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 典 回 放]:在湖南民院附小举行的一次活动--‘柳丝如风’提供

[复制链接]
81#
 楼主| 发表于 2012-5-22 16:37:42 | 只看该作者
刘恩樵(大潮河)《无名氏》备课杂记(二)




《无名氏》简析

这是一篇乡村题材的散文作品,文章的主旋律是悲怆而沉重、淳厚而真诚,读后真的让人静思回味、掩卷潸然。

这个女人的命运可以说是中国千百万农村妇女命运的一种类型,命运多舛,生活艰辛,无助无奈。我们不妨再来回想一下:无父无母,与奶奶相依为命,稚小的肩膀就要担起家庭生活的重任,因为小时侯偷生产队的苜蓿遭到惊吓而疯,以偷吃猪食为食,不疯后嫁了一个男人,男人却因车祸而丧身,相依为命的儿子却又在工地上因事故走了,晚年的她竟然又得了大病最终不治而去。我们不去探究这个女人的命运的由来,我们只要承认这种命运的存在。难道说,在中国大地上,类似这个妇女的命运的人只此一人吗?

文中的“我”是一个从与这个妇女生活着的同一块土地上走出来的读书人。他的精神世界里在一定程度上有着与这个妇女同样的生活基因与情感基因,因此,文中的“我”与“她”有着可能合辙的人生基调。当“我”感受“她”的命运的时候,“我”的内心世界里就会有着同样的共鸣。“她”的感激与“我”的愧疚有着对等的意义。其实,他们的心走的是很近的。因为,他们都是生活在同一块土地上同一个村子里的。

这是一个用白描的方式向我们讲述的故事,故事的本身就有着震撼人心的力量。当然,我们在阅读后也许不会仅仅停留在对这个女人命运磨难的怜悯与对我一直心存愧疚的认同上,也许我们还要往前再探一步,从《无名氏》中感受到对弱者同情的同时,还应该有更多的尊重与敬重。

《无名氏》写了什么似乎很清楚,但它究竟给了或能给我们的又是什么呢?这样的问题,也许更多要读者去自悟了。



重点讨论几个问题:

1、关于“感激”与“愧疚”

“感激”与“愧疚”应该说是本文的两个关键词,理解这两个词,也是理解本文意义与主旨的关键。那么,如何理解这两个词呢?

我们不妨把这个问题转化为几个小的问题:她“感激”什么?为什么“感激”?我“愧疚”?为什么“愧疚”?她的“感激”与我的“愧疚”究竟有着怎样的关系?

一个一个来回答上面的两个问题。她“感激”什么?她感激我举起拳头可以砸在她的瘦弱的身子上可是我没有,感激我把因为极度恐慌被她扔掉的那个篮子拣回来放在她的面前,感激我在那追赶到她以后所流露出来的恻隐与温和,感激我日后也许一直关注着她,感激我事后多少年经常还会去看她,感激我作为一个城里的机关干部能够坐下来听一听她这么一个乡下极普通极下层的女人的诉说以及请求,感激我对她带给我的那些农产品有一种很有介意的感动与回馈。等等。她为什么会有这份“感激”?这种“感激”,在我看来应该有两个层次,一是在她小的时候偷苜蓿在件事情上我对他的放过与宽容,这是最直接的感激的原因;二是在她自己看来,她是一个底层人,而“我”是读书人,有用人,人的界限使她觉得我的所有的这些做法都是对她的一种尊重,所以,她一直在感激着我。再说我为什么“愧疚”?我觉得,我的“愧疚”主要表现在她偷苜蓿的那件事情上。按理说,“我”作为生产队的看青的人,对于来偷青的人,“我”的做法应该没有什么错,但是,“我”还是要为“我”的当时的行为愧疚,因为,在那个时候,我在看青的规则与世间的人性面前,我太看中“规则”了,还是“她”的“抱头跪下时颤抖”的人性力量在在瞬间感化了我。愧疚是人生中一种美好的东西。有良知的人才会愧疚。“我”的愧疚来自于我的良知。 “我”的愧疚是什么?就是对弱者的“残忍”。那么,她的“感激”与“我”的“愧疚”,究竟有着怎样的关系呢?其实,“感激”与“愧疚”的背后都是有着一种心理的。能“感激”与能“愧疚”都是一种高贵,在“感激”与“愧疚”中,人性与人格趋于一种平等。

2、“我”究竟要不要“愧疚”

这个问题是理解本文的一个难点。我们不妨把这个问题转化一下,变成,“她”一生的悲苦命运与“我”的行为究竟有没有关系。我觉得,客观地说,她的命运与我的行为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并不能说,是我造成了她的如此命运。虽然,作者在文中写到:“后来听说,这个女孩因受惊吓,精神失常,到处疯跑着拣垃圾,偷吃人家猪圈里的猪食;瘫痪的姥姥也因无人照料死去。我心底那颗愧疚的种子又开始生根发芽,总觉着这样的结果与我有直接关系,我应该承担这个责任。”在这件事情上。“我”是有责任的,但,这件事情并不是起着改变“她”命运的作用,因为,在这件事情之前与之后,她的命运的格局已经早已定下。

关于 “愧疚”,我们可以把它分为四个层次。一是没有该愧疚的事就不愧疚,二是该愧疚的事却不愧疚,三是就事论事,就某件事情该愧疚的就愧疚,四是小小的愧疚却总是放不下地放大着愧疚。我想,文中的“我”的愧疚该属于第四种类型的愧疚。正是如此,文中“我”的境界才显出“高”来,我们读者也才会在慨叹那个女人命运多舛的同时,感动着我的“好心”。

3、关于“无名氏”

本文在写法上有个特殊的地方,就是题目定为“无名氏”。这是需要深究的问题。

什么叫“无名氏”?“无名氏”就是没有名字的人。什么样的人连名字都没有?一个人有着自己的名字这是一种权利。一个人没有名字就意味着他(她)的身份与地位是极其差的了。

文章题目的“无名氏”指谁?当然就是文中的“她”,那个悲苦一生的女人了。这样,我们似乎能够感受到,作者之所以要以“无名氏”为题,是不是旨在向读者表达这样的意思,作者要向我们展示最底层人的平淡而真实的生活,我们也要关注作为社会地层的极其普通的人的命运以及他(她)们的心灵,去感受那些能够“让人触动的东西”,“让人们感动、敬佩和骄傲的东西”,那种事情“背后的韵味”,那种“农民生活中一些不容易被察觉的东西”。

4、关于本文是“怎么写”的问题

应该说,本文写了什么,这是一个比较难以把握的东西,但“怎么写”倒不是太深奥与模糊的。

本文的写作主要有这么几个亮点:一是白描式的叙事风格,二是题目的隐邃,三是结构上的总分与鱼贯,四是细节的精描。等等。

其实,在“怎么写”的问题上,技法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作者对农民的感情、关注与思考。这才是这篇文章感人的真正原因。

5、关于本文教学的重点与突破口

本文如果作为教材,那么让学生学习的重点与突破口是什么呢?

