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2龙年贺卡---送给本站注册会员!!

[复制链接]
31#
 楼主| 发表于 2012-1-24 13:33:59 | 只看该作者
32#
 楼主| 发表于 2012-1-24 16:02:40 | 只看该作者
33#
 楼主| 发表于 2012-1-25 10:35:27 | 只看该作者
中华龙 民族文化泛出的福泽
金龙献瑞(剪纸) 辽宁东港一中退休教师 郑树梁
  “中华龙”是多元组合,呈现着中华文化的福泽及其包容、和谐、飞腾、创造的精神指向。
  ■王建堂
  龙为中华文明第一文化符号,也是民族凝聚力的中轴;其生成、定格,体现了中华文化地负海涵的包容性。
  云龙 云兴而雨至
  《周易》常以龙为喻象,如“震为龙”、“云从龙”、“时乘六龙”等。《左传》中说,“龙,水物也”,《吕氏春秋》两提“以龙致雨”。天一生水,水是生命之源。人们对水的渴望,萌生了对云龙的崇拜:龙行云,云施雨;云雨兴,五谷丰。
  云龙即自然现象云中闪电。《说文》中说:“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从肉,飞之形。”如此形训,显然具有鲜明的云电指向:飞腾而上、变幻莫测、春登秋潜。《春秋元命包》中说:“龙之言萌也,阴中之阳,故言龙,举而云兴。”阴中之阳,即指云中萌生、包裹的闪电,电闪而云兴,云兴而雨至。《愿学集》中说:“龙者隆也,若隐若约,或见或伏,突然而一脉贯通。”古人拟雷声而名之为“龙”。
  无论形训、声训,龙字都是云中“雷电”的形声模拟。《周易》中有“见群龙无首”之说,俗云“神龙见首不见尾”,因人们只见云龙中、尾部,从没见过其头部,故谓之“神龙”。
  先民视龙为云雨先兆,风雨欲来、电闪雷鸣,格物致知,启发了先民的原创性思维,认定云中雷电即“神龙”,所以繁体“龙”字线条为飞升之状,读音为雷声模拟,故“云电”为先民创造龙这一形象的第一原型。
  蛇龙 至人达士的象征
  十二生肖中“辰龙巳蛇”,蛇为“小龙”。龙生云,蛇吐雾,云雾皆可致雨。水生龙蛇,水盛则龙蛇居,故龙蛇同类。曹操说:“螣蛇乘雾,终为土灰。”慎子说:“飞龙乘云,螣蛇游雾;螣蛇,龙类也。”螣蛇无足而飞,一名神蛇,亦曰灵蛇。灵蛇弃鳞,神龙解角,以喻至人达士超拔、委蜕于万物之上。因蛇为小龙,且同居水而兴雾施雨,物以类聚,故“龙蛇”同称。《周易》说:“龙蛇之蛰,以存身也。”另据《本草纲目》,螣蛇又叫鳞蛇,“巨蟒也,长丈余,有四足,有黄鳞黑鳞二色,能食麋鹿,春冬居山,夏秋居水”。
  中华始祖伏羲呈龙瑞,以龙纪官,是为中华龙的“龙头”。在汉画像石中,伏羲、女娲蛇身人面,蛇身即龙身。龙为多元符号组合,龙身九似,而项似蛇。古人云,龙蛇,君子之类也。汉高祖刘邦斩白蛇而起,一老妪哭曰,此白帝子为赤帝子过而杀也。显然,此处白蛇、赤蛇皆为龙种。
  古代蛇类繁多,尤其巨蟒类,具备条形、鳞甲、头角、吐雾、飞游等不少龙的特征,古人就想象为龙即蛇变蜕,蛇即龙前身,龙蛇同类,皆为神物。故蛇为先民创造龙这一形象的第二原型。
  蛟龙 二月二龙抬头
  蛟龙即鳄鱼类。《说文》中说:“蛟,龙之属也。池鱼满三千六百,蛟来为之长。”龙乃水物,蛟亦然;龙为鳞虫之长,蛟也披鳞;龙可致雨,蛟能吐雾,古人称之为“鼍龙”。《本草纲目》中说:“鼍形如龙,声甚可畏,长一二丈,能吐气成云致雨,今江湖极多;背尾俱有鳞甲,性能横飞,其声如鼓,夜鸣应更,俚人听以占雨。”
  蛟龙形体条状,有鳞甲,可横飞,可占雨。据说扬子鳄6月交配,雄鳄通过叫声吸引雌鳄,而6月正是雨季开始,于是扬子鳄的响亮叫声成为呼风唤雨的先兆。扬子鳄所居洞穴距地面2米至3米,又激发了龙王和水底龙宫的神奇想象。至今南方仍呼之为土龙、猪婆龙。扬子鳄随气候变化,初冬即冬眠,仲春解冻时,始外出活动,据此先民演绎出“二月二,龙抬头”的风俗。龙列入十二生肖也很自然,夏商以前所指的龙就旁及鳄类。鳄是古代寻常动物之一,埃及与希腊十二生肖中也都有鳄。鳄鱼类为先民创造龙这一形象的第三原型。
  鱼龙 小鲤鱼跳龙门的畅想
