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320|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多思的年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4-13 19:19: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多思的年华
原孝感市东门中学九一届3(7)班学生毕业纪念文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3#
发表于 2010-4-30 11:56:51 | 只看该作者
在北京工作的李竞同学已在网上看到.............
12#
 楼主| 发表于 2008-5-25 18:30:46 | 只看该作者
0
2008/05/22 11:02
2008/05/22 11:02
[回复]



原孝感市东门中学九一届3(7)班学生毕业纪念文集

李竞
马建军同学精心编辑,保持原汁原味,看了有些感慨,能够留到现在,回头再看,又是一翻滋味,我不善言、不善写,但是看完同学们的这些作品,也能回忆起一些旧事,感觉还是值得回味的。不错。
大家如果看到这个留言,一定看看。我觉得挺好的。
11#
 楼主| 发表于 2008-4-18 18:30:15 | 只看该作者
建议:论坛后台编辑软件不是很理想,在后台编辑好的文档,提交到前台后,文章的格式尤其是抬头空两格这个语法格式都变了,使得整个文章版面看起来不规范,很凌乱。(题外话:微软中文编辑系统一直有上述缺憾,中文写作中抬头不留空格已成漫延之势,它强烈冲击并影响汉语语法的规范,并将影响我们的下一代。借此呼吁!)
10#
发表于 2008-4-14 17:26:09 | 只看该作者
难得.这样的好东西都存下来了.
9#
 楼主| 发表于 2008-4-13 21:21:33 | 只看该作者

问题?

编辑时,字体大小不能控制?
因此出现字体不一的情况!
8#
 楼主| 发表于 2008-4-13 21:16:08 | 只看该作者

附:答问

附:答问

答问者:管季超

     问:请问三(七)班同学在您的指导下这三年发表了哪些作品?
     答:我最反对急功近利,三年中让学生投稿的次数不多。已发表的有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中学生读写》杂志总第98期15页登陈绍平同学《妈妈,希望您不要这样》,山西日报社《青少年日记》杂志第3期第39页登周承志诗《泪》,江西南昌《摇蓝》(儿童文学报)总223期登梁红艳习作等。九○年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心灵的闪光》一书收入我社七位社员七篇创作稿和改编稿:《大勇和陈聪》董妮娟创作,《邵大力》陈瑾创作,《穿绣花鞋的插班生》吴霞创作,《走向李莉家》鲁艳创作,《漂亮的小汽车》吕辉创作,金亮、王治分别改写了《郭沫若与叶挺的友谊》、《排坛双杰》。
     另外指导学生参加孝感地区九○年“青春杯”影评大赛,孝感地区影评学会《影评通讯》同年八月刊登我社四位同学的文章《〈甲午风云〉观后之我见》(吴霞),《衬托手法的妙用》(吕辉),《画面与音响的巧妙结合》(周丽虹),《于细微处见精神》(石瑛),获地区影评学会好评,该刊编辑在刊首语中说:“这几篇影评文章,虽显得稚嫩,但有勃勃生机,是我们影评事业兴旺发达的希望之所在”。并号召热心影评事业者向我社同学学习。
     九一年初参加“希望杯”影评征文赛,孝感市影评学会专门为我社出一期《孝感影评》(报)(6开双面铅印),计登有吕真、周丽虹、吴霞、陈瑾、陈蔚、董丽娟、石瑛、金亮、程庆辉、罗长青、徐亮、明艳等十几位同学的长短影评文章言论,该报设计精美,印数达三千余份,产生了较大影响,有十位社员在此次征文中,获市影评学会奖,其后陈瑾同学所写《我们需要这样的良师益友》获地区三等奖,王萍所写《活跃在我们身边的人物》,吕真、周丽虹二同学合写的《面对现实,投入生活》获优秀奖,我们学校也因此荣获“群众影评地区先进单位”奖。
     在九○年孝感市读好书竞赛中,我社社员周丽虹、王治双获一等奖(全市共6名),吴霞、石瑛获二等奖(全市共22名),金亮获三等奖。另有石瑛同学参加89年、91年两次全省作文竞赛一次获省奖,一次获市奖。吴霞、王萍、陈瑾三位同学文学习作收入《全国中学生文学社团作品集萃》一书。《青少年日记》杂志主编辑来信约稿要我们总结一下近三年的一些做法。
     在91届学生毕业之后,我将部分学生的日记稿誊抄后寄出,同时夹寄一册《多思的年华》毕业纪念文集,这样一来,陆续又有几十篇学生习作发表于《少男少女》、《中学生读写》、《学习导报》等公开发行的报刊。(其中有些篇目是重复发表)
     十七年后,委托马建军、罗长青二位同学将此《毕业纪念文集》以数字格式上传《教师之友》网,纪念师生相处的一段时光。

