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045|回复: 2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请大家静一静,听老纪童鞋评课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7-29 22:02: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纪现梅评课






邵坤《最佳路径》
邵坤老师执教《最佳路径》:


一句话,老师本人还没有把文本读懂,所以,在课堂上,这个事情就被平面化、简单化了。迪斯尼乐园建筑之复杂,不是我们所能够想到的,因为没有进入当时的情景,所以,孩子们会说做水桩什么的。我觉的,在各建筑纷繁复杂的状态下,建造实用的路径都很复杂,别说什么花样翻新什么新颖创意了,正是在一个人的智慧达不到的难度的情况下,格罗培斯得到了葡萄园的启示,然后找到了对迪斯尼乐园而言的最佳路径。所以,了解事情背景,对于帮助孩子建立思考的基点,特别重要。后来评课的时候,王安源老师说大家评课都是在谈对文本的理解问题,这让他很无语。其实,我觉得,这样的说法让人更无语。对原课堂而言,技术性的问题是很简单的,那么,对老师而言最难得就是,你对文本的解读,你个人生命的成长高度。

《长方体和正方体》
张彦芳执教《长方体和正方体》:


作为语文老师,来评数学课,肯定不怎么靠谱,所以,我首先要说的一句话是,张老师的声音真好听!
听课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想,如果创设一个什么情景,比如给房子设计一扇窗子什么的(我不是说非得是窗子,我的意思是,就是带孩子进入一个实用的场景,让孩子们做一个长方体正方体的什么东西,)然后,根据实际呈现出来的东西,让小孩子自己分析出它们的特点,我不知道这样是否可行,是否能行,姑妄说之。

纪现梅《英明的国王》


一堂失败的课。
看起来,在课堂上,孩子们很活跃,也有相当多的孩子在下课的时候恋恋不舍,追着老师讨论尚未讨论完的问题,且有好事的老师课后采访了个别学生,学生也信誓旦旦地表达了自己的喜欢之情,但是,课堂的致命之伤并不会因为这些东西而有丝毫的改变。
先说文本,虽然该文本的选择纯属偶然,但是,对原课堂而言,它是一个相当精彩的文本,因为它有着巨大的阐释空间,本来,这样的文本,如果能够心无旁骛地直面孩子的问题的话,它将会呈现出多维度思考的,当孩子呈现出更多维度的话,彼此之间必然会形成争鸣,这样一来,对话便也自然形成。
遗憾的是,老师放不下自己对文本的解读,总是想要把孩子拽到自己想要他去的方向上去,这样,课堂便任由老师来高度控制了,老师一旦控制了课堂,那么那种无形的专制就弥漫了整个对话的空间,孩子们也就自觉不自觉的被牵了进来,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评课的时候,范美忠老师反对把民主啦法制啦这些东西过早的给孩子,这个我倒不以为然。问题不在于给不给,给什么,而在于如何给。尤其是当前在这些词汇已经在小学段就已经充斥了他们的话语空间的时候,让他们知道一些,对于帮助他们进入真实的思考是极其必要的。
是的,老师应该对文本有自己的解读,但是,当老师走进课堂的时候,就应该把这些解读全部放下,只有全部放下,你才能够真正直面学生的问题,学生的讨论,学生的生命,这时候,你和学生之间的对话,就不再仅仅是关于这个文本和学生的对话,而是你这个生命和学生这个生命之间的对话,那么,这时候,老师关于这个文本是否有真正意义上的解读就变的极其重要了。
所以,关于原课堂,我们先不要想着如何通过自己的追问达到一个怎样的深度,先要想着如何真正直面学生的问题,而不是一厢情愿地领着孩子走上你想要的方向上去。因为,课堂对话的深度高度是由老师本人的水平决定的,是由老师自身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对个体生命对自身生命的认识所决定的,而这些东西又不是短时间所能够提高的,所以,先不要想着深,先要从自身目前的水平出发,平等与孩子对话,运用这种方式帮助孩子形成对话的意识,养成思考的习惯,然后,自己在这种对话中慢慢地提升自己,否则地话,只能是拔苗助长,而助长的结果只能是披着原课堂外衣的那种高度控制的课堂。
甚至,我也不认为事先把孩子的问题集中起来是一种必要的做法,因为,当你对这些问题有了深入的思考之后,你自然而然就丧失掉了对问题本身那种本然的陌生感、新鲜感,你自然而然地不能够进入与孩子之间真正的对话。真正的对话都是现场生成的,而不是事先预习好的,老师和孩子一起,努力攀爬,爬到哪儿算哪儿。
那么老师的备课在哪里?在你对孩子的了解,在你对生活的感悟,在你自身的阅读,在你对自身的认识。
甚至,我们可以尝试一下,和学生同步阅读一篇文章,同步质疑,同步讨论。

汪小容
《魅力》
汪小容老师执教《魅力》:


很显然,老师对文本的解读出现了误差(可见文本的解读极其重要!评课时,怎么能不谈文本呢)比如,老师认为,舞台本身是有魅力的,可是,文中明明说了:演员们用一种木呆的声音读着早已腻烦的道白。还有文中的这个父亲,老师认为他是爱孩子的,但是,如果我们仔细阅读文本,就会发现,或许他是爱孩子的,比如,“父亲忍不住想在她散发着香味和孩子气息的细脖颈上吻上一吻”,但是,他却也真的是不懂自己的孩子,比如,他会以为女儿的异常表现是因为第一次来剧场,他会以为一个蛋糕就可以安慰孩子,当最后他带着小卡佳看到演员的本来面目时,“卡佳两眼的火光熄灭了”,这个父亲都做了什么啊!
魅力来自哪里?来自文学人物汤姆叔叔本身的真实,来自小女孩的那一片童真的善良!

魏勇《美国独立战争》

我从不担心魏勇的课会搞砸,那是因为,他有着深厚的理性的历史积淀,而且,善于找到激发学生的点。
即使会出问题,那也仅仅是边边棱棱的小问题,比如,材料学生理解不够,学生的知识背景较浅,思考的基点就会有些薄弱。
比如在这堂课内所出现的殖民地、议会、税收、移民,等等词语,如果学生之前没有清晰的了解的话,就很难建立起自己思考的基石,以至于无从去思考。所以,一些知识性的东西,还是需要用合适的方式,让学生了解。

范美忠《自由》



说实话,我越来越觉得,范美忠不适合教书,他应该去进行哲学的或者文学的研究,因为,他是那么喜欢沉浸在自己言说的世界之内。我的脑袋是非常慢的,所以,当他说的时候,一开始还能够跟的上,但慢慢地,也就只能看他的嘴巴在动了。
自由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它涉及到道德、法律、民主等等诸多方面,又分为言论自由身体自由等。要说把这样一个庞大的系统一下子拿过来,让学生漫无边际的讨论,这就像是让几只小蚂蚁去搬一块巨石一样,根本就无从下手。只能是进入那种泛泛的充满了各种概念的让人觉得疲劳而又无奈的讨论。
诚然,课堂上有四个孩子争论的甚是激烈,但是,如果我们认真倾听,就会发现,这四个孩子的对话根本不成其为对话,因为,真正的对话首先是沟通和交流,然后在沟通交流的基础上重建新的观点,而这四个孩子根本就是在死死地捍卫各自的观点。
除了这四个高度参与的孩子,我看不出其他的孩子是处于用心倾听的状态。在课堂上,肯定不能是全民言说,也就是说,总是一些人在说,一些人在听,那么,什么样的内容最能够激起别人倾听的欲望?我觉的,首先是和自己的主动思考相关的,再就是可以进入情境的。而一切纯概念式的讨论都会让人疲惫倦怠进而拒绝接受信息。
不由想起网易公开课中的《公正》一课,http://www.tudou.com/listplay/hNYg4ko4Jsg/XSTq19JLu5Q.html那个教授几乎每个讨论的基点都是从一个小故事开始的,然后,随着这个故事情境的不断变化,让事情复杂起来,然后,在错综复杂的情境中,各人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思考、对话,以至于重新建构。这就像刷彩纸一样,想要达到的某个效果从来不是一次性刷上去的,而是刷好一层,沉淀一层,然后再刷,再沉淀,它是一个梯级建构的过程。
去年,郭初阳的课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u6f0SIxCf-I/也涉及到了自由的问题,但是,他的内容相对单一,就是言论的自由,而且,问题的切入口也很小,从大家所熟知的一个小故事,稍加改编,迅速帮助孩子进入情境。从整个课堂来看,郭初阳设计的相当精妙,但是,这样简单的方式,却也很好的传达了我们想要传达给孩子的信息。

窦桂梅《牛郎织女》


必须得说,窦老师有极强的学习能力,今年的课,和往年,和往往年,相比,有着极大地改变,http://v.youku.com/v_show/id_XNDEyNzg4ODY0.html在这三节课的庞大容量中,有原课堂的理念(窦老师说真不知道这个理念,就是觉的课就应该从学生出发),有郭初阳课堂的视野,还有她自己本来就擅长的那些东西,当然,是以她自己擅长的东西为主。
我想在说课之前,先说说文本,《牛郎织女》,民间故事,人们运用丰富的想象,把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构建成神奇的故事,我总觉的,这是一个美丽的故事,在这个故事里,有男耕女织的田园生活的美好,有天上人间坚贞爱情的美好,有人神合一赤诚友情的美好。而达到这样一种境界的手段,就是想象,而这正是小孩子最擅长的。当然,窦老师在课堂中也说到了想象,但她是从写作手法的角度去分析的,而我认为这是不妥的。就像研究房子,是给出一所完整的房子让孩子分析它为什么建的这么好学到的东西多些呢,还是创造一种场景,让孩子自己搭建一所房子学的更多些?很显然,我认为是后者。所以,我认为,这个故事和孩子的链接点就是想象,那就让孩子去驰骋自己的想象好了。当然,这件事说说容易,但做起来是相当难的。和窦老师交流的时候,窦老师说也曾这样做过,但是,孩子就会让牛郎织女去上QQ,去发伊妹儿,从而进入这种庸俗的想象中。所以,如何引导孩子去想象便变得极其重要了。我个人想法,可以把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链入,或许会对孩子有些启发。同时,一些像宇宙的奥秘的那种视频也可以截一部分帮助孩子打开想象的空间,甚至,还可以帮助孩子开启文本中某一个点,说不定就会有豁然开朗的效果呢。
说到这儿,就不能不说到课堂的最后一部分,窦老师让孩子们阅读四大民间爱情故事,并分析它们的相似点,http://www.17xxw.com/Article/sjb/yw/lnjs/nlznv/201005/20100529213430_32198.html其实,这就属于文学分析的范畴了。这个文本是给孩子们上的,如果让我在想象和文学分析这两者中去选的话,我想,我会去选择前者。





===对老纪课评的回应:

