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师之友网》管季超网窥台湾摄影家

[复制链接]
31#
 楼主| 发表于 2012-1-17 10:06:33 | 只看该作者
“柯锡杰《看》摄影创作50年展”在京举行http://cul.book.sina.com.cn 2007/09/06    新浪文化


柯锡杰个人肖像
  新浪文化讯:享誉国际的台湾著名摄影家,应中华文化联谊会邀请,将于九月六日上午九时三十分,假北京中国美术馆举行首度在大陆展览之开幕仪式。这项名为“柯锡杰《看》~柯锡杰摄影创作50年展”的摄影大展,是由中华文化联谊会与台湾沈春池文教基金会连手筹办的“台湾艺术巨匠”系列活动,展期自九月六日到十六日止。
  此次展出的摄影作品,系精选自摄影创作半世纪生涯的的83件作品,亦是他源起中国大陆、发迹台湾、求学日本、转战纽约、浪迹天涯的心象风景,并以“源起”、“心景”、“新意美学”、“灵智飨宴”及“转染金品”等五大主题呈现。
  柯锡杰的艺术创作源自他丰富的人生经历。他生于1929年,成长于台湾最震荡的年代;十八岁起自学摄影,三十岁赴日专攻摄影,回台在累积盛名后,毅然赴美发展;之后又在名利双收之际,放下一切,“流浪”到南欧、北非、中国大陆……等地。他的人生充满转折和变动,但始终未曾放弃的,是他对摄影艺术的执着。他的早期黑白作品,留下许多像月世界、野柳等台湾风景,以及指挥家郭美贞、雕刻家杨英风、舞蹈家黄忠良、 人体模特儿林丝缎等许多五○、六○年代著名的艺术家。
  七○年代,柯氏远赴美国,成为少数能在竞争激烈的纽约商业摄影界获得肯定的亚裔摄影师。这是他开始进入彩色摄影的时期,也开始尝试运用“转染法”这种冲洗技术。“转染法”是摄影史上到目前为止,所出现最佳质量的冲印技术,能够准确逼真的再现摄影家视觉所见,且可保持三百年以上不褪色的质量。这项技术目前已成为绝响。而柯锡杰结合此项技术以及自已独特的视觉美学,创造并保存住许多经典之作如《等待维那斯》、《树与墙》等。
  八○年代,柯氏结束在美事业,远赴南欧及北非摄影,完成风格独特的“心景”系列。他拍出人称“心景”系列的作品,曾在1996年与Ernst Haas、Burt Glinn、Pete Turner、Barbara Wrubel等世界知名摄影家并列齐名、联袂展出,并被誉为彩色摄影大师,展现了他在国际摄影界的实力与份量。
  柯锡杰的创作始终维持一贯的风格,作品常撷取自生活中最普遍的题材,但拍摄的角度却令人赞叹。他曾说:“如果用眼睛看是一种『框』,用心体会则是一种『宽』”;又说:“一个人的心灵有太多东西的时候,其实什么也体会不到。简单的时候,我们的心才活在一个更大的空间。”从这些话中,可以看出柯氏的作品之所以能呈现如此简洁、利落又饶富深意的画面,皆源自于他有一颗纯粹的赤子之心,不受限于任何的框架和束缚,永远充满好奇和探究的活力。他近期的作品仍持续这样的风格,《凛雕》、《融》、《秋声》等皆为其中代表作。
  本次活动除了展览之外,开幕式当天10:50〜12:00也将在中国美术馆7楼学术演讲厅举办专题演讲,讲题为“心的视界~我的摄影历程50年”。演讲中,柯锡杰将以他的摄影作品,带领观众走进他的创作历程,一探他独特的摄影美学,并分享他丰富精彩的人生体验。
  本次展览相关新闻:柯锡杰:如果用眼睛看是一种“框”
                    组图:柯锡杰摄影作品《看》系列之源起
                    组图:柯锡杰摄影作品《看》系列之心景
                    组图:柯锡杰摄影作品《看》系列之新意美学 
                    组图:柯锡杰摄影作品《看》系列之灵智飨宴
                    组图:柯锡杰摄影作品《看》系列之转染金品
  编辑:奕壬
32#
 楼主| 发表于 2012-1-17 10:07:12 | 只看该作者
两岸摄影师将在厦门秀佳作 共挖掘艺术价值摄影
新闻中心-中国网 news.china.com.cn  时间: 2011-02-12  责任编辑: 罗琪

陈伯义 《OutLook窗景》

侯怡亭 《现实动作媒-真实荒漠》
核心提示
纪实摄影、观念摄影、实验摄影……2月13日至3月28日,一场颠覆传统美学视角的摄影展将在集美艺术区内拉开帷幕,来自海峡两岸的10位摄影师将带着他们的作品来到集美艺术区的凹凸影像基地,共同参加“《镜·界》2011海峡摄影交流展”。
事实上,作为自去年5月份启动的“中国·集美全国摄影大展”的系列活动之一,2011海峡摄影交流展将展出两岸知名、新锐摄影师的77幅当代摄影作品,类型涵盖纪实摄影、观念摄影和实验摄影,无论主题、手法还是风格都各自迥异。据悉,参展的本土艺术家阵容包括卢彦鹏、陈勇鹏、安东尼、郭国柱、黄臻伟等5位摄影师,陈伯义、郭英声、侯怡亭、沈昭良、姚瑞中等5名台湾当代摄影界“重量级”人物届时也将带来他们的代表作品。
为此,本报专访2010海峡摄影交流展策展人、凹凸影像基地罗卡当代艺术空间艺术总监连芷平。
办成功能多样的大型文化节
记者:我们知道,这次2011海峡摄影交流展是“中国·集美全国摄影大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凹凸影像基地又是大展的主要承办方和执行者,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下摄影大展目前的进展情况。
连芷平:“中国·集美全国摄影大展”是由中国摄影家协会、集美区人民政府和集美学校委员会联手,共同打造的摄影盛事,和2010年的海峡两岸龙舟赛同时开始,大展为期一年,面向全国征集记录集美自然风光、民俗风情、历史文化、人文景观、城市建设、百姓生活等内容的摄影作品,活动获得了集美区宣传部、集美街道、集美区文体旅游局、市摄影家协会的大力支持。
除了摄影作品的征集,大展开机后还举办了一系列相关活动,比如去年办的摄影新锐展、当代摄影研讨会、摄影家罗永进个展等,当然也包括接下来的2011海峡摄影交流展。可以说这个大展是一个内容丰富、功能多样的大型文化节。
凹凸所在的集美艺术区从开园以来就得到从区里到街道的大力支持,现在在集美街道已经初步形成以艺术区为中心的文化创意产业格局,我们可以想见,古老的集美学村将会在不久的将来焕发出更多元的艺术魅力。
发掘艺术价值的摄影
记者:凹凸影像基地主要关注摄影这个方向,而罗卡当代艺术空间又属于凹凸下设的非盈利机构,你们做这件事的动机是什么?
连芷平:罗卡是凹凸影像基地的一个艺术空间,它的性质非常单纯,致力于发掘艺术价值的摄影。罗卡的名字从英文单词LOCAL而来,就是“本土”的意思,我们的重点放在推动厦门乃至福建本土的当代摄影上。从延伸了的涵义上说,我们重视当代摄影的本土语境。
走进罗卡艺术空间的作品,未必是名家作品,但必定是好作品。我们希望为有潜力的年轻新锐增加艺术资历,尤其希望能为本土的摄影师提供推介平台,其实我们本土的优秀摄影师不少,但是相应的艺术机构不多,专门推动摄影的目前在福建省大概只有罗卡。可能本土的摄影家多少都有点地域焦虑:是不是没有去北京上海就没有发展机会?罗卡希望能消除这种焦虑,让艺术家能在本土创作,也能在本土交流,并获得影响力和际遇。
牢牢打造好本土平台
记者:作为策划者,你们的中长期目标是什么呢?凹凸、罗卡在未来几年还会有哪些动作?
连芷平:“中国·集美全国摄影大展”为期一年,凹凸会把大部分精力放在这个摄影大展的推动上。此外,罗卡的诞生来之不易,我们希望将这个难得的本土平台牢牢打造好,积累出学术影响力,推动更多年轻摄影师从厦门出发,走上他成熟的艺术之路。罗卡的成立至今不到一年,但已得到了北京、上海、深圳,甚至多伦多等不少艺术机构的关注,经常接到展览合作、学术交流的邀请。罗卡目前在准备打造一份独立摄影刊物,这其实是一个初衷,用来更好地与欧洲交流。今年顺利的话,我们会带一批本土摄影师到海外去,希望将来这种交流能成为常态。


