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2龙年贺卡---送给本站注册会员!!

[复制链接]
41#
 楼主| 发表于 2012-2-6 11:18:08 | 只看该作者
龙年春晚的文化拯救意味:不好笑未必不好看

有网友说,龙年春晚是近十年来最不好笑的一届。然而,不好笑未必不好看,未必不被看好。相反,智慧含量和审美用心稀薄,弄几个咸淡段子逗你玩,让观众心里只剩下空洞和隐约的文化屈辱感,那种不太厚道的好笑,没有也罢。今年春晚小品里有句台词聪明,“拿扫帚的不一定是清洁工,也可能是哈利·波特”。没错,惯性地判断,常识地结论,不小心便会走眼。
春晚还没散场,精于鉴赏的犀利网友便在网上对舞蹈《雀之恋》、杂技《空山竹语》,对央视拒绝广告的尊严之举,对省略年夜钟声、各方致电和《难忘今宵》的减法构思,给出了好评乃至激赏。
观众的广泛首肯,是节目原创与综艺二度创作的一种正价值尺度。《雀之恋》在幽深的原始森林背景和空灵的鸟鸣声中出场,杨丽萍二人以仿生的现代舞蹈语汇,以柔韧的肢体力度控制,表达出了纯粹的生命之恋、灵肉相依的力与美。而《空山竹语》中翠竹摇曳的舞美与高难杂技表演的珠联璧合,也让观众感受到了飘逸空灵之美。
这两个节目的叫好又叫座,对大型综艺晚会编导乃至影视艺术创作者不失为一种提醒。即,观众的接受智力和审美能力既是不可低估的,也是拔节般迅速生长变化着的,总纠缠“雅俗难容”、“众口难调”之类的老话题,会误事。
也曾在春晚上大获口碑的老年皮影舞蹈《俏夕阳》是雅是俗?大俗即大雅早成一句俗话。素材本无雅俗,节目样式本无贵贱,对观众接受力来说,钟情芭蕾,并不妨碍欣赏高品质的民间大秧歌;京剧票友,照样为情商智商俱佳的小品喝彩。换言之,大众传媒平台上成熟的艺术作品,有能力跨越人为的“雅俗”樊篱,游刃有余地调剂众口。
若非要分出雅俗不可,那就是,当优雅的内容之魂与通俗的形式肉身完美契合,便可成就“床前明月光”那样的审美境界,无所谓庙堂与民间、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老百姓历年来想要的也许就是这样一种品位的晚会,通俗让优雅好看,优雅让通俗耐看,看了龙年春晚,我们知道这种晚会不仅可以有,且已经有了。
犹如大家的共识,春晚是社会文化消长沉浮的一个缩影,关键在于,如何去微缩消长沉浮的文化?取舍怎样的文化?精华还是泛起的沉渣?尤其在中华民族深陷伦理焦渴的当下,扶正驱邪,是春晚大聚会难以回避的文化使命。
不难注意到,在美声农民歌手“大衣哥”出场前,主持人的一番道德宣介也有意改变了宏大激昂的社论腔,把对美好人性的诉求融入家常娓娓道来:“一个好人的力量是微小的,但千千万万个好人的力量叠加在一起,有时候就能改变这个时代。”“有时候”这一话语细节意味深长,不再斩钉截铁、信誓旦旦,听来平和而可信,骨子里却有一种不事张扬的价值坚定和历史宽容。
接下去逐一展示的是,为拯救他人落水孩子而痛失爱子的草根父亲;自八岁便照顾瘫痪养母的邻家少女;伸出双臂托救意外坠楼幼童的“最美妈妈”……在太多寒心的社会现实参照下,这是一个个可以滚烫很多心头的意义瞬间。
诚然,我们也绕不过网友们对“大义灭亲”的坦率质疑,因为利他行为以伤害亲人为代价时,碰触的当是人性中疼痛无助的那根神经,表达的是两难困境中的伦理煎熬。作为父亲,也许对骨肉亲情不忠,但作为公民却可以大写,因为他用一己之绝痛,标注了人性中利他精神的崇高刻度。春晚是一场由主流文化授权发言的宏大叙事,其价值态度意味着文化导向,因此龙年春晚具有超乎晚会的大重量。
值得一提的是,2011年的中国,不经意间兴起了以“最美”取代“无私、高尚”等常规道德词汇——雨中为陌生残疾人默默撑伞的姑娘,火场中勇救他人的姑娘,失去自己一腿换得他人一命的姑娘,在民间都被亲切地称为“最美女孩”。也许因为转型中国的冬季漫长而寒冷,所以,当春晚凭借平台优势普及“最美妈妈”的称谓时,格外温暖人心。如网友的赞叹,“你的一托不仅救人一命,你托起了中华民族的豪勇”。这种称谓变迁隐含了非凡的意义,在善恶激烈对抗的人性保卫战中,与道德沦丧相对应的是道德升华,中国人开始试着用美丑、尊卑,来观察判断价值体系紊乱的复杂现实了。以美扬善,赋予善举以高贵之气,这是崇高文化力量的成长。这一文化拯救的主题或隐或显贯穿了整场晚会,契合着时代精神。
小品《面试》中,当郭冬临悲怆地呼喊出:“虽然我很穷,但我有做人的底线和尊严!”现场掌声显然不是礼节性的,电视机前一定也有滚烫回声,想来这是该小品在语言类节目中拔得头筹的一个缘由吧。
小品《今天的幸福》则贯穿了世俗诉求,如妻子对丈夫30年后荣登“福布斯”富人榜的夸张欢喜,如对底层搓澡工的不屑、对其插科打诨顺走钞票的揶揄。倘仅止于此,就跟没心肝地拿残疾人开涮别无二致了。但开心麻花组合的这个小品在结尾处突然陡转,当“穿越”目的达成,妻子领悟了何谓是真实幸福时,小人物的精神世界立刻放大了。
小人物们大写的精神世界不禁让观众延伸想象,我们这个多舛的民族,这艘吃水很深的巨轮,不管时代欲望有多疯狂,向下坠落的理由有多充足,之所以仍能够超负荷地风雨前行,就因为还有很多值得尊敬的人在默守人性尊严、捍卫生命底线,使得我们每天的生存值得经历。
回味龙年春晚,尽管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但它毕竟回归了民间通俗文化淳朴的根,接到了时代的凛然正气,它试图赋予现实以生气的真诚努力,它表达出的文化拯救意味,不值得掌声回报么?只要音调是纯正的,“音乐家不一定要买钢琴,吹口哨也是一样的”。
(张育华 本文作者为中国传媒大学教授)
42#
 楼主| 发表于 2012-2-6 12:15:15 | 只看该作者
拱手礼因用错对象成笑柄 大众文化不等于没文化