1,许薇:我觉得老纪有些说法自相矛盾了:既然你认为原课堂就是老师和孩子一起,努力攀爬,爬到哪儿算哪儿,那么就说明对文本解读没有统一的标准和预设的高度。如此又何必质疑老师没有读懂文本或者对文本解读有误差呢?一百个人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对文本的解读是没有止境的,老师不需要对文本方方面面做全面的解读,老师和学生一样,看了文本,形成了自己的想法,把它提出来,只要能找到依据就行(言之有据),学生亦然。甚至,在学生观点一边倒的时候,老师可以故意抛出不同的观点“为难”或“挑战”一下学生,引发思维的碰撞,当然文本中可能还潜藏着老师和学生都忽略了的细节,随着阅读、阅历增长,以后再读又会有不同的解读。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能理解王安源老师说的“无语”,围绕文本解读来提问确实就没完没了
由此想到关于原课堂很多学员都有的困惑:我没有那么多的阅读积累,我也没有那么深邃的思想,我也没有那么敏锐的判断反应,我就不可能操作原课堂吗?
李玉龙老师在最后的讲座中回答这个问题:具备了这些素质固然好,但尚不具备的就更需要原课堂,这样老师才能和学生一起成长,否则必然是负数课堂。

2.王艳芬老纪同学可能这两年重心放在练内功上了,所以课堂上不免胶着于自己的想法,没有抓住学生发言的思维契机往里走,而是自顾自地拐到了可能是自己近期思维的焦点上,这一点我跟楚笛的看法是一样的,因为老师心里“装着满满的想法走进了课堂”,“就会下意识地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筛选”,而“学生又是何等聪明”,一旦发现老师的意图,就开始围绕老师的想法打转而忘记了自己的问题。


   其实,课堂上讨论的问题并不一定非要从学生来,有的时候,学生没有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教师完全可以直接抛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打开课堂讨论的空间,提升讨论的质量。这一点很重要,只有把“原课堂”当做一种理念而不是模式来接受,才有可能上出真正的好课,一旦模式化,就离死期不远了。
2#
 楼主| 发表于 2012-7-29 22:03:39 | 只看该作者
3#
 楼主| 发表于 2012-7-29 22:07:39 | 只看该作者
小  飞
纪现梅(山东)

【一】
看看表,快上课了,于是匆忙往楼上走去。
“老师”,一个女孩子的声音,回头,“哦,小飞啊,快点啊,该上课了。”我催促着慢吞吞的她。
“老师,我想——”小飞话没说完,眼圈就红了,泪珠扑簌簌地掉了下来。
“怎么了,小飞,谁欺负你了?”我慌忙用手抹去她满脸的泪水。
小飞却不说话,只是哽咽,那无声的哭泣显得那么压抑。
“上我办公室吧。”看看楼梯上来来往往的同学和老师,我建议说。
小飞依然不说话,默默地跟着我走。
这是我自己的办公室,不必担心孩子有什么顾虑。
“怎么了,小飞?能跟老师说说吗?”拿过一盒纸巾,轻轻揩掉孩子脸上肆意奔流的泪水,轻轻地问。
“爸爸妈妈要离婚了,我怎么办啊?”我一惊,从来没想到过这样。平常在班里,小飞一直都是一个快乐女孩。她喜欢明星,一个铁杆的追星族,我还因此批评过她呢。
“今天上午回家,房间里,茶几倒了,电视也碎了,爸爸在生气,妈妈也不知去哪儿了。一会,妈妈打来电话,说她已经在法庭等着了,让爸爸去。爸爸拿了户口本、身份证走了,弟弟在屋子里吓得直哭。”小飞的眼泪浸湿了一张张的纸巾。
“爸爸妈妈关系不好吗?”
“他们总是打架,往死里打”,孩子挽起衣袖,“你看,我身上的疤。”一块块青紫的疤痕遍布了小飞的胳膊。
“他们也打你吗?”我惊诧了。
“不,是我拉架的时候,被误打的。”小飞急忙解释。
“爸爸为什么要打妈妈呢?”
“爸爸说妈妈在外面有野男人。”小飞的声音低到几乎听不见。
一个孩子幼小的心灵怎么能够承受这么多呢!
“他们离婚了,我怎么办?老师,您说,我怎么办?我给妈妈打电话,她说她自己都管不过自己来,怎么有精力管我呢?”孩子的泪水无声滑下。
“妈妈不要你,你还有爸爸啊,别担心。”我努力安慰她。
“爸爸不会要我的,”小飞顿了顿,似乎有什么难言之隐,但终于还是说了出来:“我不是爸爸的女儿。我的亲爸爸不要我们母女了,妈妈就带着我来到这里。”小飞的眼神呆呆的。
“那爸爸对你好吗?”我心痛的问。
“刚开始的时候挺好,爸爸总是把什么好吃的都给我吃。可是后来,爸妈开始打架,爸爸就常常打我。每次吃饭,我都得看爸爸的脸色。爸爸要是高兴,我就可以随便夹菜,要是不高兴,我就不敢吃了。有一次,我夹了一块肉,爸爸就用筷子狠狠地敲我的手背,当时手背上就起了两个疙瘩。还有一次,我起床起晚了,爸爸掀开被子,用皮带抽我。我不哭,想,不就打一下吗?能有多疼啊?还能疼死了?没事的。可是,我的眼泪却总是不争气地流下来。爸爸就说我没出息。我想好好上学,我想考上高中,可是我知道,即使考上高中家里也没钱供我上的。可是,我还是希望好好考,我想,这样一来,他们也许就会好一些,就不再打架了。”
这就是那个活泼可爱的小飞的生活环境吗?我怎么从来都不知道?因为她的追星,我责备她虚荣,可是,也许,这些美丽的明星正是她苦难生活中一点微弱的亮色吧!她幻想着自己的生活能够有一个转机,就像那些明星们的生活一样,会在突然之间大放光明,可是我呢?只是一本正经地告诉她,追星是精神空虚的一种表现,只有素质低下的人才会干这种蠢事。
“老师,你说我该怎么办?我该怎么办啊?”小飞使劲攥着我的手,声泪俱下。
我的眼泪夺眶而出。我知道,我是老师,我不该哭,我应该告诉孩子怎么做,可是,我能说什么呢?我又能做什么呢?在如此残酷的现实面前,一切说教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该上课了,默默地,我陪着她到了教室。这节是我的课,背诵《醉翁亭记》。小飞,刚才还痛哭流涕的小飞,一直在认真地背诵。我的心,酸痛酸痛的,眼泪禁不住又来了。孩子,你的坚强让我心痛!
总觉得放心不下,放学之后我来到教室,学生告诉我,小飞第二节课就走了。
晚饭后,我打电话,没人接,又打,关机了。不知道,她的爸妈是否真的离婚了,也不知道孩子今晚怎样度过。

【二】
第二天,头一节就是我的课,小飞的位置却空荡荡的,问她同桌,说是请病假回家了。病假?昨天还好好的啊?家里又出事了吗?上着课,心中一直忐忑。
下午没课,早早来到办公室,呆呆坐在桌前,说不清为什么,心里乱糟糟的,右眼皮也无端跳起来。“左眼跳财,右眼跳灾”,老辈人如是说。
门悄悄地开了,一个小脑袋慢慢伸进来。
是小飞!洋溢着满脸笑意的小飞!
我一把揽过她:“小飞,你上午怎么没来上课啊?家里出事了吗?爸妈怎么样?”我的问题连珠炮一样打出来,急切而毫无章法。
“老师,告诉你,爸爸和妈妈不离婚了!你不知道啊,今天上午,我姥爷来了,他把爷爷奶奶、大舅、小叔,还有我和弟弟全都召集到一起,狠狠地批评了爸妈一顿。您是没看见,姥爷可威风了,还把妈妈打了呢。爸爸也吓得不敢吭声,并答应说再不离婚了!”小飞兴高采烈地说着,比划着,一张白净的小脸涨得通红。
我心中一块沉甸甸的石头落了下来:孩子,你总算有个完整的家了。
该上课了,小飞连蹦带跳地跑回了教室。
我重新坐回桌前,看着面前呆头呆脑的电脑屏幕,一股浓浓的隐忧慢慢浮起:这样在长辈高压下维持的家庭会是什么状态呢?
果然,几天后,上午放学,路上,我看见小飞一个人磨磨蹭蹭地往家走。
“小飞”,我停住车,“怎么了?无精打采的样子。”
“老师,我不想回家!”话音未落,她眼圈一红,那泪珠就吧嗒吧嗒落了下来。唉,这孩子,怎么这么多眼泪呢?我仰起头,努力让自己的泪水倒流回去。
“爸妈倒是不吵架了,也不说离婚了,可他们谁都不理谁。妈妈也不做饭,爸爸就喝酒,喝醉了就骂人。”伴着泪水,单薄的小飞如秋风中的落叶,瑟缩着,颤栗着。我只有紧紧地紧紧地搂住她瘦削的肩头,企图给她一丝温暖。
“小飞,你也十五岁了,以后就是大姑娘了,要懂事,学会去体量大人的难处。你爸妈现在心里也不好受。平时,要多和妈妈交流,毕竟,那是你的亲妈啊,她对你的那种血缘的爱是任何爱都不能够替代的。多关心爸爸,要知道,是他养育了你十几年,对你也是有感情的,他只是把对你妈妈的怨恨发泄到你的身上而已,并非不疼你了,懂吗?”我努力斟酌着字眼,只是想让孩子明白,爸妈爱她,她不会被遗弃的。但这份爱需要她自己的努力才会获得,因为,只有爱才能唤醒爱。
小飞似懂非懂地看着我,但还是哽咽着点点头。
“不管怎么说,现在,他们不离婚了,你和弟弟也有了一个完整的家,这就是一个好的进展啊,所以呢,要对未来充满希望,要用自己的努力,一点一点去重建这个家,好吗?”
“可是,可是妈妈根本不愿意和我说话,我一说话,她就说我拖累了她。”小飞眨着泪花闪烁的眼睛,无奈地说。
“这样啊”,我思忖着,“我想,你是不是可以给她写信啊?写出你的伤痛,写出你的希望,也许,文字的东西,更能打动她,毕竟,她是你的妈妈啊。血浓于水!试一试,好吗?”
小飞半信半疑地看着我,然后轻轻地点点头。
“快回家吧,不然家里人该着急了。”我拍拍她的肩膀,故作轻松地说。
她恋恋地回头看看我,然后步履沉重地走了。小小的身影,那么孱弱,那么孤单,我的心,不由紧缩起来!
“报告,老师,对不起,我迟到了。”又一节语文课,小飞上气不接下气地站在门口,满头满脸的,也不知是汗水还是泪水,把个小脸涂得跟花猫似的。
我点点头,她急匆匆坐在课桌前。
今天是例行的日记课,像往常一样,孩子们争先恐后却又秩序井然地走上讲台,朗读自己的日记。
小飞也读了,她写的是姐弟俩相依为命的故事。故事中的姐弟俩从小被父母遗弃,姐姐为了供弟弟上学,中途辍学,外出打工。小飞说,这是一篇小说,她写的第一篇小说。
我的心,沉甸甸的,可怜的孩子,你那个小小的脑袋,天天都在想些什么呢?
下课了,我看了小飞一眼,她会意地跟我走出了教室。
“今天怎么了,小飞?”我揽住她的肩,尽量让自己的语气轻松自然。
“爸妈又吵架了!”这次,小飞没有流泪,只是幽幽叹了口气。
“他们又吵架了,摔东西,哭,骂,喊着离婚。”小飞紧紧咬着嘴唇,眼睛直直地看着前方,那眼神空荡荡的,空得让人害怕。
“小飞,不要绝望,好吗?”我攥住她的小手,那小手,在这初夏的季节里,却冰冷似铁。
“其实,他们不会离婚的,说说解气而已。你想啊,你爸爸之所以会娶一个离过婚的女人,不就是因为他自身的条件太差吗?如果离了婚,谁还会嫁他呢?只有打光棍。再说你还有一个弟弟。你妈妈虽然和你们村的那个男人好,人家也不大可能娶她的。人家有老婆有孩子,怎么会为她弄得妻离子散呢?他们都是大人了,会考虑这些现实因素的,所以,他们不会离婚的。”我不知道,跟孩子说这些是不是有些残忍,但我只想尽我所能给孩子一份安全感。
“是吗?你说,他们真的不会离吗?”小飞热切地盯着我。
面对这样的一双眼睛,你还能说什么呢?只有重重地点头。
小飞像是得到什么保证似的,白净的小脸笑成一朵花。
“你给妈妈写信了吗?”突然想起这个问题。
“写了,她也看了,但什么也没说。”小飞的情绪又低落下去。
“不要灰心,继续写,只要不轻言放弃,就一定会成功。记得那句话吗?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小飞重重地点头:“我不放弃!”