[ 本帖最后由 马建军 于 2008-4-13 21:18 编辑 ]
7#
 楼主| 发表于 2008-4-13 21:13:13 | 只看该作者

第六章:依依惜别的深情厚谊

第六章:依依惜别的深情厚谊
惜  别
作者:胡杨丽
    三年前,我们在这里相逢,梳着小辫,带着天真、稚气喊一声:“老师好”,三年后,我们在这里分手,脸上挂着晶莹的泪,向老师道别。
    花坛中,一颗颗种子的发芽,靠我们洒下的汗滴,灼红的美人蕉就是我们红扑扑的脸庞。
    长记三年同窗谊,难忘三年师生情,在这里,我们种下了人生最饱满的种子,终将长成一片茂密的森林。

    注:胡杨丽同学“敏于行,讷于言”,此文是临毕业前某日某节课最后8分钟的“竞写”所作,情也绵绵,意也切切,情动于中,为文乃速。

毕业赠言选录
  赠饶宏伟学友:
   教室里,你沉默寡言,是个书生;
   路上,你纵意高论,是个学者;
   家里,你扫地抹桌,是个主人。
                        马建军 李竟

   注:鼓动学生写“毕业赠言”的做法是受到上海卢湾中学彭印冲先生的启发。89年暑假,我在“全国语文板书学会”成立会上与彭先生及章树民、郑方进等上海同行相熟,后即留意他们发表的论文。

赠汪洪波:
   你虽然已是初三的学生啦,但童心未泯,还没有忘记自己只是个十三岁的男孩,“儿童节”还沾沾自喜,买一些礼品,为自己。
   脑子里满是葡萄糖、淀粉、硝酸的分子式。
   集邮、下棋、打球,你样样喜欢,样样行。
   虽说比你虚长一岁,但我们很佩服你——你不隐瞒自己的缺点,坦诚待人。
   
                                                                             马建军 陈古鹏

歌曲改词:
何日再相聚
作者:王治
   轻轻的,我们将离别,不知何时再相聚。往日的欢颜,今朝的笑容,时常浮现在眼前。校园的树青了又黄,我们何日再相逢。三年的岁月,三年的生活,转眼将不再有,未来的日子里,你们要更加保重。漫长的旅途上,也不要忘记老朋友。轻轻的,我们将离散,请露出昔日的笑颜。亲爱的同学,亲爱的朋友,愿我们心与心相连。
  (曲见《大约在冬季》)

朋友,请不要停留
作者:陈绍平
    朋友,请不要停留
    带着凯旋你微笑向前走
    哪怕昨日的风风雨雨仍没止休
    哪怕是眼前的困难和险阻挡住了你的去路
    我们——
    愿把殷红的血随大江长流
    愿让苦难折磨的岁月让风吹走
    不能忘——
    我们是黄河的滔滔浪流
    我们是华夏古老的东方民族
    朋友,请不要停留
    永不灰心,勇敢向前走
    星星和月亮指明了黑夜的道路
    在大海的岸滩
    我们共饮这用海水酿成的美酒
    在高山下
    我们踩着金穗的阶石已踏上征途。