我觉得,重点还是要让学生们知道“感激”与“愧疚”的意韵,从而能再深入一点地想到人性与人格的美好上来。

突破点还是要注重对所写事情的仔细阅读与深思。这样,就能在提高阅读能力的同时提升思想与情感。





作者关于本文及自己写作的一些言论

《刘家科:村庄是延续不老的人文香火》
(选自2006年05月25日 《燕赵都市报》)

在前不久颁发的“第二届冰心散文奖”中,河南作家铁凝、张立勤、刘家科均获殊荣。刘家科的名字因为他笔下的村庄备受关注,“第二届冰心散文奖”钟情于他的散文小辑《乡村记忆》,同名散文集也于今年3月份出版。

村庄,这是一个与土地与生命息息相关的名字,在快节奏的现代人眼中却那么平静甚至沉默。城市的变化一日千里,村庄却在现代化的语境下仍然延续着不老的人文香火。刘家科的村庄是过去的村庄,是现代人对血脉中人文根基的反刍与咀嚼。文学中的村庄还是村庄中的文学,或许本身就是一体。

刘家科:作为一名官员,写作首先要具备作家的良知与真情。今后或许会在散文中写官场生活,写城市,但现在最爱的还是村庄。

刘家科:中国还是农业社会,尽管村庄很落后,但是中国的文化传统,那种深厚的积淀还在农村,所以后来有些作家开始回望农村,关注农村生活,用审美的眼光去审视农村的人、现象和平民百姓的故事,来发现农村的思想和人生况味的东西,还是值得现代人反刍和咀嚼的。

刘家科:我比较喜欢写农村,一个原因是我在农村生活时间比较长,恢复高考考大学的时候我已经28岁了。参加工作后,到农村去的比较多,这种经历让我看到农村、农民生活背后的东西。不是对农村生活简单的偏爱,我自认为这种经历让我看到了农民生活中一些不容易被察觉的东西。

刘家科:乡村里的小人物,甚至是那些所谓的佣人,这些人物一般很难进入作家的审美范畴。但他们也有让人们感动、敬佩和骄傲的东西。

刘家科:散文需要真实,需要写出人们的真性情,需要你与读者之间交流没有隔阂,这种交流能够更直接,所以我就坚持用白描的手法来叙述。心与心之间的沟通最短的是直线,白描就是直线,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修饰性的东西,它就把那些最本质的东西非常鲜明地摆出来,这种沟通没有文字的障碍。我写这些人物,没有想让人知道什么,也没有去描述想让人知道的东西,我只是把一个非常具体的现实摆在人们面前。当然这是经过审美过滤,也是经过思想锤炼的。

农村是作家创作取之不尽的矿藏,农民琐碎冗长的生活当中,有很多有价值非常宝贵的东西藏在里面,只要你的眼光到了那里,只要有能力把生活进行锤炼,就能够写出让人触动的东西。

我在《乡村记忆》的跋中写到的四条理念:百姓的生活比作家的想像更精彩;记录比任何描写都更容易逼近生活的真实;心灵间的沟通,最短的距离是直线;散文的魅力在于作品的个性。我把握一个原则就是,它是非常朴实的东西,但是它能进入思想甚至能进入灵魂,让你看了后老惦记着当时的人物当时的情景,能够唤起读者的记忆。

刘家科:我感觉我写的是比较实在的,是非常现实的农村生活,先通过看然后再去品味背后的韵味。
82#
 楼主| 发表于 2012-5-22 16:38:41 | 只看该作者
刘恩樵(大潮河)《无名氏》备课杂记(三)


关于语文课的几个基本观点

第一,简约。我的课堂喜欢简约。环节简单,问题设计集中单一。打个比方,我的课是一条高速公路,但每隔一段有一个服务区,服务区里什么都有。

第二,倾听与点拨。把“教”的过程变成“学”的过程,或者准确点说,是两者的和谐统一。我在课堂上主要抛出问题后让学生来说,我主要就是倾听,在倾听中适当点拨。这样,既真正尊重学生,又不以教师作用的淡化甚至丧失作为代价。

第三,教师的读就是一种教。我比较注重读,想以读来给学生一些暗示性的引导。我的理解。读就是一种很好的教。

第四,设计尽量独特些。一篇文章的教学设计很是重要。我希望它在简约的基础上能紧扣文章内容寻找到独特的视角和思点,使得课堂的教学有出奇制胜的感觉。

第五,略高于学生。对文章的引领,我坚持略高于学生但不要太高于学生的原则,不玩深度。

第六,我与学生一起走进文章。不是我带着学生走进文章,也不是我带着文章走进学生,而是,我与学生一起走进文章。

第七,紧贴文字。不搞什么视界拓展,不搞什么繁杂的多媒体,主张“素读”,主张紧帖文章、紧帖文字,以“煮熬”的方式与学生一起阅读。




《无名氏》课堂教学设计定稿。


教学目标:

1、感受本文中人物的不同心怀,体悟人与人之间的人性之美。

2、体会本文平实白描地叙事,却能震撼人心的写法

教学策略:

以教师设计的精当问题为平台,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教师适时点拨引领。

教学主要过程(第四稿):

一、导引:

四面湖山归眼底,

万家忧乐到心头。(岳阳楼联)

二、静听故事:一个农村妇女的命运

刘家科:作家写作首先是要具备良知与真情。

教师朗读课文

学生:边听边感受,划出感动自己或有所感受的句子或段落。

三、咀嚼文字:从文字中感受意味

刘家科:用审美的眼光去审视农村平民百姓的故事,其中的思想和人生况味,还是值得现代人去反刍和咀嚼的。

从下面的词语中任选一个,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也可选择文中

的其他词语)。

1、( )的她 ( )的我

2、 仰视 跪 三个小布袋 500元钱

3、 眼神 愁苦 命运

4、 感激 愧疚

5、 “私利” “规矩” 爱心

6、…………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倾听点拨。

四、学着点睛:题目是什么,很重要

刘家科:我的农村经历让我看到农村、农民生活背后的东西。我自认为这种经历让我看到了农民生活中一些不容易被察觉的东西。

a) 给本文拟写个题目(印发文章时略去文题)

b) 本文原题是《无名氏》,有什么含义吗?