郭英声 《涂鸦系列作品》
黄臻伟 《Night Tripper》
对新锐和成熟艺术家都有触动
记者:这次两岸展有5名本地艺术家,他们有的已经崭露头角,有的或许还没那么有名,罗卡发现“新星”的渠道是什么?另外,对这些新人有没有一些“准入”标准?
连芷平:在同一个展览里把成熟艺术家和新锐放在一起,我认为是很好的交流模式,对新锐和成熟艺术家都会有触动。现在渐渐地也有艺术家知道了罗卡,主动与罗卡联络。
对于每一位摄影爱好者和摄影师,凹凸、罗卡的展览、讲座和研讨会等活动都是不收费的,欢迎大家来共享资源。关于“新人”的甄选,只有一个条件,那就是好的作品!对优秀创作者的推动我们不遗余力。我们除了大型展览,还有小型的短期展和形式自由的作品交流会,这些活动的成本低一些,也更适合活跃的、还不是非常成熟但创作上有潜力的年轻摄影师。
台湾摄影家每位都有亮点
记者:再回到这次的摄影交流展,您认为这次展览的最大特点是什么?台湾方面摄影师的履历看起来都非常牛,有没有特别需要给大家介绍的?
连芷平:这次展览很荣幸邀请到台湾最有影响力的一群摄影家,每一位都很有亮点:姚瑞中曾代表台湾地区参加1997年威尼斯国际双年展,并曾获金马奖最佳美术指导提名。郭英声是台湾地区“文艺创作奖”和“文化艺术奖”的获得者。沈昭良曾多次摘得亚洲摄影奖。陈伯义的作品是关于他深入研究的台湾红毛港地区的社会转型及文化变迁,受到国际上的诸多关注。侯怡亭是这次展览中唯一的女艺术家,年轻而有才气。
台湾艺术家对厦门也抱以很高的热情,这次展览,侯怡亭、沈昭良和姚瑞中将亲自出席,他们都是第一次来厦门。
让厦门摄影新锐增强自信
记者:来自厦门的几个摄影师大多都是80后,是特别安排还是巧合?这是不是也代表了大陆当代摄影圈的普遍现象?这次厦门的几位参展摄影师有什么特点?
连芷平:这次厦门的五位摄影师大多是年轻新锐,但他们的作品与台湾知名摄影家的作品放在一起并不逊色,这让我们很自豪。我们引来知名艺术家,让新锐和他们站在一起,一方面是学习,一方面是增强自信,更是增强资历,对本土新锐的成长很有意义。
这5个人中,陈勇鹏算是厦门摄影中的第一批先锋,上世纪80年代末就开始实验摄影,这么多年来他一直守在本土创作,厦门是不是一块优良的创作土壤,我想他是可以证明并很有发言权的;卢彦鹏目前多数时间在北京,2010年他取得很好的成果,作品也被喻为“中国影像行业第一拍”的华辰影像拍卖公司相中并成功拍卖,对一个26岁的年轻人,这个成绩很不容易;黄臻伟是这次展览中最年轻的艺术家,刚从英国取得摄影硕士学位回来。他很跨界,不读大学的时候曾是乐队鼓手,还写诗,中学时在名噪一时的新概念作文大赛中获过奖;郭国柱长期关注非常态居住人群,他是非常有人情味的纪实摄影师,他的作品不仅是摄影,更是社会学,而且他的大画幅功底掌握得很扎实,完全是老师级;安东尼实际上是在厦门生活的法国人,他还没有来中国之前,就开始关注中国人的信仰,这次展出了他在厦门创作的《信仰》系列。非常有趣的是,展厅中安东尼拍厦门的作品对面,正是台湾摄影家陈伯义拍法国的一组作品。
人物名片
连芷平:女,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德艺术研究生院、柏林艺术大学硕士,从事媒体艺术创作和策展,目前负责罗卡当代艺术空间学术事务。同步新闻平:女,毕业于中国美术学lvF
台湾摄影名家来厦开讲座
在2011海峡摄影交流展期间,来自台湾的两位知名摄影师沈昭良、姚瑞中将分别带来专题讲座,讲座将在集美艺术区凹凸影像基地研讨厅举办,有兴趣的朋友可免费入场。
具体时间安排为:2月13日晚上7点,沈昭良将进行专题讲座——《谈台湾文化景观摄影》;2月14日晚上7点,姚瑞中将谈谈他摄影作品中的政治地理学。值得一提的是,沈昭良的专题摄影作品《映象南方澳》及《台湾综艺团》系列,曾获颁亚洲奖及最佳外国人摄影家奖;姚瑞中曾代表台湾地区参加1997年威尼斯双年展、2005年横滨三年展以及2009年亚太三年展。(记者应洁)

33#
 楼主| 发表于 2012-1-17 10:08:51 | 只看该作者
台湾当代艺术中的摄影新潮流——关于几种创作方法的初步观察
作者/出处:姚瑞中   日期:[1970-01-01 ]

   摄影是一种真实再现而平面化的艺术形式,必须依赖对象物的存在才能进行创作。在台湾,因为摄影美学及理论的贫乏、摄影家过度依赖对象物、迷信昂贵摄影器材及摄影沙龙制度的影响,使得台湾摄影界出现几种保守现象。比如:彩色唯美沙龙摄影的制式化风格、黑白古典纪实摄影的墨守成规、婚纱摄影工业的泛滥等,使得大众对“摄影”的认知仍停留在工具层面以及满足“视网膜愉悦”、或“奇观式”的感官刺激上:整体摄影环境的封闭,使得纯粹摄影艺术的研究与发表,较少受到一般大众的重视。   不过除了摄影家以摄影媒材来从事创作之外,也有许多艺术家应用摄影技术进行创作,与从事纯粹摄影的摄影家在观念上有很大出入,他们不以“决定性的瞬间”为最高指导原则,也不认为摄影必需忠实“再现”一个真实或叙说一个故事,更不在乎影像被任何形式或语法所局限;因此,这类作品虽然具有摄影的条件,却另外开辟出一个影像新天地。本文意图以一种奠基于摄影语法上却又不同于摄影的可能性,呈现台湾新一代的摄影发展走向,讨论的艺术家包括台湾重要创作者及近年来掘起的新世代艺术家,抽样切片讨论八个子题:

