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841|回复: 3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预约:拟在4月25日上午约请14位老师进行[课例/复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4-22 13:21: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预约:拟下周三上午约请14位老师进行[课例/复盘]



==我不大会下象棋。但知道棋界有一个好做法,叫[复盘]。

[百度百科]是这样说的:

        ‘象棋术语,也称 “ 复局 ”,指对局完毕后,复演该盘棋的记录,以检查对局中着法的优劣与得失关键。一般用以自学,或请高手给予指导分析。如按照棋谱排演,类如复盘,称 “ 打谱 ” 或 “ 研阅棋谱”。下围棋的高手都有复盘的习惯。复盘就是每次博弈结束以后,双方棋手把刚才的对局再重复一遍,这样可以有效地加深对这盘对弈的印象,也可以找出双方攻守的漏洞,是提高自己水平的好方法。棋手平时在训练的时候大多数时间并不是在和别人博杀,而应该把大量的时间用在复盘上。复盘就是把当时“走”的过程中,把表面的过程重复一遍,从内容上看,把双方的心理活动比较全面,

  客观地表现出来,即当时是如何想的,为什么 “走”这一步,是如何设计,预想接下来的几步的.在复盘中,双方进行双向交流,对自己,对对方走的每一步的成败得失进行分析,同时提出假设,如果不这样走,还可以怎样走;怎样走,才是最佳方案。
  在复盘中,双方的思维不断碰撞,不断激发新的方案,新的思路.新的思维,新的理论可能在此萌发。’

===最近,我区有不少老师参加了[比教学活动]市级比武-----明明是‘文’化人教‘文’化课,却是‘比武’这样一个霸蛮的词。呵呵-----,赛事差不多结束了,比了一‘武’的老师们也很累很累了。
     拿到等次奖的,高兴一下很应当!不容易啊。
     没进入前三名的老师呢,也不必郁闷!
     ‘比武’是为了促进专业成长,只要自己觉着有所悟,见到‘贤’于己者晓得要‘齐’一下,看到同行有‘长’处暗暗地要‘补’一下,就是收获!
      相信所有的参赛者都是有收获的,思想认识上的收获更重要!


====老师们辛苦了!
         我也累得不轻。
         想跟下列老师提前打个商量,预约一下:拟于下周三上午,约请各位在区教研室会议室聚谈一次,主题即是对市赛的课,进行[复盘]。

====我觉得这很必要!!
        为啥我能得着这个奖?又为啥与高奖失之交臂?有哪些新的感悟??
        聊一聊,写下来,就是[课例研究]!