c) 图画阅读:把目光投向那个时代
五、疑即为得:由此,我们可以再往前跨一步

一节课是解决不了一篇文章的全部问题的。一节课的价值也许就在于

它究竟引发了我们多少思考,产生多少有价值的催着我们继续思考的问题。疑问,即是收获,他是我们再往前跨一步的动力。

请说说,《无名氏》学到这里,你的心中产生了哪些问题

六、结语:

良知和真情,方写出世间无数酸甜苦辣事,

感激与愧疚,怎道尽人性多少是非曲直理。






刘恩樵(大潮河)《无名氏》备课杂记(四)
作者关于本文及自己写作的一些言论 《刘家科:村庄是延续不老的人文香火》 (选自2006年05月25日 《燕赵都市报》) 在前不久颁发的“第二届冰心散文奖”中,河南作家铁凝、张立勤、刘家科均获殊荣。刘家科的名字因为他笔下的村庄备受关注,“第二届冰心散文奖”钟情于他的散文小辑《乡村记忆》,同名散文集也于今年3月份出版。 村庄,这是一个与土地与生命息息相关的名字,在快节奏的现代人眼中却那么平静甚至沉默。城市的变化一日千里,村庄却在现代化的语境下仍然延续着不老的人文香火。刘家科的村庄是过去的村庄,是现代人对血脉中人文根基的反刍与咀嚼。文学中的村庄还是村庄中的文学,或许本身就是一体。 刘家科:作为一名官员,写作首先要具备作家的良知与真情。今后或许会在散文中写官场生活,写城市,但现在最爱的还是村庄。 刘家科:中国还是农业社会,尽管村庄很落后,但是中国的文化传统,那种深厚的积淀还在农村,所以后来有些作家开始回望农村,关注农村生活,用审美的眼光去审视农村的人、现象和平民百姓的故事,来发现农村的思想和人生况味的东西,还是值得现代人反刍和咀嚼的。 刘家科:我比较喜欢写农村,一个原因是我在农村生活时间比较长,恢复高考考大学的时候我已经28岁了。参加工作后,到农村去的比较多,这种经历让我看到农村、农民生活背后的东西。不是对农村生活简单的偏爱,我自认为这种经历让我看到了农民生活中一些不容易被察觉的东西。 刘家科:乡村里的小人物,甚至是那些所谓的佣人,这些人物一般很难进入作家的审美范畴。但他们也有让人们感动、敬佩和骄傲的东西。 刘家科:散文需要真实,需要写出人们的真性情,需要你与读者之间交流没有隔阂,这种交流能够更直接,所以我就坚持用白描的手法来叙述。心与心之间的沟通最短的是直线,白描就是直线,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修饰性的东西,它就把那些最本质的东西非常鲜明地摆出来,这种沟通没有文字的障碍。我写这些人物,没有想让人知道什么,也没有去描述想让人知道的东西,我只是把一个非常具体的现实摆在人们面前。当然这是经过审美过滤,也是经过思想锤炼的。 农村是作家创作取之不尽的矿藏,农民琐碎冗长的生活当中,有很多有价值非常宝贵的东西藏在里面,只要你的眼光到了那里,只要有能力把生活进行锤炼,就能够写出让人触动的东西。 我在《乡村记忆》的跋中写到的四条理念:百姓的生活比作家的想像更精彩;记录比任何描写都更容易逼近生活的真实;心灵间的沟通,最短的距离是直线;散文的魅力在于作品的个性。我把握一个原则就是,它是非常朴实的东西,但是它能进入思想甚至能进入灵魂,让你看了后老惦记着当时的人物当时的情景,能够唤起读者的记忆。 刘家科:我感觉我写的是比较实在的,是非常现实的农村生活,先通过看然后再去品味背后的韵味。