  “鲤鱼跳龙门”是人们熟知的典故。《三秦记》曰:“龙门之下,每岁季春,有黄鲤鱼自海及诸川争来赴之,一岁中登龙门者不过七十二。初登龙门即有云雨随之,天火自后烧其尾,乃化为龙矣。”鱼龙是鱼与龙的联姻,有鳞甲,会腾跳,呈条形,能神变。鱼类与龙性相近的除鲤鱼外,还有鳝鱼、鲟鱼等。
  古人将鱼化石也看作鱼龙。《尔雅翼》中说:“陇西有地名鱼龙,出石鱼,掘地取石,破而得之,多鳅及鲋。如以漆描画,鳞鬛逼真,烧之尚作鱼腥。鱼龙……遇岸颓塞、久而土凝为石,故中有鱼形耶。”龙鳞似鱼。据传,龙鳞八十一,具九九之数,阳之极也,故为辰而司水(十二生肖辰龙,辰为水星,故司水)。鲤鳞三十六,具六六之数,阴之极也,故变阳而化龙。还有山溪中的鲵鱼,四脚,长尾,能上树,声如小儿啼,又名娃娃鱼。鲵鱼水陆两栖,且能飞升爬树,具有龙上天入地入水的神奇本领,是虬龙的原型。甘肃天水人面鲵鱼彩陶瓶,人称“中华第一龙”。故鲤鱼、鳝鱼、鲟鱼、鲵鱼,为先民创造龙这一形象的第四原型。
  石龙 “龙蜕骨”的产物
  石龙指恐龙化石,即龙骨。《本草纲目》中说:“龙得天地纯阳之气以生,藏时多,见时少,其性至动而能静,故其骨最黏涩,能收敛正气。”龙骨是古代名贵中药材,止血效果尤佳。《述异记》记载,古代云南晋宁有龙葬洲,相传龙曾蜕骨于此,故其山岗峡谷都潜埋有龙骨,多在土中,齿角尾足清晰可见;大的数十丈,小的一二尺,骨架完整,俨然龙形。恐龙化石因其形体呈长条,弯曲,头留弯角,嘴含牙齿,古人认为是“龙蜕骨”的产物。蝉蜕壳、蛇蜕皮,龙蜕骨,物理皆然。
  《梦溪笔谈》记载,治平年间,泽州人挖井挖出一物,蜿蜒如龙蛇,初不敢触摸,见其不动,试着触摸,才知是石头。村民无知,随手就敲断了。当时程颢为晋城县令,求得一段,鳞甲皆如生物,大概为蛇蜃所化,如石蟹之类。恐龙化石,古时发现的地方很多,古人深信为龙蜕骨。故石龙成为先民创造龙这一形象的第五原型。
  火龙 陨石划空之象
  火龙多指陨石划空的自然现象。《新唐书·五行志》记载:“贞观年间,汾州青龙见,吐物在空中,光明如火,堕地地陷,掘之得玄金,广尺,长七寸。”掘起的“玄金”,即流星燃烧未尽的陨石。
  流星划空是“火龙”,击中地表的火球状雷电是“火龙”,地下煤气冲井而出、冲天燃烧亦为火龙。故陨石、雷辟、地火是先民创造龙这一形象的第六原型。
  “中华龙”还蕴含有龙马、龙卷风、烛龙、猪龙、蜥蜴龙、虹霓龙等元素,多元组合,呈现着中华文化的福泽及其包容、和谐、飞腾、创造的精神指向。
  (作者单位:山西长治学院中文系)

  
34#
 楼主| 发表于 2012-1-26 12:29:19 | 只看该作者
35#
 楼主| 发表于 2012-1-27 15:22:14 | 只看该作者
龙文化与语文教学
   



壬辰年到了,也就是龙年到了。在十二生肖中,只有龙这一生肖是源自传说。“龙”字在甲骨文中就有,从辛字头,从蟠曲之体,为会意兼象形之字。“辛”字像古文形体棘刺之形,本义为“铁腕手段”,引申义为“威权”。龙是中国人心目中特有的一种神物,龙已成为中国文化的凝聚和积淀,龙的形象是一种符号、一种意绪、一种血肉相连的情感,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传说在帝舜的时候,董父因驯养龙很好,被赐了一个氏族名叫“豢龙氏”。夏代也有驯养龙的人叫刘累,被赐了一个氏族名叫“御龙氏”。从这些传说看,至少在尧舜禹时期,人们跟龙就有关系。世界上虽然并没有龙,然而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中国龙。无论身处何方,一句“龙的传人”,会让每一个中国人心生自豪;一句“龙的子孙”,会让所有的中国人倍感亲切
在先秦的文献中已有关于龙的记载,比如在《左传》当中谈到,鲁昭公29年有龙出现在晋国的城郊外。西汉董仲舒所撰的《春秋繁露》中,记有民间祈求龙降雨以保丰收的祀龙降雨活动,而在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出土的著名帛画上,也有龙的形象。这表明在西汉时期,龙已经是社会生活中流传相当广泛的一种文化意识了。关于龙的来源,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起,一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中以蛇说为最早和最流行。许慎《说文解字》中,就有龙为鳞虫之长的说法。著名学者闻一多认为,“所谓龙者,只是一种大蛇,这大蛇的名字就叫做‘龙’,后来有一个以这种大蛇为图腾的团族,兼并、吸收了许多别的形形色色的图腾团族,大蛇这才接受了兽类的脚、马的头、鬣的尾、鹿的角、狗的爪、鱼的鳞和须……于是便成为我们现在所知道的龙了。”