【三】
反复考虑了很久,我还是决定去和她的父母谈谈,虽然心中依旧没底。
“要是,要是他们冒犯了你,你可千万别生气啊,他们就是那个样子。”当然得征求小飞的意见,小飞却担心地说。
“没事,老师才不会生气呢,记得那句话吗?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啊!”我拍拍她的肩,轻轻地笑,心中却酸酸的:多懂事多善解人意的孩子啊,怎么就生在那样一个家庭呢?唉!
“纪老师,你也是女人,那你也该知道,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小飞,那可是我亲生的女儿啊,我会不疼她吗?给她吃,给她穿,供她上学,她还要怎么着?我知道,你也是为她好,上高中?就她那成绩,能考得上吗?再说,即使考上了,又有什么用?大学毕业找不到工作的一堆一堆的!再说了,你看我们这个家,供得起吗?她爸没能耐,窝囊废,我一个妇道人家,也干不了什么。所以小飞啊,不如早点毕业,打两年工,也给家里添补添补。女孩子嘛,做得好不如嫁得好,将来找个好婆家,比什么都强,什么高中不高中的。”小飞的母亲,一个看起来漂亮的有些妖娆的中年女子,那张抹着晶亮口红的嘴唇上下翻飞,于是,滔滔不绝的话语就如蹦豆一样争先恐后地跑出来。我目瞪口呆地看着她,哑口无言,因为,似乎全天下所有的道理都掌握在她的手中。
回头看小飞的爸爸,却只是闷头坐在那里,一言不发。
“您先坐,我有点事,先出去一下。”说完,那个女人站起来,拍拍屁股,一扭一扭地扬长而去。
屋子里,只剩下我和小飞的爸爸,那个一直沉默的男人。不知为什么,面对这个比我大不了几岁的眉头紧皱的忧郁男人,来之前准备的那些话在一瞬间土崩瓦解。
“纪老师,不怕您笑话,您也看见了,就是这样,唉!”他先开口了。
“但,孩子是无辜的啊!”我不知该说什么了,近乎喃喃自语。
“可是,我也是男人啊!”小飞的爸爸猛地站起来,“啪”,一个茶杯重重地摔碎在对面墙上。
我错愕得站起来,小飞的爸爸似乎没想到自己会这个样子,也呆住了,空气似乎凝固了。
逃也似地走出小飞的家,我终于体会到了小飞的难。她每天面对的哪是爸爸妈妈啊,简直是两座山啊,两座要把她压碎的山啊!
眼泪,簌簌而下。
这一刻,我真正体会到了自己的无能,一个教师的无能。我要是个超人多好啊,我可以利用自己的能量创造奇迹,可是,我不是,我只是一个老师,一个语文老师,甚至连班主任都不是。

【四】
初夏的太阳,很快炙干了我的泪。
下午课外活动时间,我把几个班委召集到我的办公室。
“小飞的爸妈最近闹了点别扭,所以呢,她就心情不好。你们呢,要带动大家,多关心她,多和她聊聊天,说说话,让她多感受一些班级的温暖。”我尽量轻描淡写地说,力求不去伤害一个女孩脆弱的自尊。
“可是,我不喜欢和她在一起,她总是怪怪的。”那个喜欢直言直语大大咧咧的李爽说。
“嗯,我也是。每次和她说话,无缘无故的,她就会呛人,呛得人喘不过气来,真受不了。”说话的是胖乎乎的刘清,一个文静内向一说话就会脸红的小姑娘。
“而且啊,她特崇拜那些明星,什么林志颖啊,周杰伦啊,天天摆弄他们的照片。最近,她又迷上了什么《放羊的星星》,天天夏之星夏之星的。”不用抬头,我也知道说话的是雷小鹏,他说话总是这样嘎嘣脆,好像谁要跟他抢似的。
“也许,家庭的不幸让她心情糟糕,心情一糟糕了,脾气自然也就坏了。关于追星,我想,她也许渴望像那些明星一样能够在一夜之间改变自己的处境吧!现在,大家都是大孩子了,要学会倾听,学会理解,学会宽容,不要轻易否定什么。凡是存在的都是有原因的,这话也许有些武断,但我想,也有一定的道理吧。我希望大家能够怀着一颗友爱的心,去走近她,倾听她,进而理解她。不管怎么说,大家都尽量试一试,好吗?”我期待地看着所有的孩子。
他们默默点头。
我知道,每个生命都是富有爱心的,热情的,只是这份爱心,这份热情,需要有个契机去点燃,那么,这星星之火,就会蔓延,横向的,他周围所有的人;纵向的,他自己的一生。
一直以来,我都知道,小飞喜欢宋词,也背了好多宋词。
“小飞,最近,又背了不少吧?”似乎是不经意的,我问她。
“嗯,最近喜欢晏殊的了。”她的小脸泛着亮亮的光。
“对了,我发现啊,我们两个班有好多人喜欢宋词,于是呢,我突然有个想法,你看,我们能不能在两个班之间搞一个宋词PK赛啊?这事呢,就由你来组织,好不好?”
“我?我行吗?”小飞似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因为,一直以来,因为成绩差的缘故,在班里,她一直都是一个默默无闻的角色。
“你?当然行了,你那么喜欢宋词,而且又背了那么多,怎么会不行呢?小飞,我告诉你,人这一辈子,什么困难都会遇到。战胜困难靠什么?自信啊,所以,人活着,缺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能缺了自信。它可是生命之氧。相信自己,试一试,好吗?”
小飞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我想,我不能改变她的家庭,但我可以试着去影响她。正如我不能左右自然界的狂风暴雨,但我可以给我的小树多浇水多施肥,好让它们长得高高壮壮的,增强抵御恶劣环境的能力啊!
这一次活动,小飞组织得非常成功,从主持到策划,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其实,人的自信从何而来?从自身价值的展示中来,从因展示而获得的肯定与欣赏中来。给孩子一个舞台,他们就会跳出最美丽的舞蹈。

看着小小的她,激动着,忙碌着,我默默地说,孩子,快点长大吧!
4#
 楼主| 发表于 2012-7-29 22:08:29 | 只看该作者
好书,是要反复读的
   纪现梅


   钱理群教授,我是通过《新教育读写月报》的主编李玉龙先生认识的。那时候,我正热衷于作文教学的研究,天天瞎鼓捣。
   “你读读钱理群教授的《对话与发现——中小学写作教育断想》吧。”李玉龙说。
   读了,不是一遍,也不是两遍,而是想起来就读。后来,又读了他编的《新语文读本》、《新语文写作》,以及所有他写的我能找到和买到的书。
   说是认识,其实也不过是通过几次电话,写过一次信而已。所以,当我收到老先生寄来的《解读语文》时,很是错愕:咱是小老师,人家可是大教授啊!
   很认真地读。
   很久以前,就有很多人笑话一线的老师,说他们只读三本书:教材、教案、教参。是实话吧?是!有没有夸张?没有。但是,也得有适合老师们读的书啊!诚然,教育类的书籍浩如烟海,随便哪一本都会开卷有益。但是,如果你曾经做过一线的老师,或者见过一线教师的生活状态,所谓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的。你就会知道,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下,考试、作业、各种无谓的常规会议,已经把老师们的时间压榨的一如夏衍笔下的芦柴棒,又有多少老师有时间有精力去浏览、去筛选、去阅读呢。
   《解读语文》是一本好书。
   首先,它是为一线的语文老师量身定做的阅读资料。它直击教材中的经典课文,进行细致入微的文本细读,无论你是普通的语文老师,还是已在语文教育界崭露头角的名师,都可以阅读、借鉴、批评。没有空泛的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教育大理论,没有不着四六让人读来混沌懵懂真是你不说我还明白你越说我越糊涂的所谓逻辑推理。三位教授,我说的是三位作者:钱理群、孙绍振、王富仁,他们只是从自己的阅读体验入手,娓娓道来,不夸大,不缩小,亦不故弄玄虚。简而言之一句话,这书,我们一线的小老师,看得懂,用得上。
   其次,它为我们打开一扇窗,我们一线的老师踮起脚,仰起头,就可以透过这扇窗看到别人的世界、外边的世界、以及拓展自己的方向。书中,我最欣赏的是钱理群教授的解读,因为,他总是结合自己的生命体验、自己的阅读体验,去解读别人的文字,这就潜在地告诉了我们我们读书的方法:读别人的文字,联自己的体验,悟独有的感受。而且,作者在解读的时候,还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阅读方向。比如,钱教授在解读《背影》的时候,提到了朱自清的《写作杂谈》《再论中学生的国文程度》,顺着这些个方向去阅读,我们是可以了解到更多从而也能够更到位的理解文本的。不能说对于鲁迅先生作品的解读,钱教授是最精到的,但是,最起码,他的解读,还原了一个真实的鲁迅,一个活生生的鲁迅,一个不仅仅是“文学家革命家思想家”的硬邦邦的鲁迅,让我们跳出之前阅读的藩篱,还原阅读的真实。
   不能说,三位教授对文本的解读都是正确的,其实,不同的读者,因为有着不同的生活阅历,不同的成长环境,不同的阅读历史,面对同一篇文字肯定会有不同的阅读体验,所以,就各自的阅读体验而言,无所谓正确与否。比如,在解读《故都的秋》的时候,孙绍振教授谈到“租人家一椽破屋”来欣赏风景,他说,“破屋才有沧桑感,文化积淀不在表面上,是要慢慢体会的”“没有文化趣味的人,是不能胜任这样的欣赏的”,字里行间,洋溢着知识分子特有的优越感,对此,我是颇不感冒的。这让我想起宝玉对于大观园中的“稻香村”的点评:“古人云‘天然图画’四字,正恐非其地而强为其地,非其山而强为其山,即百般精巧,终不相宜。”其实,在这儿,郁达夫是有些做作了,我还是比较认同林语堂先生的看法,大俗方是大雅。是的,你可以不认同作者的阅读体验,但也正是别人的阅读体验激起你自己的思想波澜。对于一本书而言,最可怕的不是别人反对你的观点,而是你的思想引不起别人任何的思维火花。人说一石激起千层浪。如果,一本书可以点燃你思想的火花,那么,你还求什么呢,还有什么比主动思想更重要的呢。应该说,《解读语文》这本书是可以达到这个境界的。
  《解读语文》这本书很厚重,拿起来沉甸甸的,读起来,亦不让人轻松。用心地读完一遍,空白处密密麻麻写满我的思想。轻轻合上最后一页,长嘘一口气。拧亮台灯,我又翻开了第一页——好书,是需要反复阅读的。
5#
 楼主| 发表于 2012-7-29 22:09:28 | 只看该作者
纪现梅:差生,就是这样炼成的  






