移式表示,也是对“我是谁”的一种探询。但在父母的“好好教育”之下,这次尝试失败了。然后再换方式,再失败,直至退化。
干老师说,在解读这个案例的过程中,他流泪了。因为他进入到这个女孩子的内心世界,忘掉一切方法,只是像她那样用心灵去“经历”一切,体会她的挣扎与失败。
画面切换,干老师转到了童话《灰姑娘》上。每一个继母都是亲生母亲的化身,对曾经的母亲的眷恋,对忽视自己的母亲的潜意识的怨愤,都细致入微地体现在细节之中。随着这种更深入的潜意识层面的分析,案例中的细节一一得到解释,甚至被过滤掉的内容,也被用想像填充进来了。这是一个青春前期的女孩,探索自我时所遭遇到的严重的挫败、退化,以及因退化而获得的畸形的成功。
这种解读过程中的清晰,以及伴随着谜底不断被揭开时的恍然大悟或者说惊异,深深地吸引了老师们。好的案例解读,原来也可以如此魅力无穷!
但是还没有结束,干老师又将《丑小鸭》的故事编织进来,对郭倩的故事进行了重新书写,然后就可以看出丑小鸭与郭倩的分水岭:你如何叙写自己的故事?是退化回去,还是勇敢地迎上前去,成为白天鹅?
针对这个案例,干老师又推荐了一组书籍:阿德勒《自卑与超越》,弗里曼、罗勃维兹、艾普斯顿的《儿童叙事治疗》,以及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与道德教育》。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等,这些平时或许枯燥的理论,此刻似乎突然就焕发了生机与活力,显得如此贴切美妙。
靠什么来疗治破碎的生活和受伤的心灵?靠什么来帮助一个郭倩重新找回自己?新教育的叙事疗法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而新教育的儿童课程,本身具有心理治疗的作用。或许对郭倩而言,她需要穿越100本书籍100个故事,例如:《丑小鸭》(关于孤独个体在世界上的探索),《秘密花园》(两个乖戾孩子的自我治疗),《特别的女生萨哈拉》(孤独女孩战胜自我,卓越的老师),《黄书包》(一个想成为男孩的女孩),《彼得·潘》(关于母亲与遗弃,关于要不要长大,关于男孩与女孩),《波丽安娜》(艰辛生活的自我照顾),《草原上的小木屋》(一个女孩的成长史)等等。
每一次问题诊疗,其实都是一次长长的穿越,穿越心理学,穿越孩子,穿越生命,穿越我们自身心灵的隐秘之处,在这种穿越中,那些原本僵死破碎的名词忽然有了心跳,阅读,写作,儿童课程,一切都经由我们的生命,孩子的生命从更高层面得到了整合,经验就是这样获得的,专业发展,其实无非是一次次地经历这样的穿越,一切阅读,都只是这种穿越的准备工作,而缺乏在课堂上,在师生关系中,在解决问题的旅程中的这种穿越,专业发展便永远不会真正发生。



2008年11月24日星期一





一次朴素的聚会
――四川师范大学附属学校读书会项目授牌仪式报道之二

记录:铁皮鼓

25日晨,研究中心一行打车前往川师附属学校小学部。今天的任务是,上午听一节语文课和一节绘本课,有两节时间研讨,下午有两个半小时的读书会,同时有一个读书会项目学校授牌仪式。
因为正值上班高峰,路上长时间的赌车,等走到教室里,语文课已经进行了大约十分钟之久。三年级的语文老师刘艳上《圆圆的沙粒》,课文很简单:
一颗圆圆的沙粒十分真诚的向同伴们说:
“我要变成一颗珍珠,成为有用之才。”
“变珍珠?哈哈,异想天开!”
同伴们不但不理解,反而嘲笑圆圆的沙粒。
可是,圆圆的沙粒已经下定了决心,坦然地钻进蚌壳里。
对此,沙粒们议论纷纷:
“啊呀,从今以后,他再也看不见美丽的阳光、奇妙的海景,听不见滚滚的涛声了!……”
“他简直是把自己关进了牢狱,太可怕了!……”
圆圆的沙粒在蚌壳里听得清清楚楚。如果他动摇了,爬出来是很方便的,因为蚌壳开着一条缝。
时光伴着海波逝去了。
各式各样的议论被海潮冲走了。
圆圆的沙粒也被他的同伴们遗忘了。
……
几十年过去了。一个风和日丽的春天,采珍珠的姑娘在大海的波涛中打开了一只蚌壳,顿时,珠光闪闪。姑娘惊喜的叫道:
“多么美丽的珍珠啊!”
“是他?”
沙粒们看见奇异的光彩,听见采珍珠的姑娘的高声赞美,猛然想起了几十年前的圆圆的沙粒。
“是我!”珍珠愉快的说,“我就是你们的朋友,那颗圆圆的沙粒!”
刘老师上的是第二课时,可爱的小朋友们正在老师的引导下,反复地体会和朗诵课文,教学进行得很顺利,学生读得都很不错。
第二课时,转到秦煜老师班上,听三年级绘本课《蓝天空》。这是一个悲伤而优美的故事,一个失去了母亲的小女孩,孤独地生活在塔楼里。她听别人说,她的母亲在云里,她就找啊找啊,从每一朵云中去找母亲的影子。后来,有一只胸口开了一扇门的鸟儿飞来了,小女孩从那扇门进去,沿着阶梯上天,永远地与母亲生活在了一起。
故事很美,秦老师尽力将儿童带入情境之中,还与地震联系在一起,但毫无疑问,这个故事对于三年级的儿童,太忧伤了。
三四节课,一批语文老师来到会议室研讨这两节课,研讨的重点在语文课上,附属中学谢校长以及中学部的李校长也全程参与了研讨的过程。小学部老师们的研讨很热烈。

干国祥老师从新教育有效教学的角度进行了精彩的点评。他认为这一课的教学目标是没有问题的,核心目标确立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沙粒的决心和毅力”是准确的。因为是三年级上学期,所以语文知识与主题之间密不可分,不必刻意像高段那样强调语文知识。如果说朗读还有什么可改进的地方的话,那就是读得还不够完整,不要一句一句地读,要整段整段乃至于全篇来读。另外,不够情境化和戏剧化。干老师引出了一个心理学上的“自居作用”,强调要让学生进入小沙粒的角色,然后去经历几个阶段:受人嘲笑,坦然进入(下定决心),经历漫长岁月的寂寞。老师必须让学生扮演小沙粒,自己则扮演其他角色,比如嘲笑者等,不断地向“小沙粒”追问。而一些句子的朗读处理,也与文本理解息息相关。比如最后一句:
“是我!”珍珠愉快的说,“我就是你们的朋友,那颗圆圆的沙粒!”
这句话既可以读出骄傲,也可以读出谦卑。而成为珍珠,是指成为高尚的人,而不是外在的。因此,怀着谦卑来读,才是珍珠,从外在品质到内在品质都是珍珠。而这个小沙粒是谁呢?他是灰姑娘,是丑小鸭!
这样的解读以及教学策略,让老师们感觉耳目一新。
马玲老师从儿童课程的角度进行了补充,因为老师上课推荐了海底世界之类的书,马老师建议推荐另外一些童书进行共读。
魏智渊老师重新提到自己的讲座中提出来的基本书籍以及基本概念的把握问题,对日常研课效率不高的原因做出了自己的分析。日常研课的致命问题在于不可忍受的重复,缺乏一个有效的讨论框架,每次研课都纠缠于缺乏背景的细节,结果每次都从零开始,达成的共识极少。而基于新教育有效教学研究,不妨始终追问四个问题:
1.这个教材在说什么?文本的核心语文价值在哪里?这是强调理解知识。以本课而言,教材所讲的主题是“愿望”,要训练的是朗读。
2.学生的起点在哪里?这是否是真实的起点?这是强调理解学生。在这一课中,学生一开始的朗读就相当好了,那么接下来如何推进?事实上,这种朗读好仍然是一种浪漫把握,而对朗读的精确训练,乃是与对课文的深入理解相关联的。
3.要将学生带往何方?这个方向是否正确?这同时涉及到学生与知识,是教学目标的问题。
4.通过什么策略?这个策略是否有效?这是强调理解方法,修炼武器。
通过这样的追问,不断地达成共识,然后作为下次研课的起点。关于童话的文本解读,要明白三句话:所有的故事都曾经发生过;所有的故事都是同一个故事;所有的故事都是我的故事。
此外,还结合《静悄悄的革命》的阅读进行了阐发,说明了阅读与课堂之间的关系。

上午的讨论一直延续到12点钟以后,老师们才恋恋不舍地去吃饭,而研究中心成员则就呆在办公室吃简餐,并继续进行讨论。
随后进行了签字以及授牌仪式。读书会基地学校签字仪式由新教育研究中心魏智渊老师和川师附属学校小学部邱校长来共同完成,随后,干国祥老师也将读书会项目基地学校的铜牌交到了谢校长手中。谢校长在讲话中,再次强调要用务实的作风对待这样事情,并主动提出再购进一批图书供老师专业阅读。
授牌结束,读书会正式开始。今天研读的书籍仍然是《静悄悄的革命》,主题是“教研活动与教师成长”。先有两位老师做中心发言,讲自己通过教研活动成长的故事。听完以后,干老师开玩笑说:“我怎么听来像是给研究中心汇报工作?”因为佐藤学是很务实的研究者,《静悄悄的革命》中强调的,是对日常教育教学的改进。因此真正基于问题的读书会,将会非常吸引所有成员。
这种看法,引起了好几位老师的共鸣。坚冰打破,讨论便随意起来。一些困惑大家的概念得到了清晰的阐述,例如“应对”、“被动的能动性”、“勉强”等。廓清了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及观点,大家从实践操作的角度提出了许多问题,也被一一清理。
例如,初中部李校长提出初中语文知识太多,而对主题或者说心灵问题关注不够的话题,干国祥老师指出,语文知识不是太多,而是不足,问题是,课堂上要解决什么样的语文知识。他给语文知识重新定义为“解读文章的基本工具”。以《丑小鸭》为例,它的知识点不是概括内容等,而是“象征”手法,但这种手法的学习,必然不能以简单下定义的方式,而是要通过理解文本理解,即在运用工具中理解工具。你不妨追问学生:丑小鸭之所以能变成白天鹅,是因为它本来就是天鹅蛋而不是鸭蛋!是不是说,它不需要经过努力,也必然会成为白天鹅?显然不是的,因为天鹅蛋和鸭蛋都只是象征,天鹅蛋象征一颗高贵的不甘堕落的心,而鸭蛋则是平庸的象征。这样的话,学生不但能够理解文本,而且深刻地理解了象征这种手法。
另外一位老师提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她的班级有一个学生,每次写字都与别人不一样,会将某些部位写反,比如耳朵旁,左耳朵经常会写到右边,胡须的“须”中的三撇就经常写反,老师花了许多的精力纠正,仍然无济于事,始终会写错。这个学生是双胞胎中的一个,另外一个兄弟也犯类似的错误,甚至两个人走路都与常人有些不同。干老师指出这是大脑思考问题方式的不同,是先天的,很难得到纠正,更重要的是无须纠正,写错了又如何?有些时候,会自觉不自觉地改过来,比如将来用电脑写作,就无法敲出错字来。
魏老师补充说,比写错字更重要的,是不要让儿童生活在失败的阴影中。字写错了又如何?但儿童在反复的被纠正中体验到的失败感,才非常致命。
干老师强调,呵护儿童自尊,是教育的首要前提。而这类孩子,上帝一定给他安排了另外的密码,老师要努力找到它。
有意思的是,另外一个老师也补充了一个案例,班里一个小孩,听写总不过关,十个字总要错四五个,后来他对老师说,你别听写我了,我过不了,但我知道哪个字在书本上的第几页第几行第几个。老师一测试,果然如此,他在这种记忆方面表现出惊人的天才。
原定两个半小时的读书会,不知不觉就已经近三个小时了。大家的眼睛里闪现出神采,不断地有老师说:“今天的收获真大啊!”
一场朴素的相聚,就这样悄悄地结束了。一天半的高效研讨,使许多老师进一步理解了新教育。种子已经播下,但就像那颗沙粒,仅有愿望是不够的,在成都这片安逸的土壤中,有多少种子能够忍受修炼的枯燥艰辛,不负岁月寂寞的等候?只有时间能够给出最准确的回答。
20081125日星期二






静悄悄的革命:我们开始启程







2008824上午9时,教师专业阅读共同体的老师们冒着大雨,准时到校,牺牲假期的休息时间,开始了我们共同体的第一次交流、讨论会。
作为活动的主持人,学校第一次开展这样的活动,一点经验也没有,说实话,是否把活动弄得很顺利,我的心里实在没有多大的把握,也不知道会弄成什么样,交流中间会不会出现冷场的现象,会不会大家的不信任,讨论时会不会因为理解或是观点的不同而争执不下……总之,一系列的问题在头脑中不停地涌现。
活动在担心中开始了。上午,我们原计划交流、讨论佐藤学《静悄悄的革命》的第一章“教师里的风景”和第二章“改变学校”。由于大家的充分交流,可以说是神采飞扬,三个半小时的时间,我们都还没有把书的第一章内容有着较为深入的讨论。第二章的内容看来只有等到下一次讨论了。
在正式开始之前,我给大家展示了一些关于共同体的有效组织以及在交流中我们所尊重的自由、平等、倾听、信任、真诚的对话材料:

一、由拓展训练所想到的教育智慧

四川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
刘贤昌


2008624,学校请锦江区进修校的老师为我校教师进行继续教育培训,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继续教育培训不是听什么枯燥的讲座,而是进行拓展训练。训练结束,我们感慨颇多,每位老师都有着自己的收获与感触。
早上9点,我们在学校操场上集合。此时太阳已经高升。培训教师根据我们人数的多少,把我们分为5个团队,每个团队推选一个组长,每个团队给自己的团队取一个响亮的的名字,例如功夫熊猫队、金童玉女队等,我们团队所取的名字为奥运团队。
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只进行了3个拓展活动:蜈蚣爬行、蒙眼排序、挑战报数。每一样活动的程序都差不多。为了说明程序,请允许我相对具体地简介其中一个活动的程序。例如蒙眼排序:
首先,培训教师向队长讲述下一活动的名称、规则、得胜的条件。组长向每一位成员讲述要求,商量成功对策。
(时间是5分钟。我们组员积极想办法、相互沟通、迅速尝试、及时调整。)
其次,5个团队一起比赛。
(我们团队按已形成的默契,迅速行动,完成后及时报告,坚守团队高素质形象。高质量完成规定内容。)
然后,根据各个小队完成的时间、质量来判定谁是第一。
(在等待检查时,我们团队保持良好的队形;哪怕烈日当空,眼看其他团队散开。)
再次,各个团队对上一环节活动做出自己的总结,为什么没有取得成功?有哪些原因?汲取哪些教训? 五个团队一起交流经验。
(我们团队保持良好的队列,绝不哗众取宠;认真总结得失,肯定自己的优点,真诚地找出自己不足;失败了不怪罪他人;认真倾听他人的总结经验。)
最后,最后一个团队接受惩罚并向取得第一的团队祝贺。
(我们团队坚持到最后,礼貌而不是幽默地对待失败者。)
在整个过程中,一名培训师组织整个活动,另一名培训师在一旁观察,根据每个团队的所取得的成绩名次、协作情况、团队精神以及该团队所展示的美好品质进行加分。
活动最后,两名培训师简明地总结了当天上午的活动。
我们奥运团队取得第一名。虽是一次简单的拓展训练,对我们而言,却给我们对班级管理或者是教育有着很大的启发
1、团队务必要有一个优秀的组织者。这是社团或者说是社会活动的必然。队员听从组织者的合理安排。领导者的领导能力的高低,往往会决定团队所到达的高度。
2、要组建一个踏实、积极、聪敏、协作、有创造性理解力、高效落实的团队。
3、每一个团队必须明确共同的奋斗目标。要让每一位成员对达到目标的规则、条件有着充分的理解,留时间让队员进行有效地训练。
4、每一位成员对目标充满激情,积极参与,努力献计献策。有着充分的共享性思维。
5、每一位成员对规则熟记于心,有着灵活而有效的理解与执行效果。
6、每位成员互相协作、心灵默契、积极沟通与鼓励,团队内的成员之间没有恶性竞争、没有责骂,更多的是帮助。
7、要相信,取得成功的因素不仅仅是努力、团结或高智商,还需要团队成员优秀的品质抑或其它一些因素。这些合力共同促进了成功。
8、要给时间让团队积极分析自己和他人成功或失败的因素,从心灵上去认识,不作形式上的过程,不断有实质性的总结与提升。


二、谈(对话):参与和共享

《论对话》,【英】戴维·伯姆


1、谈的本质在于它关心的是真正的真理所在,绝不对真理做任何的折中和妥协。它不在乎谁输谁赢,它也不关心谈话是否一定要达到一个结果;它追求的是平等、自由、公正地进行交流和沟通。谈话者之间互相尊重彼此的人格、观点和观念,能够形成充分的友谊感和信任。每个人都认真地倾听他人的意见和想法,每个人也都能彻底地表达出他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想法和看法,然后让不同的观点和意见之间彼此碰撞、激荡、交融,从而让真理脱颖而出。如果要为谈找出一个目的或动机的话,那么谈的意图就是为了实现最自由、最彻底、最无拘无束的交流和沟通,在谈话过程中去探索和发现真知与灼见。如果也要为谈确定一个结果的话,它期待的结果是所有人都从中受益,实现双赢、共赢、一赢俱赢。
2、要做到这一点,前提是不带任何偏见、无拘无束地相互倾听,而且不试图对对方施加影响。每个人所关心的惟有真理,因此它可以随时抛弃自己的旧思想和观念;而在必要的时候,又随时可以接受异己之见。
3、这是一个开放和自由的环境,是一个空灵之境。
4、真正质疑和反省自己内心深处的那些最根本思维假定(fundamental assumptions)。

我还提出了我们这个教师专业共同体,大家应该做到“潜心阅读、真诚交流、正视现实、生成策略”的想法。为了保证足够的倾听,要求大家在交流或是讨论时,整个现场我们只能听到一个人发言的声音。

在整个上午的交流,我们很高兴地收获这些内容:
1、在我们临时指定的中心发言人发言之后,尽管大家的阅读背景各不相同,志趣各异,对教育以及社会的认识也各不相同,我可也感受得到那份在心里的斗争,大家还是展开了积极而又心平气和的交流。每一个人都认真地倾听,积极的发言,会场和谐、温馨而又热烈。这是难能可贵的。
2、每位老师都能提出在书中让自己感动甚至是遇到某种知音的内容,并再一次引导大家去读,让自己收获不少,并且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准备在以后的日常教育中落实自己的一些启发。正所谓书籍是一面镜子,我们在镜子前看到了各自的“模样”。
3、老师们在认真读书之后,都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疑惑,所有的老师都积极思考,提出自家的理解、看法或者解决意见,进行了很好的交流。
4、在交流讨论时,很多老师都讲出了自己的一些故事,或者是老师们看到的电影片段、身边事例以及亲历的一些事情,非常感人。这些宝贵的补充材料,更加生动感人地丰富着我们的认识或者是更深入地对文本的得理解。
5、在讨论、倾听的过程之中,老师们都记录下其他老师理解的精彩之处或者是对自己的一点启发,甚至是一些质疑,这是一种很好的习惯,有益于我们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思考。

由于是第一次讨论,也存在一些不足,有待下一次讨论改正:
1、既然是专业阅读,对文本本身的理解不足,大体说来有二:其一,老师们更多地是注意到了文本的细节,而对整个章节的整体把握不足,特别是中心发言人,下一次要求中心发言人“从整体理解到细节强调,从文本精彩段落到对自己的一些启发或者是疑惑”的方式展开。其他老师就各自所感兴趣之处进行补充。
2、在讨论的过程之中,虽然提出了一些主要的问题,例如关于倾听、关于课堂手势、关于异向交往、关于模糊性思维、关于对学生的“个体”把握等等,只是进行了初步的讨论,我们没有进行集中深入讨论,没有进行较为完整清晰的归纳。于是在此情况下,所形成的建设性意见不多。
3、由部分老师在倾听的耐心上还不足,倾听的深入程度略显得不够。
4、作为一个主持人,在讨论时我是不是话语多了一些,我得再审视一下自己。
5、有待进一步辨别的问题:由于是第一次讨论,我们的话题不够集中,只要相关的内容,老师都谈及。如果从对话的理论来看,这太好不过了,但对于我们有限的时间而言,是不是有着更有效、更人性、更温馨的方式呢?