大众文化面向大众,当然就不能讲究太专业、太学术,层次自然也不必过高。但不讲究不等于没有,不高也不能太低。大众文化也是文化,基本的常识、基本的逻辑是底线,否则就成了没文化,没文化的典型表现是无知。
大众文化的传播力最强,受众面最广,接受人数最多,所以,大众文化一旦无知,一旦失去了文化,其负面作用、误导作用、损害作用,不但波及亿万人,而且还常常难以挽回。
一个拱手礼,因为错了对象,成了今年春节舆论的一个笑柄。如果这只是一句错话倒也罢了,在生活中即便错用了也不算多大的事情,可作为主持人面对全国亿万观众的一种倡导,就必须准确无误,何况这种倡导还是在春晚这样的场合。其实,在叩首大礼与没大没小的拱手礼之间,还有一种礼节至今仍在各种场合畅行,这就是鞠躬。向长辈拜年时鞠个躬再合适不过了,不知为什么,导演和撰稿生放着不用,偏偏硬要整出一个只适用于平辈的拱手礼?看来,在一些人的文化储备里,礼仪的内容已经所剩无几了。
回想这些年,不时听见看见有人呼对方的父亲为“家父”,有人称自己的家为“我府上”,更有多少人不知“令堂、令尊”为何称谓,就不得不心生感慨,如今的荧屏里是不是太没文化了!这些知识还都是常识,既不古也不老,即使实在不明白,查查词典,上网一点击,便可分晓。
现在的电视剧也时常成为传播无知的所在。一边以历史学家自居,说自己的东西“经过了详细考证”,“真实再现了历史”,后面又虚张声势地挂上了一堆的顾问;一边又在那里将各朝礼仪、语言、风俗、人物颠三倒四。与其如此,还真不如开篇便说“纯属虚构”,编、导、演反而更自如些。韩国历史剧的翻译恐怕最令人心惊肉跳,其中的语言原本在汉语中就有恰当的对应成语或词句,可一些翻译家们却活生生翻出了另一番滋味。“牝鸡司晨”直白成了“母鸡啼”,而“钦此”则复杂成了“这个命令是至高无上的”。
好在我们的网络批评很及时,有知识有文化有眼光的人眼睛更是雪亮,仅仅一个晚会,他们不仅看出了无知,还发现了涉嫌抄袭,而且不止一处两处,细致到一字一句。但是,那些缺少传统文化基础的观众会受到什么影响?那些将大众文化当作唯一知识渠道的人们会得出什么结果?那些坐在电视机前的少年儿童又会在什么样的熏陶下成长?
文章来源: 人民日报
43#
 楼主| 发表于 2012-2-6 12:50:23 | 只看该作者
重拾春节精神

