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摄影与绘画

[复制链接]
41#
 楼主| 发表于 2012-1-17 14:13:49 | 只看该作者
TIPS:点测光模式  

  摄影师用点测光的方式拍摄了这幅作品,使亮部的墙面细节得到了很好的表现,而四周的暗部由于曝光不足形成了很浓的阴影。摄影师巧妙地运用这些阴影进行框架式构图,把观看者的注意力集中到了画面的主题上。
  

  和前面一幅作品一样,摄影师用点测光拍摄了这张照片,两道阴影中的倾斜的古老木门,使画面意味深长。
42#
 楼主| 发表于 2012-1-17 14:14:23 | 只看该作者
印象派的疯狂 绘画巨匠的摄影遗产—修拉

来源:中国摄影报

     绘画中,在同面积中色点越多,则说明画面相对更精细; 摄影中,在同面积中像素越高,则说明照片相对更清晰。
  摄影与绘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早在摄影术发明前,绘画巨匠们就已经为我们留下了许多摄影遗产。几百年里,画家们用他们丰富的想象与卓越的技法为摄影术发展做出了贡献。

  修拉——像素点

  修拉(Georges Seurat)是法国新印象画派的创始人,他认为印象派的用色方法不够严格,不免出现不透明的灰色。所以为了充分发挥色调分割的效果,他用不同的色点并列地构成画面,这种画法机械,追求形式。
  自西涅克邀请修拉参加印象派,向他炫耀了纯色的优越性后,他们便在画布上堆起与环境、阳光、颜色的相互作用相符合的小圆点来。为了更好地平衡这些因素,并使它们互相渗透到只有极小的差异程度,他们采用了不在调色板上调色,而用小圆点和纯色色点进行点彩的办法。在一定的距离看上去,这无数的小点便在视网膜上造成所寻求的调色效果。从此以后,同时对比法则、点彩法、纯色和光学调色法便成为修拉艺术的主要成分。

    而修拉作品中的色点,便可以理解为那些在数码摄影中构成一张照片最基本的元素——像素点。


修拉_春季的塞纳河
 春季的塞纳河(局部放大)
修拉_大碗岛的星期日
43#
 楼主| 发表于 2012-1-17 14:15:32 | 只看该作者
欧美看画记(一)——人是艺术的动物,当代美术中的摄影与电影
作者:段炼 来源:世艺网
一、美术馆与当代美术