当然,对于第一次交流、讨论而言,达到这个效果已经非常不错了,起码我们大家积极发言、相互倾听、互相尊重、相互信任。除有着这种良好的氛围之外,我们也涉及到不少核心的问题,再一次阅读了文本的一些精彩段落。有着这些良好的基础,何愁到达不了目标呢?
整个活动之中,我们要感谢学校邱华副校长积极支持,为了老师们的专业发展,她不但组织了这样一个教师专业阅读共同体,积极参与,还为共同体的老师们免费提供阅读书籍,讨论期间准备了许多可口的水果、小吃,讨论结束后还请大家一起吃饭。再次感谢邱校长,感谢老师们,感谢学校。祝福大家!

(以前的读书会文章)



第一章
教室里的风景


——向创造性学习迈进
四川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   何昱娇



一、关于主体性神话:
学生自主地设定课题,主动探索,自己解决问题的“自我学习”形式等,均被树立为理想的教学形态,由此引发了对主体性“神话”的思考:
悬在半空中的主体,容易让教学走向偏向学生的极端,过度的自由验证了我国的一句老话: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就好像现在,每次听完公开课后,就有人侃侃而谈:这节课上得好,生生互动,完全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所以我觉得:在被新课标口号笼罩的教学中,我们往往都看到:课堂气氛如此活跃,学生回答问题、讨论问题如此热情,课堂检测效果如此的好,但是,问题稍微变动一下,学生就楞在那里,不知所措,这说明了什么?主体性并未落实,准确地说:悬在半空中的主体,改为悬在半空中的个体更合适些。

二、教学中的“形式主义”?
对于佐藤学先生“形式主义”的观点,我不太赞同。
手势,是一种形式,这点大家都知道。在名词后面加上“主义”这两个字,就大大的变味了。
文中有这样一句话(P21):
“对清除明确的要求深信不疑的教师是不可能理解学生那些踌躇不定的、没有把握发言的价值的,是不可能理解那些孕育着微妙的、不确定的、模糊暧昧的思考、矛盾冲突的复杂情感的价值的。”
读到这,我直呼:佐藤学先生太武断了!
在我看来,手势能明确表示出学生的赞成与否,不明确的手势难道我们就看不出其中孕育的感情吗?当问题提出后,一扫视整个教室:脸上洋溢着自信的,手举得直且高的与低着头根本不举手的比比皆是。但是,再仔细点,你会发现,同样是举手的,但有的人脸上的表情不沉着,手也半举着,难道,这么明显的现象不足以让我们看出学生踌躇不定的内心吗?我觉得,佐藤学先生在这点上似乎极端了点,从根本上否定了手势教学。
同时,佐藤学先生又说到:“那些慢慢思考问题的或用不明确的语言描述自己并进行思考的学生,都会被贴上“理解迟缓”、“发言不积极”的标签而被撇到一边,被教师以达不到所要求的“明晰的”语言和表达力而“善意”地撇到一边。”
至少我觉得,我们目前的教学恰恰与此相反,我们更多关注的是上述这些学生,而未曾将其撇到一边。
既然先生都不能接受主体性神话,那为什么又要将“手势”灌上形式主义之名呢?


三、润泽的意义——师生间关系的融洽、自然
起初,我以为就是气氛舒服、融洽,人的心情就象被水、空气润泽着一样,后来,我渐渐地开始理会了。融会是基础,贯通是关键。融会即是“润”,贯通即是“泽”,打个比方来说,当老师为我们营造出了一片温度适宜的海洋,我们在里面自由的游弋,我们的心情起初也许会非常愉快,但是后来,就会感到孤独、愤怒,这说明了什么?大环境下,必须有适当的交流,才能让自己充实以及持续的愉快。没有交流的行动是枯燥的、乏味的,你只能在原地打转。


四、“被动的能动性”
如此的教学,让我想起了5.12地震。未来的不可预知,确实让我们很被动,尤其是那些身处险境的人,难道就因为环境的被动,人也跟着被动吗?当然,这样是不可能有活的希望的。于是,他们充分利用了身边的资源、坚强的意志,终于走出了困境,且不管走出后又怎样,是死是活,没人知道。但至少在那一刻,他们积极的心态让他们多了一些生存的时间。应对,应该就是指这种积极的心态吧!


五、息息相通的学生气息
如果你上课时,能够感受到你与学生的气息息息相通,那么,你就成功了一大半。这种气息是与生俱来的吗?不是。是教学过程中自然生成的吗?也不是。必须经过师生间的共同努力、交流、交往,达到一种大家都认可的和谐状态。那么,你稍稍顿一顿心神,就会发现:息息相通的气息,是多么的舒服。现在,大家都高呼:“向四十分钟要质量!”,为了抓质量,硬生生地切入正题,强迫学生和他呼吸一样生涩、人为的空气,这样的课堂会有生气吗?但是,如何快速有效的营造出这种气氛,在40分钟内,又要完成所有的重难点,未免太难了吧!

总的来说,读完第一章,我的感觉是:佐藤学先生用平实的语言,说出了我们内心的感受,迷惑、忧虑、情形、喜悦、激动,都形容得那样贴切。当然,尽信书不如无书,也许是我的理解不够深刻,所以提出了一些小小的疑问,如果大家觉得我的认识比较肤浅,或者说口气比较狂妄,但作为一名正在发展中的教师,恳请大家批评指正,不甚感激!

《静悄悄的革命》(二)
               
四川师大附属实验学校  邱华

  
       第一章里,佐藤先生谈及了比较理想的两种教学活动——服装裁剪和交响乐团。服装裁剪其实就是我们古语中的因材施教;交响乐团则是主张重视学生的各种看法与交流。在交响乐团的声音交往中,佐藤先生认为倾听思路各异的“异向交往”尤其重要。他指出在台上授课时,教师总是容易按教师的思路来听学生的意见,与教师思路岔开的“异向交往”由于是教师难以了解的发言,所以特别容易被忽视。这真是一语言中。往往我们教师在提问时,心中已有了自己的答案,教学的过程变成了在寻找一个个学生说出我们需要的东西。所以当孩子说出的不是教师想要的,老师心里可是有些着急与恼怒的,教学任务那么重,你怎么还说出些不着边际的话啊,你听讲没啊。此外在教室里把探究学生自身的“逻辑世界”加以重视,的确可能让交往有声有色地开展起来,但是如果教师的指导与引导能力不高,那么我们虽然避免了教学只能顺着教师的路数进行下去,交往可能肤浅的局面但会同样面临交流散乱,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情况。交响乐团要想演奏成功,需要一个高超的指挥,而我们的老师在这一点上还要多学习如何调动大家的发言,形成和谐的旋律,最终这个旋律还要为交响乐的主题服务。
       很佩服佐藤先生亲自深入学校指导学校的改革。他认为学校的改变至少需要三年。第一年是在学校建立教师间公开授课的校内教研体制;第二年,提高研讨会的质量,重新构建学校的内部组织、机构;第三年,把新的授课方式和课程设置重视固定下来。同佐藤书中提到的学校相比,我校的教师公开课制度已形成多年,每期都有几十节公开课的观摩,团队之间的合作日趋紧密与真诚。不少教师都希望通过打开自己的教室通过同伴互助与专家引领来实现自己对教学艺术的提高。可同书中写到的一样,老师们都很认真地准备着这节课,事前会花大量的时间研究,事后的研究、讨论和反省却不够充分。而且现在的研讨往往集中在对课是否成功的评价上,如果研讨的焦点能像书中所说是针对于“授课中的困难和乐趣”,大家还一起分享课上学生的表现,并通过相互交流让学生学习时的具体样子重新浮现出来,这样的研讨既包含对教学的建议,也注意到了课堂的主体——学生的情况应该说是较完善的。但另一方面,每一节课课型不同。如果只讨论教学的技巧与细节,对教师其余课的指导作用会较少。所以新教育小学实施的有效课堂教学框架对教师课前的准备、课后的反思以及别的教师的观课、议课有较好的指导作用。只是这样的教学研讨活动起初一定要有一位领军人物,可以一针见血,这样才能带着大家将上课和议课的水平提高。
      佐藤先生同时还提出了校内教研活动的三个原则。在应对学生的教学这个原则里,佐藤谈到教室最重要的是形成每个孩子都能安心上课,彼此间相互勉励的学习氛围。这也是观摩课和校内研讨的中心,即我们要关注教师对待每个学生的态度问题。佐藤先生指出,我们现在的研讨习惯于围绕教材的研究、授课过程的研究以及提问、指导的研究而展开。其实,应该把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教师的态度作为讨论的中心问题。对于教材内容和授课结构的研究应该从课堂上每个学生的学习实况和教师的对应这两者间的联系出发进行讨论。对这段描述,我极其赞同!教学的对象是学生,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如果我们对课的关注主要限于对教师教学技巧的把握而不重视学生在整个过程中的情感、态度和学习效果,那么我们的课堂必定是事倍功半的效果。美国的学校有教研活动,但从没有教师教学大赛这样的赛事,从某种程度上讲这也避免了教师过于追求教学技巧,过于追逐外在的名利,从而可以真正静心教书、潜心育人。
        正如中国的教育也在强调家校合作,学校与社区的合作,并因此有一些举措如选举家委会,定期举行家长会、亲子运动会、亲子读书活动、家访或一些外出集体活动等。但教师指导家庭教育的能力和家长对教师的支持以及教师对家长的信任和愿意在这方面付出的努力还很不够。教育观的不同,看待孩子的角度不同都容易让教师与家长之间产生分歧。为孩子和家长服务的意识教师们有但是有时方式方法错误。我校有家长开放日,这是一种常见的参观教学。日本的小千谷小学则实现了把家长的参观教学改为了参与学习。每月一至两次的参与学习活动,家长们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去参观自己感兴趣的教学。这样他们参与学习的教室不再局限于自己孩子所在的教室,而且参与的方式也是各种各样。有作为小组学习的讲师,有代替教师来授课,还有听课等。教师们开始很担心,认为这样做会增加教师的负担,会因为家长的比较恶化彼此的关系。结果活动开展后,过去沉默的家长开始积极支持学校的教学工作,原先不满的家长也充分了解学校的现状,开始向校方提出建设性的意见。而教师们不再畏惧家长们的批评和要求,而是认真、坦诚地听取家长们的意见,遇到问题与家长一起商量解决,真正实现了教师、家长在明确各自责任基础上的团结合作关系。我觉得这真是一项勇敢的举动。因为通常学校都愿意把精心准备的东西展示给家长开,最大的目的是让家长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满意。让家长更加地了解学校、支持学校,这种参与式活动可以有一定借鉴。


四川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

教师专业阅读第二次讨论、交流记录


记录整理:刘贤昌




2008919下午340分,我们的第二次专业阅读讨论会开始了。当日星期五,很多老师都开始休息周末了,我们一直讨论到下午的5点过,似乎开意犹未尽。除去两位到绵阳参加的新教育会的老师外,共计12人,新加入我们这个团队的有中学部李文华副校长,他是一位很有想法的中学校长,参与这个活动,他也给出了很好的建议。在此再次谢谢他!
这次讨论会,向老师们交流了上次活动的一些收获以及存在的一些小问题。
接着是我给大家展示中心发言人所要遵守的程序,即从整体理解到细节强调,从文本精彩段落到对自己的一些启发或者是疑惑的方式展开。
例:
《静悄悄的革命》第二章《改变教学——学校改变》

一、第二章各节主要内容与观点
1、从学校内部开始:坚持教育教学实地性的行动研究;不做纸上谈兵式的演讲;不断开展校内教研活动,提高研讨会的质量;敞开教室的大门,做一个公共教育的老师,相互评论;每个教师都作为教育专家而共同构建一种互相促进学习的“合作性同事”关系;改变校内同事间小团体状态,改变校内同事间的权力关系。
2、相互开放教室:围绕创造性教学和教研制度落实“合作性同事”关系;向同事开放教室之所以困难的原因:老师不愿意暴露自己的缺点,不愿意听到别人批评自己的工作,学校培训和教研活动的实施方法存在问题等;让所有老师超越自己,超越陋习;校长的胸怀与积极引领;教研活动的充实有趣,富有实效;保证教学研讨活动的次数并把时间更多地花在课后的充分讨论上;研讨的焦点应针对授课中的“困难”和“乐趣”所在,而不是对授课情况的好坏进行评价。
3、校内教研活动的三个原则。应对学生的教学:建立学生间、师生间相互的尊重关系;关注和探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教师的态度以及相互间的应对情况;以课堂上教师对每个学生学习状况的应对作为讨论的话题;建立轻松、平静、互动、和谐的教学过程。
创设以听为中心的教室:鼓励师生创设安心发言、敏感倾听、心灵敞开的教室环境;教师课堂语言的慎重选择。
创造性教学的两个条件:创造性教学中老师要有明确的挑战课题;健康的校内观摩课评议制度。
4、简化学校行政组织(不是业务组织),其目的是实实在在建立合作性同事关系,认认真真开展校内教学研讨。
5、公开研讨会。公开日常教学。作有具体事例和深入描述的真实报告。
6、学校向社区开放。家校有着信任与深入的合作,创设更多的家长参与方式,鼓励家长有着参与性学习;家长参与式学习对家长以及学生的改变,进而建立学习型共同体。
二、对自我的主要改变与启发
1、改变一:广泛而有实质意义的从内到外的开放
向同事开放教室,这是看似简单而十分艰难的事,它隐含着人们关系的改变,隐含着人们心态的变化,这是一个合作的开始。向社区以及家长开放,这不仅是老师和家长在互助和交流中拓宽了视野,有了提高教育的能力,而且也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建立一个较好的氛围空间。其实,这才开放了三分之二,我们应该向学生开放,开放那些方面是一个艺术活,不过我始终认为,老师在很多时候充当着过滤层的作用。所有的这些所形成的立体式的开放,必须具有实质性的意义与形式,不许有虚伪的因素存在,要不,所有的这些都只是一种没有灵魂的空壳。作为一位负责任的老师,我们要积极促成这种开放,呵护好这种良好的开放势头,要善于发现一些有待开放的空间以及开放的可能性。
2、改变二:合作性同事间的教学研讨与陋习超越
我们“教师文化”的陋习很多,因地而异,根深蒂固,想认识以及超越这些陋习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时是自己认识不到,有的是自己认识到了,所处的环境不支持。我们想超越自己,得需自己以及环境的共同影响,缺一不可。建立合作性同事关系——通过教学探讨,教师间互相学习、共同成长——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和老师真诚地开放一样困难,除去老师的素质因素外,更多地涉及学校对老师们的管理和评价机制,如果学校带一点偏见,或是以这种方式评价教师,这种竞争性的关系是不会形成较好的合作关系,只有大家平等地为着一个目标而共同奋斗,相互鼓励才会形成这种团队。
3、改变三:深入讨论教学事实本身以及解决对策
讨论教学事实本身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每个人的知识背景不一样,价值取向不一,观察角度不一。正因为这些原因,对教学事实本身的认识存在诸多的偏向,尽管我们需要对教学的多维度认识,但一些基本的要素是不可以随便改动的,即是说课堂有着一些核心的要素。我们要加强对“事实本身”的深入观察和正确认识,需要认识的是“事实本身”究竟是什么?这些要素大致包括:课堂中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引导学生理解的途径,老师采取何种策略解决疑难问题和对学生的积极应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应对有着怎样的情感、态度与生成?课堂是否是一个充满生命气息的地方,有着怎样的生命意识流动?教室是否是一个“润泽”的空间?
三、仍需要与大家深入探讨的问题
1、教师的陋习有哪些,如何形成的,如何克服?
2、我们为什么没有形成合作性同事关系?形成合作性同事关系,必须克服那些因素?
3、教师间的权力是如何影响了老师们之间的不平等,我们需要作哪些努力?
4、如何讨论教学事实本身,这种讨论有哪些基本的原则?

