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基于创作的写作学习”的设计与实践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6-26 10:39: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为写作开启另一扇窗
——“基于创作的写作学习”的设计与实践
浙江绍兴一中

今天,高中写作学习的全部活动几乎都指向“高考”,学生从“中考”进来,又从“高考”出去,所谓的“写作”活动就是应付考试的写作训练。很多学生从高一开始写高考作文,写到高三,他们的作文依然“面目可憎”,甚至还不如高一高二时的水平。可以说,直接指向功利化应试的写作教学已经把本应充满活力、张力、创造力的写作逼入绝境。
因而,我在高一高二阶段试图探索另一种写作形式,希望借此带给学生不一样的写作感受,唤起学生对写作的热爱和兴趣,这就是“基于创作的写作学习”的六个活动:“绘本创作”、“小说创作”、“诗歌创作”、“‘拍客’创作”、“‘寻找一棵树’主题创作”。

一、观念之下的偶然与必然
这些创作活动基于我的一个朴素观念,即让学生快乐写作,让自己愉快改作,所以,活动缺少雏形,没有蓝图,几乎都是“边走边创”而形成的。比如“绘本创作”是做了妈妈的我接触了不少儿童绘本,在给学生讲故事时的灵光一现,“拍客”创作是我在给几张校园里的樱花照片配文字时突然想到的,而“我爱写歌词”的名字则是受到一档电视节目“我爱记歌词”的启发,因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创作活动是非常零散的,属于“点子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但是,细究起来,还是有两条明确的主线,一是从学生实际出发,二是从教师实际出发。
创作活动比其他写作活动更强调灵感和兴趣,是否能找到学生感兴趣、愿意写的素材几乎决定了整个活动的成败。因此必须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深入透彻的了解。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学段特点、能力水平和学科偏向,我所在的学校是浙江省一级重点中学,我所任教的班级是文科特色班,学生有一定的写作基础,这是创作活动得以开展的基础。其次要了解学生的阅读重点、思维特点和兴趣热点。他们爱读小说,那么“小说创作”就是“适时而生”;他们开始对诗有了蒙眬的向往,那么“诗歌创作”就是“顺其自然”;他们喜欢漫画,那么“图文创作”就是“投其所好”。再次要了解学生实际的写作问题。虽然这些创作活动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解决某个具体的写作问题,但是如果能够把解决具体的写作问题和创作活动结合起来,那就是两全其美的好事。比如诗歌写作活动,其开展的背景之一源自学生作文中的一个问题:语言不够精致,不够紧致,而诗歌是语言高度精炼的艺术,用诗歌语言锤炼写作语言,既是创作,又是语言训练。
另外,虽然创作活动更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同伴互助学习,但是如果教师对这种创作形式缺少指导能力,那么肯定会影响对学生创作成果的评价,进而影响学生的创作热情。所以,创作的内容和形式虽然未必一定是教师精通擅长的,但至少应该是教师熟悉的。如在“小说创作”这个活动中,有些学生的小说看上去非常幼稚,甚至有着“胡思乱想”、“胡编乱造”的嫌疑,可是仔细读来却隐隐约约折射出某些小说家的影子,这表明学生在模仿,虽然这种模仿是青涩的、生硬的、不成功的,却不能轻易进行否定性评价。纵观这六个活动,在确定之初,我都考虑过自己对这个选题是否感兴趣,是否有能力对学生作品作出具体分析和评价,在得出肯定结论后,我才着手开展这些活动。因而创作内容的确定还应该从教师的实际出发。