83#
 楼主| 发表于 2012-5-22 16:41:28 | 只看该作者
7月22日晚上茶话会: 主讲人:韩军    新语文课:回归文字显本然         韩军(特级教师)
语文课对文字的捍卫,对文字领地的守卫,语文教师对文字的虔诚,对文字的敏感,都应当是最高意义上的。语文教师首先是文字之师。否则,语文课和语文教师,就没有独立存在的意义了。围绕文字进行激烈辨论形成波澜的语文课,是最精彩、最本然的语文课。 可,大倡“人文”和新课标后,语文课漠视文字的现象很严重。 我主张的“新语文教育”认为,语文课上可以关注孩子的思想,但还有专门的思想政治课;可以讨论历史,但还有专门的历史课;可以唱歌,但还有专门的音乐课。时下一些语文课“四不像”,或唱歌跳舞,或直接思想教育,游离文本文字,还美其名曰“注重人文”“加强学科之间的融合”等,其实是“肥水流了外人田”“失其本然”,舍本逐末。语文课不排斥调动多媒体,但必须由文字而触发,又落脚于孩子们的说话写文。没有文字意识与行为的语文课,不是本然的语文课。不然,语文课就没了独立的价值。 其实,我对语言文字的强调,并不是又回到所谓的工具性。我是从精神意义来强调语言文字的:执着于文字,会影响老师和学生的精神气质;一个人,他的文字素养,并不比思想素养、哲学素养差一点,文字好了,可以使人文质彬彬、儒雅内秀、精神高贵。 语文课可以讨论人生、思想、情感、历史、地理,可以唱歌、跳舞、画图,但必须是由文字引发的,最后还必须落脚于文字。反过来说,如果不是由文字引发,最后也不是落脚于文字,那么,就不是语文课意义上的了。正如,其他课同样也可以讨论并关注文字,但,统统必须由本学科的专伺引发,最后又落脚于本学科的专伺,不能脱离本学科的专伺! 几十年来,受种种外在因素冲击,使得中国语文教师,不敢由衷虔诚地强调语言文字,守护语言文字。上课前,拿起一篇课文时,首先注意的,往往不是课文的语言文字,而往往是其它:或是思想哲理、或是故事情节、或是人物形象、或是写作特色,诸如此类。我认为,这是一种“粗劣”的“阅读习惯”“教学惯性”。朱光潜曾经谈过自己的经历:“从前我看文学作品,摄引注意力的是一般人所说的内容。近年来我的习惯几乎已完全改过。一篇文学作品到了手,我第一步就留心它的语文。如果它在这方面有毛病,我对它的情感就冷淡了好些。我并非要求美丽的词藻,存心装饰的文章甚至使我嫌恶;我所要求的是语文的精确妥贴,心里所要说的与手里所写出来的完全一致不含糊,也不夸张,最适当的字句安排在最适当的位置。那一句话只有那一个说法,稍加增减便不是那么一回事。” 我从教24年,上课超过8000节,我上课越多,对语言文字就越迷恋,越执着,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素养的信念,就越坚定。我自己的课,所有教学细节无一不是由文本的文字引发,并紧紧围绕文本文字形成波澜。语文老师首先是文字工作者,你若关注所谓精神,那么也须由文字出发,以文字体现,由文字贯穿,所谓“着意于精神,着力于文字”。 我觉得,这才是语文课和语文教师一种“本然”!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丢掉的“本然”! 那么,怎样在教学中具体落实呢?我的体会有三:
第一、练就慧眼识“常字”
所谓“常字”,指极富表现力、又极易被学生忽略的字词。说学生极易忽略,也是不少老师极易忽略的。 教学《大堰河,我的保姆》,我注意到“我被生我的父母领回到自己的家里”一句中“自己”两个字极易被忽略。于是我教学中故意把此句读错,读成“我被生我的父母领回到自己的家里”,加了一“我”字。学生斟酌后,觉得不应该有“我”字。我追问为什么?学生说,这个“自己”如果加上“我”之后,就变成指“艾青自己”了。我说,本来没有加“我”字时指谁?于是,学生豁然明白:原来“自己”二字大有讲究,真正含义指“艾青父母”。 教学《药》,人们大都往往特别关注小说主旨、人物、明暗线啦之类,极易忽略“颜色词”,这些颜色词就是“常字”。我提醒学生给予特别关注。《药》第一部分中,“乌蓝的天”的秋夜,茶馆里弥漫着“青白的光”,大街“黑沉沉的”,路是“灰白的”,兵丁“衣服前后一个大白圆圈”“号衣上暗红色的镶边”,刽子手“浑身黑色”,“‘古□亭口’这四个黯淡的金字”。学生们把这一系列颜色词语联系起来,觉得,整个是一派肃杀、阴冷、阴森的“杀人”气氛,所有这些颜色词语,都透露出这样一种气氛。第三部分,华老栓“两个眼眶,都围着一圈黑线”,华大妈也“黑着眼眶”,这两个“黑”字写出了华老栓夫妇这样的下层劳动者的愁苦。第四部分,华大妈半年后,头发“确乎比去年白得多了”,这种“白”是失去儿子后内心痛苦折磨的;坟地里,夏四奶奶“半白的头发”“惨白的脸上,现出些羞愧的颜色”,这里同样也是写出了“失子”后内心痛苦的折磨。以上,无论“白”,还是“黑”,都是一种痛苦、凄凉的象征。 而写刽子手和康大叔,却也用黑色。“浑身黑色”“披一件玄色布衫”“玄色腰带”,这里的黑色,除了带有一种粗野、蛮横的意味,其实黑色已经与黑暗社会融为一体了。“红眼睛阿义”“花白胡子”人名用颜色,也有讲究。“红眼睛”让人们联想到贪婪的吃人的疯狗;“花白胡子”让人想到又老又朽,忠君卫道。 鲁迅是懂美术的,上面色彩词的运用,明显有象征意味。 我本无“慧眼”,但我努力练就一双“慧眼”,专门去寻找文章中的“常字”。
第二、扭住“关节”不松手
所谓“关节”,就是能够“托”起文章“深层意蕴”的一些重要字词。这些“关节”点,其实是关键所在。如果说整篇文章的意蕴是“千斤”,那么,“关节”点就是“四两”,教学就是用“四两”去拨动“千斤”。 教学《赤壁怀古》,我紧紧扭住四字“风流人物”。这四字正是理解整首诗的关键,是“托”起“千斤”的那个“四两”。 我先问“风流人物”的含义,学生答,就是“英雄人物”,二者等义。我追问是否都同意,结果无一不同意!这也是全社会流行的解释。我说如果“风流人物”就等义于“英雄人物”,那苏轼为何不干脆直接用“英雄人物”?学生说也许出于音律考虑。我说“英雄”与“风流”从韵律角度考虑也无区别。学生问我的解释,我提醒往下读。当读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时,我提醒再想“风流人物”。学生恍然有悟:“风流人物”是否是与“爱情”相关?是否指那种懂得爱情、感情丰富而细腻的人物,不仅仅是大老粗一般的“鲁莽之人”?我给予肯定,但我又说还不完整。当读到“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时,我又提醒学生考虑“风流人物”,学生第二次恍然有悟:“风流人物”是否是指非常聪明、有智慧、“内秀”的人物?我又给予肯定。当读到“雄姿英发”时,学生第三次恍然有悟:此处的“风流人物”可以指英勇顽强、冲杀于战场的“英雄人物”。我又提醒,总结以上三方面,用几句成语概括“风流人物”。学生纷纷说:“刚柔相济”“有勇有谋”“智勇双全”……其实,理解透了“风流人物”四字,也就理解透了《赤壁怀古》全诗,理解透了苏轼。

第三、于“无事”中“挑事端”
如果学生自己读书读文,常常是不会发现“事端(矛盾)”。而老师上语文课,“陪”学生读书读文,那么,教师的作用就应当在“无事端(矛盾)”中“找到事端(矛盾)”“挑起事端(矛盾)”。必须强调,这里绝对不是“没事找事”的意思。“事端”(矛盾)本来是存在的,存在于诗文之中的,只不过是学生没有发现而已! 下面我用一段上课实录来说明―――――