(1)田野地志学的普查与收集癖
(2)系谱学的实践
(3)资本写实主义的冷酷异境
(4)虚拟乌托邦
(5)自我扮装与多重人格
(6)死亡爱欲
(7)黏湿情愫
(8)崩解的三次元

  透过本文的整理与论述的建构,试图勾勒出一个未来可能的摄影样态与社会对话的途径,进而形成台湾当代摄影独特的美学观。

  一般来说,摄影是一种再现真实而平面化的艺术形式,大多必须依赖对象物的存在才能进行创作。然而在台湾,因为摄影美学及理论的贫乏、摄影家过度依赖对象物、迷信昂贵摄影器材及摄影沙龙制度的影响,使得台湾摄影界出现几种保守现象,比如:彩色唯美沙龙摄影的制式化风格、黑白古典纪实摄影的墨守成规、婚纱摄影工业的泛滥等,使得大众对“摄影”的认知仍停留在工具层面以及满足“视网膜愉悦”、或“奇观式”的感官刺激上:整体摄影环境的封闭,使得纯粹摄影艺术的研究与发表,较少受到一般大众的重视。
  不过近年来,除了摄影家以摄影媒材从事创作之外,也有许多艺术家应用摄影技术进行创作,与从事纯粹摄影的摄影家在观念上有所出入,他们不以“决定性的瞬间”为最高指导原则,也不认为摄影必需忠实“再现”一个真实或叙说一个故事,更不在乎影像被任何形式或语法所局限:因此,这类的作品虽然具有摄影的条件,却另外开辟出一个影像新天地。
  本文意图以一种奠基于摄影语法、却又不同于传统摄影的走向,试图勾勒出台湾当代艺术中运用摄影媒介形成的某种摄影样态,主要探讨的对象是以作者所召集的展览“幻影天堂、台湾当代摄影新潮流”为例,因字数所限,在此不针对本展取样的面向进行逐一分析,而以本展中所显露的某些创作方法进行初步考察,这些创作方法可以单一运用也可以交叉共享,
端看创作者的意图而定。创作方法的转变与科技的助力,隐然已成为当代摄影中的特殊语法,以下就四个范畴探讨摄影所使用的创作方法,看看方法的革新究竟对传统摄影产生何种具体影响。
图鉴标本
  摄影先天具备的客观写实能力,不但惊人地将影像细节巨细麋遗的展露无遗,而结合田野调查与客观的第三人称视野,也往往具体化影像社会学的感染力。这类摄影作品有几个操作原则:
(1)采平腰的纪念碑式构图加上中、大型相机(120、4x5、8xlO)+大底片+低感度(ASA 50-100)+小光圈(F22以上)+直接印相法类似“F64小集”的方式可使作品得到超高品质)。

(2)同一主题以量化的方式大量拍摄及展示。

(3)强调客观性、去除主观情绪,只选择被摄物(或由被摄物选择)。

(4)一律使用50mm标准镜头模拟一般人的正常视野以防止变型、大多采正面法则、回避任何的特殊摄影技巧、尽量避免戏剧性过强的构图。

   这种大量收集而不带有个人情绪的档案照片,单看一、二张时并不觉得特别起眼,但当照片大量而有系统的同时呈现时,却构筑出另一个被约定俗成后的真实世界。摄影家把分散在各地的“对象”集结后,显示出一个支撑外在真实而庞大的社会内在网络,并超出我们对真实世界的想象;在此,摄影者的位置并非“介入者”,而较像一位“收集者”,或者可以说是平等一切经验的“窥伺者”。如果说传统摄影尝试着去“表现”这个世界,并且成为真实的、有姿态的和有情绪的,那么这类摄影家则不愿去“表现”什么,他们舍弃“表现”而只作“选择”,而此种“选择权”往往是“被摄物”的一种召唤。当拍摄者选择某个对象时,也是他被所有相似对象选择的开始:因此,伟大的人文关怀光圈被揭去,摄影者不再是真相的揭示者或发言人,摄影者把这个权力还给“对象”本身,而不作任何价值判断。这种理性而冶漠的创作方式,展示了世界被现代主义同一化而系统化收编的图鉴宝典;它是一连串的标本图谱,也是资本主义的战利品及收集物。
傻瓜快照

  这类摄影手法与古典摄影要求的粒子细致、讲求质感、光线优美、构图严谨等要素完全背离,使用任何人都会操作的“傻瓜相机”(小型自动相机)来拍照,自从傻瓜相机将摄影的专业化打破以来,早已成为日常生活里不可或缺的必需品之一,它可以快速而便捷地在任何地方及条件下拍摄,拍摄者不必经过专业训练就可上手,但它的失败率偏高,例如:对焦不准、晃动、正面闪光使得光线死板、色温偏差、红眼、日期显示…等,使得古典摄影的基本教义派对它是嗤之以鼻。然而这种快拍风格,却应用了傻瓜相机这些致命的缺点,转而发展成为其独特美学观。这些特色包括:
(1)经常大量使用彩色底片(色彩往往发色不正常)。
(2)正面闪光灯的大量使用(给人现场目击的感觉)及残影的效果(动态感)。
(3)构图歪斜且切割主体的倾向(给人唐突的感觉)。
(4)晃动、失焦及模糊的应用(漫不经心的感觉)。
(5)日期的显现记录(时光冻结而逝去的提醒)。
(6)因镜头不佳、底片感光度偏高(ASA 200以上),往往使得粒子偏粗、反差过大。
  在以上的操作法则下,摄影者因为题材、场地、光线及器材的限制,不得不置专业摄影的要求于度外。然而这些看似非专业的技巧在结合某些特殊题材之后,反而可以相得益彰,而产生另一种审美趣味,传统的审美判断也因此而触礁。值得注意的是,这类作品乍看之下虽使用业余性技巧,拍起来像是人人可为,但实际上拍摄过程却不简单,“过程”比照片所呈现的结果更为复杂,比如说如何跟被摄者周旋?如何解除其防卫机制?拍摄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及随机性,也增添摄影者与被拍摄者之间的微妙瞹昧关系:从事此类风格创作的摄影家,大多回避系统化的论述来诠释影像的自由度,因此在展示中往往见不到诠释文字,他们将解读权交还给读者及观众,有别于一般引经据典的菁英份子式导读,也不做高姿态的知识性批判,他们只提供一种个人生活态度。无论观者喜欢与否,自传体式的第一人称取代了所有叙事,这是一个伟大史诗失落的享乐主义世代;而这种手法正以快速的浪潮,侵袭所有道德规范的防波堤。可以预见的是,这波重视个人特殊经验以及享乐式的个人主义,在资本主义夹带着全球化的强大威力下,将会模糊专业摄影与业余摄影的界线。人人都可能是摄影家,喃喃自语的诉说着各自的呓语与梦餍。
矫饰摄影

