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43|回复: 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传说中的[黄埔]教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8-2 13:25: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传说中的[黄埔]教官






























































































2#
 楼主| 发表于 2012-8-2 13:28:10 | 只看该作者
吴思:这是生活也是游戏


  吴思的一部《潜规则》,让中国从此多了一个广为流传的动词兼名词,自2001年出版后一举成为国内新锐媒体的追捧对象,更引发了民众对历史的反思。今年,复旦大学出版社修订再版了这本书,习惯低调的吴思再次被引入人们的视野。然而很少有人知道,“潜规则”只是他思想的序幕。
  吴思词典
  潜规则、合法伤害权、血酬定律、元规则、官家主义……
  文/图 本报驻京记者 柳建云
  一身朴素随性的工人着装,让大多数人毫无蛛丝马迹去联想到他的职业身份,这是记者两次见到吴思时的同样印象。
  一种偏爱小馆子、饭后条件反射式要服务员打包的生活模式,是记者采访他时看到的场景。
  一处简陋寒碜的隐蔽办公室,连门前的标示牌都扭曲得无法识别,是他的栖身之所。
  一辆残缺破旧的二八式自行车,即便停在贼门前贼也不会惦记,是他的随行坐骑。
  头发花白,目光如炬;外表沧桑,身形稳健;不修边幅,气质超凡,这绝对是多数人看到和体会到的吴思印象。
  然而,他那张肃穆的脸,那副永远沉思的表情,以及那颗奔腾不止的心,都在告诉别人,眼前这个人有着一种区别于多数人的强大内心。
  吴思,《炎黄春秋》总编辑、《潜规则》作者、潜规则概念的提出者。多数人认识吴思自“潜规则”始,也往往从“潜规则”结束。然而,记者在与吴思的深刻交流中发现,“潜规则”只是揭幕词,在这背后,吴思正在酝酿着全新的历史认识架构。
  在《潜规则》中,吴思以记者的灵性和经验将技巧运用到了极致。在这部以二十多个有着共同点的不同朝代的历史故事中,吴思通过亦雅亦俗、亦庄亦谐的方式解读历史表象下隐藏在正式规则下、支配社会运行的不成文的规矩。
  作为一个为少数人了解、以思想见长却又身份特殊的人,对吴思的采访是困难的。近日,记者采访了他,试图走进了吴思的内心。
  棋手:
  “围棋其实是一种对现实世界的模仿:一是求生,二是求宝”
  认识吴思的人,大都知道吴思对围棋有很深的理解。
  “围棋,表面上表现得风平浪静,实际上却是刀光剑影,棋步进退瞬息间引发风云变幻,在双方的搏杀中,事前的预测和现实局势都在峰回路转地改变,围棋其实是一种对现实世界的模仿。”吴思说。
  在486的时代,吴思也玩过电脑游戏,并且耐心从盗版光盘中为各种游戏梳理分类。“其实无论是电脑游戏、围棋、扑克,乃至一切能吸引人们的把戏,都有着与人性相通的共同点。”吴思将它们概括为两点:一是求生,也就是所有生物的本能;二是寻宝,即追求稀缺资源、争夺地盘而进行的厮杀。
  “这是生活,也是游戏。”吴思说。
3#
 楼主| 发表于 2012-8-2 13:29:46 | 只看该作者
众说吴思  上世纪90年代,我与吴思形成了一个固定的交往模式,每次从双周讨论会出来,站在方庄的车站上,讨论一个小时问题。没讨论完,经常车来了也不上。通常是他提出观点,然后用故事论证,让我反驳他。就这样,我跟吴思抬杠抬了好几年。
  《潜规则》中的那些道理和古代官场上的例子,吴思差不多给我从酷暑讲到寒冬,从寒冬讲到酷暑。我当时并没有想到吴思会把这些话题系统化,形成一本书,而且是名著。
  印象最深的是,只要我往抽象里提炼问题和概念,他就打断,一定坚持还原成经验可理解的东西;坚持从常识中推导出公理,来推演那些元问题,也就是根子上的问题。
  这样讨论出来的东西,好处是推理实在,老百姓也能明白;但特别花时间,一个小时是不够讨论一个细节的。
  多年后,我对吴思说,你这种方法很像胡塞尔和孔子的现象学方法,西方叫本质直观,东方叫实事求是(或格物致知)。
  ——姜奇平,《互联网周刊》名誉主编
  我和吴思是在《农民日报》、《桥》杂志时的同事,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他总是喜欢背着一个很搞笑的军挎包,到处去寻找事实的真相。
  1988年我们去过一次大寨,去看一个集体主义的典型在分散模式的时代是怎么解决的。他跟一般记者不一样,除了事件本身的真相之外,还探究社会结构的真相。