  1990年10月3日    星期二    晴
——赠给我最要好的学友
作者:刘杨珍
    如果我不喜欢你
    为什么离别之时我发抖的手难以挥起
    窗外的小雨啊
    为什么沙沙下个不停
    如果我不思念你
    为什么此时我的心在暗自泪流
    窗外的小雨啊
    为什么滴滴打在我心头
    窗外凄冷的秋风啊
    请不要掠去她的踪迹
    窗外的落叶啊
    请不要搅乱我的思绪
    窗外的老槐树啊
    请不要挡住她的傅影
    窗外的小雨仍在下
    窗外的落叶还在飘
    尽管我们天各一方 从此分离
    但愿我永远想你——念你——
    直到永远,永远,永远……

致友人
作者:盛静
    荒野上喜见鲜花吐艳
    沙漠里幸遇一口甘泉
    冥冥中注定
    竟将我人生旅途的欢愉增添
    无须用多少华丽的语言
    彼此已将对方的心灵窥见
    叹时光飞逝如电
    转眼间将各奔西东
    朋友,你不必伤悲
    处处都会有青春的火焰
    虽然我们只能飞鸿投缄
    远方的我会默默地对你祝愿
    相信我们一定能再见
    美好的友情永远写在我们心间

毕业赠言一则
赠梁红艳、李艳玲、游洁、刘艳萍:
    《人生何处不相逢》?三载《四季歌》,只剩下《千千阕歌》。你温柔得像那《冬天里的一把火》。
     愿你《越飞越高》,美好的回忆常留在你《梦乡》。
                                                     友:刘芳   91.6
6#
 楼主| 发表于 2008-4-13 20:57:46 | 只看该作者

第五章:妙趣横生的短文竞写

第五章:妙趣横生的短文竞写

初二放寒假时学写的春联(15则)
  1、(付本中)  春日柳枝条条绿
           花圃桃李朵朵红
  2、(黄婉婾)  春风春雨育新苗
           同心同德兴中华
  3、(高毅)   老师灯下育桃李
           农民雨中收硕果
  4、(董小燕)  父母养育之情似海深
           老师授业之恩比山高
  5、(吕真)   继往开来慎精勤慎者当先
           超群出众德才气德字为本
  6、(王萍)   春到望春潮春满人间
           马年加马力马到成功
  7、(李竞)   爱集体班干任劳任怨
           争荣誉同学齐心协力
  8、(李竞)   墙内桃花伸出一支拦路手
           路旁树荫遮住一片艳阳天
  9、(赵浩)   图书角容天南海北各科知识
           百草园集赤橙黄绿缤纷色彩
  10、(李燕)   运动员迈开双腿,咬紧牙关向前冲
           啦啦队捋起双袖,喊破喉咙不辞劳
  11、(赵浩)   门前挺起青青嫩柏
           窗里传出琅琅书声
  12、(许浩)   十年寒窗并肩攻书
           四化建设携手创业
  13、(董敏)   举头望田园春色好风光
           伏案读小说诗词佳文章
  14、(彭九皋)  植树种草栽花 让校园建设得更美好
           团结友爱互助 把集体巩固得更牢靠
  15、 (蔡青)  王治陈志周承志少年有志
     (鲁艳)  金亮徐亮李锦亮真金闪亮

   注:写对联旧称“属对”。张志公先生说:“属对是一种实际的语音、词汇和语法训练法,同时也包含修辞训练和逻辑训练的因素。可以说,是一种综合的语文基础训练”(见《传统语文教育初探》),可惜这种训练形式已几十年不被重视了。我曾组织学生试写过几次,学生始则畏其难,继则兴致浓。
   选录第一次试写的部分学习习作,虽大多未辩平仄,属对不工,但句意去新鲜可喜,为存原貌,未予改动。

超短诗一束
  咏教室门前的美人蕉(5则)
1、(吕辉)  雨中
         你真心地笑着,
         涨红了脸。
2、(明艳)  你是少女苑尔笑出的一朵红霞,
                一缕馨香
3、(蔡青)  无声的爱
         浇开悄悄的笑容
4、(鲁艳)  春的商标
         贴在枝头
5、(陈志)  暴雨也浇不灭
         你生命的火焰