  除了动物起源论外,还有人另辟蹊径,别出心裁地提出了“雷电说”。王充在《论衡》中分析说:“雷龙同类,感气相致”;“龙闻雷声而起,起而云至,云至而龙乘之”。而《山海经》里出现的雷神,正好是一副龙的形象。
  最早将龙与炎帝、黄帝联系起来大约是在汉代。而把龙和帝王联系起来,进而成为帝王的象征,也是从汉代开始并有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这与司马迁有关。据《史记》记载,秦始皇被称为“相龙”。虽然相龙究竟指什么,史家说法不一,但秦始皇与龙神拉上关系是无疑的。最富有传奇色彩的是《高祖本纪》中所说:
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父曰太公,母曰刘媪。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於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  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廷中吏无所不狎侮,好酒及色。常从王媪、武负贳酒,醉卧,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高祖每酤留饮,酒雠数倍。及见怪,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
刘邦的母亲(刘媪)在大水域边上休息时,突然下了雷雨。刘邦的父亲出来找刘媪,看到一条蛟龙盘在刘邦母亲的身上。后来刘邦的母亲就怀上了刘邦。刘邦出身寒微,比不上六国诸侯王后裔的身份高贵。为了抬高自己树立权威,刘邦及其亲信便编造了这一荒诞的故事,把自己说成是龙之子,以使人们像尊崇龙一样尊崇他、畏惧他。可见在汉代,龙与皇帝就有了某种联系。
 但把龙和皇权联系起来,可能是从唐代开始的。在唐玄宗的时候有一个“千秋节”,当时有一种铜镜叫盘龙镜,上有一条龙,还有铭文“千秋”,这种铜镜的用途是在千秋节的时候由皇帝颁赐给一些有功的人,或者是由下面的人敬奉给皇帝。这个盘龙镜当时叫做“天子敬”,从这个角度讲,龙就和皇权联系起来了。而真正把龙作为皇帝象征,还从明代开始。皇帝穿龙袍,这个规则就是从明朝制定的。龙成了皇帝的化身和权威的象征以后,它在很多地方就成了皇帝的专属品。比如皇帝即位称为“龙飞”,皇帝的身体叫“龙体”,脸叫“龙颜”,穿的衣服叫“龙袍”,坐的椅子叫“龙椅”,睡的床叫“龙床”,就连皇帝的子孙也叫“龙子龙孙”。
  佛教传入中国,对中国龙文化影响很大。佛教中的龙王、龙珠、龙宫信仰及其传说与中国本土龙文化融合,使中国龙文化更为丰富多彩。在佛经中,有一个名叫“那迦”的神兽,这种神兽长身无足,在水中称王。佛教中的那迦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龙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在佛经转译为中文时,那迦顺理成章地被译为龙。在佛教中,龙是护法八部神祇中的第二位,神通广大,被称为“龙王”。据佛经记载,龙王在居住的海中有庄严华美的宫殿,佛曾到海底龙宫中宣讲佛法,这些内容对后来中国龙王传说的形成都产生了很大影响。关于龙王的神力,佛经中的记载与中国的传说有许多相似之处,比如都有降雨功能。中国民间盛行的求雨祈龙王风俗,是与佛教说法有关的。中国道教善于改造吸收各种神灵信仰并纳入自己的体系之中。隋唐之后佛教信仰传入中国,道教就借鉴参照佛教,引进龙王并加以改造,创造出自己的龙王系列,形成了自己的龙王信仰,名目繁多超过了佛教,达数百位之多,其中最著名的当然是四海龙王——东海龙王敖广、南海龙王敖闰、西海龙王敖钦、北海龙王敖顺。道教中龙王的职责主要是兴云布雨,据说,在百姓遇到炎旱之时,天帝就派各位龙王前去布云施雨。发展到后来,凡是有水之处,无论江河湖海、渊潭池井,莫不驻有龙王,而龙王庙也随之遍地而起。