  我对他的评价是“都市里的文化隐者”。他外表看起来很漠然,实际上心很热。吴思有很多朋友,但某种程度来讲是一个离群索居的人,他是很孤独的,他不是要解决个人的问题,而是要解决社会的问题。
  ——刘江波,触动传媒执行副总裁
  人物名片
  1957年生于北京。1978~1982年在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读书。毕业后分配到《农民日报》,曾任总编室副主任、群工部副主任、机动记者组记者。
  1993年,出任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桥》杂志社副社长兼中文版主编。1997年至今供职于《炎黄春秋》杂志,先后任执行主编、副社长、总编辑。
  著述在国内外引起广泛影响。曾获评为《新周刊》2004新锐榜“年度知识分子”。
  著有《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血酬定律:中国历史中的生存游戏》、《隐蔽的秩序》、《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修订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等作品。
  对话吴思
  正视潜规则
  遏制潜规则
  广州日报:在重修《潜规则》之际,作为作者,8年来反观和思考《潜规则》一书让你触动最大的是什么?
  吴思:那是一种没有遮蔽的透亮。它能够勇敢告诉世人,社会正在如何运行,让人们重拾正视现实和接受真相的心态。
  广州日报:你的潜台词是当前有很多人盲目活着?
  吴思:很多人处于见怪不怪,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脑袋被常规说法、习以为常的表达、似是而非的问题所占据了,并以此预测未来,作为决策依据。但这本书告诉人们,只要动点心思就能改变社会。
  广州日报:《潜规则》会不会让更多人产生一种对社会的悲观认识?
  吴思:这个问题可以有两种看法,以半瓶酒为例,乐观的人看来,还有半瓶,幸福地继续喝了几杯,而悲观的人会说,才剩半瓶了,少了好几杯。换在潜规则身上,乐观者认为,如此无奈的情况下,还有一半能顶到这,居然能保留一半的光明。悲观者认为,说的那么好,实际上一半都到不了,剩下一半还是黑暗的。
  我的语境和出发点是尽量中性、偏批判,重点是这个社会形势和前途是光明的,传统是美好的,社会是积极向上的。只有一半是黑的空的,还有一半好东西,这是人性正义良知支撑的一半。即便在批判的同时,我对潜规则仍报以理解。总之,《潜规则》中我的态度是采取一种偏消极,有批判性,貌似客观中立,充满同情理解的叙述方式。
  广州日报:有没想过普通老百姓看了《潜规则》会作何反应?
  吴思:如果这个老百姓刚步入社会不久,读了这部书,会觉得开眼了,哎哟,明白了,对他是有健康教育作用,少去了很多摸索。对于一名热血青年,看到这个会减少很多幻想,会少犯错误,不应轻信,对未来有好处。
  广州日报:如果把《潜规则》当作工具书,那么意义是什么?
  吴思:潜规则现象并非中医所渲染的歪风邪气那样不可捉摸,而是社会现实存在的深层病原菌,是可以进行利害计算和对付的。潜规则源自社会结构问题,了解它有助于使最终受压迫群体降低反抗成本,或使压迫者手中的工具被夺走,或让法律制度变得切实可行,实际上三者之中任一调整都将降低潜规则的生存空间。
  广州日报:最近强调要遏制官员用人的潜规则,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也有不少潜规则的案例,究竟什么让潜规则得以存在?
  吴思: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绝对导致腐败。古往今来的官民互动中,权力在遵守法度行使职责之外,仍存在剩余的创造财富或滥用的空间。在缺乏有效监督,及“有权不用过期浪费”的思想指导下,官员很容易出现淋漓尽致的谋权获利行为,于是出现了与正式规则偏离的潜规则现象。在比较近的未来,商人正将成为潜规则支配者。
4#
 楼主| 发表于 2012-8-2 13:35:12 | 只看该作者
王东成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文学硕士
  email: wang dong cheng49@163.com 主要讲授课程  《写作基础》、《文学概论》、《马/文论》、《当代中国文化与思潮》、
  《新闻理论》、《新闻评论与写作》、《文化素质专题》 教学理念  岁月无痕,为师有道。在教学相长的教师生涯中,努力以准确、丰富的知识,醇正、独特的思想,清洁、挺拔的精神,启迪学生的心智,帮助学生认识自身的缺失和潜力,产生对知识与思想的敬畏和热爱,对成人与
  成才的渴望和追求。