    当代美术的一大特点,是媒材、语言、式样的多样化。传统的美术概念,仅包括绘画、雕塑和建筑,当代美术的概念,增加了装置、行为、视像等观念的式样,其中摄影与电影,则是近年的热门式样。由于概念和式样的丰富,我想到了“人是艺术的动物”这个题目。用当下文化研究的眼光看,美术是一种文化工具,是人类进行交流的一种审美和观念的视觉语言。过去,语言学家说,人是语言的动物,盖因人类语言是世上万物中最完美的语言。后来卡西尔说得具体些,人是符号的动物,盖因人会使用具有象征功能的抽象符号,并以此作为一种交流手段。不记得有没有谁说过人是艺术的动物,若有,算我作了回海盗,若无,算我篡改了卡西尔。
    “人是艺术的动物”并非博伊斯说的那种人人都是艺术家,万物皆为艺术品。我指的是,艺术家不仅创造艺术品,而且能将非艺术品转化为艺术品。艺术的动物为了艺术而劳作,就象我家门前那些松鼠,一年四季总为食物而忙碌。在北美,让俗物为艺术效力的劳作之一,便是将废弃的旧厂房,改建成工作室、画廊或美术馆。在今日西方,美术馆体制,是当代美术赖以生存的条件,就象十九世纪法国的沙龙体制,是当时学院派和正统美术赖以生存的条件。所以,了解当代美术馆的沿革,有助于我们了解当代美术的存在基础。
    从作品的展览场地和方式上说,1913年的军械库展览,开创了二十世纪前卫艺术的非沙龙化先例。自此,以旧仓库、废厂房为场所的前卫艺术展,在西方大行其道,以至于这样的场所成了前卫艺术的一个符号。一九七七年落成的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更以裸露的管道系统,使军械库的符号特征定型化了。在北美,将废弃的旧厂房,改建成工作室、画廊或美术馆,至今仍是一种时髦的文化方式。
    半个多世纪前的第二次世界大战,让美国大发了军火横财,欧洲人的钱,象滚滚流水一般涌入了美国商人的腰包,欧洲的艺术,也被美国人廉价捞了过来。二战结束后,军火生意衰退,不少工厂倒闭,工人随之失业。在美国最发达的东部地区,你只要乘火车留心观察,不时会看到铁路两旁有破败的工业城镇,大片红砖厂房被废弃,要么门窗洞开、鸟兽出入,要么断垣残壁、杂草丛生。其中最典型者,恐数纽约西郊的纽瓦克和费城东郊的堪顿市。大战结束后的二三十年中,失业工人的孩子们,就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废弃的厂房成了他们吸毒、滥交、械斗的场所,好莱坞的电影渲染过不少这样的场面。不过,自八十年代以来,美国各级政府出了大手笔,重振这些衰败的城镇,一些旧厂房被改建成文化活动场所。麻州的当代美术馆,虽然同倒闭的军工厂的故事略有出入,但却是一个将旧工厂转变为美术馆的成功范例。
    在美国,麻州是一个很小的州,然而是最有文化的州。全美排前三名的大学,就有两所在麻州,哈佛与麻省理工;而全美排前三名的文理学院,也有两所在麻州,安城学院与威廉学院;美国最有名的女子大学,前两所仍在麻州,卫斯理学院与史密斯学院。麻州的波士顿美术馆,是全美最好的公立美术馆之一,而麻州的克拉克美术馆,则是全美最好的私立美术馆之一。我任教的威廉学院,与克拉克美术馆仅一街之隔;我的住处,与麻州当代美术馆隔街相望;在不远处,还有麻州当代艺术家创作中心。
    麻州当代美术馆,由旧厂房改建,共有二十七座建筑,建于一八七二至一九OO年间,距今已逾整整一个世纪。这些建筑,原是一家纺织品印染厂,在其四十多年的经营历史中,是北美最大的印染厂。一九四二年该厂倒闭,同年,厂房卖给了一家生产电容器的公司。二战期间,电容器是一种军需产品,这家电容器厂在生产的高峰年代,曾雇佣了四千余工人,由此可见当年的繁荣。一九八五年,电容器厂迁址,留下一大片空厂房,当地的繁荣就此消失。次年,威廉学院的美术馆要组织一次当代美术作品展,因不少参展作品为大型装置,需要超大空间,美术馆便向市政府租借这片旧厂房。于是,市政府灵机一动,随后向州政府提出计划,要将这片厂房改建为麻州当代美术馆。由于州政府的财政支持,改建计划得以实施。一九九九年,麻州当代美术馆正式向公众开放,曾经凋敝一时的工业区,又再现了往日的繁荣。当然,这是一种不同的繁荣,是后工业时期之当代艺术的文化繁荣。除了有专门空间展出各种式样的作品外,麻州当代美术馆内,还有电影放映厅、表演艺术中心、美术教育及儿童艺术活动中心、数码与媒体艺术工作室,以及电子商务等相关部门。麻州当代美术馆的这种变迁,形象地展示了西方艺术从工业时代的现代主义,向后工业时代的当代美术的转变过程,具有历史的象征意义。这座建筑的历史沿革和人文地理环境,象征地反映了西方当代美术的时代背景和生存条件,即后工业社会里美术的功用、美术馆的策展体制、政府财政援助的重要性。
    眼下当代美术馆里有好些展览,其中几个给人感觉不错。德国大师博伊斯的青铜装置《眩目之光》(Lighting with Stag in Its Glare,1985),颇为震撼人心,让人想到生姜还是老的辣。中国老牌前卫艺术家黄永冰,也在馆内展出了一个大型装置,《龙船》(Dragon Boat,2003)。他根据一件家用小古董龙船,用木板仿制了一条大龙船,作得相当精细,其打磨木面的手艺,显出他当年习画的功夫。