  “矫饰摄影”(Manipulated Photography)也可称之为“安排式摄影”(Sat.Up Photography),它不是一个流派或主义,而是表现手法及拍摄方式的概称,这类作品比较倾向照片本身实际拍摄的内容,大多是作者在拍摄之前就已经构想好所需的元素,再透过装设、摆置进行实际拍摄;作者犹如电影导演掌握着全盘画面。不再奉“决定性的瞬间”为圭皐,也不去“再现”一个目击现场,摄影者把主导权从对象物身上取回,以全知全能的视野从事创作。
  除了安排式的场景之外,也有许多摄影家将自制物品添加在画面上,或在照片上添加一些手工涂绘或破坏画面(或底片)的方式,增加作品层次以呼应主题,意图切入真实物与虚幻影像之间的辩证关系:除了影像先期企划及现场安排的拍摄之外,它的重点也在于后期制作,也就是说,在后期制作过程中加入相关媒材,或着在展示时以非平面的方式结合空间特性呈现,地点本身孕涵的意义也加强了这些照片的深刻性,而照片与真实环境的搭配,不但改变空间原本的功能,同时也改变了照片本身的涵义,并透过空间场域内的装置性手法,强化虚拟接口(照片)与真实切面(场景)的接点,而这接点各自在各人的现实中及回忆中被召唤出来,但却永远注定失落,照片不再只是照片本身,所有的照片最终都将成为“死亡”的“提醒物”。
  有些摄影家则透过自我扮装,结合自制场景与“现成物”(Ready.made),意图营造出某种逸出现实的情境:对这类具有自恋倾向的自拍照而言,个体经验变得比集体记忆更使人感到自身的存在,或者说,个体尝试成为集体经验的代言人,甚至代表某个阶层的集体记忆。因此,在矫揉造作的画面中,真不真实已不再重要,“写真”已退位给它的“造假”,虽然画面乍看之下宛若真实,但对他们而言,影像本身只是个幻像,如何透过摄影逼真的写实性,营造一处属于自我的新(腥)乐园,远比客观述说一个遥远他方的故事来得更加令人向往及陶醉。
数位合成影像
  近年来用计算机合成修片的影像作品已成为一种风潮,在世界各大展览中屡见不鲜,国内目前也有不少人使用“数字影像”创作,大多是用修片技巧进行后制,仍以传统光学底片先拍摄一些毛片,再扫瞄进计算机并根据片子的可能性进行加工。因此,我们可以看到画面人物皮肤被修饰的像是塑料玩具、风景如同电影看板或月历,物品强烈的反射光芒及粉嫩的荧光色彩,令观众视网膜分不清楚真实与虚幻,一切犹如风景月历般的光鲜亮丽、楚楚诱人。然而这类奠基于真实世界却又与现实保持某些距离的影像,到底要表现些什么呢?布什亚(Jean Baudrillard)认为影像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它是某个状丽真实的投影。
第二层:它遮盖了壮麓的真实,并异质它的本体。
第三层;它让这个壮丽的真实化为乌有。
第四层;它和所谓的真实一点关系都没有,它是自身最纯粹的拟仿物。

  这类奠基于真实世界却又比真实世界更加真实的摄影作品,标示出一个离我们越近的真实,就越不可能真实的存在。正如布什亚宣称,我们正处于一个“拟象时代”,社会的编制原则已不再是“生产”,取而代之的是计算机数字化、信息处理、媒体,以及依据拟象符码与模型而形成的社会组织,正全面由其支配及掌控:符号本身不再只是符号本身,而且进一步拥有了自己的生命,并建构出一套新的社会秩序。而这套新的社会秩序也衍生出所谓的“后设人类”,它们基本上是模仿人类的行为,仍停留在复制母体的初级阶段,尚无法自创一个体系;这些虚拟的“后设人类”并非我们所想的只是无个性的复制人或无性生殖的生产系统,这些“后设人类”不但要模仿人类,甚至要取代人类。于是传统道德价值观正面临着考验,它们的存在,也同时宣示了一个崭新道德的价值观体系正暗潮汹涌地吞食一切。
  回到技术层面上来看,举凡所有的影像都需要一个“界面”,如同传统光学底片是一种“透明膜”界面,或者录像投影需要一个“承载物”以反射影像,不论是摄影或者录像,在这个全面数字化的时代,以往“定影”的概念已被推翻,取而代之的是无止尽的修改、覆盖,隐含于影像中的时空不再是一个“过去式”,而是一个无时间戚、无真实性的概念性时空。基本上它潜藏于由数字符码所构成的世界之内,透过“O”与“1”的理性思维,所产生的绝对正确性以及伴随而来的冷漠感,与传统光学结合化学的底片不同,它可以重新排列组合,不受限于“决定性的瞬间”,并且可以精确修正一切人为上的失误。因此,当数字符码化影像透过照片(或计算机输出影像)所散发出来的光影,无论它是如何的温馨感人,隐藏在工具理性之下的冷漠与绝对,却以一种无可名状的距离感隔在真实与现实中间,成为一片超薄的“透明膜”,并潜入我们所处的真实世界之内,它就像是一片审问犯人的单面透明玻璃,在观看世界的同时也阻隔了对话之可能。除此之外,以往定影在“透明膜”上的化学颗粒,也被数字化的“模块”所替代,它不但可以无限修改也能够重新组合排列,端看创作者的构想而定。影像于是成为一种非线性的时空观,在此没有过去与未来,也没有死亡与永恒,一切的事物都可以被取代、所有的真实都可以被推翻。数字影像预视了一个比真实还要真实的“真实”,也取代了一个比事实还要远离事实的“事实”。它不再是一个现实的反映或美好梦境,而是一道永远也无法看穿对方的虚幻屏幕,正上演着一幕幕比生活还要真实的“生活”。
  推衍至当代社会中影像本身的存在,已从“再现现实”、“扭曲现实”到反映“失落的现实”,转入至一种“超越的现实”。我们不再透过被化学定影后的“透明膜”(底片)来了解世界,而是意图以数字化影像创造“意识上的真实”,以及潜意识下的“电磁波场”创造一处逃逸的乐园;于是精神上的幻觉成为影像之必然,却也吊诡地质变成所有存在物的基本条件。在此没有真实,只有意识与潜意识所主宰的幻影天堂!
34#
 楼主| 发表于 2012-1-17 10:10:25 | 只看该作者
台湾著名摄影家阮义忠做客文化周末大讲坛

http://news.sun0769.com 2011年07月31日 11:12  东莞阳光网  





    昨天(7月30日)下午,台湾著名摄影家阮义忠做客莞城“文化周末”大讲坛,与观众分享“观看之道——我的摄影美学和我的生活哲学”。

    当天下午,“文化周末”大讲坛现场围满了慕名而来的观众,甚至连走道两旁的地下都坐满了人,足以见到阮义忠极具号召的感染力。

    阮义忠生长在台湾省宜兰县头城镇的一个木匠人家,在服完兵役后,没有上过大学的他应聘《汉声杂志》艺术编辑,从此摸上了相机。拍照三十多年来,摄影已变成他生活的全部,他表示,摄影不仅仅是兴趣,是工作,更加改变了他的生活。

    阮义忠作品多以台湾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为主,在平凡人的身上寻找不平凡的特质。而且多年来,身兼台湾佛教慈济基金会的志工,将摄影事业嫁接慈善,为人为事为追求,他都始终坚持着人性的善面。