大家就这一篇的内容进行了补充。由于第一次的讨论有很多问题没有弄清楚,大家开始讨论第一章的主要问题。老师们列出的问题很多,今天主要讨论的是:学生间的以及师生间的课堂交往与主体性问题,包括交往的障碍来自哪里,用什么办法去解决。
带结论性的意见有:
1、一方面是教师把学生捧得很高,但学生却缺乏自我主体性意识。我们的课堂不是学生的主体性过剩,而是学生主体性意识的严重不足。要强调师生双主体的合作意识。要进一步鼓励中国的民主性主体意识。
2、在课堂中,合作学习小组间的有效“交往”:最主要是的教师要长期进行细致、耐心地培养学生主体间意识培养;要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者进行培养;学习要有共同的目标,成员中各自的任务明确;要是在地培养学生间的尊重、倾听以及欣赏意识。重在对学生的异向交往培养。
3、妨碍师生间在课堂中交往的障碍:学生的合作意识(需要培养);教师所给学生的贴的标签(成绩的好坏以及其它);教材(对教材的生硬处理、啰嗦无趣);教师的姿态(包括语言、声调、表情、行为等);学生的心理与个性(如缺乏自信、在意别人的评价)。
4、合作学习小组中学生间的良好合作秩序以及各自任务的明了与责任落实;教师进入到学生的群体之中去,即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协同者、竞赛者);给学生搭建展示的互动平台;教师的不断创新,给学生以新奇与激励。

第三章
设计课程


四川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   刘贤昌


内容梳理
第三章是本书的重点之一:课程。要想在这么简单而深入地讨论“课程”是一件不可能的事。在这一部分里,我们可以粗略地把它分为三个部分:
一、什么是课程?
二、以“学的课程”为中心的实施方式以及注意的事项。
三、“学的课程”的建设、创造与发展。

一、什么是课程?
1、对课程的认识:
王荣生教授提出教师专业工作的三大准则之一就是“参与课程研制”。佐藤学也提出“创造课程的能力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
可想创造课程的重要性。课程既不是“教育目标”的展示图,也不是“教学大纲”的一览表,而是在师生的合作下生成的学习的轨迹抑或是学习的经验。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学习型课程不是专家抑或老师在办公室创造出来的,而是师生在教室里慢慢地创造出来的。它强调一个学校在学习型课程的独立性、个性。当然,这种课程首先是有着良好的学科精神,知识素养和能力发展。

2、三个总体步骤:
“创造课程”可以通过三种活动来进行。一是学习经验的“设计”(计划);二是创造学习经验的“教师实践”(中心);三是对这种学习经验进行“反思和评价”(评估、完善)。
3、创造课程的中心课题:
如果以“学的课程”为中心来设计课程,那么其创造课程的中心课题就应该是以学生的认知兴趣和需要为基础的单元主题、作为主题探究的资源的素材或资料,以及促进学生的探求和交流活动的学习环境等,而且对该单元中学习发展性的预见也非常重要。
4、以“学的课程”为中心的课程是怎样的学习(三种对话):
P102-103,学习的三位一体论(与物、与人、与自己对话)。
5、创造课程的组织方式:
P103-104,把“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作为一个单元来加以组织。以往的“目标·达成·评价”方式的“阶梯型”,改进为“主题·探求·表现”为单位的“登山型”课程。

二、以“学的课程”为中心的实施方式以及注意的事项。
1、对“综合学习”的认识误区:停留在观念层面、概念混乱;实践层面的肤浅;总结性层面的缺乏。
2、综合学习与学科学习的区别:
P107-108
3、综合学习的诞生:
对例子的分析:更具实际情况的编码(确定单元主题);具体的接触,分步骤分层次深入探究、学习(有参观、有收集、有记录、有交流、有展示等);学生和老师记录此过程中认识的变化。


4、综合学习的乐趣:
深入对综合学习的理解。课程的理解深入。
5、创造综合学习的教师:
善于确立有效的主题。与学生一起共同愉快地学习。有能基于“事实”进行“探究”的素质。
6、公民教育和学习“学习”方法:
综合课程的两点意义:公民教育(三个方面四个领域)和方法学习(综合学习中的主题学习要求的三个对话)。
7、没有正确答案的学习:
一项没有结束的学习。学习的开放特征。
8、从现实出发进行学习:
学习从身边的现实开始。学习与实际生活的结合。
9、虚假的“自主性、主体性”:
如何保证学习的深入和效率。活动过程中学生和老师各自的角色任务。合作学习是最好的方式。对学习主题的注意事项。(如何避免虚假性主题)
10、改革的中心课题:学科学习的改革
空壳的“信息”(勉强),与真实世界的隔离。媒介化活动(学习):接触、合作、共有;与真实世界的实际关联。
11、在活动中的合作学习、合作探究、对话深入
P127-134.(简单,从略)

三、“学的课程”的建设、创造与发展。
1、什么是校本课程建设(过程性完成)。P134-136。教学研究最重要的是什么(探讨困难与乐趣所在)。课程建设的必要条件:公开教学,交流,生成。
2、课程的创造:对话、倾听、参与性学习。向更宽更有效的途径迈进。
3、学习共同体学校的发展:案例研究、合作性同事。

几点收获(略记提纲)
1、课程:由纲领性传授转向创造性生成
2、知识:由信息化空壳转向关联性实在
3、学习:由个体型封闭转向合作型建构

存疑待议
1、旨在以学生的兴趣与需求的为基础的“学的课程”如何有效地与国家课程标准的衔接?特别是学科教学如何保证这两者?是不是对学生的现实状况有着过于理想的嫌疑?
2、综合性学习的有效框架以及评估标准是什么?对物、对他人、对自己对话的理想如何在实际的课堂操作中形成?

第四章
学校改革的挑战


           四川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   刘贤昌

解读框架
本章的学校改革,其目的在指出新型学校的出路在建立学生之间以及教师之间的“学习共同体”。本章节共有五节,其中的一二节为共同体的基础条件,第三节为共同体的本质内涵;第四节为对共同体的深入迈进;第五节为学习共同体的实例展示以及意义阐述。

内容梳理
1、培育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关系。(此为共同体最基础最基本的条件)
教师自身作为专家的相互学习、共同成长。
P144-145,阐述教室里学生“学习共同体”的建设、教师应该有的角色、校内教研的关键之处以及所得到的乐趣与意义。
2、向学校的未来挑战
开放学校、开放教室;校外人士的“参与学习”;学生之间、教师之间、教师与非教师之间的相互协作与学习。(这是共同体的立体协作、开放姿态以及重要的交流途径)
3、迈向相互探究、创造、表现的共同体(此为共同体的目标性特征)
发掘可能性的教育实践:学生学习中心的课程与教学;教师合作中创造新的教学方式;实践创造与教育研究者结合。
减少一些教师指导,多一些学生探索与表现。
P156,三大弊端(很深刻)。综合学习。
学科学习的改革:课程由阶梯型向登山型转变。教师集体的合作研究。
4、由对话创造出的学校文化。(共同体的内涵深掘)
对话的含义。
对话与信赖关系。
对话的倾听意义。(倾听学生的心声、倾听对学校以及老师的意义)
共同体“倾听”的扩展性“创造”:参与学习(家长、社区等)。
5、学习共同体的试验及其意义揭示
P171,实现学习共同体该有的努力。
系统性创造。相互呼应的公共圈。合作性同事间的相互学习。
学校组织的改革,推进共同体的发展。
在这一章中,我们可以比较完整地看到佐藤学的追求:
在学习班中他推进实现“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在学校里他推进构建教师之间互教互学的“合作性同事(collegiality)”的关系;在学校和社区的联系方面推进由监护人参与授课的“参与学习”实践。他提出了未来学校的形象——“学习的共同体”,从内部推进对学校进行的改革。

困惑难解
1、如何保证共同体有实质性的意义?
2、我们如何更有效的在倾听中不带有任何根本性的思维假定?
3、共同体中倾听的时间如何保障?

我对“学习共同体”的认识
四川师范附属实验学校  文军




岁月匆匆,我从教的十几年转瞬即逝。回首这十几年光阴,却又有“几十年如一日”之感,这句话过去是褒义,现在看来却有些贬义,是呀,你几十年过得像只有一日那样的生趣,那还有什么意思?我的一个感觉,真的是时间变化如斯之快,举一个例子:回想三四年前,我使用电脑打印资料,还使用的是磁盘,如今却已发展到使用u盘都已过时,现在大量使用网络帮助传输与储存资料了。而刚读完佐藤学的《静悄悄的革命》一书的第一章,却又觉得当今世界教育观念的更新也是快得惊人。我们刚开始接受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观,又发展成为了佐藤学教授所提出的创建“学习共同体”的未来学校的形象的理论。十几年前看过一部日本电影,名字我已经忘了,只记得剧中讲述了两个日本年轻夫妻,在家中不断购买当时日本市场不断涌现的先进的电器,俩人最后感觉很茫然,无所适从。我们在接受新观念时,应注意避免这种盲从。我细细地品读着书的第一章,从书中所记录的学校发生的点点滴滴入手,从与一线的校长,教师的密切接触与讨论中,我真切地体悟到在我们的教室,要创建起“学习共同体”是多么的重要。



在刚阅读到第一小节结束,“倾听”两个字便大大地写在了眼前,课堂中的“关注学生”,我们在过去的教育教学重视多次被提到,但又多次被“忽略”。我们经常忙着如何按照计划对学生进行“整体推进”,但往往忽略了学生课堂上需要什么,他们想说些什么,如何去“理解”他们的发言等等。而最近我的课堂上,还有一个奇怪的现象,一些学生课堂上不发言,到了下课时间,他们则喜欢来找我单独交流课堂上的话题,而且他们的话语直白,谈论得也很深刻,这不禁引起了我的反思,究竟课堂上的教学氛围缺乏什么,让学生们没有能够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在《静悄悄的革命》中,我找到了答案:只有在“用心的相互倾听的教室”里,才能通过发言让各种思考和情感相互交流,否则交流是不可能发生的。我们教师应意识到,自己站在教室里实在和学生一起“共度愉快的时光”。如果这样认识的话,教师就可以从单方面地要求学生发言之前,仔细地倾听和欣赏每一位学生的声音。应当追求的不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而是“用心倾听的教室”。


作者为我们描述的“润泽的教室”中应如何展开教学,我比较认同,但在本章结束时,原田老师和学生、家长息息相通的交往中“蒲公英的学习”,却与现实教育教学当中要求的“齐步走”之间有着莫大的冲突,这种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让我有点望而却步。如何将这本书中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我们的教育教学的现实结合起来?如何学习后三章的理论,我觉得还得是那句老话“从实践中来,再回到实践中去”。这本书的作者,在对日本教育的现实与时间讨论中发现了问题,是否适合于中国,我们还得实事求是的态度,求真务实的态度去审视我们的课堂,也许,只有我们真正地“打开我们教室的大门,不要把我们的教室,学生当成私有物,应把老师们当成学习共同体,让我们共同来观察我们的教育教学”时,我们才能发现我们的教育现状,研究出我们的教育教学理念。



《静悄悄的革命》前言读后感




四川师范附属实验学校
廖衍薇





一、小林老师的初衷——前言有感

第一天读《静悄悄的革命》,被一句话打动,“每位都是富有个性的、彬彬有礼的、诚实的教师。”细细品味这句话的分量,真的有些涩涩的味道。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有个性”已经成为一个人的缺点,好像不符合中国文化中的“中庸”之道。“诚实”也已经不再是成年人的基本品质,只是用来教育我们的孩子,便于管理罢了。在教师队伍里也有着自己的潜规则,所有的事情都要整齐划一,所有人的课都必须多说优点,甚至看人评课的时候也多,有点背景的老师,怎么上课都会得到表扬,刚刚出道的年轻人或者没什么背景的老师怎么努力也是徒劳。正因为有太多的不正常,许多老师开始每天抱怨甚至谩骂,“彬彬有礼”也就成了理想的境界。
对一个团队而言,每个人的品质都非常重要。犹如做出一道好菜,必须每种原料都是最好的一样,一个优秀的团队也应该是每位教师都具备上述三个品质,多么希望我们的团队能像这些教师一样真正做点教育教学的实践!

随后认识了小林老师,从他的遭遇,可以推想他平日和学生的交流是很少的,所以出现了如此尴尬的局面。也很欣赏他的学生,他们认为“教师太严厉了或者太温和了都是不够格的。”这充分说明“温和和严厉”是孩子们都需要的教师品质,“温和”给他们爱,“严厉”给他们约束。就像小羊必须在羊圈里喂养一样,如果没有约束,孩子就没有安全感。
如果说这件事情是契机,小林老师一定是反思了自己和学生的关系,希望孩子们在他的课堂上是快乐的,在他的班级中学习不再感到讨厌。但是究竟是什么理论使得小林老师开始在教室里构筑“相互学习的关系”的实践,书中并没有说明白。为什么小林老师要构筑“相互学习的关系”?我想他一定是认为只有营造出和谐的学习氛围,才能改变学生对学习的厌倦情绪。真的很佩服小林老师的创新精神,他把课堂向所有人敞开,把学生放在了教学的首位,以学生为本,“判断自己的工作究竟好不好,只能看教室里每个学生的表情、学习的姿态,看他们是否在持续学习。”“现在在教室里,让学生位于前台,自己退居其后,也不再觉得痛苦了。”这些朴实的语言给了我深深地启发!
教师的创造性是需要保护的。小林老师幸运的遇到了好学校、好校长,学校并没有要求他凡事必先汇报,得到大家的允许,大家同意一致行动,才能开始实践;也没有对他的课堂实践进行无谓的评价,而是给了他足够的空间和自主权,其实也是给与了一位教师起码的信任和尊重!
自己的班级很注意老师和学生的良好关系,但是这仅仅是关系的单线发展。如何使学生在下学期形成生生良好关系,这应该是自己假期考虑的课题。生生建立良好学习合作关系,一定会改变学生在班级的生存状态,使学生在良好的团队氛围中,自信、快乐地学习!



二、《教室里的风景》有感
在这一章节里,佐藤学向我们介绍了如何向创造性学习迈进。首先批判了两种课堂教学的弊端:主体性神话和教学中的形式主义。我认为这是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必经之路。从教育发展的主流思想来看,大家都在孜孜不倦地追求着教育的不断进步。我们小时候的课堂教学就是“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课堂上完全是老师说了算。“主体性”应该是针对早期教育的弊端而提出来的,它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在大家还不明白究竟什么是主体性的情况下,教育专家提出观点,老师们开始纷纷实践。记得8年前,区级教研活动,教研员专门做过语文综合实践课的示范,当时的课堂就是完全交给了学生,课堂上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完全是配角,学生很兴奋,课堂很热闹。我们当时也很激动,学生能够完全主宰自己的课堂,应该是一大进步了。
但是自己操作起来,却发现了一些问题,能说的使劲说,不爱说的始终沉默;教学任务很难完成;教学评价不好实施。于是没多久,专家又提出,教师的主导作用仍然要在课堂中体现。
佐藤学认为“主体性神话”,是将学生与教师的互动、与教材以及学习环境等割裂开来,让教育成为仅仅针对学生的需要、愿望、态度等学生自身的性格取向来进行的神话,成为把学习理想化为只由学生内部的“主体性”来实现的神话。也就是“我行我素”。自己在教学中也深有感触,如果没有教师的主导,没有教学目标的引领,一节课会在好表现的几个学生的争论中成为一期散打节目。现在所倡导的一节好课,既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又能体现教师的主导性,而且二者结合得天衣无缝。应该不会再有“主体性神话”的担忧。
关于教学中的形式主义,在中国也是有的,比如规定鼓掌的节奏,公开课规定学生必须举手等等。我想回答佐藤老师的一个问题,“教师为什么自己不实践”?首先在教师会议上,传达的内容基本上是操作性的,不需要征求意见。如果在家长会上需要统计某些内容还是会请家长举手示意。这是最简单最迅速的统计方式。其次,在研讨会上,不用手势的原因是此时手势无法反映发言者的思想。但是,如果有必要,研讨会上有每人发言的时间。如果不是教学目标的规定,教学评价的限制,老师也不会考虑这些简单的、节约时间的手势。如果一个班只有10人左右,我可以轻轻松松在课堂上询问每个孩子的感受,不用手势的辅助!
佐藤老师对我们当头棒喝:“在追求虚假主体性的教师的意识深处,有着与学习的活动或内容无关的、想轻松方便地控制教室、维持秩序的欲望。”扪心自问,我真的渴望轻松方便地控制教室、维持秩序,但是这些真的与学习的活动或内容无关吗?良好的教学秩序难道不是良好教学效果的保证吗?
我认为,如果一位教师在课堂上为追求虚假的热闹效果而使用了不必要的形式,那的确是应该反思的。但是某些教学形式在课堂上如果能够产生提高课堂效率的效果,为什么不能用呢?比如我们课堂上的分段坐立式朗读,就是老一辈语文教师智慧的结晶。通过这个形式,我能够在很短的时间里,既让学生读书,又了解学生掌握课文分意义段的情况。


读佐藤学《静悄悄的革命》有感()
                                       
                                  四川师范附属实验学校  邱华

在写有关对正文内容的感受之前,我要先用些笔墨来表达对佐藤学先生的尊敬。作为一位在师范附属实验学校一线工作了13年的教师,在我职业生涯中,我还没有遇到一位像佐藤先生一样将他的教育理论深深扎根于教学实践的大学教育学教授。20多年的时间,每周去各地的学校访问,看过数不清的教室,与校长、教师一起真诚地研讨,把自己完全融入到学校的教师与学生中,为日本的课程改革静悄悄地、务实地做尽着一名教育工作者的责任。而在我身处的环境里,学校就是著名的师范大学的实验基地。按理说,师范大学培养的是未来的老师,那么那些未来老师的老师们是多么应该像佐藤先生一样深入学校的课堂,了解新课改下教室的现状,了解为了适应未来的发展现在的教师们正在做的工作与努力,并为他们的工作提出持续的改进意见;了解为了适应未来国际间教育的竞争,他们应该怎样对他们的学生进行课堂的革命改革,让学生们不要对大学的课堂失望,对大学的教师失望。但是我所了解到的大学教授们几乎从未到过我校的课堂,偶尔作为专家顾问来听几节准备很久的公开课,发表完洋洋洒洒的评论后心安理得地收下劳务费就离去。我们常常忧虑中日之间未来的竞争,这种竞争更多的是人才的比较、素质的比较。如果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能有对自己国家、自己民族更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工作更加务实与认真,那么也许中国的新课改可以进行得更为有效,中国的教育也才会更有希望。
目前,中国和日本都在进行以学生为主体性的教育教学改革。同改革提倡者的愿望相比,课堂里的变革很慢。但佐藤提到:教育实践是一种文化,而文化变革越是缓慢,才越能得到确实的成果。中国的教育者张文质也提出了慢的教育。两者的含义虽不尽相同,可也警醒着我们,做教育要脚踏实地,要求真务实,要清晰教育的目的,做让师生愉悦成长、幸福生活的教育。
在阅读前言和第一章时,不少话语总是可以引起我的共鸣。“研讨会的魅力主要不是来自教学录像带,而是来自现场深入的讨论,来自那些对教学现状和教师生活方式的热烈的探究。”这难道不是我们理想中的研究交流吗?不要只是就课论课,而是透过一节节课我们去追寻教学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从教师的工作、生活方式去研究怎样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读到这里。我又不禁想起了新教育小学,想起了那里的教师专业阅读、相约星期二、有效课堂教学的研究,从某种程度上说新教育小学正是通过教师工作、生活方式的改革来努力实现着让每个儿童过完整幸福的教育生活。前言中还写道:“判断自己的工作究竟好不好,只能看教室里每个学生的表现、学习的姿态,看他们是否在持续学习。”其实学生是我们教师教学最好的镜子。每个教师都很清晰自己的教学是否让每个孩子都得到了持续学习的动力。当然在其中,学生的智力认知结构的不同,家庭教育环境的不同,学生学习习惯的不同都会影响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但作为教师的我们只有放弃抱怨学生和家长的习惯,多从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入手,多从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入手,让教室成为“润泽”的风景才有可能。在我教的六年级孩子的毕业会上,想起自己原本希望把每个学生的英语教得棒棒的,最起码让他们都喜欢英语,可是六年下来,有孩子的英语成绩很差,有孩子畏惧英语的学习,我心里很是难过。我想如果我的课堂可以更高效有意义,我能在课后给学生更细致地跟进,那么我心中的遗憾一定可以少一些。所以在毕业会上,我给孩子们深深鞠躬,为没有让每个孩子持续地喜欢、学好英语而道歉,我也鼓励孩子们调整好心态,初中有新的开始。在我们的教学中总是存在遗憾,可是有多少人愿意持之以恒地反思、有效地改进呢?只有当我们心中始终装有学生,装有把更好的课堂奉献给学生,我们才能保持对教育教学持续的激情。
在第一章“教室里的风景——向创造性学习迈进”的阅读中,我虽然对佐藤先生的一些提法有自己的质疑,但也借此机会对一些教育理论的提出有了初步的了解。说起来惭愧,不少名词自己根本不知它的来历,就因为当下正在流行就也人云我云般地跟着运用。在这一章里,我查询了“新学力观”一词,了解了日本“主体性”的提法形成于大政时代的自由教育,在二战后的新教育运动中得到进一步扩展。如此说来,日本的主体性教育的探索早于中国几十年。值得欣慰的是中国新课改提出的以学生为主体,并没有忽略老师的作用,而是比较全面地提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因此,我认为在中国“主体性”神话的现象并不严重,严重的是“怎样以学生为主体”还没有得到有效的落实。现在的课堂教学同以前相比有了一定的进步,但远未达到佐藤希望的“向着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方式”转变,在中国的课堂里,教师、教材仍是教学最重要的因素。
佐藤先生重点提出了教学中的形式主义——手势。有些说法我认为言重了。可能在中国这个方法老师们用的比较少吧。但是佐藤先生的提醒“除了清楚、明确的发言外,教室里还有微妙的、不确定的、模糊暧昧的思考,还会有矛盾、冲突的复杂情感。”这一点的确可以让我们更警醒。作为教师,我们除了要会倾听那些我们所希望得到的答案外,还要学会仔细倾听和欣赏每一个学生认真表达出来的声音。而且重要的还要培养所有学生用心地相互倾听的习惯,这样师生间、生生间才能形成有效地思考与交流。每个人的存在从一开始都能得到大家自觉地尊重与承认,即使彼此之间有差异,也相互包容欣赏,在这样的教室里,一定会少很多上课紧张不安或无所事事的学生吧。
在“以学为中心的教学——千方百计地促进交往”一节里,佐藤描述了日本教学观的混乱。虽然有各种以学为中心词的话语,但往往流于表面。这同中国何其相似。佐藤先生提到"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较之集体划一的教学来讲,恰恰需要教师更积极地与每个学生更复杂的互动。在以学为中心的教学中,教师的精力集中在深入地观察每个学生,提出具体的学习任务以诱发学习,组织交流各种意见或发现,开展多样化的与学生的互动,以让学习活动更丰富,让学生的经验更深刻。各种引发“交往”和“联系”的活动构成了教师工作的中轴。“然而从目前大多数教室的现状来看,教师对课堂怎样落实学生的主体性依然不够明确,对所有学生进行仔细观察的意识不够,(大班额也限制了教师的作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指导依然欠缺,对指导学生相互交流开展学习的教学形态更多流于形式。课堂上我们常见的还是师生的单一交流,且依然是以教师、教材为中心的教学,学习活动的丰富性和深刻性依然是我们还要努力才能达到的目标。
佐藤先生形象地为我们分析了“學”字,通过对學字上部的解读,强调了学习应支持以儿童为中心的交往。字的分析很有意思,不过我觉得此分析过于牵强,过于强调学生相互交往的重要性。学习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往,相互促进。倾听作为学习的基础这个习惯需要我们一进课堂就去培养,去反反复复的长期的努力,唯有认真地倾听,才能有认真的思索,课堂才会有相互尊重的关系,也才会有那样让我们向往的教室——安心的、无拘无束的、每个人呼吸和节律都是那么柔和的润泽的教室。我们每个人都在那样的教室里滋润地、愉悦地生长。