二、当代美术中的摄影
    可是,在麻州当代美术馆的展览中,我更喜欢的,却是三位轻艺术家及其大型摄影系列。第一位是纽约艺术家格里高利•克鲁德逊(Gregory Crewdson),他将布景排演和快照抓拍结合起来,探讨不同情境之间的互动、探讨从一个情境向另一个情境的转换过渡、探讨自然与非自然、现实与超现实之间的关系。
    他参展的第一组作品,是黑白摄影《盘旋》系列(Hover Series,1996-1997),几年前摄于麻州西部一个很小的古镇。其中给人印象特别深刻、让人不得不驻足思考的一幅是《后院》。在这件大场面作品中,一头大黑熊闯入住宅区觅食,将某家后院的垃圾桶打翻在地,弄得地上一遍狼藉。闻讯而来的警察和警车将熊围住,却拿它无可奈何。住在这里的人们远远看着这一切,表情淡漠,似乎在旁观一场与己无涉的行为。我不太清楚这是偶然抓拍的,还是刻意布置的场面。作为实际生活中的一个事件,这样的场面在北美并不少见,尤其在郊外别墅区,野生动物闯入后院司空见惯,只是人们通常都会在后院建一小垃圾房,而不会将垃圾桶置于室外招惹动物。于是,我怀疑这是一起由艺术家精心策划、与警察串通合谋的行为艺术。若真是这样,那么作为一件行为作品,艺术家想要说些甚么?在形式的层次上,我们可以看到动和静的对比,在心理和观念的层次上,我们能看到近于凝固的空气同紧张的警察的对比,能感受到黑熊的旁若无人,同我们这些观众的好奇心的对比,而黑熊的悠闲自在,也同摄影家的专注形成对比。很难说这纯粹是件超现实的作品,但是,不管这是抓拍还是摆拍的作品,我不相信作者就仅仅满足于这些外在和内在的对比。也许,作者更关心的是对比双方的相互转化,例如,究竟是黑熊闯入了民宅,还是人们闯入了野生动物的领地。正是这种看似毫无意义的环保主义玄学问题,同人们日常的实际生活发生了近距离碰撞,才使艺术家想要表述的观念,变得如此贴近我们每一个人。照片上那些看熊的人,无论是紧张的警察也好,还是冷漠的邻居也好,都变成了被艺术家所观看的熊;而艺术家的观看,又通过照相机的镜头得以被我们观看。在这里,艺术家通过自己的作品,将他个人的观察和看法,强行推销给我们,既让我们在美术馆的虚拟平面空间里直接观看,又让我们从他的写实镜头里立体地观看。他不仅要将他个人的意见,强加给我们,而且,还要观察甚至欣赏我们怎样回应他强加于人的行为。在这个意义上,这件摄影作品,具有很强的介入意识和干预意识,它让作为观念艺术的行为表演,同作为观念艺术的摄影,以再现和被再现的关系,获得了沟通。
44#
 楼主| 发表于 2012-1-17 14:15:59 | 只看该作者
如果说上述作品多少还象是抓拍,那么,相比之下,克鲁德逊的其它作品,则以摆拍为主,他有意识地将家庭后院的私人生活场景,同街道公路上的公众生活场景,戏剧化地结合起来,以冷淡而幽默的态度,诠释二者的冲突,造成一种对比和互动的张力,例如在自家门口设计一个车祸的场面。尽管是现场摆布,克鲁德逊的摄影就技术而言是写实的,但就作品的效果而言,则是超现实的。在这件名为《翻车》的作品中,一辆接送学生上学的校车侧翻在路中央,车冒着蓝烟,从车上逃出来的学生,围着车观望,而其中一个学生,竟爬上车看热闹。作品的构思有点象法国画家埃舍尔的版画,讲究自我引证,例如水渠的水明明向下流,最后却流回到自己的源头。