       1

  天热得发了狂,六十多个孩子的教室完全像个蒸炉,每一颗脑袋都在默默地冒着热气。于是,汗味、臭脚丫子味,还有风从远远的垃圾桶里带来的腐臭气息,便在空气中弥漫开来,顺着鼻息进入体内,那胃便搅动着、翻涌着,想吐的感觉一阵阵袭来。

  我在上课,学习鲁迅先生的《雪》,他的《野草》中最好懂的一篇文章。学生却读不懂,任我使尽浑身解数歇斯底里直到口干舌燥,却依旧是一脸的茫然。

  热,臭,恶心,急躁,一股股的无名业火冲击着我的脑袋,嗡嗡直响。

  猛抬眼,却发现坐在最后排的陆明田在和同桌窃窃私语。

  “陆明田,干什么你?都学会了是吧?全班同学就数你能了!”像火山找到了喷射口,我滔滔不绝的数落着。

  他显然一惊,抬头看了我一眼,然后低下了脑袋,没有表示什么。

  本来就是他的错嘛,老实点就对了,我依旧愤愤地想。

  继续唾沫横飞地讲鲁迅,学生们依旧满脸呆滞地看我,罢了,罢了,哪里寻摸的这一群榆木疙瘩,我筋疲力尽地想。

  “哗啦!”一声响,循声望去,又是陆明田,不知什么原因,桌子上的书全都掉到了地上,他则一脸惶恐地弯腰去拾。

  “陆明田,你想干什么?造反啊?”我气急败坏地大声责骂。

  说句良心话,如果是平时,我也就一笑而过了,因为,这本就不是什么恶劣的行为,不过是一不小心或者意外,上课时,经常会发生这样的“事故”。再说了,陆明田一直都是个老实而内向的孩子,平常不言不语的,像个没嘴的葫芦,一说话就紧张、脸红,可是今天,我却控制不了自己,唉,算他倒霉吧!

  2

  再去上课,十多分钟了,他却一直低着脑袋,不知在干什么。

  “陆明田,干什么呢?抬起头来,好好听课。”终于忍不住,我提醒,但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平和。内心也意识到,昨天,自己有些过分了。

  他慢腾腾地抬起头,眯着的眼睛里掠过一丝冷漠和不屑,让我一惊。但让我欣慰的是,他没有说什么,也没有再把脑袋低下去。

  该做练习了,不知为什么,下意识的,我又向他看去。(自己也奇怪,之前,我不太注意他的,在班里,他一直都是个默默无闻的学生)他没做,聚精会神地把玩着手中的圆珠笔。

  “砰砰砰”,我用手敲他的桌子,这清脆的声音吸引了所有同学的注意,他们都回过头来,把目光聚焦到陆明田的身上。

  “别玩了,做题了。”我尽量让自己波澜不惊,为人师表。

  “我不会。”他翻翻眼皮,漫不经心地说。

  “哪地方不会?我告诉你。”看得出他眼中的挑衅,我努力控制住心中慢慢升腾的火焰,耐心地说。

  “哪地方都不会。”他依然摆弄着手中的圆珠笔,一副爱咋的咋的死猪不怕开水烫的神态。

  “不会,不会还有脸了?上课干嘛来?”我的耐心终于达到了极限,像火山一样迸发出来,尖厉的声音如警报,在静默的空气中震颤、游荡。

  沉默,他在沉默,捉摸不透的沉默,我在沉默,暴怒暂歇的沉默,其他同学也在沉默,静待事态发展的沉默。

  沉默啊,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不,不能,我是老师,我不能在学生的轻蔑里灭亡。柔弱如黛玉都说了,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

  “不好好听课,就滚出去。”一声怒吼,首先震痛了我自己的耳膜。可以想象,我的五官扭曲的程度,因为,我从其他同学的瞳孔里看到了惊诧还有恐惧。

  “走就走,这课,我早就不想上了。”啪的一声,陆明田把笔重重地摔到桌子上,大踏步走出了教室,只给我留下一个,倔强孤傲的背影。

  我以为,我镇住了他,我以为,我是为他好,我以为——

  “走,走吧,走了就别回来。”看着他渐远的背影,我挣扎着说,试图挽回自己的师道尊严。声音里却弥漫着浓浓的色厉内荏的气息,纸老虎一般,在空荡荡的教室里无力地飘荡。

  他没有回答,也没有回头,或许根本就没有听到,义无反顾的,渐行渐远。

  教室里,所有同学脸上都涂着一层淡淡的悲凉,说不清是怜悯是同情还是愤然,不知道是为我为他还是为他们自己。

  孤零零地,我站在讲台上,突然感受到浓浓的软弱、悲凉还有无奈。

  3

  下课了,迈着疲惫的步子挪进办公室。

  “怎么了,老纪,让谁给煮了?”同事灵儿嬉皮笑脸地跟我开玩笑。

  懒得打理她,我一屁股坐在了椅子上,脑子里乱糟糟的:明天,明天的课会怎样呢?他会不会罢课?或者继续给我难堪?我该怎么应付?不知为什么,无端地却又想起《孙子兵法》中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还有啊,这孩子一节课去哪儿了呢?他会不会干什么蠢事啊?

  想着想着,一向心空小如针鼻的我坐不住了,起身走向他们的教室。

  这一节,他们班上历史课。悄悄地,我趴在后门窗户上,看见陆明田端端正正地坐在位子上,眼珠子一动不动地盯着讲台上正满怀激情指点江山的历史老师,不知是沉浸在了老师的讲述还是自己的思想里。但是,不管怎么说,看到他安然无恙地坐在教室里,我悬着的心总算是有了着落。

  4

  放学,匆匆下楼。

  “嗨,纪老师,你等一下。”回头看,是陆明田的班主任,丁老师,一个全校出了名的以严厉和做事雷利风行向而著称的青年教师。

  我停住了步子,看他三步并作并作两步风风火火地走下来。

  “文磊(陆明田班的班长)告诉我说,陆明田今天在你的课上捣乱,惹您生气了,刚才,我已经狠狠地收拾了他一番,以后,他不敢再在课堂上捣乱了。”

  “啊……那,那你怎么收拾他的?”我错愕地瞪大了眼睛。怎么会这样?本来,我想课下再好好和他谈谈,可是现在,唉!

  “一开始我教训他,他还振振有词,一肚子的不服气,让我抽了两个耳光,马上就老实了,现在的孩子,你就得给他点颜色看看。”丁老师似乎依然余怒未息。

  天啊,怎么可以这样呢?我张大了嘴巴,却说不出一个字。

  “其实,这事我有责任的。”愣怔了半天,我才说出一句完整的话。

  “纪老师啊,不是我说你,你啊,就是对这帮孩子太宽容,你看,他们都让你惯成什么样了?其实,对这些家伙,你就得严厉,你压不倒他们,他们就敢爬到你的头顶上撒尿。不过,也怪,这个陆明田一向挺老实的,今天也不知怎么了,大概是吃错药了。好了,不管怎么说,事情我已经帮你摆平了,你放心好了,有我在,反不了他们。”丁老师一边说,一边下楼,硬底皮鞋急促而有力地敲击着楼梯,也敲击着我乱糟糟的心。

  5

  第二天上课,一进教室,我就忍不住向陆明田看去。他安安静静地坐在位子上,但那两道直直射来的目光,充满了仇恨、鄙夷。我的心,不由一凛:他一定以为是我向他的班主任告的状。

  一定,一定要跟她说清楚,我想。

  “陆明田,你跟我来一下。”下课了,我招手示意。他看了我一眼,眼睛里满是敌意。我真担心,他会拒绝我或者不予理睬,那我怎么办?谢天谢地,他拖着步子走了出来,却站在教室走廊里,不动了。

  “您找我有事吗,老师?”他瓮声瓮气地问。这孩子,正处于变嗓期,这让我有种恐慌的感觉:这个特殊阶段的孩子,会有什么特别呢?比如,脾气是否会更暴躁?比如,逆反心理是否会更严重?比如内心是否会更脆弱?我不知道。

  “哦,没什么大事,我们去办公室谈吧!”我尽力让自己平和自然。

  他充满戒备地看了我一眼,极不情愿地跟着我进了办公室。

  “坐吧。”我顺手拖过一把椅子。

  他却不坐,梗着脖子站在那儿,随时准备逃走的样子。

  “我想跟你说,那天的事,不是我告诉你们班主任的。”我诚恳地看着他。

  “哦,不是您,那是谁呢?”他的眼睛里迅速燃起一簇讽刺鄙视怀疑的火苗,一闪一闪的,让人心惊。我从不知道,这个一向看起来忠厚老实的陆明田会有如此让人惊悚的眼神。

  “是…”张开口,我却踌躇了:我能说是文磊吗?这是否有告密和挑拨离间的嫌疑?于是,张大嘴巴,我愣在了那里。

  “说就说了呗,这有什么?”一层冷冷的笑容挂在他稚嫩的嘴角,真让人受不了。

  “可是,既然说了,又有什么不敢承认的呢?”不知为什么,他突然之间就爆发了,然后摔门而去,留下一个我,立在空荡荡的办公室里,不知所措。

  只有去找丁老师,让他为我澄清事实,否则,我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不知丁老师怎么和他谈的,反正,在一个课间操时间,他恭恭敬敬地站在我面前。

  “老师,对不起,那天是我错怪您了,现在班主任都和我说清楚了,请您原谅。”他说得很顺,很溜,就像背书歌子一样。

  我却感受不到丝毫的解脱,分明的,他是在某种无形的不可抗拒的压力下才这样说的。

  之后,没等我说话,他转过身,走了,甚至没有忘记轻轻地带上房门。

  我颓唐地坐在椅子上,一种被海水淹没的憋闷感涌来,唉,事情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呢?

