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57|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观课有思/01号文]:词 从 侧 面 教——观李鑫两上《渔歌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5-20 11:03: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词 从 侧 面 教
     ——观李鑫两上《渔歌子》
     湖南民族职业学院附小语文教研组 杨尚儒

http://xnjyw.5d6d.net/forum-39-1.html
http://xnjyw.5d6d.net/forum-39-1.html


    李鑫是咱们湖南民院附小语文教研组年龄最小的一位同事。他很爱读书,尤其是古典文学名著。



       最近,我听了李鑫老师的两堂《渔歌子》(张志和),前一堂是他的试教(14日),后一堂是他正式上出(21日)。有了不少改动。

1、
    导入不同:

      前一堂从“钓鱼”的话题引入课堂,后一堂从欣赏配乐成歌的词导入。后者突出了词的特点,又迅速扣题,减少了与主题无关的内容,词味更浓。


2、
作者介绍小点切入:

    前一堂在出示张志和的图片和文字介绍后,老师问:张志和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后一堂,老师以张志和的名字由来切入,感受他的“心志平和”。这样的介绍,摒弃了空泛,从小小一点深入,使学生对他留下了更深的印象。


3、
初读部分:

    增加了生字书写指导环节。我理解这样做的理由,但仍然觉得这样比较突兀,好像为展示而书写。实际上,我们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上,生字都是放在专门的一堂课来进行指导、书写、反馈。我们这堂课的重点不在于此,面面俱到反而冲淡了主题的味道。不如留用前一堂对词语的理解环节,“箬笠”“蓑衣”的理解对整堂课是不可或缺的。


4、
方法指导的加入:

    喜欢这样的方法指导。我们平时指导得多的是程序,首先怎么读,做什么,第二步怎么读,解决什么问题,第三步。。。。。。很少有李老师这样对方式的指导:边读边想。把“边读边想”放到了这么重要的位置,反复重申,实际上是重视学生对意境的体会,这正是我们所想要的。


5、诗句品读:

       这里有了较大的改动。试教时李老师是从“词中有哪些景物”入手,感受词中的季节、感受词中的色彩,从几个角度让学生逐渐体会:这是一幅美好、悠闲、宁静的图景。上出时李老师舍弃了这一设计,选择了逐句逐句的品读:让白鹭飞得又高又远;你好像看到了什么;除了桃花,春天还有什么花;除了看到的,还有(听到的、闻到的)。。。。。。设计的目的应该是让学生走入词的意境,但学生似乎并没有进入到老师要带领的意境。我在猜想,他们的眼里,是不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这里给我留下的感受最为强烈。我喜欢前一堂课的设计。我一直觉得,
古诗或者古词,是不好解读的。诗被卷入小学课程,需要我们慎之又慎。教学上稍不留神,我们就可能毁掉“诗”的存在。毁灭就在于将“诗”置换成另一种形式的言语存在。而诗是不能搬家的,作为诗栖居的语言形式就是她唯一的精神家园。教诗词最好的途径就是不解释,因为一解释就是束缚,一解释就是拆解。让诗凭着自己的言语存在说话。当然,我们有可做的事情,我们可以旁侧敲击地去教,去引导学生悟。从“诵读”、从“扣词眼”、从“想象”这些方面去敲击词的整体。至于学生能体会几成,也不重要,很多东西,是需要他们有了一定的生活积累后才可以体会到的,功在日后。


5、
体会拓展:

     很喜欢这一系列设计。如果不要写字教学环节,是不是可以把课后的第一个作业放在课堂上来做。把诗词变成优美的散文。更加深学生对词的意境领悟。


             以上五点观课感受,也许比较粗浅,只是见贤思齐用以自勉而已。湖北资深语文教研员管季超先生看了我的这篇观课札记,却非常赞赏。管老师还建议我将此文编为我的个人[观课札记01号文],希望我用几年的时间,写成一个系列。





         管老师说:我们在《教师之友网》开出[南湖泛舟--湘鄂连线]专栏,就是希望我们青年教师朋友们多多思考教育教学的‘技术’,http://xnjyw.5d6d.net/thread-1130-1-2.html以‘技术’承载思想,以思想引领‘技术’!

        既然管老师这么鼓励我,那我以后凡有听课感受,就敲上来与朋友们交流一下。

                                                             2012。5。




http://xnjyw.5d6d.net/redirect.php?tid=48762&goto=lastpost#lastpost
2#
发表于 2012-5-23 22:04:23 | 只看该作者
我才知道,您对我课还有这么好的意见,以前都藏着,没有告诉我呢!
3#
 楼主| 发表于 2012-5-24 22:08:34 | 只看该作者
李鑫,写得很粗浅,当时有感而发,听完课之后很迅速地写下来,没有经过仔细思考。不知道你怎么考虑?

感谢管老师的鼓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17 06:00 , Processed in 0.150502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