二、行动之中的困惑与突破
“基于创作的写作学习”是一次全新的实践和探索,在行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遭遇问题,出现困惑。但是唯有问题昭示方法,唯有困惑催生突破。
我遭遇的第一个问题是“我”的定位。在活动之初,我将这些写作活动定名为“写作学习活动”,就是强调写作能力的自我习得和互助提高。于是,多多少少地,这些创作活动中作为教师的“我” 隐退了,甚至“消失”了,但是“退隐”甚至“消失”了的“我”究竟应该扮演一个怎样的角色呢?通过实践,我认为,首先,“我”应该是一个组织者。创作活动较其他写作形式自由度更大,时间不限于课堂,地点不限于教室,因而在“长战线”、“多空间”的活动中,组织者必须用有力的手段保证活动正常推进,避免“半途而废”或者“虎头蛇尾”的情况发生。其次,“我”应该是一个指导者,这种指导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其一是阅读指导,我坚信,阅读是推动写作的另一种生活,所以我通常给他们足够的时间进行主题阅读,鼓励他们尽可能多地阅读诗歌、小说,开列相关书目。其二是根据学生对创作内容的熟悉程度和创作内容本身的可指导性,合理安排写作指导。以歌词创作和诗歌创作为例,学生虽然没有创作过歌词,但对他们来说,歌词很熟悉,大部分学生对此具备基本的鉴赏力,同时对歌词的喜爱带有明显的个人性和时代性,指导反而容易使学生陷入固定模式,那么在这个活动中教师的指导就可以少些,甚至可以不指导。而诗歌创作则不同,学生对现代诗歌这种文学样式比较陌生,对什么样的诗是好诗的认识非常模糊,通过学生互评也许能够发现问题,但很可能无法解决问题,这时候教师的指导就显得重要而且必要。第三,“我”应该是评价者之一,创作评价固然可以是多元多维度的,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显然是学生最为看重的,所以教师作为评价者是一定不能缺席的。由此可见,虽然“我”在很多时候“退隐”了,“消失”了,但其实一直都在,只是在功能上作了某些迁徙和调整。
我遭遇的第二个问题是立足“他”还是“他们”。创作活动应该面向全体学生,而并非仅是那些有创作天赋的学生,应该给予每个学生平等参与的机会,而并不是成为少数学生的专利,这就决定了活动的全员性;但是另一方面,创作活动比其他写作形式更期待优秀作品的出现,被人欣赏的成就感和荣誉感是促进活动有效开展的重要条件,从这点看,小组集体创作无疑更有利于优秀作品的出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把创作活动分为两类,一类立足“他”,以个人创作为主,一类立足“他们”,以集体创作为主。前者往往规制较小,靠一己之力即可完成,而后者往往形态更为复杂,要求更为严格,篇幅也更长。比如绘本创作,我的要求只是创作一个故事,并不过多涉及图画,所以它是一个适合个人创作的活动;如果我的要求是创作一本绘本,那么显然它更适合集体创作了。当然,所谓“他”和“他们”并不是截然分离的:一方面,集体创作的前提是个人创作,比如歌词创作,就是在所有同学都完成创作的基础上再小组修改加工而成的,小说创作也是在保证每个同学都参与讨论进行写作的前提下展开的;另一方面,集体活动也可以穿插在个人创作中,比如诗歌创作活动中,我曾挑选了三首学生创作的具有典型问题的诗歌印发给学生,放手让全体学生代为修改,最后形成修改意见,这个集体修改过程就是为了给学生的个人创作以示范。所以我认为基于创作的写作学习活动首先必须立足个体,个体始终应该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和焦点。
我遭遇的第三个问题是如何评价“你”。学生创作水平参差不齐,暴露出来的问题也五花八门,每次活动结束,我都面临如何评价学生作品的问题。作文评价的主要形式是指出问题、范文呈现、病文修改等,但创作评价似乎应该有独立的标准。我一边实践,一边摸索,形成了以下五种评价方式:活动评价、全员呈现、优秀示例、口碑评价、传统评价。这些评价方式均以学生自评为主,教师讲评为辅;以表扬鼓励为主,以指出问题为辅;以动态活动为主,以静态听讲为辅。那么为什么要采用这些不同的评价方式呢?首先,从活动的目的来看,这些创作活动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获得创作的体验,而并非指向考场作文的分数或者实际写作能力。享受过程、获得快乐是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第二,从活动的性质来看,创作比常规写作要求更高,难度更大,当然问题也更多,对大部分学生来说,能够从自己的创作过程中理解感受创作的艰辛和快乐,始终对创作抱有热情,这远比学习一个具体的写作技巧来得重要;第三,从学生的参与来看,学生在这些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写作热情远比常规写作要高涨,但由于水平和能力所限,他们当然还不可能创作出令人完全满意的作品,但是改变学生对写作的态度不是我们在写作教学中苦苦追求的吗?因而,我认为创作评价的方式可以更多元,评价的标准也要更宽容更具有鼓励性。
现在这届学生已经高三了,这两年的创作活动成为了他们独特的语文记忆,学生说,“希望这些活动能在您的下届,下下届,下下下,下下下下……届一直延续”,“不只是我们,让我们后面的同学也能享受到这种快乐”。如果真能让学生在写作中享受快乐,吾愿足矣。