读《静悄悄的革命》(二)
   第一章里,佐藤先生谈及了比较理想的两种教学活动——服装裁剪和交响乐团。服装裁剪其实就是我们古语中的因材施教;交响乐团则是主张重视学生的各种看法与交流。在交响乐团的声音交往中,佐藤先生认为倾听思路各异的“异向交往”尤其重要。他指出在台上授课时,教师总是容易按教师的思路来听学生的意见,与教师思路岔开的“异向交往”由于是教师难以了解的发言,所以特别容易被忽视。这真是一语言中。往往我们教师在提问时,心中已有了自己的答案,教学的过程变成了在寻找一个个学生说出我们需要的东西。所以当孩子说出的不是教师想要的,老师心里可是有些着急与恼怒的,教学任务那么重,你怎么还说出些不着边际的话啊,你听讲没啊。此外在教室里把探究学生自身的“逻辑世界”加以重视,的确可能让交往有声有色地开展起来,但是如果教师的指导与引导能力不高,那么我们虽然避免了教学只能顺着教师的路数进行下去,交往可能肤浅的局面但会同样面临交流散乱,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情况。交响乐团要想演奏成功,需要一个高超的指挥,而我们的老师在这一点上还要多学习如何调动大家的发言,形成和谐的旋律,最终这个旋律还要为交响乐的主题服务。
很佩服佐藤先生亲自深入学校指导学校的改革。他认为学校的改变至少需要三年。第一年是在学校建立教师间公开授课的校内教研体制;第二年,提高研讨会的质量,重新构建学校的内部组织、机构;第三年,把新的授课方式和课程设置重视固定下来。同佐藤书中提到的学校相比,我校的教师公开课制度已形成多年,每期都有几十节公开课的观摩,团队之间的合作日趋紧密与真诚。不少教师都希望通过打开自己的教室通过同伴互助与专家引领来实现自己对教学艺术的提高。可同书中写到的一样,老师们都很认真地准备着这节课,事前会花大量的时间研究,事后的研究、讨论和反省却不够充分。而且现在的研讨往往集中在对课是否成功的评价上,如果研讨的焦点能像书中所说是针对于“授课中的困难和乐趣”,大家还一起分享课上学生的表现,并通过相互交流让学生学习时的具体样子重新浮现出来,这样的研讨既包含对教学的建议,也注意到了课堂的主体——学生的情况应该说是较完善的。但另一方面,每一节课课型不同。如果只讨论教学的技巧与细节,对教师其余课的指导作用会较少。所以新教育小学实施的有效课堂教学框架对教师课前的准备、课后的反思以及别的教师的观课、议课有较好的指导作用。只是这样的教学研讨活动起初一定要有一位领军人物,可以一针见血,这样才能带着大家将上课和议课的水平提高。
佐藤先生同时还提出了校内教研活动的三个原则。在应对学生的教学这个原则里,佐藤谈到教室最重要的是形成每个孩子都能安心上课,彼此间相互勉励的学习氛围。这也是观摩课和校内研讨的中心,即我们要关注教师对待每个学生的态度问题。佐藤先生指出,我们现在的研讨习惯于围绕教材的研究、授课过程的研究以及提问、指导的研究而展开。其实,应该把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教师的态度作为讨论的中心问题。对于教材内容和授课结构的研究应该从课堂上每个学生的学习实况和教师的对应这两者间的联系出发进行讨论。对这段描述,我极其赞同!教学的对象是学生,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如果我们对课的关注主要限于对教师教学技巧的把握而不重视学生在整个过程中的情感、态度和学习效果,那么我们的课堂必定是事倍功半的效果。美国的学校有教研活动,但从没有教师教学大赛这样的赛事,从某种程度上讲这也避免了教师过于追求教学技巧,过于追逐外在的名利,从而可以真正静心教书、潜心育人。
正如中国的教育也在强调家校合作,学校与社区的合作,并因此有一些举措如选举家委会,定期举行家长会、亲子运动会、亲子读书活动、家访或一些外出集体活动等。但教师指导家庭教育的能力和家长对教师的支持以及教师对家长的信任和愿意在这方面付出的努力还很不够。教育观的不同,看待孩子的角度不同都容易让教师与家长之间产生分歧。为孩子和家长服务的意识教师们有但是有时方式方法错误。我校有家长开放日,这是一种常见的参观教学。日本的小千谷小学则实现了把家长的参观教学改为了参与学习。每月一至两次的参与学习活动,家长们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去参观自己感兴趣的教学。这样他们参与学习的教室不再局限于自己孩子所在的教室,而且参与的方式也是各种各样。有作为小组学习的讲师,有代替教师来授课,还有听课等。教师们开始很担心,认为这样做会增加教师的负担,会因为家长的比较恶化彼此的关系。结果活动开展后,过去沉默的家长开始积极支持学校的教学工作,原先不满的家长也充分了解学校的现状,开始向校方提出建设性的意见。而教师们不再畏惧家长们的批评和要求,而是认真、坦诚地听取家长们的意见,遇到问题与家长一起商量解决,真正实现了教师、家长在明确各自责任基础上的团结合作关系。我觉得这真是一项勇敢的举动。因为通常学校都愿意把精心准备的东西展示给家长开,最大的目的是让家长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满意。让家长更加地了解学校、支持学校,这种参与式活动可以有一定借鉴。



四川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

儿 童 课 程 实 施 方 案

(新教育学校学习归来,学校活动)


四川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   刘贤昌


一、我们的愿景:
首先,感谢大家因对教育的理想与执着而在此聚会。因为我们绝大多数语文老师兼任琐碎的班主任工作,有的老师还要从事其它的职务,但是,非常欣喜的是,今天仍然有这么多的老师自愿地加入到我们儿童课程的共同体中来。可见,我们的老师对语文教育有着特殊的情感。
学校成立这一共同体,是希望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采取更为结合儿童本身的方式,汲取老师们集体的智慧,开发更为优秀的儿童课程,探讨更为有效的儿童课程的实施方式,把童年还给孩子们,让童话、童书、童谣丰富每一个孩子童年的快乐。自然,这也为孩子们的童年增添更为绚丽的色彩,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提供更为优质的精神食粮,让儿童的成长方式向着更为合理的方式发展。
为着共同体这一可贵的理想,我们有着美好地期盼:
近期,第一步:
假期:认真学习从新教育小学所带回来的资料,分析总结其核心内涵,加强童书的阅读;
下期,争取在低中高段把我们的儿童课程顺利地开展起来,各选其重点,各有其特点。实现儿童心理学书籍的阅读,特别是儿童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的阅读。
远景:让我们的儿童课程能够吸引更多朋友,一起撑起这一片七彩的天地。我们的期望通过几年的努力,对现在的课堂有着更为深刻的改变,在这一块丰厚的土地上,我们可以收获自己的果实,我们有着自己的发展性创造。

二、儿童课程的三大板块说明
A、晨诵(以享受当下的美好生活或体会当下的快乐为目的)
1、内容
以学生的年段特点分为低、中、高段。
低段晨诵内容以“金子美玲”、“金波”等作家的儿童诗或者是适合该年段学生的优美语句为主。
中段晨诵是在儿童诗的基础上,侧重于以农历的节气诗,如“中秋”、“重阳”等主题诵诗,也可以是适合该年段学生的优美语段。
高段晨诵则以富于哲理的散文诗,如“泰戈尔”、“顾城”、“北岛”等的作品为主,也可以是适合该年龄段学生的优美短文。
当然,我们在实施晨诵的时候,内容的选择也要根据我们学校、所在地区的文化特色、学生的实际情况作一些适当的调整。
2、时间。
早上的20分钟。
(具体到每周的哪些天,这是我们要协商的一个重要问题。)
3、流程。
首先,在某段时间内,以一首相对固定的诗“开启黎明”;然后,复习一首上一次晨诵的诗;接着晨诵当天的主题诗。在晨诵当天的作品时,教师可根据班上学生的特点,分角色或作适当的改编。最后,如果当天有孩子过生日,恰好这首诗也比较适合他(她),这首诗可作相应的改编作为一首“生日送诗”。总之,需要老师们的创造性发挥。
B、整本书阅读(以互动性感受性阅读为主,对文本有着较为周全的体会)
1、内容
适合儿童当下阅读需要的优秀文本(译本居多)。
2、流程
首先,学校提供阅读的书籍,老师、学生与家长进行共读。在读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能作点评、能作摘录、能提出自己的问题、能初步思考主题,并将这些读书成果以书面的形式记录下来。然后,学生与家长之间进行交流讨论,家长对孩子的读书情况作适当的指导与评价,并以书面的形式附于学生作品后。最后,师生在课堂上通过回顾内容、诵读重点文段、主题探讨、展示读书成果等方式进行师生共读、生生共读。
3、主题探讨深入时间
以一堂课为宜。
内容:由教师通过PPT或其它有效的形式,将书中的主题通过讨论的形式与学生共享并升华。如《夏洛的网》可以通过:
a、对文本中重要的“角色”进行分析。b、关于主题的讨论——这是一个关于什么的问题。C、主题升华——你是谁的夏洛,你为谁织网……
C、绘本(从故事的悠远和图片的优美中得到情感以及人生的陶冶)
1、内容
低段:以“读写绘”为主。注重审美教育。
中段:绘本。重在交流、讨论。
高段:注重思想启蒙。
2、流程。

A
、低段。听故事→回顾内容(说话练习)→绘自己的故事。

B、中段。初读故事→回顾内容(讲述书中的故事或情节扮演)→主题探讨。
C、高段。初读故事→回顾内容(主题、质疑)→主题探讨→促进思考。
3、高段绘本主题探讨
以一堂课为宜。形式由老师根据绘本特点而定。

三、本次聚会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
1、晨诵内容的年段选择与分工。
2、童书共读实验班级与分工。
3、本共同体的聚会时间,及需要提供的要求。

四、我们的合作期望
共同体最吸引我们的,最感动我们的,就是在这个团体里,有着真正的和谐。就同一问题,大家一起帮助你分析并提出改进的意见并和你一起去面对;自由与和谐,没有行政命令,在这个团体中每个人自我要求上进的人聚在一起,实现共同的理想;平等与互助,在这个共同体中,没有领导,只有服务者,人人都在为他人服务也在为自己服务。


(段燕老师写初稿)


新教育:一种开始务实的隐喻


         四川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   刘贤昌




45,我们一行三人带着学习的任务、校长的嘱托以及自己对教育的理想,来到江苏宝应参加“新教育小学2008年第二次开放周”的活动。四个整天中,我们使出了各种“手段”学习:抢座位、照照片、要资料、记笔记、谈感受、问问题等等,收获颇多,对我个人而言,简直就是一场大“地震”。
对于新教育的理念——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理解,对于它的“六大行动”以及它的核心(构筑理想课堂)与两个基石(儿童生活方式、教师专业发展)也悄然传播开来。这些内容,有全国各地的老师到现场学习、参观,热心的人也可以从新教育网站了解,没有必要在此再次罗嗦。
参观回来已经有几天了,头脑中还时时回忆那些精彩地画面,但不知怎么的,自今我还没理清楚自己被打乱了的思绪。我想这种“混乱”不仅仅来自于所看到的场景、所学到的技巧以及所体会到的内容,更多地来自于对自己的视域以及思维方式的一次“深层地震”。这种地震的形式是表面风平浪静,深处却改变了原有的“序列”。
慢慢地,我琢磨着,头脑中有了一条自认为较为清晰的维度:
1、深耕课标是新教育者对我们的教学最直接的启发。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是一本纲领性“说明文”。这一本“薄书”,想必有不少人读过,也有不少人写论文时“引用”,不过大多数人仅此而已,囫囵吞枣,没有深究,没有自我消化,更谈不上化为日常教学行动。新教育者们,经过他们对新课程标准的细耕与整合,找准了自己当下的突破口:在“儿童的成长”和“老师的成长”中共同努力完成“理想课堂”。
儿童成长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阅读,以此为基点,推进儿童阶梯阅读,开展晨诵、午读、暮省以及整本书阅读等多种有效阅读方式(这样的例子很多,不再举例)。此外,教师的发展莫过于专业的阅读与发展,所应当具备的视野与知识,所有这些需求无不可以在《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当中找到影子。可以这么说,他们富有感召力的原因之一就是对课程标准的深究和创造性开发。
2、思想解放是新教育者们对我们的思想最深层的触动。
仅举一例:新教育者们提出的有效教学是“为了每一堂课(而非公开课),为了每一位教师(而非参赛选手),为了每一个学生(而非出彩学生)”。这种朴实的语言与思想多么接近学校的真正目的。新教育处在“未特定”的过程中,正因为这一因素,它完全以激情与开放的心怀来迎接每一份积极的现实活力,面对学校这个“田野”,大胆地进行创造,翻耕,在春天种下一颗颗美丽的种子。他们尽量避免模式,“始终独立而自信地保持了对现实的忠诚,传承了脚踏实地的理性和面向未来的勇气”。这种思想的解放之所以富有魅力,完全是当今教育一种难得的姿态。
新教育始终采取“民间”的立场。民间从不缺乏思想与智慧。新教育者们在真切生活中对学生的了解、对课堂的观察、对社会的感知、对教育的创造,表达出了民间真实的理想主义者们的智慧和开拓未来的欲求。所以,教育也只有始终处在独立自由的当下,以开放的结构,以创造的气魄,才能在未来的情境中才能保持活力不减。
3、践行理想是新教育者们对我们的事业最实际的引领。
这种实在的行动,表述了新教育者们对教育这块热土潜伏的渴望。这智慧表现为对现实、对常识的温情回归,这智慧表现为对虚妄教条的漠视、对真实教学的重估,这种智慧更表现为对平凡生活的创造性应对。
新教育者们一边畅想着自己的蓝图,一边踏实地歌唱着行走,坚守自己最朴实的愿望。为了“构筑理想课堂”,着力于“教师的专业发展”,着力于“学生丰富的智力背景”。他们坚信“学生的精彩,来自课外的丰富的阅读,来自课内精确的训练”,他们坚信“优秀的教师,与优秀的学生,围绕着伟大的事物,进行一段精彩的旅程”。的确也只有如此,我们的教育才走得更远,也只有这样的坚持,我们离自己的理想才会更近。
又记,学习期间,翔羽教育集团卢志文院长进行了一次充满激情的演讲。有一点对我的启发很大,那就是来学习的老师们在为着自己事业的理想而努力。他谦虚地说新教育小学没有多少可以学习。
让我们为着这共同的理想脚踏实地的前行吧!
再记,如果说去学习是一种“输血”,这很容易造成“生搬硬套”。如何在不失掉自己的“特色血液”的同时,我们如何打造有自己的“造血”细胞,如何让自己的老师们拥有创造性的发展,在自己的“田野里”开满鲜花,这将是一个巨大的问题,也是一个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此文作于2008年4月下旬)

第三章
设计课程

四川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   何昱娇


一、P101


所谓课程,一言以蔽之就是‘学习的经验’。在‘课程’这一词的英语释义中也有‘履历书’的意思。”


“经验”这个词让我听着不舒服,以前咱们不是大力抨击经验主义吗?即便这是新概念,总觉得还是用得不妥。

1、
课程是名词还是动词?

2、
“学习的经验”的意思到底是学习的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经验还是需要学习的经验?

我个人觉得,不如将其定义为“学习的学习”更准确些,课程更应作为一种手段,获取知识的手段。




二、有关综合学习的
一连很多节的内容,都是在说综合学习。
1、让我想到了学科整合;
2、我觉得综合学习课与学科学习的最明显区别是:一个范围大,一个范围小。综合学习有点类似于我们现在的科学、社会课。


首先,为什么会想到学科整合呢?当然,只是类似,还是有不同的。学科整合是教师有意识的整合,也许这其中,没有必要将几个知识或几个课程整合,有的时候说起来,还带有贬义。而综合学习,更多的是学生积极主动的去整合不同的知识,老师只是起一个引导作用。我记得有段时间,“整合”这个概念处于鼎盛时期,一遇到要交论文,很多老师不约而同的就想到了“学科整合”,其实仔细一看,大多是从网上剽窃的他人的作品,甚至有些非本学科的老师也写的是本学科的教学,而且,长篇大论,乐此不疲,这真让旁观者啼笑皆非。


其次,书中还提到了这样一个疑问:“综合学习为什么会混乱?”
在我看来,就是内容杂,主题多,不分轻重,简言之,就是不系统。
越往后面读,越觉得:日本人在追求各方面素质的提高的时候,态度是非常严谨的,自己设计很多问题,再积极主动的用科学的方式去论证、去解决。



同时,我还发现:书中所列举的关于综合学习的例子,都是渗透了人文社会意识的。

比如:“琵琶湖”学习,理智地将环境污染的问题提出、讨论、解决,此过程中,他们所作的工作将会引起一系列的良好的社会效应,他们的课的成果也必将反馈给政府,引起社会上大多数人对环境的关注。
又比如:“盲文学习”,不仅渗透了人文关怀,而且从理性上剖析了人们的内心世界,让我们更真切地了解了盲人的心理,盲人的世界。
理智与情感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但是,要在我们国家大力开镇综合学习,难,但是也不是不可能,我们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原因有三:
(一)
综合学习的过程中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在此期间,也许会出现一些意料之外的观点、论点,我们不能临时去拼凑,那样既浪费时间又会使我们得出的论点不够准确。必须准备好充分的论据去支持它或者反驳它。

(二)
内容要系统,多而不杂,有条不紊。原因是:

1、
学生的耐心不够

2、
学生不够自信

3、
教师将过多的主动权交于学生,可能导致思想或课堂的混乱

(三)
内容要激发学生的兴趣,主要包括

1、
学习的内容

2、
学习的方式:小组学习能有效的增加自信,减轻难度,激发兴趣

3、
反思:有时候我们成年人觉得,反思或者自我批评是被逼出来的,而学生对这一举措还相当感兴趣。所以积极地进行反思,和学生一起。


享受倾听的快乐时光

——关于倾听的讨论意见
           
四川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教师专业阅读   廖衍薇  记录
今天下午,我们教师专业阅读讨论“倾听”,廖老师作了记录,与大家分享!