主要学术成果一、专著  1、生活与艺术人格·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
  2、阅读论稿(合著)·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
  3、三国演义之谜(合著)·北京:华龄出版社,1995
  4、新编写作学(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二、 论文  发表论文(含评论)数十篇,近年的主要有:
  1、我们需要良知与理性·当代中国研究,2002年第1期
  2、青年干部的文化素质(光盘)·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音像出版社,2002年9月
  3、启蒙与爱国·中国经济时报,2001年9月28日
  4、1968年和1978年别样的青春·中外少年,2001年第8期
  5、略论文化素质的价值、内涵及其建构·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0年第3 期
  6、这是一个优美的阙口·中国青年研究,1999年第5 期
  7、言必称十七年与言必称传统·科技智囊,1999年第1期
  8、真不希望这仅仅是一个梦·中国合作新报,1999年12月23日
  9、最重要的是艺术良心·视点,1998年第3期
  10、有话好好说·电视研究,1998年第8期
  11、我们的创造精神哪里去了·北京观察,1998年第12期
  12、重要的是清醒·方法,1997年第2期
  13、人生的滑铁卢,人生的诺曼底·华人文化世界,1997年第1期
  14、心灵的倾诉·人民日报,1997年1月24日
  15、沈培艺与她的女·北京晚报,1997年1月3日
  16、民间思想村落咏叹调·中国青年研究,1996年第2期
  17、用真实的记忆伪造历史·中国青年研究,1996年第1期
  18、把忏悔与反省作为自己的功课·青年报刊世界,1996年第1期
  19、为了明天,要勇于忏悔·焦点,1996年第7期
  20、批评之路:策略地加压·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96年第2期
  21、建设市民化的商业伦理道德·大学生,1996年第7期
  22、关于写作教学的一点体会·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95年第1期
  23、江南才子的文化幽思·中国青年研究,1995年第4期
  24、诗意的栖居·中国残疾人,1995年第11期
  25、挺起民族复兴的精神脊梁·吉林日报,1994年10月15日
  26、老三届的文化历史命运·中国青年研究,1994年第3期
  27、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载《苦难与风流》(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28、让思考更沉重、更具体些·载《雏鹰学飞》(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94) 三、参与著述、编撰  1、教育:我们有话要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2、实话实说的实话·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9
  3、洗礼岁月·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7
  4、中国新三级学人·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
  5、红帆·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1995
  6、苦难与风流·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7、雏鹰学飞·北京: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94
  8、写作大辞典·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2
  9、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8
5#
 楼主| 发表于 2012-8-2 13:37:45 | 只看该作者
夏中义简介  现任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主任。上海大学文学院兼职教授,博导。

2003年前,曾供职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文艺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主攻方向为20世纪中国文艺理论史案研究,兼任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理事,《文艺理论研究》杂志编委。


