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师之友网》网上跨域对话第一回:2012。5。23管季超网上对话宁波仁爱学校刘波先生

[复制链接]
91#
 楼主| 发表于 2012-5-23 23:03:43 | 只看该作者
以后就在这个帖后随时聊。今天先到这儿?
谢谢你介绍的经验。
92#
发表于 2012-5-23 23:05:58 | 只看该作者
管老师是前辈,后生们要学的很多,有幸认识,恳请不吝赐教。
今天又有幸结识刘波老师,学习学习。
93#
发表于 2012-5-23 23:06:04 | 只看该作者
好的,以后继续!非常感谢管老师的热心以及各位参与的朋友!

94#
 楼主| 发表于 2012-5-23 23:08:10 | 只看该作者
95#
 楼主| 发表于 2012-5-26 08:12:35 | 只看该作者
从新手到研究型教师——我的专业成长手记


2012年05月02日  作者:姜广平   来源:浙江教育报
  价值追求与意义追问
  
  现今的时代是一个写书与出书都非常容易的年代,粗制滥造的书比比皆是。然而,由宁波出版社出版的《从新手到研究型教师——我的专业成长手记》一书,却非常难得地体现出一种价值追求与意义追问。
  
  也许,如果每一个年轻教师在职业生涯的开头都能有如此的追求与追问,他的教育人生必定会显示出与众不同的特质。这大概就是年轻的刘波出道不久就显示出风头正劲而又后续力非常雄强的原因。
  
  理所当然,这是一本由年轻教师写给他的年轻同行们看的书,这本书会让年轻教师发现自己。当然,这本书还会让年轻人提醒自己,当同龄人具备了相当的实力之后,当其中的某一个同龄人远远地超出自己之后,你应该怎么办?
  
  其实,更多的人明白,这个多元化的时代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因此,这其实是一个没有边缘的时代。在生活中,在工作中,在事业中,除了自己,其他任何人都无法将你挤到边缘地带。即便你是一门边缘学科的教师,如刘波,执教的只是一个在学校学科教学中地位与作用都远远无法与主科相提并论的边缘学科——心理健康教育。然而,只要内心足够强大,找准自己的位置,树立起自己的价值标杆,明确自身的意义追求,那么,同样能做出令人感佩的业绩。
  
  这本书主要提供了一个教师成长的案例,回答了一个普通教师可以走多远、可以得到什么样的成长的问题。
  
  而这本书的七个部分,还有着方法论的意义。
  
  刘波从浙江大学教育系毕业后,一直在基层学校工作,至今已有十多年。从默默无闻的普通教师到学校的教科室主任,从一名新手教师到成长为研究型教师。他在这本书里呈现出了自己的教育行走历程,写到了他教育人生中的际遇,交代了这些教育际遇对他的再造与重塑,将自己的成长经历和盘托出,以真诚的交流和丰富、生动的故事,描画出一个青年教师成长的轨迹。我相信,这种带着一个青年教师成长深切体验与成功经验的著作,会给广大青年教师带来更多的启发。
  
  刘波在书中为自己进行了定位:一个草根研究的“践行者”、专业报刊的“博览者”、专家学者的“追随者”、教育热点的“关注者”、网络时代的“弄潮儿”、心怀感恩的“有心人”……在多数人为自己的身份倍感焦虑时,年轻的刘波为自己作出了准确的身份定位。正因如此,刘波迅速地在事业中成长起来,从而很快完成了他作为教师到从事教育科研的领跑者的华丽转型。
  
  这一点其实非常重要。我们常常讲,人要知道自己所从何来,又所向何去。这对学校文化发展、对个人专业成长都是极其重要的。不明了这一点,人就会迷失自己。
  
  所以,刘波的书从这个角度给了我们很多人一种启发:只有这样的坚定与坚守,一个普通的教师才成长为一个优秀的名师。
  
  也因此,刘波这本书对教师职业的可能性作了描述与展望。
  
  而可能性也是对“教师专业发展可以走多远”的最好的回答。
  
  这里的价值与意义,毋须多言,便能让人们深刻地体察到。
  
  不仅如此,刘波的意义还有着更为丰富的内涵。
  
  刘波于2001年7月毕业于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学系教育管理专业,2001年8月进入宁波市镇海区仁爱中学工作,一直担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教学研究工作。现在,刘波是宁波市镇海区仁爱中学教科室主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浙江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A级教师,镇海区教科所兼职教科员。由于科研上的成绩与影响,刘波现在是多家教育媒体的特约撰稿人、通讯员和主持人。他的成长历程,被国内几个非常有影响的教育报刊作了专题报道。
  