一、读经典,谈体会
1、在教室里的交流,倾听远比发言更重要。然而,大多数教师却仍然以学生的发言为中心来了解他们的看法,而并不认真仔细地对待倾听。于是,比起擅长发言的学生来,那些在学习上不多言语,然而善于倾听的学生尽管应该被评为优秀,但在这些学生的通知书上却常常被写上“更加积极地发言吧”。其实,对那些不多思考就草率发言的学生,倒是该写上“更加注意仔细倾听吧”。再进一步说,如果我们希望在课堂上,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言语表现力的话,那么与其鼓励他们发言,不如培养其倾听的能力。这看起来好像离得远些,其实却是一条捷径。在教室里,倾听的能力培养起来以后,课堂的言语表现才会变得丰富起来。
2、那么,以“被动的能动性——应对”为中心的教师活动该是怎样的呢?其第一要义是,在课堂上以慎重的、礼貌的、倾听的姿态面对每一个学生,倾听他们有声的和无声的语言。在学习能够丰富的展开的教室里,教师在向学生讲话时,不仅能意识到自己的言语,选择合适的言语,还能同时有意识地专注地倾听学生的言语,其讲述的行为同时也是倾听的行为。
3、能生动地促进学生学习的教师在对学生群体讲话时,能做到与一个一个的学生展开对话,而不是以群体为对象进行谈话。然而,有不少的教师对学生身体所传达的信息漫不经心,麻木不仁。当学生不听讲时,大多数教师是责备学生的听讲态度,而极少有教师反省自己的讲话方式,极少有教师认为以自己的倾听方式或身体姿态为轴心所构成的与学生的交往方式有问题。也可以说,教师的全身心还没有对每个学生敞开,没有能够与每个学生的思考或情感相互呼应、相互应答。
把球投过去。但是,首先让教室里的投球成为愉快的事情,不是更加重要吗?

5、理解学生的发言意味着什么?如果不能理解对方话语中渗入的而又没明说的想法,没有理解其话语所暧昧地表达的意思或言语背后所指的话,是不可能产生心领神会的感觉的。因此,体味对方话语中潜在的复杂想法,站在欣赏体味学生发言的立场,倾听的重要性就突现出来了。这种倾听方式不是听学生发言的内容,而是听其发言中所包含着的心情、想法,与他们心心相印,从而产生“啊,真不简单”“原来如此”“真有趣呀”等共感共鸣。唤起这些情感体验可以说是倾听学生发言的“理解方式”应具有的最重要的意义吧。

二、心理学中倾听的技术。
1、心理学认为,倾听就是爱,了解中有医治。
2、同理心倾听,即带着理解去听,与对方产生共情。(能体验他人的精神世界,就好像那是自己的精神世界一样的一种能力。
3、完全的倾听包括:关注对方的眼睛;注意用耳朵倾听;观察对方的面部表情;点头、手势、举动;心(直觉、感觉你的感觉)。
4、由衷的倾听可以提供“心理的空气”。(被了解、被肯定、被赞赏)
5、沟通不良的四大弊病:
1)价值判断
2)追根究底
3)好为人师
4)想当然耳



四川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教师专业阅读读书会
刘贤昌

语文教育史:

1、《传统语文教育初探》 张志公 上海教育出版社1962年初版

2、《传统语文教育教材论——暨蒙学书目和书影》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出版)

3、《从文言文教学到白话文教学——我国近现代语文教育的变革历程》 郑国民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

4、《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百年事典》 顾黄初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12月初版

5、《语文教育展望》 倪文锦 华东师大出版社2002年版

语文教育大师的经典性专著:

1、《中学以上作文教学法》梁启超(演讲稿)(见夏晓虹编《梁启超文选》下册,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

2、《中学国文的教授》《再论中学国文教学》(演讲稿)胡适 (见《读书与治学》,三联书店1999年第一版)

3、《开明国语课本》《国文百八课》(教材)叶圣陶夏丏尊 开明书店

4、《叶圣陶集》 叶圣陶 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1版(第13、14、15三卷之中,而第16卷则是他编选的教材)

5、《文心》 叶圣陶 夏丏尊 开明书店

6、《精读指导举隅》《略读指导举隅》叶圣陶 朱自清

7、《朱自清全集》朱自清 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一版(第二/三卷)(尤以《国文教学》和《标准与尺度》这两辑关系最近)

8、《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谈美》《诗论》《我与文学及其他》《谈修养》《谈文学》朱光潜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新印单行本

9、《修辞学发凡》 陈望道

10、《作文法讲义》 陈望道 1922年上海民智书局版

11、《陈望道论语文教育》陈望道 河南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12、《学文示例》郭绍虞

13、《郭绍虞论语文教育》郭绍虞 河南教育出版社1989年出版

14、《黎锦熙语文教育论著选》黎锦熙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15、《语文常谈》吕叔湘 三联书店

16、《语言与社会生活》陈原 三联书店

17、《文言和白话》、《文言津逮》、《诗词读写丛话》、《作文杂谈》张中行 (见《张中行作品集》第一、二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18、《流年碎影》(回忆录) 张中行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19、《谈文论语集》 张中行 内蒙古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20、《文言读本续编》张中行 吕叔湘合编,上海教育出版社

21、《文言文选读》(三本) 张中行 人民教育出版社

22、《汉语现象论丛》 启功

23、《说八股》启功 张中行 金克木 中华书局1994年版

当代语文教育专家的论著和教学实录:

1、《我和语文教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于满川、于漪、叶圣陶、叶苍岑、江山野、吕叔湘、刘国盈、向锦江、何以聪、辛安亭、张毕来、张传宗、张志公、张寿康、卢元、张孝纯、张隆华、陈哲文、时雁行、沈蘅仲、罗大同、林炜彤、闻国新、徐中玉、黄光硕、钱梦龙、程力夫、蒋仲仁、曾仲珊、谭惟翰、黎思明、颜振遥等32位)

2、《优秀语文教师上课实录》瞿葆奎(华东师大)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版 (于漪、高润华、陆继椿、钱蓉芬、陈钟梁、徐振维、朱兆麟、杨墨秋、过传忠等人的25篇实录)

3、《于漪文集》于漪

4、《于漪教育文丛》四种(《站大写的人字上》、《给语文教学加点钙》、《可以做得更好》、《和中学生交朋友》,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5、《导读的艺术》 钱梦龙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6、《情境教育的诗篇》李吉林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9月版

7、《梳理课堂——窦桂梅“课堂捉虫”手记》窦桂梅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大学老师上课实录:

1、《中国文学史讲稿》胡小石(讲稿,根据南京中央大学学生苏拯课堂笔记整理)(见《胡小石论文集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2、《笳吹弦诵传薪录》闻一多、罗庸(昆明西南联大的课堂笔记)(郑临川记录,徐希平整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3、《顾随文集》 顾随 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三卷(辅仁大学课堂笔记,叶嘉莹先生记录整理)

4、《三联讲坛》:北京大学洪子诚的《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北京大学钱理群的《与鲁迅相遇——北大演讲录之二》(“之一”则是《话说周氏兄弟》,已由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北京大学陈平原的《从文人之文到学者之文——明清散文研究》、北京大学吴晓东的《从卡夫卡到昆德拉——二十世纪的小说和小说家》、清华大学葛兆光的《思想史研究课堂实录》、华中科技大学王乾坤的《文学的承诺》三联书店

5、《大学名师讲课实录》:张世英的《新哲学讲演录》,王一川的《文学理论讲课录》,吴炫的《新时期文学热点作品讲演录》、邓晓芒的《康德哲学讲演录》广西师大出版社

6、《启功讲学录》北京师大出版社

语文教育理论方面的论著:

1、《语感论》王尚文 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初版

2、《语文教改的三个浪潮》王尚文(浙江师范大学语文教学法教授)

《语文教育新论》丛书 韩焕昌主编 :

3、王尚文的《语感论》(修订本) 李海林《言语教学论》 李维鼎的《语文言意论》 韩雪屏的《语文教育的心理原理》上海教育出版社

语文课程理论:

1、《语文科课程论基础》 王荣生 (博士论文 2003年华东师大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语文教育方面第一位博士)

2、《新世纪语文课程改革研究》 郑国民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第一版

3、《语文课程改革理论探索书系》:王尚文主编的《语文教学对话论》、李维鼎的《语文课程初论》《语文教材别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4、《语文教育门外谈》钱理群 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

5、《直谏中学语文教学》孙绍振(福建师大) 南方日报出版社2003年4月初版

6、《不跪着教书》王栋生(吴非)(教育随笔)(南京师大附中)华东师大出版社2004年版

阅读学、写作学、训诂学等相关学科著作:

1、《如何阅读一本书》艾德勒(美国) 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2、《人,诗意地安居》(海德格尔语录 复旦大学郜元宝博士辑录)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年版

3、《真理与方法》伽达默尔

4、《理论与解释——诠释学经典文选》 洪汉鼎 东方出版社2001年版

5、《中国古代阐释学研究》周裕锴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6、《中国古典解释学导论》周光庆 中华书局2002年版

7、《语文课读解学》 蒋成瑀 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8、《古诗词文吟诵》陈少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三版)

9、《中国写作教育思想论纲》潘新和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0、《中国现代写作教育史》潘新和 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1、《外国写作教学理论辑评》刘锡庆 内蒙古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12、《文章讲话》 叶圣陶 夏丏尊 浙江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

13、《作文杂谈》张中行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中西文化及其经典的介绍:

1、《西方名著入门》(九册)罗伯特·哈钦斯 莫蒂默·艾德勃合编(第一、二、三册是文学,第四册评论,第五、六册是人与社会,第七册自然科学,第八册数学,第九册哲学)商务印书馆1995年第一版

2、《西方人文主义传统》阿伦·布洛克著,董乐山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

3、《国学常识》 曹伯韩 三联书店2002年版

4、《中国的智慧》韦政通(台湾) 岳麓书社2003年版

5、《西方的智慧》艾德勃(美国) 岳麓书社2003年版

6、《中国文化概论》韦政通(台湾) 岳麓书社

7、《四书章句集注》朱熹 中华书局1983年版)

8、《论语译注》、《孟子译注》、《左传译注》 杨伯峻中华书局

9、《论语今读》李泽厚 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10、《说文解字》中华书局影印本(1963年版)

11、《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

12、《史记选》王伯祥 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之一

13、《老子今译今注》《庄子今译今注》陈鼓应(台湾)中华书局

14、《老子》朱谦之注 中华书局

15、《墨子间诂》孙诒让

16、《世说新语笺疏》余嘉锡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17、《世说新语》 徐震堮 中华书局1984年版

18、《昭明文选》萧统(梁)(汉代(诗则从屈原宋玉开始)下至南朝) 唐代李善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古代文学作品的选本和注本:

1、《中国文学发展史》(三册)刘大杰 (1957年)

2、50年代北京大学编:《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两汉文学史参考资料》、《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中华书局1962年版

3、“读本丛书”:《诗经选》(余冠英选注)、《楚辞选》(马茂元选注)、《汉魏六朝诗选》(余冠英选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

4、《唐诗选》马茂元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5、《唐人七绝诗浅释》沈祖棻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6、《宋诗选注》钱钟书 人民文学出版社

7、《宋词三百首》朱祖谋(彊村老人)选 唐圭璋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8、《唐宋名家词选》《近三百年(即清代至现代)名家词选》龙榆生选 (朱祖谋(彊村老人)嫡传弟子)

9、《古代散文选》(三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62——1980年出版)

10、《陶庵梦忆》张岱

11、《古典文学鉴赏论》刘衍文 刘永翔合著 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杂学旁搜:

“大家小书”系列(袁行霈主编):

第一辑:顾颉刚《中国史学入门》、夏承焘《唐宋词欣赏》、王力《诗词格律概要》、陆宗达《训诂简论》、柴德赓《史籍举要》、张中行《文言津逮》、李长之《孔子的故事》、季镇淮《司马迁》、周汝昌《红楼小讲》、许嘉璐《中国古代衣食住行》,共10种。

第二辑:俞陛云《诗境浅说》、江绍原《民俗与迷信》、孟超《<金瓶梅>人物》、赵朴初《佛教常识答问》、李长之《鲁迅批判》、傅庚生《中国文学欣赏举隅》、沈祖棻《宋词赏析》、刘叶秋《历代笔记概说》、黄裳《旧戏新谈》、白化文《汉化佛教与佛寺》共10种。

第三辑:朱光潜《谈美书简》、朱自清《经典常谈》、罗常培《语言与文化》、龙榆生《词曲概论》、王昆仑《红楼梦人物论》、姜亮夫《敦煌学概论》、白寿彝《史学遗产六讲》、林庚《西游记漫话》、陈从周《梓翁说园》、黄裳《笔祸史谈丛》,共10种。

第四辑:周作人《我的杂学》、竺可桢《天道与人文》,萨孟武《水浒传与中国社会》、朱光潜《诗论》、朱自清《论雅俗共赏》、翦伯赞《史料与史学》、龙榆生《词学十讲》、沈从文《野人献曝》、费孝通《乡土中国》、白化文《三生石上旧精魂》,共10种。

阅读《给教师的建议》之
“阅读”建议



四川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   刘贤昌

读《给教师的建议》,我们可以一条一条地细琢细磨,每一条都独立成其一问题,给我们的收获也很多。这是阅读第一遍最起码的工作。不过,在读完第一遍之后,我还主张另外一种读法,即围绕一些主题,就整本书进行“重组”,来仔细地围绕主题阅读。这不仅有利于读书,还有利于具体问题的深入认识与解决。在我们阅读完整本书来一起讨论时,会更集中,更有的放矢。
例如就语文科特殊任务之一的“阅读”能力培养,该书就有多处直接谈及。例如:
3条《教师的时间和教学各阶段的相互依存性》;第5“两套教学大纲”,发展学生思维;第6条“谈谈对‘后进生’的工作”;第19条“阅读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第20条“不要让能力和知识关系失调”;第24条“谈谈学生的智力生活”;第49条“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工具”;第52条“为什么学生感到学习越学越难了呢?”;第54条“怎样使小学生愿意学习”;第60条“必须教会少年阅读”;第71条“教学方法问题”;第74条“学生应当掌握的最重要的技能和技巧”;第79条“教育和自我教育”;第83条“‘思考之室’——我们的阅览室”;第89条“怎样听课和分析课”;第90条“我们怎样写教育日记”;第98条“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等等。
还有其它地方都谈到阅读。这里面的“阅读”,涉及到教育教学的很多方面,例如涉及后进生、阅读的重要性、阅读的方法、阅读与学生的能力发展等。如果我们进行一个细致的分析和归纳,可以就这一主题进行全面的了解。再加上有着较为深入的思考和讨论,我想我们的收获会很大!于是,阅读也不会离我们遥远,我们自然而然地爱上它!


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


四川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
廖衍薇


这两天一口气读了20小节《给教师的建议》。捧着这本书,就像走近了我慕名已久的大师的讲坛,以我虔诚的心聆听大师的传道。
苏霍姆林斯基用他美丽的语言、高洁的人品吸引着我的心灵。也许是我太卑微,没有办法以研究的方式来读这本书,所以没有做到边读边思考,而是勾画下每一处给我以启迪的经典语句。读这本书,洗涤我的灵魂。这也是一种收获!
*为什么有无可救药的学生?——是因为在学校生活的最主要的领域,对儿童缺乏个别对待的态度的缘故。
*教师要善于确定:每一个学生在此刻能够做到什么程度,如何使他的智力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这是教育技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能否保护和培养每一个学生的自尊感,取决于教师对这个学生在学习上的个人成绩的看法。教师应当善于确定:要通过怎样的途径,要经历什么样的阻碍和困难,才能引导儿童接近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水平,以及怎样才能在每一个学生的脑力劳动中具体地实现教学大纲的要求。
*教学和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要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的乐趣。
*中年级和高年级学生在学业上落伍,这主要是他们不会学习、不会掌握知识的结果。学生如果没有学会迅速地、有理解地、有表情地阅读和感知所读的东西,没有学会流利而正确无误地书写,那么,到了中年级和高年级,就谈不上顺利地学习。
*对于后进生,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扩大他们的阅读范围。在儿童感到惊奇、赞叹的时刻,好像有某种强有力的刺激在发生作用,唤醒着大脑,迫使它加强工作。
*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怎样才能引导学生产生疑问呢?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知道:哪些东西要讲,而哪些东西则留着不要讲完。
*许多词没有被儿童透彻理解,只是由于一条很简单的原因:儿童没有来得及把词好好地读熟并且感知他们的发声,特别是不能在自己的意识里把词跟有关的表象联系起来。
*为了使学生学会自觉地把概括的东西运用于生活实践,必须让他们独立地搜集大量的事实,思考这些事实,并对他们进行系统整理、对比和分析。

以上摘录都在唤醒我的教育智慧和教育良知。最近常常对后进生感到泄气,和孩子们相处两年了,期待的超越好像没有实现。尤其是和家长多次交流都没有得到支持之后,挫败感真的很强。可是读了大师的建议,我好像看见了一盏明灯。对于后进生我们常用的方法仍然是补课。如果是因为课堂没有听懂,那么补课是有效的。可是语文学科必须通过积累和阅读才能真正帮助孩子。与其让孩子天天补课,不如给他推荐适合他的读物;树立孩子的自信,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比单纯提高它的学习成绩重要多了;三年级的孩子仍然要发声阅读,让词语和形象建立关系,才有助于他的理解。我想,对于后进生,我们还要学会等待,还应该给与更多的理解和关爱,还要给他们更多的时间和信任!
还有一个困惑,就是我们如何在教学中个别对待学生的问题。对于分层教学这个名词大家已经耳熟能详,可是究竟怎么操作还很陌生。也许是大家都觉得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布置不同程度的作业太麻烦。

扎根教学,打开心门


——关于校内教研和教师成长的讨论发言稿




                       四川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
廖衍薇




一、
关于该问题的摘录;

