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 典 回 放]:在湖南民院附小举行的一次活动--‘柳丝如风’提供

[复制链接]
61#
 楼主| 发表于 2012-5-22 16:10:58 | 只看该作者
率真可爱的数学课堂观摩主持人 无聊
研修班直播组新成员 民院小学的周凡老师


来自成都的实小十八子和夫人如意娘“夫(妇)唱妇(夫)随”
精彩对话中来自新都的研修班学员
直播组的新成员 柠檬的心
62#
 楼主| 发表于 2012-5-22 16:11:39 | 只看该作者
早上直播组加入了二位新同志,分别周凡与柠檬。下午大家早早开始了新的战斗!
63#
 楼主| 发表于 2012-5-22 16:12:20 | 只看该作者
人才啊!
相当的精彩!!
真正的精彩!!!
64#
 楼主| 发表于 2012-5-22 16:13:40 | 只看该作者

右一:李明(湖南民院附小老师,直播组能高效完成工作,他功不可没,为我们做好一切服务工作)

会议后勤服务总设计师——湖南民院附小綦校长

对话后席争光老师还在和学友进行交流

饭桌上也不忘记进行教育研讨(猜猜范美忠和席争光老师在说什么?)

传说中的数学王子——年轻帅气幽默的张齐华老师
65#
 楼主| 发表于 2012-5-22 16:16:09 | 只看该作者
晚上,吴亚萍的数学茶座!
66#
 楼主| 发表于 2012-5-22 16:16:53 | 只看该作者
“奇妙的斐波纳契数列”教学简案



江苏省东台市实验小学 周卫东(224200)



教学内容:课外阅读材料“奇妙的斐波纳契数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斐波纳契数列”及其部分特性。

2、在经历感知、分析、归纳和应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形成一定的数感,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3、在知识结构不断拓展、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中,感悟数学文化的广袤与久远,形成积极的数学情感。

教学对象:五或六年级学生

教学过程:

一、初涉规律、引入新课

填数:

5,10,15,( ),( ),30。

1,2,3,4,1,2,3,4,……。第39个数是( )。

二、多层探索、展开发现

1、初步探索

(媒体出现下图)在蜂房的左上角有一只笨拙的小蜜蜂,它还不能飞,但是它会爬。在爬行时遵循一条死板的规则:任何时候都只能向右边爬(正右方、右上方或右下方),从一间蜂房爬到相邻的右边的蜂房,不能再爬回左边。那么,小蜜蜂要从最初的位置爬到3号房,共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








学生自由尝试、求解。

交流。

2、深入研究

(媒体出现右图)

现在蜂房变成了9个,共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呢?相信大家一定能找到正确的答案。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求解。

交流。随着交流的过程,完成如下板书:

蜂房号

0

1

2

3

4

5

6

7

8

不同走法

1

2

3

5

8

13

21

34

55

3、揭示名称

从起点到0、1、2、3、4、5、6、7、8号蜂房,各自的走法,排列成了一个有规律的数列。

这个数列如果在前面再加上一个“1”,就组成了历史上有名的“斐波纳契数列”(板书课题)。

4、讨论该数列的关键

以4号蜂房以例,为什么是8种走法?也就是说为什么可以用“3+5”来计算?(用多媒体课件辅助理解)

三、追溯历史、提升认识

其实这个数列还有一个名称,叫“斐波纳契兔子数列”,为什么叫这个名称呢?

(媒体演播)1228年,意大利数学家斐波纳契在《算经》中提出了一个著名的问题。假设一只刚出生的小兔,一个月后长成大兔;再以过一个月,生出了一只小兔。三个月后,大兔又生出一只小兔,而原先的小兔长成大兔。这样4个月、5个月……,都按这样的规律繁衍下去。如果不发生死亡的话,过了一年,共有多少只兔子?
















开始、一月后、二月后、三月后、……、十二月后的兔子为:1、1、2、3、5、8、13、21、34、55、89、144、233。

四、引导发现,展示特质

1、探索

围绕菜单中的四项任务展开研究。

学生在音乐中自由活动,时间约4分钟左右。

交流。

2、交流

在交流中明晰如下规律:

规律1:每3个数中就有2个奇数、1个偶数。

规律2:每4个数中有一个是3的倍数,每5个数中有一个5的倍数。

规律3:前n项的和总是第(n+2)个数减1。

规律4:在相邻的两个数中,用前面的数除以后面的数,越往后,结果越接近0.618。

3、谁了解“0.618”这个数?