  6

  以后上课,他并不捣乱,只是常常发呆,似乎思绪飘飞在很遥远的天外。本来处于中游的成绩,也在逐渐、逐渐地下滑,问及周围的同学,只说他更安静了,有时一整天都不说一句话,脾气也越来越乖僻。

  内疚,却束手无策,因为,他对我的成见那么深。

  一日,忽闻他整夜泡网吧聊天打游戏,被班主任抓到,在办公室被臭揍一顿。

  我的心,隐隐地痛。想,无论如何,我该再找他谈谈。

  依旧不肯坐,就那么直直地立在那里,却又似乎与以前不同,是多了一些吊儿郎当的气息?还是让人心寒的阴鸷?说不清。

  我开始说,从那天的课说起,说我当时的情绪,说我自己的错误,说我心中的愧疚,推心置腹,毫无保留。

  他静静地听,面无表情。

  说完一切我认为应该说的,我停住了,看着他,希望他有所表示。

  良久,他却一言不发,室内静得让人心慌。

  “老师,您说完了?我可以走了吗?”他终于开口了,却是这样一句话。

  “难道,你就没有什么话说吗?”我近乎哀求地看着他。

  “那件事已经过去了,我也忘了,请您以后不要再提了,好吗?”他优雅地转过身,扬长而去。

  以后,我再没和他单独谈过,因为,真的,我不知道该怎么和他说话了。

  7

  中考结束,他名落孙山,我说不清什么感觉。

  “这样的差生,考不上是意料之内的事。”旁边他的数学老师说。

  听到这句话,站在那里,一时间,我愣住了!

  差生?那个一度只是成绩平平性格内向的那陆明田,什么时候变成差生了呢?

  从我的第一次呵斥,还是那一声怒吼?从班主任的那一记耳光,还是后来的重重误解?我说不清楚,但是,一环一环,是偶然,更是必然。

  世界上,最脆弱的,莫过于心灵,尤其是青少年的心灵,那是一朵最为娇嫩的花朵,所以,永远不要去伤害它,那伤痕将是无从弥补的。

  重重的叹口气,往事一幕幕,固执的在我脑海里回放,提示我,告诉我:这个差生,是我培养的啊! 

       (载于《读写月报 新教育》
6#
 楼主| 发表于 2012-7-29 22:10:41 | 只看该作者
自  述
□ 纪现梅
我看中学生写作

    工作以来,业绩平平,讲课最高奖项是县级二等奖;在一些省市级教育刊物发表了二十几篇文章,多为教育叙事,没啥理论水平;市级课题《初中生当堂成文序列教学研究》的主持人——该课题原计划全县推广,因领导要求做出一个系列而我坚持写作是一件个性化的事而搁置。曾应本县几所中小学邀请做过关于作文教学以及怎样做课题的报告,自我感觉良好。据说,“非常教师”这个栏目推出的教师是须得在教育教学上有独到之处的,比较“个”。扪心自问:我有什么“独”的呢?想来想去,也就作文教学还沾点边吧。至于“个”在哪里,且容我慢慢道来。

    语文课,学生害怕作文的根
    这话说出来,恐怕所有的语文老师都会喊冤:我们在课堂上苦口婆心谆谆教导,就是想要通过这些例子教会学生写作文啊,怎么倒成罪魁祸首了呢?
    是啊,在语文课上,我们领着学生分析思路,总结写作技巧,概括主题思想,赏析那些优美语句的精妙含义,最后来上一句,呶,这就是好文章,你们在写作文时也要这样,好好向他们学习。且不说这些文章的语言怎样的成熟,也不说那些写作手法是需要读多少书才自然生成的,单是一堂课老师的“赏析”和“溢美”就够学生吓半天的——这才是好文章啊,得语言优美,得思路清晰,得主题鲜明高尚。然后,当他拿过一个作文题目的时候,他想的不是要表达自己的思想,而是想着怎样才能够语言优美,是用怎样的技巧,确定怎样一个高尚鲜明的中心思想(即使他自己的思想既不高尚也不鲜明)。即如妇女生孩子,在生之前她想的不是怎样把孩子生出来,而是怎样把自己的孩子生得跟某个明星一样漂亮跟某个科学家一样聪明。这样的写作引导,即如老师对一个站在喜马拉雅山山脚的孩子说,爬上去吧,爬上去吧,那上面很美。孩子没被吓昏就已经是万幸了,何谈攀登。
    应该说,作文讲评课也是语文课。在作文讲评课上,除了读三两篇特别优秀的文章外,大部分的作文讲评课是要上成批判会的。语句怎么怎么不通顺,错别字如何如何多,思路怎样的一团糟。就连我们学校的作文批改记录本也只有两大栏:存在问题记录,需矫正的共性问题。我总认为,学生写出来的文字,无论它多么稚拙,都是一株需要呵护的小苗。如果我们因为它不够碧绿不够端正而这里掰掉一个叶,那里削去一段茎,那么它很快就会宣告死亡的。所以,我们的作文讲评课,老师要做的不是削减那些旁逸斜出的枝叶,而是搭建一个平台,让学生在这个平台上展示自己的作品,因展示而被肯定,这应该成为孩子们的一个写作动力。因为,每个人都希望被肯定。


    观察生活不是一句空话
    关于作文,语文老师们多是围绕着“怎样写”去说的,至于说“写什么”,却往往只是一句话:要注意观察生活。这实在是一个本末倒置的过程。因为,如果妇女肚子里没有孩子,那是任凭助产士如何进行科学的指导也是生不出娃娃的。
    我所任教的班级,孩子们是要写“温馨提示”的。全班同学,轮流值日,每天一则,内容不限,可以是所见所闻,也可以是所感所想;可以是长篇大论,也可以是三言两语。课前三分钟,大家评评议议说说。无它,唯想培养孩子们用心生活的习惯。我们美其名曰:用我温馨的提示,唤醒你沉睡的心灵。
    在班里,我设了一个“老纪信箱”,孩子们可以随时给我写信,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完全是原生态的。我的原则是每信必复。同时,他们还可以在周六周日给我发短信或者打电话;而且,每天中午,我们还有一次半小时聊天。我以为,我们只有真正走进孩子们的世界,才能知道他们在看什么想什么做什么,也好在选择作文题目时有依据,有方向,真正实现写作与生活融合在一起。


    打铁还须自身硬
    我从来都不认为,一个自己不写作的语文老师可以指导学生写作,就像一个不会游泳的人可以教别人游泳一样。
    在写作指导中,语文老师除了要帮助学生搭建展示的平台外,还要帮助他们进入写作状态。而要帮助学生进入写作状态,老师自己首先得知道什么是写作状态,而要知道什么是写作状态,老师先得进入写作状态、换言之,就是老师自己要经常写作。注意,我说的是老师要写作,而不是写下水文,这是两码事,前者是一种随性行为,后者则是有意为之。
    我是从2004年开始经营自己的博客的,我真正开始探索作文教学也是从那时候开始的。自身的写作实践告诉我,写作,必须得生命主体有话要说,有自己的思想要表达。特定的场景、特定的氛围是可以唤醒生命深处某些记忆、某些情绪的。一个真正进入写作状态的人往往不会去考虑语言是否优美,主旨是否高尚,使用怎样的写作技巧,等等。他只在寻找那个最合适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词语和句子。什么是最好的语言?最能够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语言就是最好的语言。真正的写作状态是一种生命思想的流淌,是物我两忘的境界。所以,一段文字,一曲音乐,几幅画面,或者学生的口头自由言说,是可以帮助学生进入写作状态的。
    但是,只有自己写作的人才会明白这一点,并且恰如其分地将之运用到自己的写作教学中去。


    学生为什么要写作
    学生为什么要写作?因为考试要考。那么考完试之后呢?大多数人选择的就是和它拜拜,这实在是一件极荒谬的事情。
    其实,写作,是生命成长的一种方式。
    读书也罢,课堂也罢,说教也罢,都是外在于生命的被动的他人教育。唯有生命化的写作,才是生命个体自身通过思考表达,实现生命主观的内在的自我教育。
    一个时常写作的人,他对自然的感觉是敏锐的,会感受到第一缕春风的和煦,夏夜特有的静谧,秋虫呢喃的无奈,冬日午后阳光的无力;一个时常写作的人,他对生活的联想是丰富的,会由孩童手中的摇铃联想到自己的童年,会由一杯清茶联想到远方的朋友,会由天空飞过的孤雁联想到友情的难得;一个时常写作的人,思想是活跃的,因为,他总是在思考,思考读过的一段文字,听过的一段话,甚至,街头巷尾的一句广告词。
    总之,一个时常写作的人,他的生命状态是积极的、活跃的。
    学生,无论生理还是心理,都处于快速成长的时期。在这成长的过程中,各种思想、矛盾,会不断地变化、奔突,而把这些复杂纠结的东西明晰化条理化的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写作。文字的表达可以让他们用心去审视、判断、权衡,从而做出一个自认为有价值的选择。
    还有,任何人都有表达的欲望,通过言语的表达来证明自己的存在。尤其是青少年,在他们的生命成长过程中,会有许多的困惑,从而诉说的欲望也会极其强烈,而目前的应试教育却把本应扮演倾听角色的人物给异化了。首先是家长,他们会说,小孩子家家的,管好你的学习就行了,哪那么多事!然后是老师,他们会说,多关心关心自己的成绩吧,少去想这些无用的东西,说不定还能多考几分呢。在这种状态下,生命化的自我写作就变得尤其重要了,也算是,从泥土中挖一个小孔,做一个深呼吸。