代表性专著  代表性专著有:《艺术链》(上海文艺,1988),《世纪初的苦魂》(上海文艺,1995),《思想实验》(学林,1996),《新潮学案》(上海三联,1996),
  《九谒先哲书》(上海文化,2000),《学人本色》(广西师大,2000),《王元化襟怀解读》(文汇,2004),《从王瑶到王元化》(广西师大,2005),主编《百年学案典藏书系》第一辑四种(北京大学,2005)。
  1987—1997年间,任华东师大文学研究所副所长(所长为钱谷融教授),实际主持文研所期间,于1992年在教育部举办的全国高校人文社科研究机构评比中,荣获“文学口”三项第一(人均论文数、人均著作数,总分值皆居首位)。
  2003年春被引进上海交大后,主要做了两件事: 开创中国大学人文课程教育;开创“20世纪中国文艺理论”学科建设。


开创中国大学人文课程教育  开创中国大学人文课程教育——自2002年主编出版《大学人文读本》三卷(广西师大出版社),2003年主编出版《大学人文教程》(广西师大出版社)后,率先在上海交大开设“大学人文课程”,至今已连续五轮,深受交大学子欢迎,对此,上海《解放日报》(2003.11.19)第五版用整版篇幅作背景报道,以《关于一代人的神圣情怀》黑体通栏标题,赞誉上海交大此举是人类课程教育史上从来不曾有过的新鲜事。中共中央宣传部、共青团中央、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中国新闻出版总署等机构在2004年联名推荐《大学人文读本》为中华全民阅读500种书目之一种,在人文类推荐书目中,名列第5。同年,《大学人文读本》问世又被国家级媒体评为“2003年全国学术十大热点之一”。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40余所高校在用《大学人文读本》或《教程》作教材开设相关课程。
  2005年,《大学人文教程》在上海交大荣获“优秀教材特等奖”,是上海交大人文学科唯一获此殊荣的教材。
  2005年春接任上海交大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主任一职,在团结,组织基地同仁胜任例行公益活动(年度“大学语文”测试,“文治杯”,系列人文讲座等)之同时,在校党政领导的鼓励下,又拟定“十一五规划”,策划在2006—2010年间,启动“大学人文课程创新工程”,以平均每年出书8种,5年约40种,高品位、高效率地更新上海交大公共人文选修课程教材,从而使上海交大的文化素质教育,走出一条“主渠道”“课程化”的路子,在全国开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第二个10年,真正起到上海交大应有的示范全国的作用。


开创“20世纪中国文艺理论”学科建设  开创“20世纪中国文艺理论”学科建设——2005年12月与北京大学出版社协作,主编出版《百年学案典藏书系》第一辑共4种,书目如下:
  ● 《王国维:世纪苦魂》,夏中义著
  ● 《中国现代六大批评家》,刘锋杰著(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导)
  ● 《李长之学术与心路历程》,★张蕴艳著(上海交大人文学院讲师,博士)
  ● 《林语堂:文化转型的人格符号》,★施萍著(南通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博士)
  2006年年底将连续主编出版《百年学案典藏书系》第二辑共5种,书目如下:
  ● 《从王国维到陈寅恪——20世纪中国诗学的现代命运》,胡晓明(华东师大中文系教授,博导)
  ● 《1980:新潮学案》,夏中义著(上海交大文学研究所教授)
  ● 《左翼文论思潮探源》,艾晓明著(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
  ● 《何其芳精神人格演化解码》,★赵思运著(浙江传媒学院教授,博士)
  ● 《茅盾文学批评的“矛盾”变奏》,★周兴华著(浙江万里学院教授,博士)
  (带★者为夏中义的博士生)
  北京大学出版社已为《百年学案典藏书系》正式申报国家“十一五”重点出版项目立案。且已协议在“十一五”期间,年均出版5种,共25种。
  这是海内外学界首次将“20世纪中国文艺理论”作为二级学科来建设,且已具可观规模。这本该是北大,复旦领衔做的事,但他们没做;这更应是北京师大“文艺学中心”与山东大学“文艺美学中心”来做的大事(上述两中心皆属教育部直属的国家级文科研究基地),但他们也没做,现在已由上海交大踏踏实实地做了,且将会愈做愈大,愈做愈好。
  “20世纪中国文艺理论”之二级学科建设,将为上海交大人文学院日后申报文艺学博士点提供支柱性研究方向,也将为此组建有单项“国家队”水平的学术团队奠定基础,从而为上海交大人文学科早日建成令海内外同行尊敬的学术重镇,添砖加瓦。