春节的神圣传统是在数千年中华文明史上不断层累而成的,并在近现代社会中经历了一个失落与重塑的过程
甲骨文中的“年”字,是果实丰收的形象,谷物一年一熟,年节一年一次。
王慧:张教授,龙年春节过去了,很多人又开始感慨年味的变淡。除了隆隆的鞭炮声依旧,忙年拜年的气氛似乎都不如从前。我感觉人们还是没有找到过年的根儿,作为民俗学专家,您能从根儿上谈谈年的由来吗?
张士闪:甲骨文中的“年”字,是果实丰收的形象,不难理解,“年”与农作物之间有密切关系。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即认为年的初始含义是“谷熟也”。《榖梁传》记载:“五谷皆熟为年,五谷皆大熟为大有年。”这里所谓“有年”便是指农业有收成,“大有年”意即农业大丰收。在“大有年”的时候,人们往往会有“庆丰收”的冲动。据载,早在西周初年人们就开始了一年一度的庆丰收活动。而“年”字的频繁使用也正是始于周代。《尔雅》对“年”的注解是:“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此时,“年”指的是谷物生长的周期,一年分为四季,是根据农作物的生、长、收、藏的循环规律而定型。谷物一年一熟,年节一年一次。
当农作物收藏之后,田间农活暂告结束,人们用新米做饭、酿酒以酬谢神灵、祖先,祈求来年再获丰收,久而久之形成了一年一度的规律,这就是一年一度的“腊祭”。周代这种欢庆丰年的祭祀活动,并没有固定之期,因此还不能算作严格意义上的节日,但由于每年在寒冬时节都有收获后的庆祝仪式,也就为以后一年一度的春节的定型奠定了基础。直到汉代,社会较为稳定,经济日趋繁荣,而观象授时的经验越来越丰富,司马迁创造《太初历》,确定以夏历正月为岁首,正月初一为新年,把二十四节气纳入历法。此后,农历年的习俗就一直流传下来。
王慧:辛亥革命以后,中国就采用公历纪年了,但公历的元旦始终比不上农历的新年重要,可见传统习俗在国人心中根深蒂固,并不是那么容易被“革命”的呀!
张士闪:总的说来,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阴历节日,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处境尴尬,常被视作阻碍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的旧文化的一部分。很多节日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冷落、轻视甚至批判,只有春节、清明等极少数节日在被有计划地予以“革命化”改造之后,允许在现代生活中具有一席之地。1911年辛亥革命胜利后,清朝统治被推翻,中华民国建立,南京临时政府决定采用公元纪年,并将阳历的1月1日定为新年,将农历正月初一称作春节。按照政府规定,机关、学校在阳历新年时照例放假。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使用公历纪年法,同时规定春节放假三天。然而时至今日,民众仍未将阳历元旦(即阳历年)视为重要节日,该节对于民间日常生活没有多大影响。在人们心目中,唯有阴历元旦即春节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过年。
中国文化是相沿成俗的品格,民俗则是其永恒的母体,传承数千年的传统节俗如温厚的地母一样培育着中国文化一脉绵延不息,即使在最“革命”的时段亦然。
依此看来,自20世纪80年代在我国掀起的民俗热,正是绵延数千载的民间传统真力显现、精神弥漫的必然结果,其高温不退自在情理之中。尤其是进入21世纪,非物质文化保护制度在我国日益风起云涌,直至2008年始国务院对国家法定节假日的调整、2009年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重大调研项目《中国节日志》的启动、2010年山东大学《节日研究》刊物的出版等等,其实都是我国政府日渐鲜明的文化自觉意识所致,也是上述民俗热日益走向深化的必然结果。
44#
 楼主| 发表于 2012-2-6 12:51:01 | 只看该作者
相对于天地全神而言,我国民众对祖先的祭祀仪式更加讲究,这与“求神不如敬祖”的观念有关
王慧:春节有很多民俗活动,忙年、祭灶、拜年、放鞭炮、吃饺子等等,但这两年我做晚报的“人文齐鲁”专刊,刊发了一些七八十岁的老人写的过年怀旧文章,突然意识到过年最根本最重要的年俗不是吃饺子放鞭炮这些物质上的东西,而是祭祖敬神,是一家人跟祖先神灵的沟通,您说对吗?
张士闪:春节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设置,它对应的是人们对于精神生活的集中需求。这不仅通过铺张奢侈的饮食、闲暇游乐的生活等方面表现出来,也体现于春节期间高密度的一系列信仰仪式活动。这类信仰仪式活动除了调剂生活之外,对民众日常生活乃至整个乡土社会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一个民族国家是不可能没有神圣意识的,当某种神圣意识经过较长时段的传承凝结为全社会的传统,就必然会在民众日常生活中有所体现,并进一步对该民族国家的文化认同、社会凝聚等方面起到特别的作用。中华民族的神圣意识并非只在春节中才有体现,却在春节期间有着特别集中而突出的展示与培育,并以多样化的民间生活叙事为支撑。各地民间流传的“岁暮神仙多”一说,正是对春节这一神圣时段的形象化说法。
王慧:供神祭祖这些东西过去被斥为封建迷信,很多年轻人已经没有这种意识了。
张士闪:真正意义上的春节,一般是从灶王爷升天的这天——腊月二十三揭开序幕,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的一段时间。正是祭祀灶王爷的仪式——“辞灶”,引导人们进入到与神灵交流的信仰生活之中。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与过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在人们的观念中,在一周后的大年三十晚上,灶王爷便会带着主家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与其他诸神同返人间。灶王爷被赋予了为天上诸神引路的职能。诸神在过完年后再度升天,只有灶王爷会长久地留在主家的厨房内,继续保护和监察这家人的生活。
自送灶王爷上天至除夕迎回,人世间无神管辖,百无禁忌。旧时,民间有“结婚莫过二十三”的讲究,提醒人们在临近年关时节尽量不行婚嫁之事,以免搅乱忙年秩序。
王慧:春节既要拜神又要祭祖,我感觉对祖先的祭祀要更重视一些。
张士闪:的确,相对于天地全神而言,我国民众对祖先的祭祀仪式更加讲究,这可能与其心中“求神不如敬祖”的观念有关。年节是祭祖活动的集中时段,在鲁中地区,每到大年三十下午,家族中的男人便纷纷走向自家墓地迎请列祖列宗回家过年,基本程序包括压坟头纸、焚纸、烧香、奠酒、放鞭炮、磕头等,一般不摆供品。迎请至家后,便会悬挂起家堂,摆放供品,为刚从墓田归来的祖灵安排一个安身之处。供品一般是“五个碗”和两碗饺子,“五个碗”即猪头肉、粉条、鱼、豆腐、饭米。到了大年初三天不亮时,就要烧香磕头将祖灵送走,家堂自然也就取下卷起藏好。之所以要在大年初三将祖灵送走,据说是因为要避免让有着外族外姓身份、前来省亲的已嫁女儿撞着,这可能与某种传统的防范心理有关。
除夕是规矩最多的一夜,动辄犯忌,如忌说不吉利话、忌挑水、忌掏灰、忌洗衣、忌担水、忌打碎物什、忌骂人、忌扫地、忌泼污水于地、忌看病、忌吃药、忌动针线等等,而与忌睡眠有关的守岁之俗则是其极端表现。这类禁忌习俗在全国各地的长期流行,反映了人们在辞旧迎新之际的某些担忧和期盼,诸多禁忌的设置是为了保证人神之间和谐交流的顺利达成。
在大年三十深夜子时,北方地区讲究在鞭炮声中煮水饺,认为吃了水饺才意味着确确实实地又长了一岁。按照传统规矩,第一碗水饺是要供奉祖先的。供奉时,家中除了尚未出嫁的女儿,其余人等不分男女老幼都要行叩拜礼。
正月初一凌晨,人们就开始到家族中的长辈家里拜年。一进门,先要拜对方家里悬挂的家堂,磕满三个头,再给家里的老人磕头拜年。
而到正月十五的黄昏,每家还会到自家坟前祭拜一番,意味着这是一家人和先祖在今年里的最后一次团圆,下一次团圆则要等到来年的大年三十。
45#
 楼主| 发表于 2012-2-6 13:00:39 | 只看该作者
年味淡跟人们过节只重视物质享受,而忽略了对自己的精神整肃有关
王慧:这样看来,春节不光热闹,其实更应该是神圣的。它既是一元初始,又是天地神人相交的日子,每个人过年时心里都应该恭敬些。
张士闪:毋庸置疑,“过年”是中国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积聚了一年的情感与期待经过充分酝酿,集中爆发,慢慢消歇。当自然的时间进入到春节这样特殊的民俗情境中,人们的所感所想、一言一行就都具有了文化象征的意义。当人们约定俗成地、自觉不自觉地以忙年、过年的方式进入到春节特有的情境之中,诸多年俗一次次地在各地民众生活中反复实践,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神、人与祖先沟通交流的神圣时空得以构建,中华民族的神圣意识得以传递,神圣传统得以强化。一言以蔽之,春节的神圣感是以多样化的生活叙事即诸多年俗为支撑的。
年俗中神圣与世俗的二度转换,彰显出春节鲜明的农业文化特色。春天是自然万物和生命孕育的开始,春节的设置是我国先民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对天地运行规律的一种切身感悟和文化表达。它产生于我国传统的农业社会背景之下,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渗透着浓厚的生命意识。以“年”为中心的一系列民俗活动系从农业文明中孕生出来,又不断强化着我国农业文明的演进过程。从春节的时间边界来看,它最初主要是一种农事活动的标志,其中凝结着民众对自然万物的长期观察与领悟,又积淀着一份立足于乡土的生活期望与生命理想。一言以蔽之,春节既是大自然季节交替的重要时刻,又被乡民赋予为个人生活的崭新起点,更是乡土社会群体生活的共同节点。人们将对未来的希望、憧憬通过年俗表达出来。人们把春节视为生命和生活周期轮回的重要关口,试图借此使自己的生活更贴近自然节律。就此而言,“节”不仅是一种间断,也是一种生活节奏的调节和精神状态的调整。诸多年俗,从不同的方面体现出生命长存、灵魂安宁、子孙绵延、亲情永恒和社区和谐的观念。在看似松散的系列年俗事象中,有一种无形的整合力量,使得这些零散的生活习俗成为有序系列中的有机环节。这种无形的力量,最初发轫于人向自然寻求契合的努力,乃是出自农业生产自身的要求。此后,它们凝结成一种比较稳定的象征意象世代传承,并附加了越来越丰富的习俗、传说和仪式,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特有的天人合一思想,体现出中国人的生命活动与自然气候节律和谐共振的自觉追求。
王慧:现在人们感慨年味淡,是否跟人们只重视物质享受,而忽略了精神整肃有关?
张士闪:是的。在传统乡土社会中,世俗生活需要信仰的导引,而神灵世界也离不开乡民的操持,春节期间由神圣与世俗交织而成的种种信仰活动概由此产生。从民俗学的意义上来说,诸多过年仪式,是人们为了顺利度过辞旧迎新这一重要的时间关口而预作的文化设置,具有边缘礼仪的性质。这些信仰仪式其实就是在家族社区中定期上演的一种社会戏剧,旨在定期地清理人们生活中的不和谐因素,强化其文化认同意识与内部秩序感。
而在这一切的背后,是人们的内在心理需求。人们以敬神的名义完成春节期间的种种仪式活动,借以调谐现实中的人际关系。这些仪式所以能够长期传承,是因为人们在其中寄寓着常在常新的生命情感与生活愿望,并在千百年间凝聚为一种群体意志,成为我国传统乡土社会中的某种整体性文化诉求。在国民心目中,热热闹闹的春节活动象征着过日子的红火与生活社区的和谐美好,而一旦抽离了其中的神圣意识,是不能算作真正的过年的。面对当今人们关于年味越来越淡的感慨,我觉得如下方面需要引起我们注意:
春节所延续下来的神圣意识需要尊重,春节的神圣传统需要以种种方式促进在当今社会中的传承。传统社会中的年节,是借助较长的节期、繁复的祭神仪式、多样的人生仪礼、丰美的食俗、热闹的游艺活动以及诸多禁忌、传说、俗谣等,从而成功地营造出神圣又不失热闹的年味的。其中,祭灶、请财神、敬祖、拜年、饺子、腊八粥、鞭炮、春联、福字、年画、花灯、灯谜等,是传统年节中比较稳定的元素。如何在继承丰富多样的传统年俗的同时,寻找、设计出适合当今人们需求的新元素,营造出庄重肃穆与欢快热闹兼具的新年味,是摆在我们面前不容回避的问题。
(对话人:山东大学教授张士闪   齐鲁晚报记者王慧)
文章来源: 齐鲁晚报
46#
 楼主| 发表于 2012-2-7 21:58:10 | 只看该作者
赵本山炮轰春晚审查制度:评审怎么逗也不乐2012年02月04日
北京青年报