  龙文化,在中国民间有深厚的积淀,数不清的民风民俗及节日与龙有关。在中国龙文化中,龙不仅被视为一种通天的神兽,而且还被视为一种吉祥瑞兽。在古人看来,龙既然能沟通天地,当然也能代表天或神,给人庇佑。所以人们很自然地把龙当做昭示吉祥幸福的瑞兆。古代统治者甚至还把龙的出现当做国泰民安的象征。五月初五的端午节,更有龙舟竞渡的盛大民间娱乐活动。人们相信,通过声势浩大的龙舟竞赛,能使天上水中的神龙心神感应而大娱大悦,从而焕发神性恪尽神职,保佑一方风调雨顺,四季平安。沈从文《边城》的主要故事情节就是围绕端午龙舟展开的。舞龙,是中国民间一项十分重要的文化活动。舞龙最初是作为祭祀祖先、祈求降雨的一种仪式,后来发展成为一种文娱活动。  
  在民间,很久就流传着龙生九子的说法,但是九子为何物并没有确切的记载。囚牛:性喜音乐,旧时多刻于胡琴头上。睚眦:平生好杀,喜血腥之气。常被雕饰在刀柄剑鞘上。嘲风:喜好冒险,常用其形状在殿角上作为装饰,具有威慑妖魔、清除灾祸的含义。蒲牢:喜欢吼叫,人们常把它安在钟上。狻猊:形如狮,喜欢蹲坐。佛祖见它有耐心,便收在胯下当了坐骑。赑屃(bìxì):似龟,好负重。各地的宫殿、祠堂、陵墓中均可见到其背负石碑的样子。狴犴(bì'àn):平生好讼,其形似虎,往往刻于狱门之上。负屃(fùxì):平生好文,常盘绕在石碑碑文头顶。螭吻(chīwěn):喜欢东张西望,经常被安排在建筑物的屋脊上,作建筑物上的吻兽。
在先民的心目中,龙既然是神物,当然也就在观念上将龙同祥瑞联系到一起了。人们用龙比喻美好的事与物,龙的形象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各种艺术作品中,在语言文字中,在各类物品上,都不乏龙的形象,龙的影响延伸到中国文化的多个领域,深深融入中国人的生活之中。
    语文教学离不开龙文化,龙文化是极为重要的语文教学资源。如成语中就有很多含“龙”的成语,如龙飞凤舞、游云惊龙、龙马精神、龙盘虎踞、龙腾虎跃、龙章凤姿、乘龙快婿、生龙活虎、笔走龙蛇、叶公好龙、鱼龙混杂、画龙点睛等,诗词中的龙意象就更多了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等名篇中都有,词牌名中的《水龙吟》也很有名,苏轼、辛弃疾等都有名篇佳构,楹联文化中“龙”更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兔年、龙年、蛇年中的春联含“龙”的极多,歌词中含“龙”的内容也很多,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只要略知一二中国文化的人,就一定对中国龙有所知晓,记得我在美国中学考察时,就看到美国学生所画的很多中国龙。龙文化所代表的人文内涵极为丰富,语文教材中并不缺乏龙文化,如小学教材中就选了《龙的传人》龙之所以备受中国人崇敬,是因为在中国人的心目中,龙是出类拔萃、变幻万千、无所不能的。“龙的子孙”、“龙的传人”等称谓,常令每一个中国人激动、奋发、自豪。


在开发语文校本课程时应高度重视“龙文化”资源的利用,因为龙文化是有深厚积淀的文化,也是相对成熟的文化,而且对学生的精神成长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如聚焦于民俗中的龙文化、诗歌中的龙文化、绘画中的龙文化、传说中的龙文化、山水名胜中的龙文化等,不仅能使语文教师本身加深对“龙文化”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而且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在塑造学生健康性格,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增强民族精神凝聚力等方面都会起到积极的助推作用。