[推荐人语]
和许多优秀语文教师一样,学生时代的谢澹酷爱文学,喜欢写作。走上讲台,谢澹老师用十二年时间完成了从文学青年到教坛新秀的转身。她执教过各种类型的公开课,有现代作品,也有古典诗文,有阅读课,也有写作课,甚至有高考复习课。凡是语文教师应当上的课,她都“公开”过,难能可贵的是,她的课绝少有表演的成分,本色、大气、有思考。她在一堂《一个人与一座城市》的写作课中所作的探索,被孙绍振教授誉为“实践已经走到理论前面去了”。她获的奖不少,被同事戏称为“获奖专业户”。出头露面的机会多了,她确有让人瞩目的一面,但在我看来,谢澹很沉静、沉着,默默读书、写作、做事。这篇文章脱胎于她主持的一个学科教改项目“基于创作的写作学习”。从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她对写作教学现实有着清醒的认识和自觉的反思,但她不止于认识,不止于反思,她以行走的方式改进。两年的时间,她不仅带领学生进行“创作写作”的学习,她本人也在进行“写作教学”实践的创造。谢老师积累起一大批学生作品,六个活动案例,以及她在活动过程中提炼的方法和经验,这对于一个教师的成长、成熟来说是弥足珍贵的。
十三个春秋,我见证了谢老师的付出与成长,也祝福她心怀理想,行动不止,收获更多的快乐与果实。
浙江省特级教师 沈江峰


[附]

大地之上,星空之下
浙江绍兴一中
我不是畅想,仅是回忆,回忆那些与语文相遇的美好时光。
很多年前一个傍晚,我的小学语文老师从长长的巷子中走来,她递给我一篇参赛作文,在我幼稚的文字上有她漂亮的蝇头小楷。黄昏中,我看到一扇窗。
十多年前,无处买诗集的小城有一档“点诗”的电台节目,于是,每个周末便成了诗歌的盛宴之夜。冬日,窗外寒风凛冽,室内暖意融融,余光中、戴望舒、徐志摩、普希金、惠特曼渐次走来。
我的大学生活与图书馆靠窗的一张书桌紧密相关,无数个白天和夜晚,我端坐在此。窗外有一棵高大而不知名的树,春秋流转,蓊郁苍翠;四壁悄然,文字有声。
……
记忆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如果说缘分,我想这就是我和语文的缘分。我在文字的世界里独自行走,只为了接近她。
然而接近后的现实却让人如此痛苦。
读大学时,看《死亡诗社》、《放牛班的春天》,为孩子们暂得的自由欢呼;再看时,我已为人师,我的眼泪为基廷和马修而流。他们都是世俗人生的失败者,他们的理想都止步于现实,他们黯然离去的背影,将教育的绝望和优美一并呈现,英雄的“船长”最终离开,恍如天籁的歌声终成绝唱。“人的一生,其实只需要一课”,那么,我可以教给孩子的一课在哪里?
几年前,看印度电影《三个傻瓜》,兰彻的经历让人深思。我们的孩子中有没有兰彻,而他正在被我们扼杀?我们是不是每天都在对孩子说,加油,快一些,否则你就会被淘汰?电影说:“即使马戏团的狮子也会因为怕鞭打而学会坐在椅子上,但你们会说这是‘良好的训练’,而不是‘良好的教育’。”那么,什么才是良好的教育?
去年,我带的这届孩子高三了,我和他们一起看纪录片《高三》,我的忧伤滚滚而来。这样拼搏的人生是生命的必须,还是生活的异化?教育让人在开始优美的生活之前是否必须经历这样痛苦的“破茧而出”?而在这场残酷的战争中,究竟谁可以称得上是真正的赢家?《南方周末》在《〈高三〉之后的高三》一文中提到纪录片中的王锦春老师:王老师聊以自慰的便只剩下桃李满天下,他总是如数家珍地诉说着自己的辉煌,那些年薪动辄数十万的学生,那些至今未被打破的学校高考成绩记录……我正在经历高三,我可以做怎样的高三老师?我又可以带给我的孩子们怎样的高三?
追问从不止于思考,痛苦所激发的往往是行动。
三年前,我接手了一届新的学生,像往常一样,我渴望在他们身上留下独特的语文记忆。于是,我决定从写作开始。
“绘本创作”、“小说创作”、“诗歌创作”、“歌词创作”、“‘拍客’创作”、“‘寻找一棵树’主题创作”,两年的时间里,我开始了对另一种写作学习的探索。我和学生共同经历了创作过程中的痛苦、纠结,也共同见证了成功的喜悦、自豪,那不仅是写作的美妙时刻,也是阅读的神奇时光。我相信这一批批作品及其经历将被永久地保存于学生的心灵中,成为他们独有的高中记忆。
风可以停留,只为风景迷人。当然这只是一个开始,服膺真理,回归常识,付诸行动,不忘理想,教育需要一块现实主义的土壤和一片理想主义的星空,而在大地之上、星空之下,我们都是耕作的人。
时日漫长,方向已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1 17:55 , Processed in 0.100057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