====约请电话会打给各校分管领导,请他们支持这个设想。


=====约请的老师是:
         丁雅君/管惠平/刘朝霞/陈娟/冷兰芳/刘喜鸿/段春丽/张泉/熊瑛/黄桂春/陈昊/王培娇/王慧洋/冯杰,共14位。

                                                                                                            
                孝南区教研室语文教研员 管季超
                                            谨邀 周日[4月22日]下午
33#
 楼主| 发表于 2012-6-25 20:47:17 | 只看该作者
32#
 楼主| 发表于 2012-6-20 17:09:58 | 只看该作者
31#
 楼主| 发表于 2012-5-4 11:30:00 | 只看该作者
网络教研E时代,您准备好了吗? 网络E时代已经来临,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越来越多的人感慨没有网络,该怎么过?是啊,我们使用网络上网查资料,打游戏,偷菜等等,打发了很多的业余时间。但作为一个教师,我们是否知道网络教研时代已经来临?昨天,笔者和一位老师聊天的时候,我问他网络教研是什么?他很漠然的问我这是什么,是不是就是上网查查资料,开个博客。笔者很愕然,原来这就是他所认为的网络教研。那么什么是网络教研呢,网络教研是随网络应用的发展而生的一种系统的、崭新的教研模式,是传统教研方式或常规教研方式有益的补充。
网络教研最初是由许多教师、教研员零星的、自发的、分散的利用网络来开展教研,到后来发展成教师、教研员的自觉主动行为,即由“草根教育”转变为“专家引领”,网络教研才焕发了生机。而且我敢大胆预言,网络教研以后将是我们教研活动的一个重要形式,我们的学校和行政主管部门,将会在实际工作中推广这种形式的教研,甚至今后将成为教研的一个主要部分。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网络教研已经有了实足的发展,推出了很多新的教育理念,出了很多新的网络名师,着实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教育新的明天。不仅如此,网络教研已经不是单一的民间行为,教育部已经组织了不少网络教研培训活动,比如中国教师研修网组织的国培计划知行中国的研讨活动。这些事件,无一不在提醒我们网络教研时代已经来临。那么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我们如何应对网络教研时代的来临?笔者以自身2年多的网络教研经验总结出了一些浅薄的经验,与大家分享:
一、 要平常心不要功利心  
笔者的团队中,存在这样一类老师,他们总希望不努力不认真研究就可以获得一些成果,天下掉馅饼的事情是很少出现的。有可能在单位有这样的事情存在,但网络不可能的。没有努力,没有奉献,是很难在网络上收获什么的。记得笔者08年接触网络教研,完全是懵懵懂懂的,摸不到门道,后来加入了新教育论坛和K12论坛,认识了一些朋友,经常与朋友们进行交流,帮助朋友修改文章,从不奢求回报,才有了不少真心朋友。后来在朋友的推荐下拜了师,加入到了现在的团队。加入团队后,笔者怀着一颗奉献的心,做了很多事情,比如帮助统计团队的信息、制作电子杂志等等工作。正是笔者这种奉献的精神,让师傅非常赏识,对我青睐有加,交付了很多重要的工作给我。
当然,我并不是认为功利心不应该有,而是希望大家不要被其蒙蔽了双眼,变得急功近利。加入团队之后,我感觉自己的生命状态有了很大的提升。以前,自己感觉作为一名小学老师碌碌无为,心中看不到希望。但是现在,只要想到每周都有一群来自五湖四海的志同道合者与自己交流探讨,心中就倍感温暖,仿佛自己找到了某种依托。泡一杯清茶,闲坐电脑前,抛却一身的疲惫,这是我最为享受的。某种意义上来讲,这才是我最大的收获。很多时候,我们的老师们总是怀着一颗功利心,希望付出就要立刻见到回报,但这怎么可能呢,有的时候付出了很多回报迟迟不来,有的老师就开始打退堂鼓,不再肯付出。但一旦他们不再付出,机会却来了,本来机会是准备留给他们的,但他们却在机会来临前放弃了,最终也与机会失之交臂。所以,笔者觉得要想在网络教研中有所成就,就得有一颗平常之心,不计较个人得失。  
我的师姐温爱娟老师,是一个典型的贤妻良母,很依赖丈夫。但她勇于突破自我,承担团队的讲座任务。据笔者了解,很多老师一生可能都没有做过一场讲座。虽然团队的讲座,是在网络上,但也有一百多个老师收听,这是需要挑战内心的胆怯,勇敢担当的。温老师通过准备,最后讲座非常成功锻炼了自己。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老师,来听讲座的老师达到了一百八十多人。而听讲座的人中恰恰就有他们广西教育厅的一位领导,他很赏识温老师,也邀请温老师在广西的网络国培班上发言。后来,她也勇敢地不远千里去到济源为老师们做了一个成功的讲座。就是这次讲座,让她获得了上班主任核心杂志《班主任之友》的封面人物机会。
二、 要恒心不要“行”心   
笔者在班级自主化实验团队中遇到了不少老师,他们开始的时候是非常有热情,愿意在网络上搞一些研究,但时间长了,他们就懈怠了。原因很简单,我们做老师是很辛苦的,白天要在学校教学研究,晚上回到家还要忙于家务孩子,实际上上网的时间是不多的。刚开始的时候,一时的热情,让他们能够克服一些困难,但时间长了,人是有惰性的,而网络教研是不能短时间出成效的,所以很容易就散发了热情,就没有了开始的激情了,所以也越来越少的参加网络研讨活动了。
所以,笔者认为网络教研需要我们参与者保持一颗恒心,一颗不断坚持的心,而非“行”心。激情,是需要永葆青春的,是不能一时而过就挥发了。笔者的师姐覃丽兰老师,就是一位有激情有坚持的老师,要说她,绝对比任何老师都要辛苦,她白天带着高三毕业班的教学和班主任工作,晚上还要忙家务照顾孩子。就是这样一位如此辛苦的老师,还坚持着参加笔者所在团队组织的每一次活动,不仅仅如此,她在团队中还负责着一些领导工作。当然,她的收获是巨大的,1年多来,主编了一本书,参编了2本书,发表了不少论文,这一切的成果就是源自于她的热情和坚持。
三、 要长远规划不要随波逐流
有些老师已经参与网络教研好几年了,但依然没有起色。经过深入交流,笔者发现这些朋友从没有做过什么规划,就是参加参加团队的活动,在教育教学中做一些小尝试。他为什么好几年没有收获,归根到底是缺乏对自我的规划。