中华民族有着极强的凝聚力与团结统一的优良传统。在历史的长河中,世界上有不少民族消亡了,其中不乏有为人类作过杰出贡献的民族。而中华民族数千年来,虽然经历了和自然及敌人的严酷斗争而不解体,并日益繁荣,就是因为她有一个光辉的整体形象,有一个团结奋进的精神纽带,龙起着维系和向心的作用。龙文化已成为东方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人类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
我国自帝舜时代就开始使用天干十个符号和地支十二个符号相配合的“干支纪年法”。 以动物纪年的方法最初起源于我国古代西、北部从事游牧的少数民族中。龙代表刚猛,力量,热心,成功,胆量,健康,多情等。在这辞别玉兔、喜迎金龙的时候,了解龙文化会为语文教学增加许多更具民族情结的文化元素,为语文教师的课程开发和教学实践带来更多的神奇色彩和诗性魅力。
36#
发表于 2012-1-28 19:11:0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37#
发表于 2012-1-28 19:12:18 | 只看该作者
初六拜晚年啦!
家顺、在外顺、心顺、意顺、事业顺、前程顺、一顺百顺、天地顺、人情顺、风调雨顺、现在顺、将来顺、永远顺、一帆风顺。
寒梅在此恭祝朋友们身体健康!新年快乐!阖家幸福!
38#
 楼主| 发表于 2012-1-28 19:34:38 | 只看该作者
39#
 楼主| 发表于 2012-1-31 11:53:5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40#
 楼主| 发表于 2012-2-5 19:39:40 | 只看该作者
“放下”的魅力
    ——2012年的春晚
张颐武

春晚无可争议地是中国人日常生活中最重要、最具象征性的晚会。它所经历的30年的历程,见证了中国电视的发展道路,也是中国改革开放历史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也确实已经成为了除夕夜的“新民俗”。经过了30年的发展变化,春晚今天已经成为了人们的习惯,成为了全球华人所熟悉的文化符号。在今年春晚的现场,我看到三十年前开创春晚形式的黄一鹤导演坐在我的邻桌,面带微笑,从容平静地面对舞台。他的面容并不苍老,但他在现场却见证了三十年春晚的发展,而这也是中国电视史和文化史上的一段关键的历程。他看到自己和当年的同道一起创造的这个形式已经成为今天的模样,会有怎样的感慨呢?我在揣想他的心情的同时,不禁回想起三十年前我还是一个大三学生的时候,全家面对一台12寸的昆仑牌黑白电视机看春晚的情景。我们在王景愚的《吃鸡》的表演中哈哈大笑,含着笑和过去的匮乏时代的记忆告别。那个时刻让我体验到了一种对于未来的朦胧但真切的期望,是我青春的宝贵的回忆。我们的社会从那时到今天已经走了很远。春晚能够持续三十年,其实说明了中国经历了近代以来这么多艰难和苦难。这么多挫折和痛苦,总算这三十年有了平稳安定的发展。当然前面还有许多挑战,但我们的路比过去宽。这也标志着从那时走来的“中国梦”,伴随着中国的崛起和全球化的进程而变得从来没有像今天一样具体可感。
近些年来,伴随着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多样化以及人们越来越见多识广,趣味越来越复杂的现实,春晚一直面临着众口难调挑战,但实际上春晚仍然是中国社会最关注的晚会,它的意义和价值不可替代。这既体现在热心的观看上,也体现在它始终是媒体和网络最为关注的焦点议题的意义上。除夕之前,人们表达对于春晚的期望和要求,除夕过后,人们议论春晚的节目品评春晚的得失。在春节的网络生活和现实的社交生活中,议论春晚已经是人们最具公共性的议题。虽然近年来出现过网络春晚等节目,其他电视台也推出类似的节目,但除夕夜的央视春晚,仍然是中国当下文化中的重要的元素。
今年的春晚是在近年来春晚一直面临相当压力的情况之下,放下了重负,放手一搏,大胆尝试脱离已经相对稳定的模式,在30年的重要关口,开始寻找和探索新的可能性的努力。现在看来,虽然这些寻找和探索仍然有不少可议之处,但已经获得了观众的相当程度的接受。