论文目录(2003年至今)  《“精神成人”与大学》,《学术月刊》2003年7月;
  《灵魂白皮书摘——夏中义教授访谈》,《学术月刊》2003年7月;
  《李泽厚:思想家的凸显与淡出》,《学术月刊》2004年10月;
  《王元化“学术-思想”襟怀解读》,《上海文学》2004年4月;
  《“革命”探源启示录》,《文艺研究》,2003年6月;
  《王元化:知识分子谱系的人格见证》,《文艺理论研究》2004年4月;
  《百年中国文论史案研究论纲》,《文艺理论研究》2005年10月;
  《思想先知,学术后觉——新潮20年备忘录》,《人大复印资料》2003年1月;
  《论陈平原“学人角色自觉”》,《华东师大学报》2005年2月;
  《李长之学术人生素描》,《社会科学》,2003年9月。
6#
 楼主| 发表于 2012-8-2 13:39:03 | 只看该作者
第69讲夏中义《人文精神与“精神成人” 》
www.zjol.com.cn  2006年07月19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话题:第69讲《人文精神与“精神成人”》
嘉宾:上海交通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主任、文学研究所所长、教授、文艺学博士生导师、《文艺理论研究》杂志编委夏中义
时间:7月8日上午9:00-11:30
地点:浙江图书馆二楼报告厅
  



    观看演讲视频

    现场实录:

  做人的道理千头万绪,但作为根基只有两条:一是对个体生命存在的敬畏,二是对人的生存意义的关怀。

  把人文精神理解为这两条,这个话题就不抽象了,就跟每个人的生命的质量有关系了。

  那么“精神成人”是什么意思呢?精神,也就是指做人的道理。不懂做人的道理,何以“成人”?这里的“成人”是动宾结构,指“成长为人”。

  坊间一般地讲“成人”,是在讲生理学层面的成人,比如孩子的身体发育;还有一个,是法学成人——孩子18岁时,意味着享有宪法所赋予的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等。
大学阶段,是精神成人的重要时期

  一个人18岁上大学,他的灵魂是否真的长大了,是否有所谓长大的根基放在心里管住自己?不见得。

  有一个婴儿被狼叼走了,几年以后又回到母亲身边,母亲教他学说话,他再也学不会了。一个人语言的成长,是和中枢神经的发育联系在一起的,而人中枢里面语音、语义的发育是季节性的。当一个孩子脱离人的语言的环境,到大森林里面去和狼一起打交道,他大脑语言的、语音的中枢的发育就没有获得最好的空间。所以他的人脑语言部分的机制就不可能得到健全的发育。所以8岁了他回到人间就不再会说人话了。

  我认为灵魂的发育也有类似的情况。在我看来,18岁到22岁,大学本科4年,很可能是这个孩子灵魂发育的最重要的时期。为什么这么说呢?18岁读大一,近乎是在精神上出门远行,这意味着在自己故乡所习惯的种种思维的习惯和价值的模式到了崭新的环境要么不够用,要么不适用。所以现在大学生普遍流行一个词叫“郁闷”,就是指以前的经验不够,但是这个世界又必须让自己每天都要疲惫地、紧张地应对,却不知道如何应对才好。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大学校园应该成为大学生灵魂发育和精神成长的最好的摇篮。 真正的大学教育是什么

  如今很多家长都对大学失去了想象力,他们往往把大学理解成高档次职业培训所,发高文凭的机关;把物欲的满足变成孩子考大学的动力乃至选择专业的一个参考。他们对大学的想象过于实惠,是对大学应该担当责任的一种很狭隘的理解。