赵本山称“中央电视台的审查制度永远是这样,观众都笑翻了,就他们的脸是青的……长期以来,我们办了这样一个晚会,就为了给13亿人带来快乐,但这几个经营快乐的人他不快乐,你说这晚会能好吗。你想一下,他们不快乐,但他们紧张,总怕不好看,还不懂,然后提了一堆不懂的意见。一个节目,第一次演,大家看了都说‘不错’、‘好’,第二次演,(演员)就开始听,‘这个点为什么(审查的人)没乐’,回头这个地方就给删了,第三次演,下面的人还不乐没办法乐,他(审查的人)都把节目背下来了,回头这个节目就给毙了。”
对于坊间流传与春晚哈文团队意见不合的说法,赵本山在视频中并未正面回应,但他还是委婉表达了与新团队在磨合过程中的确有不适应的情况,“实在坚持不了了,很可惜今年的春晚是由一批比较年轻的导演们,组成的一个年轻的团队。跟他们是第一次合作,也不算是支持,没上春晚很可惜。过去我的节目,丹丹、范伟也好,高秀敏走了,这是比较合拍的对手。跟中央电视台合作了21年,对这个舞台确实很留恋,毕竟是从这个舞台上让观众习惯了。(北京青年报)
47#
 楼主| 发表于 2012-2-8 17:43:00 | 只看该作者
刘传录:读水浒看宋朝如何过年?
  《水浒传》中过节的场景不少,其中最多的是对元宵节的描写。第一次是宋江在清风镇“夜看小鳌山”被寨主刘高拿住,第二次是梁山集团元宵夜攻打大名府救出卢俊义,第三次是宋江和柴进等人于元宵夜潜入东京赏灯,谋求招安。通过这些描述,我们可以感觉到到宋代人对元宵节是非常重视的。书中虽然没有写过年的场面,从对元宵节的描写来看也会很隆重的。

  宋朝人过的年不叫春节而叫元旦, “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的诗中。宋代吴自牧《梦粱录》卷一“正月”条目:“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中国元旦历来指的是夏历(农历、阴历)正月初一。只是民国实行阳历纪年,把阳历的一月一号为元旦,)正月初一只好称春节。

  其实宋朝的元旦是一个大的节日,实际上是把冬至、立春、元日、人日、元宵等节日串在一起的一个黄金月。王安石的诗写出了宋朝的过年的民俗。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宋朝的科技水平是比较发达的,中国的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都是在这时候出现的。宋代已普遍开始用纸包火药做成爆竹,但是没有应用到军事领域,鲁迅感叹:“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水浒中出现了一个放炮高手,呼延灼在推荐凌振时提到,“此人善造火炮,能去十四五里远近,石炮落处,天崩地陷,山倒石裂”。可能有点夸大其词,宋朝还没有实质上的火炮,凌振的炮兵部队只是一群放爆竹的高手。可以说明宋朝的爆竹制作技术已经很成熟,宋代的除夕夜,爆竹之声通宵不绝。《东京梦华录》说:“是夜,禁中爆竹山呼,闻声于外。”宫廷高院深墙内燃放爆竹的声音,传到了宫外。宫外大街小巷都有人竞相燃放爆竹。据载,宋朝的爆竹品种不下百余种,有单响、双响、连响。其中,飞上天空才爆响的二踢脚爆竹,这是凌振火炮的原型。

  宋人过年都要饮屠苏酒。屠苏是一种草名,有这种草酿造的酒,称为屠苏酒。据说屠苏酒是汉末名医华佗创制的,其配方为大黄、白术、桂枝、花椒等中药入酒中浸制而成。水浒中饮酒的文字不在少数,说明在宋朝饮酒成为一种时尚,特别是过节,《水浒传》全书六百多场(次)饮酒,描写相关的酒业状况、岁时饮酒习俗、饮酒礼仪、宴饮时尚、饮酒器具、酒令、酒的种类品牌等等,通过这些环境、背景描写,显示了那个时代酒文化的特点,向读者展现了一幅丰富的宋代酒文化全卷。节日饮酒主要写:

  1、注重形式和礼仪的元旦公筵。如宣和五年宋江军营中的元旦和宋江领军剿灭了王庆,班师回京的元旦筵宴等。

  2、注重于游乐的元宵节,一般为家宴。如宋江在花荣寨里度民间元宵节和描写京师元宵节,刻画的令人如临其境。

  3、欢聚庆贺的端阳节。分别写了梁中书那样豪门贵族的端阳节家宴和宋江军营中的端阳节。

  4、赏月宴饮的中秋节。如史进庄园的民间中秋节和官宦张都监府中的中秋节。

  宋朝人过节是和“灯”分不开的。《东京梦华录》说:“大内前自岁前冬至后,开封府绞缚山棚,立木正对宣德楼,游人已集御街两廊下。”意思是从冬至以后,开封府便开始雇人在御街宣德楼前搭建彩山架子(山棚即灯山的骨架),游人们也逐渐聚集到御街两旁。正因为这个年节持续的时间长,所以花多少钱都是值得的。灯山上彩之后,“金碧相射,锦绣交辉”。还有临时搭建的“横三门”,上面大书“大观与民同乐”或“宣和与民同乐”字样,一派富足祥和的景象。

  水浒中也多次提到“灯”和元宵节,宋江“正月十一”进京赏灯谋求招安,东京城到处“往来锦衣花帽之人,纷纷挤挤,各有服色”。正月十五傍晚,灯会进入高潮,“家家门前扎缚灯棚,赛悬灯火,照耀如同白日,正是楼台上下火照火,车马往来人看人。”天汉桥边扎起鳌山,街边楼上“笙簧聒耳、鼓乐喧天,灯火凝眸,游人似蚁”。

  二线城市大名府也不损色,家家门前扎起灯棚,都要赛挂好灯,巧样烟火。户内缚起山棚,摆放五色屏风炮灯,四边都挂名人书画,并奇异古董玩器之物。在城大街小巷,家家都要点灯。大名府留守司州桥边,搭起一座鳌山,上面盘红黄纸龙两条,每片鳞甲上点灯一盏,口喷净水。去州桥河内周围上下,点灯不计其数。铜佛寺前扎起一座鳌山,上面盘青龙一条,周回也有千百盏花灯。翠云楼前也扎起一座鳌山,上面盘着一条白龙,四面灯火,不计其数。

  就连玉远离城市的乡村也是美不胜收的花灯: 那清风镇的“土地大王庙前扎缚起一座小鳌山, 上面结彩悬花,张挂五六百碗花灯……, 宋江等人缓步街头所见,尤为使人神往轰“只见家家门前,搭起灯棚,悬挂花灯犷灯上画着许多故事,也有剪彩飞自牡丹花行,并芙蓉荷花异样灯火。

  从水浒中我们可以探出宋朝的元旦真正的体现了与民同乐的朴实儒家文化理念. 再现了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的富足生活。

48#
 楼主| 发表于 2012-2-9 08:46:43 | 只看该作者
元宵节的来历、传说、习俗、诗词


侯文杰


元宵节是哪天什么时候?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2012年的元宵节是:2012年2月6日
元宵节简介: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元宵节也称灯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到了唐代,赏灯活动更加兴盛,皇宫里、街道上处处挂灯,还要建立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宋代更重视元宵节,赏灯活动更加热闹,赏灯活动要进行5天,灯的样式也更丰富。明代要连续赏灯10天,这是中国最长的灯节了。清代赏灯活动虽然只有3天,但是赏灯活动规模很大,盛况空前,除燃灯之外,还放烟花助兴。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民间过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各类果料等,食用时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们把这种食物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团”或“汤圆”,这些名称“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一些地方的元宵节还有“走百病”的习俗,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这个传承已有两千多年的传统节日,不仅盛行于海峡两岸,就是在海外华人的聚居区也年年欢庆不衰。

元宵节的由来与传说: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在汉文帝时,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关于元宵节的来历,民间还有几种有趣的传说:
关于灯的传说
  传说在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很多,四处伤害人和牲畜,人们就组织起来去打它们, 有一只神鸟困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立即传旨,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死。 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的危险,偷偷驾着祥云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众人听说了这个消息,有如头上响了一个焦雷。吓得不知如何是好,过了好久,才有个老人家想出个法子,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 燃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

  大家听了都点头称 是,便分头准备去了。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连续三个夜晚都是如此,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以中大快。人们就这样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财产。为了纪念这次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
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
  另一个传说是元宵节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之子刘盈登基为汉惠帝。惠帝生性懦弱,优柔寡断,大权渐渐落再吕后手中.汉惠帝病死后吕后独揽朝政把刘氏天下变成了吕氏天下,朝中老臣,刘氏宗室深感愤慨,但都惧怕吕后残暴而敢怒不敢言.