  笔者从2007年开始关注刘波,并在当年的《教师博览》“封二人物”隆重推出“心海导航者刘波”。当年,刘波是12位“封二人物”中最为年轻的一位。在那段时间的接触中,我与刘波虽未谋面,但是刘波给我的感觉是,他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心理健康教育,他热爱我们的教育事业。
  
  刘波的丰富就在这里得到显示,刘波只是一个刚刚走出大学校门没有多长时间、也绝什么其他背景的年轻后生,身处应试教育甚嚣尘上、当代教育畸型发展的逼仄空间,对年轻教师的成长无疑都构成了极大的不利。然而,这些不利的成长元素,竟然在刘波这里隐遁无形了。刘波从容地超越了这一切。之所以可以形成超越,热爱,是其中可能最为重要的原因。刘波给出了一个非常简单却又非常重要的教育公式:只要热爱,就能成长。
  
  在我看来,这是一本写给学校管理者看的书,会让他们发现,学校的每一位教师都可以成长得非常优秀,而学校的管理其实可以大大地简约,在教师专业成长的路径上管理好教师、引导好教师,教育管理的使命便完成了一大半。
  
  “老牛亦解韶光贵,不用扬鞭自奋蹄。”这是一本写给老教师们看的书,这本书会让老教师们发现年轻的自己,发现指导青年教师的路径。更重要的是,这本书会让老教师发现当年的不足,发现后来者的一路追赶的身影。
  
  应该说,刘波提供的方法论意义还是全方位的。像《在“草根研究”中起航》、《五年磨出一篇好文章》、《课堂中蕴藏着丰富的研究资源》、《变“等米下锅”为“找米下锅”》等文章,为读者的写作与写作的准备提供了很好的参考;至于像《北京“高峰论坛”让我站得更高》、《在他人研究的基础上形成新成果》、《在“聚焦课堂”中落实科学质量观》则又在写作意识与教育思想的形成上,给我们以启发与思考。无一例外,刘波与很多名家一样,同样强调读书的重要意义,但是,刘波的“新思维”却超越了很多人。在谈到网络的时候,刘波意识到网络是一种教育资源,《把博客作为知识管理的“金管家”》、《不妨加入几个专业群》等文章,我们不能仅仅看成是一个作者对网络资源的利用,这是一个青年教师对网络时代的教育思考,是对网络这样一种教育开放系统的前瞻性把控。
  
  网络资源与网络教育凸显了教育的开放性的同时,也显示了另一种背景下的教育公平性与选择性。网络对教育资源的放大,对教育优质资源的整合,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然而,真正做到与时俱进,让网络真正走进我们的教育,可能并没有多少人有这方面的意识。而刘波利用“超级智慧群”、“期刊网”、“博客”、“贴吧”等网际空间,以自己和一大批教育工作者的网际教育行走,告诉了人们,网络同样可以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与空间。大而言之,网络也可以是学校,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学校。毕竟,网络是一个纷繁芜杂之所,当代教师最需要的是培养自身的网络素养与信息素养。刘波在这本书里给出了何谓网络素养、何谓信息素养的最佳答案。
  
  《浙江教育报·教师周刊》吴志翔主编在序言《草根研究亦精彩》一文中说:“这本书没有那些炫人耳目的花哨玩意儿,有的只是朴实如泥的诚恳和认真;也不刻意追求所谓的理论高度,它们只是贴着地面在飞。”我深以为然。
  
  也就是说,这是一本接地的好书。
  
  而教育与教学,只有接通了地气,才是鲜活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也才是这个世界上最美丽的教育。
  
  教育大视野”书系刘波《从新手到研究型教师——我的专业成长手记》宁波出版社出版  




96#
 楼主| 发表于 2012-5-26 08:17:22 | 只看该作者
浙师大图书馆入藏刘波仁棣此书,为他高兴!


