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湖北省楹联学会领导来孝感指导工作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2-4-1 07:54:47 | 只看该作者
12#
 楼主| 发表于 2012-4-2 06:37:53 | 只看该作者
13#
 楼主| 发表于 2012-4-13 18:53:23 | 只看该作者
湖北省大悟县诗词楹联学会换届

     大悟县诗词楹联学会第三次代表大会,于
2012
34日在大悟县文体新局五楼召开。县有关领导、会员代表和各分会同志50多人参加会议。孝感市诗词学会副会长但尔恕,大悟县文联主席刘辉忠,县民政局副局长岳鸿作了讲话。会议总结了上届学会的工作,通过了财务收支报告,表彰了创建工作先进个人,作了“湖北省第十六届楹联文化艺术节”在大悟召开的动员报告。会议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理事26名,王重歌同志当选会长,邓孝明、吴淑珍、何裕敏、张应明、张德明、武长义、高
剑、高教明当选副会长,张应明兼任秘书长;刘
辉、颜常相为副秘书长。2011年大悟县被湖北省楹联学会授予湖北省楹联文化县荣誉称号。被中华诗词学会授予“诗词之乡”
荣誉称号。
(大悟   张应明)
14#
 楼主| 发表于 2012-4-17 17:43:25 | 只看该作者
15#
 楼主| 发表于 2012-4-27 11:28:55 | 只看该作者
省楹联学会来我校指导“两创”工作
[日期:2012-03-27]来源:办公室  作者:贺红云
326下午,湖北省楹联学会会长潘涛,副会长李长年、皮治洪等一行七人,在参加中国荆门第五届油菜花节开幕式后,莅临我校,对我校创省楹联学校、“省楹联教育基地”的工作进行调研指导。
       县诗联学会名誉主席冯朝钧、实验初中校长沙洋诗联名誉主席唐东武、诗联学会主席雷月波、副主席贺红云、秘书长周颖智等陪同潘会长一行参观了学校楹联文化建设。潘会长等领导对学校门廊对联、教室对联、紫藤萝文化长廓、学生寝室对联及学生竞赛对联给予充分的肯定。  
        潘会长等领导听取了唐校长关于楹联进校园创特色活动的汇报后,高度赞赏学校领导对楹联进校园活动的重视,肯定了沙洋实验初中在中国楹联大会上的表彰是当之无愧的。同时提出了宝贵的指导意见。他说,楹联进校园传承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弘扬了国学精粹,丰富了学校的综合教育,提升了学校品质,提高了师生素养。楹联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必需的教育,要解决好,领导、老师、教材三大问题,培养一批骨干教师,引起地方政府文化部的重视和支持,这样才能为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作出更新的成绩。


李永年副会长对学校楹联文化建设给予了充分的褒奖,并鼓励学校尽快申报省楹联学校、“省楹联教育基地”,以推动未来更好的发展。皮治洪副会长,就对联教育对学生的品德规范和推出学生作品两方面作了指导。
    最后,沙洋诗联名誉主席冯朝钧代表诗联表达了对潘涛会长一行领导的宝贵指导的感谢,并表示今后对楹联工作更支持,更用心,相信沙洋诗联工作今后会取得更大成绩
,相信实验初中定能早日实现挂牌目标!
湖北省楹联学会会长潘涛(左1)等领导在参观校园。湖北省楹联学会会长潘涛(左1)等领导在参观“紫荆文化长廊”。
县诗联学会名誉主席冯朝钧(左2)在陪同参观文化橱窗。湖北省楹联学会会长潘涛(右2),副会长李长年(左2)、皮治洪(左1)、县诗联学会名誉主席冯朝钧(右1)在指导“两创”工作。
16#
 楼主| 发表于 2012-4-27 11:31:10 | 只看该作者
颜其刚   湖北省楹联学会会员,  湖北省书法家协会员


17#
 楼主| 发表于 2012-4-28 22:51:33 | 只看该作者
赵先初与《教师之友网》的距离


---有横跨太平洋那么远[不然,咋航行了4年这么久?]
----只有10步路那么近[不然,咋就在一分钟就实名注册啦?]


住在西半球,在密西西米河那边吗?
那里也有本网的注册会员。你们是邻居。


你其实住在滚子河边。。

那你
能够
靠近    近  些 吗?
让其实早就悄悄地‘物谜子’的[游客]可以堂堂皇皇地[打鼓泅]啊?

让本网10万多[真有这么多!!积累了四年多呀!]找到好读者?