每一个参与网络教研的老师,都必须懂得规划自身。人生短短几十载,首先必须了解自己真正渴望的是什么,如何才能达到目标。我可以不腰缠万贯,但一定要让家庭丰衣足食;我可以不成名成家,但一定要曾经奋斗过;我可以一辈子籍籍无名,但一定要有三五知己……各地教育局现在也要求老师制定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网络教研也需要做一个网络教研发展规划。说到底,还是要自己心中有个目标,一个月要完成什么目标,一年要完成什么目标。规划的制定必须是真实有效的,符合自身的实力,能够通过一定的努力达到的。比如我们规划自己1年内通过参加网络教研撰写教育教学心得体会,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能够发表1到2篇省级以上论文。3年内通过参加网络教研进行新的教育理念试验,在学校和当地造成一定的教育影响。
参与网络教研,不能局限于网络,需要不断地开拓各种领域。笔者从08年参加网络教研开始,2年来笔者成长了不少,但笔者并不局限于网络教研,笔者发现本地的教育周刊做的非常的不好,进行了一些思考,最终给报社递交了一份策划书,帮助教育周刊进行了改版活动,并主持了其中的几个栏目。其中的闲话栏目就是采取了网络研讨的模式,通过群聚集了一些家长和老师,共同研讨一些教育话题,出了不少很好的教育稿子,在当地有了很大的影响力,成为教育周刊的一个金牌栏目。通过栏目的运作,我获得了当地媒体的重视,自身得到了发展。
四、 要精诚团结不要各自为政
笔者与一些朋友交流的时候,他们都有提到他们学校的老师都不知道他们加入了笔者所在团队。笔者很好奇,问他们为什么不告诉别人并推荐他们一起参加团队做一些研究。他们总告诉我说做人要低调。我发问:这跟教育教学研究有什么关系呢,只要是坦诚的,同事不但会敬佩你还会向你学习。一个人在一个学校独立的做一些研究是很困难的,如果能够有一些志同道合的盟友加入到一个活动中来 ,这样在日常的试验中,就可以互相协商互相探讨,共同解决试验中遇到的问题了。
事实上,在单位里“拉人入伙”是极为重要的,毕竟我们生活在一个尚显保守的社会里。自主化作为一种新的管理理念,短时间内很难“一朝成名天下知”。在旧有体制力量依然强大现实下,如何冲破束缚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更是智慧。任何人都不可能无视周遭的环境、领导的评价去进行实验,这不理智也不现实。只有让更多的老师甚至是领导加入进来,自己的工作才能顺利开展。一个人、一个学校的人、一个地区的人,越来越多的人理解了自主化,他们才会不将你打入异端的另册。而你所需要做的,就是如何能够在这个小群体里达到“领头羊”的位置。
特级教师凌宗伟,经常和这样那样的一线教师、理论专家进行深入交流,他告诉我感觉收获颇多,自己的思想也有了很多升华,更趋于完善。所以这几年凌宗伟先生领导的二甲中学也在全国名声渐长。在研讨交流中还要学会与人合作,成为团队。秦望老师,就带领他的7+7教育团队,通过团队老师的一起努力,最终在学校、县级市、地级市造成了很大的社会影响,获得了很大成功,2010年的《班主任之友》就专题发表了他们的文章,还以一个团队的形式上了杂志封面。
郑学志老师,通过聚集全国的优秀教师,一起搞班级自主化实验,在全国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影响了二百多所学校的五百多老师,使得很大一批学生获得了实惠。试想郑学志老师和秦望老师如果单靠一个人的力量,能够获得这样大的成功么,笔者以为肯定是不行的,因为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搞网络教研,就必须有一颗合作的心。通过融合人员,共同研究,互相弥补,才能做出更大的事业。
五、 要结合实际不要坐而论道
有的朋友参加网络教研也很积极,活动中也激烈的进行思想碰撞,但实际教学中还是我行我素,这不是做网络教研的态度。任何一个教育理念,能够在网络教研的大环境生存下来,总是有精华所在的,比如新教育就很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所以接触了新的理念,参加了一个教研活动,我们就要把握好的地方,然后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进行试验,以期望获得一个好的结合,为孩子造福。如果仅仅是局限在讨论之中,那和空谈有何不同。空谈误国,空谈不可能有长足发展。
行成于思,思源于惑。网络教研,还需要多读书、多反思。很多人误认为,搞网络教研是不需要读书的,只需要讨论讨论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案例经验。笔者觉得书是必须去读的,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有源源活水。我原来参加研讨的过程中发现大学本科阶段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已经远远跟不上时代潮流,常常因为看到别人说出的言论而不知所措,无法了解其本质内涵。不仅如此,在与一些名家对话的时候,也发现很难与他们做一些深入地研讨以升华自己。所以,我从08年开始读书,先后读了《班主任工作招招鲜》、《把班级还给学生》等等上百册书籍,各种教育思潮都能了解一二,自身也能够更好的进行网络教研,把握住与名家交流的机会,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
光阅读不深悟不反思不写作,也得不到实质的思想素质提高,所以在广泛的阅读基础上还必须坚持反思写作。郑学志老师曾语重心长地说:“每次交流后,大家思维激活了,往往有话可说。但是时间稍微长一些,激情过后就什么都提不起精神了,思想不用语言固定下来,往往就会溜走,就会使研讨失去作用。好记性当不得烂笔头,现在也是这样的,尽管有电脑,不及时写下来,你的发现,你的研究就会被搁置。所以,请大家务必养成及时写作的好习惯。”
钟杰老师,本是一位普通的乡村教师,能够成为一名被大家所熟知和崇拜的名师,源于她厚积薄发,笔耕不缀。自2006年起,钟杰老师在“班主任之友教育论坛”以《招招都是情,情到深处即无招》、《静听花开的声音》、《教育航海记》、《教育西游记》为主题帖书写教育故事近200万字。功夫不负有心人,《教育航海记》主题帖华在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大夏书系2010年5月正式出版;《教育西游记》则由万千书系策划出版。
如果没有200万字的教育教学故事的撰写,钟杰老师也不可能出版2本专著,也不可能在班主任工作方面越来越有经验。有些老师不要说200万字了,连1000字的文章也懒得动笔,如果这样参加网络教研活动,就算有所心得有所悟,如果不能及时记录下来,也会稍纵即逝,成为过眼云烟,谈何发表,谈何提升。网名快乐相伴的曹建英老师刚写文章的时候,连标点都不会使用,写出来的文章她自己形容为:“惨不忍睹”,但她坚持不断写作,不断修改,现在发表了不少文章,杂志社也不断向她约稿。因此,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写作是网络教研的一个必须养成的好习惯。