    讲座中,阮义忠还与观众分享了他的摄影作品,讲述拍摄背后的故事,并通过作品告诉观众,这些作品与自己的生命哲学之间的关系。



35#
 楼主| 发表于 2012-1-17 10:11:07 | 只看该作者
两岸本是一家亲——台湾摄影家浙江采风行记实
作者:徐向阳   

引语:九月中旬,省民革邀请十数位台湾摄影家前来浙江采风,我有幸参与了这次活动,当民革办公室同志打来电话,询问我在摄影方面有什么头衔时,我淡定地回答:摄影爱好者。虽然,早年在温州师院(现温州大学)读书期间对摄影发烧,担任了校摄影协会的会长,还加入温州市青年摄影家协会,但如今在全民读图的时代,我的摄影爱好渐渐变成了自娱自乐。而现在即将与台湾和浙江的摄影家们同行采风,我的遥远的摄影梦,似乎又渐渐明晰起来。我收拾好行李,整装待发。
中秋月夜的相会
9月13日晚,为欢迎台湾摄影家一行的到来,省民革特意举行隆重的欢迎酒会。出席酒会的领导有省民革副主委陈重华女士、省台办副主任陈正仁同志、省摄影家协会原主席吴品禾大师等,十多位台湾摄影家多数携夫人同行,年纪最大的是82岁的周鑫泉先生,最年轻的是60后的杨雅婷女士,他们中有中华艺术摄影学会以及台北、高雄、桃园摄影学会的名誉理事长、理事长等,几乎都是台湾摄影界的精英,这是台湾与浙江两地摄影界的一次盛会啊。坐在大师们中间,我却少有拘束感,他们彬彬有礼,风度翩翩,面带微笑,却又不失一份纯真的气质,我很快与热情的客人攀谈起来。当得知冬季可以来丽水拍雪景,七十多岁的洪老太太高兴得竟象小孩一样拍起手来。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晚宴后,省民革俞建民秘书长又在平湖秋月邀大家品茶。是时月光皎洁,游人如织,一位年轻的姑娘在湖边空地熟练地弹起古筝,引得众人驻足围观。灯火辉煌的游艇缓缓从身旁驶过,远处的霓虹灯点燃了都市的繁华。周先生说自己在1998年曾来过大陆,对其间发生的巨变,他的言语中不无透露着由衷的感慨。
兴致盎然的创作
此次采风行程将近十天,游历了湖州、舟山、宁波、绍兴等地区,各地民革组织及摄影家协会设宴相迎,热情领路。我们徜徉江南水乡,穿越黄金水道,登临“蓬莱仙岛”,黛瓦粉墙,绿柳拂水,翻轩骑楼,墨客骚人,一一在摄影家们的眼中定格。摄影创作本身是一项十分辛苦的工作,跋山涉水,起早贪黑,常常令人望而生畏。而一幅优秀摄影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都不是简单偶然的,它需要完整的过程,细致的观察,认真的思考,熟练的操作,这个过程是科学严谨的,并伴随着勤奋与痛苦,汗水与欣慰乃至幸福。在岱山,听说有日渐稀少的盐田可供拍摄,台湾摄影家们兴奋不已,经商议,决定第二天凌晨四点半叫早,五点钟出发。次日天色阴沉,竟飘起蒙蒙细雨来,起早的盐农们都在匆忙地抢收成品盐,全体摄影家们跑到盐田深处,抢拍镜头。同样在绍兴,为拍摄老城区,摄影家们同样在凌晨五点钟集合出发,赶赴拍摄点,古朴的景色,令大家忘记了疲劳与饥饿。翻看着照相机屏幕上的得意之作,摄影家们脸上露出了欣慰的微笑。
严谨细微的讲座
与摄影大师在一起的这些日子,我犹醍醐灌顶,渐去渐远的摄影梦想又被悄悄地拉近。
我们总认为,摄影艺术是现实的真实反映,但台湾摄影家郑国裕先生却不这样认为。他在岱山灯塔博物馆大厅举行的讲座,给了我关于摄影创作的极大启发,他说,摄影有照相与造像之分,摄影作品与眼见的真实差一大段距离。他从美术发展史中古典、浪漫、写实多元摄影等不同流派的风格分析入手,用自己的作品现身说法,深入浅出的论证了“摄影的真实性因数位而湮灭”的崭新观点。他鼓励摄影者要推翻预期,打破一切规则,以无比的毅力和耐力,直到超越他人为止。
来自台湾中州科技大学的驻校艺术家林村雄先生在衢州师范学院的学术报告厅也举办了一场他的个人摄影讲座。偌大的报告厅座无虚席,许多摄影爱好者特地从外地赶来一睹台湾摄影家的风采。林先生在摄影方面涉猎极广,除了在作品的前期策划和相机的应用方面技术高超,在后期制作上也有很深的造诣。他在讲述摄影创作过程的乐趣之余,还以自己风格不同的照片,实例讲解创作思路,分析如何在后期用photoshop软件进行数码再创作。
是啊,摄影作为一种审美体验,在创作实践中需要对生活进行深入地观察与思考,也需要对人的感情,事物的表现手段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细致的观察与思考,只有这样,才能客观的反映生活,表现生活,准确地把握感觉,恰当的运用摄影表现手段进行创作。这,就是摄影。
深邃内敛的修养
几件小事与细节,很能反映出台湾摄影家们的一个突出的性格与气质,那就是未泯的童心。
在大陆陪同的摄影家中,丽水的马伟华老师专注于微距摄影。每到一处,他总是一头钻进灌木丛中,总能找到蚂蚁、螳螂、蝴蝶等小动物。他的拍摄也引起了台湾摄影家们的浓厚兴趣。一次,他拍好了一张树叶底下的一群小虫子,一旁的台湾摄影家杨雅婷女士问,拍好了那虫子怎么办呢?原来小虫子们喜荫凉,拍摄时是把叶子翻过来,让阳光照耀,影响了小动物们的生活。马老师说,那当然要放回去了。杨女士于是把叶子拿过来,小心翼翼地翻转过来,放回草丛中,嘴里说着,小虫子回家罗,小虫子回家罗!有一次,马老师抓了一只飞蛾放入一只矿泉水瓶里,准备带回去拍摄。郑国裕先生的夫人侯怡安女士见了,指着瓶子说,要不要戳个洞,好让它呼吸呀!我们进入前童古镇的小巷里拍摄,看到原汁原味的景致,侯女士双手合十,天真地瞪大了好奇的眼睛,嘴里说,好美哦,好美哦。在绍兴鲁迅故居,可以免费参观。我独自行走,忘记了时间,结果还没从百草园转回三味书屋,领队催促的电话响了。等我气喘吁吁赶回大巴时,大家都已在车上等待。我心里十分过意不去,口里连说着“不好意思”,低着头从过道走到自己的座位。可是台湾摄影家们一个人也没有埋怨,连坐在我近旁的侯怡安女士也没问我什么。后来她悄悄地告诉我,说她也迟到了,被他先生狠狠地克了一下,边说还吐了一下舌头。
有人说,从事摄影艺术创作事业的人,其内心丰富的直觉和情感,在摄影的审美过程中感受了大自然的星移斗转、有限生命的轮回和现实生活的美好,体验着自身心灵的种种感动,更能使自己树立起追求理想的信心和勇气,专注忘我、不辞辛劳地投入到创作实践中来,最终能充分体验到成功的美妙及喜悦。虽出行在外,但我特地带上一书——梁漱溟的《人生与人心》,空余之时翻上几页,记下了一点心得:这位哲学大师总结其一生思想转变大致可分三个时期,即从西洋功利派到古印度人的出世思想,又最终归转到中国儒家思想。此时想及台湾及大陆摄影家们之得体谦逊的举止,我似乎又明白了什么。

(作者单位:青田县教育局
职务:副局长
民革青田县委会委员)
相关图片链接:
http://www.wzdy.cn/bbs/viewthread.php?tid=39411&extra=page%3D1
36#
 楼主| 发表于 2012-1-17 10:13:49 | 只看该作者
台湾天文摄影家林启生:跑遍台湾高山拍星星
时间: 2011-10-27  来源: 中国新闻网 侯滨江  