作品中的学生本来是车祸的受害者,但逃出来后却成了不关痛痒的旁观者,最多也不过坐在路边等待警察。他们一起围观自己所经历的车祸,这种自己看自己的观照,没有借助镜子的映像,于是跳出了埃舍尔式的形式上的循环,从而将自我引证的怪圈,带进了一个更为现实的可能性中。这件作品的用光也比较奇特,借用了夕阳无法照射之处的阴影,为车祸现场渲染了一种鬼魅的气氛,从而强化了现实生活中自我引证的循环式超现实情境。    这种超现实气氛在《恐怖的车房》中有更强烈的表现。作品摄于日落后的傍晚,天空传出阴森之气。路灯下一辆私家车停了下来,车门和后仓盖已经打开,驾车人正要下车。车旁的一片亮光,显然不是来自路灯,而背景中照在墙上的蓝光,同天上阴暗的云色相呼应,让人联想到超现实主义画家马格利特笔下日光和夜色的共存与冲突。车旁的绿树上,闪烁的树叶反射着强烈的日光,这与车尾的红灯和房屋窗口的灯光,形成了超然的光与影的矛盾。艺术家如此处理光影、渲染恐怖气氛的目的何在?或许这件作品的意图比较抽象。但是,无独有偶,在《悔过的少女》中,我们又看到了类似的光影、气氛和效果。只不过,这一作品的社会性显著多了:站在屋外的那位少女,几乎赤身裸体,她低着头,却无法回避刚驾车回家的母亲的质询。这是一个十分难堪的场面,少女的越轨,被母亲逮了个正着。但是,对于作品所展示的尴尬场面,在潘洛夫司基图像学的表面层次上说,我们也可以质疑上述解读:如果赤身裸体的少女有越轨行为,她为何不是在室内,而是在室外被母亲撞破?这种不合逻辑的场面安排,给作品的社会性,注入了抽象因素,使作品更具超脱意味。
    克鲁德逊的另一组作品《晨光系列》(Twilight Series,2001),在麻州当代美术馆内设计、拍摄,该馆为他提供了舞台演出所需的全部设备,尤其是灯光和布景,以及模特和三十多名工作人员。作品利用从窗口射入的晨光,表现室内景象。在这组私人空间的系列里,《奥菲丽亚》借用莎士比亚之王子复仇记的故事,让女主人公身穿睡衣,仰卧在被水淹没的客厅地板上。这件叙事性的摄影,将莎士比亚的古代故事,移植到当代生活中,将女主人公的失足落水,改为刻意自溺;然而水却只有浅浅一层,不足以淹人至毙。在此,这出荒唐的自杀闹剧,既涉及现实的社会政治,例如心理和家庭暴力问题,也涉及后现代艺术对古典艺术的挪用和戏仿,例如作品改变了奥菲丽亚的就死方式和环境。在同一系列中,也有男主人公在浴室里修理浴缸的作品。从画面上看,显然是下水道堵塞了,男主人公伸手去掏堵塞物。可是我们在镜头上看见,他的手所及之处,却是空无一物的地下室。这件作品的构思,故意违背生活常理和人们的思维逻辑,象是一出荒诞剧。也许,作品正是要指涉当代生活中的荒谬方面。
    我喜欢的第二位艺术家,是在阿姆斯特丹和柏林从事创作活动的西班牙女艺术家爱丽霞•弗兰米丝(Alicia Framis)。她在参展的《合成建筑》(2000)系列中,将图案设计融入摄影,用数码技术,来改变自然世界,例如通过电脑处理和暗室制作,把巴黎的埃弗尔铁塔,变成建筑工地,天上的直升机正在象搭积木一样安装铁塔。我喜欢的第三位是英国艺术家尼尔斯•诺曼(Nils Norman),他在系列作品《模范超市》(2003)里,用变形的方式来处理我们习以为常的事物,使现实和超现实的关系,变得诡秘难解。他拍摄的室内地面,既有水波的抖动、反光和倒影,又象埃舍尔的版画一样,地面与水面交织,其关系难解难分。