王国维说人生有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际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3种境界表明要有理想、寻求,并锲而不舍地努力攀缘,才会获得胜利。
作者:鞠锋
发表于2011年2月刊《班主任之友》
30#
 楼主| 发表于 2012-5-3 16:23:45 | 只看该作者
29#
 楼主| 发表于 2012-5-1 23:44:56 | 只看该作者
28#
 楼主| 发表于 2012-4-28 16:50:32 | 只看该作者
做一个懂得反省的教师
——写给宇琼的一封信
■江苏   袁卫星
宇琼:
你好!你这个昔日的“课代表”如今步入了教师的行列,我拿什么来欢迎你呢?还是像过去一样,写封信,对你的事业成长谈些供你参考的意见吧!
梁启超说,纯粹的教书只能体味到一种人生趣味,单纯地做学问也只能领会到另一种乐趣,既教书又坚持做学问的人,却能拥有两种甚至更多的趣味。那么,怎样才能教书又做学问呢?我提三个词:吸纳、思考、创新。
先说吸纳。吸纳是多方面的。可以从书本中吸纳,“重要理论反复学”“紧扣一点深入学”“拓开视野广泛学”;有时候不求甚解,有时候要做卡片,有时候还得不耻下问;要学会坐冷板凳,孤身一人,孤灯一盏。也可以从同行身上学,这需要有两把尺子,一把量别人的长处,一把量自己的短处,要善于从别人那里“学”东西,甚至“偷”东西;要常问自己:“我怎么就没想到呢?我怎么就没有想得那么深呢?”
再说思考。一个青年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摸索了一段之后,应当积极思考,形成自己的思想和观念,而不是人云亦云,唯唯诺诺。比如为“后进生”补缺:不是一味地增加练习,多做多讲几道题,而是首先要给他解决动力系统问题,要让他明确学习的目的,要激发他学习的兴趣,要磨炼他学习的意志。至于知识系统问题,方法系统问题,在动力系统问题解决以后再解决,就容易得多。最重要的是在学科教育中的思考:事先而思,行而有序;事中而思,行而不迷;事后而思,行而有得。思广则能活,思活则深,思深则能透,思透则能明。
教师课前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可谓“事前而思”。有的教师对教材的把握是没有主见的,很少考虑与课文关联的对比性材料、结论性材料、实例性材料及扩展性材料等,一味地按照教参图解课文,囿于他人的陈说定论,甚至将错就错,圆人所说。有的教师很少分析学情 ,很少研究学生文化背景的差异、知识结构的差异、学习方式的差异、情感需求的差异,很少让学生有“沟通前的准备”,因此就创设不出黑格尔所说的“情境”。黑格尔说:“情境就是更特殊的前提,使本来在普遍世界情况中还未发展的东西得到真正的自我外现的表现。”
教师对于课堂的驾驭可谓“事中而思”。课堂提出并让学生们回答的问题,应当有层级,有梯度,更重要的是有弹性,有空间。有弹性是指问题不求答案的一律,不搞“1+1= 2,不搞“天空是蓝蓝的而不是灰灰的”那一套。有空间是指学生有思维活动的空间、创造的空间。思维活动空间大,创造空间也就随之扩大。这里有一点应注意:有层级有梯度有弹性有空间的问题,提出来后不妨让学生把答案写在纸上,然后抽样来念一念,这样可以避免总让一些“优生”占了先。
教师还应当有“事后而思”,对于一堂课的得失成败要及时总结。我主张每堂课下来都要写“教学后记”,写在教案后面……
最后说创新。首先观念要更新,以教学观念为例:应当把尊重学生作为教学过程中的第一观念,时刻牢记每一个学生的姓名中都包含着独立与尊严,每一个孩子的个性中都蕴藏着创造与成功;把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作为教学过程中的第一要事,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自由地想和做,让他们有更多的社会实践和交往合作机会;把丰富而变动不居的教学过程还原到整体的生命活动中去,努力使师生的生命力在教学中得到充分的发挥,让教学恢复生气与乐趣,充满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
其次手段要革新,尤其是多媒体手段的运用。应当认识到,当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们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人们的阅读方式,从文本阅读走向超文本阅读,电子出版物向人们展示出全新高效的超文本阅读与检索方式;写作方式,从手写走向键盘输入、扫描输入、语言输入等,单纯的文字写作变化为图文并茂、声形并茂的多媒体写作。在这样一个技术背景下,我们教育教学必须考虑现代化多媒体辅助手段的合理使用。青年教师应当责无旁贷地走在现代化媒体运用的前列。
再次内容和形式要创新,要走在课改的前列:要体现互动方式的多边性,强调教学活动是一种多边活动,提倡师生、生生、师师之间的多边互动;要追求学习情境的合作性,强调教学中各动态因素之间密切合作的重要性;要落实价值取向的个体性,更加趋向于个别适应,因材施教,更加注意增加个体学习的参与度,更加注意发展学生的潜能。
吸纳、思考、创新,这三个词,我认为是青年教师个人成长的关键词。那么,有没有更重要的词汇了呢?如果有,我认为应当就是在这三个词基础上的深入一步的一个词:反省。  
北大中文系钱理群教授在一次笔会座谈中说,20世纪以来我们犯了两个短时期内改变不了的大错误,那就是人口和教育,尤其是中小学教育。
作为一个基础教育工作者,闻听此言,在灵魂震撼的同时,我私下里提出这样的命题——中国的教育,尤其是中小学教育,确确实实应当进入反省时代了;中国教育进入全社会共同反省、审视甚或忏悔自己的时候,也就是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开始!
宇琼,我希望你和我一样,学会在教育中反省自己。我给你推荐一位榜样,他就是《爱心与教育》《走进心灵》等书的作者、苏州大学教育哲学博士李镇西。
李镇西老师是懂得反省的。早在1987年到1990年期间,他就发表了一系列教育反思的文章:《商品经济的德育思考》《中学德育危机原因初探》《从理想的天空到现实的大地》《正视历史的进步》《回答学生关心的问题》《德育的困惑》《关于改进爱国主义教育的思考》《教育观念的十大碰撞》……这些文章,以现代的眼光,用李镇西老师自己的话来说,观点也许偏激,认识也许片面,论述也许肤浅,但是,其中对教育现状的忧虑是真诚的,对教育弊端的思考是严肃的,对教育改革的期待是热切的。从这些文章里,我们读到的是一个勇于独立思考的教育者,我们读到的是一个决不因循守旧的革新派。
宇琼,任何一个精英的形成,我们承认有机遇的原因,但更主要的还是靠他们自己,靠他们自加压力、自求进步,不懈地努力,更上一层楼。
——让我们以此共勉,奋步向前!