春   雨(3则)
1、(蔡青)   与绿叶合作
        奏出《春之曲》
2、(黄凯)   一根根银丝
        织出春的帷幕
3、(李锦亮)  少女的花伞
        小男孩的光脚丫儿

  注:《咏美人蕉》和《春雨》这一组短诗是初一下学期一节“微型作文训练课”的收获。
  在此前两个多月,我和同学们把教室门前已荒废的一个花坛清理出来,撒上了花籽,栽进了花苗,慢慢就花发草长,成了师生课余喜欢来转转的好去处。受鲁迅作品启发,我叫它“百草园”,还找到一块小木牌,用篆书写上了这三个字。
  这天窗外春雨沙沙,在室内,我为学生朗读了一组“咔嚓一秒钟诗”,意在让学生从角度、章法、遣词造句方面去品评、领悟、涵咏。然后我说:“走,出去看看!”
  回到教室,师生头上都有细细的水珠,兴致都很高。我看着手表说:“现在我们学写超短诗,看谁写得最好!”
“有了小感触,就写些短文”(鲁迅语),减少了一般命题作文常有的恐惧感。


才女石瑛
作者:冷艳萍 刘杨珍
   石瑛者,东门中学雄风三七一女生也。年方十五,能歌善画。其歌婉转悠扬,动听悦耳;其画生动形象,栩栩如生。尝闻歌一曲《编花篮》,饶有湘地歌风,闻者皆吧叹赞;偶见画一猫,似真猫跃然纸上,见之者无不交口称奇。

观 相
作者:石瑛 吴霞
   陈瑾、吕辉者,皆吾同窗也。一日,二人课间嬉戏,观手相耳。
   吕引陈手而观,谓瑾曰:“尔手纹甚晰,福也。”瑾大喜,貌若得宝。吕复审视良久,黯然曰:“尔无‘螺’,弗福也。”瑾色变,啐曰:“此迷信焉,弗可信!”遂拂袖而去。
   余与吕八年同窗,深知其性,闻而笑之。

新《世说》四则
作者:陈瑾 徐继纯
   1、尝有向某者,书“向”辄如“何”。开学日,逢师点名,曰:“何某”,哄堂大笑也。盖把“向”误为“何”。
   2、一老妇观童耍球。俄童近,曰:“婆,汝牙尚全乎?”答曰:“皆落也。”言罢张口,待童观。童欣然曰:“甚好。”乃取一核桃置于老妇手中,径去。
   3、文社社活动时吾师常命互改公开日记本,改后签名。一日,罗长青君忘带钢笔,即与马建军君合观联署,共阅女生部十余人之作,均于文末大书“阅者:罗马”。
   4、吾师季超先生为人率真,不乏幽默。一日观本班排球赛,一球飞来,击中眼镜,落地,发球手惊惧不知所措,吾师俯首拾取眼镜,笑曰:“此乃防震眼镜也,何惧!”果无损矣。

仿《世说》三则
作者:王萍
  1、某生,年方十四,自恃有才,桀骜不驯。师叹曰:“此生难成大器也!”
      2、闻窗外有人唤。启窗而观,见一童仰面唤于楼下。细辨不识。疑:吾与尔不识,怎知吾名。欲斥之,复唤,细听,方知吾耳误也。盖童唤:“黄滨”。
      3、闻友由京至,大喜,遂访之。一别四年,未通音讯。今相逢,携手共忆昔日之景。乃叹岁月蹉跎,而时光之匆匆也。