关键词: 林启生 天文爱好者 天文摄影 天文学会 摄影家
内容摘要: 1985年底,哈雷彗星造访地球,掀起一阵天文热,当时就读于逢甲大学工程学院的林启生自然也不会错过。他将推广扩大  在台湾创建的“路边天文”这一科普载体,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和孩子加入到天文爱好者的队伍。
1996年拍摄到的百武彗星
  台湾天文摄影家林启生来连:
  表达“追星人”的星语星愿
  安昕 本报记者 侯滨江
  七彩斑斓的星云图片、加了柔焦镜的北斗七星、长时间曝光后大气恢宏的北天周日视运动……近日,在大连理工大学“林启生寻彗和天文摄影赏鉴”讲座现场,这些珍贵的宇宙瞬间、惊人的天穹之美,不仅引起了现场天文爱好者的浓厚兴趣和连声惊呼,也足以打动记者这样的天文学门外汉。
  这些照片的拍摄者,也是发现彗星最多的华人之一――台湾地区著名天文摄影家林启生,近日应大连天文普及促进会、牧夫天文论坛和大连理工大学天文爱好者协会邀请来连,讲述他四十载“追星”路的经验与收获。
  四十载“追星”路甘苦自知
  已过不惑之年的林启生,对天文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是在幼年,之后长达40年的追星之路可以说是一曝十寒。为了自己喜爱的事业,他至今单身,节衣缩食,却累计投入近千万台币购买天文拍摄器材;他,手持长焦短距各类相机,周游列国,不为山水人物,不为花草鱼虫,只冲着广宇苍穹而往,甚至为追踪“星路”,可以独窝荒郊野外守候数夜。
  1985年底,哈雷彗星造访地球,掀起一阵天文热,当时就读于逢甲大学工程学院的林启生自然也不会错过。靠着在台糖砍甘蔗打工的微薄薪水,再借一点钱,他千里迢迢冲到台北买了平生第一架望远镜。林启生清楚地记得,那天是1985年的12月7日,花了他新台币3万元,望远镜是10厘米口径的。工作后,他更是倾其所有购买了高档专业天文拍摄器械,用镜头去探索宇宙。
  林启生说,人多的地方,光害严重,星星大都不亮。自踏上“追星”的岁月,他就经常背着照相机和望远镜,踏遍台湾高山、寻找适合观测与拍摄星星的地点,阿里山、合欢山、玉山和大雪山处处都有他的踪迹。林启生在台湾保持的上千次海拔2000多米高山上的拍摄纪录,至今无人打破。在澳大利亚的时候,他不舍得抽空欣赏异域风情,得空便往人烟稀少的荒郊野外跑,有时为了拍好一张照片,要经过几天几夜的反复抓拍,整夜蹲守的结果甚至因无意中穿过的车灯而泡汤。
  合作发现台湾第一星――“鹿林彗星”
  就是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和深厚的天文摄影功底,使林启生在天文领域越走越远、越走越精。目前他除了任职台湾中央大学天文研究所鹿林天文台专任助理以外,还身兼数职,是台中市天文学会理事、台南市天文协会理事,逢甲大学、长荣大学及交通大学天文社指导教师。自1987年3月第一次在杂志上刊登天文照片以来, 已经在国内外十余种杂志刊登过400多张照片, 天文文章10多篇, 天文照片总拍摄量8000张以上,在国内外的天文摄影比赛中也获得众多奖项。有专家这样评价他的作品:能够捕捉到拍摄对象的精彩瞬间,不但是天文学研究的珍贵资料,也是难得的颇具美感和收藏价值的艺术精品。
  林启生任职于鹿林天文台期间配合观测团队共发现小行星207颗,已命名的有“玉山”、“邹族”、“云门”、“高雄”等,以及在台湾本土发现的第一颗彗星,也是台湾与大陆天文学界合作发现的第一颗彗星――鹿林彗星。此外,他将小行星185216以自己的故乡命名为“归仁”(185216 Gueiren)。
  从“追星”到天文科普
  无边无际的浩渺宇宙总是引发人们的无限想象和不懈探寻,天文爱好者在“追星”的道路上不仅需要深厚的专业基础,更要具备顽强的毅力和持之以恒的精神,林启生就是这个领域的先行者和领军人,他以深厚的天文摄影功底,发现彗星最多的华人之一的成就,受到广大天文爱好者的喜爱和追捧。
  林启生说,在继续自己“追星”之路的同时,也将致力于天文科普工作。他将推广扩大
  在台湾创建的“路边天文”这一科普载体,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和孩子加入到天文爱好者的队伍。正如他在给现场最小的天文爱好者的留言中所说:
  “你喜欢看星星,我也喜欢看星星,
  期望你这辈子都能坚持看星星,
  它可以带给你喜悦和快乐!”

37#
 楼主| 发表于 2012-1-17 10:15:02 | 只看该作者
《他们为什么要摄影——中国当代摄影家访谈录》出版2011年07月20日 来源:凤凰网读书



《他们为什么要摄影--中国当代摄影家访谈录》
作者:陈小波  出版:文化艺术出版社
2011年7月17日下午2.30,西单图书大厦举行了著名摄影家陈小波女士的新书《我们为什么要摄影--中国当代摄影家访谈录》(新闻卷·纪实卷)的新闻发布会。
本书分为《新闻卷》和《纪实卷》两本,收入的44位摄影家是中国变革时代的记录者,也是当代最重要的摄影家。他们记录中国的独特视角组成了中国当代摄影史最重要的一段。他们每个人身后都有一段历史、一个人群、一种场景。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对摄影充满热忱,更对国家充满热忱;用手中的相机为这个国家留下至关重要的影像,并用图像唤起人们的思考;知晓记录和传播的责任,紧接地气,触摸人间烟火的灵魂。
本书作者陈小波, 新华社高级编辑,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理论委员会委员,从事摄影编辑工作长达二十余年。她历时6年,先后与40余位中国最重要的摄影家访谈,完成此套丛书。这是第一次对当代中国摄影家话语的大规模采集,谈话内容已远远超出摄影本身。作者要传达的是视觉文化而不仅仅是摄影,她试图透过摄影者的人生轨迹以及更大的社会背景,梳理出一条中国摄影的发展史,勾勒出30年来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脉胳。
本书配有摄影家作品每人10幅,既有几十年摄影生涯的代表作,也有新近拍摄作品。这些作品表明了摄影家劳动的价值及其在摄影史上的位置,同时也展现出中国摄影的现状。
每个访谈之后,还荟萃了历史学、哲学、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影像学、艺术史学等学科专家、学者对该摄影家的学术评价与定位。
他们是一群什么样的摄影人?他们如何享受着摄影的孤独和坚持?他们从自己的镜头里看到了怎样的大地和人群?他们手中的相机是工具还是内心对世界的观照?他们对摄影的敬畏之心从何时开始?他们按动快门时的灵感和禀赋来自哪里?
《他们为什么要摄影--中国当代摄影家访谈录》(新闻卷·纪实卷)已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这些在中国当代摄影界举足轻重的人物的机遇和成功也许不能复制,但你一定能从他们身上看到自己前进的方向,哪怕一点点,都会终身受益。这是两本值得阅读和珍藏的书!(作者/谱庄)
作者陈小波简介:
◆ 新华社高级编辑,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理论委员会委员,从事摄影编辑工作长达二十余年。
◆ 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摄影领域广泛地写作、策展、编辑书籍并把研究当代视觉艺术现状作为兴趣。研究方向为中国纪实、新闻摄影中的个案。
◆ 2004年起,主持撰写《人民摄影》报“小波与影人对话”专栏,6年时间先后对四十余位重要摄影家做了访谈;2006年,参与《中国摄影50年》编辑工作,为书中“新华社”“新闻摄影”“报道摄影”“体育摄影”部分的策展人和撰稿者;2007年,主编《中国摄影家》丛书(10本);2008年至今,为《摄影世界》撰写“口述新华--老摄影家访谈”专栏,已采访40位新华社老摄影记者;2011年,出版《摄影·感受中国》(英文)。
◆ 2008年7月,在日本札幌策展“观看中国”摄影展;2009年8月、9月,大理国际摄影节和法国佩皮尼昂维萨摄影节“年轻的眼睛”摄影展览执行人;2010年1月,比利时欧罗巴利亚艺术节“中国:从五十年代到现在”展览执行人。2009年,获中国摄影个人成就最高奖--“金像奖”。
38#
 楼主| 发表于 2012-1-17 10:16:03 | 只看该作者
一个台湾顺德人的高尚情操——记世界鹤类摄影家吴绍同
发布时间:2010-08-06
    应澳门摄影学会的邀请,不久前我赴澳门出席该会成立五十周年庆典。在活动中,我又见到了台湾的顺德乡亲、世界著名鹤类摄影家吴绍同。他虽然八十四高龄,但精神矍铄,思维敏捷。吴绍同告诉我,他刚结束大陆六十四天,共一万二千余公里的行程,向十七年来一直帮助他拍摄野生鹤类的内蒙、贵州、云南等省十九个地方的逾百位农牧民致谢。他说:自2006年眼睛发生病变以后,现在视力已降至0.1,视野狭小到只能看到二十度角,已处于半盲状态,不得不含泪终结终生摄鹤计划,但激励人们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愿望却没有改变,转而改拍摄体形大动作缓慢的骆驼。我与澳门的摄影家李公剑和冯道扬等听了都非常感动,深深为这位摄影前辈敬业乐业的高尚情操所感动,齐声祝愿他健康长寿,有更多的摄影佳作充实摄影宝库。