                                              你的同事   袁卫星
27#
 楼主| 发表于 2012-4-28 16:26:57 | 只看该作者
课堂选择与生活选择
文/徐莉

引言:
   富有意义的教育经验经常发生在班级中的课程经验边缘或以外。(马克斯范梅南)而这些“意外”促使教师、学生更多地反思和自省。课堂是特殊的教育情境,在这个情境中的教师,基于自己的预设,作出教育的、指导性的行动,而孩子们看待和体验这个情境的方式可能会与教师有所不同,甚至与他们在日常的生活中作出的理解和行动也不一致。课堂情境与其他类型的社会情境有何差异?教师是否需要在课堂上作出弥合差异的努力?当教育的影响发生在具体的情境之中,常常显出微妙,因此不能完全预测和控制。

教育案例:
鄂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教科书第三单元“我爱我们班”这部分内容中有这么一个故事:一个叫东东的孩子跑得慢、力气又小,但他很想参加运动会,为班集体争光。让不让东东参加运动会呢?不让他去,他会伤心;让他去,会影响班级的团体成绩。课堂上我们假设东东是大家的同学,请大家作一个选择。
课上,同学们读完东东的故事,发表了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出于对同学的关爱,认为应该让东东参加;另一部分同学则认为应该维护集体荣誉,说服东东不参加。我分别请持两种不同观点的同学举手示意之后,开始同学间的自由讨论。我请双方同学说明各自的理由,尽力让对方同学接受。
在一轮自由讨论之后,曾反对让东东去参加运动会的那帮孩子纷纷被对方说服,改变立场,觉得“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给东东一个机会让他参加运动会,他一定会很开心。”并表示“即使成绩不理想我们也不会责备他。”也有个别孩子被反对东东参加运动会的那一群同学说服,觉得“班级荣誉是大家的,可以和东东好好说,劝他为集体做其他力所能及的事情。”“即不伤同学的心,也维护了集体的荣誉。”我允许他们改变立场,但必须陈述改变立场的理由。然后开始这个环节的小结:“无论你们最终决定让不让东东参加运动会,你们对同学的爱和对集体的爱,老师都体会到了。选择让东东参加运动会的同学在乎的是同学的感受,老师感受到你们对同伴的那份友善;选择说服东东不参加运动会的同学关注的是集体的荣誉,老师感受到你们对集体荣誉的热爱。”
同学们满脸错愕地看向我,似乎一下子没有反应过来——难道没有谁对谁错吗?当我正为自己这个具有开放性的答案带给大家的意外而感到几分自得时,小江突然“噌”地站起来,大声对我喊:“ 徐老师,你别相信他们,他们都是骗子。”话音未落,我就看到他的眼泪流下来了。教室里突然变得很安静,只有小江的啜泣声。我们全体都愣住了,呆呆地看着他。见我们不明白,他的脸一下子涨得通红,哽咽而坚定地补充道:“那些说让东东去参加运动会的同学都在撒谎,嘴上那么说,事实上他们才不会让东东去参加运动会呢!”。同学们不乐意了,他们齐刷刷地回头,用极不友好的目光看向教室最后一排的小江。短暂的沉默、对峙之后,几位同学们纷纷举手抗议:“不,我们真心愿意给东东一个机会!”教室里陷入混乱,大家七嘴八舌,或小声嘀咕,或大声议论,有的甚至直指小江,向他质询。
发现自己成了众矢之的,小江流着眼泪强调:“老师,他们说假话,其实他们心里都不是这样想的。”可他的声音湮没在混乱中了。还没容我做出应对,他又对着那些与他争辩、对他怒目而视的同学大声喊起来:“那你们为什么不让我去参加运动会呢!”当他开始在教室里放声痛哭时,教室里又静了一小会儿,接着是更加汹涌的声讨:“没有,我们没有不让他(你)去。”
我笑笑,一一看了看小江和那几个奋力反驳者,等大家激动的情绪稍稍平息一点之后,就小江参加运动会的事做了个小调查。我发现小江的确没有撒谎,刚结束的学校运动会之前,虽然小江一再努力争取,但大家就是不同意让跑得很慢的小江参加运动会,这事让小江非常难过,所以这节课的讨论深深刺痛了他,他不平则鸣了。
这个课堂上的意外事件,让我在心里一下子闪现出很多问题:为什么孩子们在面对同一问题时,作出的选择不一致呢?为什么当小江指出问题所在,却招致大家一致的反感和抗议呢?为什么当孩子们意识到自己态度前后不一致,还要不停辩解?他们怎么看待自己前后选择的矛盾呢?
课堂上,我迟疑了一下,最终没有简单地提出上述问题、批评同学们言行不一致,因为那一刻我不知道深究下去是否恰当。我不愿让同学们和小江觉得我在偏帮谁,也很担心我的追问或者不当回应进一步加剧同学们和小江之间的对峙,便笑着打圆场:“这样好吗,下学期的运动会如果小江仍坚持参加,请今天决定让东东参加运动会的同学也能投小江一票,支持他参加运动会,行吗?”同学们犹豫了一会儿,复我一片还算响亮的应承。
这个环节似乎过去了,因为我没有唯一答案的小结和小江的意外事件,大家尝试站在东东同学的立场处理问题的角色置换变得模糊起来,我只好更加着力于通过故事续编引导孩子们假想:“如果我是东东,该怎么作出选择?”希望同学们明白,我们都有为集体做点什么的心愿,而发挥自己的所长是更好的选择。可是,在后半节课的讨论中,我分明看到小江眼中的不平没有减少。倒是同学们,好像很快淡忘了课堂上的那场激烈争执,轻松愉快地进入了新的体悟和讨论环节。
如果把学生比作花朵,那么每朵花都是与众不同的,这是一种个性美。但个人身处集体之中,还有和谐美的问题。我不能忽视孩子们的共性问题,也不应忽视小江的问题。如何让他接纳这次的“不公平“(小江语),与大家友好相处呢?
课后,我分别邀请了几个课堂上反应最强烈的同学聊起这事儿,发现经过一小段时间之后,孩子们对这件事的看法已经比较冷静、客观。他们说其实已经意识到自己前后态度的不一致,也觉得有些不安。但他们强调,在课堂上小江不分青红皂白地批评全班同学,说大家都是骗子,实在太过份,所以才会一起指责他。从孩子们的言谈中,我发现一个教学之外的重要问题,小江的人际关系非常紧张,是个被同学和老师普遍嫌恶的孩子。当我指出这一点之后,他们承认,如果换作其他同学,也许在前些日子的运动会筹备会上,就不会全班众口一词地反对小江参加运动会,无论他怎么请求都予以拒绝。“你们心里的疙瘩影响了你们的决定。”他们笑着承认。
然后我找到小江,请他自己分析一下大家态度前后不一致的原因。当他的认识由“他们撒谎”转变为“他们故意和我作对”时,我便直接指出他和同学关系紧张的问题:“也许我们该想想怎么让大家接纳你,这样他们才会因为接纳你而在意你,因为在意你的感受而愿意成全你。”看到小江从愤懑堕入沮丧,我安慰他:“我有时也会因为别人不喜欢我而感到沮丧,但如果只是沮丧又有什么用呢?我们可以一起找找自己的问题,然后试试怎么能让更多的人越来越喜欢自己。”
课似乎结束了,但我觉得对有些问题而言还只是个开始。我找到班主任老师,给她讲了小江的故事,对老师、同学们与他的紧张关系可能带来的彼此伤害表示了自己的担忧,我坦率地说:“他太以自我为中心,平日里我也不大喜欢他,不过通过这事让我觉得我们应该克制自己的偏见,帮助他融入集体,这样,他与同学的关系才可能有一点改善。”