      注:上面一组古文习作是我的教学“随意性”的产物。
      那一天学完《世说》中一篇短文,我忽然想:何不让学生也学着写写呢。跟学生一说,都说太难,太难,怎么写得出来呢。我说:就以班级生活为素材,写得怎样就怎样,能写多少字就多少字。
      二十多分钟后收上来一看,其中一小部分还真有那么回事,(就是上面的这一组),大喜过望!
      以后这种形式的训练又进行过多次,一次比一次好。同学们学习古典文学的热情也更高了。
我与眼镜
作者:詹汉华
      看到别人戴着金丝眼镜,我觉得很气派。一天,一副金丝眼镜也架上了我的鼻梁,第一次戴上它觉得一切很新鲜。
      渐渐地,我害怕它了,因为一旦忘记戴上它,也就等于丢失了眼睛。上厕所,我怕一脚踏进坑中;回到家,怕见不到客厅里的客人;饭桌上,怕把菜夹进鼻孔;连吃一碗热面条也得小心翼翼,雾气常常遮住了镜片儿;看电视,得把脸凑近屏幕。戴上它,每与女生交往时,总觉得太丑,想扔掉又看不清对方芳容……
      现在是深夜十二点了,鼻梁上没有它却不知不觉地去摸鼻梁。唉,嗨!


不亦乐乎
    听到下课铃响,不亦乐乎?(汪洪波)
    星期四上语文,不亦乐乎?(向俊峰)
    课间与詹汉华比手劲,不亦乐乎?(聂利军)
    语文课,老师讲笑话,不亦乐乎?(陈恭)
    天天星期日,不亦乐乎?(祝春莲)
    看看《幽默大师》,不亦乐乎?(汪洪波)
    考试后,得高分,不亦乐乎?(叶磊)
    瞎打电话,不亦乐乎?(张桂霞)
    练练气功,不亦乐乎?(丁劲)
    校运会,全班做裁判,不亦乐乎?(叶磊)
    把算盘当玩具车,嘟嘟,不亦乐乎?(汪洪波)
    看看新邮票,不亦乐乎?(周丽霞)
    夏日灯下做作业,按飞虫,不亦乐乎?(杜绍荣)
    门缝里看电视,不亦乐乎?(卫巍)
    回家后,玩小狗,不亦乐乎?(叶磊)
    体育课后吃冰棒,不亦乐乎?(向俊峰)
    洗澡后,翻箱倒柜,套上妈妈的大毛衣,不亦乐乎?(杜绍荣)


不亦快哉!
作者:万燕华
    夏夜用功学习,时而头昏脑胀,恹恹欲睡,出门一游,享受清风恩赐,不亦快哉!
    假期里,劳累于田地一天,傍晚一观《点歌台》,听一听《跳起来》,不亦快哉。
    天高气爽,清风轻拂,信手绘一幅“丹青之墨”, 不亦快哉!
   “一年之计在春,一日之计在晨”,春之晨,手执一册《多思的年华》毕业作品集,温读于田埂,不亦快哉!


不亦乐乎?
作者:金亮
课上积极发发言,举举手,不亦乐乎?
课间出去散散步,练练拳,不亦乐乎?
课间操上伸伸腰,弹弹腿,不亦乐乎?
中午回家闭闭眼,养养神,不亦乐乎?
下午上课挺挺腰,提提神,不亦乐乎?
连自习时吃点糕,喝喝水,不亦乐乎?
晚上回家加加餐,补补膘,不亦乐乎?
家中自习做作业,复复习,不亦乐乎?
晚上睡觉读读书,刷刷牙,不亦乐乎?
          早晨起来伸伸颈,整整床,整装待发,精神饱满,不亦乐乎?
5#
 楼主| 发表于 2008-4-13 20:44:32 | 只看该作者