  19世纪中叶,英国有个叫纽曼的大教育家,他在出任大学校长时便说:真正的大学教育是什么,不是专业教育,不是技术教育,而是博雅教育;大学的理想在于把每个本科生的精神和品行升华到博雅的高度;这样的人出来首先他在精神上就是健康的。

  纽曼这么说:大学不培养政治家,也不培养作家,也不培养工程师,大学首先要培养学生的灵魂是健全的到达博雅高度的即具有完整的人格。这样的人格的完整对这个人来说,意味着是健康,一个健康的人做什么事情都可以,一个灵魂健全的人做什么事情都更容易胜任。

  有人说,一些文科积淀丰厚的大学,师资雄厚,在这方面很有实力的。但我可以说,人文学科所蕴含的人文的内涵,不见得能够通过这个课程来传授,而让每个同学愿意吸纳,能够把人文课程讲得让大学生动心和动情的师资甚少:讲哲学的老师往往把哲学讲得太玄,讲历史学的老师往往把历史讲得太死,讲文学的老师往往把文学讲得太浅。

  现在不少大学扩招了,校园大了,学生们却说“我的灵魂着凉了。”因为,他有很多心里话想对老师说,但是老师都在赶公车,因为老师住得都很远。

  上海交大有36000位学生,只有不到200个老师住在闵行校区附近,怎么面对这些学生灵魂的倾诉?

  所以他们普遍觉得郁闷,郁闷就意味着他的灵魂成长没有获得成长的空间和最好的滋养。 社会负面效应影响“精神成人”

  在大学里面讲“精神成人”,要比将来是否成才重要得多。因为一个孩子精神上假如不能健康地成长,他很可能会病态地生长,因为他的精神成人就是在一个很现实的社会历史空间当中,在延续、在演绎。

  今天讲座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讲社会上负面影响对青年的影响。

  一、“无边的消费主义”

  我曾经问大学生消费是什么,一个大学生说消费就是花钱。消费这个词,是中性的,主义也是中性词,但两个中性词合在一起,就变成了负面的词组。

  什么是主义?一个是主,一个是义,主是主导性的意思,义就是活在你心中的做人的道理。

  一个人要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取决于你在心中把什么看成是最值得追求的目标。一个能够成为你人生最值得你追求的目标的一个东西,已经很接近主义这个词。但是我们能不能把消费作为主义,作为人生最值得去追求的目标呢?不能。鸟为食亡可以理解,因为它是动物;人为财死就很可怕了。

  比如服饰上追求名牌。我在大学里面看到一群小伙子打篮球。他们笑着说,他们的鞋价不能低于800元。我问他们,你们家长是做什么的?问题是如果你的父母亲下岗了,一个月的补贴才800元,买双鞋800元,一家三口吃什么?我说如果我是你的父亲,我唯一的词就是寒心、伤心。

  但也有人说品牌就是好。但问题是你对品牌的消费一定要和你的家境,或者和你的经济收入要匹配,不要盲目追求品牌,否则就会变成盲目攀比。市场经济了,很多东西都是商品,但千万不要认为所有的存在物都应该成为商品。人的感情、人的责任、人的灵魂,怎么能够变成商品交给市场?这是做人的底线。消费主义对同学们的腐蚀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是从孩子不会说话的时候就开始了。商业广告非常多,天天在刺激、挑逗国民的欲望。孩子在太多的广告刺激下,对消费、对欲望的满足会不会看得很重?这对国民精神发育来讲非常可怕。

  所以,我们“大学人文读本”第一卷——《人与自我》,就是企图告诉大学生、告诉读者,精神成人是在人与自我这个纬度上成长。

  美国著名的学者马斯洛先生,曾提出了人的需要层次论。第一、生理需要,说人到了一定的年龄要恋爱、结婚,是的,但这仅仅是人的最基本的需求,其价值含量不是很高;第二种是安全的需求;第三种是爱的需求,爱的需求很重要;第四个需要是尊重与自我尊重。这些东西在我看来都要比消费重要,可以说这也会决定一个人的生命的质量。

  二、“历史虚无主义”