*要改变一所学校,需要不断开展校内教研活动,让教师们敞开教室的大门,进行相互评论,除此以外,别无他法。
*只有教师间彼此敞开教室的大门,每个教师都作为教育专家而共同构建一种互相促进学习的“合作性同事”关系,学校的改变才有可能。
*在教室之间相对封闭的学校里,教师间的团结、合作的意识很淡薄,而且教师们按教育观、人生观的不同聚合成一些小团体,就算其间没有明显的对立关系,仍存在背后说三道四的现象。由于相互不信任而形成沉闷气氛的场合也不少,对彼此的工作大家都恪守着“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不成文的规矩。结果,每个教师都在孤立的状态下开展自己的工作。尤其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越是这样的学校,校务分管的工作越多,开会的时间也越长。由于没有建立起根本的团结、合作关系,每个人的责任意识越来越淡薄,导致校务分管委员会的工作量越来越膨胀起来。
*教师文化存在问题,即每个教师都不愿意听到别人批评自己的工作。因为每个人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在工作着,当然希望自己所做的能得到别人百分之百的肯定。此外,教育工作本身就是无法做到十全十美的,谁也不想自己的缺点总被别人指责。但是,反过来,在对待别的教师的工作时,却都可以毫无顾忌地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趁那个教师不在的时候,散布含批评一味的闲言碎语。有这样的教师文化存在,要让教师打开自己教室的大门,让别人来观摩教学,那遭到抵抗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学校培训、教学研究活动的实施方法存在着问题。学校培训主要采取的方式是,在学校里规定一个主题,规定统一的指导方法,然后所有的教师一起执行。这样一来,势必会导致一种结果,那就是,在研讨会上,意见鲜明、强烈的人的看法成为中心,从而让研究朝着压抑各参与者的多样性的方向发展。
*过去的教研活动,与其说是为了进行得有趣、愉快,还不如说是只追求“做过了”“做完了”的充实感。大部分教研活动往往在准备工作上倾注大量的精力,准备过程中进行多次的商量讨论,但最终不过是搞过了事。因此,必须开展更为轻松愉快、简便易行的教研活动。
*研讨教学问题的目的绝不是对授课情况的好坏进行评价,因为对上课好坏的议论只会彼此
伤害。研讨的焦点应针对授课中的“困难”和“乐趣”所在,大家共同来分享,以达到教研的目的。

*只要平时以真诚的态度面对每一个学生,认真地培育他们的学习方法,那么根本不需要害怕。

二、
自己的一些体会。

1、
对教材的认识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我们只有真正把握教材的总体目标,吃透教材,了解编者、作者的意图,了解学生的困难和兴趣所在,树立大语文观,才能当好语文教师。
2、
对专家的认识

专家也是从教师岗位走出来的,是在反复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磨炼出来的。所以向专家学习他的教育教学经验,应该是我们的成长捷径。但是,我们也发现同一节课,不同专家的评价是不尽相同的。这就说明了教师、专家都有个体差异。如果我们盲目听从专家的建议,自己不去分析,不在实践中真正消化有益的建议,收获到的只能是一些肤浅的形式罢了。
3、
对批评的认识

每一个人都是希望得到肯定,害怕被批评的。学生和教师都不例外。可是善意的批评听起来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可怕。当你以鼓励的语气提出不同的看法,以委婉的语气提出不同的意见,以直率的语气提出独到见解时,听到的人总会报以感激。真诚的帮助和虚伪的夸奖连孩子都能区分!
当然,接受别人的意见需要一定的勇气。除了需要我们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之外,自己也应该修炼自己的心性,学会从别人的批评中听出有益于自己成长的因素,这也是一种境界!

总之,扎根教学,敞开心门,多方听取同事的意见和建议,既有利于自己的成长也有利于合作性同事关系的形成。


读书会第一次庆典的发言稿

川师大附属实验学校读书会                 何昱娇

各位老师,很不好意思地给大家说,这是我本学期第二次出风头了。
第一次是上次邱校长在大会上表扬我们办公室阵地建设做得好,还把我们布置的成果展示给大家看,虽然很高兴得到表扬,但是我当时就忧心忡忡的给杨璐说:“糟了,完了,这下风头出大了!”杨璐却很不屑地给我说,出都出啦,怕啥!于是,本着这个精神,我也下定了决心,既然风头出了,干脆就让它出大点。于是,我今天就坐在了这,继续出我的第二次风头。
今天我主要跟大家说说我是怎样从一个愤青,愤怒的青年……教师过度到决心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的过程。
也许大家还不知道,我们学校是新教育实验读书会在全国第一个授牌的学校。他们的负责人:铁皮鼓和干国祥老师等上周都到了我们学校,从他们的语言中我们都能感受到他们对事物敏锐的眼光和独到的见解,我是一个不轻易崇拜别人的人,但是对他们,我却十分地佩服,发自心里敬佩,我也想做一个那样的人。于是,我加入了致力于教师专业发展这个版块的读书会。事实证明,我的选择是正确的。
我们的读书会每一次都开展得很热闹,气氛融洽,第一、我们每次聚会都可以品尝学校免费提供的新鲜的水果,食欲大增之后,话也就多了起来,就有越来越多的共同话题。第二、终于可以不是光听别人讲,自己不能说了,你可以随时打断,随时提出新观点,随时发现问题,大家帮你一起解决。第三、你会了解各个学科遇到的希奇古怪的事,古怪的学生,增长自己的见识。第四、你会发现,原来自己也有那么风趣的语言,那么多自由的思想,增加你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信心。第五、不分阶级,大家都是自由的平民。不管是校长,还是班主任还是什么组长,每一个人都是主角。平时你有什么不敢对校长说的,在这里可以说了。有时,我们为了讨论书中的某一个词,争论得面红耳赤,争论几个小时。在这里,没人说你不对,没人对你进行打击,所以每一次讨论完之后,我们都会觉得意犹未尽,期待下一次的讨论。而且,我们的读书活动与自己平时读书很不一样,跟集体备课有一点相似,就是大家同读一本书,交流自己的感受,我们拿来,但是有选择性的借鉴;我们争吵,但都是为了学生着想。在这里,我讲个小插曲,我上周五在办公室给金荣川老师说,想跟我一样成为有思想的愤青吗?来吧,加入我们的读书会!他却很不屑的说,一本书要那么多人来读干嘛?我自己一个人也读得懂,然后,我就用更不屑的表情对他说,你一个人分析得有那么透彻吗?一个人的力量比得过集体的智慧吗?接着,我步步深入,对他循循善诱,用我意味深长、发人深省、感人肺腑的话深深的打动了他,最后的结果是,他差点就跪谢上苍给了他这样一个发挥自我的空间。说到这,可能大家会觉得我是不是有点夸大其辞,不是,这就是事实!好了,言归正传,大家可能对我们这个读书会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了,我相信,现在肯定有人心里在挣扎,到底是否加入这个读书会呢?不过读书会的大门随时都是向所有人敞开的。
我们从这学期开始,到现在,只完成了一本半书的阅读,一本是佐藤学先生写的《静悄悄的革命》,一本是《给教师的100条建议》,才读到第35条。但是,我们讨论《静悄悄的革命》这本书就讨论了接近一学期。现在,我就给大家分享下这本书对我教学的实际帮助。
之前呢,我是不读专业书籍的,我只喜欢读关于旅游的书和王朔的作品,所以也就塑造了我愤青的性格,我对什么事都持批判的态度,读到有共鸣的地方情绪就很激动,就显得很愤怒。我反复的读了三次《静悄悄的革命》才读懂书里的内容。我选了书中对我帮助最大的一个词来说说,这个词就是“润泽”。佐藤先生说,润泽表示的是湿润的程度,也可以说它表示了那种安心的、无拘无束的、轻柔滋润肌肤的感觉。“润泽的教室”给人的感觉是教室里的每个人的呼吸和其节律都是那么的柔和。说到这,我又有点激动,有点愤怒了!可以想象,这样一个润泽的教室,里面的每一样事物都是那么的和谐,自然,随意。我想到了我们的公开课。一般来说,遇到重要的公开课,都要试讲无数次,修改无数次,做无数次应对的准备,当然,有必要的话,还要制作精美的课件和精美的教具还有五花八门的奖品。当然,我无法评价其他学科的课,因为我确实没有深入的了解,但从我们信息技术学科来讲,从我个人来讲,我非常反感这种做法。这样过分追求细节,矫揉造作,完全是在做秀,在表演,而且是教师强迫学生表演。外行人可能觉得整个课堂非常热闹,目标达到,学生活动也在照预期计划进行,评课的人也会说:恩,符合新课标的精神,不错!我只有苦笑。这样的课根本没有和学生的知识体系集合,就好象一棵树,远看很茂盛,开满了枝叶,近看却才发现原来是挂了一个瘤子。学生兴趣高,是觉得热闹,新鲜,而不是乐趣,不是内在的“我想学,我要学”或者“发自内心的觉得我很有成就感”。我就是这样走过来的。我们计算机老师一般都是一人承包一个年级,比如我八个班,一节课要重复的上八节,每个班实际情况不一样,当然教法随时都在变。所以,我觉得反复试讲没什么意义。才参加工作的时候,我也是喜欢很随意的上课,几乎不试讲,我喜欢看学生热热闹闹唧唧喳喳畅所欲言的样子,还有因为争论某个操作而情绪激动的脸,所以,有人来听我课的时候,就说,不行,课堂唧唧喳喳的,学生不安静,不规范,组织教学不好。我晕,难道一声不响地做自己的事,死气沉沉的课堂才算是上好课了吗?我们这种操作课本身就需要热闹的气氛,同时需要教师有效的调控,让课堂“活而不乱(我的第一阶段)”。
当然,后来,我就改了,改得我很不自然,我在上面讲,学生安静的操作,让我觉得我和学生离得越来越远,想和学生说话都觉得不知怎样开口,那个时候,教师就是绝对的权威,课堂倒是安静了,我们的心也越来越远,我很怕学生不喜欢上我的课(我的第二阶段)。
再后来,我适当的做了调整,适当的压下他们可能要争论的问题,让他们下来再讨论。但是我就发现了很多矛盾,课堂倒是安静下来,但气氛沉闷,学生也非常懒散,大家心里都不愉快(我的第三阶段)。
再到后来,我读了这本书,我就彻底改变了我的教法,谁说一定要按教案讲,随时捕捉学生思维的变化,思想的闪光点才是最重要的。后来,我发现,我们机房离润泽的教室已经不远了(我的第四阶段)。
再后来,我们组上的老师又一起讨论,决定不将每节课的反思写在每节课的最后,用红笔将教案中需要注意的地方或者做得不好的地方做批注,这样又醒目,又有针对性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实用性。这才是我们这种操作课要达到的效果(我的第五阶段)。
我的进步肯定不会截止到这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且,我说的大家不一定都赞同,因为各人教的学科不一样,我也不敢说我全对,但目前为止,这种教学,我们师生都觉得挺不错,学生的能力也挺强的,不是我吹牛,我们学校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做出来的作品比其他学校都强,这样就够了啊!我思想之所以能有这样的转变,我敢转变,除了我们组上老师适当的交流之外,就是“润泽”这个词,我们读书会的老师对它不同的认识,不同的感想,我们迷惑过、争吵过、总结过之后,我重新驾御了课堂,能够抓住学生的生成,然后让他们发散到全班,带动积极性,让他们完成这种互通的知识体系的构建。它让我每节课都觉得很自由,我也很有成就感。
我的感受讲完了。也许这次我的轰炸并不成功,一有机会,我还是会继续轰炸大家。但是我如实地和大家分享了我的进步,我的成果。有的书,你读千遍万遍都会觉得很普通,不能打动你,但是有的书,让你一拿着就不舍得再放下。既然世界上有那么多的好书,你一个人读是浪费了,那么就请你大方一点,主动一点,拿出来和我们分享,我相信,在我们这个读书会里,你会和学生一样,被激发出的潜能会逼着你会带动你鼓励你,只能前进,不会后退。希望有更多的爱读书的人,加入到我们的读书会,把我们的读书会做大做强,为构建我们真正的书香校园而努力、而奋斗!谢谢!

四川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

教师专业阅读讨论发言稿


校内教研活动与教师成长


四川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  刘贤昌


一、谈书
佐藤学《静悄悄的革命》一书关于校内教研之叙述:
1、在校内开展教研活动时,全体参加者边看录像边讨论授课的具体事例。进行实例研究的目的并不在乎于评价课上得好还是坏,而是让大家一起共同感受授课的“乐趣”和“困难”。授课过程中突发事件是极其复杂的,必须读懂看起来单纯的事件背后所隐藏的复杂性。因而在讨论中,最重要的是丢开一切抽象的语言,只说出自己对所观察到的事例的质朴感受和具体的事实本身。只要大家能相互交流自己朴素的感受到的一切,就必然能够学到许多意想不到的东西。
2、开展教研活动的次数是必须保证的。
3、在研讨教学问题时,比起事前的研讨来,开展事后对教学过程的反省,针对实际的事例进行相互学习更为重要。
4、因此,互相讨论这节课哪里有意思,哪里比较困难,学生由哪些表现……
5、校内教研活动的三个原则:p69-75
例如:应对学生的教学(形成学生安心上课、互相勉励的氛围;研讨内容包括对教材的研究、授课过程的研究、提问指导的研究、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老师的教学姿态、老师根据学情对学生的应对情况等……)
6、学校组织的简化——为了能让教研活动成为核心p75-82

二、校内教研活动之目的
共同对授课“事实本身”进行观察和分析,多层面和深入地感受授课的“乐趣”与“困难”,
找到普遍而有效的解决途径,从而帮助教师的自我成长和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和教师都受益。


三、基本原则
做到真实、朴实、扎实;做到有序、有用、有效。

四、校内教研活动之有效条件
任何活动只有在有用、有序和有效的框架之内实施,才会有实际的意义。校内教研活动得以有实际的作用,首要的条件便是对教育和教学有着真心而热诚的喜爱,如果纯粹为了某种任务,某种表现,是不可能有长久效果的。
其次,这些有着共同的愿望的人在一起,形成真正的合作性同事,大家敞开教室,敞开胸怀,认真琢磨与研讨,相互提升。
第三,尊重多样性的发展,不要定为一尊。教师有着自己的个性、特色,只有在他的特长之上进行“扬长”,才不会扼杀教师发展的本真以及持久的动力。
第四,除去研究课之外,还应多一些对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思想的探讨与学习。对自己教学思想的不断完善与提升中推进教师的成长与教学艺术的提升。运用较好的“工具”来推进自己的教学。
第五,要对共同体内的人员进行观察、分析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第六,时间安排合理与充分、方式的灵活与高效,做到既有现实实际意义又有阶梯发展的规划,活动安排要顾及老师的工作负担。

六、校内教研活动与教师成长
校内教研活动对教学的研讨,更多地应该是促进教师的自我成长与自我发展。如果没有自我发展的意愿和能力,教研活动的效果会大打折扣。


读书会·主题讨论

课程以及以学为中心的课程


                         四川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
刘贤昌


第一板块:温书
课程(100-102页)
1、佐藤学在《静悄悄的革命》一书中提出,21世纪的教师应具有创造学习型课程的才能。一个要求学校具有独立性、教室具有个性的时代已经到来,而具体地表现这种独立和个性的,就是课程。包括学科课程、年级课程、班级课程。
2、所谓课程,一言以蔽之就是“学习的经验”。课程是“学习的轨迹”,也是“学习的履历”。“创造课程”并不是制定“目标”或“计划”一览表,而要实际创造学习的经验。
3、“创造课程”可以通过三种活动来进行。一是学习经验的“设计”,二是创造学习经验的“教师实践”,三是对这种学习经验进行“反思和评价”。
4、“创造课程”的能力是教师专业能力的核心。
第二板块:解读
课程的重要性:学校的独立性、教室的个性、教师的才能。
什么是课程:学习的经验。这是以学生的学习成长为中心,也是学生实际得益的东西,是真正存活在学生心中的东西。这里我们可以提出几个问题:
(学习什么?)怎样学习?
(什么经验?)是否快乐?
再追问,这学的经验是什么样态?走向何方?
这是一个动态的、逐渐明晰的、积极鲜活的过程性整体。

又:
第一板块:温书
以“学的课程”为中心
1、教育课程≠学习经验
教的课程≠学的课程
(学习的课程≠收获的课程)
2、如果以“学的课程”为中心来设计课程的话,那么其创造课程的中心课题就应该是以学生的认知兴趣和需要为基础的单元主题、作为主题探究的资源的素材或资料,以及促进学生的探求和交流活动的学习环境等,而且对该单元中学习发展性的预见也非常重要。
3、所谓学习,是与作为教育内容的对象世界(物)的接触与对话,是与在此过程中发展的其他学生的或教师的认识的接触与对话,是与新的自我的接触与对话。学习是通过创造世界(认知的实践)、人际交往(交往的实践)和完善自我(自我内在的实践)这三种对话性实践而完成的。我把通过这三种对话性实践而完成的学习的特性称之为“学习的三位一体论”。
4、创造以学为中心的课程,具体地说来、就是把与对象物的接触与对话、与学生的接触与对话、和自我的接触与对话作为单元的单位而加以组织。不论是学科学习还是综合学习,都是把“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作为一个一个的单元来加以组织的,可以说这就是创造课程。
5、学校教育的单元有必要设计为以“主题·探求·表现”为单位的“登山型”课程。在这种模式中,要创造这样的学习,即设定作为教学内容核心的主题,学生能用多种多样的方式,展开活动的、合作的、探究的学习,并能相互表现和共享学习的成果。
6、创造以学为中心的课程,从实践的角度来看,是一种挑战,因为它要求把课程的单元放在“主题·探究·表现”的模式中加以设计,而在教室中则要实现“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

第二板块:解读
要理解这种“三位一体的学习”,我们可以抓住三个主要的词语:学生、创造、对话
这里,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是实践的主角,是学情的出发点,是学习主题的策源地,也是课程最后的归宿处。但这里存在一个问题,不是学生所有的爱好、话题就是课程。课程学习也是教育的一种。但教育和教学有一种引领的意味,而不是一种低俗的迎合。引领就意味着没有达到目标,达到目标需要努力,需要艰辛劳动。
创造课程就是把与对象物的接触与对话、与学生的接触与对话、和自我的接触与对话作为单元的单位而加以组织。在课程方面,这种创造更多的是一种变革。这是教师的努力。它不是创新,创新多指一种程式的突破。“学习的三位一体论”是一个构建鲜活知识的有效实践方式,需要学生的主动参与(这又是一个需要仔细思考的问题)。组织这样的课程,我们需要更多的研究学科课程,研究学生的需求,研究时代的课题。
对话的前提之一就是接触(了解)。接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接触得深,就是一种学习。在这里,对话一词是对接触方式的一种强调:大家平等地与对象物、与师生、与自己相互间真诚交流。对话意味者姿态的平等,有所应对:即有所思考,有所体会,有所言说,有所生成。这互动之中,正如在《论对话》一书的译序中所说“谈(对话)的本质在于它关心的是真正的真理所在……每个人都认真地倾听他人的意见和想法,每个人也都能彻底地表达出他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想法和看法,然后让不同的观点和意见之间彼此碰撞、激荡、交融,从而让真理脱颖而出……实现最自由、最彻底、最无拘无束的交流和沟通,在谈话(对话)过程中去探索和发现真知与灼见。”
这是一个理想的状态,是我们奋斗的课程目标。要让学生真正做到这一点,我们还需要更多的努力,更多地培养学生的阅读、倾听、理解、尊重,只有训练有素,才会迎来这个充满和谐的自由而开放的课堂。

争论的焦点:对课程的认识。

兴趣点:如何根据学科创造课程?