自我反思
东东的故事改编自台湾国语教材,作为这套教材的编者,我很清楚编写意图,当初我们看重的就是这个故事中可能存在的两难选择:关爱同学还是爱惜集体荣誉。将这个故事放在这里,并不是让学生完成一道是非判断题或是单项选择题,让不让东东参加运动会不是问题的关键,不设唯一的答案。面对这个两难问题,孩子们可以自己做出选择,只要从“爱”出发,将心比心地处理这件事就行了。可是,我明显感到教学中孩子们自发地想得出一个统一的答案,而且这个愿望十分强烈,这让我有些意外。
孩子们似乎经习惯了唯一的答案,在有意和无意之间,不断地揣摩着我的意图,试图找到这个唯一的答案。他们在努力地迎合一种潜在的标准,他们由一种近乎本能的力量支配着。当我提供了一个不确定的答案时,却因此感到了这个答案带来的压力。
课后,我不断回到课堂上的这个突发事件。小江提醒我:无论怎样努力地创设情境,进行角色置换,故事终究不是孩子们的真实生活,孩子们在故事中的选择不一定就是孩子生活中的选择。他们在处理自己的事和别人的事时,常常就是双重标准。而我居然以为,让孩子们假设东东是自己的同学就是在让孩子们处理自己的事,看来我错了。
一个闪念,这是不是说明孩子们的本性就是虚伪而自私的呢?我立即否定了自己的这个念头——你不是经常提醒自己,武断而草率地下道德判断是非常有害的吗?——看来,我并没有逃脱潜在的思维习惯的支配。实在没有必要扩大这个偶然事件的意义及影响。
感激小江,正是因为小江的抗议,使假想与生活的真实在孩子们心里有了一次真正的交锋,回想起课堂上孩子们的尴尬、孩子们的反感、孩子们奋力地争辩,我觉得虽然最后没有给他们一个确切的评判,但仍引起了他们内心的不安与震动。我只是不确定,课堂上不直接指出同学们的问题,并就此展开更加深入、触及心灵的讨论是否算作我的教育立场的丧失,一次决策的失误?我课堂上的“不了了之”是否过于消极?而课下的交流放到课堂之上是不是更具有教育的意义?

教学延伸
情境可以看作“人必须对其作出行动的各种具体细节的总和”。无论教师如何努力、用心,课堂情境与生活情境总是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细微差别。这个差异客观存在,所谓情境再现只是一种理想,只要某一处细节不同,就可能会导致孩子们作出不同的选择。如果你信心满满地保证完全一致,那也只说明你没有站在学生的视角来理解情境。因此,孩子们课堂选择与生活选择出现不一致是很正常的。作为教师,我们必须能够分析、把握和理解孩子的情境,然后根据我们与孩子所处的关系的方式作出行动。而不是简单的责备他们课堂选择与生活选择出现不同,更不需要动辄断言“你们是一群小伪君子”。
在这个案例中,故事中的班级荣誉和朋友情谊是虚拟的,孩子们需要调用自己的日常生活经验来感受和理解,然后采取行动,这个行动本身也是虚拟的,无需证实。相比之下,他们与小江的关系,以及他们与自己班集体的关系却是具体而实际的。东东是一个不存在的虚构的同学和朋友,他与同学们没有情感上的直接交流,对他的情感想像使孩子们的选择面临更多可能。而小江这个日日生活在身边的同学,因为和老师及同学们关系一向紧张,大家在处理这件具体事件时,自然是毫不犹豫地舍弃他,站在了集体利益的立场上。
当孩子们的课堂选择出现与生活选择不一致之后,教师怎样的行动才是恰当的,我想这也没有一个封闭和唯一的答案。我们往往将教师的行动简单等同于即时干预,即时应对,其实,有时教师不了了之、不置可否同样是一种行动,耐心等待、延迟判断也是一种行动。行动是否有效是检验其是否恰当的标准,这个有效应该是在平衡了速度、安全和收益三者之后产生的。
教师特别提到,孩子们对唯一答案的强烈期待,甚至有探察教师意图,迎合老师、迎合标准的倾向,这可能就是长期的消极经验带给孩子们的消极影响。试想,如果孩子们在过去的学习经验中获得的都是唯一而确定的答案,他们自然就会被“训练”出对这个唯一而确定的答案的探求意识和探求能力。如果孩子们所经历的选择都是虚假的选择,当真正的选择来临的时候,自然会感到“意外”、“惊讶”、“不知所措”。需要反思的不只是某一位教师。