我教李商隐的《隋宫》片断

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 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 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 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
(下面是我教学中间第二联的上课实录。) 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请一个同学把这两句解释一下。一同学拿课本念:如果不是因为隋朝政权转到李渊的手中,杨广的船队也许会游得更远,游到天涯海角。玉玺,这里作隋朝政权的象征。日角,额头隆起像日头;古时候的相士编造说帝王有这样的天生贵相;这里指李渊。锦帆,用锦缎制成的船帆,这里指杨广的游船。我肯定该同学解释非常准确。 我又补充一点历史资料,隋炀帝出游时,所带的文武百官、皇后、妃嫔甚至尼姑道士,为他服务,龙船杂船达上千只,在运河上绵延达两百多里,而拉纤的民夫就达八万多人。 我接着补充到,杨广三次到扬州,而最后一次,是从大业十二年,一直住到大业十四年,就在大业十四年三月,杨广被他的部下宇都文化杀掉。不久政权归于唐朝开国皇帝李渊,隋王朝灭亡。假如他不是被杀,那么可以设想,他还会继续游玩下去,因为他已经开凿了八百里的南运河。 同时我问:如果不考虑音韵因素,玉玺能否改用政权或者天下锦帆能否改用船队那个同学回答:不行。因为那样就不含蓄了。是不含蓄还是不形象?她答:既不含蓄也不形象!我肯定道:玉玺和锦帆,都是非常具体的东西,可感可看,非常具像化。用这样的词来表现天下政权,表现浩浩荡荡的船队,的确既形象又含蓄。我又问:大家想想,李商隐是否十分相信,十分肯定,杨广的政权不被李渊代替的话,那么杨广就一定会带领船队游玩到天涯海角?请根据诗歌的具体词句来回答。课堂上沉寂了一会儿。有同学举手。 他说:我觉得,李商隐对此应该十分肯定。我提醒他说理由,他说:三四句是紧承着一二句的。既然一二句是说杨广的贪得无厌,欲望无止境,那么,这三四句同样是说,杨广如果不丢失政权的话,那么,他在位一天,就会游玩一天。如此下去,他就会游玩到天涯海角的。我接他的话说:依你的话说,作者已经彻底看透了杨广了,非常肯定杨广一定会游玩到天涯海角了。他点头。 我开始寻找不同意见者。谁的观点与他不同?也就是说,你认为,作者李商隐并没有十分地确定杨广一定会游玩到天涯海角。只有一个同学举手,是位女生。她说:我觉得,作者是不确定的。因为,他这里用了一个词是应是我说:哦,你是说,应是这个词是不确定的意思。你说应是是什么意思?她说:大概可能的意思,也许可能的意思。我有些惊喜:这个同学理解非常到位,她紧紧扣住了具体的字词来理解,来把握。应是,是推测,不是百分之百地把握。我走回到刚才那位同学跟前。你们两位都不要坐下,你们两个,一个觉得作者李商隐已经十分肯定杨广会游玩到天涯,一个觉得作者并没有十分肯定杨广会游玩到天涯。请你俩各自辩解一下吧。没想到,我的话音没落,那个持肯定意见的同学收回了自己的意见,他说:我同意她的意见。我刚才的话没有道理,她的话才有说服力。她抓住了应是这个词。应是就是不十分确定的意思。也就是说,大家都同意,作者李商隐在这里只是一种猜测,他也不能百分之百确准政权不丢的话,杨广一定会游玩到天涯海角。大家都点头,尽管有些同学仍然有些犹疑。 我有些着急,因为我刚刚点了一把火,本希望这把火能够熊熊燃烧,希望不同意见的双方唇枪舌剑,可是却突然熄灭了。 我于心不甘! 同学们同意得太轻易了,太缺乏深入思考了。 为使学生往深处考虑,我就顺着话题发挥下去,以使同学们发现结论的不周密处。 更进一步说,你们认为,李商隐并没有看透杨广,对杨广的本性并没有十分的把握,你们认为李商隐的观点是,尽管杨广其人贪得无厌,但是,他如果继续往南游玩的话,还可能有突然省悟的一天,会幡然悔悟。所以,作者李商隐在这里使用一个不确准的词儿――‘应是,表达自己推想、猜测的意思。终于,有同学发言了。 他站起来:老师,我觉得这样说似乎不对。其实,李商隐是看透了杨广的本性的,在李商隐看来,杨广这个人就是至死不悟,死不悔改!另一个同学接着说:李商隐看来,杨广就是那种不见棺材不落泪的无赖。又一个同学说:如果不丢失玉玺大印,杨广必定会游玩到天涯。我打断同学们的话头:原来你们都认定了作者李商隐看透了杨广,可是,怎么解释李商隐在这里用了应是,如果真的看透了,那么应该用‘必是’,为什么用应是?这样写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必是到天涯,不更恰切表达看透杨广的意思了吗?学生有些急,不对,用必是,不如用应是更含蓄。应是更具有讽刺效果!我进一步说:同学们这样一说,哦,我忽然有些明白,用应是在字面上似乎显得轻巧,可是讽刺力度更深,挖苦意味更强。我给大家读一读吧,我想像,李商隐就坐在杨广的对面,他已经彻底看透了杨广,他非常鄙视杨广,可是他又想狠狠耍弄一下杨广,狠狠讽刺、挖苦一下杨广。李商隐就说,杨广呀,杨广,(你的)玉玺-不缘-归日角(的话),那么,(你的)锦帆-应是-到天涯(了吧),呵,是不是呀?呵……” 我绘声绘色地模仿着想像中的李商隐,我的语调非常轻飘,非常口语化,完全是讽刺的语调,根本不是在字正腔圆地范读,而是在极力轻松地模仿着想像中的李商隐与杨广谈话、想像着李商隐在逗弄、耍弄杨广这个泼皮无赖。 我的绘声绘色的模仿刚刚落声,教室内顿时一片掌声。 我立即总结道:这里,用‘应是’,实际上,是以表面上轻巧的字眼表达深度的讽刺之意,以应是的揣测,表达必是的判断。我把这几个字板书在黑板上。 …… “请大家记下这样一些话,叫做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大家体味一下这首诗中的用字,就有这种特点。譬如,不缘、应是、于今、终古、若逢、岂宜,这六个词,都是平平常常、平淡无奇的,可是它们的表现力却非同一般,真可谓‘平字见奇’。我把平字见奇四个字写在黑板上。
84#
 楼主| 发表于 2012-5-22 16:44:23 | 只看该作者
时间:2004722
内容:中学语文对话

说明:现场进行记录,如有出现不妥,不当之处,请多指正!

大潮河:

为了对话畅通一点,我做几点说明,我是无名氏上《无名氏》呀!韩老师说自己是老教师,其实我和他年龄差不多,但是勇气尚在,欢迎大家向我砸砖。我有关公的脸色,这是我健康的象征,并不说明我有心理问题,大家尽管提出批评意见。我觉得,我的课是一个实验,也是一种体验,更是一种收获,非常欢迎大家提出宝贵的意见。 郭初阳: 这节课简介的说明一下,不是我的成果,为了参加作文课堂,创意来自于他,在参赛中拿过来用了,这是这节课拿来用的来源。这样课的创意本来就有,来我们学校听课的也很多,上好一节课不容易。上好几节课不管哪个老师来操作,不用什么操作。课件无所谓谁来上,大致来好与坏对于留白的理解,我在台上团团转了两三圈类似于语感训练听过量词的课,这样的课本身就有很好的操作,听过后留下一些思考。

韩军:

我让老师算几个帐,一个是36,一个73,怎么得来,小孩从产房出生到两周岁,730天能自己用自己的语言来表示。从不会到自如表达73万。每天听100句话,一句话是十个字,一天是一千字,一百三十五天就是多少呢,两年就是73万字,这样垫底才能自如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情感。按一千字来算,中学一学期课文三十篇。就算都讲了,一学期三十篇,从初一到高三,36万字,每一千个字用了六年,十二个学期,比不上阅读教学的量,比不上小孩的两年听读。我们的语文教学阅读误人子弟。语文教学阅读量太少,效率不高。我就提出一个概念,一节课一篇一千字的白话文。一学期九万字,十二个学期,就是108万字,而我们现在只有36万字。学了90篇,一万字,白话文绝不允许有第二三课时。文言文呢?目标放在十二个学期的一百零八万,始终贯彻训练。每一个普通的老师都能完成三册书。我们必须回到举三为主。我们必须做到举三能反一,我们必须注重学生的成绩是什么?语文能力的提高,有写作的仿写,有语文可以不听,但是这样积累的课堂不能不听。假如不听这节课你是个损失。语文成绩不会太低。