(介绍有关“0.618”的史料)

五、实践应用、解决问题(略)

六、介入生活、拓展延伸

(媒体展示)

你知道吗?

斐波纳契数列在它诞生的近800年间,由于它包含着太多的奥秘,由于它的神奇,引来无数的“斐迷”,驱使他们不仅仅在数学领域研究它,更有人从自然领域、化学领域和科学领域去探究它的奇妙。

比如,在医学界,医生在给病人测量体温时,按常规一次测体温的时间是5分钟,实际上3分钟测得的体温和5分钟时测得的一样。

在企业生产中,人们在新产品、新工艺研究、仪表、设备调等方面运用“斐波纳契数列”中的规律,能以较少的实验次数迅速找到最优的方案,在不增加设备、物力、人力和原材料的条件下,可以缩短工期、提高产量,降低成本。

瞧!在自然界还有更惊奇的呢!有人发现:梅花的花瓣是5枚,像桃、李、樱、杏、苹果、梨等与梅同属蔷薇科的都是5瓣花,常见的花瓣还有:鸢尾花、百合花是3枚,飞燕草是8枚,瓜叶菊是13枚,向日葵有的是21枚,有的是34枚,雏菊的花瓣有的是34枚、55枚或89枚,其它数目的花瓣的花则很少。而这些花瓣数正好就是 “斐波纳契数列”当中的“斐波纳契数”,这究竟是一种巧合,还是存在着某种必然?这些都有待于我们今后去思考、去探索……
67#
 楼主| 发表于 2012-5-22 16:18:02 | 只看该作者
21日晚上茶话会对话现场!
68#
 楼主| 发表于 2012-5-22 16:18:42 | 只看该作者
迎着早晨的风,开始新的一天,新的期待!
69#
 楼主| 发表于 2012-5-22 16:21:04 | 只看该作者
上午第一节,大潮河(刘恩樵)老师执教《无名氏》
70#
 楼主| 发表于 2012-5-22 16:21:43 | 只看该作者
◆本文选自《人民文学》2005年第5期

◆本文收入中国散文学会评选的《2005年中国散文排行榜》

◆刘家科的散文集《乡村记忆》(文集中收有本文)获第二届冰心散文奖



无 名 氏

刘家科

①每次回故乡,都要经受一次精神折磨。

②怕见到她,又想见到她,脚步不由自主地就走进了那条弯曲的胡同,那个破烂的农家院。最怕的是她那眼神。只要踏进那院门,她就会慌慌地迎出来,尽力伸直稍驼的上身,仰视着我的脸,近乎倒退着引我进屋;反复擦那把破椅子,然后看着我坐在上边;又用毛巾仔细擦净一只瓷碗,倒上一碗白开水,看着我喝下去……那眼神里满溢着感激——暂时掩盖了愁苦和忧郁的感激。这感激的眼神如一只无形的钩,把我深埋于心底的愧疚拽(zhuai)出来。 ③三十年前,她还是邻村一个11岁的女孩,因为偷了生产队的苜蓿(muxu)被我捉住,我才认识了她。当时,她在前边拼命地逃跑,我在后边大步追赶。大约追了一里多路,她实在跑不动了,把盛苜蓿的篮子一扔,双手抱头跪在地下,等待着一顿拳打脚踢。看着她浑身颤抖的样子,我举起的拳头终于没有落下。我弯腰拾起那个篮子递到她的脸前,她慢慢抬起头来,疑惑地看着我,当她明白我是真的要放她走时,两眼突然漾出了泪水,眼神里充满了感激。她站起身来接过篮子,我才发现,她吓得尿了裤子,下半身湿淋淋的,冒着热气。我呆在那里,一种强烈的愧疚感顿时从心底冒上来。事后我才知道,我的前任那个看苜蓿的老头儿,早就发现了这个偷苜蓿的女孩,但他从未惊动过她。他说这是个苦命的孩子,她偷苜蓿是为了养活与自己相依为命、瘫痪在床的姥姥。听了这话,我更后悔自己的举动。后来听说,这个女孩因受惊吓,精神失常,到处疯跑着拣垃圾,偷吃人家猪圈里的猪食;瘫痪的姥姥也因无人照料死去。我心底那颗愧疚的种子又开始发芽了,总觉着这样的结果与我有直接关系,我应该承担这个责任,但我只是个没有社会经验的青年农民,没有任何能力和办法去帮她改变这样的命运。