第四章:多思年华的少男少女

第四章:多思年华的少男少女
“管闲事,落闲事”吗
作者:陈瑾
     在生活中,有时可以听到这么一种说法:“管闲事,落闲事,还是自管自个儿好。”在公共场所,这句话更是屡闻不鲜。
     在这些人的眼里,只要是不关自身利益的事,都可称作了“闲”事。“闲”事就不要去管,以免“引火烧身”,遭受损失。“管闲事,落闲事”就是这个意思”。
     生活中,为人处事时,真的是“管闲事,落闲事”吗?
     公共汽车上,当我们看到小偷趁拥挤之际,偷其他乘客的钱包时,是挺身而出伸张正义呢,还是视若无赌、明哲保身呢?
     从社会公德上来说,我们有责任并且有义务去维护公共秩序,保护人民的利益,不受损害。所以,这时我们应该挺身而出,制止小偷的罪恶行为。
     再者,即使从自己的切身利益来讲,我们也应该上前制止小偷的犯罪行为。
     这些同志也许不同意这种看法。试想如果我们每个公民都有着驱恶扬善的思想,整个社会形成一股“小偷过街,人人叫打”的正气,小偷岂敢再偷?如果我们都有“管闲事,落闲事”的思想,对小偷行窃睁只眼,闭只眼,装没看见。这样“形势”对小偷来说再好不过,他们会越偷越大胆,谁能担保有一天他不会偷到你身上呢?
     不光是小偷行窃,我们对待所有的犯罪行为和不良行为,都应该去管一管。
     这些同志也许有些顾忌:坏人报复怎么办呢?其实,这种顾忌是不必要的,前面已经说过,只有社会风气好转,坏人坏事才能减少。
     不要再说“管闲事,落闲事”,而要“管闲事,畅新风”。

     注:本文选自陈瑾同学第五本日记。

  1990年8月14日(随妈妈在小悟乡调查)
山区的水
作者:汤莹
    1、这些天,没下雨,各个地方都缺水。城市缺水不行,农村缺水更不行。这时候农村的水比油贵,庄稼缺水便活不了,生活中也不能缺水,水可以说是农民的命根子。所以一闹旱,人们就忙得不得了。一些人顶着烈日挖水沟,使水从水沟里流入田里。
    2、小悟乡生活用水的质量比城市用水好多了。特别是井水,洁净清凉。小悟是山区,这儿有高山,山里有泉水。捧起一喝,就觉得带一丝甜意,但山泉水并不多。山里有很多大石块,当水下坡遇到一块大石块时,水就会猛地向下冲,像个小瀑布似的。田间小溪的水,开始看起来很脏,但沿着小溪走一段距离后,再看小溪,像过滤了似的,特别干净,清流见底。
    我还去过一个村子,那里有一口井,里面有矿泉水。神农架的矿泉水只含十六种矿物质,而这处泉水含十九种矿物质,一担水据说可值五十元钱,村民日常用水是这口井的水。
    这处矿泉水源是科研所发现鉴定的,他们要求村民不要污染它。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如果能够充分利用山区资源,小悟乡一定会富裕起来。

    注:汤莹同学随母亲到部分乡镇调查后写有一组《农村纪行》系列日记。

  1990年7月22日
星期天

船过巫山峡
作者:吕真
     我出生在美丽的山城——重庆。
     但在我的脑海里,重庆只有朦胧的记忆。
     去年暑假,我有幸乘“东方红35号”轮船到我离别十余年的故土重庆去探亲,沿途经过宜昌葛洲坝、三游洞、伟大诗人屈原和爱国和藩的宫女昭君的故里秭归、巫山神女峰等等 。三峡两岸,风景秀丽,重峦叠嶂,水流湍急……这些雄伟壮观的历史见证和大自然的神功造就出来的奇异风光堪称世界一绝,至今使我难以忘怀。
     最使我难忘的,是船过巫山峡。
     上午九点钟左右,我正在甲板上看书,忽然听到播音员的声音:“旅客们,请注意!轮船现在正行驶在巫山峡,请大家观赏巍峨奇观的神女峰……”在一片欢笑和喧闹声中,旅客们一起涌到船舷,指点群山,谈笑风生。刹那间,照相机、录像机“嘁哩咔嚓”一起对准了“神女”。我随着播音员介绍的方向举目眺望,欣喜地发现了传说中的“神女”。
     这时,徐徐江风沁人心脾,一只雏鹰从悬崖上直冲云霄,远处有一串黑点在闪动。由于船行得很快,一会儿我就看见黑点逐渐变成了人影。啊!原来是纤夫们正拉着一条逆水而行的满载木船,纤夫们的脊梁弯曲得使腹部几乎贴着地面,又黑又瘦的筋肉清晰可辨,不知是太劳累,还是由于脚下鹅卵石太滑,一个纤夫跌倒了,其他纤夫也因此瞬间松了一把劲,木船一下子倒退了好几米,纤夫们齐心协力,只听见领头的纤夫大吼一声:“注意,嘿!”稳住了脚跟。
    此时此刻,我想起了管老师在我日记本上的批语:“求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一抬头又看到了早晨八九钟的桔红的太阳,看到了那直冲云霄盘旋奋飞的雏鹰……