对话一:

韩:语文教学中有更多这样的现象。凝视,就是盯着看,就是用心的看。孩子不会说别的,但是除了这个就想不起别的,思路很狭窄。现在语文教学在国家意识形态下的,我们不可能跳出来。不允许任何偏离。讲个故事,北师大的语文教材,虐猫,汪曾祺写在文革中孩子们虐猫,说猫有九条命。所试着将猫从楼上摔下来。最后猫果然没有摔死。隔壁知识分子从高楼上跳了下去。这个孩子再也不虐猫了。教授为什么跳下去了,因为被红卫兵在文革时期迫害的。在新课标评审前,教材有的,后来就被撤下来了。最真实的东西不允许孩子来看。今年恰好是文革多少年,没有一点节日纪念,来反思文革。四十年无忆、四十年无悔、四十年无耻。我不希望。我不是文革中把自己摆进去,不是神,不是圣。我读大雁时,想到是自己的爸爸,背杜甫诗的时候,自己会流泪。我是中年知识分子,我不是圣人,我不做架势。我不会拿腔拿调。彻底地消除课堂上没有精神生命。我是共鸣,我现在不是历尽沧桑,读老雁时把自己读进去。想自己的父母,流动着老师的精神生命,如果说老师是机器零件,一套题,只有老师激动起来,学生才能受感染,学生喜欢语文,但是不喜欢后面加个课字。作者写字字写、声声泪。反对低俗,我课下怎么说,课堂把对人生的痛恨跟学生一定要结合起来,让孩子的精神高扬起来,尽管社会很腐败、很消极、很……屋子失火了,四周封闭起来了。我带了四十个孩子,知道没救了。但是我会告诉孩子,我们等等吧,会有救的。我会把希望给他们的。


对话二、

老师问:我觉得大雁,我刚才听你说得时候,把文字立体化,听你高歌一曲是一种享受,是不是必须请那些著名的朗诵专家来上课呢?你强调举三反一,我也尝试过,教四年级时就是这样,成绩不好。相差五分,我已经放弃了尝试或追求,但我提高了学生成绩,更加高兴。除了我刚开始提出的那个问题外。我还想问一下你,你平时也会经常的高歌一曲?

韩军:如何吟诵,诵到极致是说话, 吟诵的最高的境界是平平淡淡说话,生活当中怎么说,在课文中就怎么读。并不是表演艺术家,吟诵不在圩通话,用方言也可以吟诵。吟诵不在声音大,轻轻淡淡,更动人心魄。第三,吟诵不在抑扬顿挫,在于走入作者的文字之心,作者跟你合二为一了。不要有艺术加工的因素。扯着嗓子吟诵,那是可耻的。吟诵为什么成绩差呢?到了高三时,我就能让他背七十段,学生说考试不会考啊,我让他背一个月来看,作文成绩上去了。研究题、考题。因为出题方式多种存在,跟那个考试也有一个弊端,或才是冲突。但对语言应用很有好处。


对话三 、

教师问:三位名师早已久慕大名,今日能亲睹风采,深感荣幸,我想就课堂对学生的回答,老师该怎样予以评价和纠错的一个问题。现在的语文课堂中,我们提倡尊重学生阅读体验的个体差异,提倡人文关怀,保护学生的自尊,这无可非议。但学生存在无知的状态,他不能意识到自己认识的偏差。如果老师不对他反馈的答案予以回应,而是知识给予充分的尊重,不评价不纠错,不矫枉过正,不当头棒喝。是不是对学生的思想、认识,有比如在郭初阳老师的课堂上,在写作阶段,第一个学生很不符合要求没有予以纠错。无名氏的课上,一个学生回答问题时说:终于得了血癌,让他终于得以解脱了,痛苦的生命。 课堂上如何纠错?要不要纠错?如何纠错?


郭初阳:郭:我从来不认为学生的无知,我们认为课堂是平等的课堂,我们共同交流,如果你认为不符合的东西,教师的声音也是其中的一种声音。这是我的看法。

刘恩樵:对这个问题的做一点补充。尤其是我们的课堂确实存在一个很大的模糊期,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反应,倾向于鼓励的原则,还有一个教学机智的问题,有的老师能够比较敏锐,在头脑反应的过程,因为这是一个生成的,表现不敏感,没有做出恰当的反应,语文的模糊性,激励性。不是准备的答案也不容易。


对话四、

老师问:请郭初阳老师评一评韩军老师的课。

郭初阳:我觉得就朗读这方面,全身心的投入让我非常佩服,在场的无不动容。这是世界上最好的诗歌,只有在课堂上的现场感,这是我对这节课的评价。


对话五、

老师问:对于你们的课堂真得看不懂,全当看深度的课文,对于我的发言全当看一篇童话。课文与孩子,我一直在想对于那样厚重的文章,对于成年人来理解的文章,是不是进来都是很困难,虽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老师范读多少是合适,学生范读多少是合理。

刘恩樵:今天 ,教学过程多少是合适,我也反复想,我是一个字一个字查出来的,我的学生只提前看到几分钟,这个矛盾没法解决。一个是让学生读,自由读,默读,第二个就是我来读,为什么呢?我来读是十分钟,学生读也是十分钟,这样我来读的过程中,必然会渗透着一些我的理解。在读的过程中学生就能走进文本,学生可以读,老师也可以读,今天在这样的情况下,我选择了范读。

对话六、

老师问:在有限的空间里我一直在听,读有间接读与直接读,各自体验不同。能不能在你范读一部分以后剩下一些时间就给学生更多的时间来读?

郭初阳:公开课的呈现就是变态的课堂。睡莲的方式有很多种,永远不要害怕,哪怕再小的孩子,哪怕给一点思想就可以了,我认为阅读充满了很多的迷人性,偶然性。

对话七、

观棋不语:韩老师,您好,我是一名小学语文老师。您所说的语文教学效率差的问题,我深有同感。您提出扩大阅读量、举三反一的方式,我也在一定程度上也赞同,但有的文本经典,有的文本普通,怎么解决精读和泛读的关系?

韩军:我一般这样安排语文课,五节语文课,平时的读也是散散淡淡,我读也是跟孩子们一起读,我一点点地理解,不求甚解。女子十二乐坊,小虎队等都会有很多方式组合,换很多的角色来读,让孩子们来换着来读,加上我的理解,我的分析,我比较同意郭初阳的看法,这两节课,就是教材上的教学任务。其他三节课,也就进行大量阅读。
85#
 楼主| 发表于 2012-5-22 16:48:20 | 只看该作者
敏敏主持开始了今天的活动!