  吕后病死后,诸吕惶惶不安害怕遭到伤害和排挤。于是,在上将军吕禄家中秘密集合,共谋作乱之事,以便彻底夺取刘氏江山。

  此事传至刘氏宗室齐王刘囊耳中,刘囊为保刘氏江山,决定起兵讨伐诸吕随后与开国老臣周勃,陈平取得联系,设计解除了吕禄,“诸吕之乱”终于被彻底平定.

  平乱之后,众臣拥立刘邦的第二个儿子刘恒登基,称汉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闹元宵”。
东方朔与元宵姑娘
  这一则传说与吃元宵的习俗有关:相传汉武帝有个宠臣名叫东方朔,他善良又风趣。有一天冬天,下了几天大雪 ,东方朔就到御花园去给武帝折梅花。刚进园门,就发现有个宫女泪流满面准备投井。东方朔慌忙上前搭救,并问明她要自杀的原因。原来,这个宫女名叫元宵,家里还有双亲及一个妹妹。自从她进宫以后,就再也无缘和家人见面。每年到了腊尽春来的时节,就比平常更加的思念家人。觉得不能在双亲跟前尽孝,不如一死了之。东方朔听了她的遭遇,深感同情,就向她保证,一定设法让她和家人团聚。

  一天,东方朔出宫在长安街上摆了一个占卜摊。不少人都争着向他占卜求卦。不料,每个人所占所求,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签语。一时之间,长安里起了很大恐慌。人们纷纷求问解灾的办法。东方朔就说:“正月十三日傍晚,火神君会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查访,她就是奉旨烧长安的使者,我把抄录的偈语给你们,可让当今天子想想办法。”说完,便扔下一张红帖,扬长而去。老百姓拿起红帖,赶紧送 到皇宫去禀报皇上。

  汉武帝接过来一看,只见上面写着:“长安在劫,火焚帝阙,十五天火,焰红宵夜”,他心中大惊,连忙请来了足智多谋的东方朔。东方朔假意的想了一想,就说:“听说火神君最爱吃汤圆,宫中的元宵不是经常给你做汤圆吗?十五晚上可让元宵做好汤圆。万岁焚香上供,传令京都家家都做汤圆,一齐敬奉火神君。再传谕臣民一起在十五晚上挂灯,满城点鞭炮、放烟火,好像满城大火,这样就可以瞒过玉帝了。 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进城观灯,杂在人群中消灾解难”。武帝听后,十分高兴,就传旨照东方朔的办法去做。

  到了正月十五日长安城里张灯结彩,游人熙来攘往,热闹非常。宫女元宵的父母也带着妹妹进城观灯。当他们看到写有“元宵”字样的大宫灯时,惊喜的高喊:“元宵!元宵!”, 元宵听到喊声,终于和家里的亲人团聚了。

  如此热闹了一夜,长安城果然平安无事。汉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后每到正月十五都做汤圆供火神君,正月十五照样全城挂灯放烟火。因为元宵做的汤圆最好,人们就把汤圆叫元宵,这天叫做元宵节。
元宵节的习俗: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所以全国各地都过,大部分地区的习俗是差不多的,但各地也还是有自己的特点。
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 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后称“元宵” ,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
观 灯
  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此后,元宵放灯的习俗就由原来只在宫廷中举行而流传到民间。即每到正月十五,无论士族还是庶民都要挂灯,城乡通宵灯火辉煌。

  元宵放灯的习俗,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当时的京城长安已是拥有百万人口的世界最大都市,社会富庶。在皇帝的亲自倡导下,元宵灯节办得越来越豪华。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唐玄宗(公元685--762)时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150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

  宋代,元宵灯会无论在规模和灯饰的奇幻精美都胜过唐代,而且活动更为民间化,民族特色更强。以后历代的元宵灯会不断发展,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唐代的灯会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两日,明代则延长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到了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日期缩短为五天,一直延续到今天。

  灯在台湾民间具有光明与添丁的涵义,点燃灯火有照亮前程之意,且台语灯与丁谐音代表生男孩,因此往昔元宵节妇女都会刻意在灯下游走,希望“钻灯脚生卵葩”(就是钻到灯下游走,好生男孩)。
中国的情人节
  元宵节也是一个浪漫的节日,元宵灯会在封建的传统社会中,也给未婚男女相识提供了一个机会,传统社会的年轻女孩不允许出外自由活动,但是过节却可以结伴出来游玩,元宵节赏花灯正好是一个交谊的机会,未婚男女借着赏花灯也顺便可以为自己物色对象。元宵灯节期间,又是男女青年与情人相会的时机。

  在台湾,还有未婚女性在元宵夜偷摘葱或菜将会嫁到好丈夫的传统习俗,俗称:“偷挽葱,嫁好尪”、“偷挽菜,嫁好婿”,希望婚姻美满的女孩,要在元宵之夜到菜园里偷摘葱或青菜,期待未来家庭幸福,唐代的灯市还出现乐舞百戏表演,成千上万的宫女,民间少女在灯火下载歌载舞,叫做行歌、踏歌。

  欧阳修(生查子)云: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书;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辛弃疾(青玉案)写道:众里寻它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就是描述元宵夜的情境,而传统戏曲陈三和五娘是在元宵节赏花灯进相遇而一见钟情,乐昌公文与徐德言在元宵夜破镜重圆,《春灯谜》中宇文彦和影娘在元宵订情。所以说元宵节也是中国的“情人节”。
走百病
  元宵节除了庆祝活动外,还有信仰性的活动。那就是"走百病"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过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活动。

  正月十五元宵节还有一些鲜为人知已经失传的民间活动,这里列举二三。

  祭门、祭户古代有“七祭”,这是其中的两种。祭祀的方法很简单,把杨树支插在门户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里插上一双筷子,或者直接将酒肉放在门前。
逐鼠
  这项活动主要是对养蚕人家所说的。因为老鼠常在夜里把蚕大片大片地吃掉,人们听说正月十五用米粥喂老鼠,它就可以不吃蚕了。于是,这些人家在正月十五熬上一大锅粘糊糊的粥,有的还在上面盖上一层肉,将粥用碗盛好,放到老鼠出没的顶棚、墙角、边放嘴里还边念念有词,诅咒老鼠再吃蚕宝宝就不得好死。
迎紫姑
  紫姑是民间传说中一个善良、贫穷的姑娘。正月十五,紫姑因穷困而死。百姓们同情她、怀念她、有些地方便出现了“正月十五迎紫姑”的风俗。每到这一天夜晚,人们用稻草、布头等扎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妇女们纷纷站到紫姑常做活的厕所、猪圈和厨房旁边迎接她,象对待亲姐妹一样,拉着她的手,跟她说着贴心话,流着眼泪安慰她,情景十分生动,真实的反映了劳苦民众善良、忠厚、同情弱者的思想感情。
元宵节诗词
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
(隋) 隋炀帝
法车仑天上转,梵声天上来;
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
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
燔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
《正月十五夜》
(唐) 苏道味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穠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上元夜》
(唐)崔液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十五夜观灯》
(唐)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正月十五夜灯》
(唐)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进天上著词声。

诗曰
(唐)李商隐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诗曰
(宋)姜白石
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
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

诗曰
(宋)姜白石
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
帘前花架无行路,不得金钱不肯回。
(注:珍品这里指元宵)

《青玉案 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火阑珊处。

《生查子 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京都元夕》
(元)元好问
袨服华妆着处逢 ,六街灯火闹儿童 。
长衫我亦何为者 ,也在游人笑语中 。