现 场 □ 纪现梅
    我的一堂作文课
    教学设计
    距离中考还有不到三个月的时间,从日常与孩子们的交流中,我了解到,中考的压力,对未来的惘然,早起晚睡学习的疲劳,让很多孩子的情绪日益焦虑。与此同时,很多家长面对高考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压力,面对社会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不得不板下脸,狠下心,挥起督促的长鞭。于是,孩子与父母之间的矛盾便日益尖锐,冲突不断升级,直接影响到双方的精神状态及亲子关系。因此,我设想,通过一节写作课,唤醒孩子们内心深处的感动与爱,学会爱,那就是宽容、沟通、理解、表达。
    不可否认,每个孩子都是爱自己的父母的,尽管有些孩子也许会咬牙切齿地说“恨他们”,那也只是平庸繁琐的世俗生活遮蔽了他们的眼睛,所以,这堂课的核心理念就是唤醒,唤醒孩子们内心沉睡的爱。
    为此,我设计了三个教学环节。
    首先,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经历说想法,谈观点,“我手写我心”,其本前提是“我心”要动起来。
    其次,读下水文,用我的爱唤醒你的爱。相比较那些经典美文,老师自己写的下水文也许有些粗糙,但因为彼此的熟悉,却会更切近,更真切,也更感性,自然也就更容易感动学生。
    第三,听音乐。我一直都相信,音乐的力量是巨大的,人的感情随着音乐的节奏会自然而然地流淌。只有它,才能够直接拨动心弦,从而震撼心灵。
    教学实录
    师:今天上午,我收到一则短信。这则短信没有署名,但是,我想,它是我们五(6)班的孩子发来的。现在,我给大家读一下:“老纪,今天我又和我妈吵架了,又是因为她一直吵我,前几次她也吵过我,今天这次,我实在受不了了,我该怎么办?我都让我妈妈气得浑身哆嗦了,我该怎么办呀?”听了这则短信,不知大家有什么感想?思考一下,我想请大家结合自身的经历随便说说。
    徐署慧:首先,当我听到这段话时,先是气愤,而后便是嫉妒。我生气是因为做儿女的应该知道,父母无论做什么事,他们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我们,为了他们的孩子好,而如今十六七岁的我们应该知道这些,至少要体会他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不错,有时他们很唠叨很烦人,一句“好好学习”说上上千遍,但这不是更体现了他们对我们的期望对我们的关爱吗?我嫉妒是因为我已经离家三年了,对父母的声音,他们对我的这种关心爱护也只有回忆了。但我记忆中的爸爸妈妈是会与我沟通,与我交流的。虽然我的父母都是普通的农民,他们没有能力给我多么好的物质生活,但他们给了我很多人尝不到的精神生活。记忆中的父母总是听我给他们讲学校里这样那样的事情。即使他们不知道谁是谁,不知道操场在哪儿,但他们总是仔仔细细认认真真地听我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或许他们想了解我,知道我的生活吧!我认为,我们无论想做什么,想干什么,只要平平静静地与父母交流,把话说明白讲清楚,父母也不会蛮不讲理地对你大吼大叫。有时把父母当做长辈来尊敬,有时当做知心朋友来倾诉一下自己的心事也很不错,只要用心来沟通,就不会没有共同语言,也不会有代沟,更不会有更年期,有叛逆心理的借口了。
    师:我想,徐署慧同学说出这样一番话,大家肯定不奇怪。为了求学,她和暑刚,姐弟俩告别父母,远离家乡,来到我们山东。她说了很多,核心内容有两点:一、所有那些生活在父母身边的同学们应该知足;二、孩子和父母完全是可以沟通的。
    孙崇义:其实我刚上初一初二的时候,在家里什么事情都听我的。吃什么,买什么,只要有一点不中意,我就把门一摔,出去疯玩一天。为此,门上的玻璃不知换了多少块了。而现在,上了初三了,或许是长大了,也可能是懂事了,现在想一想以前做的事情,挺过意不去的,毕竟是生养自己的父母嘛。
    师:刚才,孙崇义说他长大了。是啊,什么是长大了,长大了就是不再任性,就是学会试着去理解别人。孙崇义,恭喜你,你真的长大了。
    解凤荣:星期四上午,妈妈给我炒咸菜。开始的时候,我很满意。后来和弟弟闹别扭,气得我火冒三丈,便也不理妈妈。我妈就感觉是她的错,其实我心里没怪她,却不愿意解释。平常上学,我都是五点钟走,那天,两点钟我就要走了。妈妈不停地问我,你走这么早干什么。我大声地说,去学习。在我离开的那一刻,妈妈一直站在门口望着我,那时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我走了,走在宽广的大路上,顶着春风的舞蹈,慢慢地骑着车,边骑边唱:何必回头伤往事,且把风流唱少年。回想母亲呆呆站立的样子和那伤心的眼神,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
    师:从解凤荣的动情讲述中,我听出了她为自己任性而后悔,她因自己对母亲失敬而深深地愧疚。
    宋苗苗:昨天上课,我在手上画画,被班主任训了。回到宿舍,又被床碰着了眼睛,很疼。那时候,我想到了妈妈,好想妈妈。人总是在受伤的时候想到最疼爱你的妈妈。今年“三八”节,我给妈妈买了一个发夹,她非常高兴。
    师:是啊,我们在受伤的时候,总是第一个想到妈妈,就像我们每一次跨进家门,首先喊的是妈妈一样。妈妈,她永远是世界上最疼爱我们的那个人。在宋苗苗的话里,更让我高兴的是,她不仅能够感受爱,而且能够表达爱。一个小小的发夹也许不算什么,但是,它代表的是孩子爱母亲的一颗心。我不否认,在座的每个孩子都爱自己的爸爸妈妈,但是,你表达过吗?比如,在她生日的时候,送她一件小小的生日礼物,甚至仅仅说一句生日快乐;比如,在她出门的时候,说一句路上小心。孩子们,仅有爱是不够的,爱,需要表达。
    郝英秀:每个人在社会中都会与别人发生摩擦和矛盾,不论是亲情、友情或是爱情,等等。我们需要学会包容。当我们与父母发生矛盾的时候,要学会自我调节,情绪不可太过激动,否则伤心又伤身,与父母发生了冲突,事后仔细想一想是谁的错,如果是自己的错,就主动向父母认错;如果是父母不对,那么就要找个合适的时间向父母作出解释,彼此沟通。相信长期如此,那么矛盾将在你的人生中大大减少。
    师:包容,沟通,郝英秀说得多好啊!扪心自问,我们都做到了吗?我想,我们每个人,包括老师在内,都应该好好地想一想。
    李成:说实话,我和老爸的关系就很紧张(他说的是实话,他爸经常跟我诉苦,这个儿子简直让他头疼)可我觉得这很正常,你看,我们的父母大多是四十多岁,正处于更年期,我们呢,十六七岁,典型的青春期,更年期遭遇青春期,不发生战争才怪呢。
    师:看,我们的李成就是与众不同,他给这个问题找到了理论依据。你别说,他说的还真是有道理。但是,就是因为它的发生有道理,我们就任其发生吗?是啊,现在大家都长大了,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主见,而父母呢,却往往依旧把我们看做小孩子。于是,关于学习,关于交友,甚至关于衣着发式,都会有着各种各样的矛盾、冲突。其实,不光是你们,老师是成年人了,有时也会如此。最近,我一直想写一点关于母亲的文字,却总是忙,静不下心。昨晚,就着窗外淡淡的月光,我终于把它写了出来,现在,我给大家读一下。
    《母亲病了》
    母亲病了,被我气的。
    她虚弱地趴在床沿,一口一口地呕吐,先是晚上吃的米饭,然后就只有水了。
    一趟一趟,一声不响地,我把盛满呕吐物的垃圾桶倒掉,清洗,却倔强地,不肯说一句话。
    我是知道母亲这个病的,只要一生气,就会心跳,然后呕吐。但是我,她唯一的,最疼爱的女儿,却依旧把她气病了。
    下班回家,看到路边有卖草莓的,虽不是特别新鲜,但看起来还可以,想到母亲最爱吃这个,却总是舍不得买,便买了两斤。
    “你看看你,这都买的什么啊?除了烂的就是坏的,你傻啊!”母亲一打开包,便开始嚷嚷。
    我不作声,因为,我了解母亲,她总是这个样子,别人做的事买的东西她永远看不中,永远喜欢自己去做。
    看我不作声,她大概觉得我理亏了。便一边往外捡着草莓,一边嘟囔:“看看,看看,这都什么破烂啊,扔大街上也没人要。你说你,谁让你去买了?想吃我自然会去买,还用得着你买吗?再说,你会买也行啊!现在大了,自己能挣钱了,了不起了,就开始糟践。”
    想不到,我的沉默,换来的却是母亲的上纲上线。想到前天买肉遭到的冷落,今早买豆汁受到的批评,火气便噌噌地往上冒。
    “买来你吃就是了,哪那么多事啊,真是。”
    其实,我是想说,因为你爱吃草莓,我才会买;因为怕你上楼下楼太累,我才去买,但是,冲口而出的,却是这样一句话。
    显然,母亲没想到我会这样子,便伤起心来,一伤心,就开始历数那过往的事情:上学的时候,怎么骑着车子去给我送饭,成家后,怎么替我照顾孩子,照顾家,一桩桩一件件。我知道,那都是真的,但也许因为母亲说的次数多了,便也在心中少了一些应有的波澜,便不搭话,只冷冷地沉默。
    说着说着,母亲落泪了,然后就开始吐。
    因为为人师表,常常会对孩子们说,和父母要多沟通,要学会爱,可是,我做到了吗?
    常常,母亲会悄悄走进卧室,把一个苹果或一杯水放在盯着电脑的我的手边,看我似乎忙碌的样子,迟疑一下,便又悄悄走开。其实,那一刻,我何尝不知道,她是想和我说说话,即使是柴米油盐,即使是家长里短。我却装作不懂,忙于和网上那些无聊的人说着无聊的话。
    常常,会匆忙吃完饭,然后匆忙离开,留母亲一个,寂寞地嚼着饭菜。那孤独的影子,也曾让我心酸,却总是舍不得,舍不得拿出一点点的时间,去陪她说说话。
    母亲老了,老了的母亲很孤独,很寂寞。其实,她只不过是想用自己的唠叨,还有不满,引起女儿的注意。
    母亲吐累了,说累了,也哭累了,沉沉地睡去。月光透过窗子,洒落她惨白的脸,还有杂乱灰白的发。从来没有注意过,母亲竟就这么老了,老得让我的心很痛,很痛,如利刃划过心脏,惊悚我自私麻木的心:仅有爱是不够的,爱需要宽容,需要沟通,更需要,表达。
    (我读完时,教室里很静。大约半分钟后,响起一片掌声。没有任何话语的过渡,我开始播放满文军的《懂你》。伴着歌声,屏幕上出现一位母亲一个个含辛茹苦的画面。歌声渐行渐止,画面也逐渐隐去。教室里陆续响起孩子们低低的抽泣声。那个刚才还洋洋得意的李成也一脸的严肃,眼圈泛红。我不说话,在这种气氛下,我觉得不需要说话,也说不出话,这种沉默大约持续了一分钟)
    师:孩子们,从你们闪动的泪花中,从你们低低的抽泣里,从你们深情的眼神里,我感受到了,感受到了你们对父母深深的爱,或者也许,还有后悔,甚至愧疚,现在,拿出你的笔,写一点关于妈妈或爸爸的文字,让这份爱,这份情,尽情地在你的文字里流淌。(教室里很静,我的声音低沉,缓慢,孩子们很快进入写作状态。)
7#
 楼主| 发表于 2012-7-29 22:11:36 | 只看该作者
曾经遇到一个孩子
他用文字记录各种各样的小动物
我告诉他
去读《昆虫记》
去读《我得野生动物朋友》
后来
他在班里成立了一个“动物协会”