徐斌老师开始了讲座!

工作人员继续上岗!全心全意为大家服务!不周之处,还请关照!
86#
 楼主| 发表于 2012-5-22 16:50:46 | 只看该作者
徐斌老师的讲座内容: 追寻真实有效与互动生成的课堂
精雕细琢 完美无缺
1987年踏上讲台的第一天起,我就开始了对理想数学课堂的追寻。我曾细细看过许多著名特级教师的数学课堂教学实录,听过不少比赛获奖老师的数学课堂教学示范,我也曾数次参加过县、市、省级和全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比赛。
我曾经对“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程序严谨”“提问精细恰当”“采用多种媒体”“板书精当美观”“过渡语言周密设计”“时间控制恰到好处”等等孜孜以求。我以为一堂好的数学课应该密不透风,滴水不漏,应该天衣无缝,无可挑剔,应该精雕细琢,完美无缺。
这段时间,我追寻得好辛苦。有时为了上好一堂数学研究课,我常常把课堂教学中要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写下来,有时还对着镜子排练教案,甚至掐着秒表计算时间,哪一个环节用几分钟,那几句话用多少秒钟,有时甚至幻想,当我讲完课堂结束语的最后一个字下课铃声正好响起。我总是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细节,牵着学生按照课前制定的程序进行教学。 现在来看,这种把学生的认知起点假想为零,这种所谓的结构严谨、由易到难,只是我们老师从成人视野来预设数学学习过程,把学生当作被动的接受者;这种小步子乒乓式答问,看上去进程流畅,学生答错率很低,但这恰恰掩盖了学习的本来面目。我逐渐认识到,课堂不是舞台,学生不是道具,教案不是剧本,教学不是表演。 多层并进 快乐交流于是,我开始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反思自己理想中的数学课堂标准。我渐渐觉得,教师应该把抽象的数学教得富有趣味,应该在课堂上有全面的目标追求。我把一堂数学课从教学目标的角度分为三个层次:有知识技能方面的序列发展要求,有思维能力方面的序列发展要求,还有情感态度方面的发展要求。同时在教学形式方面我觉得应该让所有的学生活动起来,快乐起来,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在游戏和比赛中学习数学,在小组合作交流中学习数学。
这个阶段,我追求的理想课堂是“教学目标具体而有层次”“教学手段多样化现代化”“教学形式以小组学习为主”“教学过程以游戏比赛为主”。
我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出现了一些个性鲜明的特征:由于大量采用了小组学习,制作了形象逼真的投影片和生动活泼的多煤体课件,采用了大量的故事、比赛、游戏,学生在我的数学课堂上往往情绪十分高涨。乍看上去,在课堂上学生表现非常积极,甚至有些亢奋,场面气氛也十分热闹,动静结合高潮迭起,但细细回味后就会发现,这种活动和游戏大多只是表面上的“繁荣”,只是少数学生在进行游戏,多数学生是“旁观者”;只是看得起劲,没有真正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只是外在形式上的活跃,数学思维的含量并不高。
因此,这一阶段我上的课都有点“花”,甚至课堂秩序都有点“乱”。虽然学生在课堂上开开心心,热热闹闹,听课的老师也觉得轻松快乐,但我渐渐懂得——调动积极性并不是教学目的,理想的数学课堂应有更高的追求。
真实有效 互动生成 我进一步反思自己的数学课堂。我认识到:数学的课堂是学生发展的天地,数学学习的过程是学生享受教师服务的过程。理想的课堂是在价值引导下自主建构的过程,是真实自然的师生互动过程,是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活动的过程。
我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力求“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服务”,追求真实有效和互动生成。
真实的课堂摈弃演练和作假。华东师大课程研究中心教授吴刚平教授说“真实的教学情景是具体的、动态生成的和不确定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呈现出来,不是为了观赏。”真实的课堂应该面对学生真实的认知起点,展现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让每个学生都有所发展。真实的课堂不能无视学生的学习基础,把学生当作白纸和容器,随意刻画和灌输;真实的课堂不能死抱着教案,一问一答,牵者学生鼻子走,不敢越雷池半步;真实的课堂更不能课前操练,课中表演,少数参与,多数旁观。
有效的课堂追求简单和实用。山东大学校长展涛先生在谈到数学课程改革时说:“应该让学生学简单的数学,学有趣的数学,学鲜活的数学。”虽然数学的表达方式是形式化的,但我们在课堂上呈现给学生的数学应该是作为“教育形态”的数学而不是“学术形态”的数学,应该把“冰冷的美丽”转化为“火热的思考”。具体说就是让学生用简单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就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而不是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学习数学,让学生知道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而不只是“烧中段”;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学习鲜活的数学,而不是认为编造、纸上谈兵,不是只动口不动手、只计算不应用,不是学习陈腐僵化的数学。
互动的课堂讲求对话和共享。教师不仅是组织者和引导者,而且是学生年长的伙伴和真诚的朋友。好的数学老师应该善于营造一种生动的数学情境,一种平等的对话情境。课堂教学就是在这样的情境中所进行的“对话”,教师和学生不仅仅通过语言进行讨论或交流,而主要更主要的是进行平等的心灵沟通。在对话的过程中,教师凭借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社会阅历感染和影响着学生,同时,学生的见解和来自学生的生活经验直接或间接的作为个人独特的精神展示在教师面前。这种状态下的课堂教学过程,对师生双方来说,都是一种“共享”。
生成的课堂需要耐心和智慧。课堂之所以是充满生命活力的,就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课堂教学的价值就在于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预设、不可复制的生命历程。追求生命的意义应成为数学教学的起点和归宿。尽管如此,我仍觉得,教学设计依然是十分重要的。曾有人错误地认为,既然课堂是生成的,课程改革后应该简化备课,甚至不要备课。孰不知,没有备课时的全面考虑与周密设计,哪有课堂上的有效引导与动态生成,没有上课前的胸有成竹,哪有课堂中的游刃有余。在生成的课堂上需要教师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需求,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需要老师展示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特别是善待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和不足,运用老师的智慧耐心引导学生,使之在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同时获得健康的人格。

可以这样说,在不同时期有不同时期的好课标准。传统意义上的所谓“好课”,放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来看,不一定还是好课;传统意义上的“好教师”,在新课程改革后如果不加强学习,不与时俱进,就要被历史淘汰。
87#
 楼主| 发表于 2012-5-22 16:51:25 | 只看该作者
徐斌老师在进行生成与预设的交流时,提到几遍文章,帖出来,请大家欣赏!
无法预约的精彩