  什么叫历史?有三层意思。过去发生过的事,叫史事;历史学家编的历史书,叫史书;在我们心中留下的历史教训叫史训,它往往是用血书写的。

  一个民族,他的品格高不高,素养好不好,就像一个人,就看他身上长了什么骨头。人有两根骨头,一根叫贱骨,一个叫风骨。

  什么叫风骨?人受伤了,伤疤好了,要不忘痛,而且要追问,是什么让我受伤?把它的原因找出来,以后避免简单的重复历史的错误,或者重复历史上简单的错误。什么叫贱骨?好了伤疤忘了痛,伤还没有好,痛已经忘了。

  所以我编的第二卷,《人与国家》,就要让孩子知道,假如是对中华民族负责任的人,必须把本民族值得记忆的历史铭记在心。  三、“狭隘民族主义”

  狭隘民族主义,不是爱国主义。我说的国是祖国,爱国就是爱祖国,首先是爱祖国的那片大好河山,就是爱长江、长城,就是爱黄河、黄山;第二个是爱我们的母语,爱我们在祖国大地流行的汉语,爱我们每天都在使用的琅琅上口的语言。

  我甚至认为爱国主义还有第三个层次,美丽的民间的习俗、传说、故事,甚至我们每天都会面对的,用我们的手去触摸,用我们的身体去亲证的生活方式。

  爱国主义是非常自然的美丽的情感。我们之所以不能体会到祖国对我的意义,是因为你和祖国贴得太近。人为什么总这样呢?祖国和我们的意义就是这样,她靠我们太近了,所以我们感觉不到她。但是这个像空气、像阳光的存在,是我们的最重要文化的存在。

  我很欣赏姚明,他是从上海出发的。他刚到NBA时,谁会给这个小伙子留情面?在教练看不到的情况下,他身上是青一块紫一块的,但是姚明是不把自己所受的委屈看成是对自己的侮辱,他看成体育竞争造成的。现在,他成功了,他在火箭队的位置绝对是台柱子。我在姚明身上看到他不仅是体育健将,而且是从中国出发登陆大洋彼岸的成熟的中国人,因为他没有用狭隘的眼光去打量美国队员留在他身上的伤痕。当他强大了,人家就尊重他了。

  所以我编的人文第三卷——《人与世界》,我企图说,一个中国青年不仅要记住自己是中国人,而且要记住是世界公民,我们要学会用世界公民的眼光去看这个世界所发生的大事。比如环境污染的问题、信仰的问题、消费主义泛滥的问题。严格地讲不仅仅是外国的问题,也是中国人的问题。
7#
 楼主| 发表于 2012-8-2 13:44:36 | 只看该作者
关于反思——听华东师大王建军教授讲座的一点启示   
王建军,1973年生于山东省莒县。香港中文大学哲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助理、教师教育研究室主任。
  1998年,从华东师大教育学系硕士研究生毕业,留校任教。1999年赴香港中文大学课程与教学系读博士,对于课程与教师的关系,尤其是教师在教育事业中的角色与地位、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发生浓厚兴趣。
  2002年从香港回到华东师大之后,主要在教育学系讲授《教育原理》、《课程与教学理论》、《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教育名著选读》、《教育行动研究》和《小学英语课程与教学研究》等课程。