折桂令 元宵
(元)失名
爱元宵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
月满冰轮,灯烧陆海,人踏春阳。
三美事方堪胜赏,四无情可恨难长。
怕的是灯暗光芒,人静荒凉,角品南楼,月下西厢。

《汴京元夕》
(明)李梦阳
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
齐唱宪王春乐府,金梁桥外月如霜。

《元 宵》
(明) 唐寅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元夜踏灯》
(清)董舜民
百枝火树千金屧,宝马香尘不绝。飞琼结伴试灯来,忍把檀郎轻别。
一回佯怒,一回微笑,小婢扶行怯。
石桥路滑缃钓蹑,向阿母低低说。妲娥此夜悔还无?怕入广寒宫阙。
不如归去,难畴畴昔,总是团圆月。

《上元竹枝词》
(清)符曾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元夕影永冰灯》
(清)唐顺之
正怜火树千春妍,忽见清辉映月阑。
出海鲛珠犹带水,满堂罗袖欲生寒。
烛花不碍空中影,晕气疑从月里看。
为语东风暂相借,来宵还得尽余欢。

《元夕无月》
(清)丘逢甲
三年此夕无月光,明月多应在故乡。
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

《元宵月正圆》
闽南歌谣
闹元宵,月正圆,闽台同胞心相依,
扶老携幼返故里,了却两岸长相思。
热泪盈眶啥滋味?久别重逢分外喜!
闹元宵,煮汤圆,骨肉团聚满心喜,
男女老幼围桌边,一家同吃上元丸。
摇篮血迹难割离,叶落归根是正理。
近年元宵节日期:2005年2月23日、2006年2月12日、2007年3月4日、2008年2月21日、2009年2月9日、2010年2月28日、2011年2月17日、2012年2月6日
49#
 楼主| 发表于 2012-2-9 14:42:43 | 只看该作者
付雁南:故乡的年


  我们一家三口是在除夕当天回到陕西老家的。那天,回家的高速路上积着厚厚的冰雪,全部车辆整齐地排在最中间的车道上,稍一踩刹车就可能引发一次惊险的漂移。途中我曾经好几次劝说父亲,路况太危险,“要不算了”,可他却执意要继续朝老家的方向前进。

  “年纪越大,就越想回家过年。”出发之前,他曾经这样说过。

  父亲和母亲都是1977年恢复高考后离开家乡的学生。在那之前,他们从没出过远门;而在那次改变命运的高考之后,他们外出读书,毕业后又遵从国家分配,在距离家乡千里之外的河南安家落户,并且度过了人生大半的时光。

  如今,从村里出来的人越来越多,父亲却越来越频繁地想回故乡看看。

  我的老家在陕西山区的一座村落里。爷爷奶奶在那里将5个子女抚养成人,但现在,他们全部在外工作,只有两位老人孤零零地生活在村子里。

  几个儿女曾经劝两位老人搬到山脚下的城市里,但被他们坚决拒绝了。因为城里没有自己的地,也没有村里那些可以一起聊天的亲戚们。

  “住在那儿像坐牢一样,有什么意思!”奶奶说。

  于是,为了和爷爷奶奶一起过年,我们在冰封的高速路上战战兢兢地行驶了8个小时,又缓慢开上了积满冰雪的盘山公路,终于在除夕的傍晚抵达了老家的村口。

  对于留在村子里的老人来说,出门在外的子女是最大的骄傲


  当我们抵达村口的时候,天色已经有些暗了。相比于城市里张灯结彩的热闹,这里显得冷清,只有各家门口的春联和断断续续的鞭炮声,透出些年味儿。

  老家所在的村子位于陕西中部的山区里,因为地处黄土高原,山势不高,山顶也是一片平坦的阔地,所以山不称为山,而被叫做“塬”。一条柏油小路自下而上,串起了塬上的十几座村落。

  大多数时候,从小路进入村子的入口,都是全村最热闹的地方。回家的人总要路过这个必经之地,出门的人在这里等待“村村通”的公交车;而农闲的老人们也喜欢蹲在这里,晒晒太阳,有一搭没一搭地聊聊天。

  对于那些生活在村子里的老人来说,各家出门在外的子女是最好的谈资。早些年,家里有人能“进城”,就足够拿来炫耀。那个时候,能够拥有一张城市户口,吃上“商品粮”,是村里每个人都羡慕的事情。20多年前,爷爷奶奶的5个子女先后考学离开了村子,在塬上的好几个村里都传为佳话。

  再后来,进城的人越来越多了,村里的人们便不再满足于此,一个“有本事带车回家的儿子”才是令人羡慕的。每当有小车开到村口,聚在这里聊天的老人们都会停下来,目不转睛地盯着,想看清楚是谁家的孩子。现在,买车的人越来越多,村里人又开始悄悄比较各家汽车的好坏,他们大多认不全那些复杂的汽车标志,但对于每辆车的价钱,却总能记得清清楚楚。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每当有人回来,村口的那片空地就成了一个舞台。前几次父亲开车回来的时候,爷爷奶奶就是在这里,面对众人交织的目光,笑呵呵地从人堆里站起来,坐上儿子的小汽车,回到100米外的家里。

  甚至有一次,爷爷还像电视里的领导人那样,把胳膊从车窗里伸出去,冲着刚刚还在一起聊天的人们挥了挥手。

  不过这一回,我们回来得晚了,天气也太冷,原本热闹的村口空荡荡的没有一个人,只有那个供人们等公交车的小亭子孤零零地立在一片积雪里。接爷爷奶奶上车的计划落了空,父亲只好默默地把车开到了爷爷奶奶的院子门口,想了想,又用力地按了按喇叭。

  他们回不来,外面生意太忙

  爷爷奶奶一共有4个儿子、1个女儿,如今又有了1个孙子、3个孙女和1个外孙女。其中,包括父亲在内的3个儿子,工作都在很远的地方,只有小儿子和女儿——也就是我的小叔和姑姑生活在村子山下的市区里。

  按照家里的规矩,姑姑过年必须要回到婆婆家里,而4个儿子,最近十几年也几乎从没有一起回过家。今年的春节,真正回到家里的,也只有我父亲和小叔两个儿子。

  当然,这一切比我在河南经历的过年还是要热闹多了。我和父亲、小叔在寒风里缩手缩脚地贴好了春联和门神,母亲和婶婶身为家里的媳妇也和奶奶一起麻利地备好了晚饭。作为一家之主的爷爷,则点好了几个炉子,让家里的窑洞开始透出了点暖和气儿。

  如同黄土高原上其他的村落一样,老家的住宅并不是房屋,而是三间拱形的窑洞。它们由砖块垒成,上面又覆上了厚厚的黄土,保温隔热,村里人常夸口说它“比空调还舒服”。至于睡觉的床,则是中间挖空的火炕,冬天烧起来,整个被窝都被烘得暖洋洋,再寒冷的天气也能让人睡出一身大汗。

  于是,在这个窑洞里,我们吃了这一年的团圆饭。爷爷还专门为此找出存了一年舍不得喝的白酒。不过,在这场8个人的团圆饭中,晚辈们不断举杯,爷爷却几乎没说一句话。

  有理由相信,这样的场景并不会让爷爷觉得满足。12年前的春节,全家4个儿子都回家过年,因为人太多,大家挤得连饭桌都坐不下了。我还记得,那一年的团圆饭,爷爷笑得咧开了嘴,举着手里的酒杯,对着桌上的晚辈说:“今年的团圆饭很热闹,我希望明年能继续保持。”