——师德魔法棒向“精神家园”宣战

永和 林珍梅

 

题记:是谁发出“外面的世界很精彩,里面的世界很无奈”的感叹,是谁深藏“你快乐,所以我幸福”的美好感悟,孰不知,快乐无法复制,精彩无法预约。

真情碰撞一:倒置漏斗的72

选择教师这职业,我无悔,置身新课程改革“浪潮”,我幸福,因为我认为新课程像倒置漏斗,上窄下宽,每一个学生从此进,他都获得了不可重复的生命体验,都将完成他的个性人生,而我作为手执“课改魔法棒”的其中一员,我该站在什么样的起点上进行我的教学艺术人生呢?我在思索、在矛盾、在抉择……为什么突然就迷茫了呢?“师德”引发我前所未有的头脑风暴,原来,我对“倒置漏斗”过分依赖,却对他是否能变成学生探索世界的窗口,是否能实现“方寸之间天地宽”而产生怀疑。步入教坛已五年的我,有人称我是“教坛新秀”、有人称我会72变,还有人称我对自己实施“魔鬼般地折磨”……付出那么多的精力在学校又有何用,外面精彩的世界召唤你我他快快加入,没有“钱”你的天地只局限于课堂,何谓享受艺术人生,但我感觉我更像蔡依林歌中所唱的我会72变,我在层出不穷地变化中,进行心灵的洗涤,荡涤灰色污染,我不迷茫了。今年暑期代表晋江参加省辅导员风采大赛,收获最大的是挑战无处不在,无论成功与失败它同样精彩,虽说在比赛中夺得的金、银、铜牌奖杯里都携刻着我的名字,但它却不是我最精彩的成功展示,在比赛中展示出的精彩,我无法与它预约,但它又轻轻地向我走来,那是一种无法言明的充实感、自豪感,是与孩子在一起才能获得的情感体验,它没有名利左右,没有威名远扬,但它却有我用钱买不到的精彩——心灵的启迪,精神的飞扬,倒置漏斗般的宽广。

真情碰撞2:我与孩子一起捕捉阳光

与孩子在一起是我最大的幸福,我们在一种“共享”、“对话”的师生关系中共同成长,每个学生就是一个课题,身上蕴藏着无数可以引发精彩的未知因素,每个课题我又该如何研究,着实要费一番心思,因此有的老师也曾发出:天天教案、反思——会忙死,天天面对的是学生——会厌死,但我却想说我最大的幸福莫过于站在讲台面对几十双眼睛,在我的教学艺术人生中,总能出其不意地收获孩子成长的喜悦,不曾预约过的精彩。前几天,我的语文课上有孩子对自己捕捉而来的色彩进行一场大聚集,语文课成了色彩探究的场,当有同学谈到我喜欢阳光的色彩,他有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我想知道他们是怎么来的,我正想引入,由此动态生成的环节——实验:颜色新戏法时,我发现班上的文听时而低头,时而抬头,但他并不被我的实验所吸引,我走到他的座位上一看究竟,发现他的小手紧握成拳,我问他:“你在做什么实验呢?”他反而一脸迷茫地望着我:老师,放假有部电视剧叫《一米阳光》,阳光可以测量吗?阳光又可以捕捉得到吗?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学习需要,面对这个有个性的学生,我如何点拨呢?我选择了暂时放弃实验的演示,而是灵机一动,我们一起去捕捉阳光好吗?在这无法预约的课堂事件发生后,我与孩子到操场上进行捕捉阳光的活动,不同的孩子有着不同的捕捉形式,其中一位叫王斯尘的孩子他兴致勃勃地过来对我说:“老师,我捕捉到阳光了,不信,你看……”果然,在他小手上闪着一拳“金色”,而拳头在地上的影子却是一团黑,他又接着问:这是为什么?孩子的探究因子一经激起,更多相关的情感便汩汩而出,又有孩子说:老师,我知道,我爸爸是中学的物理老师,他教我做的实验是用三棱镜折射光就得了七种颜色,而且透明的东西不能遮光。……探究场里出现了我意想不到的收获,精彩无限,快乐无限,孩子的生活经验与探究的新知识产生碰撞,进行重组。有孩子又提出老师我们把阳光画下来吧,但是这是个别的学生需求还是全体学生的学习愿望呢?正当我思考着,是否让他回家独自画时,又有学生提到,老师,画吧,让我们自己变一变,感受颜色新戏法。于是,在这节语文课末,孩子们兴致盎然地涂着,在分享他们画画的同时,有一幅画吸引了我,整张画都是黑色,我惊讶地问:“为什么这样画?”他用双手遮住眼睛,说:“这样一遮,什么都没看到,就像盲人一样。”要是盲人也能看见其他同学画的七色光,看到真正的阳光,那多好呀。这是令人感动的美好祝愿,这展现的是人性中的最美好的一面,是根植于生命土壤中永不变质的绿色心灵,我们教师何尝不是得向他们学习呢?外面的世界确实很精彩,里面的世界更加震憾。我们的教师要与孩子一路同行,一路捕捉阳光,才能迎来一路收获——绿色精神家园的粮仓中阳光满溢。

真情碰撞三:感动无处不在

最常听同事、家长讲的一句话,要常回家看看,身体保重。这又是鼓舞我在教学路上勇往直前的另一剂良药,我的同龄朋友,大姐,大哥常参与到我的学生的活动中来,他们常说:你永远像个小孩子,总是把最纯真的笑容向大家展示。家长、同学们一个个显而易见的举动也总不曾预约,朴素的一封信,实用的一瓶药——精彩总与感动同行,令我随手捕捉,都能捕捉到他们的真情。

后记:外面的世界很精彩,里面的世界更宽广。教师与孩子共同成长的心路历程,其中奥秘各自清楚,其间的成长快乐无法复制,我们在“教学艺术人生”中所采撷的一个个“生命动态生成”的瞬间,是我们的绿色精神家园中最充盈的“师德粮仓”,其中的丰富多彩在于你我用心创造,时刻捕捉一个个“无法预约”的精彩,一起捕捉生命中自己的那束阳光,让其无处不在!

我选择!我喜欢!

我喜欢那无法预约的精彩!

我愿意在课堂上创造属于自己的艺术人生!
88#
 楼主| 发表于 2012-5-22 16:52:03 | 只看该作者
89#
 楼主| 发表于 2012-5-22 16:52:36 | 只看该作者
90#
 楼主| 发表于 2012-5-22 16:53:30 | 只看该作者
《作弊之后》案例分析
清澈

泥土大哥,大家都这么叫!

木鱼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16 05:56 , Processed in 0.68965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