“反思就是清晰地理解自己,理解自己的实践,因此而实现自我的提升和专业上的发展。”
——王建军
    反思之一:
    ——你看过自己的课堂录像吗?
    如果看过,那么,不用别人评课,你就能发现自己的问题所在。也许由于条件限制我们很多人至今也未看到过自己的上课录像,那也无妨,我们还可以听听自己的课堂录音,手机或mp3就可以帮你实现。
    将自己的课堂实录完整地听上一两遍,为的是找一找预设和实施之间存在的差异。你的课堂是否体现了你的教学设计思路?你的教学设计是否契合你的学生们的最近发展区?在不同的两个班上同一节课,你的教学实施有哪些差异?这些差异是什么造成的?应该如何去弥合这些差异?
如果有兴趣深入研究,不妨将自己的课堂实录整理出来,可以是片断的研究,也可以全程的思考,纵向、横向都可以一试。这种微格研究对自己的促进是很大的。
    反思之二:
    ——你会听课评课吗?
    如果你仅仅是为了完成每学期n节的任务而听课,或是感觉听同事的课味同嚼蜡,那么不妨试试换一个角度去研究:同事的课为什么毫无价值?一节很差很没有火花的课究竟差在哪里?平在哪里?从他的身上你有否看到自己当初的问题?你又是靠什么力量解决相关问题的?如果给你三个小时评这节课,你行不行?何不将听课评课过程变为形成稳定而全面的评价系统的过程?
    你还可以去观摩名师课堂录像,去研究名师的课究竟高明在何处,有哪些是值得商榷的,如果让你上同题课,你会怎么设计,为什么?
    反思之三:
    你促进了学校教师文化的改进吗?
    人总是生活在社会里,也无一幸免地会受到社会的影响。教师当然也会受到学校文化的影响,尤其是备课组的教师文化。
    关于这一点,王教授举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例子:他考察了众多高校,发现几乎所有的数学教师都无一例外地衣着朴素,而那些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往往是英语教师、音乐、美术教师。这就是教师文化的一种外现方式。因此,通过构建老师文化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放眼我们的学校,我们的学科教研组、备课组,你有自己的理智取向吗?亦或是早已泯然众人?
    反思之四:
    ——你在不断改变自己吗?
    正如人每天都无一例外要照镜子,经常改变自己的发型或服饰,使自己最大限度地趋向理想中最时尚的美的标准一样,我们的教育者也需要不断地改变自己的教育理念,教育实践,使之与不断趋向完美的理想的教育标准最大程度地贴近。小而言之,最直观的变化应该是表现于教学的变化,因为好课的标准是不断变化的。
    有专家曾经预言,此轮课改的最大阻力可能是以前的特级教师和优秀教研员。这并非奇谈怪论,因为一个人要改变自己是很不容易的,一个教育界公认的优秀教育者,要改变自己就更难了。长期的教育实践活动中,他们已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相对科学、系统的教育思想,有了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要让自己适应新的课程标准,某种程度上讲就是要他们革自己的命。将心比心,的确是个难题。中国人总是比较习惯安于现状的,普遍缺少一种锐意创新的劲头,所以长期抱残守缺而不自知。扪心自问,你不幸身在此列吗?有个现成的判断依据:工作多年,你是否离开了教参就没法备课上课?你是否常常忍不住想用自己存放多年的旧教案代替新学期的备课和思考?你最喜欢的备课方式是不是网上直接下载打印现在的教案?
    如果你的回答是no,那么,恭喜你。因为不思改变是极不利于自己的专业成长的。
    结语:
    反思就是把自己作为研究对象,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陈震
8#
 楼主| 发表于 2012-8-2 13:49:48 | 只看该作者
萧瀚,本名叶菁。1969年出生于浙江天台,现任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财经》法律顾问。本科在华东政法学院读书,研究生阶段就读于北京大学法学院,后在中评网等单位工作,现在主要任教于中国政法大学。热爱读书,热爱俄罗斯文学,热爱艺术,热爱一切美好的事物和合理的制度。
9#
 楼主| 发表于 2012-8-2 13:51:03 | 只看该作者
王荣生,我国大陆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语文教育”方向第一位博士(2003,华东师范大学,导师倪文锦)。曾任宁波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浙江省高师语文教育学研究会理事长,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基地华东师大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兼职研究员,浙江师范大学“语文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2004年起任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专家,2006年起任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专业指导委员会语文学科组专家。现为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
  著有《语文科课程论基础》《新课标与“语文教学内容”》等;总主编《新课程教案研究与教例剖析丛书》;主编《21世纪专题教程·语文系列》;主编《新课标语文学本·小学卷》;副主编《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法》。目前正在编著有:主编《语文教育研究大系(1978~2005)》,主编《国家新课程标准高中语文课本》(沪版)。
10#
 楼主| 发表于 2012-8-2 13:54:30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2 07:43 , Processed in 0.084857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