  可惜,在那之后,全家人又回到了不同的城市,过上了自己的小日子,团圆饭也再没有那么热闹过。

  事实上,冷清的变化弥漫在这个新年的很多场景里,连除夕夜里照例的祭祖仪式也不例外。

  故乡的祭祖仪式并不复杂,在父亲的爷爷居住过的窑洞里,全族男人面对先人的遗像烧纸、磕头。2000年除夕的时候,我跟着父亲参加过一次,那时,整间窑洞跪满了黑压压的人,我只能远远地站在门外。而这一回,只有不到10个人稀稀拉拉地跪在那里。

  “他们回不来了,外面生意太忙。”一位亲戚这样解释他儿子的缺席。

  回到老家的族人在炭盆里一点一点烧着纸钱,旁边的电视里,春晚的小品还在不断引发观众的大笑和掌声。

  “磕头了!”小爷爷的一声令下,跪着的人们匆匆磕下头去。在他们面前,一些没有燃尽的纸钱灰带着火星,飘飘扬扬地飞上了屋顶。

  村里已经很久没有唱过秦腔了

  除夕的守岁结束后,初一的早上,我是被村里此起彼伏的鞭炮声震醒的。那大概是村里最有年味的时刻。不过,这些噼噼啪啪和硝烟并没有改变爷爷的作息,他依然像往常一样,按时起床,坐在炕头的椅子上,拧开了桌上收音机的开关。

  打从我有记忆的时候起,爷爷那个银灰色的收音机始终被固定在同一个频道,每天早上只要一拧开关,就会有秦腔依依呀呀的唱词流淌出来。

  “这些词儿唱的到底是什么啊?”我问爷爷。

  爷爷一时被问住了。他侧过头,听了一会儿才告诉我,那仿佛是《杨家将》里的一个唱段。大多数时候,他并没有认真在听这些旋律,那些模糊热闹的唱腔,仅仅是爷爷每天早晨的生活里,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背景。

  爷爷是个地道的秦腔票友。从前村里排样板戏,他唱过《红灯记》里的李玉和,也唱过《沙家浜》里的郭建光。十几年前的暑假,我曾在村口的一场表演中,看到爷爷伴着板胡的旋律和板鼓的节奏,唱了一段慷慨激昂的段落。当时,全段的唱词我一点都没听懂,唯一留下印象的,就是爷爷为了完成秦腔里高亢的唱腔,整张脸都涨得通红。

  可是,对于年轻人而言,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秦腔已经显得有些无趣。

  爷爷已经很久没有机会重新吼上两嗓子秦腔了。在生产队解散之后,很少再有人组织排练样板戏,唱戏的人们也很难再聚到一起。如今,村里的人甚至说不清楚,那些用来伴奏的乐器到底被丢在了哪儿——反正,几乎没有人再去张罗这些。

  过年的几天里,村里唯一的庆祝活动是打鼓。村口支起一面大鼓,又备下一面锣、4面钹,6个人聚在一起就能叮叮咣咣敲上5分钟。这些欢快的节奏原本该配上更多的项目,如今却只有几个老人聚在一起自娱自乐。

  “老了,没力气了。”爷爷敲完一轮之后,挥一挥发酸的胳膊,和一起敲打的几位老人自嘲地笑了起来。

  年轻人是不会参与这些活动的。就在去年,因为一位亲戚的过世,家里人请来了戏班子,又唱起了久违的秦腔。可台下的观众再没有表现出过去的热情。等到戏曲结束的时候,台下只剩下寥寥几位老人,至于年轻人和小孩子,早就耐不住性子散去了。

  流行歌曲才是他们真正感兴趣的音乐。就在爷爷打开收音机,固执地听着秦腔的时候,隔壁院子里的孩子们也跟着家里的VCD唱起了卡拉OK。那些并不时新的歌曲音量充沛,轻易就把爷爷收音机里咿咿呀呀的秦腔盖了过去。

  总而言之,农民靠种地是挣不来钱的

  除了春节的几天,大部分时间,爷爷奶奶都是独自生活在这个村子里。

  爷爷和他的兄弟们曾经在解放初的时候,在山下的煤矿里做过矿工,他的大哥就是在一次矿难中去世的。后来,人民公社成立,爷爷也回到了村里,老老实实地又过上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

  上世纪80年代土地承包之后,家里分到了几亩地。之后,几个孩子一一考学、转成城市户口,家里只剩下两块共计3亩的土地。

  平常的日子里,爷爷奶奶两个人在地里耕作,种些庄稼。农忙的时候,他们还会打电话,把距离最近的小叔叫回家里,让他帮着干些农活儿。

  不过,对于早早进城当上干部的小叔,这些工作实在过于繁重了。

  更何况,种地根本没给爷爷奶奶带来什么收入。黄土高原上气候不好,土地大多广种薄收,一年辛苦劳作下来,只有一两千斤麦子的收成,最多也就能挣到1000多元——几乎抵不上化肥的花销。

  90年代,村里流行起种经济作物,爷爷奶奶也犹犹豫豫地转变观念,跟随潮流,在其中一块地里种上100多棵“据说很赚钱”的苹果树。

  然而在经过了5年的育苗、扦插等复杂的培育之后,好容易长出的苹果并没有给家里带来想象中的收入。事实上,最开始的那几年,爷爷奶奶卖苹果的收入跟种地的收入相比,并没有什么变化。

  唯一让他们感到些许安慰的是,从种庄稼改为种树之后,国家每年多给了几十元“退耕还林”的补贴。

  “总而言之,农民靠种地是挣不来钱的。”回忆起那些年,爷爷叹着气总结说。

  最近两年,在村里的一次重新分配之后,爷爷又得到一片不大不小的土地。那儿离家足足有5公里,而且土壤贫瘠,几乎种不了什么庄稼。一番精打细算之后,爷爷决定在那里种上些花椒树:不用常常照顾,还能收获些上好的花椒,而且,这些布满了刺的、干巴巴的枝条,还能像苹果树一样,换来国家“退耕还林”的补贴。

  但日常的照料和收获时的采摘还是少不了的。每到那个时候,爷爷就需要大清早出门,走上来回10公里的山路,干上一天的农活儿,直到天黑才能回到家里。

  土地就是老人们最重要的财产,可年轻人却不愿意再以种地为生

  因为觉得太过辛苦,小叔坚决不同意爷爷去耕种那片新分来的地,他希望让那些花椒树在那片遥远的土地上自生自灭。对此,爷爷奶奶并没有表示抗议——事实上,他们是顾不上抗议。更大的变故发生了,小叔已经“先斩后奏”,把家里的那片麦地悄悄送给了另外一户亲戚。

  小叔自然是有自己的理由的。“每天走那么远的路去种地,又辛苦又挣不来钱。万一把身体累坏了可怎么办啊?”小叔不止一次对爷爷奶奶说。

  爷爷奶奶的两块地离家里不远,但过去的路却并不好走,赶上下雨天,没走几步,鞋上就会沾满沉沉的一脚泥。更何况,在几个子女看来,大家每年寄回家的生活费已经远远超过了种地的收入,反倒是老人种地的来回奔波总让大家觉得担心。

  “送出去也好。”连我听到消息时也是松了口气的感觉。

  可爷爷奶奶并不领情,儿子“先斩后奏”的行为把他们气坏了。尽管村里的年轻人早就发现,在田里辛苦耕种一年所换来的收入,还赶不上在省城里当一个月的小工,可对于两位大半辈子都在种地的老人而言,土地仍然是自己最重要的财产。

  因此,每当想起自己一份“重要的财产”被白白送了人,奶奶都会恨恨地抱怨一句“败家子”,尤其是在她需要花钱买面的时候。

  在那之前,爷爷奶奶家里吃的面粉都是自己地里的麦子打出来的,看起来有点发黄,却因为“没有添加剂”,深受几位在外地工作的子女的喜爱。而现在,家里不仅没了自产的“绿色食品”,还需要花钱去买那些“来历不明”的面粉,这让奶奶每次想起来都会气愤不已。