④十多年后我离开故乡,上了四年大学,然后到城里工作。在崭新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中,心情舒畅,踌躇(chouchu)满志。我已不再是那个村庄的村民,而是城市里大机关的干部,每天的工作都排得满满的,没有时间再去想村庄里那些陈谷子烂芝麻的事情。即使偶尔故乡来人说起村里的人和事,也只是当时在心头热一阵,过后就很快撂(liao)下了。我曾一度庆幸自己到了新的环境后卸下了多年的精神负担。

⑤好几年后有一天,村里来人说当年那个偷苜蓿的疯女人不疯了,不久又听说她嫁到我们村里。我知道她嫁的那家人很老实,男人虽是个老光棍但也并不傻,她这一生总算有了一个归宿,我心里似乎得到了一种安慰,精神上又轻松了许多。

------------------------------------------------------

☆踌躇满志:踌躇,从容自得的样子;满,满足;志,志愿。形容对自己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

可是,没过几年,又听说她丈夫不幸死于车祸,她守着不满周岁的儿子,誓不改

嫁。我心里忽然又沉重起来。但我随后又为自己“开脱”:她现在遇到这样的变故

和不幸已经与我没有任何关系,我完全是一个纯粹的旁观者,再没有任何必要折磨自己了。然而,尽管如此我还是冷静不下来,自己管不住自己,总是不由自主地将她今天的灾难与过去的不幸强拉硬扯地联系起来。为了使自己再次得到解脱,我经常琢磨采取一种什么方式去帮她一把,但是一直也没有找到可行的办法。 ⑥十几年后,突然有一天,她带着十几岁的儿子到城里来找我。说要依靠我这个本村的伯伯,给孩子在城里找一份工作。她们乘公共汽车,两次转车来到城里,儿子背来一个口袋,里面装着三个小布袋,一布袋花生,全是饱满的三个粒儿的;一布袋黄豆,圆鼓鼓的,一般大的粒儿;一布袋黄米,是用家乡的老碾(nian)子碾的。她背来的是一包袱棉花,白得像雪一样,是精心挑选、专门找人弹好的絮棉。她说本不该来麻烦伯伯,可这孩子说什么也不在村里,非要出来找个工作。说完就仰脸看着我,眼神里充满感激,似乎我能在家里接待她,耐心听她说出自己的要求,已十分满足了。这时,我已是一个部门的负责人,如果用一下手中的权力,破一点规矩,是能够帮她这个忙的。虽然说,我终于等来了一次可以帮助她的机会,但我是一个一贯守规矩的人,在公家的规定与个人“私利”的矛盾面前,我犹豫再三,最后又向“规矩”屈服了。我未能给她儿子找到工作。她带来的东西我收下了,可是,我偷偷掖(ye)到她口袋里的500元钱,却被我家属院的门卫给送回来。本来想借机消解一点愧疚,没想到更加重了愧疚。 ⑦后来,市里搞劳务输出,我主动给她儿子报了名,很快那孩子就被北京一个建筑公司招工走了。我总算帮了她一次忙。可是没过一年,那孩子却在一次意外事故中死了。我托人帮助处理了后事,又托故乡的朋友去看望她。她再次遭受厄(e)运,我怕她会被彻底击溃,但是,她却是一如既往地默默承受了。这时,我冒出一种念头,盼望她再到城里来向我提出要求,我宁肯犯一次错误也要用一下我手中的权力去满足她,而她却始终没有再来城里找我帮忙。此后,我每有机会回故乡,就带上单位发的大米、食油、鸡蛋去看她,潜意识里总有借此化解些许愧疚的愿望,但是每见到她一次,这种愧疚反而更会加重。 ⑧今年春天,忽然听说她得了血癌,我马上与村长联系,为她搞了一次捐献活动。半天时间捐款3万多元。可惜她的病已到晚期,全村人的爱心未能挽救她的生命。 ⑨她走了,她对我永远不能消解的感激终于消解了;而我,对她永远不能消解的愧疚却仍在日益加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16 03:13 , Processed in 0.09565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