精彩分享:我校的计算机课程。(未完,请期待)


附:我们的读书会靠什么支撑下去(部分)
我们的读书会靠什么支撑下去?行政命令是不行的,老师会流于形式。强调规则意识,可以解决一些问题,但无法触及阅读者得心灵。怎样的读书会才是最好的呢?
的确,我们是很忙,有很多的事要去做(特殊事件除外),要花费我们很多的精力,但为什么我们仍有那一部分老师能到来,还有比我们更忙的其他学校的老师呢?最后,我想,我们的读书会只有靠教师的觉悟可以长久的开展下去:
教育觉悟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靠老师们对作为事业的教育的纯朴的真爱。来参加读书会的老师们都有着这份良好的夙愿。这也是我们读书会之所以成立的基础。但这份真爱需要对教育的真切理解,需要对教育的恰切落实,这是一件看似平凡的工作,只有有心的人才会看到那靓丽的风景。
其二,就是对教育及其复杂现象的理解的渴求。学生是具体的,问题也是具体的,学生的成长过程更是具体的,在这一切的问题后面,有着各种复杂的因素,我们一时可能看不清楚,弄不明白,对这些问题答案的寻求,不断的思考,相互思维的碰撞,是我们源源不断地学习动力。
第三,就是要靠自己对理想的不懈坚持。我们读书会这条路,永远是开放的,永远是敞亮而风景优美的。我们的明亮的那方,不仅仅是学生的精神丰富的生活,还有我们自身价值的目标。大多教师认为,我们的目标是作一名研究型教师。的确,这个目标很不错,不过我个人认为,我们的目标是学者型教师。我也说不明白,只是觉得学者型教师更富有文化的积淀,更富有生命的活力,更富有人情的韵味。我想,这是我的目标。
当然,我们还可能存在具体的一些问题,但那只是一些内容的问题,而不是动力的问题,我相信,如果大家目标趋于一致,讨论话题就不是问题了。



《给教师的建议》讨论之一
教师的时间


20081229读书会记录(下午430545


中心发言人:唐柯:
记录:何昱娇
相对集中的问题:教师的时间(《给教师的建议》第235条)

《给教师的建议》第二条:
时间很紧。
7页第三段:每位老师每上完一节或者听完一节,都有收获,也算是一节备课。
对数学课来说,应该读哪类书?“数量可以转化为质量”,联想到自己是新教师时,只停留在文字上;时间长了,体会就深刻些了。例如上课时不会花很多时间背教案,更多的就是在关注学生身上。
有经验的老师,需要时间夯实基础。

讨论要点简记:
邱校长:第二条无明确的答案。强调的教师读书的重要性,第三条是否是第二条的回答。
(针对学科的书籍有哪些?)名师设计丰富,要阅读其背后隐藏着什么,为什么?

要了解学科专业著作有哪些?哪一种比较适合自己当前的情况?

吴唯玉:课堂上,老师得主要精力不在教材上,而在学生身上(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
刘贤昌:用更多的时间来阅读、积累,更加丰富了自己的思维以及材料,实际上是节约了备课时间。

所有教师都应阅读共同的书籍:儿童心理学、教育学、基本的人文科学。

罗开容:名师教学设计。希望找到能够指导教学的,层次较高的著作。可以读大纲以及对大纲的解读等。

燕:有效性在于阅读习惯。

廖衍薇:实际上是时间怎样用得更有效(如何促进教师的效率)?

柯:听课、评课就是备课时间。



《给教师的建议》第三条:
教会儿童学习,是我们一直都在坚持的工作。
数学教学中,图片与文字,教材复杂。学生符合阅读这些内容?
好动与个体差异。

讨论要点简记:
邱校长:阅读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吴唯玉:读题习惯与能力问题。
刘贤昌:语文、数学老师对各自学科阅读能力的培养。

思考一:在数学课上如何培养学生阅读、思考的能力(
数学阅读能力的分析与研究)?


数学课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锐度不高;找不到相关信息;无法从整体上把握事物之间的关系。


玲:在阅读时,学生无语感,大脑里没有存留相关的信息。

何昱娇:点与面的关系。阅读是“面”,逻辑是“点”。


《给教师的建议》第五条:
两套教学大纲
不是很实用。
比如:“这里所说的"关键",就是指反映本门学科特点的、重要的结论和概括、公式、规则、定理和规律性。在有经验的教师那里,学生都备有专门的本子,用来抄录那些必须熟记和牢固地保持在记忆里的材料。”
校本教材几乎没有。
把握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才是最重要的。
18页怎样辅导后进生阅读?
家长签字的问题!

讨论要点简记:
邱校长: 16页“我在自己的实际工作中始终把握住两套教学大纲:第一套大纲是指学生必须熟记和保持在记忆里的材料;第二套大纲是指课外阅读和其他的资料来源。”还是回到教学资源问题上来了。
我们缺乏这些学科阅读材料。
吴唯玉:
刘贤昌:
训练是播种、阅读是耕地。


有时这两者无明显的区分。


起初,我们对故事的理解或许是一些情节、人物、结局,但随着阅历的增加,故事往往成为一种潜在的对人影响的东西。

罗开容:

燕:坚持讲故事。学生的阅读与听故事就好比给杯子灌水,写作是水灌满后溢出来的东西。没有听与读,就无法写作,就是这个道理。

廖衍薇:数学以趣味的方式展开,要符合儿童的审美与兴趣。只有这样才会吸引学生的兴趣。
陈斌彬:

柯:我们家长对孩子的阅读引导不是很在意。阅读成为了一个问题。


玲:

何昱娇:

军:家长的配合,家长签字是为了什么?

这是一个还可以讨论的问题。

云:也许有不喜欢读书的娃娃,但绝对不可能有不喜欢听故事的娃娃。



低段娃娃十五分钟,享受阅读。



持续阅读。默读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有些家长就坚持给娃娃讲故事。例如:杨可心:阅读时间变成了家长对孩子的奖励。学生渴望阅读,这样,阅读变成了自己的需要,内心渴求阅读。



娃娃学到新知识,会觉得新鲜,原来我这么多都不知道,会觉得很受挫。



阅读让娃娃思想很丰富。


小结(刘贤昌):

教师的时间的充裕,只能靠长时间的积累知识。只有有着广泛的准备、充实与丰富,才能有更多的空余时间。这仿佛是一个悖论,教师一方面要大量的阅读与思考,会耗去很多时间,但另一方面,也只有靠这种努力,才能节约时间,备课的时间才会更少,课堂上关注学生的时间才会更多,课堂才更有效。这也为后面的老师节约了时间。


学生也只有靠更广泛地阅读,才有更丰富的思维,学习和阅读能力才更高,才会有更多的时间。在学生的阅读、思维以及对问题的敏锐,学习才不会落后,以后的学习才更轻松。从时间上讲,他才会有更多的时间可以自由支配。


教师要在自己的专业上积累,要在教育技巧上修炼,有着纯熟的艺术,才会得出学生的有效时间。


读什么,怎么读,目的是什么,都是大问题

四川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
刘贤昌



今年,在新教育理念的引领下,我们学校成立了教师专业阅读共同体、儿童课程共同体,参与的教师近30位。老师们参与的积极性也比较高,取得了较为可喜的成绩。
但是,我也很为难。因为我们在讨论的时候,有些观点我并不是很认同,我会提出自己的观点,甚至有时是直接反对。

就说最近关于儿童阅读的讨论吧。我反对两种认识:
其一,有老师提出,他们在让儿童阅读的时候,比较注重孩子的阅读检测,对词句的理解,有点像考试的习题。
注重孩子的阅读理解是对的,我反对的是这种过于任务性、过于功利性的去读。这种功利性的阅读对于考试来讲可能是有利的,对于学生的理解也还是有一定的作用。这有点像做阅读理解题,只不过文章比较长而已。但是,这种阅读会消退孩子阅读的积极性,孩子对阅读意义的认识会有偏颇,长久会让孩子失去阅读的兴趣。这不是阅读意义上的阅读,不是基于心灵对话意义上的阅读,也不是一种对于人生熏陶的阅读,而是一种带着镣铐的阅读。一旦学生丢掉镣铐,他们就不知道什么是阅读,也不会去阅读。
我们的阅读是需要理解的,其目的是什么,怎么达到这种目的,我想,这是一个急需深入认识的问题。
其二,有老师提出,儿童的阅读什么是不重要的,关键是看怎么阅读。
说实话,对于小学、初高中学生而言,我是有异议的。我提倡的读古今中外的经典,但不是没有限度的。要注意,读得是经典。对于孩子而言,我们需要一种正面而积极的引导。在这个阶段,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有限,对好坏的辨别有一定的局限。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学生的阅读书籍,因为他们的人格正在形成,而文化(书籍)正是影响人格的重要因素。那些不好的书籍,会把人引向歧途。特别是对于低段孩子来说,他们的语言风格、对生活的态度、对待世界的认识、对于人生的意义都在形成中,所以,熏陶就不得不有所讲究。
还有,一篇篇的阅读理解,再加上一道道习题,就我个人的理解,这绝不是阅读,到可以算作对阅读能力的一种检测,但不是阅读的能力培养方式,更不是阅读的目的,至多是一些答题技巧而已。此外,背诵一些古诗名言,这背,而不是读。即使是阅读,它的阅读方式也是很有讲究的……

08年读书会最后一次交流材料


                          四川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
刘贤昌


交流主题一:
1、回顾《静悄悄的革命》一书,谈自己从中得到的一点启发和由此启发所展开的教育案例。

《静悄悄的革命》一书是值得反复读反复思考的好书,其语言文字明白易晓,观点朴实而真切。同时,很多观点也是很富有启发性。这里仅举其一,例如《静悄悄的革命》第23页:
“我认为文学的教学变成谈话的教学是有问题的。即是说,很多教学都是按这种模式进行的,开头教教科书的时候仅仅只是读,其后则以发言和问答来结束。这样一来,由于学生的一个个发言不可能与教科书的语言呼应,容易造成学生的想法或意见分散,于是教师就想把一个个发言的内容加以确认。就学生来说,也不会不想得到教师的评价、肯定或确认吧。”这个意见是阅读教学中的根本问题。接着,又有教师指出:“完全有同感,作为阅读教学,在一节课里面,能让学生多少次与教科书的语言发生新鲜的接触,这是决定教学成败的事,很有必要返回到阅读教科书中去,一节课中若干次反复地阅读。”

这一段文字,对语文教师来讲,真可谓是真知卓见。回想我们的文学教学,很多时候都是“开头教教科书的时候仅仅只是读,其后则以发言和问答来结束”。课堂上,老师对学生而言,大多时候都是“教师就想把一个个发言的内容加以确认”,以便检查学生的理解情况。而文学教学,应该是“在一节课里面,能让学生多少次与教科书的语言发生新鲜的接触……很有必要返回到阅读教科书中去,一节课中若干次反复地阅读”,“这是决定教学成败的事”。
从这段文字来看,文学教学决定成败的秘诀有三:
其一,学生“若干次反复地阅读”。
这让我们想起课堂中的“读”。我们也认识到读的重要性(理解内容、体会情感、培养语感、人生熏陶)。那怎么读呢?怎样的读才是“新鲜的接触”?
我们对于课堂中的读有三个层次,包括基本层次(读正确、读通顺),理解层次(带着问题读,读明白意思,读出感情),个性层次(个人经验,自我感悟)。
案例,低段儿童诗的教学。(略)
其二,“多次与教科书的语言发生新鲜的接触”。又该如何促进学生多次对教科书进行“新鲜的接触”?
读只是与文本接触最主要的方式之一。老师怎么来展开文本,以怎样的方式让学生深入文本,也是值得研究的。当然,有讲授法,有对话法等其他方法。
提问法是个很重要的方法。但对问题的生成(如何提问、在何处提问),问题的生长点(对问题的精到设计以及问题与课文的结合点);问题的解读途径(对所提出的问题如何去解决,课堂里问题解决中生成了什么),问题的整合因素(如何从整体问题到部分问题再到整体的问题),这都是问题。
案例《为人民服务》一文的教法。(略)
其三,课堂交流或是对话需要“与教科书的语言呼应”。
这里的问题是我们怎样引导学生的思维与言语和教科书的语言相呼应?这里最主要的是所讲的内容,语言的风格以及表达的方式。只有这三方面的有效结合,才会有着更为全面的文学熏陶。其中,最好的方式就是角色朗读或课本剧中的语言。
案例《唯一的听众》(略)

交流主题二:
2、你准备用《给教师的建议》的哪一条作为自己下期的努力目标。

第62条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讲到:
“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这就是教师点燃起来的勤学好问、渴求知识的火焰。只有教师才有可能向儿童揭示出:思考,这是多么美好、诱人而富有趣味的事。只有当教师给学生带来思考,在思考中表现自己,用思考来指挥学生,用思考来使学生折服和钦佩的时候,他才能成为年轻的心灵的征服者、教育者和指导者。那种热爱自己的事业而又善于思考的教师,才有力量使教室里保持肃静,使儿童特别是少年和青年用心地倾听他的每一句话,才有力量激发学生的良心和羞耻心,这种力量才是一种无可争议的威信。而那些没有什么东西好讲,学生也感觉出他没有什么丰富的思想宝藏的教师,确实是很可怜的。我们依靠思考,也只有依靠思考,才能驾驭年轻的心灵。我们的思考能点燃学生的学习愿望。我们的思考能激发学生对书籍的不可遏止的向往。”

努力的方式:
1、引导并鼓励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进行思考,得出自己的结论。
2、对所读的课内外书籍中的人物或角色进行独立思考和公开讨论,多问为什么。
3、继续开展“为什么课”活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快乐中。
4、对班级中勤于思考的学生进行表扬,鼓励其他同学积极思考。

合作性同事关系的建立
四川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
吴唯玉

读佐藤学先生的《静悄悄的革命》,确实受益非浅。
关于“合作性同事”,佐藤学先生是这样描述的:“只有教师之间彼此敞开教室的大门,每个教师都作为教育专家而共同构建一种互相促进学习的“合作性同事”关系,学校的改变才有可能。”

“要改变一所学校,需要不断开展教研活动,让教师们敞开教室的大门,进行相互评论,除此以外,别无他法。” “要让学校转变,至少需要三年。第一年,在学校里建立起教师间公开授课情况的校内教研体制;第二年,提高研讨会的质量,以授课方式和教研活动为中心,重新建构学校的内部组织、机构;第三年,以学生和教师有目共睹的转变为依据,把新的授课方式和课程设置正式固定下来。通过如此三年的教研活动,学校就可能成为一所像样的学校了。”改变学校的第一步,就是在校内建立所有教师一年一次的,在同事面前上公开课的体制。只有教师间彼此敞开教室的大门,建立起“合作性同事关系”,学校的改变才有可能。如果教师间的团结、合作意识淡薄,每个教师都孤立的状态下开展自已的工作,学校的改革是不可能实现的。

究竟为什么所有的教师向同事敞开教室大门都如此之难呢?佐藤学先生写到:开放教室、实施观摩教学很难的原因:1、教师不想在同事面前暴露自己的弱点,不愿意自已的工作方式被别人指手画脚。2、教师文化中也存在问题:即每个教师都不愿意听到别人批评自已的工作,希望自已的工作能得到别人百分之百的肯定。3、学校培训、教师研究活动的实施方法存在问题。4、教研方法存在问题。佐藤学先生入木三分地指出:让所有的教师至少上一次公开课,是为了把许多陋习(对自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闭而不谈,却无所顾忌地批判别人的陋习;没有自已的研究课题,只知道按上边的指示行动的陋习;不愿意被别人在背后指点,用坚实的盔甲把自已严密地包裹起来的陋习;只认可自已的行为方式,而不肯向别的老师虚心学习的陋习等等)一一清除、克服。让所有的教师超越自己,构筑起和同为实践者的同事们的团结合作关系,这正是所有学校改革的前提。读到此处,我对照自已,确实,分析得入木三分,要进行学校改革,每一个教师都应超越自已,克服自身陋习,和同事建立合作的、团结的同事关系,才能实现学校、教师、学生发展的多赢。
那如何建立合作性同事关系呢?
同年级教师之间的合作。同一年级组的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注意互相合作,合作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针对教育教学问题进行讨论、可以共享课程资源,可以互相听课、评课,还可以交换班级进行教学,即时帮助解决教学中的疑难问题。
跨年级教师之间的合作。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同年级的教师也需要互相合作,经常进行沟通交流。年级不同,所接触的学生各方面的水平和能力不同,教师的发展也会有所不同,通过合作交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从而不断改进课程并提高自己,获得较快的专业发展。
跨学校教师之间的合作。每个学校都会有自己教育教学上的特色,每个学校的教师所处环境不同,理念也会有所不同,跨越学校之间的界线,经常开展交流研讨活动,牵手共进。
相同学科教师之间的合作。相同学科的教师往往更有共同语言,要在专业成长过程中取得进步,必须加强同一学科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团体力量,共同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的合作。要注意不同学科教师间的合作,加强学科的整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在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这一点显得尤其重要。
开放课堂,开展互听互评活动。开放课堂,互相观摩教学、互相学习、互相批评。同一备课小组的老师之间可以互相听课、评课;不同备课组的教师之间要注意横向学习;骨干教师要开放课堂,随时欢迎教师听课学习,同时也要经常走进青年教师的课堂,指导教学实践。这样才能使自己的专业视野更加宽广,进而扩充个人的专业实践理论的内涵。


2008-11-20



川师大附校教师读书会学期小结

一、依次用一个词介绍自己。
二、谈读书的启发和案例

刘贤昌:有时间再读这本书。
(1)、反复地读。

案例:低段儿童诗的教学。反复吟诵这首诗,把自己的体会情感融入到读的过程中

(2)、多次与教科书的语言进行新鲜的接触。
方法如讲授法、对话法、提问法等。对课文问题的设计,在何处提问,问题的解读途径。问题的整合因素:
(3)、课堂交流与对话需要与教科书的语言相呼应。
语言的风格,比如说仿写,不仅仅是句式,还有续写的内容一致。
案例:《唯一的听众》,让班上的孩子给老人写信。
2、你准备用哪一条作为自己下学期的目标

书上的62页,让孩子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要考虑下期怎样调动学生。

寒假作业:关注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作出判断。培养学生发现、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班上下学期买了很多书,对书中的角色进行思考,讨论。

廖衍薇:
《静悄悄的革命》用沙盘游戏建立学习的关系

准备游戏设施,动员了家长。刚开始一个月,孩子们三人一组,五分钟时间里轮流在沙盘中放置玩偶,……三人互相欣赏对方。摆放玩偶时孩子们最开心,自己建立喜欢的世界,但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状况,、争论,老师引导学生包容对方,学会协作。编故事环节:有的学生放弃这个机会,老师鼓励他,全班给与支持,并写下故事,作为作业。一个月后,孩子们的世界里有爱与合作,矛盾、争论少了,很自然的赞赏或回应同伴的赞赏。

《 给教师建议》后进生,作业改革。布置作业,分层,怎样让他觉得作业有趣,容易。


燕:



我的声音比较小,进行倾听训练,表达能力提高了,教学效率也提升了。

《教师的建议》推荐第一条:没有抽象的学生。


提高工作效率。



云:


《静悄悄的革命》一个非常优秀的学生,讨厌写XX卡,一直没有倾听过他,为什么不愿意写作文。学生说:写XX卡,妈妈说在记流水账,老师也是这样。重新去看了对他的评语,确实少了感情。如果充分交流,倾听与尊重,应该要好些。

《给教师建议》目标是19条,阅读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
段。

陈斌彬:
《静悄悄的革命》培养倾听习惯。孩子过分活跃。每件事要求很明确有利于培养倾听习惯。润泽的教室的构建,孩子的自制力不强。利用轻音乐来控制儿童的声音和调控纪律。
《给教师建议》谈谈对"后进生"的工作,亲子共读开展得非常好。