  离爷爷奶奶最近的小叔最常接收到这些抱怨。因此,每次回到老家,他都会检查家里的面缸,在发现快吃完的时候迅速买回面粉把它补满,让两位老人尽量忘记自己那块已经送人的地。

  “我真的是不容易啊!”有一次,喝醉了酒的小叔在电话里对我抱怨。

  唯一留下的那片苹果园依旧是他最大的负担。每年秋天,他和同样在附近城里工作的姑姑都会被爷爷奶奶叫回家,弓着腰,从低矮的苹果树上把满园成熟的苹果一个一个摘下来,堆在纸箱里。

  有一次,姑姑在电话里告诉我,一天的时间,她和我小叔摘了4000多斤苹果,足足堆满了家里的整个院子。

  “我现在看见苹果就想吐!”姑姑说。

  那些摘下来的苹果,大多都直接交给了前来收购的果汁、果醋厂。10年前,红富士苹果在北京的市场上两元一斤,可家里收获的苹果,每斤的收购价从没超过两角钱。

  可以想象,小叔和姑姑发现自己腰酸背痛的结果只换来了七八百元,是一种多么郁闷的心情——这还是没有扣除肥料、农药等成本的毛收入。

  有一年,小叔干脆想了个新办法。他自己花钱包了辆车,请同事们来家里“体验农家采摘”,最后请大家吃一顿饭作为答谢。结束后一算账,单是包车和请大家吃饭的费用,就超过了1000元,两位老人在果园里一年的劳作,就算是白干了。

  “败家子!”听到账目的奶奶忍不住又愤愤地抱怨起来。

  大年初二的那天,我踩着积雪覆盖的泥巴,深一脚浅一脚地来到了苹果园里。这是爷爷奶奶最后一片用心耕种的土地,近百棵枝枝杈杈的果树光秃秃地立在雪地里,等待着来年新的开花结果。


来源: 中国青年报-冰点特稿 | 来源日期:2012年2月8日
50#
 楼主| 发表于 2012-2-14 12:31:09 | 只看该作者
中国年味变迁:从“吃”字当头到“乐活”过年


时间:2012-01-27        来源:新华网        作者:陈晨






  从“吃”字当头到“乐活”过年——体味中国年味变迁
  “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古老中国的浓浓年味,总是离不开一个“吃”字,三十晚上的一顿团圆饭,是国人内心最深的温暖,无数人为此不辞辛苦,千里归家。
  而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选择用旅游、观影、读书、健身等快乐方式度过新年。从“吃”到“乐”,一字之差,体现出中国“年味”的变迁,也折射出走向小康的国人更加闲适、从容的心态。
  告别吃吃喝喝“乐”字当头过年
  在经历了年复一年吃吃喝喝的春节后,西安白领张甲决心做出一番改变。这个春节,他选择和新婚不久的妻子远赴海南旅游,小两口将在南国的椰岛海风中辞旧迎新。
  “每年过年,差不多都是和亲朋好友间的各种聚餐,一个春节下来人要胖一圈,一年的健身效果都白费了。”除夕前夜,准备出发的张甲兴奋地说。他准备在三亚好好享受一番沙滩海水的乐趣。“现在生活好了,整天窝在家里吃吃喝喝,实在没什么意思。”
  曾几何时,古老农业中国的传统节日似乎总是和食物有着不解之缘。春节吃饺子,元宵节吃汤圆,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78岁的陕西省泾阳县老人谢宝元回忆说,小时候,孩子们最期盼过年,除了能放鞭炮、收压岁钱,最重要的,还是因为“能饱饱地吃一顿白面。”
  如今,中国人已经不再简单地把过年和“吃”等同在一起,尽管各大酒店的年夜饭预订依旧火爆,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旅游、购物、读书、健身、看电影等方式,“乐”字当头,喜迎新春。
  在上海一家银行工作的职员黄可说,春节期间准备和家人一起去看新上映的喜剧《饭局也疯狂》。“春节吃的那些东西,每年都差不多,平时也都能吃到,合家团圆不一定非要窝在家里,一家人看个电影,乐呵乐呵,也不错。”
  春节期间,也有不少人选择“钻”进书店,利用假期读书“充电”。正月初一中午,在西安图书大厦,记者看到,虽然读者比平日稀少,但仍有不少孩子在家长的带领下在此读书。市民李婷带着3岁的儿子正在选购一本画册,“平时没有时间,利用假期给孩子买几本书,比压岁钱对他更有用。”李婷说。
  旅游、上网、观影 国人新春忙不迭
  大年初一一大早,陕西省三原县大村王村85岁的老人鹿奉信正在和老伴一起收拾行装,儿孙们准备接他们到西安去逛庙会。在电话里,老人掩饰不住高兴之情,“孩子们说要带我去看城墙上的灯会,再去泡泡温泉,这可比光吃点好的、穿点好的有意思多了。”鹿奉信告诉记者,明年春节,儿孙们还准备给他报一个“夕阳红旅行团”,让老两口一起到广州过年。
  亲人团聚在家不远游,是中国人流传千年的守岁方式,如今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记者采访了解到,各地旅行社的春节旅游团队都安排得满满的,国内游以“一南一北”最为火爆,哈尔滨、广州、海南等地游客众多。
  此外,各地出境游报名人数也显著增长。业内人士指出,人们关于过节方式观念的变迁,是出境游火爆的主要原因之一。
  已经从事了14年出境游的西安海外旅游有限公司出境部经理杨波对此深有感触。他介绍说,前些年春节出境游的人并不多,且多以港澳、东南亚等国际短线为主,这几年,选择中东、欧美、海岛游的游客越来越多。早在1月中旬,今年“春节黄金周”的出境游团队已经报满,春节期间,公司将发送50多个出境游团队,游客总计达500多人。“今年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家庭团队明显增多,许多家庭举家出游,选择普吉岛、巴厘岛等海岛目的地。”
  在网络上,年轻人也掀起了一波波“乐活”高潮。除夕当晚,央视春晚成为网络微博、贴吧、论坛上的话题焦点,边看春晚边织“围脖”,和天南海北的网友一起交流看春晚的感受,成为今年除夕的一大时尚。春晚还没结束,许多手机段子、网络流行语就已经应运而生。
  一些门户网站推出了“今年春节怎么过”的专题,温馨亲子游、滑雪度新春、登高祈福游、温泉休闲游等过节方式,也受到诸多网民的追捧。
  专家:“乐”文化体现国人生活品质提升 要“乐”也要健康
  面对越来越丰富的过年方式,专家表示,告别单纯的“吃”文化,体现出中国人生活水平的提高,更折射出国人闲适、从容的社会心态。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石英表示,过去中国人过年节以吃为主,主要还是基于农业社会的传统,和对平时“缺吃少穿”的“补偿”。现在过年的方式更加多样化,体现出经济发展基础上,人们对文化生活的愈发重视。
  华南师范大学理论部教授谈方认为,从“吃”到“乐”,一字之差,体现出人们从对“衣食住行”物质生活的简单追求,逐步转变为对精神层面更高品质生活的追求,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他认为,随着人们对文化生活需求的提升,过年的方式也会越来越多样和丰富。
  谈方同时认为,“乐”要乐得健康,“有些人过年就是打牌、赌博,一些旅游景点喧闹过后一片狼藉,虽然也是‘乐’,但这种‘乐’的方式并不可取。”谈方表示,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应当注意到人们过年方式这种积极的变化,努力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提供更加丰富的文化产品,让人们有更多的选择,在“乐”的同时,加强对全社会美好生活的认同。
  专家表示,从“吃”到“乐”,也要把握好“度”的问题,不可因为过度游乐伤身,应兼顾好身体、工作和快乐的关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6 19:32 , Processed in 0.08234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