网址链接:http://210.33.80.27:84/opac/item.php?marc_no=0000686397
97#
 楼主| 发表于 2012-5-29 02:15:30 | 只看该作者
著名教育家朱永新、著名作家毕飞宇,联袂向您推荐——
《我抓住了两个世界——姜广平教育叙事作品选》征订函
       由《教师博览》江苏采编组策划的《我抓住了两个世界——姜广平教育叙事作品选》一书,是教育学者、作家、评论家姜广平老师二十多年的教育叙事作品精选集,由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姜广平老师是从一个乡村中学语文教师,历经二十多年探索与努力,成长为国内知名的教育学者、作家、文学评论家的。姜广平老师教育与文学双修,均取得了令人感佩的业绩:在文学上,他以自己丰富而独特的文学评论作品确立了自己在文学界的地位,并创立了文学有机本体论理论;在语文教育上,他则创立了自己的课程体系,以“姜广平大语文”课程体系向中国语文发言。教育界与文学评论界因此都出现了“姜广平现象”之说。教育家朱永新先生赞许其为“中国教育写作第一人”。
      《我抓住了两个世界——姜广平教育叙事作品选》生动再现了姜广平老师的成长之路与心路历程,具有极强的文学品质:语言老练、圆熟;叙事结构自然、工巧;主题庄重、向上;文章风格或质朴自然,或庄重典雅,或激情洋溢,或汪洋恣肆,或幽深邈远,或亦庄亦谐。著名作家毕飞宇认为,姜广平的教育叙事作品,提升了当代教育叙事文章的品质。作为一种教育叙事的珍品,《我抓住了两个世界——姜广平教育叙事作品选》为广大教师提供了教育叙事写作可资借鉴的文本,具有教育叙事作品 “范本”与“蓝本” 的价值与意义,对激励广大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并进而成长为科研型、专家型名师,能够起到积极的引领作用。
       为此,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隆重推出姜广平教育叙事作品。读《我抓住了两个世界》,走教育与人文发展之路,像姜广平老师一样成长!
欢迎订购!

===《教师之友网》管季超友情存帖。
98#
 楼主| 发表于 2012-5-29 02:31:54 | 只看该作者
由于《教师博览》杂志社已经搬迁,
地址变更为:江西省南昌市红角洲赣江南大道2888号江西教育发展大厦《教师博览》杂志社,
邮编:330038.
电话变更为:
社长、主编             薛农基   079186765971
副社长、副主编     方心田   079186765973
编辑部主任             袁海波   079186765970
编辑部主任             余    华   079186765977
活动部主任             周正旺   079186756076
编辑、记者             王    芸   079186765976
编辑、记者             徐艳兰   079186756075
编辑、记者             王凌燕   079186756072
原有地址、电话即日起作废,谢谢大家支持。



薛农基:《教师博览》丛书序言



丛书序言
薛农基


什么样的教师才是理想的教师?这似乎是一个许多人都知道一些,但又不容易说清楚的事儿


教师既是教书育人的专业人士,也是社会上三百六十行中的一行,而且他们的工作性质规定了他们既要教给学生各种知识(教书),也要促进学生社会化的形成(育人)。因此,在他们身上充分体现了“职业人”和“社会人”这两种属性。


这,应该是我们探究理想教师基本特征的两个大的方向。


教书育人使命的浑然一体性,决定了在理想教师身上“职业人”和“社会人”这两种属性的难分轩轾。理想的教师自然应该具备做教师的专业素质(如精通本专业学科知识和教育学、心理学),但仅仅如此还是远远不够的,在他们身上,还必须具有一个优秀的人的许多基本品质。


“仁者”
“智者”这两个词,庶几可以概括理想教师的基本特点。所谓仁者,是指有爱心、诚信、公正、无私、宽容的人;而智者,则是指那些富有学识和人生经验、思维灵活、善于处理问题、勤于学习的人。


正因如此,成为理想教师的途径就是多样化的。向书本学习,向同行学习,向学生学习,向社会上那些优秀的或者普通的人学习……



这一套两本《教师博览》丛书,正体现了这种理念和思路。在《优秀教师是这样工作的》一书中,您能读到许多优秀教师的“专业”故事,从而深受启发;而在《优秀教师的6种核心品质》一书中,作为教师的您,能看到许多发生在同行和社会其他人士身上的对自身成长十分有益的事情,还能从一些看似寻常的故事中触类旁通,细细体会、揣摩当教师的真谛。


注:《教师博览》历年精华丛书(共两册)已由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上市。敬请广大教师关注。   

99#
发表于 2012-5-30 07:48:06 | 只看该作者
97# 教师之友网
姜广平老师的书不错,我们正在共读中!
100#
发表于 2012-5-30 07:48:45 | 只看该作者
由于《教师博览》杂志社已经搬迁,
地址变更为:江西省南昌市红角洲赣江南大道2888号江西教育发展大厦《教师博览》杂志社,
邮编:330038.
电话变更为:
社长、主编             薛农基   079186765971
副社长、 ...
教师之友网 发表于 2012-5-28 18:31

教师博览地址已更换,一定要找对地方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4-28 14:39 , Processed in 0.20492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