欧圆圆:


对孩子兴趣的培养,要尊重他们的个人意愿,家长也不要去相互比较。学前的教育无定论。这学期最重视和家长的沟通。孩子的问题几乎都出在家庭里。孩子的习惯大部分都与家庭有关。要真正的学会爱孩子。


《给教师建议》22条,让学生热爱你的学科。



柯:

《静悄悄的革命》教师集中精力进行量体裁衣。这学期在检查学生作业时,要特别去看看有哪些不一样的方法。
下学期的目标《给教师建议》17条教给学生观察。

吴唯玉:
99页。
孩子读言情小说的事。开展辩论会。

金荣川:


让学生有他最想做的事。


罗开容:

《给教师建议》应对和倾听。目标是第六条谈谈对后进生的工作。



玲:


《给教师建议》,以倾听为中心。到高段后,发言的孩子很少。是他没听还

是听了不想发言。孩子回答:我们在等老师的准确的答案。我后来就思考:其他孩子并未倾听。他们不习惯同伴间的相互倾听。“主体性的假象”。比如考察古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有的孩子答案很好,但是评分标准却很死板。有时候你要应对的不是孩子。


军:

《给教师建议》课程标准是要求每学期有四次综合实践活动。每个学生以个体的形式单独交流资料,比如,在学习海底世界的时候,查阅资料,根据单元安排还以小组为单位制作小报,虽然很简单,但是孩子都有成功感,主体性得以体现。孩子们希望老师多组织此类的活动。思考的问题:丰富性问题,怎样让孩子体验不同。
《给教师建议》48条,要思考,不要死记。家长反应有些东西不能灵活的反映出来。从孩子的古诗考试来看,六年级记不住二年级和四年级学过的古诗。

何昱娇:
《静悄悄的革命》让我看到了很生动的课堂。这学期我教学的重点就在于构建这种润泽的教室。我们与学生的交流时间非常少,在课堂上只有少数时间来诉说,一般来说,对我们这种操作课,不是特别重要的地方一般是不会讲授理论知识的,当然,这就要求学生下意识的倾听。我尽量用比较幽默的语言来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兴趣,能持续一定的时间。
长期任务就是《给教师建议》22条,让学生热爱你的学科。并且能一直持续下去。这是个长期任务。除了幽默风趣的语言,课堂教学形式还要多样。我们学科教学看似复杂其实很简单。复杂在于种类多,资源丰富;简单在于原理几乎一致,掌握了方法你就能随心所欲的操作、创作。越简单对老师教学的挑战越大。

邱校长:
《给教师建议》,给新参加工作的老师的建议。走出了教师专业化的第一步,读自己学科教学方面的书和跟孩子们生活相关的书籍和儿童心理学方面的书籍。

《静悄悄的革命》构建润泽的教室。母性之爱和父性之爱。我的教室很润泽,但是不知教学是否高效。低段案例:孩子的心理特点:希望给父母出乎意料的快乐。十二首儿歌,装入信封,爸爸妈妈可以飞到天花板上。


刘贤昌:总结。
请贴主题贴。1-55条。读书笔记2篇。
下期,交流目标实现的情况。
3#
 楼主| 发表于 2012-8-7 09:39:38 | 只看该作者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笔记三

学生的思维、思考与能力


                                                    四川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     刘贤昌


现代的教育,我们有很多的教师已经脱离了那种“刀耕火种”的蛮荒时代,开始有意识地去认识学生、去研究学生,做一名研究型教师。不过,这样刻意“有意识”的去做的老师仍不是教师群体的主流,很多的老师都只是一种凭经验去做。对学生需要深入认识的方面很多,例如对学生的思维品质的认识与研究就是每一位老师应该去做的。在具体情境中,一个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及思考能力是检验教育教学最好的工具之一。影响学生的因素有很多,不过,介绍儿童思维品质的书籍会涉及教育人类学、儿童心理学、教育学以及文化对人格的影响之类的研究。
这方面的内容,《给教师的建议》也有很多专门或零星的叙述,也是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例如此书第55条:
逐步养成儿童从事紧张的创造性脑力劳动的习惯
儿童在入学以前,是处在大自然、游戏、美、音乐、幻想、创造的一个迷人世界的包围之中。(画横线为原文)
(自按:可惜我们的学生是在“钢筋混泥土”以及父辈的“柔情蜜意”之中长大,而不是“处在大自然、游戏、美、音乐、幻想、创造的一个迷人世界的包围之中”)。
当他们入学以后,我们切不可总是把他们关在教室里,跟那个世界相隔绝。在学校生活的最初几个月和头几年里,学习不应当变成学生活动的单一项目。只有当教师把儿童以前有过的那些欢乐慷慨地向他们敞开的时候,儿童才能热爱学校。
(可惜,我们的学生一旦进入学校,就进入了一个更加封闭更多地竞争的世界。)
应当使儿童懂得脑力劳动的真正的本质,那就是:要努力地开动脑筋,要深入地钻到事物、事实、现象的各种各样的复杂而微妙的关系、细节和矛盾中去。无论如何不要让学生感到一切都轻而易举,不知道什么叫做困难
(可惜,我们的教育给予学生什么。)
如果一开学就马上强制他们每天在教室里学习4个小时,那么这种在将来对他们从事脑力劳动很有利的环境,反而会损害儿童的健康。在开学后的最初几周里,我逐渐地引导孩子们进入新的生活。在九月里,我们每天待在教室里的时间不超过40分钟,十月里不超过2小时。这些时间是用来学习识字和算术的。其余的2个小时,我们都在户外度过。孩子们急不可耐地期待着“真正的上课”——他们是这样称呼在教室里的学习的。我很高兴看到孩子们有这种愿望,同时在心里自言自语:"孩子们啊,你们哪里知道,此刻跟你们同年龄的孩子,正在气闷的教室里累得精疲力竭,一心盼望着下课的铃声呢……”
(我们的孩子一上学就必须在学校至少8个小时,也没有多少乐趣可言,所以说,我们的孩子在学校丢失的不仅仅是活力,更多的是人的灵性。)
这是刚入学的情形。在学校里,学会学校学习后,教师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第62条):
有一种可怕的危险--这就是学生坐在课桌后面而无所事事,每天6小时无所事事,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地无所事事。这样会使一个人走入歧途,在道德上败坏下去。无论是学生生产队也好,教学工厂也好,学校试验园地也好,无论什么都无法弥补在一个主要领域里荒废了的东西。这个主要领域就是思考,人应当首先在思考领域里成为劳动者。
怎样才能使紧张的、愉快的脑力劳动在学校里占统治地位呢?关于这一点可以写出厚厚的一本书,这本书在教师来说像空气一样需要。而现在我只想说说主要的意思。许多学校和教师的真正可怕的失误,就是他们把学生的主要力量用到消极地掌握知识上去了--这就是让学生记忆教师讲过的现成的东西,死背教科书。固然,学校里完全不要识记和背诵是不行的,但是这种脑力活动应当占居第二位。一个人到学校里来上学,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而主要的还是为了变得更聪明(可是多么遗憾,许多教师常常忘记了这一点!),因此,他的主要的智慧努力就不应当用到记忆上,而应当用到思考上去。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
爱因斯坦说过,我们体验到的一种最美好、最深刻的情感,就是探索奥秘的感觉;谁缺乏这种情感,他就丧失了在心灵的神圣的颤栗中如痴如醉的能力,他就可以被人们认为是个死人。但是,我们还常常会看到那些被无力胜任的死抠功课的苦役折磨着的活死人。
我们的学校在很多时候就是“死抠功课的苦役折磨着的活死人”的场所。有些教师还以此作为炫耀。)
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这才是应当在学生面前展示的生活中最美好的事物!也应当向教师指明这个方向。那么,怎样才能使思考的活动在学校里占据统治地位,怎样才能使思考、认识、发现、理解和求知的需要,成为一个人的最主要的精神需要呢?
这里就需要使用教师的智慧。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都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只有教师的思想才有可能去点燃它。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这就是教师点燃起来的勤学好问、渴求知识的火焰。只有教师才有可能向儿童揭示出:思考,这是多么美好、诱人而富有趣味的事。只有当教师给学生带来思考,在思考中表现自己,用思考来指挥学生,用思考来使学生折服和钦佩的时候,他才能成为年轻的心灵的征服者、教育者和指导者。那种热爱自己的事业而又善于思考的教师,才有力量使教室里保持肃静,使儿童特别是少年和青年用心地倾听他的每一句话,才有力量激发学生的良心和羞耻心,这种力量才是一种无可争议的威信。而那些没有什么东西好讲,学生也感觉出他没有什么丰富的思想宝藏的教师,确实是很可怜的。我们依靠思考,也只有依靠思考,才能驾驭年轻的心灵。我们的思考能点燃学生的学习愿望。我们的思考能激发学生对书籍的不可遏止的向往。
必须使学习有明确的目的性。我在学校里工作了35年,而直到20年前我才明白,在课堂上要做两件事:
第一,要教给学生一定范围的知识;
第二,要使学生变得越来越聪明。
(可惜,我们的考试往往违背这种基本的目的。)
如果达不到这两件事的和谐,就会使学生的学习变成一种苦役。必须进行一些专门的工作来使儿童变得更聪明。不能认为:既然学生在掌握知识,他自然就变得更聪明了。这一切远不是这么简单的。
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就是你首先要把自己培养成思考者,你才能体会和认识到学习是一种幸福,是一种智力活动。
(我们的学生不是思考者,即使是,又有多大的成分是教师的努力呢?)
多年的教育工作经验使我深信,一个年幼的人到学校里来上学,为的是走出校门时成为一个有教养的、受过教育的人,而他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才能成为一个好奇的、爱钻研的和勤奋的学生,就是他要善于思考,他的生活和思想要在某种程度上脱离开他在课堂上所学的那些东西,--这种独立性是相对而言的,事实上,只有开展与课堂上所学的东西没有直接联系的丰富的思维活动,才能为在课堂上的顺利学习打好基础。
正因为这样,我们学校里才非常注意,不要把学习局限在教室的四堵墙壁里,不要机械地把事实和规则从教师的头脑里搬运到学生的头脑里。
(这正是我们的现实:把学习局限在教室的四堵墙壁里,机械地把事实和规则从教师的头脑里搬运到学生的头脑里。)
在人的智力发展中,以现成的形式装入头脑的东西跟借助独立思考而获得和确立的东西之间的相互关系,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智慧的、受到思考和好奇心鼓舞的劳动,——这是能浮载思考的大船的深水。智慧的双手能创造智慧的头脑。当一个年幼的人不是作为冷漠的旁观者,而是作为劳动者,发现了许许多多个"为什么",并且通过思考、观察和动手而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时,在他身上就会像由火花燃成火焰一样,产生独立的思考。
(我们的学生有多少这样的乐趣与体会?这是一个让我们脸红的问题。)
在紧张地思考这些问题中的每一个问题时,你的思想一会儿从这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反复地进行许多次。用成年人的话来说,这就是从各个方面来研究一个事物。在这个过程中,你就是在学习“在观察中思考和在思考中观察”,——思维训练的意义就在于此,你借助这种思维训练就比较容易理解课堂上所讲授的科学基础知识。
你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而没有兴趣就没有发现的乐趣,就没有才能和爱好,就没有活的灵魂,就没有人的个性。
(我们的学校,除去一些零星的鼓励学生的兴趣外,什么也没有做啊!真是可悲的教育。)

仅从这些文字,我们可以看出在学生心中有着思维的种子,积极思考的热情。老师的任务就是要开展各种有趣的活动,激发学生的这种热情,培养他们的观察力,进而揭示思考的乐趣与意义去赢得学生的心灵。用独立思考的方式把学生带到事物的面前,根据他们各自的兴趣以及好奇心,认真观察,在发现中进一步完善自己的兴趣,历练自己活的灵魂,最终形成自己的个性。
下学期,可以在更细的方面完成下列工作:
1、利用符合学生思维年龄特点的一些社会事件,引导并鼓励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进行思考,得出自己的结论。也可以据此形成特色小组。
2、对所读的课内外书籍中的人物或角色进行独立思考和公开讨论,多问为什么。
3、继续开展“为什么课”活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快乐中。
4、对班级中勤于思考的学生进行表扬,鼓励其他同学积极思考。
5、向学生征集关于思考的话题,形成“问题小组”。
4#
 楼主| 发表于 2012-8-7 09:41:33 | 只看该作者
对“让学生进行独立的脑力劳动——研究性学习法”的理解
——《给教师的建议》第65条

四川师范大学附属试验学校 刘贤昌
原文

1、学生并未意识到他们对教材究竟是懂了还是没懂,因为教师在讲课开始的时候就没有使学生明确地认识到:究竟什么是必须理解的,在学习该教材的思维过程中究竟要达到什么目的。要使思维、思考成为名副其实的脑力劳动,那就必须使思维有明确的目的性,也就是说,要使它具有解决任务的性质。教师越是善于给学生的思维活动赋予一种解决任务的性质,那么他们的智慧力量就越加积极地投入这种活动,障碍和困难就暴露得越加明显,从而使脑力劳动成为一种克服困难的过程……他们认为把教材讲解得越明白易懂,儿童的疑问就会越少,学生对知识就会学得越深刻……事实的确如此,因为那位女教师在整整4年里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不让他们碰到困难,所以他们事实上并没有学会积极地思考。
理解:对于教材的懂还是没懂,是基于一定的具体的问题,不存在空泛的懂还是没懂,这是第一要明确的。其次,对于教材的理解要有明确的目标或是问题,也就是要有一定的方向性,带着这种解决任务性质的问题,让学生积极投入这项活动,通过自己的思考与探索,得出结论,是比较合适的做法,学生既掌握了内容,又培养了能力。第三,教师“把教材讲解得越明白易懂,儿童的疑问就会越少,学生对知识就会学得越深刻”这种思想是肤浅的,这种知识不牢固,也没有让学生“会积极地思考。”

原文
2、他们对学生的关心首先表现为:让学生先把他们将要克服什么困难弄清楚,并且不仅把注意力,而且把意志力都集中在克服这种困难上去。有经验的教师明确地认识到,所谓详细讲解某一种现象、事件或规律性,就是教师不仅要向学生揭示教材的实质,而且要教会学生思考,使他们也能够独立地、依靠自己的努力做出同样详细的解释。
理解:解决的策略:让学生对要克服的困难(目标的明确),注意力、意志力投入(专注程度),独立揭示教材的实质,作出同样的解释(理解)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教师的任务在于鼓励学生的积极参与,调动情感和智力,辅助学生的揭示出教材的实质。

原文
3、由具体的感性的表象向抽象(概念、判断、推理)的过渡,是促使学生开展积极的脑力劳动的十分重要的因素,而这一点在小学特别重要,因为这个年龄期正是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即逻辑思维迅猛过渡的时期……优秀的数学教师们总是力求让学生看出抽象跟现实存在的具体事物和现象之间的联系。
理解:“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即逻辑思维过渡的时期”,教师应该做的工作是“力求让学生看出抽象跟现实存在的具体事物和现象之间的联系”。可悲的是,我们的教育不是在积极推进这种联系,而是在不择手段地切断这种联系。

原文
4、在优秀教师那里,学生学习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他们对学习的对象采取研究的态度。教师并不把现成的结论、对某一定理的正确性的证明告诉学生……学生通过实践(就这个词的狭义来说,就是对事实和现象进行直接观察,同时也通过间接的思维)去证明一个解释和推翻另一个解释。在这种情况下,知识就不是消极地掌握的,而是去获取的,即靠积极的努力去获得的。因此,这种知识就能变成信念,学生也会非常珍视它们。
5、研究性的学习法在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中都可运用。儿童在分析某种现象时在多大程度上积极地表现了智慧的努力,不仅决定着知识的深度,而且决定着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知识的能力。在这种课上,我们看到学生在从事真正的脑力劳动:他们深入思考地分析活的语言现象(语文课),进行比较和对比,自觉地努力去克服困难(这时的困难已经形成明确的待解决的问题)。在这样的脑力劳动过程中所获取的知识,能在记忆中保持得更加牢固和深刻,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能使学生养成一种在日后实践中更完善地运用这些知识的志向。
理解:要注意,“对学习的对象采取研究的态度”,而不是“讲解得十分地明白”。其方法是:让学生通过实践积极地去证明,去获取,让知识成为自己的信念,最终获取结果。这种结果所能达到的高度,取决于努力时的智慧,知识的深度以及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平日那种降低困难难度的做法是有待于探讨的,其知识的牢固程度以及深度的有效性是值得怀疑的。

原文
6、教师的任务在于:使学生对理解的和不理解的东西的实质有极清晰的认识,使他们感到不解决这个问题就不得安心,而解决这个问题是一种诱人的、饶有兴味的劳动。经常有这样的情况,就是在所提出的几种假说中,没有一种假说能得到证明,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所学教材的兴味反而更加强烈了。一旦教师在这时帮助学生提出一种最可靠的假说时,他们就会惊奇地想到:原来这是很明显的事,可是我们自己怎么就没有想到呢?学生有了这样的思想准备,许多事实就会显得极其易见而鲜明,并且能被学生牢记不忘。甚至当时学习这些事实时所发生的具体情境,也会留在他们的记忆里。
7、如果学生在分析的过程中,依靠自己的独立的智慧努力,而获得了一些能够概括大量事实、现象和事件的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就是极其宝贵的。然而,那些跟实践直接联系的知识(即跟劳动、征服自然力、集体中的相互关系等相联系的知识),在学生的精神发展中也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理解:教师的任务在于帮助学生明白理解和不理解的内容,在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提供一些假说以及事实所发生的具体情境而又毫不透露其中的答案,让学生“依靠自己的独立的智慧努力”,寻找出其间的联系而自己得出结论。并且,要对这种结论有着清晰而准确地描述。这是一门很高的艺术。

原文
8、对学生思维活动的观察表明,如果学生的抽象的概念、结论、判断是他们在研究和分析周围现实的过程中形成的,那么他们就能养成一种宝贵的脑力劳动的品质——即不仅通过直接观察而且以间接方式去研究、认识和探索事实和现象的能力。
9、如果概括性的结论不是从生活实践中抽取出来的,不是建立在分析事实的基础上的,那么识记和背诵它们的结果,就是学生并不能运用他们花了许多劳动而得来的知识。于是出现了一种荒诞的现象:学生的知识储备越多,往后的学习反而越困难。而如果概括性的结论不是死背硬记的,而是通过分析事实和现象有理解地抽取出来的,那么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学生的知识范围越广,学习起来就越容易。在学生第一次所接触的东西中,有许多用不着深入分析细节就可以理解,因为一些事实之间的新的相互联系,对他来说只不过是已经熟悉的某种概括性原理的某一方面的具体化而已。
理解:探究性学习所要达到的目的:学生获得了这种脑力劳动的品质:“不仅通过直接观察而且以间接方式去研究、认识和探索事实和现象的能力”时,避免了一种死记硬背或生吞活剥,也就可以实现“学生的知识范围越广,学习起来就越容易”。在生活中运用这种能力,是知识和能力的完美结合。





http://xnjyw.5d6d.net/thread-51102-1-1.html

==向四川师范大学附属学校的朋友们学习!!!


http://xnjyw.5d6d.net/thread-51410-1-1.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4-28 13:18 , Processed in 0.20920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