又曾经遇到一个孩子
他眨着眼睛问我:
如果世界上只剩下最后一个人,会发生什么?
我摇摇头说:
我不知道,你认为会发生什么呢?
后来
他写了一篇小说
叫《最后一个人的命运》

我不知道
在这些领域
她们能走多远
我智能尽我所能
帮助她们走得远一点
再远一点

有人问我:
教育是什么?
我说:
教育,就是发现
以及帮助发现。

纪现梅 山东临沂市莒南县第二实验中学语文教师


8#
 楼主| 发表于 2012-7-29 22:12:36 | 只看该作者
今天,你上网了吗?
                                      纪现梅
                        
关于上网,尤其是关于中学生上网,我想,作为一个老师,我是可以,当然,也是应该能够说点什么的。
那些高深的理论还是不要说了吧,说了也只能是倒人胃口,只结合自己切身的经历和感受说一点。
我是05年开始上网的,工作在一所勺子头一样大小的中学,一如生活在井底的那只著名的青蛙,所以,这还算是比较先进的。
脑袋笨,不会玩游戏,甚至,别人玩的游戏都是半天看不懂;嘴巴拙,进入聊天室,半天没人理,便也只能是呆瓜一只。
就看看新闻。国内的,国外的,中央的,地方的,一句话的简讯,或者更深入的报道。网上看新闻的好处在于,你可以就一个你感兴趣的新闻看多家报道,因为报道的角度背景出发点不同,自然倾向性也就不同,这就逼得你不得不动用自己的脑袋去做出自己的判断。有时候自己混沌了,就会拿到教室里,利用课余时间,和孩子们一起讨论,唇枪舌剑,各抒己见,不必一定得有定论,关键是认识到脖子上那个圆圆的东西,不仅仅是用来戴帽子的。
听听音乐。网上听音乐的好处在于,你想听什么,就听什么,无论多么古老,多么不合时宜。只要在家,音乐就总是放着,那一些或熟悉或优美或满载着异域风情的旋律便在空气中飘荡,飘荡,于是,一切的无论多么枯燥的家务活都飞扬成一袭美丽的风筝,在天空中飞翔。或者是午夜,打开窗子,只让薄如蝉翼的窗帘随风飘拂,关上房间内所有的灯,戴上耳机,放一曲《云水禅心》,于是,那潺潺的水声,那喳喳的鸣叫,便让心沉静,一切的喧嚣,一切的世俗杂务,都悄悄地隐身不见,于是,便真的天人合一了。
读读书。看一些在线就可以阅读的书(穷老师,没钱买书)。输入你喜欢的作家的名字,比如鲁迅,比如张爱玲,比如卡夫卡,于是,所有他们的作品尽收眼底,这时候,会真的有一种坐拥天下百万富翁的感觉。而且,看完书,顺手就可以百度搜擎出一大堆名家阅读感悟,不同时代、不同性别、不同阶级,有阳春白雪,也有下里巴人,统统搅合在一起,妙哉妙哉!
看看电影。一些很经典的老电影,比如童年时期看过当时混沌现在也已模糊的,重新看过,别有意味。还有国外大片,如果撇开爱国之类的情结,感觉再看国内的一些片子,真的就是白开水了。自然,一些喊得很响的新片是要看的,可是,众所周知,那票价是颇有一些贵的,只能出此下策。当然还有一些自己喜欢的电视栏目,比如百家讲坛,探索与发现,或者心理访谈。
后来,就一头扎进了博客的世界。写自己的文字,风花雪月,无病呻吟;柴米油盐,津津有味;吃喝拉撒,平淡无奇。竟然也有人来读,且赞赏,且喜欢,便留言,便评论,论及语言的风趣幽默,思想的睿智深刻。明知道这是别人不忍心打击自己,却依然沾沾自喜。然后,乐颠颠地去到别人的地盘,留下一俩歪歪扭扭的脚印。正是于这游戏似的阅读写作中,我走出自己生命的混沌,真正开始了自己的生命历程
再后来,就去各教育论坛晃悠了。教育在线,韩军在线,K12论坛。发帖读贴跟帖,优哉游哉,读到了一些新的教育思想,知道了一份不一样的教育杂志——《新教育读写月报》,认识了一些高屋建瓴的人,比如,杂志主编李玉龙,一个教育疯子;童蓓蓓,一个精灵古怪的小丫头片子。通过他们我知道了郭初阳、梁卫星、范美忠、魏勇等等也许名不见经传但绝对是对教育狂热的教育人,从而知道了,什么是教育,而从前的自己充其量也不过是一个教书匠而已。
儿子九岁,也上网。这小子对游戏是颇为着迷的,尤其像赛车了、拳击了之类的,一玩起来,那眼睛瞪得跟铜铃似的,圆,亮!两只小手噼里啪啦把个键盘敲得七荤八素。我不干涉,因为,如果他不知道网上还有更多更好玩的东西,他当然只能玩游戏。老妈要做的是,引导他去更广阔的空间寻求更有意趣的内容。让他明白,网络,不仅仅是只有游戏好玩。
我引导他建立了自己的博客,在这里,他可以随便写一些文字,一句可以,两句也可以,可以发自己的照片或者喜欢的图片,可以原创,也可以转帖,完全率性而行。但是,没有人不喜欢让自己的小天地漂亮有趣有品位,小孩子也不例外。我教他怎么到别人的地盘里去踩一踩,读别人的文字,说自己的话。于另一种游戏中阅读写作交流,然后,长大。
我引导他进入一个小学生论坛,交同龄的朋友,看别人的世界。我告诉他哪个网站有精彩的动画片和故事,于是,他有了更广阔的世界。
现在,他依然喜欢玩游戏,但每周只有一次,放松一下,却再没有了初玩时的痴迷,倒是更关心自己的博客是否有人阅读并留言评论,更岌岌于自己的帖子是否有人跟帖,自己的跟帖是否得到了对方的回应。我很满意他的这种状态,因为,这是一种思考的状态,是思维碰撞的状态,于碰撞中,人便长大、成熟。
我希望,我的学生也能有充分的条件上网。那么,我会和他们一起建立一个班级博客,在这里,他们可以率性写作,可以随意评论,于写作评论中,他们的思想就会逐渐成长,因为,写着写着,就长大了,这是人的一种成长方式;我会让他们通过网上阅读与搜寻来搞自己的讲座,毕竟,网上有足够多的资料,即如一片大海,把学生这一叶小舟放入大海,他们才能够意识到海洋的广阔无边,而不仅仅是那一本薄薄的干瘪的可怜的课本,一个没有见过大海的孩子,是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出海的波澜壮阔浩淼无际的;我会建立一个班级QQ群,和他们聊天,从而更方便更快捷地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
前些日子,学校里又搞了活动,叫做告别网吧宣誓仪式,热热闹闹,轰轰烈烈,有用吗?仅凭一句话,一个仪式,他们就告别了?痴人说梦而已,而已而已!
从小学到中学,从中学到大学,老师在孩子们的世界里占有了极其重要的地位,因此,教师的榜样引领作用也就至关重要,在别的领域如此,在网络领域也如此。老师本身做的好,也才能够引领学生做得好。我不认为,一个只热衷于在网上聊天打游戏的老师可以对学生有良好的指导作用。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老师需要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做,而不是一棍子打死,因为后者是跟把孩子和脏水一块泼出去一样愚蠢的。
鲁迅先生笔下的那所大宅子,我们不妨借用一下。因为,网络亦亦如那所大宅子,不在于它本身如何,关键是你是否能够率性自如科学地拿来主义,而不是送去主义。
换言之,网络没有好不好的问题,只是会不会用的问题。
学校不是禁不禁的问题,而是会不会引导的问题。
今天,你上网了吗?这个问题,对于不同层次上网的人是有着不同含义的。
9#
 楼主| 发表于 2012-7-29 22:13:25 | 只看该作者
一件事,拖了很久
纪现梅(山东)
下课了,走出教室,长长地伸了个懒腰。
一个男孩迎面走来。
我迟疑了一下,孙剑?
是的,是他!我敢肯定,他也看见了我。因为,我分明看见,他急匆匆的脚步停顿了一下,眼中划过一丝迟疑。
我张了张嘴,却不知道该说什么。
短暂的尴尬之后,他一脸冷漠地擦身而过。
明晃晃的阳光直直地打下来,我有些晕,或者还有那节语文课。


1

那是一节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语文课。我想让几个同学上黑板默写刚刚背过的两首诗。
孙剑半欠着身子,把手举得高高的,高过了头顶。
我微笑着看了他一眼,却叫了坐在他前排的一个文文静静的女孩子。因为刚才背诗的时候我已经叫过他了,我想让更多的学生得到表现的机会。
但是,孙剑却变了脸,一双眼睛恶狠狠地瞪着我,然后,“啪”的一声把课本摔在桌子上,声音之大,把全班同学吓了一跳。
他因我没叫他而发脾气。
等我反应过来,火噌得一下就冒了上来。
“孙剑,你给我站起来!你以为你是谁?你是太阳?大家都得围着你转?地球也是因为有了你才转得那么有规律?你这么有本事,让你爹你娘给你请个家庭教师好了!我的课堂上供不起你这尊神!”
一连串的反问像炸弹一样迅速在安静得让人心悸的教室里炸响。
同学们面面相觑。
孙剑的脸涨得通红,坐在自己的位子上,一言不发。
他理屈词穷,我以为。
下课铃响了。
我拿着课本,气咻咻地走出教室。几个男生走过来,安慰我说:“老师你别和他生气。他就这样,自我中心!”
我依旧愤愤不平。
第二天去上课,孙剑的座位空着。问周围的同学,他们也是一脸茫然,不知道他为什么没来。
一个老师批评一个犯了错误的学生理所当然,我没有做错什么。我心里默默地想。不过,看着那个空空的座位,隐约还是有一丝不安在心头划过。
第二天上课,孙剑的桌子也没有了,他的位置被一个女生取而代之。问班主任,答曰辍学了。
我的心里咯噔一下,他居然辍学了,就因为我那几句话?怎么会呢?不错,我那几句是刻薄了点,但他那天在课堂上的表现也太出格了吧!可再一想,他还是一个孩子,一个年仅14岁的孩子,渴望被肯定,也渴望表现自己,即使出点格,也算不上什么大错。我那几句的确有点过分了啊!越想越觉得沉沉的,压得心里难受。
也曾想找他谈谈,但终因种种原因,比如自己不是班主任,比如为师者的师道尊严,比如即使我不做什么也没人来追究我的责任,于是,终未成行。后来听说,他在家呆了一段时间之后,又转学了,于是我心中的那一份不安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淡了,化了。