    摄鹤三杰之首
    我是二00二年十月随顺德艺术家代表团赴台湾进行文化交流时认识吴绍同的,我与作家陈三株在台北市圆山饭店谈摄影创作至深夜。近年来我俩经常通电话、写信和在电子邮箱上交流摄影创作体会。二00三年经我牵线,顺德文化部门邀请他回乡举办了《鹤的世界》影展,我与顺德摄影家协会的谭仲实会长还陪同他到故乡容桂寻根,到北窖碧江金楼等地参观,受到各级领导和乡亲热烈欢迎。
    吴绍同一九三五年出生于顺德。自十二岁时得到了一架胶壳的BABY勃朗尼(BABY BRONIR 127)相机后,即与摄影结下了不解之缘。一九四六年他毕业于上海中国新闻专科学校,先在上海《益世报》当摄影记者后又在新华电影公司拍电影。一九四七年应聘到台湾作新闻摄影工作,后来又进入电影制片厂和荣工处摄制记录片,曾获两届台湾电影最佳纪录片大奖金马奖。一九九一年退休后,他回大陆进行人文及风光的摄影创作,在黑龙江省扎龙鹤类自然保护区里,首次见到了丹顶鹤。丹顶鹤温文尔雅的仪表及自信的神情,给吴绍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他又在贵州省威宁的草海自然保护区里,见到生长在海拔3000米高原上的黑颈鹤凌空飞翔的飘逸,光洁俊美的体羽,不禁为之神往。这些鹤生长在优美的大自然环境中,为了启发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激励人们致力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他从一九九一年开始,用自己的积蓄添置摄影器材,只身赴黑龙江、贵州、江西、云南等10多个省的22个自然保护区,55次拍摄各种鹤的活动,用了1000多天的时间,行程20多万公里,终于把我国的8种鹤类全部拍齐,成为中国摄齐鹤类第一人。接着吴绍同又马不停蹄前往美国、南非、印度、日本、蒙古、俄罗斯和澳大利亚等14个有野生鹤的国家摄鹤。从一九九七年至二00一年,在这些国家的29个鹤乡摄影了45次,拍齐了国外7种鹤类,成为继瑞典摄鹤专家托朗尼文(My.Stuye Tyaneving)和德国的阿布雷(My.Cayi-aibyecht)后,世界上第三位拍齐世界鹤类的人。在这三位拍摄野生鹤类的著名摄影家中,他是摄影作品最多,年龄最大者,被誉为三杰之首。

    历尽艰辛不悔
     吴绍同拍摄的鹤照多是生长于大自然环境中,活动于深山竣领、江河湖泊的野生鹤类。野生鹤很怕接近人,在一千米外看到人就飞走了,抓拍野生鹤是一项相当艰苦的事。他拍摄的鹤不仅种类齐全,从各种鹤的繁殖、出生、觅食、嬉戏、飞翔、栖息等形态,全部拍摄下来。看过他拍摄的照片者,无不称赞不绝,敬佩不已。吴绍同从六十六岁开始拍鹤,十七年来他背着30多斤重的摄影器材和背囊,冒着严寒酷暑,狂风暴雨,上高山踏草地下湖泊,忍受着蚊叮虫咬,日以继夜地奔跑于荒无人烟,野兽出没之地。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的札龙,是国家级丹顶鹤自然保护区,十多年来吴绍同三十一次来到这里拍鹤。一年的三月间,这里的太阳四时冒头,吴绍同三时就起床,冒着零下20度的严寒在芦苇中等待鹤的出现,但鹤的飞行却偏偏不飞进镜头的方向,连续十二天都拍不到鹤的影像,但他却不灰心,耐心地坚持等待。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一天,一只体态光洁,气韵萧洒的鹤出现在镜头里,他兴奋异常,又跪又爬地拍个不停,由于拍的时间太长,加上穿着笨重衣物,终于得了重感冒,要陪同者拉一把才能站得起来,陪同人员把昏迷了的他叫来救护者送进了医院,经检测体温高烧达40多度,第二天烧还未退,他不顾劝阻又坚持继续拍鹤;在贵州省的汉宝滩,经藏胞牧民帮忙,找到两窝正在孵卵的黑颈鹤,附近有水洞可藏身。吴老穿着防水长裤躲进水洞中,为不让野生鹤类看到,藏胞在他的头顶上盖上麻袋,再散上苇草,只露出镜头的空隙,但生性多疑的黑颈鹤还是犹豫不前,两小时后仍不肯回巢。此地海拔4200米,空气稀薄,呼吸困难,他身体因久站又承受水压,已僵硬得难以支持,他怕时间太长,鹤卵会因受凉而伤及胚雏的发育,只好作罢离开。此行仅拍得2张照片,代价是坐了13000公里的火车,1700公里的长途巴士,花掉近20多天时间。摄鹤的辛苦不仅存在于路途遥远,体力支出颇大,有时连基本的生活都发生困难。一次他去云南昭通海拔3000米的大山巴拍鹤,那里有数百只黑颈鹤在这里过冬,吴绍同不顾一路艰辛、气候恶劣和生活条件欠缺、在此一呆就是10天。过强的紫外线把皮肤的暴露部份都晒黑了,鼻子也脱皮,像只剥开的桔子,连自己照镜子都惊呆了。因为每天走山路和站候数小时拍摄,借住的瑶家对仅靠乔麦、洋芋等作主食,白菜和南瓜等作副食,连一只鸡蛋都找不到,由于营养严重缺乏,回到贵州草海时就虚脱倒下了,注射了5个小时的营养剂才恢复过来,他数数身上大小针管竟有26支之多。
    吴绍同拍鹤,其旅费、宿费和购置胶卷等费用,全靠其微薄的退休金解决。为了省钱在全国内外拍鹤,他都很少坐飞机,汽车、火车、轮船、牛车、自行车、拖拉机是常用的交通工具。经济不足他从来不主动求人赞助,他说:“有了目标,很多事情就容易解决了。这就像真正投入的‘爱’,会做很多疯狂的事。”他的好友安徽大学生物系教授王岐山,知道他要到外国拍齐世界15种鹤类后,推荐他和美国国际鹤类基金会联络,台湾文艺基金会的古蒙仁参观了他的鹤展后,建议他申请文艺基金补助,海外摄鹤的旅费因而获得了部份补助。