点评
“教育学理解是一种敏感的聆听和观察”,对于教师而言,教学过程中,最困难的就是站在学生的存在的角度理解情境,然后作出教育的、指导性的行动。理解程度影响着教师选择自己的行动方式。
课堂上,教师笑着打圆场是基于“不确定”,担心处置不当加剧小江与同学们之间的对立,造成对孩子们的伤害——这种担心并不是多余的。在矛盾冲突比较激烈的时候,冲突双方会对教师的反应过于敏感,此时教师对自己的能力已经产生怀疑,认为不是最好的干预时机。于是,教师轻描淡写、四两拨千斤,为自己的延迟判断创造了空间和可能。
课堂四十分钟的教学结束了,教师的行动却没有结束。教师课后与孩子们的对谈表现出教师理解孩子们体验的诚意和能力,否则教师可能就无法发现问题的重要症结:“小江的人际关系非常紧张,是个被同学和老师普遍嫌恶的孩子”,然后采取进一步,看起来更加针对问题实质的行动。教师甚至坦率地告诉了孩子们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在这样的交流中,我们得以发现教育的尊重与平等。特别是教师事后与班主任的对谈,让我们感受到教师充满诚意的自省以及解决问题的态度。
不过于相信自己的能力,防止伤害以保护那些脆弱的东西,将教学放置于一个更加完整和广阔的视界之中去理解孩子们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当我们“看到”老师课堂上耐心的倾听、充满善意的微笑,“听到”教师课后的三次对谈和教师对自己教育行为的思考,我们就会明白教育因其不确定而充满挑战和美好的含义了。
26#
 楼主| 发表于 2012-4-28 12:10:06 | 只看该作者
教师不能忽视教学基本功  2012年01月11日  作者:毕延威  来源:教育时报
  常规工作大检查,到一个乡镇听了几节语文课,没有随意评价,只和作课老师交流了一句:怎么教比教给了学生什么更重要,努力为他们推开一扇看世界的窗户。看到一个乡镇作课的所有老师板书的粉笔字都正楷规范,这是我到教研室工作三年来,看到的唯一一次。
  我听罢课后查常规,每位教师座位上除了有一整套规定的东西外,还有读书笔记、心得体会和“三字一画”。中心校教研员解释说,这“三字一画”是他们乡镇教师一以贯之的要求。对于教师备课各环节形式上的东西我不议,对读书笔记、心得体会有个别教师流于形式也不去谈,但我对“三字一画”的做法大为称赞。
  记得我在全县优质课评比时,听过曾经作过省市乃至国家级优质课老师的课,也不时有写错别字的现象,更别说板书的字的好坏。可能一个三年级的学生板书都比作课老师板书得好。我曾为此扼腕叹息:优质课的评比怎么可以这么简单粗陋?
  想想,自己是恢复高考后就读中等师范学校的,那时,学校要求每一位学生加强基本功训练,就是要练写好三笔字和简笔画,简称“三字一画”。“三字”就是毛笔字、钢笔字、粉笔字,“一画”就是简笔画。没达到此要求的学生,毕业证晚发一年,等于比其他同学迟毕业一年。所以,在那段学习时间里,“三字一画”成了我们学习的业余修养,不可马虎。现在是信息化时代了,高等师范学校对未来当教师要写一手好字没有具体要求,何况网络高速发展的今天,有人预言,2050年纸质媒体将彻底消亡,就更没有人注重教师写字了。
  今天我们如何做教师?如何做一个好的语文教师呢?想起前一段时间,刚刚工作三年的女儿的学校里把她的一节公开课推荐为课例课,我办公室里的同事听罢她的课后回来告诉我,说女儿的课堂语言准确、妥帖、简练,肢体语言也准确到位,板书公正规范,注重对学生不规范语言的修改,对不准确的语言作补充和调适,有大语文教学的概念。
  我笑着问同事,何谓大语文?同事解释说:学语文,最重要的是感悟语文的兴趣,教语文,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就是传达学习语文的兴味。语文教师应该是一个杂家,不仅在语言和书写上规范,更应该涉猎一些音乐、美术、建筑、影视、戏剧、舞蹈这样相关的艺术领域。
  同事的话让我想起了自己对女儿的教育。女儿开始教语文时,询问我语文教学法,我告诉她要把握住两个词:一个是“诵读”,二个是“琢磨”。至于对汉语言文字的“琢磨”,我告诉女儿的话也大多是同事说的那些话,无外乎加了一条,就是有时间要多方面、多角度学习,不要因为自己教语文,就不关注音乐、美术、建筑、影视、戏剧、舞蹈方面的知识。对于怎么诵读,我告诉女儿,我读书有读出声的习惯,尤其是遇到情文并茂的文章,我总是吟咏一番,在吟咏的快意之间,仿佛亲身经历过。古人也说读书要“使其言若出吾之口,其意若出吾心”,诵读只要养成得法,自然会不断进步。
  不管时代怎么发展,在我看来,就是到了2050年,取消了纸质媒体,但是作为那个时代的一名教师,写一手好字,也必须作为教师的基本功。
  一位好的语文教师应该对汉语言文字有恰当、简洁、逻辑性的理解,并能声情并茂地诵读,增加自己语言的感召力。在诵读的过程中,把握住语言的变化和节奏感,包括音量的大小,语速的调适、弹性,长短句的穿插,口语板书相映衬,等等。再就是要做到教学语言的生活化,不要让自己的话语太书生气。要学会和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就应该做到既要向书面学习语言,又要向口头学习语言,能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轻松感和幽默感。教师还要学会倾听,善于倾听的教师才能和学生友好地沟通。
  做一位好教师,要处处留心皆学问,既要做到对每一节课精心设计,又要出自于自然。(毕延威)   