   注:本文选自吕真同学第三本日记

1991年1月      星期日      阴
三毛,你为什么离去
作者:石瑛
     你走了,匆匆地走了,突然地走了,留给人们的是声声的叹惜,深深的缅怀。
     我不是你狂热的崇拜者,但只读过你的三本书,就喜欢上了你。你那清丽、质朴的语言,那爽朗、热烈的情感,那浪漫、真切的故事,描绘出了一个洒脱豪爽、纯真善良的你。你和你的书就像是一阵清新的风,吹进了我的心田,涤净了一切污秽,播下了真善美的种子。
     你为什么要匆匆离去?我困惑,我迷惘……
     你是那样的善良真诚,那样热爱身边的人们。你还记得吗?在撒哈拉沙漠里,你每天开着汽车去镇上,每遇到一个撒哈拉人在沙路上艰难跋涉,你总是请他上你的车。尽管老乡的羊在你身后把你的头发当干草啃,把屎屙在你心爱的小车里。当你遇到一名素不相识的哑奴时,你那颗善良的心使你成了他的朋友,你总是送他钱与食物,却还谴责自己不能为他争得自由。你还记得吗?在你刚搬到加纳利群岛,发现了邻居——一个古怪的快要病死的瑞典老头,过着不见天日,无依无靠的生活,你不嫌弃他的烂腿脏和臭,和荷西一道把他送到医院,并整理清扫他的家,为他洗臭不可闻、被脓血染脏了的衣服和被单。还像亲人那样,每天都到医院去探望照顾他,老人去世,还是你和丈夫为他送葬。你是多么的善良啊!
     你是那么的热爱生活,热爱一切美的东西。你是个旅游家,到过的地方实在多。然而每到一处,你都不忘到集市上去买美丽的东西。看看你收藏的东西吧,大大小小,不下千种。大的有雕像、挂毯、床罩,小的有别针、项链、手镯,甚至是杂货店里的坛坛罐罐,你觉得美,也千方百计弄到家。还记得吗?一次,你散步时偶然发现了一只狗的狗碗,你觉得古朴美观,于是你不顾一切地,冒着被狗咬的危险,从狗嘴里用新碗将那旧的碗换了回来,才心满意足。你的收藏品实在太多,印度的毯子、西班牙的酒袋、印弟安人的胸针、沙漠里的羊骨头、加纳利群岛的娃娃……每一个收藏品背后都是一个有趣的故事,一个你生命的印记,一个你爱美、爱生活的印证。
     你又是那样的坚强。你深爱的荷西与你共度六年之后去世了。你曾是悲痛欲绝,肝肠寸断,也曾想过随他而去。但你是坚强的,不屈的,你挺了下来,不是吗?
     可是,你现在为什么又离去了呢?生活这样美好,还有这么多的人都爱着你,都期待着你新的作品。你为什么要留给人们无限的遗憾,化作青烟幻去呢?
     我好伤心啊!三毛,因为,我非常非常喜欢你!