今年的春晚的创新的关键是理念的变化,这种变化的核心就是“放下”,既放下了多年来的巨大影响力形成的定势,也“放下”了太多的负载。放得下,才能提得起。这种“放下”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回归意识,回归春晚的最初的联欢会的轻松活泼的形态,放下身段并简化主题,力图使晚会凸显欢乐的聚会和家庭团圆的最初的意涵。让主持人用相互调侃的开心和家常的语调串联节目,恢复圆桌聚会的传统方式等就是这种“放下”的最好的体现,而简化一些附加的环节如念贺电等都反而使得晚会本身的更加贴近观众的欣赏心理。而“回家过大年”的平实主题更是显示了回归到春晚的基本面。二是前瞻意识,除夕历来是全家团圆的聚会,春晚历来对于年轻人的趣味并不强化,往往是着眼于家庭中年长一代的要求。而今年的春晚,在保持传统的同时,明显地强化了适应年轻人的趣味和要求的一面,也具有某种时尚风。这是着眼于春晚的未来的明智的选择。这些都显示了春晚更重视个体的感受,更重视家庭中个体的意义,从而试图提升大家的幸福感的努力。这当然既是前瞻也是回归,因为三十年前春晚正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创新之举,而当时的参与者也是年轻而具有活力的,他们也深深地感动了像当年的我一样的年轻人。今年的春晚的形式有诸多新意,如舞台的设计,节目的编排,但这其实还是是回到当年的春晚开始的“原点”,就是找到和自己的观众之间的最直接的互动的方式。以最真切的表现对于中国观众的感情再出发的努力。今天的回归其实正是创新,就是用当年黄一鹤和他的同道的具有想象力的方式找回春晚的魅力。这就是“放下”的力量。
今年春晚最感人的是三十年春晚回顾的段落。这里出现的李谷一、张明敏、韦唯、费翔等人都是春晚的具有象征性的人物,是那些耳熟能详的老歌,这让我们看到了自己走过的路,回想起岁月留下的刻痕,见证了春晚和中国一起成长的历程。这些弥足珍贵的记忆会让我们的前行更有力量。这个段落让春晚具有了某种历史的纵深感,让我们能够在回忆之中获得更丰富的社会认同感。通过这些老歌让我们回想自己走来的路,更加珍惜我们共同一路走来的那种守望相助、互相扶持的感受。
今年的歌舞杂技节目都显示了向年轻人靠拢的努力。李云迪和王力宏的节目所巧妙地连接了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正好体现了联欢的本意,也显示了跨界的特有魅力。这和几年前的“英伦组合”一样具有创意。而《雀之恋》则是杨丽萍舞蹈的再度展现,也赢得了好评。李玉刚的表演美轮美奂,展现了传统艺术和当下意识之间的交汇。这些都让人留下来很深的印象,让近年来一直常处于“伴音伴影”状态的歌舞等节目也呈现了自己的独特亮点。而朱之文“老妈妈”等的表演也延续了近年来春晚让普通人展示自己的努力。刘谦的魔术仍然表现出他的强大的气场,再度证明了他的个人的表现力其实是魔术表演的关键。“放下”使得春晚呈现了新的五彩缤纷的活力。
今年的小品是二十多年来赵本山难得的缺席,而他的缺席使得一度由东北二人转演员支撑半壁江山的春晚小品不再有二人转演员出现。这个变化是相当大的。没有赵本山的春晚,也是一种“放下”的结果,因为观众和剧组可能都难以想象没有赵本山的春晚的形态。现在看来,小品和相声等语言类节目如何寻求新的突破仍然是春晚的难点。今年的小品利用了央视小品大赛中出现的一些创意和演员,如《天网恢恢》等节目都显示了春晚的小品开始向年轻人倾斜的努力,他们的创意和表演都展现了自身的潜力。而相声《小合唱》则体现了“跨界”的魅力,虽然可能铺垫稍嫌冗长,但几位歌唱演员的表演功力和表现力还是赢得了认可。
三十年,我们不能想象没有春晚的除夕,春晚在今年所展现的“放下”的魅力,正说明春晚还会延续他的生命,在三十而立之后还会有继续发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7 02:06 , Processed in 0.07279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