你只需敲击一下键盘[当然必须实名!]
——《教师之友网》,就成了你的啦,成了咱们的啦。



就这么艰难!得四年多呢,建设者们花了八千多小时呢;
就这么简单!你只需表达一点对他人公益劳动的尊重而已。


18#
 楼主| 发表于 2012-12-6 17:33:32 | 只看该作者
[转帖]:——《历代名人对联墨迹》前言
(原载《历代名人楹联墨宝》,华艺出版社2003年版)

对联,也叫“楹联”、“楹帖”、“对子”。它是由产生于秦代前后的“桃符”演化而来。当时的“桃符”,即在两块深红色的桃木板上,书写“神荼”“郁垒”二字,或画出二神图像,意在镇邪驱鬼、祈福纳祥。随着南北朝骈文的出现和隋唐律诗的发展,“桃符”的内容也在更新,产生了题写两句对偶的“桃符诗句”。而有记载的后蜀主孟昶在寝门板上的题词:“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见《蜀椿杌》)谓之“题桃符”,或“桃符诗”,一般多被认为是最早的对联了。
宋元沿袭,宫廷、宦门以及寺庙、佛门已经出现了镌刻于楹柱上的对联,后人称之为“楹联”。至明代,更有“对联天子”之誉的朱元璋一道圣旨:公卿士庶门上,须加春联一幅清·陈云瞻《簪云楼杂话》)。倡令春节贴联、书额题联。自此,由宫廷豪门到百姓门户,春联遍布全国各地。到清时,特别是乾康盛世,可以说,对联艺术到了炉火纯青,日臻完美的程度。不仅内容广,而且形式多,手法奇。从内容上有抒情联、处世联、修养联、赠勉联、题撰联之分类;从形式上有春联、风景联、婚联、寿联、挽联、书斋联、厅堂联、寺庙联等众说;在表现手法上也是短句长联,趣言妙韵,口对笔题,异彩纷呈;更有名流云集,高手不穷。直至今日,对联这一独特的传统文化艺术,依然绚丽夺,雅俗共赏,深为人们所喜闻乐见。
对联是我国独具的文化现象和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是华夏民族的美学观和语文特点的综合产物(参见周汝昌《当代楹联墨迹选》序文)。“天对地,雨对风,大野对长空”,从这些旧时朗朗上口、悦耳优美的“对子歌”看,不但词义相对,音调也对,平仄也是严格对仗的:“天”是平声,“地”恰为“仄”声;“雨”是仄声,“风”恰为“平”声。……在这里,你便可以体会中国语言的特点,单音而具备四声(以四声这个通用词代表五声或更多的分类法),这就决定了我们汉字文艺中的一些重大特色。一幅对联是由上联和下联两个部分组成,上下联少则各几字,多达各数百字,但通常以各五字或各七字为主。上联和下联的字数须相等,词性须相对或相似,句型应一致,字的平仄声应相反,句意应各自独立又互相因依,成为排列整齐、铢两悉称的对偶。其文体,凡古代韵文、散文,现代白话语文都可以作联语。而联语的体式更是多样,如律诗类、古诗类、文句类,诗文合用类、白话类、集诗类、集文类、集字类、嵌字类、分咏类等等,各有特点,各具风骚。在这里,不妨简述之:
律诗联。这是截取律诗中一对联语发展而来,是对联的基本形式。古今以五、七言律诗作对联的最多。律诗联须严格遵循五、七言律诗的句法、平仄。如唐人律诗联语:“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诗)。
古诗联。这是用古体诗的句法创作的对联。它虽无律诗的严格平仄限制,但须合乎五、七言古诗的平仄、声调、句法、气格。如唐人古诗联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文句联。是以骈文、散文文句体式所作的对联。如司空图《诗品》:“红杏在林,幽鸟相逐;碧桃满树,清露朱日希”。谢月兆、宋孙康联语:“壮思风飞,逸情云上;朗姿玉畅,惠风兰披”。荀子·诗疏:“冰生于水,而寒于水;云出其山,复雨其山”。
白话联。是指用白话口语或现代语文所作对联,其句型变化不拘。如:“事到万难,必须放胆;理无两可,总要平心”。“名利场中,那有此清凉世界;山水佳处,莫辜负潇洒胸怀”(峨嵋山万年寺题联)。
集诗类联。是分取古人两句诗,集为一联。上下联或分取一人异篇,或分取两人异篇,合成一意集为一联,如“千首放怀风月里;一尊时对画图开”是分取苏轼的两诗中句。“高松来好月;野竹上青霄”是分取李、杜诗句。“万事已华发,一身为轻舟”则是分取常建、苏轼诗句。
诗文合用联。是对联的上下联各以两句以上组成,可纯用诗体,或纯用文体,也可诗文合用。如福建永春魁星岩联语:“耕读千言,洒墨写幽抱,正荔枝红时,橘柑黄后;云游万里,磊落抒平生,看石鼓文曲,茶坪鹤舞”。
集文联。是集一篇著名文章中的字为联,可以是文句体式,也可以是诗句体式。如“脱俗书成一家法;写生卷有四时春。”这是集《多宝塔》中的字,是文体式联。“松涛在耳声弥静;山月照人清不寒”。是集《圣教序》的字,为律诗体联。
嵌字联。是指在上下联的同一位置,嵌入预定的字。如广东河源美平工业城的“河源美平”名字嵌于上下联首和联尾:“河上枕千秋,有龙生焉,得物华美;源下起万代,是我来也,造福安平。”
分咏联。是指将两件事物或人名,就其特点,写入上下联语。如将“唐字”和“汉文”分咏为“珠林妙墨三唐字;金匮文字二汉风”(《圣教序》集字)。将杜甫和王维分咏为“杜少陵诸侯老宾客;王摩洁前身一画师”(清·俞樾题陶星如)。
总之,对联之作,无论采用何种体式,其贵在字句简炼,又须整齐精严;贵在对仗工稳,又须韵味畅达;讲求字法、句法之变,又力求凸显骨力和形象性特点。一幅对联,虽短短两句,却能自成体段,当为一篇完整独立之文章,当是最短的文学形式。它是一种“精粹”、一种“提炼”、一种“结晶”、一种“升华”(周汝昌语)。当以书法艺术表现的对联,或对联结合书法艺术的表现,可谓是中国这两种“独门”文化艺术的完美结合。那些以书法艺术表现的对联,或悬挂于厅堂楹柱,或装饰于高屋素壁;或镌刻附于岩洞桥梁;或题咏山川名胜;或歌颂风物岁时;或写为格言发抒议论;或用于交际赠答酬应,品评和欣赏这些独具中国特色的文化艺术,你会得到那种典雅而丰富的美感,让人玩味,给人启迪,使人深思,受到教益。