三、一部关于摄影的电影
    在麻州当代美术馆,我还看了一部美国电影《纯艺术》(High Art)。这部电影为我们理解当代美术中的摄影,理解摄影作为一个艺术门类的制作和运作机制,特别是了解当代摄影艺术家的工作情形,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参考。《纯艺术》与好莱坞的快节奏大异其趣,反倒有点象欧洲电影,尤其是法国电影,注重心理表现。这部电影节奏缓慢,用好莱坞的影评术语说,属“催眠”一类。正好,在催眠状态下让个人的心理流程,同非个人的群体行为发生互动,是当代美术中摄影的一个方面,这也有助于我们通过电影认识摄影。
    《纯艺术》于1998年由美国“十月电影”公司(October Films)推出,制片人多丽•豪尔(Doly Hall),编剧及导演为丽莎•科洛登科(Lisa Cholodenko),获当年“太阳之舞电影节”评委特别奖。作品的女主人公瑟德(Syd)由澳大利亚新秀瑞达•米西尔(Radha Mitchell)出演。瑟德刚大学毕业,在纽约有影响的摄影杂志《画面》(Frame)当助理编辑。她在大学期间学习的是文化研究和批评理论,对解构主义、女权主义、德里达、福科、克丽丝蒂娃等了熟于心。女主人公的此种专业背景,为当代美术的观念化、理论化倾向作了注脚,也为我们理解当代摄影艺术提供了一个切入点。电影一开头,瑟德从实习生,变为助理编辑,一位女同事问她,是怎样得到这份美差并获提升的,瑟德不知该如何回答,只说自己有理论背景。
    一个偶然的机会,瑟德认识了住在楼上的邻居露希(Lucy Berliner, 由艾丽•西迪 Ally Sheedy出演),发现其住所有不少拍得很好的人物摄影作品,一问,方知是露希所摄。瑟德对露希印象不错,觉得她的作品有心理内涵,便同她谈起自己的感受,露希的回答颇有意味:“我已经很久没被人这样解构过了。”瑟德向《画面》主编谈起露希,并带了一本露希作品集给主编看。主编和杂志老板都很吃惊,没想到露希在纽约。原来露希曾是美国有名的摄影先锋,十多年前突然从影坛失踪,神秘地远走柏林,摄影界也就渐渐淡忘了她。现在露希既然回到纽约,《画面》便想重新推出她,让瑟德具体负责。
瑟德同露希成了朋友后,发现露希是个同性恋,而且生活很颓废,整日与一群堕落的朋友沉溺于吸毒和滥交。瑟德是个很有事业心和献身精神的人,为了做好工作,她不顾男朋友的误解,强迫自己加入露希的圈子,不仅参与吸毒,而且与露希上床,二人似乎堕入了同性的爱河。露希有点男性化,她在同性恋中扮演男角(dyke),与来自柏林的女友格丽塔(Greta)同居。露希也是个追求自我满足的人,她原在摄影中追寻满足,后在吸毒和同性恋中得到了这种满足,于是看淡艺术,到柏林与格丽塔同居,过了十多年后,又将女友带回纽约。自从认识了年轻的瑟德,被她的天真、清纯和与众不同的性感所吸引,露希迷上了她,心中的艺术也渐渐死灰复燃。
45#
 楼主| 发表于 2012-1-17 14:16:29 | 只看该作者
《画面》决定为露希推出专页,发表其系列作品,并待露希非常优厚,对于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均让露希自定,而露希则指明要瑟德在该期杂志做自己的编辑。瑟德一心要把杂志做好,想知道露希打算拍什么样的作品,还表示愿在纽约艺术家聚居区为露希提供一套工作室,协助她安排设备、寻找模特,等等。露希说,自己从来不摆拍,只拍即兴的纪实作品(spontaneous documentary),谢绝了瑟德的好意,而且不告诉她自己对作品的构想。眼看截稿日期一天天逼近,瑟德焦急不安,露希却毫无动静,反倒时时外出旅行,似乎对《画面》的约稿并不在乎。其实,此刻露希的内心充满了矛盾,她在回到艺术与重入颓废之间挣扎,在瑟德与格丽塔之间挣扎。    敏感的柏林女友格丽塔看出了露希的异心,便以自杀相威胁,向她摊牌。同时,瑟德也不断催稿,于是露希告诉瑟德,自己将与女友重回柏林,但在走前要去纽约北郊的老家一趟,她邀请瑟德同往。为了不使杂志的发稿计划落空,也为了自己的事业和前程,瑟德答应与露希出行。于是,在乡下别墅,二人有了一场充满激情的床上戏。次日凌晨,在瑟德将醒未醒之际,露希拍下了晨曦中卧眠于床的瑟德,以及她们二人的激情场面。
    回到纽约后,露希给了瑟德两组作品,分别拍的是格丽塔和瑟德。那天正好是杂志的截稿之日,瑟德匆匆将露希拍的格丽塔交给主编。看了作品,主编和杂志老板大失所望,认为这组作品毫无内在联系,没有语境,是平面化的,完全不知所云。显然,这期杂志要砸了,主编和老板很愤怒,对瑟德的不负责任非常不满。眼看自己的事业和前程处于危险之中,瑟德将心一横,拿出了露希在乡下为自己拍的激情之作。作品才出手,编辑室里立刻就充满了惊叹,主编和老板大赞这才是名家作品。
    在杂志出刊的那天早上,瑟德得知露希死了,她既吃惊又哀伤。瑟德来到编辑部上班,得到了新出的杂志。露希为自己拍的作品,刊登在封面,中页也是露希拍的大幅瑟德,包括二人的床上戏。主编和老板都来祝贺瑟德,对她的工作表示赞赏。这时,在电影开头问她怎样才能获得提升的那个漂亮女同事,用“我终于明白了”的眼光看着瑟德,对瑟德的哀伤,露出一幅自以为聪明的表情。