2

可是今天,触及他那冷漠的眼神,我才真切地意识到,我给他的伤害有多么严重。

回到办公室,四班的王老师正和一个学生家长谈话。我忍不住和其他几个老师说起了孙剑。
“这孩子啊,我知道,”那个学生家长突然插了一句。
一问,原来,他们是多年的老邻居了。
“孙剑有个姐姐。本来不可以再生了,可他爸爸是独子,爷爷死活非要抱孙子,于是费尽周折才超生了这么一个宝贝孙子。老头老太太金贵孙子,不放心交给儿子媳妇养,一断奶就把孩子弄回了老家。听他妈说,在老人身边,这孩子那是要星星不给月亮,简直就是全家的大熊猫。”那位学生家长很健谈,我若有所思地听着。

“该上学了,这孩子才回到爸妈身边。可能是习惯了在爷爷奶奶身边的生活,在这个家里,他总是显得不自在。平时,他很少叫爸爸妈妈,也不愿搭理姐姐。对了,他那个姐姐长得可好看了,人聪明,学习又好,真是人见人爱,比他强多了。可他就是不待见。唉,这孩子!”那位家长叹了口气。

我隐隐地有些明白了:当初,在爷爷奶奶的世界里,他是耀眼的太阳;可是,来到父母身边,面对姐姐的光彩夺目,他却只能做星星。也许,这种巨大的落差让他很难适应。
那个学生家长走了,同事也走了。
独立窗前,无数思绪涌起:现在,我该干点什么呢?我能干什么呢?跟他道歉?说一句对不起?可是,他的问题又岂是一句道歉所能解决的。况且,那一连串尖酸刻薄的话语,早已在我们之间横亘了一堵厚厚的、难以逾越的坚壁。为此,他选择了逃离,逃离我的视线,远远的,避我唯恐不及。在这种情况下,我又如何能走近他?
就这样想了半天,还是没能弄出点头绪,只好告诉自己,算了吧,反正他都已经转学了,跟你也没啥关系了。你安心教好自己的学生就行了,何苦好好地去找副膏药贴呢?
日子,悄悄地往前流淌,偶尔,在某个月光如水的夜晚或小睡初醒的午后,会猛不丁地想起这个孩子,想起那双冷漠的眼睛。


3

再次知道孙剑的消息是半年以后。课外活动时,和学生瞎聊,不知怎么,就扯到了他身上。
“他现在休学了,天天在家里玩游戏,把他爸爸气得够呛。”李振涛突然冒出一句。
“什么?为什么?”
“打架,好像是为了一个女孩儿,还动了刀子,具体情况我也不很清楚。”李振涛搔搔圆圆的脑袋。
问清了孙剑所在的学校、班级还有班主任的名字,于一个凉风习习的夜晚,我敲响了他的班主任的门。
知道我和孙剑既不沾亲又不带故,只是他曾经的语文老师甚至不是班主任,这位姓文的班主任老师满脸得莫名其妙(其实这也正是我一直没采取行动的主要原因。因为在这样的目光里,你显得很另类很不着四六很堂吉诃德),但他还是很详细很热情地告诉了我关于孙剑的一些情况。
“这孩子,刚一转来,我就知道不是个善碴子。你看他那双眼睛,邪不楞登的。纪老师,你也是老师,你该知道,非正常转学的学生,没一个好东西,好学生哪有转学的?是不?不过,刚来那会,他还算老实,装得循规蹈矩的,后来就不行了,原形毕露:在宿舍,和舍长闹;在班里,跟班长对着干。从来不考虑别人考虑集体,好像大家都得以他为中心围着他转似的。一不如意,他就瞪眼攥拳,一副要跟人拼命的架势。我早就知道他会出事,可是,防着防着,还是出事了。这不,小小年纪,竟谈起了恋爱。就因为另外一个男孩和那个女孩子说了一句话,他就一刀子戳过去,差点没把人家给捅死。要不是人家家长通情达理,他自己的父母也百般哀求再加上学校从中斡旋,这小子现在该蹲在班房里了。”
我倒抽了一口冷气。
“那个女孩叫什么名字?”我想,最好还是去问问当事人。
“啊?哦,她叫葛小萌。”可能没想到我会问这个问题,文老师有些转不过弯来。
“我可以和她谈谈吗?”我诚恳地注视着他,我知道,这应该征得他的同意。
“哦,可以啊。不过,那倒是个老实孩子。也不知是哪根筋出了毛病,整了这么一出。唉,现在的孩子啊,不可思议!”文老师摇摇头,一副痛心的样子。
我找到了葛小萌。确如文老师所言,一打眼,就知道是个老实孩子,纤瘦的身板,怯怯的目光,文文弱弱的样子。

我刚一开口,她的眼泪就下来了,抽抽搭搭地说:“老师,我没有谈恋爱。真的,我没有。您去跟我们文老师说说,好吗?您也是老师,他一定会相信您的话的。现在,同学们都说我是狐狸精,红颜祸水。”
我叹了口气,拍拍她的肩,说:“好的,我会告诉你们老师的。但是,你得告诉我,你们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其实,根本没什么事。我是我们家的第二个女孩,爸爸一直都想要个男孩,不喜欢我,还经常打我。每次挨了打,在家里不敢哭,怕病歪歪的妈妈伤心,我就在学校偷偷地哭,于是,同学们都笑我爱哭鬼。孙剑却从来不笑话我。他热情、仗义,总是想办法哄我开心,还打那些笑话我的同学。对了,忘了告诉你了,我们是同桌。我觉得,他就像个大哥哥一样保护我。可是,他不许我跟别的男生说话。那天,李德运削铅笔时把手弄破了,我说我帮你包包吧,孙剑就火了,竟然用刀子去捅他。不过,我觉得,他不是故意的,他就是这脾气,看起来凶巴巴的,其实很善良。”似乎是怕我不信,小女孩一边说一边用手比划着。

热情、善良、仗义,这就是小萌眼里的孙剑,这和老师心目中那个十恶不赦的形象有多大的落差啊!
同时我也意识到,这一年来,孙剑的心理问题不仅没有因环境的改变而好转,反而日益严重了。
“以后,有什么烦恼或者解决不了的问题,给我打电话或者写信,好吗?”从电话本上撕下一张纸,我认真写下自己的电话还有通讯地址。
小女孩信任地看着我,使劲点头。


4

我想,我得去见见孙建的父母了。
我不想去他家,也不想当着孙剑的面说这件事。于是电话联系,约好了见面的时间、地点。
孙剑的父亲,四十多岁的样子。当他匆匆赶到时,满脸的疲惫和狐疑。显然,我的行为不在他正常的思维轨道之内。
我把自己所有做过和想过的事毫无保留原原本本地讲了出来:我的伤害,我的了解,我的担忧。
“我不是不想他好,也不是不着急,可是,我没有办法啊!他现在是油盐不进。”这个四十多岁的男子,把十根粗大的手指插在头发里,一筹莫展。
“带他去看看心理医生吧,我想,这也许是目前唯一的办法。”
“孙剑不是神经病!”他猛地抬起头,眼睛里满是愤怒。
“我知道,我没说他是神经病,再说,看心理医生的并不是神经病。现在,孙剑有着很严重的心理障碍,你不能讳疾忌医,这会毁了他的。其实,在国外,看心理医生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我努力让自己心平气和,试图说服他。
“可这是中国。我是孩子的父亲,我知道该怎么做。我知道,你也是好心,我谢谢你对孩子的关心。可是,我不会带他去的。我的孩子很正常,他只是比别的孩子脾气大一些罢了。”他站起来,转身,离去。
我呆呆地坐着,无语。

“如果你确实不能接受,那就退一步,不带孩子,你自己先去侧面咨询一下。”再次拨通他父亲的电话,我迅速地说出自己的建议。

等待。良久。没有回音。挂掉!
一天,两天,三天,常常呆呆地看着手机,似有所待,却没有。
入夜,因膀子疼痛而辗转难眠,手机却响了,一看号码,是孙剑的父亲!
“我咨询过了,决定过几天就带孩子去看心理医生。谢谢啊,纪老师!”他低沉的声音饱含着浓浓的歉意。

久久地,握着手机,无语,泪却跌落,跌落到枕上。




5

后来,他父亲告诉我,他带孙剑去做了心理咨询。咨询师说,目前主要采用两种方式进行治疗:话疗和吃中药。以我的知识水平,对于前者还能理解,所谓心病还需心病医,说说话,开导开导,应该是有效的。至于吃药,我就不懂了:心理上的疾病,还和身体有关系吗?搞不懂,我也就懒得追究,只是问疗效如何。他父亲说,刚开始的时候,挺好的,孙剑好像变得开朗了,渐渐地和自己也有了些零零星星的交流。他自己也遵照心理咨询师的要求,在对待两个孩子的态度上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后来,孙剑就不愿意再吃药,和跟咨询师的谈话也有些懈怠。他觉得孩子老大不小了,老是窝在家里也不是回事,就想送他上个技校,学点技术,将来能有个谋生的能力。

想到我们这里职业教育的现状,我有些黯然,却又没有更好的建议,只好说,你们在征求孩子意见的基础上掂量着定吧。后来,孙剑自己选择了一所服装设计学校,本来他父亲不赞成,觉得那是女孩子的职业,但终于拗不过儿子。

不知为什么,我一直很害怕正面接触孙剑,是因为自己对他的伤害?还是觉得自己水平太浅不足以用来“对付”他?说不清。一想到见他,心里就总是惴惴的,但又真想见见他,最好是以一种不经意的方式。
于是,寒假的一个午后,我在校园门口“碰”见了孙剑(我知道他每天下午都来学校踢足球)。远远地,他从对面走来。这孩子,两年不见,长高了一大截。
“孙剑,干嘛去?”没等他看明白我(他眼睛近视,先天性的),我首先开口。
“哦,是纪老师啊,我去打球。”他显然一惊,匆忙说完,转身欲走。
“呵,这么忙啊?听说你去学服装设计了,好学吗?”我笑着,随意问。
“还行。”瓮声瓮气的,只有两个字。然后,梗着头立在那里,一言不发。
一股寒意浸润了我,不知该说什么了。
“老师,还有事吗?没事我去打球了。”他那么平静,平静得寒气逼人。
我无力地点头,摆摆手:“走吧。”
他走了,长长的影子拖在地上,逶迤而行。
10#
 楼主| 发表于 2012-7-29 22:14:56 | 只看该作者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H-EYAIqyY70/


老纪主演的电视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4-28 05:16 , Processed in 0.157791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