(纪实小说)
作者:程庆辉
    再过一小时零十分,我就得随军车出发了。我把烟头按进烟缸里,抽烟是三天前学会的,哥哥说抽烟能使人忘记忧愁。父亲并没有反对。
    身旁的余雾未散,在头上打着转,久久不愿离去,多像一个儿子不愿离开他的母亲啊!我望着灰色的烟雾,心却飞到幽长的巷口。
    小巷养育了我十七个春秋,十七年过去了,人变了,这幽长的小巷却没有变。那巷口嶙峋枝虬的老梧桐,清巧玲珑的小石头,满目沧桑的泥巴墙,还有那孤零零的路灯,在脑海里映得如此清晰。记得巷口右旁的一棵槐树还是五岁那年父亲领着我和邻居向俊峰栽下的,现在长粗了,长高了。
    记得小时候,夜晚,在昏花的路灯照耀下,我们一群“童子军”尽情嬉戏。还记得饶宏伟在那个夜里把我弄哭了,又拿着支精巧的小船哄我笑了,那时多么天真、多么无邪……似乎仍在昨天。童年的梦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我发觉脸颊上有两行冰冷的东西在蠕动,我怎么哭了,唉……
    稍大些的时候,我上学了。第一次踏在去北池小学的路了,背着洗得干干净净的书包,那曾是姐姐用过的,昂着头,挺着胸。小我两岁的周承志羡慕地睁大眼睛,望着我那露出书包的书角。那时我多么自豪,现在回想起又觉得是何等好笑啊。
    再以后,迷迷糊糊度过了八年,初中毕业后,在家待业。在大槐树下弹吉它,老屋里吹口琴。一晃一年又过了,现在,我要走了,小巷,你不会寂寞吧!
    几天前,我留念小巷的一草一树,一花一石。那天晚上正是十五,我静静地望着圆圆的月亮,心想,要是这月亮成了一面镜子,该多好!想家时,能从镜子里看到小巷;孤独的小巷也看到我……
   “嘟!……嘟!……”该是军车吧。父亲轻轻走进来,拍了我的肩膀,低沉地说:“车来了”。我默默地提起已收拾好的行李。小巷,静静的,似乎在默默为他的儿子送行。
    父亲拿着我的行李走在前面。我缓缓地走着,不敢回头,因为泪已忍不住了。别了,我的小巷,伴着我十七年的小巷!你用母亲般的温暖哺育了多少合格的儿子,累得腰酸背疼。破烂的衣衫,是你的风采;愈弯愈低的背景是你精神的见证。别了,生我养我的地方!你的儿子永远也忘不了你——幽长的小巷!
    车早已开动,我闭上眼睛,想着,想着……一个脸似苹果的小男孩跑在迂回的小巷里,拿着冰棒,大声喊“好甜、好甜……”

   注:本文曾获“春芽社”第一次小说习作评讲会男生部第五名。

死前的疑惑(黑色幽默小说)
作者:金亮
  “咯咯咯咯,咯——咯——”,它尖叫着,尽力逃避那双伸向它的大手。它拼命地躲闪,把小小的鸡窝弄得乱七八糟,仍未逃过那大手,双翅被大手紧紧抓住了。它长鸣一声,是哀鸣!
     连续几天,鸡窝里都不得安宁,两天中五姐妹就被抓走了三只,只剩下它与一只瘦小的芦花鸡,现在,它也被抓住了。
     它挣扎着要逃离那大手,无奈,手抓得太紧,它的爪子颤着,想到“不会是去……”它似乎又见到了那水池边的那三只被拔了毛的鸡,一滩血,一堆毛。“不会吧……”
   “啪”,被扔到了卫生间里,里屋传来刺耳的磨刀声。门开了,一个小女孩溜了进来,“哗”的一个,一把谷撒在它面前,若是往日,它定然会一阵猛啄,可今天,它把头偏到一边,看也不看谷一眼。因为它恨人,在它被抓住起,它恨一切人类。“干嘛喂谷?”进来的是个胖男人,就是他!它的眼里射出仇恨的目光,就是他抓走了三姐妹!胖男人拉开小女孩,手中的铁器一闪一闪。他扑了过来,拎起它,拔它的脖上的毛。“爸爸,别杀它,它太……太可怜了,爸爸……”“去去去”,女孩又被推到一边。它看见小女孩的眼眶湿润了,它不恨小女孩了。脖上的毛已被拔光,它没有再挣扎,再鸣叫,静等着,慷慨赴死视如归。利刃从脖子上切了下来,它绷紧每块肌肉,尽力不让血流出。力是有限的,血涌了出来。
    它脑子里闪过最后一个念头“人也分好人与坏人,二十年后又是一只好鸡”。便合上了眼,垂下了不屈的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16 02:45 , Processed in 1.03128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