(二○○三年四月三十日于京西石竹山房)
19#
 楼主| 发表于 2012-12-7 10:25:18 | 只看该作者
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全面展示当代中国楹联书法的艺术成就,推动当代书法艺术进一步繁荣,经申办和协商,中国书法家协会于2012年举办全国第七届楹联书法作品展。现将征稿有关事项公布如下:

一、举办单位
主办单位:中国书法家协会
承办单位:北京锦龙堂文化艺术传播中心

二、组织机构
1、组委会
全国第七届楹联书法作品展组委会由中国书协和承办方共同组成。
2、评审委员会
中国书法家协会依据《中国书法家协会评审委员会产生暂行办法》,组成评委会,负责评审工作。

三、作品
1、投稿
书法作品请投寄对联作品原件。书体不限,尺寸:高每条不超过230公分、宽每条不超过40公分,一律竖式。作品请勿做旧、粘贴、托裱、装裱。如果做旧、粘贴、托裱、装裱稿件不予评审。
2、范围:年满18周岁以上的中国公民及海外华人、书法爱好者均可自由投稿。投稿一律使用真实姓名,化名重复投稿者不予评审。
3、费用:每一件作品收参评费40元(请勿在信封中夹寄,海外汇30美元),未收到参评费的作品不予评审。凡需退稿的,每件作品在投稿同时,汇寄人民币80元退稿费(其中含保险费50元),并附退稿费汇款单复印件。展出结束后要求汇款退稿的,限于人力,不再办理。入展作品及投稿重复作品一律不退稿,由承办方收藏。
4、说明:请在作品背后右下方用铅笔正楷注明:姓名、性别、身份证号、常用通讯地址、邮编、联系电话(固定电话、手机)、作品名称、材质,草书、篆书请附释文,个别异体文字,请附文字出处的复印件。为便于准确登记,及时联系作者,请另打印填写《全国第七届楹联书法作品展投稿登记表》(启事后附表格,可复印使用),连同身份证复印件、参评汇款单复印件、退稿汇款单复印件,随作品一并寄出。组委会根据作者提供的信息做好收稿登记工作。

四、评审
1、由中国书法家协会组成本次大展评委会,制定评审细则、评审工作流程和评委守则。
2、作品评审初步定于于2013年1月份举行;评审结束后,由主办方核对原作准确无误后,及时公布评审结果。

五、展览
    全国第七届楹联书法作品展定于2013年5月举行,展出作品400件以上(其中包括20件优秀作品)。

六、出版
全国第七届楹联书法作品展开幕式之前出版《全国第七届楹联书法作品展作品集》。

七、作者待遇和相关责任
  1、获得优秀作品的作者颁发奖金、证书;入展作者颁发收藏费、证书,全部入展作者赠送本次活动展览作品集一册。
  2、优秀作品作者奖金每人一万元,入展作品收藏费每人1000元(均为税后)。
  3、非中国书协会员作者作品入展本展,具备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条件之一。
  4、本次活动优秀作品作者奖金、入展作品收藏费,优秀作品、入展作品证书、作品集以及退稿作品由承办方负责在展览开幕后两个月之内寄出。

八、征稿日期
    自见报之日起,截至2012年12月31日,以当地邮戳为准。

九、收稿和汇款地址
北京西城区琉璃厂西街55号二楼锦龙堂 马兆余 收   
电话:010-63038460  13121865266
邮编:100052

十、全国第七届楹联书法作品展组委会办公室
    中国书法家协会展览部联系人:郑培亮 、李宁 。
    电话:010-59759814 E-mail:zgsxzlb@163.com

十一、其它事项
    1、凡是发现或被举报作者代笔问题,经组委会核实,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将视情节轻重,依据有关规定,分别给予处理。
  投诉材料请寄:北京市朝阳区北沙滩一号院32号楼A座616 中国书协展览部。邮编:100083。
  2、所有来稿必须符合本启事要求。
  3、凡投稿者视为认同并遵守本启事各项规定。
  4、本征稿启事解释权归中国书法家协会。

全国第七届楹联书法作品展投稿登记表 (请点击下载登记表后打印并填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3 09:39 , Processed in 0.12659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