25#
 楼主| 发表于 2012-4-28 12:09:31 | 只看该作者
语文课堂上的多媒体依赖要不得  2012年01月20日  作者:丁晓南  
  ■河南南阳镇平晁陂二初中 丁晓南
  前天听了一节语文课,老师在课堂上又是没有板书一个字,几乎所有的活动都是依赖课件进行的。像这样完全依赖多媒体来解决一切问题的做法在近几年的语文课堂上真可谓屡见不鲜。
  语文课堂上的多媒体依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范读课文环节的范读录音依赖
  在语文课堂上需要对课文进行范读时,老师们往往是用范读录音来向学生示范,老师亲自进行范读的情况很少,尤其是在上优质课的时候。这可能是因为部分教师认为自己讲的普通话不标准,对自己范读不自信,也可能是因为对名家范读录音有点儿迷信。
  我认为,任课教师亲自示范朗读效果最好,因为朗读不是见字发声,而是要创造性地把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思想和朗读者自己对文章的理解用声音表达出来,教师范读,更有利于教师教读课文。“最好的教育方法,是给学生做出榜样!”语文教师范读课文,是语文教师应尽的专业职责,教师这项工作做得好,才能让学生信服,才能有利于学生模仿学习。如果总是使用所谓名家的范读,那会让学生觉得遥不可及,从而丧失向高标准迈进的勇气;还会让学生觉得,连教师都做不到的事,我们哪里能做得到。身边的榜样才最有力量!
  范读录音可以用,但不能依赖。如果我们总觉得范读录音好,那何不先模仿学习名家范读,然后在课堂上来个“真人真唱”?
  板书环节的课件依赖
  传统教学中,板书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教学手段。现代教育技术走进课堂教学以后,课件的使用大有取代板书之势。这种现象有利也有弊,需要具体分析。仔细考量的话我们会发现,课堂上应该呈现出来的内容无外乎两项:一类是课前预设的内容,如问题情境、例题、背景资料等;一类是课堂上临时生成的内容,如师生交流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发现的新思路、解决问题的新方法等。前一项内容整合进课件中用投影仪展现出来,能克服传统板书效率低容量小的不足,节约珍贵的课堂授课时间,增大课堂信息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可后一项内容是课堂教学过程中临时生成的东西,有很强的或然性。如果教师凭想当然把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每一项内容都预先设计进课件中,用课件来替代板书,让课件牵着教学活动的鼻子走,一步步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教师早已挖好的“温柔陷阱”里,那就很难实现课程的动态生成性原则,不能很好地体现教师对学生及其思维结果的尊重,会扼杀学生思维的创造性,窒息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不利于培养出富有创新精神的学生。难道老师的思维学生真的永远无法超越?难道教师在上课时没有灵感突然来袭的时候?上课不板书,所有内容都依赖多媒体投影仪(课件)显示的做法要不得。
  预设性的内容尽可以用课件显示,课堂临时生成性的内容最好还是用板书。课件和板书,一个都不能少!
  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视频剪集依赖
  不少老师爱用视频、动画等再现课文内容,觉得这样可以化抽象为形象,能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经常见到有老师在讲到名著节选类的课文时播放大段对应的电影、电视剪集;也经常见到有老师依据课文内容制作Flash动画,演示课文内容。我不能说这样做就绝对不好,但使用视频动画时一定要反复权衡利弊,一切以促进学生语感的形成与发展为原则。因为语文课有自身的规律和特点,语文课应该靠语言文字自身的形象性来唤起学生的形象感,从而促进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语文课中的形象性应来自学生大脑内部,而不是外部。阅读文字的过程中有学生的联想与想像参与,学生会主动思考,再造形象;而影视频剪集,人物的外貌形象是固定了的,学生再造形象的空间大大缩小,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已,学生的思维被限制、被固化,不利于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更难以对学生语感的形成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学生语感的提高还是要靠学生的语文实践,视频动画的形象性太强,会占用学生语文阅读的时间,分散学生的注意力。除了极少数不用不能解决问题的情况,绝大多数情况下不要去用。
  诚然,多媒体在课堂上的有效应用,无疑会增强教学效果,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但如果迷信上了多媒体,过度使用多媒体,那也会对教育教学产生不利影响的。
  《中国教育报》2012年12月20日第8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11 00:16 , Processed in 0.107083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