四、电影对当代美术的形象阐释
    电影《纯艺术》既是心理的,也是观念的。就心理而言,露希在艺术与颓废之间挣扎,她最后抛弃颓废的生活方式,选择了艺术。但这一选择给她造成的痛苦,使她最后走上了就死之路。瑟德也在两种选择之间挣扎,但与露希相反,她为了艺术,而选择了堕落,涉足于吸毒与同性恋,最后获得了事业的成功。二人天性不同,但为了同样的目的,都经历了痛苦的选择,最后却有不同的结局。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露希虽然一度放弃了艺术,但她在骨子里却仍然是个艺术的动物,当艺术与她的生活方式发生冲突时,她最终选择艺术而走向了死亡。瑟德也是一个艺术的动物,她为了自己的事业和追求,不惜以身试毒,并卷入三角同性恋,而让自己正常的情爱,走向毁灭。露希的第一组作品之所以失败,是因为她为艺术而放弃了柏林女友;那组以格丽塔为主题的作品,虽然在形式上无可挑剔,在内容与观念上却平淡无奇。露希的第二组作品,以瑟德为主题,由于她转恋瑟德,选择了艺术,于是作品充满激情。她关于艺术的观念,即对人际关系的亲身介入,也隐含其中。在电影中我们看到,她的作品,主要都拍的是她身边的亲朋好友,例如母亲和情人。
    于是,这部电影的的心理内含,便同观念意图有了联系,这联系见于剧中人物的象征意义。作为女主人公的瑟德,象征了当代艺术,其特征是理论的背景。她从观念上对露希作品的阐释和推崇,其实是对露希的解构,她的成功,以露希的死亡为代价。也就是说,后现代时期的观念艺术,象蚕蛹一样,先进入现代主义内部,或者说产生于现代主义内部,然后又从中突破出来。当代的观念艺术,之所以能登上艺坛主宰的地位,正因其咬破茧壳,葬送了现代主义,终得脱颖而出。露希象征了现代主义的前卫之死。她在十多年前淡出艺术界,象征了现代主义老前卫的告别。当她重返纽约艺坛时,因迷恋年轻的瑟德,而与后现代的观念主义合流。然而这一合流,却有违往日的忠诚,于是她与自己的柏林女友发生了冲突,最后只能以死了结。至于这位柏林女友,她因吸毒而病入膏肓,甚至连纽约的饭馆都因其昏昏欲睡的白粉面孔而要赶她出门。她的象征意义具有双重性,她一方面代表了现代主义在后现代时期不得已的腐朽和没落,一方面又体现着当代观念艺术的语境,也即没落的现代主义是当代艺术的垫脚石。所以,在《画面》的主编眼里,以这位没落女人为主题的摄影,并没有自己的生存条件,这组作品是平面的,毫无价值。
    如果说瑟德和露希分别象征了纯艺术的现在和过去,那么,《画面》的主编和老板,则象征了后工业时期纯艺术的商业性,象征了今日西方的艺术体制,象征了策展人和文化企业的运作机制。往日的现代主义,以形式上的创新来追求前卫艺术的纯粹,后现代时期的观念艺术,以当代哲学理论为支撑,通过社会和文化批判,来追求观念艺术的纯粹性。然而,在今天的商业化社会中,纯粹的艺术理念连一天也不能生存,当代艺术需要商业的操作。《画面》杂志对作品的选择,实际上是一种商务运作,杂志所强调的作品语境,正是文化企业得以生存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电影中只在开头和结尾出现的一个并不重要的人物,那个只关心怎样获得提升的自作聪明的女同事,象征着对当代艺术一无所知的芸芸众生。这些无知的人,正是被《画面》和艺术体制所操纵的观众,他们构成了当代艺术之所以能被接受的社会基础。
    电影《纯艺术》是对当代艺术理论、当代艺术和今日摄影的阐释。我对《纯艺术》的理解,让我想到一部类似的德国名片,著名导演温德尔斯(Wim Wenders)拍于1987年的《欲望之翼》(Wings of Desire)。这部电影是对现代主义批评理论和现代主义文化现象的阐释。这也是一部具有催眠功能的电影,会让观众在五里云中昏然入睡。但是,对熟悉卢卡奇、熟悉形式主义批评的人来说,这部电影里的几乎每一句话、每一个场面,都有理论的出处。在这个意义上,《欲望之翼》同《纯艺术》一样,二者都是商业电影中的纯艺术,都说明了人对艺术和批评的执著,都说明了“人是艺术的动物”。
    纽约《世界周刊》,2003年10月
46#
 楼主| 发表于 2012-1-17 14:17:17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14 05:45 , Processed in 0.21892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