    骄人的成就
    吴绍同痴心摄鹤走天涯的壮举及丰硕成果,引起世人的关注,海内外20多种报刊杂志介绍了他的事迹。台湾驻美国三藩市的电视记者,赴加拿大跟随作实况采访。国际鹤类基金会不断协助他到世界各地鹤乡去拍鹤,并提供有关的资料。他的《鹤的世界》影展,不仅在北京、上海、广州、云南、黑龙江等大陆10多个省市及台湾展出,还应邀到美国和瑞士等多个国家展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与生物圈专门邀请他出席国际生物学术研讨会。台湾凤凰谷鸟园等文化团体为他出版了四本介绍中国鹤类和世界鹤类的大型精装摄影集。
    2003年9月,吴绍同应顺德文化部门的邀请,回到故乡举办《吴绍同鹤的世界》摄影艺术作品展,并向家乡50多位摄影家介绍了摄影创作的经验。在为期七天的影展中,除了顺德各界人士外,广州、佛山、中山等市的摄影界都前来观赏。
    时任顺德区政协主席杨肖英,区人大常委会常委、文体局委员会副主任何兆恒,区文联主席张旗,大良街道党委书记吕景燊,吴绍同故乡容桂街道党委书记王干林,主任张开机等分别会见了他,高度赞扬他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为环保和摄影事业作出的贡献,为家乡有这样一位世界知名的摄影家而自豪,感谢他为家乡群众带回高水平的摄影艺术作品,希望他经常回故乡看看。吴绍同感谢家乡父老乡亲的盛情款待,表示今后多回来相聚。他激动地说:“家乡人真好,我终生难忘!”

吴绍同在黑龙江省拍丹顶鹤

吴绍同在清晖园

吴绍同在俄罗斯西伯利亚拍鹤

太阳之子 吴绍同摄
39#
 楼主| 发表于 2012-1-17 10:17:24 | 只看该作者
40#
 楼主| 发表于 2012-1-17 10:18:12 | 只看该作者
台湾现代摄影第一人柯锡杰:用相机取代画笔来源:未知  
时间:2010-01-01

柯锡杰


  “用照相机取代画笔,又超越了相机的机械性能和照片的物质性,赋予影像以某种绘画的可能。”一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这样形容柯锡杰的作品,而这位台湾现代摄影第一人将于九月六日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行个人展览,他希望将自己最精彩的作品与大陆民众分享。

  位于台北县淡水的一座静谧社区的十六楼,二百七十多平方米的空间,是柯锡杰生活、创作、安定的休憩地。面对阳台外观音山的一片绿色,翻阅着已制作好的北京展览画册,顶着一头银白色蓬松头发的柯锡杰向记者讲述他的故事。

  1929年生于台南市,柯锡杰自幼喜好文学、音乐、绘画的他,自十九岁拿起生平第一部相机之后,便全心投入在摄影艺术的追求中。三十二岁自东京综合写真专门学校毕业回台后,柯锡杰无论在商业广告或专题摄影的表现上,都将台湾视觉影像的力量带入一个全新的阶段,例如他黑白摄影时期的台湾风景,人物特写如少壮期的雕刻家杨英风、舞蹈家黄忠良、指挥家郭美贞、台湾第一位裸体模特儿林丝缎等,在他的镜头下,都重新地被塑造出个人的魅力特质。

  1967年柯锡杰拋下了在台湾努力经营的丰硕成果,冒险奔向世界艺术之都——纽约。“我见识了商业时尚摄影的激烈竞争,同时也接受了世界一流时尚摄影的专业训练,使摄影技巧、眼力的敏锐度都很大提升。” 他成为70年代,少数几个在纽约商业广告摄影界展露锋芒的亚裔摄影家之一。

  在美国那些年,不只一次有人找柯锡杰拍《Play Boy》《阁楼》等杂志的封面照片,酬劳相当高,但他一口回绝了。“我的想法很简单,不需要我的能力赋予灵性和生命的照片,何必浪费时间去拍?”他说。

  1979年,柯锡杰再度放下在纽约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事业,只带着一部相机与两个镜头,便飞抵荷兰开始他重新拥抱世界的反璞归真之旅,足迹踏遍北非、南欧、希腊、意大利、中国西北等地。正是这段被他称作“流浪之旅”的时光,许多优秀作品由此诞生,如《等待维纳斯》、《树与墙》、《行》、《曲墙》等后来被东西方都加以肯定的杰作,这不但是柯锡杰个人摄影生涯上最大的突破,也为他的国际摄影地位奠下了基础。

  1994年世界知名的纽约汉默画廊(HAMMER GALLERY.)举办了柯锡杰的摄影展,这是该艺廊自成立七十年以来首度展出摄影作品,也肯定了柯锡杰多年来以“转染法”所表现的彩色摄影精致细腻的高度品质。2000年英国“佳士得”拍卖公司在台湾区首次举行的摄影作品拍卖会中,柯锡杰的代表作《等待维纳斯》以该项目最高价成交售出,又再度在台湾缔造了摄影的一项新纪录。

  2007年,柯锡杰将首次在大陆举行个人作品展,共八十五幅作品,也是他摄影创作五十年纪念展。“其中我喜欢也最希望和大家分享的一幅作品是《金海》。”柯锡杰说。

  “1988年《中国时报》请我和诗人郑愁予去福建采访,那天下午开始,我们和大陆朋友在海边喝酒,喝到清晨四点多,郑愁予去睡觉了,我则跑到一个很高的地方把脚架和长镜头架好,拍月亮。”他回忆,当太阳出来时,初露脸的眼光非常亮,把海面映成一片金壁辉煌,顷刻间海好像要烧起来。

  柯锡杰说,“刚好我的镜头、脚架都已架好,便在这十秒不到的时间内迅速按下快门,过了十秒,太阳升起,海、沙滩都显现了原本的面貌,再也捕捉不到这样的景色。我要感谢老天爷,每一张作品都是老天爷的恩赐。”

  “我当时坐在地上想,这是不是我们两岸的新晨光,希望这个晨光,能够给两岸带来和平和更好的发展。我不参与政治,但关心政治,我认为台海的和平对两岸的人民都很重要。”

  而在这次展览中,三毛、席德进、张忠谋等台湾名人的肖像照也是柯锡杰的得意作品。他说,为了得到一张肖像照,往往会花三个钟头,慢慢把对方拉近,然后让他放松,渐渐回到真正的自己。

  “因为‘真’,所以那一刹那拍出来的照片最美。2002年我拍辜振甫的时候便是如此。”柯锡杰说,他们俩人的互动非常好,辜老在他面前变成一个可爱的老人、一个长辈,完全没有那种“一个董事长要我来拍他”的权威。辜老的思想、学识、风度都是高水准,而柯锡杰拍出来的照片就是他的人生全部。

  2005年,这张肖像照被辜老家属选为丧礼上的纪念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14 23:39 , Processed in 0.19917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